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课程设置

2024-11-16

外语课程设置(精选12篇)

外语课程设置 篇1

当前广西高校体育专业的外语课都是清一色的英语。通过在校生和参加工作后的体育人才了解到, 部分人在大学没有学到多少的英语知识, 对英语没有兴趣, 英语成绩不理想, 以至于他们放弃考研深造的机会, 少部分人考职称外语时选择考日语。这对我们的外语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应根据学生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 在有条件的学校开设英语、日语、越南语、泰国语等数门外语课, 供学生根据他们的基础、特点、发展等因素选择一种语种进行外语学习, 满足以学生为主的需求。广西是壮族最集中的省份, 壮语与越南语、泰国语等东盟国家语种有一定的相似, 学生学习东盟国家语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 提出对外语课程的多元化的创新设想。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具有代表性的3所高校为研究对象, 分别是广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大一至大四的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查阅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 并对其进行整理归类, 以了解我国体育工作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法

对3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学生发放问卷400份, 回收问卷360份, 有效问卷342份, 有效回收率为85.5%。其中有效的男生占274份, 女生占72份。

1.2.3 访谈法

对大学外语教学部的老师及体育学院分管教学的领导进行访谈, 了解学校开设体育教育专业公共外语多元化语种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对英语课程的态度

n=342

n=34

由表1可以看出, 目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有41%左右喜欢英语, 38%的学生喜欢上英语课;还有59%的学生不喜欢英语, 也就不喜欢英语课。从表2不难看出,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 虽然经过至少6年的英语学习, 但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 因而课堂的情况也不是很理想, 学生的英语学习陷入“为英语而英语”和“哑巴英语”的怪圈。从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 有70%的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 或多或少是基础打不好的缘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地去学习, 不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还达不到好的效果。而如果你满怀兴致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你的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就可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由此可以理解为何有60%的学生不喜欢英语课了, 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了。但公共外语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必修课是教学计划中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既然是必修课, 就应该开设学生感兴趣的外语课程, 体育教育专业开设公共外语语种的多元化是可行的。

2.2 学生对开设外语多元化的课程调查情况

由表3可知, 经过4年的学习 (2年的教学, 2年的自学) , 只有45人, 所占比例为12%的学生认为能够到达考研或找工作的要求, 接近60%的人认为不可能达到要求, 30%的学生认为说不清。由此要令我们深思, 只有12%的比例算是优秀。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自信能把英语学好, 能够达到将来学习工作的需要, 事实不难看出来, 很多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 参加工作, 评职称, 就要参加全国统一的英语职称考试, 评职称的其它条件都容易到达, 就是英语卡了不少的人, 有的考了几年才通过, 有不少人干脆放弃英语, 转入学习日语, 通过几个月的培训, 考试就可以通过。值得我们反思的是, 几个月的日语学习就能通过日语的职称考试, 假如在大学学习2年的日语, 毕业后对付日语的考试不是小菜一碟了吗?接近70%的学生希望公共外语必修课能像公共体育必修课一样, 能够有几种语种供学生选择,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习外语。而中国-东盟永久落户南宁, 南宁每年都举行的中国-东盟拳王争霸赛、中国-东盟CBO男子篮球邀请赛、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等体育赛事。龙舟邀请赛目前已经成为南宁市一张体育名片, 在国内乃至东盟国家影响广泛。东盟国家与广西的交往更为密切, 调查的3所高校都接收不少的东盟国家的留学生, 如此一来,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东盟国家的友人,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比较希望能够学习东盟国家的语言。

n=342

2.3 学生对开设外语多元化课程语种的调查情况

学生对除了英语课之外的外语语种表4显示, 最高的是越南语, 占到74%, 其次是泰语的65.8%, 日语也接近40%, 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外语语种的多元化感兴趣, 一个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个也是跟广西的本地方言有关, 壮语跟越南语比较接近, 易学易说。通过学习东盟国家的小语种, 能够达到事半功倍。小语种, 顾名思义就是相对英语这些应用面很广, 用者甚众的外语而言, 只在少数国家应用的外语语种。对小语种的定义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指除联合国通用语种 (英语、中文、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外的所有语种;而老百姓通常认为英语是通用语种, 其它语种都是非通用语种, 因此小语种的另一种定义就是指英语以外的其它语种。

2.4 学生对开设外语多元化课程基本要求的调查情况

n=342

由表5的调查显示, 学生对课程的授课采用方式比较平均, 但对教室的要求是较高, 目的提高学习的效率, 能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考核的方式看, 学生接纳的是考查及能力测评的考核方式, 学生认为这样的考核方式使摆脱应试教育, 进入到素质教育, 这样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 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5 学生对师资观点

学生对开设外语多元化课程授课教师要求, 有150人选择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 有121人选择外籍教师, 还有63人选择有留学中国2年以上的留学生, 余下的认可社会上的专业翻译人员, 专业的翻译人员有着更多的社会实践的经验。从学生的选择, 有经验的教师和外籍教师所占比例约为80%。面前在广西高校里, 有体育教育专业的学校都有外语系 (学院) , 外语系的二外教师, 在本系里承担的教学任务并不繁重, 对于每周增加2次的教学任务, 并不存在困难。

2.6 访谈教师及领导的观点

n=25

从表6可以看出, 只有占12%老师认为学生经过2年的学习才能达到考研或找工作的要求, 而且大三大四还要努力学习英语的读、写、听、说。占72%的老师认为学生达不到这个要求, 只是能够达到毕业的基本条件 (还有部分学生要参加毕业前的学位英语考试) 。84%的老师认为有必要开设其它语种,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能够较活跃。68%的老师认为学生学习东盟国家的语言有利于学生就业, 学生经过6年的英语学习, 掌握了基本的知识, 再学基本的东盟语言, 就比别人占优势。通过对大学外语教学部的老师及体育学院分管教学的领导进行的访谈, 老师们反映英语的课堂不活跃, 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 对英语不感兴趣, 必然导致上课积极性不高。如果教师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授课, 学生普遍认为枯燥无味, 使得学生是选择性的逃课。但是, 上课时讲授新的知识, 新的话题 (非英语书本上的知识) , 就可以把课堂气氛推到高点, 课堂就很活跃, 效果良好。对于外语语种多元化课程设置, 开设几门外语语种供学生选择性的学习, 老师和领导们都认可, 是可以考虑的开设公共外语语种多元化的课程。

3 对策与建议

小语种, 顾名思义就是相对英语这些应用面很广用者甚众的外语而言, 只在少数国家应用的外语语种。未来中国教育应大力改革。改革之一的便是外语课, 不该全国性的单一学英语一种语种, 应该多种语言并学列为中国外语语种。

3.1 开设的可行性

有着良好的大环境影响, 教育的改革在不断的变化, 外语语种的多元化选择性的学习是未来课程设置的一个趋势, 广西有这么好的地理环境优势, 人文优势及社会优势, 我们应该必备一个多元化的理念, 迎接社会的挑战。在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院系中, 学生约有60%不喜欢英语课, 我们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开设几种语种, 供学生选择的进行学习;开设几种语种课程的多媒体教室或者语音室在目前的高校中, 完全能够满足。对于师资的力量, 体育学院的领导与学校教务处的领导进行沟通, 借助外国语学院 (系) 的二外有经验的老师来给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授课。但请到外籍的教师, 难度普遍较大, 师资方面可以逐步改善。在授课的方式上, 可以根据教师与学生的意见及建议, 多采用讲座式、探究式或者采用几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授课, 以达到最佳效果为目标。在课程的考核方面, 课程开设之初, 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 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公共外语的培养要求是初级掌握小语种的日常交往的读、写、听、说, 体育运动项目、体育科学知识及体育经营管理。

大胆地进行课程的改革, 不断地进行课程的创新, 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公共外语语种的多元化的课程开设, 在创新的理念中, 逐步改革。

3.2 开设的必要性

3.2.1 地理优势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提出, “我们要有目的地开展外语教学, 要重实效, 不能搞形式主义, 要因地制宜, 不能一刀切。”广西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 广西南临北部湾, 面向东南亚, 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 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

3.2.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严峻

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为130万人, 然而, 2010年国家教育部网站公布了今年的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人数为609.72万人, 在高等教育扩招的影响下, 11年的时间里, 我国的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翻了4倍多。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人数也不例外, 人数翻了接近8倍, 不仅师范院校招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 河池学院、钦州学院、百色学院等高校也招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学生, 再加上几所独立学院, 2009年接近1000人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学生。从面前的就业形式看, 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 不愿意到乡镇的中小学任教, 城市的中小学基本饱和, 如此多的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依据网站的调查, 体育教育专业近2年在全国的失业率位于倒数的十名内, 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不容乐观。通过对广西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问卷调查及老师的访谈, 开设外语语种的多元化课程供学生选择性学习, 能让学生能够在就业时增加砝码, 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就业率, 为将来的学习及工作打下良好外语的基础。

面对现代化的社会, 学生在校将有更多学习的机会, 将有更大的选择性和自主性。课程培养的目标要以国家的目标为指导, 结合地方政府及学校的目标, 有自己学校的特色。根据各自的需要, 自主的进行实践活动, 这样给课程设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不得不趋于多元化。

4 结论

我们要充分利用广西的地理优势, 利用广西高校的有利资源。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公共外语语种的多元化的课程, 是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将来的学习、就业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及完善的课程设置, 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及社会适应能力。开设体育教育专业公共外语语种的多元化是可行的, 也是很有必要的。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 针对广西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公共外语课程设置情况, 分析、讨论实施公共外语语种多元化课程设置的可行性, 并指出开设外语多元化语种需要具备的条件, 并且在多元化语种的培养目标上, 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公共外语,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吴贻刚.体育学院英语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设置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0) :90-93

[2]胡日查.关于体育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冷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 (6) :82-84

[3]周晶.娱乐与健康视角下高校女生体育课程设置多元化研究[J].体音美教学, 2009 (3) :188-189

[4]饶玲.课程与教学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4

[5]丁念金.课程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

外语课程设置 篇2

法语(修订本)第一册 马晓宏 外研社

2-4/11/2009 材料馆101

I.Révision A Phonétique : 【ɛ】【j】【jɛ】【wɛ】【ij】

B Conjugason : croire, regarder, travailler, avoir faim/soif C Syntaxe: Comme le temps est magnifique aujourd’hui.Le temps est beau et l’air est frais.Regarde là-bas.Qu’est-ce que c’est ? Qu’est-ce qu’il y a ? Qui est-ce ? Quelle heure est-il ? C’est l’heure de déjeuner/dîner.J’ai faim et soif.Comme la vie est belle.Quand on a faim, il y a un restaurant.II.Leçon 7 Photo de famille A.Phonétique 【ɔ】 o在一般情况下位于词首或词中

possible, important, symbole,dors,or

au在【r】音前及少数词中

aura, Paul, restaurant

oi在极个别词中

oignon

um在一些词末

forum, maximum, parfum(除外)【o】 o在词末开音节中

moto, photo, pot,lot, métallo, stylo

o在【z】音前

rose, dose, poser ô

allô, hôtel au, eau

paume, faute, cadeau, bureau-ome, one在词末

atome, zone ao/oa在个别词中

curaçao, toast B.Vocabulaire n.une famille

Ex.J’ai une famille bien heureuse.une fenêtre

Ex.Près de la fenêtre, c’est son amie Caroline.une fille/un fils

Ex.Les Dupont ont deux enfants, un fils et une fille.une fille/un garçon

Ex.Là-bas, il y a une fille et un garçon.une soeur/ un frère

Ex.Elle a deux frères et une soeur.une mère/un père

Ex.J’aime ma mère et mon père.un ingénieur/une femme ingénieur

un technicien/une technicienne Ex.Mes parents sont ingénieurs/techniciens chez Peugeot.maman, papa

Ex.C’est papa et maman.un homme/une femme

un mari/une femme

Ex.Près d’elle, c’est son mari.Ex.Près de lui, c’est sa femme.une photo

Ex.C’est une photo de famille.Nous prenons cette photo à Beijing.une profession

Ex.Quelle est votre profession ?

Quelle est la profession de M.Didier ?

une université

Ex.Il fais ses études d’anglais à l’université.L’université des Langues étrangère de Beijing est très connue en Chine.adj.sûr, sûre

Ex Je suis sûr de cela

C’est sûr et certain.ce,cet, cette, ces

Ex.Cet homme est très grand.Cette femme est bien grandes.Ces fruits sont frais.gentil, gentille

Ex.Notre professeur est gentil avec nous.jeune

Ex.Ce jeune homme est son frère.sympathique

Ex.C’est un ami gentil et sympathique.adv.ensemble → On travaille ensemble dans la classe.On va au cinéma ensemble.ne...pas, ne...plus → Il ne fait plus ses études.Il n’habite plus ici.si/non/oui/non → ça va ? Oui, ça va.Non, ça ne va pas.Ça ne va pas ? Si, ça va.Non, ça ne va pas.Ce n’est pas ton livre ? Si, c’est mon livre.vraiment → Merci beaucoup.Tu es vraiment gentil.Tiens, tu es vrailent belle aujourd’hui.v.dire≠parler

Ex.Je dis cela à Paul.Ex.Qu’est-ce que vous dites ?

habiter vt/vi Ex.Nous habitons(à)Paris.Ex.Où habite-t-elle ?

venir

Ex.Il vient de Paris.D’où vient-il ?

Ex.Il vient ici(pour)étudier le chinois.voir≠regarder Ex.Je vois mes amis dans la rue.Ex.Qu’est-ce que tu vois ?

Ex.Nous voyons un film au cinéma.Vocabulaire complémentaire

membres de famille(voir p114)

C.Grammaire Mode

Indicatif

Pascal est étudiant, il fait ses études à Paris.Conditionnel

S’il faisait beau demain, nous irions au Palais d’Eté.Je voudrais parler à Monsieur le directeur.Subjonctif

Je souhaite qu’elle guérisse vite.Impératif

Entrez, s’il vous plaît.Regarde là-bas, Gérard.Infinitif

Ne pas fumer.Participial

faire→fait(过去分词)

faire→faisant(现在分词)

Temps(Indicatif)

Présent

Il est en France maintenant.Passé

Il a été en France l’année passée.(复合过去时)Futur

Il sera en France dans un an.(简单将来时)

Voix Voix active

Je fais ce travail.Voix passive

Ce travail est fait par moi.être+P.P.+par

Verbes 1er

verbes réguliers –er

ex.parler, regarder, entrer...2e

verbes réguliers –ir

ex.finir, réussir, choisir, grandir...3e

verbes irréguliers

ex.aller, faire, voir, venir, partir...Si的用法(见上面词汇解释)Ce的用法(见上面词汇解释)

Omission de l’article

身份职业国际名词前不加冠词

Il est prof.已有指示形容词ce或主有形容词mon,ton,son不需多用冠词

Cette jeune fille est ma soeur.名词罗列时冠词可省

Hommes,femmes, enfants, tous sont dans la rue.呼语中

Bonjour, Madame Chirac.D.Texte Viens voir.Regarde cette belle photo de ma famille.Qui est ce jeune homme près de la fenêtre ? Quel âge a-t-il ?

外语课程设置 篇3

【关键词】外语专业 就业现状 课程改革 复合型人才

随着各院校对外语类学生的扩招以及社会上各类小语种培训机构的涌现,掌握一门外语已经不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进入21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的单一的外语人才已难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虽然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外语教学取得了瞩目成就,但是当下的课程设置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外语专业需要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

一、外语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中国经济的腾飞带来了外企的本土化和国企的国际化,这为外语专业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但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低迷后,外企在国内的发展势头大幅减弱,导致外语专业失业率升高。纵观近年来外语专业的就业情况,形势不容乐观,麦可思发布过一组数据,2009年度本科专业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专业中,英语排在第三位,人数达到1.36万人;而在2010年度本科专业失业率排行榜(前10位)中,英语专业却排在第一位,毕业半年后的失业量达1.57万人(麦可思研究院,2011)。那么外语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又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呢,通过向江浙地区数所高校已就业和即将就业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有效回收283份,调查结果发现外语专业就业过程中主要有如下困难:

1.各院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趋同,培养出的学生特色不鲜明,学生无特长,致使外语专业一些毕业生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很多院校和教育机构依然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甚至照搬其他学校的课程,使得学生竞争优势锐减。

2.外语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缺乏。很多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味强调分数和课本,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匮乏。学生在求职面试时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致使屡屡碰壁。此外,不少同学刚入大学时对大学生活缺乏正确的定位,而学校也未安排相应的心理辅导课程,使得学生失去了奋斗目标,缺乏个人学习与发展动力;而从大学到就业又是一次新的转变,学生表示还没做好心理准备,因此,“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屡见不鲜,由此可见,高校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还相对欠缺。

3.眼高手低。由于不恰当的自我定位,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了“就业不难择业难”的现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就业的期望过高。学生高估了自身能力,对工资、福利待遇等要求过高,导致用人单位不愿接纳。还有一些学生一味追求大城市、大型企事业单位,不甘到小城镇和农村基层工作,也很少有学生愿意去急需人才的民营企业就业,甚至部分大学毕业生宁可待业在家甚至啃老,也不愿“屈就”不理想的岗位。

这些问题深刻揭示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在竞争愈演愈烈的当下,进行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研究已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关于复合型外语人才,杜瑞清教授认为,复合型外语人才指既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的各种技能,懂得该门外国语的基本知识,也具有其他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型人才(杜瑞清,1997)。而罗世平则认为,“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是‘外语+X,其中X为变项,随社会市场需求和个人志趣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可以发现,外语同一定的专业相结合是创新型复合外语人才的先决条件。在如今学科交叉密集、信息更新快速的时代,单单掌握一门语言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同相关的专业知识结合才能体现实际的效用。通过问卷调查得知,约 67% 的同学选择毕业后就业,虽然其中有近17% 的人是就业和考研两手抓,绝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了直接就业。因此,我们决不能忽视大学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像调查结果中58% 的同学认为要依据社会实际需求来调整课程设置。

二、外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

据调查结果分析,学生认为目前外语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重语法轻阅读。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重视语法知识和单词量的灌输,以为只要这两者达到一定境界语言学习就能游刃有余。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带来了阅读方式的大变革,尤其是对与之近乎同时代生长的80后、90后,他们不再崇尚古人青灯黄卷,红袖添香,反之认同的是电子屏幕上所谓“快捷”数字化阅读方式,然而快速便捷的电子阅读方式并没有带来大众阅读水平的提高,据中华读书报报道,我国18-70岁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为52.3% ;报纸阅读率66.8%;期刊阅读率46.9%;人均阅读图书近4.25本。

归结到教学上来,阅读不仅只是看文章,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知识,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然而我们的课堂很少开设阅读这门课程。即使开设了,授课教师也不是这方面的专业教师,似乎只要是英语教师都可以胜任。

2.重理论轻实践。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莫过于看它在实际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学习外语,不管理论水平和文笔功夫多强,若无法运用于实际生活,都是无意义的。外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会选择在外企、三资、或政府机关从事翻译、公关,秘书类工作,而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

从调查的江浙地区工科类,师范类,农科类,综合类等大学的实践课程设计来看,我们发现基本上每个学校都设有英语角,供热爱英语的同学进行交流沟通、锻练口语。然而,在语言实践环节,只有极少数学校在入学伊始就开设综合实践课,如演讲与辩论等。外语专业的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主要课程应包含:教育见习、语言实践、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此外,还应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短剧比赛、英语配音、歌唱大赛等等)。不可否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应该起到关键作用,学生若是积极性不高,就算开设了实践环节也会形同虚设。学校在实践课程的运行和管理机制上也存在着一定问题,比如中外学生英语交流、英语短剧表演等大众能参与的活动不够,演讲比赛、配音大赛之类的活动毕竟只能强者胜出,很多基础较差的同学或是羞于参加,或是根本没兴趣。如此看来语言实践环节对他们也就起不到实际效用。

3.重结果轻过程。长期以来,我们衡量一所大学外语水平高低的标准都侧重于四六级、专四专八通过率,于是教师们就围绕考试合格率进行课堂授课,学生每天苦学课本知识只为争高分。当问及为何只看专业书籍时,他们回答:“大家都比专业分数,比证书级别,老师也喜欢分数高的学生,如果看其他书籍只怕会落后于人。也正因此,学生甚至连世界名著都极少阅读,这折射出的是当下外语专业学生的浮躁情绪和急功近利的思想。从江浙地区数所学校的课程设置来看,专业外的必修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与文化。这些课程主要设在一年级,目的在于让学生一进校门就感受到思想道德的重要性。但是这些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的学生寥寥无几。中西方文学等课主要开设在高年级,例如:中国文化入门、欧洲文化入门、英美散文选读、英语诗歌鉴赏、跨文化交际等

4.专而不博。高校作为人才集聚和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地,在培养优秀人才、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外语院校在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方面责无旁贷。目前我国外语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课程横向宽度不够,纵向深度也不够,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学生所学知识并不广博,不能触类旁通。而目前很多学校的外语学院一是几乎不开设经管数学类课程,二是在第二外语的开设上也存在着问题。大三开设二外,很多同学表示“太晚了,在大二即可开始学习,”因为步入大三,课业变重,难度加大,而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一门完全没接触过的新语言无疑任务繁重。

三、对外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建议

研究课程设置改革,我们必须明确应以何种标准来衡量改革的实施,这就涉及到了教学有效性,即高校如何在改革课程的同时,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知识学习、知识迁移的充分利用。国外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研究有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等。而从国内来看,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综上所述,我们必须以课堂有效性作为衡量课程改革合理与否的重要依据,切不可盲目地进行无意义、无效率的改革。

首先,就教师职能而言,教师担任的是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其牢固的专业知识固然必不可少,而经过采访调查,发现许多高校教师存在着“教而不专,专而不深”的教学瓶颈,即教学一味求进度,求效果,忽略了学生领悟知识的程度,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必然会降低教育效果,也使得教师的专业素养大打折扣。另外,有些教师在学科知识的普及方面也有所欠缺,知识点泛泛而谈,疲于深入分析,学生若没有利用好短暂的上课时间,课后又不愿花时间仔细钻研,其专业知识的掌握是非常有限的。相应地在任课教师的安排上,应该人尽其能,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专长,教师授课时要创新教学模式,寻找最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其次,语言学习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上不可厚此薄彼,尤其要重视阅读这一文化积累的过程。一味地强调技能训练,只会导致“知识匠人,学味寡淡”的局面。大学是高等学府,理应重视学生思维的培养,孕育会思考、擅思考的优秀人才是大学学问的根本目的。

南京大学的文化修养课程涉及面广,学生选择余地广,其中的生态文学不失为创新之举,不仅如此,南京大学文化修养课横跨大学整整四年,在大四仍开设有《文学作品与电影改编》和《文化阐释学》等课,有些高校则有待完善。在听说练习上,可以定期举办留学生交流会,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

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上,外语学院可以采取和其它学院联合办学的方针,让学生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以适应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当然,这个范围不能太广,要有针对性地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其他学科,逐步深入学习。这样,我们外语专业毕业生才有就业的优势和竞争力,才能无惧社会大环境的挑战。

四、结语

当下课程设置已难以适应就业形势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然而课程改革涵盖面较广,改革任重而道远。必须紧密结合当下就业形势,完善课程设置,培养更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此次课题,明确了外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对江浙地区数所高校就业情况和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为今后课程改革提供可行性意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1.33.

[2]杜瑞清.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及实践[J].外语教学,1997(2).

[3]谢藜莎.我国高效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语言研究,2012(08).

[4]张绍杰.读写危机——当今英语专业面临的最大挑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

[6]谭为国.我国外语专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J].中国高校研究, 2000(9).

我国外语课程设置历史对比研究 篇4

自清朝末期到建国初期, 中国百废待兴, 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处于摸索时期, 外语教育更是受到禁止。直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 高考制度恢复, 外语教育才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清朝末期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两次外语课程设置的历史变化上入手, 探讨当今的高校外语课程问题。

二、历史上的高校外语课程设置

(一) 同文馆中的外语课程设置

17世纪以前, 中国教育的发展水平—直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一度成为当时西方国家学习的对象。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碎了国人的自大梦, 封闭的国门被洋炮轰开后, 交涉、议和、签约、通商等外交事务日多, 时称“夷务”。在办理夷务过程中, 中国方面深感缺乏精通外语的人才, 导致屡屡受人欺蒙。正是在这种基础上于是萌生了改革教育、专设外语学堂的念头。1861年1月, 清廷应奕忻等人的奏请, 批准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立外语学馆, 定名为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当时《京师同文馆章程》中拟定的学程为“每届三年”, 后有所延长。由洋文到涉猎各种学科, 共8年。张之洞于1893年在武昌创办了当时全国最著名的外语学堂之一———湖北自强学堂。初办时, 分方言 (外语) 、算学、格致和商务四斋。1896年改订章程后, 分英、法、德、俄四个语种。次年, 增设日语。1898年5月, 张之洞又设立了以培养外交人才为目的的湖北方言学堂。学生学习历史、地理、公法、交涉等课程, 分习英、法、德、俄、日五种语言。

天津中西学堂:它把教育方式分为两种, 头等学堂和二等学堂 (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预科) , 二等学堂共需四年的学习。另外, 各地还都办有学馆, 如上海广方官馆———1803年由江苏巡抚李鸿章请“仿同文馆之例”设立学制三年。广州同文馆———1864年根据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建议设立, 学制三年。

(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高校外语课程设置

1998年12月, 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式通过了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根据这份新修订的大纲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 (一至两年级) 和应用提高阶段 (三至四年级) 基础阶段词汇量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分别为4200和5500, 基础阶段的教学时应不少于280学时, 安排在第一至第四个学期。每学期为一级, 每级约70学时, 每周应不低于4学时。大纲还规定学生入学时经过分级测试, 按实际水平编入相应级别学习。

这个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在全国所有高校实行长达16年之久, 但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 他们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普遍感到不够满意, 对口语及写作能力则更加不满。由此可见, 经过了现有的外语课程设置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人才, 并不能普遍地真正满足社会的需要。

(三) 二十一世纪的高校外语课程设置

21世纪, 大学英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指定教学内容进行ESP教学, 对不同层次的院校进行分类指导。教育部规定, 今后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用英语教学的课程比例应逐渐上升。对一般大学学生要求的重点也应放在加强学生的听、说与交流能力上, 特别是在专业和科技方面的英语听说与交流能力, 强调英语的实用性教学。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学术英语课程, 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培训, 提高学生参加国际竞争的能力。公共基础课可以进行双语教学, 为专业英语课做准备。在三、四年级的开设专业英语课, 因为这个层次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专业知识, 然后再学习专业英语就不至于给他们造成不必要的心理焦虑, 而且还能使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 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开设英语课程, 如电子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国际金融英语、新闻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营销英语、学术英语、科技英语、文献阅读、论文写作等, 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这样做也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语言输入更好地被吸收, 进入大脑的长期记忆系统, 内化入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从而转化为输出。

三、结束语

通过对外语课程设置的历史对比研究发现, 在高校英语课程设置上要尽量开展多媒体和网络教学, 为学生提供多种素材供学生选择, 进行听、说、读等几个方面的练习, 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专门用途英语与实际工作密切联系, 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 培养出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在新课程改革中, 要提高认识, 强化责任, 最终使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与时代同步, 并赶超世界上英语教学先进的国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对于外语学习要求的提高, 原有的外语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从同文馆到当今外语课堂的设置上不难看出, 社会及时代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 在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迅速变化的今天, 改善外语课程设置非常必要。

关键词:同文馆,外语教学,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白月桥.《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外语课程设置 篇5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社会对双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第二外语(韩语)课程的设置十分必要,但目前第二外语(韩语)课程教学效果远没有达到社会需求。文章分析了选择第二外语(韩语)课程的英语专业学生特点,阐述了第二外语(韩语)课程教学现状以及教学改革方面的一系列思考。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 第二外语(韩语)课程 教学改革 建议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外语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催生新的外语服务市场,对外语人才数量的需求激增;另一方面对外语课程改革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复合型”“双语型”人才,是高校外语教育应对改革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英语专业学生除了精通英语之外,还需要掌握第二外语。近年来,中韩经贸合作密切,很多英语专业学生选择将韩语作为自己的第二外语,借此帮助自己增加就业砝码,提高就业竞争力。然而,目前的第二外语(韩语)课程教学效果远没有达到社会需求。下面笔者将就选择第二外语(韩语)课程的英语专业学生特点以及教学现状进行阐述,并对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一、英语专业学生特点

(一)学习动机不同

英语专业的学生选择第二外语(韩语)课程的动机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兴趣型、修满学分型、考研型、出国深造型等。学习动机不同,决定了学生对第二外语(韩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强度、难度的要求不同。兴趣型的学生希望课堂上多涉及“韩流”;修满学分型的学生多希望课堂内容轻松简单;考研型的学生多注重笔试内容;出国深造型的学生希望侧重口语表达。所谓众口难调,学生多根据自己的偏好参与二外课堂,配合度不高。

(二)语言基础薄弱

英语专业学生的韩语基础几乎为零,很多学生虽然通过韩剧等提前接触过韩语,但都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发音和对韩语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因此,韩语学习需从最基础的语音开始。在语音学习阶段,学生容易混淆双收音;词汇、语法学习阶段,学生一般出现理解、记忆慢、遗忘快等问题。韩语学习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极易让学生产生抗拒、厌烦心理,不利于后续学习内容的展开。

(三)投入的韩语学习时间较少

学生一般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英语的学习上,而对第二外语(韩语)课程投入的时间较少。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没有捷径,都需要不断重复、积累、总结。但很多学生仅仅依靠每周的第二外语课上时间来学习韩语,课上不吸收,课后不消化,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第二外语(韩语)课程教学现状

(一)课时量少,与教学内容量不符

第二外语(韩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韩语综合能力。培养目标的综合性无疑要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全面性、多样性。然而第二外语(韩语)课程的周课时量一般为2-4课时,课时量少,和教学内容量不符。教师为了完成课本上的教学任务量,不得不在课堂上大量“灌输”知识,但结果往往是实现了“量”,却忽略了“质”,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全面性、多样性更无从谈起。

(二)教学方法传统,学生参与度低

第二外语(韩语)课程一般为大班授课,学生数在60~70人之间。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很多互动环节不易操作,教师往往选择最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即由教师讲授单词、语法、课文、练习,学生处于被动的听众地位,课堂参与度较低,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也得不到较好的训练。

(三)笔试教育为主,评价方式单一

第二外语(韩语)课程的学生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项组成,平时成绩多考虑学生出勤率,占30%;期末成绩占70%。也就是说,教师主要通过期末笔试成绩来完成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机制无疑具有单一性、绝对性的弊端。学生为了顺利通过笔试,往往把学习精力都放在笔头功夫上,忽视了韩语听说、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免出现“哑巴韩语”“高分低能”的现象。

三、第二外语(韩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笔者根据英语专业学生特点,认真思考第二外语(韩语)课程教学现状暴露出来的问题,结合课堂实践,对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转变学生观念,加强对韩语的重视

通过分析第二外语(韩语)课堂上的英语专业学生特点不难看出,学生在二外学习的重视、参与、努力程度方面存在问题。高效的韩语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合作。因此,必须首先转变学生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韩语课不仅仅是一门二外课。掌握第二外语(韩语),可以帮助他们增加就业砝码,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考研、出国深造等方面也可以增强自身竞争力。

(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第二外语(韩语)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应端正教学态度,用心上好二外课。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拓宽知识面,不拘泥于大纲和教材,与时俱进,多为自己充电;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用自身魅力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二外课堂;加强自我反思,思考、探索和解决二外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二外课堂,努力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三)合理设置课时量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语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第二外语(韩语)课堂上除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还要让学生了解韩国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增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因此,除了教授课本词汇、语法等知识外,教师还要尽可能地充实教学内容,例如由单词引申韩国饮食、酒文化,由语法、句子分析韩国人思维等;同时加强听说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韩语综合运用能力。但第二外语无法达到专业课的课时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适当增加课时量,教师根据现有课时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实现效果最优化。

(四)创新教学环节和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改变传统单一的讲授法,采用对比法、交际法、情景模拟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发,提高学生参与度。如韩语中有大量的汉字词、英语外来词,先让学生猜测这些词的意思,并引导他们对比中韩、英?n词汇发音、意义的不同;在学习韩语数词时,可用游戏法,尽可能给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语法讲解过程中,为学生创造韩语语境,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语法的用法;在学习课文时,要求学生自编对话,鼓励学生用韩语展开交流。

(五)活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兴趣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视频、音频、图片等。如讲解韩国的婚礼文化时,可先向学生展示韩国婚礼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讲解韩国饮食时,可先通过热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炸鸡啤酒”片段引出主题,再通过诱人的美食图片激发学生的词汇学习兴趣;简单常用的韩语句型,可以引入音频、短片,让学生模仿发音,强化记忆。

(六)完善评价机制,实现测试方式多样化

要想提高学生的韩语综合能力,对学生的评价就不能仅限于期末笔试,测试考查也不能仅限于写。要将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和测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语音阶段严格把关,可通过读句子、读文段、说简单用语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学习对话、课文之前,先让学生听音频,并将听到的内容用韩语表达出来,再根据音频进行听写训练。将这些训练都记入对学生的评价、测试内容,细化评价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韩语综合应用能力。

四、结语

第二外语(韩语)课程的开设,是英语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各个院校的具体实际不同,问题也会有所不同。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结合社会的需求适时进行教学改革,调整教学方案,有助于高校外语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更好地为战略实施提供社会化服务。

【参考文献】

外语课程设置 篇6

关键词:课程改革;外语文献阅读;学年论文

作者简介:马静(1973-),女,河北深泽人,河北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胡建文(1964-),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河北 石家庄 050018)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2-0031-01

一、概述

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1]毕业论文是学生完成学位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2]对理工本科生而言,主要安排在大四下半年,利用一学期的时间完成。河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毕业设计内容包括不少于1.5万字符的外语文献翻译,毕业论文的开题、实验研究、撰写和答辩。然而,在第八学期,学生要么参加研究生复试,要么找工作,因此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学士学位论文成为高校管理人员和教学工作者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我校从2003年开始进行了教学改革,在大三学生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外语文献阅读及学年论文”实践学习,进行一次毕业论文的预演,要求学生在不占用正常课堂教学时间的情况下完成。[3]然而很多本科生对学年论文这个实践性极强的教学环节的作用认识不够,完成的情况不够理想,因此很有必要进行实践改革。

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根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高校本科目录和专业,由原来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进行改革调整而得。作为具有传统优势和较强的区域性需求的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成为我校首批被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点,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自2008年开始又成为我校7个本一招生专业之一。[4]随着生源的改变,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对此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外语文献阅读及学年论文”实践环节改革更显得重要。

二、课程改革措施

本课程整体包括三部分:外文翻译、文献综述、答辩。通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领域中有关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或以高新技术为背景的一个专题方向,独立进行文献查索和阅读,选择其中的一篇外文文献进行翻译,并根据所阅读文献撰写一篇文献综述的书面报告,准备课程答辩。

1.与双语教学、专业英语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人才与知识的竞争越演越烈,社会对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对于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加强专业英语阅读实践,进行双语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整个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当代大学生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原来专业英语的基础上,2009年新增加了“腐蚀与防护”双语课程,由在英国参加过双语教学培训的老师授课,采用分段递进式教学模式,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同时指定一本中文教材作对照参考。在课件上尽可能地采用案例教学、图表授课的方法,综合运用快速记忆法、group working、idea generation等教学方法,运用肢体语言,使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词汇有了更深的了解。[5]专业英语与双语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更为熟悉,为学生在外语文献阅读方面选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腐蚀与防护相关课题方面的选题明显增加。

2.与专业选修课大论文结合

目前,我校主要采用学分制,对于专业基础课,多采用闭卷考试。而对于专业选修课,则采用更为灵活的考试方法。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在一些选修课,如“表面工程”、“功能材料与复合材料概论”、“材料化学”、“冶金质量分析”、“试验设计方法”采用大论文与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就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这些都为学年论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3.规范格式和内容

由于外语文献阅读及学年论文课程是与本科毕业设计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一门课程,因此其格式和内容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针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编写了写作要求,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模板格式进行写作。对于外语文献翻译部分,译文应为在国内外正式发表的期刊上的论文,其外文不少于1.2万左右印刷符(外文原版资料),译文不少于2000汉字,外文出处应注明期刊名,年、卷、期。对于学年论文部分,所选题目要具体,不宜太大、太宏观、太经典、或覆盖面太宽。应对选定专题所涉及特定领域、特定问题的应用背景、主要特点、发展历程、国内外研究与开发现状以及尚存问题和发展前景作出比较完整、系统和较全面的论述,字数不少于2000字,与外文翻译内容相关,其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其中近3年参考文献不少于30%,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20%。

4.严格把关,加强管理

“外语文献阅读”与“学年论文写作”是相辅相成的,从文献阅读中学习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以论文写作作为检验对文献的理解程度。对于英文翻译,有的学生使用英文翻译软件进行翻译,对课题并没有进行了解,对于这样的学生,一旦发现,责令其返回重写,而对于材料科学与工程重要的专业词汇翻译有误的,指出错误之处。

有的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不够,选择课题往往不适于作为学年论文的题目,因此在学生答辩前,对论文内容进行初审,对于学年论文题目不合适的,返回学生重新选题完成。对于大篇幅从文献上抄袭,论文不能连贯,返回重写。对于整体字体大小不一的,图表不规范的,重新排版。经过几次返工后,大部分学生都能交上一份不错的答卷。

5.组织学生答辩

“外语文献阅读及学年论文”课程原来只包括文献翻译与学年论文两部分,然而,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学年论文并不清楚,只是从文献上大段地复制到自己的学年论文上,根本没进行消化吸收,东抄西凑交上,由于学生太多,老师不能一一查阅相关文献,从论文上很难评价出论文的好坏,这就给评分带来了问题。文献翻译则要求学生对课题领域较为熟悉,只有在中文文献广泛查阅,认真分析比较综述的基础上,才能译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该课程改为三部分,增加了答辩的环节,只有对课题进行深入了解,才能变成自己的话讲出来。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学年论文的答辩,每人准备5分钟的答辩材料,5分钟的提问,并安排专人进行录像。通过答辩,既锻炼了学生的ppt制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又使学生对专业知识领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6.科学评价

该课程的成绩包括三部分,英文翻译、学年论文、答辩。其中英语文献翻译和学年论文写作各占30%,最后的答辩成绩占40%。这与以前相比多了答辩环节,而且所占比例比较高,这就使学生不但要重视文献的查阅与写作,更重要的是将文献的内容理解和吸收,这对于受了十几年填鸭式教育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更在挑战中锻炼了自信。

三、结语

通过本课程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文献检索工具和方法查询本学科相关的学术方向及学术领域,学会独立学习与判断、分析、归纳,初步培养学生进行自主科研选题、综合分析、外文翻译与论文撰写等基本能力和论文演讲与答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李俊刚,郭苹.学年论文制与本科导师制相结合初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 28(2):102-105.

[2]刘海啸.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指导探讨[J].教学研究,2005,28(6):532-534.

[3]闫俊霞,刘瑞玲,王军,等.外语文献阅读及学年论文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9,(1):209-210.

[4]胡建文,马静,李强,等.高校金属材料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42-44.

[5]马静,胡建文,刁美艳,等.“腐蚀与防护”双语教学探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1,(7):119-120.

(责任编辑:麻剑飞)

中澳高中外语课程标准之比较 篇7

一、中澳课程目标比较

HSC汉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采用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HSC提出了汉语课程的五个目标[1]:为学生提供有激励作用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智能、社会观和道德的发展,尤其促进他们知识、技能、态度、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提高;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发展合作能力,尊重文化多样性;为学生提供弹性的知识框架以便为学生深造、就业、做充实有活力的合格公民等活动做准备,为升学和就业提供正式评价和鉴定;为学校发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作用提供课程条件。HSC制定了相应课程、教学和能力目标,以确保其总体目标的可操作性。其课程目标侧重语言的工具性功能,兼顾人文性[1]:提高学生与他人用汉语交流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汉语使用情境中的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学习他国语言反思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能将汉语与其他语言相联系比较;获得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交技巧;能够在就业、深造、培训或休闲生活中运用汉语。

我国高中英语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性差异”,通过“采用活动途径”,积极“倡导体验与参与”的方式,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在该理念的指导下,我国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2]。

在课程目标方面,我国和HSC都较注重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培养、合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素养的提高。相比之下,我国课程目标表述过于笼统,关于各种能力目标描述概括模糊,缺乏具体描述。能力描述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准确描述,可以清楚地说明学习者在课程结束时可以做的事情。这样的描述形式在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环境下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我国课程标准在这一点上的欠缺,导致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计划时,因缺乏明确教学目标的引导,难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无从确定内容讲授的深度。

二、中澳课程内容比较

HSC中汉语课程内容围绕个人、汉语使用社区和变化中的世界三个主题进行整合,三个主题下分别有话题和子话题,围绕这些话题教师组织学习任务,选择学习文本[1]。为了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获得职业教育培训证书,确保顺利就业,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安排一些AQF许可的课程单元,包括小说、戏剧等。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借助字典、网络等工具进行学习。如对语法知识可通过表格形式进行详细描述,采取句型操练和语法知识归纳相结合的方法,以句型操练为主,在学习句型过程中掌握语法知识。

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模块,学习任务也是以“话题”为中心将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整合,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使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方面得到发展。我国课程标准按照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分级总体目标的要求,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和标准[2]。

根据标准中给予的话题,选择什么任务,如何将任务内容细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单位,应在标准中有所体现。我国和澳大利亚都以话题为中心开展学习任务,在任务中实现课程目标。但HSC对主题—话题—子话题进行了详细的表述,这就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方向、控制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而我国课程标准中话题范围过于宽泛,表述比较笼统。例如我国课程标准对话题内容的表述,七级和八级基本相同,都是关于个人、家庭、社会交往及日常生活的,然而对于话题没有进一步的具体界定,任务没有细化。另外,HSC有关教师可在教学中安排AQF相关课程的规定,与我国可按需要选择选修模块类似。但是不难发现,我国选修模块内容无论是技能类还是欣赏类,专业性都很强、难度系数都很大,一方面教师难以施教,另一方面学生难以接受理解。

三、课程评价比较

HSC将课程评价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种方式。内部评价以分数形式呈现,反映学生的排名情况及成绩差异,其中包括口试、听力、阅读理解和写作。为确保各校实施的统一性,对评价任务设定了范围,但范围又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外部评价包括口语测试和笔试:口试约10分钟,采取对话形式,目的是评估学生的语言使用技能,话题有关学生的生活如家庭、兴趣等。笔试约3小时,有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写作三部分。[1]

我国课程标准从评价原则、评价方法两方面提出了评价建议。评价原则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的作用、终结性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体现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不同特点、注重实效,合理恰当地使用评价手段、各级评价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2]。标准强调,评价不仅要笔试,还要采用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学习态度、行为表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有促进作用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积极有效地将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澳大利亚的课程评价形式多样,我国现行评价方式设计也丰富合理。但是在标准对课程评价的表述方面,我国与澳洲存在很大差异:HSC详细描述了评价形式、评价目的、评价方式、笔试口试所占比例、考试时间等,而我国课程标准并没有具体的描述,仅仅给予“建议”,尤其在形成性评价方面,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方式建议,而且没有确立形成性评价与学业认定的关系,使得形成性评价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没有其应有的实际意义,趋于形式化。

四、HSC课程标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发现HSC外语课程标准可操作性、计划性较强;内容广泛且具有可选择性,学生也有一定的选择余地;课程评价形式丰富,效率高。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有:

1. 进一步使课程目标具体化,提高其可行性。

Dubin&Olshetain (1986)认为课程大纲是对教与学的实际运作内容的较具体的描述,这些内容把课程目标理念体现在一系列有计划的步骤中,使其成为分级的、详细的目标。Yalden (1987)也认为大纲的特性之一就是“清楚明确”,课程目标要尽量详细。Brown提出有效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能力表现,即学习者要能够做什么;条件,即能力表现的条件与环境;标准,即描述学习者什么样的表现是可接受的。HSC课程目标具体、可行性和操作性强,不仅使教师能把握准课程方向控制课程内容的选择,而且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要求进行课程学习。相比而言,我国目前关于能力目标的表述比较笼统,缺乏对能力表现的具体描述,唯有知识的具体罗列。同时在目标的可行性方面也有所欠缺,需要在操作难度和目标难度方面有所改进。

2. 增强内容(即学习任务)的实用性。

课程标准应该对任务的内容作出较细致的规定,这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评价将会起到指导作用。Eliss (2003)指出,课程设计者必须决定究竟希望学习者交流什么。因此,选择适当的内容就成为任务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话题的熟悉度也是设计任务的一个特别需要考虑的问题。研究表明,话题的熟悉度是影响任务难度的一个主要因素,话题的选择还会影响学生的表达和学习兴趣、态度和动机等。HSC课程任务类型丰富多样,而且实用性强,所提供的主题—话题—子话题模式使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容易把握方向、控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我国的课程标准应增强其内容的实用性,对任务进行细化,使其成为可操作的教学单元。

3. 建立科学、可行、规范的评价操作程序,完善评价实施。

课程评价不仅要有助于学生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还要帮助学生增强学习信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还能推动教师教学水平的进步和课程的不断发展。HSC课程评价不仅标准多元化,评价、方法和手段多样化,而且操作程序科学、可行、规范,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实现教学评价促进个体发展的本体性功能。我国应实行期中、期末考试与平时课内外学习行为和能力的评价相结合、听力与口试、笔试相结合的形式,同时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将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

摘要:上世纪末本世纪初, 中国、澳大利亚几乎同时进行外语课程改革, 但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差异, 两国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澳大利亚高中外语课程改革对我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启示有:提高课程目标的可行性;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规范和操作程序, 完善评价实施。

关键词:中国,高中外语课程标准,比较,澳大利亚

参考文献

[1]ChineseContinuers (Stage6) Syllabus1999, Board of Stud-iesNSW[S].Australia, 2001:10, 11-12, 15-16, 26-3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6-8, 9-22, 39-57.

外语课程设置 篇8

(一)研究对象

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四所北京市外语类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状况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外语类院校体育课程的课时安排情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课时安排必须达到每学年72学时。然而,经调查发现,当前北京市四所外语类院校对于公共体育课的课时设置情况与《纲要》要求差距较大。在这四所外语类院校中,体育课程的课时安排情况为每学年共32周,每周2课时,即一、二年级共128个学时,这远没有达到《纲要》规定的课时数量。由此可见,课时数量未达到规定要求是制约公共体育课程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外,按照《纲要》规定的每学年72课时的标准来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理论课总数应达到7~8课时。而通过调查北京市四所外语类高校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体育课时安排情况发现,实践课课时数量明显多于理论课课时,甚至有个别院校没有安排理论课,而这四所外语类院校中每学年理论课时最多的只有5课时。由此可见,当前外语类院校公共体育课理论课时严重不足也是制约公共体育课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外语类院校体育课程的课程内容情况

为适应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近几年来北京市几所外语类院校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兴趣对本校的体育课程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并添加了一批新兴体育项目,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开设了国标课程及瑜伽课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开设了橄榄球课程,北京语言大学开设了龙狮课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设了形体和女子防身术等课程,这些课程目前已成为上述学校的特色课程。但从整体上看,当前外语类院校体育课程项目还是主要以传统项目为主。

(三)外语类院校体育课程的课程结构情况

《纲要》第六条明确规定,普通高校应对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开设必修课,对大三年级及以上学生开设选修课。目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可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体育课堂教学

调查显示,北京市4所外语类院校均在1~2年级开设了体育必修课,3~4年级及研究生中开设了体育选修课,可见这些院校的课程设置都已达到了《纲要》的规定。

2.课外体育活动

调查发现,北京市外语类院校的课外体育活动状况不容乐观。尽管这四所院校均根据国家要求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每年都会举办各种体育竞赛,但课外体育活动形式较单一,许多最能体现阳光体育运动的定向越野、冬季长跑等尚未得到有效推广。

(四)外语类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情况

当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方式主要采取体育测试来进行评价,形式不仅单一,还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机性,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评价课程的教学质量。大多数教师习惯以单一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过于强调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性和发展性的评价机制,也忽略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北京市四所外语类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当前外语类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

第一,体育课程课时数量不足,内容单一。由上可知,课时数量未达到规定要求已成为制约公共体育课健康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公共体育课的理论课时严重不足也会影响体育教学效果。另外,尽管北京市外语类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已达到《纲要》规定,但从整体而言,这些院校目前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仍主要以传统运动项目为主。

第二,体育课程内容还未完善,体育教学条件和设施较落后,未能完全满足学生需求。

第三,教学评价体系单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过于强调结果,而忽视过程性评价是目前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建议

第一,丰富体育课程内容,调整体育课程结构。首先,学校应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增添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户外的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如在休息日组织学生登山、远足或骑行等。另外,合理调整体育课程结构,在保证公共体育课课时达到《纲要》规定的同时,增加理论课课时,为参加体育锻炼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完善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

第三,改变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方式,建立客观、科学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重视过程性评价,提高考核评价的综合化程度,从而实现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丽娟.上海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2]张跃.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04:85~86+90.

[3]李铁.沧州市区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外语课程设置 篇9

一、相关概念

媒介素养,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其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都指向于公民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受教育者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逐步培养对于媒体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最终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参与社会发展。

二、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现状

1993年,英国学者富兰克·雷蒙德·李维斯和丹尼斯·托马森在《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首次提出了“媒介素养”这个概念,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作了专门的阐述,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建议。

但就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各国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的主体还是各级学生及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也鲜有文献涉及外语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我们利用中国期刊网进行了文献调研,按篇名和模糊匹配,从1999年到2007年全部进行搜索,查看有关媒体素养教育方面正式发表的研究成果数量和方向。从文献检索结果中可以看到目前“媒介素养”研究成果中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献相当多(占到64.9%),说明它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2004年10月,“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以“信息社会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为主题;2006年8月在复旦大学召开的“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也将“公民的媒体素养”列为会议的十个专题之一。

目前,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媒介素养的内涵,国内外的比较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探讨、途径、方法的研究;在学校教育层面研究比较集中在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和青少年的媒体素养教育上。在目前已有的研究文献中,还未有人涉及外语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表明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大多还停留于对学生的媒介素养研究,这说明社会和学术界、教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和研究存在空白,这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将严重影响外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影响外语教学理念和外语教学改革的实施。

三、培养和提高外语教师媒介素养的意义

外语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将有助于加强外语教师对于媒介的接触和认识,客观、合理、高效地使用媒介,促进自己教学效果的提高和自身的专业发展。这对于提高目前外语教育质量和促进外语教育的改革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对于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当代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具有直接的作用。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将实现教学手段和内容的丰富、教学结构的优化、教学效率的提高, 促进学生培养素质和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运用各种媒介技术,能够创设最佳情景,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和运用语言,同时能加强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增大课堂容量,加快课堂教学节奏,提高课堂效率;从多种角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开阔学生的视野;多方位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景。并能利用电子学档技术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变化,进而促进学生培养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将更好地体现外语新课程的理念,面向全体学体,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由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在信息的处理方面和媒介应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也就会形成信息鸿沟和相应的弱势群体。如果加强外语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就可以使教师能够利用媒介对学生加强引导和关心,提供各类信息资源,消除学生的“知识沟”问题,实现基于网络的教育援助,让每一个学有困难的个体都能及时地获得帮助,进而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三)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将更好地促进外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对于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当代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具有直接的作用。

在课程整合背景下,教师的角色由管理者、传递者转化为指导者、课程设计者、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环境的建构者等新型角色。世界信息化趋势是把现存的各种媒介整合到一个信息更加密集性的“信息高速公路上”。这使社会中的每个成员的角色发生变化:师生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布人。

(四)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外语教师利用媒介进行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

教师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能够利用相应的媒介技术进行科学或课题研究;并利用网络视频技术实现课程在线观摩,并利用网络技术支持构建虚拟教研组和群体协作网络互动平台,实现教师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协作教研;还可以利用社会性软件如BLOG构建教学反思平台。这些都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

借鉴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有益做法,结合我国的现实条件和需求,以下提出我国实施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及策略性建议:

(一)加强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媒介素养教育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要使教师了解不同媒介形式的特征和信息制作过程,能够自觉掌握个人接触媒介的量和度;二是要让教师批判地解读媒介信息,诸如媒介对现实的再现、媒介的商业性与价值观;三是能够有效地使用媒介,充分利用媒介完善自己。

(二)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

1. 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组织建设。

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组织建设是保障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从世界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倾向于由政府指定或委托一些机构来实施。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建设,实行由政府或政府委托某些机构来组织实施是必要的。

2. 提高媒介素养教育在教师培训中的地位。

首先要加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在英语教师培训工作中的地位。一方面要借助环境、渗透在生活中的大众媒介来宣传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媒介素养逐步成为现代人的自觉追求。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政策、法规的扶持和与之相配套的由政府启动的媒介素养培训项目来实施和落实,并有明确的组织者、实施者。

3. 开发媒介素养教育的教材资源。

首先要编写规范的培训教材。其次要坚持灵活性原则,多渠道地获得教学素材,如可从报刊、杂志、影视、因特网、手机等媒体获取。再次要建立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库和设计与开发支持平台。

4. 创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实践中学习”的学习模式。

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传媒素养,而素养的提高不仅靠传授,更重在养成。教师需要在学生的作品和材料的分析中发展学生的理解力和技能。教师要促使学生去感受被媒介包围的生活环境,体验各种媒介对自己的影响和作用。媒介素养只有在学生不断试误中才能养成。

5. 提升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素质。

为了提升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素质,一方面,可依靠师范院校,广播、传媒、新闻等大学或学院来直接培养。另一方面,采取在职培训、假期进修等方式来培训在职教师。此外,还可采取大学与中小学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模式”来共同促进一线教师媒介素养的发展。

6. 建立媒介素养教育的评价体系。

我们要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价方法,设计合理的评估标准,并且定期进行评估。

总之,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业界对它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外语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处于摸索阶段。近年来,我国的传播学学者和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们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和实践,例如为一些传媒大学或师范大学中的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这对英语教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更具借鉴意义的经验。但如何把这些好的经验移植到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中,让英语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工作尽快、全面、系统地展开。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美]约翰.奈比斯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23.

[3]陈力丹.新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187.

[4]喻国明.从青少年拍卖提高全民族的媒介素养[J].中国青年研究, 2003.7.

[4]袁文丽.终身教育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N].光明日报, 2005.5.25.

外语网络课程设计模式实践探讨 篇10

网络教学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天赋人性, 要求从人的主观意识出发, 从整体上解决人的动机、人格, 从而说明人的本质特性和内在情感、潜在智能、目的、爱好、兴趣等人类经验。Rogers认为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充分发展”的内涵是指在智能上和情感上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建设性和选择性, 以及行为表现符合规矩而且不能预测。“充分发展”的表现则是指学生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为何学习。由于人要适应变化, 所以任何静态的知识都是靠不住的, 而只有寻求知识的动态过程, 即知道为何学习, 才能达到适应变化的目的。

二、网络课程实践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特点

基于上述理论, 我校为网络外语视听说教学平台的建设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 主要的方法和步骤为:

第一, 分析学习者特征。网络学习是以自主学习为主, 在网络课程设计时, 根据不同学习者的特征来设计灵活的学习指导形式, 发展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形式。

设计调查问卷, 收集学生对传统视听说课堂的反馈意见, 学生对网络视听说教学环境的需求以及学习听说技能的学习风格等。

第二, 设计自主学习策略。外语视听说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的, 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自主学习目标。每一单元都要进行一定的外语听说学习策略的培养, 让学生明确要学习的内容、达到的目标及如何达到这些目标。二是分析学习内容, 设计丰富的自主学习情境。由于语言习得对于语言环境和大量真实语言的输入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所以应围绕每课的学习策略训练, 设计相应的学习资源。

第三, 设计协作学习教学策略。根据共同学习理论的观点, 在学习中强调使用全组目标全组成功的方法, 只有全组所有成员都达到了教学要求才算完成教学目标;学习者不仅要学习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会与人合作交流的技巧, 培养合作与团队精神。尤其在外语听说训练中更注重交流的技巧, 只有在互动中取得真实的语境。根据这一目标设定不同的分组方案与不同群体的学习任务, 是本教学策略设计中的重要任务。

第四, 设计交互策略。综合利用E-MAIL、QQ、BBS、FAQ等多种交互方式, 并在BBS中设置与每课话题内容相匹配的专题讨论区等, 以更好地支持学习者的学习。

第五, 反馈策略设计。设计多种反馈方式, 如在线讨论 (实时反馈) 、BBS (非实时反馈) 、视频作业等多样化反馈手段。对客观理解型练习采取教师公布答案的延时反馈方式。

课程教学设计完成后进行一个学期的实践, 对注册学生进行教学效果检验的调查, 包括问卷调查, 从学生参与程度和学生反馈意见获得教学策略设计的效果检验。此外, 通过开课前与学习后的一个水平测验, 来检验学习者的成绩是否有显著的差异。

三、课程结构与组织

(一) 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教学单元为主线, 每个单元设计一个主题。教学时, 先介绍包括词汇、语法知识在内的语言知识, 再添加一定量的辅助音频教材、视频教材和相关视听内容, 作为补充材料, 同时添加适量的口语训练材料, 包括语音训练材料等。学生以单元主题为内容进行评说、讨论或汇报发言。讨论或汇报是视听说课型中“说”的具体体现, 通过网络的“视”与“听”, 建构视听说“三位一体”的网络课程。

本课程单元教学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前期自主学习。这一阶段对学习内容、目标、进行方式、检测形式和时间规定等都有明确安排, 以便学生进行自我计划、调整和评价。背景知识和难词难句的解说也在第一阶段中完成。自主学习中也包括对主旨要义和细节的深入理解。第二阶段是后期讨论。这一阶段侧重实践和应用, 如就所学内容展开讨论或汇报发言等。结合教师的信息反馈, 学生可自行检测学习效果, 进行自我学习调整。第三阶段主要是在前两阶段学习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拓展, 通过向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 使学生通过影片欣赏等活动, 进一步提高其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二) 教学组织

为营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 提供最新最真实的语言材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程使用自编教材, 从各媒体和最新影视作品中选取与话题有关的内容汇编成教材, 并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展开教学。

网络课程教学环境是网络课程得以运行的必要条件, 是为学习者提供的能够方便快捷地访问教学资源、完成学习、达到学习目标的辅助环境。本课程主要建立在网络平台的基础上, 为学习者提供两种不同的学习环境, 一是提供一个类似现实世界的虚拟环境即虚拟教室;二是提供一个可以与他人进行通信、交流的社会环境, 即聊天室、邮件或论坛。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涵盖教师备课、课件制作、网络化教学等多个教学环节。系统中的所有模块均操作简便, 支持小组团队学习模式, 为学生组团提供了团队专有的讨论组、邮件与公告等功能模块。通过网络教学平台, 教师可以方便地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查看优秀作业等。同时, 可以确保学生只有在完成教师规定的学习任务之后, 才可进入下一个知识单元学习。在完成教学计划的设定之后, 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文字说明书, 指导学生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 该系统也提供了方便、快捷、直观的监控方式, 对学生上网次数和时长都能准确的反映, 从而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三) 考核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方法有三种, 一是定期提交笔头作业, 以考察学生能力的进展情况。内容包括复述一段情节对话、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简述故事情节、评议故事中的一两个主要角色等。二是上传音频及视频作业, 内容包括朗读模仿、对某一话题的讨论以及角色扮演等。三是期末进行一次机考来测试发展情况。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管理, 每个阶段的学习及作业情况计入期末总评。

四、实践和思考

我校外语网络课程全天候开放, 在工作日内, 我们均安排一名外语教师负责学生的释疑解答。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网上交流活跃, 每年网络课程的点击率超过1万人次。该课程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外语学习的积极性, 我校学生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近几年学生参加各类外语竞赛成绩斐然。

外语网络课程平台具有自主学习、人机交互、自我测试、自动评分、自动计时管理等功能, 学生可在教师的网上指导下, 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时间, 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自主掌握学习进度, 进行“体验式”的学习, 满足了我校各层次学生外语课外学习需求。对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深化我校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作任重道远, 我们期望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何克抗.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 2002 (1) .

[2]胡俊.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及其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05 (1) .

外语课程设置 篇11

关键词:通识课程体系;课程模块;保障措施

中国分类号:G40-58

一、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

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首次提出通识教育的概念并将其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通识教育日渐成为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

二、外语院校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社会的发展对高质量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外语类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有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技巧和言语表达能力,更应该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交往的能力,能担负传承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文明、融通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历史使命。

上海外国语大学自2006年开展通识课程以来,教育目标不断明晰,即:为达成培养自由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创造性的“全人”,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沟通、思考、批判和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对各主要知识领域的认识并能触类旁通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并对人生意义及价值有完整概念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于不同社会文化、不同生命样态的理解与关怀能力;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历史的了解并进而鉴往知来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伦理道德的思考、判断与正确抉择的能力。

1.面向全人发展需求,打造模块系列课程

通识教育在本质上是服务于人的智能、情感和社会化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为克服外语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思辨能力缺乏等不足,帮助他们在知识、技能、能力、素养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学校对课程结构进行系统规划和组织,强化学科交叉、专业融合以及课程的综合性,实现课程模块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理性推论能力。

2.“人文为基,通专结合”,加强本土文化和国际理解教育

通识课程的宗旨在于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学校本着“人文为基,通专结合”的课程构建原则,充分挖掘自身的语言文化教学特色,力图使学生能根植于中国文化精髓,传承中华文明,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进而产生文化创新的能力。

3.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文化意识与反思能力

针对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缺席症”,通识课程的开设不仅是要学生掌握或了解某个领域内的知识和信息,而且要通过对不同文化的价值、传统及体制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及批判能力,使他们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

4.注重师资融合互补,积极开展校际通选

面对外语院校自然科学领域师资相对缺乏的现实,通识教育充分利用校际通选的师资共享模式。通过校际合作积极拓展课程资源,并充分利用周边院校优质师资,整合大学园区校际教学资源,完善课程结构,打造跨学科领域系列课程,为学生提供多元文化的体验,促成心灵的开放。

三、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目标定位及课程设置

根据以上四大原则,学校搭建了由十个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开放性的架构。在遵循通识教育课程整体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每个模块的设计基于三个维度:知识系统、教育目标与课程设计。

首先,将通识课程分为多元文明&国际视野、中华文明&文化传承、艺术鉴赏&审美情趣、数理哲学&创造性思维、科技发展&科学精神、法政思想&公平正义、经济管理&社会服务、新闻传媒&社会道德、语言技能&言语交际、心理体育&身心健康十大模块知识领域,突出了通识课程的体系性,有利于引導学生有目的的实施选课。

其次,十大模块均设有教育目标,对教学内容规定适度模糊,但设有较为明确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目标定位。

最后,每个模块下设若干门课程。在在课程设计上注重强调跨学科和综合性,侧重研究方法和价值讨论。开设课程遵循开放性原则,不断完善优化。

四、实施通识课程的保障措施

为了达成通识课程教学目标,推动课程有效实施,学校在规划课程模块架构、丰富课程内容、增加课程数量的同时,从师资配备、教学方法、质量评估等多个方面入手,建立起一套通识课程质量保障制度。

1. 课程遴选机制

学校制定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管理办法》,对通识课程的设置原则、教学管理、教学实施、质量监控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学校要求各学科专业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推荐优质课程作为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课程遴选机制的建立保证了通识课程的精品特质。

2. 师资保障措施

在师资配备上,学校规定开设通选课的教师原则上应有中级以上(含中级)的职称,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颁布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关于教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暂行规定》,要求教授为本科生授课,鼓励名师带头开设通识课程。

3. 研究性教学模式

在课程实施上,设立核心课程助教制度,由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担任助教,讨论课分成若干小班。学校还颁布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关于加强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大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推广研究性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学科知识单向传授的模式,采取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完善学业评价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激情。

4. 课程评估机制

学校设计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学生网上评教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搭建了“课程中心”网络课程平台,一方面,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通识课程教学,每门课程建立教学网站,开展教学互动。另一方面,开发课程监管评估一条龙。

5. 教学信息反馈机制

学校实施了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和教学信息员制度,组织院系领导、督学深入课堂听课,开展试卷或教学论文抽查,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确保反馈渠道畅通。反馈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及时有效地改进课程质量。

五、结语

外语课程设置 篇12

1 课程目前教学现状

1.1 学生忽视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选修专业外语,多数是为了拿学分。他们认为其他的专业课如程序设计、数据库等才是他们学习的重点。他们认为此课程专业性不强,如果为了通过国家四六级考试,而背专业英语词汇似乎又没有什么帮助,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在此门课上不值得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很多学生选了课后,没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课上表现不积极,课后更没有复习和学习的热情。

1.2 教材内容陈旧

作为大三的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较快,而专业外语教材中的许多文章涉及到的知识可能是已经学过的或比较旧的,因此学生对所学内容觉得乏味。

1.3 老师教学经验的缺乏

很多老师上课只是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对课程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灌输。另外专业外语与大学英语在教材内容的组织上很相似,每个单元有两三篇相关主题的课文,并配以课后练习。因此,在以往《计算机专业外语》的教学中,老师们很容易按照大学英语的上课模式进行教学:第一步精读课文,第二步课后练习。每篇课文都如此,课堂气氛死板沉闷,不能维持学生的注意与兴趣,不能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满足感。缺乏专业知识的讲解与扩充,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科的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一些老师不能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与手段,寓教于乐,缺乏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上考虑得很少,还是习惯于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和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

这样的模式走下去,导致的结果是:对英语水平不太好的学生而言,如果照本宣科地给他们进行课文精读的教学方式,他们会觉得索然无味,不仅对他们的专业英语能力无法提高,反倒会使他们厌学,导致教学秩序和管理上出现问题。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而言,这样教材式的授课方式,也会使他们觉得对自己的提高不大,无法达到全面的自主英文文献资料的学习和提升。

2 改革思路和内容

为了改变《计算机专业外语》课程目前所处的尴尬局面,使学生真正意识到此课程在整个专业知识的学习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带着兴趣来学习,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带来全方面的知识体验和自我提升。本课程实施渐进式阶段性教学,分阶段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并形成叠加效应,改革如下:

1)第一阶段主要以基础知识学习为主,采取提问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练习丰富学生的专业词汇和提高英汉互译的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以教材为主,选择学生较熟悉的课文内容学习,利用多媒体手段对所学习内容进行直观展示,并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扩充,使学生不仅明确所学内容,更能丰富专业知识。

(2)采取精读方式,对专业词汇进行掌握,熟悉专业文献资料的常用句式,能够进行灵活运用。学生对词汇的掌握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有规律可循,学生要学会构词法,即缀词加词根,在整个精读过程中,我会重点强化,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3)汉翻英的练习。课后练习多以英翻汉为主,内容较单一,为了使学生在翻译上达到较全面的训练,我将在每单元结束后进行汉翻英的强化训练,结合每个单元所介绍的计算机专业内容,进行中文文献资料的翻译,使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词汇和句式进行灵活掌握。

2)第二阶段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将抽取个别学生,给他们布置课文任务,要求其对文章有足够的了解和掌握(包括词汇、句式、专业背景等),作好充分准备后上台给其他同学讲解,其目的是察看在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并为下一阶段预热。

3)第三阶段微型讲座,这一阶段完全以学生为主,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专业外语综合素养,让每位学生进行计算机专业主题内容介绍,要求如下:学生需要自己找他所感兴趣或擅长的计算机相关资料,然后制作全英文PPT,并能独立地流畅地进行英文表述。通过这一阶段的练习,不仅能解决教材内容的陈旧问题,同时通过任务的下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找内容、整理内容、讲述内容等一系列的过程,进行体验学习,充分认识到专业英语学习在整个专业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性。

微型讲座是此课程改革的创新之处,学生需自主地进行计算机相关内容的收集、整理,并制作全英文PPT,并用英文讲述。真正体现专业外语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具有自主阅读英文文献资料的能力。同时,结合计算机专业特点和大三学生的现状,通过制作PPT并完成内容的介绍,让他们从其他课程的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升到对专业知识和相关信息的驾驭能力和自我的展示。

3 课程考核

此课程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微型讲座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其比例为1:5:4。平时成绩以翻译为主。微型讲座将从五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评分:主题和内容、PPT制作、讲述方法与技巧、语言流畅度和理解性。在整个讲述过程中,鼓励其他学生提问,使整个课程气氛活跃,既达到了知识或信息的传递,也使讲述者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达到全面的提升。

4 结束语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计算机专业外语》的学习犹如鸡肋一般,食之无胃,弃之可惜,这样的现状亟待改进,该文改革方案的提出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积极投入专业外语的学习中,真正实现此课程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魏栩,边丽英.计算机专业外语的几点思考[J].网络与信息,2009,3.

上一篇:两个自我下一篇:物流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