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2024-10-31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精选12篇)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篇1

(一) 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的由来、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及企业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

1. 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的由来

国际著名的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于2004年年底, 针对国际企业界频繁发生的高层管理人员舞弊现象, 废除了沿用很久的企业内部控制报告, 颁布了一个概念全新的COSO报告:即《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简称ERM) 。此报告虽然保留了部分传统内部控制的某些概念, 但不论在框架上、还是在要素方面, 均有相当大的突破。

2. 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

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 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 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 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 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 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包括七项内容: (1) 是一个过程; (2) 被人影响; (3) 应用于战略制定; (4) 贯穿整个企业的部门; (5) 旨在识别影响组织的事件; (6) 合理保证; (7) 为了实现各类目标。

3. 企业风险管理包括了八个相互关联的构成要素

(1) 内部环境。管理当局确立关于风险的理念, 并确立风险容量。内部环境为主体中的人们如何看待风险和着手控制确立了基础。所有企业的核心都是人——他们的个人品性, 包括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胜任能力以及所处的经营环境。 (2) 目标设定。企业风险管理确保管理当局采取恰当程序去设定目标, 确保所选定的目标支持和切合该主体的使命, 并且与它的风险容量相一致。 (3) 事项识别。必须识别可能对主体产生影响的潜在潜在的事项。它包括内部与外部的事项, 也包括代表风险的事项和代表机会的事项, 以及二者兼有的事项。 (4) 风险评估。既要对固有风险进行评估, 也要对剩余风险进行评估, 评估要考虑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 (5) 风险应对。员工识别和评价可能的风险应对, 包括回避、承担、降低和分担风险。 (6) 控制活动。制定和实施政策与程序以帮助确保管理当局所选择的风险应对得以有效实施。 (7) 信息与沟通。主体的各个层级都需要借助信息来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 (8) 监控。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全面监控, 必要时加以修正。通过这种方式, 它能够动态反应, 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二) 传统应收账款管理的存在问题

1. 风险意识淡薄,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不完善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销售部门在各企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有些企业高级管理层以销售业绩的高低来考核销售部门的业绩, 并以此作为销售部门奖惩标准, 由于有了这样的政策导向, 造成销售部门只追求销售业绩, 不重视销售的回款。产品销售出去的只是生产成本, 只有收回全部款项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利润和现金流, 在一笔销售业务没有收回全部货款之前, 付出的只是成本, 但很多业务员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概念, 他们中有许多人会这样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能开发出一个市场已经不错了, 只要能把产品推出去, 哪管什么时候收回货款。企业也因为要急于占领市场而没有把款项回笼作为一个考核指标。正是由于从上到下都没有风险意识, 没有严格的赊销审批制度, 甚至为了完成经营指标, 不顾实际, 乱下销售指标, 造成了业务员塞货现象, 随意给予客户优惠的付款条件, 结果造成日后应收账款的回收困难, 导致大量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 大量流动资金积压, 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企业利润很高, 却出现负的现金流的原因, 甚至就因为没有资金周转, 造成企业破产清算。

2. 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缺乏沟通

在日常的工作中, 销售部门职责就是负责产品销售, 而因赊销形成应收账款, 销售部门并不关心, 反正货款的回笼也不作为业绩考核的内容。而财务部门的责任则是起着单纯的记录作用, 将应收账款的发生额按客户登入明细账, 账龄的分析也是形式上的操作, 也没有人去关心账龄的长短, 到年底则按会计制度的规定计提坏账准备就可以了。对销售出去的产品没人去追踪货款回笼情况, 没人去分析客户的信用情况, 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各施其责, 却互不沟通, 正是这样的经营管理方式给企业的发展埋下了祸根。由于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缺乏沟通又造成了双方的矛盾, 不利于正常的生产经营。

3. 不注重成本分析, 未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应收账款的管理最基本的要求是收入大于成本, 这样赊销才是有利的。赊销可以实现销售收入的增长, 但与之相关的成本也要相应增加, 这就要求必须完整地计算与之相关的付现成本和机会成本。不仅是赊销程度和赊销方式必须符合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的要求, 对于逾期应收账款的收回, 也必须满足收入大于成本的效益性, 即所收回的账款必须大于收款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可能的成本。在我国, 企业进行赊销时一般不进行各种赊销方案的对比研究, 在采取各种收款方案时也不进行各种收款方案的对比分析, 只要能收回货款就行。应收账款的管理基本上还是粗放式的管理, 还没有真正确立成本效益原则。

(三) ERM (企业风险管理) 整合框架中风险管理的要素对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

1. 内部环境

针对管理当局和业务员风险意识淡薄的情况, 加强对管理当局及业务员风险管理理念的灌输, 让管理当局知悉本企业所能承受的最大风险, 确认本企业的风险容量,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经营和销售政策。对销售人员进行风险理念的教育, 通过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及胜任工作的能力和对工作的责任心。

2. 目标设定

首先, 在进行市场开发时, 要对客户的资信情况进行评估, 要排除“顾客就是上帝”误导性的观念, 只有守信用, 讲信誉的客户才是上帝, 不讲信用、恶意欺诈的客户将会把企业带到万劫不复的深渊。对不同的客户明确信用额度、回款期限、折扣标准、失信情况的应对等。其次, 对已进行正常供货的客户, 销售部门及财务部门应经常对客户的发货、货款催收、货款回笼的情况相互沟通, 如销售部门及时向财务提供发货清单及开票、未开票的情况, 财务部门向销售部门反馈各客户的货款回笼情况及各客户的欠款情况, 经过部门间的沟通, 进行动态管理, 更有利于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 尽可能降低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

3. 风险识别, 是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基础

在进行风险分析时, 找出企业应收账款面临的风险因素, 并将这些风险与企业销售收款业务流程联系起来, 以便发现各种潜在的风险。 (1) 合同签订时有些条款过于苛刻, 因无法满足其条款客户拒付。 (2) 交易双方产生的贸易纠纷。 (3) 客户经营管理不善, 无力偿还到期债务。 (4) 客户故意占用企业资金。 (5) 客户蓄意的商业欺诈。对于每一种潜在的风险, 应仔细分析原因, 找出问题的根源。风险的识别离不开销售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现在很多企业对自己的重要客户都派有一定数量的销售人员常驻, 而常驻地的销售人员直接与客户交往, 最了解客户的情况, 发现客户的异常行为, 如是否拖欠员工工资、是否有出售不动产等行为。如果能对销售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 并加强他们的责任心, 提高他们捕捉客户风险信息的能力, 就可以帮助企业尽早的发现风险, 以防止造成损失。

4. 风险评估

评估工作离不开客户信息的搜集, 各企业应当采用科学的信用管理技术, 不断收集、健全客户信用档案或者数据库, 相关数据可以根据各部门的权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还可以通过阅读客户的财务报告、实地访问或电话联络、以往与客户的交易经验、大众传播媒介或借助专业的信用中介机构等等对客户或潜在客户进行风险评估, 对客户进行风险等级的划分。二十世纪初亚历山大·沃尔提出沃尔评分法, 他选择了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七项财务比率, 分别规定各项财务指标在该模型中的比重, 综合为100分, 然后确定标准比率相比较, 评出每项指标的得分, 汇总求得总的得分, 得分越高, 客户的风险等级越低, 这样就将客户划分为、中、低风险等级。这是一种定量模型, 还有其他一些定量分析的模型, 以及定性分析的模型, 应用时, 企业可以选择特定的模型, 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适当的变化。在实际操作中, 要注意的是客户的风险等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市场瞬息万变, 今天的低风险客户可能就成了明天的高风险客户了, 因此, 要定期地根据客户的最新情况, 对客户的风险等级进行再评定。此外, 在进行定量分析的时候, 往往借助于客户的财务报表, 要注意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辨别其中可能存在被粉饰的情况。

5. 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主要有四种方式, 即风险回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 (1) 风险回避。经过风险评估后, 将某客户评估为高风险, 那么可能就不给其赊销, 这样就规避了风险。不过在运用这一措施的时候, 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 当风险很高并超出风险容量时, 规避风险是合适的; (2) 有些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如现在还在全球漫延的金融危机; (3) 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规避, 现在只接受现金交易的企业是很少的。全球最大应收账款管理公司邓百氏RMS总裁叶博礼·戴维说过:不联系管理的风险只表现为一种危险, 联系管理行为认识的风险就是一种价值, 是社会价值的一种重新分配, 某个管理者的这种管理水平越强, 他所获得的回报就越高。因此, 不能因噎废食, 应收账款虽然有风险, 但是可以有选择地接受风险, 从而获得与风险相匹配的收益。 (2) 降低风险。进行风险识别的时候, 发现很多风险其实是来源于企业销售收款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如果加以改善, 可以减少很多风险, 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1) 严格赊销审批制度。严格的审批手续可以预防销售人员恶意赊销, 从中牟取私利, 造成企业的损失。在签订销售合同前, 信用部门或信用岗位要按照有关合同管理的规定, 详细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经营范围、资信及履约能力等情况, 经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财务经理审阅合同文本, 并由企业法律顾问对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进行审查, 确保合同规范有效, 预防出现交易纠纷或者遭受商业欺诈。 (2) 加强赊销业务的管理。在组织发货前, 企业销售部门应当与财务部门核对该客户的 (下转第198页) (上接第191页) 信用记录及具体回款情况, 确定是否继续使用赊销政策, 如果决定继续给予赊销, 按照经批准的销售合同编制销售计划, 向发货部门下达销售通知单, 同时编制开票通知单, 并经审批后传递到财务部门, 由财务部门或其他经授权的有关部门在开具销售发票前对客户的信用情况及实际出库记录进行审核无误后, 根据开票通知单向客户开具销售发票。 (3) 定期核对账目。财务部门定期与销售部门核对客户回款记录, 财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重点监控已到期而未回款的客户, 并将相关资料反馈到销售公司, 由销售公司组织催收货款, 或及时采取其他措施处理, 避免出现不受法律保护的债权纠纷。 (4) 在合同中约定所有权保留条款。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3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在买卖合同中规定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其他义务的, 标的物所有权属出卖人。只有客户在付清全部货款时, 才能取得货物的所有权, 即使客户破产了, 由于该货物的所有权仍然属于企业, 不会作为破产财产, 从而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应收账款的安全。 (3) 风险分担。当企业不愿意为某些应收账款承担风险时, 就要考虑如何将风险转移掉, 主要有三种方式: (1) 应收账款的无追索权让售。就是把应收账款作为商品卖给金融机构, 从而将风险转移掉。而在我国, 一些商业银行大都只接受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融资业务, 在不久的将来, 我国将会出现一批专门从事应收账款经营的公司, 商业银行的业务也将不仅仅局限于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融资业务。 (2) 为特定的应收账款上保险。目前, 我国的保险业尚未开展这个业务, 但是, 有风险的地方就会有保险, 保险业为应收账款提供保险应是迟早的事。 (3) 取得第三方担保。当某客户被评价为高风险等级时, 企业一般只与其进行现金的交易, 但是如果有第三方愿意为其提供担保, 承担连带责任, 也应该考虑对其采用赊销, 一旦发生损失, 可以对第三方进行追讨。 (4) 承担风险。在前面提到的风险评估时, 企业往往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及有关资料, 为每个客户评定风险等级, 以此为每一客户设定信用额度, 这便是企业愿意对某一客户承担的最大的赊销风险额。企业应随着市场销售情况和客户信用情况等变化, 企业可能和愿意承担的赊销风险的变化, 定期对客户的信用额度重新加核定, 使信用额度保持在企业所能承担的风险范围之内。

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 尤其是最高管理层的重视, 自上而下地推行, 才能奏效。将风险管理的方法应用到应收账款的管理上, 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到风险控制, 力求减少应收账款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和应收账款发生损失的程度, 克服传统应收账款管理的弊端, 通过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 将应收账款的风险降到最低。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篇2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韦氏大词典把“安全”定义为,没有伤害、损伤或危险,不存在危害或损害的威胁,或免除了危害、伤害或损失的威胁。即所谓的“无危则安全,无损则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即安全生产,是指免除引起个人伤害、疾病或死亡的状态;或是免除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的状态;或者免除环境危害的状态。库尔曼(A. Kuhlmann)提出,安全科学最终目的是将应用现代技术引起的任何损害后果控制在绝对的最低限度内或者减少到可容许的限度内。总的说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指由人、机物、环境构成的安全系统无伤害的状态,就可以称之为安全。

而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的起步较早。海因里希(H. W. Heinrich)在1929年就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当时安全管理思想和经验,但早期的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安全管理主要是围绕着事故做文章,其效果有限。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专家学者开始从事故后管理开始向事故前的隐患管理转变。从表1所列出的一些专家的观点看,罗云把安全管理对象从事故系统拓展到安全系统,提出了事故预防的重要意义,但没有对安全管理实质进行解释;Papadakis和陈宝智则把企业管理中管理的功能向安全管理进行了移植,强调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功能的一种,具有企业其它管理功能同等的属性,但他们的定义没有反映出安全管理的要素与特征;丹麦标准协会的简化定义,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危险管理,适于中小企业安全管理活动,不适于大型企业集团的安全管理。

对安全管理概念的界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简单的说明了安全管理的功能,它适用于一般的普通中小企业,海因里希、丹麦标准协会、崔政斌的定义倾向于这一类;另一类强调了对安全的系统管理,适用于大型高危险性企业,Papadakis、罗云、陈宝智的定义倾向于这一类。本文倾向于采用后一种安全管理定义,即针对大型企业集团和高危险性企业的安全管理定义。

企业能力与企业管理能力

企业能力是当前企业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专题。以沃纳菲尔特(Wenerfelt,1984)为代表的资源学派认为企业异质性资源构成了企业能力;哈默尔(1990)认为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巴顿(1992)提出企业能力的四种尺度,即知识与技能、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价值与规范;王锡秋和席酋民(2002)认为,企业能力是企业所具有的、直接影响企业效率和效果的主观条件,是知识、结构和文化三个方面耦合的结果。这些专家的观点都是从企业基本属性的角度来理解企业能力,但都不十分全面。相比而言,德(Day,)对能力(capability)定义更全面:“能力是复杂的技能和累积知识的集合,通过组织程序得到锻炼,能够使企业协调行动,并充分利用它们的资产”。这个定义关注知识与技能,强调对知识与技能的累积形成了复杂的能力,对企业能力的内涵给出了较全面的解释。而且这种解释即强调能力的技术属性,又强调了能力的管理属性,较为全面。

从企业能力的分类看,能力理论研究先驱克里斯蒂森把企业能力分为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国内外许多研究企业能力的专家学者也有类似的分类(史东明,2002;王毅,2002)。学术界对技术能力的研究多集中技术创新、知识管理领域;对管理能力的研究刚刚兴起,研究领域并不集中,如Mohsin(1999)的研究关注“动态技术管理能力”(dynamic tech- management capability)、Chuang和Liu(2004)的研究关注“知识管理能力”(knowledge management capability)、Shi(2004)的研究关注于“全球会计管理能力”(global account management capability)等。目前对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区分尚不明显。王锡秋和席酉民依据波特的价值链的思想,把企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与辅助能力,认为基本能力是企业完成基本活动的能力,辅助能力是企业进行辅助活动的能力。从这个角度理解,可以把技术能力理解为一种基础能力,把管理能力理解为一种辅助能力,它们都是构成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缺一不可。但必须指出,管理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知识和技能,由可以言传的书本知识和不可以言传的经验知识有机结合而成,在不同的领域,可言传的书本知识和不可言传的经验知识所占的比重并不一致,

企业安全管理能力

国内外学者直接针对安全管理能力的研究还未出现,已有的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安全系统效能、安全管理绩效、安全能力等。国外学者的研究关注于安全系统效能的改善。Pope和Cresswell(1980)提出通过安全管理来发现系统安全效能的差距,Petersen()、Steen(1996)和经合组织()提出通过管理对系统安全效能进行改善。国内学者在安全管理的研究方面起步本来就比较晚,在安全管理能力方面的研究就更少,已有的研究主要关注安全系统的管理现状综合评价,如陈宝智(1999)关注整个人机环境的现状;徐德蜀等(2004)关注对管理体系中人的因素;马继业等()从企业能力中的资源学派观点出发对安全能力做出了理论探索。这些学者的主要观点如表3所示。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篇3

关键词:内部控制 国际趋同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094-02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经营管理失控、舞弊行为频发的现象 ,企业的内部控制倍受关注。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防止舞弊的有效手段之一,世界各 国越来越重视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我们应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内部控制理念、方法和手段, 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

2004年,美国COSO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对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 体 框架进行了全面的提升,更加强调风险管理的框架。COSO希望通过新框架能够成为组织董事 会和管理者的一个有用工具,用来衡量组织的管理团队处理风险的能力,并希望框架能够成 为衡量组织风险管理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准。

ERM框架对风险管理的定义是:组织的风险管理是一个由组织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 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组织战略制定和组织内部各个层次与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组织 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 程。它提出在整个组织范围内实行风险管理。

ERM框架的核心是四个目标和八个要素。企业目标由三个扩展为四个,即战略目标、经 营目标、报告目标、合法性目标,而且在目标的内涵上有了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由五个 要素扩展为八个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 、信息和沟通、监控。ERM将风险分为策略风险、营运风险、财务风险和外部风险,而且企 业目标和企业内部控制要素贯穿于整个企业的各个层面,形成了立体的内部控制体系。

美国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管理层和审计师仅对财务报告的内部 控制进行评价。二是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负主要责任,向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报 告,同时还要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对外发布内部控制报告。三是外部注册会计师要在审 计财务报表的同时对公司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既要评价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 ,又要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总的来说,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强调在整个组织范围内识别和管理风险的重要性,强调组 织的风险管理应针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在组织战略制定阶段就应予以考虑,而组织在对其下属 部门进行风险管理时,应对风险进行加总,从组织的顶端,以一种全局的风险组合观来看待 风险。此外,根据风险管理的需要,对组织目标进行重新分类,明确战略目标在风险管理中 的地位。同时,由于框架紧紧围绕组织的目标和风险来进行,使得框架在执行过程中自觉地 考虑目标、风险、管理策略和程序之间的关系,提高对风险的把握和认识。

美国的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强调了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强调了风险管受到每一个员工的 影响,强调了风险管理涉及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强调了风险管理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合理保证 。美国的风险管理整体框架给我们的带来了几点启示:

一、建立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起草说明》中提出的我国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由基本规范、 26个具体规范和应用指南组成。具体规范涉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其他方面的控制,主要是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它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财务报表项目相关的控制规范;第二类是财务 报表编报相关的控制规范;第三类是为实现有效财务报告所必需的制度支持相关的控制规范 。由此可见,我国仍然是以会计控制为主的内部控制体系。

偏重会计的内部控制系统,容易使执行者对内部控制产生误解,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会计 控制,缩小了内部控制的范围,从而使得管理者不能从整体上考虑内部控制,不能从战略的 高度建立、执行内部控制,最终不利于现代企业应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实现企业的战略目 标。同时,在执行中也会因为过于注重对会计真实、有效的关注,所以就会忽略其他一些管 理活动,如风险管理活动等。

因此,我国的内部控制建设应当更新观念,打破传统的会计控制观,避免就会计论会计 ,建立内部控制系统的整体观,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以及从企业目标实现的角度来建立全方 位、全过程、立体的,涵盖企业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管理活动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更加注重企业风险控制

现代社会,企业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各种风险,如战略决策风险、经营风险 、财务风险、产品质量风险、服务风险、政策风险等。鉴别、审查、预防、控制和处理这些 风险成为企业建立和运行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而实际中,我国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风险管 理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一是管理当局认识不够。企业管理当局对建立风险导向内部控制重 视不够,存在误解;管理人员风险管理观念淡薄,重视经营忽略管理。二是内部控制目标的 落后。我国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完整性,法律法规的遵循性 。ERM框架中,除有经营目标、遵循目标外,报告目标内容更广,包括“内部和外部的,财 务和非财务的报告”,同时提出了战略目标,并突出强调风险问题。三是内部控制理念落后 。美国内部控制规范进入到“风险观”阶段,内部控制发展到“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我国 虽借鉴了国外的八要素框架,但实质上仍是偏重会计控制的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的关注明 显不够。

因此,我国企业管理层应建立起风险管理理念、风险偏好以及风险文化,将风险管理与 相关目标联系起来,建立整体风险观和风险组合观,将分目标放在组织整体高度考虑。将风 险管理作为内部控制的重点,认识到内部控制不是消灭风险,而是将风险降至合理范围内。 在进行内部控制时,分析外界的机会和威胁,考虑自己的生存机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制定 战略目标;对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事件进行识别;对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潜在事 件进行评估,评论它们如何影响目标的实现及影响程度,通过风险评估,将风险降到企业可 承受的范围内。同时,将风险管理方法全面引入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即通过风险识别确定控 制点,通过风险分析确定因素,从而确定内部控制的源头;通过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级别,从 而确定关键控制点,最终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注意各种信息的沟通及相关部 门工作的协调,从而形成长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三、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研究机构

目前,我国现有的内部控制规范主要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中央企业全 面风险管理指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证券公司治理准则》和《关于加强证 券公司营业部内部控制若干措施的意见》,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市场 风险管理指引》,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商业银行内 部控制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这种政出多门的现象必定会影响到企业执行内部控制规范,不利于制度的统一与协调;对于 内部控制的定义、范围、目标等规定的不一致,对内部控制要素、内容、方法解的统一,不利于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运用;缺乏统一的推进机构,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与 实施。从各企业执行内部控制的情况就可看出。

虽然我国成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一是从隶属关系来看, 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 员会隶属于财政部,受财政部门的影响较大;二是从委员会成员的组成来看,31名委员中由 8名来自财政部,财政部门的委员较多;三是从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来看, 企业内部控制仍然侧重于会计控制。因此,我国应建立一个独立的部门来研究、制定适合我 国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规范,使内部控制制度拥有较高的法律地位。

四、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当前,我国要求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上说明:企业是否建立完善的内部制度。未要求 披露公司内部控制的详细信息和在年报中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价。各国的内部控制规范都

要求,公司的董事应至少每年对内控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一次审查,并向股东报告内部控制 的有效性和在年报中发布内部控制声明。与此相比,我国在内控评价报告方面与国外还存在 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企业情况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体系,它包括企 业内部控制环境评价、企业风险评估整体评价、企业控制活动整体评价、企业信息与沟通整 体评价和企业监控整体评价;要明确评价与报告的责任主体、内容与方式,以加强信息的沟通。

参考文献:

1.Professional Accountants in Business Committee (PAIB). Internal Controls— —A Review of Current Developments [R]. http://www.ifac.org.

2.金兰.COSO新报告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启示[J].集团经济研究,2006(83)

3.曾永煌.对完善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J].商业会计,2006(55)

4.张雷.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6

5.吕玉梅.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中外比较及启示[J].商业会计,2007(18)

6.陈锦烽,苏淑美.内部审计新纪元—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M].大连出版社,2006

7.张宜霞,舒惠好.内部控制国际比较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江苏省有色金属地质勘察局814队 江苏镇江 212005)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篇4

内部控制的框架最初由美国COSO组织 (全美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 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 目的在于保证企业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促进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以及实现发展战略。2010年4月, 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连同2008年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全面建成。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最初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费根堡姆于1956年提出, 经过世界各国企业和相关组织的不断探索而完善,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9000系列标准, 被看做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重点和实施细则, 被很多企业采用执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主要在于“始于关注顾客的需求, 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对工业企业来说, 就是为顾客提供令其满意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并持续改进。内部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这两个管理体系目前在很多工业企业当中运行, 而在实际执行中往往自成体系, 由不同的部门牵头, 内控体系建设和监督执行主要由内部审计部门负责,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监督执行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 而这两个体系又具有功能上的交叉与重合, 在运行过程中往往出现多头指挥的现象, 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降低了经营效率效果。

二、内部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

1. 一致性

目标的一致性。从字面上看, 内部控制重点关注的是与保证企业资产安全、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财务及相关信息的准确报告、促进经营效率与效果提升和发展战略的实现等因素, 以维护投资人的利益;全面质量管理从质量的角度出发, 通过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持续改进的循环, 以维护客户利益为基本出发点, 最终目标是达到顾客满意与合法合规;从实质上看, 全面质量管理通过一系列管理活动向顾客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与服务形成对产业内竞争对手的成本领先和差异化优势, 抢占市场份额, 获得高额回报, 为投资人创造更多利润。从这个层面上看, 两个管理体系的目标是一致的。

手段的一致性。内部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都是通过对企业各部门日常运行的管控实现管理目标。它们都十分重视业务流程的规范化, 通过制定执行一系列控制文档对企业各部门的相关活动授权、定责, 实现标准化管理, 并通过建立评价体系加以约束和考核。它们都非常关注对风险的识别和控制。内部控制活动通过风险评估识别、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 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通过控制活动将其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全面质量管理十分关注产品与服务实现全过程的质量风险, 通过控制活动将其尽可能降低。

2. 差异性

内涵的差异性。从内涵上来看, 内部控制的范畴比全面质量管理更广泛。《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涉及企业18个方面的控制: (1) 组织架构; (2) 发展战略; (3) 人力资源; (4) 社会责任; (5) 企业文化; (6) 资金活动; (7) 采购业务; (8) 资产管理; (9) 销售业务; (10) 研究和开发; (11) 工程项目; (12) 担保业务; (13) 业务外包; (14) 财务报告; (15) 全面预算; (16) 合同管理; (17) 内部信息传递; (18) 信息系统。ISO9000体系涉及19个方面的内容: (1) 管理承诺; (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3) 质量方针; (4) 策划; (5) 职责、权限和沟通; (6) 管理评审; (7) 资源的提供; (8) 人力资源; (9) 基础设施; (10) 工作环境; (11) 产品实现的策划; (1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13) 设计和开发; (14) 采购; (15) 生产和服务提供; (16) 监视和测量; (17) 不合格品的控制; (18) 数据分析; (19) 持续改进。从以上两种体系涉及的内容看, ISO体系有部分内容如销售、采购、人力资源、存货管理、合同、第三方的资产的控制等内容在形式上与内控规范有重合之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是以资产安全、合法合规、效率效果、财务和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为关注焦点, 而ISO9000体系以产品和服务形成中的质量控制为关注焦点, 实质上还是为了防范质量风险, 保证企业经营的效率效果。《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在社会责任、采购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外包等指引中都提到了质量控制要求, 但是和ISO9000系列比还不够系统全面, 但从这点也看出, 质量控制应归属于内部控制的范畴。

焦点的差异性。内部控制更关注于对企业风险的全面管控, 尤其是对内部的战略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的控制, 通过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来控制风险, 并通过对控制的监督来保证控制效果, 从侧重点上来看, 更多地关注于资产安全、经营成果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而全面质量管理的关注焦点就是质量, 通过对质量 (良好的顾客体验) 的不断追求, 促进企业经营成果的提升和发展战略的实现。现行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虽然对于质量的经济性也有所考虑, 但与内部控制体系中对成本的全面考虑来说缺乏系统性。世界各国企业通过多年的管理实践证明,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能有效降低运行质量成本, 但预防和鉴定成本如何适应企业的财务政策, 降低企业的总体风险, 各种质量管理体系中均未涉及。举例来说, 如果通过负债筹资购买先进的加工制造设备和检测检验设备对产品质量、销量、售价的提升而增加的利润不足以弥补利息支出, 甚至导致企业资金链的紧张, 站在股东的角度, 这样的投资就是失败的, 从长远来讲, 对顾客也是不利的。因为企业如果陷入财务危机, 将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如优质员工辞职、车间停产、品控能力下降、售后服务中断等等, 这些都是重大质量风险。

三、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整合进内部控制框架的思路

根据COSO框架, 内部控制包含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方面。实际上, 在典型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系列标准中, 也从这五个方面对质量控制进行了规范化, 只是在表述上以质量为主线, ISO9001-2008指出:“本标准使组织能够将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与相关的管理体系要求结合或整合。组织为了建立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 可能会改变现行的管理体系。”这说明了管理体系整合的适当性和必要性。下面, 笔者围绕“持续改进质量--顾客满意与合法合规”这个主线, 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ISO9000系列标准为例, 探讨怎样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整合进内部控制框架内。

1. 内部环境的整合

组织架构方面。管理者代表应该由首席质量官或执行董事出任, 其必须具有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知识和技能。设立风险管理组织, 负责企业风险的信息搜集、评估、提出和实施风险应对措施, 其中一名成员由质量管理部负责人兼任。质量管理的目标就是尽可能降低质量风险, 包括质量特性达不到顾客需求的风险以及与质量相关的合法合规风险。质量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应为质量管理部。

人力资源方面。在人力资源开发环节中, 注重与产品质量特性相关人员的培训, 确保他们拥有并保持相应的能力。

企业文化方面。在内部控制措施中加入企业质量文化的培育, 将质量文化融入企业整体文化的框架, 并时刻保持对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评估工作。

2. 风险评估过程的整合

质量管理部要组织企业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确定风险承受度、识别风险 (包括内部和外部风险) 、风险分析来评估质量风险。需要指出的是质量风险绝大多数都属于内部可控风险, 可以通过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系列控制活动来实现风险控制。对于不可控的外部质量风险, 如因国家法律法规的修改导致产品的技术指标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意外情况发生等, 应提交风险管理组织, 由企业高层拟定应对措施。

3. 控制活动的整合

资金活动方面。将对质量活动的现金支出与企业筹资、投资以及资金营运结合起来, 严格纳入企业的资金预算考核评估体系, 避免因与质量相关的活动导致资金链断裂。

采购业务方面。将内部控制规范的控制要求与质量管理体系中外购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结合起来。确保遵循内控规范的前提下在供方选择活动中融入质量控制要素, 采购活动的全过程有质量管理部门人员参与决策。

资产管理方面。将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的控制内容与不合格品控制、检验测试器具管理、技术状态控制管理结合起来。

销售业务方面。加入与用户体验相关的控制活动条款, 为销售部门和人员明确质量控制相关的职责与分工。

研究开发方面。从立项研究到工程样机再到技术状态定型, 在内部控制措施中融入质量控制的要求, 同时注重质量特性保持和提升与研发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协调。

绩效考评方面。一方面, 针对质量控制拟定专门的绩效考评标准, 将其融入KPI管理工具中, 比如平衡计分卡。另一方面, 突出对质量经济性的评估与改进活动。合理支出预防成本与鉴定成本, 降低内部和外部损失成本, 将整体质量运行成本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需要指出的是, 对质量运行成本的分析、评估、控制必须与企业的总体战略、财务政策与资金状况有机结合。

4. 信息与沟通的整合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信息系统, 及时准确地搜集、传递与内部控制 (包括质量控制) 相关的信息, 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尤其是在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反舞弊机制的建立方面要融入全面质量管理的要素。目前一些比较先进的ERP系统已经融入了质量管理的要素。

5. 内部监督的整合

一般来说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由审计委员会 (或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 负责, 由内部审计部门具体实施, 融入全面质量管理要素时, 这个框架无需变动, 只是内部审计部门必须拥有质量管理的专家或审计人员同时具备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且其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不能由质量管理部门人员兼任。同时, 审计委员会 (或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 当中应该有熟悉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员, 可以是同时具有财务管理和质量管理经验的独立董事。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内部控制框架内整合全面管理体系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实践中, 通过ERP系统的助力, 很多企业已经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财务管理系统整合到一个框架内, 这实质上就是一种多维度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体系由财务专家提出, 最初的功能就是对财务报告的舞弊提供解决措施, 现在看来它发挥的功能远超当初的设想。内部控制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在今后的企业管理实践中, 它的内涵必将得到不断地丰富。

参考文献

[1]旷明燕.内部控制制度与质量管理体系的整合及效果[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1) :50-52.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框架简论 篇5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框架简论

本文从高新技术企业所特有的资产结构,股本结构和财务指标分析入手,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所处不同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就如何构建其基本的财务管理目标及框架从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或者企业价值最大化进行阐述和探讨.

作 者:金晓冬 JIN Xiao-dong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上海,08刊 名: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SU LIANH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4(1)分类号:H715.5关键词:无形资产 财务管理框架 矩阵结构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篇6

关键词:国有企业 资本经营 预算管理 框架体系

一、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的理论依据

(一)委托代理理论

在探寻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理论体系中,委托代理理论无疑是其中一项标准的理论框架。可以把对委托代理模型的研究看作政府改革理论的框架研究标准。其中政府是委托人,管理者作为代理人。依照委托代理关系,在满足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红利分配关系的前提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要求上缴部分国有企业利润,而缓解代理权问题的途径是通过分配现金红利,使经理层的现金支配权降低,因为一旦企业具备足够的现金可能产生过度投资的现象。同时,减少经理层的现金支配权可以充分监督管理层的支出行为。实践表明,现金分配红利,不但可以限制过度投资,同时能够增加股东财富。

(二)预算软约束理论

预算软约束是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面临的特定约束条件,是国有企业委托代理的显著问题。这一理论是匈牙利科学家科尔奈提出的一项极具代表性的科学理论。他发现社会主义国家往往通过减免税收、追加投资以及其他救助补贴的方式来处理国有企业的亏损状况,以达到国有企业不被市场淘汰的目的。同时,国有企业经营者寄希望于国家给予财政的支持与补助。这种现象叫做“预算软约束”。在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初期,政府并未将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首要目标,当时盛行的是预算软约束。然而随着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本的转化,出现了以出资人回报最大化的硬化预算约束。因此,国有企业在要逐步将经营管理流程向有效解决软约束问题的方向转化。

(三)资本经营理论和管理控制理论

在解决国家进行资本管理时出现的由于各种限制条件而产生的问题时,我们提出了管理控制理论以及资本经营理论,这两种理论在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国有企业在资本经营和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诸如转让、变现、投资、国有企业合并以及融资等问题。因此,以资本经营理论为基础去研究资本经营以及运作,是当前需要亟待实施的政策。管理者通过对组织中其他成员进行影响,以实现组织整体战略,从而达到企业整体目标的的实现。在管理控制过程中,根据控制环节的差异,将控制系统分为激励基础控制系统、考评基础控制系统、预算基础控制系统和制度基础控制系统。预算管理控制是当前的社会、法律和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实现资本保值和增值的有效途径。

二、国有企业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框架体系构建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原则

国家预算编制原则是是编制国家预算的纲领。不同国家和社会形态在编制预算时都有其各自的出发点。资本主义时期各国政府预算编制具有公开性、可靠性、年度性、包括性和完整性。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实施政府机构预算主动权原则提高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程度。中国在编制国家预算时除了公开性、可靠行和完整性原则以外,根据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还制定了以下原则:第一,保证当年预算收支平衡的同时,略有结余原则;第二,平衡积累与消费比例关系的原则;第三,搞好国民经济发展国家预算关系的原则;第四,严格贯彻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路线的原则;第五,遵循国家及地方国有经济布局和战略规划原则。

(二)具体编制方法

自然垄断行业和普通竞争行业经营性企业国有资产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范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主体是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国家财政部门。在编制程序上,第一,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清晰界定编制原则和编制范围,建立统一预算体系。第二,完善后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测算工作。第三,整理部门编制建议以及编制草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过程中,中央以及地方国资委首先针对直接受中央管辖的国有资本以及地方管理的国有资本进行预算的编制,其后由国资委对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进行汇总,形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建议草案。在编制方法上采取:第一,采用更合适、更科学的编制方法,让预算编制工作不断完善。第二,采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及管理软件,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网络平台,让预算编制更加合理、准确,让信息收集及汇总工作更加轻松。第三,采取多种预算编制格式相结合的方法,使预算结果更加全面,及時做到几种方法的相互弥补和统一。第四,在时间方面,可以适当调控编制时间,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酌情延长。

(三)编制流程

在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时,其关键是建立国有资本的运作平台。清晰划分企业市场运作模式和政府的行政性本质,是操作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体系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建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这样一个中间机构来协调被投资企业和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之间的关系,这个中间环节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枢纽,更是其中的载体。由此建立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框架体系。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流程主要由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考核评价等整体流程组成。

(四)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内容

1.国有资本收益

国家以资产所有者的身份依法取得的国有资本投资收益,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国有股的利息及股利,即股份制国有企业中,国家参股和控股的部分取得的利息以及股利;第二,国有独资企业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应当向国家缴纳的企业利润;第三,转让国有资产、产权、股权、股份等取得的收入;第四,清算收入,在清算过程中由国有独资企业取得的收入,同时国有的控股企业享有的公司清算收入(不包括清算费用);第五,其他国家取得的国有资本收益。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在国有资本支出方面包括:第一,费用性支出,当前我国庞大的困难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特困家庭生活补助、离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等问题亟待国家解决,同时国家的社会职能部门,后勤体系,企业社会化建设等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诸多问题更不容忽视,通过弥补国有企业改革成本,解决因历史原因产生的遗留问题,同时企业的污染支出等问题严重。这些问题都需要国家资本进行支持。第二,资本性的支出,根据国家的长期产业规划以及国有经济布局规划调整,支持国有企业创新、重组以及改制,从而大幅度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是国有资本支出的重要环节。第三,用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其他支出项目。

三、总结

建立国有资本的经营预算管理是对全国经营性国有资本进行的全面系统规划管理。预算管理作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工具,有助于对国有资本进行统筹管理,借助于存量调整和增量投资两个模式,让国有资产在全国范围内有机流动、优化组合,引导国有企业向支柱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性产业进行,充分提高国有资本的周转效率,优化国有资产布局。通过对投融资体系改革的深入,有利于政府对公益性投资与经营性项目进行类别管理,达到国有资本经营和城市经营效益最大化。可以明确落实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收益权和投资权,让收益分配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出资者的合法权益。作为政府预算框架体系组成部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将更进一步促进政府预算的时效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l〕王圆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广西大学,2007

[2]许雅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建构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6

[3]张秀烨,张先治.转型经济下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政府与国有企业财务契约关系的重构.东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参考,2007(ll)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篇7

2008年6月, 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出台, 其中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以下简称《评价指引》) 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以下简称《审计指引》) 。这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应用+评价+审计”三位一体的规范体系初步形成。

国内学者围绕内部控制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鲜见针对内部控制评价及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研究。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有整合的可能性, 更有整合的必要性。本文首先对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必要性、可能性进行分析, 提出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大体思路, 最后尝试建立一个具体的整合框架。

从本质上说, 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都属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范畴, 为避免概念上的混淆, 有必要先对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进行界定。本文中的内部控制评价专指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做出评价;内部控制审计, 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 对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进行审计。

二、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 整合的必要性

1.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都是对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实施有效性进行评价, 出具评价意见。二者在工作内容上具有一致性, 可相互利用, 若不进行协调整合, 必产生大量重复性工作, 导致不必要的浪费。成本效益原则是企业的行动指南, 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整合至关重要。

2.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主体各有长短, 为真正达到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并行的预期效果, 应对二者进行整合。

(1) 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评价由企业管理层实施, 其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 存在缺乏客观性的缺陷, 但也具有信息优势。

首先是客观评价问题。企业对自身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易受主观意识影响, 难以识别内部控制问题所在。此外, 内部控制设计、实施、评价在我国开展时间并不长, 我国大多数企业人员尚不具备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所需的知识、经验和能力, 其客观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专业胜任能力值得怀疑。

其次为客观反映问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具有经济后果, 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表明,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债务契约条款、高管人力资本价值都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基于自利原则, 企业管理层存在掩盖内部控制缺陷的动机。

再次, 管理层进行内部控制评价, 相比外部审计, 也具有一定优势, 即其对企业业务流程等各方面情况更为了解。企业日常监控和专项监控结合进行, 再辅之以内部控制评价, 容易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评价。

(2) 内部控制审计:专业能力强, 但难以全程监控。内部控制审计由外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 其作为评价主体既有优势也有劣势。首先, 会计师事务所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独立性更强, 更具专业胜任能力和丰富经验。然而, 会计师事务所处在企业外部, 从有限理性及成本效益方面考虑, 难以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情况全程监控, 易忽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小缺陷, 而小缺陷也有大文章可做, 看似简单的问题, 可能具有深远的控制意义。

3.我国内部控制实施现状及大量实证研究表明,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意识并不强, 企业内部管理层和外部会计师事务所都不具有持续评价动机。我国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主要靠政策法规强制推动, 如不进行规范, 各主体被动为之, 一些没有明确规定、有空可钻的灰色地带, 例如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不明等, 必成为滋生舞弊的摇篮。若如此, 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同步进行, 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 看似规定严密, 无懈可击, 仍可能出现大量舞弊。

整合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 进一步限定企业和注册会计师责任, 保证内部控制整套体系实施效果, 势在必行。

(二) 整合的可能性

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根本目标具有一致性, 这是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得以整合的根本原因。内部控制实务从最初简单的内部牵制手段发展到如今的全面风险管理, 从来都是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目标 (以风险管理为手段) 而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内部控制从其本质来看, 便是为了促进组织实现其目标。当然, 资本市场环境下, 强制披露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还为了减小信息不对称以保护投资者利益。

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实施主体具有不同动机和直接目标: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评价起源于财务报表审计的需要;管理层实施内部控制评价, 更多的是被动遵循法律法规要求。但由内部控制本质所决定的, 无论内部控制评价还是内部控制审计, 作为内部控制系统中完善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评价, 最终都应回归内部控制本质, 即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完善, 促进企业目标实现。基于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具有协调整合的可能性。

三、整合思路

1.一个整合关键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对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及具体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都至关重要。首先, 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完善, 实现企业目标。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完善机制PDCA (计划—执行—检查—改进) 模型, 评价企业内部控制, 发现内部控制缺陷, 进而改进, 是内部控制完善关键环节。披露重大缺陷对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也很重要, 利益相关者可据此评估企业风险, 正确决策。

其次, 我国《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明确要求企业和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认定和评价, 对不同类型缺陷采取不同应对措施, 完成评价工作和审计工作时, 也明确要求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披露。因此, 具体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中, 管理层为规避经营风险、监管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规避审计风险最终也要落脚于内部控制缺陷识别、认定和报告。

然而, 我国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采用原则性规定, 并未提供具体方法、标准指南。原则性规定更多依赖主观判断, 需要隐性知识, 而隐性知识对工作人员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原则导向下, 内部控制缺陷界定、分类模糊, 基于自利主义倾向, 企业会尽可能掩盖内部控制缺陷, 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流于形式。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2011内部控制白皮书》的数据说明了这一点。2010年,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比例低于1%,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认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比例也低于1%。在99%以上认为自身内部控制体系有效的上市公司中, 多家上市公司实际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例如, 2010年我国有50家上市公司由于违法违规被监管机构处罚, 占2 105家上市公司的2.38%;截至2011年4月30日, 我国已有93家上市公司重述2010年年报, 占2 105家上市公司的4.42%。

在内部控制建立、评价、审计中,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都是最基础的问题, 其实施更面临严峻考验。如前所述, 企业内部管理层及外部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各具天然优势和局限性。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该如何协调以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和披露?考虑到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核心地位, 这是实施整合框架要明确的一个关键点。

2.一个基本问题:评价范围一致性。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已基本形成定论———对内部控制整体进行评价。而关于内部控制审计范围的争论则由来已久。有些学者从内部控制审计实施成本、国际惯例、注册会计师职业经验和胜任能力等角度分析, 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范围应限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但从内部控制本质来看, 从来就不应局限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而应立足于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此外, 从利益相关者需求出发———他们不仅关注报告目标, 还关注合规、经营、战略目标, 内部控制审计范围也应定位于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最终, 《审计指引》采用了一种折中的方式, 即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并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无法从内部控制系统中分离出来而独立存在的, 它总是与资产的保护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交织在一起, 因而其边界无法确定 (白华, 2011) 。可见, 划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实际上并不可行。无论从内部控制本质还是从实践可行性考虑, 内部控制审计范围都应定位于内部控制整体。因此, 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范围应一致定位于企业内部控制整体。

3.三个原则:各司其职是关键;相互沟通是保证;互相独立是前提。

(1) 各司其职是关键。整合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 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二者责任必须界定清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是企业董事会的责任;按照《审计指引》的要求, 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2) 相互沟通是保证。整合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 企业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应该知识共享, 信息共享, 相互沟通。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状况了解得更全面, 他们所拥有的对于本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特征的隐性知识可以和注册会计师共享;而注册会计师具有专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评价的系统知识, 掌握一定的系统性评价方法或评价工具, 在评价方案拟订、评价组织、评价实施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吴秋生等, 2011)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体和内部控制审计主体相互沟通是保证评价工作协调进行、整合框架得以建立的重要方面。

(3) 互相独立是前提。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必须相互独立。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 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协调沟通的同时, 必须保证彼此独立。否则, 内部控制审计便失去了存在价值。《审计指引》规定, 注册会计师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 应对其专业胜任能力和客观性进行充分评价。《SEC关于实施内部控制报告要求的声明》中也指出, 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必须进行持续、公开的沟通, 以创造形成高质量报告和审计的最佳环境, 但对沟通进行限制或规范的底线是不能使其丧失本来的价值。

四、具体实施设计:一个整合框架

1.评价标准的选取。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标准, 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 (1) 过程导向, 即内部控制有效性标准为遵循一套框架规则 (目前一般采用1992年COSO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 (2) 目标导向, 即内部控制有效性标准为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实现。

从过程导向标准来看, 即使内部控制设计、运行形式上遵循框架, 但不能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实现, 则不能认为其有效;基于目标导向标准,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基于潜在事项判断, 而非实际发生事项, 有效内部控制仅为实现相关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而非绝对保证, 实现相关目标的内部控制不一定有效, 未实现相关目标的内部控制也不一定无效。因此, 内部控制有效性标准应是过程导向和结果导向的结合。

相对注册会计师而言, 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实施细节更为了解, 因此, 过程导向标准评价中, 企业内部可提供更多资料, 以判断企业内部控制设计、运行是否遵循了这一框架。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实施能否为企业目标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这需要更为专业的判断, 注册会计师更能胜任之。由此,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标准应坚持过程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结合, 而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应各有侧重。

2.评价方法的采用。和评价标准相对应,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应采用全面透视方法, 即企业应以内部控制框架为参照物, 根据内部控制框架构成要素是否存在来评价内部控制设计是否有效, 然后测试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 最后综合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评价结果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做出总体评价。

同时, 注册会计师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直接目标是规避出具不恰当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及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的风险, 更注重结果;而基于有限理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 注册会计师只能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时点发表审计意见, 注册会计师宜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风险导向审计, 因此, 内部控制审计应该而且必然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摘要: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出台, 我国内部控制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既有整合的必要性也有整合的可能性。在整合大体思路的指导下, 本文尝试建立一个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协调进行的整合框架。

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整合框架

参考文献

[1].陈汉文, 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审计研究, 2008;2

[2].刘明辉, 何敬.内部控制鉴证的时点与时期之争.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9;8

[3].刘明辉.内部控制鉴证:争论与选择.会计研究, 2010;9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篇8

一、公司治理概念的内涵

近半个世纪以来, 随着跨国公司全球化趋势的蔓延, 公司治理已成为中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中外学者对公司治理的理解出发以阐明公司治理的内涵。对公司治理概念的理解, 目前主要有以下观点:

Tricker (1993) 指出:“公司治理包含对现代企业行使权力的整个过程。一般以治理机构为中心, 这个治理机构通常称为董事会, 但并非一定要如此称呼。公司治理可以受到产权股份持有人、高级经理和审计师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Cadbury (1993) 指出:“公司治理是掌握、指导和控制公司的制度与过程。”

钱颖一 (1995) 认为,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 用以支配若干在公司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股东、贷款人、经理人员、职工之间的关系, 并从这种联盟中实现经济利益。这种治理结构包括:第一, 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第二, 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第三, 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

费方域 (1996) 认为, 公司治理的概念应该是一个知识体系, 可以用一系列互为补充的判断来加以说明, 包括公司治理的本质是一种合同关系;公司治理的功能是配置权、责、利;公司治理的起因在于产权分离;公司治理的形式多种多样。

谭安杰 (2000) 认为, 企业督导机制是一种进程和机制, 其宗旨是保证公司能以及时和负责任的方式, 为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积极进行工作。

综上, 作者认为, 公司治理是一种为了解决股份公司产权分离状态下的代理问题, 以降低代理成本和监督成本, 用以提高公司效率的制度安排。这种安排将有效地约束和激励代理人构成并使公司价值达到最大化。公司治理实质上是公司内外参与者之间进行博弈的产物, 应当包括会计信息披露机制、内部审计、对公司管理层的监督、代理权的竞争、公司激励契约和融资结构等。

二、关于管理控制的定位及内涵

管理控制属于管理学研究的范畴, 由于现代公司的管理制度越来越科学化、精细化, 管理控制等新的管理理念也不断得到人们的追捧, 因此, 近些年来它也越来越成为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比较权威的观点有以下几点:

马赛鲁 (Maciariello) 认为, “整个组织就如同一个控制系统”、“控制被视为控制系统的一项特征或属性”。由此出发, 管理控制就不仅包括控制战略, 还包括控制的执行, 即管理控制包括计划、组织和领导职能。马赛鲁将管理控制系统分成两个相互支持的管理控制子系统, 即正式系统和非正式系统。这两个控制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支持, 共同构成一个具有适应环境变化能力的控制大系统。

罗伯特·安东尼将管理控制定义为:管理者影响组织中的其他成员以落实组织战略的过程, 作为组织的战略执行系统, 管理控制明显区别于组织的其他控制方式, 如“战略规划”、“经营控制”等。

国内学者张先治教授认为, 管理控制是对经营活动效率和效果的控制, 是内部控制的主导与核心。并指出管理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环境、控制变量、控制标准、信息报告、执行评估、纠正偏差、业绩评价、激励机制、沟通交流、监督控制十大要素。

作者认为, 管理控制系统是一系列有关信息沟通的框架系统, 这个系统通过信息处理以便于帮助管理者协调一个持续经营组织中的各个部分, 以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控制系统的目的是用于帮助管理人员协调组织中各个组成部分并且指导这些组成部分的目标趋同于组织的目的、目标和任务, 具体包括:

第一, 管理控制系统是一个确保资源有效利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组织系统。确保资源有效利用就必须研究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做到效果和效率的统一, 因此管理控制必须考虑物的因素。实现组织目标就需要研究如何协调组织各分部的利益, 使各分部的目标与组织的整体目标相一致。这样管理措施的制定必须考虑人的因素。总之规划管理控制时考虑因素较多, 还需要考虑组织背景关键变量, 比如外部环境、技术、结构、规模、战略和文化等。

第二, 管理控制系统实质上是一个自上而下分解目标计划、再由下向上收集信息、反馈信息的信息沟通机制。它是一个“从上到下, 再从下到上”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信息交流机制。

三、公司治理与管理控制的整合框架

公司治理包括外部监控机制和内部监控机制。外部监控机制是指资本市场、中小股东、经理市场、产品市场、国家法律和社会舆论等外部力量对公司经理层 (代理人) 的监督。内部监控机制主要是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对公司经理层进行监督的机制。内部监控机制的作用既体现在有效地约束和激励公司经理层的构成, 又体现在它有责任利用内部管理控制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和审计评价系统等, 来保证公司经理层向公司外部信息使用者所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马赛鲁将正式控制系统分成:框架结构、战略、控制措施和程序、激励、沟通与协作、管理风格、基本价值观等。作者借鉴马赛鲁的划分方法将管理控制系统分为五个组成部分, 即公司组织结构与组织管理系统、公司战略目标与决策规划系统、会计审计系统、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和公司文化与价值观系统。其中内部管理控制系统是在组织管理系统、战略目标与决策规划系统、组织制度以及会计审计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进行约束和激励的制度化规范。

除了公司治理系统和公司管理控制系统之外, 还存在两个重要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公司信息分享网络, 即通过设置常设委员会、召开正式会议、鼓励全员参与等方法使信息在公司治理系统和管理控制系统之间畅通地流动。第二个因素是公司外部环境, 包括公司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背景、竞争对手、供应商等因素, 它既是影响公司治理系统和公司管理控制系统的重要因素, 又是构成公司治理的外部监控机制的内容。基于上述分析, 作者构建的公司治理与管理控制的整合框架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Maciariello.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M].Prientice Hall, 1994, second edition:37-44.

[2]张先治.建立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框架的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 2003 (11) :67-71.

[3]高晨, 汤谷良.管理控制工具的整合模式:理论分析与中国企业的创新[J].会计研究, 2007 (08) :68-70.

[4]冉秋红.知识导向的管理控制系统:基本框架与具体运作[J].会计研究, 2007 (09) :60-66.

[5]桑士俊.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治理效率——基于公司代理成本的分析[J].会计研究, 2007 (06) :84-85.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探讨 篇9

关键词:风险管理体系,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存在于任何一种类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中, 经济形势时刻变化, 经济发展日新月异, 财务风险无论是在重要性还是在危险性上都相对较为突出, 重视财务风险是企业必须要首先考虑的, 因此如何控制财务风险被学者广泛论述和研究。集团企业的规模大, 层级体系多, 财务风险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大。二十世纪初, 世界著名集团公司相继破产, 如香港百富勤投资集团、日本八百半公司、美国投行贝尔斯登, 集团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都有放大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同时, 美国次贷危机中雷曼兄弟及中国德隆集团的破产也足以让我们认识到集团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

健康的财务框架增加企业提高其面对风险处理的能力, 财务风险框架的建设应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 系统性原则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 财务管理强调其整体性, 其组成要素共同支撑其财务系统运行, 各组成要素是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影响企业财务的各组成要素互相关联、共同作用, 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二) 环境分析起点原则

首先要阐明什么是环境, 前面提到要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 那么既然是框架它就存在边界, 边界之外的因素就是环境。环境分析是每个集团企业制定其战略目标前的必须课, 战略目标的的基础就是环境分析。本文所谈到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服从集团企业战略目标, 两者具有一致性。

(三) 目标导向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是指我们在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时, 以确立的目标为导向。我们应该以目标为导向确定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体、活动和保障措施。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乃至战略管理的一部分。

(四)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成要素依据企业环境变化而变化,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要求企业根据环境变化对框架构成要素进行重新评估、分析, 要求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国家现状, 依据国情, 而不是照抄照搬国外的制度、实施措施或框架结构, 并且有针对性的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目标中出现问题。

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

本文的框架是具有内在一致性、按照一定逻辑组成的一系列要素的集合, 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参照蓝图。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但理论框架的落地需要实施框架来切实解决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施问题。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三层结构:

(一) 目标层。

目标是指导实施层依靠目标层进行指导, 也是其参考的的重要依据, 最终也是企业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宿。集团企业的行动方向就是既定的目标, 对其行动成效的考评依据也是其目标是否实现, 无具体目标的行动没有任何实施价值, 没有目标的实施活动也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实际效果和提升多少效率。企业按照环境分析起点原则进行分析、制定目标, 选择其中切实可行的目标, 这就是目标层构成的要素。目标包括具体目标和战略目标, 不同结构层级责任主体的目标为具体目标, 战略目标则是企业层的整体、长期的目标。

(二) 管理层。

程序方法、责任主体以及保障体系等是管理层的组成要素, 目标层进行的实践活动具体体现在管理层。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核心部分就是管理层。基础层的支持和保障是管理层存在基石。目标层是管理层方向, 受制于目标层, 但其存在对目标层层级目标的实现起决定性作用。管理层是基础层和目标层之间连接的桥梁, 是基础层的现实表现和目标层的具体实践。

(三) 基础层。

基础层是整个过程的基准点, 即企业所开展的所有管理活动都是为了从目标的建立到目标的完成, 从实际出发所建立的基础层, 是构建整个框架的基础, 基础层体现了企业目前面临的显示情况和实际状态。管理层为基础层提供保障和支持, 同时基础层也限制和制约管理主体、保障体系和管理活动。

三、结语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无处不在, 财务管理复杂多变, 我们必须构建一个框架, 完善整个系统进而通过规范的体系进行综合治理。企业要达到有效、高效管理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的效率和效果紧紧靠责任主体落实财务风险管理流程和实施程序方法很难完成, 我们通过构建目标层、管理层和基础层三个管理层次, 这其中又包括五个要素, 分别是责任主体、管理目标、保障体系、程序方法和管理基础。三个层次与五个要素是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 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 从而预防企业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农跃.企业全而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8.

[2]王洋.论我国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J].长春大学学报, 2011.

[3]杨周南.论会计管理信息化的ISCA模型[J].会计研究, 2003.

[3]于富生, 张敏, 姜付秀, 任梦杰.公司治理影响公司财务风险吗[J].会计研究, 2008.

[4]张伯伦.垄断价格理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5]张敏慧.新形势下对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若干思考[J].会计之友, 2012.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篇10

关键词:数字海洋,海洋资料,共享服务

多年来,我国已投入了巨额资金对管辖海域及国际海底的部分海域资源和环境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调查研 究,获得了大 量的海洋 科学数据。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业务体系的海洋资料存储标准、调查仪器设备(观测精度、订正、校正值)、采用的计 算公式、基准点、基准面及坐标系统等不统一,从而造成不同区块、不同年代和不同项目获取的海洋资料难以融合使用,海洋资料的整体应用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为此有必要开展统一规范的海洋资料整合技术,但海洋资料整合工作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和业务单位以及多类型的海洋资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与此同时,我国相关行业对海洋环境、资源、管理和海洋经济开发利用等海洋科学数据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如何实现海量数据的集中管理与高效共享使用已经成为海洋工作者亟须解决的重要任务。

为此,国家海洋局启动了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基于数字海洋的资料整合与共享应用服务示范”,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开展技术和服务模式的探索。

1 研究目标

“基于数字海洋的资料整合与共享应用服务示范”公益项目正是立足于解决海洋资料整合技术与实现高效统一的数据管理与共享,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我国数字海洋框架为基础,实现海洋资料的整合和共享应用,充分发挥海洋资料在海洋经济、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科研、社会公众以及各类专题应用等领域的服务保障能力和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该项目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研究我国历史上多种来源、不同观测手段、不同坐标基准的海洋环境调查资料以及目前我国业务化观测的 海洋环境资料整合处理方法,建立海洋环境资料整合技术体系,为全面开展我国海洋环境资料整合奠定技术基础;二是为了进一步检验资料整合处理的技术水平,开展整合处理资料成果的环境信息产品研制;三是利用并行、虚拟化等新技术,尝试解决大数据量访问效率低和资料共享使用的问题;四是利用目前我国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建设成果,开展信息共享服务示范,进一步发挥我国数字海洋建设成果在海洋综合管理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 研究内容

“基于数字海洋的资料整合与共享应用服务示范”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海洋水体环境资料整合处理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

针对现有的海洋水体环境资料,充分考虑其来源、获取手段等特点,编制覆盖面广、可操作性强、规范性严的海洋资料的整合技术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展海洋水体环境资料整合处理技术研究,包括海洋水文、海 洋气象资 料的标准 化,排重,各类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订正、平差计算,数据质量评价及检验评估,要素抽取、转换等整合处理技术研究,以及原始数据集、基础数据集和要素数据集的整合处理。同时开展海洋环境地理产品研制,包括西北太平洋区域海洋水体环境基本场信息产品的研制、山东近岸区域基础地理数据、水深数据更新及重点区域的三维全景产品制作。形成较为完善的海洋水体环境资料整合处理和应用技术方法体系以及各类海洋水体环境与基础地理信息产品,为海洋综合管理、应急指挥、科研等提供海洋环境地理基础数据和产品支撑。

2.2 海底资料整合处理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

根据现有海底资料特点,开展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资料处理技术的标准化建设,包括建立和完善海洋沉积物粒度分析、黏土矿物分析、年龄测定的标准化技术、多源异构的原始船测信息到基础地球 物理数据 转换的标 准化技术 等。同时开展海洋沉积物地质数据分析技术标准化研发和示范性数据产品构建、海洋多波束测量信息水深地形转换的处理技术标准化研发和示范性数据产品构建、海洋重力测量信息布格异常转换的处理技术标准化研发和示范性数据产品构建、海洋磁力测量信息异常转换的处理技术标准化研发和示范性数据产品构建、多源多时空海洋地球物理资料融合处理技术标准化研发和示范性数据产品构建。旨在完善构建覆盖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各类调查资料采集处理技术体系,为今后相关数据的处理建立依据。

2.3 海洋资料管理和共享服务系统建设

海洋资料管理和共享服务系统是实现海洋资料高效管理与有效服务的重要方式,因此建立一套基于并行数据库和虚拟化工作空间的海洋资料管理和共享服务系统,以适应海量数据的管理应用需求,同时满足用户对海洋资料的高效、安全的应用服务需求,并达到在科研用户中示范应用的目的。通过建立安全、有效的数据库,实现海洋数据在原始数据库层、基础数据库层、要素数据库层、产品数据库层间的顺畅流转和有效存储管理。同时用户可通过海洋数据门户网站进入虚拟化工作空间,使用系统数据进行模型运算、产品制作等,在提供高效数据应用服务的同时保障数据安全。

用户通过该系统在数字海洋专网节点远程检索,使用该系统提供的全部海洋基础资料。同时,用户可利用系统的计算环境,制作专属数据成果和产品,并通过系统向管理员提交下载申请,审核通过后,可将成果和产品下载到本地客户端使用。

2.4 基于数字海洋传输共享技术研究与信息共享服务系统研制

开展各类海洋资料共享服务建设,需要建立有效的数据交换渠道。基于数字海洋框架的互联技术,使多个业务节点实现即时资料的共享服务。通过已建设的数字海洋框架的系统接口、数据接口和应用服务接口,集成海洋环境与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库和产品数据库,开发具有并行数据高速检索、ETL(数据抽取、转换、加载)、可视化表达和产品、在线即时分发服务等功能的海洋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并基于此系统开发海洋灾害应急专题信息服务系统,为海洋灾害(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应急提供综合信息产品服务[1]。

2.5 海洋综合管理信息服务示范应用

根据山东省海洋管理部门应用示范的需求,首先开展基于“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和海洋信息共享服务系统服务接口改建工作,进行应用中间件开发或业务系统改造,实现山东省海洋综合管理业务系统自动化获取海洋环境与基础地理数据;再通过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海洋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和海洋防灾减灾专题应用,获取数据产品和服务。由此实现在海域管理、海洋经济、海洋环保、防灾减灾等海洋管理业务工作中对海洋环境与基础地理数据的共享应用,并对系统运行及共享应用效果进行评估,为其他沿海省、市、自治区海洋管理部门海洋环境与基础地理信息共享提供示范(图1)。

3 创新点

(1)建立完善海洋资料整合处理标准规范,按照面向应用服务的数据组织模式,改造现有档案式管理模式的数据,建立以要素为索引的整合数据和信息产品。

(2)建立基于并行数据库的海量数据存储、查询和运算体系,提高大数据量快速处理能力。

(3)采用虚拟化技术为用户提供海洋综合管理和科研的数据应用工作空间,在满足数据安全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高效的数据共享服务。

(4)建立海岸带全景三维模型,实现基于三维球体模型的高分辨率和多视角实景影像以及背景场、实时数据的网络化快速调用和访问。

4 海洋环境与基础地理资料共享实现技术方法

通过海洋资料整合技术研究,研制资料整合管理制度和海洋水文、气象、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整合技术规程。基于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结合现有的业务体系,利用网络互联互通技术,建立统一的数据通信网络,对汇集、接收的海洋环境和基础地理资料开展数据整合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在资料整合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原始数据、基础数据、要素数据集和产品数据的数据库管理体系,并构建海洋环境与基础地理资料共享服务示范系统,面向政府机构、高校单位等用户开展示范应用。总体流程如图2所示。

从项目内容结构和各项工作之间的前后逻辑关系上,总体技术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开展资料整合技术研究,包括资料的标准化处理、排重技术的研制、数据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订正平差计算、数据质量评价及检验评估、要素抽取转换技术研究。开展示 范性海洋信息产品的研制工作,包括插值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客观分析方法等统计方法的研制,以及不同类型不同分辨率产品的制作。建立海洋资料整合标准规范体系。对整合处理后资料,按照级别,分别建成原始数据、基础数据、要素数据和产品数据库。

(2)基于并行数据库技术以及虚拟化应用研究,建立多层次 海洋环境 与地理信 息数据库 系统,研发海洋资料共享门户软件,为科研用户搭建一个包括原始数据集、基础数据集、要素数据集、产品数据集,访问高效、安全可控,又方便共享使用的用户工作空间。

(3)通过研究并引入当今最新的数据集成管理与数据共享技术,连接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现有数据仓库作为信息共享服务系统数据库的主要数据来源,并集成资料整合的要素数据库和产品数据库,通过系统集成,实现信息产品在线申请、审批、下载功能模式的整合,建立信息共享服务系统[2]。

(4)开展海洋业务网络互连技术研究和网络通信系统研发,调研试点专网的网络结构、网络技术、设备、节点接入等情况,对网间互连技术进行研究。以数字海洋专网为基础,配置网间互联设备,设置网间互联管理节点,实现业务化海洋观测、监测资料的汇集、接收,为海洋资料整合工作提供资料基础[3]。

(5)利用信息共享服务系统,以山东省内海洋业务系统为试点开展海洋综合管理应用示范,并根据试点节点反馈意见,对海洋信息共享服务系统运行效果进行评估,改进应用方式手段,提高数据共享效率,为全国其他沿海省、市、自治区海洋管理部门使用海洋信息共享系统提供示范。

5 小结

(1)本项目建立了规范的多源海洋资料整合技术体系,首先从资料整合技术与管理的标准规范入手,着重开展了各类典型的海洋环境与地理信息数据整合技术的研究,同时对海洋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包括原始数据、基础数据、要素数据和产品数据。对于科学、合理的管理我国海洋资料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2)将并行数据库技术运用到海量海洋环境与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与管理工作中,并利用虚拟技术构建用户虚拟运行环境,用户利用远程虚拟桌面在服务器提供的虚拟空间进行数据应用,既保证了所有数据均未脱离服务器,又使用户在授权后可方便地获取运行结果。这是有效实现我国海洋资料集中管理、充分共享的新模式,对于发挥资料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3)基于数字海洋球体系统建立高精度、大区域海岸带三维全景数据模型,使海洋综合管理者脱离传统抽象的二维海岸带场景,真正具有现场感、临近感的工作状态,大大提高海洋综合管理的有效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这是实现我国精细化海洋综合管理的有效途径。

(4)该项目构建基于数字海洋框架的海洋资料共享服务示范系统将有效推进我国海洋数据共享服务,其工作思路与运用的技术手段,可为同行业相关研究起到示范与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蒋冰,高通,冷科明,等.深圳市数字海洋建设浅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30(7):40-42.

[2]石绥祥,雷波.中国数字海洋:理论与实践[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篇11

关键词:介词框架  “在……之上”  概念整合

一、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

概念整合理论是基于心理空间理论提出的认知语义学中的一种多重空间语义构建理论。Fauconnier(1997)基于心理空间理论,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概念整合理论(亦有译作概念合成)”,概念整合理论意在揭示自然语言中的实时意义构建及各心理空间的连接映射过程。Fauconnier和Turner(2002)对概念合成运作的思维空间进行了细致的阐述:空间是概念整合的基本理念,“概念整合”是人类把来自不同空间的输入信息有选择地部分提取并整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概念结构的一系列认知活动。因此,Fauconnier& Turner(2002)进一步提出了四空间论,并指出概念整合是在四个基本心理空间中进行的,即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输入空间I(Input Space I)、输入空间II(Input Space II)和整合空间(Blending Space)。

概念整合,作为一个常态的思维机制,必然在语言上具有普遍的体现,语言中的多数现象,都可以在意义上得到概念整合的合理解释。语言中的众多句法、词汇形式标记,事实上都是意义整合后的语言线索,用以提示相应的概念和意义。此外,概念整合是一个实时自然语言建构机制,那么概念整合很可能是一个连续的多空间合成动态过程,即一个语言现象的意义从具体要素、演变、定型乃至意义的转变都有整合的痕迹,这一点在历时语言的考察上也得到了验证。同时,这也进一步合理的解释了概念隐喻无法阐释的“非固定短语和违实现象的意义构建和投射”以及“概念投射的结构选择性”两大问题,为语义构建和演变提出了一个更加可靠的分析框架。

二、框式介词和介词框架

国内学者最早引入框式介词概念的是刘丹青(2002),他定义的框式介词为:“由前置词(preposition)加后置词(postposition)构成的、使介词支配的成分夹在中间的一种介词类型”。刘丹青(2003)根据句法特点把框式介词分为四类:1.双重赋元框式介词;2.词汇性框式介词;3.强化式框式介词;4.连接式框式介词。

陈昌来(2002)提出了相似的概念,称为“介词框架”,指“介词在前,其他词语在后,介词所介引的对象被夹在中间,形成了一个框架”。“介词是介词框架的前部,与介词相搭配的其他词语,如方位词,是介词框架的后部。

本文为描写的需要,采用了介词框架这一定义,从三个平面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应的分析,在一定的本体描写基础之上,结合历时演变,探讨“在……之上”的整合机制。

三、现代汉语介词框架“在……之上”及其演变和整合

(一)现代汉语“在……之上”的语料来源和总体分布

基于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在……之上”的分布频次为359条,其中“在”为介词(即非句子主要谓语的)的占到了252条,所占比率约为70%,占据了相对多数。前人将“在……之上”作为一整个框架专篇考察的著述很少,通常都是在“在……上/下”框架中顺带涉及,或是在汉语的空间隐喻、空间句法表达上作为“在”的大类整体考察。

(二)“在……之上”的语法化

Kuryowicz(1965:52)提出了语法化理论,即实词性成分虚化为功能性成分的历时过程。 Heine& Reh(1991)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将其从语素层面扩展到了词汇层面,并详细描述了相应的语法化特征:“语法化是一种演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单位失去了语义复杂性、语用显著性、句法自由性以及语音实质。这个过程中,词汇项和部分结构进入特定语境从而主要为语法功能服务,语法化总是伴随着相应的新语法功能的出现。”

“在”是一个在上古汉语中便已经常用的词,在周朝的《周易》《诗经》中,“在”已经有大量的用例出现。由此可以推知,“在”应该在更早的时期就已经出现并有初步的用例了。“在”有动词和介词两大典型的功能用例。

喻遂生(2002)专文探讨了甲骨文中用在动词后介引动作对象的介词“在”,孙朝奋(1996)通过历时考察,指出现代汉语的框式介词主要起源于秦汉时期,在魏晋六朝以后开始渐多。这一考察基于整体介词框架的起源,但介词框架“在……之上”的起源时间应该在汉魏时期,在宋代才逐渐成熟并有大量的用例。

“之上”在汉语历史早期,是以非词形式存在的,文炼、胡附(2002:91)提出了,合成方位词有的是单纯方位词前附“之”构成的,“之+上/下/前/后”等都是以单纯方位词为构词语素的后置词。因此,“之上”是由“之”和“上”组合而成的,助词“之”和方位名词“上”构成了“之上”这一句法组合形式,事实上,“之”是前后两个名词的连接手段。这一用法在周朝就已有用例了:

(1)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周易》)

(2)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诗经》)

这里的“N之上”,以现代汉语来说,就是“N的上面”,这里的“之上”还远不是一个词汇项,仅仅是句法上的线性组合。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N”全部都是表示地点和处所的名词。

春秋战国时,“N”就不再限于处所和地点名词,而扩大到表示事物、人、数量等名词。因此,“上”的语义开始泛化①,除了原有的方位义之外,在概念整合的作用下,意义虚化的“上”和共现频率较高的“之”逐渐开始出现难以切分的现象,同时“上”也产生了数量、地位、层级相较更高的意义。

(3)桓公,五伯之上也,争国而杀其兄。(《韩非子·难四》)

(4)或曰为其骄蹇,使其世子处乎诸侯之上也。(《公羊传》)

这一时期的“N”还是由实意名词充当的,进入汉代以后,“N”位置出现了大量的抽象名词,这也是“上”进一步虚化的标志之一,虽然依然有大量的方位名词用例,但是这一时期意义进一步泛化的“上”使得“之上”难以进行句法切分,抽象名词后的“之上”逐渐在句法上成为一个整体:

(5)然以掌握之中,引类于太极之上。(《淮南子》)

(6)若其不然,则工进无欣,何足贵於千载之上邪。(《史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之上”进一步虚化的用例,由于“之上”和方位处所名词长期共现,因此出现了语义冗余现象,这时期的“之上”出现了省略后语义不变的现象,我们可以据此认为,“之上”已经演变出了方位标记的功能,“之上”省略后语义不变的条件就是“N”必须是非抽象成分,“()”表示省略后语义不变:

(7)身与时舛,志共道申,标心於万古(之上),而送怀於千载之下。(《文心雕龙》)

(8)然则人生而戴天,诣老履地,而求之于五经(之上)则无之,索之于周、孔之书则不得。(《抱朴子》)

宋朝以后,“之上”在句法上逐渐固定,表示方位意义和层级关系的“之上”已经出现了典型的句法标记,“V+P+N之上”和“V+N之上”已经作为区别意义的句法标志,方位意义的表示已经逐渐需要前置词来承担,单纯的“零形式前置词+之上”已经主要承担层级意义了。但是这时期依然有部分两可现象存在,前置词标志并不是强制的,另一个重要的句法变化是,这一时期的“P+N”已经开始从补语位置向状语位移:

(9)庄宗诸弟在席,时友谦赐姓名,继麟坐在永王重霸之上。(《册府元龟》)(典型的方位意义)

(10)汉初右丞相居左丞相之上,史中有言曰:朝廷无出其右者,则是右为尊也。(《朱子语类》)(典型的层级意义)

(11)汉重王苍,位列三公之上。(《五灯会元》)(有标记表层级)

(12)青天之上有大日轮(《五灯会元》)(位移无标记表方位)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之上”历经了非词结构到高频共现结构到词汇组合的语法化进程,在句法标志、句法位置和语义特征上有了相应的特点。详见下表。

周 春秋战国 汉 五代 宋以后

句法标志 可点断 多数可点断 多数难以切分 虚化为方位标记 前置词标记

句法位置 动前状语位 动前状语位 动前状语位 出现补语用例 大量补语用例

语义特征 方位、处所 方位、处所、人、事物、层级 方位、处所、人、事物、层级、抽象名词 方位、处所、人、事物、层级、抽象名词;语义冗余 语义的句法区分逐步成型

结合“在”和“之上”的语法化线索,我们可以推出“在……之上”介词框架的演变轨迹:首先,“在”应该发展出介词的用例,并且是大量存在,这一时期大约为魏晋南北朝,同时“之上”应该演变为需要前置词标记区分语义的阶段,即宋代以后。事实上动词用例“在……之上”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但是标准的介词框架出现约是在北宋时期:

(13)于是开户入室,见袈裟覆一丛白骨,锁在项骨之上。(《太平广记》)

(14)而求至於所當為之地,非是欲將此心繫(系)在一物之上也。(《朱子语类》)

随后,在明清小说中,大量地出现了介词框架“在……之上”,这也标志着这一类前置词标记的介词框架已经走向成熟,语法化进程也进一步推进,使用和搭配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宋朝介词框架“在……之上”的语料用例占到总体“在……之上”的32.3%,明清时期已经达到79.93%。这说明了介词框架的发展已经逐渐走向定型,因此使用范围逐渐泛化,在句法位置的竞争中,占有了相对的优势地位。

(三)“在……之上”的概念整合机制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假说:仅以语言本身的因素考虑,认为前领式介词框架“在……之上”的演变是仅受到单一的语言系统规则制约的,即语言系统的自身要素制约 “在……之上”的结构应遵循下图所示的整合路径,并具有单向性和规则性两大特征,形成一个划一的类别。

“在……之上”的整合,基于类属空间的“空间”“实体”两大基础共性,同时“在”表达的“存在”与“上”之义是其本身具有的方位定向性,且提供了有差异的意义基底,使得整合后的介词框架,产生了不同于单纯组合的新意义,这一意义受到框架本身的制约,同时这一意义的演变,即传统语法化理论中基于认知机制下的隐喻和转喻造成的意义流变,实质上都是不同时期新创意义整合的表现,整合义作为新创成分,在句法上留下了相应的痕迹,即句法中的框架,框架作为表层的意义提示标记,限定了整体的意义范围,通过介引的介词成分实现整体意义的完构和凸显,实现了“意义引导自然语言构建,句法提供意义线索,句法框架来源于意义的痕迹”这一基于体验和使用的认知语言学语言体认观。

“在……之上”的概念整合图式如下:

1.基于概念整合模式做出的可能假设

假设一:介词框架的整合必然是基于相关输入要素的部分象似性和独特性的。完全相类或无关的要素只能进行组合,而不会产生新创意义,即所谓的整合实时语义构建,实质上就是输入要素独特意义的进一步融合。

假设二:“在”类前领式介词框架遵循了相一致的整合机制。其中“之+X”“以+X”等复合后置词本身已经是组合后的产物,前置词通过意义特征的逻辑关系推导,进入整合空间后,产出了新创意义。

假设三:新创意义的构建与产生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语法化上的意义演变本身就是反复概念整合的产物。

假设四: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实质,也是概念整合,并且属于特定类型的整合模式。

因此,语法化意义演变上基于隐喻和转喻的意义推演,其实质是整合机制的反复运作,这一机制既是意义的合成路径,又是意义合法性的检验路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语法化的意义流变总是具有强大的规律性。背后的认知实质,就是概念整合运作的结果。

假设五:概念整合和语法化应该具有交集,但是两者的本质并不相同。

语法化的典型标志:虚化、缀化、核心成分脱落为附着成分,它们是通过整合这一路径得以实现的。但是,整合的意义演变并不一定走向虚化,语法化也不仅仅通过整合得以实现。

2.基于假设的推论

推论一:由于概念整合必然需要心理空间要素具有象似性和差异性,那么在概念整合的个例考察中,类属空间和整合空间必然具有两类成分:类属空间关注共性,是合成的结构基础,整合空间则体现差异,即整合新意义的基础,基于两个空间的考察,就可以明确整合本身具有的特性。正如Fauconnier(2002)所说:概念整合是基于一定的相似关系或者相关关系发生的,这两类整合对应概念隐喻以及概念转喻的运作模式。其次,概念整合可以基于违实概念运作,这也说明概念整合机制的映射及运作是基于心理表征而非事实表征的(事实表征必然无法运作违反客观语义真值的概念),因此,这一整合机制的论证也需要借助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

推论二:“在”类前领式框架的概念整合遵循一致的机制,其考察可以通过“在”的隐现问题得以实现,前置介词的隐现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概念合成得越晚,隐现的频率越高,这一点在相应的框式介词研究中得到了证实,而且前置词往往和后置词处于意义同构的语境中,这一语境的语义冗余也可以得到概念整合的解释,并且前置词的隐现比后置词更加自由(刘丹青,2002),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整合机制的运作,遵循“后整合,先冗余”的规律(与心理学中的顺行遗忘机制非常一致,习得晚,遗忘晚,习得早,遗忘早)。同时,单纯的组合往往排斥隐现的问题,因为没有意义上的冗余可能,因此很少有后置词的隐现问题。

推论三:概念合成的机制并不是单次运作的,事实上,概念整合,是一个长时的语义验证机制。句法合理性的实质,就是概念整合的长时意义选择,概念整合既是语义合成机制,也是意义是否合法的验证机制,更是一个常时运作的思维机制。概念整合模式,也是论证概念整合的一种手段,概念整合是语法化的动因中的一员,部分语法化现象是由于概念整合机制所造成的。(更多的语法化现象,是由于词汇、句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要素造成的)

注释:

①泛化是意义层面上的,泛化和虚化并不是一个层面的现象,虚化

并不一定会伴随泛化。

参考文献:

[1]巴丹.“X之上”与“X以上”之辨析[J].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0,(3).

[2]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何薇.“之前”和“之上”论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

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1).

[4]葛本仪.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5]刘丹青.汉语中的框式介词[J].当代语言学,2002,(4).

[6]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898.

[8]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9.

[9]王世群.现代汉语框式介词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3.

[10]王梓秋.“仍然”与“在”“着”“了”功能比较研究[J].现

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9).

[10]文炼,胡附.处所时间和方位[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2.

[11]喻遂生.甲骨文“在”字介词用法例证[J].古汉语研究,

2002,(4).

[12]章士钊.中等国文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07.

[13]Fauconier,G,Turner,M.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Basic Books,2002.

[14]Fauconnier,Gilles.Mental Spaces: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15]Fauconnier,Gilles.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16]Heine Berned,Ulrike Claudi,Friederike Hunnemeyer.

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17]Kuryowicz,Jerzy. The evolution of grammatical

categories[J].Esquisses Linguistiques,1965,(2).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探究 篇12

集团企业可谓企业组织前进发展的一种模式, 由于其具有规模、协调等效应优越性, 近些年来特别趋向于主流企业组织发展模式。伴随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发展, 集团企业将面临愈来愈复杂变幻的环境, 财务风险管理要愈加具有全局、整体和动态理念。可是集团企业也因为企业组织规模的相对扩大和组织层级的增加, 财务风险的传导性与财务风险的危害性变得愈来愈显著, 导致本身财务风险管理的难度加大。因而如何防止因企业规模扩张而逐步增加的财务风险则成了一个亟待化解的问题。以目标做导向, 借助规范的研析手段, 结合系统化等原则, 创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同时对于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以及管理要素实施系统分析研究。进而从宏观角度构建从上至下的风险管理系统, 为更好地推进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 探讨提出了一定的理论实践依据。

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基本框架体系

集团企业出于调整资源、提高整体竞争力的要求, 以集团企业的总体战略为目标, 把关键财务事项决策权集中于集团企业母公司, 而赋予下属企业一定的自主经营权, 保证企业集团的战略实施同时加强集团企业母公司对重大风险之控制力。

(一)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具备三级层次相融体系

集团企业是以母公司做核心构建的具备多层法人治理结构之组织体系。母公司主管制定集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系, 监督与协调集团企业内部各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 以达到集团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在集团企业内部构成了一个具备三级层次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结构, 也就是集团方面财务风险管理系统、集团下属企业方面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与业务方面财务风险管理系统。

1. 母公司架构整个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战略、目标、策略以及对重要风险防范事项的决策;

2. 集团下属企业于母公司授权下执行本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职能, 及时同母公司予以信息风险交流;

3. 业务机构在各企业授权下执行机构职责, 对业务具体运行风险予以实时监控, 及时同上级主管机构、所在企业或母公司联系, 针对风险事项因素予以及时的事中控制。集团企业内部构成了职能责任分明、权限各不相同、各自分工明确、互为协调的财务风险防护格局, 充分借助集团企业所有风险管理资源, 达到经营安稳同风险机会价值创造的互不失衡。

(二) 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理论框架体系

在研究财务风险影响原因的基础上, 应当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的诱因是变幻复杂的,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有着本身的特殊性。在对集团企业财务风险影响的外部原因及内部原因分析基础上, 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三级层次角度全面具体地对财务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的理论及方法等予以了解掌握基础上, 构建起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理论框架系统。

(三) 建立财务风险集成管理框架结构体系

财务风险集成管理即围绕企业全面发展战略与财务管理目标的中心, 把集成思想创新用在财务风险管理实践当中, 综合利用各项管理办法与信息技术措施, 对财务风险采取集成管理, 实现有效防范与解决财务风险的目的。伴随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进步, 企业定会面临愈来愈复杂变幻的环境。财务风险管理要更愈来愈具有全局理念、整体理念和动态理念。财务风险可谓企业风险管理的关键与重心。集团企业具备管理的协调性、一致规范性、利益互为依托性与母公司主导性的特征, 管理内在规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实行集成化。引鉴集成管理理论, 于集团方面、企业方面与业务方面针对风险理念、财务风险管理目标、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与风险管理组织集成, 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集成管理框架系统结构, 同时在这基础上构架了集成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传统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今风险管理集成化发展的需要, 财务风险集成管理可谓财务风险管理形式发展之必然趋势。

三、集团企业财务风险集成管理系统构成及要素

集团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方面的位置愈来愈突出, 社会影响力愈来愈大, 一旦集团企业发生财务危机, 定会给社会就业方面、金融方面以及经济发展方面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 集团企业风险管理愈来愈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在西方发达国度, 风险管理受到极高的关注, 大部分公司均构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机构, 采取主动的防范风险管理对策。由此可以看出,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可谓风险管理的关键构成部分, 在风险管理当中具备关键的地位与作用。

(一)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集成管理系统构成

财务风险集成管理体系并非集团企业财务工作风险管理工作的集合, 而是凭借系统思想做指导开展财务风险防控整体框架的构筑。其融会于集团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 用母公司与各下属企业的预计财务会计报表和经营规划等内部资料以及集团企业外部环境资料做依据, 综合运用系统方面、控制方面、财会方面、金融方面、企业管理方面、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市场营销方面等理论与计算机方面、信息方面、通信方面等技术, 针对财务风险实施全方位、整个过程、动、静态相融合的识别、比较、预警、防控与反馈。结合财务风险集成管理框架系统, 我们构架了集团企业财务风险集成管理系统。系统共包含五个子系统:组织系统;制度系统;信息系统;经营管理系统;系统维护。

(二)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集成管理要素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集成管理即围绕集团企业风险理念集成这个核心、用集团企业目标集成做目标导向、用集团企业风险管理过程集成做技术手段、用集团企业组织集成作保障。

1. 理念集成

财务风险理念集成即在集团企业总体战略指导下, 依托企业文化建设做手段, 让风险管理贯穿企业之整体战略、战术决策与经营工作中的一种树立全员风险意识的创新思维抑或理念的集成工作。

2. 目标集成

财务风险集成管理目标属于集成风险管理总目标的细化, 其是基于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集成风险管理目标的前提下, 把集团企业以及下属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贯穿于集团企业整个战略目标与战略管理工作中, 在集团企业整个战略引导下达到集团方面、企业方面与业务方面的集成风险管理目标。其可谓风险理念集成于财务风险管理阶段内的具体体现, 可谓财务风险理念集成同财务风险过程集成的连接纽带。

3. 风险管理过程集成

财务风险管理过程集成, 即把方法集成与集成管理信息体系, 综合应用在企业经营与财务工作各个环节的风险的识别集成管理过程、风险的评估集成管理过程、风险的预警集成管理过程、风险的决策集成管理过程、风险的应对集成管理过程、控制工作集成管理过程以及应对反馈集成管理过程。

4. 组织集成

集团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实行一定要构建满足其特性的风险管理组织。组织集成即基于集团企业内部制度集成与外部制度集成的前提条件下, 借助培养人力资源而构建高效率风险管理组织之综合机制, 其可谓财务风险集成管理之组织保证。内部制度集成即由集团方面、下属企业方面与业务方面之内部管理控制机制、风险控制机制与风险控制方向的配合一致, 为达到集团企业财务风险集成管理目标奠定内部制度基础。外部制度集成即集团企业风险控制运转的法律法规控制监督机制、监管机构控制监督机制和行业协会控制监督机制相融而成的风险外部监督机制。人力资源即风险集成管理当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原因, 可谓财务风险集成管理之智力保证。风险管理组织即基于集团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与内部制度的前提条件下构建起的风险管理机构, 其具备高度的独有权限, 负担同其相应的风险管理任务, 从集团企业的视角对风险实施管理。

四、结语

总之, 随着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以及其日趋成为主流的企业组织模式, 所以, 深化探讨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具备现实方面的紧迫性和理论上的可行性。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构一定要把风险管理当成其主要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把其上移到发展战略之高度, 利用制定一整套防御风险的制度机制, 有效落实, 把风险控制到最低点。只有如此, 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方能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继德.郑丽娜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探讨[J].会计研究, 2012 (12) .

[2]胡秀琴.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D].北京邮电大学, 2012.

上一篇:“四性”原则下一篇:互联网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