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就业工程

2024-11-05

关注就业工程(精选6篇)

关注就业工程 篇1

毕业生源达38.3万人, 就业率不低于上年水平

2010年福建省省内高校毕业生和省外高校福建生源毕业生总量将达21.3万人,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7万人, 大中专毕业生的比重超过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一半以上, 待就业毕业生的数量也连续多年积累递增, 毕业生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 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成为我国就业的重要矛盾。福建省保证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上年水平, 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统筹实施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

2010年选调生和选聘生计划招募750名、“三支一扶”计划招募600名、志愿服务西部和欠发达地区计划招募600名、服务社区计划招募300名, 在岗位安排上进一步向欠发达地区和人才紧缺的乡镇基层岗位倾斜, 向急需补充人才的福州 (平潭) 综合实验区等重点地区倾斜。在公务员录用考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时, 确保80%以上的岗位面向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招考, 并逐年提高;省和设区市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优先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招考。

实施基层紧缺人才补充计划

在福建省全省各地正常招聘中小学教师的基础上, 2010年增加2500个名额用于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担任紧缺学科的教师。

招聘50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专科毕业生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临床医师。

招聘1000名农业院校毕业生充实到县乡两级农技推广 (畜牧兽医、种植业、农业机械) 机构。对其中到财政一般转移支付县 (含财力相当于一般转移支付水平县) 工作的500名高校毕业生, 省级财政按每人每年1.5万元的标准, 对当地财政给予财力补助, 连续补助3年。

鼓励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在工商注册、办理纳税手续、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进一步简化程序, 确保各项扶持政策的全面落实。通过财政和社会力量两条渠道, 进一步充实“大学生自主创业基金”, 扩大资金资助面。

继续实施大学生“十百千万”创业助力计划

依托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 实行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小额担保贷款等一体化运作和服务。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资源, 建设完善创业实习基地以及孵化基地。遴选并重点扶持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创业项目。继续举办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项目对接洽谈会, 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对接平台。

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

各高校要积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 通过举办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社团活动等, 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体验。注重依托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建立创业实习基地、孵化基地,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教育培训、配备创业导师, 在场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扶持一批高校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建立离校后待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机制

实行离校后待就业高校毕业生待就业登记制度, 引导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主动回生源地登记, 由人才服务机构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专门台账, 建立待就业毕业生信息数据库, 为离校后待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培训、就业推荐服务, 促进离校后待就业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对凡是需要就业信息服务的, 至少提供三次基本符合其条件的就业信息;凡是希望提高职业技能的, 至少提供一次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凡是符合享受扶持政策的, 帮助其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各地、各高校还要针对女大学生特点, 强化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 促进就业公平。

开展“双困”毕业生和“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专项活动

对家庭经济困难并就业困难的“双困”毕业生, 重点进行就业推荐, 优先安排参加就业见习, 优先招募到公益性岗位就业, 免费提供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就业推荐等, 并提供求职补助。把离校前三个月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纳入促进就业相关政策享受对象。毕业生凭学校出具的证明和学生证到学校所在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 视同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享受免费职业介绍服务、职业培训补贴、创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促进就业政策。

链接

福建省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讲活动顺利开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部署, 帮助广大毕业生充分了解各项就业创业政策, 由福建团省委、福建省公务员局、福建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及福建省学生联合会等单位联合开展的福建省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讲活动。省级宣讲团于5月10日至5月14日先后到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漳州师范学院、集美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共九所院校进行宣讲, 来自26个高校的近6000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与此同时, 福建省9个设区市也参照省级宣讲团的架构, 成立市级宣讲团, 正分赴各地高校开展30余场宣讲会, 参会师生代表来自全省50多所院校。2010年省市两级宣讲活动于5月21日全部结束。宣讲期间, 累计向广大师生现场发放6000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汇编、福建团省委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手册、《创业天下》杂志、资产评估师介绍等宣传材料。宣讲活动结束后, 还将下发700册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汇编, 1000张就业创业政策宣讲视频光盘。

在此基础上, 福建全省各高校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政策宣讲力度, 通过开展校内宣讲, 充分利用校内媒体、网络等阵地, 确保每一位毕业生都了解就业创业有关政策, 感受党和政府及全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进一步引导毕业生投身基层就业创业, 增强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信心;进一步增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提高服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工作水平;进一步为有关部门及时地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出台措施提供决策服务, 形成支持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工作合力, 推动福建省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摘要:“五四”青年节这天, 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升为“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和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

关注就业工程 篇2

经过了三年的大学生活,我在今年6月份即将毕业,踏出校门走入社会,我从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到党员发展对象,到成为预备党员,现在预备期即将满一年,在走入社会的同时,我面临转正的光荣时刻,此时此刻,我愿意接受党组织的考验,也愿意接受社会的考验。在毕业时间脚步临近时刻,大学生就业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考验。怎样找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怎样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贡献给社会,怎样结合实际心系社会,用更积极的心态就业。这都是我们大学生要面对和解决的。

今年“两会”在全球金融海啸的肆掠下召开了,广大民众希望“两会”能在就业、社保、医疗、廉正等方面建构更完善的实践平台,现在许多大学生谈论的就是未来的就业。

就业,是我们投入社会,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贡献自己知识力量的时候。要以大局为重,不能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在实际工作中,要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的关系,必须做好:第一,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要顾全大局,要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第二,在强调国家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必须同时强调国家和集体要尽力保障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并力求

使个人的个性和才能获得全面和充分的发展。第三。国家和集体利益体现着个人的长远的根本利益,每一个成员的正当个人利益又是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发展和实现,本身就蕴涵着个人正当利益的发展和实现。

在职场上,我们不能一味关注自己的发展,想着自己的利益,要正确树立世界观、价值观、个人世界观,我们既要注重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也要注重自己身体素质、道德素质的发展,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更有资本的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不会轻易被竞争市场淘汰。

关注就业工程 篇3

【关键词】双弱势群体 就业 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

众所周知,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今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关注的热点,她们的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女性自身的发展,还关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注高校“双弱势群体”就业,完善社会就业保障体系,势在必行。本文试图从“关注高校‘双弱势群体就业,完善社会就业保障体系”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校“双弱势群体”就业难之成因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高校学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占60%左右,其中一半左右是女生。在就业问题上,在“拼爹”“拼关系”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的今天,农村女大学生显然就成了就业方面“弱势中的弱势”。这里且把她们界定为“双弱势群体”。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是“就业更加充分”, 但是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而就业的压力主要集中在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之一的青年就业[2]。关注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既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高校始终关注和努力的目标。纵观高校“双弱势群体”就业难问题,其成因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

(一)就业形势整体严峻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发展迅猛,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已基本释放,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调整结构、注重环境与资源相协调的新阶段。随着产业结构与技术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对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人力资源的整体过剩和结构性过剩的矛盾十分突出;另一方面,新技术、新生态的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短缺又格外凸显。这一格局的形成,无形中加剧了“双弱势群体”就业的现实压力。

(二)“双弱势群体”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家庭教育背景不是太好。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视野和见识受到很大的局限,进而导致了她们的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实践动手创新能力较弱。其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因此,她们很少活跃在校园的不同类型、各种层次的活动中。由于在谈吐、气质、人际交往等方面确实出现不足,而这些综合素质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主要考核内容之一,因而她们在择业 、就业时常处于劣势[3]。

(三)“双弱势群体”社会资源匮乏

现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公平,反对各种就业歧视。《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就业促进法》专设“公平就业”一章,确立了公平就业的原则和制度。但是在社会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还不够完善的今天,家庭背景和家庭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在大学生就业中还是很关键的。马丁·路德曾说过:“没有一个好的工作由我们的智慧得来的,它源于某种可怕的必然性。”相关调查表明,95%的人认为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能够很好地取得政治、文化和社会关系资源。事实上,政治、经济、文化、社會关系的“代际传承”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所以这就很容易形成“马太效应”——优者愈优,劣者愈劣的现象[4]。我在进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形势下的心理调适》的课题调查显示,有98%的学生认为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社会关系排在第一位。现在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依靠各种社会关系,甚至请客送礼的不正之风是存在的。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就业的机会就是不相同,这就是马丁·路德所说的必然性。对于双弱势群体而言,在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都短缺的情况下,单靠自身的努力,要找到体面的工作,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这样的机会当然十分难得。

(四)“双弱势群体”心理承受能力差

“双弱势群体”学生,她们大多数既自卑,又敏感;既渴望成功,又害怕失败,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处于这个时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为她们要承受环境的不适应、学习的不适应、文化差异的不适应和心理的不适应等变化,面对即将面临的就业“困局”,她们往往会缺乏勇气与自信,产生出强烈的失落感,有的甚至会充满“恐惧”。这种自卑感、失落感和恐惧感强烈地影响她们的就业取向和就业心态,从而影响她们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结果。因此,许多好的机会就这样与她们擦肩而过。

(五)“双弱势群体”就业期望值高

大多数“双弱势群体”的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已经给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甚至是债务,那么她们中的一部分人在选择职业和人生规划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发展,而且还要考虑家庭的经济问题,所以非常渴望能获得一份高收入工作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反哺家庭。她们的就业期望值较高,择业时希望到大城市、沿海城市的大机关大企业,不愿意到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因为他们觉得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再加上家庭对他们的期望值也高,认为只要儿女们在大城市工作就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因此有些人宁愿在大城市“飘”着、“蜗” 着、“蚁”着也不愿意回农村就业,这就往往会出现“有业不就”的现象[5]。

二、完善社会就业保障体系,帮助“双弱势群体”顺利就业

“双弱势群体”就业是全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这不仅关系到个人与家庭的利益,同时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要帮助她们顺利就业需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形成合力,共建“双弱势群体”就业工作体系。

(一)政府要健全就业政策与法规体系,确保农村女大学生公平的就业环境

解决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有效解决她们的就业问题。而解决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建立完善就业法规、政策,建立公平、合理的就业机制,营造有利于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的公平的社会环境。

1.建立就业性别歧视行为的惩罚和赔偿制度

为了消除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现象,政府可以建立和健全就业性别歧视行为的惩罚和赔偿制度,明确惩罚和赔偿措施。在违法成本较高的前提下,企业针对女性歧视和排斥的现象会大大减少。

2.建立针对女性特质的社会保障制度

如建立生育保险制度,女性需要承担生儿育女的责任,其重要的社会价值,应该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补偿。女性职工休产假离职期间所应支付的全额工资,按一定比例由政府给予补助,在一定条件下可将企业生育保险转变为社会生育保险,将其纳入社会统筹。

3.建立女性用工奖励制度

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用人单位对女性的录用比例,与税费调节、政府贷款、政府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挂钩,鼓励企业多接受和安排农村女大学生就业。

4.创造相对公平的择业环境

国家适当把资源向中小城镇倾斜,缩小城市和乡村在资源上的差异,更好地引导农村女大学生在不发达地区、小城镇等地区就业和创业。这样不仅能为小城镇带来人力资源,也能相应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促进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高校构建合理的专业布局,加强就业心理指导,创新就业工作模式,构建“双弱势群体”就业服务体系

1.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专业结构

高校作为办学主体,在设置专业的时候,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积极研究、把握市场发展趋势,通过开展就业市场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根据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实际,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调整以及课程设置。只有出得去,才会进得来。在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始终贯穿“学以致用”原则的前提下,高校还可以通过对“双弱势群体”进行辅修、培训等形式,拓宽专业教育面,延伸知识面,为她们做好就业的知识储备。

2.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技能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就业激战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过硬的综合素质才是大学毕业生保证成功的永久实力。在实践中应特别注意从学生入学开始,就从道德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发展和职业实现等方面给予系统训练。同时,加强对农村女大学生在礼仪、艺术、形体、交流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针对他们应用实践能力差的特点免费开办计算机操作、普通话以及日常英语等培训课程,提升她们的综合素质。补齐她们素质与能力方面的“短板”,这样可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长才干,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系列讲座和课程,帮助她们树立信心,做好職业规划,提高就业技能[6]。

3.加强心理训练,应对就业困境

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有利于克服甚至避免就业心理困扰的发生。要深入调查研究双弱势群体的心理特征,畅通心理咨询渠道,通过举行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个别访谈等形式来缓解她们的心理压力。同时应完善学校和院系两级心理健康咨询机构,配备专兼结合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网站,开通心理咨询热线,随时随地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教育工作。要多开展挫折教育、励志教育、“525”等专题系列活动,还可以进行个性化的就业咨询,使学生掌握各种心理训练技巧如自我放松、自我暗示、自我宣泄等,这样原本“心灵脆弱”的“双弱势群体”在遇到挫折时,就能够积极地应对,并客观地分析理想与现实,调整自己心态,最终实现合理择业,成功就业[7]。

4.增强就业指导,提供就业援助

就业指导应从大一开始,可以通过授课、讲座、社团活动、比赛等形式,帮助他们确定职业目标,提升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有计划、分层次开展“一对一”的就业模拟训练和求职技巧训练,让他们掌握求职程序,增强实践经验和应变能力,提高求职成功率。还可以实施就业援助计划,开辟“双弱势”群体学生的就业“绿色通道”。还可以开通就业服务网站,及时为她们提供相关就业信息,设立就业资助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为她们提供与就业有关的相关费用;可在学校举行现场招聘会,为她们与用人单位搭建供需平台,开展“一对一”的就业帮扶活动,切实解决她们就业难的问题[8]。

(三)用人单位树立公平的人才观,主动承担就业压力

“充分就业”“就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一切社会机构与组织共同的社会责任。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今天,用人单位应当树立公平的人才观,在招纳贤士的时候不要一味地只考虑到单方的利益,人为设置一些就业屏障,如要求是“985”“211”高校毕业等,造成不必要的人才浪费和就业不公。其实用人单位应该清楚地看到,教育的机会及程度本来就不是很公平,她们想通过就业来改变命运,回馈社会。只要用人单位能够公平择人,她们可能会成为你用人的最大利用空间,她们会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勤奋努力地工作,为单位创造更多的财富,且还有一定的稳定性。为此,用人单位要积极地改变用人观念,抛弃一些偏见思想,积极接受她们,降低门槛,节约用人成本,积极地为她们开辟一条广阔的就业道路。用人单位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总之,要解决高校“双弱势群体”就业的问题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学校的长远发展,家庭的幸福安康,学生的前途命运。只要我们深入调查了解高校“双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的原因,加大对高校“双弱势群体”就业现象的关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双弱势群体”就业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彭时代.提升地方本科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云梦学刊,2010 (4):119.

[2]黄建美,蒋林.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1-123.

[3]李清.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及其救助策略[J].教书育人,2011(03):16-17.

[4]程汉大.弱势群体权利保障价值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1):50.

[5]蒋芸.高校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商业文化周刊,2011(10):92.

[6]周艳.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形势下心理状态及调适策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4):182-183.

[7]尹敏.高职院校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J].才智,2013(21):69-79.

关注大学生就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篇4

关注大学生就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记者日前采访辽宁各地人才招聘市场发现,当前经济形势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抓住机遇是就业成功的关键,

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全国人力资源市场2009届毕业生就业活动周辽宁省鞍山市人才招聘会”上了解到,不仅求职者为数众多,前来招人的企业比一个月前也有所增加。招聘会上,一些之前“隐身”的装备制造企业开始现身,甚至最受金融风暴“拖累”的轧钢企业也贴出了大幅招聘海报。一位招聘者告诉记者,企业确实受到一定影响,但也正趁机进行人事重组,因此对一些素质高的毕业生有着很强的需求。

记者从辽宁一些人才市场了解到,目前市场比较需要营销人员等,而像电气、机械等长期热门的职位,大多数都要求有工作经验。相比之下,去年最火的文秘、会计等职位,需求减少。

关注就业工程 篇5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 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张金华(1967- ),男,湖北鄂州人,山东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副研究员,高级职业指导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山东 淄博 255049)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161-0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高校毕业生充分和谐就业,做好包括女大学生在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女大学生就业状况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不协调,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全社会应更加重视、关注女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女大学生就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其中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对实现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女大学生充分就业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①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促进女大学生就业是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和任务是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其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包括女大学生在内的全社会劳动者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她们参与发展、促进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基本形式,是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等权利的物质基础。因此,女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发展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协调运行,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3.促进女大学生就业是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和经济稳定的需要。就业歧视严重损害女大学生的人格尊严,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使她们失去平等发展、自我实现的机会。当她们因此对社会产生抵触甚至对立情绪时,又会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给社会和谐构成威胁。而公正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核心价值,只有和谐的高等教育才能培养出满足经济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4.促进女大学生就业是维护妇女基本权利的客观需要。就业是包括女大学生在内的广大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劳动法》第十二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女大学生是妇女就业的代表和重要力量,实现就业是她们实现自尊自立自强的重要保障,是享受其他社会权利的物质基础,其就业水平是衡量妇女就业权利保障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大力推行男女平等的就业政策,开发和使用女性劳动力资源,我国女性就业率目前为73%,居世界各国前列,甚至高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较高的劳动参与率使许多妇女强化了自我评价与自强意识,提高了在私人和公共领域中的性别地位。

但是,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的劳动制度瓦解,再加上我国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现实,女性就业开始面临人口增长与市场经济的双重考验。2000年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城镇女性在业率为72%,比1990年下降16.2个百分点,与男性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中女生占的比例已达44%,但是,厦门大学的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生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另外,劳动力市场还存在着性别歧视。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62个定点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供求状况调查,有67%的用人单位在进人时有性别限制。

女大学生是女性人力资源中的精华,她们顺利就业,并能实现能岗匹配、能酬一致的职业发展,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我国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能够激发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而有良好文化素质的女性人口将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治理。

女大学生就业时遭遇性别歧视的原因是多层面的:第一,传统性别观念继续左右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一方面阻碍女大学生顺利就业,另一方面默认这种性别歧视的存在,使女大学生劳动权益不能得到必要的保障。第二,目前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比较尖锐。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再就业任务艰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抬高就业门槛、设置性别限制提供了条件。第三,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成熟、完善。市场经济中非理性选择的存在,使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更加复杂化。第四,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要求,就业指导工作滞后。第五,部分女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就业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等。

三、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长期不懈地努力。

(一)政府要进一步健全政策法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开发更多适合女大学生的就业岗位

1.健全就业政策与法规体系。要解决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建立完善的符合社会实际的就业法规,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消除其对女大学毕业生的性别歧视,建立公平、合理的就业机制。我国目前已建立了以《宪法》为依据,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包括《婚姻法》《继承法》《劳动法》等在内的保障妇女权益的一系列法律,并即将出台《就业促进法》。要进一步加强就业平等法制建设,首先,要制定和完善与求职、招聘、社会保险、辞职等就业过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确立和维护公平、公正、高效的劳动力市场;其次,要理顺诉讼渠道,改变过往反歧视诉讼无门的现象,确保受歧视公民的诉讼权利;再次,要建立反歧视专门机构,用公共权力扫除歧视,推进平等就业。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险,将女职工生育保险责任由单位承担改为社会承担,以减轻企业成本,从而增强企业录用女性员工的积极性,更好地消除生理差异因素给女性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创造男女公平竞争环境,增加女性就业机会。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女大学生开辟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是吸纳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女大学生就自身的生理条件来说,多数更适合从事第三产业。因此,要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女性就业的产业,开发适合女性特点的就业领域,拓宽女性就业渠道,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的数量和层次。

(二)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1.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将高校女毕业生就业纳入整体就业规划,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校要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做到人才培养上的超前预测、超前设计和超前培养。按照市场的需要设置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2.适时调整教育内容设置。高校应根据女大学生的性别和生理特点,使课程选择更有弹性,可实行弹性学制、双专业或辅修制、选课制等,在专业选择和专业培养上应当有别于男生。

3.注重实践环节。要把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的地位,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积极鼓励女大学生参与实践、实习,进一步提高增强女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4.加强就业指导。高校应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精心设计教育内容,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要在“个性化”指导上下功夫。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针对女大学生择业的误区,帮助她们调整择业心态,让女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择业中所具有的语言能力、思想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等优势,扬长避短,提高求职技巧。高校还要注意拓展就业市场,主动搜集就业信息,搭建好交流平台,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更有针对性的就业岗位。

(三)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转变用人观念

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用人单位对女性观念的更新,实行因才选人、因才用人,要认识到女大学生是一支伟大的、知识密集的人力资源队伍,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由于不同性别的生理特点差异,对单位中不同性质工作的完成也有益。有关专家认为,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职场,尤其男女比例相近可能更有利于平时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异性相吸”原理会使许多人表现出很强的好胜心,善于表现自己,这就有利于推动单位各项事业的发展。当然,有计划地接收女大学生既是尊重女性的实际表现,也彰显了单位的社会责任感。

(四)女大学生要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1.女大学生要想在就业竞争中获得优势,要依靠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女大学生应广泛涉猎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汲取本专业前沿的知识,真正具备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同时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各种社团活动,承担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磨炼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塑造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的现代女性形象,提高就业竞争力。

2.女大学生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社会更需要更新、更快、更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人才,而这正是女性在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对此,女大学生一定要摈弃依赖、等待、攀比、虚荣等心理,特别要注意克服“娇、骄”二气,要正确认识当前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和心态,应有从基础岗位做起的心理准备,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面对就业中的歧视,树立普通劳动者的意识。

3.女大学生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要充分发挥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和交往能力的优势,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应聘中女大学生在机会面前要勇敢地去展示才华,在择业竞争中要更加自信、积极、主动。

[注释]

①胡锦涛同志2005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参考文献]

[1]胡捷.女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简论[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陈冬梅,张建秋.关注女性就业构建和谐社会[J].甘肃农业,2006(1).

[3]宋晓蓝.两性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6(6).

[4]黄廓.关注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兴办中国特色和谐教育[J].教育探索,2005(12).

[5]李文喜,李光红.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

[6]关勇.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6(9).

[7]冯祥斌.论女大学生的就业优势及实践途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4).

[8]贺江平.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3).

关注就业工程 篇6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角色定位 就业指导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说过:“就业才是民生之根本。”这也说明了国家与党对就业的重视度,也意味着中国的就业形势非常的严峻。作为国家的宝贵资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否顺利开展,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起最根本的利益。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一)辅导员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参谋者

目前,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很多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第一年进入高校之后,就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职业生涯规划当中,辅导人员就成为学生生涯规划的不可缺少的主要力量。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辅导员应该将其融入日常的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去,帮助学生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能够从大学一开始就树立出远大的理想,从而积极地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认识。第一,每一位学生应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尤其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技能、价值观、学习风格、气质、情商、智能等等;第二,引导学生去熟悉职业发展的环境,特别是发展战略、组织环境、政治环境、人力资源的需要、经济环境、晋升发展机会等。根据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启发自身的职业梦想,帮助学生制订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生涯当中学生所需要奋斗的每一个阶段,以及目标得以实现的具体措施。如此,才能够成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参谋者。

(二)辅导员是求职方法与技巧的指导者

在大学生的毕业求职过程中,与学校老师联系最多的就是辅导员。一般而言,辅导员都会经历专门的培训与教育,从而掌握了一定的就业方法技巧以及理论知识,再加上辅导员对于班级内部每一个学生的个人特长、求职能力、社会背景、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等都比较熟悉,所以,就成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开展个性化的求职与指导学生技巧的主力军。

(三)辅导员是求职心理压力的疏导者

心理疏导主要是作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疏导,确保心理保持畅通状态,满足预防、治疗,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过程中,开展大学生心理疏导是辅导员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辅导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开展针对性的素质与心理测试,还可以根据测试的结果,判断学生属于那一类型的心理现象,再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特点,指导学生求职技巧。也可以通过模拟面试的方式,不断地练习,帮助学生消除内心的紧张与焦虑情绪,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求职技巧,达到顺利就业的目的。

二、辅导员就业指导角色定位强化的主要措施

(一)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

辅导员的工作没有明确的界限,并且职业的评价不高、工作定位不够准确。但是,随着学校、家长以及学生对于辅导员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辅导员就需要扮演越来越多的角色,不仅是集体的领导人员、家长的代理人员、知识的传授人员,同时还是学生的心理引导师、学生知己等。高校的辅导人员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日常事务的忙碌中,无法根据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变化来提升自我应对能力,也根本没时间去顾及学生的就业。所以,高校应该强化辅导员的工作定位,提升对于辅导员职业的认可,强化其归属感,确保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去。

(二)培养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职业化

作为一项专业化工作,就业指导主要是根据教育学、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原理,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目前,由于高校辅导员的队伍还不够稳定,队伍层次、地位偏低,长时间处于“非职业”的状态下,使得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性与连续性。所以,高校来确保辅导员队伍稳定的前提下,还需要培养辅导人员的专业素质,让辅导员将目标定格在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上,通过专业性、科学化的就业指导要求,从而逐步地走向就业指导的专业化、职业化。对于辅导员来说,只有不断地提升自我管理水平,懂得将自身的观念加以改变,提高就业服务指导,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才能够促使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目前,在面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严峻的形势下,各个高校都应该制订合理的就业指导方案与学生的个人就业指导相结合,将辅导员的优势发挥出来,明确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当中的角色定位,促使辅导员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当中融入就业指导工作,可以根据学生日常的各个方面表现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也可以根据大学的不同阶段、不同内容来针对性指导,如此才有利于学生的就业,才能够为高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参考文献】

[1]杨文坤.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58-59.

[2]赵昕.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素质要求[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7):77-78.

[3]陆小峰,吴筱琳.试论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2):54-55.

上一篇:电气设备接地测量分析下一篇:采区变电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