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发展趋势(精选11篇)
林业发展趋势 篇1
1 生态林业的建设
1.1生态林业体制的建立
我国的生态林业建设处于一个初级的发展阶段, 需要一个新的体制来进行科学的规划。改革体制要适合社会的发展, 并涉及到生态林业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在建立新体制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好其他各个方面的关系, 这样才能使其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需求。生态林业体制的建立是整个生态林业发展的基础, 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有效的发挥生态林业建设的作用。
1.2生态林业建设创新工艺
传统的林业发展已经适应不了当前生态林业建设的需求, 因此, 一定要结合当地的环境来设计出新的施工工艺, 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原来的技术基础上改革和改良, 来保证生态林业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还要充分的利用高科技因地制宜设计出树种林种合理的布局, 实现其机构的多样化。
1.3生态林业环保意识的培养
人作为生产和发展直接操作和执行者, 一个人的意识决定着事情的成败。因此, 在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中要加强培养工作人员生态意识, 让员工能够从心里上认识到生态林业的必要性, 这样才能使员工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建设中。只有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将生态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 在保护好环境的同时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 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趋势
2.1生态林业的可持续性建设
农林业建设的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林业建设的这种发展必须要依照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去实施。不能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 从而危害到不可再生资源、环境等。生态林业建设要在可持续性发展的状况下, 结合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建立一个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的体系, 科学的设计生态林业建设方案, 合理的规划林业建设的布局, 这样才能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生态林业系统主要由森林系统中海岸线、自然保护区、天然树林等组成, 还包括防护林体系诸如沿河防护林、道路旁树木、农田周围树木、村子中树木等。生态林业是网络状呈现片、点、带、网的紧密结合, 这种森林生态体型主要的特点是主次分明。能够合理的布局整体上生态林业的设计, 利用生态林业的优势来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
2.2生态林业建设的稳定与多样化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就要求生态林业建设必须以稳定与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的发挥生态林业建设的作用。各个地区的气候、环境、生态、经济之间有着巨大差别, 其林业的发展模式诸如林牧式、林工式、林渔式、林林式都会存在于建设中, 在生态环境中有着多种的生物物种、机构层次也不相同, 就要求生态林业建设必须适应这种多样性, 林林的资源也要合理的利用起来。
2.3生态林业的均衡适度化建设
生态林业建设要想在社会经济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就需要看其是不是能够适应当地生物圈中森林资源基础状况。生态林业的生态效益必要发挥出它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要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和自然条件来合理的布局, 打造一个完善的设备功能的生态林业系统。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当地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要实施一个均衡的发展状况, 才能有效的进行林业的建设。
2.4生态林业整体化发展
生态林业建设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存在的, 每一个环节都要发挥出自己的功能。生态林业整体化发展才能够防止生态被破坏、改善自然环境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还能够带来更多的生态效益和提高经济的效益, 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林业体系。生态林业建设不仅仅是一个表现在有经济目的的人工生态的系统, 还表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系统。生态林业的功能比较多, 要把生态林业系统中各种产业结合到一起, 实现其整体化的发展把加工业、运输业、种植业、养殖业等都融合到生态林业的规划设计当中。生态林业还能够在经营的方面提供木材产品;还能够改善生态的环境, 保持水土完整性、防止风沙的侵袭等作用。在保证森林承载力的前提下, 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出整体化发展的林业体系。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 生态林业建设已成为了当前重要的任务。要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本着生态林业建设的原则, 结合生态林业建设发展趋势, 面对决林业建设中的问题, 制定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使生态林业建设能够健康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洪雪, 杨清福, 张光华.三北平原地区林业生态工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防护林科技, 2006 (5) :52-53.
[2]张建国.生态林业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2) :195-196.
[3]王嘉发.浅淡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 2005, 30 (3) :46-48.
林业发展趋势 篇2
周玉申
(广东省岭南综合勘察设计院,广州 510520)
摘要:论述了我国南方林业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南方林业技术装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测了南方林业技术装备未来的发展趋势。关键词:林业技术装备,现状,发展趋势 林业技术装备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 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木材作为基本建设三大材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合理高效开采木材、利用木材,全国掀起了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热潮,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林业技术和装备, 并逐步吸收创新, 我国林业技术装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并陆续兴建了一批国营林业机械制造企业,成立了林业技术装备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通过改进、改造和革新,研制了多种批量生产的林业机械产品,在林业生产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保障了全国营林和木材生产任务的完成,对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长期的对木材的过量采伐,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林业生产和发展出现了资源不可持续的困局和危机。1987 年起我国政府对林业发展进行了战略调整,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木材限额采伐等一系列政策。从此林业生产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相应的林业技术装备也出现了较大的调整。一些与采伐运输机械相关的林机制造企业受到巨大冲击,而与木材综合利用相关的林产工业、家具生产机械和人造板机械则随着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部分国营林业机械制造企业经过改制后迅速壮大,成为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业的骨干企业。与此同时,一大批民营林业技术装备制造企业迅速崛起,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林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活力,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林业技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目前全国约有林业技术装备制造企业2000 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约有300 家;可提供营造林及木材生产机械设备500 多种,木材加工机械设备1100 多种,人造板生产机械设备800 多种;可提供成套的营造林装备、人工林培育和生产技术装备、采伐运输机械技术装备、木材加工技术装备、人造板生产技术装备、家具制造技术装备、森林火灾防御技术装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装备、林业生物质资源利用技术装备,从生产企业、从业人员及所提供的产品品种来说,已成为世界上林业技术装备的生产大国。
总体而言, 在全国林业生产中, 国营林区、规模经营的大型林区木材生产作业的机械化程度比较高, 集体林区、个体经营的小型林区木材生产作业机械化和营林作业的机械化程度则比较低。在营林生产作业中, 目前仅苗圃育苗作业的主要工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其他作业的机械化程度均不足10%,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是差距最大的行业。木材加工、人造板生产、家具制造、林产工业、森林火灾防御等行业的技术装备,虽已实现生产机械化或自动化,但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很少,多数装备相当于发达国家20 世纪80 年代的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广东省是计划经济建设时期全国五大重要林区之一。为了合理高效开采利用木材资源,支持国家国民经济建设,广东省林业生产系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技术革新热潮,全省木材生产技术装备程度基本与全国重点林区同步,国营林区的木材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由于我省的地形特点,集体林区的木材生产、营造林生产及其他作业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处于逐渐向作业机械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但近十几年来, 随着林业政策的结构性调整,林业技术装备发展出现了较大的滑坡,除与木材综合利用相关的林产工业、家具生产和人造板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外,而营林作业、一些林农的木材生产作业还停留在原始的人工作业状态中,这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目标和现代林业发展很不相符。林业技术装备的落后状况与社会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有关,这种状况不利于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的加快实现。林业技术装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林业技术装备制造业是“大而不强”,林业装备制造业工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尤其是主机设备的关键工艺技术缺乏创新,长期处于跟踪和模仿状态,产品质量、自动化程度和节能环保水平与国际先进产品相比差距较大,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装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虽然技术装备在我国林业生产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林业作业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为加快林业建设步伐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但中国林业技术装备整体水平还很低,许多高技术产品仍依赖进口,一些生产领域急需的林业装备还是空白,如高端人造板生产设备、联合采伐设备及林副产品加工机械设备等。现有的林机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多,约70%的装备相当于发达国家20 世纪80 年代的水平,虽然国产木工机械的总体技术水平高于其他林业技术装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品种数量、产品功能、数控普及率、加工精度及环保指标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林业行业生产技术装备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林业技术装备起步较晚,林业技术装备的开发及生产能力基础薄弱;林业技术装备的开发缺乏系统性,专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长期受经济政策的影响,以木材生产和利用为目的,重视木材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的发展,忽视了营造林及相关专业技术装备的发展;重视大规模经营的国营企业林业生产技术装备的发展,忽视了小规模经营集体企业和林农的林业生产技术装备的发展;重视地理备件好的林区生产技术装备的发展,忽视了地理备件差的南方丘陵林区生产技术装备的发展。
2.2 开发品种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协调
林业技术装备企业在产品开发上从企业经济效益出发,注重大型技术装备、工业生产线技术装备、大规模经营技术装备、应用面广的技术装备、经济效益好的技术装备的开发,而对小型技术装备、林农个体作业技术装备、小规模经营技术装备、应用面窄小的技术装备、经济效益不显著但社会效益好的技术装备的开发缺乏积极性。林业技术装备一机多用功能性不强,替代性差,价格高,推广难度大;简易、便携、低廉的技术装备少,创新能力不够,阻碍了斧、镰、锯等传统替代型技术装备的发展。
2.3 客观条件所限,影响了林业技术装备的推广和发展
由于南方丘陵山区林农经营作业分散,林业社会化服务专业化程度较低,专业服务组织发展缓慢,不适合大型林业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而简易、便携、低廉的技术装备品种又少,现有小型技术装备故障率高,功能单一,配套性差,利用率不高,产品的质量不高,但价格偏高,影响了林业技术装备的推广和发展。
2.4 产品缺乏创新性,传统产品过剩
我国林业技术装备通过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具有代表性和先进的机型进行试验改进和完善,尽管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林业机械种类,这些产品技术几乎全部来源于对国外产品的模仿,技术含量低、量大面广的产品重复建设严重,生产能力过剩,造成市场过度竞争,企业效益下滑;而适应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产品开发滞后;林业技术装备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也就是批量小、品种多、变化快,许多产品开发创新投入少,创新能力薄弱,企业又无力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无法从事基础性研究和原始开发;一些林业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落后,原材料、能源浪费严重;许多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产品档次低、观念落后,管理粗放,对长远发展缺乏规划和明确定位。
2.5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不利于林业技术装备的发展
由于林业行业所处的特殊环境和山区林农经营作业分散、经营成本高、影响因素多、经济效益差的特殊性,林业生产所采用的技术装备要求结构简易、携带方便、价格低廉,这样的技术装备对开发企业来说显然是无利可图的,生产企业做的越多就亏的越多,这就需要政府出面给予扶持,目前政府对业技术装备行业的支持扶助是不够的,国家相关部门已认识到这一问题,但落实管理工作还很薄弱,协调服务不足,不利于林业技术装备的发展。林业技术装备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林业生产已经集约化, 木材生产及其加工设备高度自动化, 林业灾害防御技术已实现了遥感、卫星监测和计算机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现代化, 营造林机械正处于由单工序机械化向多工序联合机械化发展, 林副产品加工机械向工厂化、标准化和商品化发展。
林业技术装备技术总的发展趋势是: 迅速吸收和应用电子信息科技发展的成就, 向智能、高效、多功能和大型化方向发展, 重视资源和生态的保护, 以及降低林产品生产作业成本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林业技术装备技术已逐步融合液压技术、现代微电子技术与控制技术、信息技术, 并注重与生物技术等的结合。许多智能化的林业技术装备研究成果已开始应用, 正在向林业机械作业的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和改善操作者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的方向发展。
我国林业技术装备发展趋势:从简单模仿、低端制造、自动化程度低向自主开发、中高端制造、机电液一体化转变;从高消耗、低成本、高增长向低消耗、高技术、稳增长转变;从适应森林养护、林业采伐、林产品加工向绿色环保、生态养护、低碳经济方面转变;产品从低附加值向中高附加值转变;林业装备关键技术从过多依赖进口向自主研发转变,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体系,为我国现代林业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推进林业技术装备的发展, 既要遵循林业技术装备发展的规律,又必须从我国国情和林业生产实际出发, 把握我国林业技术装备发展的规律,明确发展目标, 选择符合国情、林情的发展道路。
提升林业技术装备发展要符合现代林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即“用现代发展观念引领林业, 用多目标经营做大林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林业,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林业, 用现代信息手段管理林业, 用现代市场机制发展林业, 用现代法律制度保障林业, 用扩大对外开放拓展林业, 用培育新型务林人推进林业, 努力提高林业科学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林业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素质和效益”。要把林业技术装备的发展, 置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中, 置于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现代林业的进程中, 从机电、林学、环境、管理、法律等多门学科, 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开展研究和整体推进。
我国林业技术装备发展的重点主要体现在: 加强林业技术装备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推广, 提高林业技术装备科技水平;积极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体系, 集中力量解决林业技术装备技术近中期发展的瓶颈问题, 创新和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重大产品,着力提升林业技术装备水平, 推动我国林业技术装备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技术水平提高的发展方向转变。
主要参考文献
城市林业的发展趋势与特点研究 篇3
关键词:城市林业;发展趋势;特点
城市林业是指发展为城市服务的林业。它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景观、增加身心享受、缓解心理压力,全面服务于城市生活质量。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城市林业的发展状况与其自身生活质量提高的关系。
1 城市林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为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就需要建造更多的行道树、街道绿地、隔离片林、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来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对城市林业的迫切需求,林业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热点问题,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城市林业内涵不断扩展
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在提高,城市林业的发展也为更多的人接受,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也在逐渐提高。人们开始突破过去长久以来以城市市区绿化、美化为目标的狭义的城市绿化,发展成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林业体系。现在,人们再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也更加注意城市的自然美。他们把美学视为城市林业的在净化环境外的又一重要功能,旨在增加城市的自然美,甚至是达到宛如天成的艺术效果。相信随着工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交通的进步等社会发展,城市林业的地域范围会不断扩大。
1.2 强化城市林业的基础理论研究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基于科学的理论依据,城市林业的建设发展亦是如此。只有以坚实的科学理论为基础,城市林业才能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城市林业的基础理论研究要坚持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从整体上把握城市林业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关系,重视城市林业的建设和发展理论以及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的研究,合理布局城市林业。
1.3 城市林业多功能综合利用的发展倾向
城市林业是城市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主体作用,它可以改善城市的局部小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保持水土、预防大气污染、美化城市景观、增加身心享受、缓解心理压力,全面服务于城市生活质量等多种环境功能。同时,城市森林公园、城市动植物基因库、城市花卉等多方面综合利用,可见,城市林业的发展朝着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综合方向发展。
2 当代城市林业的特点
当代城市林业的主要目的就是美化人们赖以生存的城市环境,与传统林业相比,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主要作用不同
传统林业是用来获取木材的地方,更注重它的经济目的,而它的环境功能则是第二位的。而现在的城市林业主要是用来美化环境,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以提高人们的城市生活质量,它的环境功能则是第一位的。它可以吸收城市的有害气体,净化城市空气,减弱城市噪音,涵养水源,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2 经费主体不同
传统林业的发展,它的经费多来自林农和企业,他们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对林业的标准要求不高,栽种树木是的长日期比较短的小树苗,大多数为一年或两年。而城市林业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的投入,有林业、公路等部门,也有学校、医院、居民区等具体的庭院绿化。城市林业造林标准比较高,一般的工程造林要按标准进行。对于栽种的树苗,有大树苗,也有小树苗,其树龄跨度比较大。
2.3 树木结构不同
传统林业是以纯林为主,树种主要是乔木类,树木结构比较单调。而城市林业树木结构则相对比较复杂,它多是不同类别树种的混交林,有不同树种之间的混合,也有不同树龄之间树种的混合,但大多数还是乔木、灌木和草三者之间的立体混交。
2.4 林相不同
对于传统的林业来说,森林的面积往往很大,树木大小结构也比较整齐。而城市林业由于受到土地面积、道路、建筑物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面积大小不一,总体来说没有传统林业的面积那么大。它会根据美化环境的需要,对绿地进行造景,其林相相对比较复杂,多数为乔木、灌木、草三者之间的相互交错。
2.5 管理水平不同
对于传统林业,根据树种不同对其抚育的时间就不同,做好平时的抚育护林工作外,几乎较少进行管理。而城市林业则不同,它的管理水平比较高,一般要建立专门的林业养护队,一年四季都要对公共的绿地进行浇水、除草、修剪等一系列管理工作。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林业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其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当前我国城市绿地发展状况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这就需要我们在了解我国当代城市林的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根据城市林业应有的特点,不断加强城市林业建设,以美化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燕;余雪标;城市林业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701期
林业发展趋势 篇4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发展趋势
1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1.1培养生态林业建设的意识
人的行为是由意识决定的,只有人类在思想上认识到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源上减少甚至于杜绝破坏生态林业的行为,最终最大程度上的利用林业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
1.2合理的对生态林业建设进行规划
对于建设生态林业的产业结构、划分区域和研究技术,要及时进行调整和规划,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优化整合资源使用结构。
1.3改进生态林业工艺
如何充分的利用有限的林业资源,使其效用达到最大化,这要求要不断的提升技术水平,及时改进工艺,对于生态林业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进行联系并充分结合考虑,构成一个科学的生态林业发展体系。
2生态林业建设的原则
2.1合理组合
对于生态林业的建设,要遵循优化组合的原则,如何合理的搭配丰富的物种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1]。在建设生态林业时,要对所拥有的植物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科学进行组织,资源优化。
2.2效益结合
在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当前社会,不能只顾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既要谋求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生态保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使环境和经济互相促进,到达双赢的局面。
2.3因地制宜
不同地区的林业建设环境各不相同,因此,要做到因地制宜,了解本地条件,发挥特色,与农、林、牧、渔等周围的生产因素充分结合。学习同类型生态林业的先进经验,但绝对不能生搬硬套,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趋势
3.1可持续性建设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林业建设的一大益处,在保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建设。为了这个目标,必须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密切地相结合,整体布局,长远规划。基于生态林业的重要作用,要加强研究力度,为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努力。
3.2多样化和稳定性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模式有着巨大的区别,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不同地方对于生态林业的规划设计会更加的具有地方特色。而为长久发展,只有保持生态林业的稳定性,才能尽早的发挥其效用。生态林业建设将会朝着稳定和多样化发展[2]。
3.3均衡适度化发展
虽然生态林业对于人们有着很大的益处,能够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但是,也要考虑到生态林业是否能够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状态。不能盲目的追求生态林业的建设,要使经济和生态平衡的发展,均衡各种资源,适度的进行调整和规划。
3.4整体化发展
建设生态林业时,要从整体进行考虑,具有大局观,不能把目光局限在一处,发挥生态林业多元化的功能,与各个产业相融合[3]。这样,生态林业不仅仅可以保护环境,改善污染,更多的是可以对经济的发展起到直接的推进作用。所以,未来的生态林业的发展将会更加的整体化和全面化。
4结论
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下社会,环保问题得到重视,对于生态林业的建设可以有效的起到作用。人们要了解生态林业建设的内容,从思想上认识到其必要性,科学的进行发展规划,在因地制宜、结合效益等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生态林业的作用。生态林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整体化的趋势,并会更加多元化和稳定化,越来越均衡合理,最终创造出经济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德慧.略论生态林业的建设及其发展趋势[J].绿色科技,2015,10(4):22-23.
[2]代慧玲.生态林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北京农业,2015,9(9):104.
林业发展趋势 篇5
发生危害情况及下半年发生趋势分析
去冬今春喀什地区受暖冬及干旱气候影响,给林业有害生物安全越冬创造了有利条件,使林业有害生物的越冬死亡率下降,致使越冬虫口基数增加,发生期提前,发生危害严重。现将上半年我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及下半年发生危害趋势分析如下:
一、今年上半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状况:
1、根据各县(市)林业和森防部门调查统计,上半年,全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为117.6万亩,比去年同期120.73万亩减少了3.12万亩,但危害仍十分严重。其中:轻度危害发生面积74.63万亩,比去年同期74.91万亩,减少了0.28万亩;中度危害发生面积28.02万亩,比去年同期30.47万亩,减少了2.45万亩;重度危害面积为14.97万亩,比去年同期15.35万亩,减少了0.38万亩。
2、春尺蠖在各县(市)均有发生,喀什市、莎车、叶城、伽师、巴楚县发生危害较严重。全地区发生面积56.68万亩,比去年同期的54.54万亩,增加了2.14万亩,重度危害面积为9.18万亩,比去年同期的9.15万亩增长0.03万亩。
3、蚧类害虫在地区11个平原县(市)均有发生,主要在莎车、叶城、伽师、巴楚等县发生严重危害。全地区发生 1
面积55.56万亩,比去年同期的61.49万亩减少了5.93万亩,重度危害面积5.40万亩,比去年同期的5.87万亩减少了0.47万亩。但红枣大球蚧发生面积17.23万亩,比去年同期的15.52万亩,增加了1.71万亩,扁平球坚蚧、橄榄片盾蚧、吐伦球坚蚧发生危害面积较去年有所下降,但危害程度较为严重。
4、十斑吉丁虫主要发生在喀什市、疏附、叶城、伽师、巴楚县,全地区发生面积2.36万亩,比去年同期的1.77万亩,增加了0.59万亩,重度危害面积为0.22万亩,比去年同期的0.15万亩增加了0.07万亩。
5、杨蓝叶甲在喀什市、疏勒、伽师、巴楚县有所发生,但在疏勒、巴楚县危害严重。全地区发生面积2.90万亩,比去年同期的2.92万亩减少了0.02万亩,重度危害面积0.17万亩,比去年同期的0.18万亩减少了0.01万亩。由于近两年的持续防治,发生面积有所下降,但危害程度仍然严重。
二、今年上半年我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虽然春尺蠖等食叶害虫的发生面积有所增加,但危害程度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一方面是今年我区在巴楚县开展了50万亩的天然胡杨林春尺蠖飞机防治,防治效果显著;另一方面采取绑缚塑料薄膜等多种措施,加大了平原人工林的春
尺蠖预防力度。
2、蚧类害虫危害程度依然十分严重。虽然经过连续几年的防治使蚧类害虫的发生面积有所下降,但是蚧类害虫的整体危害程度较往年仍然呈增加趋势,特别是随着红枣面积的不断扩大,大球蚧的危害又有加剧的趋势,今年在泽普、叶城等县的危害程度重于往年。
3、杨兰叶甲、十斑吉丁虫、沙枣白眉天蛾等此生害虫发生面积增加,主要在喀什市、疏附、叶城、伽师、巴楚县发生较为普遍,给当地以柽柳、榆树、胡杨为主的生态林造成严重损失。
三、下半年发生趋势分析:
下半年是红蜘蛛、小蠹虫、病害、林木鼠兔害主要危害期,如高温干旱气候不断持续,防治形势将更加严峻。现将下半年林木有害生物发生趋势分析如下:
1、红蜘蛛在喀什地区种类多、寄主广,各县(市)均有分布,呈严重危害趋势。其主要危害期在7—8月份,预计下半年红蜘蛛发生面积18万亩。
2、小蠹虫是近年来我区林果上的主要蛀干害虫。各县(市)均有发生,尤其是在英吉沙、疏附、疏勒、伽师、岳普湖、喀什市等县市发生危害较为严重,预计发生面积10万亩。
3、灰暗斑螟是去年我区由于异常气候而突发的林业有害
生物,由于去冬今春加强了积极预防,今年上半年未大面积发生,预计下半年随着腐烂病、小蠹虫的危害加剧及秋季害虫树皮下越冬危害该害虫的危害面积会随之增加,预计发生面积3万亩。
4、林果病害:腐烂病、流胶病是我区林果上的主要病害,全区12县市均有发生,预计下半年发生面积15万亩,呈严重危害趋势。
林业发展趋势 篇6
【关键词】造林;绿化;林业生态工程;生态系统
森林经营管理应该有调节森林生长的能力,以至于世世代代从森林得到资源和其他服务。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森林永续利用概念在不断完善和演变,传统林业是以收获木材为主,现代林业强调生态系统经营。林业生态工程是指依据生态工程学和森林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设计、建造的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生产工艺系统。本文就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林业生态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森林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天然林是经过很长的历史阶段,经过反复的自然选择下的生存竞争而形成的一个和谐的森林生物与森林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森林生态系统一般讲是一个稳定的、抗逆行较强的生态系统。但是,也不可忽视当外界干扰(如人类采伐、垦殖、病虫害大发生、火灾、大气候变化)强度超过系统承载能力的时候,这个系统也会崩溃。
1.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
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所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而形成的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它本身包括着传统的造林绿化内容,一些成功的单项造林技术与新技术的筛选与应用,但不是简单“相加”与“拼盘”,它的目的不仅只考虑经济效益,而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并重:它的全过程是配套技术合理组合的完整工艺流程。
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在生态环境建设、流域治理、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与作用是无可限量的。其中包含的知识涉及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分布: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中国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书时种选择与林分组成: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整地与造林方法;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不同区域山丘区环境、资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点:以流域、水网、山系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田林网、农林复合、灾害地植被恢复、河岸道路防护、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與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技术问题。
2.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1系统论原理
人工生态系统的建造凋控是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所在。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给“系统”所下的定义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凡是一个系统它应具备如下特征。
2.1.1结构的有序性一个系统既然是一有机整体,它本身必须具备自然或人为划定的明显边界,边界内的功能具有明显相对的立性。一片果园、一个人工林它与相邻的系统是具有明显边界的,其功能与其他系统也是不同的。同时,每一个系统本身一定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分所组成。系统内的组分之间具有复杂的作用和依存关系。作为人工林生态系统,本身就包括着森林生物和森林环境两大组分,而其两大组分又可以自成系统(子系统)。像森林生物要分成植物(林木与伴生植物)、动物《乌兽、昆虫)、微生物(真菌、细菌);从环境角度讲+作为人工生态系统又应当分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这些组分形成厂形成了复杂的水平分离和垂直分离。
2.1.2系统的整体性为一个稳定高效的系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各组分之间必须具有适当的量的比例关系和明显的功能上的分工与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价值的转换功能。系统中某一个组分发生量的变化以后必然影响到其他组分的反应,最终影响到整个系统。林、眶生态工程设计、建造过程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通过整体结构的建造而实现人工生态系统的高功能。
2.2环境因子的综合性
自然界中众多个环境因子都有自己的计算单位,每个因子也都是对生物产生重大影响。在林业生态工程中要十分注意的是多项因子对生物群落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影响的作用往往与单因子影响有巨大的差异。如何进行多因子综合评价对今后林业生态工程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2.3食物链原理
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学的重要原理,食物链与食物网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于植株之中,所以,称绿色植物为“生产者”。绿色植物被草食动物所食,草食动物被肉食动物吃掉,这些动物中有的吃草,有的吃其他动物以维持其生命。植物和动物残体又可为小动物和低等生物分解、以这种吃与被吃关系形成的关系称之为食物链关系。后两者分别称之为“消费者”和“分解者”。
2.4扩大视野
修正传统林业概念多少年来我国大农业范畴一直存在着一个传统观念,农业就是粮食、林业就是“大木头”、畜牧业就是猪和鸡。林业建设几年来一直认为用材林才是林,造林就是刨坑栽树,农出防护林就是大小方田林网。林业越来越萎缩,概念越来越窄,专业越分越细,将一个森林大系统分割得零零落落,把很多本来属于林业范畴的东西,如中草药、食用菌、野生动植物、野生花卉、香料植物甚至呆树都拒之门外。这种观点对我国林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提出林业生态工程就是要归还林业的本来面目,把林业作为一个完整的大系统来看待,发挥林业的综合功能。
3.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现代林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森林生态环境意义的加强。世界环发大会秘书长斯特朗指出,“森林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方面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针对这种形势,大多数国家的林业发展都在做出新的选择,进行深刻革新。无论是提供林产品、保持森林生产力的稳定和增长,还是发挥森林的环境服务功能;无论是营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林,还是对现有森林进行经营管理,按照持续发展的要求,都必须建立和维持一个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使人类的利用和干扰保持在森林生态系统可容忍的限度内。
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面,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发展了水土流失控制的工程措施和快速的工程绿化技术,致力于形成以森林为主的流域治理的森林工程体系。其发展趋势是,生态环境治理与水土资源的保护、改良、合理利用相结合、以充分发展水土资源的生态、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生态安全与协调发展。与此同时,森林的多目标经营已成为各国的主要研究内容。日本是把森林作为生产资源、环境资源与文化资源而予以经营的。美国则把森林资源划分为24种资源,研究不同条件下森林多目标经营的可能性,制定多目标管理的计划,其中包括综合生产力、生物多样性、产品多样化、农区发展、经济效益及环境的维持与改善等内容。在我国,林业生态工程领域的研究虽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并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和学术水平,但从林业生态工程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还需进一步调整与完善。随着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深入发展,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林业发展趋势 篇7
与其它国家相比, 我国由于种种原因, 建设生态城市的理念出现得较晚, 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比发达国家落后的原因。虽然昆明的城市化进程在加快, 但生态环境却没有得到改善, 对城市发展其实是不利的。如果生态环境得不到改善, 城市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将会日益严重, 长期生活在不良的环境中, 对市民的健康极为不利。所以, 为了保证给市民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除了加大城市绿化的力度以外, 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也就是保护好我们人类的心脏———森林。森林对于我们的生活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仅可以吸收汽车尾气、净化空气、调节气温、美化环境, 此外, 对减缓噪音污染和维护人们的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昆明市已经将城市林业纳入了城市建设规划中,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一定会体现出其价值和意义。
2 影响城市林业发展的因素
2.1 城市绿地总面积小、质量不高
城市为了满足发展的需求, 开发商不会愿意留出大量的面积来做绿化, 因此, 可供城市绿化的土地面积有限, 纵使有再好的创意也不能发挥作用, 一方面是由于绿化工作不到位, 另一方面是由于市民没有自觉保护生活环境的意识, 随意丢弃生活垃圾, 卫生条件差, 使得绿化体现不出应有的作用。
2.2 城市林业经营管理缺失
不管是什么工作, 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 总会出现很多问题, 为确保工作质量, 必须要求管理人员加强管理监督。然而城市绿化工作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者管理人员, 所以, 绿化时在没有合理方案和管理人员的约束下, 工作比较随性, 这也是城市林业发展不够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城市林业发展结构不合理
城市林业的结构主要包括2方面内容:一方面是种植树木的种类;一方面是空间感和层次感。我国很多城市绿化显得格外单调, 没有创意, 更没有美观可言。由于环境的不同, 可以适当选择高低不同的树种, 合理配置, 构建植物群落的层次感。此外, 还应根据不同地方的气候环境选择最适合的树种。
2.4 缺乏精通业务的管理型人才
城市绿化是一门综合性学问, 不仅要有独到的审美观, 还要有强硬的专业知识。总之, 要有综合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负责城市的绿化建设工作。
3 我国林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但城市的发展不能单单只考虑这一方面。如果可以发展多功能林业, 把林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发展, 城市的发展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3.1 采育结合, 加强营林、造林基础
森林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 但是要注意再生所需的时间, 我国森林的贮蓄量和人均拥有森林面积较都比世界平均水平要低, 所以, 积极造林极为重要, 为了子孙后代, 现在多尽一份力, 多种一棵树, 其意义都是不可估量的。植树造林需要号召民众, 调动全社会加入, 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 向人们灌输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让人们自觉植树, 只有这样, 林业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3.2 林区综合开发与多产业协调发展
适当发展旅游业, 将一个地区进行精心分配, 种植多种树种, 发展森林旅游业, 不仅可以给当地人们带来一些收益, 也可以调动人们植树的积极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 影响城市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城市绿地总面积小、质量不高、城市林业经营管理缺失、城市林业发展结构不合理、缺乏精通业务的管理型人才等。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以期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邱尔发, 王成, 贾宝全, 樊宝敏, 徐程扬, 张志强.国外城市林业发展现状及我国的发展趋势[J].世界林业研究, 2007 (3)
林业发展趋势 篇8
1.1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破坏森林生态生态系统平衡, 火烧后森林生态系统难以恢复, 如高强度、大面积的森林火灾, 对森林资源和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可以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对居民财产、交通、大气环境和人们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云南近2起的森林火灾均是由于群众乱扔烟头所致, 可见森林火灾的防范要实行预防为主。2011年冬季五龙乡林业站方面结合林区特点采取了一系列防火措施, 开展了以“严防森林火灾、创建平安林区”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广泛宣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 宣传中央、省、市、县、乡有关森林防火的方针政策, 普及森林防火知识;狠抓火源管理, 严防森林火灾。
1.2滥砍乱伐
一些人在利益驱使下, 对珍贵的树木进行滥砍乱伐, 造成了生物多样性減少, 森林生态功能大大降低, 森林资源的价值在急剧下降, 故每年都会出现人工林增加, 而天然林却不断减少的怪现象。针对滥砍乱伐的现象, 加大执法力度, 坚决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农林局、各居村委会等组织护林专班进行巡查, 发现滥砍乱伐、毁林开垦、滥采乱挖、滥收乱购等林业违法行为的, 及时调查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 不准借项目建设、征地拆迁之机, 突击滥砍乱伐;不准以发展花卉苗木、改造低产林等名义, 毁林开垦。对确需采伐林木的, 须由申请人书面申请, 经护林员、居 (村) 委会、街道办事处签字盖章, 区林业站工作人员现场核实后, 办理采伐证, 采伐量必须与采伐审批数量一致, 不能少批多伐;普及科普知识, 宣传林木保护的重要性。
1.3病虫灾害
病虫害是林业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是林业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防治不力和生态失衡。全国每年因森林病虫害给林业生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亿元左右。因此, 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减轻灾害损失, 对于保护森林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力推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程, 预防为主达到防治结合。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预防和治理, 不能只治不防, 要避免治理不当的现象。采用高科技进行对林木进行检测, 应用航空遥感技术进行森林病虫灾害的遥感监测通过回放录像数据来抓取“变化”区域的方式进行森林质量变化信息的提取。森林病虫害发生和发展是与森林生态因子的改变密切相关的, 改善森林生态环境, 增强其自控力, 是控制森林病虫灾害的根本措施。
2.1经济与生态相结合的道路
森林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多种生态效益, 对人们的生活起着很有益的作用。林业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 它的生态价值远远超出其经济价值。生态和经济既是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 注重其中一方必定会危及另一方, 所以要把二者相结合, 达到一个平衡点。五龙乡以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文明、和谐的生态环境为重点, 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步伐。林业部门每年无偿发放杉木苗木250余万株, 杉木为主的速生丰产林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2.2发展特色经济的道路
在建设和保护生态的前提下, 合理开发利用山地、林地、树种和劳动资源, 五龙乡做了一些创新, 林产化学加工是林业一个新亮点。从树木的根、枝、叶、花、果实、果壳中用提取法得到的产物称为树木提取物, 主要包括:天然树脂、天然多酚类物质植物单宁、天然香精香料等, 最驰名的是干花和香包。大力发展经济林, 重点发展以酸枣、喜树为主的乡土珍贵树种, 无偿发放喜树、酸枣苗木200万株, 满足群众的造林需求。大力发展核桃、油茶等经济树种, 不断加快特色优势林产品的规模化与集约化经营发展步伐。结合作物生长习性, 2010在山区发展泡核桃133.3hm2, 在坝区发展油茶200hm2, 核桃种植面积将达到866.7hm2;林农相结合, 应用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 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 大力推广兼作方式, 如林药兼作、林灌兼作和林草兼作等。
2.3以质量为中心, 提升造林绿化水平的道路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大自然的调节器,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的影响下, 它会成为人类更大的财富。高标准高质量地实施退耕还林、世行造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加大林业投入的有利时机, 全力加快造林绿化步伐, 推进林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进造林的又好又快发展, 不仅要速度而且要成活率和质量;积极履行改善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法律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使全民义务植树和生态工程建设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的地质、气候、条件种植不同的树木。
参考文献
[1]陈健.从现代看未来论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北京农业, 2011 (33)
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趋势探析 篇9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林业,趋势
目前,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完善发展思路, 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 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要求出发, 充分认识林业在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增强加快林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 我国林业的发展现状
林业是指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 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发展林业, 除可提供大量国民经济所需的产品外, 还可以发挥其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等重要作用。
我国林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 (1949~1978) , 即为传统林业发展阶段。此阶段是为了我国工业化提供和积累, 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
第二阶段, 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 (1978~1992) , 此阶段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的非国有林区进行稳定山权、林权, 划定自留山, 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林业三定”。可是, 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认识不充分, 林业改革的进展远远落后于其他的部门, 直至现如今尚未走出一条可实行的道路。
第三阶段, 我国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 此阶段始于1992年, 受世界环发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之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影响, 我国林业走向漫长的第三阶段。
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般林区多在山区, 而山区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因此, 基于经济的诱惑, 各个地方的乱砍乱伐现象时有发生。故而, 这一时期的林业发展必须落实到林业的科学经营上。否则, 只知道造林、砍伐而不知道森林的经营, 将葬送林业的发展。由此提出了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的经营模式。
2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992年在世界环境发展的大会上, 提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此时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到各个方面, 我国也已经把此定为我国国策的其中一项。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质表现在经济能力、社会合力、生态支持力三个方面。
2.2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为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2.2.1 要发展林业必须依靠科技, 可持续
发展的根本战略是科技的发展, 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 打破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将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改变为发展经济的同时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 故而, 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 实行科技兴林, 不断的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
(1) 建立林业科技创新的体制,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核心、效益为目的的科技创新体系, 从而促进林业生产力的提高。“数字林业”概念的提出, 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来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以此来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2) 加深林业经济的体制改革, 坚持研究成果取之于实践, 用之于实践, 从实质上解决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严重脱节的问题。
(3) 加强基础的研究与应用技术的研究。即要对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加强;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研究新型的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的技术, 提高木材工业的总体技术水平, 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 增加市场的竞争力
2.2.2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林业的结构, 促进林业的发展, 是实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针对第一产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
针对第二产业, 对于新产品开发力度进行, 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
针对第三产业, 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
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 调整生产力布局, 淘汰落后产业, 改造传统产业, 培育新兴产业, 推动产业重组, 从而解决林业产业的不合理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 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 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 延伸产业链, 增加附加值, 使得林业产品中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得到解决。开发新的产品、开发新的技术和开发新的市场, 提高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 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2.2.3 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林业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具体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关于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普遍人们认识到, 森林同时具有经济、社会与生态三种效益, 其中生态效益的价值远大于经济价值。在这三种效益中, 经济效益总是最先受到关注, 但是, 在现如今的情况下, 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联系密切, 通过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为其创造经济效益。
2.2.4 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制
我国的法律中目前就有许多关于林业的规范及事实条例。目前, 关于林业的主要有《中国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事实条例。在这一立法宗旨中, 足以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同时也表明了我国法律对林业实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目前, 我国的法律针对林业尚存在许多问题, 其完整性、严密性都存在缺陷, 因此, 我们必须对此加以完善:重新确立林业的立法思路;实行森林砍伐限额管理, 从而控制森林资源过度的损耗;加强对林地的管理, 对林地的用途进行管制和对总量的控制;凭证运输木材, 严格对木材的经营加工单位实行监督管理;坚持依法治林;建立法律责任制等。
对于林木的管理还可以实现森林的分类经营, 根据森林所发挥的功能将森林划分为商品林和生态林。商品林是以森林多发挥的经济效率为目的, 受市场经济规律的约束, 追求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果, 商品林的经营不适合采取过多的行政手段去管理, 应该有企业根据市场要求做出选择;而生态林是为了提高环境的质量、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林不能作为经营者取得经济效益的手段。
结语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民参与, 依靠科学技术,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运用现代的发展理念, 努力提高林业的管理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加快林业的发展, 加强生态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
[2]金瑞麟, 王路.论林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3]于冕.环境法原理[M].法律出版社, 2011.
[4]叶倩.可持续生态林业问题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 2010.
[5]黄河, 余庆.林业可持续利用管理问题[J].林业经济问题, 2009.
[6]任时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构想[J].林业经济问题, 2010.
中国林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篇10
1 中国林业资源情况简介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林业系统的建立和管理对林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现有的林业用地为26.3×107hm2, 其中森林面积为15.9×106hm2, 森林的蓄积量为112.7亿m3, 森林总覆盖面积为16.55%。从我国森林的地域分布看, 我国森林资源多集中在东北部和西南部, 其他的地区森林资源很少。从世界水平来看, 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小, 分布不均, 且质量不高。从现有的林业资源看, 我国的人工林所占比重较大, 但人工林的生态服务功能较差, 因此我国发展和恢复森林资源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在我国将林业资源分为5种, 分别为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新炭林和特种用途林。
2 中国林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1 中国林业发展中取得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 中国林业发展的成就巨大, 主要表现在: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林业开始面向市场不断发展, 不但对传统的单一的产业结构实施了改革, 而且木材加工、林机制造、林产化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林业实力不断增强。再加上非林非木产业对林业资源的影响, 森林旅游、森林药材、森林食品、经济林、竹产业等新兴产业也已经崛起;中国的人工造林面积很大, 全国的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第一, 且人工造林的势头依然很猛;随着林业改革的进行, 我国林业的科技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关的法律也在不断完善。
2.2 中国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的人工造林势头很高, 但人工林的生态效果较差,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其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2.2.1 土地沙化严重
我国有4大沙漠和4大沙地, 另外还有很多零星的沙地。由于我国的很多地区乱采乱挖、乱砍滥伐等想象严重, 虽然为了防止土地沙化进行了大量的植树造林, 但仍不能控制土地沙化的扩展趋势。
2.2.2 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已经占到了国土面积的1/3, 而且每年的水土流失量还在增加。
2.2.3 旱涝灾害严重
由于严重的污染, 我国的很多森林和湿地等能够调节气候、调节径流的环境都遭到了破坏, 这直接导致了我国的旱涝灾害频发, 受灾地区增多。
3 中国林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3.1 深化林业改革, 调整林业政策
要解决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问题就要从深化林业改革开始。中国的林业改革发展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要深化林业的分类经营改革, 按照林业的不同用途将林业进行合理的分类, 并根据不同的类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 并制定相应的林业政策;要将国有林业资源作为突破口, 不断深化林业资源改革, 使林业的经营者能够更好地行使林业资源的经营权, 最终将林业资源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3.2 加强林业信息化管理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 信息化已经成了各个行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林业经历了粗放型、集约型的阶段, 现在正在向着现代化迈进, 林业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了林业发展现代化的关键。要实现林业的信息化管理我们首先必须要制定林业信息化的对象和目标, 然后根据目标开展集成的信息化服务工作, 并将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推广实施, 并随着林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逐渐构建起完善的林业信息服务体系, 从而真正实现林业的信息化管理。
3.3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林业的发展对于我国乃至全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但可以让林农过上富足的小康生活, 还能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其发展价值难以估量。鉴于我国林业发展状况, 我们一定要进行科技创新, 从各个方面提高林业产品的质量, 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要加大林业科研经费的投入, 并建立长效的林业研究机制, 以便提高林业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 改善林业的发展状况。
摘要:林业做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不仅承担着保护生态系统的使命, 还要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林产品。随着我国林业的高速发展, 林业产业正在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并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林业资源的情况, 分析了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 并对我国林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国林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参考文献
[1]吕春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续工作探讨[J].中国林业, 2010 (09) :47.
[2]陈健.从现代看未来论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北京农业, 2011 (33) .
[3]杨从全.关于如何做好林业保护和发展的措施探讨[J].农业与技术, 2012 (08) .
浅析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 篇11
从目前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看, 其现实和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林业经济的整体水平与其他地方相比, 差距较大。为了保证林业经济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林业部门正在通过对管理政策进行调整以求能够使林业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当今的林业经济管理并不是简单的林业种植管理、林业生产管理, 其管理内容涉及的方面较多, 想要在林业经济上取得较好的成绩,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实现科学管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想要实现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作为准则, 在此基础下, 实现对林业资源的着重保护, 以提高人们对生态系统的重视程度。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使人们逐渐的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林业经济的发展抱以支持的态度; (2) 随着各行业管理的逐渐规范化。通过对林业方面现行管理方式进行研究, 发现其中的问题, 根据现今经济发展的需求, 逐步实现林业管理的规范化, 对现有林业资源进行统计核算, 并且建立相关的体系以促进林业经济的管理实现真正的系统化、制度化, 为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 (3) 在经济市场化的浪潮中, 林业经济也没有逃过被同化的“命运”。在实现市场化后, 林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为下一步发展赢得了较好的机遇, 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 林业经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供求关系变化。这使林业资源实现科学管理成了经济发展的必然; (4) 国际化林业经济发展程度逐步强化, 林业经济国际一体化成为必然的趋势。
通过上述的分析, 人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当前的经济环境下, 林业经济实现科学管理其发展的最佳途径, 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从客观的角度来看, 眼下林业经济并非出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在很多方面, 林业经济还存在较多的不足, 但是林业经济的发展却有着实现高速发展的基本条件。例如:在全球林业资源处于匮乏的状况下, 相对西南地区林业资源丰富, 为林业经济的对外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较多基础条件的存在是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成果, 为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契机。从林业经济的整体状况来看, 其结构较大并且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通过对主体林业品种的产业化经营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传统林业经济初级消耗生产的升级。此外, 林业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对旅游经济, 还是生物科技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都具有较大的作用。
在对林业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的过程中, 不能仅仅看到发展的潜力同时也见到林业经济发展所存在的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林业经济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强大约束力。由于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 这对于林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致使林业资源不断的退化。这种退化逐渐的演变成了林业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阻碍; (2) 林业企业产权关系不顺, 政企职责不分。由于林业企业制度适应计划紧急体制的需要建立起来的, 导致林业企业基本没有经营的自主权, 成了各级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在所有制形式上企业资产归全民所有国家经营, 国家对企业负有无限连带责任, 企业既无权也无责, 致使企业的财产所有权不顺, 企业的财产经营权也不顺。由于国家是财产所有权为宜主体, 尽管资产所有权分散于各个行政机构, 但他们都不是资产所有权的主体。在这种制度下, 谁都是财产的支配者, 而谁都不对国有资产负责, 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3) 企业经营方式单一, 创新能力偏低。大多数林业企业采取的是单一的经营方式, 即国有的经营方式, 对许多生产活动无法实现充分调动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林业企业的生产活动具有多样行的特征, 各种生产活动的性质有明显的差异, 既有直接从事土地经营的应林业和种植业, 有养殖业, 还有各种林产品采集业和加工业。这种多样行的生产经营活动, 就要求有多种经营方式与之相适应。同时, 由于多样性的林业生产其劳动强苏和分散性不一, 管理的幅度和资金循环方式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这也要求林业企业的经营方式不能采取一种模式。
2 对林业经济创新管理的构建
林业经济的发展对于人类对林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同时因为林业经济的发展涉及到林业资源的量、生态环境、经济状况、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因此, 想要确定林业资源的多功能作用的发展道路, 就需要对现存的林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改善。由以往的靠资源发展逐渐转变为林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充分的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以保证林业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生物系统的稳定及生物的多样性等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真正的做到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的创新工作较为复杂, 其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林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制度, 实现林业经济管理有法可依。其次还要加强林业环保监测。在进行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时要做好环保监测工作, 一方面是为了保证资源利用或者是开发不会出现过度的状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在具体的资源开发过程中不会出现边开发边污染的状况。对于一些对林业资源产生威胁的因素要进行及时处理, 例如:可能存在的污染源、火灾隐患都要进行及时的排查和处理, 以确保事故隐患零存在。此外, 加大林业经济税的征收力度, 加快林业经济亏损的恢复度。
2.2 加强林业经济产业的优化
从云南林业经济管理的长期发展来看, 对与林业经济相关的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将是未来林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点。但是想要实现产品的深加工就不得不做到技术的革新, 先进技术的引进和现有技术的改善将是林业经济发展中工作人员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必须要政府部门做到对林业资源整合, 发展核心技术以保障林业经济产业化水平的上升。至于林业经济产业化管理的实现需要将市场作为其发展的导向, 将科学技术作为主导的模式。以市场效益获得为中心实现以实现林业经济生产化和生态化。同时不仅要做到林业经济在国内的良好发展, 还要保障其在国际中的地位, 实现林业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大力推行林业经济的进出口贸易, 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实现第三产业的发展。
2.3 转变林业经济管理方式, 实现林业科技管理的创新
想要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将推动生产的规范化以提高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目标。林业经济要想突破当前发展状况较差的局面就必须要加强企业核心形象的树立, 不断的带动相关林户的发展, 为其提供合适的生产计划, 实现产业化生产, 从而不断的拓展林业增效的途径。
3 林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形式
3.1 重视林业管理知识的创新
在科学技术急需发展的今天, 知识巨大的生产力和创造性日益凸现出来, 有知识本身所演变出的附加产物的价值也在日渐上升, 成为产业经营的重要战略。由此可知, 林业经济的发展与林业经济的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 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林业经济的管理者需要加强自我管理, 提升管理理念, 改变管理的方法、方式, 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 为林业经济管理知识的创新做出应用的贡献。
3.2 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林业经济的发展也对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应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 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打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狭隘性, 从广义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将其作为主体。这种思想和实际操作的转变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这要求人们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考虑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去挖掘优秀的人才, 实现人才的有效汲取。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转变成实战经验, 在应用中不断的优化理论知识结构。对队伍进行不断的优化, 对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 充分发挥高技术人才和知识生产力的作用, 提升全体林业经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3.3 强化制度创新在管理创新中的基础位置
林业经济想要在管理和发展上实现创新和超越就需要强化其制度的创新。制度是经济发展的保证, 只有在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下, 人们才有可能实现其他职能的创新, 制度创新和完善是基础, 是客观的保证。林业经济制度要创新就要现在生产权方面进行一定的创新, 因为林业经济承担着经济效益、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的作用。故而, 实现制度的现代化, 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多重所有制经济并存是制度创新的必然趋势。
4 林业经济的发展趋势
如果要全面的实现林业经济的科学发展, 就必须要加强人们对林业经济发展趋势的认识, 实现与世界接轨, 促使实现国际化。当前状况下, 林业经济还处于战略转变的阶段, 其体现具体为由最初的木材生产逐渐转变为生态环境建设, 由传统的天然林转变为人工林, 从开山造田转变为退更还林。这为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客观发展的需求, 是林业经济的发展前提。所以, 林业经济发展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速度, 不仅仅追求较高的财富值, 而是要努力实现绿色经济, 既发展经济, 又保护环境。绿色林业经济成了当下林业经济发展的必然, 如何做到有效维护林业资源、充分利用林业资源, 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将会是今后林业经济管理创新和发展趋势研究的长久方向。
摘要:根据现代化林业经济的发展, 对现行林业经济的管理方式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林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产业结构、管理方式、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 提出了适合林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林业经济,经济创新管理,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庄莉.云南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13.
[2]李建民.河北林业科技型企业建设与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6.
[3]王心同.云南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