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探究

2024-09-26

高效探究(精选12篇)

高效探究 篇1

音乐课是一门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的课程。有效的音乐课堂会让学生真心喜欢, 沉浸在音乐带来的美好情境中。那么, 怎样才能构建有效的音乐课堂呢?笔者结合新课标的要求, 谈几点浅见。

一、激发兴趣, 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艺术就是情感。兴趣激发是师生交流过程的最佳切入口, 教师应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情境, 模拟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场景, 从而调动学生兴趣和思维, 使学生身临其境, 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大胆发挥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走进京剧”时, 我先安排听唱带, 播放有点“京腔”韵味的歌曲《故乡是北京》。在播放曲子的同时, 对学生介绍有关这首歌的特点以及背景, 让学生明白, 只有民族的才是最好的。播放的这首“京歌”就是其中的一种产物, 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故乡是北京》这首“京歌”过渡到“京剧样板戏”, 最后过渡到“传统京剧”, 调动了学生欣赏传统京剧的兴趣。把音乐和场景结合起来, 不失为其中一种好的激趣方法。

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认真分析、巧妙设计、灵活运用,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强化。

二、转变观念, 是高效课堂的刷新

新课改竭力倡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主张教育应当努力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所以, 高中音乐作为美育的一大部分, 应当引起国家、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我们应当努力加强学校音乐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一方面, 在科学研究和决策的基础上, 要适当增加高中音乐的课时比例, 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 学校应当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身心发展规律出发, 科学地安排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 引导教师多方面、多维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

例如, 在讲授《京剧大师梅兰芳》这一课时, 教师应当明白高中生对于京剧这种古典的东西并不会产生太大兴趣, 所以, 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视频教学等方式, 通过介绍梅兰芳大师入手, 利用历史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 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认识京剧。

三、强化鉴赏, 是高效课堂的提速

理论教学和技巧培训对于高中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很重要, 但绝不是唯一的途径, 新时期的音乐能力培养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

无论是音乐旋律的创作还是音乐歌词的创作, 都包涵了创作者情感方面深深的感悟和诉求, 音乐离不开人的精神世界, 离不开人文精神。具体到音乐鉴赏课的教学,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 在品味美妙的音乐时都要考虑到作者的个人情感和观念意识, 让学生充分聆听并揣摩音乐在生理层面上引发的与“情绪”相关的内容。首先, 在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分析和了解音乐的历史背景、民族背景和宗教背景。其次, 要研读具体的音乐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如《少女的祈祷》教学片断———

师:谁知道这首乐曲的“小秘密”?

生1:《少女的祈祷》作于1856年, 曲作者当时正好18岁。

生2:目前流行的钢琴曲《少女的祈祷》主要有两种版本, 一种是纯正的钢琴独奏版, 一种是理查德·克莱德曼弹奏的改编版。

师:现在听老师分段演奏, 说说你们的感悟, 说出各段不同之处。

生1:第一变奏, 主题加上华丽的琶音与颤音。

生2:第二变奏, 主题转为浑厚的中音区奏出, 左手在高音区以清脆和弦伴奏。

生3:第三变奏和第一变奏相似, 但音域缩小了。

生4:右手奏出八度的三连音型, 造成热烈气氛。

师:听了这首曲子, 你有什么联想?

生1:我觉得幻想中的比真实的爱更为持久、更为猛烈、更为动情和刻骨铭心。情书中的他比实际生活中的他要有魅力得多, 就像牛顿力学中的F、m、a, 让我想到现实中的许多力、质量和加速度。

生2:艺术形象必定高于现实形象。艺术同宗教一样, 它的功能和价值本在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陷和遗憾。这首曲子引子虔诚、热烈, 是和弦组成的, 随后在高音区便奏出了一个非常亮丽、非常柔婉的主题。其韵清和, 其声如祷。仿佛有“托身己得所, 千载不相违”的归宿感。

生3:我被这段抒情曲深深吸引了。它和舒伯特的《圣母颂》、贝多芬的《致爱丽丝》一样让听者神采飞扬, 思绪浩荡。

生4:那一串银铃般的纯净音响, 仿佛让人可以区别男人的性欲和情欲, 区别性感的女人和天使般的女人。

音乐鉴赏课堂的活动设计必须突出音乐性、情感性, 以情为先, 以情感人。引导学生在音乐听觉的时空中体验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享受音乐美感, 陶冶情操。

如学习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 要让学生聆听这首壮美的音乐, 也要让学生了解贝多芬个人与命运抗争的故事, 要让学生记住成功和胜利是属于那些“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而再努力一把力的人”, 属于“在人生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很苦、很艰难的时候敢于再朝前走一步的人”, 从而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该向困难屈服, 更不应该悲观失望,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力, 培养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承受挫折的意志。

总之, 高效的音乐课堂, 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在提高个人魅力的同时及时更新观念, 加强学习, 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 才能设计出高效而又理想的音乐课堂。

高效探究 篇2

要想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要对什么是有效的语文课堂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学生学到了,学好了才是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必定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课堂教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那么,我们在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打造高效的过程中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至少做好以下几点:

一、学习目标要设定准确学习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既要考虑班内差生的接受能力,又要考虑中等生及优等生的提高。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两级分离。所以,学习目标的制定必须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学习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日日清的拓展题中做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二、自主学习互动展示环节设计要合理就语文课来说,自主学习互动展示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两个导学、互动策略、展示方案”的模式。第一个导学,让学生自主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然后在老师引导下学生再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二导学,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

三、课堂展示要精当课堂展示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进行自学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的始终,直接体验着学生自学成败。当学生展示时,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引导,不点拨,让学生再答,直到山穷水尽还是解决不了。这时,教师必须细细揣摩,绝不能袖手旁观,要“点”“导”,要点到有用之处,导到学生心里去,拨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中,只有通过“点”“导”的技巧与艺术,才能体现出高效课堂的理念及价值。但展示时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高效语文课堂探究 篇3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而一节四十分钟的语文课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能给学生多少有用的东西?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更有效?本人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教师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思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给学生高效的语文课堂。基于此,我觉得教师要想有效教学,应该从以下几点关注高效语文课堂教学途径。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三、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有效探究, 构建高效课堂 篇4

一、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给学生提供与生活相类似的或真实的情境。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 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 让学生有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 激发学习者的内部动机, 有利于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例如, 在引导学生学习“反证法”时, 我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生活化问题:两个同学因一点小事发生争执, 到老师那里评理, 常说“假如……”。在这样的问题情景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反证法”的迹象。这时“反证法”已经呼之欲出了, 接着给学生一个纯数学问题“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 试着说出理由”, 学生从中摸索出反证法的基本过程。这样的问题设计, 使学生能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探究、学习新知识。

二、营造氛围, 激励学生勇于探究

建立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使之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 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 有利于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 勇于表现, 乐于创造。这就要求教师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允许学生质疑, 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 建立互相理解、尊重、信任的师生关系。否则, 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并且会失去探究的兴趣, 对于一些新发现、一些学习疑问也不敢冒然提出, 课堂没有气氛, 效果大打折扣。敢于质疑, 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勇气。探究能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在已有的和谐氛围下, 注重对学生创新的鼓励。

三、留出时间, 让学生充分探究

思考问题需要尝试, 需要收集信息, 这就需要有足够的时间使之思考充分, 练习充分。一个问题提出来, 若一个学生答不上来, 立即换另一个学生, 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对较难问题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得时间。教师不能以一堂课内容是否按时完成作为成功标准, 更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而限制学生的交流时间, 简化学生的探索过程, 而这样会让学生的思维被迫中断, 创新精神被扼杀。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展开思维的条件和机会, 激励其主动探究问题。

四、实践操作, 让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靠自身操作和实践获取知识才是最佳的, 同时这种形式可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 促进学生探索、思考、想象的发展, 因此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中探索总结知识才会有最好的效果。如:在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一单元中, 通过实际测量旗杆高, 设计方案, 分组测量, 实践操作, 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 这样学生们在活动中学、讨论中学, 从而使探究能得到充分发挥。

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探究 篇5

初中数学,一向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可以说是现在阻碍许多学生走向成功的主要障碍。数学如果学不好,紧跟着物理、化学都没法学。这样下去,就会导致高中上不了,或者上了高中也不能有所作为。那么,是不是初中数学真的很难呢?其实不然,它只是一些基本的运算法则和一些基本常识,教不好的原因在于叫法失当和引导不力。本文将从教师素质等方面加以论述怎样教好初中数学,希望能给广大同仁以启示。

关键词:

数学;素质;教法;学法;高效课堂

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以下六点看法。

1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古人说:“名师出高徒”。要教好学生,就必须让学生相信老师,敬佩老师。只有老师的形象令学生敬佩时,学生才有可能听从老师的话,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若能这样,老师的话就很有感召力,会“令行禁止”。老师教他的,学生学习;甚至是没有教学生的,学生也模仿。模仿什么呢?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所以,老师必需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保持良好形象,放下侥幸心理,专研教材,研究教法,不要以为哪些知识很简单。因为老师眼中的简单,并非是学生眼中的“简单”,老师所教的内容,不是老师懂不懂的问题,而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懂的问题。老师如果认为简单,讲过后就应该有80%的学生已经掌握,如果到不了这种效果,就说明不简单;如果只有两三成人能把握,就说明很难,或者老师的教法失当。试想: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毫不迟疑,口若悬河,那样的课堂是怎样的气氛?如果老师站在讲台上结结巴巴,甚至将知识讲错,甚至于被学生当堂指出,将是怎样的难堪!

2教师要关爱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老师要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必须亲近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敢于告诉老师心中的疾苦和困惑,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和困难在哪里,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况,继而更好地安排教法,以及教学内容。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被老师的行为感化,进而模仿学习,把老师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如果老师远离学生,甚至于遥控学生;那么老师的教学就如同隔靴瘙痒,就很难谈到效果了。所以,为了搞好教学,老师必须热爱学生,融入学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诺能这样,学生并不难教。其实学生的心灵都很美的,点滴之水,他们必回涌泉相报,请热爱我们的学生吧!

3要对学生加强引导,认识数学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

数学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空间想象、归纳抽象、符号表达、运算推理、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方面,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判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构成人的能力的主体。它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数学知识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失去数学能力,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无法进行;在平时看来与数学关系不大的天文和军事方面,其实更是充满了数学常识;就是在简单的生活中,没有数学知识,也是寸步难行的。要教好数学,我们就必须先让学生认识数学的重要性,然后培养兴趣。在培养兴趣方面,可以从数学与社会生活、数学与兵法、数学与天文等的关系去引导,从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中去引导,让他们看到数学是有用的,也是有趣的。例如,过去曾有一个数学问题,一斤食盐0.17元,一盆火柴0.02元,怎样用0.17元买1斤食盐和1盆火柴?我们如果用5回去买,因为四舍五入,则刚好可以买到。从而使他们爱上数学,产生兴趣。

4教师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教法,打造高效课堂

教学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教法,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教法。要明确体现三维目标。要突出自主、合作、探究,要用启发式、讨论式。不要满堂灌,要注意讲练得体,一节课基本上练要占主体。应该在课堂上完成主要作业内容。

5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合理的学法

学法得当,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于劳而无功。在学法上,要重视理解,要重视分析,要重视联系实际,要重视新旧知识的衔接。不要搞题海战,不要死记硬背。对于做题,应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同一类型的题只作一部分,按题型对待,而不要见题就作,要多分析,多思考,多总结。要定期检查旧知识,要坚持预习,带着问题进课堂。对易混淆的知识和相邻的知识,要善于比较,找出异同。例如对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和函数。如果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原来同出一辙,函数是这条抛物线在坐标系中的全部,方程的解是这条抛物线在X轴上的交点,而不等式是这条抛物线在横轴以上或以下的部分。

6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时至今日,我们不能留恋于两支粉笔一张嘴的模式,要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微课、慕课等现代手段,充分利用它的省时、省地(空间)、便于修改、便于记忆归纳等特点,或者借鉴名校课堂,查阅资料等。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要不然,你的一个例题抄十几分钟,几个学生的板演材料抄半天,这样等的时间多,学的时间少,哪里有效率。

7教师要科学考核学生,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对学生的考核,要做到既要检查所学知识,又要推动学习进步。不要单纯以分数论学生,评价要准确科学,要作好试卷分析,要引导学生检查得失,要能透过试卷看到问题。不要轻易因成绩批评学生,促进他们入假。要让学生感到能力是主要的,成绩是次要的。这样,就会真正把考试变成检查所学知识的手段,变成安排后一阶段学习的依据,就会是学生不断发展。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探究 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 高效课堂 信任 难点 鼓励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1-0091-01

高效课堂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为主,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学,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培养更加优秀的会学习的人。初中英语是教师和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让英语课堂实现高效并发挥高效课堂作用,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坎,在20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究,我觉得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做好备课环节

备课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备课一定要充分,切不可盲目进入教学。备好课是指要抓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帮学生度过难关,提前做好中考的准备工作,为中考做好铺垫,避免学生走弯路。首先要研究教材,明确目标;其次,针对教学目标做好导学案,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把握好每个环节的梯度,引领学生步步深入。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课堂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发挥淋漓尽致的作用,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的动起来,也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体现课堂的魅力。

二、培训优秀的组长

优秀的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我们把他归纳为“三者”,即组织者、协助者、学习者。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明确了组长的职责,在组内开展系统有效的培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让小组内进行互相对话,互帮互学,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产生实效。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组长的作用,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奖罚分明,产生激励机制和氛围,使学生在教学中争先恐后,出现竞争意识。竞争意识的建立,必然消除懈怠消极情绪,组建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

三、给学生足够的信任

英语学习过程是相对艰辛的,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学生,始终是找不到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始终徘徊在几乎及格的边缘,缺乏学习信心,无心投入本该紧张的学习状态,自己无处下手,教师也很难找到对策。在多年的教学不断实践探索中,我发现给学生足够的学习信心是让孩子不断努力前进的最有效的动力,鼓励孩子在学习上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能随意放弃,实践证明,足够的学习信心是孩子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是实现自我人生的保证。在很多的中差生中,我做了很多的思想教育,通过多次单独谈话,尽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激情,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真是有能力有方法突破难点,把自己和学习好的学生进行比较,找到自己的优势,敢于主动去探究、迎难而上,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把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必须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在自主学习和交流协作环节中,给学生以时间,让学生真正地利用起课堂上的时间,真正让他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四、突破难点

难点往往也是考试的重点,学生如果不能很好掌握好难点,或许中考会有失利,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很好的处理好难点的东西需要教师下大力气在每节课上反复强调,反复操练以达到不遗漏每一个细节,我觉得在每节课上包括对练习题的处理都尽量在课堂展现实现,当堂解决,避免给学生下课抄写别人答案的机会,也就是培养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争取突破难点,准确把握好教学的所有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全部融会贯通,让学生通过对难点的突破掌握中能够发现自我的作用来实现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学生的互动就多了,课堂也就活跃起来,进而达到提高英语教学成绩。

五、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活跃的课堂可以让教师更加充满激情,情绪饱满,精神焕发,愉快轻松的投入教学,更主要的是学生在老师的感染下,也会以饱满的激情投入课堂学习中,中差生会在好学生的带动下也能很主动的动起来,使本来并不是大多数学生都愿意积极学习的状态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是课堂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境地,相信愉快活跃的课堂,让师生共同感受快乐课堂的魅力和感染,其次,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创造相应的氛围,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

六、多用鼓励性语言

学生既需要家长的鼓励与支持,同时更多的是需要教师的鼓励和支持,因为教师是孩子第二个导师,他们不仅是有渊博的知识,还有高尚的人品,在学生眼中,教师是至高无上的,如果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肯定与赞美孩子会受用无穷,尤其是教师,赏识教育更是学生最欣赏的,是人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有效途径,方法,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还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认真学习,积极从事各方面的活动,尽最大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学习以及在生活中的处理能力,进而达到提高教学的能力。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究 篇7

一、学习目标要设定准确

在制定学习目标时, 既要考虑班内差生的接受能力, 又要考虑中等生及优等生的提高。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 造成两极分离。所以, 学习目标的制定必须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 学习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 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 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日日清的拓展题中做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 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 让他们循序渐进。

二、自主学习互动展示环节设计要合理

就语文课来说, 自主学习互动展示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两个导学、互动策略、展示方案”的模式。第一个导学, 让学生自主读课文, 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然后在老师引导下学生再细读课文, 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二个导学, 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 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 学会运用语言。

在这个环节中, 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 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

三、课堂展示要精当

课堂展示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 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 对知识融会贯通, 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是进行自学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的始终, 直接体现着学生自学成果。当学生展示时, 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 学生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 教师不引导, 不点拨, 让学生再答, 直到学生解答不了。这时, 教师必须细细揣摩, 绝不能袖手旁观, 要“点”“导”, 要点到有用之处, 导到学生心里去, 拨出水平来, 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教学, 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中, 只有通过“点”“导”的技巧与艺术, 才能体现出高效课堂的理念及价值。但展示时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 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 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对答案质疑辨析。

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 也是一种理念, 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 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 从而达到这一最终目标。

摘要:只有学生学到了, 学好了, 才是有效的教学, 课堂教学必定要以生为本, 以学为本, 课堂教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

自主探究演绎高效课堂 篇8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问题情境. ”一个人对某一方面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才会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去探索、去创新. 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直观形象地设置问题情境,以其新颖性、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

这样借助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引入课题,使学生融入教学氛围,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兴趣,为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

二、在问题串中自主探究,激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培养其创造能力的中心环节. 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也就有了思维的动力.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地创设问题串,激活学生思维,保护和激励学生创新的欲望,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自主探究问题串的过程,就成为学生发现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这样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从而既获取了知识,又培养了创新意识.

如在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新授课时,直接推导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先让学生回顾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倒序相加,即先构造新数列再将两个数列相加. 类比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的方法,计算引例中西萨要的麦粒总数

接着分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提示:等比数列每一项比前一项多乘以了2. 大部分学生都构造出了2S64= 2 + 22+ 23+ … + 263+ 264,教师适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接着在投影上展示学生的写法:

通过公式的展示,大部分同学想到:两个式子相减就可抵消掉相同的项得到S64= 264- 1.

教师进一步设问:对于一般的等比数列{an} 的前n项和Sn= a1+ a2+ … + an能否用上面的方法求和? 在这样的启发下,学生易将问题转化为

如此设计的问题串,思维自然直观,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进入思维情境,与教师一同思索. 最后得出 等比数列 的前n项和公式

教师继续设问:q = 1呢? 学生恍然大悟,又忘记讨论了,教师适时给予强调,若要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千万别忘记讨论q = 1.

最后由学生写出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并称这种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方法为错位相减法.

利用问题串进行这样的设置,可启发学生动脑动手,使学生进入并始终处在一种数学情境中,处于教师所激发形成的思维活动中,在教师所创设的符合学生思维水平的一个发展区中完成思维过程. 这样的创新施教,既有深度,又有力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方向有步骤,避免盲目地乱撞,浪费课堂时间. 使教师的“教”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学”.

三、在大胆质疑中自主探究,挖掘创新潜能

质疑是创新的突破口,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新. 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学生只会解题不会提问,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 把学生置于问题的环境中,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向权威质疑,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挖掘创新潜能.

让每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思考者和探索者,真正体验到思考的成功与失败带来的情趣. 质疑是创新的开始,通过恰时恰点地提出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创新潜能.

四、在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提高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探究 篇9

一、 课前的准备是高效课堂实施的首要条件

上每节课前教师首先要认真备课, 想一想怎样突破难点, 怎样把握重点, 怎样做好对新知识的铺垫, 做到水到渠成。 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新知识, 这一点非常重要。 还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 想想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法。 注意前后知识的系统性, 了解不同教材就这一个知识点的内容, 都是采用哪些方法来突破这一难点的。 哪一种教材的方法更好, 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接受起来更加容易。 只有这样, 教师个人站在了知识的尖端, 才能使所教的学生有更高层次的理解, 更加容易接受所学的内容。

二、倾听习惯是高效课堂实施的重要条件

倾听习惯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好的倾听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 不好的倾听习惯可以断送学生美好的前途。 作为一名教师, 要善于让每位学生发言, 这样才能暴露学生的思维特点。 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 教师才能针对学生思维的优点和错误点, 有的放矢地去帮助他或表扬他, 这时学生的心情也是很愉悦的。 特别是当教师听到学生独特的解题思路的时候, 常常是为之震撼, 会竖起大拇指说:“你的思维太好了。 ”学生听到后, 顿时增加了自信与活力, 思维更加活跃, 更加喜欢听课。 作为教师要善于倾听每一位学生的想法, 特别是学习思维偏差的学生的思维, 这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与驾驭课堂能力的最佳表现。 我曾经做过一次调查, 当我讲完一道数学题, 我叫了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 成绩好的学生, 基本上讲得思路清清楚楚, 甚至讲得一字不落;中等生只能说对一半;后进生支支吾吾, 沉默不语, 可见倾听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在高效课堂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直接决定着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 使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过程, 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反之, 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 接受知识会大打折扣。

(一) 新课的导入至关重要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课前导入使学生产生兴奋、激情的感受。 充足的兴趣, 可以抓住学生的心,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 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 有猜谜语、讲故事、看视频。 如:我在“营养含量”一课的开始, 引入了这样一段话:“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梦, 我梦见了智慧老人, 他告诉我, 每个人都能成为非常有智慧的人, 原来智慧有秘诀?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 一下子勾起了学生想做有智慧人的欲望, 为新课进行作了铺垫。

(二) 题纲引导学生学习

每节课前教师想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直接抛给学生, 但往往考虑到学生无从下手, 这时教师就充分利用小提纲来引导学生自学, 一步一步来突破重难点, 达到教学目标。 如在“营养含量”这一课, 为了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用乘法。 我安排了这样的自学步骤:1.线段图。 2.是如何列式的? 能不能说一说你的想法? 3.怎样计算? 说说你的思维过程? 4.组内交流订正。 5.组代表汇报。 这样的步骤可以引领学生的思路, 教给学习的方法。有时学生需要独立思考; 有时需要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有时需要竞赛的方法。

四、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决定着高效课堂的成败

良好的数学思维对每一位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 在小学阶段, 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有直接计算法、排除法、操作法、代入法等等。 现在我就小学生感觉最难的简便运算和分数应用题来说说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从简便运算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 简便运算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上加难, 为了使学生的简便运算迎刃而解, 我教给学生两种方法:一种是凑整十、整百数。 另一种是应用运算定律。

从分数应用题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里面最让学生头疼的事情, 那么, 如何来解答这样的应用题呢?如:一条公路, 已修长度与未修长度的比是1:5, 如果再修900米, 已修长度和未修的长度相同, 这条公路总长多少米?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这道题里的单位“1”是谁?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 “这条公路总长”。“已修的占这条公路总长的几分之几?”“1/6”学生回答, “那未修的呢?”“5/6”, 我又问, “这道题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学生想了想说:“已修的+900=未修的-900”, 会写方程吗?学生迫不及待地说:“x+900=x-900”, 同学们还会用别的方法解答吗?一听说还有别的方法, 学生交头接耳, 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等了好一会, 没人回答。“会画线段图吗?”我问, 学生开始画线段图。“未修的比已修的多了几份?”“2份”“这2份是多少米?”学生顿时醒悟, “900米。”“一份是多少米?“450米”。“6份是多少?”“2700米。”看着学生思维如此活跃。我立刻又写了这样一道题, 某经营公司用甲、乙两个仓库储存彩电, 甲、乙两仓库之比为7:3, 如果从甲仓库调出30台到乙仓库, 两仓库储存的电视机就相等了, 甲、乙两个仓库原来储存电视各多少台?学生很快举起了手, 我叫了几位学生回答, 他们思路都非常清晰。这一刻, 我懂得, 会思维的习惯, 已经在学生的心理, 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五、过渡语为高效课堂锦上添花

过渡语言可以使高效课堂的结构更加紧凑, 更加完美, 达到巅峰。 它也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带到特定的情境中, 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导向性。 唤醒学生的有意注意, 开启学生思维的阀门, 使学生的学习达到玩学双赢上的目的, 由被动的学习状态转为主动的学习状态, 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 更有趣味性。 如:“营养含量”这一课, 在复习后, 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 我们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 语言也特别的丰富, 接着白板出示了, 十全十美、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十二分满意, 学生边猜边学, 顿时兴趣盎然。

总之, 课堂教学需要我们教师终身去研究, 去探索。 随时随地都具有突发性、生成性, 这就注定了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具有极强的艺术性。 需要我们要以自己所学的教学理论去引导教学, 让自己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完善, 不断地实践。 在一堂堂精彩的课上, 要留给学生好的解题方法, 拓宽解题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最终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

摘要: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这要求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 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 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高效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篇10

品读大家名作, 其文如行云流水, 文采缤纷各异。一篇精美的文章可以穿越千年的历史风尘, 于世事浮华之中沉淀, 一脉墨香悠悠。然古人云:为文要“开广其胸襟, 发舒其志气, 但见文之易, 不见文之难”。一篇旷世出彩的文章必是作者精血之作, 或融其身世浮沉, 或流露悲悯情怀, 或抒发个人志向抱负。然而, 试看当前中学生的作文写作, 无不是绞尽脑汁, 挠头抓耳, 总算勉强完成, 但也是存在大量辞不达意, 句式错乱, 虚编乱造, 不知所以然的现象。如何写出一篇靓丽的文章, 如何抒发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这是当今作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1. 当前作文之现状剖析

1.1 缺乏生活体验, 被动作文

当今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以及对国人物质文化的过分崇拜, 这使得学校教育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孩子们被禁锢在钢筋水泥所建造的城市里, 春天来临的时候, 他们还来不及追逐三月的春风, 就被一阵考试复习题、兴趣补习班的烟云迷糊了。当他们手捧教科书, 笔下演算数学题, 一遍又一遍练习钢琴五线谱的时候, 也许不曾想到窗外的草坪里一朵小花刚刚盛开, 山野里泉水舒活流淌, 成群的鸟儿追逐嬉戏。而我们这群迈过青春的门槛, 步入中年的父母们, 似乎早已忘记自己当年趴在泥地里寻过小虫, 村口高大的黄桷树留有我们攀爬的脚印。父母们盲目地规划孩子的蓝图, 却忘记了孩子终究是孩子。一个成天浸泡在题海的孩子, 早已失去了对生活敏锐的观察, 失去了一颗睿智细腻的心。试想, 这样的孩子所写的作文怎么会有生命的灵气?

学生怕作文, 但又不得不写作文。在这种压力下, 学生对写作文一直抱着不很主动的态度, 被动作文, 缺乏应有的生活激情, 仿佛写作文是为了应付考试和检查, 糊弄完成任务, 根本没有自己的思考, 文章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

1.2 缺乏语文素养, 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

语文素养, 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所获得的个性品质以及心理认知方面繁荣积累和提高。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 学生往往对文字学科抱着走马观花的态度, 对文章句段没有深入的理解和领悟, 对身边的事情缺乏应有的观察能力, 语文素养较薄弱。《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听说读写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最重要的体现。作为初中生学生首先应具备对自己母语的热爱;其次具备丰富的阅读知识面, 拓宽视野角度, 扎实自己的写作功底也是必不可少;再次, 具有良好的古文化修养, 推敲文人们的遣词造句, 体会文人们的内心情感, 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

1.3 作文教学课堂沉闷, 教学缺乏序列化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承担着引导提升的的重任, 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有利于对学生整体作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反观当今的作文教学, 学生对写作兴趣的缺失, 对生活无法深切的体会, 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文教学课堂版块化严重, 教师过分强调作文写作方法的学习, 忽略了对学生内心体验的挖掘和提升。语文教学中存在注重基础知识训练, 强调阅读能力的锻炼, 却往往把作文教学放在忽略的地位, 作文教学缺乏序列化, 没有有规律有层次的长期递进式的训练。学生对作文内容的学习较凌乱, 各种文体的写作区分度模糊。

2. 作文高效课堂之我见

所谓“高效课堂”, 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 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这决定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高效课堂应该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习快乐为根本。就作文教学而言, 作文高效课堂应该不只局限于45分钟的教学。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来看, 大语文观的学科性质决定了作文教学课堂的广泛性, 课堂与生活的结合, 教学和实践的融汇。因此, 构建高效而活跃的作文教学方式,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1 紧扣语文课本, 将有限资源转变为无限资源

中小学的语文学科目前还是主要依靠教师教学语文书本来向学生传授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 故语文课本是学生直接了解和学习文化知识的桥梁, 它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文教学应该紧扣语文课本这一阵地, 在教学中应重视挖掘语文课本的范本作用, 将我们手里的有限资源充分利用。

我们要改变以往单一传授课本知识的观念, 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体悟与模仿、延伸范本写作相结合, 培养学生把语文课本作为参考“作文书”的意识, 把读、学、写三者结合起来。

2.1.1 教学中重视课文写作知识的讲解和补充

在教学每篇课文前, 我自己先对课文进行细细品味得出自我体悟, 然后多方面查找相关课文资料, 筛选归纳。课堂上, 我将自我体悟和相关资源结合讲解, 归纳出每篇课文的写作知识和写作特色, 要求学生学习课文的构思、主题挖掘、语言运用等。学习一些基本写作常识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2.1.2 学习课文写作结构, 延伸作者思想

在学习了七年级诗歌何其芳的《秋天》后, 在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和悠扬音乐的营造下, 学生在感受诗歌朦胧的秋色中产生对自然美的向往, 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于是, 我及时鼓励学生为课文补写一节诗。学生积极性高涨, 纷纷动笔模仿课文结构写下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2.1.3 品味原课文材料, 精心开掘自我世界

语文本里的每篇课文都是各个作家自身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对主观情感的抒写。文中所涉及的事或人, 学生或多或少熟悉甚至还有他们自己的认识。因此, 对于作家笔下所描写的事或人, 我们还可以继续开掘, 可以就同一材料挖掘延伸。

2.1.4 搭建各类文章赏析平台, 在对比阅读中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中语文新课标中“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之中, 建立以“学语文, 品人生, 悟心境”为模式的自我教育。

在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 编者把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同时编排在一个单元。在研读中, 我们发现三位作家的遭遇相同, 都是遭遇了人生的挫折, 怀才不遇, 但是三位作家处理事情的方式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因此, 完成这三课教学内容后, 我布置学生以比较阅读的方式写读后感, 比较作者的处理方式, 比较作者对待人生挫折时的心态。引导学生学习范仲淹、欧阳修善于调节心态, 乐观豁达的人生心境。结合了自己的经历, 与古人交谈, 以名人为榜样, 重视个人对于自己内在因素的调节和发挥。用中华文化中蕴含的优秀传统道德去感染学生, 熏陶学生, 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 是一件富有诗意的工作。学生心中拥有诗意的生活, 笔下流淌出的自然是沁人心脾的文字。

2.2 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以评促果。

每个人在内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 或因成绩差对展现自己缺乏自信, 或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公之于众等等。为此, 我利用多媒体的方便, 把每周五的语文课作为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台。为了最大限度的激励学生, 我收集的作品除完整篇目外, 个别优美句子也可上榜, 分别评出最佳语句、完美作文、极品文章等几个奖项。课堂上同学们跟随主持人边欣赏边评析, 自由发表意见, 让原句原文更完美。对于荣获极品文章的学生, 推荐杂志发表, 并将该文章评为本周擂主, 鼓励其他学生参与竞争。

经过一段时间的启发和培养, 现在多数学生对写作有较高的兴趣, 有的学生在寒暑假还自己创作诗集小说等。

总之, 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课堂, 就要注重以人为本, 关注生命的本质, 师生互相促进。写作是技能的传授, 更是生命的对话、情感的流露和才智的绽放。只有直面学生, 活用教材, 善待生活, 才能洗尽浮华, 回归本真, 让作文教学走上高效之路。

摘要:高效课堂改革之下, 作文教学紧跟步伐。结合语文学科性质, 立足大语文观, 紧扣语文教材资源, 搭建学生与社会生活对接的桥梁, 建立合理的作文评价机制, 以评促果, 让作文教学回归本真, 真正走上高效教学之路。

关键词:高效课堂,作文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炳婷.高效课堂22条.

[2]龚春燕.龚春燕与创新学习.2007, (3) .

[3]董进宇.培养真正的人.2005, (5) .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探究 篇11

【关键词】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为体现时代要求,顺应教育改革,我校近几年开始实施“高效课堂”。如何使课堂真正走向高效,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现有高效模式,摸索出适合我校学情的模式。为了这个目标,我在教学中努力尝试,并且也有了一些关于物理新课程教学方式的想法。

一、研读课标及考试说明,用好教材

首先要研读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各版本教材都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而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高三复习的指挥棒、导航仪。例如:2010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中将物理学科三个选修模块的“二级”要求全部取消,将选修模块考点分散。

其次要用好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由于编写者受版面限制等因素影响,不可能将编写意图、概念内涵及章节间关系等一一写出。教材呈现的知识是表象、浅层次的。只有认真研究教材,才能挖掘教材深层次知识。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处理教材才会得心应手。教材研究透了,才能很好地整合教材,提高教学有效性。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高中《物理》选修3-5“光电效应”一节以实验探究为线索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理念前卫,设计思想具有很好的导向性。但由于受学校实验条件、学生的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校无法采取这样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根据现有条件对教学内容整合,进行有效教学,这样课堂教学中就能讲在点子上,练在关键处。

二、以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动力

爱恩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产生兴趣,才想学、乐学,才能学好。

教师对新课引入要精心设计,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使实验现象与学生原有的观点或对实验的期待产生冲突和矛盾,使学生突然产生学习悬念。

教师要适时、适量地改进实验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一些开放型的探究式实验。例如:在探究楞次定律实验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轻松地学习,教师可以在提供教材“问题与练习”第6题中的楞次环和条形磁铁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通过比较磁铁N极或S极靠近与远离楞次环的实验现象,自己得到“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的实验结论。通过探究性实验,建立探究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感悟、分析、归纳,总结出规律。

三、以改革学习方式提高效率

1.改变学生学习心态

为了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教师应该让学生体会知识获取的过程,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较高层次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予的枯燥乏味的概念、定理定律等。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会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步骤,形成一个完善的学习循环,不但得到了教师千辛万苦传授的技能,而且是通过自己努力获取,印象更深刻,思维更活跃,见识更广阔。

2.小组学习找到自我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是关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忽视了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真正的合作学习的实质应该是在学生通过合作解决相关具体问题的时候,锻炼他们的能力,促进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教师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建立学习小组,达到组组竞争、组内互补。在处理问题时各人担任不同角色,如组织者、记录者、发言者等,形成一个共同体,彼此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学会如何在团队中发挥最大作用,学会如何快速在团队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掌握一般的知识中更能学到如何在社会中生存的技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而不是那种“知识无用论”。

3.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一堂高效生动的物理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有效评价。因此,为了确保物理课堂的高效性,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即评价的真实性、及时性、层次性,激励其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但要注意对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保护。

四、以培养自学能力提高效率

俗话说:“勤能补拙”,要使自学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没有主观的勤奋努力是办不到的。达尔文说:“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得到的。”都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

高中生学习物理的一个主要困难是他们不会也不习惯阅读物理教材,这是物理教学长期以来“重教、轻学”造成的。实际上教学质量的高低,好坏在很大程度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得怎样,而是取决于学生“学”得怎样,取决于他们的学习是否得法,即是否会学习。因为“学”是内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观念,不妨采用一种“超常规”的教学。例如:上课时,我们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抛给学生。同时,教师可根据本节课目标、重点、难点提出一些问题,抛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教材,进行自我探索,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些总结性的点评。这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

总之,要想创造高中高效课堂,需要教师研读课标及考试说明,用好教材,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同时,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积极探索,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永元.巧用实验设置悬念情景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3(5):6

高效探究 篇12

一、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在利用合作学习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时,依然存在的如下几点问题:

1.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在知识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探讨,但很多学生往往不知要探讨什么,如初中数学中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学生认为只要对其理解即可,没有必要进行探讨,即使探讨也不知从何下手。

2.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无法真正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成绩稍差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很难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和其他同学就某个知识点进行探讨,一般只听成绩稍好的同学侃侃而谈。另外部分同学认为合作学习就是聊天的过程,因此会出现不聊学习而聊其他的情况。

3.数学教师过分关注合作学习方法的使用。一些教师认为只要运用新方法就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没有意识到有些知识和内容值不值得进行探讨,只是一味的追求使用新方法。长期下去学生就会降低合作学习的兴趣,不仅无法实现高效课堂,还会浪费课堂学习的时间。还有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在合作学习中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只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探讨,并没有就解题思路和思想等进行交流,使合作学习只流于形式。

4.教师缺乏有效的合作学习调控能力。合作学习过程中,除了学生之间探讨外,教师还要起一定的辅导作用。但一些教师由于担心学生探讨思路不对等原因过多的干预到学生探讨中,在旁给予太多的提示和帮助,没有让学生真正自主的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有一些教师完全让学生自由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觉得合作学习时间越长越好,没有有效的干预到合作学习过程中,这就给学生营造出一种杂乱无章、过于自由的氛围。学生由于认识不全往往会偏离原来的探讨轨道,同样也无法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改进策略

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担任的是组织者的角色,在每次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都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等做出导学案,让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进行合作学习。另外教师还担任着引导者的角色,在每次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朝着既定问题方向进行思考,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对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全面、深入了解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在高效课堂中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提高合作学习效率,实现高效课堂。

1.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和方式。

(1)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方式,将学生当作课堂主体。初中数学比较枯燥,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初中数学学习中来是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课堂教学是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将学生当作是课堂主体,通过设置一些问题情境等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求知欲,并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参与到问题情境中的太讨论中,加强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另外教师应针对学生提出的创意性问题或想法给予肯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在讲解全等三角形判定条件时,教师事先画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自行对三角形相关内容如概念、特征等进行复习,并提出如何画出一个和黑板上图形全等的三角形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谈论,激发出学生对此的兴趣。

(2)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创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交流中极易打破常规,碰撞出思想火花,因此教师应通过设置出探究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在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所在,并积极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对此类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进行实践创新。而教在探究情景设置过程中也需要打破常规,运用创意性思维提出一些富有创意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在平行线性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对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线进行讨论和总结,加深学生对平行线的认识。

2.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在传统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都是根据教师所教内容进行学习,学生缺乏主动的学习,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主动的进行学习。一些学生遇到难题就去请教老师或同学,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有同学喜欢抄袭别人作业,往往眼高手低,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初中数学基础的牢固性,无法真正理解并掌握知识点。因此教师应通过合作学习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营造出和谐的探讨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问题谈论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结语

实现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就需要教师多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可以有效的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为主的方式,让学生的学成为课堂主导,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加强学生对某一知识内容的理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王玮.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3

上一篇:医院管理人员物资管理下一篇:英文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