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理论结构

2024-06-02

数学理论结构(精选10篇)

数学理论结构 篇1

认知失调, 是美国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于1957年出版的《认知失调理论》中, 系统阐述的观点, 即认知过程中的“不协调”, 两个彼此相关的元素, 如果一个元素紧跟着一个元素的反面, 那么这两个元素处于失调关系中, 更为正规一点说, 如果非X紧跟着Y, 那么X和Y就是失调的。它可引起人们解决问题的动机, 促使人们去寻找与认知相协调的途径。它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 也是学生参与学习的根本原因。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在教学中不断设置问题情境, 促成认知失调,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完成认知识结构的构建过程。

一、创设认知冲突, 形成认知结构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们认识新事物, 通常不能一下子接受新的知识, 在很多情况下要经历认知的“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起初, 学 生对某一问题的系统认知处于一个较低级的发展水平的平衡状态, 继而, 学生觉察到与当前的系统相冲突的, 该系统不能同化或顺应的事物, 从而使认知处于某种不平衡状态, 最后, 学生通过修正认知系统以使原来感知不一致的东西可以轻易的加以同化, 从而使平衡化得以在较高层次上重新确定。这就是说, 认知的不平衡或者冲突状态是一种认知发展动力, 是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动机。中学生认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会经常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教学时我们应透过错误, 洞悉成因, 及时抓住错机, 加以利用, 创设认知冲突, 使学生产生疑问, 构成认知失调, 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主动探索新知。

例如, 在探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候, 由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 (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与新学习的知识 (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彼此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 学生极易产生消极的负迁移:“一个数个位上的数能被3整除, 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教学时, 可抓住这个契机, 引导学生进行举例验证, 引发学生的第一次认知失调, 使学生意识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不能像能被2、5整除的数那样根据个位来判断,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接着让学生举出一些能被3整除的数, 当学生举出的数是个多位数时, 如“123”, 教师马上告诉学生其他一些能被3整除的数, 如“132、213、231、321、312”等, 并请学生去验证。学生顿感惊讶, 纷纷质疑:“为什么老师看到123能被3 整除, 马上就知道132、213、231、321、312也能被3整除呢? ” “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应具有怎样的特征呢?”通过创设第二次认知失调, 不但使学生情绪高涨, 而且诱发学生进入了一个发现问题、想解决问题的情境, 为系统学习新知识, 形成认知结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认知冲突, 完善认知结构

中学生的感知一般比较粗糙、笼统, 他们注意的范围狭小, 注意的分配能力、转移能力比较弱, 对知识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再加上思维定势的影响, 容易造成知识掌握得不全面、不牢固。这时教师就应创设有利于正确概念形成的矛盾情境, 引发认知失调, 使学生自发产生疑问和纠正“前概念”的内驱力。

例如,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是在被除数比除数小, 即商小于1的情况下引入、推出的。若就这样点到为止, 学生必定会产生这样的思维定势:只有当商小于1时, 才可用分数表示商。 这也就使得该知识不能被全面的掌握。事实也是如此, 教学此部分内容后, 对一些商小于1的算式, 学生们都能顺利地用分数表示出各式的商, 而当出现商比1大的算式, 并提出同样的要求时, 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了。这些题目的条件与学生的思维定势发生了冲撞、 产生了矛盾, 学生感到不可能、也不相信这种算式竟能用分数表示商。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生在愕然的同时也陷入了沉思。这时笔者不失时机地提醒学生重新审视一下刚总结的知识, 学生就会对新知识进行更深入的认识。学生在认知失调的驱动下打破了原先的思维定势, 提高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程度, 进一步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当再出现商等于1的情形时, 这回学生没再茫然, 而是会比较迅速地给出正确的答案。在认知失调到形成新的认知协调的过程中, 他们已经全面、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完善了认知结构。

三、创设认知冲突, 深化认知结构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习得新的信息, 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前期的基础, 后期的深化和发展。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和区别点, 顺利地完成正迁移, 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例如, 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是在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时, 可先引导学生计算一张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的面积, 再在这张纸的长边上依次裁掉5厘米、2厘米和1厘米, 请学生口头列式求每次剩下来纸的面积, 最后引发学生认知失调, 使学生看到最后一次求的实际上是一张正方形纸的面积, 启发学生思考:①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关系?②刚才是如何求这张纸面积的?③应如何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 通过学习实践, 产生认知失调, 建立新的较高层次的认知协调, 使得原有认知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四、创设认知冲突, 拓展认知结构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 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 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应充分利用教具进行演示、指导学生具体操作、采用电教化教学等手段, 让学生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 发现新的问题, 主动探索新知识, 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如面积单位的教学。这部分内容, 是在学生理解了面积的意义, 并能通过观察、重叠、划分方格这些方法比较出一些“围成的平面图形”大小之后再进行教学的。教学前可先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纸 (4cm×6cm) , 分别划分出边长1厘米和边长2厘米的方格, 教学时先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有两张纸, 在一张纸上划分了24个方格, 另一张纸上划分了6个方格, 哪张纸的面积大?”在学生回答之后, 出示这两张纸并重叠, 学生就会看到方格数量不同的两张纸的面积却是一样的。通过这样设置用不同方格度量面积的情境, 造成无法比较“围成的平面图形”大小的矛盾, 学生就会萌发统一方格的想法。于是因势利导地告诉学生国际上已经统一了度量面积大小的方格, 这就是面积单位。然后再开展教学, 教授到家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这样进行教学, 使学生经过学习后其认知结构自然地就得到了拓展。

综上所述, 利用知识的整体和局部之间、新旧之间、不同特点之间的差异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 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动机和欲望, 有助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理解并掌握知识, 主动完成将知识结构内化为认知结构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强化应用意识, 应用认知失调理论促进数学教学, 以使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利昂·费斯汀格 (著) 郑全全 (译) 认知失调理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9

[2]郑全全人际关系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3]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构建“三元结构”模式理论 篇2

关键词:三元结构;广东;心理健康教育

所谓“模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某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模仿的标准样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相对规范、稳定的标准样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理论”是指构建这一教育模式的理论,而不是指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了近十年的教育实践和不断探索,构建了“三元结构”模式理论。该模式理论由几个“子模式理论”组成:

一、“三度人格结构”模式理念

教育理念是培养中小学生良好人格素质的理论前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宗旨是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最根本的是构建中小学生良好的人格素质。良好的人格结构包含什么?什么是中小学生良好的人格素质?如何有效地构建中小学生良好人格素质?我们探索和构建了“三度人格结构”模式理念,也叫“3D理念”。

“3D理念”是心理健康教育“三元结构”模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统领和影响着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以及教育发展方向和教育效果的全局。

1.三度人格结构

(1)认知态度。认知态度指个体对事物和自身的认知能力态度。它是人格构成的自质态度表现,属于个体自我认知态度范畴,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意识、自信心理、自卑心理和认识事物的动机、精神、态度、能力等等。人的认知素质能力和态度,特别是自我认知的能力和态度是人格构成的最本质的成分。它是人格心理表征意象,也是人格基础。

(2)气质风度。气质风度是个体人格修养的结果表象,也称“气质表象”。它是人格养成之后所展示出来的气质表现,属于个体气质表象范畴,包括气度、风度、情绪、情感、幸福感、意志力、耐挫力、亲和力等综合心理素质。个体的气质表象既是人格构成的重要成分,也是人格修养的结果。它是人格心理的外在表象,也是人格养成。

(3)行为品度。行为品度是指个体人格构成的行为表现的品质程度。行为品度是个体人格养成的后果形象表现,属于个体品质行为表现范畴,包括学习、生活和工作行为品质表现,亲社会行为品质表现,人际沟通行为品质表现,适应行为表现,协作行为表现,创造能力行为表现等。它是人格心理表意形象,也是人格表现。

2.“3D理念”的精髓

第一,“3D理念”认为,构成人格或人格素质的成分是心理构成物,人格结构是一个“三元结构”系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目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素质,而良好人格素质由“三度结构人格”所构成。因此,教育培养的立足点、出发点和针对点是“认知态度”、“气质风度”和“行为品度”的“三度结构人格”构建;所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都要围绕“三度结构人格”这一目的任务来展开。

第二,“三度结构人格”的构建是一个包含了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心理机制的综合作用的复杂教育过程。“人格”构建是心理健康教育最专业、最精华、最本质而又最基础的问题。这一构建过程是一个专业性特强的过程,需要大量心理学原理理论和知识的介入;这一构建过程既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建构,也有教育内容、方法和管理途径的具体建构。因此,它是全方位的、专业性要求高的建构过程,也是一个构建系统工程。

第三,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发展养成的关键期,其发展形成过程需要良好的环境氛围和受到良好的教育,错过这一关键期或教育不当则人格健全会受到影响。因此,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且应该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三性教育内容”模式理论

“三性教育内容”是“三度人格结构”模式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三性教育内容”模式理论也叫“3X理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论。

1.“三性教育内容”模式

(1)补救性教育内容模式。它是以补救学生心理障碍疾病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内容体系和咨询治疗活动形式。学生心理障碍疾病主要指个性缺陷、人格障碍、行为偏差等。矫治补救主要是通过心理咨询治疗、人格障碍矫治、学习障碍消除、行为矫正等。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以矫治问题、消除障碍为主,以问题反应性干预为主。

(2)发展性教育内容模式。它是以学生心理素质发展需要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内容体系和教育辅导活动形式。学生心理素质主要指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完善能力等,教育内容主要是人格发展性内容、学习发展性内容和适应发展性内容,具体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意识、自信心建立、情绪调节、意志磨练、学习态度、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教育内容。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以发展素质为主、以矫治问题为辅;以前摄性干预为主、以反应性干预为辅。

(3)创造性教育内容模式。以开发学生智力潜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内容体系和培养指导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智力发展、开拓精神、扩散思维、创造能力是主要任务。这一模式特点一是潜能开发,二是创造过程需依赖其他学科知识。

2.“3X理论”的内涵

第一,发展性教育内容模式是构建“三度人格结构”模式的主体基础,也是“三度人格结构”模式构建的根本保证。所谓心理健康实质上是人格的健全完善,人格健全则心理活动、行为表现就呈常态,折射出来则是心理健康状态。因此,发展性教育内容模式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内容。

第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以发展性教育内容模式为主体方向,以创造性教育内容模式为发展标的,以补救性教育内容模式为辅助形式。这一基本原则既符合教育规律,又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理解为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方向和主体形式。

第三,发展性教育内容模式是以中小学生群体的年轻、健壮、发展特点为依据,以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和未来发展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的。也即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要围绕着学生“三度人格结构”的构建来进行设计。发展性教育内容与“三度人格结构”的培养内容基本吻合。

第四,“3X理论”还强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具前瞻性、前摄性和预防性;强调教育工作的重心、着力点是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强调“用学生人格素质的发展来预防和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的策略。

三、“三法互动辅导”模式理论

“三法互动辅导”是“三度人格结构”模式理念的有效培养方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的践行方法。“三法互动辅导”模式理论也称“3F理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论。

1.“三法互动辅导”模式

“三法”是认知-觉悟法、体验-感悟法、训练-知悟法。简称“认知、体验、训练”三法。

2.“3F理论”的内涵

第一,教育内容与辅导方法相结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内容是方法的基础和载体,方法是内容的演绎和手段,内容和方法结合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保证。

第二,无论是精神分析理论学派、行为主义理论学派,还是认知理论学派、心理健康教育学派,各学派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颇多。但是,诸多学派的教育方法都离不开这三种最基本的方法。中小学“发展性教育内容模式”,同样也离不开这三种基本方法。

第三,“认知、体验、训练”三法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的(如示意图),其教育功能和教育效应往往是整体性的,难于分辨。但是,三法各有各的作用,作用层面也有所侧重,“认知”是通过教育等方式,改变对事物(问题)的认识、觉悟和看法,是带有理性和根本性的;“体验”是通过亲身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对事物(问题)的体会、感觉和感悟,是带有感性认识的;“训练”是通过专业指导,对事物(问题)甚至是行为进行逐渐矫正而促成知悟,是带有强迫性的。

第四,“认知、体验、训练”三法是互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如示意图,“认知”一旦变化,会影响“体验”和“训练”的效果;“体验”能作用于“认知”和“训练”;而“训练”同样能反作用于“认知”和“体验”。“三法互动辅导”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或心理问题的消除具有良好的效果。

四、“三维环境氛围” 模式理论

环境的育人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也是不可轻视的。“三元结构”模式理论十分重视环境育人。“三维环境氛围”模式理论也叫“3H理论”。

1.三维环境氛围

环境氛围包括自然环境氛围和人际文化环境氛围。“三维环境氛围”主要指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三个环境氛围。由于这三个环境氛围中有学生、家长、教师的三维人际(包括文化)环境氛围,因此,“三维环境氛围”就泛指学校、家庭、社区的自然、人际、文化环境氛围。

2.“3H理论”的内涵

第一,“3H理论”认为,环境氛围是一个“心理场”,也是一个心理环境。心理环境是指对人的一切心理活动、行为发生实际影响的氛围。良好环境是一个轻松、和谐、温馨、舒畅的氛围,具有调节心境、陶冶情操、养成性格、引人向上的功能。一个人置于良好环境氛围之中会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从而优化心境。

第二,“学校 、家庭、社区”构成了一个环境氛围。它包括自然环境氛围(如建筑物等硬件建设环境、山水绿化等自然环境)和文化娱乐、历史传统等氛围环境。“学校、家庭、社区”三维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教育氛围整体,共同对学生的心灵起着影响作用,彼此不可替代,不能相互抵消。因而,除了重视学校环境氛围建设外,还应重视社区和家庭环境氛围的建设。“3H理论”认为,“学校、家庭、社区”三维环境蕴含着巨大的教育内涵,具有无限的教育能效,但一般不易被看到,属于隐性教育能效,其特点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因此,环境的教育能效是细水长流的,有助于学生心灵的熏陶。

第三,“学生、家长、教师”是一个人际环境氛围。这个人际文化环境氛围包括了人际关系、风气融洽、情感修养、文化含量、娱乐活动、教养方式等环境因素,共同对学生心理起着影响作用。如同学、家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文化修养程度、精神作风、气质、言行举止表率、爱好、个性、态度、关爱教育方式以及人际和谐关系等,都同样影响着学生的心态和成长。“学生、家长、教师”三维环境的教育能效属于显性的,有利于个体学生美好心灵的感召和价值观念的养成。

第四,“3H理论”认为,人与环境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又相互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要使环境变成“环境育人”氛围。而在“环境育人”氛围中,学校和教师的影响是相当重要的,起着主导作用。

五、“三预保障机制”模式理论

“三预保障机制”模式理论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运作管理层面的模式理论,简称“3Y理论”。

1.三预保障机制

“三预保障机制”是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活动和行为采取有效的“预防、预警和干预”的保障机制。具体来说,“三预”保障机制是:

(1)建立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机制。中小学校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按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

(2)建立学生心理疾病的“预警”机制。学校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测试、分析和个别跟踪,一旦发现个别学生心理异常,及时发出预报警示,并采取教育对策,加强个别辅导治疗,做到防患于未然。

(3)建立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机制。学校建立应急干预机制,一旦学生出现心理危机、过激行为和突发事故,立即启动危机处理预案,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保障事态得到控制,减少伤亡和损失。

2.“3Y理论”的含义

第一,“3Y理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心理健康为本”。“心理健康为本”就是要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要坚决推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以健康心理战胜心理问题。“心理健康为本”是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杜绝人身安全事故发生的最根本的途径。

第二,“3Y理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倡导和坚持“预防为先、预防为主”的原则。“预防为先、预防为主”是降低心理问题出现、减少人身伤亡的有效办法。因此,“三预”保障机制从教育活动层面上、教育管理机制上保障: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有效培养、减少学生心理失衡和过激行为、降低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率、有效控制学生的偏激行为。

第三,“三预”保障机制既是一种工作“机制”,同时也是一套管理“措施”和一个应急“方案”。“三预”保障机制,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化解、消除学生的心理疾病(起着预防作用),而且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迅速启动干预的方案和作出应急处理(起着保障作用)。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3Z理念”、“3C理论”、“3F理论”、“3X理论”、“3H理论”和“3Y理论”构成了“三元结构”模式理论体系。“三元结构”模式理论有效地指导和促进了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运行和迅速发展。

注释:

[1]3D 指“认知态度”、“气质风度”和“行为品度”的“三度”(Du)。

[2]3X指补救性、发展性、创造性的“三性”(Xing)。

[3]3F指认知-觉悟法、体验-感悟法和训练-知悟法的“三法”(Fa)

[4]3H指学校、家庭、社区的“三环境”(Huanjing)。

[5]3Y指预防、预警和干预的“三预”(Yu)。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电邮:wufake@scnu.edu.cn)

数学理论结构 篇3

弗洛姆以对于现代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和性格结构的深入关注为研究的切入点, 以独特的视角丰富和深化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作为一种批判的哲学, 与马克思哲学指向政治和经济领域不同的是,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更多的是转向了文化领域, 正如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所看到的那样, 法兰克福学派出现了批判主题的创新, 他们关注和批判的焦点是文化。他们从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现代国家等方面, 对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面对的矛盾与困境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现与批判。弗洛姆以其独特的观察和分析的视角将他的理论触角探入人的心理这一微观领域, 对现代社会人的心灵异化进行分析, 最后将目光锁定在了人的社会性格的异化上, 他的研究深入到人的需求和性格结构, 触及到了西方文化危机的深层。

弗洛姆从分析人的生存需要入手, 提出人本质上需要一种与世界的结合, 这种需要的满足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人实现了与外界的联系, 却丧失了自我身份感, 由此产生了异化的人格;另一种是:人实现与外界联系的同时也保持了人自身的完整性, 实现了作为人的意义的存在。前者必然导致病态的人格, 后者才能展现出健全的人格。

弗洛姆指出, “依照人性的特征和规律发展成熟, 他的精神就会健康。” (1) 那么, 人性的特征和规律是什么呢?他认为:“与他人联合在一起, 与他人相关连的需要, 是人的迫切需要, 这种需要是否满足决定着人的精神健全问题。” (2) 在这里, 弗洛姆将人性理解为一种与他人相结合的需要, 这种需要既不是钱财和权力等功利的需要, 也不是因依附于他人或控制他人而获得暂时的心理满足感的心理需要。

通过对人的特质的挖掘, 弗洛姆向我们展现了人的真正需要, 他认为, 人不仅具有作为动物的意义而存在的与其他动物相同的物质、生理等方面的需要, 而且还具有作为人的意义而存在的需要和感情, 即与他人相联合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求生命之根基的需要、身份感的需要、倾向性及献身目标的需要。在他看来, 这些需要的满足才能使人成为一个精神健康的人, 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但同时, 他提醒我们, 尽管资本主义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但社会性格的发展却是不健全的, 人性依然是扭曲的, 人已经陷入了一种深度的心灵异化。弗洛姆认为, 现代人摆脱了自然的束缚, 自由了, 但同时也变得孤立无援了, 使人无法获得一种归属感, 这使人惶惶不安、孤独和恐惧, 于是自由成了沉重的负担, 想尽办法逃避它。为了摆脱孤独, 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宁静和安全感, 一个人就必须建立一种与世界的联系, 找到一种可以依靠的力量, 弗洛姆把人的这一要求称为归属要求, 并将其看作人的根本需求。

然而,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 那种通过爱与创造性的活动, 在人与世界之间建立起的, 充分肯定个人的独立性的联系是无法实现的, 因为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决定了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而不是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要, 这使人越发地恐惧和害怕孤独。于是, 个人转而希望通过完全放弃自己的个性、完整性以致自由, 使自己与别人合为一体, 来克服与外界相隔离所造成的孤独感和恐惧感, 这样个人与某种整体和权威相趋同, 并由此获得了社会归属感。这种社会归属感妨碍了健全人格的生成, 也必然导致人格的异化。

弗洛姆立足于现代人的社会归属需要, 从对现代人的心理分析入手, 为人们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心灵的深度异化打开了一个窗口。他对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的分析, 使人们更加认清了现代发达的工业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 人的心灵虽受到了极度的压抑但全然不知, 这是人的悲哀。

弗洛姆理论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生存困境和生存模式, 更重要的是激发一种行动的力量, 唤起人的心理、感觉、意识形态等文化领域的革命。不仅如此, 弗洛姆还力图通过健全人的心理, 使人由重占有转变为重生存, 以建构一个健全的社会, 他为我们构想了未来健全人格即生产性社会性格的生成之路, 并指出这“关键在于生成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取代现存的异化的存在模式。” (3)

弗洛姆延续了法兰克福学派解决问题的方式, 强调了文化要素的重要地位, 强调了文化变革对人的生存方式变革的重要性, 并从社会心理和社会性格的微观层面拓展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视阈, 是对法兰克福社会批判理论的丰富、发展和深化。

2 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不断发展着的理论, 马克思认为, 每个时代总有它自己要面对的问题, 准确地把握这些问题和恰当地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的理论和思想就会将社会向前推进一大步。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弗洛姆肯定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有效性, 并以一种时代的目光审视着变化了的世界, 他把眼光放到现代人的现实生活上, 将马克思哲学置于历史境遇变化了的社会态势, 从实践出发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时代意义上的理解和阐释, 他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从心理和文化的角度, 为马克思的理论注入了新鲜的内容, 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弗洛姆具有与马克思相同的理论旨趣, 他们都把理论研究的目标放在人的全面解放上, 而弗洛姆是通过对人的内心深处的关怀, 从人的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的独特视角对马克思理论进行深入的阐释与丰富, 这并没有冲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 而使马克思的形象不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使马克思主义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弗洛姆的理论向我们昭示了, 马克思哲学对于人类的意义是历史地呈现和揭示出来的, 对现代人生活困境的关注以及理论诉求, 使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在更广阔、更深远的领域得以展开。

弗洛姆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继承了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 并将批判的视角转向了社会性格结构和心理层面。这不仅发展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 而且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批判意义。弗洛姆所倡导的通过微观心理革命解决问题的思路, 使马克思主义呈现了丰富的现代性价值。

弗洛姆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 是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置于现代工业的现实社会之中, 使二者进行对话和融合的产物。这种研究方法和理论走向也为今天深入挖掘和阐发马克思哲学当代性, 实现现时代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沟通和对话, 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具有方法论意义。同时这也向我们展现了马克思哲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本质。

当我们站在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角度来理解弗洛姆的理论时, 可以清楚地看到:今天社会的变迁, 人类面临着新的困境, 弗洛姆的性格批判理论使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焕发出新的活力, 使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借助现实生活的当代意义的充分的自我肯定而得以彰显。

摘要:弗洛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毕生致力于对马克思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综合, 从人的心理机制、性格结构等方面对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展开了批判。他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丰富和深化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也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弗洛姆,性格结构批判理论,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详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11.

[2]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详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24.

[3]衣俊卿等.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214.

[1]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

西方新资本结构理论评述 篇4

[关键词]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理论评析

20世纪70年代末,不对称信息理论应用于企业融资决策,从此逐渐形成了一支新的理论体系——新资本结构理论。其中,代理成本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优序融资理论是基于不对称信息理论建立起来的;控制权理论、产品/要素市场理论、市场相机抉择理论则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资本结构。除此之外,一些学者提出了以实证分析的方法寻求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各种因素,被称作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学派。

一、代理成本理论

代理成本的定义为:包括设计、监督和约束利益相冲突的代理人之间的一组契约所必须付出的成本,加上执行契约时成本超过利益所造成的剩余损失。代理成本理论把资本结构的安排看作是解决代理问题的一种手段,认为最优资本结构就是使代理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代理理论通过企业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委托代理关系和由此产生的代理成本这一崭新的视角来研究企业的资本结构,它相对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中的权衡理论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它认为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是内生的,资本结构的选择取决于企业相关利益者利益均衡的结果。

二、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模型的基本思路是:企业内部人比外部投资者更了解企业内部情况,内部人通过适当的企业行为传递出有关信号,向外部投资者表明企业的真实价值。由于不同资本结构会传递有关企业真实价值的不同信号,企业管理者将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以增强正面效应的信号,避免负面效应的信号。信号传递理论认为通过资本结构向市场传递有关企业经营的信息,可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从而影响企业的价值。相对于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在关注对内部人激励的同时强调了内部人对外部人的激励。

三、优序融资理论

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可以被外部投资者解释为好的或是坏的消息。负债率上升,表明企业经营者对未来有较高的期望,企业的市场价值也会随之增加。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一般采取的融资顺序是内源融资,发行债券,发行股票。按照以上顺序进行融资,企业得到的资本结构即为最优的资本结构。每个企业的具体的最优资本结构是不同的,但融资的顺序应该相同。

优序融资理论在整个资本结构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资本结构理论仅仅从静态的角度研究最优资本结构的存在与否,它把公司融资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分析了企业融资的先后顺序。此外,优序融资模型集中在对管理者动机的分析上,而非市场价值最大化的原则上,这对资本结构理论是一个重大突破。

四、控制权理论

资本交易不仅会引起剩余收益的分配,还会引起剩余控制权的分配。控制权理论侧重于研究剩余控制权的分配问题。Harris和Raviv是最早研究资本结构如何影响公司控制权分配的理论的学者。他们认为对于经理来说存在着一种权衡:随着经理股份的增加,其掌握控制权的概率增大,从而收益也增大;如果经理股份增至太大,则更有能力的潜在竞争者成功取代经理的可能性会减少,从而企业股权代理成本增加,企业的价值及相应经理的股份价值就会减少。所以,最优的所有权份额是掌握控制权带来的任何个人收益同自有股份的资本价值损失相权衡的结果。

控制权理论把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相联系,分析资本结构是如何通过公司治理结构来影响企业市场价值的,这是它与其他资本结构理论的显著区别。

五、产品/要素市场理论

20世纪8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得到蓬勃发展,一些学者试图从横向来扩展对企业资本结构的考察,开始考虑经济中的实质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相关研究分为两类,一类研究公司资本结构和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经营策略之间的关系。Brander等(1986)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债务水平与其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正相关。另一类研究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产品或要素的特征之间的关系。Titman(1984)发现,当企业处于经营危机时,企业调整资本结构使得只有在清算的收益大于清a算行为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时才会对企业实施清算行为。

产品/要素市场理论将产业组织理论与公司金融理论相结合来研究产业组织与资本结构的互动问题,并且该理论涉及到了企业在现代市场竞争中所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战略和产品特性之间的关系。

六、市场相机抉择理论

行为金融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获得了快速发展,同时也被应用于公司融资中。市场相机抉择理论认为在不完全市场中,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相机行为可以获利。Baker等(2000)研究发现,公司在股票低回报率时期到来之前倾向于发行股票,而在股票高回报率时期到来之前倾向于回购股票。2002年,他们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在非完美的资本市场上企业的相机抉择行为对企业资本结构有持久的影响。因此,对企业而言,没有一个最优的资本结构,企业的资本结构只是企业历史上有意的市场相机抉择行为的累积结果。

市场相机抉择理论关注资本市场在企业融资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在现实中市场时机是影响公司融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企业融资行为与资本市场环境密切相关。

七、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学派

该学派认为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很多,所以不应该像权衡理论那样只局限于与负债相关的收益和成本的研究。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公司自身因素,包括资产结构、公司规模、非债务税盾、成长性、盈利能力等;(2)行业因素;(3)宏观制度性因素。

公司自身因素方面影响较大的当属Titman等(1988)的成果,他们认为影响资本结构的企业特征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企业规模、资产担保价值、成长性与资本结构正相关;获利能力、非负债税盾、收入变异性与资本结构负相关。

对于行业因素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行业公司的资本结构具有显著差异,也有研究结果表明该差异不显著。Bowen等(1982)发现大约27.5%的美国公司间资本结构差异可以由公司所处的行业来解释。

能够影响资本结构的宏观经济因素很多,但这些因素不易指标化,因此该层面的研究成果不多。Booth等(2001)发现,证券总市值/GDP、银行总贷款/GDP、实际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几个宏观经济变量能够对17个国家总债务比率27.5%的变化做出合理解释。

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学派侧重于实证检验,通过收集大量数据,运用一定的数学和统计方法分析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纵观各种资本结构理论,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学派的实证分析更有助于企业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做出最佳的融资决策。但是,由于不同的学者所收集的样本数据存在很大差异,所采用的检验方法也有所不同,导致同类研究的结论往往不尽相同,甚至出现了相反的结论。

参考文献:

[1]J. Brander, T. Lewis, Oligopoly and Financial Structure: The Limited Liability effect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 76:956-970

[2]S. Titman, The Effect of Capital Structure on A Firm's Liquidation Decis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J], 1984, 13:137-151

[3]Baker Malcolm, Jeffrey Wurgler, The Equity Share in New Issues and Aggregate Stock Returns [J], Journal of Finance, 2000, 55:2219-2257

[4]Titman, Wessels, 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 [J], Journal of Finance, 1988, 43:1-19

[5]Robert M. Bowen, Lane A. Daley and Charles C. Huber Jr., Evidence on The Existence and Determinants of Inter-Industry Differences in Leverage [J],Financial Management,1982,11(4):10-20

[6]Laurence Booth, Varouj Aivazian, Asli Demirguckunt and Vojislav Maksimovic, Capital Structure in Devolping Country [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1,1:87-130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综述 篇5

利率是金融中最重要的变量, 也是经济中最重要的变量之一。大量的经济学者与金融学家都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不仅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是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分以下几个主要部分:首先对利率期限结构的早期理论进行简要阐述, 然后介绍自B-S公式出现以来利率期限结构模型进行综述, 文章的最后对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前沿问题作一些列举与归纳, 并进行简要的总结。

二、利率期限结构的传统理论

1. 纯预期理论是非常早期的理论

它是由Fisher首先提出来, 经Hicks和Lutz进行改善与补充形成。该理论的核心假设认为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等于利率期限结构隐含的远期利率。即:E (Rsn) =Rn, n+1。其中Rsn表示n期后短期利率的预期, Rsn表示利率期限结构所隐含从第n期到第n+1期的远期利率。该理论还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假设: (1) 市场无摩擦。 (2) 投资者对未来的利率预期是相同的。 (3) 投资者足够理性, 只要求投资期间收益最大, 不会偏好某种特定期限债券。基于上面的假设, 对于n年的长期利率, 同样有:

2. 流动性偏好理论

该理论由Hicks提出, 他认为持有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应该得到更多的补偿, 并且相当的利率变动对长期债券影响更为深远。因而得出长期利率要比短期利率高的一般性结论。

3. 市场分割理论

该理论由Culbertson提出, 该理论认为不同期限的债券对投资者而言, 是完全不可替代的。该理论是以不同期限的债券由各自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决定这个假设为前提的。在该理论下, 短期债券与长期债券完成独立, 不会相互影响。

4. 优先置产理论

该理论由Modigliani and Sutch提出, 其综合了前人的研究, 认为长期利率由短期利率加置产升水得到。

三、现代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自从B-S期权定价公式出现之后, 一些金融学者就想运用数理基础, 构造比较精致的利率期限模型。在引进这些利率期限模型之前, 先简单介绍下这些模型中所用到的术语与符号。然后对其进行必要的分类, 最后对单因素模型与多因素模型进行一些结论性的总结

利率期限模型所体现出来的不确定性都是在一个完备的概率空间 (Ω, Ft, P) 和由标准布朗运动W (t) 所产生的σ-域F t, 其中t>=0。F t, 也称W (t) 的滤波过程。以B (t, T) 表示到期时为T面值为1的债券在t时的价值。同时, 以f (t, T1, T2) 表示在时刻t接受自T1时刻开始到T2时刻结束的无风险债券的收益率, 即为t时刻从T1时刻开始到T2时刻的远期利率。

最开始的研究是假定利率服从drt=μ (rt) dt+σ (rt) dWt, 根据费曼卡茨定理, 我们可以将这个随机微分方程变成一个偏微分方程, 最后根据此偏微分方程求解。

后来把带均值回复的随机微分过程引入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假定利率服从O-U均值回复过程, 即drt=K (μ-rt) dt+σdWt,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维萨切克, 因而此模型也称维萨切克模型。同样我们也可以根据费曼卡茨或直接根据伊藤公式得到偏微分方程

基于此基础研究, Cox, Ingersollt和Ross建立了一个一般均衡下的利率模型, 即其利率过程满足下面的随机过程:, 其中k、Θ, 与σr均为常数。Hull和White构建了一类模型, 将以前的模型都包括进来, 并给出了利率模型最一般的假定:drt= (θ (t) -k (t) rt) dt+σ (t) rtβdwt。

最近, 有经济学者对这个均值回复模型基于仿射函数进行了许多改进, 最典型的一类改进就是引入了跳过程, 将随机微分方程改为。并根据上述同样的方法过程求得其解。

在单因素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研究的基础上, 由于现实中不仅只有一个波动率因素影响利率。因而两个或多个波动率因素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也渐渐走入有关的金融文献。主要的研究学者有Langetieg、Schwartz、Jarrow和Morton。但无论是单因素模型, 还是多因素模型, 都是基于维纳过程与B-S公式。

四、总结

作为使用资本的成本与资本的使用价格, 利率在有效流通与配置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经济学理论对利率的研究文献与相关结论已然举不胜举。由于无风险利率在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中占特别重要的位置, 因而人们对无见险利率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因为现实中还有一些真实的影响因素无法度量, 更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 因而只能得出数理推导与一般性结论。

参考文献

[1]COX J C, INGERSOLL J E, ROSS S A.A theory of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数学理论结构 篇6

关键词:修辞结构理论,语篇结构标注

1. RST理论的提出

“修辞结构理论”由美国学者W.C.Mann和S.A.Thompson于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的, 它重点研究语篇内各个层级间的修辞结构, 所以命名“修辞结构理论”。RST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句际关系, 层层推进, 直至整个语篇。这些关系有时由关联词语在语言表层体现, 有时则完全隐含。恰恰是这些隐含的语义关系, 历来是形式语言学比较头疼的问题。RST避开形式主义语言学对语篇表层关联词语的研究的束缚, 而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支撑对语篇结构关系进行研究。从功能的角度研究语篇结构关系, 通过描写语篇内部结构关系来说明语篇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弥补了形式主义语言学的这一缺陷, 为语篇结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崭新的思路。

2. RST的主要内容

2.1 基本观点

RST的出发点是从功能的角度研究句际关系, 语篇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是RST关注的焦点。RST认为, 一个语篇之所以会产生整体性与连贯性的效果, 是因为每个组成部分都直接间接地服务于作者共同的目的。语篇各部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语义关系, 即修辞结构关系 (Rhetorical Structural Relations) 。Mann和Thompson明确指出, 语篇关系集是一个开放的集合, 这意味着原则上这个集合是无限的, 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充。但是实际过程中, 经常使用的关系却是有限的。换句话说, 无限的语篇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有限的语义关系来体现。RST命名和定义了20多种结构关系。

2.2 理论机制

RST理论通过描述语篇组成部分间的修辞关系来分析语篇, 这些大小不一的组成部分就称为结构段 (span) 。各部分通过不同的结构关系组成更大的结构段, 直至形成完整的语篇。语篇的结构段可大可小, 结构段越多, 语义关系也就越复杂。绝大部分结构段间的修辞结构关系具有不对称性的语义特征, 依照其功能, 可以分为核心结构段 (Nucleus) 和辅助结构段 (Satellite) 。核心结构段又可分为单核心结构段和多核心结构段, 但核心结构段由一个核心结构段和一个辅助结构段构成;多核心结构段没有核心和辅助之分, 属于并列关系。

RST分析的具体步骤分两步:1) 篇位切分;2) 确定结构段。RST关系分析结果可采用树形结构图表明, 由竖线和带箭头的弧线组成, 其中竖线用来确定核心结构段, 弧线用来表示结构段之间语义关系并加以命名, 箭头则指向核心结构段。整个树形图可以直观地体现核心结构段和辅助结构段之间的关系。整体语篇中的各个语篇单元都用数码按序标明。为直观起见, 这里以证据关系为例来说明RST如何用结构树来表明各层次结构段间关系的。

3. 理论应用

通过以上介绍, 我们对这个理论本身有了初步了解。那么, 具体到自然语篇当中, 该如何用此理论进行语篇层次上的结构标注呢?作者就以“How do students around the world get to school?”为例进行试探性分析。语篇原文及篇位切分结果如下:

篇位1.How do students around the world get to school?

篇位2.In North America, most students go to school on theschool bus.

篇位3.Some students also walk or ride bikes to school.

篇位4.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things are different.

篇位5.In Japan, most students take trains to school,

篇位6.although others also walk or ride their bikes.

篇位7.In China, it depends on where you are.

篇位8.In big cities, students usually ride bikes to school ortake buses.

篇位9.And in places where there are rivers and lakes likeHongshanhu and Kaishandao, students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oat.

篇位10.That must be a lot more fun than taking a bus.

该语篇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

4.对RST的基本评价

RST作为一种新的语篇结构理论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 它采用功能主义的方法, 摆脱了形式语言学在语言表层的束缚, 通过描述语篇各个结构段间的语义关系来分析语篇, 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其次, 修辞结构理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它利用树形图对语篇作出的分析一目了然, 简洁明快。再次, 语篇结构关系集的开放性, 可以保证该理论的动态发展。

作为发展中的理论, RST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 RST理论的描写范围仍局限于书面语篇, 对口语体、对话体语篇的研究有待进一步进行。其次, RST分析者因为经历以及各自预期目标的不同, 描述结果也会有所差别。因此, RST分析不可能绝对可靠, 它无法摆脱主观性的影子。

综上所述, 修辞结构理论是考察语篇结构关系的理论模型, 同时又具有形式化的特征, 所以可以用来指导语篇结构标注。但是, 作为正在发展中的理论, 也有其不足, 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Mann W.C.&S.Thompson.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A Theory of Text Organization[M].ISI/RS-87-190, 1987.

[2]Marcu D.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iscourse Parsing and Summarization[M].Cambridge, Massachusetts:MIT Press, 2001.

[3]王伟.“修辞结构理论”评介 (上) [J].国外语言学, 1994 (4) :8-13.

[4]王伟.“修辞结构理论”评介 (下) [J].国外语言学, 1995 (2) :10-16.

数学理论结构 篇7

1 控制权理论

Havvis和Revive等人最早将控制权引入到了对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之中。控制权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企业经理们存在着对企业控制权的偏好, 他们可以通过改变企业的融资结构来影响企业控制权的分配, 进而对企业的市场价值产生影响。虽然在名义上由企业的所有者即股东选举出的董事会是企业的控制者, 但在实际执行中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效果要比规章制度上显示的弱很多。而对于偏好企业控制权的经理们来说, 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将企业的内部资本即未分配利润用于企业投资。所以, 对于不愿失去企业控制权的经理们来说, 企业理想的融资结构顺序应是先内部融资, 然后发行股票, 再发行债券, 最后银行贷款。但如果从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约束机制的建立的角度来看, 企业应采用的融资结构顺序却正好相反。在现实中, 企业正是通过两种融资结构的平衡来确定企业的融资结构顺序的。

2 融资契约理论

融资契约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分析了融资方式与控制权分配之间的影响关系。融资契约理论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如果企业的投资者想要将企业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么企业就应该通过发行有投票权的股票进行融资,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的选择就是让企业经理成为投资者的雇员。其次, 如果将企业的控制权掌握到企业经理的手中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最有利的, 那么企业就应该以发行无投票权的股票如优先股进行融资。再次, 如果企业的控制权应该掌握在谁的手中对于企业的发展更有利需要依据企业经营的状态来决定, 那么企业可以先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之后企业可以通过一定阶段经营业绩的评测来考量企业经营状态的好坏。如果证明这一阶段企业经营的业绩不好, 则企业的控制权就应由投资者来掌握, 否则就应由企业经理来掌握。当在企业经营状态较好的情况下由企业经理掌握企业的控制权是有效的, 那么企业就可以采取发行债券的融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经理保持企业控制权的能力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够按期履行债务合约。企业不履行债务合约的所导致的结果一般有两种:企业改组和清算。当企业的外部条件依然较为良好时企业经理不履行债务合约, 企业很可能将会进行改组, 企业继续存在。当企业因为自己所面临的外在条件较为不利而无法履行债务合约时, 投资者会对企业进行清算, 企业不再继续存在。于是, 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的方式实际上就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依据企业经营的状态来分配企业控制权的机制。概括来说, 融资契约理论认为, 在对企业控制权的安排问题上, 如果企业经理人对企业的经营是有成效的, 那么企业的控制权最好是掌握在企业经理人手中。如果由企业经理人控制企业不能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则企业可以依据企业的状态实行企业控制权的分配。如果这样做投资者的利益还是不能等到充分的保护, 那么企业的控制权就应该全部转移给投资者。融资契约理论提出的这三种控制权结构表明在企业融资方式的安排上, 首先可以考虑发行无投票权的优先股, 其次可以考虑发行债券或者少部分具有投票权的股票, 最后才会考虑通过全部发行有投票权的股票进行融资。

3 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企业的金融成长周期理论是上世纪70年代由韦斯顿和布里格姆 (1978) 针对企业在不同的时期阶段其融资渠道来源的发展变化而提出的一种企业融资理论。企业的金融成长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在企业的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 企业由于规模和信息约束条件不同会导致其资金需求情况有所不同, 进而影响企业的融资结构发生变化。在企业处于创立期时, 企业由于经营时间短规模较小并且缺乏财务审计, 其经营信息不充分且封闭, 企业很难获得外源性的融资, 企业此时主要依靠的是内源性融资;当企业发展到了成长期之后, 快速扩张的企业对投资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时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经营业绩, 企业可用于抵押的有效资产增多, 企业信息的透明度也大为提升, 企业逐渐更多的依赖于外源性融资, 比如风险投资、场外市场、证券市场等;当企业发展到了成熟期之后, 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并且盈利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企业的融资途径选择面较宽, 既可以在具备条件时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有价证券融资, 又可以选择金融机构贷款融资, 企业的融资缺口问题得到较大程度的化解, 即随着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的发展变化, 企业的外源性融资约束逐渐由紧变松, 企业的融资渠道逐渐由内源性为主转向外源性为主。

4 对新融资结构理论的评价

新融资结构理论的控制权理论、融资契约理论、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从企业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相互关系和次序以及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途径着手探索企业资本结构的本质规律, 较好的反映了企业资本结构和融资选择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内在关系, 对于企业的融资决策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但我们也应看到, 各种理论都有自己既定的假设前提, 其结论针对企业现实情况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在应用这些理论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崔秀丽.企业融资结构及其优化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03.

[2]张捷, 王霄.中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与融资结构变化[J].世界经济, 2002 (09) .

数学理论结构 篇8

关键词:马克思,产业结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一、马克思的产业结构理论

严格意义上讲, 马克思并没有自成系统的产业结构理论, 甚至并未使用过“产业结构”这样的名词。但产业结构的思想不仅蕴涵在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研究过程中, 也同样蕴涵在剩余价值、资本循环周转、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等理论的研究过程中, 因此也可以说, 马克思的经济学孕育着其产业结构理论的雏形。

因为, 马克思是以社会再生产的中观层面, 即国民经济产业层面的视角, 来研究社会再生产问题, 研究过程中涉及到产业均衡状态的实现、比例协调及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相应地, 马克思的产业结构理论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对产业的定义

他说:“资本价值在它的流通阶段所采取的两种形式, 是货币资本的形式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它属于生产阶段的形式, 是生产资本的形式。在总循环过程中采取而又抛弃这些形式并在每一个形式中执行相应职能的资本, 就是产业资本。这里所说的产业, 包括任何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生产部门。”但马克思对产业的定义是狭义的, 因为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 马克思认定的产业有三个特征:第一, 产业只限定在物质生产部门;第二, 产业是商品经济下的物质生产部门 (因为它包含两个流通阶段) ;第三, 产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或者市场经济) 条件下的物质生产部门。

2. 产业分类

马克思按照产品用途不同, 将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分为两大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 (Ⅰ) 和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 (Ⅱ) 。马克思认为,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 分为不变资本 (C) , 可变资本 (V) , 和剩余价值 (M) 三部分;在实物形态上, 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相应地, 将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就划分为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 (Ι) 和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 (Ⅱ) 。但马克思的产业分类法是基于特定历史环境和经济条件下提出的进行经济理论研究的分类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新产业部门的不断出现, 使得产业分类方法也必须随之改善。

3在产业分类的基础上, 马克思研究了产业均衡发展和比例协调关系

马克思指出,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即各种产品通过交换后, 既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 又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马克思运用图示抽象且简明的演绎了社会再生产的这一规律。

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 实现两大部类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是:

据此引出两个条件:

(1) 式说明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保持两大部类间的基本比例关系, 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必须同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相等。 (2) 式说明第一部类一年内生产的生产资料价值应等于两大部类一年内所需的生产资料价值, 只有这样, 生产资料的供给和需求才能保持平衡。 (3) 式则说明第二部类一年内生产的消费资料价值应等于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一年内所需的消费资料价值, 只有这样, 消费资料的供给和需求才能保持平衡。这三个平衡是实现简单再生产的基本条件。

在扩大扩大再生产条件下, 实现两大部类均衡发展的条件是:

(4) 式说明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也要保持两大部类间的基本平衡, 即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 (Δv) 和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 (m/x) 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 (Δc) 。 (5) 式说明两大部类一年内生产资料的供给和需求必须保持平衡。 (6) 式说明两大部类一年内消费资料供给和需求必须保持平衡。这三个条件是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

由此可以看到, 马克思通过对两大部类均衡发展和比例协调关系的分析, 揭示了社会再生产的变动规律, 论证了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就必须对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进行补偿;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还必须对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进行追加。这两个补偿和追加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虽然马克思的抽象分析阐明了社会再生产的变动规律, 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产业部门繁多, 关系错杂, 相互关联, 只有实现各产业均衡发展和产业间的比例协调, 才会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 从而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4. 马克思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思想

马克思在研究两大部类均衡发展和比例协调关系时, 提出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理论, 即随着技术进步, 社会总资本中的不变资本会不断增加, 而可变资本会不断减少。列宁将这一理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结合起来时发现:技术进步条件下,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并由此得到结论, “这样我们看到, 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 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 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

从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 马克思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思想体现为三个层次:

一是单个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如马克思在对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 即工业发展的研究过程中是以简单协作为起点的, 生产要素在量上的积累, 以及分工诱发的质变使得简单协作发展成为工场手工业, 工场手工业经由生产要素在量上的积累, 以及技术进步诱发的质变发展成为机器大工业。从上述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工业从形成到成熟的升级过程, 可以看到, 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在量上体现为产业自身对生产要素的拓展, 在质上体现为对产业自身的扬弃。

二是产业结构在优先增长部门带动下优化升级的过程。马克思认为, 一个产业的优化升级不仅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还有可能衍生出新的产业。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研究表明, 工业的优化升级, 不仅会促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 吸引劳动力的转移, 还会促动以服务业为主的非生产性劳动部门的发展, 表现为雇佣双方 (资本家与生产者) 用于消费的财富增长和物质内容的拓展, 相应地, 也会吸引一部分劳动力从事服务业 (非生产性劳动) 。

三是各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马克思认为,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片面地、孤立地发展。这是因为, 一方面在第一部类的生产发展中, 追加的劳动力对消费资料的需要, 必须依赖第二部类的增长;另一方面, 第一部类生产的发展, 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所以, 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 如果脱离了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 是不可能实现的。也就是说, 各产业必须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协调发展。

5. 市场机制在产业结构中的作用

马克思的产业结构理论, 不否认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变动的积极作用。马克思的产业结构理论对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离不开市场机制的作用, 正是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通过价格变动引导着社会资源在各生产部门间合理配置, 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供给因素看, 资本, 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变动;从需求因素看, 产品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完成分配、交换, 并最终实现消费, 才能推动产业发展, 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演变。

综上所述, 马克思关于产业结构的理论阐释表明, 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合理是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关键, 产业部门的优先增长则是整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先导, 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离不开市场机制的保障。

二、对“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就“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状而言, 遵循这一规律, 就要以产业部门的均衡发展、比例协调为基础, 坚持完善市场机制,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三次产业构成, 优化升级工业内部结构,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形成科学的产业序列和高效的产业体系。

1.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根据工业化国家发展经验, 在工业化初始阶段, 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至2010年,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59847亿美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439美元, 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10.17%, 第二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46.85%, 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42.97%, 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7.5%。从发展阶段上看, 我国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因此, 现阶段正确处理农业和工业关系, 就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 提高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水平。

2.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从“十一五”时期工业结构的变动状况看, 虽然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取得较大进展, 但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工业结构的要求相比, 当前工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区域产业同构引发的资源低效率配置;重化工业中落后产能引发的高能耗、高污染现象;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没有形成协同发展机制;“中国制造”仍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

因此, 推动工业结构合理化就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引导产业转移, 推动区域产业布局合理化。建立产业转移的协调机制, 根据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主体功能区定位、资源禀赋条件、主导产业特征等实际情况, 开展招商引资, 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形成产业集群, 提高工业化水平。

(2) 推动工业节能降耗。“十二五”时期, 资源环境约束是工业发展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要推动节能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强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另一方面要控制高能耗污染行业过快增长,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推动资源回收利用在制造行业的发展, 促进循环经济模式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3) 建设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提升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 推动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推动信息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 在促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同时, 带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4) 优化行业结构, 加快装备制造业升级和进口替代, 结合区域特点和优势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引导节能环保低碳产业发展, 通过提高这些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以实现优化行业结构, 从而带动工业持续稳定增长。

3. 加快发展服务业

根据工业化国家发展经验, 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需要合理的产业结构, 完善市场化需要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给予支撑。因此, “十二五”时期,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同时, 必须加快发展服务业, 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加快服务业的发展, 就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既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 深化专业分工, 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 还要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产品类型以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由此可以看到, 研究马克思的产业结构理论, 不仅是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需要, 也是当前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践需要。“十二五”时期, 要立足于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 把握机遇与挑战,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深化改革、科学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 (德)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年出版:60-63页

[2]张昆仑.“产业”的定义与产业化——从马克思的“产业”思想论起[J].学术界, 2006年, 总第116期:105页

[3] (苏) 列宁.《列宁全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年出版66—67页

论学校心理教育的理论结构 篇9

学校心理教育的理论研究是在心理教育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将实验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理论抽象,并借助于相关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及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构建和整合的结果。

学校心理教育是指以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教育,是学校深化德育工作,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学校心理教育的理论体系是一种反映学校心理教育的一般特点和总体操作的抽象图式,集中体现了心理教育系统中的主要因素、基本结构及相互关系。这个理论体系与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密切相关,是在目标制约下构成的多层次、多种类的三维系统。根据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它应包括心理教育的学校目标系统、个体目标系统和学校组织系统三个方面。

一、心理教育的学校目标系统

学校目标系统是在实践探索基础上形成的理论结构(如图1),它是从学校整体结构上思考的,是以学校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应确定的目标为主线,对实现目标应调动哪些因素、采取哪些方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1.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

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它确定了学校实施心理教育应达到的目标体系(详见图1)。心理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和领域中实施心理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最终目的,为学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心理教育的目标由低向高分为三个层次,它既表明了学校中存在这样三项相对独立并相互影响的工作,又可以看出心理教育在实现这三层目标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体系,学校必须确定心理教育的对象及具体操作方式,形成一个在目标体系指导下的结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心理教育的目标体系是体现心理教育特殊性质和内在规律的首要因素。

2.学校心理教育的对象

心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面向对象并非仅仅学生本身。因为个体的心理活动除了与自我意识有关外,还与学生所处的环境,特别是特定环境下的人际交往有关。交往中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变化。比如,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与失败,除了自我感觉,还有家长干涉、教师评价等影响因素,成人与学生的认识一致与否,常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作用。另外,教师、家长的心理素质水平也与学生心理的产生与发展密切相关。他们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相反,他们若心理素质水平不高,常常也会促成学生出现情绪烦恼和认知失调,甚至引起某些心理问题。因此,心理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学生、教师和家长。其中,学生是心理教育的主体,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自觉地改造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增强自身免疫力。教师和家长也作为心理教育的对象,是因为他们与学生交往最密切,是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可控制变量。

3.学校心理教育的方式

心理教育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学校应根据现有条件来确定心理教育的可行方式。就目前来看,学校通过心理教育辅导讲座,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及家长,向他们普及心理学知识是简便易行的。心理教育深入课堂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也是主体性教育的要求。换言之,作为学校德育课程的内容,不能不包括心理教育。学科渗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各项素质协调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任何一种素质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要受到其它素质发展的制约。心理素质从中不仅起到内化社会要求的作用,而且对调动人的潜能、促进其他素质向社会化发展,起着中介和桥梁作用。因此,学科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是教学规律所决定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认识它、利用它,教学才能成功,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心理测量与咨询及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是学校完备心理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形式,对学生中的个别问题要及时咨询、辅导,给予矫正,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个别咨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心理教育的个体目标系统

心理教育的个体目标系统是根据学生个体设置的心理素质理论结构,也就是说,学校要完成心理教育任务,应培养学生哪些基本心理素质,这些素质之间是什么关系,培养学生这些素质在教育方式确定的前提下,应选择哪些内容和途径。这些相关问题构成了心理教育的个体目标系统(如图2)。

1.学校心理教育的个体目标

心理教育的个体目标最终是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这是以人的心理素质协调、完善、高水平的发展为特征的,它是学校心理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校目标系统得以实现的基础。目前,人们对心理素质的界定虽然还未实现统一,但是都倾向于心理素质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在教育、环境及主体实践的综合影响下,个体所具有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综合表现。这里的心理能力指的是智力以外的、与自我发展和社会适应相关的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作为个性心理素质结构应包括以下内容。

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是一种综合的、较高层次的心理素质,它区别于一般的基础素质(一般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又植根于一般的基础素质。它以一般心理品质得到充分发展为基础,并需要心理能力趋于高水平的发展,否则就不会形成人的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2.学校心理教育的内容

学校心理教育的内容既受心理教育目标的制约,也受学生生活实际的制约,特别是处在生理、心理迅速发展时期的青少年,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常常出现心理矛盾或冲突。从心理教育的主体性特征来讲,心理教育是要帮助学生解决自身面临的心理问题。所以心理教育的内容确定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与学生学习活动、交往活动、青春期发展、自我意识及升学就业指导等有关的问题开展工作。有针对性才能使学生做到自觉、自主、自愿接受教育,这样心理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会有实效。

3.学校心理教育的途径

心理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学校心理教育的实施载体。它既是心理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物质化、外显化、操作化、行为化的过程,又是实现心理教育目标与内容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心理教育决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孤军奋战,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特别是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能力,将直接推动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进展。另外,学生自我教育是实现学校心理教育功能的关键因素,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提供的都是一种帮助,只有当这种帮助转化为自助的时候,才可能生效。

三、心理教育的学校组织系统

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从整体上说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高度整合和极其复杂的工作,在实践中又是多层次、多侧面、多渠道的基层具体工作,因此,进行科学有效地组织与管理极为重要。

在学校工作中,心理教育的组织结构是多层次的,是在校长领导下全员发动和全面配合完成的,同时也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的合作。根据各方面所承担的任务和在心理教育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列出下表。

1.心理教育以学校为主

开展学生心理教育以学校为主,这是由学校内部各因素所承担的责任及其在这项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在学校内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心理教育同样如此。学校开展心理教育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每个人都要根据各自职责完成任务(参见表2),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学校心理教育的各个因素中,心理教师的主导作用最为突出。他不同于一般的执行者,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主要由他来具体操作,他与学生之间的作用也最直接。他通过上课或心理讲座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心理调适的方法,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主要由他来帮助解决。学校利用广播、板报等媒体宣传及组织知识竞赛或演讲等活动,都由心理教师具体策划完成。因此,学校的心理教师要经过专业培训,不仅要有心理学专业知识,还应有从事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敬业精神。

2.心理教育以家庭为辅

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主要是家长与子女实现心灵沟通,避免由于家庭矛盾引起学生的不良心理。当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需要家长给予心理疏导或理解安慰时,有的家长常常是火上浇油,使原本平和、温馨的家庭变得气氛紧张,因此,提高家长素质也是心理教育的内容。办家长学校在许多发达国家早已是政府行为,目前在我国由于条件所限,家长学校成了校中之校,由各学校承担了此项任务。家长通过参加家长学校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学会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教意识和能力。家长素质的提高不仅有利于与子女沟通,而且可以使家长学会做心理医生,及时有效地给予学生心理疏导,起到家庭对心理教育的辅助作用。

3.学生是心理教育的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心理教育是一种回归人性的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主体心理获得健康发展是心理教育的目标。教育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完成从“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其次,学生始终是心理教育过程的主体。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咨询、辅导,都要重视启发学生自身的心理力量,激发学生的自我潜能,引导和激励学生了解自我、改善自我,成为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最后,主体发展变化是心理教育的最终体现。教育者启发、帮助、引导、激励作用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真正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积极主动地克服自身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偏差,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研究综述 篇10

利率期限结构是指某个时点不同期限的利率组成的一条曲线, 称之为收益率曲线。它是资产定价、金融产品设计、保值和风险管理、套利以及投资等的基准。本文按时间划分分为传统、近代和现代理论进行简要介绍。

一、传统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一) 预期理论

预期理论认为期限结构向上倾斜, 期限越长远期利率越高, 且反映了投资者预期未来的即期利率会上升, 反之亦然。但该理论严格地假定人们对未来短期债券利率具有确定的预期且资金在长期和短期资金市场间的流动不受交易成本和税收的影响, 这两个假定都过于理想化, 与实际的金融市场相差太远。

(二) 流动偏好理论

流动偏好理论引入了“风险溢价”的概念。该理论假设: (1) 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的; (2) 投资者偏好短期债券; (3) 为吸引投资者投资于长期债券, 必须有一个正的风险溢价作为补偿; (4) 不同债券之间有一定的替代性。在此假设下, 该理论认为: (1) 远期利率等于预期利率加上风险溢价; (2) 长期债券收益率等于滚动投资的短期收益率加上风险溢价。

3. 市场分割理论

市场分割理论假定: (1) 投资者对不同期限的债券有不同偏好; (2) 投资者对投资组合的调整受到限制; (3) 期限不同的债券是完全不可替代的; (4) 债券市场完全由机构投资者主导。在此假设下, 市场分割理论认为期限不同的债券市场完全被分割, 每一组期限债券有自己独立的市场均衡。

二、近代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在此介绍两种静态估计方法。

(一) 息票剥离法

息票剥离法就是将息票从债券中剥离,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法估计无息票债券的利率水平。这种方法假定两个最近期间之间的利率服从线性关系, 也就是假定相邻主干点之间的贴现函数是线性关系。经过从短期到长期单个利率水平不断的单变量求解, 而后将这些利率水平连接起来构成利率期限结构。由于假定是线性关系, 利率随期限变动的描述也相对简单。对于单变量求解, 它的计算误差相对比较小, 但计算相对烦琐。

(二) 样条估计法

样条估计法主要通过一个贴现函数将不同时期的息票和本金贴现到当前, 函数形式如下:

di=ml+θ (ml+1-ml) , θ= (i-1) n/ (k-1) -ml, 其中ml是小于[i-1]n/k-1的最大整数。对于k的取值, 分别选取3和4, 并比较他们的估计结果。该方法的误差比起变量求解相对较大, 但有着计算简单的优势。

(三) Nelson-Siegel模型

该模型通过建立远期瞬时利率函数, 推倒出即期利率的函数形式。该模型适合于估计债券数量不多情况下的利率期限结构。

Nelson和Siegel利用Laguerre函数来建构模型, 推导出隐含的即期收益率曲线为:

Nelson-Siegel模型的收益率曲线受到三个参数β0、β1、β2的 (即长期因子、短期因子和中期因子) 影响。τ决定了指数函数的衰减速度, 其值越大对长期利率的拟合度越好。

三、现代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现代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是指依据均衡及无套利理论建立起来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这类模型一般都将利率期限结构描述为随机过程, 该类模型是刻画理论与期限之间的非确定性函数关系以及其变化规律的有效工具。

(一) 无套利模型

1. Ho-Lee模型

Ho-Lee模型假定漂移项是时变的, 且用波动特性来标示漂移项, 表达式为:

dr (t) =μ (t) dt+σd W (t)

该模型的缺陷是短期利率的瞬时标准差σ为常数, 再就是利率可能为负值, 这与实际不相符。

2. BDT模型

BDT模型由Black、Derman和Toy在1990年提出, 表达式为:

该模型特点是:用对数正态分布取代正态分布, 保证了利率的非负性, 但是缺乏精确性。

3. HJM模型

HJM模型从远期利率入手, 远期利率动态过程为:

HJM模型是无套利模型的基准, 但其利率变动过程不是马尔可夫链, 这大大的增加了计算及模拟的难度。

(二) 均衡模型

1. 单因子模型 (Single-Factor Models)

(1) Vasicek模型

该模型认为短期瞬时利率r (t) 随时间变化, 他认为在风险中性下, 利率服从如下Ornstein-Uhlenbeck过程:

dr (t) =α (μ-r (t) ) dt+σd W (t)

该模型假设所有的参数都是常数, 结构简单, 易于应用, 但是其瞬时短期利率取负值的概率大于0, 这与现实相悖。

(2) CIR模型

CIR模型的利率总为非负数, 该模型包含了风险偏好、时间偏好、债券价格等多种经济变量, 基本形式为:

CIR模型保持了Vasicek模型的利率漂移项的均值回复性, 缺点是该模型过于复杂, 在进行现实预测方面产生困难。

2. 多因子模型

(1) Fong-Vasicek模型

Fong-Vasicek模型引入了短期利率的方差V (t) 。短期利率及其方差的动态过程为:

α1和α2分别描述了短期利率及其方差所对应的长期均值的回复速度, W1 (t) 和W2 (t) 是相关的两个维纳过程。

(2) Longstaff-Schwartz模型

Longstaff和Schwartz发展了两变量的CIR模型。两种状态变量、均衡利率水平及其波动率为 (其中d W1d W2=0) :

该模型的瞬时短期利率及短期利率的波动率比较容易取得, 但是没有考虑长期利率对债券价格的影响。

四、几何方法

几何学 (简称几何) 是研究空间区域关系的数学分支, 其用代数方法 (如坐标法和向量运算) 来研究几何问题, 且是沟通几何形式与数量关系的一座桥梁。在数学史上, 很多划时代的新思想都首先发生在几何学的沃土上。把几何理论应用到期限结构中, 可使得对期限结构的研究更直观, 也更接近人们的生活经验。

期限结构是理论上的零息债券收益率曲线, 或即期利率曲线, 是债券市场相对定价的一个基准。在期限结构理论下, 分别可以获得风险因子、估值函数、敏感度、扰动等坐标表示。

(一) 风险因子

如果具有贴现因子坐标:

在投影映射下, 也有如下贴现因子坐标 (其中τi, i=1, …, n为到到期日的关键期限) :

(二) 估值函数

我们称完全期限结构的估值函数为“完全估值函数”, 由下式给出:

ατ为在到期期限支付的固定现金流金额。使用对数贴现因子, 在M上的估值函数贴现因子坐标表示为:

(三) 敏感度

对完全期限结构, 完全估值函数的敏感性为:

在关键期限结构中, 考虑对数贴现因子的敏感性, 使用关于对数贴现因子插值映射的坐标表示, 我们有

(四) 扰动

在完全期限结构中, 我们把在点的一阶微分算子作为其无穷小扰动。例如, 对于零利率坐标, 形式如下:

在关键期限结构中, 例如, 在M和上选择对数贴现因子, 其切线映射为:

完全期限结构的扰动集由在插值映射Tml:鄣/鄣li, i=1, …, n给出, 可以被看作所有完全期限结构扰动空间的子空间。

结束语

从几种理论期限结构理论来看, 大致可得到如下几点: (1) 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是金融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石之一, 它在预测未来利率变动、解释货币政策、建立经济模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已不能适应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 (2) 在近代利率期限结构的静态估计方面, 基本上采用样条分析和息票剥离法, 但为了保证估计的精确性, 对于样条函数的选择会越来越复杂。 (3) 现代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将期限结构看作一种随机过程, 认为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都时刻影响着期限结构。均衡模型和无套利模型中的很多优秀模型, 在当今金融市场有更精确的指导和应用。 (4) 一直以来, 几何理论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 它的直观性和便于接受性一直是其主要优势, 但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背景下, 金融市场对外全面开放, 利率水平由严格管制转向全面市场化自主决定是必然的, 届时我们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在此意义上, 了解和认识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有助于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把握金融经济市场, 这也是现实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庄东辰.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研究[N].中国证券报, 1996-06.

[2]吴恒煜, 陈金贤.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研[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1, (S1) :19-22.

[3]林海, 郑振龙.利率期限结构研兄述评[J].管理科学学报, 2007, (2) .

[4]邓飞琼.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综述[J].金融视线, 2010, (29) .

[5]谢赤, 陈晖.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和模型[J].经济评论, 2004, (1) .

[6]Alvin Kuruc.金融几何学—一种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的几何学管理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22-129.

[7]林海.中国利率期限结构及应用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2003.

上一篇:生命的精华下一篇:投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