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训练体系(精选10篇)
中学作文训练体系 篇1
本文从高中语文必修一与《美国语文》第一册的角度, 比较中国的高中学生和美国的高中生在写作上的训练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之所以选择这两个文本是因为二者都是双方教育体系中具有典型性的教材, 而且选文数量上接近, 相当于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 但是在中学作文训练体系上两套教材, 存在明显的差异, 具体表现如下。
一、《美国语文》第一册的作文训练题目数量远远大于中国《高中语文必修一》的作文训练题目。
美国语文教材第一册, 2个单元10课15篇课文, 表达与写作训练题目共60个, 其中纯粹的写作类题目30个, 项目类20个, 写作技巧10个。而中国高中语文必修一作文题目总共16个, 其中4个作文专题训练集中在记叙文方法指导上, 9个集中在课文理解上, 3个探究梳理。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言学习效率和质量的综合反应, 既是思想认识能力的体现, 又是表达能力的体现, 需要长久的高强度的训练, 刺激思维的灵敏度, 才能达到条件反射的程度, 才可能自然流畅地表达思想, 因此, 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训练, 只有保证了量的积累, 才能实现写作能力质的突破。在同样的学习时间里, 美国中学生花在作文训练上的时间远远大于中国学生花在写作上的时间, 完成学业走向社会时, 他们通过语言学习所形成的表达能力和表述方式将远大于中国学生。虽然中国新课程改革后编制的语文教材已经明确重视写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训练的数量也相对有所增加, 但无法满足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要求, 所以作文训练要增加到每篇课文的教学环节中去, 增加到学生学习的每个细节中, 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支撑, 教育的价值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二、美国语文的作文训练形式远远多于人教版的高一语文。
《美国语文》第一册作文训练的60个题目分为24种类型, 包括日志4个、地图绘制1个、剪贴1个、演讲5个、改写1个、评论4个、徽标设计2个、活动表格制作1个、调查1个、海报10个、神话创作1个、新闻3个、戏剧1个、个人计划1个、旅游指南手册2个、摘要大纲2个、游戏创作1个、网页制作1个、展览布置1个等。人教版的《高中语文必修一》作文训练形式仅有四种, 其中包括诗歌创作1个、读后感写作4个、调查研究1个、记叙文写作4个。
作文训练形式的多样性首先体现了教材编者思维的灵活多样性, 编者们对学生语言能力形成的阶段性特点和持续过程有了完整和清晰的认识, 才可能设想出针对性强的各种各样的形式新颖的训练题目。从这个角度来看中美差异, 首先是教材编写者的思维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仅是广度上的, 更有之于研究深度上的, 没有研究, 怎么能做到训练上的有的放矢。其次, 形式上的多样性还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学生个性差异认识上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并且对这种差异的无限认同与尊重, 让不同性格爱好的学生在各种不同形式训练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成就自我, 让他们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培养健全的人格, 逐步形成和提高自我教育的水平。美国语文教材作文训练题目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语言运用的方面, 经过严格训练, 自然可以适应社会生活在语言和动手能力方面的要求。中国人教版语文教材的作文训练从文体角度看是很单一的, 只有4种体裁2个角度, 即文学写作和调查报告写作, 其中文学写作有9个, 调查研究1个, 在比例上严重忽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让所有学生去追求只有少数人才能去追求的文学创作的纯粹的艺术之路, 其实是利用了教材的强制性限制了学生在实用性方面应有的发展水平, 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丧失信心和兴趣, 最终放弃努力远离语文, 可以说导致语文教育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教材训练角度和形式的单一性和目的的专制性。相反, 美国语文教材作文训练形式的多样性表明他们的教材编者们对选入教材的文本有过深入的研究, 强烈而清醒地意识的进入教材的文本是拿来做什么用的, 在哪个点上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有训练价值, 自己能从哪个角度利用好这篇文章, 教师在使用这篇文章组织教学时对可能存在哪些问题等都有过充分的论证和研究, 所以才形成了训练细致指导得法使用方便的作文训练体系, 在促进教师和学生专业成长上无疑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
三、作文教材内外关联度不同。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作文教材与阅读课文没有任何联系, 作文训练中的方法是单独安排的而不是从阅读课文中自然延伸出来的。现行高中写作教材尽管是集中编排, 但必修1的写作训练是学习写人记事、写景, 而阅读内容却是现代诗歌、古代写景散文、新闻、报告文学。写作专题的教学必须分散穿插在各个阅读鉴赏单元中进行, 有些写作技巧的片段训练还是要安排在阅读教学之中来进行。阅读中的写作训练无法与写作专题中的训练取向一致, 专题中的训练也无法分解到阅读学习中来分步进行。
教材编者想当然地认为高一的学生在一个课外的独立片段就能很好地理解写作需要的技巧和方法, 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写作所需要的材料。这种设计违背了“写作实际上基于阅读”[1]的基本规律, 将写作与阅读的天然联系人为地切断, 使阅读不能为写作提供基本素材和技巧的借鉴, 写作也不能化解阅读的内容, 结果只能是学生既不明白“书中说些什么”, 更不明白“那些‘什么’是如何说的”。语文教材中精选出来的经典作品对学生写作所能起到包括提供学识素养和素材, 获得文体形式和技巧借鉴, 增加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在内的作用几乎失去了价值。也许教材编者认为学生写作技巧和素材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获得, 如果是这样, 至少对选课本的文本价值的认识是不到位的。至此, 我只能相信“教科书编写者往往不去深究各自学科在整个课程框架中的定位和个别学习领域的特性, 而是各自发挥, 理所当然地去解释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 又迫于时间压力, 无暇顾及教材品质”。[2]人教版作文教材内部系统存在着话题与方法借鉴不协调, 话题探究与配套练习不匹配, 不能为学生提供实用技巧借鉴等问题, 使独立作为作文训练体系编排的各个环节彼此脱节毫无关联, 自然难以承担语文新课程写作目标的实现。[3]
《美国语文》中的作文训练题目共60个全部与课文密切相关, 没有一个作文题目脱离课文本身。例如《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一课的写作安排。“1.船员日志, 想象你是哥伦布的一名船员, 从你的角度重写本文;2.续写, 从哥伦布停止的地方续写, 写一篇日志来描述你探索加勒比海时的想法;3.比较日志, 哥伦布进行了多次航行, 但是一直没有抵达亚洲, 利用图书馆资源, 找一篇哥伦布后期的航海日志, 在你的文章中比较哥伦布后期日志与早期日志中表达出来感情和什么不同, 并解释为什么有这些不同?”[4]三个题目都是围绕阅读课文《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的内容从不同角度训练日志这种文章体裁的写作能力进行设计的, 微型写作课中的指导也是围绕日志这个体裁进行的, 体现编写者用教材的理念。
四、作文指导的全面性在宏观和微观层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美国语文教材作文指导的全面性体现在微观层面上的微型写作课, 规定题目、介绍写作重点、分析本课课文的范例、构思指导、交代写作注意的细节、详细交代修改的方法和问题等, 对本次写作的要求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规定和交代。例如:“1.微型写作课:口头报告, 假如你是哥伦布, 口头做一篇报告在回到欧洲时报告给西班牙国王和王后 (总要求) 。2.写作技巧重点:生动细致的说明、日志中的范例分析。3.构思:想象哥伦布见到的自然风光, 列出他可能碰到的热带风光、声音、触觉、气味和味道。4.写稿:在描述这个岛的时候, 尽可能纳入你最多的感官细节。通过细节来表现这个地区的富饶繁茂, 而不是告诉你的听众它有多美丽。5.修改:对你描述的每一个形象加入细节来强化, 在只有视觉和听觉的描述中加入嗅觉, 考虑在适当的地方加入触觉或味觉的描写。”[5]这种全面性在宏观层面表现为整个体系训练的方法涉及写作的每个环节, 分别为生动细致的说明、有效的重复、事件的顺序、清楚的组织结构、主题同一、表现因果关系、使用有力的语言、预先估计问题、适合媒体的风格、必要的环境或背景。从方法训练安排的顺序来看体现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发展过程, 这个安排符合中学的思维发展过程的程序性和特点。
中国人教版语文教材写作指导, 每次一个方法, 但选用黄方国的《父亲》来分析写作方法, 然后留下五个类似的题目。虽然也有挖掘感动点、提炼素材、整体构思的写作指导, 至于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以及如何完善写作根本不涉及, 至少缺乏思维的纵深感和操作的实在性, 空洞到无法操作。
五、《美国语文》中的作文训练体现了动静结合, 深浅相容, 突出口语表达, 强调动手能力。
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注重理解联想等静态的思维训练, 缺少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 在表达能力的理解上明显比较狭窄。
美国语文教材作文训练体系分单纯的写作、项目的设计、微型写作 (相当于我们的具体文章的写作指导) 三个部分, 不仅重视大脑思维的静态训练, 而且注重在具体项目操作中锻炼在情景中的动态判断合作能力和心态的训练, 兼顾思维活动和身体活动, 实现表里和谐。所有的训练题目难易结合, 深浅相容, 相比与中国语文教材中整齐划一的要求, 学生有充分发挥和选择的余地。大量的演讲、口头报告、徽标设计、展馆海报、广告设计等, 使学生学习知识和生活密切相关, 同时打通了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 也为相关学科知识的发挥作用提供了空间和途径, 有利于实现学习活动的良性循环。
六、《美国语文》注重实用性兼顾艺术性,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注重艺术性忽视实用性。
艺术性和实用性是教育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失去了实用性, 教育难以发挥改造生活的目的, 受教育者难以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应有的地位和空间, 那么教育也就失去意义, 从而教育追求的终极价值之一的美的追求也就难以实现。朱自清曾提出:“作文课主要是技能训练, 艺术当居其次位。”“中学生的作文课该以广义的应用文为主”。[6]艺术性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目的之一, 失去艺术性的教育, 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功利主义和庸俗主义难以自拔, 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根本就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 教育的实用性目标一定受到严重影响。美国语文作文训练不仅注意到了生活实际需要的实用性而且给艺术唯美追求留有足够的空间。中国语文教材训练体系过于追求高不可攀的艺术性, 让大部分人在失去文学艺术性能力之后, 生活所需要的语言能力和动手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 最终的结果是失去对语言学科的兴趣。
摘要:针对目前中国作文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中美语文教材两种不同的编写体例, 将其中的作文训练体系进行比较分析, 从训练数量、训练形式、与阅读课文关联性、写法指导、能力要求与训练、实用性与艺术性等六个方面分析两种教材存在的差异, 得出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作文训练体系不利于教师具体操作, 不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不能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结论。
关键词:中国,美国,语文教材,中学作文训练体系,差异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491.
[2]钟启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第一版) :138.
[3]曹玉兰.人教版高中课标实验教材语文必修中写作部分的瑕疵及调整浅探.语文学习, 2008:2.
[4][5]马浩岚编.美国语文——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1 (12—18岁) .北京:同心出版社, 2004, 8, (1) :22, 23.
[6]朱自清.朱自清全集 (第4卷)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2) :474.
中学语文作文训练三部曲 篇2
中学语文作文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进行训练成了许多教师研究的课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 “三部曲”模式训练,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充分地体现了新课标、新教材的精神与要求。
一、起步训练仿写“三部曲”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是个例子。”但是,我们要用好这个例子,帮助学生突破作文的难题,而不能抛开这些例子去凭空设想与捏造。对于起步阶段的学生,在进行作文训练时可以坚持以下“三步走”仿写策略。
第一步:仿写课文。
也就是让学生完全模仿课文中的人物、事件等等来进行写作。由于是从比较熟悉的地方下手,所以学生的思维会比较活跃一些,材料也会丰富一些,思路也会比较明晰,所以下笔写作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而容易成功。
例如,在学完朱自清的《背影》之后,我出了这样一道作文题:《_____的背影》。要求从“妈妈、爸爸、爷爷、奶奶……”中选一个填在横线上,然后再写。由于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大家已经很清楚地了解了文章的特点,特别是注意到了课文中父亲爬月台时的“背影”描写,所以自己作文时在结构、语言、情境等方面都已经有了很好的借鉴,很容易写成功。其次,学生对爸爸妈妈等人物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生活经历,所以写作起来就会比较容易产生情感。实践证明,所有的同学的作品都是成功的。特别是其中有一位同学在《妈妈的背影》中写道:火红的太阳烤着大地,妈妈仍在田里挑水浇烟苗。她挑着一担水行走在田埂上,我家的田比下边的田高,就在妈妈左脚跨上我家的田埂,用力挣上的一刹那,我看见了她的背影,她右手扶着前半截扁担,左手拉着后面的桶绳,妈妈她……。由此可见,仿写课文应该是我们进行作文训练中最应该使用的一种手段。
第二步,仿写优秀作文。
在仿写课文的时候,一定会有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或优秀片段产生出来,那么教师可以拿这些好文章为例子,让学生们进一步模仿。当然,这次的模仿要提出更高一些的要求,比如,上次已经得“优”的同学,需要再换一个人物来写,同时要求大家在遣词造句方面更为严谨、细致和丰富多彩,仍然采用“倒叙”的叙述的方式,等等。
由于这次学生的材料更为丰富,对对象的描写已经经过了反思,印象更为深刻,细节更为细致入微,所以这次学生的作文效果更为良好一些。
第三步,拓展训练。
由于经过了上两次的训练,学生的思路已经逐渐开阔,语言材料也更为丰富,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第三步就可以开展一定程度的拓展训练了。仍然是上次的的题目类型,但是要求把“背影”换掉,也就是要求描写其他的事物,但要求表现形式、描写方法、情感态度与方面仍然保持不变。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学生们马上打开了自己的思路,产生了《妈妈的手》、《老师的眼睛》、《父亲的脸》、《爷爷的鞭子》等优秀的文章。这些文章一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样,衔接自然,语言流畅,用词准确严谨,流露出了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失为佳作。
世界上没有无本之木,没有无源之水,而对于作文来说,课本就是我们学习的根本,需要牢牢抓住。
二、文体训练“三部曲“
进入中学高年级学段之后,不论记叙文,还是说明文,以及议论文,都是需要学生掌握的文体。由于文体增多,时间紧迫,一些学生常常顾此失彼,不得要领,以至于不能写出一篇成功的文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采用“三步走”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一题三文体”。下面就以《我们的学校》为例来进行说明。
第一步,要求学生以《我们的学校》为题写记叙文。
由于这个题目要求学生书写的是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生活材料丰富,所以学生的思路比较容易打开。经过老师的点拨之后,学生们很快投入了写作之中。当学生把作文交付上来之后,发现他们有的写出了同学们之间的努力学习、互相关心、关爱集体等事迹;有的写到了老师的诲人不倦、关爱学生等事迹;还有的学生运用散文笔法,写景抒情,描摹了校园中的点点滴滴:轻松活泼惬意的课间活动场景,姹紫嫣红、秀丽迷人的小花池,高大挺拔青翠的松树,等等,无一不透着他们的真情实感与观察的细致入微。
第二步, 要求学生以《我们的学校》为题写说明文。
经过指导之后,学生们都采用一定的空间顺序,用准确的语言,描绘出了校园建筑的特点,以及各个阶段办学的情况,从而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第三步, 要求学生以《我们的学校》为题写议论文。
以这样的题目写议论文,完全是一个难题。为了让大家打消顾虑,我让他们快速阅读了一下《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并且提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目的给出不同的答案。同时,提醒大家注意议论文的要素,只要找准了论题、论据、论证方法,问题就可以解决。通过提示,交流等环节之后,一篇篇文章被写了出来,而且还有许多颇具特点的议论文。
三、材料作文“三部曲”
由于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选择更为宽泛,所以这类作文更适合“三部曲”训练。比如,从同一则材料中至少可以提炼出三个主题,写出三篇主题不同、方法不同、文体不同的文章。接下来我们就以下面这则材料为例来进行说明。
材料:众所周知,鄱阳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美丽婀娜,清澈透亮。她的身姿,她的神奇,以及那汤鲜味美肉嫩的淡水鱼早已闻名遐迩,迎来四方宾客的青睐。可是,近几年来,岸边的塑料袋、塑料纸等生活垃圾比比皆是,工业、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游艇游船渗漏油污……使水质急剧下降,鱼产量明显减少……
对于这个材料,写作的角度很多,我尝试要求学生从三个角度进行训练:
第一步,用记叙文的形式写作。
从材料中提取出“保护环境的人与事”的中心事件,提示学生写一些具体的保护环境的人和事,比如集体拣垃圾,打扫卫生,植树造林,绿化,宣传等。由于这些事情一下子紧贴到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当中,所以学生们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并且都是很好地描写了一些动人的事迹,美丽的风景,赞美了美好生活,等等,从而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第二步,写议论文。
从材料中提炼出“加强环境意识”的中心论点,用议论文的形式进行训练。由于论点贴近生活,所以学生们很容易地完成了写作任务,而且能够认识到:人类的生存需要有合适的环境;乱扔垃圾死畜禽,滥排污水,超量捕捞鱼类,大量残害水生植物的行为是在危害自身;保护环境需要从小事做起,人人做起。
第三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经过前两步的习作训练之后,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应用想象、寓言童话等形式,采用拟人化的修辞、对比的手法来重新写作。
由于在前面两个环节中,学生对材料已经吃得比较透彻,拥有的材料已经相当丰富,所以此时的想象也更为多彩起来,从而用一篇篇啼笑生辉,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文章,幽默而深刻地揭示了环保主题。
重视作文教学完善训练体系 篇3
关键词:作文,教学,训练
一、初中作文教学常见弊病
近年来, 在语文考试中, 作文分数已占语文总分数的一半。但从语文教学的实际看, 我深感对初中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致使作文教学中存在诸多弊病。
1. 作文随意性大
没有系统的教学设想、教学要求、检测手段等, 往往是该写一篇作文了教师便临时布置一篇了事, 既使是重视作文及练笔, 布置学生写周记之类, 也是由着学生的马儿跑, 写到哪里算哪里。这样的训练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 有什么效果, 大家心里恐怕并不是十分了解。
2. 作文效率低下
学生积极性差, 常是完成任务了事;目的不明确, 就文写文、就文改文, 没有解决问题;重改不重写前指导、写后讲评, 改时不是就某个明确的训练目标集中笔墨, 讲评也不是围绕某个明确的训练目标讲评, 常是胡子眉毛、芝麻绿豆一把抓, 错字别字、标题标点、构思立意、开头结尾、照应衔接、语言表述等无一不及, 每次都是全方位批改、全方位讲评, 什么问题都涉及到, 什么都没解决。
3. 作文效果不佳
由于训练程序僵化呆板, 训练手段陈旧单调, 训练周期长, 且没有检验效果的阶段性标志, 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这又反过来加重了前两个问题的严重性。
二、弊病分析
造成以上弊病的原因应该是比较复杂的, 但我觉得以下两个方面不容忽视:
1. 作文教学不受重视
领导评价作文教学常用数理化作业的要求来要求作文, 只看是否“精批细改”满纸红。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 一些利于提高作文能力的课外活动, 也常无法开展。教师也往往满足于写一写、改一改而视课文教学为当然重心所在, 甚至占用作文时间以弥补课文讲读课时的不足。
2. 作文教学缺乏完善的科学的训练体系
目前统编教材虽有专门的作文训练内容, 但每项具体内容所应达到的具体标准、训练的先后步骤等, 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没有得到认真的思考与研究。
三、应对措施
在教学实践中, 我有意识地摸索改进以上通病的有效途径, 进行了作文专题训练。我觉得计划性强、可操作性强、训练扎实, 能较大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且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种训练的基本构想与基本的训练过程如下:
1. 制订整体训练目标计划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 按照文体制订各年级作文训练的目标计划:初一阶段以进行记叙、描写表达专项训练和分解训练相结合;初二阶段以抒情、说明表达专项训练和分解训练相结合;初三阶段以议论表达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为主。
2. 进行专题集中式训练
划分专题。在以上计划的指导下, 有针对性地画出详细的训练点, 如记叙文就可以划分为构思、选材、描写、线索、场面、结构等。这些训练点也就是专题化训练中的专题内容。
训练步骤。训练点亦即专题确定之后, 具体训练分五步完成:
(1) 知识示范:教师按训练点即专题精心备课, 用至少一节课给学生讲清该专题的知识要点、基本要求、基本技巧, 并通过一定数量的范文分析, 或者当场作文, 围绕该专题作比较具体的示范。讲清系统知识, 学生作文有章可循, 教师做好示范, 学生训练有“法”可依, 避免了写作的盲目性。学生的写作实际上就是仿写, 因此知识示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分层训练:与一般的训练不同的是, 分层训练是教师拟出从一般性的基础题到有一定深度的提高题, 使能力强的学生与能力弱的学生量力而行, 分别选择不同的题作文, 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别差异, 避免全班“齐步走”, 以达到因材施教、逐步提高的目的。
(3) 自评互评:传统的作文“精批细改”的弊端已是有目共睹, 教师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且效率低下, 学生不领情, 常是一塞了之, 正所谓“作文一笔糊涂账, 改与不改一个样”。而把批改权交给学生, 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又能使学生互相借鉴, 间接增强学生的作文能力。当然, 在交给学生自批互批之前, 教师应做好示范, 先教给学生评改方法, 规定修改符号, 明确修改程序。学生可交换互批, 也可结成评改小组讨论批改, 可固定批改对象, 也可经常变换。
(4) 快速批阅:这一步主要由教师来完成。经过学生的互批互评, 一篇文章的格式、书写、用语、中心、选材、结构等基本内容的好坏优劣已基本清楚, 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围绕目标看学生的作文是否达到了要求, 同时也酌情处理一下互批互评中的不当之处。
(5) 讲评再练:同批阅目标的相对单纯一样, 讲评也集中在本专题训练的情况上。可把优秀的文章与代表倾向性问题的文章印发给学生, 通过集体讨论、教师点拨, 让学生明确好在何处及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专题化训练中, 讲评绝不是一次作文的结束, 除一部分确实已掌握该专题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者外, 余下的学生将再次认真审视自己的作文, 直到教师认可自己满意为止。这大大有别于传统的作文训练写完、改完、讲完一塞了事的简单重复。
3. 课程设置
与训练步骤相应, 设置四种课型:示范课 (即进行第一步——知识示范) 、训练课 (即第二步——分层训练) 、讲评课 (即进行自评互评及教师重点讲评) 、反刍课 (即再写再练) 。
4. 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
(1) 按专题要求写周记, 一周一篇, 可以成文, 也可以只写片段, 以使专题训练的训练量有足够的保障。
(2) 利用教室后的黑板办黑板报, 要求学生在报刊上寻找摘录与正在训练的专题有关的知识予以刊载, 注重趣味性、实用性, , 以使学生专题知识的掌握得到强化。
(3) 开展每日一写 (每日至少写300字的日记) 、每周一抄 (每周抄1 000字的精彩文段, 即把自己课外所读到的最精彩的文字抄录下来) 的课外活动。
(4) 开展每课一讲 (每节课课前三分钟演讲) 。这一阶段主要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 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5) 开展每两周一练 (每两周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每月一改 (每月对作文进行一次自改、互改、集体改) 的课外活动。
这样练得多了, 积累得多了, 手熟了, 改变了学生见作文即头疼、视作文为畏途的现状, 他们在临场作文时就会笔下生风, 轻松地写出好文章。
四、结论
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篇4
关键词:作文;创新思维;自主
在新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渐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除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一般能力外,还应该把重点放在自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因为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所必备的核心能力。写作是培养创新思维最好的训练方式,将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写作过程中,有意地突然加入一些读者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从而改变读者对文章内容和发展趋势的猜想,得出另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日常人们喜欢诙谐、幽默的说话方式,这样可以收到口语交际中应有的效果。比如,“节外生枝法”也是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
当然,要有创新,说起来容易,但实际工作中似乎有点难。要懂得写作是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属于精神产品。创新思维是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写作中的创新思维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概括、分析、综合,借助联想、想象,从而创造出文章的过程。作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是主题思想上的创新
主题在文章中具有灵魂和统帅的作用,是文章的核心及最本质的东西。主题的创新要在广泛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在实践活动中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要破除流俗的观点和自己单纯的主观认识,“发前人所未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主题创新。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形象地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奇特作用。所确立的主题一定贴近生活,让作文创新回归真实生活,这样学生进行写作时不会感到无从下手,这就是说的“活”。
多角度思考,同一题目可以写成不同主题的几篇文章,原因就在于对这个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以《我看到了大海》为例,有的学生写犹如大海一样的胸怀;有的写到了自己对生活的希望;有的写执着精神;有的写个性与韧劲;有的写人生一路凯歌等等。使学生懂得写作角度的不同,体现在所涉及的不同的知识上。但回归生活,反映生活是真的,要对之进行综合研究,才能有所发现。
选择主题的角度,要有创新。那么,如何回归社会真实生活呢?可以大到国家大事,小到个人修养、理想与前途、学习经验、人际之间的思想交流等;也可从社会生活和材料中发现出人所未见或不曾注意的本质和规律,让学生懂得写作越贴近生活越感人。
二、选择材料上的创新
选择材料的创新即选择新颖的,别人不注意的,或不了解的材料,且具有典型性,能准确地为主题服务。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周围新的人,新的事,新的物随处可见。生活不是缺少新颖的材料,而是缺少发现,那些平日最不引人注意的素材,往往是最能表现生活的东西。最佳材料的选用,需要独具慧眼,颇具匠心。
此创新也体现在多注重无人涉足的“短缺”材料。“新”即体现它的价值,要注意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教师应在其教学中,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各种丰富、实用的新信息。
一篇好文章的鲜明特点即选材的创新,但并非任何新材料都能写出好文章,还要看它是否具有内在的价值。因此既要抓新材料,又要重视深入挖掘材料所具有的价值,使下笔的文章既避免了俗套,又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
三、写作方法的创新
写作方法是指一篇文章主要运用的表现方法。诸如常用的象征、对比、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只要有利于文章的表达,什么方法好,就运用什么方法。如节外生枝法:在写作过程中,有意地突然加入一些读者意想不到的生活偶然因素,从而改变读者对文章内容和发展趋势的猜想,得出另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读来新鲜有趣。
四、是语言表达的创新
大凡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都是认真下过一番语言锤炼的苦功,都力求语言的创新,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语言魅力。教师指导学生语言创新先要学习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反复吟诵,仔细品味,以语言大师的代表作品为养料滋润自己。同时还要向生活学习。如写感恩类文章,学生拟下了《妈妈,您别发愁》等。让学生多学习日常用语并借鉴使用,常常能收到奇效。
语言要创新必须使语言鲜明、生动。“鲜明”就是要使文章的语言感情色彩褒贬分明,不能含糊其辞,要充分发挥它的表达效果。“生动”就是指语言的艺术性,这表现在语言运用中要具有最大限度的生动性和活泼性。生动的语言能够真实而恰当地再现说话人的语气、声调、感情、神态;能够注意句式的选用和变化;能够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和表现方法,使语言自然和谐,富有创造性。好文章的语言独特之处,就在于灵活自由的词语搭配方式及修辞手法的自然和谐。语言的创新需要大量的积累,只有做到“厚积”才能“薄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在于日常的培养训练。
1.让学生在表达与交流方面,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2.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思维;力求让学生作文表达有个性,有创意,让学生能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学习中多方面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3.写作创新还应鼓励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的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好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这点对于语文教学很重要。
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断地创新,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真正体现作文创新,回归真实生活,从而让学生的写作“活”起来,不再因写作而苦闷。
参考文献
1.《职业技术教育》.
2.郭根福,周秀琴.《高中语文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郭根福.《高中语文教育评价》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
浅谈中学作文的全程训练 篇5
所谓作文训练, 就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写作实践, 使学生具备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它包括观察分析能力、取舍能力和表达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指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取舍能力, 指根据一定的需要确定从诸多的材料中选取所需要的材料以及所表达的方式 (即体裁) 的能力。表达能力, 指运用语言组织材料的能力。作文训练是这三种能力的综合训练。
所谓作文全程训练, 即积累材料———构思表达———修改润色的写作过程。这是一般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 也是一次作文的全过程。我主张, 中学生每次作文都要严格遵循这个程序。坚持作文的全程训练, 也就实现了以上三种能力的综合训练。
作文能力只有在作文的全程训练中才能形成, 这是由作文能力诸要素相互联系的规律所决定的。积累材料是第一阶段。它是通过观察分析后积累写作素材, 通过阅读吸收写作养料。构思表达是第二阶段。构思是根据题目要求对写作材料进行一番精细的思考, 组成一篇文章的雏形, 即所谓“打腹稿”。表达是调动记忆仓库的章法储备对入选的材料进行布局组织, 将头脑里的语言材料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修改润色是第三阶段, 修改是认识的深化的过程, 润色是指恰当地使用文字使其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量。
第一阶段, 取舍能力决定着搜集材料的目标和范围, 观察能力决定着对事物认识的全面与深刻的程度, 语言表达能力则决定着在阅读积累中对语言章法技巧的借鉴水平。
第二阶段, 取舍能力决定着文章的表达方式, 观察分析能力决定文章立意的高下, 表达能力则决定着语言文字的表现力。
第三阶段是修改润色过程。观察分析能力与表达能力交互作用的特征更为明显。在整个写作过程中, 观察能力、取舍能力和表达能力是综合起作用的。取舍能力侧重于第一、二阶段, 表达能力侧重于第二、三阶段。观察分析能力贯穿写作的始终, 起主导作用, 所以, 只有坚持作文三阶段的全程训练, 写作能力才能得以均衡发展, 从而形成综合的作文能力。我们的作文教学应遵循着这一程序去努力实践。另外, 学校的命题作文训练与一般的写作过程是有所不同的。一般写作过程特点是: 1.作者对客观事物有所认识和感触, 产生表达的欲望, 而后确定题目;2.有确定的读者对象。完全为着生活或工作的需要。学校命题作文训练过程的特点是:1.先有题目, 后找材料;2.无一定的读者对象;3.不是为了生活或工作的需要, 而是为了培养写作能力而进行的一种训练。如果我们无视这种不同的特点, 命题不能体现一定的读者对象和明确的写作目的, 那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不是有话在肚子里说才作文, 而是要作文而搜肠刮肚找话说。因此, 为了防止学生作文的假、大、空的不良文风和敷衍塞责的坏习惯, 作文教学还应讲究命题艺术。
系统论认为:“结构合理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相加。”应用系统方法必须遵循“整体优化高于局部优化”的原理, 因为事物各要素之间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 而是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关系。系统论的另一原理:“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化, 其效能越高。”系统科学的这些原理, 完全适应于作文教学。作文全程的三阶段, 就是作文训练的完整系统, 构成一条互为因果关系的长链, 成为缺一不可的训练“流程”。所以, 坚持作文的全程训练也就实现了作文训练的有序化和能力结构的最佳组合, 使作文各阶段训练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使作文诸能力相互助长, 均衡发展。
由此, 我设计了全程训练的基本步骤:
一、讲究命题艺术
命题除了让学生有东西可写外, 还应该具备三个特殊要素: (一) 创设一定的写作情境。 (二) 有确定的读者对象。 (三) 有明确的写作意图。比如, 下面两个命题就包含了这些要求:
1.2003年我带八年级学生去春游———爬桃花寨山, 当然这次的春游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回来须完成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题目可以自拟。结果林欢欢同学只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就写完了一篇题为《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我问她这回你怎么写得这么快, 她爽快地回答: “有东西可写, 就容易多了。”这篇习作写得很有文采, 后来我把它推荐给福州日报, 当周就在该报的《作文园地》上发表出来了。
2.2004年校运会期间, 各班运动员你争我夺, 奋力拼搏, 拉拉队员呐喊助威, 场外加油, 学校宣传组亟须稿件播送, 我就布置班上非参赛学生以《运动场上美的一角》为题写篇报道, 结果相当一部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全校师生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团结进取的精神风貌。文章写得有血有肉, 在比赛中产生了鼓动作用。
这类题目能使学生感受到作文确实是生活的反映和工作的需要, 是有所作为而作, 有东西可写。同时由于情境的作用, 容易激起感情的波澜;再则教师只规定题材、体裁, 不把题目出得太死, 使学生的灵活性与教学的计划性统一起来。由此可见, 命题如何, 是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成败。
另外, 命题还要与课文同步, 教哪个单元, 哪种文体, 则结合该单元的文体知识进行命题, 这样教与学的收效尤其明显。如教散文单元, 我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中去, 于是出现了像陈思怡同学所写的《又是一年清明时》这样的好文章;教《背影》一文, 要求写《忘不了你那张脸》等等。设计出这样紧扣课文的命题, 学生以前那种读书没目的、写作无指南的苦恼没有了, 那种敷衍塞责、读而不思、思而不用的坏习惯克服了, 学生的语文水平也就在这读读写写中得到了提高。
二、重视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分为写前指导和写后指导。写前指导除了抓好材料积累和开拓思路这两个关节点外, 还要重视取舍能力的训练, 指导学生在诸多材料的面前学会取舍, 哪些是重点材料, 哪些是辅助材料, 哪些详写, 哪些略写, 哪些干脆一字都不写。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材料之间的比较, 选取那些能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 摒弃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 (尤其是议论文, 更应主意这一点) 。
写前指导, 是写作经验的借鉴, 侧重于解决应该怎样写;写后指导, 是写作经验的吸取, 侧重于解决不应该怎样写;如果说写前指导是“防患于未然”, 那么写后指导则是“亡羊补牢”。写作指导常见的方式, 就是在学生的习作上加评语和课堂上统一讲评两种。习作上加评语, 一定要中肯, 切忌泛泛而谈, 使学生摸不着头脑;课堂讲评, 要帮助学生侧重解决这篇文章的一个突出问题, 不必面面俱到, 因为面面俱到往往是适得其反的。
三、学生自行修改
这是写作上的最后一道程序, 根据教师的评语和课堂上的评讲指导, 学生之间进行互检, 然后再进行修改, 修改后与原文进行比较, 学生就会在比较中得到启发, 从而提高写作能力。这就打破了传统的学生写老师改的旧框框, 革除了传统批改中反馈信息不精确不及时的弊端。
中学作文训练体系 篇6
由一点出发, 借助已有信息, 让联想、想象向各个方向发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 也可以通过分析同一事物的不同点发散;思维可以在对比中展开, 也可以在类比中进行……总之, 发散的方式不拘一格。
仿写是指导学生掌握发散思维的方法的有效途径。
训练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思维。我是从学习赵丽宏的散文《峡谷》入手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峡谷》的构思是在寻找不同事物的相似点中进行的。作者捕捉住了自然界的“峡谷”与“社会生活—政治变革—自然界噩梦般的大峡谷”的共同特点———难以逾越。告诫人们必须珍爱生命, 热爱生活, 才能像江河冲出峡谷一样战胜生活中的种种“峡谷”。模仿《峡谷》的构思, 我要求学生在动笔写《大地与安泰》一文前, 从安泰离不开大地出发, 寻找具有“离不开”这一相似点的不同事物。比如鱼儿离不开水, 万物离不开太阳, 孩子离不开母亲, 党离不开人民……由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 由“形似”到“神似”, 从而对《大地与安泰》这一特定的情境展开思路, 引发出对党与人民之间鱼水之情的议论。
又如郭风的散文《桥》。我指导学生模仿作者在“桥”与“塔”的对比中展开联想, 让学生在正反对比中引出议论。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 思绪从京都跳到家中的小院, 由现在拉回过去, 描写的内容从樱花到关于风景画的主张到与前者看似无关的“一片树叶”。整个思维活动紧扣“珍重生命”这一主题扩展, 既不受空间限制, 也不按时间顺序, 而是在自然景色的瞬息即逝却周而复始, 在人类从自然的永恒中得到的安慰和感召的联想中发散游动。通过分析这些作品的结构, 学习作者发散思维的方法, 可使学生思路活泼、浮想联翩。
通过检索与提取, 将每一种思维方法分解成几个步骤反复训练。如巴金的《灯》:由眼前到回忆, 由自己到他人, 由山那边到古希腊……假如作者不是操作思维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运动, 是不会具有那么多特殊意义的“灯”和“光”供作者运筹, 供他作为主观思绪的寄托的。
通过模仿“灯”的构思, 将作者的思维分解成下述几个步骤, 我指导学生写题为《黑板》的抒情散文。“由眼前想到过去”, 学生想到幼时父母教他识字的小黑板, 小学里黑板上的加减乘除, 中学里黑板上的分式、方程……从而得出“黑板是人生的摇篮”的认识。“由此地想到彼处”, 于是学生想到了学校长廊上的、居委会门口的、医院门诊处的、法庭外的、食堂里的种种黑板报, 于是又得出“黑板是社会万花筒”的结论, 并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从这不透明的窗口了解了生活的众多方面。“由一般想到特殊”, 学生想到战争年代八路军战士以石板代替黑板学习文化, 想到《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写在黑板上的“法兰西万岁”, 于是发出了要珍惜每一天的肺腑之言。
在指导学生分析相同事物的不同点时, 我以散文《枕木》为例, 把指导学生思维发散的过程分解为二步。第一步是启发学生找出枕木所有的特点:脚踏实地, 默默无闻;排列整齐有序伸延;承载重压稳如泰山……第二步是由这些不同的特点出发, 寻求与其一致的精神状态: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团结协作的典范, 大无畏精神的化身———平凡中的伟大。一位同学在《拥抱大地的巨人———枕木》中写道:“在我的眼中, 枕木仿佛慢慢地竖起, 有了眼睛, 有了手, 它们变成人了!从战争年月那冰冷的河中浮起的人桥到手拉手一起走向刑场的烈士;从挥着热汗向大地掘油的老一代工人到今日擎着掘土机巨臂筑起杨高路的年青一代。他们走过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走过了洒满金色光辉的油田。在血汗浇铸的轨迹上, 走向未来。这便是我们的民族, 一个无比坚强、无比团结的民族, 用无法抗拒的脚步, 一步一步走着自己坚实的路!既然我们都是这样的枕木, 就应该毫不吝啬, 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奉献给这条路。”
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文能否立意新颖、感受独特, 构思时能否浮想联翩、思绪如天马行空。这种思维发散活动建立在知识与经验的积淀上, 是思维操作方法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 在整个初中阶段应将发散思维方法的训练按单元有计划地安排在各年级的作文教学中。
发散思维方法可以按单元进行教授。每单元教会一种发散方法, 可分三个步骤进行:
1.方法辅导。包括分析范文, 了解思维发散的模式, 并按此发散方法练习作文。
2.巩固练习。重点为讲评本单元所传授的方法掌握运用的情况。如写作《桥啊, 桥》一文, 一位同学由面临小学、初中难以衔接产生的苦恼希望能为自己建立一座桥, 让这座桥将她引向所爱、所憧憬的理想的彼岸。文章的思路在今昔对比中展开, 在对未来的追求中延伸, 文思如涌。讲评既强化了方法指导, 又激起“我也行”的自信, 有利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写作中再实践。
3.锻炼知识的迁移能力。重点为通过比较已教授过的几种发散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检索与提取的能力, 进行综合运用的示范。
每个单元要完成三至四篇作文。有的借助“相似点”发散思维, 有的对比不同点, 有的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中学作文训练体系 篇7
作文是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情感、人文素养乃至世界观的综合反映,因此作文教学应该发挥写作与思维相互促进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学生思维素养的提升创造必要的条件,形成思维能力培养的“场”效应,以带动语文教学全方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展。
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的作文教学大多只是讲写作的技巧、技法、形式,相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来说,这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从人才的智能发展来看,人的核心素养是思维素养,人只有具备较高的思维素养,才能够在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否则,即使掌握再丰富的知识,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将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能否具有较高的思维素养,对于他们将来能否成为创造性人才有着重要影响。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笔者认为,应该抓住思维素养这个牛鼻子,从语言、思想、学识、人文素养、文化底蕴等方面进行综合训练,以物化的写作与阅读作为思维训练的抓手,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一、在语言文字表达的有意训练中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与人的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因素。研究表明,有创新能力的人,思维的敏捷度都比较高,他们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思维活动准确而迅速。在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能够适应紧急的情况进行积极地思维、周密地考虑,能比较正确地做出判断和迅速地得出结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关于容器里流水漩涡的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有关的论断,开始就是通过由洗澡时观察到的现象所引发的问题。洗澡,多么普通的事情。洗完澡把浴盆的塞子一拔,水就流出去,有谁会注意它呢?但是,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洗澡,水流出的漩涡总是向左旋转的,即逆时针方向流出的。难道这是特殊现象吗?他又自行设计了一个碟形容器,将水灌满。每当拔掉碟形容器的塞子时,容器里的水也总是形成逆时针方向的小漩涡。于是,他推想:放水时的漩涡向左旋转绝非偶然,而是一种有规律的现象。
谢皮罗由洗澡所看到的现象获得启发,后又通过对其它类似情况的考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归纳推理悟出了一般性道理,并循此继续推进,进一步探索,终于找到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1962年,谢皮罗发表论文,认为这种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旋转的,而美国又地处北半球,所以,受地心引力的影响,容器里的水总是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他推论:北半球的台风同样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则正好相反,即洗澡水是按顺时针方向形成漩涡的;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
谢皮罗的论文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进行观察或实验,其结果无不与谢的论断相符。
洗澡出现流水漩涡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但是绝大多数人却熟视无睹。由此可见,有意义的问题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发现并能提出来的,只有那些有心人和善于思索、思维敏捷的人才能提出来。灵感常常一闪而过,瞬息之间能够发现、思考问题,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思维特质。
作文教学就是要培养这种思维特质。
怎样培养?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和思维的训练来培养思维的敏锐性。
作文,是人类对于大千世界、社会生活、人生世态、自然生态的认识、感受的一种文字表述。思维的敏捷性是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训练来培养的。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通过语言进行的。也就是说,思维、思想离不开语言,所以训练思维的敏捷性不能离开语言,应综合考虑,互为促进。
然而,当前的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有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有的读书趣味不高,阅读“快餐化”“低幼化”“碎片化”。在此种情况下,教师更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讲究读书的方法和阅读内容的选择,将读与写连成一体,以写促读,以读带写,在读与写的过程中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关心窗外的世界,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 关注生活、思考信息,随时记录、积累并用语言文字表述信息和思想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有声有色,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或显著或隐蔽的各种变化。所谓思维的敏锐性,就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保持热爱和关注的思维状态,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它们那些不易觉察的存在和变化的信息。思想上高度关注生活,思考自己关心的问题,为生活的真善美动情,对生活中的事物能迅速做出反应,准确进行判断和选择,并把信息、想法、思想表述出来,这么做能使人的思维变得敏捷。
例如,课堂上、操场上、宿舍里、大街上、商场里、旅游场所的各种场景,学生并没少见,但是能否捕捉到令自己心动的一幕?偶见大街上许多老者携行互助的情景,学生是否被这人性的光辉所感动?如果能敏锐地感知到这一切,并能及时记录下这精彩的一幕幕,学生的思维不就变得敏捷了吗?
其实这才是作文思维的根基,是作文灵感的根基。
如此长期观察思考,磨砺思想,思维的敏捷性必会得以迅速提高,同时,也会使学生的写作更有灵性,更有内涵,更有思想,更有激情。然而,有不少同学不明此理,平时忽视积累,作文时胡编乱造。例如,有的学生常想杜撰主人公的惊险生活和动人故事,企图以此博得老师好感,其结果却适得其反,而如果能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用语言文字记录、表现出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更能打动读者,也会是很好的创意和创新。这既锤炼了语言表达能力,磨砺了思想,也训练了思维的敏捷性。
所以,对学生来说,要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参加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体验与积累,在观察思考中学习、磨砺自己的语言和思想,如此坚持不懈,思维的敏捷性必会大大增强,写作能力也会迅速提高。
2. 在课堂对话中,多说快写,反复训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说,是训练思维敏捷性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促进思维敏捷的有效途径。写,可以把思维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更能训练思维敏捷性。多说快写,反复训练,对训练思维敏捷性事半功倍。讨论、答辩、争论、即席发言、采访他人、接受采访,等等,都会使人的思维反应迅速,有意识地在这些方面进行训练,思维就会日趋敏捷。
课堂对话,对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非常有意义。对此,钟启泉教授曾这样强调:“对话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
课堂对话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主要讲两种方法:一是预设性问题:“学生课前设计问题,课上讨论”;二是生成性问题:“即兴提问,即兴讨论”。
前者是让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教师选出其中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供大家讨论。例如,讲授钱钟书《读伊索寓言》时,笔者就采取了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先提出问题的方法。果然,一旦放开手脚,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可以说是好问题精彩纷呈:“《伊索寓言》是我们比较爱读的一部书,钱先生为何批判它?作者为什么选九则故事,而不选三四则?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为什么不直接从《伊索寓言》写起,而要写年辈资格对人的看法的影响,对历史的看法?”……这些切中肯綮的问题就成了展开课堂对话的线索。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对话的积极性非常高,思维反应非常敏捷。
与“课前提问,课上讨论”相比而言,生成性的“即兴提问,即兴讨论”实施的难度要大一些。它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与良好的调控能力,善于抓住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好问题,趁热打铁地组织讨论对话,这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很有好处。例如,学习聂绀弩《我若为王》时,因文章篇幅不长,笔者让学生阅读后,先谈自己的感受。有个学生说:“这篇文章好无聊啊!”笔者趁热打铁,追问学生:“为什么说这篇文章无聊呢?”学生说:“他若做了国王,他的女儿自然就是公主,儿子自然就是王子,太太自然就是王后,这用说吗?”此话一出,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学生对话也异常激烈。究竟“这样的话要不要说呢?”师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对话,并产生了激烈争辨。其实最后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完成了课堂教学对话,教学不要就此结束,而应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思想或对话的过程,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养成一种随时写作、积累的习惯。此习惯一旦形成,思维敏捷性训练就落到了实处,学生会受益良多。
二、在广泛阅读中丰厚文化底蕴,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阅读是提高人的文化底蕴的重要途径。所谓文化底蕴,是指一个人在文学、艺术、科学、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底蕴或修养。丰厚的文化底蕴,会使人的思维增加广阔性,能使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得以长足发展。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面对某一具体事物或现象时,能激发多方面的丰富联想。众所周知,世界上各个事物之间往往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只有学识渊博、文化底蕴丰厚的人,思维才具有广阔性,才能发现那些不易为人们所觉察的联系。
怎样成为知识渊博、思维广阔之人呢?对学生来说,就是博览群书。
例如,曹操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文学家,他从少年时就用功读书,不但广泛阅读经史,而且看了不少兵法方面的书,而后成为一个有学问有理想的青年。有知人之明的卸任太尉桥玄看到他时说:“我见过不少名士,但没有一个人能赶得上你。今后天下将要大乱,能够平定天下的,恐怕只有你了。”果然,在三国动荡时期,他大展雄风。诸葛亮在我国也是众人皆知的军事家,他为什么能思维广阔、屡有奇谋、成就蜀国大业?这与他读书“博览群书、观其大略”密不可分。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曾撰文强调:“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没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的精髓;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没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会落后,一打就垮;而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科学与人文应该相融,可以相融,而且本质上是和而不同,既相异又相融,既互动又互补。”扬院士的话再次表明,广泛读书,将科学与人文相融,非常有利于人思维广阔性的培养。
三、在质疑、争辩中培养批判性思维
语文新课标关于作文教学的阶段目标共有28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作文教学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思维的独特性,是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温伯格说:“很重要的一个素质是‘进攻性’,不是人与人关系中的进攻性,而是对自然的进攻性。不要安于书本上给你的答案,而要去尝试一下,尝试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可能比智力更重要,往往是区别最好的学生和次好的学生的标准。”张志公先生在《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也这样说道:“创造是目的,模仿既然只是个学习过程,不是目的,就不能以教学生会模仿为满足,而要不断地从模仿之中跳出来,把学到的好东西化为自己的,在自己的创造活动中去活用。”
温伯格所说的“进攻性”,是质疑之意;张志公先生所说的“创造”,是创新思维之意。两位中外教育家的论述虽不尽相同,但“不安于书本上给你的答案”“不断地从模仿之中跳出来”的说法,都是强调思维的个性特征。
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个性呢?
1. 在读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善于质疑,是一个人的思维具有独特个性的标志之一。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高度评价了“疑”的作用。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马克思则提出要怀疑一切。巴尔扎克认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伟大发现应归功于为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认为,学问这两个字,第一个字是“学”,第二个字是“问”。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学怎么样去问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学问。学就是学习问问题,学怎样问问题。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能力,已不是一个教学技术和方法的问题,而是一个教学原则、教育观念的问题。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学生主体、师生人格平等与教学民主观念,倡导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和学术探讨气氛,支持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争论,使学生不但会质疑,敢于质疑,而且善于质疑,习惯于质疑;对于那些善于思考,敢于大胆质疑的学生要给予鼓励表扬,告诉他们即使问错了也不要紧,要把质疑作为改进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举措,使学生养成爱思考、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要树立教学相长的观念,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虚心向学生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作为教师,要有宽广的胸怀,鼓励学生“热爱老师,更热爱真理”。
学生的质疑思维,不仅指敢于怀疑老师的讲解,还指敢于怀疑教材,敢于怀疑试卷、敢于怀疑权威。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能力和习惯,学生往往能够在教学时提出不同的意见,包括对老师的讲解和教科书的不同认识。
在这里,教师应该把求知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设疑,自己去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一次创造思维的闪光。因此,教师应努力成为激发学生质疑的专家,应经常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有价值的、带有启发性的,尤其是能体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自觉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能自觉地、独立地去思考,去探求,去发现,他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和所得到的答案或结论虽然未能超过前人和成人,但是相对于一般学生的思路和结果来说,就具有了一定的新颖性和独创性。这对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2. 在读书学习中培养批判性思维
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创新往往是对历史的一种批判,因此,缺乏批判性思维必然不利于人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完善人的思维品质的基本结构,没有或缺少批判性思维品质不仅不能形成具有完整的思维品质的基本结构,同时也会影响其它思维品质的良性发展和综合思维素养的形成。
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素质发展的标志可依据于认知结构形成和发展的水平,而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靠于大脑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及其加工的质和量,而信息加工的质量又主要依赖于大脑皮层的思维功能。而批判性思维素养作为思维功能的一部分,在促进人的个体发展方面不可缺少。
批判性思维,常常是指对所学内容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和价值进行的个人判断。在信息面前,善于运用相关知识及相应的策略,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做出自己的评价,不是简单地了解、吸收和认同,而是从质疑出发,通过分析、决定取和舍、肯定和否定,进而有所创新,这比质疑思考又进了一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对所学知识进行审视,不人云亦云,不盲目附和,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有一个明辨是非的智慧头脑,学会独立地判断与运用知识。
但是,批判性思维决不是否定一切,我行我素,自以为是,而是尊重、理解别人,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气氛下思考问题,作出自己的评价。
这种思维往往有两种结果,一是通过对信息的批判性审视,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肯定;二是通过批判性审视,吸收积极因素,否定消极因素,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运用批判性思维应做到两点:一是质疑与创新的统一。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进行质疑,不仅可以找出、发现和扬弃不合理的因素,而且对正确的内容加深了认识,增加新的因素;二是证伪与求真的统一。就是在批判性思维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真理性进行证伪,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求真。
当下在我们的教育实际活动中,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还相当薄弱。这对学生作文思维素养的提升,特别是对人才的培养,是很不利的。
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素养呢?
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能力培养。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常常被否定,而现代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倡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阅读和写作,要对具有批判性思维见解的作文要大加表扬。
第二,引导学生在读书中发现问题。在读书活动中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最好途径。缺乏批判性思维的读书,收获将大打折扣。只有将批判性思维贯穿于读书、教学实践活动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才会落到实处。学生自由读书有客观、能动、开放性的特点,在读书实践中若能主动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独立地评价书中的内容,发现问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得到具有实践意义的磨练和应用。
请看一篇笔者学生的习作,也许会获得一些启发。
谁在“逃亡”?谁缺“长远眼光”?
高二(4)班郭文君
近读《深圳晚报》上市政协委员李明(化名)先生给市长的一封倡议书《深圳应树立久远的家园意识》,甚为李委员的忧国忧民意识和责任感所感动,但对文中提到的有些人非但没有家园意识,反而有“逃亡思潮”有不同看法,现提出来,与李先生商榷。
文章中有一大段议论“逃亡思潮”的文字,李先生说:“此中之人被忧患危机意识压断了灵魂的脊梁,最突出特征是气短神散,惶惶不可终日”,我以为,这话说得过于严重了,其实每天在社会上奔跑的人们,他们脑子里很清楚自己奔跑的路程和目的地,这是因为他们懂得优胜劣汰、败者为寇的社会隐形原则。一旦参加了奔跑,便会守则在心,并有忧患和危机意识,这迫使他们在奔跑一天后反思这天的路线和名次,为明天的奔跑作进一步打算。正如那个古老的寓言:鹿打算翌日在太阳升起之时摆脱虎的抓捕,虎打算在日升之前赶上最后一只鹿。正是社会中的虎鹿追逐,才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昔日的深圳是小渔村,如今发展成为繁华的大都市,而被压断了脊梁的人是少之又少的;“气短神散”的根本原因是无远大目标,但在深圳这个现代化城市里,“迈向国际化”是从小学生抓起的,近期更是上演了“中学生为国际化写倡言”这幕精彩的活动,谁不知国际化是深圳的宏伟理想?
或许李委员要说深圳到国外读书和工作的人太多了,但这是不是“逃亡思潮”?我看不能这样讲。因为大家到国外求学,是学本领,有了本领才不会被淘汰,也才能建设家园,否则,怎能在深圳站住脚跟?而那些到国外求发展者,是不是就是有“逃亡思潮”,我看多数也未必有,他们到国外工作或许是一种追求,或许是为生活所迫,何况多数人还是要回来建设自己的家园的,他的家在故国啊!真正逃亡的是极少数,怎能形成“逃亡思潮”呢?
另外,文中说:“人们缺乏长远发展眼光”“力图另寻生存发展之地”,是“搁置甚至抛弃永久家园建设意识”的具体表现,又用优秀学生的出国热给予事实证明,乍一看,倒象回事:学生(或家长)缺乏长远发展眼光———抛弃永久建设家园意识———力图另寻生存发展之地。仔细琢磨,学生力图另寻生存发展之地是因缺乏眼光?错!正是因为具有长远发展眼光,才寻地更好地发展自我,完整地展现自我,成就未来,成就一番事业,衣锦还乡,回家为祖国、家乡建设出一份力,这才是寻地发展自我的最终目的,这才是真正的永久家园建设意识的体现。当年鲁迅怀着救国救民的信念赴日本留学,最终在中国文化史上留给了我们民族永远不灭的精神;詹天佑赴美留学,在中国铁路史写下光辉的一页;邓稼先赴美留学,获博士学位9天即毅然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为祖国的强大、为研制原子弹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那些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的人数不胜数。难道还需要再举这样的例子吗?
再者,李委员说:“深圳公民、政府应建设永久家园关怀意识”,这无疑是很好的建议。但是,白纸黑字写的主语尽管是“公民和政府”,而看了下面的内容却再也分不清哪个是真正的主语了。何出此言?请看:“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导致人们漠视积极关怀自己的生存家园”,但为什么只字不提政府了呢?如果是怕累赘,那为什么总是用“人们”的字眼呢?我看不是怕累赘,而是因为怕得罪领导,所以用这种猜词游戏一略而过吧?既然是倡议书,为什么要遮遮掩掩地说一半呢?不是说“缺少实实在在、能为老百姓真心接受的意识观念吗?”这等怕得罪人的倡议书还刊登出来干嘛?这等含蓄还能为百姓服务说真话吗?而他所举的人们有“逃亡思潮”行为的例子却是一个接一个,矛头直指百姓,对政府虽也有建议,却是一个接一个的谦容:“忽略了在意识形态宣传中倡导‘家园意识’。”自然,隐形主语是政府,却又有意省去了,乍一看,这事只与“人们”有关,是“人们”犯的错,这不是糊弄人是什么?!如此委婉有失倡议书本应具有的性质,这倡议书还能号召谁?
再看看此委员的简历吧:毕业于复旦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一“来”字而不是“归”字便表明:他不是本地人。那么,他既不是本地人,来深的目的是不是他所说的“抛弃永久家园建设意识”呢?这样,他所说的与自身行为岂不是相矛盾?由此看来,此委员看问题只看现象不探本质,这是问题一;问题二:看问题没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总之,以上意见,只是我一个中学生的看法,未必全面,甚至错误,老师经常讲当代学生要有批判性思维,此文既是质疑,又是不吐不快!
以上这篇文章虽然观点有些偏激,虽然论据尚不充分,但是我们首先应该肯定这种独立思考问题和运用批判性思维的精神。爱因斯坦说:“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相反地,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维的个人。”所以,我们应当高度认识思维的“个性化”和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战略意义。
这篇作文运用批判性思维,质疑某政协委员的观点,体现了批判性思维的特质。因此,在作文讲评时,笔者充分肯定、表扬了该生表现出的批判性思维特质,并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在平时的阅读中,要积极运用批判性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写好随笔或作文。
摘要:写作能力与思维素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作文教学中学生思维素养的提升,应借助于物化的外力。在语言文字表达的有意训练中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广泛阅读中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在质疑、争辩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作文教学,思维素养,批判性思维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杨叔子.创新是科学与人文的相融[N]北京:光明日报,2002-6-8.
谈谈中学作文教学中的训练与培养 篇8
一、凝练思想确立主题
作文的主题是写作成功的第一步, 更是决定写作成败的关键。因此, 在构思活动的起点就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凝练思想, 确立正确的主题。主题提炼的训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 视角的转换。
中学生作文写作过程中选题重复、见解单一、僵化守旧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一切问题出现的原因不是因为学生, 而是在于教师在教授写作选材立意的过程中, 刻意强调主题思想的积极向上, 体现时代精神风貌, 而没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转换审视生活现象的角度, 鼓励从新的侧面、关系切入, 从而获得对事物的独到理解。构思训练过程中可以就某一个素材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观察视角, 撇开大众化的认识, 凝练独到的主题思想。
2. 视野的开拓。
客观事物的联系不仅存在于局部现象之间, 同时也表现在局部现象与社会、历史背景的关系上, 要深刻把握事物的本质就必须具备开放的视野。把探索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整体和历史纵深, 把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的心理活动历程与周围的现实环境连接起来。比如, 最近两年, 社会尤其是在青年人当中十分流行“恶搞”, 如“名著”新编, 完全颠覆以前人们心中的人物形象, 一些酒店模拟伟人如毛泽东等招揽生意, 甚至有些酒店让员工扮演皇军招待客人等等。对此, 有人认为, 这可以培养中国人的幽默感, 可以缓解生活压力;有人认为是一种流氓文化的甚嚣尘上;还有人认为应该立法禁止。作为身处其中的中学生, 他们认识这一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视角, 只要教师在主题提炼过程中加以适当的疏导, 完全有可能激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多样化的认识视角, 从而避免了单一的批判讨伐。
二、慎重选材精心加工
题材是文章中用来说明、表现主题的材料, 是文章内容的主要成分, 可以具体表现为作文中要塑造的人物, 要描写的场景、要叙述的事件等。在构思过程中, 要指导学生将经过选择的生活素材转化为作文的题材, 具体应注意以下两点:
1. 尊重人物自身逻辑。
人物自身逻辑是人物的行为、性格的变化、事件的处置有其固有的内在规律。在写作指导过程中, 教师要能够启发学生在构思阶段贴近那些真实的生活经历、真实的情感反应, 要能够让学生在选材的时候用心深入到人物、景物、事件中去, 使形象越来越具体。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 进入自由状态, 从而使作文的思想意义自然升华。中学作文教学中经常出现千人一律的类型化选材, 一方面有学生生活阅历的欠缺, 也有思维定式的束缚。比如写我的爸爸、我的妈妈, 写我尊敬的人, 等等。作文题目虽然陈旧, 看起来也很难有突破, 其实只要启发学生用心去体味父母的言传身教, 用心去感受父母为自己的付出, 一定能够有不一样的感动与收获。我们要求学生尊重人物自身的逻辑, 不要刻意去拔高、渲染或者是神化, 否则, 文章就会类型化、不真实。
2. 贴近自然的生活形态。
在构思中, 老师经常要求学生把与主题直接或不直接相关的内容进行爬罗剔抉, 留下最纯净美好的、与主题最契合的内容, 这其实容易使作文因为缺水而干瘪。生活是生动丰富的, 贴近自然的生活, 还生活本质的原生态, 反而增加了作文的生动性与可信度。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片面地认为文章的生动是技巧的使然, 实不知真实自然、贴近现实的描写才能够让文章更加生动。
三、合理布局设计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构造。是文章内容的组织与排列形式。中学作文的构思教学更多的要从选择叙述角度以及理出流畅的贯穿线索两个方面下工夫。
1. 选择恰当的叙述角度。
在构思活动中, 教师应提醒学生:在叙述事件、描写人物的作文组织过程中, 应选择能够充分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真切刻画人物、显示文章思想内涵的合适的叙事角度, 以保证所选择的材料能够以最佳的方式编织进作文的结构中去, 创造出与文章内容和谐统一的构造形式。
2. 理出流畅的叙事线索。
中学作文训练体系 篇9
一、变通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但丰富多彩的生活能否成为写作素材,关键是看能否领悟到其中蕴涵的思想,能否挖掘出新颖而深刻的主题。而认识水平直接取决于其思维水平。变通性思维就是着眼于同一问题的不同层面,变换思维角度或思维路径,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从而取得不同的认识,这种思维方式对于学生开阔视角,多角度提炼主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变通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训练方法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必须注重变通性思维训练,而且作文训练也是变通性思维训练的载体,因此必须将作文训练与变通性思维训练加以整合。
(一)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训练变通性思维
1.训练学生运用变通性思维方式认识周围的事物
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需要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善于思考。那么教师在这方面的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当班级、学校乃至于社会上发生了引人关注的焦点事件,笔者就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并鼓励他们作为写作素材积累起来。通过引导,学生们逐步养成了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并形成了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也写出了很多立意新颖、主题鲜明的小文章。例如,有一次县城的一个十字路口发生了一次交通事故,一名中年男子骑自行车过马路被呼啸而来的汽车撞死。笔者到教室上课的时候发现同学们正在谈论这件事情,笔者就调整了教学内容,以“车祸带给我们的思考”为题,组织学生议论。一开始大家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在对骑车人表示惋惜的同时,指责他不遵守交通规则,从而提炼出“违规酿恶果”的主题;二是谴责汽车司机超速行驶、应急处置不当,从中提炼出“放纵自己就会危及他人”的主题。笔者告诉学生,除了肇事双方以外,还可以考虑其它方面的因素。之后,同学们提出了交叉路口没有设置减速慢行的提示,也没有安装红绿灯,导致交通秩序混乱,从中提炼出“道路基础设施是交通安全的基本保障”的主题;也有的同学提出:交通管理部门疏于管理是导致交通秩序混乱的因素之一,从中挖掘出“行政不作为就是对人民不负责任”的主题。
2.训练学生运用变通性思维方式分析作文材料
看图作文和给材料作文是中学生作文常见的训练形式,这类作文呈现给学生的材料是统一的,但要求学生能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中挖掘出不同的主题来,这种形式的作文更适宜于变通性思维的训练。笔者在一次作文训练中,给学生出示了下面一段材料,让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续写作文。
春雨潇潇,路灯朦胧。我独自站在候车亭下避雨。
“哐啷”一声,一个穿运动鞋的小青年,把丢弃在路旁的一个大玻璃罐当作足球带着,这一脚使大了劲,玻璃罐滚到候车亭前,裂成了好几瓣,流出了一摊黑糊糊的东西。
“玩也不看地方,玩出这损人的事。”我心里暗暗责备他。他大概也没想到这样的后果,吃惊地看看自己的“杰作”,低着头走了。
雨大了,一辆自行车急驰而来,后轮轧上碎玻璃,“扑哧”,全瘪了。从车上跳下了一位穿红雨衣的姑娘,嘴里嘟囔着“大家都沾点光吧”,顺脚朝玻璃罐底一踢,玻璃更碎更散了。“红雨衣”抬头发现我在摇头,可能也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妥,赶紧用鞋把大块的玻璃片归拢到一旁,然后才推着自行车匆匆离开。
雨小了。一对撑伞的男女走过来,高跟鞋偏偏踩到拢到一旁的碎玻璃上,脚一滑,漂亮的鞋子沾上了黑糊糊的东西:“唉,真缺德,中国人的公德心呀!”
“当心牢骚太多长白头发。”那男的一边为她擦鞋子一边笑着说。
伞下的一对低声说着话渐渐远去,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在谈论着刚才的话题。
但是,“高跟鞋”的那句话却仿佛刺了我一下。君子动口不如动手……
同学们基本上都是承接着原文续写的,有的写“我”冒着雨把碎玻璃拣起来扔到路边的垃圾厢,有的写雨停后“我”回家取来工具把碎玻璃和那一摊黑糊糊的东西清扫得干干净净,其主题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笔者启发学生再从其他几个人的角度想一想,结果同学们的思路大开,有的写在“我”冒雨清理碎玻璃的时候,过路的人也一起帮忙;有的写“我”回家拿来工具时发现“低着头走了”的“穿运动鞋的小青年”正在清扫;有的写“我”返回来的时候发现“可能也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妥” 的“红雨衣”已经把垃圾清理干净……其主题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没有丢”。
(二)在引导学生欣赏范文佳作的过程中训练变通性思维
佳作欣赏也是作文训练的一个有效途径,包括欣赏课本中的范文、教师的下水文和学生的优秀作文。欣赏佳作的目的是学习作者选材、立意、构思、表达的方法技巧,而不是让学生模仿作文,所以,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的同时,还启发学生运用变通性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主题。例如,在一次佳作欣赏课上,笔者让一名学生朗读了他的作文《经不起风雨的一棵大柳树》,写的是自己村子里有一棵古老的大柳树,貌似枝叶繁茂,心却空了,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日里被刮折了,该文以物喻人,从中挖掘出了“人的内心必须充实,如果内心空虚了,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了”的主题,可谓立意深刻,不失为一篇佳作。在欣赏这篇作文的同时,笔者又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从其它角度来思考。这个时候,同学们的思维都十分活跃,有的人着眼于自然环境这个角度,认为是恶劣的环境摧残了这棵古树,从而挖掘出“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保护生命”的主题;有的学生着眼于文物保护的角度,认为这棵古树属于文物,应该加以保护,而村子里没有对其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这种不珍惜文物的意识和行为是导致古树被吹折的主要原因,并由此联想到那些文物贩子为了牟取暴利,肆意盗窃、贩卖文物,致使大量文物被破坏和流失的现象,从中提炼出“珍惜文物就是珍惜历史”的主题。
(三)在引导学生评改作文的过程中训练变通性思维
评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讲评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修改,修改的过程就是学生提高的过程。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笔者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变通性思维,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作文的主题。在一次讲评课上,笔者用投影出示了一篇学生作文,题目是《勤劳俭朴的父亲》,写的是他的父亲为了让自己能到县城中学读书,常年辛勤耕作,生活十分俭朴,表现了传统农民的优良品质,也表达出了自己的感恩之意。这篇作文属于班里中等水平的作文,主题鲜明,内容贴切,语言流畅,在学生大加赞赏之后,笔者启发学生从其它角度进行思考。一开始同学们只是窃窃议论,不好意思说出来,后来笔者说:“我们只是针对这个素材挖掘作文的主题,并不是评论人。”然后笔者首先鼓励写这篇作文的同学发言。他欣然地站起来说:“如果换个角度思考,我认为我的父亲是一个保守的农民,固守着那一片贫瘠的土地,辛勤劳作,却始终摆脱不了贫困。我从中得到的启示就是:农民也应该走出大山,走出农村,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广阔天地,改变贫困的面貌。”他说出了同学们不好意思说出来的话,大家都会心的笑了。课后,这位同学又主动交给笔者一篇新的作文。
总之,作文教学是进行变通性思维训练的有效载体,将二者整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学作文训练体系 篇10
平时, 我们在作文课上总是习惯这样的过程:先总结本单元重点课文的写作特色, 归纳涉及本次习作的几个知识点, 然后再布置学生运用学到的作文知识写一篇规定的作文。接下来的事情是:教师有可能出示文题, 也可能让学生自己命题, 只提供作文材料或给一个话题等。教师也会从审题到立意再到选材、列提纲对学生进行指导, 剩下的时间就是学生自己写了。这样的写作指导固然有用, 但对于后进生而言就有难度了。因此, 不要把习作课的时间浪费在教师空洞的说教和学生无谓的去想、去写上, 而应把它用在扎扎实实的作文训练课上。具体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步:命题训练
课前, 先让学生收集报刊、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广告用语, 甚至人名、地名、店铺中最让他感兴趣的名称, 课堂上再让他们说说为什么感兴趣。然后, 教师再指导学生运用比喻、象征、双关、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拟题, 使文题出新、亮丽。教师要指出文题是文章的眼睛, 看人先看眼, 看文先看题, 苗壮一半收, 题好文一半, 激发其拟题之趣。课本中就有出题新颖、亮丽的例子, 如“天上的街市”“蔚蓝的王国”“为你打开一扇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 其中“街市”“王国”“门”都是虚指, 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样, 都运用的是一定的修辞手法, 这些文题都会给人以新鲜和遐想之感, 能激发读者读完课文的愿望。最后根据教学进度、教材要求或教师的作文训练计划, 在每次作文课时印发3~5篇优秀作文, 也可以直接从课本中选取。几篇作文在主题、结构、表现手法上要有所不同。所印作文一律无标题, 要求学生阅读后自加题目, 只要学生能说出恰当的理由就行。可分组让学生举行拟题大赛。
第二步:内容和结构的补白训练
拟题训练一段时间后就是内容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训练。教师利用作文课再提供2~3篇无开头, 或无结尾, 或无中间段落的文章, 也可是课本中选的 (要求补充的内容不许照搬原文内容即可) , 让学生想办法去补充开头或中间或结尾。至于学生补充的内容暂不考虑对错, 只要他自己说出为什么这么补充就行, 言之成理即可。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 删去原本“我”的父母巧遇于勒的情节, 让学生自己想想, 根据自己对主题的理解来补白。
第三步:审题、立意与选材训练
这一步训练也可与命题训练同时进行, 教师根据自己的预定计划, 每次训练时出作文题目3~5个, 提供材料时, 要提供几个可用可不用的材料, 供学生选择。让学生通过确定题目的写作重点、范围来决定如何选择适合的材料。如果学生选择模棱两可的材料, 就要让学生讨论, 旨在培养他们围绕中心审题、选材的能力。这步训练要反复进行, 因为审题与选材能力是教学的重点。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书籍以及报刊中选择一定的材料, 带到课堂进行讨论, 提炼出中心意思, 再配以亮丽的文题。
第四步:续写、改写训练
可让学生续写课文或名家的文章, 如《皇帝的新装》故事续写。还可以按文体改写, 把记叙文改写成议论文, 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例如:把魏巍的记叙文《我的老师》改写成《谈师生情》的议论文, 以此训练学生掌握记叙文、议论文等各种文体的特点及写法。
第五步:修改训练
先由教师只批不改, 在文段毛病处画线, 有时也注明原因, 让学生自己改。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去渐渐发现作文中的毛病, 可让好、中、差等不同层次的学生为一组, 组织讨论。这一训练过程要从字、词、句、章逐层训练开始。有的学生语言基本功差, 写的文章出现语病、错别字、词不达意现象, 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他们态度不端正, 而应帮助他们把词句改过来, 要以启发点化为主。也有的学生基础水平虽较好, 可作文等级一时就是上不来, 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可能的原因, 指导这样的学生修改作文更要注意点拨, 运用商榷性语言。
【中学作文训练体系】推荐阅读:
中学生作文指导与训练07-29
龙居中学中学学校安全责任体系05-09
中学生作文_中学生作文大全_中学生作文网_中学生优秀作文网09-01
中学篮球训练教学08-27
中学语文阅读训练11-11
中学语文思维训练刍议06-12
中学生篮球训练07-13
中学生短跑训练09-08
中学篮球训练的体会10-05
中学生语感训练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