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主体

2024-06-20

教育教学主体(精选12篇)

教育教学主体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 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展, 即怎样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正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问题。

外语是人类知识的载体, 它对智能的开发作用不可忽视, 它更可以促进人们交际能力的发展。当前, 小学英语课在很多方面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 如在目标上,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教法上力求多样, 并能从视听入手, 进行听说训练, 教学过程强调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有一定的层次性等等。但仍旧存在着不利于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问题, 如: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层次性, 教学要求“齐步走”, 致使部分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上掉队, 过早出现两极分化, 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造成障碍;在组织教学活动方面注重形式, 学生参与的深度不够, 效益不高等等。为此, 广大教师要进一步更新观念, 从基础教育的大教育观出发, 把英语教学的基点转移到人的素质培养上来, 在英语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知识, 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要着眼于人的发展, 在课堂上更好地创造条件, 让学生的主体性焕发出来, 以提高教学实效。

二、对主体性理论的认识

主体性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说:“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属性”。教育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 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很多专家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来概括主体性, 其中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 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 能动性侧重于主体能力, 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参与, 创造性是人的能动性、独立自主性的集中反映, 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现代社会的开放、发展要求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使其具有主体性是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们面对的小学生是处于生长发展过程中的儿童, 他们的主体意识、主动作用于客体的能力都相对于成人较弱, 应该说是一个发展中的主体, 待进一步开发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是需要培养、提高和引导的, 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因此, 我们把启动人最本质的属性——主体性作为我们落实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 努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着力点, 在英语课教学这一主渠道, 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三、教学实践的途径与策略

1.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把学生看做是简单的认知体, 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 让他们懂得教师只是他们的疏导者和助学者。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中走出来, 把自身当做认识的对象。

经调查研究发现, 影响外语学习的几个主要因素是:动机占33%, 才能占33%, 智力占20%, 其他占14%。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 使其在主观上产生动力。要让每位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I”也是“me”, 教师要帮助学生强化“I”的主体意识, 帮助“I”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提出适当的要求, 督促自己主动学习, 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2. 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

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 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 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是学生学习情绪的主导者,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情绪饱满, 对上课充满信心, 带着轻松自信的情绪走进课堂, 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充满信心, 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多看学生优点。当学生出现发音、拼读等错误, 学生由于胆小、害羞而不敢开口。当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错用语句时, 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和适度的宽容, 不要嫌他们“不聪明”“耽误时间”, 不要怪他们不能如教师所愿。而要引导他们、鼓励他们, 使他们在自己的学习中, 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信心, 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际上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 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要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 发展新的能力, 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 是促其主体性发展的基础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 教师可从采用多种教法入手,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创设情景教学法, 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形象地、有层次地将所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 将传统教学媒体 (如语言、教材、板书、实物、挂图、模型等) 与现代教学媒体 (如电视、录像、录音、计算机等) 相结合, 强化学生的视听感觉, 尽量做到能听的让他们听, 能看的让他们看, 能摸的让他们摸, 充分发挥多种器官的作用,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 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满怀激情地学习, 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另外, 要想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 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会的乐趣,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 教师要做到“小环节, 多台阶, 多变化, 勤鼓励”。即, 将每个教学环节化解为几个小环节, 且做到易精易小, 每个小环节都紧扣教学内容, 且做到环环相扣, 层层接近, 为学生搭好学会的台阶, 感受会学的乐趣。同时教学环节的处理易多变化, 做到教法的多样化, 使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得到满足。另一方面, 教师鼓励性的语言会让学生充满自信,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使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主体活动。

3. 精心设计主体活动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 是通过活动表现的。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 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活动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更是通过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实现的, 因此, 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组织活动要了解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主体情况指学生的认知水平、英语基础, 客体情况指英语特征、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环境指英语输入和输出的外部条件。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就是要根据阶段性教学要求, 把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情况联系起来, 并寻找出三者间相互作用的最佳联结点, 使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 并在参与中得到听说读写方面的有效训练。

按照英语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 活动可分为:呈现活动、练习活动、交际活动。每一类英语活动都有很多方式, 很多活动是可以交叉进行的。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时, 要考虑以下几点: (1) 呈现活动的设计要以旧带新, 在复习旧课的基础上创造情景, 呈现新的教学内容, 要力求生动形象, 使学生处于积极状态。 (2) 练习活动的设计要多层面, 要考虑不同程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可能性, 要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练习活动。无论在学习内容还是在参与形式上, 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一个机会可锻炼, 可自我展示。 (3) 交际活动要从头抓起, 从培养交际意识到交际能力要循序渐进,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活动、生生活动, 使交际活动在模拟的或课堂教学本身真实的环境中展开。

按照学生学习英语的一般过程, 可将学习活动分解为理解——操练——表达三部分。教师教学中要抓住教材特点, 抓住学生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 恰当地选择教法, 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要兼顾以下几点:情景中引出教学内容, 降低学生理解语言的难度;操练时要从视听入手, 处理好仿说、替换、复用的关系, 做到逐层递进;语言表达设法在情景中进行, 激起学生表达情绪,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选择话题, 表达思想。

教育教学主体 篇2

教案来源:王志刚 学科:数学 适用年级:六年级 所需时间:2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首先,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创设情境,以眼睛的观察引入,把整节课串联起来,让学生从始至终都置身于观察中,紧紧围绕学习,不知不觉中来学习新知识。

2、引导学生观察、类比、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归纳、总结新的知识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

3、通过对知识的不同程度的探究,让学生亲历发现事物特征、规律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引发内在的学习动力。

4、设计两道技能演练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知识的巩固、深化过程。

5、通过对开放性问题,拓展创新题的设计,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资源

1. 常规资源:地图、电脑、投影仪、黑板等; 2. 教学支撑环境:配备有投影仪的教室一间。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确比例尺的意义和作用。2.感悟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3.活动促使学生热爱祖国,感悟数学知识的作用。

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分组收集有关的资料。2.讨论你对比例知识有多少了解。3.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

三、活动过程

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小组内展示,然后选出好的,全班展示。

2、教师出示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学生观察。

3、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我们该如何来设计我们的国旗和绘制地图。

4、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5、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6、教师、学生进行集体性评价。

7、小结活动的感受。

8、活动拓展

(1)要求学生把参加活动的过程及感受写下来。

(2)分组合作完成一份设计平面图,并在班上展览出来。(3)课外活动:开展比例尺应用实际活动。

四、活动评价

教育教学主体 篇3

一、在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中自主建构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它“对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起着指向、激励、标准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将教案完美无缺地演示出来,教师是编剧、导演和演员,学生是观众。而新课标下的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教学目标是学生、教师既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并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更要深入了解学生,充分预设学情,在课堂上能够准确把握各种教学因素之间的存在和交互关系;实现主体之间的有机转换和交互合作。在活动生成的课堂中科学服务,而不是服从于学生。有这样一节课引起了我的深思:黄行福老师的《偏离了目标的成功》一文中提到的《苏州园林》一课。这节课除了预设“说明语言的准确”这一教学目标之外,还有其他目标任务。但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黄老师在课堂上特地以课文后面的三道练习题为例子、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洁明了地来概括,在使学生明白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这一特性后,又让学生去课文中再找相应的例句,并谈自己的体会。就这么一节偏离了预定目标的课,却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黄老师反思认为:主要是没有拘泥于既定的方案,没有一成不变按照预先确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而是目标形成于过程中。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师生的主体意识。“偏离于目标的课,反而更成功”,這不能不说是一句很值得玩味和探讨的一句话。目标是一种导向,但也是一种束缚。即使作为预期性、基础性的教学目标也绝不能仅凭教纲、教材课本,教师就主观臆断。教师必须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需求预设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灵活建构而自然生成。他们作为主观能动性的人,有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和灵感,能自主平等地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多样性、丰富性、随机性。预设的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甚至是神来之笔的体验,鼓励师生互动生成中即兴创造,发挥主体性,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二、在教学内容的预设和生成中自主建构

传统教学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就是基本简单与“教材”等同。现代教育论认为教材(课本)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教学服务的例子。新课标下的教学内容,所指的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这表明,教学内容本质上不是对所有的人一个样。在特定教育情境中,每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和选择,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再造与创新,从而在预设中生成建构,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师生不是外在或受制于教学内容,而是共同参与开发和建构,是预设的创造者和主体,从而使教学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教师要冲破“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限制,不局限于教师自身的知识视野,寻求教学内容最大限度的自由开放和生成创造,善于补充调整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其更丰富充实,更切合学生需求。所以说,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三、在教学空间的预设与生成中自主建构

活动建构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这个小课堂,向大自然、社会生活等“大课堂”发展;那么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的发展程度才可能获得“质”的升华,并跃入辽阔无垠的“大有”之境,有更多地给予师生充分开放广阔的心理空间、思维空间,才能使师生心灵自由、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个性张扬。只要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没有定论的或不能证明其是错误的,我们都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论证和挖掘。不要用课本、权威或资料中的所谓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以及独立体验和思维,鼓励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批判、否定,突破常规,有所超越;积极展现并发展自己的个性,具有独立性和竞争性,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或盲从别人。只有这样,师生才能真正创设民主开放和谐的教学空间。

教育教学主体 篇4

一、影响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因素

1. 重教轻学。

教师缺乏对学生学法的研究, 不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良好的自主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围着教师转, 围着教材转, 教师一板一眼地教, 学生亦步亦趋地学, 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在严格的课堂纪律的约束下, 学生“身顺而心违”, 成为了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容器, 课堂气氛沉闷, 严重地压抑了他们个性的发展。

2. 课堂教学采取“一刀切”的教法, 忽视了学生的个

性心理特征和个体能力差异, 不能做到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 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 教学中不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 忽视激励与评价的

功能, 注重结果性评价而不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重被动进步, 轻主动发展。

二、主体性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策略与理念

1. 通过情境化教学, 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

在体育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 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再创造, 让学生在开始学习动作时, 先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景中, 让他们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也积极地为学生创造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

例如, 在学习篮球变向运球技术时, 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假如我们正在进行篮球比赛, 试试看你用什么方法可以突破防守?接着就安排了一对一的攻防练习。练习结束后, 再让学生自己总结动作要领。学生根据以往的感性认识和练习时的切身体验, 各抒己见, 展开讨论, 最终归纳出正确的动作要领。随后, 又请做得好的同学做示范, 使多数学生很快掌握了变向运球的基本技术。但在练习中, 也有学生急于过人, 忽视了保护球的动作。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提示防守学生:要想方设法把对方的球打掉, 运球的同学自然就注意了对球的保护。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围绕着“学”而教, 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并取得比教师一味讲解、示范好得多的教学效果。

2. 优化教学环境,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学过程不单纯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创造和谐、热烈的课堂氛围的基础, 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维、大胆质疑、积极探究的前提条件。因此, 教师应重视情感投资, 把自己真挚的爱传递给学生, 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 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学习心理, 点燃学生渴望求知和擅长表现的星星之火。在课堂导入阶段, 教师应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技术技能思想时, 倡导质疑问难, 展开热烈的讨论氛围。其次,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实践证明, 风趣、生动的教学语言,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枯燥乏味、抑郁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趣味盎然。这样, 学生才能主动参与、主动学习, 才能做到学有兴趣、学有个性、学有创造。

3. 优化教学方法,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

心理学指出: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欲望, 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能力等待老师去挖掘。因此,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 养成面向全体学生的习惯, 让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 他们的个性也各不相同。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针对他们不同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特点, 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 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不能强求一致, 要区别对待, 因人而异。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 要充分满足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 用“优秀”的标准来严格要求, 以不断提高其水平;对于中等学生, 要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鼓励他们不断改进, 提高成绩, 争取达到“优秀”的标准;对于后进生, 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选择适当的练习内容, 激发兴趣, 鼓励其积极参与, 努力达到“及格”, 力争“良好”, 使之通过练习不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总之, 教师应针对每一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与方法, 真正做到“善导”,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练习时都有成功感, 继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多种参与机会。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优化教学过程, 引导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从而使学生在道德、知识、技能和身心素质上获得提高。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一要动耳, 要学会倾听——听老师讲解, 听他人意见;二要动眼, 能看、会观察——观察别人如何做动作及做动作的顺序等;三要动脑, 能想、会思考——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四要动口, 能说、会分析评价——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五要动手, 能做——练习所学动作以及创新动作。通过五动到五会, 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不仅让肢体参与, 而且让多种感官参与, 从而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最高境界。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 为学生提供环境的刺激, 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 质疑的机会, 创造的机会。例如, 在课堂上可这样问:“你们还有其他方法吗?”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在调动情绪激发兴趣阶段, 让学生在掌握徒手操的基础上自编一些简单的绳操、棍操, 在做游戏时, 让学生创编一些情景性的游戏, 等等。同时, 还提倡师生之间的交流, 学生之间的交流, 达到集思广益、突破创造的目的, 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实践证明, 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 使之学会自主学习, 从而有利于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建议

1.实施主体性体育教学, 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 以人为本, 时刻为学生服务的观点。

2.在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 不能忽视教师本身的主导作用。

学生是教育主体人 篇5

学生是教育主体人

学生是教育主体人一、传统观念中的学生观传统观念中对学生的错误定位是学生是教育对象(客体),教师是教育工作者(主体),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化。学生是“容器”,向学生头脑中灌注的知识越多,成绩(分数)就会越高;学生是“兽”,教师是驯兽员,只要强化训练,学生就能“听话”地照老师的意愿去做题、得分。学生是“填料”,学生是“模具”,无论多少学生都会在这一个模具中成型;学生是“材料”,教师是雕塑师,学生将随教师的意愿被塑造成“美丽的模型”。二、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1.教育是作为“主体人”的发展,而不是作为“手段”的发展。教育活动是实践活动,教育过程是教育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双主体”,即:在教师的“教”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知识是媒体;在学生的“学”中,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客体,教师是媒体。基于这个知识,我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提高和发展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使学生逐步地由自由人转变为社会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是发展和转变的主体,承认并尊重学生这个“主体人”,是我们落实素质教育,面向全体,让学生全面、主动地得到发展的前提。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发展是通过自我设计、自我构建、自我努力实现的。只有同时把自己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解决自己主观世界的各种矛盾,它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如果我们把人作为纯粹的客体来对待,就不是在发展主体的人,而是在发展“生产手段”。2.教育是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复制能力的提高。教育的实质在于把人类优势的文明成果化为内在的心智结构。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能够“复制”知识,而是使知识成为学生的主体能力,运用知识对客观事物进行改造和创新。例如:学生学习数学,不是为了记住一些枯燥的数字和公式,而是为了运用公式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习语言,不是为了记忆一些语法规则和词汇,而是为了运用语言去进行交际、进行创造。如果通过教育,学生不能够自己获得知识,不能够运用、更新、改造知识,只能够记忆知识、复制知识,那学生岂不成了一台电脑,或一台复印机?这样的知识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它怎么能够推动个人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呢?三、学生的发展是主体人的觉醒和主体人能力的提高。传统教育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园丁”和“花朵”,把教育过程的双主体共同活动变成了教师单项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吸取知识的过程;把学生主体的成长过程等同于“园丁”培育“花朵”的过程。这样势必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不给学生主体留下余地,学生就很少有机会开动脑筋质疑问难。这是因为上述过程将教育管理和教师意志放在了第一位,压制了学生创造力,使学生的主体人的地位发生了错位。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不能等同于“园丁”手下的“花朵”。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主体的人。冰心老人曾经说过,我们可以给孩子以指导,但不能给孩子以思想。因为他们有思想,且他们的思想多驻在“明日”的巢中。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而主体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要在人的内心和行为两个方面同时造就一个人,造就一个不同于以前人的独立自主的、有热情、有个性、有尊严、有责任心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是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需要的人。……不要把教育看成是植物的栽培或动物的驯养那样的工作,更不能把教育看成是工艺品、商品的生产过程。教育是通过主体,为了主体,在主体间进行的一种精神交流和对话,关注的是整个人生世界的意义。四、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和尊重每一个主体人。我们懂得了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还不够,还要懂得以下两点:1.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无二的世界”。他还说:“天赋为每一个正常的头脑打下必要的、充足的根基,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创造者。”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例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平平,甚至有的科目不能及格,但是在艺术方面却有很高的天赋。也有的学生解体能力很强,表达能力却很差,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我们教育工作者见得太多了。如果我们只以“学习成绩”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将有多少未来之“星”在我们的手中被扼杀!2.关心和尊重每一个学生。教育工作者都知道,一个学生如果对某位教师有成见,出现师生关系障碍,这个学生就不可能学好这门功课。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必须首先做到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学生也是人,他有得到教师尊重认可的权利。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志向、选择、性格、情感等。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成绩不同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智力和能力不同的学生;平等地对待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有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教师的这种人格力量折射到学生身上,会促使学生自尊、自力、自强。会促使学生学好每门功课。为了做到关心、尊重每个学生,在教育工作者头脑中,必须打上“学生是人”的烙印。否则,将无从谈起。

一种主体式教育 篇6

【关 键 词】 主体;读者反应批评;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素养的提高必须依靠大量的语文实践。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非走拓展阅读之路不可。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内容的有机构成部分,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保证。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这一要求,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并且明确表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要选择恰当的阅读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自主学习,从而使其在大量的阅读中发展个性,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创造潜能。

从阅读心理过程看,阅读要感知、要理解,学生必须调动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来转化文字符号,领悟作者透过作品符号所传达的思想情感,这是阅读必须经历的阶段。费什认为,比之其他的教学方法,读者反应批评更能冲破学生和他们必须获得的知识之间的障碍,“在阅读实践中,可以让学生把文本感知同他们自己掌握的某些知识和经验有效地结合起来”[1]。新批评阅读方法可以让学生主动体验、内化和创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有效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读者反应批评注重阅读过程,建立起作者、文本、读者、世界这样的一个系统的阅读过程,把过去传统的文学研究的对象从作家、作品、作家作品与世界的关系转向了读者。姚斯指出,“在作者、作品与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作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2]。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作品的形象与表现形式有赖于读者完成,作品存在的结构“空白”需要读者去填补,作品的意义及其价值要靠读者的阅读并接受而实现。

读者反应批评认为文学批评与研究应该以读者为中心,这一思想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直接影响就是把教学的重心由教师与课本转移到了学生,肯定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能动性。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作品的读者,而教师只应是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引导者,是沟通文学作品与学生的中介人。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地投入到文学作品的阅读当中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领会、消化和吸收,使作者创作的“第一文本”顺利进化为经学生鉴赏过的有生命活力的“第二文本”。

学生角色地位的转换,是搞好语文阅读教学的前提条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时时关注学生自己的真实体验,让学生自主消化吸收所得到的知识,使语文阅读教学真实地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的思维能力就在文本与学生相互之间的溶浸、融合、重构、渗透与相互传递的过程中产生。

学生如何进行创造性阅读呢?

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反应往往是多元化的,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也是语文阅读教学实行创新教育的条件与优势。读者反应批评认为,文学语言的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以及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为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以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留下了无限可能的空间。教师不要以宣布标准答案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而是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来启迪学生。

姚斯看到了读者在接受活动中所具有的创造性,因此他关注于读者的审美经验,认为读者的既定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存在着一种审美距离。姚斯指出,任何一位读者,在其阅读一部具体的文学作品之前,都已处在一种先在理解或先在知识的状态。这种先在的阅读期待包括读者从过去曾阅读过的、自己所熟悉的作品中获得的艺术经验;也包括读者所处的历史社会环境以及由此而决定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以及读者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受教育水平、生活经历、艺术欣赏水平和素质。

没有这种先在理解与先在知识结构,任何文本都不可能为经验所接受;没有这种先在理解,任何文学的阅读都将不可能进行,学生对每一部新作品的接受,总是要唤起其以往阅读的记忆,将学生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之中。学生带着这种期待进入阅读过程,在阅读中改变、修正或实现这些期待。只有当学生的期待视野与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能产生“视野融合”时,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与接受。

这就说明,学生在阅读作品前,内心都不会是一片空白,都有其特定的“期待视野”,在具体阅读中,这种认知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期待视野”决定了学生对所读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也决定了他对作品的基本态度与评价。学生作为一个“理解群体”,他们既有共同的特征,如相近的文化程度、年龄特征、语言背景,又有各自不同的个性,如不同的社会背景、家庭影响、文学经历、个人经历及各自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因此学生对文本会有一些共识,但更多的是各自不同的理解。

因此,姚斯对读者的“期待视野”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文学阅读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初级的审美感觉阅读,主要从文本的表层语音和韵律入手,通过细读本文,从而达到对本文零星、片断的审美感受;第二层是意义的反思性阅读,在这一阶段,读者在再阅读过程中,透过语音层,对本文的意义进行反思和确证,从而获得对本文整体意义的把握;第三层是历史阅读,是指历史的本文在历史的流动过程中读者所做出的不同理解,文学本文意义的具体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部作品的意义潜能不会也不可能为某一时代读者或某一个别读者所穷尽,只有在不断延伸的接受之链中才能逐渐由读者展开。对于历史上同一作家、同一作品的理解、判断和评价,不同时代读者的看法不尽相同,甚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读者期待视野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由于作品本身在效果史的背景上会呈现丰富的“语义潜能”,即意义空白。

新批评另一重要人物伊瑟尔提出了意义未定性理论,认为意义是本文与读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学作品是用形象的艺术来实现人们生活与想象的世界,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的,它的文本采用的是一种“描述性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包含许多意义未定性的意义空白,这是文学作为读者接受并产生效果的基本条件,它们构成了作品的“召唤结构”[3]。这一结构召唤着读者去发挥想象力,填补文中的意义空白,参与作品潜在意义的实现与形成。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文本中的空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积极参与,培养学生从文本中的跳跃情节、隐秘人物,包括富有丰富意蕴的叙述语言以及各式各样的组合中获得一种创造的快感。学生在阐释本文中的行为时,将大大增强自我意识。读者反应批评可以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精神、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文本进行体味、思考,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感悟和新异结论,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读者反应批评的焦点集中于研究读者和阅读过程,这对于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入读者反应批评等理论来指导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确立学生主体教育地位,从而明确学生阅读角色的定位。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有利于研究学生阅读中创造潜质的培养,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斯坦利·费什.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 姚斯.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教育教学主体 篇7

一、紧扣“情”字, 善用有效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激情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证明, 情感是人类内心活动的具体体现。喜怒哀乐是人类情感的不同状态。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在学习活动中容易表现出显著的内心情感, 这些情感将会对学生学习活动开展和学习效能提升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教学实践活动也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作用进行了深刻而明确的阐述。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主体性教学活动时, 不能将学生看作是知识学习的工具或被动学习的“口袋”, 而应将学生看作是鲜活的“生命体”。能够运用交流谈心、问题情境等有效激励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积极情感, 使学生能在积极情感的牵引下, 主动深入的开展各种学习活动, 促进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如进行“指数函数”知识教学时, 教师根据部分学生存在厌学的实际, 在新知导入环节, 设置“某机器设备原价值为50万元, 每年的折旧率为5%, 问5年后, 它的剩余价值是多少万元?”具有趣味特性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初步的感知, 从内心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 使学生将学习活动看作是充满乐趣和趣味的一项活动, 为整个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开展营造浓厚的气氛和深厚的学习情感。

二、突出“活”字, 注重典型问题教学, 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知识点之间具有广泛的联系性和深刻的紧密性, 很好的体现了数学学科的“严密性、抽象性”特点, 这也为教师进行灵活多样的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了知识基础。问题教学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有效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通过对问题教学活动的实践和探究, 可以发现, 学生思维能力在解题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思维特性在探究中得到很好的展示。因此, 教师可以将问题性教学活动, 作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提升的重要“媒体”, 善于根据教学内容, 选用具有典型特征, 展示教学内容、凸显知识特性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从“求特创新”的角度, 开展思考分析活动, 进行问题的解答,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题:数列an的前n项为sn, sn=2an-3n (n∈n*) ,

证明:数列an+3是等比数列;

变式1:数列an的前n项为sn, sn=2an-3n

(n∈n*)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

变式2:数列an的前n项为sn, sn=2an-3n

(n∈n*) 。数列an中是否存在三项, 它们可以构成等差数列?若存在, 请求出一组适合条件的项;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可以构成等差数列?若存在, 请求出一组适合条件的项;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上述例题是教师进行“等比数列”知识传授中, 根据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特性, 对例题进行创新, 所设置的两个不同的变式, 通过对例题和变式问题的分析, 发现这三个问题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和不同程度的区别。因此,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此类发散性问题的解答时, 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抓住问题条件之间的差异, 选择贴近问题实际, 科学实用的数学解题方法进行问题讲解, 从而实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彰显“广”字, 强化综合问题教学, 增强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近年来, 考查学生综合性问题解答能力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 也成为学生知识学习的难点。众所周知, 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有着一定的区别。数学学科知识体系之间的关联系更加的紧密, 知识之间的复杂性更加的显著。这就对学生进行囊括多个知识点能容的综合性问题解答产生了影响。这就要求,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要始终将数学知识内容的“广泛性”紧紧抓牢, 能够在进行综合性问题训练时注重方法的引导和解题过程的指导, 使学生能够抓住问题解答“要害”, 实现综合性问题的有效解答。

(1) 求f (x) 表达式及其最小正周期;

(2) 当时, f (x) 的最大值为2, 求a的值和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通过对这一例题的分析, 可以看出, 此例题中主要是关于“三角函数”方面的问题, 但通过对问题内容条件的分析和解答, 发现这一问题实际上还与“平面向量”、“同角三角函数”等知识有着关联系, 是一道将多个知识进行融合的综合性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解答时, 只作适当点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通过师生共同思考探究, 从而有实现对综合性问题的解答。

总之, 广大高中教师要始终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观, 紧扣学生主体特性, 开展有效教学活动, 实现学生学习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标要求, 对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活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体教学,策略运用

参考文献

[1]《高中数学学科课程改革实施纲要》 (实验稿)

[2]刘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论》

教育教学主体 篇8

主体作为一个认识论的概念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马克思说:“主体是人。”这个指从事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交往活动的人,也就是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交往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承担者。凡是具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都是主体。主体是既有社会性又具有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的存在。福柯认为:一个完整的主体是由认识主体、权力主体和道德主体构成。主体是指有主体性的人,人的主体性表现为人的对象性活动,即主体在自觉意识下进行的,有目的性的,而且总是把自己与自己活动的对象变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变成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的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独立个人的自学,而且是集体的、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不是在书房里的研究,而是在班级教学的实践,是与学生在互动、交往中进行的,是“商务英语综实训”、“酒店英语实训”、“英语翻译实训”等);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了解生产和工作过程,也应成为视听说课的一大特色内容,使学生真正体验商务英语的真实场景,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受和提高他们实际运用的能力。此外,星级酒店也是校外实习场地之一。安排学生一定期间的顶岗实习,主要从事星级酒店前台、西(中)餐、咖啡厅服务等岗位的服务工作和翻译工作,给学生创造尝试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能力的外部环境,逐渐积累“工学结合”的经验。实训和实习基地的建设,使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获得学习,进一步提高他们商务英语的实操能力和职业素质,使学生能够体验真正的工作并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心理和职业能力方面的基础。

3.“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持有双证并具备相应能力和素质的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师资建设的一大特色。如果学校的教师属于由高校到高校的过程,基本上没有足够或较少的企业经验或实践经验,这对于要为社会培养具有岗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存在着极大矛盾。要扭转这一窘况,就要重建师资队伍,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对于商务英语教师而言,不仅要具备过硬的语言能力,还应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商务知识和交际素质。所以,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除了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或邀请企业骨干到校内汇报指导之外,还要通过进修培训、企业见习等方式促进本校教师的自我提升,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去,并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如BEC考试、报关员考试、秘书资格考试学生这个主体认识英语这个客体是通过教师的指导,中介进行的;教师这个主体认识教学规律这个客体,是通过教学生这个过程实现的。因此,教师和学生是教学中的二主体,而英语教学规律与英语是教学中的“二客体”;教师这个主体认识的客体,不是学生也不是英语,而是“学生学英语”的规律。

一、课堂交往中的二主体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感情、思想、信息交流的过程,而交往的双方都是人,都是主体。皮亚杰把儿童的说话分为“自我中心性”与“社会性”两种。“自我中心性”是儿童只显示自己能说话,不管对方听与否,也不管听者是谁,并不是交往。而当双方注意对方的看法,用脑去吸收信息,用心去交换意见时,才具有社会性,说明交往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是人的主体性的外化。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表层看是“教学相长”、“上所施,下所效”,从深层看是交流信息、学习知识、增进了解、发展智力与能力的过程,可以说教学是社会交往的典型表现。由于人的认识活动依赖于实践,人类所创造的知识都来源于人的直接经验,但作为个体的人不可能事事亲临实践,这就需要交往,而课堂教学主要是传授人类所创造的知识和经验。在英语教学中,学生不可能身临其境于英语语言环境中去直接接触信息源,而是通过教师、教材、教具和教学活动来建构英语知识学习的。因此,教与学,传与受的方法相互交替,构成了课堂的交往或交际,这也是两主体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交往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二主体

“教学”诠释的不同学派有不同的争议,都涉及到如何等)。以此改变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中纯语言教师的普遍现象,从而达到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加强教师的实践经验,满足高职教育的需求和发展。

四、结语

职教改革给我国的职业教育带来新的希望,也带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商务英语这一专业,完成这项复杂的改革工程需要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样也要坚持“能力为本”的育人观念。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视听说的教学探讨上,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和运用科学的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充分考虑培养人才的目标和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各种职业能力和相关的资格证明,刺激和推动职业教育按照市场需求发展,而且更加有效地提高商务英语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也便于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共建学习社会,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与“工学结合”全面接轨的崭新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韦德尔.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与实践(英汉对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王玉平.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想[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7).

如何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毛艳姣

(湘南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郴州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在高校的英语教学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早就有些院校的英语教学已经完全使用上了多媒体。这不但使得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更加容易,而且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早已在各个院校广为流传,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也是大家所熟知的。尽管很多大中专院校已经使用上了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然而还是有很多学校的多媒体只是运用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上,大学英语的教学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理解教学活动的本质这一根本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对教学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以下观点:

一是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是主体能动反映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

二是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是师生间、学生间的交往。是一种对话和理解的活动,是师生共享知识、精神、智慧和意义的过程。

三是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即教学是人的存在形式和生活形式,以培养完整人为目标,引导人去体验生活,理解世界、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教学活动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者共同进行的活动,这个活动有组织者、参与者和实施者,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则是教学的参与者和承担者,师生双方的角色和作用结合起来才构成教学的整体。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把人类积累的知识,即人类实践得到的认识传授给新一代;学生作为参与者和承担者,把这些知识和认识继承下来并运用于实践,提高心理和生理技能,是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失去任何一方,教学活动便不存在。因此,双方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若把学生看成是教师认识的客体,就会影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教学活动这一最基本的教育途径的开展。

三、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建立积极良好的主体意识是进行有效的外语教学不可缺少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成份。可是当我们进入英语课堂,就会发现学生主体意识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这是因为青少年处于身心急剧变化的时期,智力、情感发展迅速,独立自主和自尊的时期;对所处的世界理想化,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刻;当期待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逆反心理;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灰心丧气,失去信心。这种情绪往往影响到主体意识的增强,在英语课堂上,表现较为突出的是“英语难学”,“我不是这种料”的思想,学生的主体意识受到挑战或挫伤。因此,外语教师不仅负有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职责,还负有培养良好的自我主体意识的主要职责。

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的成败之一就是在于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国外教育心理学曾做过研究,在学习集体中,同龄人之间友好的或敌视的态度对学生有重大影响。从友好的、互相关心的同伴那里得到支持的学生比被同伴排斥和蔑视的学生在学习上更能发挥潜力,有积极的主体意识。而这种意识使他的精力充足、心理健康、乐观向上地投入到

学方式上。所以,本文就探讨了如何运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一、多媒体的定义

“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而该词又是由multiple和media复合而成的。媒体(medium)原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中文常译作媒质;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等,中文译作媒介。所以与多媒体对应的一词是单媒体(Monomedia),从字面上看,多媒体就是由单媒体复合而成的。从英语教学的狭义角度来讲,是指计算机控制的交互式多媒外语学习。因此,教师要重视并帮助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特别是外语学习上的伙伴关系,帮助那些外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刚入学不久、适应不良的学生,树立主体概念。

2.创造和谐愉快的外语学习环境。

班级外语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心理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原因是外语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故通过课堂来建立学生主体意识是必要的。

2.1相互构通,谈话。

外语教师应该给学生交谈讨论的机会,并定期与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交谈,让那些学习外语优秀的学生帮助他们建立主体意识,树立信心。

2.2正确对待错误。

有很多教师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有错必纠,误以为抓住错误就是对学生学习的最大帮助,因纠错而引起一种惩罚性质和伤害学生自尊的评价,这就挫伤了学生使用语言的积极性。常使学生一接触外语,首先想到的是避免不出错,战战兢兢,语言缺乏流畅,这就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因为外语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学生需要经历许多阶段,他们使用的外语是充满错误的过渡性语言,叫做(interlanguage)中介语。错误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要的,对教师来说是有价值的东西,是学生对外语的假设,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是如何建立这种假设心理机制。所以,应该采取表扬式纠错,忌挖苦。

3.制定合理目标,向学生提供成就感。

事实表明,当教师采取留级、编入慢班及批评的方法来对待学困生,以试图提高他们的外语成绩时,效果甚微,因为这样加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强化了他们消极的主体意识:“反正就这样了”,“破车拉到雨地”等心理。所以,教师应努力向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和感受。成功并不是绝对的标准,进步和提高是最主要的,不断地挑战自己是最主要的,把学生微小的点滴成绩视为成功,而这种成功引起的满足和兴奋就可产生一种继续得到满足的需要。一次微小的成功体验可推动第二次、第三次……,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逐步体会到了学外语的快乐,这种快乐正是取得外语学习成功的动力。

摆正接受主体提高教学效率 篇9

回忆自己读书时语文老师对课文的讲解, 以及自己刚工作的那几年对课文的讲解, 大都是一种流行的“八股”模式。从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开始, 到划分段落、归纳大意, 然后分析人物形象、总结主题思想, 最后列几条写作特点。想想那种教学方式, 虽有提问, 实则是按自己的模式在问, 乃“牵羊”式地问。是教师的“客观”分析代替了学生的主体感悟, 始终走不出分析课文的误区。这种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 堵塞了学生创造性理解课文的思路, 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这正是学生总体语文素质提高不快的症结所在。有时候, 我们总在抱怨学生很差, 其实反思一下自己, 确实是有八股“式”的教学, 消磨了学生的积极性。

文学作品不是由作者独家生产出来的, 而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任何文本都具有未确定性, 都是一个多层面的开放的图式结构;文本意义的实现要靠读者的阅读使之具体化, 即以读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文本中的空白点填充起来。用接受美学的观点来审视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可以发现:阅读教学的过程其实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独立或与他人共同实现阅读对象的开放性、并将课文中的“空白点”加以具体化或明确化的过程。

阅读对象的开放性体现在入选教材的作品本身具有开放性。优秀的文学作品, 特别是经典名作, 往往蕴涵着作者深刻、强烈、复杂甚至矛盾的思想感情。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都难用单一的主题思想来概括。当然, 为了教学的需要, 有时候不得不侧重对某一个主题或某一种思想作比较详细的探讨,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将这种深刻、强烈、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肤浅化、简单化。开放性还体现在学生进行阅读活动时, 因其年龄心理特征、审美经验、兴趣爱好等的差异而造成不同的阅读体验, 并由此带来理解的不同。不仅“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就是同一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也会有许许多多的哈姆雷特。当然, 开放性并不意味着师生进行阅读活动时可以胡乱联想, 东拉西扯, 而是应就作品本身来分析问题, 探讨思想。

课文中的“空白点”指蕴藏于作品文字中的未知意义单位, 人们必须经过反复阅读才能填补未知空间。可以这样说, 有多少种不同的理解, 就有多少个空白点。“空白点”的填补就是阅读教学具体化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并强化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点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空白点”不断具体生动起来。当学生独立思考、循序渐进地获得问题的答案, 而且是可以成立的结论时, 这一思维活动, 这一认知过程, 不正是一次全新的阅读体验、一次思维创新吗?

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靠教师的繁琐分析“讲”出来的。教师的基本任务, 在于教会学生自己去吸取和运用知识,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掌握自学的方法。阅读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必须把读书、思考、积累的时间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摆正“接受”主体在阅读教学中的位置, 把学生当成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学生独立阅读课文, 既是把原作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把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的过程, 又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原有知识对课文进行评价、拓展的过程。如果越俎代庖, 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读和悟, 那就是以教师或教参的知识, 甚至是陈腐的知识来代替学生的积极思考。长期下来, 学生的语文能力会有多少提高呢?学生在人文内涵的积淀、人格的养成方面又会有多少收益呢?

其次, 要承认学生对课文理解结果的差异性。文学鉴赏的实践告诉我们, 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可能在两个读者那里得到完全相同的反应。原因如前文所述, 在于文本和读者两个方面。文本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体系, 其信息本身只有一定程度的清晰性和确定性, 这就给读者的想象联想留下一定范围的空间。而读者阅读时, 又总是带着特有的知识结构去感知、理解和评价的。因此, 任何一个读者都没有必要, 也不可能把自己的阐释等同于文本, 并据此指斥对方的阐释歪曲了原意。当然, 承认学生理解结果的差异性, 并不是否定教师的重要作用, 而是要求教学中要改变那种由教师“一场锣鼓打到底”的包办代替的做法, 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思考、评价, 完成对课文所传递的信息的内化和重新组织。

再次, 要改变呆板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 多开“自由讨论”课和质疑课, 让学生思维尽可能多向、多变量地展开, 突破习惯范围, 不拘泥于既定的理解, 力求获得多样的独特的符合条件的答案。这种课型的好处:一是形式生动活泼, 气氛民主平和, 容易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保持最佳思维状态;二是它就像一个信息发布会, 同学之间便于相互交流, 传递知识信息;三是它又像一个原子反应堆, 同学之间思想观点的相互撞击能激发出新思想、新灵感。具体说来, 可从以下几个反面入手。

一、选准切入点。阿基米德说过, 给他一个支点, 他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我们可以说, 给学生一个支点, 他们便能揭开课文的“红盖头”。这个点, 就是教学的切入点。有的切入点在课文题眼, 教师可用抓题挈纲法指导学生。如《荷塘月色》, 开头的“颇不宁静”与后文的寻找宁静形成一条鲜明的主线;抓住开头的线眼, 便能串起“小径漫步”、“荷塘凝望”等一系列精美的景物描写。切入点在中间, 可采用中心辐射法点拨学生。切入点对准高潮的, 可驻足潮头, 以观起落;切入点对准映衬的, 可以主带次, 明确关系;切入点对准穿插的, 可表里并举, 梳理对照。

二、开掘引爆口。

引爆口所在就是教材的重难点所在。引爆口开得好, 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满腔热情, 打开他们求知解惑的思维通道。这就需要教师吃透教材, 吃透学生, 瞄准目标, 选取角度。如《祝福》这篇课文, 探究其主题时, 可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祥林嫂是个最不幸的女人?”由此理清她的身世、处境和遭遇:丧夫, 丧子, 被婆婆卖, 遭大伯遣, 受鲁家怨, 遇乡邻戏, 逢柳妈吓……凡此种种, 涵容了一个旧中国女人所能遇到的不幸。再接第二个问题:“是谁害死了祥林嫂?”非某个人。那是谁呢?由此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深刻的主题思想。又如《孔雀东南飞》, 全诗围绕分别的“别”字展开情节。理清脉络后, 可抓住这“别”字引爆:先让学生评论男女主人公对待聚散的不同态度, 并围绕“别”字去体味“时时为安慰, 久久莫相忘”、“举手长劳劳, 二情同依依”以及“生人作死别, 恨恨那可论”这“家别———路别———死别”的深层意蕴;再引导学生探讨刘兰芝与焦仲卿这一对青年人不得不别的原因, 透过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三、扩引比较。

创新思维是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统一, 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融合。激发创新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是比较。比较有各种形式, 扩展比较即引进与所学课文相关的作品, 通过比较, 鉴别异同, 找出联系, 扩展有关题材运用、技巧变化、主题开掘、视点变换等方面的知识, 提高分析、概括、推理、想象的能力。如学了《项链》, 明白了构成该篇小说故事情节的核心是“把假项链当成了真项链”, 教师可激发学生:“设想一下, 如果把真珠宝当成了假珠宝, 那会变成什么样的小说呢?”学生猜想后即引进《项链》的姐妹篇———《珠宝》, 让其潜心阅读并进行比较, 归结出两篇小说构思方面的相似点:都用了误会法;故事都发生在小公务员家庭;项链和珠宝都是典型道具, 起勾连情节线索的作用等等。又如读了《林黛玉进贾府》, 可设置问题情境:“换一个身份不同的人进贾府, 那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然后引进“刘姥姥进大观园”, 就两段情节的横比扩展小说视点的有关知识。林黛玉是位小姐, 性格内向, 观察深入。从她的视点描绘, 注意力多在贾府人物身份和彼此间的关系;刘姥姥是个村妇, 猎奇拾趣, 观察肤浅。从她的视点刻画, 注意力多在贾府大观园的陈设场所及衣食用具。两个视点, 一深一浅, 一细一粗, 相映成趣, 反差互补。学生辨识比较, 激活了思维, 深化了思想。

四、以写促读。

根据课文特点, 设计相应的写作题目, 促使学生自主、能动、创新地学习。从教师的角度说, 写是手段, 读是目的, 也就是用“写”促使学生去“读”, 调动他们深入钻研课文的积极性;从学生的角度看, 读是手段, 写是目的, 为写出独到的见解、令人信服的结论或符合逻辑的情节等, 必须深入课文, 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写有各种方式, 从内容看, 可让学生写思想评论、文艺评论, 也可引导他们写想象作文。特别是后者, 通过对课文中被作者有意省略掉的情节、过程、人物命运等的推断设想, 可考察学生对课文是否理解得准确、深刻、有新意。如《药》中那一位懵懵懂懂吞食饱蘸夏瑜鲜血的镘头的华小栓, 假如真的像康大叔所言“包好, 包好”那样起死回生的话, 他又会走出怎样的一条生命之路呢?回答这些问题, 靠想象;要想象出合理的故事情节走向、人物命运走势, 靠阅读, 靠一丝不苟、全面深入的阅读。这样的阅读, 是创新思维的升华, 是创造能力的养成。

彰显学生主体 激活阅读教学 篇10

一、抓目标, 有效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较之旧大纲的最大区别在于突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特别强调:“三个方面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这十二个字, 可见教学目标必须是一个立体、网状的整体。可现在的课堂, 我们常常发现如下几个不良现象:割裂目标使目标分散;不顾学生的学情, 任意拔高目标;落实情感目标时游离知识目标等。很多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 为了强调三维目标的制定, 往往把目标分成三个方面进行描述。不如《番茄太阳》一文, 有的教师确立的目标是:1.知识和能力:学会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2.过程和方法:通过多元的、有感情的朗读, 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的过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感悟“明明”的美好童心对我的感染。这个目标虽然是多元的, 但它把三维目标割裂开来, 就显得分散, 我们不妨把如上目标描述做这样的修改:1.自学生字词, 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会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2.通过多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3.通过配乐朗读、想象说话等方法, 感受“明明”美好的童心, 懂得所以心中有爱、无私奉献的人都是“番茄太阳”。这样的整合描述, 才能把三维目标融为一体, 同时笔者认为, 一个好的学习活动可以同时融合全部的三个目标。

二、抓引导, 以学定教

过去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说、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单通道教学模式, 无益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让学生自由探索, 任其发言, 结果孩子往往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性, 对所谓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往往只是被形式的外部功能所吸引, 无法较快地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教师恰当地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

例如教学《莫泊桑拜师》一课, 围绕课题中的一个“拜”字, 可以引导学生质疑:莫泊桑向谁拜师的?莫泊桑拜师的结果怎样?然后引导学生带着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第一、二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第一自然段来理解, 并体会莫泊桑虚心好学、要求上进的学习精神;第三个问题是课文的重点, 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第二至第九段自然段阅读探究, 通过感受莫泊桑三次拜师的经过, 一方面体会莫泊桑和福楼拜两个人物的特点, 另一方面感悟学习、写作的方法;第四个问题抓住最后一个自然段来理解, 并引导学生探讨莫泊桑成功的原因, 从而获得一定的启迪。教学《三打白骨精》可以围绕“实验”来设计等等。总之, 课题是文章的核心, 是文章内容、主旨的高度凝练, 抓住课题, 好好揣摩时, 时不时就会闪现出一条匠心独运、别具一格的教学主线来。

三、抓情感, 自主感悟

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是教师把文本中情感浓烈或意蕴丰厚的句段呈现出来, 一遍一遍地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感悟、诵读, 其目的在于语言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而对情感表达的语言形式则不去过问, 对语言形式与语言内涵的联系不去探究, 对语言表达的规律不去领悟, 对学生语言表达的实践不够重视。这样, 学生的语言智慧就得不到培养, 语言表达能力就难以得到真正提高。因此,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领悟、运用作者以“言”尽“意”的种种方式方法, 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四、抓语感, 注意训练

教育教学主体 篇11

一、主体性及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内涵

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是西方主体性哲学盛极而衰的产物。这既与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自身的逻辑矛盾有关,也与西方近现代的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历史危机不无关系。可以说,正是对人类所面临的诸如生态失衡、人性沦丧等特定的社会境遇的深刻反思,人们开始认识到建立在主客关系上的认知及工具合理性取向。不能真正全面地解决人的自由幸福和社会的种种冲突,对此进行深入的哲学反思,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就成为必然。但是对于“主体间性”的界定和理解,有不同的观点。胡塞尔晚年针对人们对他的现象学的批评,同时也为了消解所谓“人的主体性悖论”,摆脱唯我论的倾向提出了主体间性理论。他认为“他人”的存在通过移情和共现的方法可以被先验地构造来,将“自我”与“他我”的主观性都置于“主观间共同性”之中,将每一个“自我”所感知的世界作为“大家的世界来构造”,这样,我所知觉的对象也是其他人可以知觉的对象,对我来说的客观性同时也是相对于其他人的客观性。这样就消解了“唯我论”的独断境地,使现象学走向了主体间性。但是胡塞尔现象学的立足点,是完全避开客观世界和实践活动的,把主体间性局限于人的认识和精神领域。伽达默尔的文本解释学批判了现象学的先验唯心论,强调主体间的沟通与理解,认为“解释学的基本问题是:在通过写作而固定下来的意义与通过读者进行理解的意义之间的距离如何达到沟通”,把胡塞尔的主体间性理论向前推进一步。

雅斯贝尔斯将交往理论引入主体间性,并且分析了真实的交往和异化的交往产生的原因,认为“如果存在的交往成为现实的话,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但是他忘却了交往的真实基础是实践,和实践相分离的交往只能是一种虚幻的理想交往。哈贝马斯认为生产的合理性导致交往的非合理性,用交往取代生产在历史理论中的核心地位,并把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的希望寄托在语言和商谈理论上,认为“交往行为的目标是导向某种认同。认同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观际相互依存”,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建立合理的主体间性。所以“主体间性”是一个十分重要也备受争议的哲学范畴。我们需转换立足点,取其合理内核而用之。它的巨大理论价值在于凸显了主主关系和主客关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主体间知、情、意的关系结构是复杂且独特的,是主客关系不能代替的;其二在于这一理论彰显了主体间达成“互识”、“共识”何以可能的种种探索。反思我们当前的教育困境,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教育理论的前提令人质疑,主客体理论指导下来培养主体的人,在理论上出现了缘木求鱼的内在悖论,在实践中出现混乱和不彻底指导策略。所以在教育中,应该彻底清算主客关系的长远影响,确立主体间性是当代教育的基本特性,也是教育发展的本真取向。主体间性就字面意思理解,它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关系的性质,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但是从主体间性特定历史发展的意蕴中我们觉得,主体间性主要是指主体间在认识、价值、意义、语言、交往、实践等方面的理解性、共同性、交互性和一致性。当然主体间有矛盾之处,但是这种矛盾也与主客体之间的矛盾有根本的不同,可以通过语言、交往、实践等来沟通理解,从而由不完整的主体间性达到完整的主体间性。

二、英语教学中的主体性教育理论探索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不断提高的职业要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通过不间断地自主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我们应当教会学生学习,尤其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学习自主(learner autonomy)这一概念提出,源于上世纪60年代关于终身学习技能的发展和独立的思考能力的争论,1981年HenriHolec出版了著作《自主性与外语学习》,他认为学习者自主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take charge ofonesown leaning)。Holec学习者自主的定义不仅对语言学习自主的讨论产生深远影响,而且他的这一定义为以后的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Allwrigt(1990)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在自我独立和相互依靠发展来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是利益中动态平衡”,即学习者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意识的计划、监控和评估。Hole将自主学习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要求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全权负责,这对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冲击。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指学习者能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自主学习是“自我选定目标”、“自我鼓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自主学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学习活动的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自主学习充分考虑到学习者个体的特点,学习者个体的认知、情感等因素,允许学生自由采取学习方法,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学生在进行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时,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体,是自我学习的发动者、学习资料和学习行为的自我组织者、自我学习过程的管理者和学习效率的自我评价者。教师的角色定位也发生变化,成为学生学习的协调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问题的咨询者,以及学生材料的提供者。由此可见,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负责的过程,这个过程运用于英语听力教学就是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过程。

三、英语听力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方法探讨

1.制定科学的英语听力学习计划,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制定科学可行,适合学生听力自主学习的教学计划。学习计划既要依据英语教学大纲明确阶段性学习目标和任务,提出学习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英语听力学习的重要性,弄清自己在英语听力学习方面的不足和长处,明确自己目前迫切需要学习的是什么,让学生真正负责自己的听力学习。在教师开始制定计划时,可对学生进行英语听力测试,测试可分为简单、初级、中级和高级四部分,对比分析每个学生的单项成绩和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根据测试情况自我反思,寻找不足,并准确定位。具体目标和计划使学生自主学习有科学的依据,将学习目标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并最大限度地发掘自主学习的优势。在执行教学计划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自主查阅有关书目和刊物,指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消化理解课堂上所学内容,使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2.有效地进行听力策略训练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用来帮助自己理解、学习或保留新信息的特殊见解与行为。作为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直接作用于语言学习的效果。学习策略训练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策略指导,使他们进行有效学习。Holec和Dickinson将学习策略训练分为两部分:一是心理准备,即学习者了解英语学习的特点,改变那种完全依靠教师才能学好英语的观念;二是实践准备,即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和活动,唤起学习者在学习英语中知道应该做什么,鼓励他们主动积极有责任心地对待学习,通过训练帮助学习者发展和加强他们的学习策略。其目的是通过课堂学习、自主学习以及独立学习,使语言学习更加有效。研究表明,学习者对学习策略了解得越明白,对所要做的学习任务越清楚,学习效果就越好。策略是保证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技能。教师应通过对英语学习的特点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训练,目的是通过培训,使学生认识到策略的重要性,提高策略使用意识,帮助他们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学习,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指导,最终实现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 Dickinson,L.LearnerAutonomy2:LearnerTraining forLanguage Learning.Authentik,1992.

[2] 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Pergamon Press,1981.

[3] Krashen,S.D.Principles andPractice in 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Pergamon Press,1982.

注重活动教学 发挥主体作用 篇12

一、增加课堂活动, 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虽然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一些变化, 但是也应该看到, 在部分学校的个别教师身上,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依然在顽固地发挥着作用, 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增加课堂活动则能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 变教师的一言堂为群言堂, 学生的思维也会相应活跃。如在《学会合理消费》 (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 时, 我采取以活动来消化课文内容的方法。为了使活动逼真, 我向学生借来了不同价格的衬衫裤子、运动鞋袜, 标上价格、品牌名称, 张挂在教室里, 让学生选购。要求选购的同时说出理由, 然后师生共同探究正确的消费理念, 做到合理消费、理性消费。我认为, 这种动态的活动比单纯地坐在教室里讨论更能使学生思维活跃, 更能让学生讲出自己的真实思想。通过活动, 学生能克服消费的盲目性, 理性处理平时的零花钱。我在跟学生共同学习《责任与角色同在·我的角色我的责任》 (同上,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时, 我要求学生回去搜集家中长辈如何尽到他们责任的材料, 然后在小组活动中交流。通过搜集、交流, 不少学生深刻地认识到, 长辈对他们真是含苦茹辛、关怀备至, 当场就有学生激动得眼眶都红了。然后我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责任, 作为子女对长辈是如何关心的, 比如到了长辈的生日, 送一个自制的小贺卡, 或者一句“生日快乐”;到了母亲节或父亲节, 送上一句祝福等。这时, 讨论明显地到了低谷, 好多学生都难为情地羞涩不语。我又鼓励大家, 你们没有做到或做得不够没有关系, 因为你们毕竟还小, 关键是你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 这就够了, 你们尽孝的路还很长, 时间有的是。这节课, 我将书本理论与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 改变了教师单一的灌输式教学, 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了活生生的教育。

二、开展社会实践, 提升学生的活动能力

初中思品课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内, 有时, 应该搬到社会大课堂去。关于这一点, 课程标准这样说:“教师不仅要增加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成分, 而且要充分利用各地的教育基地,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 以及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举办展览、壁报等活动。”并且特别指出:“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活动中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事实有力地证明, 只有真正按照课程标准这样的先进理念去身体力行, 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这一课, 如果空对空地讲解, 学生的印象绝对不会深刻, 对基本国策的理解还只浮于表面, 为了使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我采取了调查研究和参观访问相结合的方式。调查研究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到自己的社区进行对比调查。调查以前的多子之苦和计划生育后的少生、优生的幸福。二是从网上调取这方面的资源信息, 从宏观方面看待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前瞻性和优越性。调查研究的结果以小论文的形式出现, 不少小论文显示出小作者的精心构思。如:《人口重负的警钟长鸣》、《计生国策, OK》、《一席小报告, 胜读几年书》等。参观访问这一块我安排学生先到××镇计生办, 计生办主任运用具体数据讲清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出现了吃饭、就业等诸多问题, 指出了计生工作的重要性。然后到计划生育工作的先进村听取妇女主任的报告。报告对比说明了控制人口数量前后该村群众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说明了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对抚育后代、对青年男女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的好处。由于报告全是一些鲜活的例子, 学生都深受教育, 对国家的计生政策有了更明晰的理解。

三、发挥评价功能, 促进主体的多维潜能

学习评价看起来似乎与实践活动无关, 其实不然。且看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的一段话:“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每一次实践活动过后的评价不只是对“这一次”活动的评价, 它对下一次活动也起着启迪和促进作用。公正公平的评价会更加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干劲, 鼓励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挥。学习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同上, 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 我要求学生对当地的生态农业循环进行调查, 由于不少学生的调查报告材料充足、数据真实, 活动圆满成功。师生共同评价中, 又采用了以鼓励为主, 自评、互评为主的原则, 一些在教师眼中原来不善言辞的学生在活动和讨论中都能侃侃而谈, 部分平时连作文都不愿修改的学生却能反复修改微型调查报告, 有些后进生表现得也特别积极。更可喜的是这以后的每次活动, 学生的热情都分外高涨。可见, 评价实实在在地促进了学生的多维潜能的发展。

上一篇:转子保护下一篇:金融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