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山洪

2024-06-30

特大山洪(通用4篇)

特大山洪 篇1

2010年8月7日深夜, 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 县城北面的三眼峪、罗家峪泥石流下泄, 由北向南冲向县城, 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 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截至22日, 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35人, 失踪330人, 累计门诊人数2062人。8月15日10时, 举国哀悼, 国旗再次为生命的尊严降下。不期而至的灾难, 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痛苦和悲伤, 更多的则是灾难背后的反思与警示。

1 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难原因

1.1 特殊的地形地貌是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的首要因素

舟曲县城北方三眼峪沟北部的山顶几乎没有植被覆盖, 沿山脊遍布被雨水冲刷的白色沟涧溪道, 从山顶向下一段多为裸露的褐色岩石, 为极陡的峭壁。发生降水时, 雨水从山顶沿峭壁顺多条沟涧直泻入山谷中的主沟槽。两侧山坡植被覆盖主要是较稀疏的草坡, 且坡度很大, 仅有零星的灌木林。在山坡上可见多处滑坡痕迹。三眼峪投影平面呈扇形状, 面积约20km2, 从山顶到沟口的落差达2500m, 沟口狭窄, 仅20~30m宽。当发生强降水后, 稀疏的植被, 陡峭的山坡, 扇形的集水区, 漏斗状的出水口, 成为造成特大泥石流灾害的重要因素。其中山坡稀疏的植被覆盖, 缺少减缓径流的大片护坡林对引发泥石流的影响极大。

罗家峪山脊的植被裸露程度、集水区面积、落差、居住人口等情况均轻于三眼峪沟, 因而罗家峪沟的灾情也远低于三眼峪沟。可见, 特殊的地形地貌是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的首要因素, 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 只要有强降水就会爆发山洪泥石流。

1.2 局地特大暴雨直接诱发了特大山洪泥石流

据当地气象台数据显示, 8月7日强降雨出现在舟曲县城以北地区, 而此时段舟曲县城却降雨较小。

舟曲县城气象站测得降雨记录是从7日22时57分开始, 至零时降雨量为2.4mm, 最大降雨量零时至1时为6.8mm, 而整个持续6h的降雨过程为12.8mm。

当晚, 同样位于县城以北的东山乡区域气象站监测到7日23时至24时1h降雨量为77.3mm, 整个降雨过程时间为8h, 降雨量为96.3mm (注:由于8月7日23时23分电力中断, 随后通信中断, 表1为事后甘南气象台提供) 。

由于强降雨区三眼峪沟与罗家峪沟无气象记录, 只能依据距离强降雨区最近的东山乡区域站气象记录来表述此次强降雨。因此, 造成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三眼峪沟降雨量大小, 至今尚无明确答案。

但不容置疑的是局地特大暴雨直接诱发了特大山洪泥石流, 而且降雨是从西北向东南方向移来的, 天上下的雨和地上流过来的雨水迭加到一起, 更加重了洪水的力量。

1.3 地震及干旱也是重要原因

“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舟曲, 强烈地震导致该地区山体松动、岩石破碎, 而岩体稳定至少需要3~5年时间。其二, 气象原因。2010年上半年, 舟曲大旱, 干旱令这个地区的山体干缩, 加大了岩石间、山体间的缝隙, 使原本已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更加松散, 互相之间没有黏性。

三眼峪沟内有滑坡、崩塌等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存在, 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其中多数为1879年7月1日甘肃文县8级地震所诱发。同时舟曲位于龙门山地震活动带北缘, 又临近天水地震活动带, 此前也曾受汶川地震波及, 土质相对疏松, 一遇强降雨容易形成泥石流。

1.4 拦不住的拦洪坝加剧了泥石流的灾难

在2010年7月, 一个崭新的拦洪坝刚刚完工, 当180万m3的泥流挟带巨石, 如一只失控的公牛不由分说地撞开一切阻挡时, 人类的苦心经营不幸成了车前螳臂的玩笑。建造的4座拦洪坝, 耗资794万元, 耗时4个月。如今, 在三眼峪的沟口, 只能见到成为废墟的残体。

防洪坝也并非一无是处。-块重约2000t的巨石, 被拦洪坝挡住了脚步。这里的拦洪坝分为两种:1998年版和2010年版。两个版本的差别是, 前者由舟曲县水土保持局主持修建.为坚固的浆砌石坝, 即坝体内外均经水泥浇筑, 挡住巨石的就是这个版本。2010年版由舟曲县环保局主持, 为砂浆抹面的堆石坝体, 内部石头未经浇筑。

防洪设防标准不高的拦洪坝不仅不能起防洪作用, 反而成了一个随时有溃坝危险的水库。一个接一个拦洪坝, 就成了一个个水库, 因为承受不了更大的洪流, 所有的水库都在一定时间内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溃坝, 从而形成一波一波的泥石流。

1.5 城市化建设, 排洪沟被侵占, 人要水命, 水要人命

1949年前, 舟曲的人口仅为1万人。县城的规模, 约为现在的三分之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舟曲县城与源于城北山谷的泥石流相安无事。始建于宋代的古城墙, 公平划出了人类生存与自然威胁的边界, 但在1949年后的60多年间, 舟曲县城扩张加速, 城墙被当做城市发展的阻碍被拆除, 城外的村庄与城内连为一体。排水沟渠也被星罗棋布的房屋挤压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宽。老城城墙原本高达5m的北门, 如今一半已埋入土中, 此处距离三眼峪峪口约1km。原东西城墙外各有一条宽十几米、5m深的排水渠道, 水从城北山沟中来, 经渠道流入白龙江。“8·8”泥石流冲击带的轨迹, 即是原来东边的排水渠路线。

原本东西两条留作排水的渠道两旁多是农民在荒山上开出的农田。水大的年份里, 淤泥将把庄稼冲掉, 但从没冲过房子。到1990年后, 农田上纷纷盖起了住宅楼, 城区无房可住的职工挤到城北的月圆村, 他们从农民手上买地建房, 渠道两边失序的房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迷宫。

1.6 生态破坏是特大山洪泥石流形成的长期原因

泥石流要遭遇到第一个阻拦, 就是植被。

从地图上看, 舟曲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与南秦岭交接处, 山大沟深, 四季分明, 早在1949年, 这里就是甘肃省重要的林业基地, 相关资料显示:舟曲县原有林业用地总面积291万亩, 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5%, 其中森林面积123万亩, 活立木蓄积量1770万m3。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为44.7%, 远远高于甘肃省的平均水平 (7.48%) , 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2%) 。

据调查, 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前, 当地村民取暖及生活用能都是用三眼峪沟灌木作为燃料的。

当地村民还有一个挖树根的习惯, 每到秋冬两季, 山上砍柴的人占60%, 挖树根的人占40%, 群众烧柴每年消耗近10万m3森林资源, 破坏森林的责任全算在舟曲林业局的账上是“不公道的”, 而应归结为“那个时代过左的政策造成的恶果。” 50年代大跃进时响应国家大炼钢铁, 几人合抱的古松被砍伐用以大炼钢铁烧白灰, 变成了建设国家的灰烬。 可以说从1952年舟曲林业局成立到1998年实施天保工程的四十多年中舟曲林业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也成为舟曲泥石流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1.7 特大山洪泥石流灾难是十几个因素综合的结果

这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难是十几个因素综合的结果, 既有必然的因素, 也有偶然的因素, 既有客观的因素, 也有主观的因素, 既有长期的因素, 也有短期的因素, 既有天灾, 也有人祸。与舟曲特殊的地质地形地貌、山地松散物质、短时强降雨、城市化建设、生态破坏、拦洪坝溃坝、预警漏洞等因素皆有关系。同时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在午夜, 大部分居民已入睡, 泥石流发生前, 电力中断, 通讯中断, 致使灾害信息无法迅速传达, 人员无法及时撤离, 加之三眼峪一带失序的房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迷宫, 不要说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 就是大白天, 一时半刻也走不出来。这次局地特大暴雨局地性相当强, 在县城北部发生特大暴雨的情况下, 县城降雨量却很小, 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县城居民, 而且降雨是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的, 当县城雨刚开始下大时, 泥石流也随之而来。“5·12”大地震的影响也使不少人在黑夜中强烈的震动下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以为是地震而错失了逃生的机会或是逃入了要命的地方。还有一些遇难者是在可以脱险或已经脱险的情况下由于低估了这次泥石流的灾难性而抢带财物的情况下遇险的。也有一些人是在家人遇难后不愿独自生活下去而跳入泥石流中的。

另外在7月25日东山乡降水量达到80多mm, 除了通往东山乡的公路部分路段中断交通外, 并无大的灾难。据当地群众讲, 小峪里平时是没有水的, 8·8那天, 小峪里的水比大峪里的还大, 据此估计7月25日的暴雨有可能在小峪形成了堰塞湖, 而在8·8那天堰塞湖在强降水下溃决, 由于小峪山势陡峻, 人迹罕至, 加之没有卫星照片之类的实物佐证, 所以这仅仅是一个具有一定可能性的猜测而已。

2 舟曲山洪泥石流的防治对策

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造成如此严重的伤亡, 除了自然原因无法改变外, 上述的社会原因不得不引起人们的警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再大的泥石流, 如果发生在无人居住的地方, 也只是一场泥石流而已, 灾难便无从谈起。在此次受灾最重的三眼峪沟口至月圆村段, 河道全部被开发为耕地, 月圆村以下至白龙江段, 河道则完全被住房所取代, 只在中间留下一条不足5m的行洪道, 而且在行洪道上也盖起了不少房子, 行洪道成了地下河, 在这次灾难中, 河道中的建筑物全被冲毁。

因此避免发生类似悲剧或是将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2.1 要严禁侵占排洪沟

要严禁公家和私人在修建房屋时侵占排洪沟, 要留有足够的泄洪通道。事实上, 在8·8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 依然有一些群众将房屋修建在排洪沟旁边甚至于盖在排洪沟上, 这为以后埋下了祸患。不但会害了自己, 也会殃及别人。

2.2 要做好生态保护工作

在生态脆弱区要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 禁止开山采矿、采砂采石, 禁止放牧, 特别是本地土山羊等对生态破坏很大的食草动物的放养。舟曲县由于人多地少, 群众为了生存, 到处乱砍滥伐、开荒种地, 挖树根灌木根取暖, 顺坡陡坡耕种, 山有多高, 地就有多高。地质条件差再加上地表人为的破坏, 导致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人为因素对滑坡、泥石流的生成起到促进作用, 一遇暴雨, 山坡沟谷中泥沙石块俱下, 形成强烈的沟谷侵蚀和溯源侵蚀, 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和活动提供有利条件。因此要做好生态保护工作的同时也要解决好群众的取暖和用能问题。

2.3 要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警工作

要做好强降水的监测和预报工作, 特别是短时临近预报预警, 在汛期要严密监视天气变化, 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要充分利用卫星云图、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区域气象站等各种监测信息, 认真分析, 努力提高预报准确率, 通过短信群发平台、村村通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电视天气预报等各种信息发布平台, 及时发布预警信号等重大信息, 及时发布短时临近预报警报。

2.4 要严格控制项目建设

随着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大量建设, 诸如挖矿、修路、电站等开发建设项目在各地大批上马, 对水土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 如不及时加以整治和保护, 将为滑坡、泥石流提供更加有利的温床。特别是在一些高山地区, 为一些十几户、几十户的村庄修建盘山公路, 整个山体全被破坏。因此要从法律和制度两个层面, 改变只重视项目争取和建设, 而严重破坏生态的事情发生, 要把对各级政府保护和改善生态的考核放在GDP的考核前面。

2.5 增强居民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要加大宣传力度, 引导迁移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住户。禁止农民建房时将房屋建造在滑坡体附近或泥石流沟口及边缘上, 要确实看好房子的“风水”。在全社会普及预防地质灾害科学知识, 增强公民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2.6 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白龙江林业局有四成工人下岗。山民亦在禁伐之列, 山上的一亩三分地只能管温饱, 年景不好时还会饿肚子。因此要做好天保工程的同时解决好在岗林业职工、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及兼职护林员的生活待遇并要达到甚至应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2.7 汛期群测群防

每年汛期临近, 各种地质灾害面临高发危险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和多发区内居住的居民, 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 特别是要注意与降雨有关的气象预报。一些已开展地质灾害天气预报的地区, 要注意收听收看地质灾害天气预报节目, 在有比较强的降水过程时要提高警惕, 提前做好撤离准备;要避免进行容易诱发地质灾害的生产生活活动;注意房前屋后山坡坡体及沟谷内水流夹带泥沙的变化情况,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并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监测措施或主动采取躲避措施。要对地质灾害隐患提前进行排查, 制定转移避险预案, 层层落实监测防范责任, 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地质灾害联防预警机制, 在各地广泛开展应急避险演练。对隐患点雨天24h专人守候, 并储备足够灾民生活一两个月的生活物资, 学校、医院等单位都要做为应急避险场所, 要居安思危, 防患于未然。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水保、国土、民政、气象、水利、农牧等多个部门, 因此各级人民政府要尽快完善滑坡、山洪泥石流灾害防治的综合管理机构, 重视地质灾害的气象监测预警工作, 为天气雷达站、自动气象站、电子显示屏等监测预警设施的建设提供场地、经费等多方面的支持, 全面进行规划, 统一协调, 合理安排各项防治工作, 将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和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摘要:深刻分析了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难发生的原因, 即与舟曲特殊的地质地形地貌、山地松散物质、短时强降雨、城市化建设、生态破坏、拦洪坝溃坝、预警漏洞等因素皆有关系。同时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在午夜, 泥石流发生时, 电力中断, 通讯中断, 致使灾害信息无法迅速传达, 人员无法及时撤离, 在县城北部发生特大暴雨的情况下, 县城降雨量却很小, 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县城居民, 而且降雨是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的, 当县城雨刚开始下大时, 泥石流也随之而来。同时提出了舟曲滑坡、山洪泥石流的防治对策, 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山洪泥石流,原因分析,防治对策

特大山洪 篇2

国家档案局对灾害的防治非常重视, 于2009年就其提出了立项指南:我国重点档案损毁情况典型调查研究, 档案部门防治自然灾害应对策略研究等。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自然灾害对党和国家档案资源的破坏, 国家档案局组织编写、发布了《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 这是提高档案人员安全能力的重要教材。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强化档案工作者的灾难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 为各级档案馆和档案工作者在制定灾害管理政策和战略过程中提供必要指导, 以便进一步增强档案馆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 确保档案的安全保管和妥善处置, 把各种灾害对档案馆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1]。笔者不揣浅陋撰写此文, 旨在引起同行关注灾后档案的安全保护。

一、泥石流对档案安全的危害及成因

滑坡、泥石流等继发性地质灾害常见于山区, 主要危害档案馆库建筑, 从而损害档案。截止到目前, 四川省是发生这种灾害比较频繁的地方。四川省档案局曾作过一次系统的调查, 了解到不少这方面的问题[2]。这其中除了自然因素外, 还有许多人为因素。

四川省木里县档案馆, 馆址选在县城两条大排水沟的滑体边缘上, 县城开始出现不很明显的整体滑坡现象, 随后逐渐发展。自1986年开始, 档案馆所处地段逐年下滑, 1991年以后严重加剧, 导致档案馆库地基下沉。1992年, 经有关部门鉴定为危房。木里县档案馆已于1997年另选地址重建。四川省乡城县地处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 整座县城建在一面斜坡上。1986年, 乡城县发生严重的泥石流, 县城内许多街道、排水沟等均被堵塞, 不少建筑物受泥石流的强烈冲击, 档案库房的底层墙壁、窗户被泥石流冲击撞坏, 泥石直接冲进库房, 造成底层库房泥石堆积, 档案馆安全得不到保障, 给档案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剖析上述实例中滑坡、泥石流对档案安全造成的危害, 可以看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 (1) 档案馆馆址选择不当, 使得档案安全遭到破坏, 如木里县、乡城县。 (2) 缺乏对周边环境的认识, 忽视档案馆库周围环境的治理, 加速了隐蔽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档案安全的影响, 如木里县。 (3) 部分档案馆缺乏档案安全工作规章制度。中国档案馆的灾害事件管理工作相对薄弱, 有不少档案馆没有制定灾害预案、应急制度、备份制度, 发生灾害时手忙脚乱, 很难应对灾害事件的发生。在这种条件下, 档案安全就很难得到保障。 (4) 缺乏对灾害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档案部门维护档案安全的对策

鉴于滑坡、泥石流危害的严重性和治理的难度, 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同时, 我们也要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发生及其产生的破坏虽然为人力所难以控制, 但是广大档案工作者只要认真做好预防工作, 还是可以避免或减少各种灾害对档案损害的。

1. 加强与档案安全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档案安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1) 馆库建设。档案馆建筑是保管和保护档案最为重要的防线, 是防止档案遭受各种灾害损毁的首要屏障。从以往灾区档案馆的受损情况来看, 档案建筑倒塌的比例远远少于其他建筑, 凡按档案馆建筑设计标准建造的档案建筑无一倒塌, 而只有程度不同的损坏。因此, 档案馆建筑的选址和设计应严格按照《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进行, 坚决制止将档案馆 (室) 建在地势低洼处、靠近山坡处或将档案存放在地下室的现象发生, 同时要高度重视抗震烈度、防火等级方面的刚性要求, 我们档案部门要抓住机遇, 充分考虑坚固安全、经济实用、节能环保等因素[3], 严格遵循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把档案馆库建设好, 筑起保障档案安全的坚固防线。此外, 还要定期对档案馆 (室) 所处的地理环境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避免周边环境的变化对档案安全的影响。 (2) 馆库装具。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是预防灾害损坏档案的必要保证。档案馆必须配备相应的灾害报警控制系统, 如档案馆 (室) 应配备灭火装置和其他消防器材, 地震多发地的档案馆 (室) 应配备坚固的档案装具。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 市委机关档案室所有木制装具全部被损为碎片, 档案全被埋压在废墟中, 非常不利于灾后抢救受损档案, 而当时唐山市档案馆虽倒塌, 全部铁质档案柜被砸, 但是未碎, 只是变了形, 档案柜内档案仍然保存较为完好。 (3) 设施设备。《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副省级市以上国家档案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有关视频监控、门禁、火灾报警、消防、温湿度监控、计算机安全等系统建设的新要求, 是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4]。

2. 加强与档案安全工作有关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为档案安全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各级档案部门, 尤其是重大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的档案部门, 必须制定应对各种灾害或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成立应急指挥机构, 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各种情况下怎样抢救、转移和修复档案;怎样进行灾害损失的评估;怎样与救灾部门联系;怎样预防次生灾害等。同时要根据近年来全国乃至世界上一些地方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经验教训, 紧密结合本地实际, 对现有档案安全保护制度, 特别是各种灾害应急预案进行一次修订完善。要在适当时候按照预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演练。四川省某中学从2005年开始, 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地震紧急疏散演练。汶川地震发生时, 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 根据平时演练的做法, 仅用1分36秒就全部集合到操场上, 全校师生无一伤亡。实施受损档案抢救制度, 对突发事件、自然老化等因素, 造成档案损毁的, 一定要尽快对破损档案采取抢救和保护措施, 避免造成更大损失。在北川档案抢救修复过程中, 在国家档案局的支持下成立了由全国各地档案保护人员组成的专家组, 为这批档案的抢救修复提供技术咨询。专家决策咨询机制的引入, 有利于集思广益, 保证了档案抢救修复的科学性和成功率。

3. 加强档案人员的风险意识培训, 为档案安全提供思想和人员保障。

(1) 制定安全性综合评估, 应对危机、化解风险。要能够充分意识到危机和风险的存在,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 必然会有轻微事故和多起事故征兆和隐患。人们对导致事故发生的隐患、征兆往往容易忽略, 甚至发现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是导致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 对档案馆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评估, 及时查找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漏洞或隐患, 有针对性地及时把各种漏洞或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是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档案信息安全最根本的措施之一。 (2)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档案领导者的整体素质、增强安全防范能力, 是档案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通过对档案工作人员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学习培训, 强化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 巩固档案安全保障基本知识与技能, 培养一支责任意识强、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胜任本职工作的档案干部队伍, 为档案安全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另外, 公民的档案意识也是不可忽略的。档案工作人员及广大兼职档案工作者, 应该以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为己任、为要务。只有让公民在维护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认识到“档案有用”、“档案与我有关”, 才能让更多的公民重视档案和档案工作。陕西省基层档案工作者覃承信在泥石流袭来的瞬间舍弃了新楼房和女儿的嫁妆保全了集体档案。

4. 加强机制创新, 为档案安全提供必要的机制保障。

实施重要档案的馆际互备机制[5], 即根据不同地震带、不同江河水系流域、不同电网布局等因素, 在全国合理建立不同区域档案馆互为备份的机制。馆际互备机制的提出, 有利于降低档案馆备份基地建设的成本, 加快了异地备份制度落实的步伐, 因而得到了各地档案部门的拥护和积极响应。目前实施重要档案互为备份制度已经取得初步进展, 南京市与哈尔滨市档案馆、天津市与广州市档案馆已经签署协议互建馆藏重要档案数据备份基地, 云南与贵州省档案馆、北京市与陕西省档案馆、山东与湖北省档案馆也基本达成了意向, 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6]。

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危害档案安全的突发社会事件和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 虽然灾害不是每时每处都会发生, 但如果我们能防患于未然, 则可以将灾害对档案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 我们要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档案安全保障体系, 为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安全和长久传承提供坚强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家档案局.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S].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2010.

[2]蔡学美.档案馆灾害防治研究[J].中国档案, 2000 (11) .

[3]王良城.档案部门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要求与策略[R].昆明:中国档案学会2008年档案工作者年会, 2008.

[4]黑龙江省档案局.关于开展全省档案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R].2010.

[5]王良城.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的编制及有关思考[J].北京档案, 2010.

特大山洪 篇3

我国一直以来想建立全国统一的灾害数据库,以遥感、遥测数值记录、自动传输为基础,建立空、地、人的立体监测网和综合信息处理系统,以专门应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2,3,4,5,6,7]。笔者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为例,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区灾情信息并确定灾害信息提取内容;运用地学相关分析方法,结合影像的色调、形状、纹理等特征,确立研究区典型灾害信息(受损房屋建筑物、道路、桥梁)的遥感解译;根据处理的多源遥感影像分辨率、光谱信息等特点,结合灾后应急灾害评估等实际需要,采用目视解译、面向对象的变化检测等多种信息挖掘方法提取灾害信息,初步形成了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灾害信息识别与提取的技术流程,以期为科学评估灾情、制定防灾减灾措施及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舟曲县位于甘肃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武都县,北接宕昌县,西南与迭部县、文县和四川省九寨沟县接壤。全县总面积3 010km2,辖20个乡、2个镇、210个行政村,总人口13.47万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陇上桃花源"之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主要发生在县城东北方向的三眼峪和罗家峪。三眼峪的堆积物长约2 km、宽达100多m、平均厚度3~4 m,泥石流土方高达130万m3;罗家峪的泥石流规模较小,堆积物长约2km,宽50~80 m,厚度也比前者稍薄,泥石流土方为30万m3。这2处泥石流土方总计达180万m3之多[8]。

1.2 资料来源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和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通过国际“Charter”机制和国内遥感数据获取机制,先后获得了5个国家提供的舟曲县城及周边地区卫星遥感与航空遥感数据。截至2010年8月22日18时,共获取5种卫星资源和航空遥感、无人机等数据449景(表1)。

根据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与甘肃省民政厅灾区实地调查、核查数据,共获取180个样点数据;由甘肃省舟曲县人民政府提供灾害损失评估报告和“灾害损失统计表”;资料还包括国土资源部二调数据、国家统计局舟曲县统计数据、国家测绘局舟曲地理数据以及总参测绘局监测产品。

1.3 研究方法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遥感监测评估工作以距8月8日灾情发生时时相最近的灾害前后遥感影像为基础,将地理实体的遥感监测与灾区现场的实地核查验证相结合,以地方上报灾害损失和国土资源、统计、测绘等部门的资料为参考,开展灾害范围和实物量损失评估(图1)。

1.3.1 地面调查

以总参测绘局提供的2010年8月8日舟曲县航空遥感影像为底图,划分舟曲县城空间格网区,将舟曲县城划分为2级。其中,1级区包括泥石流严重摧毁区、严重受淹区、轻度影响区3类,共59个格网;2级区以房屋为单元,并分别进行编号,共计2 457个房屋编码。

通过实地调查采集灾区现场信息,利用PDA采集工具获取灾区房屋损毁情况、楼层数、房屋结构、户数、地理实体空间位置等信息,以统计表格和照片形式供遥感解译结果的修正和灾害评估使用(图2)。

1.3.2 遥感监测评估方法

(1)舟曲灾害风险预警分析。2010年上半年我国西南地区大旱,位于甘肃南部的舟曲亦发生干旱。在高精度的传感器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基础上,基于HJ-1A、1B数据对舟曲的背景特征参数信息进行快速提取,基础参数包含原始遥感数据(DN值)VI及由DN值反演得到的地表基础参数,如反射率、反照率、温度、植被指数等。这些参数是干旱特征参数体系的基础,也会影响最终干旱信息提取的精度。结合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数据、国家统计局舟曲县统计数据、国家测绘局舟曲地理数据,对舟曲地质灾害风险预警进行分析。

(2)灾害范围监测。将国家测绘局提供的8月8日0.2 m分辨率无人机遥感影像和总参测绘局提供的8月8日1 m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进行正射纠正和镶嵌匀色处理,得到灾害评估本底影像图。以此为基础,将灾害损失涉及到的城关乡、大串乡、江盘乡等乡村作为灾害范围,将灾区划分为冲毁区和水淹/淤积区2类。通过与2010年3月5日Worldview卫星0.5m分辨率全色影像、2008年1 m分辨率航空影像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泥石流、洪水等在高分影像上的色调、形态和纹理特征,建立解译标识,提取冲毁和水淹/淤积区域范围。其中,冲毁区为泥石流冲毁区域,面积为123.47万m3;水淹区为洪水和淤泥淹没淤积区域,面积为22.43万m3。

(3)房屋监测评估。将灾害范围内的房屋根据用途行业规范划分为住宅、商用、办公、学校、寺庙和在建房屋6大类。其中,住宅部分再划分为楼房住宅、商住楼房中的住宅和平房住宅3部分,商住楼房中的住宅建筑面积按照商住楼房总建筑面积的2/3计算;商用部分再划分为商业楼房、商住楼房中的商业部分和商业平房,商住楼房中的商业建筑面积按照商住楼房总建筑面积的1/3计算。

针对以上6类房屋,在冲毁区将受灾等级划分为倒塌、严重受损、一般受损、基本完好等4类住房;在水淹区房屋不区分受损等级。根据遥感解译和地面实地核查,确定每栋住房受损情况、楼层数、受损房屋占地面积和总单体建筑数。其中,占地面积等同为房屋屋顶面积。

通过灾区实地调查走访,将以下原则作为计算受灾房屋总建筑面积、间数和户数的依据:农村住房以2层为主,城镇住房以楼房为主;农村住房按15 m2/间估算房屋间数,城镇住房及非住宅用房按12 m2/间估算房屋间数;农村住房按照每套住房住1户来估算户数,城镇住房按照100 m2/户标准估算户数;建筑面积为占地面积与建筑层数的乘积。依据以上原则计算住宅和非住宅房屋的单体建筑数、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间数和户数。

(4)道路、桥梁监测评估。利用8月8日1 m分辨率航空遥感数据和无人机遥感数据,对道路、桥梁损失情况进行评估。根据灾区实际情况,将道路划分为省道、城区道路和乡村道路。将道路的受灾等级划分为水淹和冲毁2种,以遥感目视解译和空间量测为主要手段,计算水淹和冲毁道路长度。将灾区桥梁的受灾登记划分为水淹和冲毁2种,以遥感目视解译和空间量测为主要手段,计算水淹和冲毁桥梁数量和长度。

(5)土地资源、水利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及宾馆、饭店、厂矿企业监测评估。根据灾区实际调查结果,将灾区土地资源划分为耕地、林地、采矿用地和滩涂4类。结合国土资源二调数据,通过遥感目视解译和空间量测计算各类土地受损面积和占受损面积总量的百分比。将灾区水利设施划分为防洪堤、防护坝和挡土墙3类,通过监测量测手段分别计算各类水利设施长度。从高分遥感影像上提取树木、路灯和街亭的空间分布位置以及城市绿地面积。以地面调查和网络电子地图为参考,在灾后评估遥感影像底图上判识宾馆、饭店、厂矿企业的空间分布位置和受损情况。

(6)面向对象的变化监测评估。面向对象影像处理方法是通过对影像的多尺度分割,进而获取同质像元构成的对象。通过获取不同对象的基本光谱、形状测量等基本物理测度信息,结合不同对象间的空间上下文关系信息与对象的基本物理特征信息,对空间特征进行分类,可有效改进基于像元层次分类的不足[9]。通过多尺度分割、对象层次网络构建、特征组合与信息提取、人工目视解译等方法提取舟曲帐篷安置点和白龙江水面面积,对帐篷安置点和白龙江水面面积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评估。

2 结果与分析

2.1 灾害隐患风险预警

舟曲原本就属于地质灾害高发地区,该区山高川深,岩体风化严重,非常容易松散破碎,形成地质灾害。基于HJ-1A、1B数据对舟曲的背景特征参数信息进行快速提取,发现舟曲县在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之前干旱特征明显,使得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之间、山体之间的缝隙,使原本已经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更加松散。在综合分析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数据、国家统计局舟曲县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叠加国家测绘局舟曲地理数据,得到舟曲县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图3)。

由图3可见,舟曲县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其中城关乡有特大型地质灾害4处,城关乡和江盘乡大型地质灾害9处。8月8日瞬时暴雨和持续的强降雨,对原本松散易垮的山体、岩体形成浸泡和巨大冲击,是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直接诱因。

2.2 灾害范围评估

采用实地调查和遥感监测数据,对灾害范围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损毁情况对受灾程度进行分级。由图4可知,舟曲县冲毁区面积为108.73万m2,水淹/淤积面积为22.42万m2,影响区面积为14.74万m2。

2.3 实物量评估

以灾害范围评估结果为基础,综合利用地方统计上报、实地调查和遥感解译等多种数据,对受灾范围内房屋、基础设施、产业、社会事业、居民财产、土地资源等毁损实物数量进行评估。

2.3.1 房屋倒损评估

舟曲县上报全部倒损房屋面积为126.0万m2,其中城镇住宅面积53.9万m2,非住宅31.0万m2;农村住宅41.1万m2。通过现场和遥感核查统计(图5),倒损房屋总占地面积24.4万m2,总建筑面积89.1万m2。其中,水淹/淤积区倒损住宅房屋占地面积8.4万m2,建筑面积4.2万m2,倒损住宅34 809间、3 293户,单体建筑数352栋;冲毁和水淹/淤积区倒损住宅房屋占地面积21.2万m2,建筑面积79.4万m2,倒损住宅63 502间、6 025户,单体建筑数1 056栋(表2和3);冲毁和水淹/淤积区倒损非住宅房屋占地面积3.3万m2,建筑面积9.7万m2,倒损非住宅7 889间,单体建筑数94栋(表3和4)。

2.3.2 道路、桥梁损失评估

舟曲县上报损毁国道、省道公路3条,长30km;损毁县乡级公路32条,长297.1km;损毁农村公路65条,长236 km;上报损毁桥梁14座,长244 m。通过遥感判读(图6),损毁省道公路2条,长2 km;损毁城区道路25条,长7.5km;损毁乡村道路5条,长4.8 km;损毁桥梁3座,长242 m。

2.3.3 土地资源、水利设施、市政基础设施评估

舟曲县上报耕地损失96.0万m2,通过遥感量测面积为43.0万m2。上报防洪设施损毁61.9 km,遥感解译量测损失总长度为8 km。其中,挡土墙、防洪堤、防护坝损失长度分别为2 122、5 594、287 km,分别占损失总长度的27%、69%、4%。对于市政基础设施,监测到损失树木226棵,路灯26个,街亭5个。

2.4 面向对象的变化监测评估

2.4.1 帐篷安置点变化监测

利用8月8日和15日1 m分辨率无人机遥感数据和0.7 m分辨率EROS-B数据,通过面向对象的变化监测和目视解译,8月8日,舟曲县第一中学有救灾帐篷13顶,第三中学有救灾帐篷36顶;8月15日,第一中学有救灾帐篷55顶,第三中学有救灾帐篷98顶(图7)。

2.4.2 水面面积变化监测

利用无人机、Worldview、EROS-B遥感数据,对舟曲县白龙江水面面积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由图8可知,3月5日甘肃舟曲白龙江水面面积12.4万m2;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之后,8月10日,白龙江水面面积20.3万m2;8月15日,水面面积22.6万m2。

3 结论

遥感技术以摄影测量技术为基础,利用飞机、卫星等遥感平台搭载的传感器收集地面数据资料,具有获取地表大范围数据的能力[10]。遥感技术是公认的用于救灾快速获取灾情信息进行灾情评估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多源遥感影像在灾情监测和评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1,12,13,14]。遥感技术已成为开展灾害风险预警、动态监测和灾情实时调查与评估等方面不可缺少的手段。国际“Charter”机制和国内遥感数据获取机制可获取来源丰富、类型多样的遥感影像,如何有效地处理影像数据及提取灾害信息,使其在灾后应急及灾情评估与灾后重建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突发性巨大灾难对遥感技术应用提出的挑战。

特大山洪 篇4

绵竹市清平乡地处群山之中, 在“5.12”特大地震中损失惨重, 通过两年的恢复重建, 这里的老百姓又过上了美好而幸福的生活。2010年8月13日, 一场266mm的特大暴雨袭击了清平乡, 山体崩塌, 达600万立方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了, 又将清平人民拖入了恶梦般的深渊中。灾害发生后, 党和国家领导人数次就抢险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四川省委、省政府, 德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赶赴绵竹, 亲临指挥, 查看灾情, 慰问群众, 并及时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指示, 使救援工作得以有力、有序、有效地展开。绵竹市也在第一时间组织启动了救灾紧急预案, 成立了前线指挥部, 全面展开抢险救灾工作。由于预案完善、应急准备充分、监测预警准确、避险转移及时、抢险救援高效, 最大程度减少了因灾人员伤亡, 创造了抗击泥石流灾害的“清平经验”。

2010年10月28日, 在抢险救灾工作告一段落后, 清平乡的恢复重建正式启动, 至2011年8月底, 河道治理、道路抢通、农房重建等工作有序开展, 绵竹市“8.13”前线指挥部完成了历史使命, 在这期间指挥部形成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文字资料、电子文件、图片、照片和视频, 为了永久妥善保存这部分史料, 为今后研究总结抗击自然灾害提供宝贵的素材, 2011年9月13日, 绵竹市“8.13”前线指挥部慎重地将这批档案资料移交市档案馆保存。

上一篇:“信息管理学”课程下一篇:自动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