中小企业人事管理策略

2024-10-08

中小企业人事管理策略(精选12篇)

中小企业人事管理策略 篇1

随着中国进入世贸组织, 给中国的企业带来巨大的改变, 它一方面改变了企业原来的运营规则, 另一方面也让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市场风险。很多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理念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今天这样一个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环境下, 企业内部时时刻刻被危机环绕着, 一些实力非常强的企业,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遇到的危机, 就可能会跨掉, 现代的企业也非常重视对危机的处理。

一、企业危机的现状简述

现阶段, 企业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危机:

1. 企业有着产品和价格的危机

一般情况下, 产品的危机主要发生在规模比较小的企业, 主要由于这一类的企业他们对内部产品的研发、营销和推广方面下的功夫不够, 投资的力度也不够。这就会出现一家企业开发大家共用的现象产生。在这种情况下, 产品的质量和价格都得不到保障, 导致企业产品出现危机。

企业的价格危机主要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导致的, 外部环境是政府的调控手段、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以及一些低价策略。内部环境是指企业受自身条件、实力和规模的限制, 会让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在产品定价方面, 企业如果低估了竞争对手的能力又或者高估了消费者的接受能力, 这会使得产品严重滞销, 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下降。近年来, 很多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恶意压价, 会导致企业陷入价格危机。

2. 企业有着人才和信用的危机

最近几年, 很多的企业有着信用方面的危机, 比如:超范围经营, 非法、变相转让许可证等。而企业的人才危机主要是指由于某种原因, 掌握企业核心机密的人员以及营销方面的经营不断的流失, 这给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了不便。

二、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策略

上述我们叙述了我国企业面临的各种危机, 这就要求企业的内部管理人员, 不仅要有一定的竞争意识, 还要有危机意识。我们企业内部的管理者, 只要把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 才能从容的面对企业随时面临的危机, 为企业赢得一定的生存机会和空间。我们从两个方面阐述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策略:

1. 企业危机静态管理策略

企业危机静态管理策略主要是指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来面对企业的危机。这样的手段主要有:深化危机教育、增强危机意识和危机总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会随时都面临着风险和危机, 因此, 企业内部的管理者要培养员工的危机意识以及发生危机时的随机应变能力。比如说:全球著名企业微软公司就对员工提出了“微软公司距离破产只有十个月”, 的口号, 国内的小天鹅公司在企业内部实行末日管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培养员工的危机意识, 企业内部还要成立关于处理危机的相关部门, 随时观察企业经营中的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变化, 尽企业最大的努力, 把危机扼杀在摇篮里。

一般企业在遇到危机时会有几个方面的征兆:在企业管理方面主要表现在:领导猜疑心强, 不信任部下, 并且有点固执己见, 这让员工无法发挥工作能力。在企业经营策略方面主要表现在:由于企业运营计划不周全, 导致企业在市场发生变化或者是市场政策有所调整时没有应变的能力。在企业经营管理的环境方面主要是:市场变化、出现竞争对手以及市场价格没有调控好。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方面表现在:企业员工上班消极、不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表现在:企业的过度负债以及技术设备的不及时更新。

对企业的危机总结是企业危机管理策略的最后一步, 不能忽略。对企业危机的总结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就是调查, 主要是调查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处理危机的措施。第二就是评价, 主要是评价企业的危机的管理工作, 同时也包括企业在对危机的预警信息中的决策和处理的评价。之后, 要详细的写出企业在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第三就是总结, 主要是对企业在危机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 并提出一定的改进措施。

如果国内的每个企业都能强化危机意识, 充分落实好企业的危机管理策略, 就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危机的发生, 从危机中找到企业发展的机会, 争取迅速恢复企业生产。

2. 企业危机动态管理策略

企业危机的动态管理策略主要是指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或者形式不稳定而采取的一种应对危机的方法。企业危机的影响大多都是行业性的, 也就是说, 一个企业发生危机有可能迅速扩散和蔓延到其他企业。因此, 应对和处理危机要结合行业的力量, 也即是和同行业的企业合作。

企业实施危机的动态管理策略的具体措施就是建立一个虚拟的机构, 这个虚拟机构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握市场机遇, 及时的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 通过结合多数企业的资源而组建的动态组织, 这个组织是根据市场机遇而组建和解散的。

当前这种虚拟机构主要应用到三个领域:第一个领域是两个企业相结合组建的虚拟企业, 比如美国宾州的灵捷网公司;第二个领域是政府进行的行政管理, 比如美国政府的新经济委员会;第三个领域是企业的技术社区方面, 比如硅谷的技术社区网络。

企业在内部实施危机管理策略时, 组建虚拟的机构组织是一个必然的方向和趋势, 主要是由于虚拟机构可以让其中的大多企业同舟共济, 共同承担发生的危机。一旦虚拟机构中的其中一个企业发生危机, 机构中的其他企业就要”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使企业摆脱危机, 走出困境。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现阶段我们国家的企业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内部结构也显得比较脆弱, 这就让企业会随时发生危机, 而怎样更好地对危机进行管理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我们都知道, 危机就是危险和机会的意思, 也就是说危机总是和机遇并存的, 而如何发现和寻找这个潜在的机会, 就是我们企业实施危机管理的主要目的, 怎么把危机转化为机会, 是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 这也是目前企业面临的一个挑战。

参考文献

[1]邹淑珍.企业如何建立危机预警系统[J].职业时空, 2009, 14:67-68.

[2]张云波, 武振业.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及其管理要点[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5

中小企业人事管理策略 篇2

自2001年12月11日开始,我国正式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的产业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随之而来的各种新兴商业形态也不断涌现,而在企业发展中也出现了各类企业的重组与合并。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这也给我国的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因此加强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增长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实现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能够保障中小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纳税的重要保证。

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和企业的发展前途。因此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要从财务管理工作做起,逐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的经营由资产经营转向资本经营转变,大幅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财务管理可以使中小企业制定出正确的决策。

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给决策层提供真实、可比性强的会计信息,促进决策层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从而促进企业朝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健康发展。加强财务管理是中小企业朝着现代化企业进军的重要方法和措施,中小企业要转变经营方针,逐渐实现经营权、管理权和投资者的分离,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职责清晰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和岗位制度,以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工作促进中小企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规模不大,许多领导并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甚至有的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由其他人员兼任的,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管理效果没有体现出来。那么,具体来说,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指根据财务管理工作的规则、方法和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和。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财务管理工作的任务、岗位职责及其基本的工作内容和要求等。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着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无序、财务内控制度混乱、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企业内部的控制力不足,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不规范

资金是财务管理活动的资产,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内容,需要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企业资金的安全完整、正常周转和合理使用。当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资金管理是薄弱环节。首先表现在资金不足、融资困难。中小企业仅依靠在金融市场中得到的资金,会导致企业参与市场活动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加大了融资的难度。其次是企业内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例如出现企业财务资金失控,资金使用周转缓慢、投资风险高等问题。第三是缺少资金监管机制,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第四是缺乏有效的科学投资。例如企业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在投资方式的选择上缺乏科学的手段,增大了企业的投资风险,甚至导致企业倒闭破产。

(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占绝对领导地位,企业的投资者也是企业的经营者,这样的管理模式必然会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无序,扩大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负面影响,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的领导者就是财务管理的掌控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财务管理监控不严、会计信息不透明、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出现。因此中小企业缺少高素质的、专业性强的财务人员,无法形成现代财务管理观念来指导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无法真正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与优势。

三、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策略

(一)创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体制的深化改革,需要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效率。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促使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投资者和经营者分离,企业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形成有效的企业内部制衡与监管,才能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责分明,发挥其作为企业管理核心内容的作用。中小企业树立现代的财务管理观念,提高经营管理者的思想认识,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才能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合理利用企业资产

企业资产有效利用首先是合理确定企业的现金持有量;强化存货管理,保障资金结构的合理;建立应收账体系,规范产品购销协议操作流程。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缺的问题。其次中小企业还要有投资管理,在面向市场进行投资的时候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对内要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综合技术型的财务管理人才。第三要规范企业投资程序,实行投资监理,财务管理人员要对投资项目启动后的各个环节监管,降低企业投资的风险。

(三)完善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鉴于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经营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资金紧缺的问题,国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资金、技术方面的扶持力度。例如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体系,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拓宽中小企业融资的途径。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政府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指导,改善企业的市场投资环境,引导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朝着规范化、法律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四)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财务人员的素质得不到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财务管理的效果也就难以发挥出来。中小企业在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之后,要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一支专业的复合型的财务骨干队伍。形成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促进财务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以高质量的财务管理工作促进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运转,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财务管理工作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学会使用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提高财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而构建出完善的信息系统则可以保证企业内信息的顺畅流通,促进财务人员能及时获取各方面信息,配合各个部门的工作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还可以有效减少财务管理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四、总结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篇3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成了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小企业发展来说,物流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只有提高了物流管理水平,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物流对中小企业的作用和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优化策略,以供相关负责人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问题;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6-7-2

0 引言

现如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为此,中小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地位,那么就应该重视物流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但是,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现状来看,物流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物流管理观念落后、物流管理的管理体系不规范、物流管理人才较缺乏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应该重视物流对自身发展的作用,不断提高提高物流管理上的认识,并建立健全规范的物流管理体系,从而保证中小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 物流对中小企业的作用

1.1 物流是中小企业生产运行的保证

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来说,物流管理非常重要。物流管理工作主要是根据企业的生产节奏和生产计划向企业内部运输原材料等,部分企业的生产过程直接和物流活动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物流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1.2 物流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中小企业要想能够长久稳定地发展下去,就必须重视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应该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该重视服务质量,不断增加回头客,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1.3 物流对中小企业资源配置有优化效应

目前,我国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物流作为企业供应链流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地位,就需要通过重新配置组合,充分发挥出企业资源的效用。物流管理工作是一个比较细致的工作,企业应该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最终提高物流管理的工作效率。

2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物流管理观念落后

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来看,物流管理观念非常落后,很多相关的物流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中小企业发展规模比较小,企业要想能够长久稳定地发展下去,就必须重视资本的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目前部分中小企业相关领导人员只重视企业的经济收入,忽视了产品运输中的服务管理,从而使得物流管理工作杂乱无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服务效益。另外,部分中小企业的物流成本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收入。由此可见,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物流管理观念落后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2.2 物流管理的管理体系不规范

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体系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中小企业的原料采购、生产、运输等不属于同一个部门,各个部门之间没有进行沟通交流,使得物流信息传递不完善,从而使得在物流管理问题上经常出现错误,最终影响了物流管理水平;第二,在物流管理体系上,中小企业相关领导人没有重视物流管理活动,从而使得物流管理活动比较散漫,同时也没有定期与用户进行沟通交流意见,从而导致了物流管理体系的不规范;第三,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人员对物流管理的认识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水平上,没有重视对用户的服务质量,后期服务没有落实到实处,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3 物流管理人才较缺乏

人才对于所有的企业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物流管理人才也不例外。人才是经济时代的重要资源,他们能够给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普遍缺乏人才,没有充分认识到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同时,由于企业自身发展规模和发展空间的影响,从而造成了大量物流人才的流失。另外,在我国高校里物流专业人才并不多,很多学校都没有重视对物流人才实践性的培养,从而使得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最后,由于在培养物流人才时,需要花费企业很多的资金,但是中小企业资金本来就很紧张,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的运行状况增加了巨大的压力。

2.4 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迅猛发展。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对物流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从而使得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目前,部分中小企业依然采用以往蝉蜕的物流管理模式,物流管理方法比较单一,一般都是人工操作。与此同时,由于人为操作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物流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进而降低了物流管理工作效率。另外,物流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信息化知识,信息化程度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管理的水平。

3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优化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要想能够长久稳定地发展下去,就必须重视物流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物流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规范的物流管理体系,并不断提升物流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从而保证中小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下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优化策略都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3.1 提高物流管理上的认识

中小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就应该提高对物流管理的认识,让相关的领导人员重视物流管理工作。中小企业相关领导人应该充分认识到物流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创新物流管理理念,把物流运作建立成一个以满足经营管理为目标的供应链体系,从而保证物流管理人才的供应。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还应该建立绿色物流观念,不断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保证物流信息的畅通,从而给企业增加更多的经济效益。另外,企业还应该定期与用户进行沟通交流,不断提高用户的服务质量,维护好与用户的良好关系。

3.2 建立健全规范的物流管理体系

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来说,建立健全规范的物流管理体系非常重要。在具体的物流管理工作中,中小企业应该实现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该实现物流资料的有效整合,让相关负责人重视物流管理体系的建立,然后企业再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和自身发展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物流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物流管理的质量。除此之外,企业在进行物流决策时,一定要把物流体系与市场营销战略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保证物流决策能够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从而实现物流资源的有效配置。

3.3 建立物流管理人才队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中小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中小企业要想保证物流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建立物流管理人才队伍。中小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物流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加大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物流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并建立完善的物流人才培训系统。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还应该聘请国外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人才来莅临指导,不断丰富物流管理人才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物流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另外,企业还应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关系,定向培养物流管理人才,从而提高高校物流专业人才的就业率,最终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3.4 提高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如果继续采用以往的物流管理模式,那么就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中小企业应该不断提高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摒弃以往的人工操作方法,减少人为操作因素带来的工作失误,从而提高物流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要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各种物流信息进行分类汇总,保证物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中小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核心地位,就必须重视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建立物流管理人才队伍,并建立健全规范的物流管理体系,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谢佳佳.新形势下中小物流企业优化物流资源管理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2014(01):54-56.

中小企业发展策略与管理创新 篇4

一、中小企业的发展策略

1. 幼稚期的创新策略。

在初创期阶段, 企业人员少, 规模小, 管理制度不健全, 缺乏必要的资金, 市场占有率小, 市场形象还没有树立起来。这时候如果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 则主要应采取创新策略。创新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管理创新;另一层含义是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创业初期, 资金、人才都比较缺乏, 承受失败风险的能力也较弱, 所以一般认为应选择模仿创新策略与合作创新策略, 这时的优势是资金投入少, 人才要求不高, 创新周期短, 市场风险和失败时的损失也都较小, 但相对来说获得的收益也较少, 市场份额一般也较小。对于技术力量比较强, 或有一定资金实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还是选择自主创新对企业的快速发展比较有利, 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会受到被模仿者或合作者的制约, 自主创新则没有这个问题。

2. 成长期的竞争策略。

当产品逐渐得到市场认可, 销售规模快速增加, 企业可依赖其创新产品或技术在市场上能立足生存, 基本自食其力, 就算初创成功, 进入成长期。成长期的策略选择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最为关键, 这一时期应选择适当的竞争策略, 以求得进一步发展。可选择的竞争策略主要有产品差异化策略、“小而专、小而精”策略、优势互补联合竞争策略、寻找市场空白策略等等。产品差异化策略是指企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在市场上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这些特色可以表现在产品功能、外观、质量, 以及售后服务方式中的某一方面;“小而专、小而精”策略是指中小企业集中有限资源, 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 并在细分市场中树立起自己竞争优势的策略;优势互补联合竞争策略既包括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 也包括中小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分包、特许经营等形式实现互惠共生, 同时世界各地出现的科技园区、孵化基地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弱弱联合, 优势互补对每个企业的发展都是有利的;寻找市场空白策略是根据中小企业机动灵活, 市场适应性强的特点而制定的一种经营战略。市场空白领域一般是指大企业在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中所忽略或难以涉足的经营领域。中小企业根据“人无我有, 人有我专, 人专我转”的原则, 通过寻找市场上的各种空白领域, 凭借自己快速灵活的优势, 避开与大企业竞争的不利环境, 填补市场需求的不足, 努力取得成功。

3. 成熟期的扩张策略。

当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销售规模达到一定水平, 企业利润比较稳定, 初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时, 企业就进入了成熟期。成熟期的战略重点在于聚集资源, 扩大市场, 增加业务范围, 所以这一时期应主要采用扩张策略。科技型中小企业常用的扩张策略有募股扩张策略、合资联营策略、多元化策略、兼并收购策略、国际化经营策略等。

4. 衰退期的收缩转型策略。

中小企业经过成熟期之后有三种方向:一是继续发展壮大, 成为一个大型企业;二是暂时维持现有规模, 保持稳定;三是进入衰退期。前两个方向意味着衰退期的延迟而并非没有。所以在此只讨论衰退期的情况。衰退期的主要特征是企业规模过大, 管理层次、幅度增多, 组织成本上升官僚化现象出现。这时一般会出现创新意识减弱, 企业决策效率降低, 人才开始外流等问题, 直到后期出现人心涣散, 无法正常经营而倒闭。衰退期的主要发展战略应该是收缩转型策略, 即局部领导策略、收缩策略与迅速转型策略。局部领导是指创造或捍卫在某一特定细分市场的优势地位;收割策略是指实施有控制地撤退投资, 从优势中获利;迅速转型是指迅速撤退清算投资, 转型其他行业的策略。中小企业该选择何种策略要视产业结构是否有利于衰退和在剩余需求上是否有相对优势而定, 当剩余需求上有相对优势, 而产业结构不利于衰退时, 应采取局部领导或收割策略;当在剩余需求上没有相对优势, 而产业结构上有利于衰退时, 则可采取收割或迅速转型策略;当两者都没有优势时, 则只能选择迅速转型策略。

二、管理体制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推进器

通过对中小企业四个阶段发展策略的阐析, 管理体制创新的推进器作用不言而喻, 唯有创新, 企业的生命周期方能延长, 企业的各阶段发展策略才会在市场环境中得以充分映现。

1. 新经济境遇下中小企业面临新挑战。

面对强烈的冲击, 中小企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场全球企业之间的较量中, 创新是创新者的通行证, 守旧是守旧者的墓志铭, 企业经历了生产型管理之后必须快速转向创新型管理, 中小企业正在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 从产业框架、组织体系、产品特点、营销模式等方面全面创新, 以求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

2. 战略管理创新是中小企业转型的切入点。

企业战略管理问题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新经济时代到来之际, 中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难于把握。公司的发展战略主线开始模糊, 而这一切在新经济第一缕曙光的照射下更为刺眼。企业要确定新经营理念, 适应新经济时代的来临。通过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 迅速完成向高科技企业的转型, 以市场为导向, 整合企业资源。积极发挥应用技术开发、大规模制造和市场营销的核心竞争优势, 稳固核心产业、壮大扩张产业、孵化网络开发等高科技产业, 迅速形成速度、质量、成本、品牌的比较优势, 走相关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3. 机制创新是企业高速发展的前提。

21世纪是高速发展的时代, 企业必须做好转换准备, 互联网的精髓在于速度, 企业必须快速应变, 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建设的时候, 首先应该考虑如何让企业快速运转起来, 而不是让企业员工轮流上岗, 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全新的高速运转的文化。要取胜, 必须在企业体制和经营体制上创新。

4. 创新管理策略与管理机制。

如果说传统管理手段下的精髓是更强调做事, 更强调企业经营战略战术的执行, 那么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的管理更强调的是做人。尊重和发挥个人的价值, 最大限度的激发个人潜力, 鼓励创新, 宽容失误, 这已逐渐成为长虹管理创新中的重要思想。现代管理需要强有力的科学手段做支撑, 建立新一代信息管理系统, 引进世界最先进的VIP系统, 在对现有系统不断完善和优化的同时, 积极筹备建设包括销售、服务、物流、财务、生产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会计等后期系统工程。

三、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国外市场, 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致力于通过精简而快速响应的业务流程管理机制创新, 保持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性, 从而更加灵活地适应市场环境, 发展壮大企业。

1. 建立整体性流程组织。

我国多数的中小企业采用直线职能式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是建立在业务功能上的, 要求对公司各个层面的工作进行非常详细的分工。过细的分工与过程分解, 将会出现一些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壁垒, 不可避免的降低企业的效率。因为, 处在一线的员工掌握着最敏感的底层信息, 然而, 由于过多的部门和层级设置, 底层信息在部门内部和各部门之间“漫游”之后, 传递到决策层时已经被扭曲或失去时效性;同样, 决策层的信息传递到底层执行层也要经过“信息煎熬”。我们称这样的组织为“植物人”组织。要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要明确企业当前的工作内容。需要借助专业的工具 (比如vision绘图工具) 进行业务描述。然后, 我们要把属于同一个完整业务单元的工作内容进行有机的串联。很多企业都通过了ISO9000认证, 并制定了一些业务流程图, 但是, 这些业务流程图更多的是以责任主体为主线的, 局限于单一部门内部的业务, 业务缺乏连贯性, 没有跨部门协作的业务流程。第三, 建立跨部门流程后, 要指定流程责任人, 并制定流程运行效果的衡量指标, 以监督流程运行情况, 并不断改进之。最后, 要把流程运行结果与员工绩效进行挂钩, 使员工真正用心“经营”流程, 而不是束之高阁。所有这些工作, 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业务流动过程中的阻碍因素, 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2. 建立质量控制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

建立流程型的运行组织后, 企业尚不足以适应市场竞争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质量已非优秀企业的特质, 它已转变成企业参与竞争的前提。而快速反应已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因素。但是, 质量和速度往往是矛盾的:企业为了追求产品高质量, 可能错过了交货期;或者, 为了及时交货而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对于企业来说, 这两者都是不可接受的。

3. 主动型客户导向机制。

企业内部的问题解决后, 我们还要面临企业外部的竞争, 而竞争的结果无外乎两种:一种是获得订单, 另外一种是竞争失败, 获得教训。对于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的企业而言, 获得教训与获得订单同样重要, 因为解决了导致竞争失败的问题后, 获得订单并非难事, 或者说, 客户提出的问题就是一种“未来的订单”。因此, 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问题解决机制对中小企业至关重要。问题导向机制主要包括三层。第一层为两个轮子的运转方向, 具体描述了企业的战略目标、销售目标、市场 (客户) 目标, 市场策略 (保证目标实现) 的制定与执行过程。第一层结构对第二层结构起到目标指向作用;第二层结构描述了企业目前的主业务流程运作包括两个内容, 一个是主导轮系统, 一个是制导轮系统, 其中主导轮系统是客户需求结果的具体实现过程, 是能够实现的需求部分以订单形式在内部正常流动, 实现既有市场的占据;制导轮系统是暂时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的内容, 以市场为主导通过项目运作的方式进行解决流动, 实现目标市场的攻占;其中主导轮系统流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 将会抛向左边的制导轮系统, 制导轮系统已经解决的问题抛向右边的主导轮系统, 两个运转环互为辅助, 一个负责维护正常运转, 一个负责动力加速;第三层结构包括两部分, 其中一部分是客户数据管理, 这是一个基础工作, 是上面许多工作结果的数据源头和归集方向;另一部分是保证两个环可以转起来的内部机制。

4. 管理信息化。

现代企业的管理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了, 管理与技术的融合催生出了各种各样的企业管理软件, ERP、CRM、EAM是其中的代表。利用这些管理软件, 可以确保业务处理的标准化和正确性、信息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并建立以计划、控制、分析为主的动态控制体系。更具体来讲, 企业的信息化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产生明显效果:其一, 信息化技术本身带来的高效;其二, 先进管理模式的固化;其三, 协同效应。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成本和交易成本, 使企业能够准确掌握企业内部状况, 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同时把握市场信息, 降低经营风险, 平衡协调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浅谈中小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策略 篇5

一、中小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需求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构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GBI的市场调查报告,中国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约有1300多万家,占所有注册企业数的990%;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约占全国的305和40%;在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中76.75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

客户关系管理并不是全新的概念,对中小企业来说,对客户进行管理一直就是其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是在网络经济的新形势下,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和方法获得了新的发展,这是源于市场竞争由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了以客户为中心后要求对客户予以重视的结果。中小企业对客户关系管理工作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运作机制的效果,通过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提升了企业的效益和影响力及竞争力后,可以使得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对企业的自豪感增强,凝聚力加大,而员工待遇的提高也使得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也提高,为改善员工对客户的服务提供了保障,使得客户对企业的服务更加满意。可见有效的客户芙系管理是这个良性循环的开始。

二、中小企业实施CRM的关键

1.正确认识企业与客户的关系

在进行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前,企业大多要进行市场调查与细分,但是,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下,新产品从设计定型到成批生产需要较长的周期,而且产品线的扩大和成本的控制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在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方面,长期以来是以企业为主导,以产品为中心的关系,企业决定生产和销售何种产品,并以此出发向客户进行推销,以达成企业的经营目标。新型的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应当是以“客户为中心”形成与客户的互动关系,通过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来吸引和留住客户,从而建立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2.实施“一对一营销”策略

如果应用得当的话,“一对一营销”对于拓展并巩固客户群体将大有裨益。“一对一营销”的核心思想是:与每一个客户建立学习型关系,尤其是那些“金牌客户”。“一对一营销”策略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发现并留住客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成为你创造事业成功的真正伙伴。

3.关注完整客户生命周期

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要经历一个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通过广告、直邮、会议等营销活动找到可能的对象,对这些对象进行更为深入的沟通、识别、促进,对具有现实购买机会的客户进行人员跟踪并实现销售,对已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用户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以留住用户并实现交叉/升级销售,

更町为企业建立良好的口碑以赢来更多的客户,这是一项长期的、深入细致的工作,需要对客户的相关历史资料有完整的记录与管理,并能有效地挖掘与利用。

4.重新认识客户价值

传统的营销模式中,客户价值等于销售额,当代,客户的价值不仅包括销售额,也包括其对需求的贡献,那些常常对企业提出比别人更多要求的客户大概与出手豪爽的客户一样富有价值。通过对个别客户的喜好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综合相似客户的喜好,建立一个源于客户的全新需求组合,以此进行产品或服务的改进,并开展营销服务,是提高客户满意度的重要前题。另一方面,不同的客户在潜在购买力、信用等级、利润贡献等方面是不一样的。

5.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工作协同

以“客户为中心”的目标,面临着与企业现有的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之间的矛盾。每一个具体的部门或员工都有自己特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很难从全局出发并全程关怀客户,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为此,企业的CRM系统必须能够为相关的部门和人员提供客户信息的实时共享以保障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同时,也必须建立跨部门,跨业务的以客户事件为线索的跟踪管理,确保为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三、中小企业实施CRM的策略

1.识别客户

建立客户数据资料库,是与客户长期保持联系的基础。客户数据资料不仅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客户的需求、偏好等重要信息,从而为他们提供适合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还可以根据数据库提供的信息资料,采取定期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信件、电话、登门拜访等方式,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与客户建立起长期持续的关系。

2.对客户进行差异分析

企业应认识到不同客户之间的差异主要有两点。一是不同的客户对于企业的价值不同,企业80%的利润来自20%的客户,这20%的客户就是企业的“黄金客户 ”。因而,理所当然要对最有价值的客户给予最多的关注与投入。对于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利润的大多数客户来说,企业要做的就是将他们吸引到核心层客户中去。二是不同客户对于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同,企业可以分别为他们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3.时客户实行分类管理策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

根据客户对于本企业的价值,即为本企业带来利益的大小,把客户分为A、B、C三类,为不同类型的客户确定不同的客户关系管理目标,设计不同的客户关怀项目。对于C类客户的关怀项目可以设计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客户档案;二是定期向客户发布企业信息和新产品及服务信息;三是随机抽样,进行电话交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中小企业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能忽视小客户。对于B类客户,客户管理关系的重点在于留住客户,除厂包括以上对于C类客户的客户关系管理项目以外,可以实行会员制管理,客户成为企业会员以后,可以得到企业的特殊待遇,从而更愿意与企业保持进一步的联系,为企业的产品及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与企业保持更好的合作关系。对于A类客户,除了以上的客户管理关系项目以外,还需要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对于每一个A类客户设立客户服务代表,通过电话联系甚至登门拜访,建立专门的联系,维持良好的客户关系;二是根据客户需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三是与A类客户建立”双赢”的服务伙伴关系,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A类客户的业务分析活动,并形成分析报告提供给他们,让客户能感受到本企业的特殊服务。

中小企业人事管理策略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强化;策略

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必须多措并举,企业要重视市场的研究,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运行机制,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努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一、管理创新,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1.中小企业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思路创新、管理组织创新、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也要从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设计自己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在管理模式、管理组织、管理方法上不断创新。

2.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财务管理观念是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的价值观,是思考财务管理问题的出发点。面对新的理财环境,企业若不全方位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就很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中小企业应树立以下观念:首先,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其次,树立资本多元化理财观念;最后,树立风险理财观念。

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1.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支持,政府主导建设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国家要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面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贷款、贴息问题。

2.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目前我国可以推广各类中小金融机构,包括中小银行,与大型的商业银行的经营取向不同,中小金融机构比较倾向予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应该加强政策引导,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或在金融机构中设立专门的融资服务部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3.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扩大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渠道,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直接融资方式单一会加大间接融资难度,因此多元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有助于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题。因此,应大力完善二板市场、创业板市场,鼓励中小企业利用二板市场、创业板市场融资。

三、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加强投资管理

1.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

投资决策需要权衡风险和回报,一个投资项目要有好的回报,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要投资方向适当;其次要投资时机适当;再次要适合环境变化。中小企业首先要改变投资靠“拍脑袋”的做法,建立由投资专家和本公司财务人员组成的投资咨询委员会,重大投资决策都要经过该委员会讨论后作出。

2.时刻瞄准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和振兴计划

投资产业方向上的选择是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关键性问题。作为中小企业要选择自己的发展空间,首当其冲的是选择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在作此选择时必须充分考虑市场机会、竞争状况、企业自身综合实力及产品技术特点,选择与自身经营业务接近、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产品适销对路的优势产业,同时还能获得国家基金的支持。

3.集中优势,专业经营

中小企业实力较弱,往往无法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但是可以集中力量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样可以取得经营的成功。

四、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加强财务内部控制

1.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

中小企业应建立健全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财务制度,主要包括:会计核算制度、财务机构与财务人员管理制度、票据管理与会计稽核制度、应收账款管理规定、现金管理办法、成本与费用管理制度、实物资产管理制度、内部审计管理办法、公司财务分析制度、财务预警管理办法。

2.建立财务内控制度,加强内部控制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前提。除了国家和省出台的财务内部控制规定外,中小企业也应出台相应的财务内部控制规定,从制度上规范财务内部控制行为。为进行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必须明确货币资金、实物资产、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成本费用、对外投资、担保与筹资控制的岗位人员和职责权限,做到分工合理、责权清晰,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为有效监督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必须建立财务内部控制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施。

3.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和外部监管力度

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内部审计体系,或是有内部审计部门,但没有独立于其它职能部门,一般附属于财务部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和规模,我们可以不专门设置一个内审部门,而是设置一个内审岗位,聘请外部注册会计师每月或是定期担任内审职责。

目前,中小企业靠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还应该更多地借助于外部监管,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会计规范化。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年版.

[2]吴少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经济出版社,2003.

[3]徐国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研究,2007.

作者简介: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策略 篇7

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在发展过程中, 中小企业很少推出较为新颖的产品吸引客户, 引导市场的商业走向。相反, 中小企业为了降低风险, 避免投入得不到回报, 便总是跟在大型企业的背后, 创造类似或相同的产品,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中国这样的巨大市场中, 许多中小企业没有意识到企业创新能力的巨大优势, 因此, 中小企业并未对自身管理理念做出改变。在变化多端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需求, 决策不够灵活多变, 常常导致机会从身边溜走[1]。

2 企业管理创新的理论分析

2.1 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

企业管理创新是顺应现代企业的根本要求, 为企业注入新思想、新理念, 发展管理企业, 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应对市场需求, 它是企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对于中小企业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 企业应该积极创造全新的管理模式、相应的管理方法, 为企业的管理制定更新计划。为了顺应时势的发展, 中小企业应该积极把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引入本企业管理体制中。在企业管理原有的基础上查漏补缺, 甚至进行重新排序组合以便有效实施可行性变化, 从而创新出一种管理模式, 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实力, 最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中小企业应该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 加强对企业资源的利用率, 整合运用科学技术, 把企业置身于创新的实践中。

2.2 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

在企业管理创新中, 我们应该着眼于经济全球化, 力争为企业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因此, 企业的管理制度应该要具备规范性和灵活性。首先, 在发展企业的过程中, 企业应该要有先决发展战略, 要设置规范化的企业规章制度, 明确分配企业员工的工作任务。当然企业的管理创新中, 也要注重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进行的更进, 对企业内部员工工作的分工进行重新调整。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内部及外部条件下, 适当做出管理上的变化, 避免企业的资源浪费, 体现企业管理的灵活性。

3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3.1 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的内在需求

企业要发展, 管理创新是关键。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 我们不能过度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 而忽视了工商企业管理的创新。事实上, 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 我们应该适当提出创新手段, 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 基于创新的管理理念, 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企业要发展, 就应该转变自己陈旧的管理观念, 在思想上进行创新, 激发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3.2 企业管理创新是市场的客观要求

要想真正把握好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各中小企业应该积极发展创新。成功的企业得益于其创新的管理制度。管理创新并不意味着对原有管理体制一味的否定, 而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市场的需求, 改变管理策略, 抛弃原本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落后管理制度, 对其进行改进、革新。中小企业的规模并不大。然而,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 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应该适当地做出变革。企业要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 就应该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 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开展企业管理, 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2]。

4 工商企业管理创新的策略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产业环境日益变化、技术改革逐步加快、国际竞争愈发明显, 同时, 顾客需求越来越多样, 这一系列的变动都促使着企业创新自身管理模式, 优化管理制度。在进行中小企业管理过程中,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进行管理的创新, 加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4.1 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 应本着对企业进行优化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全面考虑分析企业的发展全局性、长远性, 对企业的经营方向、产品开发、机制改革各个方面实施一定的预测、控制。企业战略管理的历程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的战略规划理论、70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转化为80年代的竞争理论, 再到90年代的资源基础论与核心能力理论。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战略管理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市场经济的需求逐步做出调整。

在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21世纪,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应该在原有基础上大胆创新, 甚至重建整个战略计划。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应该具有明确的时间规划, 其中主要制定短期内、近年内以及一个长期的计划。中小企业的发展应该以市场为核心运转。根据市场的变化, 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对自身企业战略管理适当做出调整, 以满足市场需求, 提高市场占有率。在市场竞争条件下, 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 为自己谋求发展, 避免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失去竞争优势。在复杂的市场经济下, 企业应该明确市场的需求, 依靠产品的质量、品种、价格甚至是营销方式上取得优势, 最大程度上收获企业经济效益。例如, 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 企业信息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电子商务的战略思想。另外, 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员工。因此,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 中小企业必须以全体职工为本, 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加强他们对企业发展的主动性。在进行企业的战略管理时, 为了有效地引导企业的发展, 各个部门组织的工作人员都要根据企业所指定的一系列发展计划认真实施, 积极配合工作。企业战略管理要做到有针对性、有效性以及可操作性。作为企业内部人员, 我们应该深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使命以及战略目标。企业的战略管理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 而应该是保持一种持续的改进状态。我们应该加强对市场经济体制的研究, 适度提出创新的企业战略管理[3]。

4.2 企业运营管理

企业运营管理是指在运营过程中, 企业应对自己所制造的产品以及所提供的服务, 全面实行计划、组织、实施以及控制。由于当今社会高速发展, 企业的运营方向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有形产品生产, 而是逐步随着服务业的扩展, 慢慢涉及无形服务的提供。

在中小企业的运营过程中, 控制产品、把握市场需求对企业的宏观调控十分重要。企业运营管理是否恰当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品质量、成本、品种是企业运营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对象。在运营过程中, 企业应该对自身的运营模式做出评价。中小企业应该认真考虑运营过程中是否有效对生产运营活动进行了计划、组织和控制。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自己的经营目的, 中小企业应该时刻注意自身的发展, 为自身模式增添各种有力武器, 从各个方面调整自己的运营模式以更饱满的状态来满足市场需求。只有良好地运营企业, 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具备优势的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 中小企业要想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 其运营管理需具备多样化以及专业化的性质。企业要发展, 就要关注运营过程中这个投入和产出的过程。在运营过程中, 我们应该时刻留意现代企业的发展, 将自己的企业置身于国际市场这样一个大环境中, 对自己企业的地位做出评估, 采取正确的企业运营模式。现代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产品的技术知识也不断提高含量, 中小企业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生产运营, 努力推广企业运营系统的柔性化。我们运营过程中应该对产品流动做出一个全面的分析、了解。我们要了解自身的运营战略, 既要注重设计新产品、开发新产品, 也要注意材料的采购过程、产品的生产制造以及产品配送模式和售后服务。我们要把这一系列运作过程当作一个完整的运营体系, 绝不能只注重其中的一两个方面。企业应该致力于企业供应链上的管理, 对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要打好关系, 提升自己在市场上的地位, 以应对当今时势下的激烈市场竞争。在企业运营过程中, 我们要不断注入新思想、新理论, 确保企业的发展不落后于社会的发展, 与社会的发展齐驱并进。我们要认真做好企业竞争情报环节, 争取在市场经营中占有一席之地。

4.3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结合企业自身需求和各个岗位的实际要求, 对企业内部员工的智力、知识和能力进行多方面、多角度评估, 对员工进行合理配置。只有合理的人力配置方式才能保证企业得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在中小企业的管理过程中, 我们要注重对企业人员的招聘、配置以及培训。员工是企业的命脉。一个企业是否成功, 主要取决于对企业员工的配置。所以, 当我们决定录用一个人时, 必须优先考虑那些条件都比较符合职务规范所需条件的候选人, 再从中选出后续选拔人员。我们可以通过企业内部招聘或者是外部招聘的方式来为企业招募更合适的人员, 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同时, 我们应该对录用员工的绩效、能力以及潜力做出评估, 为以后企业的发展作保证。我们应该采取“伯乐式”, 合理分配员工的工作。一般来说, 我们可以采用多重淘汰式、补偿式和结合式的方法策略对上岗人员进行有效科学的配置。对于不同的职工, 我们要根据他们的能力和气质类型进行分配, 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 合理配置企业本身的资源。对企业的员工配置我们可以以人为标准、以岗位为标准或以双向选择为标准进行人员配置。根据企业生产工艺的实际情况, 灵活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 或实行单班制, 或实行多班制。在中小企业管理过程中, 应该注意设计灵活而又适宜的工时制度, 以缓解企业冗员过多的现象, 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对于企业员工, 企业有必要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工作分析和人才测评。我们应该对企业的知识、技能进行重新定位, 必要的时候根据岗位要求对企业员工进行重新配置。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我们应该正确把握人员的合理配置方式, 特别在招聘人员的一刻就应该审时度势, 创新自身的招聘战略和人才理念。我们应该从广度、深度上有效招聘人才。我们应该顺应市场的发展趋势, 优化自身的企业人力资源配置, 使企业得以更好地发展[4]。

5 结语

总而言之,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 企业管理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长期来看, 提升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主要在于跟进自身企业管理制度, 但这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企业管理创新应该贯穿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全过程。中小企业要想在未来竞争中取得核心能力并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离开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不可能的。企业管理体系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在当前极富挑战性的企业竞争现状下, 作为中小企业, 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 将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的发展战略高度结合, 巩固和加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摘要:企业的管理制度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工商管理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各中小企业管理应该审时度势, 对自身的发展提出更高的管理要求。中小企业制度应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创新。提高企业管理、创新企业管理制度, 是各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将就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小企业,创新,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周平.我省13万中小企业遭遇“钱荒”[J].安徽市场报, 2008 (9) .

[2]赵丽丽.金融危机下看我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J].价值工程, 2009 (11) .

[3]张国良.基于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机理及对策研究[J].中州学刊, 2009 (3) .

中小企业降低人事成本的策略分析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降低,人事成本,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 企业的竞争不再单单是经济效益的竞争, 还突出表现在人才的竞争, 人才是企业乃至社会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也是企业发展中最具实力的组成部分。如今的企业人事管理已经不再传统的管理模式, 中小企业若想追求长久的发展, 其中必须降低人事成本, 优化企业的人事管理方案, 建立起与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

一、企业人事管理中存在问题

1、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不适应新的发展机制

如今, 企业的人事管理模式仍然是传统的管理模式, 这些管理模式无论思想上还是方式上较为落后, 不适应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模式, 更不用说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有些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把人事管理简单定性为人员的调配、晋升以及人员的培训, 还没有意识到把企业的人事管理提升到一个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有的企业还存在着多招人, 认为人多力量大, 往往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 造成了企业人事成本的增加, 企业人事管理决策效率低, 就会导致企业在解决问题上效率会低。很多企业采取的是以学历、资质等进行等级聘用, 并把这些作用晋升的标准, 缺乏严重的平等性及公平性, 有的还根据人员来设定岗位, 导致企业人员分配的极不平衡, 最重造成人才的浪费与流失。

2、优秀人才的引进方式不够完善

我国的中小企业, 受传统思想的束缚, 往往关注的是经济上的点滴效益, 对人才的吸纳引进不够重视。在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亲信连带关系, 一般领导会把亲人安排进来, 或者家属安排在里面, 这些人很多是不具备企业所需人的综合素质, 甚至一些人素质较低、工作不积极, 还占用了其他优秀员工的岗位和晋升的机会, 这些不合理的用人机制, 不重视人才和员工大小贡献的管理方式, 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人才引进和储备。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及长足发展。

3、对员工的培训不够重视

企业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 忽略了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 是很多中小企业存在问题。这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 这个环节是比较薄弱的, 这对企业的发展也不利, 员工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员工的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员工知识与技能专业培训, 关系到员工的技术能否提高、行为素质能否提高, 以及个人责任意识能否提高, 关系到企业整体素质形象的提高。很多管理人员认为员工的培训与否不重要, 甚至没有培训的必要, 还会浪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有的企业新入职人员希望通过培训, 学会基本的技能, 与企业一同成长, 但是企业自身忽视对其的培训, 使得企业员工的技能等综合素质增长速度极慢,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更不会留住人才。那么, 企业又需要重新招聘新的员工, 这样无形中也使得企业用人成本不断增加。

4、企业的考评制度不够完善

如今很多企业实行绩效考核, 但是这其中很多都不具备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 在不了解真实情况下, 就制定了很多激励措施, 很多不适应员工的需求, 没有系统的绩效考评标准, 有的只有对员工的考核, 没有对管理里层人员的考核, 并且以非正式的谈话作为基础考核员工, 导致员工的绩效考核与实际工作不一致。对员工的激励不够, 当员工的业绩达到一定水平时, 对员工的激励不足, 员工的薪资与企业的实际效益相差太大, 绩效考核没有让企业达到绩效管理的目标, 还影响了对员工激励方式的正确探索, 薪资的不公平必然引起员工的不满, 影响到人事的管理。

二、降低中小企业人事成本的策略

1、人事薪酬公平化

面对企业实行的绩效考核机制,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绩效考核的严格执行, 才能真正起到绩效考核带来的作用, 要严格按照绩效的高低进行薪酬的发放, 高绩效时就给与员工高的奖金, 绩效低时就给与员工相对低的奖金, 在没有绩效的情况下员工就不会有奖金, 对员工如此, 对管理层人员也如此, 这样让薪资和绩效奖金的发放趋于合理化公平化, 让企业的奖酬得到节省。企业在薪资管理中都会强调“同工同酬”,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常常会引起员工的抱怨, 比如:一个工序由同一职位的不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也许会因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工作经验、工作态度等的差异, 最后可能会有质量与服务方面的差异, 这时就不应该采取“同绩效同酬劳”来对待, 区别开来更能够激发员工的潜力, 向高质量高品质服务发展, 创造出更好的绩效。“同绩效同酬劳”的薪资公平, 这要引起领导人员的重视, 可以放在薪资框架设计中, 把薪资和绩效奖金进行明确的划分, 适当调整两者的比例, 让员工在薪资与绩效上看到自己的付出与劳动成果的相辅相成, 正确反映员工的绩效。符合高绩效时就给与员工高的奖金, 绩效低时就给与员工相对低的奖金, 在没有绩效的情况下员工就不会有奖金, 要严格做到奖酬给付“应该给则给, 不该给坚决不给”的原则, 实现薪资和奖酬的发放合理公平化。

2、让企业的风险经营最小化

为了保护企业免于遭受到意外的损失, 除了政府的劳保之外, 企业还要考虑到工伤保险, 来降低企业遇到意外时带来的损失。在人事管理中, 中小企业往往会忽视风险规划, 员工在正常工作中发生的灾害, 属于工伤范畴。如今, 在交通事故、外务出差中很难避免不出现意外的工伤, 这些因意外带来的工伤, 一般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譬如, 在工伤致残案例中, 使得企业一方面面临的是缺工, 另一方面还有经济损失伤残人员的医药费、误工费等, 若治疗时间较长, 还需要企业支付补偿费用, 若要解聘员工还要支付违约费用等。如今的工伤保险费用与因意外带来的高额赔偿费用来说, 为员工投一份工伤保险是十分有必要的, 中小企业不应该只顾员工带来的经济效益, 而忽视了企业对员工的人身安全提供的保障的责任, 对企业来说不失为良策。

3、让企业形象扩大化

企业在用人方面, 除了正常人员外, 还应该容纳残障人士, 虽然残障人士部分身体与常人不同, 但是他们在技能上、敬业精神上都通常人一样, 甚至超过常人, 所以企业要接纳这个特殊人群, 他们其中也不乏人才存在, 接纳他们也是对他们的认可与鼓励。如今的国家政策中也大力鼓励企业雇佣残障人士和下岗人员, 雇用残障人员对提高企业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还可以得到政府方面的优惠政策, 如企业雇佣残障人员超过一定人数, 政府对此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政策, 对企业自身来说也是一项开源节流的工作。

4、让人事组成框架活性化

企业在人事调动与组织方面, 要采用活性化的策略, 可以把在企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人员实行流动机制,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人事管理成本。可以适当提早退休计划的实施, 让人事组织框架活性化, 这样还可以让那些资深员工, 有机会开辟属于自己的天空。对于资深员工来说, 多年的工作经验, 熟练的技能, 使得他们的工资待遇高于一般的员工, 如果企业考虑降低工资成本, 可以考虑让资深员工提早离退, 让他们依靠自己多年经验与技能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对于人员密集型的中小企业更该如此, 科学合理地进行人员分配, 积极发挥出年轻人员的潜力, 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实行责任到岗到人, 并对他们实行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尽最大力量调度年轻员工的工作热情。新员工替补老员工, 并且对新员工进行职业培训, 起到活化组织作用, 让企业生产力充满旺盛的战斗力。

5、做到人力需求的合理化

对于人力的假性需求、短暂需要应该做到谨慎评估, 在不能明确需求的时候, 应该以合同工、兼职工来代替, 减少薪资的支出, 避免用人成本的增加。人力方面的需求要根据年度业务目标来确定, 在明确增加聘任员工可以增加企业整体汇报的前提下, 才可以实行正式的长期聘用。但是鉴于中小企业对此的评审能力有限, 无法完全判断实际的人力需求, 因此在增加聘任人员上要谨慎小心。如果定性为临时用工或者季节性用工的, 要按照临时工来替补人力, 若人力需求稳定时可以将其转为不定期限的合同工, 这样就可以做到企业在不需要人力的时间段的资本支出, 合理降低用人成本, 当然在临时用工过程中也要做到合理的绩效考核, 对企业和员工做到合理薪资分配。

6、对企业核心人力做到精简化

在中小企业中要做到对企业核心力量的掌控, 专注于企业的核心产品和核心服务, +让非主业的产品由其他机构来完成, 从而可以降低用人成本。如今在企业中越来越多的专业分工服务逐渐被认可, 企业就应该关注掌握核心产业, 要求员工要尽最大努力在企业的主要产品与服务上, 企业的其他业务可以交给其他的机构来完成, 避免雇佣较多人员, 增加用人成本。目前, 比较普遍的委外服务为清洁服务、人力中介等, 持此之外还有产品制造委外代替生产、会计账务处理、劳保申报作业服务等等, 企业应该对此多加了解与利用。

7、使得政府资源的运用呈现效率化

政府对其企业每年都会提供很多优惠政策, 中小企业要多加运用, 以降低本企业的成本, 很多中小企业采用的是传统营运模式管理, 对政府资讯很少了解, 对其法令通知更不予关注, 也不知道如何利用政府资源来增加企业效益。其实, 政府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包括诸多方面, 如制定短期、中期、长期计划,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包括管理方面、财务融通、品牌提升、研发补助等, 这些对中小企业都会有很大帮助, 各个中小企业都应该积极利用, 可以借助政府力量改善现有管理制度, 还可以利用政府提供的培训机会, 让员工接受正规培训, 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和素质, 改善企业的综合环境, 进而提高产品服务质量, 增加企业效益, 借助政府资源, 提高企业人力资源水平。

8、加强财务管理对人事成本的管控

财务管理对人事成本的分析与管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对此财务管理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增强对人事成本分析及管控的意识。现阶段企业对人事成本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财务管理方面要提高对其的分析与管控意识, 让企业意识到人事成本的控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强人事成本的相关控制。加强企业对人事成本的弹性控制, 根据市场变化及时作出财务分析, 根据分析出的数据对员工工资、福利、绩效等做好调整, 良好的薪酬机制可以调度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 可以充分发挥薪资的激励作用, 从而达到以最优化的成本聘用最优的人力, 创造最优的业绩。

中小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篇9

由于很多中小物流企业都是由原来的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改制或者合并而来, 这些企业目前产权清晰, 政府部门无权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干涉, 所以这些企业在很多方面有独立的自主权利,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不例外, 用人和人才的选拔机制比较灵活。但是, 这些企业由于历史原因, 从业者主要是原来的国企下岗或者改制职工, 他们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中小物流企业的人才发展, 如普遍文化水平较低、物流专业知识匮乏、工作态度较为懒散、工作中形成帮派等。由于物流行业的特点, 工作时间不规律, 很多都是夜班工作, 工作环境比较糟糕, 噪音大、污染大, 工作强度也大, 在待遇和工资没有强大吸引力的情况下, 离职比较多。很多中小物流企业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 仅仅是为了追求经营利润的最大化, 从业员工没有同舟共济、甘于奉献的主人翁精神, 这些企业很难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二、中小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一) 中小物流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中小物流企业的人才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基础岗位工人和管理人才, 这两个层次都存在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首先基础工作岗位由于工作强度和工人的预期差距较大, 很多工人在长期的工作中没有得到实际技能的提升和岗位的提升, 他们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根据调查, 中小物流企业一线员工离职率达到60%。如此高的离职率给企业的人事招聘很大的压力, 尤其是用工高峰期, 有的企业甚至强制管理岗位的人员必须要进行一线生产, 暂时渡过难关。公司的管理人才是发展的智囊团, 是公司长期积累的财富。丰富工作经验、敏锐观察市场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是猎头市场竞相争抢的对象, 根据调查, 大多数的中小物流职业经理受到类似猎头的工作邀请。尤其是大型物流公司和外企物流公司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 这些企业有着更好的福利待遇和个人成长空间。

(二) 中小物流企业人才在职培训缺失。

由于中小物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时间并不长, 很多企业在很多制度方面不健全, 如人才的在职培训制度在很多企业都是空白。在职培训是提高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物流概念引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 中国物流行业本身存在粗放经营和物流成本较高的问题, 物流发展和成本控制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中小物流企业的管理人才本身由于学历不高、管理意识较差, 很难跟上当今的企业发展规律。中小物流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通过在职学习, 学习专业知识, 尤其是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运作模式, 通过学习进而移植到自己工作中去, 提高中小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水平。

(三) 中小物流企业人才管理模式落后。

中小物流企业的人才管理还是原来的思想, 还是延续原来的人事行政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机构把自己作为一个领导角色来对人才进行管理, 管理的项目也比较单一, 如考勤、岗位和工资核算、社保管理、档案和合同管理等, 部门没有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服务意识和人才管理意识,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目的是企业人才资源的合理资源配置、人才的发掘培养、定向培养人才等等。

(四) 中小物流企业人才管理缺乏人文关怀。

中小物流企业由于利益的驱使, 没有重视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很多企业又是原来企业改制而来, 裙带关系严重, 家族式管理逐渐显现弊端。很多中小企业把员工看成企业的附属品, 忽略了员工内心的需求和感受, 企业内部逐级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 尤其是至上而下的情感沟通, 职工没有归属感。

(五) 中小物流企业没有人才规划。

企业发展规划是发展的灯塔, 为企业的未来指明方向。企业发展必须在国家发展规划、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框架下进行。中小物流企业顺应国家的发展也进行了很多项目的规划, 如设备设施的更新规划、利润规划、营业业绩的规划等等, 很多企业却忽视了人才规划。没有各级人才的需求规划、培训规划、补给规划等等, 没有意识到人才规划在整个企业未来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性。

三、中小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一) 全面关心中小物流企业人才成长。

人是情感动物和高级动物, 中小物流企业的员工除了经济外的报酬, 更重视情感的交流, 良好的工作氛围、工作环境和状态给工作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经济的缺失。中小物流企业在福利待遇与大型企业和外企无法抗衡的时候, 主动进行人文关怀、主打亲情牌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通过关心职工的工作、生活和成长, 给他们更多工作以外的关怀, 让他们对工作充满自信和期待, 与企业的成长共同呼吸。中小物流企业要多举办一些集体活动, 在活动交流中建立深厚的工作友谊。

(二) 建立企业的学习制度和氛围。

学习和读书是国家进步文明的标志, 国家还单独设置了全国读书日, 很多城市要建设成为书香城市, 强调了在职学习在各行各业的重要性。中小物流企业也不例外, 从领导和下属都要重视学习, 公司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带动全体工作人员的学习, 提升整体素质。如公司开辟自己的报纸、办黑板报、开展读书活动、竞赛形式来带动学习。此外, 企业还可以送部分有前途的年轻管理人员去国外学习、派遣到国内的高校定向进修专业的学历学位等等。中小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经费有限的情况, 领导应该在学习和员工在职培训方面多增加预算。

(三) 完善各项人才管理制度。

中小物流企业的人才制度是服务员工, 而不是管理员工, 除了传统的公司制度外, 如考勤、合同、工作事故等约束型的制度需要修改和完善外, 一些主动服务企业员工的制度也要相应得到落实, 如员工的奖励制度, 尤其是各方面的奖励都要跟上, 不仅仅是工作中的奖励, 只要对企业有正面意义的工作和个人业绩都需要得到奖励。并且在制定这些制度的时候要主动询问职工的意见, 让职工加入制度的讨论中, 让这些制度的实施做到公开透明, 同时有些制度要做好解释工作, 制度的落实需要强制性, 要体现制度的严肃性。

(四) 制定科学的人才规划。

根据社会发展、符合国家整体的利益和布局, 制定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当中重要的一环, 人才战略应该纳入到企业的规划当中。中小物流企业应该意识到人才在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制定合理的人才规划。人才规划不仅可以避免人才的盲目引进, 而且还是企业应急招聘人才的基础。中小物流企业人才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企业发展中岗位的空缺和编制、人才的合理安排、员工的培训等等。

(五) 加强校企合作、专业订制人才。

为了源源不断地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人才, 校企合作是重要的合作模式。目前, 全国各地都开办了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紧贴区域经济的发展,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线操作人才。通过校企合作, 一方面是体现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重要思想;另一方面是校企双赢, 为学校减轻就业压力, 为企业培养人才。尤其是订单班类似的教学模式, 在学校课程开设企业课程, 接受企业文化, 增加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校内掌握企业所需技能, 把企业的培训直接在校内进行, 减轻企业的培训和人力资源成本。通过校企合作, 为企业提供物流专业人才, 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王建玲.中小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 2015.1.

[2]邬春艳.中小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7.6.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解决策略 篇10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管理职责混淆。

管理者在企业经营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成也领导,败也领导!”企业经营的命脉系于领导者一身,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部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运行不够规范,权责不到位,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如对企业投资计划、财务预决算方案和利润分配方案等重大事项未经股东会批准即予实施;股东任意干预企业日常决策;董事长独断专行,轻率决策;监事未列席董事会,有的不“监事”;财务负责人未经董事会聘任,而是由总经理决定。

2. 内部会计控制不到位。

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存在着会计控制不到位,甚至没有企业会计控制制度。例如部分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审核不严,对财务收支监督不力,甚至采取虚开发票、开假发票等办法,处理违规活动中的资金收支情况;还有的控股企业大股东侵犯小股东利益;又有的企业对改制时有关人员提留资产缺乏监管措施。目前,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电算化已经普及,但计算机信息失控、破坏情况日趋严重,从而造成责任不明、相互推卸等问题,其关键在于计算机核算软件存在着密码缺乏牵制性,常用的密码设置方法已不适应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发展,所以财务管理电算化应提高会计信息的保密程度,避免信息泄漏及对实体信息破坏,这些都是内部会计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体现,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容忽视。

3. 会计核算粗放。

现行会计核算在许多方面与市场经济管理需要存在很大差距。随着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企业对会计核算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越来越深入,而会计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愈显薄弱,必须尽快解决这一矛盾,进一步发挥会计核算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目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会计核算性能较差,核算质量欠佳。因此,会计核算不能及时有效地配合企业向市场经济过渡,不能准确完整地贯彻企业的经营思想,起不到应有的控制、反馈和监督作用。经营决策、预算编制、指标考核等管理行为,利用了虽然反映账面所谓真实的会计数据,但因为这些会计数据不能完整准确反映事物的客观现实、发展规律和潜在危机,其有效性和准确性受到较大的影响。

4. 资金管理不到位,

企业资产流失严重。目前,不少中小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资金入不敷出,存在资金缺口。例如一个很成功的国有企业厂长,为了回报其故乡,强行主张在他的故乡投资几百万元办厂,而他的故乡却不具备办这种工厂的条件,结果厂是办成功了,却年年亏损,成了这个企业的沉重包袱。甚至还有国有企业的负责人把国有资产随意地投资给自己的亲戚朋友,这些使资产流失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资金被挪用挤占及“三角债”现象。例如对一个装饰工程公司的调查,这个公司在做装饰工程时,挪用工程资金,挪用材料资金,三角债现象相当严重,致使工程资金、材料不到位,迫使工程间断资产流失。

5. 财务报告不真实性。

财务信息的来源是企业的财务报告,全面地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时期内的投资、筹资、经营等各项活动和成果。财务报告除了能告诉企业的经营进展情况以外,还能用来帮助调查经营策略,调查现有经营策略成败原因。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企业要定期向股东、债权人、有关机构(银行、交易所、审计机构)及企业领导人提供有关财务报表,以便他们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并做出相应的决策。但是目前我国存在着财务报告失真的现象。例如部分中小企业把会计报表作为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工具,匡算估计,主观臆造。对内对外采用不同的计算口径、计算方法等,有的甚至编造多套各不相同的会计报表,向不同的机关部门报送,虚报浮夸和瞒报截留并存,弄虚作假,造成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的假现象。不少中小企业年度会计报表不按规定送交各股东,在股东会上也不详细介绍公司财务状况,敷衍了事,瞒骗股东。

二、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策略

1. 在思想方面。

转变思想观念是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前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要在思想上提高对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再认识,确立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并重点树立以下四个观念:一是要树立法制观念:要认真学习和运用《公司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抵制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二是要树立股东观念。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广大职工股东要增强与企业同兴衰共命运的主人翁责任感,积极为企业改革和发展出谋划策,尽责尽职。企业经营管理者要强化为股东服务的意识,并努力调动职工股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要树立财务观念。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掌握企业财务状况,加强资金筹措、投放、使用和分配的管理,提高资金运作水平。四是要树立效益观念。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必须坚持以效益为中心。要充分考虑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定期检查和考核企业全面的经济活动成果,找出偏差,及时纠正,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资产保值增值。

2. 在人员素质方面。

一是要提高中小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首先在学习财务管理知识的同时,拓宽知识面,掌握多学科知识;其次要立足本职,努力钻研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多方面的业务技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二是要提高中小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管理素质。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全面分析并正确处理管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增强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协调能力,并在管理中逐步采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能。三是要提高中小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自觉遵纪守法,保持清正廉洁,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四是要提高中小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要信奉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做到敬业、乐业、勤业、精业。

3. 在企业管理制度方面。

①健全规章制度。健全规章制度是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依据。企业主要须抓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到有章可循。二是要严格按章办事。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防止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增强其执行的刚性。

②落实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职责是加强财中小企业务管理的关键。落实财务管理工作,关键是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着重要抓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要完善中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企业《章程》,完善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为特征的法人治理结构,使他们在各自的权限内履行职责。二是要健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职能。要合理确定资本结构,科学安排融资渠道、融资时间和融资数量;加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提高投资回报率;压缩结算资金占用和无效存货,加速资金周转;健全企业之间资金往来的各种财务手续,规范担保行为,尽量避免财务风险;抓好利润分配管理,坚持量力而行,规范操作,按股分红,同股同利。三是要规范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研究 篇11

一、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问题

由于企业管理者的知识、思想和经验的限制,国内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的观念、方法和手段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目前国内企业,很多面临着企业负担重、效益低、资金短缺、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如下:

(一)资本结构失调,营运资金严重短缺

由于某些企业在经营策略上的失误,不考虑自己本身的投资能力而盲目投资建设,造成了大量固定资产比重过大,闲置资产过多,流动资金不足,导致运营效率低,此外难以变现的固定资产以及长期资产急剧增加,同时流动资产和收益性资产不断减少,短期借款不断增加,形成了高风险的资本结构。这种不合理的资本结构造成了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差,企业的营运资金十分紧张。流动资产比重过小,同时还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这些都直接造成了企业资金短缺。

(二)营运资金低效运营

企业营运资金低效运营的情况主要表现为:

1.流动资金周转缓慢,流动资产质量差,不良资产比重较大。

2.应付账款使用率差距大。

3.流动资金周转缓慢,迫使企业大量借入流动资金,利息的压力又加剧了企业的亏损状况,使企业营运资金周转呈现出恶性循环的局面。

(三)营运资金内部管理存在问题

营运资金内部管理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

1.企业资金管理体制问题重重。很多企业都增大自身的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但是某些企业却对资金的来源和使用缺乏全面的统筹和管理,计划与财务管理不统一。

2.存货管理方法守旧,落后。某些大型企业的存货品种复杂,管理难度大。若不采用先进的方法,将会占用大量的资金,结果使资金周转陷入困难得局面。

3.营销策略中信用政策的不合理。很多企业认为自身经济实力雄厚,对赊销策略很不重视,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常常会因为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使企业陷入困境。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来扩大销售规模,增加销售收入,及时收回货款。

二、改善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策略

(一)改善企业外部环境

1.政府在进一步明确政企关系、加快企业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完善财政体制改革,为企业形成资本积累机制创造宽松的环境。同时积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利用现代企业科学的治理结构,明确各方的责任和权利,使企业做到彻底的自主理财。

2.规范企业的利润分配。企业的利润分配应坚持积累优先原则,首先满足生产经营之需要,然后再将税后利润在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

3.在政府职能由直接参与向间接调控转移的进程中,构造一个科学的、稳定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科学的产业政策,引导生产力布局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4.完善金融市场,拓宽融资渠道。继续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改革银行服务质量和效率,创造一个良性运转的资本市场,丰富投资形式和工具。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大力发展票据市场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企业筹资拓宽渠道。

5.努力提高经济生活中的商业信誉,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提出相应的规范和制度,以期解决社会环境欠佳的问题,加速社会的资金周转速度和效率。

6.完善信贷制度,银行对所有企业应一视同仁。

7.改变对私营企业的传统观念,在资金融通上私营企业应得到应有的待遇。

(二)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企业要想保持营运资金良性循环,管理者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营运资金管理观念。从企业整体角度采取以下措施,达到改善营运资金的目的。

1.注重资金需求预测,进行科学的事前控制

充足的资金来源,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因而对筹资环节的控制是资金控制的基础。企业必须注重资金的事前规划,科学预测资金需求量。不能盲目扩大销售规模,流动资金不足;也不能只顾对外投资或购置固定资产等,流动资金被占用。企业应综合考察各种筹资方式和筹资渠道,比较其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不仅可以向银行借款,还可以向其他企业借款,以期实现最优的筹资组合。

2.加强事中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对资金的使用环节进行有效的事中控制,是避免资金盲目、无效使用的重要措施。资金事中控制包括的内容很多。针对我国企业流动资金现状,目前应着重注意下述几个方面:

(1)优化流动资金内部结构,促进资金的有效使用。

(2)制定科学的使用政策,加速资金周转。

(3)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减少资金浪费。

3.建立营运资金管理考核机制,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审计部门应该负责整个企业的经营和财务审计。因此,开发内部审计的深层次职能,将推动营运资金问题的解决。

4.提高管理者营运资金管理的观念。我国企业的管理人员大多缺少系统、专业的管理知识教育,而主要依靠工作经验的积累,这将有碍于管理人员进一步提升管理的先进度和自觉度。通过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以改善营运资金管理工作。

(三)将营运资金管理贯穿于企业运行全过程

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就是加强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就是加快现金、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尽量减少资金的过分占用,降低资金占用成本;就是利用商业信用,解决资金短期周转困难,同时在适当的时候向银行借款,利用财务杠杆,提高权益资本报酬率。

首先,规避风险。许多企业为了实现利润、销售更多产品,经常采用赊销形式。片面追求销售业绩,可能会忽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其次,增加价值。会计利润是当期收入和费用成本配比的结果。在任何收入水平下,企业都要做好对内部成本、费用的控制,并做好预算,加强管理力度,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这样才能够提高利润,增加企业价值。财务管理应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构建科学的预测体系,进行科学预算。预算包括销售预算、采购预算、投资预算、人工预算、费用预算等等,这些预算使企业能预测风险,及时得到资金的各种信息,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提高效益。同时,这些预算可以协调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提高内部协作的效率。

(四)加速营运资金周转,保持较高获利能力

企业获利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运用资金,并顺利地实现资金的周转与增值。企业的利润主要是由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不断循环和不断转变形态而取得的。因此企业直接获利的原因主要在于营运资金的支持和运动。盈利的多少则取决于资金的周转速度。如果产品盈利水平不变,营运资金周转速度提高一倍,效益会同比例增长。营运资金周转速度的衡量不存在通用标准,一般是与本企业历史水平、其他企业或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来进行分析。如果周转速度过慢,说明营运资金使用效率太低,尚有销售潜力。另一方面,企业盈利也会使营运资金增值,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五)借鉴国外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经验

西方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模式是内外结合型管理,侧重于优化资金结构,追求资金协调,强化资金定量控制。西方企业处于发达的金融市场之中,企业的资金循环与金融市场的资金循环紧密相关。企业在决定筹措资金时,重点关注筹措资金总量和时间,以及各种资金的结构与金融市场可能提供的资源。在管理重点上,以优化资金结构为主。长期的财务管理实践形成了各种资金结构的理想模式,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权益结构和对称结构,实现和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如何提升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策略 篇12

一、我国中小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管理者经济管理意识薄弱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 其管理者的经济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水平, 经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科学的经济管理对于企业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然而,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者中存在很多经济管理水平较低、经济管理意识薄弱的情况,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管理者依旧用顺其自然的发展模式, 不能根据最新的市场变化改变其经济管理策略, 在他们看来, 经济管理也就是财务管理, 而财务管理只需要管理好收支情况就好, 这种观念使得他们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不够重视, 使得企业发展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这就大大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甚至使得中小企业陷入难以继续发展的境地。

2. 中小企业企业资金不足

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有限, 因为其发展时间有限而导致其信用等级未达到一定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融资出现了较大的困难, 而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 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动荡, 我国经济市场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这就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雪上加霜。

3.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较低

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资金的管理水平较低, 大量的资金闲置使得企业的发展空间得不到提高, 另一方面, 企业的财务部门管理机制不完善, 使得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着较大的漏洞。

二、提高中小企业经济管理及市场竞争力的策略分析

1. 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 降低投资风险

中小企业在其发展中, 往往面临着许多问题, 融资困难, 资金不足等问题时有发生, 这就需要企业在进行投资的时候要面向市场, 对市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对每一笔投资进行风险评估, 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 合理利用资金, 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另一方面, 企业还应当加大创新力度, 用技术和创新引导企业的发展和转型;与此同时, 加强对于创新性和技术性人才的引进, 为企业的发展储备相应的专业人才。对于投资而言, 应当坚持分散投资和辅助投资等方式综合使用, 从而减少企业投资的风险性。

2. 树立先进的经济管理观念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局限性和滞后性, 其管理理念也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而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得到长足发展, 其管理者就必须摒弃陈旧的经济管理观念, 树立先进的经济管理观念, 对当前市场情况和自身发展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 从而根据自身状况制定出适应自身发展需要以及市场需求的新的经济管理观念。与此同时, 中小企业还应该借鉴一些定位类似, 同行业中成功企业的经济管理观念, 并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改造, 找到适应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 只有这样, 才能使得企业的发展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和自身发展需求, 使我国中小企业得到健康, 可持续的发展。

3.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机制

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 财务管理扮演着重要角色, 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发展, 因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我国中小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相应的保证。然而, 我国中小企业中, 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其内部管理机制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这就使得我国中小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大打折扣, 因而, 必须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管理机制, 这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当面,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这就需要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于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有充分的了解, 再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 与此同时, 还应注重财务管理中的自我监督机构, 从而为财务管理的安全和科学性提供保证以及支持;另一方面, 还应对财务部门的各个岗位进行明确的分工管理, 保证各司其职, 使得财务管理的实施更加科学合理, 对于财务人员应当加强监督, 加强任职的资格审查。最后, 中小企业应当建立内部审计机构, 并保证审计与财务系统的分离, 是其保有一定的独立性, 从而更好地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

4.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加强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增加其融资渠道不仅需要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 还应政府部门的扶持, 政府应当为中小企业制定相应的融资优惠政策, 为其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建立相应的社会服务体系, 成立相应的资金等。这些政策的实施, 保证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才能促进中小企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 随着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中小企业的数量还在不断增长, 这就增加了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 我国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得到长久的发展, 就必须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为此, 中小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的投资计划,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拓展融资渠道, 从而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 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旭.提高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市场竞争力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11) :29.

[2]拱宪军.浅谈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市场竞争力提升策略[J].中国外资, 2012, (23) :18.

[3]李庆德.提高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市场竞争力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16) :282.

上一篇: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下一篇:个人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