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

2024-09-22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精选12篇)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 篇1

他说, 过去的十几二十年, 中国都在创造消费者市场, 而当下的中国消费者市场已经更加复杂, 为很多品牌创造了机遇, 这不应仅停留在提供产品上, 而是要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品牌忠诚度

下午4:30, 爱德曼北京办公室。

刚结束了一个客户会议的马修·哈林顿 (Mathew Harrington) 匆匆赶回办公室, 接下来, 他将要接受两家媒体的采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马修每天的行程都排的满满当当, 但是我们从他的神情当中却看不出任何劳顿。他的热情、专注、一丝不苟让人心生敬意。

马修·哈林顿——爱德曼全球首席运营官, 这个地道的美国人, 说起中国菜, 简直是“爱死了”!尤其是跟辣有关的食物。“我女儿中国菜做得不错, 她有一个好朋友是北京人, 教她做了一些中国菜。”马修笑着说道。一个享受工作又不辜负生活的大男人会有着怎样的公关情结, 我们先从他的职业生涯开始了解——

卷起袖子, 时刻准备服务

上世纪80年代, 马修进入爱德曼, 一干就是30年, 半个甲子的历程。随着爱德曼逐渐进入他的生活, 成为他的生活, 他对爱德曼成长经历的阐述和评价就越发有分量。

记者想让马修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他眼中的爱德曼, 他用到了“雄心”。“爱德曼是个有雄心的美国公关公司, 当时的纽约办公室只有60个雇员, 而今天, 我们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公关公司, 全球有4800名雇员, 67个办事处。从这个角度看, 我们很不一样了。我认为爱德曼的成长代表了整个公关行业的成长。公司大大受惠于消费者市场的发展和数字化科技的到来, 我们正站在公关业革新的最前沿。”

“让我特别自豪的一点是:我们与客户一直维持着稳固长远的关系, 在公司62年的历史中, 莎莉 (Sara Lee) 集团是我们合作50年以上的客户, 我们与U PS、三星和微软都是超过20年的客户关系。”事实上我们不难观察出, 但凡有着稳定客户关系的公关公司都呈现出不错的发展态势。

说起爱德曼的创始人丹尼·爱德曼, 马修评价道:“他很专注, 像一束‘激光’, 永远追求和创造最好的客户服务。”他用“幸运”来形容与丹尼·爱德曼共事的经历, 他身上所具备的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的理念和好奇心, 是值得所有爱德曼人用一生来学习的功课, 也是爱德曼公司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因素。丹尼·爱德曼有一条理念:无论你在公司处于什么职位, 你永远都是客户代表。这代表着, 你永远要卷起袖子, 时刻准备着, 谦卑地服务客户。“爱德曼的独特之处就是, 没有人是完全的行政或者管理人员, 每个人都要做客户的工作。”马修说, 他非常认同并喜欢这个理念, 他也一直在不断地练习这门“艺术”。

也正是在该理念的指引下, 丹尼·爱德曼带领爱德曼公司走过了6个辉煌的阶段:美国本土的公关公司, 开始在全球开设办事处, 发展并强化了在医疗与科技领域的专业性, 开始重视传播、商业及社会, 数字化与网络,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公司。

分享知识, 发展人才

危机管理是马修比较擅长的领域之一, 从业多年来经他处理的危机公关案例无数, 不过有一个饮料召回的案子, 直到今天说起来都让他自豪不已。那是一个名叫奥德瓦拉 (Odwalla) 的美国加利福尼亚果汁生产商, 他们生产的苹果汁被误认为会使儿童致病。几乎是一夜之间,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就成了全国新闻的焦点, 要知道, 该公司虽然规模小, 但是非常专注于产品的生产, 而公司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们之前与消费者没有任何形式的沟通。“当我在事发第二天早晨到达奥德瓦拉的停车场时, 看到已有许多媒体的卫星车停在那儿, 而厂商却没有电视机来实时观看正在他们自己停车场被报道的新闻。所以在全国关注的情况下, 爱德曼从零开始, 帮助客户建立沟通机制。”马修说, 他们的初衷就是尽一切方法与消费者进行沟通, 关照生病的儿童, 以尝试保留公司的业务。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 爱德曼建立了危机应对小组, 还让客户在网络平台上对外传播相关信息, 同时, 爱德曼将自己的网站和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农业部以及学术界的相关网站做了链接, 公布所有和疾病相关以及如何获取帮助的讯息。在这一事件中, 虽然有一个儿童在事发的几个星期内离开了人世, 但是并没有影响到公司, 很多消费者在电视上表达了对奥德瓦拉产品的喜爱和信任。几年后, 该公司被可口可乐收购。

试想, 在上世纪90年中期, 电脑还没有普及, 爱德曼就通过网络帮助奥德瓦拉对外传播信息。这个案例也由于首创先河地利用网络完成危机公关被业界认可, 并获得了多个奖项。

在如今这个新媒体后浪不断敲打着前浪的大数据时代, 企业的声誉管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前我们只需要关注一类受众, 针对性很强, 而且有固定的媒体和活动, 但是在今天的数字世界里, 我们不再可能只针对一类受众, 而是在跟所有人沟通。因此, 公司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能够投放在所有平台的讯息。我认为讯息的一致性能创造很多机会, 但也对公司的专注性、纪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修提到通用电气公司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们曾经只需要对特定的受众群沟通航空业务、金融业务或医疗业务, 但如今我们为通用电气打造了‘绿色创想’的概念, 来表达通用电气如何用可持续产品回馈社会的故事, 通用所有雇员都遵循公司的统一战略。”

时代在变, 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方式在变, 但是爱德曼的文化和价值始终不变——那就是知识的分享和人才的发展。马修一直希望每一个爱德曼人都能够保持企业家的精神, 理解并遵循公司的文化愿景, 而作为公司全球首席运营官, 他的职能就是“为我们4800名员工负责, 也为我们的客户负责”。

世界正在熟悉中国

2005年, 马修领导了爱德曼全球范围的行业准则规范, 使爱德曼公司成为公关行业首个制定行业行为准则的公司。在行业准则的制约下, 爱德曼恪守着公关人应有的使命和责任, 并通过一年一度的信任度调查, 搭建全球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相互了解的平台。2014年的爱德曼信任度调查报告显示, 全球范围内对中国企业的信任度为36%, 美国受访者对中国企业的信任度仅为21%, 这样的结果也引发了一些担忧。对此, 马修有话要说:“中国企业有3点需要做:倾听、教育和互动。在发达国家中, 企业需要听当地经济的关注点, 中国企业为当地经济能做出怎样的贡献;积极主动地通过教育民众来解决问题;密切地和意见领袖以及政府官员互动, 来传达中国企业能够带来的价值。面对像非洲、拉丁美洲和印度这样的新兴经济体, 中国企业需要一种不同的倾听技巧, 倾听当地的愿景和期望, 如何带动经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中国企业能在基础设施、科技上做出怎样的贡献?这种互动能帮助中国成为新兴经济体的合作伙伴。”

即使调查报告中的数据不尽如人意, 但马修还是毫不掩饰他对中国品牌——腾讯的喜爱, 他说, 爱德曼正在帮助腾讯在全球推广微信, 腾讯很好地展示了企业应该如何了解市场走向, 了解自己的发展机遇, 他表示, 腾讯是全球都应该关注的一个品牌。

对于中国市场未来的走势, 马修分析指出, “中国市场马上要走到演变的阶段, 也即将进入消费者市场2.0的时代。过去的十几二十年中国都在创造消费者市场, 而当下的中国消费者市场已经更加复杂, 为很多品牌创造了机遇, 这不应仅停留在提供产品上, 而是要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品牌忠诚度。此外, 创新与电商也是关键词, 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都是很好的例子, 他们都有非常创新的商业模式。阿里巴巴在银行体制外为储户提供另外的选择真的很独特。世界正在熟悉中国品牌, 我认为下一个十年中国品牌将走向世界。”

“我有一个爱好是追着女儿世界各地跑!”此言一出, 记者有些摸不着头脑, 也许是从记者的脸上看出了茫然, 他赶紧解释说:“我的大女儿攻读的是国际灾难心理学的硕士学位, 她在越南、尼泊尔、非洲和加纳都居住过, 所以我就满世界‘追’着她。”原来如此。因为爱德曼是个家族企业, 家庭的重要性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尽管很忙, 马修还是将周日六点后定义为家庭休闲时光——陪夫人, 亲自下厨。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 篇2

苏霍姆林斯基多次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任何教学和教育任务都是不可能解决的。”家校联系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架起美妙沟通的桥梁。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教师是孩子学校生活的教育者,而父母是孩子家庭生活的教育者,为了孩子,教师要与家长相互沟通思想,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怎样才能与家长沟通思想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呢?那就是做好家访。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教师挨家挨户的上门访问似乎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但仍然有必要坚持这一传统的交流方式。因此,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选择适当的形式进行家访,如登门家访、电话家访、书信家访(包括发电子邮件)等,让家长感到与教师的沟通亲切、自然。

二、做好有效沟通的准备。

1、全面正确了解孩子

孩子是家庭的寄托和希望。全面正确了解孩子,将有助于帮助老师更好的与家长沟通。更能有的放矢的开展与家长的交流工作,把孩子最需要解决和排除的疑惑通过更有效的途径将以解决。

我们还要了解孩子的喜好,孩子在校的一贯表现和他的学习行为习惯。这样有利于在沟通时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表现,开展针对性教育。

2、平等对待家长朋友

与人沟通,最起码的是与人平等,代人真诚。教师一定要有正确的合作态度。要平等的对待家长,不是命令或指使他们。要与家长建立相互理解、支持、尊重的沟通平台。耐心、虚心、诚心的进行沟通和交流。要公正对事,真诚交流。敞开心扉,把自己看到的事实,发现的预兆,跟家长实事求是的交流商量,赢得家长对你的信任和期盼。只有在他们完全放心的前提下,才能心与心的交流、探讨、合作和协助我们的教育和教学。我们也才会更有力的把他们的孩子教育的更好。

3、懂得换位思考

人世间需要理解,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分融洽与信任。教师与家长如果能够互相站在对方的位置来看一看、想一想,就会对对方多一分理解与体谅。在理解和体谅的基础上,友好地交换意见,就容易达到感情融洽、心理沟通的目的。

三、注重多样沟通的艺术。

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教师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用不同多样的沟通方式。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家庭是孩子人生旅程中的第一所学校,她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是孩子接受规范教育又一不可取代的场所,她将影响孩子一生。在孩子的生活学习过程中,教师将引领孩子从一个阶梯向更高阶梯攀登。

孩子的成长需要学校家庭共同携手来教育。作为沟通桥梁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把握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确立正确的观念,与家长和谐沟通,让其孩子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与人沟通的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沟通能力的强弱,沟通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国内外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而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恰的沟通,至关重要。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家长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合作者。身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很多时候都要和家长谈话,共同商讨如何使孩子成长得更好。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呢?我认为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应注意掌握以下技巧。

一、真诚相待,信任尊重家长。

我们要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充分感觉到教师是真心地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着想,对学生有爱心和责任感。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家长,摆正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教师与家长加强联系,目的是共同的。教师与家长其实是同盟军,家长和教师一样应该对孩子的成长起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与家长若能够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则会出现友好、愉悦和互相合作的气氛。所以教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二、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

成功的老师通常是最佳的倾听者。倾听不意味着不说话,但倾听绝对是少说话。在倾听时,要听明白家长反映的事情和此次谈话的真正用意。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三、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因此,我觉得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如:一是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三是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要想办法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开始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四是对于后进生或是认为自己对孩子已经管不了的家长,我们应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每次说一点,语气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只有这样,家长才会主动地与我交流孩子的情况,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五是对于个别不太讲理的家长,或是不理解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沉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完脾气和牢骚,并对家长的这种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对错,以理服人并体现出自己的宽容大度,赢得家长的好感,从而得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四、充分了解学生,与家长谈及孩子的缺点时注意方式方法。

老师与家长的谈话都是为了孩子,作为老师,我觉得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如:孩子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特长和爱好、优点和缺点等等。因此,我和家长谈及孩子的发展情况时是比较具体的,从不笼统、模糊和泛泛而谈,没把握和不准确的不说,让家长感到我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感觉到我工作的细致、认真和负责。而且,我与家长交流时,对孩子的评价也是客观而全面的,既肯定孩子的优点与进步,也真诚地提出其不足之处及改进办法。在谈到孩子的缺点时,我也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区别对待,与很熟悉的家长我就说得直率一些;而有些家长自尊心强的,会把谈孩子的缺点视为对自己的批评而感到有压力的,我就说得委婉一些,注意家长的可接受性,同时也表达对家长心情的理解,以心换心,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就可以达到共同解决孩子问题的目的了。

五、教师要用行动赢得家长的信任。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并在作业的批改、班务的管理上,学生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要认真负责,要让家长通过这些行动看出你的能力水平,你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让家长充分相信你,觉得把孩子放在你手里放心,从而支持你。

爱是一门艺术 篇3

自有人类以来,大概也就有爱了,而自有爱以来,也就有如此之多说不清、道不白的“爱的悲剧”、“爱的苦恼”、“爱的失败”、“爱的夭折”……

埃利希·弗洛姆在他这本轰动一时的小册子《爱的艺术》中感叹万分地说,对人来说,恐怕再没有什么事会象“爱”这样,总是首先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和期待开始,却又常常如此有规律地以失败告终。而更令人莫名不解的是,人类如果在其它事情上迭遭失败,那么一定会非常渴望知道失败的原因,并努力去学习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否则就会干脆放弃任何尝试。唯独在“爱”这个问题上,一方面,人绝不会放弃对爱的渴望和追求,但另一方面却又从不觉得应当考查一下在“爱”上失败的原因,从而也就茫然不知怎样才能真正地“爱”。弗洛姆不禁问道,我们每个人都不妨问问自己,在生活中究竟见到过多少真正“会爱”的人呢?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人们总是朦朦胧胧地感到:关于爱,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学习的东西;人们倾向于认为,爱,多半看一个人的“运气”如何了……

《爱的艺术》这本小书,就是想努力纠正这种极为流行的成见。它力图告诉人们:爱是一门艺术,正象生活是一门艺术一样。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学会如何去“爱”,那就必须象学习任何一门艺术——作诗、绘画、吟唱、行医……一样地着手。因此,爱,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轻易享受到的一种生活情趣、也不是与一个人达到的自我成熟度毫不相干的身外之物。爱,首先就需要学习,需要知道有关“爱”方面的知识。弗洛姆在扉页上引了这样一段格言:

一无所知的人,也就一无所爱;

一无所能的人,也就一无所悟。

一无所悟的人,也就是酒囊饭袋。

然而,一个有所悟的人,

也就有所爱、有所思、有所见。

知识越深入,爱也就越充溢。

……

当然,要学习爱,就象学习任何一门艺术一样,光有知识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去实践。《爱的艺术》用了一章的篇幅讨论了这个问题。但是,弗洛姆的重点却是在“爱的理论”方面,这是因为,爱的实践,完全是每个人个人的事,在这方面,至多只能有一些原则性的建议;爱,最忌讳的就是千人一面、模式炮制,它需要的恰恰是每个人自己去培养起一种全身心的能力,从而可以去细细体验、默默领会……。这种全身心的能力就是“爱的能力”,而这,恰恰也就是“爱的理论”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爱的理论”,本身已经是在进行“爱的实践”,因为在这里,正如某些西方评论家所说,弗洛姆这位心理分析大师实际上是采用了某种“心理分析疗法”式的手段:他用相当大的精力来分析、揭示在爱方面人们常常为之迷惑的许多“幻相”:我们以为自己是在“爱”,实际上真正想得到的却是某种别的东西;我们以为这样能“爱”,结果却恰恰是背道而驰……于是,读者常常会突然发现:这里说的不正是我吗?由此,读者被带入了某种情景之中,不知不觉地在这情景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情不自禁地开始“回忆”起了些什么并试图回答些什么……,随着“幻相”之昭然大白,读者的心灵似乎也经受了一次洗炼,他(她)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又似乎丢失了些什么,他(她)似乎觉得学到了一点什么,却又觉得还应再学点什么——他(她)若有所思、若有所悟、若有所见,而这,似乎也就是启迪爱的心身能力之必要前提,因为他(她)已经开始在自己分析自己,他开始在考虑自己走向爱的途径……

排除在“爱”方面种种幻相的干扰,使人们能专注于真正的爱本身,这大概也就是弗洛姆的主要目的。他所要打破的一个最大“幻相”或许也就是:人们常常都把“爱”看成是关于“对象”的问题(俗话所谓“找对象”),而不是看成是一种心身能力(亦即有能力去爱)的问题,因为人们总是以为,自己要“爱”是比较简单、比较容易的,但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对象”去爱——反过来说也就是被合适的对象所爱——则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是把爱的问题看成主要是“被爱”的问题,而不是看成“去爱”的问题、去爱的能力的问题。这样,对他(她)来说,爱的问题也就是千方百计去变得能够被爱,变得在别人(可能的“对象”)眼中显得可爱。于是乎,或是装模作样,以图讨人欢喜;或是追逐名利,以作“交换”资本;再或是怨天尤人,苦于无人来爱;……所有这些,在弗洛姆看来都是本末倒置,因为这些人不是立足于自己本身去爱,而是寄希望于别人来爱,也就是说,他(她)把爱当成了别人亦即“对象”的事,而不是看成自己的事,这样,爱就成了一种被动的状态,而不是一种主动的能力。在弗洛姆看来,“爱”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归根结底都与这种“幻相”有关,因为一个人如果不是极其主动地去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力量,以培养一种主动的心身能力,那么他所作出的全部爱的努力注定只能是付诸流水。

与此针锋相对,弗洛姆提出了他自己关于爱的本质的命题:爱的本质是主动的给予,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给予什么?给予自己的生命力、给予自己的爱的能力,亦即以自己的生命力去激发对方的生命力,以自己的全身心的爱的能力去引发另一个人的爱的能力。所以说:爱,就是生产爱的能力。因此,爱的问题、爱的困难,恰在于自己本身,亦即自己是否具有这样一种能生产爱的能力,是否能够培养、完善自己的这种不能由别人替代的全心身能力。《爱的艺术》的主旨也就是想探讨这种心身能力如何才能培养、完善,又是如何地容易被阻碍、压抑。也因此,《爱的艺术》在风格上也就与其它许多谈论“爱”的书籍有很大的不同:它并不用华美的语言、丰富的例子这些外在的东西来使读者眼花缭乱,而是以问题本身——爱的能力、爱的失败等等一一的不可回避的内在力量来促使读者自己分析自己;同时,弗洛姆把爱的心身能力看成是一个人从小开始就已经在不自觉地形成、发展的过程,因此,他的论述范围也就比通常远为广泛,例如,书中讨论了父爱、母爱……以及它们对一个孩子以后是否具有爱这种心身能力的影响,等等。《爱的艺术》在欧美一般被公认为是关于“爱的理论”方面写得富有吸引力的书之一,多半也与弗洛姆的独特风格有关。

二十世纪以来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直是一个危机不断的国度。弗洛姆本人于一九○○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德国,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尤其在二次大战时更由于是犹太人而横遭迫害、流亡美国,先后在多所大学执教,后重返欧洲,于一九八年逝世于瑞士。弗洛姆是当代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社会学家,既是新佛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又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元老之一。弗洛姆博学多才,涉猎颇多,在医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和哲学等领域都有所研究,而且思维敏捷,勤于写作,一生著作甚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逃避自由》、《自由的人》、《心理分析和伦理学》、《健全的社会》、《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在幻想锁链的彼岸》等等,《爱的艺术》也是其中较为有名的一本。弗洛姆受过精神分析的专业训练,本人就是一个精神分析医生,所以他自认受佛洛伊德影响颇深。只是在许多方面,他和佛洛伊德是有分歧的。他认为佛洛伊德过于注重人的生物本能,过于强调人的性本能和死亡本能,夸大了人性中的破坏方面。他批评佛洛伊德歪曲了人和社会的关系,忘记了具体社会和文化对个人的决定性影响。弗洛姆自称他更推崇马克思,认为马克思是比佛洛伊德更加渊博、更加深刻的思想家,他旨在把马克思的理论和佛洛伊德的理论相结合,建立他的所谓规范人本主义。弗洛姆对当代西方社会是持否定态度的,他对当代西方社会中人的困境的分析颇为有名。但是,他把现代人摆脱困境的希望寄托在人们的道德自我完善和彼此相爱上,为此他主张一种提倡创造性的爱的人本主义的伦理学。在弗洛姆于一九八○年三月十八日在瑞士去世之前不久,他与西德影响很大的《星星》杂志编辑部作了最后一次谈话,认为“我们这个工业社会的确在渐渐衰亡、沉沦下去”,主要原因“首先是因为这个社会缺少爱”,而在他看来,人“缺少爱是无法活下去的”,“人的苦难是由于缺少爱所引起的。从苦难中,将会滋长出对爱的新的和强烈的冲动,而这就是对生命的渴望”。由此可见,爱在弗洛姆的哲学中占有何等重要的位置,它是弗洛姆心目中理想社会的基础,是解决人们一切痛苦、纷争、不幸的灵丹妙药。不言而喻,这种脱离具体历史、社会环境、包罗万象的“爱”是多么抽象、多么空泛、多么难以实现,难怪有人要把弗洛姆说成“人类的梦想家”了。在某种程度上它迎合了西方普遍的社会心理,因此该书于一九五六年在美国首次出版,顿时引起轰动,人们争相抢购,以图先睹为快,第一版在几天之内就销售一空。第二年立即又由英国著名的乔治·艾伦和昂温公司出了英国版,一九六二年又出了新版并连续重印十次之多。随后一九七五年、一九七八年、一九七九年、一九八0年、一九八二年又分别重版重印(本书即据一九八二年英国版译出)。无怪乎西德权威的《明镜》周刊评论说:“弗洛姆的著作在出版上的成功,表明他的思想已经成为时代精神”。德国著名作家O·F.瓦尔特甚至直接根据弗洛姆的理论写成了一部畅销小说《野蛮化》。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探讨爱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弗洛姆虽然非常推崇马克思,但他的哲学理论基础完全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关于这方面的分析,可参看《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述评》一书中的有关评论),不过他对爱的一些具体分析还是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材料;同时,弗洛姆谈“爱”很明显地带有浓厚的西方文化背景,而我常常想,爱虽然是人类普遍的,但中国人对爱的态度与西方人对爱的态度,是否也有一些区别呢?弗洛姆书中也特地谈到了中国式思维问题,在这方面,此书或许也能从“爱”的角度为文化比较提供一些参考因素。

一九八五年九月于北京沙土窝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篇4

一、什么是科学?

“科学”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其含义一般是指“学问”或“知识”。可是到目前为止,对于“科学”尚无一个公认的统一定义。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者,对“科学”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对科学的定义:“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辞海》1999年版对科学的定义是:“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等。

“科学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贵的成果。”(英国科学史家贝尔纳)“科学是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的精神活动的现象与规律的概念体系……它总是历史地形成的人类活动‘精神劳动’的形式。”(前苏联学者凯德洛夫)“对于科学,就我们的目的而论,不妨把它定义为‘寻求我们感觉经验之间规律性关系的有条理的思想’。”(美籍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中国《辞海》)“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法国《百科全书》)“科学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和不断发展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对现实世界规律的不断深入的认识过程。”(前苏联《大百科全书》)“科学是认识的一种形态……是指人们在漫长的人类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和积累起来的、现在还在继续积累的认识成果……知识的总体和持续不断的认识活动本身。所谓科学,是具备客观性和真理性的既具体又普遍的有体系的学术上的认识,即科学是学问达到最高程度的部类”(日本《世界大百科辞典》),等等。由此可见,关于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见仁见智。

不过,从各种对于“科学”概念的不同表述中,我们还是大体上可以从中找出某些基本的、共同的东西。那就是:科学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它是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同时,科学又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简单地说,科学是人类知识。

二、什么是艺术?

《辞海》:艺术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现代汉语词典”: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客观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需要技术,但不是技术。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技术才是艺术?”古希腊人引入了“美”的概念,然而对技术的划分并没有因为这个概念的引入而变得简单,恰恰相反,她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因为解释“美”本身并不比解释艺术更简单。艺术”(ART)在西文里本义为“人工造作”。认识论认为:艺术是自然在人的头脑里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实践论认为: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是一种劳动生产,所以艺术有“第二自然”之称。人类劳动是为了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切艺术都要有一个创造主体和一个创造对象,因此,它既要有人的条件,又要有物的条件。人的条件包括艺术家的自然资禀、人生经验和文化教养;物的条件包括社会类型、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社会实况和问题,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加工改造的对象;此外还要加上用来加工改造的工具和媒介。所以艺术既离不开人,也离不开物,它和美感一样,也是主客观的统一体。1999年版《辞海》对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作了解释:“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他们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语言艺术(文学),综合艺术(戏剧、影视)。根据表演的时空性质,又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和时空并列艺术(文学、戏剧、影视)。”

三、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克瑞格·贝瑞特博士所言“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技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贝瑞特所说的教师其实就是传授知识和技术的艺术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我们在教学中教什么,国家对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的科目、基本要求、每周课时、阶段总课时作了科学的安排,比如小学数学:小学阶段使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基础知识和四则运算的技能,学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简易方程和珠算知识,学一点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统计初步知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年级每周4学时,二至六年级每周5学时,六年一共986学时。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是一门科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健全人格,让学生在课堂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我们应该象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的博士、博士生导师朱德全教授在重庆市首批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班讲的那样:教学是激情式的“动情”教学,教学是良心式的“动心”教学,教学是手语式的“动手”教学,教学是口才式的“动口”教学,教学是跑动式的“动腿”教学,教学是倾听式的“动耳”教学,只有达到这种艺术境界,我们的教学才能使“世上所有的男孩,世上所有的女孩,把这个世界变成巨大无比的---一个环形。”

教学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 篇5

1.说教学是技术还是艺术,都太过于片面了,我觉得教学是一种态度,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生的重视,或许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有必要的技术和一定的艺术水平,可以让自己的课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和认可,但,但凡教育家都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一种对于自身事业的发自内心的热爱。

若自有技术,那只是照本宣科的死板理论,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教学方法;若只有艺术,那也只是一种作秀罢了,或许会有人比较喜欢,但当他们好好想想后就会觉得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而态度,是两者的根本,有态度才会正视,有态度才会努力发展,就是如此而已。

2.教学第一是需要技术,没有技术拿什么去教导别人,其次教学的艺术是看教的人和学生之间的看法了,如果学生觉得教师没有艺术感,再怎么有艺术的教师也白搭,只是学生觉有艺术感就算怎么没艺术的教师他也有艺术

表扬是一门艺术 篇6

一、物质表扬

给学生物质奖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每次考试、竞赛,我都会购一些学习用品,奖励给优秀的学生,哪怕是一个练习本、一块橡皮、一支铅笔,对学生来说也是莫大的奖赏。每当学生接到奖品时,我能看出这比家长给的几百元的礼物更让他们兴奋,因为这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他们会倍加珍惜,也会更加努力,力求保住荣誉。这时奖品就成了学生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语言表扬

用中肯热情的话语鼓舞学生,这种表扬更具有直接性,对于大部分学生作用很大。我们班上有个很贪玩的男生,他经常不完成作业,但是在课堂上却表现得积极主动,于是我经常在课堂上表扬他的聪明和善于思考,在赞扬声中,他竟然变得不好意思了,后来他慢慢改掉了坏毛病,变成了一个积极、上进、热情好学的好学生。

三、表情表扬

用微笑和赞赏的目光给学生信心。我们班有一个性格内向的女生,她不善言辞,也不愿主动回答问题,课堂上提问时,她总是神情紧张,声音低沉。有一次,我让她回答,她明明回答得很正确,可是声音太小,我微笑地看着她,鼓励她再大声说一遍,并用“非常好”三个字评价她的回答,她满脸兴奋,在周记中她说,我在老师的眼中找到了真诚和信任,原来老师很喜欢我,下次我一定要大声回答问题。一个赞赏的目光和微笑,能使学生心领神会,从而恢复自信。

四、纸条表扬

对于心思细腻的女生,口头表扬不一定能触及她们的内心世界深处,有时还会引起她们强烈的对立情绪。对于这样的学生我采取了写小纸条表扬。她们通过一张小小的纸条就能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自信心和自尊心就会加强,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五、间接表扬

通过老师、同学的传话来间接表扬学生。这样的表扬往往更能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学生通过他人,知道了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就会想方设法去巩固自己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好学生。

表扬要有艺术性,选择恰当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巧妙的方式才能使表扬收到预期的效果,让学生在表扬的艺术里更加自信、优秀!

编排是一门艺术 篇7

电视节目编排与节目内容和质量同等重要

现在我国的电视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 随意打开电视机, 都能收看到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如何最大限度地占有观众的相对收视率, 便成了大小电视台一致的最高愿望, 因此, 节目编排是否科学合理, 就显得至关重要。事实上, 节目编排与节目内容、质量同等重要, 以至于有人说, 完成节目制作仅仅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被称为“电视节目编排方面的天才人物”的弗雷德·西尔弗曼, 曾在20世纪70年代先后使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美国广播公司登上节目收视率的第一宝座, 他在一次讲演中把节目编排称为“美国三大广播公司最重要的秘密武器之一”。而他当时的年薪就有100万美元, 比许多名记者和名主持人要高得多。

我国电视节目编排的现状

令人遗憾的是, 在我国电视业内把节目编排视为节目的简单组合者还大有人在。就整体状况而言, 一些电视台的节目编排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问题:行政干预较多;缺乏合理依据;缺乏特色;缺乏针对性;节目编排人员素质较低, 至少和记者、编辑队伍比起来是明显滞后的。节目编排也很少受到电视理论界的重视。

节目编排应当遵循的科学规律和应该掌握的艺术技巧

节目编排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将播出时间填满就行, 而应该充分研究社会热点、时间特点、观众心理、对手因素、发展战略等方方面面的因素, 做出科学的安排。

以收视率调查为依据, 掌握观众动态。由专业机构对节目的收视率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十分必要, 可以了解当地观众的开机时间、节目需求、观众群的分类、对手状况等重要信息。然后, 以此为据才能制订出符合当地观众收视习惯的科学合理的节目编排计划。

充分研究观众的收视心理, 尊重观众的收视习惯, 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受众的心理因素包括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知识需求、审美需求、服务需求等, 分析不同观众群表现出的收视喜好, 寻找他们内在的规律性, 才能把节目编排得更人性化、更有针对性。

除了受众的心理因素在节目编排中应予高度重视外, 受众的构成因素如性别、文化层次、年龄结构、政治与经济地位等, 也是节目编排者必须充分考虑的。

了解对手, 知己知彼。电视节目的竞争就是对电视观众的争夺, 实质上都是对电视广告的竞争。因为电视的财源主要是广告, 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仅了解自己是不够的, 还必须尽量摸清对手的情况, 如在哪些时段对手已先声夺人, 一时难撼;哪些栏目和题材对手已驾轻就熟, 不可生拼硬碰。但尺有所短, 即使最强大的对手, 也有疏忽或薄弱之处可资利用。节目编排只有“知己知彼”, 方能“百战不殆”。

熟悉节目内容和质量, 做到优秀节目重点安排。节目编排人员对于自己准备播出的每一档节目的栏目定位、收视人群、节目内容和制作水平都应了如指掌, 才能做到优秀节目重点推介优先安排, 把黄金时段让位于艺术水平高、雅俗共赏的节目。如果在晚8点的黄金强档安排一些内容低俗、制作粗糙的节目, 无疑是浪费频道资源, 砸自己的牌子。

结合社会热点打造收视高峰。国内外的节目编排经验和实际效果也都证明, 一些节目在播出之前就能判定其是否会受到欢迎。重要的标准便是, 该节目是否恰当地反映了社会热点和时代思潮。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美国CBS的《60分钟》等节目收视率之所以长期居高不下, 盖缘于此。因为人们很想通过这些节目来了解社会变迁和时代的潮流, 以便及时应对、顺应时代。如果及时编排那些社会热点和时代因素浓度最高的节目, 创造满意的收视率就不足为奇了。中央电视台10套《百家讲坛》的成功又是一个实例。《百家讲坛》本来只是一个学术讲座节目, 正当《康熙大帝》、《雍正王朝》、《戏说乾隆》、《康熙微服私访记》清宫大戏热播之时, 观众们好像是雾里看花, 很想了解到历史的原貌, 《百家讲坛》适时推出了北京社科院研究员阎崇年推出的系列讲座《正说清十二帝疑案》, 获得了很好的收视率。因此, 在节目编排时研究热点、加强策划至关重要。

相对恒定播出, 才能培养稳定的观众群体。一套完整的节目编排方案, 或者一个栏目的播出时间在一年或者更长时间内, 应该是相对固定的, 不能朝三暮四, 让观众摸不着头脑, 即使最忠实的观众也可能因为寻寻觅觅寻不见, 而主动放弃对某一个节目的偏爱。

突出特色, 立足长远。任何一个有抱负的电视台, 都应根据对自身和对手们实力与优势的客观评价, 制定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 并体现在日常的节目播排中。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转”的市场竞争原则, 竭力避免与对手正面交锋。比如, 在同一时段, 你播男性节目, 我播女性节目;你播体育节目, 我播动物世界;你播法制与社会, 我播科学与探险, 如此等等。反正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这是一种反向节目编排技巧。

掌握峰谷技巧, 突出韵律之美。根据研究表明, 观众看电视主要是娱乐消遣或获取信息, 注意力相对松弛。因此, 必须三分钟有一个兴奋点, 十分钟有一个小高潮, 才能最大限度地稳定观众。因此, 节目播排要不时地间隔一些能吸引观众注意的新闻。同时, 宣传片、精彩提示穿插其中, 国外称之为“峰谷技巧”, 这样才能将节目编排成为一幅尖峰峡谷、高低不平的画卷, 轻重缓急、跌宕起伏的乐章。

职场也是一门艺术 篇8

从此案例可以看出沟通无论是对于王萦的去与留起着关键的作用, 如果再次沟通, 如果成功的话亦有留的可能。

在王萦目前的境地, 如果要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 只有 (1) 通过合理的授权和分权, 强化自己的团队, 把自己从琐事从脱身出来, 宏观地审视企业运行的问题点和变革点。 (2) 提升业绩、积淀人脉, 树立自己在企业的影响力和威望, 为以后的变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 周董需要和王萦沟通, 进一步明确和聚焦王萦当前的的职责定位, 让王萦集中精力承担那些较能体现业绩的工作, 稳定王萦在公司的地位, 然后给王萦增派副手, 实现王萦从业务拓展到管理变革的转变能够顺理成章。

王萦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在公司树立威望和人脉基础, 而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 则是考验王萦职场艺术性的所在。建立业绩还是打好管理基础之间并不冲突, 关键在于王萦要能够向他人展现自己有能力带领公司走向更好的方向, 同时让他人相信自己的变革与创新是正确的。而且只要能够向他人证明这一点就足够。

物流行业人才的需求一直都是一个热点的话题, 一方面企业人才流动比较频繁, 另一方面人才又苦于没有自己的定位。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 处于生存期的企业, 市场和技术总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升华物流最需要的还是市场开拓方面的人才, 只有保障了市场和利润的前提下, 管理的规范化才有基础。而这个时期的企业, 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是发展的愿景、弹性的薪酬、创业的激情、共同承担企业责任与分享企业成果的机会等。

我们可以看职场中的优秀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 即都有创业者的心态, 能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能够做到个人与企业共担责任与风险, 才能共享最后的成果与果实。从两个角度来谈这个问题:

角度一:企业尤其是创业期和生存期的企业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问题, 企业正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企业的发展。周董请王萦到企业, 希望是能够帮助企业一起解决市场和管理两方面的问题。这时企业的员工, 尤其作为企业的高层特别需要以创业者的角度去思考个人的问题和企业的问题, 因为两者是高度相关的。

角度二:个人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有时候不一定是完全一致的。企业是一个组织, 是由很多个体组成的组织, 众多个体之间的需求是多元化的, 甚至有时会有冲突。企业从组织需求为出发点, 以实现组织目标、提升组织运行效率为最大目的, 从而进行个体的安排。因此, 很多从组织角度而言是公平、合理的事情, 对个体而言未必显得是公平合理。为了实现组织的需求, 个体的需求不一定能完全得到满足。如何平衡好个体需求与组织需求之间的关系, 在组织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服装是一门伪装的艺术 篇9

一、服装的伪装艺术

我们知道, 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 会依据环境的不同而乔装打扮, 这是生物本能下的伪装技术。最为人熟悉的莫过于变色龙, 它会依据环境色而改变自身颜色, 与环境融为一体, 起到伪装与保护自我的作用。此外, 许多昆虫以及哺乳动物也有这种功能, 例如螳螂、蜘蛛、蝴蝶、毛虫、蟾蜍、鸟、蛇、甚至部分野生的鹿与狼等。事实上, 这些生物依据环境所做出的形态变化并非全然为了隐藏自己, 有时反而会会故意令自己更为显眼夺目, 那则是为了吸引配偶或是警示敌人, 而造型与颜色的控制便在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 伪装是一种沉默的语言, 向外宣示此刻的意图或态度, 生物如此, 人类亦如此。作为最高智慧的生物, 我们对此技术早已驾轻就熟, 且拥有更多的选择与主动性, 为了配合种种生存与生活之道, 我们不得不学会自我伪装, 且从技术上升华为一种艺术, 于是创造出了今天的服装文化。

1. 造型伪装

服装的造型多样, 顺应环境与人文的变迁而改变, 于是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造型特征, 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也借此我们可以依据服装的造型特征而判断时代, 再而, 也可以依据服装的造型特征而判断身份。这里所说的身份, 指的是作为“人”这个个体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知道, 贵族有贵族的服饰, 平民有平民的服饰, 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服饰区分, 当然, 这只是一种笼统的角色区分概念。在当代, 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场合看到不同的服饰造型为不同的个体塑造角色。例如警员有警员的服饰, 营业员有营业员的服饰, 学生有学生的服饰, 医护人员有医护人员的服饰等等。再细分的下去, 不同等级的警察, 不同企业的营业员, 不同学校或年纪的学生, 不同领域下的医护人员也都各自细分出不同的服装造型。这都是日常可见的区分, 这些区分帮助不同的个体找到不同的自我定位。我们依据这些服装特征来辨别这些人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 乃至我们根本不用在意他们的背景、他们的姓名、他们的性格、他们私下所拥有的一切, 我们只要记住并懂得识别服装所代表的意义便可以了。那么我们要注意一点的是, 事实上这些人都不过只是在扮演着某一个角色, 或直接说伪装着某一个角色。服装的意义在于帮助个人确定自我角色, 也帮助他人来确认这些角色, 从而使得社会活动的运行井然有序。而当他们脱下这些代表性的服装, 他们便失去该角色的效应, 下一位穿上这些具有代表性服装的人则接替了这份权力与义务, 继续扮演着种种社会安排的角色。也就是说, 在多数情况下, 是服装在定位一个人, 而不是人在定位服装。我们穿上了一件具有象征意义的服装时, 事实上是在扮演一个服装暗示下的角色, 伪装自我的真实形象。例如, 如果我们穿上服务人员的服装, 便暗示着我此刻是一名服务人员, 应承了这个角色给予的权力与任务, 我们必须微笑的接待陌生的人, 为他们讲解与服务, 做出自我范围下的配合, 而当我们下班时, 脱去服饰, 我们便卸去伪装, 成为不加身份的自己, 回归“什么都不是”的自我。“什么都不是”也即是一个人最原始与真实的自我, 也是我们来到世上时的原始状态。简单来说, 这个世上没有一份职业或是角色是与生俱来, 我们只是在从生到死的过程中应承了社会的需求, 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而服装, 即是我们伪装的工具。

2. 颜色伪装

事实上, 色彩对过去几个世纪的人来说是个十足的奢侈品, 只有一些有限的富人或有权势的人才能拥有一些有色物品, 而普通百姓根本没有资格碰触这些色彩。过去的人们更多依赖的则是自然界中的环境色, 村舍家居基本是由自然的材料做成, 如石木或泥巴。而纺织布料一般保持原始纤维的自然色, 如果采用蔬菜花果染色, 很快便会在洗漱或摩擦中消退。所以对当时的人来说, 一条鲜艳的丝带或是手帕都当做宝贝一般珍爱。但今天的时代不同了, 这是个充满色彩的工业时代, 我们所处的环境, 我们所用的产品, 我们所穿的服装无一不被强势的色彩狂轰滥炸。

什么样的颜色是我喜欢的颜色呢, 或说, 什么样的颜色是我今天应该选择的颜色呢?这是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命题, 使得当今每个人在服装消费与应用中总是不断的思考与选择。前文说过, 在其他生物中, 许多动物都会更改颜色来配合当下所需。是要隐藏自我?表现自我?还是发出警告?除了肢体语言, 颜色是另一种非常直观与直接的表达方式, 也是另一种伪装方式。同样的, 我们与生俱来的只是相对稳定的固有肤色, 这种肤色难以帮助我们与周围的人拉开距离或区别, 难以令自己变的“看起来与昨天的自己有所不同”, 也难以令自己沉默的表达自我, 但颜色可以。颜色是很好的识别记号, 例如我们如果见到一只蜻蜓, 会告诉别人:“你知道吗, 我昨天看到了一只红色的蜻蜓”, 试想如果没有颜色, 我们该如何去形容那只蜻蜓的与众不同, 那只蜻蜓也就失去了“那一只”所具有的属性特征。同时颜色也可以沉默的表达此刻的心情或状态,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低调的颜色、高调的颜色、冰冷的颜色、热情的颜色、放肆的颜色、敬意的颜色、俏皮的颜色, 稳重的颜色等。而选择这些颜色的原因取决于我们的目的, 是想给人以端庄正式的感觉, 以此对自己怀有敬意;是想让自己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给在意的人以强烈印象;又或是只想成为低调人群中的一份子, 令视线不会集中于自身。颜色是一种不会说话的表情, 它所能表达的含义有时甚至超出人类在语言表达上的能力。

3. 环境伪装

服装最早的作用是服务于肉体, 也即是以“舒适”作为标准。但随着服装成为现在文明的重要主题, 它已不再单纯的成为满足生理的工具。今天我们已经学会在什么时代、什么环境、什么场合、什么人群、什么时间里选择穿什么样的衣服, 我们有时想与众不同, 但事实上依然不可避免的在固有的范围里做出有限的选择。该穿什么样的衣服与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 我们在文化的洗礼中锻炼出了基本的判断力。或是出于礼貌, 或是出于常识, 或是出于心态, 我们难以忍受穿出不合时宜的服装出现在不合时宜的地点, 于是默默接受框架的局限。这时候, 服饰的作用不再是以“舒适”为第一目的, 而是以“合适”作为第一准则。这也是因为我们拥有生物本能上的伪装天性, 为了融入环境, 适应环境, 不让自己格格不入, 我们会自觉的选择环境默许下的服装而打扮, 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心安, 才能“安全”。

文明时代的服装成了一种不可替代的文化, 它给了我们无穷尽的选择, 尽管那些服装事实上并不属于我们, 但我们却深深为之着迷, 从而加载到自己身上, 试图令其成为“自我”的一部分, 伪装自我的味道与属性。但话说回来, 这些服装的选择, 归根结底依然是为了取悦他人而做出的判断。而我们有时会以为服装的选择是源自生来的喜好或品味, 但这只是一个误会, 那其实不过是我们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欣赏到社会反馈中的美带给自己的美好印象或假象, 又或是在社会活动中认识到它们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从而认可了这些服装。只是我们忽视了给予我们欣赏与教导的载体, 依然是那些为了展示自我或适应环境而出现在我们世界里的客观群体们。我们不过是在看着他人的伪装, 从而学会如何去伪装自己罢了。

参考文献

[1].袁杰英编著.中国历代服饰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2].缪良云主编.中国衣经[M].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0

高中化学教学是一门艺术 篇10

教学机智作为教师的一种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 以及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随机应变呢?

一、应用信息反馈原理调整教学

化学教学系统与其它任何系统一样, 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调控。化学课堂教学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是否能达到这个教学目的, 需要课堂上随时了解教学现状, 找出现状与达到目的之间的差距, 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这就必须应用反馈信息原理作为主要手段, 以便经常取得反馈信息, 对课堂教学系统做到有效控制, 保证教学过程处于最佳状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改变和调节教学, 对教学进行有效控制。因此, 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方法, 让学生尽快提供反馈信息创设条件, 引导学生注意提供正确的反馈信息, 迅速而有效地调整教学, 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信息流处于最佳传输状态, 获得最优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 使原来设计方案中信息的传输程序受到冲击、干扰甚至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根据当时的反馈信息果断地采取随机控制的办法, 改变、调整信息的传输程序或信息传输手段, 以保证教学效果不受影响。

二、设计好化学教学系统

化学教学系统的设计是化学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环节, 根据化学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 以及教学条件和环境, 对不同层次的化学教学系统, 规划出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并预测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教与学的效果。要制定出教学行为的“蓝图”。

三、掌握化学课堂教学的应变技巧

课堂教学能否做到随机应变, 常常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 能做到这一点, 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个方面外, 还必须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等, 对课堂教学能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和恰当的处理方法。化学课堂教学中偶然性的产生因素较多, 教学失控的原因复杂, 但一般出现较多的情况有以下几点:

1、对学生认识能力评价过高, 疑难问题教学处理不好, 课堂教学陷入被动。

2、对学生认识能力评价过低, 教学过程激发不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课堂教学和学生思维陷入“纯化”状态。

3、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 个别学生的回答和发问或远离主题, 或龙头马尾, 不着边际。

如何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调控, 下面笔者就化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提出几种应变技巧。

绕道迂回, 调节难度。在课堂教学中, 发现当原来设计的问题失去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效能时, 应及时调节难度。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 要适当变换角度或适当补充铺垫绕道迂回, 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易, 要追加问题, 以调节难度, 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因势利导, 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 使课堂陷入被动, 这时可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因势利导, 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 扭转被动局面, 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作演示实验时, 由于客观原因实验不成功或出现结果异常, 学生议论纷纷, 这时教师可马上话锋一转, 叫学生回答实验为什么不成功, 这样可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原理、实验装置设计、试剂的选择以及条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同样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制造氛围, 创设情境。沉闷的课堂气氛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但过于喧哗的课堂又难以使学生冷静思考, 及时把握教学中学生的情绪, 及时调控课堂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活泼状态。如在课堂教学中, 将实验设计更具有突发性, 仪器安装更具有审美性, 操作演示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将思考问题的设计带有连续性、阶梯性、跳跃性;教学语言的选择注重情意性、幽默感以及悬念的巧设和思维路径的变异等都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当机立断, 对症下药。当学生的发问或回答出乎意料之外, 而根据要求必须做出明确回答时, 应当机立断, 给予果断的肯定或否定的答复, 以避免因犹豫不决而带来的课堂混乱和学生思想上的彷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 对关键之处学生答非所问时, 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 发现问题症结, 采取针对性措施。

善于反诘和回避。当学生所提问题的实质要澄清, 或者问题的依据不明确时, 要善于反诘, 让学生在新的条件下思考找出结果。如当有学生问:硫酸氢钠电离时有H+, 并且具有酸性, 它是一种酸吗?反诘的问题是:硫酸氢钠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吗?如果学生所提问题不属本节课所学内容或重点时, 应予以回避, 可以婉转加以说明, 适可而止, 避免节外生枝纠缠不清, 小题大做, 喧宾夺主, 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总之不能让学生牵着鼻子走, 把教学的主动权始终控制在教师手中。

宽容是一门艺术 篇11

新学期开学后,我任教了一个新的班级。一天下午自习课,我刚进入班里。正当全班鸦雀无声,同学们个个都在认真复习时,有几个男生就坐不住了,一个个开始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我以镇定的目光默默地看了他们一眼,他们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可一会儿功夫就又晃动起来,其中一个同学还把邻桌的文具盒碰翻在地,“咣当”一声惊天动地。随后,班里传来的刺耳的哄笑声。此时,我没有责备,更没有训斥,而是轻轻地走过去,俯下身子,把散落在地上的文具用品一件件捡起,又一件件放回文具盒。班级又恢复了平静。那些做小动作的同学满脸羞愧,不知所措。其他同学也默默地低下了头。戈尔泰说过:“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如果说犯错误的同学是“石”,那么教师就要做让“石”臻于完美的“水”,因为只有这样,粗糙的石头才会被打磨成美丽的“鹅卵石”。何况我们的学生还小,怎么可能会不犯错误!

自习课继续进行,仅仅过了5分钟,又是那位犯错误的同学开始叽叽咕咕,吵得周围的同学紧皱眉头。下课了,我把他请进办公室,问他为什么自习课上不守纪律,故意捣乱,他竟然若无其事地回答:“我向来如此!”我说:“你这样既耽误了自己,也影响了他人。”他一副玩世不恭的神情,甩出一句:“无所谓!”

对学生的这种顽劣态度,我并没有发火,而是伸出两只手抓住他的两个肩膀,两眼盯着他,坚定而严肃地说:“这不可以!”他猛地一怔,神色也端庄了许多。这时,我请他坐下,面对面地和他交谈了起来。开始他默不作声,后来逐渐放松,我们谈家庭,谈生活,谈学习,谈人生,谈理想......谈了了很久。他流了泪。

后来,我从原先的班主任那里得知,他原来学习态度很端正,学习成绩也不错,但由于家庭父母离异,父亲出外打工,很少回家,只有一个年迈的奶奶在家带他,生活很辛苦,老人身體也不好,根本没有过多精力和能力管他,孩子自己内心孤独,导致成绩一退再退,最后,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可又看不得别人进步,于是总想制造事端,影响他人学习。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碰翻别人的文具盒竟是故意的!这是一个心灵滋生了“杂草”的同学,去除“杂草”的方法,就是在土地上种庄稼,让“杂草”没有滋生的场所。

在以后的几天,我一边观察,一边找他谈话,我发现他勤劳朴实、在生活方面独立性很强,于是,我对他这几天来出现的些许优点都充分肯定,广为表扬,慢慢地,他认识到自己课堂上不守纪律、随便讲话实在是不应该的,作为一个学生,应该遵守纪律,勤奋学习,这样才不辜负青春年华。我又因势利导,送给他一句自励的名言:“不轻言放弃就是成功,不放纵自己就是自信!”

事隔不久,听说他的奶奶重病住院,我得知情况后,连夜赶往医院。当我拎着礼品推开病房门时,他和他的奶奶一见都热泪盈眶,激动得说不出一句话来。他也慢慢地不再疏远我,和我无话不谈。从此,我对他也给予了更多的教育和关怀,现在,这位同学各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受到了老师和学生们的一致称赞。

面对这样一个心灵滋生了“杂草”的学生,我没有放弃,没有用粗暴的方法批评他,而是与他长谈、鼓励他、鞭策他、关心他,从而渐渐地感化他。因为我明白,像他这样的学生平时听到的大多是批评和指责,因而导致他们产生了一些误解,以为老师、同学都瞧不起自己,干脆破罐子破摔,在行为上表现得粗暴无礼,甚至还经常性顶撞老师。其实,他们的情感与其他学生相比更敏感、更脆弱,他们的心灵更容易受到伤害。对这些学生,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尽量避免用批评的方式来纠正他们的过错和不良行为,而是应该善于挖掘他们的潜能和闪光点,及时肯定和赞扬,点燃他们自信的火种,诱导其产生进步的内驱力,从而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我们还要细心地观察他们的行为,用关爱的眼光看待这些孩子,既能欣赏到孩子的闪光点,又能容忍他的不足,把批评教育转化为激励教育,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记得有一则寓言故事里讲;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使戴着斗篷的游客脱掉斗篷。冷风拼命地吹,想吹掉斗篷,结果游客反而戴得更紧了。太阳出来了,暖洋洋地照着那位游客,只一会儿的工夫,那位游客就自动地脱去了斗篷,坐在树阴下纳凉。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委婉的说服比强迫更为有效,言辞激烈、声色俱厉的批评,只能让学生收缩“防线”,形成自闭。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和学生进行一次情感沟通是非常必要的,老师们一次简单的谈话,一次轻轻地拍肩,或者一个微笑的眼神......都有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当然,我们也应该给学生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因为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的身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是极为正常的。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理解其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能够从思想上宽容他们,从行为上关爱他们,并积极的引导他们调整方向,改正错误,驶向理想的彼岸。

深爱每一个孩子,理解和宽容,每一个孩子并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孩子的心灵,这是教育的一种艺术。因为教育首先是一种保护,只要我们保护得当,就一定能使这些将要枯萎的幼苗重新长出嫩绿的新芽,成为枝繁叶茂的大树。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 篇12

当然, 教育的等待并非无所事事, 也并非守株待兔。教育的等待不是消极的无所谓, 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无声呼唤。等待的过程中, 我们要用鼓励的目光、真诚的微笑、激励的话语消除学生心中的不安, 用自己真诚的期待, 为学生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这样的等待才是一种智慧的等待, 才是真正的教育。

一个人的成长是漫长的过程, 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 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孩子。我们要做的是读懂孩子的心, 学会按照孩子的思维来理解这个世界。因为来自遗传、环境、家庭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于有些孩子来说, 成长的过程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

掩卷反思, 教育的确需要等待, 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等待。孩子一教就会, 一讲就动, 一点就通, 那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天下的植物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开花, 也不可能经过同样的时间便成熟, 时早时晚, 时长时短, 各有因缘。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很多时候, 孩子的豁然开朗、顿悟清醒, 也许就在我们耐心等待的一刹那之后。再说, “孩子犯错, 就是上帝也会原谅”, 更何况是孩子眼中神圣的教师?我们怎么有理由不去耐心等待呢?教育是一个等待的过程, 而等待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 是对学生成长的欣赏, 也是对自己工作的欣赏, 在等待中付出必然能在等待中收获。

学会等待就意味着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意味着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 不能心浮气躁, 不能急于求成, 不能指望几次活动、几次关心、几次谈话就立竿见影。因为一种好品质的形成, 一种不良习惯的矫正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日积月累、集腋成裘的过程。对于顽劣的孩子, 就更需要循循善诱, 做到不知者不愠。

一、宽容学生

案例:几年前, 有一次我收到两个男生交来的作业, 这两份作业的内容一模一样, 连错的地方和错的方式都完全相同, 显然他们不可能是独立完成的。可是两个学生都信誓旦旦地坚称他们没有抄袭, 其中一个被我们认为是品行优良的学生, 更是很认真地反复强调。最后, 我说:“如果我把这两份作业交给任何评审人员来判断, 我相信他们都会认为, 作业里相似的地方除非是奇迹出现, 否则不可能纯属巧合。可是你们都告诉我, 自己没有抄袭。我不相信你们会对我说谎, 所以我必须假设真的发生了特别的意外。”多年后, 那位好学生遇到我, 问:“老师, 你还记得当年我们的那份作业吗?”“当然记得!”我回答到。“哎, 老师, 我对你说了谎话。那份作业是抄袭来的, 可是您相信了我。从那个时候开始, 我就一直忘不了那个谎话, 它让我难过痛心。”

事实上, 每个学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是可爱的。他们屡次三番地会闹出“小插曲”, 让教师原本就繁重的工作又增添了新的难题:欺负同学了, 违反纪律了, 恶作剧了;三令五申后还是故伎重演:又偷别人东西了, 又进网吧了, 又逃学了……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

但细细想来, 没有一个孩子是真的不求上进的。由于自控能力差, 他们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过失, 有时他们的某些举动往往是下意识的行为。如果教师动辄训斥、讽刺、挖苦, 学生往往会口服心不服, 敢怒不敢言, 甚至背地里消极抵抗, 暗中作乱。对于学生的毛病、缺点, 我们不要“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要想到:有的学生淘气, 或许是因为他的好奇;有的学生犯错, 或许是因为他的无知;有的学生顽皮, 或许是因为他的幼稚;有的学生捣乱, 或许是因为他对老师的逆反。

因此, 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错, 我们就要利用一切可教育资源给学生一个台阶下, 其实就是给学生一个认识、改正的机会。学生也就会从教师的宽容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护和对他人格的尊重。从获得这个尊重开始, 学生就可能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 内心进行斗争。这是一个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醒悟过程。

二、赏识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远非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智力那么狭窄, 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八项智能, 包括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等。只是这八项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 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有人八项全能, 有人某一项或几项突出, 但其他方面缺乏。可大多数人都是某几项优异, 某几项稍差, 某几项更次之。因此, 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 而是存在着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么聪明的问题, 每个学生都应是独特的, 也是出色的。

案例:我班有个学生叫小伟, 学习不认真, 上课经常捣乱, 作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 考试几乎就没有及格过。该学生懒惰成性, 还经常惹是生非, 不是打张三就是骂李四, 因此同学关系十分糟糕, 在大多数人看来, 他真是差极了。一次劳技课上, 教学内容是组装插座, 我意外地发现他的动手能力特别强, 可以说是班级之最。我立刻在班上把他好好地表扬了一番, 然后请他在讲台上作示范。一节课下来, 同学们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以后, 他在学习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上课认真听讲, 按时完成作业, 违纪现象明显减少。

上例中的小伟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大的变化, 是因为老师发现了他身上动手能力强的优势, 并给他肯定的评价, 使他获得成就感, 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一般来说, 学生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些低层次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而正是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人性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因此, 当我们能够以赏识的言行对待学生, 就会激励起学生无穷的勇气, 唤醒他内在的潜能, 鼓舞他们向着成功之路大步前进。

世界上许多著名人物如牛顿、拿破仑、爱因斯坦等在中小学阶段都被认为是平庸之辈, 甚至是不堪造就之才, 后来却成了影响世界进程的重要人物。这些都说明学生可塑性强, 教师不能一碗凉水看到底, 要善待每一位学生, 相信他们都有智能最佳点, 在承认个性教育的前提下, 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 实行成功教育。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势, 要学会欣赏每个学生的长处, 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 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 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只要真诚地帮助他们, 奇迹就一定会发生。

三、完善自我

如果说宽容是一种美德, 那么等待就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的修为就是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与综合素养的提高的过程, 更是教师心灵不断完善和内功修炼的过程。我们时常见到一些老师声色俱厉, 指责他的学生不该如何如何, 那是因为这位教师没有真正达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读《论语》时我们会发现, 孔子教育学生很少疾言厉色, 他通常是言语缓和的, 因循诱导的。这样的一种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 是孔子的态度, 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 更是教师应具备的气质。所以, 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像孔子那样, 从容不迫、气定神闲。

教师的修为, 又需要“为伊消得人憔悴”而“衣带渐宽终不悔”, 需要坚持。在等待中, 在坚持时需要静心, 需要心平气和。教师的修为, 更需要历经煎熬, 才能品出生命之味, 散发出独特的芬芳。要真正“守得住寂寞, 耐得住清贫”, 要在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中孤独地上下而求索。随着岁月的流逝, 某些人生的标准与追求愈加坚定, 而某些曾经的迷惑与羁绊逐渐舍弃, 真正的轻装前进。经历了心灵求索中的这份煎熬后将会得到另一番感受, 豁然开朗的感受, 那时的人生将达到另一个境界, 一个全新、通透的境界, 成功一定也就在不远的地方。所以说, 与其说是给学生以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更不如说是给自己完善自我的机会和天地。

等待是需要耐心的, 是远离功利的。等待是一种教育修养, 是一份神圣的誓言。只有大气的教师, 只有靠心去滋养教育的教师, 才会从含着露珠的嫩芽中嗅到硕果的清香, 才会从孩子的稚拙中发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的影子。

等待是一次历练, 是一次成长, 它会让教师心神更加专注, 生命更加顽强, 使命更加神圣。等待是一种渴望, 渴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但我们决不是消极的等待, 而是以生命成长为己任, 创设机会与条件, 让每个生命能得到更美地发展。等待是一种爱抚, 一种无形的爱, 是对生命的爱抚。在等待中, 教师的责任得以升华, 爱心得以扩张, 当爱心像绿草布满原野时, 花儿便会到处盛开。等待除了需要教师能够拥有一颗包容的心灵、有一双关注的眼睛之外, 还特别需要教师能够拥有足够的耐心———因为“花开的声音”, 只有等待的耳朵才能听到。

参考文献

[1]彭坤明.知识经济与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2]叶上雄.素质教育的重点: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 2000 (2) .

[3]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4]任者春.内外互动德育教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

上一篇:古典文学元素下一篇:司法核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