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S动机设计

2024-06-04

ARCS动机设计(精选10篇)

ARCS动机设计 篇1

0 引言

目前, 网络课程成为教学的一种新的形式, 为学习者进行时时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网络教育在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 缺乏有效的课堂管理机制, 教学过程缺乏直接的交流和沟通, 从而使学习者的积极性不高。基于以上问题, 网络课程的设计应该在注重知识的传达的同时, 注意传达的方式, 即要注重教学设计的方法和原则。在此提出基于ARCS动机理论模型的网络课程设计, 旨在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的作用, 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 ARCS动机模型简述

Keller经过研究, 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分为4个部分:注意 (Attention) 、相关 (Relevance) 、自信 (Confidence) 和满意 (Satisfaction) , 称之为ARCS模型。要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需要引起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和兴趣;让学习者知道该学习任务与其密切相关;该任务难度适中, 使学习者保持信心完成该任务;在完成任务中, 学习者能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1) 注意。注意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维持注意力。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 利用提问、实例和比拟等适当的挑战引起学习者的注意。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问题设置的趣味性, 从而利用学习者的有意注意来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

(2) 相关。让学习者明确学习任务与自己有关联, 让其认识到学习活动与他们过去的学习有关联, 让其了解学习的近期和远期意义。

(3) 自信。自信也是学习者有效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 自信来自有意义的成功。因此, 学习任务要难度适中, 让学习者获得有意义的成功感, 从而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

(4) 满意。要维持学习动机, 学习者需要从学习过程中得到满足, 一般是通过对成功行为的奖励达到。在教学的设计中, 为学习者提供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并及地的给予适当的奖励, 使其心理上得到满足。

2 基于ARCS模型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网络环境下教学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学习情境, 组织好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模式的各要素, 形成一个良好有序的教学系统, 从而更好地促进网络课程的发展。根据ARCS动机模型, 重新审视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将动机的因素融入教学设计中, 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ARCS模型, 结合网络课程设计的各个要素, 整合出基于ARCS模型的网络课程设计模型, 如图1:

2.1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阶段

(1) 学习需求分析。学习需要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方面由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 也就是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网络课程设计之前应该明确教学对象, 针对教学群体通过网络发放调查问卷, 调查分析出学习者的需求。根据需求构建网络课程, 对课程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2) 学习者特征分析。分析学习者特征, 了解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变量以及社会心理特征, 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笔者建议网络课程中设置学习者初始能力测试、学习风格测试和学习心理调查问卷模块。学习者提交测试后, 根据学习者的测试结果给出适合不同学习者的学习建议。教学者获取学习者的特征信息, 适时地调整教学设计。同时, 学习者可以根据本身的学习特征和网络课程给出的建议, 适时地调整学习方法, 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

(3) 确定教学起点。通过分析学习需求、教学内容等确定教学的起始点, 把握教学设计的目标。

以上3个步骤是教学设计的前期准备阶段, 该阶段的分析明确了学习者的基本信息, 从中明确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为设计动机策略做好准备。在网络课程中添加一个Keller编制的《ARCS努力与兴趣问卷》, 教学者根据学生的动机调查结果, 可以确定动机的激发重点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2.2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实施阶段

教学设计的实施阶段, 即为动机策略的设计和执行阶段, 在此依照动机策略的设计和执行方法来简述教学设计的实施。

(1) 注意。在讲授课程前呈现教学目标, 目标的表述尽量地具体实例化或以问题地形式出现, 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选择教学策略时要根据学习者的特点, 让学习者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和保持注意力。利用“先行组织者”策略, 在教学开始前呈现给学习者一些与课程有关的资源, 或提出惊奇的不确定的问题, 从而引起学习者的注意。运用“启发式”的教学策略, 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者设计多条教学路径, 并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将知识点以有逻辑性的问题列出来, 层层递进, 促使学习者保持学习的注意力。利用“任务驱动”教学策略, 通过媒体的合理安排,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习者利用已学知识讨论解决新问题的方案。

组织教学资源应注意各类资源的有效组合, 利用网站的特点提供清晰的导航, 逐步引发学习者的兴趣。注意课程中的本质性资源与相对较低的非关键性资源的合理安排, 利用明暗、颜色、大小、位置、形状等的对比来吸引学习者进行选择性的注意。

网络环境下教学工具主要有网络浏览器、电子邮件、论坛、聊天室等, 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 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者的有意注意。

教学过程中, 知识点的呈现采取不同的方式, 重要的对象、观念等以直观的形式呈现, 对重要的概念举例说明, 使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个案研究等。

网络课程中的教学视频的呈现应该接近课堂教学的形式, 消除那种只有PPT和声音的视频, 视频中应该有教师的活动, 语言体态的变化, 师生的互动等, 让学习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激发学习者的注意力, 也注重了学习者的情感培养。

(2) 相关。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告知学习者新课程的学习是建立在已有技能的基础上的, 学习者可与先前知识进行对比, 找到关联性, 从而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

采用情境教学策略和协作式教学策略促使学习者建立认知关联。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 促使学习者利用已学知识去发现和探究新的问题。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工具, 组建协作学习小组, 针对不同的主题展开协作交流学习, 使学习者感到是学习整体中的一员, 消除学习者的情感压力。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 一些重要活动的实施过程, 指导教师应在线与学习者互动, 适时地提示学习者, 让其明确该活动对他们学习和未来的重要性。

(3) 自信。课程进行前, 教学目标中应该表述清晰、富有鼓励性并与教材恰当地融合;向学习者呈现该课程成绩的评定方案和自我评价的手段, 给出适当的例子作为学习者今后学习的目标参照。

给学习者提供难度适当的任务, 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 采取支架式的教学策略, 提供适当的支架知识, 并考虑学习者的能力、成功机会等因素来设计教学过程。

充分利用网络课程的优势, 非线性的组织教学内容, 根据学习者学习前的测试, 分不同的学习组, 学习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小组。在小组学习中, 让学习者担当不同的角色或领导小组的活动, 让其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在学习活动中增强自信心。

网络课程中设置一个学生学习电子笔记, 让学习者记录下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疑惑, 提交给教师, 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问, 个别的指导解答。另外, 提供适当的测试, 并给予适时的评价指导, 引导学习者正确的归因, 增强自信心。

学习课程前, 让学习者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提交给教师, 教师给予及时和适当的反馈指导, 帮助学习者学会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活动和树立切合实际的目标。学习者完成适当的目标, 获得有意义的成功, 从而获得自信。

(4) 满意。满足感的获得主要有两个路径, 一是学习者自身能力实现的满意, 学习者通过课程的学习感觉到自身的能力有所提高;二是外部测评获得的满意。

在学习者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适时地给出反馈和适当的奖励有利于学习者满意感的获得。笔者建议在设计网络课程时, 设置小组学习中学习者参与的活跃程度记录系统, 记录学习者的参与学习的时间、发言多少等信息, 根据参与的积极性给出适当的奖励, 比如类似于QQ经验值的增加。在论坛讨论区, 教师应对学生的疑问和学生的思想及时地提供反馈信息, 给予适当的言语鼓励和学习导向。

2.3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评价阶段

网络环境下教学评价要对教学设计的各个要素进行评价, 并且要注重过程性评价, 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网络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对学习者、教学者、学习资源和教学设计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对学习者进行评价, 从而为学习者的继续学习提供动力。对学习者评价主要对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通过对学习者的任务完成情况、达标测试、作品完成情况等的评价实现;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态度、交互性、资源的利用程度实现。

对教学者进行评价, 主要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活动进行评价。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学过程的指导中教师的行为进行评价, 评价教师是否在教学过程中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协助、监督、鼓励;是否为学习者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等。

对学习资源进行评价, 主要可以对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框架结构的灵活简明性、教学课件的科学性以及交互界面的可操作性进行评价。

对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设计的动机策略进行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阶段性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测试, 随时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的态度, 收集学习者对课程设置的建议。

2.4 修改

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反馈信息适时地调整教学活动, 教学反馈是网络课程评价的重要环节, 将评价及时地反馈到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中, 及时地对教学活动进行修正和引导。教学结束后对教学设计进行总结性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目标, 调整教学活动的设计。

3 结束语

Keller的ARCS模型阐述了动机设计的过程及方法, 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个简易可靠的系统方法。在此, 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 将激发学习者动机的策略融入教学设计的过程中, 构建了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结构化模型, 希望给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教学者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内容及教学的具体环境灵活地使用该模式。

摘要:ARCS动机模型包括注意、相关、自信和满意4个部分, 基于此动机模型并结合网络课程的特点, 将动机设计的策略融入教学设计, 提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模型, 以期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ARCS动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动机策略,学习者动机

参考文献

[1]张志刚, 朱世美.ARCS动机模型及其对教学设计的启示[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08 (8) .

[2]郭德俊, 汪玲, 李玲.ARCS动机设计模式[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1999 (5) .

[3]陈世友.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模式研究[D].合肥:安徽师范大学, 2007.

[4]何克抗, 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ARCS动机设计 篇2

【关键词】中职德育 “ARCS”的动机设计模型 课堂教学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021-03

2015年1月,教育部正式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新修订的大纲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并指出,德育课“要紧密联系实际,坚持以价值观教育引领知识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德育评价更加完善。要“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深度参与的德育评价机制”。上述规定,直指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亟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一是要加强中职德育课的地位,它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二是德育课教学要解决理实一体、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的问题;三是对课堂教学的方法改进与目标定位问题提出具体指引,主要是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由于生源和教师素质、学校与教育管理、家庭教育、社会认同等原因,职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学生的学习基础、思想态度、行为习惯上的问题又阻碍其技能上的学习,影响其能力与水平的提高,并进而导致学生职业认同感、职业态度、就业素质都无法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从德育课的地位和其对学校德育的影响来看,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可以较大程度上改善职业学校各种德育问题。也因此,职业学校德育问题的症结最终还是要回到课堂、回到课堂的有效教学中去解决。

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认为,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因此,他认为,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美国教育学家加里·D·鲍里奇则更加直接提出了有效的具体教学行为。他认为,有效教学有五种关键行为: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学习材料、设备、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空间等)、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确保学生成功率,这五种关键行为其本质上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行为。因此,中外教育专家都比较认同的一点就是,必须从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动机入手去解决课堂有效教学的问题。

从遵循教学规律和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笔者认为,解决德育课堂教学实效性、有效性问题,需要以解决学生学习动机问题为前提。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动机强烈的学生,唤醒水平高、注意力集中,容易为学习做好准备,从而较容易发生学习行为。可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解决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重中之重。

动机来源于人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对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所以,既然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也决定了人的动机是多层次的。

一、“ARCS”的动机设计模型

“ARCS”的动机设计模型是美国心理学教授凯勒设计的学习动机模型(ARCS是Attention(注意),Relevance(关联),Confidence(信心)和 Satisfaction(满意)头写字母的缩写)。该理论认为,教师的有效教学应围绕包括:Attention(注意),Relevance(关联),Confidence(信心)和 Satisfaction(满意)等四类动机策略来设计,这样就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动机,“ARCS”的动机设计模型如表1所示。

凯勒教授认为,注意、相关性、信心、满意是一个整体,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会使学习者丧失学习动机。因此,我们开展课堂教学设计,就要充分考虑这四个要素,忽略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会使教学失效或无效。

根据凯勒教授理论,我们试图从相关动机策略来设计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有效性。

二、“ARCS”的动机设计模型在《哲学与人生》中的实践研究

(一)以《哲学与人生》为起点进行学习动机研究的初衷。从学习动机入手,对《哲学与人生》进行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一方面,《哲学与人生》在学生人生成长中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代替的,它对学生认识、解决人生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与行动的智慧,构建学生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该课程知识结构和体系相对比较严密,知识和原理较之其他德育课程也更为抽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如果不注重方式方法和内容的整合,很难有效地开展教学。再一方面,德育教师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能更好地激发教师的主动性,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意识,并且为学校德育教师开展其他德育课程的教学提供可以借鉴的科研路径和实践经验。

(二)运用“ARCS”的动机设计模型对《哲学与人生》进行有效教学实践研究的原则。研究中,教师始终要贯穿这几个要素:一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式地学习;二是通过行动把所授知识融合于实际生活或者工作实践中,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又在实践中感悟知识和运用知识;三是行动导向教学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以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能力实际来开展设计与组织,并以此为基础整合课程内容;四是学生在学习中应实现主体地位最大化,也就是说,学习的过程和评价方式由学生完成,教师只是起到行动中的组织、督促者和对话伙伴作用;五是通过团队拓展活动把哲学知识与生活感悟融合在一起。

下面,笔者以北师大版中职学校二年级教材《哲学与人生》第六课第一框题《正确认识和学会处理矛盾》(本课经过笔者对教材内容整合)为例谈谈对该模型的实施路径。

第一,关于“注意”的策略实施

美国教育学家坎贝尔教授认为,“学生升到高年级阶段,内隐学习越来越多,外显学习越来越少。由于缺乏机会活动、参与学习,在教学需要被动而抽象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都缺乏学习动机”。坎贝尔认为,在课堂上,身体的活动使学生集中注意,通过身体的神经编码—— 肌肉编码学习能增强记忆。

因此,激发学生注意力是激发学习动机的第一要素。如何激发学习注意力?加德纳在他的多元智能理论中就非常强调运动智能的作用,他认为,运动智能是人类认知的基础,因为它来源于我们体验生活时所获得的感官经验。

在中职德育课堂中,笔者非常注意运用运动或游戏活动来构建与传统教学不一样的教学情境,从而吸引或者持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矛盾”一课中,笔者以“心心相印”的拓展游戏来获取学生的注意力。从二年级学生的能力而言,他们对哲学“矛盾”的概念是比较难理解的。因此该游戏以及分享交流活动,获取学生注意力只是一种手段,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用自己切身的参与去感知:输与赢、快与慢、合作与非合作、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相反相成的关系。这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地突破了“对立统一”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逐渐深入和时间的延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呈现下降的趋势,笔者时刻运用不同的方式:以三分钟为限度,或者以唱歌,或者以某种短时的运动短时间消除学生的疲倦,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力。在严肃的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两次这类活跃课堂氛围的活动,常常能为师生提供教学的乐趣和值得记忆的学习经验。

通过一连串的“注意”策略的设计,实现了知觉唤醒、激发探究和获得变化的目标。

第二,关于“关联”建立策略

凯勒教授认为,所谓关联,就是指教学要与学生的知识背景、个人需求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在上述课例教学中,笔者通过关于生物链事例中动物间的联系来论证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联系与区别。通过使用与学生以往学习经验相关的语言、事例、概念等,帮助学生把旧知识与新学习的知识整合起来,实现熟悉性策略。在作业布置环节,笔者从学生实际能力出发,结合母亲节的来临,请学生撰写“三行诗”,并在诗里适当呈现今天所学知识。用轻松、富有创意的方式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关联能力。

还有,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关联策略随时都在运用。例如课例中《医生给猪打脉》漫画、《量体裁衣》动画片以及《白马非马》的故事,实际上都是围绕“矛盾特殊性”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不断为学生的学习培养“关联”性思维。

实际上,小组合作学习从某种意义上看,都是为了建立人与人的连接:观点的连接、动作的连接乃至思想的连接。这种连接,对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三,“信心”策略的运用

中职生普遍对课堂学习尤其是知识性的学习缺乏信心,所以在教学中建立和保护学生持续性的学习信心尤为重要。在课例中,笔者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维持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和热情。在上面的课例中,笔者改革了德育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达到激发学习信心,维持注意力的持久性的目的。实际上,教学评价始终是教学有效性最终成败关系的关键,对保证学生学习行为的发展与持续有着重要意义。为此,通过兼顾平等与开放原则,以学生学习兴趣为激发点创设评价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生活德育”的理论,“合理需要的尊重与满足是人德性生成的基础和原动力”。所以,在德育课要实现“合理需要的尊重和满足”,除了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一定的评价方式获得自身的尊重与满足外,更重要的是让他懂得将来入职后需要面对怎么样的环境,以此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价值观教育在“无痕”中进行。例如以扑克牌数字作为分数,每次课堂的小活动后让学生随机抽取扑克牌作为小组分数,每个月进行小计,对在分数上有优势的组进行适当的鼓励。可以说,抽取的扑克牌的数字作为分数,既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也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欲望与参与动机,团队合力积极挑战各种学习情境的意识明显增强。评价方式的改变也让学生学会归因:任何成功的获得都是人生机遇、勤奋努力与团队合作三者的结合,要学会坦然面对各种人生挑战,并能持续保持积极的人生信念。“牌如人生”,这其实也是一种教育,它在引导学生学会充满信心地淡定面对生活的种种机遇与困境挑战上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评价方式的改变,让期望成功、挑战情境和归因方式等原则逐一得到实现。

第四,“满意”策略的实现

模型中,满意的策略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满足”。实际上,我们的教学常常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这个策略。如何实现“满意”中的“自然结果”?相关理论认为,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一种模拟情境中运用新习得的知识或技能,这是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激发的重要手段。课例中,笔者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矛盾”的知识解答古代的各种成语,让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中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善、鼓励的语言,以及辅之以“扑克牌”评价,对实现“积极的结果”和学生的公平感的产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按照“ARCS”的动机设计模型开展课堂教学的流程图如下:

三、相关教学反思

强调通过动机模型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新经验的积极行为,实现有效德育,就是为了让学生从中自主探究、实践应用,自己去感知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学会提出独到的见解、设想与独特的做法。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同时,拓宽学科学习的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改善学生的行为与思维习惯、培养良好的职业品质和对人生的自信心。实际上,通过两年教科研式的教学实践,教师在收获了专业成长的同时,学生对每一堂德育课的热切期盼以及学科知识的愉快获得,是教师幸福的最大根源与动力。这也是中职学校德育课改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美]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美]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

[3]崔允漷.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美]斯腾伯格著,赵海燕译.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5][美]理查德·I·阿伦兹,丛立新、马力克·阿不力孜、张建桥译.学会教学(第九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6]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赵志群,白滨.职业教育教师教学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8]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汪凤炎.德化的生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ARCS动机设计 篇3

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型,一般都倡导学生在家里自主学习,到课堂里内化知识、拓展能力。新的教学方式使得整个自主学习过程的控制权转移到了学生手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及学习过程教师无法面对面调控。因此,微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如何,成为微课教学效果的制约因素。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家凯勒(J.M.Keller)教授于1983年提出了ARCS动机模型,该模型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分别是: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满足感(Satisfaction)。动机激励策略的设计过程主要是围绕这四个因素进行,取四个因素的首写字母,简称为ARCS动机模型。[3]按照凯勒教授的理论,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机,首先,教师要调动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接下来要让学生理解这门课的学习与自身密切相关;然后,要使学生有信心学好这门课程;最后,让他们体验完成学习任务后的成就感,即A-注意、R-切身性、C-自信心、S-满足感。[4]

ARCS动机模型与教学设计紧密结合,因此它对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动机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发。[5]该模型具有很好的启发性,提出许多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将A、R、C、S四要素与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环节相联系,形成框架,抓住每一个教学环节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有效,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使教学取得成功。那么,应该如何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以实现教学有效性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注意策略

在微课开始时,教师首先要唤起学生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象的实例维系学生的注意力。

1.设计精彩片头,促使学生产生注意

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设计一个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生动逼真而又极具震撼力的视频片头至关重要。片头的设计要有创意、有意义、有趣味。可利用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震撼的感观刺激,进行知觉唤醒,激发他们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片头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秒,研究表明人在非接触条件下,注意力的极限时间是4秒,超过4秒注意力就会分散。片头结束,迅速切入本节课题,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注意力分配到重要的内容。

2.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探究欲

教师可以在微课开头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将教学重点、难点及其他知识转化为问题。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使他们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挑战式提问,驱动学生思维,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

3.变换教学的韵律,有效维持学生的注意

微课大多摆脱了课堂教学情境录制的方式,教师的讲解倍受学生关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语言标准、声音清晰、语速均匀、情感到位。在一些重点、难点的地方,教师可以变换教学语言的强度和速度,以声音的变化引发学生的注意。在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可以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有趣味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要准确把握教学的节奏,快慢适当。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部分,要慢、稳而准。非重点的部分,可以一带而过。

4.使用直观化手段,将重要内容直观展示

微课要短小精悍,主题突出,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视觉驻留规律,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教师的讲授线索要清晰明了。在微课的讲授中,要求尽可能只有一条线索。讲授中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如用颜色线标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用符号图形标注等。微课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板书要精简清晰,部分板书可以提前准备到纸板上,以挂图的形式在授课的过程中展示在恰当的位置。也可以利用课件、手写板,将重要内容直观呈现给学生。

相关策略

微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生的需要和生活实际相贴近,把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才能更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实现教学目的。

1.目标精准定位,关注学生需求

设计微课时,教师要事先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根据不同的受众特点,确立不同的目标和内容,聚焦于学科重难点、疑点、考点或某个教学环节等有重要学习价值的内容,找到学生兴趣之所在,根据学生需求进行微课设计,让教学与学生切身相关,创设自由快乐的学习体验,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设计,给学生指明发展的目标,使激发的学习动机得以维持下去,使教学更有效。

2.利用切身经验,激励达成目标

设计微课时,教师应从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设计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活动与他们过去的经验或以前学习的知识或某种利益相关,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内容与自己切身相关,从而激励学生完成指定的目标。

3.让学生真正了解学习的价值

教师要给学生讲解知识的重要性和将来的用途,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间接兴趣。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当学生切身体验到这些知识的用处后,他们的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起来,也会更认真地学习这些知识。

自信策略

自信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微课的设计应注意培养学生对成功的自信,使学生对学习效果产生积极的期望,让学生获得有意义的成功感,从而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

1.重难点碎片处理,获取成功体验

知识讲解应从易到难,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此微课要突出主题,直接聚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对内容进行切割,对知识进行碎片化处理,让学生每次只接受少量的新知识,易于吸收,且能以此为契机,滚雪球似的增加信息量,让学生通过微目标的达成,不断实现微小的进步,获取成功的体验。

2.个性分层教学,培养学生自信

系统设计、科学制作的微课体系应有助于聚焦学生问题和核心知识,荟萃精华,以短小精悍的教学形式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生可利用零散时间,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微课程,实现个性化学习。特别是微课可以基于各层次学生的需求,针对同一问题设计不同难度的微课程,进一步增强了教学的可选择性,可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应有的发展,真正实现面向全体,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而且微课可以反复播放,内容可被永久保存,以供随时查阅和修正。使那些平时反应慢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地反复观看,解决了传统课堂不可重复的问题,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习者都能获得有意义的成功感,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3.建立反馈机制,提高学生的自信感

设计少而精的习题并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拓展延伸练习,将其制作成微课,为学生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在这部分微课的制作中包含了信息反馈机制的设计,能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及时反馈。给学生的反馈信息会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正面的反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负面的反馈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反复看微课中的新授课视频或在网上与其他同学交流,克服困难后会获得成功的经验,进而提高自信心。

满足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一旦有了满足感和成就感,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满足感之后会更加奋进,形成良性循环,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满足感的设计。

1.提供运用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机会,在解决问题时获得满足感

学生的满足感是在实践中获得的,要使学生获得满足感,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提供运用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参与的快乐和满足感。微课的导入、新知讲解、探究实验、巩固练习等环节可分别设计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内容,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都可以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运用新知解决一定的问题,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满足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创设和谐的互助氛围,在获得肯定中体验成就感

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会自然产生满足感,要强化这种满足感更需要外部环境给予积极的肯定和欣赏,而微课可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微课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获得教师和同伴的鼓励性评价,从而强化了学生的满足感。同时,学生在通过网络交流时遇到困难的一方因同伴互助消除了孤独感,助人的一方因己之所长得到体现而强化了成就感。

3.评估阶段性学习水平,在主动反思中增强满足感

如何帮助学生对取得的成绩产生积极的成功体验是ARCS动机设计模型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微课教学中建立的自我跟踪量表和评估问卷对此非常有效。微课中纵向地建立自我跟踪量表,即把每次的成绩与班级的平均水平作比较,绘制动态变化曲线,这对于水平低的学生尤为有效,学生能观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从而获得满足感。学生在完成微课中提供的问卷时,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成就,逐步坚定了学习自信心。

注意、切身性、自信心和满足感是一个整体,没有主次之分,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会使学习者丧失学习动机。微课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要系统考虑到这4个要素,忽视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导致教学实施的无效或失败。因此,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好ARCS动机模型,组织好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本文对如何将ARCS动机模型运用于微课设计进行了阐述,旨在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

ARCS动机设计 篇4

关键词:ARCS;学习动机;华文口语教学

伴随着人类在认知理论和学习科学领域取得的革命性进展,当今的教育界已经开始从关注“教师怎样教”逐步过渡到“学生怎样学”,即学习者是教学研究的中心,教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对教学对象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华文教育是以华人华侨子弟为主要教学对象的中华语言文化教育,其中华文口语作为一种基本的产出性语言技能历来受到重视。

一、ARCS学习动机模型及其要素分析

“动机”(motivation)一词源于拉丁语Movere,“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1],有机体的各种行为和活动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实质上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需要。ARCS学习动机模型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约翰·M·科勒(John M Keller)教授于1987年提出,关注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科勒认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因素有四个,即注意(Attention)、关联(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满足(Satisfaction),简称ARCS模型。该模型建构了这样的教学过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要引起他们对一项学习任务的注意和兴趣;其次,帮助他们理解完成这项任务与他们的切身关联性;再次,使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学会、学好,从而树立信心;最后,让他们体验学习结果所带来的满足感(见图1)。

在ARCS模型中,“注意”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首要因素,也是学习的先决条件。虽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项系统工程,但首要一步就是唤起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关联”也就是切身性,即学习内容要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等方面建立密切联系。科勒教授认为,当学生的注意力被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并且感觉到这种学习活动能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时,其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切身性由此而生。关于“自信”,科勒教授认为,自信来自于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成功的积极期望。因此,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目标和提供可接受的成功榜样至关重要。“满足”是此动机模型中的最后一个要素。满足感指的是学习者的学习结果与其期望值相一致,而这一后果又是积极的,从而使学生对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成就感到满意,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

二、关于汉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华侨大学华文教育专业一年级B班的29名学生。该专业面向海外招生(四年内修满规定学分者将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旨在培养华文教育师资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目前,国内仅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的暨南大学与华侨大学开设此专业。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对此专业的招生要求如下:有一定的华文基础;有志于从事华文教育,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的海外华裔青年;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2]。2006年,华侨大学华文教育专业首次招生50人,随后的招生规模略有扩大,2013年的招生规模为63人,随机分为A、B两个班。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B班的29人(见表1、表2)。

由表1可以看出,该班学生的年龄构成较为多元,以18~22岁的青年为主。其中,7名学生即将获得高中文凭或已经取得相当于高中教育的同等学历;4名大龄学生已有高等教育学历或工作经历,因对华文教育感兴趣而申请就读该专业;在性别构成方面,该班的男女生比例接近1:2,这种失衡的比例关系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在国籍方面,该班学生均来自东南亚国家,其中半数为印尼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印尼的华侨华人总数多和对华文教师的需求量大相关。生源国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文化交流与学习。

从表2可以看出,在家庭背景方面,该班学生既有华裔,也有非华裔,两者人数差别不大。华裔学生大多是第三代移民,他们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比较陌生。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华裔学生的整体汉语表达能力并未明显强于非华裔学生。

在汉语学习时间方面,该班学生呈纺锤形分布:34%的学生来中国之前仅学过1年左右的汉语,34%的学生学过2~3年的汉语,其他学生学过4~5年汉语,甚至有个别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超过10年。学习汉语的时间长短与学生的汉语水平密切相关,该班学生的汉语水平差异明显,这就增加了教学难度。

在奖学金来源方面,该班学生均受奖学金资助,分别来自中国政府、生源国学校和生源国商人,其中以中国政府的资助为主。近年来,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普遍面临师资严重短缺和专业化程度过低的困境,为了缓解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设立了“华文教育专项奖学金”,旨在为海外华文学校培养未来骨干师资力量。此外,海外华文学校也从本校毕业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到中国接受培训,学生与校方签订协议,由校方提供学费等资助,学生在毕业后回母校任教,类似于委托培养。还有一些热心华文教育的海外商人资助优秀学生到中国就读,通常也会签订类似的服务协议,要求学生学成后回国任教。

ARCS动机设计 篇5

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较强, 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怎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维持其学习动力, 增强学习效果呢?ARCS动机模型提供了很好的策略和方法。VB程序设计课程是电大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必修课程, 笔者选取其中的一节课《猜数小游戏》来谈谈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程设计和制作, 以期为其他微课程的设计和制作提供借鉴,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通过微课程感受到VB语言的魅力, 进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ARCS动机模型的分析及其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ARCS动机模型是1983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凯勒 (John M.Keller) 教授[1]提出的, A R C S分别代表注意力 (Attention) 、切身性 (R e l e v a n c e) 、自信心 (C o n f i d e n c e) 、满足感 (Satisfation) 。根据ARCS动机模型, 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需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学习活动能够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能激发学习的兴趣;二是学习者体会到学习活动与自己密切相关;三是学习者有信心通过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四是学习者能够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2]只有具备了以上四个条件, 学习者的注意力才能长久地集中并指向当前的学习活动,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才能得到维持和加强, 才能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

ARCS模型整合了动机原理及教学设计理论, 提出了相应的动机策略, 可以将其应用到微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基于ARCS模型的微课程设计框架如图1所示。

●基于ARCS模型的《猜数小游戏》微课程设计

基于ARCS模型的微课程设计框架, 以VB程序设计课程为例, 进行《猜数小游戏》微课程的设计。

1.课程选题设计

本节微课选取的是该课程的一节内容——猜数小游戏。课程不是从语法、控件、对象、属性等知识点来组织内容, 而是用案例教学的方法, 把具体的语法, 控件的属性、方法、事件等知识点融入到一个案例中, 采用做中学的方式, 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猜数小游戏”的开发过程, 理解相关控件的属性和方法, 掌握随机数函数的使用, 并能够理解和应用选择结构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过程设计

(1) 互动游戏, 引起注意

在导入部分, 笔者通过一个师生互动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夹着一张白纸的文件夹, 但不能让学生看到白纸上的内容;白纸上写着一个从1到100的随机整数;然后请一名学生来猜这个数是多少, 如果猜大了, 则提示学生“你猜的数比较大”, 反之, 则提示学生“你猜的数比较小”, 如果猜对了, 当然是“恭喜你, 猜对了”;最后告知学生猜几次猜对了。在这个例子中笔者应用了计算机数据结构课程中一种非常经典的查找算法, 称为“二分法”, 其基本思想是:假设数据是按升序排序的, 对于给定值X, 从序列的中间位置开始比较, 如果当前位置的值等于X, 则查找成功;若X小于当前位置的值, 则在数列的前半段中查找;若X大于当前位置的值, 则在数列的后半段中继续查找, 直到找到为止。

随后, 教师就开始演示“猜数小游戏”VB程序, 让学生了解该程序的功能。笔者通过一个互动游戏的设计, 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也形象地展示了“猜数小游戏”VB应用程序的功能。

(2) 实践教学, 专业相关

“猜数小游戏”VB应用程序的实现分为两个步骤:界面设计和代码设计。学生可以跟着课程一起动手设计和编写代码, 通过参与制作, 切身体会VB语言功能的强大, 游戏界面如图2所示。本案例采用的开发环境是Visual Studio 2010, 界面设计比较简单。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语速, 方便学生跟着操作。

(3) 突破难点, 增强信心

重点内容是代码设计。关于代码的设计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来思考: (1) 如何生成1~100的随机整数? (2) 怎么判断数值是否猜对?此时需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脚手架, 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 (1) 是难点, 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随机数, 对随机数函数也不了解。所以在这里笔者要通过一个新的案例来说明随机数函数RND的功能, 并且通过推理解决如何生成1~100的随机整数这个问题。问题 (2) 的解决会用到选择结构语句, 可以通过语句执行的流程图帮助学生掌握选择结构语句的执行逻辑。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功能代码也就迎刃而解了。

(4) 问题解决, 获得成就感

代码完成之后, 学生就可以实现一个完整的小游戏, 其成就感和满足感可想而知。这种感受是他们继续学习的强大动力。对比之前的“猜数小游戏”, 还有一个功能是尚未实现的, 就是统计猜数的次数, 这个问题可以留给学生作为课后思考题。

3.教学资源设计

(1) 课件制作

笔者采用的主要工具是PPT, 简单易操作, 能够满足制作需求。课件的功能有两个:一个是上传到教学平台, 方便学生学习;另一个是为了录制微视频。课件制作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字体和字号设置要合理, 具体可以参考下页表1;二是配图应清晰并符合课程内容, 通俗易懂, 便于理解, 图片不可加长或压窄, 防止变形;三是适当添加动画效果,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也能更好地体现教学思路。

(2) 练习题设计

根据课程内容中所涉及的RND函数、选择结构语句等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 主要是选择、填空等形式。最终练习题的呈现方式要根据微课程平台的环境来决定, 一般采用最简单的文本文件的形式, 可以是在线测试, 也可以设计成过关游戏的形式。当然, 游戏化的元素融入到习题的设计中是最理想的状态。

●基于ARCS模型的《猜数小游戏》微课程制作

1.脚本设计

微课程的脚本是录制视频的依据, 《猜数小游戏》微课程的脚本设计如表2所示, 由于篇幅有限, 部分内容被略掉。

2.微视频制作

微视频的制作包括三个阶段的工作:第一阶段是素材准备阶段。需要为现场教学准备录制的视频、教学课件以及相关的教具和设备;第二阶段是微课程录制阶段。这个阶段主要通过PPT+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来进行课程录制;第三阶段是后期编辑阶段。该阶段利用绘声绘影以及Premiere, 根据脚本来编辑合成课程视频, 制作转场效果, 并添加字幕以及片头片尾。同时, 教师还可以添加一些交互式问题,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增强他们的参与感。例如, 笔者通过Camtasia Studio在演示程序时添加交互式问题“你的程序可以正常运行吗?”点击按钮“是”, 弹出“恭喜你!成功啦!”从而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点击按钮“否”, 弹出“请耐心调试哦!”从而可以缓和学生的紧张情绪。

3.应用和评价

设计开发完成之后, 教师可以把微课程的教学视频及课件、练习题等内容上传到教学平台, 方便学生学习使用。另外, 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课程中存在不足可以进一步完善课程的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

[1]John M.keller.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motivational design[J].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1987, 10 (3) :2-10.

[2]张祖忻.如何将动机原理整合于教学设计过程——谈约翰·凯勒教授的动机系统学说[J].开放教育研究, 2003 (2) :10-12.

[3][美]V.H.Vroom.Work and Motivation[M].New York:Wiley, 1964:21-28.

ARCS动机设计 篇6

一、从明确高职教学的培养目标及对象出发, 设计有效的教学吸引学生“注意” (Attention)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于一些本科类研究型院校, 它不过于强调如何理解知识, 如何有效地重现知识, 而更多考虑到毕业后能否胜任其职业岗位, 如按传统教学法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 甚至 “低分低能”的学生, 事实上, 所有经过传统讲授而获得的知识都是 “间接知识”, 并非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 “间接知识”的直接作用并不是 “能做事”, 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也有众多目标, 如知识目标、素质目标, 而在当前阶段, 必须注意突出能力目标, 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面向市场, 面向职业岗位的, 高技能的职业人, 而非面向考场, 面向“象牙塔”的博学的读书人。 这一点高职教师首先要明确。 所以在高职教学中, 应时刻关注到学生的感受, 而非你的理解, 因为“教”与“学”的好坏, 并不是 “看老师讲得好不好”, 而是看学生学得好不好, 授课教师不要在上课期间告诉你的学生 “今天我们讲了什么”, 而应记得在课程结束时, 让学生告诉你“他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 知道学生如何学习, 明白学生何时需要何种反馈, 清楚什么时候给学生提供帮助, 什么时候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他们潜藏的学习能力不断被挖掘出来, 让教学充满魔力。 尝试各种可能的创新的方法, 努力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相关课程的兴趣, 让学生参与教学。 学生就会从接受被动灌输的角色变为主动学习者, 设计有效的教学吸引学生“注意” (Attention) 。

二、遵照高职教学应明确课程设计原则及方法出发, 帮助学生认识学习与其个人发展的“相关性” (Relevance)

课程内容必须应当是职业活动导向, 基于工作过程的, 也就是说, 课程内容的总目标, 是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课程进展的推动力是职业活动的需求, 是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需求。 一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课程要突出能力目标; (2) 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是项目和任务; (3) 课程的实施要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必须有效参与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 成为教学课程的主体, 老师只需指点引导, 让学生积极主动、全情投入; (4) 理论、知识、实践一体化, 做中学, 教学做尽可能一体化进行。 尽可能地使用学习的动机来自实际问题, 用学习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在“做”的过程中同时解决能力训练, 知识学习和品德修养的问题, 尽可能避免“先学后用”或“先讲后练”, 整个课程以项目工作为实践背景, 学生边做边学, 将训练能力、学习知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统一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课程评价的最终标准是“效果”———学生兴趣激发的效果, 学生能力提高的效果, 在保证教学效果良好的前提下, 要尽可能地创造新的模式和方法。

在教学中如何设计精彩的一堂课呢? 让学生感受和自身的相关性, 一种可能的较好的设计是:上课开始→教师展示情境, 案例→教学目标及任务→学生用常识做, 结果出错→教师展示专业做法, 结果圆满→比较→看出本课程的重要作用→逐一比较正误结果→展示课程的主要内容→进入课程。

这种模式的做法是, 老师首先展示一个精彩的案例, 其中包含该专业一个有趣的任务, 要求学生完成。 这个任务看似简单, 实际上没有专业知识技能是很难完成的, 学生试做的结果, 出现许多外行的错误, 于是老师展示专业的做法, 得到圆满的结果。 将外行的做法和专业做法进行比较, 得到该课程的重要内容, 于是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项目任务中的操作不能仅是正面的规范操作的反复训练, 设法让学生遇到出错的、意外的、紧急的各种情况。 如果学生没遇到, 教师就要充当这个“角色”, 让学生小组讨论, 分析解决办法。

三、从提高高职教学中教师的职业素养出发, 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 (Confidence)

每个人都能想出许多被奉为教育良方的改革方案, 我们希望可以解决现有问题, 但必须清楚, 方案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也永远不可能成为导致问题的罪魁祸首, 决定这一切的不是方案, 关键在人。 一所学校如果拥有杰出的教师, 那它一定是一所杰出的学校,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 经常听说听到有老师说现在的学生素质一年不如一年了。其实不是这样的, 这是对我教育工作的一个挑战, 优秀的教师关注期望, 一般教师关注规则, 而最差劲的教师关注破坏规则后的惩罚措施。

高职教师对教学充满激情, 富有创新精神, 以及发自内心对学生的爱, 并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充分利用高职教学的策略与艺术。 虽然严格的课堂纪律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教学的继续。 但积极的课堂氛围中蕴含强大的能量, 并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 常说“学生优先”、“做所有的决定站在学生的角度和思路上”, 这些话说起来容易, 但不是每一个老师有能力做得到的。 远离抱怨的情绪, 抱怨并没有让事情变得容易对付, 如若这种负面情绪蔓延, 事情变得反而愈发复杂。 每天以尊敬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 把学生放在首位, 可以让你保持积极的态度, 可以帮助你维持最佳的工作状态。

想办法让教学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从学生的当下出发, 知道学生从哪里来, 将走向何方, 而作为教师, 学生所取得的成就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和目标,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健康成长, 没有比了解学生更重要的了, 考虑学生的经验和需求, 让教学更有效。

四、对你的学生有较高的期望, 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 每个阶段予以肯定, 给予学生适时的“满足感” (Satisfaction)

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任务和目标, 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进行自我解疑, 独自分析、解决和验证项目中遇到问题, 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满足。 同时不可否定学生, 应使学生觉得自己被承认和关注。 同时, 考虑到价值观和“95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 他们的某些想法在老师看来可能会很新异甚至不可理解, 但不一定没有价值。 这需要教师尊重差异和分歧, 与学生一起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讨, 并鼓励那些发散性的思维成果。 如此学生会觉察到自己被理解和尊重, 体验到老师的关怀和期望, 在心理上会对老师持有肯定的意向并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更积极地投入学习。

综上所述, ARCS模式强调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又强调教师在收集信息、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问题导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统领角色, ARCS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 任何一种模式都不能简单地进行移植, ARCS模式应用于我国高校课堂授课尚在探索过程中, 教师应当在每节课后进行教学效果的记录、评估和反思, 及时作出必要调整, 使ARCS在高校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并运用于高职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倡导“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 使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和同时, 既提高学习兴趣, 又形成从业所要求的各项素质, 对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汪明帅.来自美国最优秀教师的建议.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2-4.

[2]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7.

ARCS动机模式国内研究综述 篇7

ARCS动机模式是1983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凯勒 (John M.Keller) 教授提出的, 分别代表注意 (Attention) 、切身性 (Relevance) 、自信 (Confidence) 、满意 (Satisfaction) 。

它的主要思路是:为了激发做某件事的动机, 首先要做的是吸引注意, 让人们对这件事感兴趣;其次让他们意识到所做事情与自身的相关性;再次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完成这件事, 帮助建立自信心;最后体验到整个过程和结果所带来的成就感, 能够感到满意 (张祖忻, 2003) 。该理论系统整合了动机原理与教学设计理论, 提出了一系列的动机策略, 便于应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自该理论提出后, 1987年凯勒又进一步提出了学习动机的激励策略及设计过程;之后铃木先生等人也对该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如计算机教学领域、网络学习环境等。

国外各类研究及相关实验证实了ARCS理论的有效性, 充分体现了这一模式的优越性, 值得继续深入研究与应用实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介绍该理论的书籍不是很多:盛群力、李志强在1998年编著的《现代教学设计论》一书介绍了ARCS动机理论模式, 将其与一般ISD进行了整合, 并对比分析了TC动机设计模式;谢利民教授的《教学设计》一书也介绍了ARCS理论四要素及学习动机的激发。值得一提的是, 在《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一书的第9章, 凯勒详细阐述了“动机与行为”问题, 其中不乏该模式设计步骤及模式范畴和子范畴的说明。

关于其他形式的研究, 在知网输入关键词ARCS动机, 能搜索到大量相关文献, 其中不乏该理论的实践研究且文章下载量越来越多, 充分表明该模式的应用效果。相关的研究包括各类院校及各个学科, 说明该动机设计理论的适用性非常强, 且具备进一步推广的价值。研究主要有:高利明于1997年发表了《调动学习动机的ARCS模式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一文, 对于该理论的研究较早, 但未提及进一步的实施步骤等;1998年, 郭德俊等人通过《课堂动机教学模式概述》一文简要介绍了ARCS模式;1999年, 郭德俊等人在《ARCS动机设计模式》一文中就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四要素及其亚类、动机设计过程及策略做了详细介绍, 对该理论作了简要评价, 较全面地研究了该理论。

200 0年, 王海春的《课堂教学的ARCS动机设计模式》一文介绍了形成学习动机的四个条件 (即ARCS四要素) , 并提出了度的把握问题, 以适度应用该模式于教学过程中。同年, 罗峥等人探讨了该模型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得出:中学语文教师能采纳该动机模式;该动机模式的应用具有年级差异, 对于初中生来说它的有效性比高中生更加明显。

2001年, 杨开城等人在细化该模型的基础上, 在《基于ARCS动机模型构建在线学习系统》一文中提出了40多条指导性意见, 设计并实现了《数据结构》在线学习系统, 教师参与的重要性亦被强调。

2002年, 罗刚和李红波结合该模式对CAI课件设计进行了研究。

2003年, 张祖忻在《如何将动机原理整合于教学设计过程———谈约翰·M·凯勒教授的动机系统学说》中对ARCS的具体应用做了详细介绍, 并指出动机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2004年, 彭丽探讨了激励理论及其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 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激励设计参考框架。

2005年, 郑丽媛从课堂教学组织和资源设计两个角度对多媒体教学策略进行了设计, 并验证了多媒体教学策略在其实验研究对象中的有效性与可行性。郭希林于同年将该理论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并证实了该模式的有效性。

2008年, 巩华锋的《ARCS模型与英语教学引导策略———谈高职院校后进生转换英语学习思维》一文在ARCS理论基础上研究了促进高职院校后进生英语学习思维转换的引导策略。

2010年, 付欣友研究了ARCS理论模式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提出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该课程的学习效果。同年, 李瑾瑜在研究这一理论对于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 还探讨了教师的效能感问题。段利将该模式应用于在高职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中。

2013年, 柳延东在《黑龙江高教研究》中将该理论应用到CAI课件框架设计中;之后谭萍等人将此模式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梁春莲等人对其在高中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方面进行了研究等。

当然, 除此之外也有其他各类关于ARCS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有结合信息技术教育的, 也有结合网络学习环境的;有关于生物、英语的, 也有关于数学、地理的;有中小学的, 也有职业类及大学院校的。

三、模式理论应用趋势

ARCS动机设计 篇8

ARCS动机模式理论建立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种应用动机策略创造、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动机策略, 创造一个动机学习环境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ARCS动机模式的过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应首先引起他对一项学习任务的注意, 再让他感到这项任务与他有切身性, 接着对他进行鼓励, 逐渐培养和建立他对学习的信心, 最后让他体验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

ARCS动机模式设计的策略如下。

一、ARCS动机模式中的“注意”策略

“注意”策略用来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以下为引起学生注意的一些技巧。

1. 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课堂的组织者、控制者和知识的传授者。Krashen曾经说过:“情绪既能阻止学习, 也能促进学习, 只有情绪状态好时, 学生才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具有向师性,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才会喜欢教师的课, 才乐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这门课程, 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减轻学生的焦虑感对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学生面临的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焦虑, 他们的学习兴趣常常被这种焦虑消磨掉了。因为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问题确实是一种紧张的经历, 即使有时他们知道答案, 也会发现很难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种焦虑带来了消极的效果———他们因自己表现不好而感到尴尬沮丧。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减轻这种焦虑, 经常对他们进行鼓励, 可以说:“别着急, 我相信你可以做好。”“别怕犯错误, 再来一次。”鼓励他们不怕犯错误, 也不怕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不同, 给他们改正错误、提高自己的机会, 让他们勇敢地表现自我。

2. 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在课堂上, 学生是真正的参与者, 而不是旁观者。可是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 一味地听老师讲、记笔记, 更不用说在大众面前回答问题了。教师应该改善这种状况, 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简单地“授之以鱼”, 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教师应改变这种一味地讲授知识的教学模式, 应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 让他们去思索、去探索,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合作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学生与他的同伴作为一个团体一起来完成任务。

据证明, 用来激发学习动机的另一种有效的方式是在课堂上引入游戏。因为游戏可将真实的情境带到课堂, 将知识穿插到游戏中, 学生可以在这一轻松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

二、ARCS动机模式中的“相关性”策略

“相关性”策略用来将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动机联系起来。教师在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后, 想要将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下去, 就需运用“相关性”策略。教师应让学生相信学习与他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并懂得学习的价值。以下为一些应用“相关性”策略的技巧:

1. 从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入手

Plato曾说过:“好奇心是知识的大门。”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是激发学生动机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为了使学生带着兴趣去汲取知识, 教师应真正地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 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

2. 让学生真正了解学习的价值

教师在传授具体的知识时, 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进而了解所学知识的真正价值。当学生切身感觉到这些知识的用处后, 他们的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起来, 就会更认真地学习这些知识。

三、ARCS动机模式中的“自信心”策略

“自信心”策略用来帮助学生树立对取得成功的信念。学生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时, 学习动机才会被激发起来, 因此,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是非常重要的。

1. 对学生抱有较高的期望

研究表明,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对学生的表现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直接影响他们对待学生的方式, 而这种方式反过来又影响了学生对成功的信念。

研究显示, 如果老师对某个学生抱有较高的期望, 那么这个学生就能够获得更高的成就。因为老师对学生抱有较高的期望, 学生就会获得这样一种信念:老师相信我能做好, 我一定可以做好。尤其对后进生来说, 如果老师对他们拥有较高的期望, 他们就会建立起自信, 在课堂上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2. 帮助学生建立切实可行的目标

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 盲目地奋斗, 那么他就像是在沙漠里寻找财富却没有地图。所以在学生的学习中, 建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对学生建立自信非常重要。

建立一个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步。目标越明确, 越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那么它就对学生越有益。学习目标要适中, 既不能太高又不能太低, 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的实现会给学生带来自信, 从而促使他们实现更高的目标。学习动机在自信建立的过程中也被激发起来。

四、ARCS动机模式中的“满足感”策略

“满足感”策略用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为了激发学生持续的动机, 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建立满足感。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表扬, 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 在课堂活动、作业批改或考试后, 及时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积极的反馈和评价。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具体的鼓励, 比如:“你的实验操作很规范”, “你对这个问题的见解很独特”, 而不是一味地说“好”、“非常好”。因为具体的表扬可以给学生一些暗示, 让他们知道自己表现如何, 需要怎么改进, 进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和优势所在。

教师可以通过表扬对学生的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因为表扬可以给学生带来满足感, 让他们有信心去更好地表现, 还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ARCS动机设计 篇9

关键词:ARCS动机理论;音乐教学法;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268-03

ARCS动机理论是一种启发性的模式,是教师通过了解影响学生动机的因素,分析学生的动机状况,确定动机的重点和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成功的可能性。

一、理解ARCS理论四要素

ARCS理论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约翰·M·凯勒(John.M.Keller)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动机设计模型。它的理论基础是Keller的动机-成绩-教学影响理论。Keller将动机理论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研究以及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结合起来,解释教学活动。因此,这个理论是一个宏观的理论,而不是微观的理论。Keller整合了许多动机研究的成果,将动机理论、动机策略与教学设计理论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机激励的四要素,并阐述了动机设计的流程。

所谓ARCS四要素,是注意(Attention)、关联(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和满足(Satisfaction)4个英文的首字母组成。

在凯勒看来,上述4个要素代表了4类主要的动机策略,在教学中围绕这4个方面,根据学生的动机状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动机策略,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动机,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

1.注意,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为了激发动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必须被激起并维持,这是进行个体学习的先决条件。学生常常会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例如幽默的话题、新闻热点、精彩视频等,这个阶段属于知觉唤醒,是引起学生注意力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要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行为做好准备,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第二个阶段激发探究的效果。教学设计中,要设计具有探究性质的问题,从学生初步的好奇心引发到对问题的探究过程。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将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以完成注意的第三个阶段:注意的维持阶段。注意的维持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2.关联,是让学生发现所从事的学习活动是与他们有关联的。或是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与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或是新知识可以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经常会问,我们所学的内容对我们今后就业是否有用、对我们继续学习深造有什么作用等。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和继续求学等现实问题的直接困扰,学生对于所学课程以及所学内容是否与个体相关联,是影响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关联的建立,不仅要使用与学生已有经验相关的语句、事例或概念,达到熟悉化。同时还要进行目标定向,向学生说明教学的目标和学习内容的价值、是否具有实用性。此外,通过谈话、问卷、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将教学与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进行动机匹配,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

3.自信,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教学中的不同阶段,要给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让学生通过努力达到目标,产生自信。自信来自于有意义的成功,有意义的成功来自于战胜困难后的心理感受。教师在设定目标时,由于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因此在设定目标时,要充分了解学生。根据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要难易适中,要有层级性。目标设定太高只有个别学生能够达到,而大多数学生努力也不能完成,就会造成即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也很实用,但也没有信心去完成,甚至会产生放弃的想法。相反,目标设定太低,无需太多努力就能轻易完成,学生缺少对学习的挑战性,也会削减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望和对成功的期望。当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教师要持续的关注学生,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支持、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使学生感受到努力后获得成功的过程带来的自信心。

4.满足,是维持学习者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条件。每个个体对于学习结果都有一定的期望,当学习结果达到学习者的期望时,学习者心理上就会获得满足,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条件,对于学生每一步努力所获得的成果给予公平的评价和及时的表扬与肯定,甚至是奖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经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机,获得进一步成功,得到更多的肯定和赞扬。

二、ARCS理论对《音乐教学法》课程的意义和作用

《音乐教学法》作为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密切的一门课程。由于教材的侧重点和培养方向的差异在高师音乐专业中通常也被称为“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该课程的重要任务旨在研究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并对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及实施的指导。该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从学习者向教育者转变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是学生日后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必备的职业技能,就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而言,ARCS理论具有双重的意义和作用。

1.直接影响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态度和效果,有着很大的差异。首先,对于《音乐教学法》课程的认识就存在各种差异,在学习之前,有时会出现两种极端的错误认识,一种学生错误的理解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对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考试的时候背一背书上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了。还有一种学生觉得日后给中小学生上课是很容易的事情,无非是弹、唱、舞等一些简单的内容,或者多看一些中小学教学录像,照着样子学下来就可以了。针对这种情况,我结合ARCS动机理论,每次上课都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在相关的书本和视频中找出其理论依据,并以小组的方式,提供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和设计方案,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主动思考,并用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让学生不仅要知道怎样设计课程,还要懂得为什么要这样来设计,是否有更多的方法来进行设计和实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得到激励和满足。

2.间接作用于日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施。《音乐教学法》课程是培养学生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理论和技能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传授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用自身的示范作用,将一些教学思想、设计理念、教学策略运用于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所达到的不同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ARCS理论运用于教学中,不仅会对学生本门课程当前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日后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基于ARCS理论,从学生学习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角度,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尤为重要,对《音乐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日后的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三、在《音乐教学法》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ARCS动机理论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动机状况的了解,分析影响学生动机的因素,从而确定动机激励的策略,提高教学成功的可能性。ARCS动机设计模式是否能与教学设计紧密结合并有效发挥作用,关键还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是否采用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指导学生的动机。

随着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为了能够使高师音乐专业的毕业生更加符合岗位的要求,各个学校对于学生的音乐师范技能也更加重视。因此,对《音乐教学法》课程设置、课程建设、课程改革也不断的加强。就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和《音乐教学法》的课程性质而言,结合ARCS理论,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突出“关联”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当代大学生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就业压力,各个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都会紧密联系就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设置具有实用性的相关课程。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是否对今后的继续学习和就业“关联”,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首要问题。而《音乐教学法》课程是结合演唱、演奏、伴奏、弹唱、舞蹈、乐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一系列课程,进行综合运用的一门课程,本身具备新知识与原知识、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特点。为此,在《音乐教学法》的第一节课,我和学生讨论交流诸如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情况有何了解?对毕业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有什么规划?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现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与顺利就业还有哪些差距等一系列与每个学生都有“关联”的话题。在讨论中,当然有的问题学生不能马上阐述清楚,那就作为一个课后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学生充分认识到《音乐教学法》与其个体的“关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整体设计,吸引维持学生的“注意”。无论是翻转课堂还是传统课堂,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进行整体构思,精心设计。随着“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在相关的理论知识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力争做到与时俱进。为了能够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结合《音乐教学法》的课程内容和特点,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一部分章节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另一部分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由于该课程现有在线课程资源较少,因此可采用分享其他高校课程和本校教学团队制作相结合的方式,在翻转课堂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制作时,要内容精炼,形式新颖,讲解生动,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传统课堂教学部分多采用设计音乐游戏、经典教学视频评议、热点话题讨论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与所学内容紧密结合,安排在不同教学时段进行,层层递进,以维持学生的“注意”。

3.强调实践,在团队合作中树立“自信”。《音乐教学法》中有大量的音乐活动、合作练习以及课堂模拟教学练习等实践内容,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音乐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在实践环节,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内化、理解和应用。这与翻转课堂把知识的学习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学生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把知识内化和应用的过程放在教室内,具有极高的结合度。因此,可将学生划分(或者学生自由组合)为多个小组,各小组在课前进行设计、学习、讨论、角色划分,在课堂内进行实践和展示。这种方式有利于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合作和交流。同学在团队合作中,不仅培养了合作、沟通、组织协调能力,此外还在课堂的展示过程中树立了自信。

4.多元评价,在成果对比中获得“满足”。基于ARCS理论的要素,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共同制定总的课程学习任务单,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学习本门课程不同阶段的目标、知识点、重点、难点。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翻转课堂的需要提前设计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把教学知识点、目标、重点、难点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记忆和掌握新知识、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易于查找学生知识漏洞的问题紧密相连。设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后,就要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测。评价可采用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在评价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基础差异等因素,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侧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努力的程度和学习目标达成的程度相结合等多元化的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成果,积极鼓励和激励学生继续努力,使学生获得“满足”,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ARCS理论中注意、相关、自信和满足4个要素是一个整体,没有主要次要之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可能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系统考虑这4个要素的设计,忽视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导致教学实施的无效或失败。基于ARCS理论设计的翻转课堂,将学习内容和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着眼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强化维持学习者的兴趣,以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养成努力学习的良好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

参考文献:

〔1〕(美)乔纳森·伯格曼,亚伦·萨姆斯.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1.

〔2〕金陵.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4.

〔3〕刘荣.翻转课堂:学与教的革命[J].基础教育课程,2012,(4).

〔4〕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给予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

〔5〕任娜,王梅,庞娇.基于ARCS动机设计模型的翻转课堂课前学习任务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2).

〔6〕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

〔7〕赵呈领,徐晶晶,刘清堂.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

〔8〕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4).

ARCS动机设计 篇10

●引起并维持注意

凯勒的ARCS动机模型的第一条就是强调要引起并保持注意。应该说,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引起注意方面都有很多不错的方法。例如, 播放一段视频, 或讲授一段故事, 也有的是一段游戏等, 都能够引发学生的注意。我也曾经看到过一个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信息的特征, 在课堂上让每一行的学生不断向后传话, 然后再看经过多个学生传话后的信息内容与最初的信息内容的差别, 从中来掌握信息的特征。虽然, 教师采取多种方法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但是好奇心是一种动机的来源, 这种动机是短暂的。但对于注意来说, 更重要的是保持, 怎么能够让学生保持注意呢?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方式, 让学生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 将问题解决过程置于一个个的小故事情境中去, 从而能够让学生始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保持好奇心, 并且拥有持续的学习动机。

保持注意力还可以通过改变教学呈现的方式来维持学生的注意。不管学生对于教师的演讲、电影、演示和音频呈现的主题多么感兴趣, 在面对无休止的重复时, 都会感到厌烦, 自然兴趣也会降低。例如, 当我们给学生讲解信息的特征时, 即使我们的语调调整得再好, 但是在15~20分钟之后, 学生也容易丧失注意力。同样, 当课堂呈现内容雷同且可预见时, 许多学生就会丧失兴趣或分散注意。所以, 一般来说, 我在课堂教学中, 没有单独使用一种方式超过15分钟以上的, 经常会讲解10分钟后就开始让学生练习, 或者练习10分钟之后让学生小组讨论等。我通过采用多种教学呈现方式, 使学生始终能够在课堂上保持注意。

●促进相关性

按照凯勒的动机模型理论, 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就是要让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相关。然而在高中阶段, 与高考有关的所有话题都容易成为热点和焦点。对于不是高考科目的信息技术课来说, 学生的学习动机自然就不强。所以, 作为教师, 只有让学生明确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 明确了该课程对于学生目前和将来发展的有用性, 同时让学生了解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也有信息技术科目等, 才能够真正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另外, 在实际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 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向学生阐述学习内容的有用性, 从而使得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从而使得学生实现目标定向, 即在目标的指引下主动地学习。例如, 我要让学生使用Photoshop制作一个海报, 那么我就让学生了解学习Photoshop基本操作与最后的学习目标的直接关系, 让学生了解到枯燥的操作练习实际上为了后期的海报制作打下基础, 如此学生才有充分的学习兴趣。

另外, 相关性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熟悉性”, 正如凯勒所说的:“人们更喜欢他们已经相信的或更感兴趣的事物”。但是, 在目前的教学中, 许多教师创设的情境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 或者学生根本不熟悉、不感兴趣。笔者曾经听过多次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示范课, 最初是奥运会主题, 接着是世博会主题, 曾经一连听了8节课, 其中有7节课是关于世博会主题的。虽然世博会是当时的社会热点, 但是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偏远, 许多学生根本没有机会浏览世博, 所以根本不会感觉到世博跟他们有什么关系。所以, 在创设情境时最好要考虑与学生的原有经验的契合度, 只有学生感觉到与他们相关, 对于他们自身来说才是有价值的, 他们才愿意付出精力学习。

●树立信心

如果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不能够产生信心的话, 就可能会丧失学习动机。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 学习内容必须是学生能够通过努力达到的, 如果通过努力达不到的话, 学生也自然会丧失学习动机。例如, 许多在入学前接触信息技术机会比较少的学生, 会对课程存在着一种畏惧心理。所以, 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可以通过将看来复杂的、可能达不到的目标分解成子目标和小步骤, 从而使学生了解到这些目标是可以通过逐步努力而最终达成的。

另外, 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造体会成功的体验机会。例如, 对于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 要首先给予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和任务, 让他们在简单的问题和任务中体会到成功的感觉, 慢慢地树立信心以后就能够迎接复杂的问题和任务了。对于复杂的学习者不容易完成的任务, 教师必须要及时地给予帮助, 但是教师帮助的目标应该是逐渐减少对于学生的帮助, 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产生满足

满意策略就是使学生对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成就感到满意。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成功给予了公正的评价, 他们就会产生积极的体验。但如果学生的行为结果与学生积极的期望不一致的话, 导致的最重要的后果就是无法保持学生的持续学习动机。

在让学生产生满足方面, 我主要是通过点评作业和作品的方式进行。点评作业这种方式让我与学生加深了沟通。留作业是我近两年在教学中新采用的一种方式, 以往信息技术教师是从来不留作业、不批改作业的, 我在听过北大附中李冬梅老师的讲课后, 将做作业引入了课堂中,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点评作业, 学生可以得到教师的表扬, 体会到教师的鼓励, 同时也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 得到同学们的认可, 就会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有一种满意感。

在每节课中, 学生只要完成一个作品, 我就会点名表扬, 对有进步的学生也会及时地给予肯定。如果看到出色的作品, 还会立即展示给全班学生看。在每一位学生的电脑中, 都有一个“优秀作品展”文件夹, 里面放着全年组十个班级学生的优秀作品, 学生可以随时看到自己的大作, 自豪感油然而生。学生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一种满意感, 学生的兴趣会一直持续下去。

上一篇: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下一篇:光吸收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