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区域

2024-09-25

投资区域(共12篇)

投资区域 篇1

1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

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国内外各个学者的理论, 比较有价值的包括海默、巴克利与邓宁等理论。从中可以看出直接投资是一种本国的优势, 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 这种优势具有一定的价值, 能够给其他国家带来经济与社会的需求。因而对外直接投资是会产生效应的。我国正处于新时期的发展阶段, 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我国而言还处于初期, 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规范和标准, 这就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将其精髓进行探索和加工, 应用于我国的现状。在这个应用的过程中, 要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建设, 并将其理论来指导我国对外投资的健康发展。由此, 我国正处于稳步地发展阶段, 但由于对外投资的基础还不强, 还需要在国内外的环境来发展和壮大, 能够在世界经济之林中占据一席之地。

投资区域:从对外投资流量的区域来看, 亚洲和拉丁美洲一直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重点, 非洲落后的投资环境和动荡不安的政局严重制约了中国对非洲投资数量的增加。近年来, 中国对大洋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投资增长迅速, 原因主要是随着发达国家经济恢复性增长和我国对外投资布局的合理调整。

总体来说, 中国对外投资的产业结构、企业实力、国际竞争力等距发达国家市场竞争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投资的严格规定限制了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从长期来看, 亚洲作为中国投资重点区域的地位不会发生变化, 非洲、拉美、大洋洲、北美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2 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性及特点

目前,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分布不甚合理, 多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港澳地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 还未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发展战略。首先, 我国有些企业从事对外投资不是生产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而是带有某种试探性、偶然性。这些企业对外投资是因为遇到了某个投资机会, 或是为了获得海外投资所带来的税收的减免。其次, 我国更多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仍是扩大出口市场, 增加出口创汇, 而不是依据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计划而进行投资的。这样企业海外发展的持续性和全体布局性就较差, 也将导致企业在全球市场的长期竞争中缺乏后劲。

事实上, 我国具备更多的是向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或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实行“梯度转移”的条件, 这种投资在与利用各国贸易政策如普惠制的相互结合中, 更能发挥现有比较优势;而在发达国家尤其是技术资源和智力资源密集地区, 则应建立研发机构或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合资企业以达到跟踪和开发高新技术, 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效果。在投资方式上, 应借鉴跨国公司的做法, 克服传统的国内条块分割、单打独斗的思想, 树立共赢的竞争理念, 积极主动地构建企业集群, 充分发挥集群效应, 谋求更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利益。

3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在投资区位的选择方面, 首先, 应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估, 包括软、硬环境两个方面, 例如东道国的法律, 政府对FDI的鼓励限制政策, 当地资源以及劳动力状况等各方面, 以便确定是否在该国进行投资。其次, 对自己的投资项目要有充分的认识, 例如, 对此投资项目是否为该国适用技术, 所生产的产品是否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结构相适应, 能否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 并且有利于突破第三国的贸易壁垒, 易于进入第三国市场等进行综合分析, 以确定投资项目是否可行。结合我国实际,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目前应突出以下地区。

3.1 东南亚国家

当前东亚及南亚周边国家和地区应成为我国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重点区域。这是因为:首先, 我国地处亚洲, 与许多国家在历史, 文化等方面有着共同的渊源, 与这些国家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有利于减少进入障碍。其次, 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较快, 市场容量大, 再加以这一地区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投资机会较多, 有利于我国不同层次的企业对其进行投资。再次, 亚洲金融危机后, 各国对各自的经济运营和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大部分国家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 加强了宏观管理和调控, 经济日趋健康, 投资环境日益完善, 发展潜力更大。它们的投资环境好, 实施了许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这些国家的经济与中国有很强的互补性, 同时, 地缘上的邻近性及文化背景方面的类似性, 构成了东盟国家的区位比较优势, 可以减少投资的进入障碍。以越南为例, 越南政府为了吸引外资采取了一系列的扩大外资的优惠措施, 包括大幅减免税收、降低土地使用费等。8年前选择越南作为开拓海外市场“第一站”的广东TCL集团, 眼下已经在菲律宾、新加坡和印尼等东盟国家设立了分公司, 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典范。

3.2 美日欧等发达国家

美国、加拿大、西欧、澳大利亚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是目前世界上对跨国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地区。我国企业应根据需要与可能, 对发达国家的高科技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直接投资, 并努力发挥其“窗口”效应, 通过在这些领域兴办不同形式的合资合作企业, 把掌握的高新技术, 新产品设计和制造方法, 最新科技动态等反馈回国内, 装备自己的新兴产业, 使我国一些具有相对优势的技术、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这样既可以获取我国经济建设急需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以及资金、设备、信息等资源, 又可以抓住发达国家产品周期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带来的机会, 从而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但在某些方面也有相同之处。从不同的方面看:其一, 我国企业规模相对较小, 规模经济和内部化优势不明显。据统计, 我国海外投资项目的投资额约100万美元, 而发达国家约为600万美元。其二,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技术或市场, 而非劳动力资源, 到发达国家投资是为了寻求技术与市场, 到发展中国家投资是为了寻求市场与自然资源。从相同的方面看, 我国也在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 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也在逐步走向高级化。

3.3 非洲

我国与非洲诸国的关系一直很好, 非洲大部分国家产业结构的层次较低, 产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我国的很多产业在许多非洲国家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另外, 我国的农业技术在非洲也具有比较优势且市场巨大, 我国在非洲的农业中也有成功的直接投资经验。非洲是最大的发展中大陆。中国与非洲经济互补性强, 经贸合作潜力巨大。政府应该充分利用业已存在的良好政治关系、经济联系, 进一步加强相互交流, 拓宽双方合作的渠道与领域, 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 推动双边贸易与投资发展。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关注非洲个东道国投资环境的变化, 抓住机遇, 在保持原来投资优势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对非洲的技术转让和产品组装等业务, 扩大投资规模。这不仅有利于我国成熟产业的国际转移和升级,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全球经济失衡带来的压力。

4 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效应的经济影响

我国属新兴市场国家, 这种大规模利用外资已有20多年历史。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 利用外资不仅仅是一般的开放政策和发展战略, 更是实现与世界经济接轨, 参与全球化生产分工的一种手段。因此, 我们必须继续加大力度引进外资, 充分利用其资本效应与外溢效应, 以保持中国经济以一定速度稳定增长。

通过对各国在中国投资的市场战略的差异分析发现, 长期占领中国市场是影响美国和欧洲在华投资的最重要因素, 其在中国的技术转移和国内配套产业的投资也是围绕基本的市场战略展开的。因此, 与投资相关的研发和配套投资的本土化战略都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研究表明, 占领中国市场也成为影响日本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最重要的因素。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大多数在华投资中具有明显的贸易互补性或者重视利用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的生产因素, 当前在华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其全球销售, 造成技术转移规模和程度较低。资本来源国或地区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非同步性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不显著。

5 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政策建议

针对以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区位选择的基础上, 如何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政策和建议需要有一个系统的分析, 以下将结合我国投资的现状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在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投资, 如果东道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我国企业可以与当地合作开发;如果对方某些产品依赖进口, 而我方又具备该产品生产技术, 我们可在必要时与之合资生产, 填补其工业布局上的空白;如果某些产品在该国出口不受限制, 而在我国出口受进口国贸易壁垒限制, 我们可以直接投资方式转向当地生产该产品, 再向进口国出口。对外直接投资除对目标国家进行投资环境分析外, 还须把拟投资的项目放在目标国家的具体环境条件下进行投资项目研究。项目研究和环境评估互相结合、相辅相成, 对投资决策来说是缺一不可的。投资项目研究是一个从一般到具体逐步深入的分析认识过程。假设企业有多个海外投资机会, 究竟到哪个目标国家去投资设厂?投资的内容、范围、规模等如何正确决策?这些都是项目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并且可以概括为投资机会选择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这样两个问题。但我们也很重视对发达国家的投资, 那里的市场机制和环境、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更值得学习和演练, 它可以帮助我国企业在演练中更快地成长, 更好地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关联性将会不断发展, 我国应该适应这一新的形势, 积极改变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缺乏竞争优势, 与对外贸易的规模不相适应的状况, 鼓励企业在加强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制定确实可行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目标。同时, 政府要加速完善境外投资立法, 利用财政、金融等多种手段支持企业开展跨国经营, 为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提供优质服务, 努力建立起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健康良性的发展关系。

摘要:在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的背景下, 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进一步发展中国经济。而区域选择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基本课题。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较快发展期,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步伐明显加快, 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现状分析, 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条件, 我们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任务, 不在于数量的扩张, 而在于不断提高这部分资本的营运效率。从而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基准。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出口效应,区域分析

参考文献

[1]梁曙霞.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联性[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3.

[2]李建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7.

[3]戴金平, 冯蕾.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出口竞争力[J].南开经济研究, 2003, (5) :26-32.

[4]王少平, 封福育.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贸易的效应与区域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J].世界经济, 2006, (8) .

[5]江锦凡.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J].世界经济, 2004, (1) .

投资区域 篇2

一、法治环境影响投资存在的问题经调研,我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依法行政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从法治环境来讲,还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投资者的要求。(一)市民法治素养方面的问题。表现在遇到矛盾纠纷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和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尚未在市民生活中普遍确立;“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意识尚未形成社会共识;少数公务人员对法治的内涵知之不多,且法律知识匮乏,如签订合同不依法,导致在纠纷引发诉讼时败诉。(二)行政执法方面的问题。个别领导认识不到位,认为“管理就是收费,执法就是处罚”的现象仍然存在,在管理活动中重行政手段,轻法制手段,习惯用老办法、旧经验办事;行政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往往注重处罚,忽视处罚过程的取证,由此出现违反法定程序而带来的行政诉讼的败诉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多头执法”现象较为突出,执法行为受部门利益的影响,形成越权或消极行政;个别执法人员素质较差,缺乏用法律手段处理工作中出现矛盾的能力;少数单位缺乏用法律保护本部门的权益,待矛盾闹大后才找法律;管理体制不顺、执法力量不足,造成执法推诿、无人管理等,利益倾向影响执法的公正性;普法、依法治理宣传力度不够,普法经费严重不足。(三)基层社会治安治理方面的问题。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城市征地拆迁力度加大引发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大量下岗、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增加,“两劳”回归人员的安置不足问题也影响社会稳定。(四)行政执法主体的权力和责任缺乏有机结合,监督机制的责任意识薄弱。监督工作不到位,对反映的问题缺乏专题调查、处理等硬性监督形式,程序性监督多,实质性监督少,例行公事的监督多,解决问题的监督少等。(五)司法公正方面的问题。传统的司法体制亟待改革;重实体、轻程序现象仍较为突出;独立司法审判制度尚未完全健全。

二、探索有效对策,努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为改善投资环境服务为使秦淮成为开放、守法,诚信、安全的一方投资热土,以促进经济发展,在加强法制环境建设方面,作为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的依法治区机构和履行司法行政职能的执法部门,我们将根据自身职能,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解放思想,立足本职,充分认识投资环境的重要性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法治经济。法律是市场交易的准则,是投资安全的保障,是政府行为的依据。良好的法治环境能够给投资者明确的利益预期,从而增强投资的信心,是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信用保证。有利于从制度上保障招商引资的实施,实现可持续发展,培育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法治环境本身就是重要的投资环境,创造好的法治环境是依法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代表投资形象”,“政法部门也出生产力”“法制环境是重要的投资环境”的理念,是对司法行政部门大力打造投资环境的总要求。因此,我们要认真履行好法制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和援助职能,为之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和法治环境。司法行政部门履行依法治区中的法制宣传职能,可加强政府部门,尤其是行政执法部门、领导干部法治化的理念,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执法水平;其致力于法律与政策渗透、融合的工作性质;同时,司法行政部门有着广泛的工作涉及面,在直接面向基层群众化解矛盾、调解纠纷,维护稳定工作中发挥着第一官方责任人的作用;在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援助过程中,给弱者送温暖,树立起政府的良好形象,促进司法公正;司法行政部门又是政府的执法单位,在建立社会诚信体系、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服务市场等,无不与投资环境紧密相连。所以,司法行政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共同构筑政府完善的服务体系,并有力地促进社会法治化进程,其职能的履行,对营造良好投资环境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二)、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为投资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创造良好的经营投资法治环境,关键在于依法行政。区工商、税务、劳动监察、环保、物价、市容、卫生等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招商引资的法治化水平和招商引资进程,调查报告《履行司法行政职能 优化区域投资环境》。因此,要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各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规范政府政策体系。政府在制订新的政策时,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由法制部门审核把关,确保文件的合法性,并原本公之于众,使投资者和广大群众知道政府具体的政策规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提高政策、法规的透明度。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各行政执法部门要规范执法主体的执法行为,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制。同时,制定保证行政执法责任制具体实施的配套措施,执法部门和每个岗位的执法内容、程序、标准、时限、结果等向社会公示。建立行政执法部门的服务公示,承诺制度。完善执法监督措施。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必须大力强化依法行政、司法公正的全程监督。权力机关在做好审议、述职评议等“程序监督”的基础上,要积极推进事后监督与事前、事中监督相结合的“全程监督”。政府法制部门发挥监督职能,加大对所属部门依法行政的层级监督力度。实行“源头监督”和具体监督并举,不断改进监督方式,把侧重于事后监督的“被动监督”转变为强化事前、事中监督的“主动监督”;要切实将行政执法的管理活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培育市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同时,促进依法行政;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新闻媒介的作用,努力提高对行政执法监督的广泛性。

区域规划要防投资泛滥 篇3

2009年中国审批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数量之多、时间之密集、影响范围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副司长陈宣庆表示,2010年还将出台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

这一轮批复的区域规划,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效应尚需观察。已有专家指出,要防止区域规划遍地开花,新一轮投资潮带来新一轮泡沫。

在刚刚戴上“国际旅游岛”帽子的海南,扑面而来的是汹涌的房地产投资。媒体估计短期内进入海南的房地产投资总额从1500亿元至4000亿元不等,更出现了每平方米7万元的房价。无论总额还是单价,都远非十多年前那场地产泡沫可比。

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中国区域发展的动力,地方政府最渴望的就是投资进入。获得批准的区域发展规划能引发该区域的投资热潮,解释了这些年新区域发展规划不断发布的现象。

规划带来投资潮,大致有两个途径:一是国家给出的规划,必然配套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便向中央申请项目和资金;二是规划给定的一些优惠条件或独特政策或曰试验权,会吸引一些民间资本的投入。

各类区域发展规划之所以能引发投资热潮,在于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喜欢使用“窗口效应”的做法:找一个试点,给一些特殊条件,制造一个政策高地,来吸引投资。这是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个独特经验。其前提是,一些政策还没有全面放开,部分地方的放开必然带来“政策红利”。

新阶段出台的区域规划,不是着眼于给这些区域多少政策优惠、多少投资项目,而是给予更多的制度创新和实验的自主权力。

眼下令人担心的,是地区间盲目攀比,投资冲动再度泛滥。

破除政策藩篱,推进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应该发挥人的主动性,使其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去创造财富、发展经济。就像海南可以做高尔夫旅游一样,云南就会有疑问,为什么我不可以。制造相对政策优势区域,反映了当前政策对资源的控制与限制,在金融与土地领域,在行业垄断与禁入上,在地方政府对经济的管束方面,还没有完全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

海南非特例。大批区域规划是在符合国家战略和发挥地方比较优势的构想中进行的,意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其实不管是何种地域,放开政策空间,在平等的资源使用能力下,融合由下至上的规划方法,结合自身禀赋制订符合发展规划、发挥民间智慧与资源配置的积极性,并不会比当前的少数试点靠获取政策红利要差,更不会让其他地区在此等规划面前有发展机会的不公平感。

目前,无论是经验、智慧、资本充裕度还是各区域基础设施完备程度,都使改变“窗口效应”模式成为可能,欠缺的也许只是破除部门和区域既得利益的改革勇气。

世界银行2009年度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提出,为了快速和共享经济增长,政府必须促进经济一体化,其核心是人员、产品和创意的流动;政府应当改善土地政策,广泛提供基本服务,进行高效率的基础设施投资;有意吸引产业到落后地区的激励措施应尽量少用;一体化的所有手段——统一的制度,连通的基础设施,有针对性的干预……

投资区域 篇4

目前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 建设和完善相关的交通通讯产业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是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带开发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民航、管道、海运和通讯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东西向综合运输通道, 以海运和铁路为主, 公路、民航、管道运输为辅。海运和铁路在中长途大宗货物和旅客运输方面拥有优势, 公路在中短途运输中拥有便利、灵活、覆盖面广的优势, 航空在长途旅客运输方面拥有优势。通过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大规模扩展大陆桥的运营能力, 减轻和消除交通运输瓶颈。统筹安排以外贸和集装箱等物资为重点的物流建设, 促进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带的国内和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

(二) 开发建设沿线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产业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一些地区的金属矿产资源、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也是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目前, 已形成了以交通邮电为先导, 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机械电子、航空航天、轻工纺织、医药食品为支柱的产业群体, 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相互依存度和优势互补性, 蕴藏着非常广阔的互利合作前景。亚欧大陆桥沿线的黄淮海经济区在机械、盐化工、农业、水产和港口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中原经济区在机械、棉纺、冶金、食品、建材、电力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关中经济区的机械、电子、纺织、医药、航空工业等在国内拥有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黄河干流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机械、建材基地, 天山北坡经济区的石油开采、炼油、石油化工、轻纺、皮革等产业初具规模。东部地区可通过积极发挥港口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市场开拓优势, 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市场优势和沿边优势结合,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与中亚、欧洲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促进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

(三) 合作开发建设沿线各区域的开放型经济

过去亚欧大陆桥区域的开放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 中西部内陆地区主要是开放的腹地, 目前国家实施了由“单向开放”转变为“双向开放”, 即在亚欧大陆桥区域的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的基础上, 实施了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 特别是内陆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的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拉山口地区, 已由过去的改革开放的腹地转变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如何在沿海和内陆“双向开放”中充分发挥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各自的比较优势, 积极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参与国际分工,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在综合开发过程中按照国际惯例建立新体制, 按照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要求调整经济结构和地区布局, 逐步形成一批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企业和产品, 进而形成有较强经济实力的经济带, 都有待开发建设。

设立亚欧大陆桥区域合作产业投资基金的可行性

上述亚欧大陆桥区域的各类产业和经济发展, 有赖于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 充分发挥区内的共同优势。而如何把亚欧大陆桥区域的合作深入地搞起来, 发挥区内的共同优势?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设立亚欧大陆桥区域合作产业投资基金, 将设立的基金专门用于亚欧大陆桥沿线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项目投资。这是否可行?我认为, 不仅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 而且从实践上来看也有良好的建立和发展基础。

(一) 从理论上来说设立亚欧大陆桥区域合作产业投资基金的可行性

1.目前国家已为亚欧大陆桥区域合作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提供了优越的政策环境

例如国家已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示范区, 允许滨海新区在产业投资基金等金融创新方面先行先试, 为亚欧大陆桥区域相关的城市共同发起设立亚欧大陆桥区域合作产业投资基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历史性机遇和优越的政策环境。因此, 抓住机遇、用好政策, 创新亚欧大陆桥有关的城市对区域产业合作的产业投融资方式, 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可行的。

2.亚欧大陆桥区域的一些重要内陆城市, 有建立和完善与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发展相联系的经济建设和发展需求

从近些年来看, 亚欧大陆桥沿线的一些城市开始重视开放建设利用亚欧大陆桥沿线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发展经济, 合作开发建设沿线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产业以及合作开发建设沿线各区域的开放型经济。随着这一区域经济的活跃, 各区域合作开发建设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强。倘若建立了亚欧大陆桥区域产业投资基金, 也必将能大大加快这些方面的建设步伐。

3.设立亚欧大陆桥区域合作产业投资基金有着较充裕的资金来源

目前, 我国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结构性过剩, 国家也倡导大力发展直接金融 (产业投资基金是重要组成部分) , 逐步改变我国过去那种过分依赖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状况。因此, 可因势利导, 由有关的东部港口城市和亚欧大陆桥沿线的一些省市共同发起, 并吸收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及社会保障基金、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参与, 还可吸引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 以及企业年金进行投资的法人受托机构, 甚至还可吸引大量的民间资本进入该基金。

4.设立亚欧大陆桥区域合作产业投资基金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提供参考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 产业投资基金具有很强的资金实力和项目选择能力, 可以帮助投资者实现对优质项目的投资。一些企业通过出让股份、发行证券工具, 设立面向资本市场的长期融资机制, 可以获得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长期增量资金, 推动集约化经营, 有助于扩大企业规模, 更有市场竞争力。设立亚欧大陆桥区域合作产业投资基金, 可以打通储蓄与投资的通道, 加速资本流动, 将闲置的社会资金转化为投资资本。

(二) 从实践上来说设立亚欧大陆桥区域合作产业投资基金的可行性

1.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和船舶产业投资基金等先后获批成立, 天津市已成为国务院批准设立大型产业投资基金最多的城市

经国务院同意, 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批准天津渤海产业投资基金试点, 2008年批准船舶产业投资基金试点。渤海产业投资基金规模为200亿元, 存续期为15年, 首期募集基金60.8亿元, 已投资7个项目计42亿元。渤海产业投资基金试点带动了股权投资基金发展, 为完成由投资至退出的试验, 建立契约制股权投资基金模式积累了经验。

船舶产业投资基金规模为200亿元, 为永久存续基金, 用于经营大型船和特种船。设立船舶基金管理公司, 按照专业化、国际化标准, 聘请国内外船舶基金、船舶投资融资和船舶管理专家, 组成理念先进、运作高效的管理团队, 实现船舶基金科学治理、依法运营、防范风险、持续发展。船舶产业投资基金自2009年12月底挂牌开业以来, 陆续投资总吨位约500多万载重吨的各类船舶, 累计投资规模约150亿元。我国第一支航空产业投资基金和飞机租赁基金也已在天津设立。以打造我国的船舶和飞机融资中心。

2.天津滨海新区中小股权投资基金先行先试取得突破, 成为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增长最快、活跃度最高、机构最集中的地区

自2008年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股权投资基金有关政策问题的复函》 (发改办财金[2008]1006号) 以来, 目前, 天津已在股权投资基金的发行、管理、交易、信息和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为国家发改委研究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几年来, 天津市大力支持股权投资基金发展, 先后制定出台了全国第一个中小股权投资基金注册登记办法, 第一个支持中小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财税政策, 第一个股权投资基金登记备案管理试行办法。成立全国首家股权投资基金协会, 开展股权投资基金行业自律。设立全国首个股权投资基金发展与备案管理办公室, 负责股权投资基金业政策研究、备案管理、行业指导与协调服务。设立滨海国际股权交易所, 搭建股权投资基金交易退出平台。制定出台《天津市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办法》, 从注册登记、备案管理、财税政策和投资退出等多方面, 引导和支持股权投资基金规范健康快速发展。同时, 天津市积极研究推动滨海新区外资股权投资基金试点已取得进展, 向国家外汇管理总局上报试点方案, 并得到肯定和支持, 目前正在组织推动落实。

截止2011年2月末, 天津市累计注册内、外资股权投资基金 (管理) 企业1108户, 注册 (认缴) 资本2055.16亿元人民币。其中, 16家专业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机构通过国家发改委备案, 占全部备案户数的70%以上。天津市股权投资基金发展与备案管理办公室累计备案51家股权投资基金, 其中2010年新增备案基金18家。航空产业基金、燕山租赁股权基金、建银国际、新天域、春华资本、软银博悦、洛克菲勒、THL、中盛邮信等一大批知名的中、外资股权基金纷纷落户天津滨海新区。

设立亚欧大陆桥区域合作产业投资基金, 促进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建议设立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鉴于我国大力发展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 而这一区域不仅有东部沿海城市, 而且有诸多华北、东北和西北等中西部的内陆城市。因此, 建议由东部的有关沿海城市与亚欧大陆桥区域有关的内陆城市, 在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 共同发起设立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职能主要是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 来研讨和协商涉及亚欧大陆桥区域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共同发展的重大事宜, 共同拟定合作发展方案等。

除此之外, 还可考虑将未来的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分步骤推进:第一步, 即在初建时期, 先建成国内区域的经济合作组织;第二步, 即待其运行到一定阶段, 当时机成熟时再吸收亚欧大陆桥区域的亚欧国家中的有关地区或跨国公司参加, 将其发展成为国际化的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二) 建议由亚欧大陆桥区域有关各方共同发起设立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产业投资基金

鉴于亚欧大陆桥区域广阔, 产业项目多, 范围庞大, 建议将亚欧大陆桥区域合作产业投资基金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建立和发展:

一是参照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运行模式。设立大规模产业投资基金, 设定在不低于200亿元的规模, 实行股份制的市场化运作。为了加快投资运作, 可首期设定50亿元先行运作, 然后逐步追募和增加。

二是参照近年来天津建立和国内发展起来的中小股权投资基金的运行模式。设定在10亿元的规模之内, 多用于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开发开放中的中小投资项目。

还鉴于亚欧大陆桥区域的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 有关的东部沿海城市经济较发达, 资金力量相对雄厚, 发起设立时可由有关的东部港口城市多出资一些, 而且在初创期要较多地考虑亚欧大陆桥沿线区域的西部城市有关项目的投资开发事宜。

不仅如此, 当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和与之相适应的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到一定阶段和一定规模时, 可将原先设立的部分内资性质的产业投资基金, 进一步对外开放, 发展成为国际化的产业投资基金。

(三) 建议中央有关部门对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给予政策支持

鉴于天津滨海新区等区域在产业投资基金的金融改革先行先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因此建议中央有关部门牵头组织有关产业投资基金先行先试的地方, 加快研讨总结经验, 尽快出台有关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 进而发挥对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设立和发展的指导作用, 不仅要促进产业投资基金的进一步创新获得更大的突破, 而且充分发挥好产业投资基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文增.天津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基点:决策参考, 2000, (8) .

[2].李文增.关于搞好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天津港口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建议:天津政协公报, 2004, (6) .

[3].李文增, 鹿英姿, 王刚, 张成林.加快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问题的研究.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7, (5) .

[4].民盟天津市委会.大力发展环渤海港口经济促进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和快速发展.拥抱海洋——民盟沿海省市发展海洋经济 (江苏) 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9, 9.

[5].李文增, 鹿英姿, 王刚.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机制研究, 理论与现代化, 2010, (9) .

[6].李文增.亚欧大陆桥区域合作产业投资基金与发挥天津港龙头作用.求知, 2010, (6) .

投资区域 篇5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

正文目录

第一章 新能源产业分析

1.1 新能源的相关介绍

1.1.1 新能源的概念与界定

1.1.2 新旧能源的更替规律

1.1.3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方向

1.2 世界新能源发展总体状况

1.2.1 2007年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分析

1.2.2 全球均在积极探索新能源

1.2.3 世界新能源发展必将以金融为支撑

1.2.4 高油价时代下新能源发展机遇与风险并存

1.3 中国新能源的分布及发展状况

1.3.1 中国能源结构已发生积极变化

1.3.2 中国新能源的储量及分布

1.3.3 中国新能源发展已处于拐点

1.3.4 中国大力促进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发展

1.3.5 《反垄断法》对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影响

1.4 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4.1 中国新能源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

1.4.2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障碍及其措施

1.4.3 中国新能源发展可采用“配额制”

1.4.4 中国新能源企业应当尝试多产品经营模式

1.5 新能源产业投资及前景分析

1.5.1 全球新能源产业的投资环境

1.5.2 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再攀新高

1.5.3 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额居世界第二

1.5.4 高油价给中国新能源产业带来新机遇

1.5.5 电荒也成为新能源发展的机遇

1.5.6 中国新能源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第二章 氢能源的基本介绍

2.1 氢能源简介

2.1.1 氢能源的概念

2.1.2 氢能源的优点

2.1.3 氢能的主要来源

2.1.4 氢能源的贮存及运输

2.2 氢能的应用

2.2.1 氢能源的主要应用领域

2.2.2 氢能的生活利用与环境保护

2.2.3 氢能源在航空器上的应用

2.2.4 未来氢能的应用范围将扩大

2.3 氢能源的利用与制备技术

2.3.1 氢能利用的主要技术

2.3.2 氢能源的制备方法

2.3.3 利用可再生资源制氢的技术分析

2.3.4 浅析高表面活性炭吸附储氢技术

2.3.5 解析氢能对洁净煤技术流程创新的作用

第三章 全球氢能源产业分析

3.1 世界氢能源的开发利用

3.1.1 世界氢能产业发展总体概况

3.1.2 世界各国竞相发展氢能

3.1.3 国际私营机构对氢能的商业化利用

3.1.4 世界氢能源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3.1.5 世界氢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3.2 美国

3.2.1 美国提升氢能的开发与利用

3.2.2 美国发明制备氢气的最便捷体系

3.2.3 美国氢能源开发面临重重挑战

3.2.4 美国氢能利用的发展规划

3.3 俄罗斯

3.3.1 俄罗斯争做世界氢能研究的领跑者

3.3.2 俄罗斯氢能研发采取公私合作模式

3.3.3 浅析俄罗斯氢能技术发展状况

3.3.4 解析俄罗斯对原子能氢燃料的构想

3.4 加拿大

3.4.1 加拿大重视氢能源技术的研究

3.4.2 加拿大氢能源研发和应用状况

3.4.3 加拿大氢能开发利用发展规划

3.5 日本

3.5.1 日本的氢能源产业发展状况

3.5.2 日本未来的氢经济发展预测

3.5.3 日本氢能源利用将领跑新世纪

3.6 其他国家

3.6.1 巴西对氢能源的研发状况

3.6.2 冰岛氢能的发展状况

3.6.3 挪威氢能源的发展状况

3.6.4 印度着手发展氢能源经济

3.6.5 韩国的氢能技术研究简况

3.6.6 德国发明甲酸制备氢气简便方法

第四章 中国氢能源产业分析

4.1 中国氢能资源及技术标准分析

4.1.1 中国氢能资源的储藏量大

4.1.2 中国开发氢能源基础条件丰富

4.1.3 中国氢能技术规范和标准发展情况

4.2 中国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分析

4.2.1 浅析中国开发氢能源的必要性

4.2.2 国内氢能利用的优劣势分析

4.2.3 中国氢能的发展状况分析

4.2.4 中国加紧氢能开发与利用的技术储备

4.2.5 中国有能力率先实现氢能源的产业化

4.3 氢能源开发利用的特性

4.3.1 氢能源的利用效率分析

4.3.2 氢能源利用的安全性分析

4.3.3 氢能源利用的成本费用分析

4.4 中国发展氢能源的对策

4.4.1 氢能开发利用的要点

4.4.2 中国氢能源产业的发展战略

第五章 氢燃料电池产业分析

5.1 燃料电池的相关介绍

5.1.1 燃料电池的历史沿革

5.1.2 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

5.1.3 燃料电池的主要分类

5.2 氢燃料电池的概念与技术

5.2.1 氢燃料电池的概念与原理

5.2.2 浅析氢燃料电池的优缺点

5.2.3 氢燃料电池的环保问题分析

5.3 国际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

5.3.1 世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特点

5.3.2 全球氢燃料电池研发应用情况

5.3.3 美国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概况

5.3.4 日本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概况

5.4 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

5.4.1 氢燃料电池企业探索市场出路

5.4.2 上海氢燃料电池产能规模迈上新台阶

5.4.3 氢燃料电池自行车已在上海研制成功

5.4.4 中国氢燃料电池研发在武汉取得重大突破

5.4.5 国内应加快液氢燃料电池技术成果转化

5.4.6 国内氢燃料电池技术市场运用前景广阔

第六章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分析

6.1 氢燃料电池车的基本介绍

6.1.1 氢燃料电池车的概念

6.1.2 氢燃料电池车开拓绿色氢能新时代

6.1.3 氢燃料电池车存在的问题

6.1.4 氢燃料电池车将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写照

6.2 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源分析

6.2.1 燃料电池的燃料概述

6.2.2 车用燃料电池的氢源特点及获得途径

6.2.3 车用氢气的形式方式

6.2.4 车用燃料电池氢源发展前景分析

6.3 世界氢燃料电池车产业分析

6.3.1 美国军方已研制出氢燃料电池机动车

6.3.2 日本从加氢站入手推广普及燃料电池车

6.3.3 氢燃料电池车在挪威享受减税政策

6.3.4 西班牙等国启动氢燃料电池车计划

6.4 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业分析

6.4.1 国内氢燃料电池车技术水平与世界同步

6.4.2 国内企业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成果

6.4.3 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可期

6.4.4 车用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分析

6.5 主要地区氢燃料电池的发展

6.5.1 2007年上海首座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投入使用

6.5.2 上海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展望

6.5.3 重庆有望率先普及氢燃料电池汽车

6.6 国内外汽车企业发展氢燃料电池车动态

6.6.1 宝马推出氢能7系汽车

6.6.2 通用推出全球最大规模氢燃料电池车测试项目

6.6.3 本田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发情况

6.6.4 日本汽车企业拟定到2015年确认氢燃料电池车的可行性

6.6.5 福田推出氢燃料电池客车

6.7 氢燃料电池车发展展望

6.7.1 氢能源汽车还需迎难而上

6.7.2 氢燃料电池车产业在中国更有前景

6.7.3 客车成氢燃料电池汽车初期阶段的发展方向

第七章 重点企业介绍

7.1 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

7.1.1 企业简介

7.1.2 主要产品

7.1.3 产品技术特点

7.1.4 公司氢能开发利用的相关知识产权

7.1.5 上海神力科技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7.2 北京飞驰绿能

7.2.1 企业简介

7.2.2 飞驰绿能1.4亿元燃料电池项目获发改委批准

7.2.3 飞驰绿能建成中国首座为燃料电池汽车提供服务的制氢加氢站

7.3 北京世纪富原

7.3.1 企业简介

7.3.2 承担课题简介

7.3.3 研发产品列举

7.3.4 世纪富原公司燃料电池出口到意大利

7.4 大连新源动力

7.4.1 公司简介

7.4.2 公司主要产品

7.4.3 新源动力公司取得的发展成绩

7.4.4 新源动力在燃料电池车领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7.5 其他企业

7.5.1 北京清能华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7.5.2 德胜能源设备发展有限公司

第八章 2014-2020年中国氢能发展趋势分析

8.1 2014-2020年中国氢能产业前景展望

8.1.1 2014年中国氢能发展形势分析

8.1.2 发展氢能产业的机遇及趋势

8.1.3 未来10年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8.1.4 2014-2020年中国氢能产量预测

8.2 2014-2020年氢能产业发展趋势探讨

8.2.1 2014-2020年氢能产业前景展望

8.2.2 2014-2020年氢能产业发展目标

第九章专家观点与研究结论

9.1报告主要研究结论

9.2博研咨询行业专家建议

附录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移民澳洲投资房产的六大潜力区域 篇6

在最近一次澳洲当地机构的调查中,投资者普遍都表示出了对于2008年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不少打算移民澳洲的朋友可能也非常关注澳洲房产,哪些区域的房产可以用来自住?哪些区域的房产可以用来投资?在本文中将给大家盘点澳洲六大潜力区域,近来火热的海外移民购房热提供一些参考。

布里斯班CBD

2007年布里斯班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口也有较快增长。由于澳大利亚人口内部迁移、其他国家移民以及自然人口增长导致布里斯班人口急剧上升,土地也越来越紧俏。2007年整个布里斯班房价平均涨幅达到17%,位列整个澳洲第一。

业内人士分析,2008年布里斯班这股房产热潮还将延续,尤其是在布里斯班CBD靠河区域,去年布里斯班CBD房产价格涨幅已超过20%。当地政府预计今年将投入10亿澳币用于对布市中心区域的改造,对整个CBD区域进行翻修。为了使周边交通更为方便,澳洲政府还将建一座连接南北两岸的桥和延伸北岸的步行街,同时还将建一个连接东西两岸的码头,这些对于周边的楼市而言都是一个利好。

截至2007年底,布里斯班CBD靠近河畔区域一房公寓的售价约在40万澳币左右,区域内2房的公寓的售价则高达60万澳币。而在租金方面,一房的公寓每周的租金在500澳币左右,而2房公寓每周租金则是在600到700澳币之间。

墨尔本西南区域

墨尔本无疑是澳大利亚去年最火爆的市场,也是中国投资者最为青睐的澳洲区域,无论是投资、移民还是留学都是华人首选。随着空置率的持续走低以及移民人数的增加,预计08年墨尔本房价还将持续上涨。

目前墨尔本市中心一套两房带车库的公寓售价目前在60-70万澳币,而目前西南区域一套200平方米的独栋别墅售价则只有35万澳币。

悉尼市中心

去年悉尼房价增幅只有8.4%,位列全澳各城市倒数第二。但悉尼高端房地产市场已经启动,悉尼市中心已成为悉尼当地人以及海外移民最钟爱的置业地。目前区域空置率已经达到历史低点,在二手房市场的房屋询问价最终议价空间也较小,同时区域房产拍卖成功率已创纪录。

有业内人士说,目前有很多华人投资者投资悉尼房市,悉尼市中心因为配套齐全、聚集有大型的购物中心、娱乐场所以及排名靠前的学校,成为华人海外置业投资主要聚焦地。可见悉尼市中心将成为未来长期投资热点。目前在悉尼,一房公寓的房屋中间价为39.2万澳币,200平方米别墅的房屋中间价则为57.9万澳币。

黄金海岸

黄金海岸作为昆士兰州的第二大城市,一直以旅游业著称。正因为如此,黄金海岸靠海边的酒店式公寓和市中心CBD区域公寓正成为目前区域内的投资热点。

业内人士认为在投资策略上应该有所区别。如果你要选择投资靠近海边的公寓,手头的闲置资金要足够多,因为这一类公寓往往售价较高。也许租金并不是你主要投资回报,房产本身的升值才是你所要关注的。因为这类公寓主要是租给去度假的人群,而旅游有旺季和淡季之分,也许在淡季的时候,你并不能得到高的租金回报。对于准备投资黄金海岸CBD的人群,要考虑的就是要长线持有,通过长期稳定的房租,来获得最终的投资回报。

目前黄金海岸房屋售价都较高。普通一房靠海的公寓售价就高达60—70万澳币。而黄金海岸CBD区域的房价则便宜不少,一房公寓的售价只有50万澳币,离海步行大约6到7分钟。

阿德雷得

阿德雷得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城市。事实上这里的投资潜力是最大的。2007年阿德雷得的房价涨幅甚至达到15.9%,排在布里斯班与墨尔本之后,这令诸多业界专家吃惊。目前当地一房公寓售价才20多万澳币,对于想买房但预算相对较紧的人,这里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阿德雷得准入门槛较低,同时又是著名学府阿德雷得大学的所在地,成功吸引了大量技术移民和留学生。每年大约有13000个海外移民进入这个地区。除此之外,到西部寻找机会的内陆移民每年也有3600人。对于这个总人口只有100万的城市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字。

阿德雷得对新移民者的吸引还在于没有如悉尼的严格购房限制。因此有不少专家认为,阿得雷德目前的房市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目前该市房价的增长水平低于柏斯和达尔文,未来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将被视为一个更加保险的投资区域。 虽然阿德雷得近几年房价还将有大的上升空间,但今后土地需求将对房价有较大影响。目前阿德雷得一房公寓的售价大约在20多万澳币,两房公寓售价则可以达到34万澳币。

谢普敦市

谢普敦市位于维多利亚州北部,是维州第五大城市,有“维州粮仓”之美誉。澳洲当地专家预测谢普敦市房地产市场将有望成为下一个珀斯。

谢普敦市依傍M31高速公路是连接维多利亚州首府悉尼和新南威尔士州首府墨尔本的重要交通枢纽,该市以教育业、旅游业、农牧业和制造业为四大支柱产业,经济发展速度已超过澳洲平均水平,物业增值潜力目前受到普遍关注,被当地媒体认为是未来三年的明星城市。 近年来谢普敦市得到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重点扶持。由于谢普敦市L—atrobe大学的扩建方案,未来2年预计政府将投资6亿澳币用于对新校区的建设,至去年年中以来,大约每周有300万澳币外来资金源源不断直接投资于该市房地产。2008年,旅游业被定为谢普敦市政府重点发展项目,这些因素将进一步促进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京津廊区域投资环境优化方略研究 篇7

一、建立区域联盟, 优化区位环境

区位环境对一定的投资项目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性质的投资项目所要求的区位条件不同, 跨国投资者在其他投资环境较好的情况下, 必然选择与自己投资项目相适应的区位环境。区位环境主要包括投资对象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质水文、自然资源情况以及环境保护情况等的总和。因此, 为了扩大吸引国内外投资的范围与规模, 河北廊坊应加强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

由于地缘关系, 北京、天津从河北吸走大量劳动力和人才。这些对于企业长期投资而言不利。因此, 河北廊坊应加强人才区域联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引进大项目对于优化区域投资环境的促进带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大型企业愿意来落户, 自然而然会把中小企业吸引过来, 叫做“协力网络”。只要把一个大项目吸引过来, 其他中小企业就跟着过来了, 这对廊坊市经济起飞有很大积极作用。企业讲究利润报酬, 如何才能吸引他们来投资, 政府要多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来考虑, 提供高效的政策服务和良好的区域投资环境。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科学发展观”, 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进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二、完善基础设施环境

基础设施是外国投资者在投资地区进行直接投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面临的基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状况体现了该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现代化发展程度,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因而是吸引国内外投资的必要因素和重要条件。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通讯、供电、给排水、仓库、厂房等生产基础设施和住宅、购物场所和娱乐设施等生活基础设施。

河北廊坊在区位优势基础上, 应大力推进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集聚辐射能力和城乡联动发展能力应得到持续提升, 推进城镇化建设。在接轨京津、促进京津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 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可忽视。因此, 在当前经济背景下, 政府应该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为河北廊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多元化建设和谐安定的政治环境

和谐安定的投资环境是吸引国内外投资的必要条件和最敏感因素。因为投资者进行跨国投资首先把安全性放到第一位。只有社会安定、致力于和谐建设的区域, 才能确保投资的安全, 并为经营获利创造必要的前提, 这直接关系到投资有无保障的问题。因此, 河北廊坊应继续从多元化角度建设和谐省城, 为吸引国内外投资建设稳定良好的政治环境。

一是加快发展生产力, 提高居民的物质文明。物质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近几年廊坊大力发展经济, 综合生产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总体实现小康。但是, 当前所构建的和谐社会还处于和谐社会初级阶段, 尚不能达到高级程度。这就决定了廊坊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 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 通过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消除产生不和谐因素的根源。

二是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社会和谐安定, 很大程序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 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不断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确保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和精神资源。

四、优化产业结构, 加大经济环境建设

国内外投资的目的和动机一般都是为了开拓市场、获得廉价生产要素、提高经济效益, 而这些动机的实现直接受投资对象地区经济环境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 投资区域的经济环境是吸引国内外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因素主要包括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趋势, 市场规模及开放程度, 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经济发展策略和措施;金融信贷制度及资本市场发达程度;财政税收制度;信息及社会服务水平等。因此, 廊坊应加大经济环境建设吸引国内外投资可持续发展。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经之路, 廊坊将节能环保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结构优化是其发展质的提高, 通过持续不断的结构创新措施促进产业结构的变迁与升级及其效率的提高, 表现为CRn、产业环境、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对外依存度等指标的提高。世界经济发展表明, 一国或一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市场资源配置和政府投融资政策能否有效配合。尤其是在市场失灵前提下, 各国政府为促进本国区域经济发展采用了各种计划、财政税收政策和系统的金融支持措施。

五、建设优良的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对于外商的投资和经营活动能否顺利进行, 能否达到预期获利目标, 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法律环境是投资对象地区政府为调整关系而制定并实施的各项与国内外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及有关政策和措施等。一是充分体现外资政策。比如对外商投资的范围、投资经营的期限等实现的政策以及对土地租用、税收、产品销售、资本和利润汇出或再投资的规定。对外资企业被征收的合理与适度补偿。二是明确对外资的管理程序, 主要包括对外商投资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审批程序等。对外资遭到的损失以何种手段加以解决, 以及如何处理投资争议。

六、培养开放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和制约国内外投资不可或缺的软环境。社会文化因素的内容比较广泛, 自古要包括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教育水平以及人口素质等。这些对于外商投资者的行为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 廊坊应不断改进社会文化环境。

打破传统保守, 培养开放创新意识。开放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 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政策, 建立完整的开放创新生态体系。社区文化不但是一个城市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更是一个城市形象的灵魂所在。为了不断提升廊坊“形象建设”, 应将开放创新作为“形象建设”的重点内容来抓。

随着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成型和发展, 京津廊可以共同打造成为整合全球资源的战略平台, 广泛承接跨国公司新兴产业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化布局, 争取更加广阔的合作发展空间。因此, 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是无止境的, 以不断发展的视角提高投资环境, 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促进廊坊经济稳定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振南.我国投资环境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1

[2] .刘立军.滨海新区引进FDI影响因素研究[J].天津经济, 2011, 7

[3] .刘霖.河北FDI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9, 4

投资区域 篇8

我国在2002年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信心指数”首次超过美国,一跃成为最具有投资潜力的国家。我国由于稳定的政治环境、有活力的经济以及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等国际大型活动,一致保持着全球投资的热点国家。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新政策的实施使得外商投资的优势逐渐减弱。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出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我国的产品和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将影响到外商的投资行为。因此对于城市区域投资环境的建设在结构上、方向上也将进行相应的调整,投资环境评价指标调整也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城市区域投资环境相关因素分析

(一)城市区域投资环境。

城市区域投资环境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为吸引外来投资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集合,它是综合了多条件、多因素的一个动态系统,包括自然、经济、科技、管理、社会、法规和政治等条件。城市区域环境的状态直接影响到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其直接影响到投资的效益、风险等,进而间接影响到该区域的人口就业率、经济发展竞争力以及工业化进程等。

由于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很多中小型城市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开放程度等因素具备一定的投资潜力,但是整体投资环境较差,所吸引的投资始终稳定处于较低水平,使得该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缓慢,进而城市发展速率难以提高,导致基础配套设施低于平均社会水平,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又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直接导致了生产资料成本高,进而使得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较低,于是该城市的投资环境陷于图1所示恶性循环当中。

(二)城市区域投资环境构成要素。

区域环境的分类可以根据分析角度或划分方式分为各种类型。例如,以投资环境的物质形态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硬环境以及投资软环境,根据范围可以划分为宏观环境或微观环境等。每一种环境下又包含其特定的构成要素,本文仅就其构成要素进行分析。

1. 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可以概括为政策、政府工作效率、政府稳定性以及战争风险等。这些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行政事务办事效率以及投资长期性与稳定性。当该区域政府具有较高的政策透明度并能够及时制定对投资者有利的政策时,可以有效吸引投资者对该区域进行投资。

2. 法律环境。

法律的完整性、法制的稳定性和执法机构的公正性,以及是否加入有关国际投资的国际多边协定和区域性多边协定等[2]。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当对该区域进行投资后,是否能带来预期利益,或是否能扩大其原有市场等。基于以上目的,若此时该区域法律有过多的限制则必然会影响投资者决策。

3.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技术与管理水平,生产供应情况等因素。区别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环境在整体发展方向、结构、领域等多方面都产生了变化,例如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劳动成本的上升,这些产品的竞争力逐步呈现减弱的趋势。另外,我国近几年对于自然资源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在生产资料的供应上也产生了变化。在外资的整体利用结构上,我国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主要用于制造业和生产领域转向2013年的超过50%的投资应用于服务领域。这些经济环境的转变必然会导致投资行为的改变。

4. 文化环境。

本部分主要包括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态度等内容。其主要影响在于投资者的投资建设内容是否能适应当地市场,以及当地居民对该项投资的态度问题。

5. 地理资源环境。

本部分即自然或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与投资有关的自然地理条件。主要包括资源条件、水文情况、气候条件以及地理位置等。本部分属于投资硬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在吸引投资先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国近几年积极开展二、三线城市建设,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投资,例如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中,处于经济规划区域的城市投资环境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具有优势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吸引国家、国际投资的先决因素。

6.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能源、城市设施、通讯等方面。其中每一方面都涉及到众多影响因素,如市政设施中的水、电铺设,道路、轨道交通铺设等。随着物流时效的增加,区域的经济总量(GDP)在空间中呈递减状态,为了促进偏远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其物流时效问题进行优化改进是一个重点问题。因此改善区域的物流时效,就能够促进区域系统经济发展,同时也能保证边远地区的发展。根据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所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市政地下管网不足,供水排水质量差,防洪减灾能力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严重等。这些问题将成为影响投资者行为的重要因素,所以这一部分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依然应该是城市投资环境建设的重点。

7. 社会服务环境。

这一部分涉及到我国行政审批流程、金融服务程序等,如果要进行改革将涉及到多方面、多层次的主体,实施起来虽有一定难度且耗时较长,但是以我国近期的发展形势来看,逐步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这将促进我国政策的顺利实施。

三、优化我国城市区域投资环境的建议

(一)调整产业结构。

以往我国城市投资结构主要以吸引加工制造业为主,但是近年来“用工荒”以及人民币升值等现象和政策的产生使得这种结构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我国有必要尽快完成“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模式的转变。

(二)注重自然环境改善。

近年来环境评价成为了我国学者的一项重点研究课题。正是由于产业结构的逐步转变,投资方对于城市自然环境的要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自然环境的改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城市投资环境优化必须要做好的一项工作。

(三)提高金融业发展水平。

金融业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融资成本、效率以及渠道,金融服务的落后对吸引投资起到了阻碍作用。

(四)制定积极的投资政策。

由于我国经济环境的逐步转变、投资结构的调整,相应政策的制定有利于城市吸引投资,以合理的政策规范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作,促进供给侧改革的实现同时亦可以对我国城市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城市区域投资环境的建设要进行合理的调整以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向。本文以多因素评估理论为依据,结合我国当前体制、经济结构等因素,以定性的方式对我国城市区域投资环境构成要素、投资者评判依据进行了分析,为我国城市投资环境的建设指出重点方向。

关键词:投资环境,城市区域,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戴佳.中小城市工业园区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2]杨文祥.重庆市投资环境的分析与评估[D].西南农业大学,2003

[3]方新华.小城市投资环境评价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4

[4]陈文言.工矿城市投资环境评价——以煤炭城市铜川为例[D].西北大学,2001

[5]张凤成.大连市投资环境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投资区域 篇9

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配套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的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也将于年内出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体系正逐步完善。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 商务部将继续完善在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下形成的废旧家电回收渠道, 将其纳入“十二五”期间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试点, 加大支持力度, 实现废旧家电回收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同时, 商务部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 逐步建立促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的长效机制。

据介绍,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2011年修订) 》于2011年12月24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商务部共同发布, 今年1月30日正式实施。修订原则之一就是鼓励外商投资到节能环保、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次调整中,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等回收处理设备制造被列入到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 将有利于建立并完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产业链条。

投资区域 篇10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区域选择,影响因素,计量经济学模型

一、文献回顾和研究思路

随着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日益扩大, 关于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域选择因素的研究结果也越来越多。不同学者由于选择的方法和关注的因素不同, 得出了不尽相同甚至相反的结论。朱津津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进行了分析, 发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和地理位置是决定因素。魏后凯等运用问卷调查方法研究秦皇岛已开业的主要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后, 得出结论表明城市经济文化环境、交易成本因素、生产投入供给因素、市场因素和投入成本因素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

本文采用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思路, 分别从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四个主要区位因素, 即市场因素包括市场规模和潜力、成本因素、贸易政策和投资环境, 选择相关变量, 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筛选出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较大的因素, 并以各个变量的标准化系数来测度各个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并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 提出一些建议。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在考虑数据可得性、完整性和一致性的前提下, 参考了相关研究成果, 本文选取外商投资总额为被解释变量, 用其来反应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在综合各种观点后, 采用以下变量为解释变量:

1. 各地生产总值。

生产总值衡量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 生产总值越大表明该地区能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的运行条件越好。因此, 生产总值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预期为正。

2. 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

东道国的工资水平相当于外资企业的工资成本, 因此职工工资水平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理论上为负。

3. 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污水处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基础建设完善程度。该指标具有多重度量效果。其有效的反映了当地的人口规模和居民聚居情况, 反映了该地区的工业聚集情况, 体现了规模经济在当地的发展程度, 还反映了当地的环境保护和生态维护能力。因此, 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越强表明基础设施越好, 故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预期为正。

4. 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

该指标反映了地区的软环境因素, 即教育和科技发展状况。因此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预期为正。

本文采用全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2006年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文章定量分析部分利用的软件是Eviews3.1。

三、计量经济学模型和回归分析结果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个可能的影响因素。由于方程中涉及的自变量较多, 为了防止因一次引入而产生的多重共线性以及因只对单个变量回归而产生的模型设定偏误, 故采用逐步回归法, 逐步引入自变量, 分别对1个自变量、2个自变量、3个自变量、4个自变量进行回归, 并检验每个变量的显著性, 最后确定最终回归方程为:

其中, FDI-外商投资总额, GDP-地区生产总值, WAG-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 DCS-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由于以上三个变量的度量单位不同, 故用标准化系数来测度其相对重要性。标准化系数计算结果为:自变量GDP的标准化系数为0.304265822, 自变量WAG的标准化系数为0.316647456, 自变量DCS的标准化系数为0.490998907。

四、结论和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 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因素是地区生产总值、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和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影响为正, 与预期相符。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影响为正, 可以理解为在中国目前工资水平与劳动效率呈正比关系, 其影响为正说明了外商投资对劳动效率的重视。而各地的教育和科技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没有太大的关系。

模型的拟合优度达到了0.815, 对于截面数据来说, 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此外, 其他统计量也达到要求, 所以该模型反映了客观事实。从标准化系数的结果可以发现, 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程度依次是: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 以及地区生产总值。通过上面的分析, 可以对今后各地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提出一些建议。由于基础设施是吸引外资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各地要集中精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搞好城市市政设施, 加大力度处理因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而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 提高环境质量。西部地区尤其要注重完善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为外商直接投资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此外, 各地区应重视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提高劳动效率和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 把其与促进地区生产总值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张定胜:计量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2]朱津津:外商直接投资区域选择的数理统计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1, 17 (1)

投资区域 篇11

踏着2 000年前古老驼队的漫漫足迹,古丝绸之路沿线的客人又重新来到了丝绸之路的起点——古城西安,共同探寻丝路的复兴与繁荣。

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联合国贸发大会、世界旅游组织、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陇海兰新经济促进会共同协办的首届丝绸之路投资论坛于2006年6月7~9日,在丝绸之路的起点——古城西安隆重举行。

此次论坛围绕“新丝路、新机遇、新发展”这一主题,致力于提高对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投资潜力的认知度探讨,开拓丝绸之路沿线区域具体的投资项目以及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方式,启动旨在消除投资障碍的行动,建立一个专门的投资促进年度论坛。同时,共同讨论丝绸之路的过去和现在,交流最新的投资意向,协助建立具体的投资计划。

论坛首次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推动下,将丝绸之路作为一个整体对外宣传推介,这对于恢复昔日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联系纽带的战略作用,对中国实施周边战略及能源安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联合国驻华系统总协调员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德广,商务部、国家旅游局、陕西省暨西安市相关领导,以及来自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来自俄罗斯、美国、印度、蒙古、波兰、拉脱维亚、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家驻华机构和亚洲开发银行、日本国际合作银行及其他跨国公司、知名企业、研究机构的代表,丝路沿线和中国国内兄弟城市的领导等3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在为期三天的论坛期间,共举行了包括丝绸之路区域的商机、丝绸之路上的行业战略、丝绸之路融资、各国机遇和投资会议、从新产业到新经济——丝绸之路区域的机遇五个单元的论坛。

论坛期间,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要人士和企业家纷纷登台,围绕旅游、能源和矿产开发、交通、投融资、物流和信息技术、农业及相关产业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都表示了加强丝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意愿,合作领域包括农业、能源、旅游、文化等诸多方面,可谓“全方位合作”。

与会人士对中国充满期望,称赞中国改革发展的经验“完全可以借鉴”,对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更是表达了亲切的感情,充分流露出与中国西部合作发展的意愿。

闭幕式上,与会各国代表交流了论坛成果,各个平行分会以及论坛代表作了总结演讲。与会人士一致通过首届丝绸之路投资论坛《西安宣言》,其中指出,第二届丝绸之路投资论坛定于2007年7月在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举行。

论坛言论

希望通过论坛的举办破解中国与中亚地区交通与贸易的障碍,把沿线的国家连接起来,促进双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达成共识共同发展,并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市参与其中,开创一条连接东西方的新丝绸之路。(开幕式致辞)

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活动,它给丝路沿线国家创造了交流沟通的机会,建立起了国家之间的合作和联合,有助于各国加强往来,消除壁垒,发展经济,减少贫困,同时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这次论坛标志着一个历史性的开始,让我们共同努力,做新丝绸之路的领跑者! (闭幕式致辞)

——联合国驻华系统总协调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

去年,西安市成功举办了首届欧亚经济论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次丝绸之路投资论坛作为欧亚经济论坛的后续行动,将通过论坛的形式,进一步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沿线经济共同发展。陕西省和西安市愿为大会提供良好的服务,把这次论坛办成加强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其他国家和地区友好往来,重现丝绸之路辉煌,促进共同繁荣与复兴的盛会。

——陕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西安市委书记袁纯清

21世纪是欧亚地区全面振兴的黄金时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此次欧亚地区国家的政府、企业界代表欢聚一堂,就投资、能源开发等进行合作探讨,对丝绸之路历史的传承和对丝绸之路辉煌的复兴与光大具有积极的意义。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德广

中国与中亚地区国家应利用论坛这次机会,寻找合作伙伴,并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双方应打破边境、海关等壁垒,共同进入国际市场;在双方交叉地区发展区域交通走廊,改善贸易网络,促进交通的大融合,缩短货运时间和成本,推进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的共同繁荣。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经济与财政部长阿库尔别克·贾帕罗夫

中国的企业界将积极参与到双方今后的合作中去,并推动双方的合作不断有新的实质性进展。

——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执行副会长顾家麒

举办丝绸之路投资论坛是一项创举,对深化中国同中亚国家的交流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也为丝绸之路这条古老的贸易通道增添新的活力和生机,必将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

丝绸之路是沿线国家和城市的共同品牌、共同财富,这次次论坛已经把丝绸之路作为一个整体,不仅关注该区域的投资与合作,还对丝绸之路的品牌建设寄予了更高的期望。这次论坛的举办,对于共同打造丝绸之路这一具有世界意义的品牌,使丝绸之路成为一条和平发展、和谐稳定、繁荣互利的经济长廊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西安将同沿线各城市一道,积极推进古丝绸之路作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

——西安市市长孙清云

国家旅游局已经明确提出未来五年,丝绸之路作为重点旅游区优先规划和建设;政府还将通过加快旅游投资信息库、投资商信息库的建设,解决丝绸之路旅游沿线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合理引导资金;支持和帮助丝绸之路沿线各地开发客源市场,加强丝路形象和产品的宣传促销,利用国家旅游局在世界的16个办事处及各类旅游推介会等窗口,树立丝绸之路品牌。

——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林山

我们相聚在西安这座伟大的城市,重温昔日先辈创造的历史辉煌,并为我们今后的永久合作描绘更为壮丽的蓝图。

——哈萨克斯坦企业论坛主席林伯·巴塔洛夫先生

希望首届丝绸之路投资论坛能进一步增进新欧亚大陆桥沿线城市的团结与友谊,促进区域经济繁荣,重振丝路雄风;进一步推进欧亚大陆桥经济互补和沿线城市在经济、文化、商贸、旅游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探索和研究陆桥经济发展的途径和对策,通过这一平台,寻找沿线城市间的优势和合作的切入点;进一步促进陆桥城市间的开发、开放,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

——甘肃·兰州市副市长王冰

希望更多加强与各地在商贸、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往来与合作。

期望各地政府能将复兴丝绸之路的合作机制提上日程,以使各地各领域能够长久合作。

有了丝绸之路投资论坛这个载体,古老的丝绸之路必将焕发出它新的生机。

——河南· 郑州市副市长胡荃

丝绸之路投资论坛为包括天水在内的一些西部城市提供了加强多方了解与合作的平台。天水市愿意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向西部省市以及中亚国家全方位地推荐自己,谋取潜在的合作机会。同时,天水愿意充分发挥城市多方面的自身优势,加强与其他城市的沟通、协调与合作。

——甘肃·天水市市副市长杨维俊

通过参与丝绸之路论坛,洛阳有兴趣把合作意愿转向西部城市和中亚各国,收集信息,加强合作。这也为洛阳在中原崛起创造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洛阳是抱着取经求学的目的参与此次论坛,借鉴丝绸之路论坛的举办模式,希望以后在洛阳也能举办类似的国际性盛会。

——河南·洛阳市副市长王立林

通过丝绸之路论坛,能激活陇海兰新线新的投资热潮,让连云港这个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共同发展,并促进中亚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最终促进丝绸之路的经济发展。

——江苏·连云港市副市长朱浩

丝路复兴,会使银川与中西亚的历史文化联系优势充分发挥,为银川旅游增添新生力量。银川希望和联合国相关机构及沿线各国建立紧密的联系,探讨如何消除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等方面的障碍,发挥丝绸之路在沟通经济文化方面的作用。

——宁夏·银川市市长助理鲍建

论坛,对于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各地政府和企业的经贸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博州,参与丝绸之路复兴就是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口岸服务并优化通关环境,使丝绸之路沿线各地的贸易往来更加通畅。希望通过论坛,各方能够具体、深入地洽谈商贸和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博州也同时能够赢得更多与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投资与合作的机会。

——新疆·博州党委副书记王兴於

论坛两大项目

大唐西市项目

大唐西市是我国惟一在古遗址上建造的大型商业旅游项目,是陕西省和西安市的“十一五”重点项目和全国光彩项目。35亿元的投资和500亩的面积将在西市旧址上形成世界第一个丝绸之路商旅文化体验新城,再现唐长安城国际贸易中心的神采和万商云集购物天堂的景象。

大唐西市项目分为丝绸之路微缩景观、丝绸之路风情区两个部分。它将通过展示具有丝绸之路风情的建筑、雕塑、歌舞、表演等艺术形式,同时融合客馆、酒肆、茶楼等特色场所,打造一条集休闲、体验、商务活动、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旅游风情度假街区。

大唐西市置业有限公司副总裁李中航介绍说,史载大唐西市是丝绸之路的起始点,因此大唐西市项目除了反映唐时市井文化的建筑群外,丝绸之路风情广场是其中的主线,丝路沿线各国历史风情的景观和商业都将得到展示,并将在最南端建设丝绸之路交易会的永久性场馆。建成后,西安市丝绸之路文化和市井文化的空白都将得到弥补。

西安丝绸之路国际区项目

“在这里,可以欣赏丝绸之路文化名人雕塑群,品味丝绸之路特色餐饮,还可以‘一站式’办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签证……”论坛期间,西安市发改委向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和城市隆重推荐“西安丝绸之路国际区”项目。这个投资30亿元的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城市合作的新平台。

“西安丝绸之路国际区”位于西安最具发展前景的“西部第一水城”浐灞生态区内的浐河西岸,分为驿馆区、丝绸之路国际街区、丝绸之路商务活动区三大功能区,占地约1 600亩,总建筑面积约为130万平方米。

投资区域 篇12

关键词:经济增长,政府投资,面板数据

1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差异

中国的经济增长差异在改革开放前就已经存在, 改革开放后, 在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指导下, 我国经济发展重点优先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 使得本就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更加落后。2000年, 为了平衡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我国政府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投资、政府政策等开始向西部地区倾斜, 继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5年后, 2005年, 为促进中部地区 (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安徽六省) 经济快速发展, 中共中央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尽管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 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现状并没有得到多少的改善。见下图。

数据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从上图我们可以发现, 中西部地区GDP占东部地区GDP的比重在这9年间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从而可以认为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缩小的趋势。

2 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扩大公共投资是政府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在“投资拉动型”的我国, 政府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显著。政府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在于:一是政府投资通过提供基础设施和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 促进了民间投资的发展, 形成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共同促进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局面, 也即政府投资的引致效应。二是政府投资本身能够创造需求, 也即政府投资具有需求效应, 直接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投资的需求效应, 是指政府投资在形成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过程中, 政府需要不断地用货币资金购买物资和支付工资, 从而使得经济生活中的总需求增加。三是政府投资还具有供给效应, 是指政府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 形成了新的生产能力, 引起经济中总供给增加。政府投资的引致效应、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源动力, 这也是西方大多数学者尤其是凯恩斯学派分析政府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三条主线。

3 我国政府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实证分析

3.1 变量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第一, 关于政府投资变量的选取。国内学者在定义政府投资时, 采取了不同的口径, 有用预算内投资来定义政府投资, 也有用国有政府来定义政府投资, 甚至也有用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的投资来定义政府投资, 本文更倾向于选择第二种定义来定义政府投资, 原因在于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第二, 经济增长差异指标采用各省市GDP来代替。由于西藏自治区GDP总量和政府投资总量都较小, 因此本文在实证分析过程中, 剔除了西藏自治区, 即本文在实证分析过程中, 选取了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均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3.2 实证研究结果

本部分内容构造了以GDP为因变量, 政府投资为自变量的面板数据模型 (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 实证分析了全国数据、东部数据、中部数据和西部数据, 并进行了简要的对比, 实证分析结果见下表。

下表显示, 不管是全国模型还是东、中、西部模型, 政府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都很明显, 其中, 从全国模型来看, 政府投资的系数是2.79, 即政府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 GDP增长约2.79个百分点;从东部地区模型来看, 政府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 GDP增长约4.53个百分点;从中部地区模型来看, 政府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 GDP增长约3.78个百分点;从西部地区模型来看, 政府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 GDP增长约1.26个百分点。在四个模型中, 政府投资系数都在1%左右, 模型的其他判定指标也表明该模型的实证结果和现实是吻合的。因此我们认为政府投资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 但是对不同地区的拉动作用是不一样的, 东部地区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最明显, 中部地区次之, 西部地区最不明显, 即我国政府投资是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

我国经济增长和政府投资关系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表

注:限于篇幅本文删除了固定效应部分的结果。数据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3.3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本文认为之所以东部地区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最明显, 中西部地区依次减弱的原因在于:第一, 制度方面, 尤其是投资环境。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都较中西部地区领先, 而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东部地区良好的投资环境, 吸引了大量的FDI并带动了民间投资的发展, 进而拉动了经济增长。第二, 政府财力方面。政府投资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 东部地区省份财力相对雄厚, 可以支持大规模的政府投资支出, 拉动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又促进了财力的提高, 形成了经济发展的良性局面。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 认为政府投资是造成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其中, 东部地区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最明显, 中部地区次之, 西部地区最不明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东中西部地区制度差异和政府财力差异。要缓解这种差异, 本文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西部地区要加强投资环境建设, 尤其是投资软环境的建设, 如改变思想观念、激发创业激情等。二是中央政府要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 尤其是对于落后地区要加大财力支持。三是东部省份要支持中西部省份, 改革开放之初, 中西部省份为东部地区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现在东部省份发达了, 要转过来支持中西部地区省份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女性话语权的建立论文下一篇:教学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