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重症(精选3篇)
交通事故重症 篇1
近年来, 随着现代城市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 车辆引起的交通伤已成为外科创伤的主要原因。胸部是身体暴露较大的部分, 易受外伤, 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可导致病人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而危及生命。有资料显示, 车祸伤死亡病例中胸部外伤约占25%[1]。1995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104例交通事故所致重症胸部外伤病人, 现将急救与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5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交通事故所致重症胸部外伤病人104例, 男78例, 女26例;年龄5岁~82岁;开放性损伤48例, 闭合性损伤56例;单侧多根肋骨骨折61例, 双侧多根肋骨骨折43例;单侧血气胸48例, 双侧血气胸42例;张力性气胸96例;创伤性湿肺53例;膈肌裂伤6例;心脏挫伤12例;脾破裂14例;入院时伴有休克63例;合并颅脑、腹部、四肢、骨盆骨折、腰椎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伤93例。
1.2 诊治情况
病人入院后均行X线片检查, 部分病人行B超、CT检查或胸膜腔穿刺, 其中X线片检查104例, 阳性98例;B超检查86例, 阳性84例;CT检查61例, 阳性60例;胸膜腔穿刺47例, 阳性44例。96例病人根据具体情况行紧急封闭伤口、抽气减压, 进一步清创、缝合胸壁伤口, 并做胸膜腔闭式引流术。行手术治疗61例。
1.3 结果
经积极治疗与护理, 痊愈101例, 死亡3例。
2 急救与护理
2.1 迅速接诊, 评估伤情
接诊病人后迅速对伤情做出评估, 确定受伤部位、受伤方式。本组病人均被评为重度, 以红色标志迅速送入抢救室, 立即通知胸外科会诊。尽量减少或避免搬动, 如必须搬动, 需由4人将病人托起处于水平位置, 以保护受伤的部位。迅速备齐急救物品, 如胸带、胸穿包、静脉穿刺包、胸腔引流瓶、氧气和吸痰器等物品。
2.2 紧急处理, 封闭伤口
对有严重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或已处于濒死状态者, 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及时清除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消除胸壁软化及反常呼吸运动, 采用各种方法使软化胸壁固定以保持稳定, 从而减轻或消除反常呼吸运动;对开放性气胸应立即用消毒的厚敷料覆盖封闭伤口, 再用宽胶布、绷带或胸带包扎固定, 使开放性气胸变为闭合性气胸, 然后按闭合性气胸进行处理;对张力性气胸应尽快于伤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插入带活瓣的穿刺针排气减压;对血气胸行闭式引流。在上述紧急处理过程中, 同时进行抗休克综合治疗。
2.3 维持有效循环, 立即纠正休克
胸部外伤病人均有不同程度休克, 因此采用休克卧位, 头偏向一侧。使用静脉套管、深静脉穿刺或静脉切开,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2条或3条, 保证大量输液、输血通畅, 以便快速补充血容量和保证静脉用药。出血性休克快速补血补液, 可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调节补液的量和速度。严重肺挫伤、创伤性湿肺限制补液量, 多补胶体液, 防治肺水肿。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2.4 保持呼吸道通畅, 充分给氧
胸外伤病人常伴有呼吸道梗阻以致窒息, 必须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内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泥土等, 向前托起下颌, 将舌拉出, 将头转向一侧, 窒息可以很快解除。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 对严重连枷胸、重度肺挫伤、呼吸衰竭的病人应尽早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呼吸[2], 结合血气分析结果进行调节。
2.5 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病情变化
连接心电监护仪, 加强对病人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的监测。如病人心率逐渐增快、血压持续下降, 应考虑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 及时通知医生, 做好术前准备;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 每隔2 h挤压1次,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 若胸腔引流量>200 mL, 持续不减少, 则说明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应考虑有血管损伤的可能, 应做好开胸止血的准备工作;若经过及时的输液、输血, 病人的血压仍不回升, 脉搏细弱、胸部听诊心音遥远或消失、颈静脉怒张、中心静脉压逐渐增高、烦躁不安, 应考虑有心包填塞的可能, 发现上述情况, 及时通知医生, 做好急诊手术和心包穿刺准备。
2.6 监测呼吸功能, 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通过对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胸廓幅度、肺部的听诊及氧饱和度的观察与记录, 评估病人的呼吸功能。病人大量出血时, 血红蛋白<50 g/L, 可不一定出现发绀的表现, 因此, 应监测呼吸功能, 如发现异常, 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2.7 鼓励咳嗽排痰, 预防肺部感染
胸部外伤时可引起反射性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加, 而病人往往因胸痛不敢用力咳嗽, 易使分泌物滞留, 而造成肺部感染。护士应向病人解释咳嗽、咳痰的重要性, 指导病人掌握有效咳嗽的方法, 如用双掌按压伤口处, 吸气时放松, 咳嗽时加压;必要时使用镇痛药物。病情允许时2 h为病人翻身、叩背1次。若痰液黏稠, 要保证足够的水分, 进行雾化吸入, 每日3次, 每次20 min。同时应注意在咳嗽吸气时, 胸瓶内如有大量气体逸出, 肺部听诊呼吸音低或消失, 表明病人肺泡可能破裂或胸腔内存有大量气体, 此时应给予病人半坐位, 迅速排出气体, 保持有效呼吸, 使病人呼吸困难症状及时得到改善。
2.8 并发伤的观察及护理
对并发胸部以外损伤的病人应注意意识、瞳孔、肢体及全身的改变, 如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部压痛及反跳痛等, 可考虑腹膜炎。如出现意识障碍、瞳孔变化, 可能有颅脑损伤。并发骨折应保持功能位置。对开放性伤口及时用无菌敷料包扎, 并了解出血情况。对于有血尿者应留置导尿管, 可观察泌尿系统损伤情况。对于胸部损伤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 护士应注意观察, 及时报告医生, 以防止漏诊。
2.9 心理护理
胸部外伤多由意外事故造成, 起病急骤、病情重、病情变化快, 病人没有思想准备, 突然重伤、生命危在旦夕, 超出了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同时病人求生欲望强烈。因此, 稳定病人的情绪是不可忽视的工作。护士应沉着、冷静、有序地进行抢救工作, 抢救时要动作敏捷, 技术熟练, 密切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同时观察病人的心理需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和有效沟通, 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疑问、伤情及治疗措施预后应进行合理和必要的解释, 向病人和家属做好安慰工作, 稳定病人情绪, 减轻其焦虑、恐惧感, 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保持良好的心态, 积极配合治疗。
3 讨论
交通事故所致的重症胸部外伤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且复杂, 呼吸功能障碍明显, 休克发生率高, 可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 导致呼吸循环功能紊乱甚至衰竭, 如不能正确评估伤情并及时正确地处理, 可很快引起死亡。因此, 诊断时必须突出一个“早”字[3]。医护人员应树立时间观念, 抓住伤后1 h的黄金时机, 提高抢救成功率, 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 要求急诊护士必须掌握创伤专科理论和技能, 具有高超的急救技术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还要有较强的时间观念, 准确的判断病情, 并与医生默契配合, 做到及时、合理、有效的观察急救与护理, 才能缩短抢救时间, 提高抢救成功率。
摘要:[目的]总结交通事故所致重症胸部外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对104例交通事故所致重症胸部外伤病人进行急救与护理, 包括评估伤情、紧急处理、纠正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鼓励咳嗽排痰、加强心理护理及并发伤的观察与护理。[结果]104例病人痊愈101例, 死亡3例。[结论]加强交通事故所致重症胸部外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有利于预后。
关键词:重症胸部外伤,交通事故,急救,护理
参考文献
[1]黎鳌.现代创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453.
[2]陈蓓敏, 陈清, 周姝, 等.机械通气治疗严重胸外伤伴呼吸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08, 22 (增刊2) :110-111.
[3]郭昌.治疗休克中的几个问题[J].实用外科杂志, 1990, 10 (1) :15.
交通事故重症 篇2
二、其次继续加强业务学习:
我院icu虽然开科已两年余,虽然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方面以及防范医疗纠纷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它毕竟是一个年轻的科室,有许多知识需要积累,许多知识需要反复学习掌握,医生护理需要磨合。避免或尽可能减少院感是icu的头等大事。每月学习1-2次。临床医生业务学习讲座每月1-2次,继续保持护理查房每星期一次。
三、第三开展新技术:
在开科的头两年,我科虽已逐步开展了呼吸机支持、气管插管技术、中心静脉置管技术、cvp监测、机械排痰、肠内营养、镇静技术,但远远不能满足抢救病人的需要。争取在201-年开展新的技术,使我科的核心竞争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继续加强科室管理:
“icu我的家”,我们要把icu当做自己的家一样看待。一个科室就是一个团体,只有协作良好,才能发挥的潜能。医生护理配合默契才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治理科室不良风气。杜绝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如有要认真纠正,吸取经验教训。
五、积极参加各种考试、比赛以及其他活动,争取做到有奖必拿,有杯必夺。鼓励大家人人都参加医院的各种活动,争当医院的先进。
六、鼓励大家多总结工作经验,写成论文,在医学杂志上发表,争取每年发表1-2篇。继续订阅与专业有关的医学杂志,开拓我们的视野,更新我们的知识。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学历升级学习。
七、加强与兄弟科室以及与病人家属的沟通:
重症医学概述 篇3
(一)ICU的组成
ICU现有以下3个主体部分构成:(1)训练有素的医师和护士:ICU成立之初,缺乏对危重患者各个器官或系统的功能改变及相互影响的深刻认识,初期ICU常附属于各专科或专业,没有ICU专职医师,当出现危及患者生命的多种问题时,常由相关专科的医师分别处置,不可否认,每一位参与治疗的临床专科医师都有救治其专科患者的经验,但面对多个脏器损害时,任何一个专科的专家都难免力不从心,而各科间的治疗意见相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经过系统的、专门培训的有能力对多器官功能进行延续的支持性治疗的ICU专职医师(Intensivist)应运而生,具有对多个器官或系统功能进行紧急或延续性支持治疗的能力,能够随时应召并互相协调,这是ICU发挥其加强医疗职能的关键。(2)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监测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轻便新型的呼吸机相继推出,心电监护和循环压力监测技术不断完善,并研制出如Swan-Ganz导管等适用于患者床边的设备,其他的传感器及电子技术也不断发展并用于临床,具有动态、定量监测患者生理功能及捕捉瞬间变化的能力,并能够反馈于治疗。(3)正确的学术思想和准确的高技术治疗措施:必须在正确的学术思想指导下,运用高技术的监测治疗手段对危重患者的重要生命器官进行有效的加强治疗。
(二)ICU医疗管理模式
目前,中国医院ICU的管理模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由内科医师管理;二是由外科医师管理;三是由急诊科医师管理;四是由麻醉科医师管理;五是由多科医师协同管理的五种管理模式,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还需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实践中提炼。组织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专科ICU,一般由各临床二级学科组建的以收治本科危重病人的ICU;一种是部分综合ICU,在一级临床学科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另一种是综合ICU,收治全院危重病人。专科ICU和部分综合ICU的管理模式容易明确,产生归属争议的多为综合性ICU。具体表现形式为:
(1)全开放式:即每位患者的ICU治疗均由原专科或各专业的医师各自负责,重大医疗决定、医嘱和医疗技术操作均由原专科的医师负责实施,医院整个医疗系统的人员都能 够在不同程度上积极参与ICU的工作,但ICU以护理人员为主体,根据专科医师的要求进行工作。ICU医师多为兼职,无全职ICU医师。收住病人相对来说不加控制,每个病人有个专业的主管医师负责管理,ICU科主任并不过问或很少过问每个病人的处理和治疗。ICU的具体事务(监护情况、医疗质量、医护教学、设备采购),科主任参与性不强。
(2)半开放式:患者的医疗措施由ICU医师和原专科医师共同管理,但根据主体不同,往往可分为以ICU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和以专科医师为主体的管理模式。谁是管理主体,谁就在医嘱、医疗操作和管理上占主导地位。该模式的优点是可发挥原专科医师的专业优势,同时又可以发挥ICU医师在危重病监测和治疗方面的专长,两者相互配合,使危重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在我国已建立ICU的医院中,也多采取这种半开放模式。半开放型所有危重病人入住ICU,须经ICU科主任或值班人员同意。但患者的处理和治疗仍有相应专业的主管医师负责,ICU科主任很少参与每一个患者的具体治疗。
(3)封闭式:患者的医疗活动完全由ICU医师负责。专科问题由ICU医师邀请专科医师查房或会诊,进行协调解决。该模式的优点是危重患者的医疗责任明确,ICU能够充分发挥其监测和治疗的优势。但是该模式对ICU医师的专业要求较高,而且要求ICU医师能够积极与专科医师协调,及时处理专科情况。封闭式的ICU医疗管理模式是目前被欧美及港澳地区ICU最常采用的一种模式。封闭型危重病人的收住、转入或转出,必须经ICU主任或值班人员的同意,收住ICU后,由ICU医护人员直接诊治,并对患者的治疗负完全责任,在ICU科主任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处理。
(三)ICU的功能(监护是手段,治疗是目的)
(1)危重病人集中收住于ICU内,便于监护和观察病情变化。(2)集中应用先进的医学诊断技术和生命支持疗法及一流的护理。
▲ ICU的医生和护士均须接受严格的特殊的训练,对严重疾病的紧急处理有特定的技术,ICU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 ICU具有生命支持的环境,地点和设备,组成了一个特异的生理功能单元。
三、综合性ICU概述与发展趋势
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是使各临床专科更加系统化、专一化。这种发展状况使得那些患有多脏器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就诊时,复杂的多专科问题使得专科医生感到收治的困惑,甚至延误治疗。同时,一些危重患者在救治时,需要一些普通病房所不具备的特殊的多系统功能状况的监护设备及专职的经过特殊培训的急救人员,而且,全力以赴的救治工作使医护人员在精力上、体力上不能再顾及其他患者,ICU由此应运而生。
ICU为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译为重症监护病房。是现代化医院内的一种特殊组织机构,是医院现代化的崭新标志。现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所现代化医院医疗急救水平的重要标准。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性质的医院,可设置不同数量的ICU床位数。ICU的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要,一般以该医院病床总数的1~2%为宜,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从医疗运作角度考虑,每个ICU管理单元以8到12张床位为宜;床位使用率以65~75%为宜,超过80%则表明ICU的床位数不能满足医院的临床需要,应该扩大规模。ICU内配备有带中央显示器的多参数监护仪、呼吸机、便携式血氧仪、亚低温治疗仪、除颤仪、麻醉机、心电图机、微量注射泵、输液泵、营养输注泵、床边血糖仪、纤维支气管镜、血气分析仪、震动排痰仪、床边X光摄片机、B超机等先进医疗设备一批。以及中央空调,层流洁净、消毒系统、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等先进设施。ICU病房有三重保障供电系统,保证设备不间断正常运行。能进行T、P、R、BP、SPO2等多生理参数的无创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有创颅内压监测等。
ICU病室收治什么样的病种、来源及其管理等,是危重病医学领域中一个尚有争议的问题,尚需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而所有需要监测及脏器功能支持设备、随时有危及生命可能的病人均为ICU收治对象。主要包括:(1)各种复杂大型手术后的危重病人(尤其是术前有合并症如冠心病、呼吸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或术中经过不平稳、出血量大、有一过性缺血缺氧性损害或生理扰乱大者);(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需行呼吸管理和(或)呼吸支持者;(3)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病人;(4)心肺脑复苏(CPCR)后的病人;(5)心功能不全,或有严重心律紊乱者;(6)急性心肌梗塞;(7)各种严重休克;(8)严重复合伤、多发伤;(9)急性药物、毒物中毒,虫蛇咬伤者;(10)淹溺、中暑、电击伤者;(11)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者;(12)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病人;(13)器官移植病人;(14)其他经短期强化治疗可望恢复的各系统、器官功能减退的急性衰竭病人等。但精神病、急性传染病、脑死亡者、无急性症状的慢性疾病者、恶性肿瘤晚期、老龄自然死亡过程、无望或因某种原因放弃抢救者等,则不属于ICU的收治范围。
危重病学从简单的监测与护理到当今发展为较系统的危重病医学理论,一系列先进的监测手段和救治技术,经过了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的努力。危重病医学的贡献在于,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生命支持手段,使许多过去已无法救治的危重患者得以存活或延长其生存时间,而ICU的建立和发展是现代医学进步的显著标志之一,现就综合性封闭型ICU管理模式提出下述看法,以供参考:
(一)综合性ICU的性质
综合性ICU多为多学科相关性ICU,有别于单一的专科性ICU,既是急救工作的重要枢纽,也是危重病医学的研究与教学中心;通常当病人的危重阶段过后再转回原专科病房继续治疗,因此它只是危重病人的中转站,不是独立的临床科室,应是麻醉科统一管理下的一个机构,在中国医学院校教案中重症监测治疗学也作为麻醉学的一部分.(二)综合性ICU的功能
(1)严重心、肺和肾功能衰竭、创伤和其他各种严重有生命威胁的患者均集中于ICU,便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监护。
(2)应用先进的医学诊断技术和生命支持疗法,例如:复苏除颤、体内心脏起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心导管、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等。
(3)ICU的医师和护士均受过特殊的训练,对严重疾病的紧急处理有特定的技术。
(4)ICU具有生命支持的环境,包括床旁监护、生命支持设备和机械通气机等,组成了一个特异的生理功能单元。
(三)综合性ICU的任务
综合性ICU可收治60%左右术后病人,同时收治一些严重创伤、休克、败血症、毒血症、脓毒血症、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凝血机制障碍及心肺复苏后的病人。其任务是担任以监测为手段,治疗为目的的工作。使病人的救治成功率达到90%以上。它集中多个临床科室的会诊意见,并经过经验丰富的医师和护士执行,由于危重病人的复杂性,往往一个专业的医师无法精通或完成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需要诸多专业医师的协助.因此,综合性ICU需要多科室,多专业的医生密切合作,共同管理与治疗才能有效的提高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