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S学习动机模型

2024-09-29

ARCS学习动机模型(精选8篇)

ARCS学习动机模型 篇1

摘要:ARCS即注意(Attention)、关联(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满足(Satisfaction),四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组合。它强调的是学习动机对学科教学的影响,依据ARCS学习动机理论展开高中物理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ARCS理论,高中物理,学习动机

ARCS学习动机模型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约翰·M·科勒(John M Keller)教授于1987年提出的一个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模型。该模型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科勒认为,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四个主要因素,即注意(Attention)、关联(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 和满足 (Satisfaction), 取其每个英文单词的第一字母 ,简称为ARCS。该模型主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国外ARCS学习动机模型的有效性已被证明, 将ARCS学习动机模型应用于物理教学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它将对学生学习动机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应用ARCS学习动机模型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ARCS理 论模型 ———注 意力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是思考如何吸引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注意力。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抽象、枯燥、晦涩难懂的,很难让学生提起学习兴趣,通过ARCS模型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1)可以有效唤起学生的兴趣

好奇心是学生探索的开始,只有学生感觉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更用心地关注和研究。创设有趣、新奇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压强教学时,我用一只玻璃水杯,然后装满水,用一张厚纸板盖在杯口上,迅速把杯子翻转过来,杯口朝下,此时罩在杯口上的纸板并没有掉下来,同学们看后,很纳闷(正常情况下,纸板应该掉下来,这次怎么会不掉呢? 什么原因? )。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实验所吸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可以顺势引出本节课的主讲内容———压强。本节课中,同学们听得很仔细和很认真,最后终于找出了纸版不掉的原因,也就明白了压强的真实含义。

(2)可以有效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是强化高中物理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教师通过一些教学手段,让学生明显自感知识不足以解决时,才会产生探求欲望,集中注意力。比如,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设置悬疑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拔高问题难度,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 也可以引领学生在探求知识过程中, 自我生成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行为。如,在讲波的传递相关内容时,讲完波是通过介质传递的基本概念后, 我让学生关注讲桌上的玻璃罩(该玻璃罩内部已经抽成真空),让大家来试听玻璃罩中响铃的声音,结果学生发现,还是能隐约听到响铃的声音,为什么? 难道声音不需要介质也能传递? 难道刚才的结论不正确? 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大家开始热烈讨论……

2.ARCS理论模型 ———关联性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应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师应注意发掘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与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认知能力相结合,帮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独立建构物理概念、规律。教师可以采用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理念,从而开展有意义的物理学习。如,帮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合力与力的分解的物理事件;创设物理教学情境,引入测力计秤物体重量,讲解超重与失重现象。这些措施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和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ARCS理 论模型 ———自 信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只有自信的人才会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不同的成功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保持对成功追求的渴望。如按学生的个人能力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从学生个体情况出发,分配学习研究任务等,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都可以成功,培养他们的自信。

在具体教学中, 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目标要求和标准,让学生自主向目标努力,并能最终成功。其次,设置多元的成就标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或教师提供一些比基础稍难一些的题目,让学生经过一定努力后,又能准确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自我感觉能力“非凡”。最后,教师应该及时反馈信息给学生,你们的学习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你们不但有能力而且很努力,得到教师的肯定后,学生的自信心大增,会更努力地探求新的物理知识。

4.ARCS理 论模型 ———满 足感

有效的物理教学,就是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满足。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体验到成就感。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造应用新知识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或真实的实践过程,理解、掌握、运用新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应该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相同的评价标准,为学生创造自由、公平的学习氛围,明确自我认知,找到不足,努力进取,缩小与别人的差距。

总之,ACRS理论为物理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方向,在教学中应从注意、关联、自信和满足四方面入手,打造成有机统一的整体,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强化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ARCS学习动机模型 篇2

一、三维解读定位,“开放式”问题引关注

影响复习课成败的关键和基础,在于是否能从学生的心理及学科特点出发,设计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环节。教师需要把学生没有目的、不受控制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复习课教学内容繁、杂、多,不再新鲜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显得难度更大。教学“100以内数的复习与整理”,常见教师按教材的练习,或重新排序,或增加几道比较新颖典型的练习便完成粗糙的备课。实际教学按统一练习的模式进行,造成学生实际水平普遍没得到提高,差生无法实现对缺漏的修补。教师应依托对教材、学情、课堂调控的充分解读的基础上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直奔复习目标。

【教学片段1】

教师在课件中展示数字“35”。

师:看着这个数字宝宝,你会?

生:我会读,35读作三十五。(板书:读数)

生:我会说组成——35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也可以看成有35个一。(板书:写数)

……

课件出示:下一个出现的数字宝宝的相邻数是64和66,你猜它是谁?(65)

师:65和35,你会用它们?

生:我会比大小,35<65,65>35。

生:我会从35数到65,35、40……65。

师:还有不同的数数方法吗?

……

师:刚才几位同学数数的方法有什么区别?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时可以一个一个数,也可以两个两个数,还可以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如果数再大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在这个简单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只给学生一个数字,不复习读数,也不问数的组成,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知识,复习了读数、数的组成、数的顺序、数数、相邻数等。精心的预设使问题开放,引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还教师以精彩!

二、思维导图助力,“关联性”梳理巧体现

客观刺激引发学生主观注意的方式确实可以在短期内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但当学生将随后的教学视为与其无关时,就难以维持他们的有意注意。ARCS模型理论中关联性是指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应与学生的需要和生活相贴近(相关)。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知识和他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联系,便会失去吸引的力量。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思维工具,在复习课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巧妙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从关键词发散出去,运用曲线、符号、颜色、图片等,形成一个完全自然的组织结构,既可以呈现知识网络,也可以呈现思维过程。“百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复习涉及的知识点多而杂,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自主复习、自动形成知识网络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何把读数、写数、数数等知识点全面复习并概括提升,找到既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又能帮助他们把知识点融会贯通?思维导图可以胜任。

在揭题后,教师在黑板上呈现一株写有课题的“树干”,接着在与学生互动回忆的过程中,由说“35”,提炼出“读数、写数、数的组成”等主要关键词,再由35和65之间的开放联想环节提炼出“数数、数的大小比较”等重要知识点组成了思维导图的主冠。接着在互动练习中引导学生辨析练习的方法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读数与写数的相同点都要从最高位起,不同点在于表现形式不一样等),总结出各种方法与所运用知识点,这些成为树的枝叶。最终形成了简洁、完整、富有童趣的“知识树”(图1)。

“知识树”看似简单却能形象地帮助低年级学生梳理知识点,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和认知习惯,能够巧妙地体现知识间的相关性,也提高学生对复习课的课堂参与度,达到复习的目的。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效仿这样的模式进行自主复习,逐步培养自主复习的能力。

三、自信满足并存,“分层次”成功促发展

复习的高动机还依赖于学习者是否能够从课堂经历中得到满足。在复习课上,除了抛出学生感兴趣的重点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引导他们通过梳理体现复习内容的关联性外,练习设计也尤为重要,能否使全体学生自信地参与活动,并从练习过程中感受成就,获得满足感是较高水平的复习动机能否坚持到课末的关键所在。阿特金森(J. W. Atkinson)的成就动机实验说明: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心理需要,过低的成功概率,则会让学生没有努力的欲望,学生在行动前就能预测到自己很难成功,就会对失败产生恐惧,进而回避失败、拒绝行动。因此,在设计复习课的练习时要考虑到知识的综合性与各层次学生处理的难易程度。

ARCS动机模型理论运用于复习课的主旨在于首先要引起学生对复习学习任务的注意和兴趣;其次使学生明白复习内容与自己生活或者过去、现在、未来的学习有关联;最后,必须让学生觉得有能力完成复习任务,从而产生自信,并在完成学习任务后产生满足感。一定要使学生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些复习任务,从而产生自信,且让他们获得完成学习任务后的满足感。如此一来,学生复习的动机水平才能维持高水平,使复习的教学进入良性循环,最终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效率。

ARCS学习动机模型 篇3

关键词:ARCS学习动机模型,翻转课堂,微视频,课前学习,布鲁姆目标分类

目前, 很多教师在使用翻转课堂模式中最关心的是课前下发的微视频中的内容是否可以得到落实, 也就是课前学习有效性的问题。

一、什么是基于微视频的课前学习任务

本文讨论的基于微视频的课前学习任务是指围绕微视频内容, 结合课堂教学, 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为核心展开设计, 并合理适度地提供支架, 引领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

二、利用ARCS学习动机模型设计基于微视频的课前学习任务

ARCS学习动机模型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约翰·M·凯勒 (John M Keller) 教授于1983年提出的。A即Attention (注意) , 通过知觉唤醒、激发探究和学习方式的变化来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R即Relevance (关联) , 通过熟悉化、目标定向、动机匹配使教学与学生的知识背景、个人需求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C即Confidence (信心) , 通过期望成功、挑战情景和归因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维持学生对成功的渴望;S即Satisfaction (满意) , 通过自然结果、积极结果和公平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满足。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使用ARCS学习动机模型时, 可以参考以下步骤设计课前学习任务。下面以《PPT中的动画设置》一课中基于微视频的课前学习为例介绍课前学习任务设计步骤:

1. 分析学习内容

这节课内容选自山东省师范学校统编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五章第四节第三小节, 教材以Powerpoint2010中的动画设置为主线, 通过预设动画和自定义动画控制幻灯片中信息的流程, 增强多媒体作品的表现力。其中微视频中的学习内容为动画的作用、不同动画的类型及特征和设计动画脚本, 主要解决为什么要学习ppt动画 (why) , 以及ppt动画是什么 (what) 两个问题。而具体如何制作动画 (how) 则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动画脚本是课前学习与课堂学习的连接点。

2. 分析学习对象

学生才是任务的实际完成者, 所以设计课前学习任务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了解学生知识储备的现状, 掌握学生的生活经验, 弄清学生已有什么、想学什么、能学什么。

3. 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制定可以参考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在对本微视频的任务设计中, 参考学生情况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 设置了4项逐层深入的学习目标:通过对比体会动画在ppt课件中的作用;辨识不同动画类型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动画类型;通过连线确定不同动画类型的特征;设计动画脚本。

4. 设计学习任务

这一环节要求教师要明确具体的任务要求, 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学习支架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可以根据以下几个维度设计具体任务: (1) 任务内容:在本节课的任务设计中, 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训经验, 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 让学生以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身份完成任务。这样的设计, 既能引起注意 (A) 又和学生实际关联 (R) , 因此学生学习的信心 (C) 和满意度 (S) 会大幅提高。 (2) 任务形式:任务的呈现形式不能是微视频的简单再现, 应该是依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提供多层次的任务要求。多样的任务呈现形式能有效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逐层推进的任务能持续提高学生的信心。 (3) 任务指导:适当的任务指导就是提供辅助学生学习的各种支架, 其中比较有效的是提供清晰的学习路径, 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适时的任务提示也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5. 设计学习反馈

学习反馈是师生对话的有效途径, 包括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的反馈两个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又能帮学生建立自信。

三、基于微视频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实例

1. 课题:

山东省师范学校统编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五章第四节第三小节powerpoint2010中的动画设置。2.学习内容:动画的作用、动画的类型及特征、设计动画脚本、制作动画 (课堂学习) 。3.学习目标: (见上文) 4.学习任务: (1) 对比片断1和片断2, 你会选择哪一个用于课堂教学, 为什么? (2) 依据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 请给片断1、片断2和片断3排序, 并说说理由? (3) 视频中出现的四种动画类型的名称分别为。 (4)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下列哪种情况适合运用强调效果。A.出示课题时B.提醒学生关注核心词语时C.展示图片时D.取消错误答案时。 (5) 请将动画类型与其对应的特征用直线相连 (略) 。 (6) 自定课题, 为其中的教学片断设计动画脚本, 并上传至qq群。

四、应用效果

使用ARCS学习动机模型、结合布鲁姆的目标分类法设计基于微视频的课前学习任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对于教师而言, 能从容、快捷的设计课前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娜.设计与应用“学习任务单”以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J].软件导刊 (教育技术) , 2013 (11) .

ARCS学习动机模型 篇4

●引起并维持注意

凯勒的ARCS动机模型的第一条就是强调要引起并保持注意。应该说,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引起注意方面都有很多不错的方法。例如, 播放一段视频, 或讲授一段故事, 也有的是一段游戏等, 都能够引发学生的注意。我也曾经看到过一个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信息的特征, 在课堂上让每一行的学生不断向后传话, 然后再看经过多个学生传话后的信息内容与最初的信息内容的差别, 从中来掌握信息的特征。虽然, 教师采取多种方法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但是好奇心是一种动机的来源, 这种动机是短暂的。但对于注意来说, 更重要的是保持, 怎么能够让学生保持注意呢?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方式, 让学生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 将问题解决过程置于一个个的小故事情境中去, 从而能够让学生始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保持好奇心, 并且拥有持续的学习动机。

保持注意力还可以通过改变教学呈现的方式来维持学生的注意。不管学生对于教师的演讲、电影、演示和音频呈现的主题多么感兴趣, 在面对无休止的重复时, 都会感到厌烦, 自然兴趣也会降低。例如, 当我们给学生讲解信息的特征时, 即使我们的语调调整得再好, 但是在15~20分钟之后, 学生也容易丧失注意力。同样, 当课堂呈现内容雷同且可预见时, 许多学生就会丧失兴趣或分散注意。所以, 一般来说, 我在课堂教学中, 没有单独使用一种方式超过15分钟以上的, 经常会讲解10分钟后就开始让学生练习, 或者练习10分钟之后让学生小组讨论等。我通过采用多种教学呈现方式, 使学生始终能够在课堂上保持注意。

●促进相关性

按照凯勒的动机模型理论, 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就是要让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相关。然而在高中阶段, 与高考有关的所有话题都容易成为热点和焦点。对于不是高考科目的信息技术课来说, 学生的学习动机自然就不强。所以, 作为教师, 只有让学生明确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 明确了该课程对于学生目前和将来发展的有用性, 同时让学生了解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也有信息技术科目等, 才能够真正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另外, 在实际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 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向学生阐述学习内容的有用性, 从而使得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从而使得学生实现目标定向, 即在目标的指引下主动地学习。例如, 我要让学生使用Photoshop制作一个海报, 那么我就让学生了解学习Photoshop基本操作与最后的学习目标的直接关系, 让学生了解到枯燥的操作练习实际上为了后期的海报制作打下基础, 如此学生才有充分的学习兴趣。

另外, 相关性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熟悉性”, 正如凯勒所说的:“人们更喜欢他们已经相信的或更感兴趣的事物”。但是, 在目前的教学中, 许多教师创设的情境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 或者学生根本不熟悉、不感兴趣。笔者曾经听过多次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示范课, 最初是奥运会主题, 接着是世博会主题, 曾经一连听了8节课, 其中有7节课是关于世博会主题的。虽然世博会是当时的社会热点, 但是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偏远, 许多学生根本没有机会浏览世博, 所以根本不会感觉到世博跟他们有什么关系。所以, 在创设情境时最好要考虑与学生的原有经验的契合度, 只有学生感觉到与他们相关, 对于他们自身来说才是有价值的, 他们才愿意付出精力学习。

●树立信心

如果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不能够产生信心的话, 就可能会丧失学习动机。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 学习内容必须是学生能够通过努力达到的, 如果通过努力达不到的话, 学生也自然会丧失学习动机。例如, 许多在入学前接触信息技术机会比较少的学生, 会对课程存在着一种畏惧心理。所以, 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可以通过将看来复杂的、可能达不到的目标分解成子目标和小步骤, 从而使学生了解到这些目标是可以通过逐步努力而最终达成的。

另外, 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造体会成功的体验机会。例如, 对于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 要首先给予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和任务, 让他们在简单的问题和任务中体会到成功的感觉, 慢慢地树立信心以后就能够迎接复杂的问题和任务了。对于复杂的学习者不容易完成的任务, 教师必须要及时地给予帮助, 但是教师帮助的目标应该是逐渐减少对于学生的帮助, 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产生满足

满意策略就是使学生对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成就感到满意。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成功给予了公正的评价, 他们就会产生积极的体验。但如果学生的行为结果与学生积极的期望不一致的话, 导致的最重要的后果就是无法保持学生的持续学习动机。

在让学生产生满足方面, 我主要是通过点评作业和作品的方式进行。点评作业这种方式让我与学生加深了沟通。留作业是我近两年在教学中新采用的一种方式, 以往信息技术教师是从来不留作业、不批改作业的, 我在听过北大附中李冬梅老师的讲课后, 将做作业引入了课堂中,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点评作业, 学生可以得到教师的表扬, 体会到教师的鼓励, 同时也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 得到同学们的认可, 就会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有一种满意感。

在每节课中, 学生只要完成一个作品, 我就会点名表扬, 对有进步的学生也会及时地给予肯定。如果看到出色的作品, 还会立即展示给全班学生看。在每一位学生的电脑中, 都有一个“优秀作品展”文件夹, 里面放着全年组十个班级学生的优秀作品, 学生可以随时看到自己的大作, 自豪感油然而生。学生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一种满意感, 学生的兴趣会一直持续下去。

ARCS学习动机模型 篇5

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型,一般都倡导学生在家里自主学习,到课堂里内化知识、拓展能力。新的教学方式使得整个自主学习过程的控制权转移到了学生手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及学习过程教师无法面对面调控。因此,微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如何,成为微课教学效果的制约因素。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家凯勒(J.M.Keller)教授于1983年提出了ARCS动机模型,该模型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分别是: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满足感(Satisfaction)。动机激励策略的设计过程主要是围绕这四个因素进行,取四个因素的首写字母,简称为ARCS动机模型。[3]按照凯勒教授的理论,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机,首先,教师要调动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接下来要让学生理解这门课的学习与自身密切相关;然后,要使学生有信心学好这门课程;最后,让他们体验完成学习任务后的成就感,即A-注意、R-切身性、C-自信心、S-满足感。[4]

ARCS动机模型与教学设计紧密结合,因此它对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动机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发。[5]该模型具有很好的启发性,提出许多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将A、R、C、S四要素与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环节相联系,形成框架,抓住每一个教学环节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有效,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使教学取得成功。那么,应该如何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以实现教学有效性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注意策略

在微课开始时,教师首先要唤起学生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象的实例维系学生的注意力。

1.设计精彩片头,促使学生产生注意

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设计一个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生动逼真而又极具震撼力的视频片头至关重要。片头的设计要有创意、有意义、有趣味。可利用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震撼的感观刺激,进行知觉唤醒,激发他们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片头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秒,研究表明人在非接触条件下,注意力的极限时间是4秒,超过4秒注意力就会分散。片头结束,迅速切入本节课题,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注意力分配到重要的内容。

2.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探究欲

教师可以在微课开头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将教学重点、难点及其他知识转化为问题。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使他们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挑战式提问,驱动学生思维,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

3.变换教学的韵律,有效维持学生的注意

微课大多摆脱了课堂教学情境录制的方式,教师的讲解倍受学生关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语言标准、声音清晰、语速均匀、情感到位。在一些重点、难点的地方,教师可以变换教学语言的强度和速度,以声音的变化引发学生的注意。在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可以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有趣味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要准确把握教学的节奏,快慢适当。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部分,要慢、稳而准。非重点的部分,可以一带而过。

4.使用直观化手段,将重要内容直观展示

微课要短小精悍,主题突出,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视觉驻留规律,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教师的讲授线索要清晰明了。在微课的讲授中,要求尽可能只有一条线索。讲授中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如用颜色线标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用符号图形标注等。微课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板书要精简清晰,部分板书可以提前准备到纸板上,以挂图的形式在授课的过程中展示在恰当的位置。也可以利用课件、手写板,将重要内容直观呈现给学生。

相关策略

微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生的需要和生活实际相贴近,把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才能更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实现教学目的。

1.目标精准定位,关注学生需求

设计微课时,教师要事先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根据不同的受众特点,确立不同的目标和内容,聚焦于学科重难点、疑点、考点或某个教学环节等有重要学习价值的内容,找到学生兴趣之所在,根据学生需求进行微课设计,让教学与学生切身相关,创设自由快乐的学习体验,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设计,给学生指明发展的目标,使激发的学习动机得以维持下去,使教学更有效。

2.利用切身经验,激励达成目标

设计微课时,教师应从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设计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活动与他们过去的经验或以前学习的知识或某种利益相关,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内容与自己切身相关,从而激励学生完成指定的目标。

3.让学生真正了解学习的价值

教师要给学生讲解知识的重要性和将来的用途,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间接兴趣。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当学生切身体验到这些知识的用处后,他们的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起来,也会更认真地学习这些知识。

自信策略

自信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微课的设计应注意培养学生对成功的自信,使学生对学习效果产生积极的期望,让学生获得有意义的成功感,从而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

1.重难点碎片处理,获取成功体验

知识讲解应从易到难,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此微课要突出主题,直接聚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对内容进行切割,对知识进行碎片化处理,让学生每次只接受少量的新知识,易于吸收,且能以此为契机,滚雪球似的增加信息量,让学生通过微目标的达成,不断实现微小的进步,获取成功的体验。

2.个性分层教学,培养学生自信

系统设计、科学制作的微课体系应有助于聚焦学生问题和核心知识,荟萃精华,以短小精悍的教学形式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生可利用零散时间,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微课程,实现个性化学习。特别是微课可以基于各层次学生的需求,针对同一问题设计不同难度的微课程,进一步增强了教学的可选择性,可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应有的发展,真正实现面向全体,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而且微课可以反复播放,内容可被永久保存,以供随时查阅和修正。使那些平时反应慢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地反复观看,解决了传统课堂不可重复的问题,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习者都能获得有意义的成功感,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3.建立反馈机制,提高学生的自信感

设计少而精的习题并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拓展延伸练习,将其制作成微课,为学生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在这部分微课的制作中包含了信息反馈机制的设计,能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及时反馈。给学生的反馈信息会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正面的反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负面的反馈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反复看微课中的新授课视频或在网上与其他同学交流,克服困难后会获得成功的经验,进而提高自信心。

满足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一旦有了满足感和成就感,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满足感之后会更加奋进,形成良性循环,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满足感的设计。

1.提供运用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机会,在解决问题时获得满足感

学生的满足感是在实践中获得的,要使学生获得满足感,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提供运用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参与的快乐和满足感。微课的导入、新知讲解、探究实验、巩固练习等环节可分别设计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内容,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都可以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运用新知解决一定的问题,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满足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创设和谐的互助氛围,在获得肯定中体验成就感

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会自然产生满足感,要强化这种满足感更需要外部环境给予积极的肯定和欣赏,而微课可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微课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获得教师和同伴的鼓励性评价,从而强化了学生的满足感。同时,学生在通过网络交流时遇到困难的一方因同伴互助消除了孤独感,助人的一方因己之所长得到体现而强化了成就感。

3.评估阶段性学习水平,在主动反思中增强满足感

如何帮助学生对取得的成绩产生积极的成功体验是ARCS动机设计模型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微课教学中建立的自我跟踪量表和评估问卷对此非常有效。微课中纵向地建立自我跟踪量表,即把每次的成绩与班级的平均水平作比较,绘制动态变化曲线,这对于水平低的学生尤为有效,学生能观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从而获得满足感。学生在完成微课中提供的问卷时,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成就,逐步坚定了学习自信心。

注意、切身性、自信心和满足感是一个整体,没有主次之分,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会使学习者丧失学习动机。微课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要系统考虑到这4个要素,忽视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导致教学实施的无效或失败。因此,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好ARCS动机模型,组织好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本文对如何将ARCS动机模型运用于微课设计进行了阐述,旨在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

ARCS学习动机模型 篇6

注意是指教师应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并吸引注意力。相关是指学习内容与过去的经验或以往学习的知识或某种利益有关联。自信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满足是指学生能够从学习经历中获得满足感[1,2]。本文结合《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探讨了ARCS动机设计模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课程现状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是高校工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目前我院面向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课。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微型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存储器、 接口技术和应用设计,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工作原理、各类接口部件功能及其与系统的连接、建立计算机系统整机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软、硬件开发能力,以便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技术开发打下基础。

目前,本课程仍然采用“理论+实验”的方式进行授课。即主讲教师先以讲授几十个学时的理论知识来引导学生入门,然后由实验教师讲解并开展若干个学时的实验[3]。各实验项目的设置主要基于DICE-5212单片机综合实验箱,实验内容主要包括数据传送实验、多位数加法实验、查表程序实验、数据排序实验、外部中断实验、定时器/计数器实验、串行通信实验等。学生进行实验时,需要亲自动手完成的仅仅是一些接孔连线,而这些硬件接法往往是固定不变的,学生不必动脑思考只是机械的照做即可,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开发。这种授课方式导致在结课以后,大多数理论考试分数较高的同学,并没有真正理解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甚至不知道微机芯片为何物,更谈不上利用芯片进行系统设计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如何讲解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是目前课程组改革的重点。

2ARCS动机设计模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断系统历来是微机原理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断及中断源的概念、中断系统结构、中断允许控制及优先级控制、中断处理、外部中断的实现、多外部中断源系统设计等。该部分内容知识点繁多,内容抽象,尤其对于多外部中断源系统设计来说,教师讲起来难以生动,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大部分教师选择避开不讲,或只是简单介绍。但该部分内容在许多场合都有实际应用,若讲授方法得当,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平台。以下具体介绍如何将ARCS动机设计模型应用到多外部中断源系统设计的课堂教学之中。

2.1选择恰当实例,吸引注意力

ARCS动机设计模型第一个因素是注意(Attention)。教师要想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必须选择恰当的实例,为此课程开始开门见山的举出多外部中断源系统设计的一个典型实例—抢答器的设计。由于大多数同学都观看或参加过知识竞赛,对抢答器有一定的了解,这样的实例更贴近生活实际,所以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2明确学习目的,强调相关性

ARCS动机设计模型第二个因素是相关(Relevance)。在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后,教师要马上告知学生,现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与他们过去的经验或以前学习的知识是有关联的,而且对以后的学习有帮助。本次课教师要强调抢答器的设计涉及到以前学习的按键开关和指拨开关基础知识、LED数码管基础知识、蜂鸣器基础知识等。而且本次课的内容对以后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参加电子竞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2.3合理设置任务,建立自信心

ARCS动机设计模型第三个因素是自信(Confidence)。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起自信心,不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合理设置教学任务。所谓合理指的是任务即不能太复杂也不能太简单,“太复杂”学生很容易失去信心,“太简单”学生又不会获得成功感。如何掌握“合理”这个度,本次课设置了三个层次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多外部中断源系统设计的原理。

第一层次先讲解一个单一中断控制LED的程序。要求通过开关K0实现单一外部中断,开机后点亮8只LED,当有外部中断0发生时,8只LED闪烁5次。注意此时要重点强调K0连接P3.2引脚,表示控制外部中断0。教师要在课前利用Proteus ISIS绘制好系统硬件原理图,然后在课上通过Keil软件工具讲解如何编写程序,并产生目标代码文件,添加到硬件电路的主芯片中,运行后学生可直接看到仿真结果[4]。这样学生可以快速掌握单一中断源的设计。

第二层次练习两级中断控制。教师在第一层次的硬件原理图中,现场添加一个开关K1,连接P3.3引脚,控制外部中断1。之后在Keil中调出单一中断的软件程序,在初始化程序中讲解如何设置优先级,其中外部中断0为低优先级,外部中断1为高优先级。然后要求学生自行编写外部中断1的中断服务程序,为了便于观察仿真结果,可编写8只灯中的两个灯左右移动4次,之后恢复闪烁。通过此实例学生巩固了中断源的设计,同时又深入理解中断优先级的概念,为学习多外部中断源系统设计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第三层次进行8路抢答器的设计实例。有了前两个层次的基础,在第三层次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由学生自行完成设计任务,教师从旁指导,重点强调三个方面:一是要求设计主持人按键,控制是否允许抢答;二是抢答成功后,蜂鸣器响,同时可显示座位号;三是优先级要按时间优先原则,还应考虑多个按键同时按下的情况。

经过这三个层次的实例学习,学生的自信心呈阶梯式增长,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2.4给予外部激励,获得满足感

ARCS动机设计模型第四个因素是满足(Satisfaction)。为此,教师要在学生每完成一个学习任务时,及时地给予外部激励,如适当地表扬、设置平时成绩加分等手段,以强化学生心理上的满足感。

3应用效果

ARCS学习动机模型 篇7

ARCS动机模式理论建立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种应用动机策略创造、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动机策略, 创造一个动机学习环境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ARCS动机模式的过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应首先引起他对一项学习任务的注意, 再让他感到这项任务与他有切身性, 接着对他进行鼓励, 逐渐培养和建立他对学习的信心, 最后让他体验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

ARCS动机模式设计的策略如下。

一、ARCS动机模式中的“注意”策略

“注意”策略用来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以下为引起学生注意的一些技巧。

1. 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课堂的组织者、控制者和知识的传授者。Krashen曾经说过:“情绪既能阻止学习, 也能促进学习, 只有情绪状态好时, 学生才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具有向师性,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才会喜欢教师的课, 才乐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这门课程, 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减轻学生的焦虑感对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学生面临的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焦虑, 他们的学习兴趣常常被这种焦虑消磨掉了。因为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问题确实是一种紧张的经历, 即使有时他们知道答案, 也会发现很难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种焦虑带来了消极的效果———他们因自己表现不好而感到尴尬沮丧。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减轻这种焦虑, 经常对他们进行鼓励, 可以说:“别着急, 我相信你可以做好。”“别怕犯错误, 再来一次。”鼓励他们不怕犯错误, 也不怕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不同, 给他们改正错误、提高自己的机会, 让他们勇敢地表现自我。

2. 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在课堂上, 学生是真正的参与者, 而不是旁观者。可是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 一味地听老师讲、记笔记, 更不用说在大众面前回答问题了。教师应该改善这种状况, 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简单地“授之以鱼”, 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教师应改变这种一味地讲授知识的教学模式, 应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 让他们去思索、去探索,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合作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学生与他的同伴作为一个团体一起来完成任务。

据证明, 用来激发学习动机的另一种有效的方式是在课堂上引入游戏。因为游戏可将真实的情境带到课堂, 将知识穿插到游戏中, 学生可以在这一轻松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

二、ARCS动机模式中的“相关性”策略

“相关性”策略用来将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动机联系起来。教师在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后, 想要将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下去, 就需运用“相关性”策略。教师应让学生相信学习与他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并懂得学习的价值。以下为一些应用“相关性”策略的技巧:

1. 从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入手

Plato曾说过:“好奇心是知识的大门。”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是激发学生动机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为了使学生带着兴趣去汲取知识, 教师应真正地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 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

2. 让学生真正了解学习的价值

教师在传授具体的知识时, 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进而了解所学知识的真正价值。当学生切身感觉到这些知识的用处后, 他们的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起来, 就会更认真地学习这些知识。

三、ARCS动机模式中的“自信心”策略

“自信心”策略用来帮助学生树立对取得成功的信念。学生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时, 学习动机才会被激发起来, 因此,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是非常重要的。

1. 对学生抱有较高的期望

研究表明,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对学生的表现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直接影响他们对待学生的方式, 而这种方式反过来又影响了学生对成功的信念。

研究显示, 如果老师对某个学生抱有较高的期望, 那么这个学生就能够获得更高的成就。因为老师对学生抱有较高的期望, 学生就会获得这样一种信念:老师相信我能做好, 我一定可以做好。尤其对后进生来说, 如果老师对他们拥有较高的期望, 他们就会建立起自信, 在课堂上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2. 帮助学生建立切实可行的目标

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 盲目地奋斗, 那么他就像是在沙漠里寻找财富却没有地图。所以在学生的学习中, 建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对学生建立自信非常重要。

建立一个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步。目标越明确, 越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那么它就对学生越有益。学习目标要适中, 既不能太高又不能太低, 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的实现会给学生带来自信, 从而促使他们实现更高的目标。学习动机在自信建立的过程中也被激发起来。

四、ARCS动机模式中的“满足感”策略

“满足感”策略用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为了激发学生持续的动机, 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建立满足感。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表扬, 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 在课堂活动、作业批改或考试后, 及时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积极的反馈和评价。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具体的鼓励, 比如:“你的实验操作很规范”, “你对这个问题的见解很独特”, 而不是一味地说“好”、“非常好”。因为具体的表扬可以给学生一些暗示, 让他们知道自己表现如何, 需要怎么改进, 进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和优势所在。

教师可以通过表扬对学生的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因为表扬可以给学生带来满足感, 让他们有信心去更好地表现, 还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ARCS动机模式国内研究综述 篇8

ARCS动机模式是1983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凯勒 (John M.Keller) 教授提出的, 分别代表注意 (Attention) 、切身性 (Relevance) 、自信 (Confidence) 、满意 (Satisfaction) 。

它的主要思路是:为了激发做某件事的动机, 首先要做的是吸引注意, 让人们对这件事感兴趣;其次让他们意识到所做事情与自身的相关性;再次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完成这件事, 帮助建立自信心;最后体验到整个过程和结果所带来的成就感, 能够感到满意 (张祖忻, 2003) 。该理论系统整合了动机原理与教学设计理论, 提出了一系列的动机策略, 便于应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自该理论提出后, 1987年凯勒又进一步提出了学习动机的激励策略及设计过程;之后铃木先生等人也对该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如计算机教学领域、网络学习环境等。

国外各类研究及相关实验证实了ARCS理论的有效性, 充分体现了这一模式的优越性, 值得继续深入研究与应用实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介绍该理论的书籍不是很多:盛群力、李志强在1998年编著的《现代教学设计论》一书介绍了ARCS动机理论模式, 将其与一般ISD进行了整合, 并对比分析了TC动机设计模式;谢利民教授的《教学设计》一书也介绍了ARCS理论四要素及学习动机的激发。值得一提的是, 在《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一书的第9章, 凯勒详细阐述了“动机与行为”问题, 其中不乏该模式设计步骤及模式范畴和子范畴的说明。

关于其他形式的研究, 在知网输入关键词ARCS动机, 能搜索到大量相关文献, 其中不乏该理论的实践研究且文章下载量越来越多, 充分表明该模式的应用效果。相关的研究包括各类院校及各个学科, 说明该动机设计理论的适用性非常强, 且具备进一步推广的价值。研究主要有:高利明于1997年发表了《调动学习动机的ARCS模式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一文, 对于该理论的研究较早, 但未提及进一步的实施步骤等;1998年, 郭德俊等人通过《课堂动机教学模式概述》一文简要介绍了ARCS模式;1999年, 郭德俊等人在《ARCS动机设计模式》一文中就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四要素及其亚类、动机设计过程及策略做了详细介绍, 对该理论作了简要评价, 较全面地研究了该理论。

200 0年, 王海春的《课堂教学的ARCS动机设计模式》一文介绍了形成学习动机的四个条件 (即ARCS四要素) , 并提出了度的把握问题, 以适度应用该模式于教学过程中。同年, 罗峥等人探讨了该模型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得出:中学语文教师能采纳该动机模式;该动机模式的应用具有年级差异, 对于初中生来说它的有效性比高中生更加明显。

2001年, 杨开城等人在细化该模型的基础上, 在《基于ARCS动机模型构建在线学习系统》一文中提出了40多条指导性意见, 设计并实现了《数据结构》在线学习系统, 教师参与的重要性亦被强调。

2002年, 罗刚和李红波结合该模式对CAI课件设计进行了研究。

2003年, 张祖忻在《如何将动机原理整合于教学设计过程———谈约翰·M·凯勒教授的动机系统学说》中对ARCS的具体应用做了详细介绍, 并指出动机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2004年, 彭丽探讨了激励理论及其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 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激励设计参考框架。

2005年, 郑丽媛从课堂教学组织和资源设计两个角度对多媒体教学策略进行了设计, 并验证了多媒体教学策略在其实验研究对象中的有效性与可行性。郭希林于同年将该理论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并证实了该模式的有效性。

2008年, 巩华锋的《ARCS模型与英语教学引导策略———谈高职院校后进生转换英语学习思维》一文在ARCS理论基础上研究了促进高职院校后进生英语学习思维转换的引导策略。

2010年, 付欣友研究了ARCS理论模式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提出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该课程的学习效果。同年, 李瑾瑜在研究这一理论对于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 还探讨了教师的效能感问题。段利将该模式应用于在高职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中。

2013年, 柳延东在《黑龙江高教研究》中将该理论应用到CAI课件框架设计中;之后谭萍等人将此模式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梁春莲等人对其在高中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方面进行了研究等。

当然, 除此之外也有其他各类关于ARCS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有结合信息技术教育的, 也有结合网络学习环境的;有关于生物、英语的, 也有关于数学、地理的;有中小学的, 也有职业类及大学院校的。

三、模式理论应用趋势

上一篇:学习习惯很重要下一篇:信号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