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可持续发展(精选11篇)
林业可持续发展 篇1
创新作为我国发展的动力, 科技创新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尤为关键。在当前各种先进技术的发展下, 为国民经济的提高给予了技术支撑, 林业发展也是如此。
1 林业技术创新
1.1 优化林业产业构造
当前我国的林业产品种植类别依旧依照传统林业产品的方式, 从而将诸多问题暴露出来, 科学技术在持续发展和进步, 林业产品在种植方式上也应依照时代的发展进行转变。有的生命强度较低或类别繁衍期较长、抗病能力较差的品种则应给予改良, 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林业产品质量。新品种的研发不但可以提升林业的经济效益, 还有利于林业的发展, 有效优化林业产业的结构。
1.2 改良林业产业人员构造
林业的持续发展, 需要大量的林业人才。当前我国在林业系统中大致能够安置上百万人, 不但缓和了目前的就业压力, 还较好改善了林业地区人员的安置问题, 有利于林业的发展。传统林业的种植方式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 并且工作具有较高的重复性以及不可控性, 影响了林业的发展。通过创新林业技术, 能够减轻林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减少劳动时间, 减少重复性, 确保工作的可操作性。在以往的林业产业中, 工作人员均依照经验开展林业工作, 而当前在科技创新和教育的发展下, 会为行业带来一些理论知识较为丰富和实践经验充分的人才, 为林业产业注入了新的元素, 提升了林业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 为林业产业的发展做好了铺垫[1]。
1.3 加快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林业发展当中, 传统林业管理方式不够精细, 无法正确把控作物需要的养分、水分、温度以及光照等制约了林业的发展, 使用全新的林业创新技术, 将改变原本粗放化管理方式, 使林业管理更为数字化、科学化。对于全新的林业管理方式, 通过科学技术监控并管理林业作物, 有效控制作物获取的营养元素, 能更为有效地管理作物。透过林业的数控化管理, 可加快林业可持续发展, 新技术的运用, 能够改良林业的不足, 令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可以有效结合并统一发展。
2 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创新
2.1 林木传统改良与无性系林业技术的创新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 林木改良技术以及无性系林业技术已经逐渐被使用,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 林木的繁殖以及技术培养均朝着遗传工程改变, 基因技术也逐步使用在林木改良中。分子标记遗传改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更多的技术创新给予了可能性。生物技术在未来会获得良好发展, 更多的优质木材会被开发, 林业技术创新具有了全新的发展。生物遗传改良会导致基因突变, 所以, 需要透过强化技术管理而防范风险。
2.2 林业监测技术的创新
全球中最先进的林业监测技术为航天遥感技术和GPS技术。监测技术对林业资源给予监测和管理, 这一技术的使用展现出林业资源管理的现代化, 可以优化配置林业资源, 展现出林业资源系统性分配以及合理化的建立。在林业产业人类生活及生产中, 林业监测技术的创新尤为关键。林业监测技术的创新应切入空间技术, 优化运算方法, 真正转变粗放式的管理方式, 展现出集约型的林业资源管理, 促进林业规模集约经营。
3 创新林业技术, 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3.1 加强发展林业的高新技术
传统林业技术无法符合目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所需, 因此, 在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需要通过高新技术, 提升林木成活率。加强生物技术分析和运用信息技术, 由于目前需有效管理林业作物, 通过科学的方式, 采取动态的形式监控林业作物, 确保林业作物能够健康成长。
3.2 提高林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
人才培养对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培养人才而达成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当前我国在林业方面欠缺专业化的人才, 需要在林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加大力度, 令人才团队建设符合林业发展的所需。在目前林业技术人员中, 文化水平较低, 在工作中依赖经验, 因此, 应强化其专业知识的培训。
3.3 加快林业产业的升级
目前, 诸多林业企业均欠缺创新的动力, 林业部门乃至地方政府需强化政策性的指引, 加快林业企业在技术方面的创新, 以此推动林业产业的持续发展, 如此才可有利于林业产业的提升[2]。
4 结语
总而言之, 创新林业技术能够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应积极给予探寻。对于林业创新之路的不成熟, 人才和经济均十分关键。只有本着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 才能为林业产业的生态环境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巴承, 朱永法.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 2011 (6)
[2] 宁雪.浅析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企业的社会责任[J].企业活力, 2011 (9)
林业可持续发展 篇2
摘要:结合相关资料,从昆明市林业的发展现状出发,探讨了影响城市林业发展的因素以及我国林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林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昆明市林业的发展现状
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建设生态城市的理念出现得较晚,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比发达国家落后的原因。虽然昆明的城市化进程在加快,但生态环境却没有得到改善,对城市发展其实是不利的。如果生态环境得不到改善,城市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将会日益严重,长期生活在不良的环境中,对市民的健康极为不利。所以,为了保证给市民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除了加大城市绿化的力度以外,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是保护好我们人类的心脏———森林。森林对于我们的生活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可以吸收汽车尾气、净化空气、调节气温、美化环境,此外,对减缓噪音污染和维护人们的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昆明市已经将城市林业纳入了城市建设规划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体现出其价值和意义。
2影响城市林业发展的因素
2.1城市绿地总面积小、质量不高城市为了满足发展的需求,开发商不会愿意留出大量的.面积来做绿化,因此,可供城市绿化的土地面积有限,纵使有再好的创意也不能发挥作用,一方面是由于绿化工作不到位,另一方面是由于市民没有自觉保护生活环境的意识,随意丢弃生活垃圾,卫生条件差,使得绿化体现不出应有的作用。2.2城市林业经营管理缺失不管是什么工作,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很多问题,为确保工作质量,必须要求管理人员加强管理监督。然而城市绿化工作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者管理人员,所以,绿化时在没有合理方案和管理人员的约束下,工作比较随性,这也是城市林业发展不够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2.3城市林业发展结构不合理城市林业的结构主要包括2方面内容:一方面是种植树木的种类;一方面是空间感和层次感。我国很多城市绿化显得格外单调,没有创意,更没有美观可言。由于环境的不同,可以适当选择高低不同的树种,合理配置,构建植物群落的层次感。此外,还应根据不同地方的气候环境选择最适合的树种。2.4缺乏精通业务的管理型人才城市绿化是一门综合性学问,不仅要有独到的审美观,还要有强硬的专业知识。总之,要有综合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负责城市的绿化建设工作。
3我国林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至关重要,但城市的发展不能单单只考虑这一方面。如果可以发展多功能林业,把林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发展,城市的发展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3.1采育结合,加强营林、造林基础森林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是要注意再生所需的时间,我国森林的贮蓄量和人均拥有森林面积较都比世界平均水平要低,所以,积极造林极为重要,为了子孙后代,现在多尽一份力,多种一棵树,其意义都是不可估量的。植树造林需要号召民众,调动全社会加入,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向人们灌输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让人们自觉植树,只有这样,林业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3.2林区综合开发与多产业协调发展适当发展旅游业,将一个地区进行精心分配,种植多种树种,发展森林旅游业,不仅可以给当地人们带来一些收益,也可以调动人们植树的积极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城市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城市绿地总面积小、质量不高、城市林业经营管理缺失、城市林业发展结构不合理、缺乏精通业务的管理型人才等。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期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邱尔发,王成,贾宝全,樊宝敏,徐程扬,张志强.国外城市林业发展现状及我国的发展趋势[J].世界林业研究,2007(3)
林业可持续发展 篇3
关键词: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途径;兴宁市
中图分类号 F32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0-67-02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新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话题,这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我国森林面积在逐渐的减少,森林功能也在逐步退化。这一状况导致国内大范围的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过程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温室气体迅速积聚以及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加强生态林业的建设,推动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兴宁市是广东省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示范县,计划在2012-2015年完成4.432万hm2森林覆盖任务。目前已完成3.324万hm2,实现了乡土阔叶树种全覆盖,优化了森林结构,达到增加碳汇、提升森林服务功能的目的。作者将兴宁市林业建设经验总结如下,希望能为广大工作者提供帮助。
1 兴宁市林业发展现状
兴宁市位于广东东北部兴宁盆地,全市多为山区,全市林业面积为136 498.9hm2,占全市总面积的66%,其中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0.3%,森林覆盖率高达67%。经调查可知,兴宁市每年消耗林木总量为73 254m3,林木年生长量为281 069m3,全市活立木总蓄积为5 522 969m3。目前兴宁市已建立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市级自然保护区以及9个县级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达到了28 667hm2。兴宁市不仅森林覆盖面积大,其植物种类也较为丰富,除了常绿阔叶林以外,还有常绿针叶和阔叶混交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灌丛、常绿针叶林等等。虽然兴宁市林业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兴宁市生态环境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林业结构不合理,兴宁市林业主要以松林为主,树种结构单一,这就使得林業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差,容易遭受病虫害;二是由于人们无节制的砍伐森林、开采矿产,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兴宁市的林业资源。
2 生态林业的概念及其意义
2.1 概念 生态林业是指以经济学原则和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利用大自然自身的规律和方法使林业资源具有可持续性。生态林业是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标,努力提高生产力,注重林业的总体发展,实现林业效益的最大化。生态林业的本质在于经济效益和林业生态协调发展,将以生产方式为主的林业经济转变为林业经济经营管理模式,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2 意义 加强森林建设、促进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生态林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二是生态林业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起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系统等作用。因此保护森林,加强生态林业的建设,可以在提高生态效益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是我市发展林业经济的必经之路。
3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3.1 加强生态理论教育 树木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结构之一,是改善环境的主力,是一个地区林业发展的根本,是林业经济的基石,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森林的覆盖率。目前人们对林业建设还不够重视,对生态林业在改善环境中起到的作用认识还不充分,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生态林业的理论教育,从观念上改变人们对生态林业的认识,加深人们对生态林业的了解,增强林业建设和保护森林的意识。根据当地现有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理论教育,例如利用森林公园或者湿地公园开展一些夏令营活动,在活动期间进行保护生态林业教育。尽量使用大自然的方式进行生态林业宣传,使人们更为直观的认识林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人们对林业的关注,努力使人们参与到保护林业的行动中来。
3.2 搞好林业资源管理 生态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关键在于林业资源管理。为了实现对生态林业的有(下转78页)(上接67页)效管理,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指导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林业资源管理方法,保证生态林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兴宁市为了加强林业资源管理,于2013年制定了《兴宁市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了林业资源的管理办法和林业建设的具体方法。在生态林业建设时,要以国务院颁发的《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为指导,努力提高生态林业建设的管理水平,使生态林业建设全面化、系统化、科学化。
4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4.1 保护好现有林业资源 林业资源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为了保护好现有的林业资源,应该对树木的采伐量进行精确地控制,而且在采伐过程中严禁对幼林和未批准采伐的成林进行采伐。研究表明,对森林的采伐控制在总生长量的25%以下最有利于生态林业的建设和发展,所以对某一林业进行采伐时,要根据其总生长量合理的安排采伐量。由于生态林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要禁止对生态林进行采伐。此外,也可以通过建立一些林业自然保护区,对一些稀有林业资源进行保护。林业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不仅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对周边的生态系统也起到一定的维护作用。兴宁市为了保护现有林业资源,自2012年以来封山育林面积已达到1.87万hm2。
4.2 改造低产林,丰富生态林业资源 每个林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不同,其发展策略也不相同,加上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就导致了某些林业单位低产林较多。为了建设高质量的生态林业,必须对低产林进行改造。因为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各不相同,所以林业单位在对低产林进行改造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并结合林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改造。在低产林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当地的环境特点和经济条件为出发点,以提高生态林业质量和经济效益为目的,因地制宜的实行“利用、改造、抚育、造林”这4个原则,做好经营计划,尽量避免皆伐炼山情况的发生。在低产林改造时不能实行全垦造林,要以局部整地植树、留保留带、砍灌留乔等方式进行改造,对于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林、果木林、香料林进行大面积种植,以发挥更大的生态经济效益。
4.3 加快荒山绿化的速度 荒山绿化是生态林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森林的乱砍乱伐和对矿产资源的乱开乱采导致我市森林植被遭受严重的破坏,出现了许多荒山。对荒山进行绿化是生态林业建设的项目之一。荒山绿化一般是通过以下4个方面来实现的,一是以国营林场为依托,进行规模化经营,组织人员进行开荒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增加荒山绿化面积;二是以股份制进行经营,实行国家持有企业参股的形式引进资金和技术,加快荒山绿化速度,加快生态林业建设;三是农户造林,政府制定一些扶持政策,引导农户种植核桃、坚果等经济型植物,在荒山绿化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效益;四是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义务造林,以“政府主导、群众共同参与”的形式倡导全社会人员参与到荒山绿化的工程中来。例如兴宁市政府于2012年组织2 600多人上山造林,完成了0.31万hm2荒山绿化。
4.4 发展生态森林旅游业 根据林业的地形等条件,将其改造为生态森林旅游业,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休闲的场所。生态林业改造成一种森林旅游场所,它可以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为当地居民带来部分经济收入,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进行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双赢,这就要求在生态林业工程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一是在树种选择时要“高低搭配”,既能保证其生态效益的正常发挥,又有具有观赏意义的树种,从而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基础。二是要在林地间设置小路,既保证绿化面积,又不影响人们在林地间的休憩。三是要加强管理,避免因人为原因造成林地破坏。
参考文献
[1]刘壬英,罗美梅,巫远琳,等.对兴宁市森林碳汇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182-183.
[2]杨飞星.论生态林业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现代园艺,2013(12):179.
[3]利忠.论生态林业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林业调查规划,2004.29(4):29-47.
林业可持续发展 篇4
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这个概念涉及到当代人和未来人的所有要求, 目标是提高人类福利和森林的综合效益。这个概念意味着木材生产, 保护生物多样性, 温室气体的积累, 这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人类的福祉才是最终实现。它也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战略相一致, 其目标是通过世界可持续发展, 保证森林的数量、质量, 提高人类生存环境条件。可持续森林管理的概念是为了保证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 在发展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同时, 管理、维护和促进森林资源的长期健康经营, 永续利用。
2 当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分析
关于林业建设, 新时期我国的相关任务, 旨在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工作内容包括: (1) 现有林业发展森林资源的全面培养, 以满足林产品的市场需求; (2) 对野生动物和稀有的国宝, 珍贵的植物应加大保护力度; (3) 加强在沙漠边缘的沙漠化治理, 重点实施造林工程, 沿海一带实施重点防护林工程造林; (4) 绿化荒山、梯田、在运河两岸城市和农村周围加强植树造林; (5) 加强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目的商品林基地建设; (6) 实施生态建设战略, 加强城市林业、森林公园及城市周边景观林带建设, 实施森林围城战略, 实现城市的美化、净化。 (7) 结构和管理系统应该跟上市场的步伐, 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 加快林业管理机制创新, 充分调动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8) 促成天然林保护, 启动森林、沙源治理的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 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实行重点保护, 并采取必要措施发展和增加可持续发展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
3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提高林业科学技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任何一个行业, 如果想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必须应用科学技术, 林业发展也是一样, 如果不是单一追求经济发展, 就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最好的方法是将科学和技术用在林业的发展上, 不断提高科技含量。
森林资源的数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确保强劲的生产率, 因此必须保护森林资源, 积极培育森林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商品林经营, 是国家的基本产业经营的一种模式, 它通过自我融资, 国家给予必要的支持, 以加快森林资源培育, 同时确保林价制度的全面实施, 使森林培育有充足的资金,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2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3.2.1 旅游业的发展。
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 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区, 可以考虑发展旅游业, 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环境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不断改善和提高, 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将有更好的前景, 加强环境保护势必推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3.2.2 农林结合。
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 结合当地的农业和林业的实际情况。农林结合不仅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而且也可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2.3 以林养林。
这种方法较为科学, 可以提高苗木发展森林, 林木加工, 也可以发展经济果林。农民也可以采取林苗结合、林菜结合、林禽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 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3.3 完善相关法律机制
(1) 立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 确保对自然生态规律的尊重, 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实现森林资源的保护。 (2) 坚持依法治林的原则,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结合森林资源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保护和管理, 确保标准化和制度化的森林资源保护机制的实现。
4 小结
盲目开发森林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使原始森林资源的枯竭, 严重破坏生态规律, 是对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的严重损坏, 这是不可取的。
要提高经济效益, 我们还可以吸取国外重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为了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提高认识, 加强政策的执行, 坚决树立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当今科学技术得到较大的发展, 林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生产率和可再生的森林生态系统, 提升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 通过培育森林的全面发展, 起到保护森林动物和植物生活环境的功能, 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摘要:针对当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分析, 结合中国林业的发展现状, 对中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几点对策, 所以本文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郭志红.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及对策[J].山西林业.2010 (1)
林业技术创新和现代林业发展 篇5
我国林业发展相对缓慢,而且我国的森林资源相对匮乏,因此,林业技术的创新对于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林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紧跟经济增长的步伐,关键就在于林业技术的创新。因此,现代林业的发展必须研究技术方面的创新工作,积极主动地研发林业技术,实现技术创新型的现代林业。所以,林业部门或企业应该注重加强林业技术创新方面的工作,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林业技术,同时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不斷创新出适合我国林业发展的林业技术。与此同时,我国林业技术创新方面存在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技术创新经验的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林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影响了现代林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本文分析了我国林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引起相关人士的思考。
我国林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林业技术创新的意识欠缺。加入了WTO以及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以来,我国林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了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林业都集中在比较偏远和经济落后的地区,在这里仍然采用传统的经营模式,林业技术的意识非常淡薄,创新意识比较缺乏,使得这些地区的林业发展出现严重滞后的现象。尽管有的地区意识到了技术创新的对于林业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技术人才和资金支持,使得相关工作很难进行下去。
林业技术创新的资金不足。我国林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大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而林业产业比较集中的大部分偏远和落后地区都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开发新技术,这样就造成了这些地区林业发展的恶性循环,缺少技术人才和资金支持,林业的生产效率上不去,企业就更没有资金来引进先进的林业技术和人才,根不能进行技术创新和改革。因此,资金不足是各地林业尤其是偏远和经济落后地区技术创新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林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不明确。我国林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林业高等院校以及相关的科研机构,而实际生产的林业部门或企业很少参与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中,这就使得理论和实践相脱离,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由此可见,林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于生产者本身,而不是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所以,林业部门或企业应该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技术创新研发中,才能将林业技术创新与林业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现代林业的快速发展。
林业技术创新的人才的短缺。目前我国林业技术的科研成果比较少,而且林业技术的利用率也比较低。林业技术发展中存在的这些现象主要是因为我国林业生产对技术创新不够重视,国家缺少对其的资金投入,进而导致了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没有技术创新的人才,就不能发挥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作用,因此,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林业技术创新人才。
林业技术创新的建议和措施
培养技术创新意识,加大资金支持。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行为和习惯。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林业工作者们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使他们意识到技术创新对于林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使其能够自觉地转变工作思路,积极主动地研发林业新技术。各地区的林业部门或企业可以通过开办技术创新领域的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大对林业技术创新的宣传力度。国家还可以建立林业示范园,展示国内外最新的林业技术及其成果,让林业工作人员来到园区参观和学习,进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行动。
另外,政府应该加大对林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保证林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成果,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多种政策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
明确主体地位。林业部门或企业是林业发展的主体,因此,在林业技术创新等研发工作中,林业部门或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在研发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林业部门或企业的具体需求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才能有效研发出适用于实际生产的林业新技术。
培养技术创新人才。针对我国林业技术创新人才短缺的现状,林业技术创新工作首先要培养一批专业的技术人才。林业部门或企业需要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在职教育。例如林业部门或企业可以邀请林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为工作人员讲解林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相关知识;也可以组织技术人员去先进的企业参观学习、参加在职培训课程等;林业部门或企业还可以通过调整薪酬结构和奖惩机制等方法,来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和挽留力度,使更多的高素质科研人员参与到林业技术创新的工作中来。
林业技术创新对现代林业发展的影响
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林业技术的创新,使得林业的发展从过去的粗放型向数字化方向转变,并逐步实现了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在新的林业技术应用后,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光照、温度等都得到了合理化、精确化地控制,进一步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而且林业的创新技术还有培育技术、林木恢复基础以及荒漠化防治技术等,这些林业技术有利于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发展的密切结合,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通过林业技术创新,推动了林业产业的结构调整,通过新型林业品种代替传统林业品种,提高了林木成活率,进而有效地优化林业的发展结构,增加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我国林业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林业可持续发展 篇6
1 林业经济管理概述
森林资源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之源, 也是林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因此, 在目前的工作中做好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是林业生产工作中各种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也是森工企业工作的核心内容。在目前的森林经济管理中, 其要想得以实现和落实, 就必须要在工作中以森林资源的管理入手去分析, 确保其在工作中能够贯穿于森林的栽培、保护以及利用等各个环节, 从而保障林业工作的顺利持续进行, 这也是目前各个林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所在, 也是其管理体系得以实现的重要体现。
1.1 林业经济管理
林业经济管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的对林业的各种工作加以管理和保护, 一般是从培育、保护和利用等环节来进行工作的一种管理措施和方法。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 实现林业经济管理是保障森林资源各种效益得以持续、科学利用的关键, 也是实现林业生产基础和公益事业的关键所在。在林业经济管理工作中, 其主要的工作流程是通过林业生产周期为基础去进行管理, 保障林业生产的长期性和自然性;从林业生产经营的各种风险入手, 实现林业工作的健康要求;从林业经营成果和效益方面入手, 为林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完善提供基础。
1.2 林业经济管理背景
林业生产与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 也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在工作中, 保护和改善环境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点话题, 也是实现社会持续、合理发展的重中之重。人类在工作中对于自然环境可以说经历了物我敌对、物尽我用、物我可亲的发展阶段, 也逐步实现了从原来的野蛮开发和利用朝着文明开发与利用的方向发展, 形成了一条系统、全面的发展道路。在目前社会发展中, 建设文明生态环境已成为人类发展和生产的核心话题, 也是保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林业资源作为最为主要和关键的生态系统, 在工作的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相关工作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点, 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2 林业经济管理要点
2.1 增强森林资源总量, 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是管理的最终目标
森林资源的培育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没有资源的保障, 就不能实现森林生态和物产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 森林培育的发展, 要靠技术的进步。按照《全国生态环境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要求, 其做法是下硬性指标, 采取科学办法解决当前森林资源总量不足, 质量不高问题。首先从分类经营, 造林设计, 提前整地, 无性繁殖, 适地造林, 良种壮苗, 抗旱造林, 集约经营, 幼林抚育, 现代栽培技术, 定向培育等方面实现技术和管理突破。保证林业科技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其次是加强对现有林的抚育, 加快对低产林分和残次林分的改造, 合理调整林种树种和林龄结合, 提高森林的质量。
2.2 科学经营管理好森林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森林资源是林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森林资源的多少、质量的好坏、能否可持续利用, 直接关系到社会和林业多种功能的发挥, 关系到社会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任务是对森林资源培育, 保护, 利用实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 解决好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各种问题。为扩大森林资源, 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保护森林资源, 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多功能利用奠定基础。管理内容, 首先是建立森林资源档案, 掌握森林资源的动态数据, 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规划, 分类经营, 建立法律和科学的规章制度, 确立森林资源的技术体系。其次是森林的利用管理, 科学规划, 组织森林资源利用, 实现森林资源正常合理消长的宏观控制。再次是监督检查森林资源管理中的有关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保证森林资源管理的顺利进行。
2.3 加强管理, 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林业执法部门通过法律手段对林业进行宏观调空有着重大意义, 林业是具有生产和公益功能的行业, 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自身存在的特点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许多阻碍, 通过法律的强制对林业的发展加以保护, 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3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难点
3.1 林权结构模式受约束
我国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 但是这种产权结构完全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经济制度在林业产权设置上的具体体现。其所体现的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经济 (公有制经济) 和政治意愿 (社会主义制度) 而非林业可持续发展。
3.2 林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的法律问题
生态补偿机制是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是指自然资源使用人或生态受益人在合法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 对自然资源所有权人或对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相应费用的法律制度。这一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自然资源作为资源性资产, 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使用权人向其所有权人支付一定的费用, 这是所有权人实现其经济利益的方式;二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做出努力并付出代价者理应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 而生态受益人也不能免费使用改善了的生态环境, 应当对其进行补偿, 这是因为生态功能是具有价值的。
4 结论
林业可持续发展 篇7
1 林业可持续发展概念
林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在林业现在良好的发展基础上, 并且为将来林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以实现林业长期、稳定、良性的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可持续发展概念目前已经深入人心, 并且将进一步被人们理解、认同。如果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 抛开可持续发展的命题, 或者单纯从革新林业技术的角度入手, 不顾社会效益, 将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森林是地球之肺, 也是林业发展的基础,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林业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林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预见, 未来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以林业技术的推动, 而林业技术利用得当, 也必将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创新
2.1 林木遗传改良和无性系林业技术创新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和无性系林业技术开始得到逐步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的发展, 林木的繁殖、培育技术向遗传工程方面转变, 基因技术也开始运用到了林木改良中。分子标记等先进的遗传改良技术的出现及发展为林木遗传改良和无性系林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生物技术在未来将会得到更加深入的发展, 更多优质的林木资源将会得到开发, 林业技术创新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当然, 生物遗传方面的改良有可能也会导致基因突变等情况, 因而有必要通过加强技术管制等措施, 以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2.2 林业监测技术创新
当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林业监测技术是航天遥感技术, 以及GPS等高新技术。监测技术对林业资源进行实时的检测和管理。这一技术的运用实现了林业资源管理的现代化, 将会实现林业资源更加优化的配置, 突出林业资源的系统性分配及合理化构建。随着林业产业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进一步的应用, 林业监测技术的创新也有了相当的必要性。林业监测技术的创新需要从空间技术着手, 并且对运算方式进行科学的升级, 彻底改变粗放式的管理模式, 实现对林业资源的集约型管理, 产生林业规模经济。
3 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策略
3.1 着重发展林业高新技术
传统林业技术有点已经不符合可持续的发展原则。在生态经济的要求下, 应当着重发展林业高新技术, 以提高林木生长率, 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特别要加强生物科技的研究, 加大信息技术的创新, 提高数字林业的运用程序, 加强对林业资源的实时动态监管。
3.2 加大林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林业技术人才是林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林业技术的发展需要依靠专门的人才来推动, 林业技术未来的发展需要现在储备专门性的人才。因此, 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的发展, 不能够忽略了对林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不能够忽视了人才队伍的构建。当前, 由于部分林业技术人才文化程度不高, 数量也不够, 制约了林业技术的发展创新。因此, 有必要加大林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3.3 转变林业产业发展模式, 促进林业产业升级
要大力提高大中型林业企业的创新能力, 通过政策性引导等方式促进这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加大科技投入, 进行技术改造。还要奖励各种规模的林业企业进行重组、并购, 实现产业的规模化效应, 以形成合力进行高新技术的研究, 实现林业产业的升级。同时, 构建一整套规范的技术服务配套体系, 让技术创新有规范可以依据, 创建资源整合平台, 进行集约化管理,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 促进林业产业的升级。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林业技术创新有赖于发展模式及思路的转变。
4 结论
综上所述, 可持续发展是林业技术创新首要考虑的问题。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及冲突, 这就需要林业政策制定者, 林业企业的实施者, 通过严谨科学的规划, 找到林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不断提高林业技术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促进林业产业的升级, 最终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摘要:自21世纪以来, 林业科学技术取得了飞速的进步, 这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当前, 我国林业产业已经从过去的生产型转变为生态发展型, 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各种类型的林业科学技术相继涌现, 并且不断得到升级和改造。在这种背景下, 如何创新林业技术, 以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将就如何创新林业科学技术, 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创新林业技术,可持续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俞新妥.混麦林营造原理及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
林业可持续发展 篇8
林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也是关系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公益事业。发展高效林业, 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森林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环境功能, 还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客观要求。
林业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制衡作用, 大力发展林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之路, 同时还能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支持, 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支撑。我国林业自建国以来大致经历了传统林业发展阶段、探索阶段和林业现代发展阶段3个主要的阶段。1992年以来, 我国林业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开始探索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的高效之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断调整, 林业在其中的重要地位也逐渐得到充分的认识, 林业也随之不断发展。我国森林覆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走高效之路是确保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林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科学发展新阶段, 林业在社会经济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得以确立, 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功能得到了充分认可,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得以推行, 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形成了促进林业发展的新机制, 现代林业发展的新局面得以全面开创。
目前我国林业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除了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不高、资源分配不均外, 还存在着林地利用率低、生产力地、林木品种质量不高, 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制约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除等问题。
2 可持续发展与高效林业的关系
2.1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着积极的意义, 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还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更有利于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确保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发展。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各个区域对林业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确保林业资源的增长, 确保后代人对林业资源的需求不受威胁, 甚至更加有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针对森林生态系统在自然、社会系统中的整体作用来说的, 因此, 林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为了林业的发展提供资源, 更是为了能向社会提供可持续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服务。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到资源的问题, 更要考虑到环境的问题。一方面,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对林业在总量和结构上的需求;另一方面, 林业还要在经济上确保其整体的增长以及增长的质量;同时,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坚决保护其自然资源基础, 为环境和生态的安全提供保障。具体来看, 就是要保证林地的生产力, 保护森林的生态功能, 合理利用和管理资源, 确保森林资源的循环发展。
2.2 高效林业
高效林业是指整个森林系统协调、平衡发展, 并长期保持高生产力、再生产能力, 为社会持续提供优质、高产、多样的产品, 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高效林业就是以生态效益为基础, 经济效益为中心, 兼顾社会效益的林业。高效林业是在一般性林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高效经营发展模式, 具有其鲜明的特点。
2.3 林业可持续发展与高效林业的关系
林业可持续发展与高效林业都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必然要求, 二者在实际的林业发展过程中是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的关系。
(1)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走高效之路。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在不危及后代人对林业需求的基础上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但我国当前面临着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配不均衡的局面, 依靠传统的经营生产模式根本无法满足人类对林业资源的各种需求。通过走优质、高产的林业发展模式可以通过保护林业资源基础保证后代人林业资源需求, 同时为当代人提供尽可能丰富多样、高质量的林业资源, 确保林业资源长期发展。
(2) 可持续发展是高效林业的基本原则, 没有可持续发展就没有长期稳定的高效林业。发展高效林业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当代人和后代人在林业资源需求分配上存在的冲突, 也就是说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发展高效林业的目标所在。以可持续为基本的指导原则, 才能确保林业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3者得以有效协调, 生态系统平衡和环境建设才能得以保障, 林业发展也不至于恶化, 森林资源才能在得以保护的基础上从总量和质量上得以提高。因此, 可持续是高效林业发展的原则, 也是其基本内涵和条件, 高效林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林业可持续发展与高效林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因此, 发展现代林业要坚持走高效林业之路, 大力推动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高效林业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结合首先要坚持推动科学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依靠科学技术来发展林业, 一方面可以推动科学技术在林业基本发展方面的应用, 通过合理开发林业资源, 调整林木结构, 提高林地利用率等方式可大大提高森林产出, 确保林业资源最大程度的满足人类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建立起林业科技体制创新, 结合市场的需要、以林业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核心、综合考虑效益问题, 从而建立起快速、健康发展的林业科技体制, 将林业科技转化为实际的林业生产力。其次, 要不断优化林业结构, 综合考虑林业效益, 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林业的发展。以高效生产、深度加工、开发第三产业为基本的方针大力优化林业结构, 确保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真正落实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发展。此外, 还要加强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建设, 将林业可持续发展与高效林业的发展列入法律制度中去, 确保林业高效之路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推动二者在实际生产和发展中有效配合, 开创我国林业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旷美纯.浅谈林业的持续发展与高效林业[J].湖南林业科技, 2001 (3) :59~61.
[2]车兴富.我国林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3) :243~245.
[3]申玉美.生态林业、高效林业与林业分类经营[J].吉林农业, 2010 (7) :97~99.
林业可持续发展 篇9
1. 林业科技档案在林区总体规划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在黑龙江大小兴安岭传统林业开发建设时期,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形成了大量的林区总体规划设计项目档案文件, 如“黑龙江鹤北林业局总体设计工程”档案材料齐全、价值珍贵, 为后来的设计项目, 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实施方案”、“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山河屯林业局移民动迁工程”等的设计工作, 提供了规范的参考蓝本, 缩短了设计周期, 提高了设计质量。另外, 林业科技档案还为编制黑龙江森工总局发展规划提供了真实有效、科学可靠的技术依据。总之, 由于林区总体规划项目档案等林业科技档案对林区区域经济现状, 作出了符合实际的分析;明确规划了林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合理确定了林区城市化水平;科学规划了居民点等级规模结构;明晰了局址及林场职能分工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对局域基础设施规划所确定的标准、规模及线路走向做出了合理部署, 为林区的总体规划、综合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2. 林业科技档案在森林保护工程中的作用。
近年来, 我院先后建立了《黑龙江小兴安岭汤旺河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黑龙江省镜泊湖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黑龙江东方红湿地保护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珍宝岛国家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多项成果档案。其中, 森林防火项目档案明确记载了安排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林区道路、通信系统、航空森林消防、国家级物资储备等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内容和可行性实施步骤;森林公园、湿地规划设计档案, 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活动提供了依据, 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高端生态旅游基地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3. 林业科技档案在林产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林产工业项目档案是指各类木材加工厂、人造板厂、林化厂、制浆造纸厂等林业工业生产单位在林产工业项目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如“大兴安岭恒友家具集团呼中分公司改扩建工程”项目档案、“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落叶松原木综合利用”项目档案、“东京城林业局集成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档案等。这类科技档案, 根据我国国情和林区实际情况, 为林区林产工业的建设发展, 提供了齐全的基础资料和专业调查资料, 在促进林产工业技术升级、有效利用木材资源、整合产业资本、延伸产业链、促进林产工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 林业科技档案在林业地质普查、设施建设中的作用。
林业地质勘察档案包括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查、物理探测等文件材料, 可以直接为林业经济建设所利用, 在地质资料中所蕴藏的信息还可以对以后开展地质工作提供了再次开发利用的可能, 节约了社会经济成本。如“铁力林业局改扩建工程地质勘察”、“伊春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韩家园贮木场水源地工程地质勘察”、“大兴安岭世行贷款防火工程微波通信站址工程地质勘察”等等。这些林业科技档案, 是林业地质资源的真实准确反映, 是一种具有巨大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一是对林区生产、生活用水供水工程的基础设施信息作了科学揭示, 对地下水源的来源、走向、结构、补给、水量、水质等作出了具体数字分析说明和科学论断;二是对林区基础设施、工业、民用建筑等各方面建设活动, 提供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等成果资料, 使各项规划建设的操作有了地质构造科学数据的有力保证。
5. 林业科技档案在林区基础建设中的作用。
我单位在黑龙江林区开发建设过程中, 设计了大量林区道路、森林铁路、运材公路及桥涵, 在这些基础建设项目的设计过程中, 我院据林业部要求, 为林区路桥设计制定的行业标准规范, 如:“林区窄轨铁路桥梁标准图”;“林区公路钢筋砼简支梁上部构造标准图”等现在依然在执行使用。这些设计研究成果档案对我国林区的交通、林业生产木材采运、森林防火、森林保护等都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992年设计完成的“牡丹江铁岭河大桥”项目档案, 在2008年该大桥进行加固维修时, 为其提供了全套图纸档案资料, 工程技术人员利用大桥主体结构的基础数据, 对大桥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论证,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修缮实施方案, 最终保证了大桥修缮工作的顺利完成, 从而保障了牡丹江林业局柴河地区唯一大桥的畅通。
林业可持续发展 篇10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88-02
近年来社会发展在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的不断进取,伴随而来的也出现了一系列不断变化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与此同时,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日益显现了出来,逐渐在社会发展中占据了核心环节。目前,不管我们从哪个角度去分析林业的地位与作用,林业在国家和个人的生活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国民经济中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林业生产观念的改善与优化,国家逐步开始从政策和资金等几个方面加大对林业的投资和扶持,迎来了林业生产发展的新阶段,这也就促使林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合理发展。
一、林业经济发展难以进行的关键因素
1.人们的思想观念落后
社会在发展,经济也在不断的进步,但往往只看到了利益所在,忽视了本质的东西,这就跟人们的观念有关系。人们观念落后,这已经成为阻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了。众所周知,林业在短期内是不能为人们带来经济效益的,而往往作为获利者却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忽略了长远利益,只着重于广种薄收,超载放牧,面对那些对林业实施的优惠政策抱怀疑、观望态度,总是在敷衍造林,而却不行动,这样的做法导致的后果就是,林业面积不合格,达不到标准,极大地影响了林业发展的进度。
2.经济支持欠佳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相对于我国而言,在林业经济方面的发展却是比较落后的,这是我国林业发展难以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阻碍因素。然而在当今各项制度都不全面的社会条件下,尤其是对林业环境发展没有完全保障的情况下,要想加大力度发展林业经济存在很大的困难。
3.植被的维护和管理不到位
在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后,通过几年间的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那些明确并且严格保护的地区,植被恢复明显,发展很迅速,但是任何事情总有意外,那些没有加大力度治理的地方却仍然存在过度放牧,过度开采植被资源的现象,这使生态环境的建设遭遇阻碍。
4.林业产业发展不平衡
林业产业不单是发展方面存在困难,在其开发利用方面也比较滞后,龙头企业跟优势企业资金短缺,产业方向上的拉动也十分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林业经济管理概述
森林资源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也是林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作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目前的工作是从各种林业生产工作顺利的起始点和结束点进行工作,而且是林业企业的核心内容。在经济管理方面,首先要以实现和实施为基础,有必要从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开始分析,确保他们的工作可以通过森林培育,保护和其他环节的使用,保护林业工作平稳连续发展。
1.林业经济的管理
林业经济管理中有计划、有目的的工作,以及各种林业管理和保护工作的过程,一般从培育、保护和利用其他部门做的管理措施和方法的工作作为开始,这样对林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林业经济管理是保护森林资源来维持各种效益的关键,公益林业生产基地和主要成果的科学使用也是维护林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林业经济管理工作,其主要工作是基于林业生产周期要设法保护林业生产与自然的长期配合以及发展;从各种风险的林业生产和管理开始实现林业工作的卫生要求;从林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期达到森林管理方面的成果和效益有突出的表现。
2.林业经济管理背景
林业生产和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当前社会问题的共同关注的发展问题。在工作中,保护和改善环境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发展的优先考虑的方面。有些人类可以被称为自然环境的破坏者,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起到了阻碍、破坏作用。当前的社会发展,建设文明生态环境已成为人类发展的主题和生产的核心,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作为最主要和关键的工作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已经成为相关人员着重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而且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加快推动林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1.产业结构方面的优化处理工作
产业结构是构建综合性、多元化的,快速发展的大战略,作为一个整体,确保比较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科学优势,由于经济的竞争优势,使林业经济成功地向森林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的同时,更要确保优化的结构和复杂的经济结构调整地均衡发展。作为一个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的生态建设应努力寻求各种福利和方向的变化。要认识到森林资源也可以用来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通过森林培育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林业的概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根据提出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最大利润的获得原理的森林,记得合理利用资源,使用资源,比如森林与土地合理利用,并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为可持续发展储备资源一步一步努力。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对环境和资源必须通过忽略资源依赖的长远利益,资本的依赖和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向资源节约型经济管理密集的周期变化,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推动管理和制度安排等创新的概念。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着力开发林业经济
一是做好示范,以点为基础进行全面的建设。努力做一个好工作,争取将“林药”,“林菌”,“森林鸟”等一系列林业复合经营模式全面应用到林业经济管理建设中去。培育一批林业经济示范基地,建立一个典型的模型。二是多输入,加强金融支持。通过拨款,财政支持,并且记住在很多方面,社会参与更加重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提高森林的经济资助。加强对林业经济发展的支持。三是处理设施,加强引导驱动器。积极鼓励和支持员工发展森林种植,养殖产品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牵线搭桥,帮助林业经济运营与林产品加工企业建立长期的产品购销关系,扩大销售渠道来解决“困难”的问题,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增长。四是家庭发展经济,国家给予优惠政策,以确保经济复苏,建立生产,加工和销售,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模式。行业没有发展,我们不强大起来,社会怎么发展。目光不能总是盯着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要加强产业投入后续管理。五是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劈柴转向碳汇经济收入。碳汇交易文化,通过碳汇收益实现林业碳汇的发展,开发新的林业和经济增长点。
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1.利用科技发展林业经济
依靠科技来发展林业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牺牲自然资源环境为代价来进行发展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林业经济的科技含量,这是林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首先,在林业经营模式上进行科技创新。建立起的经营模式应该是效益为目的,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核心,企业为主体。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利用现代化的科技与信息手段,推动林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精细化。
其次,深化林业科技改革。林业研究要走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路线。林业研究应该用来指导林业生产,生产和建设的研究不应是两个脱离的部分。鼓励林业科技通过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人员、技术合同甚至共同成立了一个独立的林业企业使林业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形式。再次,加强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传统的木材生产,加工制造,技术改造,提高木材的生产、加工、制造、技术含量,提高林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经济价值,提高我国林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科技种子育苗,并促进,改变树种结构。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研究,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检测。
2.鼓励发展生态产业
中国的林业生产面临长期短缺的状况,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利用市场机制无法调节这一矛盾:尽管中国计划生育已多年,但仍处在人口的膨胀状态下,而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并没有改变,生态系统仍很脆弱。这些因素都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越来越严重的因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鼓励发展生态产业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生态产业是基于科学原则和生态建立一个行业的法律。考虑到双方的产业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而且还考虑到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必然是一个行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产业往往会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混体系,使高水平的能量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此手段来得以实现。通过控制两个生产系统和稳定度的速度来发展生态工业企业,实现生态效益纳入生态负正效益,变废为宝。
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林业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动力,为保护体制机制创新,科学和技术支持应该作为林业经济整体发展的指导,现代林业以发展为主题,注重生态保护,这也应该是一个国家生态示范区以文明为核心发展的整体建设,以提高林业资源,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发展目标,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强森林管理,特别是抓林业产业发展,稳步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改变林业发展模式,提高质量,提高林业的经济贡献能力,生态承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以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和亮,陈少红,王文烂.加强林地管理促进林业发展[J].林业经济问题,1999,(6).
[2]杨建洲.森林资源可持续性宏观调控系统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0.
[3]程平.浅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C]//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1册,2004.
[4]侯元兆.当前中国林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林业经济,2002,(3).
[5]曹明海.加强林地管理保护林地资源[J].内蒙古林业,1991,(12).
[6]吴智敏.发挥森林资源优势构建林业循环经济[C]//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1卷.2005.
林业可持续发展 篇11
1生态林业的含义及建设生态林业的意义
1.1生态林业的含义
生态林业是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分析,以此来进行森林的经营和管理。以生态林业为基础的经营模式是新出现的一种经营模式,其对经营过程和理念提出了要求,必须保证生物和地球化学的有效循环,保证森林系统充足的养分供给,只有这样才能保留森林系统现有养分不流失,而森林的养分来源更重要的是依靠自肥和永续经营。 一般来说,森林经营要遵循少投入多生产的理念,即以最低的投资获取最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需要充分认识森林的过去、现状和将来发展可能出现的情况。这当中必须充分分析森林的演替过程,对每个演替过程进行详细研究。其中要特别注意自然演替过程是否符合森林经营要求。
1.2建设生态林业的意义
( 1) 建设生态林业,推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本质要求。生态林业建设,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发展社会生态经济多样化和改善生态环境平衡奠定基础,能够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生态林业建设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使经济粗放型发展向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其次生态林业建设是现代科技生态化的发展目标,能够有效提升林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 2) 生态林业建设是发展林业经济的重要手段。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紧缺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建设生态林业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我国经济的良好转型提供支持。生态林业建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协调与生态的关系,不再将经济发展当作唯一目标,而是将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有效结合,实现生态林业建设的最大化。
( 3) 生态林业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在世界上得到认可和支持,生态林业建设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很好体现,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提出的重要要求。因此,将生态林业建设推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纳入我国的总体经济发展目标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 4) 生态林业建设,推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林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2我国生态林业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生态林业建设发展现状
林业是农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以发展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路线中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同时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林业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社会也开始越来越关注林业发展问题。生态林业建设作为林业发展中先进的发展模式,再次被广泛关注。我国森林资源的匮乏导致生态林业发展基础薄弱,而不合理的森林资源开发使得我国林业发展面临巨大困境,一直未能找到良好的解决办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生态环境质量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再度关注,对林业发展的认识更加全面,为生态林业发展提供较好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环境。
2.2发展生态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 1) 法律制度不完善。当前生态林业建设的首要问题是法律制度不完善,虽然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约束林业建设中的破坏行为,但是并没有起到良好的约束效果。制定的法律内容没有具体化到一些细节问题,人民缺乏足够的林业保护意识。
( 2) 生态林业发展落后。我国的生态林业建设还处在低级阶段,建设工作还主要停留在造林、育林等初级方面, 导致生态林无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并且我国的生态林业建设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缺少相应的市场,很多企业并不愿在林业上投资。
( 3) 林业市场发育缓慢。一方面我国林业市场起步比较晚,发展较缓慢,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林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无法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国内林业市场狭小,而市场对林木的需求较大,很多林业产品滞销。当前市场还没有真正意识到生态林业的价值,例如林业旅游、 花卉业等高价值的林业产品。
3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生态林业建设是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生态林业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于形成良好的生态林业体系,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良好统一。
( 1) 健全法制,加强对生态林业建设的认识。生态林业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支持,要想促使生态林业建设良好发展,政府首先需要健全相关法制,使地方政府部门、 社会企业和人民认识到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 《森林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对破坏森林现象进行严厉打击,保护林业发展。其次政府也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来推动生态林业建设,加强法制宣传,在森林资源开采方面对企业和个人进行约束。林业资源是潜在资源,生态林业不但可以提供生产建设需要的木材和各种各样的生物资源,还可以改善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生态林业建设周期长、风险大,同时加上各种乱砍盗伐现象,林业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相当大的难度。因此要充分认识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发展林业经济,可以将林业和养殖业、种植业等结合发展,实现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2) 应用科技,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技术。科技兴林战略能够有效实现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这就需要依靠科技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在生态林业建设推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需要落实科技兴林战略,不断提升生态林业建设的技术水平,将林业科技充分运用到生态林业建设中,一方面在林业种植方面积极采用新技术保证树苗的存活率和生长率,另一方面研发新的林业产品,为生态林建设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提升生态林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
( 3) 加快生态林业的结构调整,结合生态与经济建设目标。建设生态林业推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传统林业经济发展思路,加快生态林业的结构调整。保持传统的木材林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林业附加产品的发展,最大化开发生态林业资源,扩大林业市场,扩大生态林业的经济效益。积极培育需求量大、生长迅速、产量高的林木品种; 通过对林木的再次加工扩大林业产品的附加值; 发展林业旅游业,种植观赏性风景植物,实现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对林区进行规模化管理,将生态林业与经济林业结合起来,实现林业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林业建设中,主要以经济林和速生林为主,采取林果结合的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4结论
总而言之,建设生态林业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生态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为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提供可持续服务,在此基础上,实现林业产品的经济价值。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在生态林业建设的基础上,对于这方面,需要结合政府、相关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力量,以科技为发展契机,满足林业市场需求的同时,积极扩大林业市场规模,真正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生态林业是新型的林业经营模式,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当今社会生态问题的有效方法。生态林业建设可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然而当前生态林业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如相关法制建设不完善、生态林业建设技术落后以及林业市场发展缓慢等问题,本文通过对生态林业建设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推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