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性”原则(共7篇)
“四性”原则 篇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 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 全国各地纷纷提出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文化强区、文化强县的目标, 也纷纷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本地区“十二五”规划。成都,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在国务院批准的《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国函[2009]55号) 中提出, 构建统筹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一届成都市委九次全会通过了《成都市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区的意见》进一步提出, 完善城乡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如何构建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实现城乡公共文化事业均衡发展, 关键看各级地方政府能否准确把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 能否在工作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四性”原则。
一、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本质在“公益性”
1.政府主导, 供给主体多元
凡公共服务, 政府必然是主导者, 公共文化服务也不例外。现代社会, 政府是公共服务主导者, 但并非是公共服务的唯一供给者。一方面, 许多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为了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益, 政府更倾向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去实现, 这也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 是“小政府、大社会”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 社会组织也是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 他们是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必要补充。公共文化服务, 一方面, 以公共财政为支撑, 由政府向公益性文化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采购供给;另一方面, 由群众性文艺社团、志愿服务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等社会组织向城乡居民供给。坚持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 就需要各地根据自身发展实际, 出台政策和措施, 大力发展文化类公益性社会组织, 让他们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生力量。例如, 成都市2011年5月30日出台的《成都市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城乡社会建设五大实施纲要 (2011~2015年) 》, 提出“支持各区 (市) 县开办市民文化艺术学校, 建立艺术团队, 成立群众文化协会, 扶持村 (社区) 特色群众文化队伍”, 旨在加快社会组织发展, 尤其是加快农村文化社会组织的发展,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主导、多元供给”新格局。
2.财政支撑, 社会力量参与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从《决定》精神中, 我们明确感知到,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财政是支撑。财政支出水平, 直接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要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必须要适当提高公共文化在财政预算的比重。例如, 成都市正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提出“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投入机制,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与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长, 切实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产品”。[1]当然, 我们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预算支出要量力而行, 不能过度超前, 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需要积极吸纳社会资金,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关键在于各地要拿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和规划, 真正形成促进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良好环境。
二、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标准遵循“基本性”原则
1.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标准是发展的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标准所遵循的“基本性”原则, 其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逐步提高。《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列为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这是改革开放30年成果的体现。在改革开放前, 这些基本文化权益是很难得到保障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随着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 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必将日益丰富。因此, 公共文化服务坚持“基本性”原则, 绝非意味着公共文化服务“低水平”。
2.各地应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标准
当前及今后一个历史时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都将呈现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性。全国各地制订公共文化服务标准, 要符合本地实际, 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不能盲目攀比。例如, 一些发达地区和城市提出建“数字博物馆”, 成都也在加快实施, 并将此作为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水平的一项举措, 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 欠发达地区和城市切忌跟风, 不顾财政承受能力搞“形象工程”。成都, 作为特大中心城市, 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中, 将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纳入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范畴, 列为“十一五”的工作目标, [2]这是与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称的。但是, 就这样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标准, 在欠发达地区, 尤其是偏远山区, 在“十二五”实施仍有一定困难。因此,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标准不能搞“一刀切”, 要实事求是, 切忌盲目超前。
3.要防止公共文化服务“过度福利化”
建设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是要让城乡居民广泛享受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应当具有明确的界定范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社会福利水平必然会得到不断提升。但是, 社会福利不能过度, 不能超过财政的承受能力, 成为财政难以承受的负担, 今天的欧洲危机就是活生生的例证。公共文化服务范围不能任意扩展,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不能随意拔高, 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4.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要依靠群众民主决策
公共文化服务对象是广大城乡居民, 城乡居民急需怎样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只有群众自己最清楚。各级政府应当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改革公共服务供给管理体制, 由“政府供给怎样的公共文化服务群众就享有怎样的服务”转变为“群众需要怎样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政府就组织、供给怎样的服务”。成都市围绕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深入开展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构建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民主管理机制。《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城乡统筹进一步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意见 (试行) 》 (成委发[2008]37号) 规定:由政府组织实施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 要建立农民群众民主评议制度;由政府委托村级自治组织实施的项目, 要建立民主监督制度;并为此推行村民主选举产生村民议事会, 实行“六步工作法”, 包括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在内的村级公共服务项目实行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评议, 大大提高了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益。
三、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实现“均等化”
1.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立完善的城乡居民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改革开放30年,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已从生存型、温饱型走向小康型、富裕型。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57.5%下降到2008年的37.9%, 达到了富裕水平;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到43.7%, 进入小康。据《中国统计年鉴 (2011) 》数据, 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7%, 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1.1%。随着广大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民群众不仅物质消费需求在提升, 精神文化需求也在同步增长。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不仅限于物质文明成果, 还要让城乡居民共享精神文明成果。当前,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能完全满足城乡居民需求, 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已明显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短板”。
2.城乡公共文化规划一体化是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前提
城乡二元结构是阻碍城乡公共文化事业均衡发展的根源。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需要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体制, 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只有实现了城乡公共文化规划一体化, 才能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被财政遗忘, 才能促进公共文化资源下乡。成都, 在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程中, 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 大力实施了规划管理体制改革, 先后出台了《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意见 (成委发[2005]17号) 、《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 (成委发[2006]60号) , 并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十一五”、“十二五”规划, 为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了刚性保障。
3.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体制是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基础
公共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以政府为主体进行的分配活动, 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制度安排。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和监督管理。与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建设型财政相比, 公共财政具有公共性、公平性、公益性和法制性四个基本特征。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体制, 是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的基础。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长期不均衡, 其根本缘由就是长期以来许多地方政府在财政预算安排上, 以财政困难、“吃饭财政”为借口, 以先保发展为借口, 人为压低公共服务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 并且长期不将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纳入财政预算。要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构建统筹城乡公共财政体制是关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 从根本上奠定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统筹发展、均衡发展的基础。为了构建统筹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 成都市2008年11月出台了《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城乡统筹进一步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意见 (试行) 》, 明确提出“以2008年为基数, 各级政府每年新增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政府性投资主要用于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 直至城乡公共服务基本达到均等化”, 并设立了村级公共服务专项资金, 将文化类公共服务项目列为七大类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之首, 从根本上奠定了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的基础。
4.城乡文化互动融合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不仅是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获得均衡投入、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得到同步提升, 还包括城乡文化的互动与交融。既要让高雅文化下乡, 又要让乡土文化进城。高雅文化, 农村居民一样需要;乡土文化, 城市居民同样渴求。城乡文化互动融合, 是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和源泉。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中, 实施文艺院团改制, 仍应保留其“公益”功能, 从制度架构上保证其承担提供部分公共文化产品的任务, 继续让他们成为文化下乡的主力军。要大力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大力扶持传播乡土文化的农村文艺团体和人才, 帮助他们走出村庄、走进城市, 为城乡居民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
四、城乡居民获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便利化”
1.社区公共文化场所、设施建设是城市居民便利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 其中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看群众能否就近获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例如, 成都市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中就提出构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社区是城市的细胞, 要构建起“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让群众能便利享有公共文化服务, 必需完善社区公共文化场所和设施建设。全国多数城市, 在历史上形成的老城区, 社区公共文化场所、设施缺乏,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缺乏载体。要让城市居民便利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必须将社区公共文化场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刚性规划, 尤其是旧城改造规划, 强制性要求社区公共文化场所、设施与旧城改造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2.农民集中居住是农村居民便利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提
我国许多农村地区, 由于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农户往往靠近承包地分散居住。若农民始终处于散居状态, 则很难在农村构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很难让广大农民群众便利地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悄然兴起, 农民集中居住正在逐步实现。成都, 将“农民集中居住”列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四大基础工程”之一,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 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工程、村文化室标准化建设工程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实施, 广大农村居民越来越便利地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3.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便利化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尤其是“云计算”的出现, 我国许多地区正在推动“三网”融合, 建设“智慧城市”。伴随“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 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将成为现实。运用互联网技术为广大农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 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成都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中, 就提出了构建覆盖城乡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1]当然, 网络技术为人们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不可能满足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部需求, 人们按照传统方式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 还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群聚、面对面交流的精神需求, 这是网络技术无法替代的。
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需要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 且“四性”原则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只要我们切实做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积极作为、量力而行, 那么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将得到建立、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3) 中共成都市委,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成委发[2012]12号) [Z].2012.
(2) 中共成都市委,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城乡统筹进一步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意见 (试行) (成委发[2008]37号) [Z].2008.
数学体验教学的“四性” 篇2
一、在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问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与发展。在体验学习中, 首要的任务就是将学生置于一种富有挑战性的、有趣的问题情境中, 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迫切心理需求, 自发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的意愿。然而, 在教学中教师简单浅显的提问或总是想将学生的思维引入预先设置的圈内的现象较为普遍,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并不知道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及所提问题的重要性, 因而缺乏探究的方向和原动力。因此, 老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创设适宜的情境, 让学生自觉体验到问题的必要性和探究价值, 不得不思索“为什么”和“怎么办”, 这时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 从而主动投入到探究中去。如,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之始, 以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激趣导入:花果山上的猴王过生日, 它准备了一些蛋糕打算分给孩子们吃。猴王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 给了老大一份。老二见了, 嚷道:“我要两块, 我要两块!”猴王又拿出一块相同的蛋糕, 把它平均分成了4份, 给了老二2份, 老二高高兴兴地走了。老三见了嚷声更大:“我要三块, 我要三块!”猴王又拿出第三块相同的蛋糕, 把它平均分成了6份, 给了老三3份, 老三拿着三块蛋糕蹦蹦跳跳地走了。猴王看着老二和老三, 开心地笑了。教师适时提问:“你知道猴王为什么笑吗?”这一问题, 引发了学生对前后分蛋糕的思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分数基本性质的意义, 从而产生探究新课题、研究新内容的激情。
二、在实践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亲历性
学习心理学表明, “学习”活动最好的方法就是动手“做”。学习者通过自身的积极思维和主动参与“做”获得的数学知识, 理解最深刻, 掌握最牢固, 且是最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因为只有让学生头脑和双手真正动起来的学习, 才能使每个学生用自己的心去学习数学, 感受并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同时在这种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增强自信。
1. 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
动手操作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操作过程中经历数学学习过程, 得到生活体验, 很好地去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如, 在“千克和克”的教学中, 让学生体验1千克和1克的质量, 是准确掌握两个计量单位的前提。课前让学生准备好1千克的东西和1个2分的硬币及水果等物品。课上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拎一拎, 感受一下1千克的质量, 再让学生放到台秤上称一称, 然后再掂一掂一杯大米、一个苹果、一个鸡蛋等, 估一估分别有多重, 猜一猜多少个苹果重1千克, 多少个鸡蛋也重1千克。然后分别称出1千克苹果和鸡蛋, 数一数到底有多少个鸡蛋, 多少个苹果。这样, 学生在充分的实践操作过程中真正感受到1千克到底有多重。1克的物品相对比较轻, 让学生一手拿1千克的东西, 一手拿一个2分的硬币, 通过感受对比, 初步形成1千克和1克到底有多重的概念。
2. 在自主探索中体验数学的创造性。
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 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 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如教学“通分”这一知识点时, 一开始教师就板书,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比较它们的大小。学生联系已有知识想出的方法有5种之多, 如, 因为灵活运用了分子相同, 分母不同的比较方法。还有的学生设法将两个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进行比较。教师抓住契机, 引导学生认识把分母不同的几个分数变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的方法就是通分。随即指出异分母分数的大小一般通过通分来比较。这样既揭示了题旨, 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同一问题,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很有好处。
三、在互动交流中体验数学策略的多样性
著名作家肖伯纳认为, 如果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 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 如果两个人各有一种思想, 交流后每人至少拥有两种思想。同样, 在数学教学中, 由于每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不同, 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就有区别, 因而在探究新知过程中各自的建构过程也会各不相同的, 这种差异性建构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正是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的有效途径, 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进行资源共享, 发展思维, 培养合作交往能力, 还可促进学生不断反思, 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
如教学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时, 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分配律, 结果出现了很多方案, 有的用字母, 有的用其他符号表示。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评价, 提出:“你最欣赏哪一种方案?请阐述理由。”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也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使学生思路更开阔, 思维更活跃, 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实践应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备“四性” 篇3
一、规范性
教师的语言要规范。教师为人师表,在学生眼里,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要给学生以示范。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但是许多教师授课中普通话和方言混杂,更有甚者,美其名曰“家乡话亲、家乡话美”,使用方言教学。如一位教师在上课时说:“同学们,请看这地掌儿(地方)他这样写中不中。”他的发音合乎普通话的语音要求,但是“地掌儿”“中不中”纯属方言,普通话中没有这些词汇。如果教师不注意语言的规范性,长此以往,对于模仿能力极强的学生,难免会产生消极的示范效应,使学生学了不规范的语言尚不自知。
二、启发性
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教师要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如一位教师执教《草船借箭》,在学生初读课文,并了解课文大意后说“:同学们,诸葛亮明明是用草船骗了曹操十万支箭,但是课题为何用‘借’而不用‘骗’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先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接着便投入热烈的讨论中。交流时,有的学生说:诸葛亮是作者着力描写的正面形象,“借”是褒义词,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智勇过人,而“骗”是贬义词,这与作者的用意(要颂扬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相违背。有的学生说:当时借完箭后,诸葛亮让军士大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所以用“借”字更合情理,哪有“骗”得如此明目张胆的?有的学生说:要来的这十万支箭是准备用在孙刘联军与曹军作战之时,到那时候也可算是“还箭”了吧。有借有还,用“借”字更妥……学生打开了思维,语言在升华,知识在内化。这样的课堂,能说效率不高、质量不好吗?
三、激励性
教师的语言应具有激励性。小学生自尊心极强,也特别敏感,所以教师的语言要避免“冷、硬、辣,傻、笨、呆”,要多用激励性语言教导学生,那样,课堂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一次即兴演讲,一个同学小心地走上台,站定后却低着头,来回搓着手,显得异常紧张。教师对他说:“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登台,是一种自信;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能够面对观众,是一种勇敢;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说得精彩,难能可贵。你愿意试一下吗?”教师亲切的态度、鼓励的话语,让这个学生放松下来。他抬起头,慢慢地叙说起来。他说得很动听,后来还加上了两个手势。同学们给予他热烈的掌声。我想,这也许是这个学生能大胆面对公众讲话的开始吧!这位教师用“三月雨”“六月风”般的语言教育学生,不仅密切了师生关系,还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审美性
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审美性。这里的“美”是指声韵美、节奏美、用词美。如一位教师教学《赤壁之战》时大声吟诵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首杜牧的诗吟罢,引出一段故事:“且说公元208年,赤壁上空战云密布、剑拔弩张。鲁肃北上探虚实,孔明南渡说孙权,孙权斫案定大计,曹操败走华容道……东风是否给了周郎方便,且看司马光的《赤壁之战》。”教师说书般的语言,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如沐春风。教师刚说罢,教室里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博得学生青睐,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中,为后续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课堂作业的设计要注重“四性” 篇4
一、关注目的性
教师只有依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训练内容,精心选择练习题型,才能使学生的训练有的放矢,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如《北大荒的秋天》(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目标包含以下两点:一是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积累一些描写色彩的词语。二是通过朗读、想象、看图等方式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根据这两个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北大荒的秋天都有哪些颜色?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再用横线勾画出描写北大荒秋天颜色的词语。这样的练习简单而有效,学生在充分阅读、勾画的基础上,动脑、动手、动嘴,学习更有针对性,不但掌握了课文内容,也积累了语言。
二、讲究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因此作业的设计不能枯燥无味,要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使学生乐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教完《荷花》一课后,我让学生练习画荷花、荷叶等,学生兴趣盎然,拿起笔在纸上勾画出不同姿态的荷花、荷叶,并且涂上了鲜艳的色彩,一幅幅漂亮的荷花图呈现出来了。学生互相观看,爱不释手,我将优秀作品贴在学习专栏里供学生欣赏。在学了《三顾茅庐》一课后,学生对三国故事饶有兴趣,教师可适时鼓励学生阅读整本书,然后召开读书交流会交流阅读心得。总之,听、说、读、写、画、算、贴、查、问、收集、实验等,都是很好的语文作业形式,教师要根据需要,适时地给学生“换换口味”,以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三、体现差异性
班级学生的基础、能力、兴趣爱好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布置作业不能搞一刀切,最好进行分层设计,这样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发展。教师更要关注两头即优秀生和学困生,让优秀生“跳一跳摘桃子”,学困生“蹲一蹲捡豆子”。
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一课,针对“时而……时而……时而……”这一句式的训练,教师可设计如下具有层次性的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任选两题来完成。
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 ),时而( ),时而( ),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2.她在散步,时而( ),时而( ),时而( ),露出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3.( ),时而( ),时而( ),时而( ),( )。
这样的作业设计既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实际,又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最终共同进步。
四、追求开放性
语文教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因为语文教材内容广泛,涉及社会、自然、生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可分割开来。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将课内外知识相结合,将课内知识逐步延伸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积极搭建阅读与生活的联系桥梁,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例如《云雀的心愿》一课,作者以童话的形式,告诉人们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教完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树木,了解自己的身边有没有乱砍滥伐的现象,人们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森林的措施,然后在课堂上汇报、交流。学生通过观察、调查、采访、交流,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能力。
小议中职英语作业之四性 篇5
那么, 我们应该怎样优化中职英语作业设计, 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做到四性。
一、英语作业要凸显差异性
新课程提倡“突出学生主体, 尊重个体差异”的基本理念。不同的学生在性格、爱好、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 设计作业时, 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 采用“作业超市”的形式, 设计不同难度、不同数量、不同形式的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及喜好自由地选择, 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 个性得到张扬, 从而在不同的起点上都有所收获, 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 在学完北师大版中等职业教育教材《英语》 (下同, 故略) 第一册Unit9 Eating Out中Listen and Speak:Task1的餐馆对话之后, 笔者设计以下几种不同梯度和形式的作业供学生选择: (1) 排练课本中的餐馆会话并在课堂上表演。 (2) 参考书上所提供的对话及就餐用语, 自编对话并表演。 (3) 讲述或表演一个发生在餐馆里的笑话 (现成、翻译或自编的均可) (4) 单人口技表演 (书上的或自编的均可, 但须体现男与女或老与少音色的不同) 。 (5) 双簧表演 (即一个学生在前面表演动作, 另一个学生藏在后面用英语说或唱, 互相配合, 也就是“我说, 你演, 说演同步”) 。
这样的作业设计照顾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的不同, 突出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大大增强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 同时也满足了他们强烈的表现欲, 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
二、英语作业要讲究趣味性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实践证明,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想让他们真正喜欢上英语作业, 就得开动脑筋, 投其所好, 设计符合其心理特点和兴趣的课外作业, 内容要贴近时代, 贴近学生生活, 形式要生动活泼、灵活多样, 听、说、读、写全面开花, 演、唱、辩、画、制作、收集等粉墨登场, 从而打动学生的心扉, 使他们将做作业当做一种享受、一种挑战、一种乐趣, 而不是一种负担。
例如, 在学完第一册Unit8Television之后, 笔者让学生课外查资料、讨论交流、分工合作, 准备一场以“The Advantages and Dis a d va nta g e s of TV”为主题的辩论会。由于辩论本身是中职生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 辩题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 学生有感可发, 有话可说, 且辩论结果极具挑战性, 因而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很高。后来精彩的辩论会表明, 这一次的作业同学们完成得非常好, 而且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 同学们不仅感受到做作业的乐趣, 其思辨能力、英语表达能力等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英语作业要强调实践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 成为真正的教育。”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具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因此, 中职英语作业设计要注重生活化, 强调实践性。教师要尽可能将生活融入作业, 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真正做到在“用中学, 学中用”, 使学生体验到“I can置了两个作业供选择: (1) 假设你要去国外学习, 请根据P.2上的学生卡形式自制一张Student Card并填写完整。 (2) 请仿照P.2关于Luc y的描述, 写一篇自我介绍, 以便你所留学的国外学校为你填写学生卡。
正所谓“生活处处皆英语”, 只要我们有心, 几乎每个单元都可设置这类实践性作业。事实表明, 实践性作业很受学生们欢迎, 它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使他们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学以致用的快乐。
由于没有限制话题, 学生可以天马行空, 任意想象, 其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总之, 我们中职英语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以学生发展为本, 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 用心设计符合学生特点、活泼有趣、形式多样、富有魅力的课外作业, 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在做作业中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习信心, 提高英语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英语作业要注重创新性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国际社会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培养创新型人才, 是我们每个人民教师肩负的重大使命。因此, 设计作业时, 要注重作业的创新性, 使作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 有时我会提供几个看起来毫不相干但学生容易写错的单词, 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 根据提示词, 写一段合乎逻辑的文字, 长短不限。这样的作业, 一方面, 可起巩固复习的作用, 另一方面,
(莆田海峡职业中专学校) 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而后我又用同样的导线分别用一节和三节电池进行了实验对比, 结果同学们又一下子明白了, 电阻一定时, 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压成正比, 进而理解了、记住了欧姆定律。
二、树立几个基本观点
1. 物理量的观点。
物理学是一门精密的科学, 它表现在物理量不但可以测量, 而且可以进行计算。如I=U/R, a=F/m。我在教物理公式时, 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 而是让学生在理解定义、定律的基础上知道、理解、记住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又是如何相
2. 建立实验的观点。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学习中要让学生观察思考, 放手操作, 使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会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动手操作、测量、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以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 提高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创作能力。如:用电表测量电流、电压时, 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从选用器材、电路设计、数据检测到误差的分析处理, 全部放手给学生。我只是听汇报, 最后归纳总结。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 了解并掌握了实验在物理课中的重要应用, 建立起实验的观点。
3. 能量的观点。
在物理学中, 许多物理都是能量的表述, 我们应使学生掌握能量是不能无故产生的, 同时也是不能无故消失的, 只能从一种形式的能量转移或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这样, 他们就理解了能量守恒定律。
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很重要
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不论是物理还是其他学科, 最基本的学习环节是预习、听课、作业、复习总结等。掌握各个环节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1.预习。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 先自己通览全文, 了解有哪些现象、概念、公式等。重点的要画一画, 尤其是不明白的、难以理解的, 等教师讲课时要加以注意和理解, 或请教教师及同学, 从而掌握重点
2.听课。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 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听课时要注意教师的讲解与自己预习的理解是否一致, 若有问题自己要及时纠正, 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更要全神贯注。听后若还有疑问, 应及时与同学交流, 或请教教师, 直到完全掌握为止。在教学中为了集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不时地与学生进行各种交流, 比如眼神、声调、提问等。使学生的思维、思路与我讲的同步合拍, 能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重点、难点。
3.作业。做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巩固提高, 每次布置作业时, 我都提醒学生细心审题, 掌握已知量、变量、未知量等, 能画出示意图来帮助理解, 然后写出通用公式, 带入数值和单位, 最后求出结果。另外, 学生做作业时我都要求尽量用不同的方法求解, 做到举一反三。我从来就反对题海战, 其实做题不在多, 而在掌握方法, 所以说只要掌握了基本定义、定律、公式和解题方法, 物理这门课就不难学习了。
4. 总结。
总结是对一个阶段所学的知识, 通过独立思考、整理归纳, 形成有条理的知识体系。无论是章、节、小节还是阶段性总结都可以提前布置, 而后同学间互相补充完善, 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综上所述, 只要我们在学习中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培养良好的兴趣, 建立正确的观点, 再以科学的学习方法, 就一定能学好并掌握物理这门学科。
(黑山县职业中专学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 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张婷婷.让学生体验新型英语作业的乐趣[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6 (2) .
创新历史作业形式应凸显“四性” 篇6
在历史教学中, 我设计作业时重点凸显了多样性、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1. 设计多样性作业
“题海战”会导致学生应接不暇, 抓不住重点, 最后出现低效作业, 甚至是无效作业, 因此作业不在于多, 而在于精。另外学生不喜欢做历史作业很大程度是因为每张试卷的安排都是一样的:背书, 做题目。时间长了, 学生就有所倦怠。教师批改的时候会发现, 学生作业的完成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呈下降趋势。针对这一现象, 教师要更新作业设计的观念, 要真正地使教师编写的试卷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加强思考、探索创新的园地。比如针对国庆7天假期,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 我布置了3份历史作业, 第1份是旧知识巩固的试卷, 题型与学生平时练的一样:选择、判断、材料, 要求时间30分钟, 独立完成。第2份是用叙事的形式口述所学单元, 并写在笔记本上, 要求语言完整, 表述连贯。第3份是新知识的预习, 要求理顺前因后果, 说说前后单元的联系。总之, 设计的作业要凸显层次性、知识性、自主性、启发性、思考性、探索性、时间性, 不应认为只有写在作业本上才是作业, 那些不写在作业本上的也是作业, 比如巩固课上的知识点是作业, 写出课后反思也是作业等,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因此会获得更多的思维锻炼和更多的知识。
2. 设计开放性作业
对于长假期来说, 每天让学生完成一张试卷是徒劳的, 既浪费时间, 也浪费资源, 学生疲于做题的效果多半也是无效的。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历史剧、历史人物、历史名著, 让学生有选择性地看并深刻思考, 可以布置一个书面作业, 要求他们看完之后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读后感, 这样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在乐中求知, 感受历史, 以史为鉴, 展望未来。如果是国庆长假, 我会建议学生看《开国大典》,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 学生直面战争的残酷和血腥, 认识到现在的学习和生活来之不易, 更应该珍惜时间去学习;直观体验新中国的成立,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感受历史人物无私奉献的伟大品质, 明白付出才有收获这一真理。这样的开放性历史作业, 学生的感受会更加深刻, 记忆会更加牢固, 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会更加巨大和深远。
3. 设计实践性作业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获取知识非要有真切的体验不可。必修二第三单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不仅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 而且还在情感上认识到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整个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力量。如果是长假期的话, 我建议学生去寻找南通实业家、清末状元张謇的足迹, 收集相关资料, 让学生亲身实践, 去体验所学的知识, 他们会发现张謇在南通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 如开办了南通大生纱厂、通海垦牧公司、大生轮船公司、通州师范学校等, 我相信学生一定会以自己是个南通人而自豪。在创办实业这条道路上, 张謇的贡献是无可置疑的, 实业救国口号与时俱进, 但是经历了战争的摧残,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和颐生酒厂已是千疮百孔。张謇开创的近代工商业传统能不能在这块土地上发扬光大?张謇留下的丰厚的文化遗产还有多少人在意?开学后, 可以让学生谈谈感想,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南通的文化发展要靠我们每个南通人的努力。从长远来看, 南通的发展也是国家的发展, 这样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民族意识。
4. 设计综合性作业
语文阅读课堂提问的“四性”研究 篇7
一、基础性
学生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对象,其思维活动及其阅读文本的程度是有差别的,对于问题的思考存在差异性。问题的难易深浅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与之相匹配的认知水平, 才能发挥出问题的有效性,达到我们所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否则,很多时候就会吃力不讨好。那么,对于文本阅读所提出的问题,应该什么程度才算适宜呢?学生阅读文本,都有一个“最近发展区”,问题的拟订应该符合这个“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摸得着。这样,学生阅读文本就会有兴致,有了兴致,就会潜心阅读与思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努力做到两点:一是对该学段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其所能承受的一些最为基本的能力等方面应该有个全面了解。二是要潜心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一些阅读问题。这些问题要注重基础性,让更多的阅读者所接受。有人曾云:一花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的阅读教学,其目的是要让全班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要注重基础性。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比如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时,有的老师提出诸如“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从课文的学习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和事”等问题。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问题,他们一时摸不着南北。而一些高年段的学生,有的老师整节课都是问些“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根本不用思考,只能信口开河,胡乱回答便是。 这样,语文阅读教学怎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二、统领性
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文本内容所提出的问题,不是泛泛提问, 不是处处提问,不是让问题充斥课堂。而是要有的放矢,应该有针对性,抓住文本最为关键的地方发问,尽量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也就是说,所提出的问题要把握住问题的“统领性”。 就一篇文本而言,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效的整体,引导学生阅读时就要充分发挥一篇文章的整体性,精心设计一两个具有统领全文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两个问题,逐一“抽丝剥茧”, 渐次展开阅读,落实文本的阅读教学目标。
三、关联性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凡事皆有关联,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文本阅读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同样是有关联的。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就应该体现这个关联性,注意连贯与渐进,不要东拉西扯。这就要求我们提问要注意两个顺序:一是文本内在知识结构的顺序,二是学生对于文本的认知活动的顺序。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就要以此为文本载体,以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准绳,设计出一系列目标明确,内容相关,环环相扣的问题。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1)巨人喜欢花园吗? 为什么?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2)巨人喜欢孩子吗?为什么?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读了这篇童话故事,你喜欢巨人吗?喜欢这篇童话故事吗?为什么?这样由三个相关联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内容到情感、由读懂课文到读懂童话,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起到“百毛皆顺”的研读效果。
四、层次性
课堂提问必须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体现出教学的层次性、学生学习的渐进性。如教学《她是我的朋友》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组问题:(1)课题中的“她”和“我”分别指谁?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通读全文后,先同桌之间讲一讲,然后在全班交流。(2)小姑娘的伤势怎样?课文是怎么写的?文中哪个词作了概括?你怎么理解这个词语?(3)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 从阮恒“举手”→“放手”→“举手”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什么?(4) 默读课文第8~10自然段,用“—”勾出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从这些语句你体会到什么?(5)在输血过程中“,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阮恒,阮恒立即停止了哭泣”,医生会说什么, 请把医生的话写下来。这五个问题形成一个训练序列,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入手,通过理解关键词句、抓住人物神态和动作描写,体会人物内心,全面落实教学目标。这样,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通过“读、议、品、评”,实现了学习方式转变,“听说读写”能力同步提高,内化了语言,强化了语言文字运用,教学层次分明,教学重点突出。
总之,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引领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及学生三方面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保障。只要我们注意提问的基础性、统领性、关联性、层次性,问题的有效性就会大大提高,实现课堂阅读教学效果最大化。
摘要: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对于文本阅读所提出的问题应力求做到“基础性、统领性、关联性、层次性”,以实现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化。
【“四性”原则】推荐阅读:
PPT内容设计原则-二形象生动原则10-25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10-25
教学原则08-29
分级原则07-14
八大原则07-15
心理原则07-16
事由原则07-17
自动原则07-18
人本原则07-19
保障原则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