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新体系

2024-07-12

训练新体系(精选6篇)

训练新体系 篇1

“全民健身”时代,每项体育运动都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其中足球运动更是受到全球推崇,从“世界杯”的盛况就可瞥见。通过媒体的相关报道,我们不难得知日前足球也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曾经一段时间是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目标,日后一段时间也将是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目标。力争在世界足球之林领取一杯羹,是每一个足球运动员所希望的。同时相关部门还把足球训练拉上日程,各大中小学也纷纷开设了足球课程,为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然而,足球运动发展是一项长远计划,在其完善之前还有许多问题值得去发现和改善。因此,本文旨在在相关调查的基础上找出日前我国足球竞赛体系和训练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以便我国足球竞赛和训练体系在良性的机制中运行。

1 日前我国足球运动存在的主要问题:竞赛体系混乱、足球市场黑暗交易严重,训练体系条件缺失

事物发展有着两面性,它之所以存在必定有其合理性,但是存在也必会存在相应的问题。下面我们将在相关调查的基础上,主要从我国足球竞赛体系和训练体系两个方面来阐述一下目前我国足球运动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竞赛体系上来讲。最主要的问题是,我国足球竞赛体系的体制不合理,体制的不合理设置便也引发了诸多问题。以中超为例,现行中超联赛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管理主体政社不分、管办不分;职业联赛监管体系缺失;中超联赛委员会管理权力有限等。[1]如此,便导致我国足球业想大展拳脚,但没有施展拳脚的场地;想冲出亚洲的梦想,也只能在梦里面完成。此外,竞赛体系混乱,竞争机制不明朗,引起的“赌球”现象也是我国足球竞赛体系中的一大问题。日前,足球市场上的内幕交易、黑哨、买球、卖球等现象已是司空见惯,公众不再为之感到惊奇。通常公众把足球运动当作一项“贵族运动”,其软硬件设施要求高仅仅只能算这种观点的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原因则可能和足球市场的相关问题有关。虽然,竞争能引发进步,但我国足球运动内部存在严重的恶性竞争问题。其次,从训练体系上来讲。最主要的问题是,足球训练的相关软硬件设施不齐全。对于像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而言,可能不存在训练场地缺失、运动器材无能力购买、训练人才引进困难等问题。这些地方的学生即使上课期间未接受足球训练,但周末及假期依旧有条件去接受这方面的训练和培养,只要学生有这方面的兴趣、需求。但中国目前的城市等级依旧以长沙、贵州、昆明这样的中小城市为主,其中边远山区及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的一半以上。在这些地区由于经济、交通、文化水平等条件的限制,相关部门无法引进人才,也无法支付足球训练的巨额资金。即使当地学生对足球有浓厚的兴趣,也只能拿皮球当足球来饮鸩止渴。另外,我国足球对于青训体系的培育相对较少,从而使我国足球大部门存在根基不稳的现象。因为足球运动跟跳水、体操一样,都是吃青春饭的运动,一旦老队员退役有能力的新队员上不来,便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同时,对于足球职业联赛的设置较少,职业联赛是检验一名运动员水平的良好方式,就像考试是检验一个人学习成绩的方式一样。如果学习成绩不佳,后期则需加强复习和预习;如果赛事成绩不佳,就需加强训练,提高其水平。

2 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加强足球内部改革,为青少训练体系创造条件

建立完整且相对稳定的竞赛和训练体系,是我国足球发展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借鉴世界足球强国竞赛和训练体系布局的成功经验,[2]其中最主要的是加强足球业内部改革,为青少训练体系创造条件。其针对上述问题的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从竞赛体系上讲。摆在核心位置的是要实行足球体系内部的改革,把政社、管办分开,实现行政、社团的两套班子运行模式,行政做好行政方面的工作,社团做好社团方面的工作。如此,才能使内部机制明朗,去除模糊混沌的边缘界线,从而使足球运动员、教练等有大展拳脚的机会。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还应积极培养相关研究人员,对世界足球强国的竞赛体系的成功经验进行讨论和研究,并在结合我国特殊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我国足球运动员、足球联赛等的规章制度,把以往的恶性竞争转化为良性竞争,真正让足球运动发展成为具有内涵的一项运动,实现良性循环。此外,我国也应积极加强与国际足协、世界足球强国的联系,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让他们用他们的经验来“会诊”我国的病症。对于,黑哨、赌球、黑暗交易这些足球市场的陋习,政府监督检查部门应加强相关打击,积极查处这些问题,并从根本上遏制这些问题,让已有的消除,有苗头的打消。而政府的法律部门也应制定相关的行业规则和法律,从根本上来抑制这些问题的产生。

其次,从训练体系上讲。最重要的是,加强足球运动投资、引进足球训练专业人才。不光光是为国足引进世界一流的教练,还应为一些中小城市、边远山区的学校引进人才,让这些地区的足球爱好者接触足球、接受足球训练。从而在这些爱好者中跳出精英,为日后我国足球业的发展出一份力。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制定多项计划来扶持中小城市及边远山区学校、公共场所足球场地及相关设施的建设,比如定期给边远山区一定的资金支持来维护足球场地的建设、开展大城市与边远山区的“足球训练手拉手活动”等。此外,为目前已有能力开展青训体系的地区和部门,制定好青少年训练的计划,使青少年训练体系明朗、合理、竞争公平,并实行优胜劣汰的淘汰制度,让有能力的队员进入国家队,从而告别现今足球队伍老队员退役后青黄不接的问题。

最后,我国足球竞赛体系和我国的足球训练体系应加强联系。把竞赛体系套在训练体系上,把训练体系附贴在竞赛体系上,而把两者紧密联系的最好方式是多开展职业联赛。职业联赛看的是足球队员的真实水平,在比赛中发现的不足在日后的训练中则需加强。反之,训练时不仅要训练踢足的基本功,还应积极研究赛式中取得佳绩的技巧和方法。从世界足球强国来看,他们每个季度都会举行不同的足球联赛,来检验足球运动员的水平。在竞赛、竞争体制中检验自我的水平目前依旧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也值得去探讨和开发。

3 结语

该文基于当前中国足球竞赛体系和训练体系的研究的基础之上,对现行足球运动发展过程当中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主要有这几点,即竞赛体系混乱、足球市场黑暗交易严重,训练体系条件缺失,这是由国内运动整体行业水平及经济发展相互制约而决定的。基于此几种不足,作者也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主要在于加强足球内部改革,为青少训练体系创造条件。由于诸多外在因素影响,本文所做的相关探讨都只是从现行足球机制及情况上所做出的,在今后的工作及运动当中,还需要不断发展问题,改善问题。只有如此,我国足球才有可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训练新体系 篇2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 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 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 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 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表1 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的调整

原有项群名称 调整后的项群名称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 技战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1.3 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 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表2 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项群  大周期中阶段训练安排的要点

体能主导类各项群   1.专项化程度的变化;2.负荷强度与复

合量的变化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1.由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的完成过程;

2.有序地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   1.基本功训练,空射到实射的转换;2.

提高并力求完善定向的心理自控能力

技战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群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实战性

对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阵容选

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   配,组合训练及成队训练;3.实战性对

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4 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 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 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附图

图1 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时空协同的结构模式(引自 张英波 1998)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 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图2)。

附图

图2 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 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 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附图

图3 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 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 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 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 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 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 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 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11] 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建构知识体系 加强能力训练 篇3

一、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复习不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要做到从整体上把握部分,弄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如果我们善于建构知识体系,并做到融会贯通,那么考试时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建构知识体系,就是要运用归纳、整理等方法,把书本上分散的、相对独立的知识点纳入一个完整的体系之中,使之形成一个主次分明、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根据课程的内在联系,按课题——框题——目题的逻辑层次建构完整的知识框架。

其次,仔细阅读课本,把每一个目题所包含的知识点填充到知识框架图的对应位置。由于知识内容比较多,难以全部列出,可只列出要點,但重要的具体知识要能储存在头脑里。同时,要善于了解书上名人名言、俗语、图片、漫画等内容的分布情况及其所蕴涵的意义,从而使头脑中形成的知识网络脉络清晰。

再次,把考试说明列出的考点及能力层次要求标注在知识框架上,使所考重点内容鲜明地显现出来,复习时可做到主次分明。

二、加强训练,提高能力

近几年中考思品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命题的指导思想从过去的以知识立意为主过渡到以能力立意为主,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等。题型灵活多样,试题答案也往往不唯一,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作答。为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应自觉地在答题的技巧和规范上多下工夫,在答题的思路上多加训练。

加强能力训练,并不等于搞题海战术,而是要善于研究试题,善于精选典型题目进行训练。训练内容既要涵盖基础知识,又要突出重点、难点。要注意从训练中总结出解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在加强能力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各种题型的特点,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特别强调的是:主观性试题的答案尽管不唯一,但不是想怎么答就怎么答,要善于结合所学知识。以问题为中心从教材知识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支点”,是解答绝大多数试题的关键。实践探究类试题灵活多样,涉及调查报告、发言提纲、宣传标语、倡议书、活动方案、演讲比赛、建议书、公开信、板报、前言或结束语、思品小论文等,各种题型的解法都有具体的要求和格式,同学们应注意把握好。

在加强能力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例多型”、“一材多题”、“一题多理”问题。“一例多型”,就是复习时以某材料为中心,采用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分析说明题等多种题型进行练习,以培养不同题型的解题能力;“一材多题”,即系列选择题,是在特定的情况下设置若干单项选择题,因其所提供的共同背景材料和各个小题的题干材料之间的关系不同,其解题方法也往往不同;“一题多理”,即指一个社会热点或一项国家大政方针,可以用众多理论知识来分析。加强这类题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善于建构知识体系,加强能力训练,是我们应对灵活多变的中考试题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训练新体系 篇4

卡尔·奥尔夫(Carl Orff,1895-1982)是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儿童教育家,他独创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在德国以及世界上70多个国家被广泛采用,人们公认“奥尔夫是为了孩子的音乐,是用于终身的音乐教育”。奥尔夫先生认为要奠定孩子未来音乐学习的坚实基础,其音乐训练应依照音乐发展的进程进行,即以节奏为根本,逐渐建立对旋律、音感与即兴创作和欣赏。

二、奥尔夫音乐

鲜明而突出的节奏性是奥尔夫音乐风格的首要特色。奥尔夫先生认为:节奏是构成音乐的最主要元素,是推动音乐发展的基本因素。一切音乐的开始和基础,便是节奏。

奥尔夫的音乐通常具有明确的调式、调性,在那些调式性的乐章中,他常使大、小调轮番交替地出现。

奥尔夫特别爱用打击乐器,他的每部作品中都必用打击乐器,除定音鼓外,常会使用四种以上,甚至是全部的打击乐器。

奥尔夫的音乐,以各种音乐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节奏为基础,对于其他各种音乐的要素,也都采用最基本得内容或方式.三、奥尔夫节奏练习方法

奥尔夫本人并没有写过专门论述其教学法内容和方法的著作,他与凯特曼夫人合作的《学校音乐教材》不是按照儿童学习音乐的具体过程而编著的教科书,而是内容极其丰富、供教师选择的素材库。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凯特曼夫人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于1970年出版了《奥尔夫儿童教学法初步》。根据凯特曼夫人的总结,奥尔夫教学法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节奏、旋律练习

节奏练习在奥尔夫教学法中处于中心位置,其它许多内容和教学手段都围绕它进行。节奏练习主要包括:

1.语调节奏

通过语言抑扬顿挫的变化,让孩子认识音乐的节奏与曲调,并在孩子所熟悉的声调领域中练习,进而灵活运用于即兴创作。在奥尔夫音乐教材中,孩子们常开始学习下行小三度(如So、Mi)的旋律,唱出易学或常用的字词,籍以学习音乐中不同的节奏、音的强弱、旋律进行方向及速度的实际意义。然后再加入其它不同音程与节奏的群组模式,扩张认知的范围。

从朗诵入手,提取“节奏基石”。开始从儿童的顺口溜、歌谣和名字提取最短小的2/4拍的节奏单位,作为教学的起点,用它们作为乐曲旋律或儿童的朗诵、歌唱的伴奏,并以此进行多种形式的演奏和即兴演奏。

2.“声势”教学。所谓“声势”,就是捻指、拍掌、拍腿、跺脚的简称、“声势”教学是用儿童身体作乐器,进行节奏训练的一种即简单又有趣的方式。

这是一种不受条件、环境、时间制约的,极其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的培养幼儿节奏感的方法。通过有规律的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掌握各种多变的节奏型,并为幼儿自己创造节奏型(为儿歌、歌曲伴奏)积累素材。

根据幼儿认识具体形象的基本特点,我们采取用红、绿、黑三种不同颜色,分别表示是拍手的节奏,拍腿的节奏,跺脚的节奏。幼儿可自己看着谱而动作;也可由教师边指导幼儿看谱来做节奏练习;还可以不看谱,而由教师先拍一种节奏型,让幼儿模仿,反复再现。从而使幼儿听觉快速反映得到培养,同时得到了节奏的练习。这种学习方式我们把它叫做声势练习。

(1)拍腿声势练习

符杆向下表示左手拍左腿,符杆向上表示右手拍右腿,符杆同拍向上下,表示双手同时拍双腿。

(2)跺脚声势练习

符杆向下表示左脚跺地,符杆向上表示右脚跺地。(3)综合声势练习

每一种节奏型,包括二至三种声势练习,拍节奏时从左至右看节奏谱,按节奏进行三个声势的节奏练习。

3.演奏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及旋律的音条乐器,进一步扩大儿童节奏表现的可能性。

孩子们将自己的身体当作一种乐器,做出肢体动作并发出声音,例如拍手、拍腿、跺脚等,这种可发出声音的肢体动作,连同非语言性的人声,通常又称作声势。配合发出声音的强弱、不同的节奏与人数参与的多寡,加以精心的设计,就能演绎出一首多彩多姿的乐曲。旋律练习从节奏入手进行。在旋律练习中儿童主要要学会演奏奥尔夫音条乐器,并用它们来为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即兴演奏、歌唱律动、朗诵和“声势”进行伴奏。奥尔夫音条乐器主要包括低、中、高音木琴,低、中、高音钢片琴和中、高音钟琴,在伴奏中主要使用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固定音型。除了音条乐器外,旋律练习还包括学习竖琴。

奥尔夫乐器包括:(1)人体乐器

捻指(相当于女高音生声部的音色)拍手(相当于低高音生声部的音色)拍腿(相当于男高音生声部的音色)跺脚(相当于男低音生声部的音色)(2)无固定音高的乐器 金属类:三角铁、撞钟、钹等

散响类:西斯特、串铃、腕铃、脚铃、领圈、沙锤等

木质类:单响类、双响类、响木、响板、摇板、梆子、木鱼、刮胡等 皮膜类:手鼓、双面鼓、班戈鼓、大鼓、小鼓、定音鼓等(3)有固定音高的乐器

音条乐器:钟琴、木琴、铝片琴等 其他旋律乐器:竖笛、大提琴、波尔动等 有时加入:玻璃杯、口哨等

(二)基本形体动作教学

在奥尔夫看来,“元素性音乐”并不是单纯的音乐,而是音乐与动作、舞蹈、语音的结合。因此,形体动作与舞蹈教学是奥尔法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相区别的是,动作在奥尔夫教学中不仅是学习音乐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学习的目的,它与音乐具有同等的意义。

1.动作训练

动作教学的重要原则是:尽可能的全身性的和大的动作活动。我们现在给予孩子们空间活动的场地和大动作活动的机会太少了。除了客观原因外,更重要的在主观。特别是少年期,年龄越大越少活动,其中社会环境造成的心理障碍是重要因素。奥尔夫的动作训练是从人类最常见、最普通的走跑开始,从通过动作进行节奏训练起步。这需要有大的空间,如果可能最好光脚——回归自然状态。身着适于运动的服装,这是基本条件和要求。

2.动作变奏和动作组合

这是将各种动作在简单动作方式的基础上组合或变化节奏,以加强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感受各种节奏型、节拍和速度的能力

3.动作游戏

音乐是综合的艺术,音乐不是以单一形式存在的,不仅仅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结合动作、舞蹈、语言的有机整体;这恰恰又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源于生命开端的,是接近土壤的,是心灵最自然的表露。

4.即兴练习

即兴创造是每个人具有的本性,是散发心灵的本能反应。当6岁以前儿童听到音乐时能随乐而舞,边舞边哼唱;当看到一幅画时,他们可以按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并可通过简单的打击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没有乐器时,他们主动地去创造、发挥想像,用手、脚等或用其它物品代替进行表演。

上述各方面的练习在奥尔夫教学中并不是分门别类地进行的,而是富有意义地相互联系起来,其中每一项都可以作另一项的准备或补充、发展,如器乐演奏可以引入歌唱,歌唱练习可以发展为动作,从而使孩子们能够更全面地体验音乐。

(三)节奏训练的具体方法 1.语言节奏练习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如何通过民谣、儿歌,让儿童从语言出发来掌握节奏。这里就不细叙述。但必须强调的是,要结合一定的词组和语句去掌握一定的节奏型,然后再结合一定的动作和舞蹈去加强节奏,使孩子在边朗诵(或唱),迫跳,边拍掌,边跺脚等过程中,去培养节奏的敏感性。

这是一首通过说儿歌,掌握一定的节奏型的练习。加上拍手、拍腿、跺腿三种不同节奏型的伴奏方式,使这首儿歌的节奏练习具有音乐性,不是纯机械性地打拍子,而是在流畅、自如、有力度的变化,富有表现力的伴奏过程中,掌握节奏。

2.多声部及合声的节奏练习

在拍手、拍腿、跺脚的声势训练基础上,进行多声部及合声的节奏练习,对 于儿童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以一种声势和节奏型进行练习,然后将三组合起来为儿歌式歌曲伴奏,便成了三个声部的节奏音乐了。拍手、拍腿、跺脚三组为歌曲伴奏。

3.轮说节奏练习

在以节奏型为基础的说儿歌的过程当中,如果我们将幼儿分成两组或三组进行轮说,这不仅能加强幼儿的节奏记忆能力,同时为今后学习轮唱奠定了深刻的感性认识。

请第一组小朋友按节奏拍手说歌词,第二组小朋友从☆记号(比一组晚一拍)按节奏拍手说歌词,当第一组说到“敲呀敲锣”时再反复一遍“敲呀敲锣”,最后说“鼓”时两组找齐。

4.变奏节奏练习

同一首儿歌可用不同的节奏分别说。也可用不同的节奏同时说。各种不同节奏则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

以上我们介绍了四种节奏练习的方法,它不仅要求幼儿动手、动脑,运用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器官亲自参与活动,而且在玩、说、唱、动、奏的过程中去感知节奏,体验节奏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不是沉闷地、一味地坐着伴奏,机械地奏乐,而是能充分激发儿童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从各方面来说,这种学习节奏的方法,均寓学习于游戏之中。真正实现了“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至理。这完全是符合儿童心理的一套完整的音乐教学方法,系统的音乐教育体系。

四、让奥尔夫音乐走进节奏

(一)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教学内容:让幼儿从生活中寻找节奏;模拟人类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体态动作节奏、主观心理活动的节奏,也可以模拟自然界风、云、动物、植物等运动状态,如观察三种人(爷爷、爸爸、自己)走路的速度、姿态;让幼儿从自然声响中去发现节奏如:雷声、风声、下大雨、下小雨的声音;从日常语音中寻找节奏如:叹气声、咳嗽声、笑声等等。让幼儿寻找它们的不同之处。

(二)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多给幼儿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机会:让幼儿在感受音乐、欣赏音乐时。通过对节奏的掌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验作品的情感 内容,让幼儿在熟悉感受音乐的同时,通过游戏的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与节奏的掌握,可以让幼儿以自身为中心有规律的创编出节奏形式,并随着音乐旋律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幼儿接触的音乐常用2/

4、3/

4、4/4几种节拍,一般都采用游戏,欣赏等方式来引导教学思路,如“划小船”,“小青蛙”,“水仙花圆舞曲”,“军队进行曲”等教学,让幼儿以动作体现不同的节拍特点。

(三)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节奏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打击乐器更是训练节奏的好帮手,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用自己创编的节奏型为乐曲伴奏,达到乐器与乐曲的和谐统一,还以让小朋友学习与同伴协调合奏,相互关心,做到尽量与他人和谐统一。

(四)多给幼儿提供自由的空间和时间,为幼儿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在第一次认识乐器活动中,我们把许多的乐器放置在表演区,不告诉幼儿乐器的名称和功能,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

少儿拉丁舞训练体系的研究 篇5

摘 要 本文以少儿拉丁舞为主题,围绕着训练体系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研究与论述,通过对少儿拉丁舞训练体系的探索,分别从少儿拉丁舞训练目标体系、训练内容框架体系、训练方法与手段体系、训练原则体系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为我国少儿拉丁舞的科学训练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性意义,促进少儿拉丁舞的发展。

关键词 少儿拉丁 训练体系

本文从训练体系的角度对少儿拉丁舞的教学训练展开深层的分析与研究,并尝试借此构建少儿拉丁舞训练体系的基本框架。为少儿拉丁舞的训练提供系统科学的理论支撑,进而促进少儿拉丁舞的科学化训练。并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减小与国外之间的差距。

少儿拉丁舞训练目标体系。拉丁舞教学目标即拉丁舞教学目标是预期设定,可被测量和评价的结果和标准。它是教和学双方都应共同遵循的,对教师来说,这是教授的目标,对学生来说则是学习的目标。理想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教授目标与学习目标的统一体。

一、拉丁舞课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研究

(一)目标与内容的混乱

具体的一节训练课的主轴线是内容而不是目标,因为内容都是根据目标进行选择,目标的指向已经内含在内容的性质和功能之中了,目标是通过内容化加工和组织教法的选择与运用来实现的。因此,课的主轴线是目标而不是内容。

(二)拉丁舞训练目标的明确性

拉丁舞训练是依照训练大纲有计划开展的,拉丁舞训练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制定的训练目标,应当是绝大多数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的。但面向多数不等于面向全体,注意区别对待。因此拉丁舞训练目标应有一定的层次性,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其具有普遍性。

(三)拉丁舞训练负荷的控制

训练课的运动负荷是是拉丁舞学科训练的本质性因素与训练课的特点所在。首先不能把训练课的运动负荷设计与实施绝对化、机械化,其次重视和合理安排训练课的运动负荷。因此在课中,对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应随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并根据训练的实际情况,及时加以调整以保证学生的身体安全和训练的顺利进行。

二、少儿拉丁舞训练内容体系

(一)基本动作、技术训练

基本动作、技术是训练中的重要环节。拉丁舞技术包含了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和力度特征。更重要的在于,舞伴之间进行合舞时的引带和跟随技术,主要反映在相互间的领舞和跟随及互换、相互支撑达到的平衡状态以及在已有合力点基础上彼此共同展现音乐感觉时反映出的合理时间差。

(二)身体素质训练

身体素质包含5个方面,即柔韧、耐力、速度、协调及力量。按运动训练项群分类,拉丁舞是属于技巧主导类表现性项目,对选手的身体素质要求有着明显的个性特征。

(三)拉丁舞综合素质训练

拉丁舞既具有体育的特性又具有舞蹈艺术的特点,实际是体育与舞蹈艺术的交叉,尔后产生了拉丁舞个性特征。拉丁舞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脱离舞蹈范畴。因此,少儿在拉丁舞方面所反映出的综合素质是其提高竞技水平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拉丁舞综合素质体现在少儿的拉丁舞整合能力、音乐感受及表现能力。

三、少儿拉丁舞训练方法体系

拉丁舞教学方法可定义为:现代体育艺术类教学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完成拉丁舞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多种手段和途径的总称。

(一)少儿拉丁舞常用的教学方法

少儿拉丁舞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与示范法、分解法和完整法、对比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带领教学法、诱导教学法、意念法、单人动作和联合动作相结合的教学法。主要有单人动作和联合动作相结合的教学法和意念法。

(二)影响拉丁舞教学方法的主要因素

拉丁舞教学方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但有内部影响因素,还有外部影响因素。但主要影响拉丁舞教学的主要因素有4个,分别是学生水平、教师水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四、少儿拉丁舞评价体系

(一)少儿拉丁舞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

1.知识与技能:少儿知道拉丁舞技术术语,拉丁舞技术的掌握情况,了解少儿拉丁舞竞赛规则。2.学习态度:平时对待拉丁舞学习的态度,以及在学习中的行为表现。3.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平时在拉丁舞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在学习中的交往与合作精神。

各项评定内容所占的比例为:知识与技能40%、学习态度20%、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40%。

(二)少儿拉丁舞学习成绩评定的方法

采用等级评定制与百分制相结合的方法。给每项“评定内容”打分时,应先确定等级,再填分数.共分为四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每一等都有相应的分数段:优秀(90-100分),良好(75-89分),及格(60-74分),不及格(60分以下)。

(三)少儿拉丁舞球学习成绩评定的形式

采用学生自我评定、组内互相评定、教师评定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先自评、再互评、后师评。各水平各评定方式所占的比例为:水平一:学生自评20%、组内互评20%、教师评定60%。水平二:学生自评30%、组内互评30%、教师评定40%。水平三: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教师评定各占1/3。

五、结论

(一)少儿拉丁舞训练体系由少儿拉丁舞的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方法与训练评价四部分构成,每一部分又自成体系。四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动态的系统。

(二)我国少儿拉丁舞课堂训练过程少儿主体作用难以发挥,教学目标中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就无从谈起,训练改革显得越来越迫切。

(三)在运用拉丁舞训练方法时,以启发性方法为指导,并且在运用拉丁舞训练方法过程中,能采用常规的训练方法,取长补短,提高了训练效果。

(四)我国少儿拉丁舞的训练内容主要是:基本动作和技术训练、身体素质训练、拉丁舞综合素质训练。

训练新体系 篇6

一、校内技能竞赛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政府加大投入,通过组织省市乃至全国的技能大赛以期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各中职学校对于每年都要举办的技能大赛也是高度重视,在上级文件正式下达之前已经根据往年的经验提前组队,提前制订训练计划,提前开始备赛。通过组织参加技能大赛,教师的业务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参赛选手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也得到增强。但在组织技能大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校内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各学校虽然十分重视技能大赛工作,但组织协调、部门联动机制还需进一步优化。每年的技能大赛往往都是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忙前忙后,还缺少各部门、各专业、各学科联动,没有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竞赛功利化倾向明显

为了获得荣誉和高额奖金,一些学校会为竞赛而竞赛,仅对优选学生进行特别训练,集中培养,重点培养,以应付省市及全国竞赛。个别学校不惜花重金把选手送到校外请行业专家培训。这种做法违背了组织竞赛的初衷,它能使优秀学生更优秀,却不能使大部分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种模式不能促进整个专业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无法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对专业建设也起不到推动作用。

3.专业教学实践未能突出与技能大赛要求的融合

在常规教学组织中,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安排均是依据教学大纲来确定,未能与技能大赛相衔接,实操课的要求不够严格、规范,与技能大赛的标准更是存在差距。学校组织的周训、月赛和期末技能考试一般也未与技能大赛标准相融合。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在这一方面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强化。为全面发挥技能竞赛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全方位的促进作用,中职学校应构建完整科学的技能竞赛训练体系。

二、中职学校技能竞赛训练体系构建举措

1.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科学化的竞赛管理机制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同等重视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与普通高考,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对大赛进行组织、协调。学校一把手挂帅,主管校长具体负责,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供师生之所需,做好大赛的指导、评价、组织、信息搜集和后勤保障等工作。专业组是技能大赛的业务部门,是技能大赛工作的中心环节。专业组长要团结、带领好全体组员积极备赛,发挥专业组的集体智慧。

第二,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学校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在学校的财政支出中要为技能大赛设立专门预算,确保技能大赛工作顺利开展。另外,还要积极争取有关行业企业对技能大赛的支持,努力形成校企合作组织技能大赛的长效机制。

第三,加大考核督导力度,做好过程管理。将各专业组参加技能大赛项目的数量和成绩进行量化,作为优秀专业组评选的重要内容。对于在全国、全省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师生,要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适当的奖励。

2.构建科学系统的人才选拔、培养模式

第一,构建“三年统筹,高一抓起”的总体战略框架,实现技能竞赛训练系统化。各阶段目标明确,梯度合理,将常规专业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全员的技能培训与优秀学生的个别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把行业专家请进来与把优秀选手送出去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技能大赛要与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在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当中,要充分体现技能大赛对教学的要求,体现职业岗位对教学的要求,将技能大赛内容融入到课程改革中去,反映到教学过程中去,通过技能大赛推进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

第三,以技能竞赛为抓手,制订各专业各课程的“阶段性教学目标和量化考核方案”,深入开展“专业技能月竞赛活动”,使技能竞赛训练常态化,使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关系更加密切,使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作用更加突出。

第四,技能大赛要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通过组织教师直接参与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掌握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及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不断促进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构建和谐的校企合作机制,服务学生技能提升

第一,技能大赛要与校企合作紧密结合。技能大赛内容要充分反映相关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

第二,训练体系要对企业开放,要请企业专家到学校指导专业技能训练,还要选送优秀选手到企业参加提高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争取行业企业对技能大赛的支持,并以此作为深化校企合作的契机与突破口。

4.构建有效的竞赛激励机制,调动师生积极性

第一,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重。学校要科学制订技能竞赛奖励制度,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奖惩制度体系。对于在技能大赛中成绩突出的专业组和个人要给予充分肯定。对于成绩优异的教师要在业务提升、评优评先、晋职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要在助学金申领、对外交流、实习就业等方面给予倾斜。

第二,情感激励机制。“管理是服务,管理是引领,管理是激励”。作为学校管理层要摆正位置,要主动为教学服务,为大赛服务。中层以上领导要主动关注大赛、参与大赛,为师生排忧解难、出谋划策。各部门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工作业绩要作为领导干部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三,为教师的培训交流牵线搭桥。教师培训、对外交流对于教师个人专业的发展、影响力的提升都有重要促进作用。作为教师,也迫切需要这样的机会和平台。因此,学校要通过建立制度有计划地为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提供进修培训、校际交流、考察学习等机会,为教师成长加油助力。

总之,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为广大中职学校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成长和展示的机会。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方面,在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具体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各级职业院校都要在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体系下,构建科学合理的技能大赛训练体系,理性思考、科学组织技能大赛,真正发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应有的积极作用。

上一篇:对比剂肾病的临床思考下一篇:土壤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