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2024-06-01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精选12篇)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篇1

客体, 一般所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 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和受动者, 具有过程的参与性, 内容的选择性和效果的客体在场性。只有充分认识到其主体性, 紧密联系教育方法, 才可使教育内容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动力并付诸于行动, 以产生良好教育效果。

一、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的表现形式

能动性, 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的基本表现形式, 这里所指的能动性, 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具体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有自主选择对教育内容的接受与否及接受程度大小的自觉能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 同主体一样是有思想、有意志、有实践能力的人, 因此在教育活动中不会消极被动的接受施教, 而是积极主动的把教育内容转化为自我认知, 并自觉转化为行动准则, 同时结合自身需求充分吸收教育内容, 这种能动性还表现在受教育者对符合一定要求的道德品行规范实行时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上。

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表现影响因素

导向系统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的作用方向。教师、学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系统中的直接作用因素。教师、学校教育全面系统的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及时代所要求的思想认识, 政治观点, 道德规范灌输给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通过对受教育者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实践锻炼使其生动具体的接受教育内容。除学校教育外, 导向系统还包括社会导向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特定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下的人, 具有社会性。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 对人的思想道德标准形成有着强烈的暗示作用。不同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以及生活周边诸如社会风气、家庭关系、人际交往等外界影响不断改变着人的思想认知。社会整体认知是对个人的思想道德标准强大的导向力量。

三、教育途径及方法

1、建立主客体信任关系

采取科学的思维方法, 正确了解受教育对象, 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条件, 我们应客观公正的分析、看待受教育对象, 充分肯定其主体性作用。首先, 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 把受教育者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 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受教育者的本质。其次, 我们要从受教育者的身心特征出发, 系统的、整体的认识教育对象。人的思想是社会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教育对象的思想认知受心理活动、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我们结合个体差异, 充分考虑其外在生活环节和内在主观条件, 全面系统的了解教育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 其目的, 是要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 政治观念, 道德规范, 并要求受教育者自觉地把教育内容转化为个体意识并真正的相信、接受和遵守。这个内化的过程的前提, 就是要使教育主客体双方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 相互之间有积极的需求, 对彼此的思想观点, 行为规范有正向的肯定。主客体双方对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本身有根本认可, 是维系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信任关系的重要纽带。

2、发挥客体主体性特征灵活调节教育方法

第一, 重视客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求知的欲望和对理论学习的需求都是客体能动性的表现, 教育者应使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使受教育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变自己的思想政治观念, 形成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此外, 教育者应把教育对象放在整体的视野里进行考察, 从教育对象的文化层次、年龄层次、职业层次等多方位出发, 全面的制定教育计划, 培养受教育者的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 主动运用所接受得先进思想指导自身实践行为, 在不断地重复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只有自我教育, 才是真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受教育者自我学习的动机, 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自觉, 主动地进行自我学习。

第二, 关注受教育者所处社会环境, 加强社会干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开放的、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力量进行动员, 教育, 它不仅需要学校, 政治教育部门的投入, 更需要全体党政机关, 社会群体统一作用。群体的思想、行为状况对个体的行为规范有着巨大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在不同群体之中, 往往对其成员有着一种无形的制约力量, 这些环境因素制约着教育效果的表现, 我们应利用环境因素, 调动社会力量, 形成思想教育网, 对其进行感染和熏陶, 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 培养其思想政治品德并使之得以升华和提高。

第三, 发挥客体个体特征, 对比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与社会生活的始终, 其受教育者按照不同年龄, 职业, 教育背景, 工作环境分为多个层次, 它们各有区分, 又相互联系。同一受教育者因自身发展和环境变化在不同时期又会产生思想认识的改变, 教育者应善于进行不同层次间横向比较和不同时间段纵向比较, 运用多种比较形势, 全方位认识不同客体区别, 在区别之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发挥各层次, 各时间段教育优势, 制定相适宜的学习计划, 使受教育者更快的接受科学的思想理论, 更好的运用的实践工作中去。

思想政治教育, 应以客体为中心, 结合客体自身需求, 并与社会发展要求相结合, 设立以受教育者为主体, 符合其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内容, 同时充分考虑受教育者接受范围, 接受能力, 采用不同教育方法制定具体教育计划, 以更好的达到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彦:《论思想理论教育的主体性》,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2, (1)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人民出版社, 1979。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篇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背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如“单向灌输”的“一言谈”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绝对权威、过分强调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性等.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从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分化过程、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或转变过程来重新探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关系,有利于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认同.

作 者:丁斌 DING Bin  作者单位:福建教育学院文科研修部,福建,福州,350025 刊 名: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10(4) 分类号:G64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   客体   关系   新探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结合;主体性作用

G641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发展阶段,目前大学生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高校的学生工作不再单纯沿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而是在纵向上不断创新、变革,追求与时俱进和科学化发展。高校建设以培养各级各类的专业人才为根本目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不可摒弃的前进道路。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景与创新性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中央一贯坚持和高度重视的教育方针,是高等学校摆在首位的重要工作。当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人全面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强调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和新时代学生的个性特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创新性研究,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保证高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基石。

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在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进行了大胆的结合,尝试将素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观念、内容、机制、方式、载体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不同程度的研究结果都表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各学科之间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只要结合方式得当,可以起到相辅相成、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对我国专业教育的反思

纵观我国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无一不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人才为导向,满足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这是因为,大学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也是关系到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顺利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但近年来,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已然显著,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仍未见辩证、有效的深度融合。这种现象极为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出路,一方面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徘徊在“有名无实”的思想理论前线,另一方面,专业教育的整体效果不得突破,从而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1.高校专业教育目标的片面性和狭隘性

任何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实现自我教育。尤其是现在的大学教育,更加注重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专业教育是以传授科学素养、学科知识、专业技能等为主要内容的,从这一层面来看,高校的专业教育完全切合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日趋成熟,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专业教育暴露出许多根本性的问题,即功利性、工具性专业人才越来越多,这明显背离了高校专业教育所追求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作为教育主体的人,存在着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牵制作用,需要发挥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自我教育。当教育主体的理性与非理性失去平衡、统一,专业教育就难以达到自我教育的制高点,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制约,偏离正确的自我认识,而局限于负面的思维方式。

2.高校专业教育内容的滞后性和孤立性

虽然高校专业教育近年来一直追求以实践性的方式培养出適应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应用型人才,但在高校改革与发展道路上,学科知识之间依然相互隔离、各自为政导致专业教育“千人一面”,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停留在传统视野上。今天的专业教育不仅以学科知识内涵为核心,更要以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学科间的联系是否融会贯通为标准审视自己。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对专业教育的干预力和解释力,以联系和发展理论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认知视野,赋予专业教育时代气息,紧跟现实要求。如此,则避免造成专业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甚至相互矛盾,促进专业层次之间的明确分工,有利于专业教育的长足发展。

3.高校专业教育效果的狭隘性

专业教育的初级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自如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深层次目的是使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以及如何利用所学来改变这个世界,既实现自我价值又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如果专业教育始终局限于应付考试,知识面更新的节奏明显落后于外部世界的变化,知识的灵活度欠缺,学生的实际知识应用率不高,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那么这种专业教育的效果与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目标不匹配。过去十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趋势愈发明显,在培养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以马克思主义原理等的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启发大学生在学懂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如何涉猎更多的专业知识,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高校教师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需要,是履行大学职能的迫切需要,也是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情,应在高校所有课程、课内课外无处不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教学”需要高校教师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在高校实际教学中充分适应和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主动地思考如何利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去创建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教学”的有效路径。

1.专业教师的“自身建设”是基础。

首先,专业教师要接受党的先进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高校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时掌握党的先进理论知识,提高对思想政治的认知度,将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信仰、价值追求,深刻领会党的理论的精髓,不断提升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学、真信、真懂、真用,樹立正确的“三观”,实现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从而培养“融合教学”的思维,自觉探索“融合教学”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到专业教育中,体现专业教育的政治本色。

其次,要在高校教师群体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培养高校教师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制定和实施师德规范和师德评价体系,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内涵,端正高校教师的行为表达,发挥专业教师在学生课堂教学和课外生活的引领、指导作用,转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身份,突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导向,将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与教师的言传身教紧密结合起来,并作为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依据。

2.坚持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是关键。

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内容是既定的,要把两者的丰富内容互相渗透、融合,常规的教学设计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是关键。高校教师要在思想政治理论的框架下,结合教学规律和专业实际构建一个协调统一、衔接有序的教学体系,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形成合力,发挥两种教育的整体功效。

首先,高校教师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专业教学的课程规划,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常规化。始终坚持在大学四年专业教育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不留“断层”,及时发现和处理“盲区”,为思想政治教育打开专业教育的“网络”,同时也使专业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笼罩下保证教学质量。

其次,高校教师要科学改变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书育人水平。例如在课堂教学内,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社会热点结合,利用专业知识探讨和解决社会问题,提高学生将所学科学知识转化应用的能力,同时也达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在课堂教学外,通过在专业实习实践中引入思想政治理论,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认知,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全面融合。

3.高校各类教师和部门的联动作用是保障。

高校要激发各类教师,包括专业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等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不断创新教育的形式、方法。通过各类教师或各部门的不同层次、不同职能,对学生因人施教,进行分门别类的教育,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要由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向两种教育互动开展的方式转变,营造各级各类教师主动交流、加强配合的氛围。例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形式灵活,注重实效;学生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中,细化目标,分层落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案例教学、视频教学等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特点,采用适当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不断反思、学以致用。学生管理部门结合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以专业、年级、班级为单位,分层落实“融合教学”的目标,注重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感受“融合教学”的意义,增强教育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目标都是为广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两者都坚持“以人为本”,旨在践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在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教学”的改革形势的基础上,对作为践行这些教育职能的主体——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新时期,高校的专业教育一定要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不断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Z]. 中发[2004]16号.

[2]郑永廷,江传月. 主导德育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48.

[3]白翠红,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功能耦合的审视[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8).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篇4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相对于人的主观世界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而言, 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1]既然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外部客观条件的总和, 其中必然也包含着消极不利因素。本文的研究视角则是如何充分调动其中的有利因素, 克服不利因素, 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塑造一个有利于其主体性发挥的外部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基于其主体地位而表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所谓自主性, 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够独立自主地参与教育活动, 自主选择、意志自由、行动自觉, 并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保持个性;所谓能动性, 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不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而且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所谓创造性, 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创造精神, 培养创造思维, 锻炼创造能力。这三者互为前提, 紧密相连, 完整、和谐、统一地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包括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两个方面, 因此进一步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展开。

(一)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

1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性最为重要的体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即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从事的劳动。马克思认为, 人的类特征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如果没有这种自由自觉, 人就不能从他所从事的劳动中感到幸福, 就像他在阐述异化劳动时讲到的那样:“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 而是否定自己, 不是感到幸福, 而是感到不幸, 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 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2]“这种劳动不是满足一种需要, 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3]

2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中的教育者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扮演好教者的角色, 承担好育人的任务, 就必须自觉地继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 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1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作为教育对象, 其主要任务是接受教育。但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讲, 接受教育也必须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 人的主体地位要被承认, 人的主体性要得到尊重, 受教育者不应是被动、勉强地接受教育。

2教育他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主体性的充分体现, 不仅表现为其接受教育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也表现为其积极的实现角色转换, 以教者的姿态自主、能动地去影响、教育他人, 并能从中体验到劳动和创造的幸福与满足。这是受教育者主体性更高层次的体现。

二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塑造

塑造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所探讨的“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塑造”问题, 是从主体性视角致力于高校内部环境因素及客观条件的分析与塑造。结合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要求及高校自身的客观条件和现状, 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塑造”问题进行分析。

(一) 建设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环境

“学校物质环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环境, 而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精心设计和改造的一种具有教育性作用的教育性环境。”[4]因此,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是经过精心设计并营造的一种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具有提升作用的教育环境。那么, 如何去塑造这一环境呢?

1确定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建设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建设的主体。传统观念认为, 高校的物质环境建设并非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需承担的任务, 它通常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 由校园管理部门等后勤机构具体落实实施, 这一切似乎与思想政治教育毫无关联。但是, 脱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物质环境建设就可能失去其育人功能, 而变成缺乏内涵的纯粹的自然环境建设。

2设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建设的内容。设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建设的内容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需求以及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为其客观依据。一方面要体现互动;在这种环境中,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可以自由而轻松地沟通、对话, 以行为的互动达到精神的互动。另一方面要体现自律;在这一环境中, 人的自律性、自觉性能够得到体现和培养。

(二) 营造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环境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环境是指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体性发展的各种管理条件的总和, 包括高校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规章制度等。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角度考虑, 高校应该塑造一个什么样的管理环境呢?

1要体现民主。学校的管理部门在对学校的各项事务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民主, 避免官僚作风, 这样才能保护被管理者的主体性。例如, 管理部门在制定学校的各项方针政策、管理制度时, 一定要充分征求并认真对待全校师生的意见和主张, 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主动精神。

2要体现效率。这要求高校的组织结构必须精简、高效, 组织内信息传播渠道通畅, 信息传递快速, 信息反馈及时。高效的管理可以提升人的主体性, 而低效、拖沓的管理必然会挫伤人的主体性。

3要体现公平。作为高校的管理主体, 管理部门和管理者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 如果不能公正、负责地行使这些权力, 势必造成管理过程中的不公平。而无论对于教育者主体还是受教育者主体, 不公平的对待都会降低其实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

4要体现修养。在高校, 相对于学生来讲, 管理者也承担着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所谓言传身教, 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如果管理者不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表现得缺乏教养、素质低下, 这必然会引起学生对学校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甚至抵触。

(三) 创造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是一种精神氛围,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是指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体性发展的各种精神、文化条件的总和, 包括高校的风气、人际关系、舆论导向等等。相对于物质环境和管理环境而言, 高校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教育意义更加突出, 因此文化环境的塑造应成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塑造的重点内容。

1树立主体性校风。校风是校园中流行的习惯和爱好。作为一种精神的范畴, 校风无形地渗透于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 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从人的主体性出发, 校风建设应把握好这样两点:一是明确主体性校风的基本内容。校风可以有三个研究维度, 即学风、师风、领导作风。从这三方面考虑, 以主体性为特征的校园风气应具有如下内容: (1) 主体性学风。即积极强烈的求知欲望, 勤奋求实的求知态度, 不断进取的求知毅力, 灵活创新的求知方法。 (2) 主体性师风。具体体现为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表现出的主动、热忱、真挚、诚信、负责以及创新的作风。 (3) 主体性领导作风。领导作风也就是管理作风, 它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正义和民主。二是整合各方面力量、资源进行主体性校风建设。 (1) 制度的设计要体现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制度的执行要严格认真, 借助制度建设树立良好校风。 (2) 要借助课程树立校风。课程学习是学校最具特色的育人方式, 将高校所推崇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渗透于各门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当中, 潜移默化地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施加影响。 (3) 要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渗透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借助校园活动对师生进行思想上的熏陶和启迪, 树立起积极健康的校风。

2营造主体性人际氛围。主体性人际氛围是使人的主体性能够充分发挥的人际环境, 具体而言, 营造主体性人际氛围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要着眼于师生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积极作用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 教师和学生心灵相通, 彼此尊重, 相互理解, 交往积极以至达到“和而不同”的和谐状态。这既需要师生双方各自提高觉悟、增强修养、学习方法, 也需要学校从多方面引导、支持和促进。二是着眼于教师之间的关系。和谐、互动的教师关系是提高教师育人积极性的重要保证。在这样的和谐关系中, 教师能够认清自己的使命, 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正确处理彼此之间的矛盾, 正确对待利益得失。而要建立起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首先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以及道德水平, 当然, 也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他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关怀、帮助和支持。三是着眼于学生之间的关系。大学生之间和谐、互动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鉴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 他们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除了依靠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性自主协调外, 还要依靠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的引导与帮助。教育者既要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交往, 保护大学生的交往热情, 给予大学生充分的交往自由, 同时也要给予大学生最大的关怀, 引导、帮助他们创造性地为自己营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

以上, 笔者从物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环境三方面讨论了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塑造问题。其中物质环境是基础, 管理环境是保证, 文化环境是灵魂。因此, 上述三方面环境建设不能孤立地进行, 必须在正确把握三者内在统一关系的基础上, 对三方面环境建设作系统、整体、全局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篇5

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在新课程标准下,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需要。然而,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而言,一方面,轻个人的理念和培养方法并没有实现根本上的转变;另一方面,不少人的教改行为又不适当排斥教师必要的价值引导和对整体教育活动的宏观掌控。因此,我们必须改革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若干环节,培养真正具有主体性的学生。

一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和发挥存在的问题分析

笔者通过多年的政治课教学实践体会,目前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从落实教学目标的情况看,还停留在以述书本上的知识为主;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个别教师固守传统教学模式,重灌输轻启发,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地位;从学生学习过程来看,现行课堂教学的封闭性难以满足学生思想上的开放要求,学生的学习缺乏自主性。

1.老师方面

第一,在教学目标上,迫于高考的压力,许多老师不得不把高中政治教学的目标定性为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而不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方法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二,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更多地体现教师对课堂的控制主导。为了完成高考教学大纲的要求,许多老师仍存有传统的教育观念,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班集体教学中,只能按照多数学生水平安排教学内容,很难照顾处在两头的学生。在教学策略上,传统的讲解和注重教学时间效率的观念仍存在,对学生课堂参与的理解仍停留在形式上,对合作学习重视不够;在教学方法上,体现新课程要求的讨论学习和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第三,现行高中政治课过于强调社会价值,目标过高,内容过空,脱离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现有教材与学生实际要求差距较大,造成了教育目标的要求与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从而使政治课失去了吸引力。

2.学生方面

第一,大部分学生上政治课是为了高考需要。政治课的实际和应有价值与功能没有得到学生的整体认同,这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效性差、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深层次原因。

第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缺乏有效科学的方法,靠机械地死记硬背,使政治课的能力目标达成很不理想。缺乏问题意识,不能主动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敢问、不会问、没兴趣问,不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较差。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学生加强主体性培养与发挥的对策分析

上述问题已严重影响到高中生的主体性发挥,进而影响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因此必须采取多方途径予以改善与提高。

1.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本文认为,高中政治课教学目标至少要突出三个结合:一是全面关注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既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落实知识、情感和能力三方面的目标,又要兼顾各个目标的内容;二是基础性与拓展性相结合,既要从高中生实际认知能力出发,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要,在教学内容上适当拓展延伸;三是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既要在课前对教学过程做宏观设计,更要根据课程教学实际进展情况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新的目标。

2.按照新课标要求科学组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

第一,在实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过程中,要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恰当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从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的具体要求出发,从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出发,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

第二,要倡导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反对唯“书本(教材)至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知识信息导向,合理整合和拓展教学内容。

3.科学构建与实践,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挥

第一,政治教师必须具体分析不同素质层面学生的学习进展、情感态度等,依据学生的层次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使水平层次各异的学生分类推进,整体提高。

第二,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应营造民主、和谐、宽松、开放的氛围,巧妙设疑,循循善诱,让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讨论、质疑甚至辩论,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诱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培养其民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对课堂实行民主化管理。如在《税收及其基本特征》一课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归纳出税收的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的特征及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既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第三,政治教师应引导学生面对现实、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参加社会实践,用课堂上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展开社会调查或进行课题研究。

第四,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如《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中的许多内容理论性、概括性较强,因而政治教师教学时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增强授课的“磁性”,以满足当今中学生的求新、好奇、求异的心理渴求和符合其理性多于感性的思维特征。

4.确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和标准

教学评价必须突出主体性原则,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要求。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活动情况,更要重视特长学生的个性发展状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篇6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相对于人的主观世界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而言,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1]既然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外部客观条件的总和,其中必然也包含着消极不利因素。本文的研究视角则是如何充分调动其中的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塑造一个有利于其主体性发挥的外部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基于其主体地位而表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所谓自主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够独立自主地参与教育活动,自主选择、意志自由、行动自觉,并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保持个性;所谓能动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且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所谓创造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创造精神,培养创造思维,锻炼创造能力。这三者互为前提,紧密相连,完整、和谐、统一地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包括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两个方面,因此进一步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展开。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

1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性最为重要的体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即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从事的劳动。马克思认为,人的类特征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如果没有这种自由自觉,人就不能从他所从事的劳动中感到幸福,就像他在阐述异化劳动时讲到的那样:“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2]“这种劳动不是满足一种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3]

2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中的教育者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扮演好教者的角色,承担好育人的任务,就必须自觉地继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1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作为教育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接受教育。但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讲,接受教育也必须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要被承认,人的主体性要得到尊重,受教育者不应是被动、勉强地接受教育。

2教育他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主体性的充分体现,不仅表现为其接受教育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也表现为其积极的实现角色转换,以教者的姿态自主、能动地去影响、教育他人,并能从中体验到劳动和创造的幸福与满足。这是受教育者主体性更高层次的体现。

二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塑造

塑造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所探讨的“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塑造”问题,是从主体性视角致力于高校内部环境因素及客观条件的分析与塑造。结合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要求及高校自身的客观条件和现状,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塑造”问题进行分析。

(一)建设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环境

“学校物质环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环境,而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精心设计和改造的一种具有教育性作用的教育性环境。”[4]因此,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是经过精心设计并营造的一种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具有提升作用的教育环境。那么,如何去塑造这一环境呢?

1确定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建设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建设的主体。传统观念认为,高校的物质环境建设并非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需承担的任务,它通常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由校园管理部门等后勤机构具体落实实施,这一切似乎与思想政治教育毫无关联。但是,脱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物质环境建设就可能失去其育人功能,而变成缺乏内涵的纯粹的自然环境建设。

2设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建设的内容。设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建设的内容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需求以及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为其客观依据。一方面要体现互动;在这种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可以自由而轻松地沟通、对话,以行为的互动达到精神的互动。另一方面要体现自律;在这一环境中,人的自律性、自觉性能够得到体现和培养。

(二)营造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环境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环境是指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体性发展的各种管理条件的总和,包括高校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规章制度等。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角度考虑,高校应该塑造一个什么样的管理环境呢?

1要体现民主。学校的管理部门在对学校的各项事务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民主,避免官僚作风,这样才能保护被管理者的主体性。例如,管理部门在制定学校的各项方针政策、管理制度时,一定要充分征求并认真对待全校师生的意见和主张,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主动精神。

2要体现效率。这要求高校的组织结构必须精简、高效,组织内信息传播渠道通畅,信息传递快速,信息反馈及时。高效的管理可以提升人的主体性,而低效、拖沓的管理必然会挫伤人的主体性。

3要体现公平。作为高校的管理主体,管理部门和管理者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如果不能公正、负责地行使这些权力,势必造成管理过程中的不公平。而无论对于教育者主体还是受教育者主体,不公平的对待都会降低其实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

4要体现修养。在高校,相对于学生来讲,管理者也承担着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所谓言传身教,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如果管理者不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表现得缺乏教养、素质低下,这必然会引起学生对学校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甚至抵触。

(三)创造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是一种精神氛围,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是指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体性发展的各种精神、文化条件的总和,包括高校的风气、人际关系、舆论导向等等。相对于物质环境和管理环境而言,高校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教育意义更加突出,因此文化环境的塑造应成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塑造的重点内容。

1树立主体性校风。校风是校园中流行的习惯和爱好。作为一种精神的范畴,校风无形地渗透于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从人的主体性出发,校风建设应把握好这样两点:一是明确主体性校风的基本内容。校风可以有三个研究维度,即学风、师风、领导作风。从这三方面考虑,以主体性为特征的校园风气应具有如下内容:(1)主体性学风。即积极强烈的求知欲望,勤奋求实的求知态度,不断进取的求知毅力,灵活创新的求知方法。(2)主体性师风。具体体现为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表现出的主动、热忱、真挚、诚信、负责以及创新的作风。(3)主体性领导作风。领导作风也就是管理作风,它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正义和民主。二是整合各方面力量、资源进行主体性校风建设。(1)制度的设计要体现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制度的执行要严格认真,借助制度建设树立良好校风。(2)要借助课程树立校风。课程学习是学校最具特色的育人方式,将高校所推崇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渗透于各门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当中,潜移默化地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施加影响。(3)要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渗透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借助校园活动对师生进行思想上的熏陶和启迪,树立起积极健康的校风。

2营造主体性人际氛围。主体性人际氛围是使人的主体性能够充分发挥的人际环境,具体而言,营造主体性人际氛围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要着眼于师生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积极作用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心灵相通,彼此尊重,相互理解,交往积极以至达到“和而不同”的和谐状态。这既需要师生双方各自提高觉悟、增强修养、学习方法,也需要学校从多方面引导、支持和促进。二是着眼于教师之间的关系。和谐、互动的教师关系是提高教师育人积极性的重要保证。在这样的和谐关系中,教师能够认清自己的使命,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正确处理彼此之间的矛盾,正确对待利益得失。而要建立起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首先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以及道德水平,当然,也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他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关怀、帮助和支持。三是着眼于学生之间的关系。大学生之间和谐、互动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鉴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他们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除了依靠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性自主协调外,还要依靠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的引导与帮助。教育者既要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交往,保护大学生的交往热情,给予大学生充分的交往自由,同时也要给予大学生最大的关怀,引导、帮助他们创造性地为自己营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

以上,笔者从物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环境三方面讨论了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塑造问题。其中物质环境是基础,管理环境是保证,文化环境是灵魂。因此,上述三方面环境建设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在正确把握三者内在统一关系的基础上,对三方面环境建设作系统、整体、全局性的思考。

参 考 文 献

[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篇7

一、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必须以民主、平等的主体际关系和双向互动为基础, 尊重主体的合理需求, 立足于培养、开发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坚持以主体性为原则, 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不断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有效地激发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的需要和动机, 使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 即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初期就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理应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主体”的互动交往活动, 但在后来发展的过程中对此却有些背道而驰。尽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在诸多争议中曲折发展, 但依然不可否认其当代价值。

(一)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首先,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扬弃。相较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视为主客体关系, 将受教育者当作“灌输”的被动对象, 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个体价值,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则强调人作为主体的存在,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尊重并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及个体价值。其次,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础。主体间性是个体和群体的有机融合, 其中的个体主体性, 既可能使其他个体主体性得到加强, 也可能使其他个体主体性受到制约。 (2) 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的首要障碍就在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不足, 因此需树立全新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二)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效性

首先,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了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培养、开发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 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个体自我意识性、独立自主性、选择创造性的主体性人格的塑造, 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完善, 使大学生真正实现“终身性”“创造性”等可持续发展。其次,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渊源, 二者相辅相成。在高校,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及主体人格的形成和养成。再次,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完善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管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地位,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平等民主的基础之上的, 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建设和谐、多元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 理论研究的发展困境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界定不明。主体性在教育理论界的兴起, 始于对“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认识, 因而多数情况下主体性指的仅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即便把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双方的主体性基础之上, 现实当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的不平等也无法使其主体性对等统一。事实上,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直接负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教师和辅导员外, 还存在着一些隐性的“教育者”, 如高校中的行政、管理、后勤等人员对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存在问题。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本身没错, 但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有些学者却过于夸大主体的绝对性和无限性, 忽视一定的历史条件, 使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另一种误区当中。虽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对话模式来解决过于完美的主体问题,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理性地看待“以人为本”的问题。

(二) 实践研究的发展困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 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其特殊性。首先, 置身多元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处于心理发展重要阶段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得不到重视也会影响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质是对个体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 而知、情、意、行的发展是动机、情感、理想、意志等心理人格因素共同参与、协同作用的过程。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障碍或变态心理状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主体自我意识, 也阻碍了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其次,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学校教育利用主体性、发展主体性、放大主体性, 推出具有鲜明主体性的大学生, 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和操持者。 (3) 但在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 很少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上升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层面。而教育者作为主导性的主体也未与作为发展主体的受教育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使其意识到主体性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具体操作中,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未能够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因此,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亟需提出改进的对策。

三、改进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 教师要根据大学生主体发展的实际需要, 科学把握与大学生之间“主体——主体”的双向互动交往, 民主、平等地与大学生进行交流,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及良好环境的感染, 唤醒、激活大学生个体潜能中的积极因素, 使他们成为对自己、对社会富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体。

(一) 科学把握“主体——主体”的双向互动交往活动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主体”的互动交往活动。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就是如何科学把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活动。

首先, 互动过程要注重平等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之一是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培养、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能力。但在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独立自主的平等的主体人。因此, 不能片面强调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贬低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忽视受教育者的思想诉求, 也不能夸大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而应在主体与主体之间建立平等的双向互动交往模式。其次,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 教育者并不单单是授课教师的代名词, 还要增强其他人员的“教”的艺术:即注重教师“教”的显性教育与教师“行”的隐性教育相结合、学校管理人员“有形”的宣传教育与“无形”的间接尊重相结合, 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 每个大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 不是被动接受的“物品”, 受教育者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主动自我学习、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评价, 建立与教育者的良性互动。总而言之, “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因此, 科学地把握这两者的互动交往是提高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

(二)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

心理因素往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容易忽视或不易察觉的个体内部因素。沮丧、焦虑、压抑、自我贬低等不良情绪、心态及心理问题既影响受教育者的学习效率, 又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因此, 我们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 要关注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当前社会, 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逐渐加强, 他们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 渴望获得尊重。因此, 教育者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 建立“意识—地位—能力—精神”四位一体的模式,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尊重其主体地位, 发展其主体能力, 培养其主体精神。其次, 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塑造主体人格。塑造主体人格, 就是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乐观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 以及全面发展的个体主体。

(三) 营造与时俱进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营造与时俱进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首先要将“生活”与“环境”结合起来, 营造贴近生活、适应社会的教育环境。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终归是社会的个体, 与社会生活是分不开的, 与时俱进的主体性教育应该扎根于现实的生活世界中, 贴近生活。即重视受教育者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关注受教育者实际生活的需要, 培养受教育者参加社会实践的自我锻炼、具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他们在体验中获得感悟, 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实际, 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

其次, 创建“绿色”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网络成为了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但网络中存在的信息混乱、管理困难和话语霸权等现实问题, 一直在挑战大学生的辨别、判断和选择能力。因此,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创建“绿色”的网络阵地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 网络阵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设了一个全新的环境, 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固有的惯性思维中走出来, 利用多媒体的方便、快捷, 可以把课堂教学从传统的灌输延展到受教育者更直接的自我感官体验当中;另一方面, 高校要打造系统安全、内容丰富、信息健康的网络教育平台, 建好德育工作网站, 如建立“红色网站”“红色教育基地”“道德讲堂”“新闻纪要”等多种学习板块, 促使学生自主浏览、主动学习。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是社会发展最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能否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 对改进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 需解决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 明确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从而界定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另一方面, 要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困境及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上寻找合适的改进对策, 以真正达到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目的。

注释

11 张耀灿, 徐志远.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3 (4) :15-17.

22 岳宗德.论自媒体环境下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 (3) :66-68.

主体性视野下的聋生思想政治教育 篇8

一、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的实质

马克思说“主体是人”,是具有“自然力、生命力”的能动地进行“对象性活动的”“现实的历史的人”。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联系中、有意识有目的、能动地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的人。人的主体性是伴随着主体生活的逐步展开而获得,并随着主体的实践活动的深化而不断丰富与发展的。所以人的主体性是一个动态的生成性概念,无论是从个体,还是整个人类看,它都是处于不断的生成、发展、丰富和完善之中,即人的主体性是在成长为主体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主体特性,它有丰富的内涵,并有不同的表现形态。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性。

主体人能够独立自主地从事实践活动,这是人的主体性的最基本的特征,它表明主体的行为是独立的而不是依赖的。如果主体的行为缺乏独立自主性,是被迫的、被强制的,尽管它也是主体人发出的行为,但却是主体性缺失的行为,这就是主体的非主体性状态。人的主体性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一般属性:

(一) 主体的能动性

主体之所以为主体,就在于它是“能动的自觉存在物”,具有“自觉的能动性”。这是主体与非主体的最基本的区别。主体的能动性意味着,人在现实中并不是单纯受制于外物或他人作用的被动存在,并不听从于某种命运的摆布。能动的人意识到自己与外物的主客体关系并以此来反求和确立自我,由此实现和确定自己的主体地位。

(二) 主体的创造性

创造性是人主体性的本质特征、是主体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如果说能动性的实质是对现实的选择,那么创造性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创造意味着突破,象征着革新,标志着进步。创造性就是非重复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的“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种“创造着”历史和为历史“所创造”的生物。主体不仅创造了一个对象世界,而且创造了主体自身。

(三) 主体的自主性

自主性是主体的一种基本属性,是主体发挥起能动性、创造性的前提。主体者,其本身就含有主动、自主的意思。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把主体的活动称为“自主活动”,并认为:“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在人的活动中,自主性对于客体来说是主体的自主。

聋人虽然与正常人不同,但同样作为人、作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聋生从本质上说也具有人对于学习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主体性视野下,注重聋生的主体性,要充分发挥聋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聋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做到乐学、好学、善学。

二、主体性视野下聋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高等教育阶段的聋生在生活上独立性相对增强,善于自己安排生活。但在学习上,重技术学习,轻视思想道德修养学习与践行。将聋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主体性视野下变被迫为自主乐学、变惰性为能动好学、变死学为创新善学。

(一) 变被迫为自主乐学

主体性首先要求的就是主体的自主性。传统的聋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忽视聋生的主体性,过分强调教育的客体而缺乏对主体的认识。从而造成聋生认识过程中,侧重于认知,导致了聋生的主体参与学习的主体意识受到抑制。自主是主体发挥起能动性、创造性的前提。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主张学习者自发学习,强调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因此,要让聋生意识到学习是人自身发展的需求,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二) 变惰性为能动好学

聋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缺乏积极主动思考。学习内容与形式的枯燥、过于抽象与脱离聋生生活实际、缺乏信心、语言障碍和基础知识障碍等诸多因素会使聋生产生学习惰性。能动性是“使人成为人”最根本的前提,是主体与非主体的最基本的区别。因此,要增强聋生的学习信心、克服语言障碍,变聋生的惰性学习为能动好学,是主体性思想的本质和内在要求。

(三) 变死学为创新善学

聋生由于听觉和语言障碍,导致思维的不连贯性,接受能力较差,缺乏竞争、创新的勇气。对聋生来说,他们的知识建构有赖于直接经验的支撑。他们的直接经验调动了多种感观的参与,如视觉、触觉、嗅觉等。因此,他们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借助直接经验的死学方式。创造意味着突破,象征着革新,标志着进步,变死学方式为创新善学是作为学习主体人的本质特征,同时在这种创新善学中创造主体自身。

三、主体性视野下聋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

(一) 兴趣引导自主乐学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的。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因此,兴趣是使聋生走向自主学习的必要途径。满足聋生的学习需要,激发自主学习的冲动,由此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喜欢上对思想道德问题的研究,产生再学习的兴趣。用兴趣主导教学的方式调动聋生的自主性,使聋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实现自主乐学。

(二) 互动教学推动能动好学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生命个体都具有主观能动性,并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实践证明,聋生在互动中学得活,学得轻松愉快,得到的知识比过去机械记忆的更加丰富,同时也促使思维个性的发展。互动教学培养了聋生的参与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合作探究的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因此,设定现实的情景,涉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聋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并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开展有趣味性的互动教学,激发聋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使聋生增强感性认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三) 勤思实现创新善学

聋生的思维缺乏语言的依托,所以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和归纳能力较弱。分析问题是缺乏条理性和系统性,在事物比较中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对于问题的概括,抽象能力较低,表述的概念往往保留在事物的形象范畴。勤于思考是聋生实现创新善学的内在要求,而问题式教学是实现勤思的主要途径。通过不断追问的方式,提出由简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一系列正反两方面问题,引导学生的积极思考。在每一次教学中不断强化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使聋生在无意注意中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篇9

1.1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主导性的鲜明特征, 它的本质依然是着眼于人的主体素质的发展, 主导性是通过学生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边性、差异性明显增加”, 体现出社会个体的个性化发展, 个性化发展是人的主体性的鲜明体现。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具有多样化特征, 在网络的环境下, 他们面临的资源十分丰富, 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化特征和主体性需求。面对这些情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对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评价、政治责任等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提成,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功能。然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似乎并没有对大学生的主体性需求给予足够的重视, 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还面临着很多问题, 如, 在方式方法上依然沿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无视学生主体性的本真存在;在观念上, 教育者依然处于“统治”地位。在管理上, 过分强调施行行政化的命令式管理等。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主体性发展和教育的实效。如果不重视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也是无的放矢。因此,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发展对于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行为方式的多样化及学生主体的多元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 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也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大学生政治上更趋理性, 思想观念活跃, 求知意识强, 个性化突出, 具有更为强烈的主体性需求。这些特点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拓展大学生主体素质出发, 着眼于大学生主体性发展, 通过主体性发展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3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自主意识的、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社会责任体, 因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仅要顾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特点, 发挥其主体性作用, 还要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发展主体性与提升自我教育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自我教育的起点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需要, 它的过程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主体素质来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体性发展主要就是让大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当中, 使学生感受到自己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并能够内化和践行的主体, 最终达到自教自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目标就是使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面临的问题,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 解决大学生主体性发展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挥学生主体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大学生的主体性彰显是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环境多元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然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趋势并不能掩盖学生主体性发展存在许多问题, 在各种因素制约下, 大学生主体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生主体性意识较为淡薄

人的主体性发挥要求首先具备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人在实践过程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观念上的表现。大学生正处在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虽然具有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认同感, 但是, 还不具备完整的现代主体意识。现代主体意识的培养, 一方面需要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环境, 另一方面需要大学生心智的理性和成熟。首先, 大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经验的不成熟使自我意识的发展走向反面, 即自我意识发展过度, 表现出主体意识消极淡化:自我中心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群体意识淡薄等。其次, 外部环境的制约。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忽视学生的主体需要, 通过简单、呆板的教育方法来达到内化的目的, 严重挫伤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缺乏自律能力, 缺乏进取精神, 缺乏主动参与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意识缺乏是当前大学生较为普遍的问题, 也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原因。

2.2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被动参与

教育是一种互动的过程, 是教育者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老师起主导性作用, 大学生往往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和改造, 缺乏师生间一定的交往和互动。虽然师生双方在人格与活动的自主性上是平等的, 但由于双方的知识、年龄、背景、身份存在差异, 一方是相对成熟或具有某种知识优势的主体, 而另一方是尚未成熟或没有知识优势的主体, 又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这种不平等性很难让教育者从传统的教育灌输者身份中脱离出来, 采用说教的方法, 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把学生看成产品, 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仅仅看作生产合格品的活动。另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忽视师生间的平等互动, 让学生被动消极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极易造成师生主体间的对抗,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成为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羁绊。

2.3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缺乏主动认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多是理论教育, 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说过, 理论只要深刻就能征服人。好的理论可以指导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 我们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讲授时, 由于灌输式授课方式和讲解流于肤浅而缺乏征服人心的力度和深度, 例如, 关于共产主义信仰、集体主义教育等问题, 由于理论阐述的不够透彻, 很难说服学生。同时,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不能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有力的分析, 导致学生对理论问题产生质疑, 进而造成对理论教育的认识偏差。再加上世界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 大学生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元化, 他们凭借发达的媒介, 有着自己对问题的独特看法。而且, 他们认为现实中的很多理论问题与他们实际生活没有直接的联系, 也就很难使他们产生共鸣。所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无法满足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需要, 造成大学生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更加谈不上主动认同教育内容。

2.4 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不足

自我教育是自教与自学的统一, 表现在主体的主动求教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大学生自我教育面临的问题相较于专业的自我教育要复杂和困难许多。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要求求教者积极主动内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自主践行。对于大学生来说, 首先面临的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 然后才可能产生自我教育的意识。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 加之中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应试型的影响, 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产生迷茫和困惑。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是自我教育的主要内容, 应当承认, 大学生具备相对理性的思维能力和相对成熟的心智, 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但是, 这种自我管理能力大多表现为外部强制性的、偶然的自我管理和约束, 而非内在动机性的、一贯的、原则性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这样使得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难以真正体现其主体性。

3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的对策

3.1 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的主体性体现出巨大的价值。从本质上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从现实上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必然要体现出发展性,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动性和自主性。在一个信息化、多元化气息日益浓厚的社会中,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等诸如此类的思想样态已不仅仅局限于象牙塔内, 社会上的每一点思想冲突都会对校园产生影响。在这种开放的体系里, 大学生个体必然表现出一种个性化的主体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应当具备主体性, 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设定、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方法的选择以及自我修养的提升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应当被动地作旁观者, 应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变化, 通过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以引导者的身份让大学生理性而自主地分析问题、规划人生。

3.2 形成教育过程中的互动思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是施教双方达到相互默契的良性状态。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性被教育者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激发出来, 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兴趣, 思维随着教育者的思维起伏, 具有和教育者进行信息交流的极大愿望, 最终通过对话等互动性方式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其实, 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真正内化为学生自觉行为, 最根本的是要求施教双方, 特别是对于教育者而言, 要有互动思维。如果教育者始终以宣教者高高在上的身份进入教育状态, 其结果只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更加谈不上主体性发展了。所以, 互动思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前提。

同时, 作为教育者, 教育者既要理直气壮地发挥权威引导作用, 又要始终注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能力, 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使学生能主动地表达新的原则或者观念。

3.3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 从根本上体现了社会对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基本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本质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010年我国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重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提出了教育的战略主题, 强调“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要求高校“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些最新要求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丰富和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与时俱, 根据新要求, 结合大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和心理发展水平, 不断细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体现出对学生创造性、自主性和能动性的不断激发。

3.4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不断发展, 要求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批判的继承, 可从几方面进行创新:一是由封闭式转化为开放式教育。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 使得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 考虑和观察问题呈现多层次性的特点, 不能将其当作消极的接受客体, 要将封闭式的管教转变为开放式的教育方式。二是由单一方法转向多样化方法。改变过去单一规范的灌输式教育方法, 要根据学生主体发展的特点,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 通过其主动参与来接受教育, 通过互动不断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三是显性和隐形方法的结合。除了马列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及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等显性教育方法, 还要通过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等潜移默化的方式、间接隐蔽地作用于学生, 形成学生对教育内容的主动内化, 最终达到自主践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共产党宣言篇[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贺善侃.实践主体论[M].北京:学林出版社, 2011.

[3]孙迎光.主体教育理论的哲学思考[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篇10

1.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主体性哲学。

在哲学上主体和客体是一个重要的范畴, 主体性是指客观活动的主体, 利用自身的性质作用于客体, 主体性也就是主观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又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主体性哲学以自我为绝对可靠的出发点, 关注的是主体如何通往客体, 人类如何认识自然, 因此被称作主体性哲学。通过主体性哲学的指导, 许多社会科学得到了发展, 在这种影响下, 运用主体性哲学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是与当时的哲学背景相协调的, 是合适的。因此, 就形成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人类运用主体性哲学不断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使自身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主体性从此进入了辉煌时期。

2.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了教育者的地位, 教育者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持续改进。然而由于主体性哲学理论本身就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 它过于强调主体的能动性性, 而忽视了客体的能动性, 因此这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显露出各种问题和缺陷。比如, 受教育者的地位与教育者地位不平等;教育内容“高大空”;教育目标过于一致;教育方法过于简单, 等等。所有这些局限性使学者们遭到越来越多的困惑, 阻碍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快速发展, 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低下, 这使思想政治教育者们忧心忡忡, 不断地寻找走出困境的办法。

二、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向

1.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主体间性哲学。

虽然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缺陷, 但在某些方面也有合理的部分, 所以我们不能对其进行简单的否定, 而是要对其进行“扬弃”, 充分克服主体性过强的局限性。胡塞尔认为主体间性是不同于主体性的, 主体性强调“自我”, 而主体间性强调“我们”。这里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包涵了两层内容, 一层内容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而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另一层内容则表现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等教育资料既是教育者的客体, 又是受教育者的客体。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都是主体, 第二个特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活动不是教育者的单向活动, 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活动。第三个特征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可以通过相互学习来促进双方的思想道德建设。

2.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论证。

(1) 从人和社会发展的阶段论证。在原始社会, 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 人与人之间必须相互依赖、相互团结才能生存, 而思想政治教育也主要局限在传授一些生存方法。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人们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知识与科学技术, 人们开始不断地通过改造大自然来实现某种目的, 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实现自己的某种价值。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者为主, 把受教育者看作客体, 受教育者仅仅是被动的接受教育者做出的安排, 因而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关照到受教育者的需要, 那么受教育者也就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并且在这一时期, 主体性发生了异化, 人们片面地强调人类的主体性, 而忽视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与共处,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及经济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现象, 摆脱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必须要在现阶段实现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 只有这样才可能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2) 从人的类本质论证。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 (1) 在这里, 马克思所指的这个特性, 不仅仅包涵生物意义上的本质, 更多是指人是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真正的类存在物, 人的类本质必然产生和存在于社会关系中, 也包括在生产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真实的、具有独立思维的社会人, 也具有人的类本质, 所以他实实在在地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 而且通过活动实实在在地创造着各种各样的关系。那么就不能像对待物一样对待受教育者, 而要把他当做正常的人来看待, 因为他也需要与其他人发生真实的关系, 与其他人进行合作, 实现人的幸福、价值和意义。过去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把受教育者看作是接收的“机器”, 完全不照顾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 这样一来, 必然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无法实现我国共产主义的教育目标。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把受教育者当作主体来对待, 以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为根本立足点, 使受教育者通过自己有意识有目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不断创造着各种各样的关系, 通过与教育者或其他受教育者的交往合作, 享受生命, 实现人的幸福、价值、意义。

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交往

1. 交往实践使得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得以真正实现。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的是“主体—主体”关系, 这种关系单纯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进行的, 只有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交往才得以实现。人生活在社会中, 如果不与其他人进行交往是无法生存的, 如果只单纯地考虑个体, 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 完全不理会他人的利益和需求, 那么人类是无法在社会中立足的。马克思认为:语言也和意识一样, 只是由于需要, 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 (1) 这也就是说, 语言和意识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进一步地加强了, 那么交往双方就可以从他人身上看到自我, 从而形成了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每个人都要真正意识到他人与我同等地位的存在, 真正把他人作为主体看待, 在共同交往过程中实现牢固的社会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交往的过程, 交往是社会性的人的发展源泉, 人们是通过交往来提高思想品德的, 也就是说, 只有通过交往, 主体间性才可能真正的实现。

2. 交往实践的发展使得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

实践是理论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交往实践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类的交往实践中,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不断地发展和进化, 使自身逐渐完善, 而每个主体地不断完善又顺理成章地促进了主体间性的不断发展。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交往关系中, 不同的交往形式影响着主体间性的不同实现状况, 在此过程中也就促使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和完善。发展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指通过交往每个主体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另一方面是指这种主体间性已经不是单个主体间性, 而是延伸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国际间的交流也更加地深入。那时就会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的:狭隘地域性的联系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通的个人所代替。 (2)

摘要:现代哲学是在扬弃了近代哲学唯我性缺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其核心内容就是主体间性理论, 现代哲学被称作主体间性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 旨在克服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缺陷, 充分发挥主体间性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而交往则是实现这一转向的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主体间性,哲学思考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3]倪梁康.胡塞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 1997.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篇1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对象主体性 意义

[作者简介]魏晓燕(1974- ),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西南昌33001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062-02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长期存在两种消极做法:一种是片面突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忽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另一种是片面强调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忽视了教育者的教育和引导作用,这都不利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的视界和受教育者的视界互相融合的过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应是“交互主体”的关系,即“我—你”的关系,二者都应平等、信任,双方应开诚布公地发表自己的建议和看法,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一方面,教育者要承认受教育者会因为受到其时代的影响,以及传统观念、知识水平、个人经历和经验的影响而形成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其中包含着错误的思想、道德观念,要采取相应的手段把受教育者错误的思想引向正确的方向,根据受教育者不同需要而产生的不同思想状况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取得受教育者的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也应理解教育者,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打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兴趣、爱好、目标以及目前自己的身心所出现的问题,当教育者出现什么错误的时候,应真诚实意地指出来而不是嘲笑理解。因此,只有在建立平等、信任并相互尊重的关系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展、变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指导,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研究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理的方法论基础,通过具有内在联系的全面教育和各种实际活动,确立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促进人的内在与外在、德与智、知识与能力、生理与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教育对象主体性的确立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观

(一)确立全面发展和主体性发展的教育目的观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当代高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良性互动提供了途径和方式的理论论证,而对人的具体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以及新的理论模式。首先,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过程理论,人的发展是人的主体性社会基础不断改善、主体意识逐步觉醒、主体性日益增强的过程。发展人的主体性、培育人的独立自主精神和独创精神是现代社会人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其次,我们当前所强调的“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其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发展的对象,我们必须在对社会关系的把握中把握人的本质,并在社会关系的变化中实现社会群体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统筹兼顾,高度重视和全面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正确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社会和个人的关系。

在当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念,把个体价值纳入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轨道上。人是社会的主体,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性发展对主体人的素质、能力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为社会主义培养高质量建设人才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是立足于当前社会现实的实践活动,所以,要以现实的社会和现实的人为基础,确立现实的客观条件和人们的主观思想认识水平,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不是仅靠知识的传授培养出来的,它受学生的具体活动的内容、形式所制约。笔者认为,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倡导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但是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并没有适时调整或者调整得不尽如人意,学校教育往往变成了工具教育、利诱教育。因此,在变革教育内容和组织形式过程中,要处理好做人与做事的关系,注意德育与生活教育、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在做事中教会学生做人;处理好个性培养与群体性(或社会性)培养的关系,在愉快、合作的情境中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处理好掌握知识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系,合理地编制、实施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处理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使之一体化,成为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场所,而不是课堂负担的转移地。

(二)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的命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价值和定位必将产生深刻的变革。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构建,应紧紧围绕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目标去构建,从而达到人与社会协调统一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协调统一,应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与人的内在个性潜能最大程度地协调发展;二是这种发展的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个人与社会协调的桥梁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的结合。因而,人的培养重在主体性的培养,它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

1.能动性是基本内容。能动性相对于被动性而言,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选择性。明确的目的支配着主体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达到目的的手段、方法、措施进行一系列的思索,形成一定的计划。在计划的实现过程中,将经历各种选择与困难,这就要求主体发挥个人的主见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从而实现目的。具有能动性个性特征的个体,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和活跃的状态中,他们能自觉地调动潜藏在自身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智慧和能力。

2.自主性是核心内容。主体性是相对于依赖性而言的,真正具有积极个性特征的人绝非依赖性的人,它意味着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这样的人,具有自立、自为、自强的品格特征,既是外部客观环境的积极调控者,又是自我意识的主导者;既能够认识自己和自己的主体地位,能支配和选择自己的前途与命运,又能自然而充分地显示个人的潜能、意志和魅力,表现出独特的能力和品质,最大限度地获得发展。

3.创造性是最高目标。创造性不仅是对外在事物的超越,也是对主体自身的超越,它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具有创造个性特征的个体,自尊自信,具有批判精神,敢于向权威挑战;能独立提出问题、设想并进行验证;有着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有细致和敏锐的观察力;对新事物很敏感,对发现新事物和创造活动有着强烈的兴奋感和情感倾向;敢于冒险,敢于献身。激发人的创造性是主体性培养的最终目的。

二、教育对象主体性的确立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保障

人的培养,决非一朝一夕的过程,它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和相关服务。人的主体性确立之后,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思想保证、环境保证、方法保证。

(一)思想保证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人的需要、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所以,我们也要以此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具有鲜明个性心理特征的活生生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绝非意志薄弱、情感脆弱、理智丧失、缺乏主见、盲目随从的个体,也绝非“单面化”和“畸形化”的个体。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人的需要出发,了解人,尊重并激发人的主体性,培养人的能力并使之发挥出来,从而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发展。

在主体性培养的过程中,既要防止“右”,又要警惕“左”。所谓“右”,就是思想保守,认为个性张扬冲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性”“原则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的维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纠正那种过分强化组织与领导、漠视甚至扼杀个人的虚假的集体主义,把人作为历史的要求和归宿,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发展人的全面能力。所谓“左”,就是认为有主体性的人就是个人主义、个人的自由主义和标新立异,就是与社会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思想政治教育要让人们明白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与个性塑造不是等同的;要让人们明白社会、道德、党性与个性塑造不是矛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体性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主体性是有道德的主体性,道德是有主体性的道德,任何离开主体性谈道德和离开道德谈主体性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我们所倡导的道德是为了促进人的个性充分正确发展的进取性道德,而每个人张扬个性、发挥能力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做贡献则是最大的道德。

(二)环境保证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鼓励人们做“出头的椽子”“出林的鸟”,还要为之营造出宽松、包容、健康、积极的社会氛围;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只要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不论多么与众不同,都要宽容;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同时,对不同的观点也要持虚怀若谷的态度,包容别人一些非原则性的错误,对别人不能责全求备,不能要求尽善尽美,做到兼容并包,以形成宽松、包容、积极、健康的氛围,从而促进个性发展。

(三)方法保证

要培养学生千姿百态的性格,需要因材施教的方法。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提倡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是,这种“因材施教”是在“统一”的要求下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达到统一与整齐的目的,为其统治培养听话和服从的个体,因此具有深刻的局限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因材施教”,既承认个体先天素质的差异性,更承认后天教育效果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通过“因材施教”,培养的是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个体,他们具有独立性、创造性。通过“因材施教”,所要达到的理想效果是“社会道德意识个性化”,即将作为间接、渐进、普遍性的原则转变为具体的、丰富的、个性化的信念、理想、守则,使之成为个人的精神支柱,转化为个人的行为。建立在这种思想指导上的“因材施教”,其针对的“材”不仅包括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还包括他们的心理、生理、需要、动机、情感、欲望等人格特征;它所实施的“教”不再是直接灌输、强制执行,而是真正从不同个体出发,对不同个性特征的个体进行不同的教育,将社会要求向个体需要转化,将认同的社会主体道德准则和规范转化为个体头脑中的品德观念,使社会道德作为规范,成为个体的道德愿望,内化为个性心理品质,保留于个体的心理结构之中。

[参考文献]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篇12

高校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形成了自觉性。学生的发展处于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他们处于青年发展时期, 正在储备知识的阶段, 他们也正处在由感性认识阶段过渡到理性认识阶段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有各种知识和各种信息供学生选择, 因此这个阶段对学生来说自觉地选择信息尤为重要。学生在不断提高自觉性的同时, 学校也要关注引导学生增强自主性的意识, 具有独立意识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在思想政治教育者正确的指引下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主价值判断理念, 并且运用于现实生活中。

当前很多高校学生在提高了自觉性和自主性后, 学校也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才能, 这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成长起来。当前我国迫切需要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然而对于具有创造性的学生来说, 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为学生的创造性和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发挥创造性的平台。

2 学生主体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首先, 由于教育环境的改善, 让很多学生产生了对环境的依赖性, 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都是通过依靠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来完成, 而很少发挥自主性去独立完成一项任务。这就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真正地与学生的学习建立联系, 更没有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接轨, 学生是处于一种被动的、消极的学习环境之中, 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和排斥心理,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需要帮助学生提高自觉性。

其次,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没有切实关心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 仅仅是通过一种简单的教育方式来完成教育任务, 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发挥主体性的积极性, 不断地消磨了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这个问题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普遍性, 它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最后, 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方面存在着漏洞, 虽然理论知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但是它没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众所周知,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理论能否被接受就要看是不是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不能适应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 那么会导致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兴趣度大打折扣, 也不可能有效的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

3 学生主体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首先, 教育者自身应有的主体性意识并不高, 究其原因如下:其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素质不强, 没有具备为人师表的品德;其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亟待改善;其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接受新知识信息的能力过慢, 现今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出现退化, 无法满足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其次, 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并没能够得到满足, 也没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意识, 这是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教育环境造成的。从管理体系来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方式过于科学化、规范化以及理性化, 没有关注大学生丰富的情感生活和主体性意识发展。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消极的社会环境、校园文化的缺失以及教育设施和开发力度不强等。

再次, 虽然目前高校已经开始关注大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发展, 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没有得到改革, 教育方法仍然是以灌输式和理论说教为主, 很少和学生交流沟通。因此, 对于一些陈旧的教育方法, 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引导性和认同性, 对大学生的教育仅仅处于单向输入的情况, 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学生主体性极为不利。

最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如今开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但是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意识仍旧缺乏。在教育过程中, 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缺乏交流沟通与信任, 这样容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不容易让学生主动接受。

4 学生主体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首先, 从宏观来看, 宽松自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能给大学生提供很好的自我教育和发展的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进行良好的互动, 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也要提升校园文化的德育职能, 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培养, 发挥校风德育的功能。此外, 还要创设一些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设备和场所, 加强对校园文化物质设施的投入, 以提升校园文化的精神层次。

其次,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 教育工作者主体性的培养应该是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其一, 全面了解学生的客观情况, 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与学生平等交流沟通,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其二, 抓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核心, 这是可控因素, 教育工作者要有创造性的设定教学情景;其三,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其他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是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 同时也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5 结语

最后,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建构正确的培养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意识。因此, 确立平等的教育观念, 能够满足学生对平等和自由的需求;引导大学生产生主体性的意识, 让大学生能够理性地分析自我问题和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辉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郑永廷.德育发展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6.

[3]钟万林.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素质的培养[J].高教论坛, 2006.

上一篇:建筑中水回用下一篇:智能程序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