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合唱教学

2024-11-16

高职合唱教学(精选7篇)

高职合唱教学 篇1

一、声乐训练在合唱团成长中的意义

与独唱相同,合唱也属于声乐艺术的范畴。合唱是以歌喉作为乐器,来实现艺术演奏的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合唱与发声的原理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在气息的推动下实现声音的发出,而合唱与独唱的本质区别在于,独唱强调的是个性,而合唱强调的是共性,强调的重点不同,导致我们听到的歌声也不相同。[1]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声乐技术水平较低的合唱团队,在演唱的时候难以实现高难度作品的演唱。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团队的演唱水平不一致,人员组成多样性,很多人员在进行合唱演奏的过程中,往往按照自己对声乐的理解去进行演唱,这是导致合唱团声音不统一的主要原因之一。[2]正因如此,指挥或声乐指导教师应当在组团之前对所有团员进行声乐训练,使合唱团员能够从整体角度去理解演唱曲目,实现合唱团演唱效果的进一步增强。

二、合唱中声乐训练的方式方法

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在合唱中声乐训练的方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吸气横膈胀、呼气对抗忙。

大家都知道,在歌唱和说话的过程中,往往都是以气息作为原动力,所以正确的呼吸对于歌唱来说非常重要,它是实现歌唱技巧的基础,也是表现歌唱艺术的手段。若想要高职院校非专业合唱团能够获得优美的音质,演唱出动人的曲目,就必须对合唱团全体成员的呼吸方式进行训练,并将呼吸方式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从而实现具有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的歌唱。[3]

从本质上来说,歌唱的过程就等同于呼气的过程,与你说话时的呼气相比,歌唱时的呼气要慢很多,而且要对呼气做良好的控制,依照歌唱所需要的气息,实现呼气肌肉群气息量的推送。按照音乐的高低起伏变化来实现供气,从而实现演唱的顺利进行。

(二)声带闭合紧、喉头要放下。

合唱团队员应当在教练的指挥下进行健康的歌唱,从而将健康的、丰富多彩的生活表现出来,这就要充分重视声带闭合紧的重要性。喉头要放下,在合唱训练中,要求歌唱者将喉头置于稳定的位置,喉头应当依据气流冲击的方向来进行运动,从而使喉头所发声音与气流的冲击力形成合力。训练低喉位的时候,应当先将嘴轻轻闭上,尽可能地分开上下牙齿,然后将舌头顶住下门齿,双唇慢慢的张开,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进行初步练习。[4]

(三)软口盖提起、“ng”字上头腔。实现科学有效的发声,

就必须运用好气息。发声是离不开共鸣器官的运用的。共鸣器官主要包括喉腔、咽腔、鼻腔、蝶窦、额窦等,以软口盖为界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人在发声的短短一瞬间就会从声带发出“基音”,而这一声音,通过共鸣器官就会产生一定的泛音,每个人所发出的声音并不完全一致,这就由基音和泛音决定的。众所周知,基音与其他声音相比总是很轻微,只有当它与共鸣腔体有机结合在一起,引起共振时才会实现声音的美化以及音量的进一步扩大。正因如此,我们应当对合唱团员的共鸣腔体进行训练,从而达到使声音美化,声音丰满而圆润的目的。

合唱团应当对声乐训练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训练过程中,应当灵活地运用训练方法,将训练过程中的障碍解决掉,以此调动每一位合唱队员的积极性,实现整体凝聚力的增强。这种做法能够进一步加强合唱音响的影响力,使整个合唱团的精神汇聚成一片,对于提高合唱团演奏水平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声乐训练的方法对于合唱团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在今后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切实提高合唱团声乐训练水平,为合唱团今后的演奏奠定基础。当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声乐训练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姚蔚萍.说得好才能唱得好——浅谈学校合唱队声乐指导中的语感训练[J].时代教育,2015,(06):254-255.

[2]陈丹.张以达合唱训练研究[D].河南大学,2005.

[3]孙晶莹.关于合唱中音准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4]林琳.浅谈男高声部在合唱艺术中的训练方法[J].内江科技,2007,(07):83.

高职合唱教学 篇2

----试论赞科夫新教学原则在合唱教学中的应用 象山中学 严海亚 315700 TEL:***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当前普通高中合唱教学现状,探索寻求“以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过程中,依据赞科夫新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提出“非常合唱教学”说法,并对赞科夫的新教学原则在“非常”合唱教学中的可操作性的进行了探究解说。【关键词】

非常 合唱 最理想 教学效果 赞科夫新教学原则

【背景介绍】

2010年11月我校合唱团参加了宁波市教育系统第十届艺术节中学生合唱比赛,比赛结束后有幸聆听了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童声合唱委员会主任孟大鹏老师的现场点评。孟老师的点评形象生动、精彩独到,让我受益匪浅。孟老师在点评中谈到的一个现象不由让我深思:在25支参赛队伍中,真正能做到常年坚持排练的只有极少数几支队伍,而大多数队则是像我们一样为了应付比赛而临时凑合起来的。由于基础性的训练不够,致使音准,声音的表现力,声部之间的均衡等都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平,这是制约我们合唱队水平提升的最大原因之一。作为高中音乐教师的我无数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个同学又中途退出合唱团了,在他们写给我的信中我可以看见其的心里有多么的矛盾:“老师,请原谅我的退却,虽然我很喜欢唱歌,也非常想在您的指导下提高我的歌唱技巧,但是最近考试成绩退步,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都不同意我继续呆在合唱团„„。”一方面是被感动于留下来的学生们顶着紧张的学习压力来参加临时的排练,另一方面又焦虑于凭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改变这一现状,以便让学生能够真正享受合唱艺术的魅力。多年来我一直积极思考,希望能找到一种类似于美国外交政策的“巧实力”般的教学方法:“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赞科夫《论教学与发展》)。什么是“最好”?“最好”是“最理想的选择,最大的希望”。诚然,能达到或接近“最好”“最理想”的效果和发展水平是 皆大欢喜的双赢结局。

一、“非常合唱教学”的产生的理论依据

我们都知道,通常一个合唱团的成长必须要经过一个科学系统的教学过程才能达到“最理想”的结果,这是“常道”。但是如今由于现状的不得已只能走“非常道”: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并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依据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赞科夫的“非常实验”理论和他新教学原则,我大胆提出了“非常合唱教学”一说:1.以高难度进行合唱学;2.以高速度进行合唱教学;3.使学生理解合唱学习的过程;4.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一样发展,共同进步。二、“非常合唱教学”的可操作性的实践与探究

1、“以高难度进行合唱教学的原则”的可操作性的探究

合唱的教学首先是声音的训练,这是一个“弄虚作假”“无中生有”的过程。所谓“无中生有”就是学生刚来的时候全是本嗓,没有我要的声音,我要通过我的教学,训练学生唱出我想要的能够表现歌曲内容意境的声音。而“弄虚作假”就是改变学生的歌唱习惯,好比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他(她)肯定都有一个科学的生活习惯,改变大本嗓的喊叫,往真声里掺进假声,从虚开始,逐渐结实、响亮。随着“弄虚作假”的成功,一个合唱团也在“无中生有”中成长起来了。

在普通高中实施专业化的合唱训练,很多人会望而却步,觉得教学很难实施或学生根本学不会他们想要的声音。确实,在一个没有基础的群体里进行专业的合唱训练,是属于高难度的行为。但是,只要我们教师又得当的方法手段,找到一条以高难度进行合唱教学的途径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我给我们的新团员排练男声三部合唱《欢乐的那达慕》之初,我给团员们提出我们的声音要求也要像曹丁老师指挥的中央乐团男声合唱团演唱的版本靠拢,几乎每个学生都惊呼这样高难度的声音我们怎么唱的了?!这个时候我们教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运用科学的训练手段,让学生接受专业的声乐技巧训练,以明显高于现实状况的教学目标来指导教学,指明教学的目标所向。我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老师有多少能力,他们就可能得到多少的发展。所以有明确的目标,再加上教师的有效手段的辅导,高难度的教学与训练其实绝对不是浮云。教师尽管对学生(哪怕是一张白纸一样的学生)进行你认为的高难度的专业性的训练教 2 学,到时候你看到的效果就会让你明白学生的可塑性有多强。反过来说,唯有教师预设尽可能“高”的教学难度,才会出现学生“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很多教师都知道“跳一跳,摘苹果”的例子,教学生怎么“跳”是教学方法,学生能够“跳”多高是教学过程,摘到什么样的“苹果”则是实施教学后的学生的发展结果。“高难度”教学就是通过尽可能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跳”得比别人高,最后能“摘”到比别人更大更甜的“苹果”。中央电视台有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都说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合唱指挥更是合唱团的灵魂,教师的“心”决定了学生合唱舞台的大小。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的可操作性的探究

“非常合唱教学”探究的前提就是因为常规合唱教学的时间得不到保证,所以这个原则的实践更加具有必要。合唱的训练更多时候在声音训练上打持久战,而声音是听觉的艺术,眼睛是看不见的,学生不能直观地察觉声音,教师对专业知识的讲解就要精确,方法要得当,减少无谓的反复,让学生尽快掌握科学歌唱的技巧方法,因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语)。多运用直观有效的教学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明白所以然还要知道其之所以然的道理。我用教学生夸张地打哈欠的方法顺利地解决口腔打开的问题和呼吸浅的问题,连带也解决了可能会因为口腔没打开造成的声音“挤”“紧”和呼吸“浅”会造成音不准的现象。多用比较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除了训练好学生歌唱的能力,训练学生对声音的听辨能力也是必须的。我常常先让学生比较分辨好听与难听的声音,再告诉他为什么,这样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去关注自己发声的气息、位置、状态、音色,从而提高他们对声音的审美能力,缩短训练的时间。听到逐渐好听的声音从自己的嘴里唱出,学生们更是有了歌唱的自信心,这样良性循环,合唱团就朝着好的方向前进了,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前景也就有了可能。

在排练中,采用将音乐作品“化整为零”,逐一消化解决可以演唱艺术上的技术能力问题。这里仅以《欢乐的那达慕》作品为例,这首歌曲要求学生的声音明亮饱满,有一定的颗粒性以表现力量感,我在练声环节就加强了这些方面的训练。比如直接把念歌词与气息训练和声音训练结合起来,要求学生们在打哈欠的状态下念歌词,先是一个哈欠一个字,然后一个哈欠一个词,再加上旋律练习:

一、1 23 4 5 6 7 89 101112131415 1617 2 3 45 6 7 8 9 1011121314***

二、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728 29(备注:数字表示打哈欠的数量)

在例一中,我们用36个快速的小哈欠就解决了演唱这个片段所需的饱满颗粒的声音技巧,在例二中则用了29个长哈欠解决了连贯圆滑的声音技能要求,经过一个星期训练,学生基本能达到演唱的要求,这确实不得不算是高速度的训练。当然,我们也可以另有其他的有效手段对学生演唱的技能进行练习。不同的作品对于声音演唱能力的要求也不同,我们在合唱排练中就会因此产生出许许多 多各型各色的教学手段。但是所有的手段的应用的目的均指向如何快速有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成功的意图。

3.“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可操作性的探究

人说成功的路是由目标铺出来的。我对我们的合唱团在训练初期就提出了明确的大大小小的各种目标:具体在多长的时间内要唱出怎么样的声音,每次的训练要以怎么样的速度进步,最后要获得怎么样的成绩,使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阶段性目标,这使教学不会失去方向,学生的发展也会更有目标。

4.“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可操作性的探究

从理论上说,参加合唱团的学生应该经过选拔。但是囿于普通高中的特殊情况,况且学生是自由的个体,我们无法强求某个艺术素养好的学生必须来参加我们的合唱团,也不能拒绝一个艺术素养不怎么样的学生来参加我们的合唱活动,所以往往很有可能有某个合唱团员的音准和音色将会影响整体的水平。教师出来要对这样的学生付出更多的耐心与时间,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和业务指导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合唱教学的熏陶下尽其可能地得到“最大理想”的发展。这个时候,比赛获奖的初衷反而显得有点狭隘了。

三 “非常合唱教学”的实践意义

不了解我们的音乐教师在观摩我校合唱团的比赛后都会问:你们的合唱团是在长期训练的吗?这个时候我们每一个合唱团员都会觉得非常的骄傲。因为他们也是这个“非常”合唱教学的实践者,更是这个案例成功实施的见证。更具意义的是,通过这个“非常”合唱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和对自身发展的自信心,如果聪明的他们把这个“非常”学习之道移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上,那意义更是“非常”了。“道可道,非常道”,不走寻常路往往有其迫不得已的缘由。“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事物的出现必须要经历“无中生有”的规律。但是,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在发展的过程,规律也会成长变化。我们音乐教师要不断解放自己的思想,大胆创新,努力实践,积极探究,最终达成“以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高职合唱教学 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 学生合唱团

[作者简介]王昆仑(1965- ),男,江西婺源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江西 南昌 330013)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7-0189-02

教育部颁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第九条规定:“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组织艺术社团或者艺术活动小组,每个学生至少要参加一项艺术活动。”江西省教育厅制定的《江西省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又强调:“全省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主的校级‘三团一队’(合唱团,舞蹈团、文学美术社团和乐队)并常年开展活动。”可见,建立“三团一队”是江西省各类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

在“三团一队”中,合唱团是一个参与人数较多、深受学生喜爱的艺术团体,具有艺术社团“龙头”之特质。组织建设好学生合唱团,并带动其他“二团一队”的建设,是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有些高职高专虽然成立了学生合唱团,但演出的水平(与本科院校和中小学相比)都不高,效果不好。笔者认为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这些学生合唱团大都按专业合唱团的建制和要求来组建训练,没有考虑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演唱时出现声部模糊不清,声音缺乏立体感,没有达到合唱的效果。笔者从事学校艺术教育多年,特别对组建训练学生合唱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先将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希望能给其他院校学生合唱团的建设带来启示。

一、学生合唱团的组建和训练

高职高专学生合唱团的建设从组建到训练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该层次学生的特点是:学生整体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比要低,声音条件又有异于中小学生;但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参与艺术活动的热情却很高。因此,高职高专学生合唱团的建设既不能按专业要求也应有别于其他各类学校。那么,怎样组建训练一个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的合唱团?笔者认为,必须注意以下三个环节:

(一)选人

1.按混声合唱要求选。合唱分为同声合唱与混声合唱两大类,按混声合唱选人能基本满足这两类合唱的要求。混声合唱通常以四个声部组成,即选女高音声部(Soprano代号S)、女低音声部(Alto代号A)、男高音声部(Tenor代号T)及男低音声部(Bass代号B)。人数以60~80人为宜。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各声部人数不能平均分配,男低、女低的人数一定要多于男高、女高,这种要求是根据高职高专学生嗓音特点确定的,也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样的声部人数安排与专业合唱队和群众合唱队的要求不同,我把学生合唱团声部人员比例与专业合唱团、群众合唱团声部人数比例按最少的建制做一比较:

专业合唱团与群众合唱团的人数比例一般有如下三种:

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

女高音 三人 女高音 四人 女高音 四人

女低音 三人 女低音 三人 女低音 三人

男高音 三人 男高音 三人 男高音 四人

男低音 三人 男低音 四人 男低音 三人

第一种:各声部人数均等。

第二种:一些训练有素的合唱团为了加强合唱的两个外声部——旋律声部(女高音)及和声基础声部(男低音),而将这两个声部各增加一人。

第三种:为了加强经常担任演唱旋律的女高音与男高音这两个声部,而各增加一人,业余合唱团大多采取这种组合形式。

学生合唱团的人数比例为:

女高音三人女低音四人

男高音三人男低音四人

这种比例排列明显与以上三种不同,设置的理由是:高职高专学生大都未接受正规培训,低声部很难“稳定”所以必须加强;低声部由于旋律性不强,但“人多力量大”在演唱过程中不会出现跟其他声部“跑”,能起“基础声部”作用等。

2.按音准、音域、音色、乐感等音乐要素选。测音域可让学生从C调的“1”开始慢速地顺音阶向上唱,测出其最高音位,再让他从“i”顺音阶向下唱而测出其最低音位,也可按三度音程向上和向下唱,即1 3 | 2 4 | 3 5 | 4 6 | 5 7 | 6 i……向下唱,能唱到“5”(以上)的是女高音或男高音,能唱到“6”(以下)的是女低音或男低音。能唱到“5”的不一定全是高音,若其音色是中、低音的音色,仍放在低音声部。有的学生音域很宽,上能超过“5”,下能低于“6”,二者兼而有之,也按其音色来确定声部。音色和乐感则主要通过演出歌曲的方式来判断选择。听他唱歌可了解其音乐感、音准、节奏、音色等各方面的情况。

(二)训练

由于高职高专学生的特殊性,学生合唱团训练的队形、方法、步骤与一般合唱团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这种合唱队形比较独特,是我在合唱排练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实践证明这种看似不平衡的队形,演唱效果却是“平衡”的。

二是步骤。

第一步:混声齐唱。是指所有声部都唱旋律。该阶段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合唱的基本技能。通过排练可以训练学生的旋律、节奏、节拍的感觉,同时学生在这阶段要学会看指挥的手势,重点学会看指挥起拍和收拍的手势。训练混声齐唱较好的曲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等。

第二步:混声轮唱。是指两个以上声部先后演唱同一旋律,它比混声齐唱的难度增加。无论声部进入相隔几拍,都要达到层次分明、此起彼伏、推波助澜、整齐结束的效果。刚开始训练时要在人数上做些调整,先唱的声部人数要少于后唱的声部人数,这样声部就不容易出现声音“打架”的现象,熟练后再考虑声部人数的搭配,最后达到声音平衡。训练混声轮唱较好的曲目有《保卫黄河》等。

第三步:混声二部合唱。是指两个声部各自按本声部的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它是合唱的初级阶段。训练时先找领唱、合唱的曲目(如《星星索》)练,让同学找声部感觉,再进入到两个声部的训练,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同学更快地进入“合唱状态”。训练二声部较好的曲目有《在太行山上》等。

第四步:混声四部合唱。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合唱。当唱好混声齐唱、混声轮唱、混声二部合唱以后,便可进入四声部的合唱训练。要想四个声部都能自如地演唱本声部的曲调是有难度的,如按以下程序排练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训练和弦。例如:把主和弦的每个音分给四个声部:男低音唱i、女低音唱i、男高音唱3、女高音唱5。这四个声部亦可将每个声部分为两个声部而成八个声部,如右上表所示。训练时,首先各声部单独练,再练分解和弦即每个声部先后呈现,最后练和声即四个声部同时呈现。与此同时,声音的强弱和循环换气,也可在这一阶段同时完成。这一步为下步合唱歌曲的排练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2)训练合唱歌曲。当合唱队员找到声部的感觉后,就进入合唱歌曲的排练。先找一些同学们熟悉的歌曲如《同一首歌》来练,以增加趣味,再练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在排练过程中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低音声部会游离自己跟着高音声部唱。这是由于低声部旋律性不强造成的,在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以下训练方法:低声部单独练唱→高声部单独练唱→男低+男高→女低+女高→男低、女低+男高→男低、女低+女高→男低+男高+女低+女高。按这样的顺序训练用时少,见效快,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三)提高

要使合唱唱得协调统一,须做到以下几点:(1)节奏准确;(2)吐字清晰;(3)演唱方法统一;(4)音量均衡;(5)音色统一;(6)音准到位;(7)呼吸自然。

以上这些都是合唱训练的主要内容,可参照一般合唱团的练习方法训练。在这个阶段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更主要的是让同学们认识到合唱的美学意义。同学们通过演唱中外名曲和风格各异的曲目如《半个月亮爬上来》《振兴中华》《故乡的亲人》等,他们能感受不同美的表现形态,从而达到增强审美感受,提高审美能力,在艺术陶冶中开拓创新思维、提升全面素质的目的。

二、学生合唱团的作用

学生合唱团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它不仅能提高学生个体的素养,而且对开展学校艺术教育活动起积极推动作用。

(一)促进个人素质的提高

1.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合唱这种艺术教育形式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它强调声音的协调即均衡+和谐,个人的声音再好也不能突显出来,只能融在大家的声音里,才能发出和谐的声音,这种强调共性的艺术能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作品折射的深刻内涵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如《振兴中华》这首曲子,以进行的速度和朝气蓬勃的气势表现了我们这一代“无比热爱自己的国家,团结一心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使同学们感受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振兴中华”的紧迫性。总之,无论是学生合唱团的队员还是欣赏合唱的同学们在歌唱和欣赏过程中都能被音乐作品折射出的优美、壮美、甜美……人类社会千姿百态的美所感动,就会产生心灵中真、善、美的连锁反应,就会促进情感的升华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从而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积极向上,以健康的心态奔放的热情投入到建设小康社会中去。

2.树立纪律观念。首先,合唱是集体活动,排练时,对时间和纪律的要求非常严,一人的迟到、早退或演唱错误都会影响整体效果,因此,同学们通过参加合唱艺术实践活动会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其次,合唱又是一种强调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艺术,指挥的手势就是命令,指挥手势起唱,必须唱,手势停止,必须收音,所有同学必须按指挥的要求演唱。这种歌唱颇具团结的特征,是其他艺术所不具备的,它与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有内在联系,潜意识中培养了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因此,合唱能使外在的“他律”转化为“自律”,使人的主体目的符合最高的善,从而达到净化心灵、完善品德、增强纪律观念的目的。同学们在享受艺术情趣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种自律和谐品质。

(二)促进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

1.提升艺术活动品位。在学校的各种大型艺术活动中,学生合唱团的“出镜”率是最高的,不仅丰富了校园的文化艺术活动,而且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无论是“红五月”歌咏比赛、艺术节、元旦文艺晚会,以及校外艺术活动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把校学生合唱团的节目放在晚会的第一个或最后一个都能哄托整台晚会的气氛,特别是对学校的歌咏活动会有较大促进。高职高专的歌咏比赛一般以班级、年级为单位,以齐唱、轮唱为主,声音比较单一,当校学生合唱团以极富表现力的混声四部演唱时,声音呈立体式,有一种震撼效果,会极大地鞭策和鼓舞其他歌咏队的水平朝更高的目标发展,使学校的“歌咏”活动呈现良性循环。

2.促进艺术课程教学。合唱团的成员都来自学校各班级,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都比一般同学高,在高职高专开设的“美学”“美育”和“艺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是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最多的艺术骨干。他们活跃的表现激发了班上其他同学的参与愿望和行动,让学生既享受到参与的快乐又培养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并给课堂注入了活力,使老师和学生在艺术课程教学中相互作用和影响,大大提高了艺术课的教学质量,这正是学生合唱团辐射的结果。

总之,建设好高职高专合唱团,以点带面促进高职高专艺术教育的发展,必将提升学生全面素质,满足社会对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EB/OL].http://www.moe.edu.cn/edoas/

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37&infoid=422,2002-07-25.

[2]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EB/OL]. http://www.fzjyw.com/show/shownews.asp?newsid=804,2004-12-05.

[3]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首届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科学大会论文汇编(音乐教育专辑一、二)[C].2003.

[4]陈万桢,陈弃疾.合唱[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5]彭幼卿.跟我学唱歌,合唱指挥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

[6]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第一届、第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高职合唱教学 篇4

关键词:高职校园,合唱文化,实践性,人文教育

合唱文化除了音乐本身的震撼力之外, 它所包含的集体合作性、规则性是社会化的一个折射和缩影, 协作的力量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具有社会性的人文价值, 通过不断地操练发声、声部间协调到共同唱完一首歌曲, 参与其中的人感受到的是声音“百川到海”的形象表达。笔者认为在诸多人文教育方式中, 合唱能够在实践行动层面超越理论言语的教化, 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特别是在高职这样一个特殊的校园氛围、培养具有职业技术这样具有实践型人才目的的教育体系里, 具有超出预期的教育效果。

1 人文教育的理论性与实践性

不管是什么教育, 都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很多时候, 理论很容易脱离实践, 特别是当前教育中存在照本宣科、忽视实践的现象。人文教育也容易给人单纯理论学习的错觉。加强人文教育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要理解这点, 必须弄清人文教育的目标。

1.1 人文教育的目标:学会如何辩证地、宽容地看待一切事物

世界是复杂的、矛盾的、辩证统一的, 如果只坚持单一的价值观、人生观会容易感受到挫折、不理解、不幸福, 也难以接纳更多创新的事物。人文教育直指人心, 教导如何拥有敞开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它是一个庞大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强的教育, 目的是培养内心健康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 与素质教育、生命教育是相似的概念。所以它是将发掘人的独特性与作为集体人、社会人的统一性相结合的矛盾又统一的教育, 它既能宽容、鼓励创新和改革, 又注重整体的协调、齐备、完整, 因此教育人用“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思维去接纳一切知识, 这也是如何在内心中拥有爱、学会去爱, 去关怀、温暖别人的正确方式。

1.2 人文教育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千百年来, 许多大哲学家、教育家都提倡“以身作则”的教育理念, 特别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他以“吾日三省吾身”言传身教的态度教导学生如何做学问、如何立人。“纸上得来终觉浅, 须知此事要躬行”讲的就是实践的重要性, 它在某种程度上比理论要更深刻, 更能够传达语言所无法传达的内容, 具有生动性和可感性, 实践将知识上升为智慧, 是从理性思维进入潜意识的途径。

因此, 人文教育倡导独特性、统一性、和而不同的教育, 它必须找到一个文化载体, 绘画、文学、音乐、舞蹈等形式都可以, 但只有具有实践意义、协作性强、启发心智的综合载体才能最大地承载人文教育的重任。

2 合唱文化是实践性、秩序性、抒情性的人文教育

合唱是一个群体的人以共同完成一首歌曲为目标、在过程中将个人的歌唱融入群体中的行为。合唱活动具有参与率高、普及面广、操作性强的优势, 因此注重实践性, 在不断练习中统一歌唱节奏, 没有严格的秩序管理就难以协调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人的合唱, 每个人都能在统一的演唱中找到自己的感动, 抒发内心的情感。人文教育的过程就是个体与群体性结合、不断实践的过程, 最终目的就是触动心灵, 获得个人的成长, 而这个过程与合唱文化不谋而合, 合唱是学生喜闻乐见、易于参与、受众面广的一种艺术教育形式, 它是一种对真善美追求的精神, 是对艺术境界孜孜以求的精神, 所以以合唱文化来构筑人文教育是非常适合的。

2.1 合唱文化是实践性的人文教育

实践性的人文教育意味着参与的人通过行动而非阅读的方式所接受的人文教育。在合唱中, 个人能够在运用耳朵、眼睛、嘴巴、肢体参与到演唱中, 眼睛接收指挥的指令, 耳朵听见伴奏与合唱的声音, 嘴巴发出统一的歌声, 身体按照一定的姿势站立或摇动, 全身心地投入到完成一首曲子的过程中, 从自我和集体的配合中得到审美享受, 并从中通过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 从而达到净化心灵、情操陶冶的目的。

2.2 合唱文化是秩序性的人文教育

合唱是一个集体的多声部行为实践活动, 组织合唱的过程就是打造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的过程, 因此合唱不仅需要管理, 而且需要一种科学的、有效的管理。合唱的管理行为包含了秩序管理、进度安排、训练调控三个方面, 它的实施者包括教师和学生, 它的管理既有组织管理学上的概念也有合唱团艺术组织管理的特点, 在职责、制度、标准、要求上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性。合唱教师的教育行为包括教学语言, 行为作风以及教师形象, 教师的合唱训练管理行为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 在一定规则的约束和指引下侧重技能练习和训练体会, 强调合唱队员即时的感受, 主张在体验中掌握和养成, 训练过程中注重合唱队员的团队观念、对管理的服从和行为态度的养成, 促进大学生群体意识、责任意识的形成。而学生则根据音乐作品表现的需要, 规范其行为操守,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合唱的训练实践的过程锻炼和提了学生的意志力、控制力和和谐观念。

2.3 合唱文化是抒情性的人文教育

抒情是人类的本能和需要, 也是教育必须引导的方向之一, 只有内心充满了正面的感情, 并且能够准确表达, 畅快抒发, 内心的能量才会得到流动疏导, 情绪状态才会达到最佳, 有利于身心健康, 符合教育对于身心改善的目的。合唱能够抒发情感, 主要在于以下三点:

(1) 音乐有开启心灵的效果, 作品本身具有感染人的魅力。优秀的合唱曲目包含有振奋人心的内容和力量, 歌曲本身包含着某种积极的价值观和饱满激昂的情绪, 通过对乐曲内涵的感知和理解, 合唱者融入到乐曲的表达当中, 调动所有的情绪进入对乐曲作品意境的联想中, 通过自己的口唱出内心的感情, 达到真正的有感而发, 在美的熏陶和享受中把心灵的震颤带给听众, 引起情感共鸣。

(2) 吞吐运气之间, 就是能量的流动和情感的抒发。身体的情况与心理紧密相连,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当人们假装开口哈哈大笑时, 心情也会随之转好, 运动使血液循环加速, 也会达到改善抑郁、忧伤情绪的效果, 这就是通过肢体变化改善心情的方式。合唱是一种具有实践性的肢体运动, 表演者口耳相应, 运用口腔、胸腔、鼻腔的时候, 气息在身体内大量流动, 情绪也会得到很好的疏导转换。

(3) 合唱营造了集体协作的大氛围, 在丰富的色彩、高低的音色、不同的声部、旋律的起伏中感受到磅礴而统一的集体荣誉感、协助感, 将内心中的集体情怀抒发而出, 具有排山倒海的雄壮力量, 个人在融入集体中所产生的归宿感和感动, 随着声音洋溢在每个演唱者的心中。

3 合唱文化在高职校园的价值

合唱文化是通过合唱所构建起来的一系列在合唱之外产生巨大精神价值和综合性人文价值的文化场域, 它适合引进到各种校园中,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职业性人才, 能够与社会相应的岗位进行对口, 因此理论课程较少, 人文教育稍弱是高职教育相对于大学教育的特征。因此, 根据高职校园本身具有的特点, 特别需要一种简单、有效、高效的人文教育进行补充, 合唱文化的引入无疑对高职校园的建设来说是雪中送炭, 也是锦上添花, 合唱文化能够在职业技能、合作能力、自我认同等方面给予高职学生一个巨大的补益增进, 让高职学生更能够适应社会, 得到心灵的成长。

3.1 合唱文化能够调动情绪, 增强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就是执行力、动手能力, 与兴趣和效率密切相关, 合唱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 对消除惰性非常有效, 高职校园里的课程多是强调动手能力的实践课程, 没有一定的情感刺激是很容易感到身心厌倦的, 合唱能够调节枯燥的实践时间, 它所具有的实践性能够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实践当中, 对实践事务充满热忱, 有利于学生自身潜能的开发。

3.2 合唱文化能够培养合作能力

在合唱表演的集体当中, 每一个人都必须按照既定的声部和唱词进行配合, 统一发声, 只要有一个人没有唱对, 就能够影响到合唱的整体效果, 因此没有合作能力是不可能完好地完成合唱的, 在相互配合中学生能够学会自如地控制自己的发声, 服从合唱队伍的安排, 不停地调整自己, 在心态上将自我融入到大集体中, 这在目前讲求精细合作的社会岗位上非常需要能够调整自己以适应工作的人才。

3.3 合唱文化能够使学生自我认同, 获得心灵的成长

高职学生一般为16到19岁左右的青少年, 是“性”觉醒和心理成长最为迅速、也最为关键的时期, 动荡不稳的情绪、纷乱的价值观、懵懂的自我认识、不擅长自我表达和自我肯定等也一并成为这个阶段的特点, 有许多学生仍然沉浸在自卑、抑郁、自闭等负面状态中, 合唱给了一个巨大的自我展示和自我认同的舞台, 学生并不需要特别高难度地练习就能够敞开心扉去拥抱自己的歌声, 无疑对心灵的成长是有巨大帮助的。

4 构建适合高职校园的合唱文化

合唱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一种, 目前高职的校园文化出现多而杂乱、随意强, 缺乏精神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理性思考和艺术效能的综合实现的问题, 基于此, 笔者认为一个较为完善的合唱文化必须符合几个条件:学生参与面广、积极热情、有一定的奖励制度、有专门教师进行管理、活动经费充足、有合理的考核标准等。为了不让合唱沦为组织散漫的兴趣活动, 而是建立成一个在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三个方面都有效益的多维度立体式的教育教学实践平台, 从而达到培养职业精神, 弘扬技术精神, 熔炼团队精神的育人目标。

4.1 活动架构

以全体在校学生为主体, 合唱团为榜样, 以公选课堂、校内合唱活动、校外合唱实践三个课堂为依托, 以学校文化建设整体目标为线索, 整合党委宣传部、负责公选课的实施部门、学校团委及二级学院团委的资源, 充分发挥优势多方参与。

4.2 合唱文化机制的构建

在合唱内容方面, 选取具有青春气息、热情澎湃、正面价值观、多声部的旋律优美的歌曲, 这些歌曲能够更贴近青少年的心理状态, 更能够引起共鸣;形成由班主任和音乐教师共同带队的班级合唱团, 定期举行主题合唱比赛, 制定细密的评审制度, 设置等级奖励, 与班级荣誉、奖品和学分挂钩;活动经费由学校奖励和部分学生的班会费组成, 制造“人人有份”出钱支持活动开展与赢回奖励的人人参与的热烈气氛。

4.3 高职院校之间的联谊比赛

学校之间可以通过合唱的形式, 进行联谊比赛, 促进合唱文化的交流, 也代表着每个高职院校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品牌建设, 在活动范围上、深度上得到一个全新的加深, 可以试图往高职校园流行文化方面发展。

合唱教学反思 篇5

从接到艺术节合唱节目排练的任务后,紧张的节目排练随之拉开了序幕,要让每位幼儿都能在舞台上展现自己还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排练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有些孩子早已动作娴熟了,但有些孩子却还是有些“笨手笨脚”“不知所措”…… 于是一遍、两遍、三遍……我便忍不住开始埋怨,责备孩子,“这么简单的动作你怎么老是做错”、“要学会听音乐,跟着节奏跳”“唱歌要有表情”……使自己陷入了消极的情绪中,孩子们也并没有因为我的训斥而表演得越来越好,相反,“我不想唱了”、“我累了”“我要休息一下”的心声不断冲进我的耳朵,这样下去怎么行?于是我开始反思起来。“孩子们为什么不愿意排练了?’带着这个问题我重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开始了我和孩子们新的排练活动。

在排练中,我始终心平气和,摆正心态,学会客观地看待每一位幼儿,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我释怀了,多了份理解,少了份责备。

在孩子们在练习几遍有些累了的时候,我在他们休息的时候继续放音乐,让他们在休息的时候自然而然感知音乐的意境;

在排练中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你的动作很漂亮”、“你的笑容很美”、“你的动作很到位”、“你的节奏很准确”“你学得很认真”、“你今天比昨天唱得好”……努力寻找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就会成为大家的闪光点,那么我们的活动就会闪闪发光!

除了口头表扬,我还在排练的过程中对有进步的孩子及时的给予表扬、鼓励,激发自信心。适时、适当用小礼物做为奖励,会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会起到润滑的作用。比如幼儿喜爱的贴贴纸、小星星等,在每次排练结束后对有进步的、表现突出的孩子给予适当的奖励,并要求幼儿把小礼物藏起来,到演出结束后看看自己得到了多少奖励!

合唱迎检的时候,孩子们满脸微笑,完全沉浸在歌曲的意境中,时而恬静优美、时而欢快愉悦,赢得了领导的阵阵掌声。

在掌声中,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幅幅得意劲,涌在心头的只有一句话:“孩子,谢谢你,你们真的很棒,你们是老师的骄傲”。

孩子们在这次排练中付出了努力与不少辛酸,作为老师看着他们这么辛苦的排练内心充满感动和感激。除了感动之外,我还要把这次排练的心得永记心中,在今后的工作中灵活运用,想办法让孩子们快乐学习,用尽各种办法诱导孩子学习,就像引诱鱼儿上钩一样。切忌用羞辱的手段逼迫孩子就范,否则,很可能好心办坏事,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探究 篇6

【关键词】小学音乐 合唱教学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10-01一、小学生合唱教学简介

合唱不同于普通歌唱,它是是一种多声部、表现力强的集体歌唱方式,一种由两个(或以上)声部的人声相互配合、烘托进行演唱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艺术性、集体性和科学性。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学音乐教学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好、情感的满足和美的享受与震撼。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

目前,合唱在小学高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占有着较大份额,合唱因其风格多样、题材广泛的独特的艺术性被广泛纳入小学音乐教材中,深受天真浪漫的小学生的喜爱。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尽管新课标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教师要通过合唱艺术的普及来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由于诸多原因,存在诸如:学校重视度不高,教师综合素质低,学生的合唱基础薄弱,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单一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等问题,使得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科学有效的开展合唱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学校重视度不高

由于很多中小学学校仅仅把合唱当作教学内容的一小部分,而不是将其放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教学战略中去,为此,普遍存在忽视合唱教学的重要性,尤其是师资力量本身就比较薄弱的小学。小学的管理层和老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普遍会比中高级或者高等学府的领导低,对合唱教学的认识不足,音乐认知也不足,为此,耽误了小学生音乐合唱教学的发展。

(二)教师的音乐素养不足

目前,由于薪资待遇和发展待遇等原因影响,很多小学老师的教师都是大专和本科的应届毕业生,本身的音乐素养就不全面,音乐认知稍显不足,再加上自我要求低,使得其在畏难排斥心理作用下,对二声部合唱教学缺少有效方法的情况下,还疲于进行正确方法和正确音准演唱技巧的指导,常常选择将其转换成一声部齐唱或者干脆跳过不教,严重影响了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小学生感受合唱的美,不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学生的合唱基础薄弱

小学生音乐教学的对象是好动、注意力时间短、事物理解能力和接受力都比较弱的一个群体,其本身的合唱基础就比较薄弱,再加上长期接触初级的合唱音乐教学,使得其合唱基础十分薄弱,很难满足合唱对其所提出的艺术性、集体性和科学性要求,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小学合唱音乐教学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探究的对策探讨

经过上述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教育局对小学生合唱音乐教学的重视,以及小学音乐合唱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为此,为了切实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必须进行教学措施的改革。

(一)提高管理层和教师的重视度

針对目前小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合唱音乐教学的重视度不够的问题,校方必须转变管理观念,对管理层和教师进行沟通与指导,让其明白合唱音乐教学对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投身到合唱音乐教学的管理和创新中去,实现预期发展目标。另外,还要加大对合唱音乐教学的支持力度,投入等比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提高小学合唱音乐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保障。

(二)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

作为知识传递的途径之一,教师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扮演着桥梁和枢纽的重要作用,为此,其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的结果。为此,必须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对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音乐培训与指导,提高其专业素养的同时,也提高其教学能力,从而对合唱教学的方式和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创新,提高小学合唱音乐教学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

小学合唱音乐教学对象是一群性格各异、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团队意识不等的小学生群体,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却又必须实现与合唱群体的磨合与共同发展,为此,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对学生特性的借助与问题防范,进行“因材施教”,扬长避短,让每一位学生都对合唱音乐产生兴趣,并积极投入到其中去。

参考文献:

[1]陈丽.童声合唱入门“小绝招”——浅探农村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之法[J].课堂内外,2013(4):58.

幼师合唱教学问题研究 篇7

【关键词】幼师;合唱;教学;有效性

一、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注意其可操作性

幼师合唱课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演唱技能、技巧,还要培养学生的多种意识和品质,包括合作、尊重、平等、分享、自信、责任等,这就要求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有阶段性和可操作性。幼师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尚未接受过严格系统的训练,对多声部音乐还很陌生,所以这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建立多声部概念,培养多声部听觉。

在二年级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合唱教学研究,重点研究二部合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中,打破传统合唱教学的内容安排,以学生听懂、有趣、学会为目标;以不同拍子的合唱作品为单元,将内容分为二拍子的合唱、三拍子的合唱、四拍子的合唱、六拍子及其他拍子的合唱、混合拍子的合唱等。在每一个单元中始终贯穿着节奏、音高、发声方法等技能的训练。到幼师三年级,教学目标则定位于多声部歌曲的教材处理和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创设上。多声部教学追求的是整齐柔美的音色、清晰丰满的和声、优美感人的意境,与齐唱、独唱、对唱等演唱形式相比更富于艺术的表现力,其艺术内涵较为丰富。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合唱作品的分析与处理,并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艺术实践的机会与氛围,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文化素质和群体协作水平。

二、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注意其审美性

在合唱教学中,面对琳琅满目的合唱教材,面对浩如烟海的合唱作品,指挥教师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将直接影响着所教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合格的合唱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更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高雅的艺术品位。教师除了将教材中经典合唱歌曲作为基础训练的曲目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专业特点、接受能力等,在教材之外选取一些情趣高雅、风格鲜明的作品作为教材的有益补充。在选材的难度上,要遵循“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进行合唱曲目的选择。

三、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注意其层次性

多声部演唱一直是幼师声乐教学中的难题,刚开始接触合唱的学生,即使是简单的二部合唱,也往往是高低声部互串,更谈不上相互的配合。此时如不厌其烦地、机械地练习,学生往往失去兴趣,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应有层次性。比如,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喜欢的由通俗歌曲改编的合唱入手,通过聆听、欣赏培养学生的听觉,体会和声的美感。教学中,通过对同一首歌曲的齐唱与合唱录音的对比,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不同,启发学生从音色、音量、音响的丰满程度和表现力度等方面去对比,从而为课堂合唱教学打好基础。在合唱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演唱能力做合唱的加减法。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合唱作品,可以做加法练习,如转调、变奏、关系大小调之间的转换等。例如,可以把儿歌《闪烁的小星》在不同的调上让学生分组同时演唱,先从两组唱五度音开始,再慢慢过渡到三组,每组都是三度音演唱,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调性造成的声部立体感等。而对于一些节奏较为复杂的作品,同样也可以做减法练习,这样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

四、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注意其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感兴趣的事物面前,学生无不表现得兴奋、投入、思维敏捷……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让学生爱学、乐学、勤学,让课堂活起来。在正式演唱合唱作品之前,教师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儿歌进行二部、三部、四部的轮唱或轮说练习。在这一练习中,教师唱一声部,学生唱二声部,在反复记号部分,教师可以即兴添加歌词,但每一遍反复的歌词不能重复。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将其拓展为三部、四部的模唱练习。这个练习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反应能力,而且将合唱中的轮唱技巧巧妙地融了进来;同时,由于师生互动,并且加进了即兴的成分,所以它既融洽了师生的关系,又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再如,在跳音练习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把伞,告诉他们身体的丹田部位好比按钮,“按钮”的压力越大,伞就撑得越大、越圆。

五、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注意教学技巧的艺术性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教育的本质是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艺术的精髓并不是技术而是心灵。一旦心灵可以毫无障碍地由表达,便能创造出完美的音乐效果。”如在排练《春雨蒙蒙地下》之前,可以进行一些辅助性的节奏练习,如风声×- - -、雨声××××××××、水滴声××××,学生分组模仿;再创设情境:起风了,接着天空下起了雨,屋檐下传来了水滴声,引导学生将三个声部节奏合起来。通过语言描述,让学生轻松感受和声美。同时,可再加上适当的力度、速度的变化,丰富歌曲的表现力。如在二部合唱《滴哩,滴哩》中,可以把第一声部想象为轻盈的小鸟,而第二声部则可以设想成温柔的春风,在演唱中要仔细体会第一声部的跳跃和第二声部的舒展。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的身体语言和恰当的手势运用往往起到很重要的暗示作用。教师应尽可能地用眼神、表情、手势与学生交流,引导他们去表现音乐,这样才能达到心灵上的默契,这种非语言的交流也正是合唱艺术的魅力所在。启发学生学会处理、表现歌曲的情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歌曲的情感化为自己的心声,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享受到美的愉悦,被音乐的情感所感动,与音乐浑然一体。如演唱《摇篮曲》时,可以让学生体会那种安静、温暖、柔和的感情;演唱《美丽的村庄》时,可以让他们体会热情欢快的情绪。有了对歌曲情绪的理解和情感的和声共鸣,学生才会明白,合唱作品就犹如一块色彩斑斓的纱,每一个声音都是构成这块纱的丝,只有横的不行,只有纵的也不行,只有带有情感的一根根丝线和谐统一交织在一起,才能编织出绚丽的图案。

六、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注意其合理性

已故知名合唱指挥家、中国合唱学会理事长聂中明先生说过,“艺术和竞技体育不一样,它的精神是给人带来幸福和美的感受,而不是紧张的情绪,更不是锱铢必较……”在课堂合唱教学中,笔者认为,应给学生更多的信任、时间、空间,让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我们要在合唱教学中善于运用“评价”这一教学手段,要对学生的合唱能力持信任态度,而不要以音乐权威自居,尽可能地寻找学生的优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特别是对于个性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来说,鼓励是对学生的一种态度评价,也是一种反馈。但“鼓励”并不代表完全赞同,教师在肯定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是很有必要的。此外,使评价方式更加多元。如录音评价、小组互评、自我评价等,这些评价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多次录音、聆听、比较,有意在评价中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多声部音乐与齐唱、独唱、对唱等演唱形式相比更富于艺术的表现力。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多声部教学,能充分启迪学生的音乐思维,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并通过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创新能力,把参与、听辨、鉴赏和创造音乐融合于歌唱实践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及多种器官协调运动的能力,让他们运用到将来的工作中,编创出更多、更好的合作活动、合唱活动。

上一篇:汽车运输企业下一篇:人力资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