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及改进策略

2024-05-25

问题及改进策略(精选12篇)

问题及改进策略 篇1

美术作业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创造美、感知美、享受艺术的愉悦过程,同时也是检验教与学的镜子。随着2011版美术新课标的完善和新课改的深入,这面镜子也由单一式临摹向多样化创新型发展,但与之而来的多种多样的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这就需要教师面对现实,务实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美术作业水平和素养。

一、学生美术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1)作业设计没有层次性,学生的兴趣渐渐衰减。学生间“天生”存在各种差异,这也导致他们的美术水平高低各异、良莠不齐。表现在他们完成作业的速度快慢不均、质量参差不齐。但部分教师没有重视这个差异,设计的内容缺乏层次性,结果是:有的学生在课中轻松地就完成了,有的是困难重重、无法完成。这样一来,优等生大多时间无所事事、闲则生非,滞后生经常受他们的影响也无心作业、草草了事。长期下去,学生们都对美术越来越不感兴趣,学业水平也无法提升。

(2)作业练习不切主题,教师学生都疲劳。部分教师在进行导学预案设计时,因没有吃透教材,新旧知识分不清,把所有内容混杂在一起,抓不住导学的重难点,课中是费事费力,教学是高耗低效。如某老师上“画夜景”时,他先启引学生观察,再用“油水分离法”示范表现夜景的美。此时学生的“心”早就被教师的示范、新颖的表现方法所吸引,尝试创作的欲望之火已经被点燃。可就在此时,教师却“戛然而止”带着学生去欣赏其他表现形式的作品,事后让学生采用任意方法创作。这样,导致了学生探求新方法的注意力被分散转移,最后大多数学生运用剪贴、简笔画等学过的方法进行创作,形成学生练习内容与教学内容两张皮现象。结果表现方法太多,教师辅导手忙脚乱,学生练习材料准备不充分,作业草草收场。一节课下来,师生心情郁闷,身心疲惫。

(3)作业评价方法单一、降低学生学习热情。目前,各科作业的评价都是采用等级制,美术作业也一样。学生看到的就“优、良、合格和不合格”等简单的评价字眼,无法吸引他们的眼球,久而久之学生对评价的结果熟视无睹了。这样的评价,无法真实反映出学生作业优劣的具体情况,学生也无法知道作业优在何处, 差在哪里,不利于他们发扬长处克服缺点改正错误,起不到应有的激励、导向和促进作用。还因这种等级的划分,逐步使滞后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和兴趣丧失了。

(4)作业评价忽视过程、影响学生的发展。笔者发现:60%的教师重视的是学生美术活动的结果———构图是否适中,比例是否恰当,涂色是否均匀,忽视了对学生作业过程中表现出的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忽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挖掘他们的创造力。

正是教师如此的评价,导致了部分懒惰的学生经常请要好的同学代做,反而有时获得好的等级,这样严重刺伤了独立完成的同学的积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受此影响的学生越来越多, 且不良的恶习在逐步蔓延,对学生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二、针对存在问题的改进策略

(1)依据学情,准确定位学习目标。人都是有“左中右”的,学生也一样,他们的美术水平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要了解学生并从其实际出发,面向全员,创设让学生经过努力都达成的学习目标,分层作业,分层要求,使每个学习个体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获得成功;作业的方式要多变、灵活,多一些开放性、自主性作业,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让他们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如教六年级“我设计的服装”时,我要求滞后生设计一些最简单的“生活装”“学生装”再搭配一些初级的图案,要求较好的学生设计一些“节日盛装”“未来宇航服”,要求优等生设计想象的服装,没有特定的要求,想怎么设计就怎样设计,鼓励他们大胆创新。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乐趣。

(2)吃透教材,抓住重点达成目标。教师不是教材的搬运工、输送带,而是要对其进行研读、研判、吃透它,抓住其重难点,再结合学生实际,合理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同时设计出合适的导学方案实现目标。如教学“环境小设施”“我设计的环境小设施”时,我们完全可以对教材进行科学处理,重组教材,进行创造性教学,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如果死板硬套教材,那样既抓不住重难点,又耽误学生的时间。其实,这两课合并后,可以将重点放在: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描绘出美丽的环境小设施, 设计出更加合理、外形更加新颖美观的小设施。这样,在教学活动时就可以把两个课题合并成一课进行。

(3)专业语言,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美术,就是艺术,它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外显形式。学习美术,离不开其专业的语言, 学生只有掌握了美术语言和技能,才能循序渐进地发展其美术素养。因此,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除了激励性评价外,还应结合每课时的知识要点和每次作业的重点,用专业的美术语言来评价、指导,让学生不但知晓自己的优劣,还能学会相关的专业性术语,同时养成从美术角度发现身边的美,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习惯,完善他们的人格。比如“三角形构图合理, 突出画面稳定效果”“笔墨浓淡干湿掌握较好”“线条流畅,但缺少粗细、疏密变化。”“画面色彩对比不强烈,试着提高纯度……看看会有什么改变”“这些同学的作业或创意新颖、或线条简洁明确、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进行表现……非常棒!最关键的是, 老师很欣赏那份认真的态度”。

(4)加强作业的点评和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①关于作业的讲评。我们可以把全体同学的作品都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平等地建立自信心自不待言,更有价值的是全体同学都能获得一个开放交流的环境和机会。学生能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感受、议论、切磋、沟通、理解、触发,其内涵一定超过教师选拿几张作业讲评一番。②加强过程性评价。它不单包括学生每次作业的过程,还包括学生一学期的成长情况,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发展。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坚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关照每个学生,使他们在作业的过程中建立自信,享受美术的美与快乐, 就定能提升他们的学业水平,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问题及改进策略 篇2

摘 要:土地资源是一个国家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是土地管理的基本追求之一。在土地资源短缺而城镇化又急需大量土地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提升土地管理水平。该文分析当前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确定了下一步土地管理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关键词:土地管理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c)-0112-02

土地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同时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赖以维持的基础。为了更好地进行土地管理,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也处于不断的变革和完善当中。从管理模式上看,土地管理经历了统管(建国至1955年)―分管(1955―1986年)―统管(1986年至今)3个阶段[1],每一阶段的改革都旨在使土地管理更加科学与合理。在当前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土地管理科学化意义重大。我们要审慎地、客观地观察当前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改进我国土地管理的策略。土地管理科学化的背景及意义

1.1 土地管理科学化的背景

土地管理科学化的背景可以从较为宏观的城镇化大背景下土地用量和存量之间的矛盾,以及较为中观的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城镇化是未来几十年我国发展的主旋律,而城镇化又面临开发空间不足的约束[2]。城镇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其对土地的需求也是客观的,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从中观的角度来看,我国土地管理尽管几经改革,但不可否认的是,土地管理仍然存在着规划水平待提升、规划约束力待强化、管理信息化程度不足、公众参与待加强等问题。一方面是土地资源有限,另一方面则是管理水平不高,二者共同促成了提升土地管理水平的急迫性。

1.2 土地管理科学化的意义

土地管理科学化的意义,一则从土地作为资源本身的角度来讲,土地作为一种资源,也决定了其价值。提高土地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自然可以充分地利用这种有限的资源,充分地发挥其人类生存和栖居的作用[3],将土地作为资源的效用发挥到最大。二则从土地资源有限对城镇化等其他生产生活产生的约束作用来看,土地管理科学化意味着通过土地资源效用最大化又可以推动人们生产活动的开展,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因为土地管理存在的缺陷,出现了各种冲突性事件。土地管理科学化也可以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土地规划的科学性、约束力不足

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在于科学的规划以及规划所具有的权威性。没有科学的规划,规划的指引作用难以发挥。规划没有权威性,其约束力也难以发挥。正因为如此,土地管理特别要重视规划的作用,将规划视为做好土地管理的第一道门槛。从当前来看,规划工作受到诸多约束。比如,土地?划服务于地方招商引资等事项。地方政府在财政压力之下,发展土地经济,在土地资源上做文章,形成了土地规划科学性和地方招商引资、发展地产行业等之间的矛盾,而在有的地方,规划的科学性就让位于后者了。不仅如此,土地使用规划制定出来之后,能否发挥必要的约束作用也是一个问题。李克强总理在研究部署“三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强调,规划不是要挂在墙上,而是要落到地上。事实上,土地规划也是一样的,若缺乏权威性和约束力,则其作用将难以发挥,但当前土地规划约束力不足却是一个现实性的问题。

2.2 土地管理方式有待改进

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土地管理方式有待改进。土地管理内容庞杂,对管理技术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土地调查工作和土地资源档案管理方面。[4]土地管理也不能囿于传统的管理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将一些先进的技术、方法等应用到管理当中,增强土地管理的精准度、科学性等。从当前来看,这方面的工作不尽如人意。受制于工作人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遥感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不充分等因素,土地管理的精准度尚有提升空间。而且在土地管理中,信息化水平又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监管工作,监管不力,必然会出现违法违规用地的现象,而且不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这些都很难察觉。各个环节相扣,致使土地管理部门处于尴尬和被动的地位。

2.3 土地管理的公众参与尚须加强

土地管理的诸多问题中,公众参与尚须加强较为突出。判断这一问题较为突出是从土地管理的根本目的和这一问题本身产生的社会影响两方面来看的。从土地管理的根本目的来看,就是要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作用,并最终表现为提升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既然是服务于广大社会公众的需要,那么,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就需要积极地倡导公众参与。遗憾的是,当前的土地管理对公众参与重视程度不够。这又导致了与之相关的公众参与不足等社会影响问题,即近年来影响较大的各地因为土地问题产生的冲突性事件。从根本上看,冲突表现为利益冲突,当一方认为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时,若制度内难以找到利益表达的途径,就会采取激烈的制度外的参与方式。这些不仅不能发挥土地管理的作用,甚至会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是土地管理工作需要正视的问题。改进当前我国土地管理的策略

3.1 科学地进行土地规划 全面增强土地规划的权威性

要改进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工作,首先就需要做好土地规划工作,科学地进行规划,并增强土地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从科学规划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协调好土地规划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土地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力的角度来看,关键点也在于此。但若深挖原因,其实还是在于土地管理的法律依据尚未完善。我们有《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森林法》等作为依据,但这些法律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协调、冲突等都暴露了土地管理上位法律依据的缺失。特别是《土地管理法》中对于“土地”的理解以及由此造成的适用冲突。为此,我们可以考虑通过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土地规划科学进行以及土地规划能够切实得到执行。

3.2 优化土地管理的方式

要改进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工作,还有一个操作性的或者技术性的问题就是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来优化土地管理的方式。在土地管理中,可以充分运用的信息技术很多,目前来看可以考虑引进并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3S技术等的作用[5],当然,若已经引进这些技术则需要充分发挥这些技术的作用,而不是将其束之高阁。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应用到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更加直观地呈现土地全貌。遥感技术可以应用到土地详查、城镇地籍调查、土地资源动态监测、耕地保护等方面。3S技术则是对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集合,借此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全程动态监控。

3.3 构建制度化的土地管理公众参与渠道

要改进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工作,还要构建制度化的土地管理公众参与渠道。公众参与涉及土地管理的全程,在土地规划制定阶段、土地规划执行阶段等阶段都要积极吸纳社会公众的参与。在土地规划阶段,信息搜集阶段充分吸纳信息,规划制定出来后要通过网络、海报等方式充分征求公众意见。在土地规划执行阶段,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则在于全民动员监督?划的执行。参与渠道的特点要便于社会公众,降低公众参与的成本,并对社会公众表达的信息及时反馈。结语

土地管理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更加凸显。回顾建国后几十年的土地管理工作,在积极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还是要关注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管理工作开展提供经验和教训。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土地管理是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土地管理本身的问题也是不断暴露的。这些都表明改进土地管理工作本身也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需要持续性地改进,不断地提升水平。

参考文献

问题及改进策略 篇3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效教学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及研究者探讨的热门话题。如今大学教师的有效教学却存在教学有效知识量少、教学投入低、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应通过对大学教师进行合理的评价、建立新的教师价值观、完善教师认定制度来改善这些问题。

【关键词】有效教学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72-02

大学有效教学是指以最少的教学投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学习与进步,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和满足教学需求的教学[1]。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想搞好教学,大学教师必须学习、培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进行有效教学[2]。

一、大学教师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有效知识量少

教学有效知识量是指学生真正掌握教学内容数量的多少,这些知识对学生而言是实在有益的观点、内容、方法等,是能提高学生有效认识的知识,学生真正理解它们并有助于其智慧发展[2]。李杰表示大学教学关注“教”的有效性,忽视“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主要运用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方式,单纯追求“教”的高效率[3]。大学的课程安排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在本来就少的教师教学中,教学有效知识量更少,那么学生如何运用这少有的知识去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教师教学有效知识量少,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有效认识,无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内容,也无法帮助其智慧发展,这严重制约着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

2.教师教学投入度低

教师教学投入度是指教师对于教学的投入程度,是教师教学时间投入、精力投入、情感投入的总和。教师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教学投入度低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重科研,轻教学”。大学教师身兼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近年来许多教师却过分重视科研;大学教师教学投入度低的表现还有课前准备时间少;在运用教学最新理论成果和教学方法、与学生和同事讨论教学活动等方面,教师精力投入很不充分。大学教师教学投入度低,就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成长的需要。低投入的教学还会浪费时间资源以及人力资源,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3.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教学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需的,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人智慧在大学教学实践活动中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职业素养[4]。在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教师数量迅速增加,但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却令人堪忧。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着教育教学知识欠缺、授课无主次轻重、创造性教学能力低、教学监控能力不足、教学反思能力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弱等问题。大学教师不仅是一个研究者,更应该是一个好的知识传播者。当前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会影响和制约创新型教学的开展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质量。

二、大学教师有效教学的改进策略

1.对大学教师进行合理的评价

教学的合理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向意义,对于改变当前高校中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是大有裨益的[5]。要想改善“重科研轻教学”的不良现象,学校的评价体系就应该提高教学表现在教学评价中的权重。高校要在职称评聘、岗位晋升中加大对教学水平的要求,强化教学成果的地位,建立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之间的对等关系[7]。合理的评价会教师认识到教学也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这样教师才会将自己的时间、精力更多地投放到教学上,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提高教师对于教学的投入度,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建立新的教师价值观

要想改善当下大学有效教学现状,必须建立新的教师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由过去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不仅要勤奋求学、善于研究,不断地提升理论水平;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善于用自己的智慧对学生进行启迪和引导。其次,还要加深对教学的时间、精力、情感的投入,以学生能够并乐于接受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实效性。让学生真正以主体者的角色参与到教学中来,努力构建一种平等对话、和谐共进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的主体性、师生的交互性,以此促进有效教学的实施。

3.完善教师认定制度

在高校教师资格认定中,各高校应对教师道德品行严加考察,不但要严格审查表格和档案,更应该对申请人的在校表现或者社会活动进行考察;认定的学历标准可以根据国家地区教育发展间的差距有针对性地合理地给予提高;要想让高校教师队伍发展更加平衡,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对于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的申请人要取消其普通话及教学能力考试的免试资格。只有完善教师培养和认定制度,才能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才能保障教师的教学能力能够实施有效教学,从而提升高校的教育水平。

參考文献:

[1]罗生全,程芳芳.大学教师有效教学特质及其养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6):12-15.

[2] 姚利民.略论大学教师的有效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4):101-103.

[3]李杰.大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误区及其成因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4,(1):74-77.

[4]樊泽恒.论大学教师的教学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5,43(1):114-118.

[5]王晓茜,郝世文.大学教师有效教学原则、特征和举措[J].现代教育管理,2012,(4):96-99.

问题及改进策略 篇4

一、校本作业编写存在的问题分析

校本作业是一项伴随着校本课程诞生的与时俱进的新生事物, 由于缺乏前瞻性的系统研究, 导致作业编写存在很多负面特征。第一, 教师认识不清, 不能创新设计作业。校本作业是一个比较繁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整个备课组的教师, 并且需要从师生教学实际出发, 有所针对地编写, 大量地消耗教师的备课时间。因此一部分教师以备课和教学时间紧张为借口, 直接从教辅用书上剥离题目或者从网络上直接下载一些不经任何修改的题目布置给学生。这些题目没有任何层次性和针对性, 难度和知识点超纲, 造成许多学生纯粹以应付为主, 不利于巩固和升华的需要。第二, 教师观念陈旧, 过分依赖书面作业形式。目前, 考试或者考查多以书面形式出现, 因此, 在作业设计时, 教师更习惯于以书面形式布置作业, 忽视了口头作业或者实践性作业。题型单一, 缺少创新性的作业,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任务, 单向学习, 不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互动学习。第三, 作业设计缺乏差异性和层次性。校本作业应该最能体现因材施教和人文关怀, 但实际操作中, 教师由于只关注自己批改作业的方便, 搞一刀切, 要么都是基础题要么都是拔高题, 这不利于面向各种层次的学生。以上种种都是校本作业缺乏生态化的主要表现。

二、生活、生动、生态化校本作业应具有的基本特征

校本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外学到的知识、技能, 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生活、生动、生态化的校本作业应该“以追求生命关怀, 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作业设计的基本理念[2], 将生活引入作业设计, 用生动形象的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因此, 在追求作业设计的校本、有效和生态时, 必须把握住生命关怀和可持续发展两个关键特征。

1. 体现对师生生命的关怀

教育的原点基于关注生命的成长和对生命的尊重。作业不是教学的本源追求, 它是满足学生知识的建构、个性的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需要。现实教学过程中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漠视了学生自我需要, 片面从教学任务和教师自身角度审视作业, 缺乏对学生心理需求的考虑。没有内在动力的训练自然达不到一定的训练效果, 作业完成的效率和价值因此得不到相应体现。另外, 学校行政管理手段的滞后和管理者的认识不清, 单纯以布置和批改作业的量作为硬性指标考核教师的教学过程, 漠视教师的情感, 导致教师完全以追求布置作业的量和批改作业为工作任务, 产生一定的职业倦怠, 此种职业倦怠带来教师不再去追求作业设计的质, 对教师本身的专业成长也带来巨大的危害。另外, 教师将这种压力无形地转嫁给学生, 那么学生只能成为完成作业的“机器”, 而教师只能在忙忙碌碌的“题海”中无所作为, 何来对师生的生命尊重和关怀呢?

(1) 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注。教师应当有充分的教学自主权选择自己班级的作业设计与批改。学校在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中要对教师的命题方法等进行专题培训, 借助于备课组的集体协作, 鼓励教师自编自选适合本班学生的题目, 尤其是原创性题目。我校每学年初都会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作业设计培训, 利用教材和优秀的教学资源创编原创题, 这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很大的促动, 同时能有效利用集体合作减轻教师个人作业设计的负担, 让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

(2) 对学生生命关怀。学生的生命关怀应当从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着手, 既关注知识与技能, 也兼顾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 生态化的校本作业创编要着眼于三维目标。例如, 表现在作业内容的趣味性, 贴近生活, 表现形式生动多样, 并且要能以学生的内在需求为主要设计目的, 这样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促进师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生活、生动、生态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于通过校本作业的训练能促进师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当作业训练成为应试教育的工具时, 学生因为自身的需求会出现相应的抵触情绪, 因为不喜欢, 所以不配合, 也就缺乏可持续性意义了。校本作业设计要具有推动师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必须从作业设计的目的着手, 编制适合各种类型学生需求的作业;从作业内容着手, 编制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的作业;从教师设计理念着手, 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通过多元化形式编制作业。

三、生活、生动、生态化的校本作业的编写策略

1. 紧扣课标, 明确目标

明确作业设计的目标对于作业设计有着导向性作用, 首先从解读新课标着手, 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 研究剖析教材, 理清知识框架和体系, 再从本章内容审视本节知识点的地位, 认清其作用和目的, 结合本班学生既有知识和能力, 紧贴生活情境, 明确作业训练目标。

案例:《杠杆》是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的第一节, 本节内容是该章内容的基础, 训练的重点是知道杠杆的概念, 能在常用生活工具中找出杠杆;理解杠杆五要素, 并会分析;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杠杆平衡条件;通过杠杆平衡条件了解杠杆的应用和杠杆的分类。这一训练重点是本节内容的编写意图所在。依据训练的重点, 结合学生既有基础和实际情况 (学生有初二对力的示意图分析的能力, 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但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规律的归纳总结应用能力不强。) 笔者有针对性地拟定了本节课训练目标:

(1) 会画杠杆的示意图和力臂;

(2) 合作完成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活动并寻找实验规律, 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3) 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生活中杠杆问题, 进行简单计算;

(4)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对生活中常用工具进行分类;

(5) 通过探究, 小组合作完成对家庭生活中常见杠杆的研究, 完成调查分析报告。

2. 精选内容, 分层作业

设计生态化校本作业, 内容至关重要。内容的选择, 应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准确把握学情, 弄清学生每节课要达到的目标及知识技能发展水平, 才能把握作业的训练目的和作业的难易度, 量身定制的作业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

首先要把握好作业的“质”和“量”。“质”指的是校本作业的原创性和典型性。教师通过研习大量的中考题、练习册等教辅用书, 联系生产生活, 自己编题, 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和业务水平。“量”指的是题目的数量, 只有精选“质”才能提高量, 减轻学生的负担, 实现新课改的最终目的。在课堂作业设计上, 以当堂完成为限, 不得将当堂巩固与课外拓展延伸混为一谈。校本作业的关键在于学生做作业的所有行为应该在教师的掌控之下, 并非在课外自由散漫、毫无时间限制地完成, 所以作业的量要严加控制, 一般应该在10~12题以内, 时间在15min左右。

其次, 要把握好“个体差异”。学生接受知识和应用知识方面呈现出各种差异。我们根据学生自愿, 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 例如在作业设计上, 我们将学生根据基础和自愿的原则分为A, B和C三组, A组学生在确保基础题的前提下, 重点突破在“探究创新”题的研究, 目标是B等以上, 不得低于90分;B组学生确保在基础题上不出错, “能力提升”题少出错, 重点放在“能力训练”上, 目标定位为C等以上, 不得低于75分;C组学生重点是每堂课的基础和重点知识、考试的必考知识点等, 目标定位为D等以上, 争取突破60分。不同类型学生有不同的训练目标, 并且能“跳一跳, 够得到”, 这样学生的自信心也能通过这样的训练激发出来。同时教师充分利用个别辅导和目标管理形式, 根据作业训练情况及时反馈, 利用目标管理, 肯定各个小组达到目标的个人, 未达标的采用个别辅导, 明确提出要求和目标。对于能长期稳定于某个等级的学生, 由自我申请, 教师明确提出高一级的要求, 有所追求, 通过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梯级式奔向更高目标。

3. 作业形式多元化、内容情景化, 紧密联系生活

多种形式的感官刺激能有效促进学生接收新知, 有利于知识建构、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体验。

(1) 设计观察型作业。观察力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如通过观察发现新奇的事物等, 在观察过程对声音、气味、温度等有一个新的认识, 带着某种目的有意义的注意,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很有好处。在作业设计时, 为了培养学生的这方面能力, 可以有意识地补充一些观察型作业, 如通过记录观察日记等。在学习“物态变化”知识时, 要求学生观察厨房出现的一些物态变化, 家庭使用的除霜冰箱的使用原理等;在学习了“电功率”知识时, 要求学生观察家庭用电器的铭牌, 了解其物理意义等。

(2) 设计操作型作业。动手操作可以通过切身体验, 深入掌握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后, 我们可以布置制作简易的针筒照相机探究像的大小与物距大小以及小孔形状的关系;学习了浮与沉的条件以后, 布置学生利用生活器材制作浮沉子, 了解物体浮与沉的条件等。

(3) 设计调查分析型作业。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 (2011版) 中指出, 学习终身发展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在学习了“简单机械和功”的知识后, 要求学生利用学校所处的优越地理条件, 到建筑工地和港口码头调查常用的简单机械和作用;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 要求学生调查市场出售的土豆密度与淀粉含量的关系, 并写成调查报告等。

4. 组内协作, 形成作业资源共享系统

学校规定固定时间开展集体备课, 备课组要把作业选择与设计作为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 每周由一位教师作为主备人, 通过集体讨论形成下周校本作业;分阶段开展“有效作业”案例研讨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精选精编作业的专项评比。同时, 注意搜集试点资料, 积累试点题目, 探索适合各个学校实际的校本作业题库系统, 初步形成本校较为完整的校本作业资源系统。

生活、生动、生态化的校本作业是一项全新的教学实践, 合理利用能切实减少重复性、机械性作业, 从而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摘要:校本作业作为构建“生活、生动、生态”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学生“减负提质”有着很大的作用。通过列举日常教学中存在的若干作业创编的问题, 从紧扣课标、明确目标, 精选内容、分层作业, 形式多元化、内容情景化, 紧密联系生活、组内协作, 形成作业资源共享系统等四种途径提出了基于“生活、生动、生态”的校本作业创编策略。

关键词:校本作业,生活,物理,生态,改进策略

参考文献

[1]沈祖芸.“减负”不能光靠命令还需教学得法[N].中国教育报, 2007-05-08.

问题及改进策略 篇5

一、高中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的陈旧

教师管理理念因循守旧,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过分突出自己的管理地位,忽视学生在班级中的积极作用。即使在班级管理中安排班干部进行一些管理工作,但其本质还是让班干部给学生传达教师的规定和要求。

2.管理方式的落后

教师在缺少充分了解班级的.具体情况下,进行盲目的管理,主要管理方式一成不变,没有根据班级的具体特点来进行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变动。教师缺乏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只是依照传统的高中班级管理方式来开展自主管理工作。

二、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改进策略

1.更新班级管理理念

教师需开展有效的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班级自主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水平,也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要认识到具有进步性和实践性的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改善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质量地提高班级的自主管理水平和管理层次,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革新班级管理方式

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注重班级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管理能力的水平,进而革新守旧过时的班级管理方式。教师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科学的管理方式。

在高中班级自主管理中,教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对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自制力的培养和锻炼,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反思意识,促进学生内涵修养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覃月蕾。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

问题及改进策略 篇6

关键词:药品管理;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51-01

现阶段,医院的药品管理直接影响到医院药品的质量水平以及医院患者的实际用药安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医院的护士是药品保管以及使用的责任人,医院护士对医院药品的熟悉程度、职业道德以及责任心关系到医院药品的管理工作[1]。传统的医院药品管理忽视药品质量方面的管理,非常容易导致药品过期等现象发生。为了探讨我院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本文选取2014年01月-2014年12月我院药品管理工作中的数据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4年01月-2014年12月我院药品管理工作中的数据资料,我院每年的床位利用率在107.2%以上,我院护士的平均年龄在36岁,护士的平均护龄在15年,我院病区内部常见的备用药品有急救类的药物主要包括盐酸肾上腺素药物、硝普钠药物以及盐酸多巴胺药物等,我院一般性的药物主要包括地塞米松药物,甲氧氯普胺药物以及氨茶碱药物等,麻醉类药物主要包括吗啡药物、美斯康定药物以及哌替啶药物等,抗生素类药物主要包括青霉素药物,氟康唑药物以及左氧氟沙星药物等,生物制剂类药物主要包括白蛋白药物以及胰岛素药物等。

1.2我院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2.1我院药品管理中药品过期问题 当医院药品使用完之后,药品管理人员将补充的新药物与之前剩余的药品两者放在一起,非常容易导致药品的实际有效期不明确,给药品管理带来过期的安全隐患。此外,医院护士为了用药方便,不能按照药品的实际生产日期进行有顺序排放,导致药品过期。

1.2.2我院药品管理中不同药品混放 由于我院药品的实际种类相对较多,有些药品没有相应的包装盒,因此会将不同的药品放置于一个地方,标签设置不合理。而且同一种药品但不同剂量的药物也放在一起,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批号存在差异的药品混放,由于药品的实际基数较多,周转相对较慢,药品的实际补充次数较多,批号相对复杂,经常出现批号存在差异的药品混用现象。

1.2.3我院药品管理中药品储藏存在问题 需要进行冷藏的药品,使用完之后,不能立即放入冰箱内。需要避光保存的药物不能严格按照避光要求进行保存,导致药品的失效浪费严重。

1.2.4我院药品管理中人员管理问题 我院药品中毒、麻、剧以及限类的药品没有专人负责处理,现有药品管理人员对药品的保存以及新旧药品的管理等标准要求不熟悉。在药品的补充、有效期管理以及领用等方面,管理人员的工作不到位。

1.2.5我院药品管理中药品更新存在问题 由于现阶段医院用药正在不断的更新变化之后,经常使用药品的实际品种也在变化,新品种逐渐增多。但是我院药品工作中不能及时处理好不经常使用药品的管理,导致药品的基数过多,出现积压以及药品过期现象。

1.3我院药品管理中的改进策略

1.3.1加强药品知识培训 医院药品管理部门需要对医院药品使用以及保存的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教育培训,利用签到的形式确保相关人员能够都参与到培训学习中去。详细讲解药品的使用管理知识、疗效以及部分药品的不良反应等,最大限度将药品的说明书以手册的形式分发给每一个人,有助于学习记忆。

1.3.2加强药品的登记管理 每个药区的相关管理人员要建立一个登记记录本,主要内容包医院药品的实际名称、数量情况、实际生产日期、具体失效日期、生产批号情况以及实际药品使用情况等。做好药品的使用与补充登记,防止医院药品过期。

1.3.3加强药品的存放管理 医院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药品存放管理制度,按照药品的具体保存条件进行保存,并且要制定相关的冷藏、防潮以及防鼠等的处理措施。需要进行避光保存的,则要严格按照药品管理制度要求采取避光保存的措施,尽量利用深色的专用遮光纸进行遮光处理,防止药品的失效。

1.3.4医院药品的人员管理 医院的每个药区需要选出一名责任心相对较强的人员专门负责药区的药品管理工作,经过专门培训教育之后再有效开展药品管理工作。做好藥区每天的清点以及检查管理工作,对毒、麻、剧以及限类的药品要进行单独保管。

1.3.5做好药品的更新工作 医院的每一个药区都要做好药品的更新工作,列出需要补充的药品清单,并且要做好交接班工作。对药房中的药品基数进行定期的优化调整,为药品的临床使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1.4观察评价方法 对医院药品管理改进后的工作与改进前的工作针对药品管理中药品混放、药品过期、有无专人管理以及储存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对比比较。

2结果

医院药品管理工作改进之后,我院药品管理中出现药品混放的次数为1次,没有发生药品过期情况以及储存管理不当问题,无人管理现象出现一次。而在药品管理改进之前,药品混放15次,药品过期6次,储存不当5次以及无人管理6次。

3讨论

现阶段,药品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是药品质量问题,也间接关系到医院护理事故的发生、医院纠纷以及差错等,甚至会由于药品过期等问题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要做好医院药品的管理工作,针对药品管理中出现的药品混放、药品失效以及药品储存不当等问题,采取科学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本研究中,对我院药品管理工作进行药品培训、药品登记管理、存放管理、人员管理以及药品更新管理的改进之后,药品管理中的药品混放、药品过期、无专人管理以及储存管理不当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春华.探讨我院麻醉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2,12(3):2205-2206.

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篇7

营林生产的高效和高质量是培育森林的储备资源的有效保证, 以其高效的生产来推动林区经济的的发展, 也会对林区进行美化。所以要对营林的生产快速高效的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

1营林发展所出现的问题

1.1 营林的良种基地建设问题

目前, 种子园的建造类型比较单一, 例如四平市的红松占据大部分, 使得母树林没有及时的进行更替, 导致良种基地出现发展水平低下的问题。

1.2 造林投入失衡

营林的造林成本过高, 由于高成本的树类在造林的投入中占据的部分较多。所以其他树类的建造就变少, 导致无法实现适地适树的目标。

1.3 人工林建造水平较低

人工林的数目较少, 也没有一个长远的培育计划, 没有对商业市场的需要进行深刻的考察, 导致营林产业的供应出现问题[1]。

1.4 集约化管理措施不到位

集约化管理措施是一种短期管理行为, 对营林的经营、培育幼苗等行为提出管理措施。在这一方面, 营林生产线却鲜少有所注重。

2营林生产问题的改进策略

2.1 加强种苗基地的建设

营林种苗基地主要选用良种培育, 种苗基地中种子园的建设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了第3 个阶段, 而我国杉木种子园已经发展到第2.5 个阶段, 所以距离其他国家还有一大段的距离。现代化农业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够先进, 其他种子园的建设还仅仅为初级阶段, 更加不能与国外相匹敌[2]。所以, 以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来看, 需要扩大红松种子园的规模, 加强对柞树、水曲柳等阔叶林树木进行扩充。

2.2 调整其母树林结构

营林建设现有的母树林结构不够合理, 所以生产中应该大量的增加大阔叶母树林的种植, 对现在现有的母树林进行改造, 对新建造的母树林进行更合理的规划。所以, 在母树林结构上应该加快其调整速度, 利用现有的规格更好的母树林来代替从前的结构不够合理的母树林。再制定一个培育和发展母树林的计划, 对其基本的结构积极的进行改善。在树木良化的基础上, 使营林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3]。

2.3 树种选择应该坚持市场导向

吉林省四平市在更新建造营林树种培育的过程中, 一定要坚持其集约化的市场导向, 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的需求, 以市场的需求来作为营林选种的标准。要考虑树木的使用周期, 应该选择使用周期较短的的纤维型材木, 根据其生长周期实行土壤方面的改良, 形成短时期内可以完成的速生林, 决定好林木的营销方向之后, 再进行大规模的人工造林;要考虑原料的供应问题, 如果木材的资源数量较少、质量较差, 就要对单板型人造板进行深层次的开拓。根据他们的条件不同, 生产出的产品的等级和出材率水平也会受到原料因素的影响。如果要对非单板型人造板进行大规模的使用, 其数量和质量的方面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木材的缺陷程度更加具有广泛性和便利性, 如果想要使木材的原料需求适应工业和市场的变化, 就要调整现有的营林场营造措施, 加速人工林的培育, 可以多多引入针叶树或阔叶树的培育, 使其成为混交林, 更加能够推动英林产业的不断发展[4]。

2.4 切实推进经验管理的集约化

目前, 在林场更新造林的方面上, 天然更新和人工积极促成更新的方法较为流行, 这种方法可以在作业时节约实际的成本。在这作业期间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集约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在集约化经营中, 为了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做出最有效的工作, 不论是单位面积内的苗木, 还是单株的苗木, 在管理措施上造林成本都应该降低。所以具体作业时只能用最简单的是非和修枝等措施, 并且要有效的缩短其培育期。虽然集约经营林的面积非常之大, 但真正的丰产林的面积要远远超过了集约经营林。当林木的生长还没能达到生长的标准时, 要想实现林木的生长量最大化, 就一定要继续加大力度进行投资。再根据营林种树木的生长情况, 随其进行定期定量的施肥打药工作, 通过这些对其保护培育的措施, 来使树木成材率更高。要与农业生产看齐, 在培育过程到收获的过程中尽心尽力的对其进行培育和管理。尤其是当你想要缩短生长周期, 使树木快速生长成丰产林的时候, 就必须坚持集约化经营理念, 并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解决方法, 保证幼林健康生长, 使营林中培育的树木得到有效的利用。

3结论

要搞好营林生产的问题, 一定要依据经济与市场的规则加强在营林管理和抚育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力度。切实有效的根据营林的面临的问题提出管理措施, 从而使造林的质量直线上升, 使营林生产更加适应市场的发展潮流, 达到营林生产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摘要:营林的生产在近些年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涌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对营林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并对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意见, 从而使营林进行稳步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营林生产,问题,改进策略

参考文献

[1]李铁.营林生产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完善策略[J].经营管理者, 2014 (36) :90.

[2]何晓峰.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赤子 (上中旬) , 2015 (11) :328.

问题及改进策略 篇8

1.1 设计缺乏人文性

建设园林景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 城市园林建设主要是为了美化城市, 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并且让人赏心悦目, 因此,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 要加入人文性因素。但是在目前我国一些园林景观的设计中, 只是盲目追求所谓的艺术, 在设计中体现出来的是一些形象化的并没有实际作用的园林景观, 特别是一些城市市中心的园林景观设计, 完全没有考虑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忽略了设计中的人文性。

1.2 设计存在攀比心理

城市园林景观是体现一个城市的档次, 因此, 园林景观的设计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档次, 所谓的档次并不是盲目追求价格高档, 材料进口之类, 而是真正造福于整个城市的设计才算是档次。然而我国一些园林设计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将档次理解为花大量的资金投入, 尤其是在一些住宅小区和别墅的园林景观设计上, 大多数设计师存在着攀比心理, 认为所用的材料必须是要进口才能体现出该园林景观符合该住宅小区以及别墅的档次, 导致在园林景观的建筑中耗费大量的资金。

1.3 设计缺乏创新

目前我国的景观设计越来越多, 但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免发现大部分景观设计都大同小异, 很难体现出个性, 设计中缺乏创新, 失去了园林景观的最初目的。每一个地方都应该有其自己特色的园林景观, 对于盲目照搬照抄的设计来说, 不仅丢失了该地方的特色, 甚至是丢失了整个设计作品的灵魂, 不能体现出当地的内涵。

1.4 施工过程的问题

园林景观的设计图纸再好也是要建设出来后才能看出实际效果, 园林景观的成功与否全靠施工单位的仔细与否。我国的园林景观之所以大同小异:一方面是因为设计师没有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进行创新, 另一方面是我国的施工单位还不够仔细, 即使设计出的好作品也很难建设出来, 好的园林景观不仅需要施工单位来打造, 更需要设计师亲自到施工场地进行指导, 设计师比任何人都清楚哪棵树该怎么种植, 对于园林景观施工中的问题, 设计师更能提出建设性意见。但是我国一些设计师不愿意置身于施工场地中, 也不愿意与施工单位过多的交流, 导致园林设计出来后与图纸有较大的差异, 从而留下遗憾。

2园林景观设计的改进策略

2.1 设计要以人为本

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将城市的生态环境发展的更好。因此, 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根据该城市的规划设计出与之相应的园林景观, 以满足人们需求为设计基点。如在设计城市花园时, 可以按照季节规律进行摆放, 这样更突出自然生态, 让人们更赏心悦目。

2.2 注重实用性

园林景观不仅只是美化城市, 凸显城市的档次, 更重要的是对城市的实用性。因此, 设计师在设计时不能盲目追求价格的攀比, 而要考虑材料的实用性, 在材料的选择上要考虑材料是否适合该园林景观的建设, 并且还要考虑该材料是否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等, 将这些因素考虑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 不能以贵为美, 争取用最少的投资设计出最好的景观。

2.3 结合当地文化

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 各个地方都具有各自特色, 因此, 园林景观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首先应充分了解当地的特色文化, 并将不同的特色文化融入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 不能盲目照搬其它设计师所设计出的景观。好的设计师懂得将各地的特色设计到当地的景观中, 不仅能凸显当地城市的档次, 还凸显了个性, 突破景观设计的局限。

2.4 注意施工问题

施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园林景观的成功与否, 因此, 在施工过程中要格外注重施工中所出现的问题。设计师要多与施工单位进行交流探讨, 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帮助施工工人进行解决, 最重要的是设计师很有必要到施工现场亲自指导施工, 施工工人按照设计师的要求进行施工比直接施工的效果要好很多倍, 这样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失误, 避免设计师以及施工单位留下不必要的遗憾。

3结语

园林景观不仅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档次, 更是体现了该城市的人文特点。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特色文化, 进行创新设计, 并且要注重实用性, 不能盲目攀比。

参考文献

[1]姚吟宵.试论江南园林设计理念对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影响[D].浙江大学, 2012

问题及改进策略 篇9

一、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

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采用的是应试教育, 这种教育观念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而从当前的教育形式来看, 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仍是考试成绩, 在学生的升学考试中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要的录取标准, 虽然国家在十几年前就提出素质教育, 但大部分学校采取的仍是应试教育。为了提高升学率和学校的知名度, 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 很多学校把考试成绩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导致了学生的高分低能,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初中语文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 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 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和考试时的答题技巧, 要求学生通过硬性的背诵和练习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 至于学生是否理解和领会了知识则不太关心。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扩散思维的形成, 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二) 教学方法落后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通过课本、粉笔和黑板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只是简单地讲解课本知识, 如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文章的中心思想、作文的写作等, 要求学生机械地背诵, 通过大量的记忆积累知识。在新课改形式下, 许多语文教师没有及时转变教学方法, 仍沿用填鸭式教学方式, 对现代化教学手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简单落后的教学方法与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需求, 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 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的教学水平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打造高效语文课堂至关重要。高素质的教师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量更多更大, 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有些语文教师的水平不高、知识有限, 尤其是一些老教师, 开拓进取的精神不强, 不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有的教师虽然也能认识到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但由于教师的水平有限, 致使在实际操作时缺乏操控能力,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也有极个别教师缺乏认真的教学态度, 不认真备课、没有认真研究课标要求, 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混乱,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改进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改变教师的主导地位,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起指导作用。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 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才会乐学、好学、善学。初中学生普遍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创设教学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 课堂提问能够促进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 增加师生间的了解和互信, 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 设置合适的教学问题至关重要。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做到因人而异, 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的问题要有所不同, 促使学生共同进步。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层次性,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课本的深入分析, 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

(四)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广大教师已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并被广泛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 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把教学内容制成集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和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 通过课件的播放直观地展示课本知识, 给学生以听觉和视觉的盛宴, 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吸收。

(五) 提高教师的水平和能力

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 不断创新教学观念、加强学习, 通过网络远程学习、到大学进修、与其他教师交流沟通、自学等方式开阔视野、提升素质, 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同时要有认真的教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 把教育事业当作自己崇高的理想, 这样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问题及改进策略 篇10

关键词:县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是指所有财政性支出都在支付行为发生时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以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方式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规范收入收缴程序, 规范支出拨款程序。此项制度改革的推进, 是财政国库管理现代化的体现, 标志着县级财政部门的管理水平, 也是转变政府职能, 深化财政管理制度的重要突破口。

一、县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重要作用

(一) 能显著的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 彻底改变了过去单位分散、重复设置银行账户, 层层拨付、占压资金的状况, 极大地方便了单位用款, 提高了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同时, 也为降低财政筹资成本,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创造了基础条件。

(二) 进一步提高了财政财务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程度。

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使财政部门内部形成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适度分离、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 更重要的是从体制上、制度上增强了预算单位加强财务管理, 科学准确编制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达到了科学规范管理的预期目的。

(三) 预算执行监控实现了全过程管理。

由于实行新的支付方式, 采用信息网络技术, 从运作机制上、制度设计上减少了预算管理的级次, 延伸了预算监控的深度, 提高了预算监管时效, 基本实现了财政资金事前审核监督、事中实时监控、事后绩效评价的全过程管理。

(四) 促进了部门预算改革, 预算执行分析信息更加准确。

实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客观上要求预算的编制和审批必须细化。财政给了多少钱, 要干什么事, 都清楚明了, 使预算编制以及预算执行更加透明。同时, 预算单位的每一笔资金支付, 都由代理银行随时以财政支出日报表的形式反馈给财政部门支付中心, 支付中心当日随时结账, 并产生相关预算执行分析报表, 使财政部门每天都能掌握预算单位财政性资金的实际支出情况。

二、县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 部门预算不到位。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 虽然进行了部门预算编制的配套改革, 但在县级财政管理方面, 一方面部门预算的编制还难以细化到具体项目, 并且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调整频繁。另一方面, 预算内外资金结合方面还缺乏综合协调, 预算外资金基本上以收定支。

(二) 基建投资评审与政府采购的衔接与协调尚不到位。

根据有关规定, 一方面财政部门要对基本建设项目进行投资评审, 资金先转入基建专户, 然后按进度向项目单位拨款。另一方面, 基建项目还要进行政府采购招投标, 资金要先转入政府采购专户, 按工程进度支付。资金在财政部门内部重复转来转去, 客观上降低了支付效率, 预算单位反映比较强烈。

(三) 财政集中支付账户难以实现零余额。

按照财政部改革方案的要求, 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账户应该实现零余额。但目前在县级改革中, 由于条件限制, 难以实现“零余额”清算方式。

(四) 集中支付改革缺乏统一规范管理。

目前, 集中支付改革在县级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在方案制定、机构设置、业务流程、软硬件设施、人员配备、岗位待遇等各个方面各自为战, 互不相通, 甚至有点混乱。致使运作中, 遇到的问题复杂多样, 难以对症下药。

(五) 支付中心与国库衔接不够。

现行做法是国库股将资金从人行财政存款户转人代理银行支付账户, 国库股需设总会计, 支付中心也需设总会计, 双方要及时对账, 无形割裂了资金管理的统一性。

(六) 预算单位没有按预算科目填报支出的习惯。

国库集中支付客观上要求预算单位按照“预算科目”申报支出, 但现实工作中, 预算单位不仅没有按预算科目填报支出的习惯, 而且实际上也很难区分。

三、县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改进策略

(一)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刚性。

部门预算是顺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前提和基础。一是对现行各项预算支出标准进行科学的调整, 形成切合实际的定额。二是对预算编制和批复时间进行调整, 按公历日期于每年12月份批复下一年度预算。三是细化项目预算, 减少模糊项目, 为国库集中支付提供准确的依据。

(二) 整合财政内部业务流程。

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 客观上要求财政部门内部要科学设计指标审批下达流程, 优化支付程序, 避免重复审批。因此, 应重点对各类专项资金的拨付流程进行重新设计, 审批单据重新印制。例如:工程项目资金流程, 必须形成以项目为核心, 评审为基础, 招投标为手段, 直接支付为形式的科学流程。

(三) 科学设计单一账户体系, 规范财政资金管理。

鉴于目前县级改革所处的金融环境, 应该允许财政集中支付账户保留适量的资金。这不仅符合实际需要, 便于推行改革, 而且能够激发代理银行的积极性, 降低改革成本。对于改革后国库结余的资金, 应尽快出台相应的市场操作办法, 明确可以投资的方向, 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避免大量资金的闲滞和浪费。例如, 是否可以购买由国家开发银行提供担保的信托项目中等等。

(四) 统一管理集中支付改革。

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仅有方案和办法是不够的, 应财当借鉴金融机构营业部门的管理, 制定统一的具体操作制度, 对每一笔业务的受理、审核、开票、签章、传递、记账、归档等每一个细节做出详细的规定。上级财政部门应借鉴“乡财县管”的改革经验, 加强对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统一领导, 针对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新政策、新业务, 组织所属县区人员统一培训业务技能, 统一配置系统软件, 统一制定业务流程。上级财政部门应针对集中支付岗位特点, 制定相应的人员待遇标准。比如:做为财政部门的窗口单位, 统一服装的样式和颜色、岗位津贴等等, 以利于队伍的稳定。

(五) 整合国库机构的业务流程。

省、市财政部门应对国库和支付中心进行统筹规划, 整合机构和职能, 彻底解决预算执行中的职能交叉、指标往返等问题。减少重复设岗和重复劳动, 使财政资金规范在一个机构统一调度、统一核算、统一支付、规范管理, 形成快捷、高效的支付流程, 更好地展现国库集中支付应有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严倬媛.关于县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思考[J].审计与理财, 2011, (8) [1]严倬媛.关于县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思考[J].审计与理财, 2011, (8)

[2]雷会林.县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西部财会, 2010, (6) [2]雷会林.县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西部财会, 2010, (6)

问题及改进策略 篇11

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处于初级阶段,做好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更是为提高语文水平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但是小学生还处在一个语言学习的启蒙阶段,对于他们而言,语文的学习主要是来自于语文课本和教师的课堂讲解,因此教师的引导和启蒙作用在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做好学生的作文课堂教学是极具难度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改进教学方式。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教师启蒙

小学作文的教学时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写作能力是对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最直接的体现,写作水平实际上也是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基础考验,包括对学生的字、词、句的理解与运用。如何才能更快更高效的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是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也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信心,开拓学生思维,通过不同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于形式化。在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教学,不注重创新与改革,例如,在教师对学生提问到“长大以后的梦想”时,很多学生就会不假思索的说出想当医生、想当科学家、想当超人拯救地球等这些常规答案,教师在课上听到学生的回答以后,一般也会微笑点头,而不会过多予以评价,也不会就此展开谈论,这样学生很多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就没有机会表达。

(2)不能调动学生兴趣。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很多学生在接触作文写作练习时,往往会因为作文难写而不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进行引导,学生就更加难以提起兴趣。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是教师给出范文,学生根据范文进行模仿或者生搬硬套,这样是很难提高写作水平的。

(3)教师修改不当。学生将写好的作文上交之后,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对学生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但是在实际评作文中,教师一般只是做了简单的批注,而没有认真的提出意见,这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就不能得到解决。

(4)学生不能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占据着主要的很重要的地位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与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就不能得到提高,只能按照教师给出的范文来写,对作文的写作也只是保证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标准,而不能如果真正用心写作文,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二、小学作文教学的改进策略

(1)重视平时积累。小学生的作文素材大多来自于课本和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为了更好的积累素材,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进行摘抄和背诵,这样就为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写作基础,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有话可说。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和写日记的方式进行素材的积累。作为写作的日记内容可以包括很多方面,可以写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也可以写对某件事的感触,让学生可以在日记中对于自己的内心情感真实的进行发泄和表达。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写日记的作业,如,班级组织活动后,可以让学生把活动的场景和参加活动的感受写进日记中。

(2)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教师为了提升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入手,进行引导教学。如,题目《我的愿望》,教师就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明星的愿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内心真实情感完成写作,每个学生的愿望和写作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这样才能挖掘学生不同的写作潜力。

(3)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第一种,学生自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每次写作完成之后,将学生的作品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和比较,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文章中的不足,并自行改正,优秀学生会更加重视对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思想表达的评价,而后进生则会对文章的错别字和文章病句进行改正。第二种,学生互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让学生对写作充分兴趣。第三种,师生共评。教师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评价,可以让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正。

(4)完善课堂教学。 第一,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自主命题。在作文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素材的阅读和分析,自行拟定题目,然后进行交流。第二,仿写作文。在进行作文写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进行模拟写作,学生在经过一定的练习之后,如果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就会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第三,限时作文。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实际设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一段话、或者进行续写、或者当堂进行作文写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快速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对于小学生作文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找到语文教学水平低的根源,针对这些本质问题进行改善,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要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牛继选.小学作文教学中实行有效性教学的基本策略【J】.科教文汇,2015(10)

问题及改进策略 篇12

一、教师读书

学习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 读书能提高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水平、教学能力, 更新教育理念, 但一些农村学校的做法是:期初发个笔记本, 期中期末检查两次。学习过程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 检查时, 初看工工整整、清清楚楚、字数达标;细看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字字相同。更有甚者, 一学期结束, 笔记本丢了, 学了些什么连教师自己也不知道。

要提高教师读书的实效,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第一, 指定读书的篇目。学校 (特别是校长) 每年应当选定3~5本书供教师读, 选定的书目要符合学校发展的实际, 符合教师发展的实际。第二, 指导读书的过程。学校行政班子要带头读书, 把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和教育教学实际联系起来, 多和教师交流。让读书、讨论知识成为学校文化的主流。第三, 检测读书的效果。学校要规定每一名教师一个月或两个月写一篇读书心得, 采用出读书心得栏、读书心得评优、教学论文征集、读书心得评优、演讲比赛等形式, 引入竞争机制, 提高教师读书的积极性。第四, 以成效吸引教师。校长要带头或有针对性地培养教师参加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教学论文评优、教学比武、课题研究……培养本校的名师, 以身边教师的专业成长证明教师读书的作用, 吸引全体教师投入到教师读书活动中来。

二、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能集中解决具体问题, 但对主讲者要求比较高, 使之成为校本培训的“阳春白雪”, 许多农村学校明显的名优教师很少, 教师谁都不服谁, 因此专题讲座很难进行。校长只好指定行政人员一学期搞几次, 接到任务者也只是临时抱佛脚, 找一两篇文章念念, 有的甚至把资料复印好, 发给教师抄, 出现“来与不来一个样、听与不听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的弊端。

要提高专题讲座的实效,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第一, 专题讲座的问题应当自下而上, 即讲座的问题应当来自于教学, 来自于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面对新课程, 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多困惑, 大的且带有共性的问题有“学生学科素质评价”“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等, 这些问题, 许多教育专家都研究过, 不应当成为校本培训的问题, 教师更需要的知识是像“如何教育留守儿童?”“如何保证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如何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如何组织大班额情况下的合作学习?”……看似琐碎的小问题, 是那些大专家没有研究过的, 教师的困惑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在校本培训中, 这样的问题应该成为热点、重点。第二, 主讲者应当有充分的准备。主讲者要针对所讲的问题查找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情况、得出结论, 进行讲座时引经据典, 有实际的数据、有别人的看法、有自己的见解, 以诚恳的态度感动听众、以渊博的知识征服听众、以幽默诙谐吸引听众。第三, 主讲的主体应当是全体教师。在过去, 由于对主讲教师要求较高, 主讲教师往往是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教师或教研室的教研员, 一线的教师望而生畏, 其实人人都可以作主讲教师。每年校长应当对校本培训有一个通盘计划, 年初下发到每一名教师, 让教师人人主讲、轮流主讲。在准备中思考, 在主讲中提高, 在听讲中学习。第四, “请进来, 走出去”。一是尽量让更多的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 聆听专家的讲座;二是经常邀请省市县有名的专家到校听课、现场指导。通过与教育专家面对面的接触, 聆听他们的教诲, 开阔教师的视野, 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 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

三、教学研究课

课堂教学是校本培训的核心, 前不久全国教育学会顾明远会长在一次会议中说:“什么样的人是教育专家?教育专家至少是能够上好课的人。”许多农村学校上教学研究课有两种情况:一是分教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X K L08JJZ B031

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以来, 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同时, 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也在探究中不断更新。2004年至2008年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启动了一种全新的培训模式———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培训基地, 在上级培训机构的指导下, 由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目的是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理论水平, 更好地实践校本教研工作,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素质,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随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不断发展, 校本培训作为一种全新的继续教育

研组轮流上课, 不评课或评课时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指出缺点是隔靴抓痒。上课的教师也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二是做课应付上级教学比武。每次遇到教学比武, 要成立专门的“做课班子”, 试讲上十次, 教师累, 学生苦。一位教师参加一次市级教学比武以后说:“这堂课仅仅是借了我的人, 课堂上没有一句话是我自己的。”这样的教学研究课事实上没有实效。

要提高教学研究课的实效,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第一, 学校对于课堂模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2011年至2015年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即将启动。作为教师培训机构的桃源县教师进修学校一直承担着各校校本培训的指导与督查工作。特别是在2010年10月, 我们又一次对全县校本培训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中, 我们发现校本培训虽然以它丰富的内容和多彩的形式, 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但是, 从操作形式和教师的实际收获上看, 与培训目标相差甚远。50%的教师停留在“贵在参与”的层面上, 校本培训的方式还依然有待改进。因此, 我们认为, 如何在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实施分层培训, 以实

教学改革要有一个整体思路。提倡什么?摒弃什么?长期规划是什么?短期规划是什么?要让每一位教师都知道, 深入人心。教师在学校的整体规划下学习提高。第二, 上课的教师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上教学研究课。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 上这堂课的整体思路是什么?教学步骤如何?要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要精神饱满。课后要能说课: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过程、说反思……力求全面。第三, 上完课以后要有中肯的评课。评课时切忌只说优点, 有一所学校就明确规定:评现校本培训的有效性应成为研讨的重点。

一、案例与研讨, 新教师成长的阶梯

新教师职业适应期一般在三年以内。在这一时期, 新教师将要通过各种学习和培训, 从没有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到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并具备最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相应的素质。但新教师所在学校良好的校本培训, 可以促使新教师快速成长起来, 缩短适应期, 使新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专业发展期。在对新教师的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

价一堂课, 在总结三个优点的同时必须说一点建议。第四, 可以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上教学研究课。几个教师同一天上同一个内容, 优点缺点一目了然, 上课的教师、听课的教师都能有收获。第五, 聘请教学专家现场点评。就事论是, 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讲评,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学校)

上一篇:艺术生产资料下一篇:振动信号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