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教学

2024-09-03

主体性教学(精选12篇)

主体性教学 篇1

摘要:目前高校教学改革中, 双语教学改革作为重头戏, 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大力支持。但是, 对于双语教学中的教学主体性如何界定, 将会直接影响到双语教学改革的诸多方面。我们认为, 应该从双语教学自身的模式出发, 充分考虑到师生角色作为个体主体的多样化特点, 对不同情况下的师生角色主体性做出不同的判定。只有这样, 才能发挥双语教学的优势, 使教师和学生受益最大化。

关键词: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模式,教学主体性

目前, 双语教学在各高校的教研教改中都被列为重点项目。如何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及条件下有效实施双语教学, 使其服务于广大师生, 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热门问题。而要突破制约双语教学改革的瓶颈, 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师资力量、配套教材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其中, 对双语教学中师生双方主体性的不同界定会导致不同的教学理念, 从而影响到双语教学改革的其他方面。由于双语教学本身的特点, 使得双语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体现出多样性、具体化的特点, 不能简单地把师生角色归结到某一流行理论譬如教师 (或学生) 唯一主体论、双主体论、主导主体论、复合主客体论、过程主客体论、层次主客体论等中[1]。双语教学中师生双方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及要求发挥各自的主体性, 使之符合不同模式下双语教学的特点, 达到教师和学生受益最大化的目的。

1 双语教学的现状及主体判定误区

双语教学是目前我国高等教学大力推行的改革方向, 是培养复合型、个性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必然趋势。双语教学作为新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 在2001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甫一出台后, 就得到了全国各高校和教学科研工作者的大力支持, 双语教学成绩斐然。所谓双语教学,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给出了较明确的定义:“双语教学课程是指授课课程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 (含50%) 的课程 (外语课除外) 。”在我国, 双语教学主要是指中英双语教学。双语教学不仅有利于中西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的融合和互补, 也能大大促进教师和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在专业知识、英语水平及能力素质等方面都得以发展, 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在教学水平上也得到极大的进步。

然而, 在看到成果的同时, 我们也要警惕目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体判定误区, 以及因此带来的一系列认知误区。

随着广大学者及研究人员对于教学主体问题讨论的深入, 我们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共识:教学主体不能单一地判定为教师或者学生。那么, 是否可以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双主体) ?或者是以学生为中心, 而教师降为“帮助者” (主导主体) ?实际上, 无论是教师 (或学生) 唯一主体论、双主体论还是主导主体论, 都是从集体主体的角度出发考虑的, 即从教师和学生这两类抽象角色的地位和作用出发探讨教学主体问题。但是, 集体主体是为了学术研究和理论的需要, 将无数个个体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来而形成的一个概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是个体主体在进行真正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而不是理论上的集体主体[2]。因此, 构建于集体主体基础上的各种教学主体论, 往往关注教师和学生集体的共同特征, 却忽略了实际教学中的个体主体具有独特的要求和个性。

尤其是在双语教学中, 由于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存在相互排斥和相互促进两种可能存在的关系, 在语言或专业能力没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条件下, 双语教学可能会使学生觉得非常地吃力。所以, 开展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具备相关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如果忽视这一点, 强制要求不具备条件的学生个体作为教学主体参与教学活动, 则会大大挫伤其学习积极性, 也为学生厌学、自卑甚至辍学埋下了隐患。

2 现有的主要双语教学模式

我国双语教学起步较晚。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存在差异, 双语师资力量缺乏, 教学方法及教材建设较落后等多种原因, 双语教学开展的程度不尽相同, 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目前, 我国主要的双语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四种[3]:

1) 滴注式双语教学。即把双语课程中的专业英语视作一门专业必修科目, 保证每天或每周的固定学习时间。即通过日复一日的“滴注”, 渐渐掌握专业英语。滴注式双语教学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属于双语教学的范畴。目前各高校在国际贸易等专业开设的商务英语就属于这一类。

2) 淹没式双语教学。即教师全部用英语授课, 汉语不属于教学语言。这种教学方法强制学生在课堂上接受英语语言, 对培养西方思维、掌握课堂内容等方面大有裨益, 但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及专业知识要求非常高。如果盲目地采用淹没式双语教学, 势必会使学生不喜欢甚至害怕双语课, 反而达不到双语教学的基本目的。

3) 过渡式双语教学。即一开始对学生进行部分或全部采用汉语进行教学, 等学生渐渐熟悉了专业词汇之后, 再使用英语教学, 其最终目的仍然是淹没式教学。在某一双语课程之前学生所上的普通专业课, 都可以理解为淹没式教学之前的过渡式准备。

4) 维持式双语教学, 即学生刚进入高校时采用汉语教学, 随着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不断提高, 可以使用两种语言交替进行交流。尤其在遇到用汉语都很难解释的专业问题时, 如果继续采用英语作为主要的授课语言, 就达不到双语教学的目标。也就是说, 维持式双语教学中汉英两种语言应不分主次, 交替使用, 互为主体。

由于我国不是双语国家, 英语学习及使用环境都受到诸多限制。在实际教学中, 滴注式双语教学被视作普通课程, 收效甚微;淹没式双语教学对学生和教师的英语语言和专业知识水平都有较高要求, 真正采用这种模式的高校也不是很多;过渡式和维持式双语教学比较符合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实际情况。所以, 在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普遍不高、教师的中英语言转换及平衡能力有待提升的情况下, 过渡式和维持式是较理想的双语教学模式。

3 双语教学中师生角色的主体性

正是由于我国双语教学存在着诸多模式, 不同的模式下又有各自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因此对于双语教学中师生角色的判定应该实事求是, 根据实际教学中的个体主体特征的多样化, 不断地进行调整。

教师作为集体教学主体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和媒介, 对学生的发展目标及教学过程等提出具体的规划, 创设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同时,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作为个体主体不仅要具备复合语言能力, 能够自如地在中英两种语言中进行转换, 而且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特别地, 在过渡式双语教学中, 教师更应该发挥主体性, 通过自身丰富的双语知识储备和课堂经验去启发和引导学生。此时, 教师的主体性也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做具体的分析。比如, 在做新单元课堂引入时, 教师应充分发挥主体性, 当学生对双语教学内容感到困惑茫然时, 教师应该调整中英文习惯, 尽量用汉语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如果学生有能力完成双语教学任务, 教师一定要“退居二线”, 承担起组织、监督、评估等次要角色, 把主动性让给学生。

学生个体作为集体教学主体有自己的个性及尊严, 主要体现在:对自己的学习发展目标及过程不断地探索, 并尽可能提出适合自己的规划和构想;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师、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同时, 在双语教学中, 每个学生作为个体主体, 更应该从自身特点出发, 做出一系列课前调整和准备, 才能真正在双语课堂上发挥主体性, 并获得良好的效果。比如, 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无法理解或消化某些英语表达时, 要主动地提示教师进行详细的解释 (必要时教师也要加入汉语表达) , 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如果教师采用了任务型双语教学, 学生要充分发挥主体性, 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参与, 顺利完成任务。

总之, 双语教学中师生角色的主体性都是以发展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为基本目标。因此, 两者在具体内容上存在“疆域”的重合。这也是由双语教学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教师的主体性在于如何发现学生的已有的成熟因素, 并以此设计双语课堂内容, 充分放大学生的主体性。当然, 平等交往和协商是解决两个主体性冲突的唯一有效途径。也就是说, 关键的问题不在于去培养学生个体的主体性, 而在于如何在具体的双语教学实践中, 不要去压制学生基于个体主体需求的主动性, 而在于解放学生个体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李长吉.教学主客体关系问题三论[J].上海教育科研, 2000 (4) :7-11.

[2]陈洁.论教学主体与交往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 :59-61.

[3]陈少华.关于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高教探索, 2004 (2) :41-42.

主体性教学 篇2

互联网

写作“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生产活动”[1],它的写作主体是驾驭整个写作活动的角色,从对客观世界的选择,到材料的谋篇布局、立意成篇,到修改推敲,无一不突现写作主体的机智与创造。综观近年的中考、高考作文试题或试题范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等,试题的内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与灵活,它要求写作主体摒弃陈规陋习,条条框框,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展露自己的人格世界。可见,重视写作主体的主体意识不仅是重要的,符合潮流,而且是及时的。要想切实提高作文水平,必须在写作主体的自我意识上进行培养。

一.唤醒“主体”意识激发写作兴趣

在一中学曾作过初一到高三六个年级的作文心理调查,让人吃惊的是,对写作感兴趣的只有15%,如何将学生从写作的惧怕心理中解放出来,笔者认为首先应先解除强加给学生的“指导”章法,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愿意写的事,以“我”为先,使他们的笔端流泻着活泼的个性。缘于“情”而作,为自己的真情,为自己的个性,基于这一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向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即“向生活靠拢”。日本语文界“生活作文”,美国的“作文题目不受拘束”正是作出的这种努力。学生崇尚真实,敞开心扉的袒露正是学生的主体意识觉醒历程。

德国哲学家斯普兰格指出:人的青春期是第二次诞生,而这第二次诞生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自我发现。即把探索的视线对

着自己的内部,发现作为脱离其它一切事物的一个世界--主观意识[2]。“开放生活,抒发性灵”的自由式作文正是将这种探索投之于笔端的展露形式。笔者曾多年致力于写作实践“开放生活,抒发性灵”的探索,在实验班级中,改变以前一学期写几篇作文的任务,代之以一本自己命名的“随笔本”。随笔本上内容不限,体裁不限,自己命题,字数在500字左右,以每天自己最想写的东西为内容,持之以恒的练习最终都让他们达成共识。学生唐雯波认为:用真心去写,很畅快,是倾诉后的一种快感,生活中还不能少了它。自由式作文实际上在学生不经意间保持了一定的作文量,即满足了文章的数量,又在对文章的提炼、揣摩中提高了质量。他们觉得自由式作文是他们倾吐心声的绝妙形式,四季变化皆可入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他们的习作中,不仅将笔触面向家庭、学校生活,而且向社会生活延伸。“一根鱼刺”、“一盘棋局”、“一次改选”、“一场战争风云”俯拾之间几乎都成了写作的素材来源。学会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的主角,表现生活的高手。

将他们汪洋恣意写就的“放胆文”(宋*谢枋语)与实验前的习作相比,他们习作中表现出的是真实的自我,真实的个性,他们不仅在思考自己的得失悲欢,也在忧虑国家的命运前途。他们学会突出自己的位置和情绪,把握写作的机遇,表现浓厚的写作兴趣。喜欢写作的人数从实验前的15%上升到58%,对写作兴趣一般的人数从45%降至29%,对写作持冷淡态度的人数从40%降至13%。

二.规范“主体”行为提高写作技巧

宋朝谢枋在《文章规范》里提到的“小心文”正是作文改革中第二步要求。它对字词篇章有更精当的要求,须再三斟酌,以求更好的效果。主体意识的觉醒,更新了写作主体的观念,开拓了写作新视野。但“放开写,让学生自由抒写。”并非只纵不收,教师在学生的“放笔”中,仍要悉心指导,担当好主导角色,引导学生在自由抒写之后,有进一步提高。如何指导学生作“小心文”呢?笔者认为可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专题讨论方面十四、五岁的学生正值青少年心理的迅速发展时期,正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心理上的断乳”[3],教师可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将作文的文法指导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作文指导专题。这些专题材料来源于教师的指导规范,学生的示范作文,媒体中传播的最新出现的资料,它们来自生活,来自学生,也来自书本,有其取材的新颖独特性,思维的严密性,“圣诞节前火鸡的遐想--评想象力”,“曹冲称象--说思维的独特性”,“成语故事新编--论据与论点”,“辩论会--论言之有理”。教师根据对象的不同层次进行分类引导,对症下药,为其步入写作道路奠定了基础。写作指导贴近他们,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对写作再深入的激情,成功地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

(二)个别交流方面

教师和学生对习作常产生评判差异,笔者认为教师和学生的评判差异在于第一:二者的评判标准不一;第二:二者之间缺乏平等交流,作为教师要消除这种差异,不必拘泥于自己品评文章的条例,索性放下架子,写下水文,体验学生的情感、兴趣。“与学生侃写作”也是加强师生交流的有效途径。交流分面谈和笔谈。面谈的形式常常是三、五人为一小组,选择一话题作谈话中心,指定一人为中心发言人,教师作总体指导。话题选自同学们感兴趣或共同存在的问题。同学各执己见,不同观点汇聚到谈话中,每人都多少领悟到一些,效果很好。笔谈形式多样,可以是师生对一阶段作文的审视定位,可以是教师写的“写作心语”。更重要的是,此种不拘一格的交流拓宽他们的思路,提高对自己文章和其他文章的判断能力。“我能写好作文”,他们写作的自信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挖掘“主体”潜能开拓作文视野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把儿童在教学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第二个水平叫做“最近发展区”[4]。当他不依赖老师独自完成任务时,第二个发展水平就转变为第一个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成了教学的重点目标。作文教学也不例外。当学生从“我想写”的发展水平进入“我会写”的第二个发展水平时,下一个“最近发展区”就进入“我还能写什么?”

(一)总体发展目标区

每一年级,实验班除了应完成的作文训练计划以外,还制订“总体发展目标区”。

初一年级:通过“剪报”形式,让学生学会“一事一议”,剪报的素材来自四面八方,学生饶有兴趣。通过“诗词我来读写”5分钟训练,让学生领悟诗歌美的意境。

初二年级:通过“剪报”形式,要求学生品评作品,在结构、语言等诸多环节欣赏其长处,设置“名人名言我来读写”5分钟,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也训练其思维的敏捷、缜密。

初三年级:通过“剪报”形式,要求学生觅得优秀作品进行鉴赏,诗歌、杂文,甚至是摄影,漫画都可入选。初三年级“我说热点”,让学生与时代同步,以敏锐的观察力参与世界的新浪潮。

(二)个人发展目标区

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与他们制定了“个人发展目标区”。这个目标区通过“课题小组”的途径实现。学生在学期初自由组合小组成员,由所有成员共同策划感兴趣的课题,成立小组,如“现代诗歌小组”、“科幻小说小组”、“鲁迅杂文小组”、“外国文学欣赏小组”、“演讲艺术小组”等等。整个课题完成是在教师的点拨下,由学生搜索资料,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到一学期结束,每一小组列出研究过程中阅读的书目,并交出课题组的论文或经验总结或调查报告。这种实践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对培养学生开拓、创造的自主精神也是有益的尝试。学生主动向课外拓展,自己的个性得以自由、和谐地发展。

经过几年的作文教改尝试,试验班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在市多项征文、作文比赛中,实验班级十几位同学获一、二、三等奖。在“跨世纪杯”全国作文比赛中,有二人获优秀作文奖。在省、市级各类报刊中,有二十多人发表习作。在中考中,学生以超出市平均水平十三分的语文成绩顺利进入高中,语文成绩在普通中学中位居第一。笔者多次获得作文比赛指导奖。注释:

[1] 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金华)1997.6《在激扬文字中重塑人格》

[2] 《青年心理学》(日)依田新主编知识出版社

[3] 《青年心理学》(日)依田新主编知识出版社

主体性教学 篇3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一、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法

在新课改理念中政治课必须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这是政治新课程实施能否顺利实现其目标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体现出来,而教学理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念不转变,方式、方法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方法不转变,理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因此,新课改条件下高中政治教学方式、方法必须改革。传统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满四五十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

二、教师转变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

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不应该只是满足让学生把握教材,更主要的是引导他们借助教材的学习来发展思维、情感和分析判断能力等。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让学生不断地修整自己的认知结构,掌握理解与运用政治理论的本领,提高认识世界的水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出来。所以,正确地协调与处理好教材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学,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关键之处。

三、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优化重点解读

政治学科的知识点与其他科目相比是相对集中的,所以,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首先应当明确每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同时在课堂的开始,也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传达给学生。这样传达的效果,就是产生了老师与学生间一种无形的互动,形成了老师知道教什么、学生们知道学什么的良好局面。

同时,教学目标要区别于课程导入,尽可能归结为这堂课重要的知识点,而不是对于课程内容有过多的描述。这样,既能激发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也能引导教师更好地安排课堂内容。

四、创新课堂教学思维,优化教学方式

笔者认为,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其首要出发点,就是授课教师对于课堂的态度和对于教学思维的理解。在如今教育发展的大形势下,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现在已经不能固守原来的教学模式——老师教、学生听。这种模式的转变,首先就要转变授课教师的教学思维,要发散与创新教学思维,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性地建设新思维的课堂。这种课堂不再是师生固定角色,而是在课堂上角色可以互相转换。在时间允许下,学生可以把他们对于课程的理解或是知识点的理解说出来,这样既能促进学生们主动思考,也能对授课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契机。总的说来,只有创新课堂教学思维,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打破固有模式,创新新模式,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新课改形势下,对于政治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的就在于使政治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实现教育理念的现代化,转变教师自身的职能。但长期以来,由于政治课远离学生实际,使学生普遍失去了学习政治的兴趣。传统的政治课教学认为只要满足了“让学生掌握一些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能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巩固”即可。也就是说,不但要让学生学到政治理论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这些知识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现象,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问题,用自己的实践去改变行为。要授之以渔,不要授之以鱼。

五、培養课堂教学氛围,优化互动模式

上文已经提到过,授课教师创新思维,优化教学方式,会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但思维与教学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固有模式已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这种思维转变过程中,授课教师要着重培养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总的说来,要在课堂上形成一种“老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的局面。但这种局面是需要长时间构造的,尤其是学生这一环节,面对高中政治知识点的单调与其他课程的压力,学生极易成为被动接受和不得不接受知识点的局面,失去学习的主动性。所以,调动这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是依靠某一次的课堂提问或是偶尔的互动,而是要每时每刻地进行教学互动。而教学氛围,就是提供这种教学互动的基本保障。授课教师应当形成一种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这种风格应当尽可能让学生们接受并逐渐熟知。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和谐的课堂是流动变化着的。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是使课堂教学富有变化、富有激情的关键。而这种点拨不是即兴发挥,也是精心设计的结果。可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和谐的教学活动,师生双方都能产生求知的愉悦,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体育教学中主体性教学模式再探 篇4

一、体育教学主体与主体性体育教学的内涵

1. 体育教学主体

主体与客体是同属于认识关系的范畴, 一般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是指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 其表现形式有个体、社会集团等。从教育学的观点看, 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体育教学是以学生身体参与为特征的教育活动过程。这个过程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人, 包括学生和体育教师。教师和学生是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具有能动性的两个主体, 其中教师既是主体, 也是指导者。所谓主体性是指人在对象性活动中所处的态势而表现出的功能特征, 主要包括能动性、社会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育主体性是指主动适应社会, 培养主体性的人。而体育教学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和体育教师自主、能动等特性的总和,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对于体育教师而言, 既要接受体育教学决策者的教学安排, 又要对自己的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主动的创造, 把体育课程经过加工后传授给学生, 为学生学习创造条件。因此, 体育教师在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同时, 也促进了自身主体性的发展。

2. 主体性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中的主体性主要指体育教师和学生是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的两个能动主体。而主体性体育教学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 它是教师、学生、课程内容及场地器材之间的双向对象化活动。教师以课程内容、场地器材和自身为对象, 要熟悉教材, 合理地利用场地器材, 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主体内在结构, 并通过教学模式外化出来供学生学习;而学生则以教师、课程内容、场地器材和自身为对象, 并将这些对象内化为自身的主体内在结构。这两个方面是双向对象化过程。但课程内容和场地器材属于被对象化, 是教师、学生对象化的内容, 也是教师和学生主体性增强的条件。第二, 它是由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有机耦合而成。在教学活动中, 体育教师是整个教授活动的设计者、执行者和管理者, 而学生、教授内容及场地器材是其改造的对象, 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 只是学生属于有主体性的主体。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建构。值得一提的是, 主体性体育教学建构教师的主体性, 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在于建构学生的主体性。第三, 主体性体育教学活动主要表现在具有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师和学生。它是教师和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过程, 也是教师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得以发挥的过程。

二、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的定义及理论基础

1. 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的定义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参照的标准样式, 而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目前, 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定义比较多。比如, 有学者认为, 体育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 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结构;也有学者认为, 体育教学模式是一定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 按照一定原理设计的一种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教学活动模型, 等等。这些体育教学模式的定义几乎都涉及到体育教学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 都强调以一定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为依据, 强调模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此笔者结合体育教学中主体及主体性的内涵的认识, 认为, 它是指体育教师通过创造一定的教学环境, 启发和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主动地认识和实践体育本质的一种教学活动结构体系。

2. 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每个教学模式都有其内在的理论基础, 它为教学的成功起着奠基石的作用。具体而言, 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现代体育课程论、心理学及教育学理论等。首先, 现代体育课程论基础。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以一定的课程理论为基础。截止今日, 课程出现了学科中心课程论和人本主义课程观两次世界性的变革。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技术教育思想正是学科中心课程观的反映。在这种模式中, 缺乏体现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的意识。而人本主义课程观强调在以人为本核心理念下, 注重学生的健康水平,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从课程结构、内容、学习方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由此可见, 体育课程观从学科中心课程向全面发展的人本主义课程观转变。这一课程观是构建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次, 现代教学论基础。现代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知学派理论、情意交往教学理论等。这些理论共同之处在于对教学中“主体性”的追求。在此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这一建构过程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 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源, 通过建构的方式获得。而知识构建过程中, 强调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策略, 同时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励学习主体者。

三、体育教学中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实施

体育教学模式是有相对稳定的系统结构, 需要一定的构成要素。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教学指导思想。新课程改革, 提倡的是“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强调培养学生个性及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这种体育教学思想是“以人为本”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反映。第二, 教学目标。现代体育教学目标除了传授学生运动技术、技能外, 注重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强调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目标体系包括运动参与、技能掌握、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等五大领域目标。第三, 操作程序。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应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第四, 师生关系。学生主体能力的发展取决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其中, 师生关系的和谐及生生之间的多极关系至关重要。第五, 教学条件。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条件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教学中生生间、师生间相互交往和影响, 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全面发展。

从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的角度看, 体育教学应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 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传统以“讲解一示范一练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一定程度上把师生看成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因此, 学校体育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授课形式, 注重教学活动的多向交流。发展和提倡“个别化”或“个性化”的课堂体育教学模式, 实质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以填补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缺陷。

在学生自主性体育教学模式中, 学生的自主性表现在独立的主体意识与自我能力方面, 同时对体育活动能进行自我调控, 并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和实践体育。发展学生自主性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有问题解决与活动开展等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

该模式以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主。问题解决式体育教学模式主张通过体育教学, 使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方法, 为终生体育服务的教学模式。问题解决体育教学模式大致经过问题提出、集体讨论、验证学习及总结提高等阶段。其中, 问题提出要有较好的问题情境, 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 这样才容易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欲望, 提高学习积极性。比如, 在学习跨栏知识时, 教师可以设置“什么是跳栏和跨栏”、“快速跨过栏架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跳栏、跨栏的美学意义与价值”等,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体验与讨论阶段。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够增强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堂活动式教学模式

所谓活动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具有教育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 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思考, 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个性等全面发展。体育活动具有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功能。因此, 将活动教学引进体育课堂, 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意识。课堂活动教学模式的实施应从几个方面进行:第一, 共创氛围, 师生共同设疑问,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 探求新知, 解疑答难;第三, 理解运用, 培养能力;第四, 激励与及时评价。活动体育教学要保证学生有充分发展的时空, 体育教师只有精心选择体育活动的材料和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 才能实现体育活动的最佳教育效果。因此, 体育教师要事先搞好教学设计, 注意体育游戏在这一模式中的运用, 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促使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3. 学生创造性学习教学模式

创造性是学生自主性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 包括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以探究式训练教学模式为主。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主动学习, 以获得体育知识与身心发展的一种体育教学策略。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有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内容, 在实施过程中特别要重视学生的“体验”,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以改变学生的自我认识、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探究训练体育教学模式分为呈现疑难情境、提出假设、得出结论与总结等三个阶段。在探究训练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有力促进者和合作者, 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材和学习内容, 做到难易适度, 便于学生学习把握。

4. 学生主动学习式教学模式

主动性是指学生用已有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认知结构去主动地学习, 从而实现主体结构的建构。根据主动性的内涵, 它包括“非指导性”和“暗示”两种教学方法。

“非指导性”教学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一个代表, 强调人格、情感因素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非指导性”教学十分重视人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体系在学习中的作用, 认为学习是个人获得最大潜力的独特途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反对传统教学中教师将知识传授于教学活动的核心地位, 而是强调用间接的、不命令的启发性的形式去教学。然而, 构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需要教师掌握非指导性的技巧, 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反应。非指导性教学包括几个阶段:第一, 确定帮助情境;第二, 探索发现问题;第三, 发展洞察力;第四, 计划与决定;第五, 整合会谈。体育教学中所蕴藏的巨大的人格教育功能, 在非指导性教学中, 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 尊重学生, 帮助学生设立目标及实现途径。由此可见, 该模式是以“学生能动性”发展为主要目的。暗示教学模式是利用暗示手段加速学习进程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以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主张教学要通过暗示、联想和想象及音乐等方式, 充分挖掘学生潜力,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行学习。体育教师使用暗示教学模式, 必须坚持几个原则, 即愉快而不紧张原则、有意识和无意识统一原则、暗示的相互作用原则等。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运用暗示教学, 主要有体育隐性课程暗示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身体语言暗示 (仪表暗示、手势暗示、表情暗示、身体姿势暗示等) 、言语暗示及错觉暗示等。暗示教学模式必须有优美的教学环境与场地、器材和高素质的体育教师, 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牧华.主体性教学模式刍议.天津教科学报, 2000 (6) .

[2]邓泽军.教育学主体性教学模式探索——教育学教学如何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 (9) .

[3]刘次林.论主体性教育的实践品质:开放性和自主性.南京师大学报, 1999 (3) .

[4]倪依克.主体性教学与体育教学方法改革.体育学刊, 2002 (6) .

[5]高闰青.试论主体性体育教学的实施.教育探索, 2004 (7) .

[6]王顺堂.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 .

主体性德育教学模式探究 篇5

主体性德育教学模式探究

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无论从培养目标,内容及方法上均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在德育教学中注入一种新的.模式--主体性德育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的充满主体性、创造性、合作性,并能肩负起社会责任的人.

作 者:余彬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郑州,451150刊 名:黑龙江史志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HIZHI年,卷(期):“”(7)分类号:G41关键词:德育教学模式 教育者 受教育者

谈政治课教学的主体性教学法 篇6

主体性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界提出的基础教育新思想,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具有浓厚人文精神的课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引导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可见,培养学生“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是其主要目标之一,其理念与主体性教育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真正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实施主体性教育,需要国家、社会、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但学生能否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社会主体,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主体性教育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二、师生平等形成互动效应

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用以人为本的理念统领教学关系。首先是师生关系,要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我们必须将师生关系定位为“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让“讲台”成为师生课堂民主、平等交往的“平台”。这就需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依据学生的志趣、才能、资质和特长,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猜测,大胆质疑,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甚至是异想天开,而不是扼杀、摧残。

当然,强调民主平等并不是要求教师“退位”。相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更要坚持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的关键在于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艺术(含评价艺术)的把握,能适时地因势利导,引导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把教转化为学,以引起学生的主体参与。

三、教学内容要主体统一相互结合

教师在分析课程内容的同时,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要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体现课程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主体要求,尽可能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学习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新课程教学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高中生群体;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从社会生活,特别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生活中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藉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和思维,从而加速学生主体性的成熟,缩短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期。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教材这个主体媒介所进行的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往返流动、交互传递获取的过程。学生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参与程度如何,除了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等诸多因素以外,还受制于课堂教学的知识的落差,即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量与学生可能接受的知识量之间的比差。教学内容要有梯度,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愉悦,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主体性,在活动中表现出主体性,活动是影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教师要通过创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影响学生主体性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因素达到优化,使各种不同的活动形式和决定着它们的诸多条件相互促进、紧密结合,进而主导学生的身心发展。

思想政治课程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因此,教师备课时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寻找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内容,并对合作学习的对象分组、过程要求、激励策略等进行设计,以确保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

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业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突出多样性,同一教学内容可以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供学生选择;突出开放性,作业的设计要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放眼社会,把政治学习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加强知识性作业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突出合作性,如以小组为单位,出政治小报或专题黑板报等;此外,还要突出实践性。

谈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 篇7

一、当前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实施的现状

1.教学中应试教育影响较大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前提的情况下, 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的实施仍受约束, 不够灵活, 缺少创新.尽管很多教师在教学中, 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要求学生大胆提问, 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收效甚微.

2. 学生问题意识不强, 主体能动性较差

古往今来, 教育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古人云,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强调一个“授”, 此类深厚的国粹文化使广大教师从骨子里融入了接受的概念.而在具体数学教学中, 教师过分强调课堂纪律, 尽管教师注重问题引出, 以疑激思, 但不少学生依旧是被动参与, 因此, 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 也不善提问, 有的甚至不敢提问, 无疑可问.

3.教师的引导作用未得到落实

数学主体性教学, 是以学生为主的, 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和引导作用.然而实际教学中, 提问、发疑、释疑往往都是教师“一手包办”, 学生思考空间不足, 即使有的学生, 教师一讲就懂.由此可见, 要想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另外, 还必须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二、运用主体性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1.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要想充分发挥主体性教学的作用, 就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 进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鼓励学生勤学多问

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需要勤学多问.要想充分发挥主体性教学的优势, 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引导学生勤学多问.另外, 教师对学生所提的问题, 首先要肯定, 然后耐心解答.例如, 某老师在讲授f (x) =ax4+bx2+c>0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a0b0c0{a0b2-4ac0时, 不能单纯要求学生记忆, 还要询问学生有没有什么不懂的, 结果很多学生在思索一番后对{a0b2-4ac0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时教师首先肯定学生提出疑问的学习态度, 然后针对学生的疑问, 进行正反论证.这种以提问方式进行的学习,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也有利用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盲点.

3.完善教师的引导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因此, 为了完善教师的引导作用,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了解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以及本班学生个性特点.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结构与逻辑顺序, 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分成多个层次, 使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具有逻辑层次.例如, 在求解y=x2+1x2+2的值域时, 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利用之前学过的分离常数法解题, 接着引导学生从另一层次思考x作为自变量, x2≥0, 将x2平方看成一个整体, 求y的值域, 然后再让学生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并引导学生总结.这样的引导过程, 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思索与探究,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总结

小学数学主体性教学探讨 篇8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常常将知识学习当成教学任务的重点,“填鸭式”地将知识塞给学生,完全不顾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这就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学生是课堂的主导者,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知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其应该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去创新与展现自我。创新教学形式是落实小学数学主体性教学的有效手段与方式。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摒弃 “填鸭式”教学方式,用“引导式” 教学形式,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依据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认清自身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和热情。在教学中,教师在科学、全面地分析教材知识后,应科学设计教学模式,借助恰当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逐步引导他们认识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的关系,让他们明白数学学科的重要地位。

素质教育背景下,苏教版小学数学要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应充分信任与尊重学生,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自信心,顾及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地参与知识的交流与探讨。借助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小组协作等形式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生理与心理发育都不成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较为缺乏。而与语文等学科相比,数学知识显得更为抽象,假如学习方法不科学的化,往往会使小学生有挫败感, 不利于其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借助趣味感十足的导入将学生兴致勃勃地带入课堂,可借助趣味游戏等形式吸引学生,使其能集中精力参与学习活动,最终培养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尚且处于求知的敏感时期,他们对周围很多事物都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教师的科学引导不仅可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促进其智力发展,使得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有趣的情景教学及合理的教学设计,都可将抽象、乏味的数学学习化解掉,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形象、更具体。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只有使小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其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学习知识、创新思维、提升能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并主动为其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创造有利条件。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应以长辈的姿态关爱自己的学生,以朋友的角色与其主动、平等交流,使小学生能时时处处感受到教师尊重、信任自己。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师生互动的作用,积极拟定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其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随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他们更愿意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并使得自己的主体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三、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也是其学习知识和创新思维的过程。 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激励他们勇于提出问题, 逐步培养他们创新思维和洞察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的获取与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有密切联系,很多著名的学术家、发明家都是在不断的思考、 质疑、探究中才找到问题答案的。因此,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展开思考,在思考中创新思维,并最终获取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小学生在长期的创新思考中必定会转变自我思维方式,这对小学数学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构建有着积极重大意义。学习数学学科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归纳能力,使其在已习得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的问题新兴创新思维,进而不断获得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苏教版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数学性质及公式原理,他们大多都有共通之处或者类似点,只要教师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大胆探究,就能在不断思考中寻求到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使小学生掌握了一些数学学习规律,还能让他们在成功体验中不断创新思维。

主体性体育教学初探 篇9

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实现从传统教育观念向主体性教育观念的转变, 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主体性教育理论。如果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将会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 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素质为核心的新的教育思想, 是一种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宗旨的教育, 它与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完全一致, 也必将会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

主体性体育教学的实质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 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指引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 具体表现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性体育教学的实质就是树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学中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从事体育锻炼;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学有所成, 学有所创, 让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2 主体性体育教学的特点

2.1 确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体育课中实施主体性教学, 必须首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备课、授课和课后辅导要以学生为中心, 为学生服务。同时,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立性,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做到区别对待, 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主体性教学这种方式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2 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为重要。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的目的不只是教会学生体育, 而是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因此, 主体性体育教学应当重视学生体育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 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 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2.3 重视教与学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来设计和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全身心地投入, 教师进行引导、指导和督促。因此, 在主体性体育教学中, 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样才能在教与学的双边关系中调动两者的积极性, 以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2.4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 在主体性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从而使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3 主体性体育教学的实施

3.1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既是教学的主体, 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个体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 如学生对每个项目的爱好不一样, 对同一项目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等。因此, 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 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3.2 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实施主体性体育教学活动中, 教学方法应该是丰富多样的。既要重视学生的学法, 又要重视教师的教法, 两者要紧密联系在一起。要采取多样性和形式多变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 认识到体育的价值,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3 因材施教, 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基础知识参差不齐, 个性有很大的差异, 对体育项目的爱好也不一样,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 做到因材施教, 采用分层分组教学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施主体性体育教学中要重视体育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方法, 加强对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3.4 引入心理健康教育, 增强主体的自觉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对不同类别的体育项目和不同难度技巧的掌握, 尤其在难度较大的运动技能学习中, 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比较大, 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心理上的指导。因此, 体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 掌握心理调控的方法和技巧, 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控制自己, 从而增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 达到主体性体育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洪波, 马玉朝.再论主体性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0.

[2]李利军, 董亚臣, 宋克勤.简论主体性体育教学[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5, 1.

[3]丁香.论主体性体育教学[J].南平师专学报, 2001, 4.

[4]高闰青.试论主体性体育教学的实施[J].教育探索, 2004, 7.

[5]郑春梅, 王杰.主体性体育教学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4, 5.

主体性教学 篇10

一、精心设计, 为实施课堂主体性教学作准备

1、首先是教学模式的设计

任何教学模式都会涉及到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教学方法运用的合理与否, 会极大地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初中学科教学的设计运用中, 教师应着力于从设计学生的活动出发, 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和学科知识的内容, 调动学生参与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根据学科的特点, 创设教学情景,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互动的课堂知识探究、发现, 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得成功和快乐。

2、其次是教案的设计

教学的具体设计和开展过程体现在教师的教案设计中, 要落实哪些基本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素养, 都要通过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活动来实现。这要求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心理特点、思维品质及生活环境等因素, 通过对教材深入分析, 将学科的知识内容性有机地融合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活动中。

二、精选教学方法, 做好主体性教学的实施

1、课堂教学中注重形象直观性、

启发性、独立性

(1) 形象、直观性: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所以, 课堂教学必须针对初中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识特点,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 多以实验演示为基础, 让学生对自然现象有充分的感受, 为启发学生的探究发现作准备。对难以演示的, 要以形象的描述或相关的简易演示, 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 在思维上的产生迁移。

(2) 启发性:不同的学生, 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生活背景, 具有不同的个性。其学习的思维品质及学习的兴趣是多元化的。每个学生对具体的自然现象学生的认识, 一方面都较流于表象, 又另有其独特的视角。所以学生对事物的认识, 需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通过持续的、循序渐进、去伪存真的认识过程, 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引导, 启发学生去发现科学的原理, 学会科学的学习思维方法。

(3) 独立性:作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能够独立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 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 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 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所以, 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经验的丰富, 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 人能有目的地去发展自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2、习题教学中注重客观性和生活性

科学离不开生活实践, 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不应该脱离生活的实践。模型化、抽象化的理论习题, 脱离生活实践, 缺乏开阔的生活气息和背景, 容易挫伤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所以在习题教学中, 应贴近学生的生活, 努力从生活的实例出发,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从生活实践中抽象出知识理论。

3、实验教学注重实践性和探索性

青少年学生天真好问, 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渴望, 他们学习的最初动机在于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因此, 教师应针对科学实验的特点, 激发学生对自然界奥秘的好奇心, 和求知欲。

如教师在“物体沉浮条件”演示实验中, 先把一只鸡蛋放入一杯清水中, 出现下沉的现象, 在清水的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盐, 鸡蛋慢慢地浮起来了, 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 渴望知道产生的原因, 进而进行“物体的沉浮条件”的教学, 将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好奇心, 转化为对知识的主动探究, 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课外教学活动是主体性教学的延续

课外教学活动是主体性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 是主体性教学的广阔天地。主体性教学本身具有开放性。开放性的社会需要开放性的人才, 而开放性的人才需要开放性教育来培养。所以我们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 要把学生从课堂引向广阔的课外实践, 通过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 丰富学生的知识, 开阔学生的视野, 活跃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从而加速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成熟过程。

结束语:

总之, 活动是学生主体的发展的载体, 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学科中实施主体性教学, 始终要以调动学生参与各类学习活动, 促使其主体得到良好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 主体性教学就是通过创设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对主体的学习活动进行优化组织、规范、和引导, 使学生通过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参与各类教育活动, 得到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 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初中课本八年级:《科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年[1]初中课本八年级:《科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年

初中政治教学主体性研究 篇11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自主学习,自觉探索

以往的政治课上,教师大多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以讲授知识为主要任务,以学生听懂为目的,只强调自身的发挥,不关注学生学习的动力的大小,不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和形成。将中学政治课堂变成单向的灌输,根本无从谈及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这不可避免地造成政治课的空洞、乏味,缺乏吸引力。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切实改变教师的授课模式,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和形成。教学过程应该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应该体现学生认识的发展过程。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更加积极还是消极?对学科学习的自信心是更加强烈还是弱化?教师必须用眼神去关注学生,用“心”去与学生交流。以自己满腔的热忱、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用自己的语言魅力,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探求未知。我们不能把教材的基本结论先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论证展示出来,那样学生掌握的只是教条;我们也不应该要求学生盲从教师或书本内容,那样培养出来的只是教条主义者。我们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寻找、收集论证自己观点的材料,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用课前自己收集的相关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据”。

第三,选择适当的授课方法。在师生学习共同体中,教师既是课堂的调控者,又是教学的引导者。在指导学生探求道理时,要把握初中学生身心的特点:易于把握感性强的知识,而对于理性的知识接受能力较弱。因此,对于初中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应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如图片、多媒体,不适宜用复杂的逻辑论证。例如讲述初一第五课《敬人者 人恒敬之》前,可让学生收集两组材料,一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尊敬别人,受到人们的敬重;另一组是生活中不注意尊重别人的人,人们也不愿意和他们交往。这样直观地懂得应该尊重别人。

二、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增强“情感”的感染力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是无所不知的万能者,而应成为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分享探求未知过程的学习的伙伴。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就应努力促进师生间以及同学之间的交往,用真实情感去引发师生间、同学间内心深处的“共鸣”,以达到“情感”的升华。

第一,感染力大小与教师的师德有着直接的联系。初中生情感丰富且易受感动。我们应该用什么去感染学生呢?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我们要用自己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教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讲的道理不是骗人的,接受老师的教育有利于自己的终生成长。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做到“为人师表”。

第二,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及生活中的情感因素。初中政治教材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也蕴涵着较丰富的情感因素。如,初三教材第三课中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图片、香港澳门回归的场景,都是我们激发广大学生爱国情感的好素材。学生的生活中也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如,学生中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我们完全可以充分的用此点燃学生内心的正义之火,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第三,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创设情境的手段多种多样,既可以通过简炼、生动的语言,也可利用小品、辩论、录象、挂图等活动或媒体。例如,我在上初一第七课《让人三尺又何妨》时,要求学生对书中的“小季的犹豫”的事例用小品的形式进行演绎,学生通过表演前的精心准备、表演时的情感体验、表演后的总结和思考,对同学间的宽容和谅解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促使学生自觉养成宽厚的美德。

三、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任何实践总是在一定的认识指导下进行的。人的道德品质总要“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而这正是衡量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既可以更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能有效的实现政治课的“导行”功能。

第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小处着眼,小事入手,激发动机,使他们乐意自觉去做。如在讲到书本《人格不可辱》时,给学生说明,人格往往通过姓名和名誉体现出来。我就要求学生身边小事做起,不随便喊别人的“绰号”,既要珍惜自己的名誉,又要尊重别人的名誉;既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又要尊重别人的人格尊严。这既结合了书本知识,又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取得了实效。

第二,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制定明确的行为公约。组织学生根据书本内容,结合实际,共同讨论并制定相关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实现“导之以行”的目标。例如,为了使学生对班级尽责,我在上初一第一课《我们的新集体》中的“优良的班风我们自己创”时组织学生讨论一份《班级公约》。这种规定是学生集体讨论的结果,他们不仅乐于接受,而且愿意按照这些要求去主动实践。

第三,激励学生在课外行为实践中创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己的认识。在课外实践中,应该鼓励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书本知识是指导而不是教条,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材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

主体性教学 篇12

一、主体性教学的界定

主体指的是从事社会活动的人。主体性就是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 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性是主体意识、主体参与、主体思维和主体发展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不是无限的张扬, 它要受到客体的制约, 人的主体性发挥到什么程度, 取决于主体所处的具体的活动背景和主体本身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以及客观环境和外界能够提供的条件。教学活动中从事教学活动的是教师和学生, 其主体性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特征, 即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本文所界定的主体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学习、创造学习的过程。它是相对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而言的, 它强调以学生为本, 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摆在教学的首要位置, 学生作为主体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角,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其核心是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培养学生自主求知、自主发展、自觉创新的能力。

二、主体性教学的特征

1. 主体参与的主动性

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是自身学习的根本, 也是自身在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挥的最基本的要求。而学生的这种自主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对学习有一定的兴趣;抱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求知的态度, 能够积极自觉地去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在学习中能够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 分清学习重点, 对整个学习过程有一个大体上的把握;能做到主动交流、主动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各种练习、主动完成作业;主动检查学习结果。

2. 主体参与的独立性

学生主体参与的独立性, 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掌握主体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性是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核心和根本”, 只有学生主体具备了学习的独立性, 自主思考, 才能在学习中体会到由自己独立完成任务的成功感。这种成功的学习体验会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参与中持久保持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参与的独立性体现为:充满信心, 依靠自己的能力主动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知识, 能够独立地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领悟并掌握;主动地对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疑惑和不解;不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 主动参与同学之间的探讨, 踊跃发表意见;灵活选择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主地安排课后复习活动。

3. 主体参与的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学生摆脱常规性思维方式, 不受具体情境、传统习惯等的影响, 跳出来发表新见解, 提出新想法。学生主体参与的创造性是在主体性学习中占有最高位置的要想养成这一良好学习习惯, 就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多思考;对于相同类型的问题, 不满足一种解决方法要学会“一题多法”“一法多题”;思考问题的方式, 要从多个角度观察, 寻求新的解题方式;看问题不能一成不变, 对不同的事物采取不同的看法。

4. 主体参与的主导性

主导性是对教师主体而言的。“正确的导”和“主动地学”通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学生的主体性而没有教师的正确指导, 是一种无序的课堂。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善于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规律性启发、诱导、讲解、训练和指点上, 以便使学生积极而高效地掌握知识、提高自身才能与修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以及学习的效果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好坏的主要标志。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得好, 学生主体参与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三、主体性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作用

1. 强调数学知识的真正应用, 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很长时间以来, 由于数学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 因此总是被学生认为是非常抽象的、枯燥的和让学生们害怕的学科, 在接受数学知识上学生只能是被动的, 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改变这种现象,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 应该以数学课本为基础, 同时也不能被课本所局限, 结合学生的实际, 有选择地增加学生能够接受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并收集这些问题, 编排实践活动, 让学生根据活动中的有关材料, 自己创设问题情境, 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更让学生从这些活动中慢慢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2. 着力培养学生数学自信心, 挖掘学生学习潜力

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就应做一个领航人, 领导学生自己去学习, 去思考, 去探究, 而不是一个演说家, 只会说说, 却无法用到实处。例如, 在教学“面面垂直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时, 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看完书后问学生:“面面垂直的定理是什么”, 有学生抢答:“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那么经过一个平面内一点的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必定在第一个平面内。”打出幻灯, 要求学生判断以下哪些是面面垂直。学生就很容易判断得出结论。学生你一句, 我一句, 大家互相补充, 课堂也变得生动起来。其实在这节课堂中教师没有多讲这些内容, 但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讨论就掌握了, 而且印象深刻, 不易忘记,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学、概括的能力, 培养了理解、表达能力。

此外, 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要引导学生争论、辩论。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的治学标准总是以严谨的教学秩序为主, 在这种严肃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对学习的兴奋被遏制, 压抑着学习的冲动和发现,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只能是被动的和机械的。其实, 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 而更多是在积极发言和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作用被抑制住了, 学习的兴趣也就自然消失了, 因此本有的学习灵感也就消失了。当然, 有时学生的表达不那么完善, 这是很正常的。这时, 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帮助学生树立学数学的信心, 挖掘他们学习数学的潜力。

3. 灵活运用教学评估, 培养学生成就感

学习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确选用合适的教学评价对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很重要。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详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 根据具体情况来调节自己的教学方式, 给予学生积极赞扬的评估, 以激励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考试得高分不再是学生和家长的目标了, 而是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考试之外, 还可以在动手实践和口头表达方面对学生进行奖励性的评估, 通过这些评估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成长。在进步中, 焕发出更高涨的学习热情。在成就中, 明确日后学习努力的方向。在表扬中, 培养学生自信。让学生在评估中, 选择好的学习方法, 得到更好的学习。

4. 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 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都不是天生的, 虽然和学生的天赋有一定的关联性, 但主要还是靠后天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因此,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 在努力开发和培养学生内在潜能的同时, 要重视创新潜能的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主要体现在如何创造性地学习数学知识, 以及如何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的数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 在进行主体性教学时, 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保护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不断求新、求异的想法, 大胆地进行猜想、以及联想, 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5. 改变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一个班学生数学水平良莠不齐, 即使是同一节相同的内容, 每个学生的认识与感受也不相同。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应该追求完全统一的标准, 而是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把课程的进度安排得错落有致, 以整体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不同的学生。用这种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以及不断创新敢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郭文安, 王道俊.论教育的主体性思想及教育的规律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版) , 1991 (4) .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吴丽霞, 张金良.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若干策略.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 .

上一篇:开展学生健康教育下一篇:大型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