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论文翻译

2024-06-06

政论文翻译(精选12篇)

政论文翻译 篇1

一、显化及显化假说

显化 (explicitation/explicitness) 又称为明晰化、明朗化, 这一概念首先由Vinay和Darbelnet提出。作为一种翻译技巧, 显化指的是把原作中的信息在译作中以更明确的方式表述出来。这种翻译技巧不仅与翻译中的增词法密切相关, 还包括增加额外的解释、添加连词等手段, 直接表达出原作暗含的意思。在《翻译过程中衔接与连贯手段的转换》一文中, Blum Kulka指出, 一个成功的翻译需要对语篇和话语进行复杂的处理, 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对原文的阐释可能导致译文冗余程度提高, 但能够使译文的衔接关系比原文更明晰, 这就是著名的显化假说。Blum Kulka将“显化”视作翻译的共性 (translation universals) 之一。

对于显化的分类, 目前学界还尚未达成共识。Vinay和Darbelnet将显化分为词汇显化和信息显化。Klaudy则将显化分为强制性显化 (obligatory explicitation) 、非强制性显化 (optional explicitation) 、语用显化 (pragmatic explicitation) 和翻译固有显化 (translation-inherent explicitation) 。其中, 强制性显化可分为句法显化和语义显化, 是由语言之间在句法和语义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显化。非强制性显化是由语言篇章构建策略及文体偏好的不同所导致的, 如果不使用非强制性显化, 那么译语文本虽然符合语法规范但不地道。语用显化则是由文化差异所致的显化, 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添加的必要解释。翻译固有显化指的是翻译过程中固有的显化, 与源语和译语无关。Halliday从语言的功能进行分类, 认为语言功能主要分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Pápai使用了下面的分类方式:逻辑-视觉显化、词汇语法显化、句法显化, 以及篇章及超语言显化, 这也是我们在该文章中所使用的显化分类方式。

二、政论文及政论文的特点

政论文, 或政治性论文, 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与社会问题的议论文, 形式多样, 范围广阔, 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为了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常常运用各种积极的修辞手段, 增强感染力。凡是对时政问题进行议论说理的文章, 都可以属于政论文的范畴, 主要涉及:革命领袖有关政治的文章、报告、演说;党政机关、政治团体的宣言、声明;报纸杂志的政治性社论、思想评论、国际时事评论, 以及编辑部文章, 等等。

政论文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讲求确切、严谨、鲜明, 富有鼓动性;句式结构变化多样, 重整体布局, 重修辞;运用语言材料上要求准确性、严密性同生动性、形象性结合起来。政论文的翻译通常要求译者忠实地把原作的思想内容表达出来, 尽量保持原作的修辞色彩。

三、显化策略在翻译中的运用

本文主要分析显化策略在政论文的应用, 所采用的句子均来自《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

1. 逻辑—视觉显化

Source text:中印两国之间的问题并不是很大, 既不存在中国对印度的威胁, 又不存在印度对中国的威胁, 无非就是一个边界问题。

Translation:The problem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is not a serious one.Neither country poses a threat to the other.The problem we have is simply about the border.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 可以很明显地看到, 原语文本中只有一个句子。在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把它拆分成三个句子, 两个简单句、一个复合句。从这种结构上的改变,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句子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了,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更加清楚的逻辑关系, 使得译语读者更好地理解了译文。

2. 词汇语法显化

Source text:这场风波迟早要来。这是国际的大气候和中国自己的小气候所决定了的, 是一定要来的, 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只不过是迟早的问题、大小的问题。

Translation:This disturbance would have occurred sooner or later.It was determined by both the international and the domestic environment.It was bound to occur, whether one wished it or not;the only question was the time and the scale.

在原语中, 作者重复使用了“气候”一词, 目的是起到强调作用, 同样, “问题”一词也用了两次, 但是在译语中, 两个词汇都用了一次, 使译语读起来更加清晰、简洁, 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不是所有的显化都一定会使译文变得更加繁琐、冗长。

3. 句法显化

Source Text:不管是什么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 只要是党员, 都不允许自视特殊, 认为自己在政治上比党高明, 可以自行其是。

Translation:No matter whether they are scholars, writers, artists or specialists in any field, they are not allowed to consider themselves different from everyone else, wiser than the Party in political matters and free to do as they see fit.

在上面的例子中,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添加“they”, 译语在语法上就是错误的, 句子是不通顺的, 也无法清楚地表达意思, 因此这里的显化完全属于强制性显化。在政论文中, 通常情况下读者都可以从上下文中看出句子的主语, 所以主语通常被省略。此外, 在中国, 政论文一般还有发出命令、号召大家的特点, 因此有时就没有必要指出句子的主语。

4. 篇章及超语言显化

Source text:在这方面, 你们做对了。总之, 不要关起门来, 我们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脱离世界, 否则就会信息不灵, 睡大觉, 而世界技术革命却在蓬勃发展。

Translation:You are right in this respect.In a word, we should not close our doors.The biggest lesson we have learned is that we should not isolate ourselves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lest we become ill-informed.While we were fast asleep, the worldwide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would be forging ahead.

在原语中, “睡大觉”是一个比喻, 一个形象化了的说法, 如果直接翻译过去, 可能就会引起译语读者的困惑, 在有可能引起困惑的情况下, 译者就应该试图把有可能引起误解的地方做显化处理。译者把这部分转变为一个时间状语从句, 从而使整个句子变成一个复合句, 这样就会使译语读者更加清楚。

5. 文化差异引起的显化

Source text:整个解放战争, 从头到尾, 二野都处在同敌人针锋相对斗争的最前面。开始在晋冀鲁豫, 用刘伯承同志的话说, 这里是华北解放区的大门, 敌人要进攻, 首先就从这个口子来。

Translation:Throughout the War of Liberation the Second Field Army stood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struggle against the enemy.At first we were in the Shanxi-Hebei-Shandong-Henan area.As Comrade Liu Bocheng put it, this was the gateway to the North China Liberated Area, and it was through this gateway that the enemy had to launch his attack.

在这个例子中, 像“二野”、“晋冀鲁豫”和“华北解放区”这样的词汇是只有在中国的文化中才会出现的, 也只有中国读者或者对中国文化非常了解的少数外国读者能够明白, 直接音译一定会引起误解甚至干脆就不懂。在这种情况下, 译者使用了解释性的翻译来处理, 或者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也可以采用注释的方法使译语读者了解。

四、显化的动因

1. 语言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巨大的差异, 它们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 英语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 讲究语言的逻辑性, 一般先说结果后阐明过程, 使句子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 其中连接词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而汉语则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 并不十分注重形式, 有些语段不使用连接词也可以很好地表达意思。此外, 英汉两种语言本身的体系及语法结构等同样存在差异性。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性, 我们在翻译过程中, 尤其是在从语言的形式化程度较低的汉语到形式化程度较高的英语的过程中, 会大量使用显化这一翻译技巧。

2. 社会文化差异

社会文化差异主要指原语与目的语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本身就不同, 中西方文化差异非常明显, 很多时候都要对这种特殊的文化进行显化处理, 以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语文本。

3. 译者的因素

译者本身在参与翻译活动的过程中, 会对原语文本产生自己的观点、理解和态度, 这与译者个人的文化素养语言能力及社会经历相关。因此, 在这个过程中, 译者就会依据个人理解对源语文本进行诠释, 也就会产生显化现象。

摘要:作为我国对外宣传的官方形式和重要渠道, 政论文的英译质量直接关乎我国的国际形象。显化是一个很重要的翻译策略, 对译文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基于Pápai对于显化的分类原则, 探讨了《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中显化策略的使用情况, 并分析了显化形成的动因。

关键词:显化策略,政论文,形成动因

参考文献

[1]Vinay, J.P.&Darbelnet, [J].Comparative Stylistics of French and English:A Methodology for Translation.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58.

[2]Blum-Kulka, Shoshana.Shifts of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 Translation[A], in Juliane House and Shoshana Blum Kulka (eds) .Interlingu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Discourse and Cognition in Transl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C], Tübingen:Gunter Narr, 1986.

[3]Klaudy, Kinga, Explicitation[A].In Baker, Mona&Gabriela Saldanha (eds)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C].:Shanghai Foreigh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4]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1985.

政论文翻译 篇2

摘要:本文以某工程为例介绍市政管道工程在实际施工时的相关措施,对沟槽开挖、基底处理、管道安装施工、检查井施工等环节的施工措施进行探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管道;施工技术;沟槽开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居民的不断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也随之增加,而市政管道工程大部分都藏于地底下,属于隐蔽工程,后续的维修养护较为不便。因此其施工质量是减少后期维修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某市政管道工程的施工技术为例,介绍相关的技术要点及难点,为类似的市政管道工程提供参考。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雨水管道共分四段,第一段长约400米,由西向东排入新建路A;第二段长约520米,由西向东排入西侧支路;第三段长约560米,由西向东排入新建路B;第四段长约409米,由西向东排入新建路C,污水由西向东排向规划泵站。检查井内外壁均采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抹面厚2M。井盖采用重型防盗式球墨铸铁井盖和重型塑钢复合材料井盖两种。雨水口采用偏沟式单篦雨水口和偏沟式双篦雨水口。雨水管采用DN800Ⅱ级钢筋砼承插管,雨水主管道位于道路中心线上,主管线全长约2061米。污水排水管道管径采用DN600、DN1350Ⅱ级、DN1350Ⅲ级钢筋砼承插管,污水主管道位于道路中心线西侧14.0米,污水主管线全长约2209米。

2施工

施工的工艺流程为:测量放线→开挖管沟沟槽→沟槽基底处理→沙砾垫层施工→管道安装→砌检查井→闭水试验→管道回填→砌筑雨水收集口→装井盖井座、雨水篦子→验收。

2.1测量放线

测量外业的操作严格遵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要求。每天施工测量的外业资料及时进行整理、检核,避免对施工的误导。每个月对控制点进行复核,以减少控制点的变化对施工的不利影响。测量人员根据图纸准确定位放线,以便进行土方开挖。

2.2沟槽开挖

本工程管道沟槽土方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槽。开槽前,要按照事先确定的开槽断面实放开槽上口线。当槽深小于4.5米时沟槽可以一次性开挖成型,当槽深大于4.5米时需采取分层开挖,由于土方较多,还需二次倒运。例如根据图纸标高所示,支路A雨水主管有两段需进行分层开挖。开槽过程中,如遇腐殖土、渣土等需装车外弃,合格土在现场沟槽一侧堆放,另一侧作为排管与机械作业场地。不具备存土的地段,将土运至工地指定地点。发生超挖或对槽底土体造成扰动时,需要对基底进行处理。确定沟槽开挖断面形式,洒白石灰显示边线。挖土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坡度以利泄水。尽量堆土于沟槽一侧,不得压盖测量标志桩等,堆土应距挖方边缘2.0m以外,高度不大于1.5m,不能堆的土石方及时运走。管道基础开挖过程中如遇淤泥,按横三路降水段方案打防护桩换砂砾石处理。不得扰动沟底土层,挖至设计标高30cm以上时,人工挖至沟底整平,并请监理验槽作出隐蔽工程记录。根据沟底土质,确定相应的沟底处理方法。开挖管沟时其断面尺寸应准确,沟底应平直,沟内无塌方、无积水、无杂物,转角应符合设计要求。

2.3沟槽基底处理、砂砾垫层施工

依照设计通用图集图示,管道砂石基础由C1、C2两部分组成,C1部分在管道安装前铺设,C2部分在管道安装后回填。基础材料为天然级配砂石,其中:砂为中砂或粗砂;级配内卵石最大粒径R32mm。在进行管基C1部位砂石铺设时,首先依据检查井位置确定每一节管道的承口位置,在此沿槽横向挖一条300mm宽、约150mm深的凹槽,然后铺设砂石,以保证管道承口部位管外皮下有等同厚度的砂石基础。铺设砂石采用人工并注意虚铺厚度,铺设完一井段后,立即测试其含水量,在符合标准要求时采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捣固密实。两井之间管道接口安装完毕后进行设计管基C2层砂石的回填。先回填管道下三角区粗砂,然后按C2厚度将砂石回填到位,回填时采用人工木夯夯实。

2.4管道安装施工

为防止将不合格的管材下入沟槽,下管前要对管材进行检验和修补,检查管体的承口和插口工作面的平整度,合格后在沟槽上排管,核对无误后方可下管。下管使用起重机下管并派专人指挥,注意管道承口朝向上游,进入井室的承口需割除。安管采用拉边线和高程桩线控制管道中心与高程。在槽底给定的中心桩一侧钉边线铁钎,上挂边线,边线高度应与管中心高度一致,边线距管中的.距离等于管外径的1/2加上20mm。在槽帮两侧适当的位置打入高程桩,间距10米左右一对,并设高程钉。连接两帮高程钉,在连线上挂纵向高程线,用眼串线看有无折点,线必须拉紧查看,如有及时更正。根据给定的高程下反数,在高程尺杆上量好尺寸,刻写上标记,经核对无误,再进行安管。安管时,用尺量取管外皮距边线的距离D,满足15≤D≤25为正确。安管时,将高程线绷紧,把高程尺杆下端放至管内底上,并立直,当尺杆上标记与高程线距离不超过5mm时为正确。承插管安装采用橡胶圈密封的柔性接口,在铺设前,应将承口内部及插口外部洗刷干净,管子安装应经仪器或者全站仪控制管道安装轴线,用水准仪控制管道安装标高,使管中线位置和管内底高程符合图纸要求。

2.5检查井施工

砂浆采用滚筒式小型搅拌机现场搅拌,现场拌制应拌合均匀、随用随拌,采用铲车和手推车配合运输砂浆。检查井砌筑前,先将砌块充分湿润,砌筑砂浆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井砌筑应在井基砼强度达到70%、稳好管子、做好接口后砌筑。排水检查井内的流槽也应在井壁砌到管顶时随时修建,用砖砌筑并抹水泥砂浆,防止积水与阻塞。排水检查井的流槽,应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抹光,流槽下部断面应为半园形,其直径与引入管直径相等。排出管与引入管直径不等时,流槽应按渐变直径处理。砌块砌筑时,铺浆应饱满,灰浆与砌块四周粘结紧密、不得漏浆,上下砌块应错缝砌筑;砌筑时应同时安装踏步,踏步安装后在砌筑砂浆未达到规定抗压强度前不得踩踏;内外井壁应采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抹面厚度2cm。

2.6管道回填施工

管线回填必须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按规定频率进行回填土的轻重型击实试验,求得该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沟槽内不得有积水、淤泥,所用填料严禁有砖头、混凝土块、垃圾和腐植土质。回填必须分层夯实或碾压,沟槽窄小需扩槽,要有足够工作宽度:采用蛙式夯,虚土厚不超过20cm;采用压路机,虚土厚不超过30cm,碾压的重叠宽度不小于20cm。在不损及管道的前提下,尽早使用压路机进行回填碾压,每层回填完毕,自检合格后,层层报监理抽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层回填,对于监理抽检不合格处,要无条件返工或补压,直至达到合格标准。管道回填必须保证管道本身的安全,排水管道两侧、检查井四周及过路管两侧至路床回填均采用10%灰土回填,其他采用素土回填。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人工夯实,管顶以上50cm至路床底每回填1~2层土,在沟槽两侧开挖一级台阶(50cm宽、30cm高),再回填素土或10%灰土,并用8t压路机静碾压,直至路床标高。回填时管道两侧对称同时进行,高差不超过30cm,逐层夯实,密实度达到相关施工规范要求,不得使管道移位或损伤。分段回填时,相邻段的接茬形成台阶,每层台阶宽度Q厚度2倍。

3结语

矿政改革重启 篇3

简政放权——“重审批”向“重服务”转变

“在矿政管理上,我们将注重实现从‘重审批’向‘重服务’转变。也就是说,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和下放审行政批权限。”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尹学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

据介绍,矿业权审批制度繁琐,矿业权前置性审查多,审批权高度集中等矿业权审批中存在的问题一直饱受诟病。按照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新要求,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出台了《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改进矿业权审批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明确和调整下放部分审批管理权限、优化审批程序、精简审批资料等方面着力提高矿业权审批效率。

《通知》中规定,原由中央和省财政出资、省级发证的探矿权年检取消,改由县市区国土资源局管理和组织实施;明确采矿权边深部找矿项目探矿权审批由市级国土资源局主管,将地热采矿审批等级权限委托给市州县国土资源局;严格审批时限管理,省厅所有审批环节必须在4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进一步精简探矿权审批登记和采矿权审批登记资料,降低矿业权人的经济负担,减少车马劳顿的负担。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矿管处负责人介绍,原来按照从省到市、市到县、县到乡、乡到矿山这样的层级来实施管理,一项指令到了矿山以后就变了味道。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曾有意识地安排过两次数据收集,但由于环节过多,收集上来的信息没有一次是完整的,没有一次是最新的。

为此,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下决心建立从省厅直达矿山的矿产资源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目前这个平台已经建立。“今后省厅的指令可以直达矿山,矿山的诉求可以直达省厅,中间再没有那么多复杂的环节与手续。”尹学朗介绍。平台建立后,省厅将更加积极、直接地服务矿山,服务矿业经济发展。

信息公开——持续改善勘查开发环境

矿业权交易信息缺失曾给很多投资者带来困扰。为此,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近年来持续加大矿业权审批信息的公示公开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在湖南省国土资源厅门户网站上,有专门的栏目对矿业权登记、交易情况进行公告,方便办事群众进行查询。

湖南还是全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试点,目前完成了黄沙坪—宝山地区“两化”试点任务。坪宝矿区三维空间地质数据库已经建成,实现多元数据集群管理和统一服务。编制完成《省级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指南》和《湖南省矿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技术指南》,在地质找矿预测分析、指导矿山生产设计和优化储量动态检测等方面得到了初步的应用。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地质“两化”工作进展顺利。省地质调查院完成了长株潭城市群水工环补充勘查野外年度工作任务,今年全面完成资料集群和数据库建库工作,将为长株潭城市群城市规划和建设、土地规划和利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地下水资源安全保障、重大市政工程选址、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利用等提供地下三维可视化平台,为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我省第二批2个重点矿区、4个整装勘查区“两化”工作同样取得进展。目前,已完成重要原始地质资料数字化1万页,钻孔数据库录入钻孔70多万米,地质剖面图矢量化700km,中段平面图矢量化184张,已建成部分典型矿区的三维地质数据库,将为地质勘查、矿业开采、地质环境治理提供有力依据。

从2009年开始,湖南省在全国率先实行矿业权网上交易,开创了国土资源交易新模式。目前,全省省级矿业权已全部实现网上交易,为矿业发展提供更加公正、阳光的服务。

中介监管——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近年来湖南地质矿产中介服务发展迅速,地质矿产中介服务业务总量不断增加,年中介服务资金总额已经高达数千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湖南由国土资源厅负责审批的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共760多家,其中地质勘查资质单位110多个,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单位80多家。但由于中介服务管理分散,地质矿产中介服务准入条件宽严不一,部分地质矿产中介服务项目对中介服务机构的资质资格要求过低,不少地质矿产中介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不明晰,致使湖南部分地质矿产中介服务领域进入门槛较低,部分地质矿产中介服务机构存在天价收取中介服务费用等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了湖南矿业经济的发展。

而更严重的问题是,一些不规范的中介机构成为权力寻租的新道具,滋生腐败,阻碍省厅简政放权的实施,更不利于我省矿业经济的发展。

2012年起,省国土资源厅便开始着手《湖南省地质矿产中介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起草工作。今年九月,《办法》正式出台,对我省地质矿产中介服务的准入资质、收费标准、服务内容都制定了明确的规范。

依据服务内容,《办法》将地质矿产中介服务分为综合类、地质勘查类、矿产开发类、地质环境类、储量类和价值评估类六类,地质矿产中介服务依法实行从业资质(资格)条件管理;首次从事矿产资源中介服务的机构,需向具有管理权限的机关提交资质(资格)证明资料、专业技术从业人员资格证明文件、地质矿产中介服务从业承诺书等材料,管理机关对中介机构资质(资格)资料进行查证核实,符合要求的,方可受理和审查其编制的矿产资源报告(方案)。

《办法》明确了中介服务收费标准,在我省从事地质矿产中介服务,参照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省财政厅和省国土资源厅颁布的《湖南省地质勘查预算定额标准》及我省财政、物价部门有关规定执行,按照不高于标准和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收费。

《办法》实行后,我省将对中介服务机构存在的提供虚假资料或重复使用专业技术人员资格骗取中介服务、允许其他单位和个人挂靠使用本单位资格、伙同相关当事人损害国家或他人利益、提供虚假中介服务报告等违法行为视情节轻重依法依规给予处罚。

业内人士表示,《办法》将有效提升湖南地质矿产中介服务水平,整顿和规范湖南地质矿产中介服务市场秩序,促进湖南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矿业经济、地质环境事业的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政论文翻译 篇4

纵观古今中外, 政府的发展大多积极地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跨入新世纪, 政府的建设面临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 世界各国之间政治经济的交流如火如荼。作为一个欣欣向荣的发展中国家, 其政论文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政论文翻译的基本精髓体现为功能对等和信息准确。本文试图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 探析其在政论文翻译中的应用, 强调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阅读反应, 实现原文文本与目的语文本的功能对等, 力求译文内容的准确传达。

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过程中强调译文的功能性和目的性, 以此指导译者翻译准确的信息。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翻译观, 后来, 奈达在另一本书中把这一观点改为“功能对等”, 突出翻译的交际功能, 这一理论的贡献在于对直译和意译的讨论提供了一个好的方案,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翻译理论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翻译是一种语言转化为另外一种语言的实践过程, “所谓翻译, 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近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首先是意义, 其次是文体”。“功能对等”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 奈达认为, “功能对等”是以读者心理反应为基础的, 也就是说, 原文读者读原文取得的心理反应和译文读者读译文的心理反应对等。前者指的是译者能够想象原文作者是如何理解与创作原文的;后者指的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欣赏。所以, 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更加注重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 其中的桥梁就是原文信息的传递。所以在政论文翻译过程中, 需要译者更为准确顺达地表达原文, 在观点上与政府保持一致。

三、政论文的特点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里已经表达出来的事物用另一种语言准确流畅地进行重新表达的过程。政论文属于应用文体的一种, 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 讲求确切、严谨、鲜明, 富有创新性, 在翻译上力求准确全面、严谨明确和通顺简练。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文字存在一定的特点:长句应用较普及, 句子无主语现象较多, 修饰语较长, 词的重复现象较多, 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较多。

四、功能对等理论在政论文翻译中的应用

奈达曾说, 翻译是实现目的语文本与原文本最贴切的对等, 首先是语义对等, 其次是风格对等。翻译是一种交流, 翻译过程取决于译文听者或读者所接收到的信息。译者除了要译出原文的内容外, 还要服务于目标语接受者, 这就要求译者充分考虑到读者能否容易地理解译文, 译文也要使用最自然的语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属于政论文, 除具有政论文的普遍性外, 还有自己的特殊性。本文结合2014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生态进步翻译, 分析政论文在词块、句子等方面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一) 政论文辞块的翻译

1.翻译词语的重复

政论文中重复性词语出现较多, 在本篇中, “生态”一词出现的频率较多, 因此在翻译词语的重复时, 我们要基于不同的情况, 结合段落语境,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出发, 把握词语的意境平衡上下文的内容。

例如: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译文:That China is still an ecologically vulnerable country.

Forests are the mainstay and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the land ecosystem.

Our efforts for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e must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工作报告原文中“生态”出现了4次, 但是译文翻译出来都有不同的表达, 分别采用了词语的不同词性形式表达对等翻译。最后一句的生态翻译在译文中被省略, 只是用“en-vironmental”以避免重复。

2.翻译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反映中国特色文化的新词汇层出不穷, 各类政治文献中会具体地使用这些新词汇, 表现出一定的创造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也出现了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 新鲜又亲切。

例如:原文:“植绿护绿”、“缺林少绿”、“任重而道远”、“官还照当”

译文:the importance of tree planting;

a scarcity of forest resources;

a long-term and arduous mission of afforestation;

to account officials whose ill-judged decisions.

上述例句中的“植绿护绿”、“缺林少绿”、“任重而道远”、“官还照当”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 译者在翻译时采用了直译加意译的方法, 充分考虑到了不同文化的读者的可接受性和可理解性, 体现了语言形式的对等和创新。词块层面的对等首先要确定词义, 词义的选择可根据词类和上下文;根据特定的语境指导翻译复杂的词块, 在功能对等的原则下使用具体或简洁的英文词语对词义加以引申, 使译文更具可读性。我们要掌握一些翻译中的美学文化修辞, 使译文读者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

(二) 政论文句子的翻译

句子对等是建立在词块层面对等的基础之上的。然而, 仅有单个词汇的对等不能表达文章的意图。在政论文译文中, 经常会出现被动语态或者结构复杂、逻辑紧密的句子。译者首先要理清句子框架, 才能以正确的结构来翻译, 否则就会出现晦涩难懂的句子, 甚至带来错误的信息传递。所以, 使句子实现对等在英语翻译中尤为重要。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 我们会发现汉语句子具有这样几个特征:汉语无主句较多;汉语名词前修饰语较长;汉语并列句或排比句较多。

1.汉语无主句的处理

无主句是现代汉语中非主谓句的一种, 是指句子没有主语部分。在特定的情形中, 汉语中这种句子很常见。在翻译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无主句时, 必须确定句子的主语或主语部分, 结合上下文语境, 在译文中添加必要的辅助理解成分, 才能使句子通顺完整。同时增加的主语可以加强句子的语气, 从而更好地传达出原文的语体色彩。

例如: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 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 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译文:We must ful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enforcing ecological red lines.Any violations regar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ill be punished.

We will launch major projects to restore the ecosystem, and increase our capacity for producing eco-friendly products.

以上这两个例子都属于无主句句型, 理解了篇章语境之后, 译者在翻译时添加了主语“we”, 使句子更加完整, 增强了阅读时的自我意识和想象空间。

2.汉语名词前修饰语的处理

汉语中很多名词前的修饰语较长, 在翻译时就要注意原文的语义信息与译文的语义信息对等, 以便向读者传达准确含义。

例如: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译文:We have not yet fundamentally solved a number of issues that the masses feel strongly about.

此例句中“问题”的前修饰语比较长, 在翻译时, 译者采取定语从句的形式“that the masses feel strongly about”对“issues”进行补充说明有哪些“问题”, 符合英语的语法习惯, 保持句子的平衡。

五、结语

在翻译对等理论中, 奈达指出:“对等总是相对的, 为了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必须保持原作的内容和内涵意义, 使译文能为读者所理解。”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翻译只能表达一定的文字意义, 争取在文本内容和内涵文化方面接近原文, 译文和原文的绝对对等还有待提升。基于原文基础之上在译文中实现语意的功能对等, 不仅要求译者具有扎实的语言专业知识, 而且要求译者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能够结合新旧知识准确表达原文的语意和内涵。政论文的译者担负的责任更为重大, 政论文的翻译关系到国家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利益。翻译时我们要忠实确切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使译文能够严谨地起到与原文相同的语意作用。同时, 语言翻译能够激发读者阅读时的参与作用, 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译文内容。

参考文献

[1]谭载喜, 编译.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2]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3]叶子.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4]石锡书, 杜平.辩证地看待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 (7) .

政论文翻译 篇5

行政管理单位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量,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助于合理规范的安排部门之间的资金预算、从而促进收入的分配制度改革提供先机条件。

3.2明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产权

当国有资产通过财政划拨转移到事业单位以后,工作人员要准确入账,避免账外账;另外,将国有资产划分给不同的部门,明确各个部门应该负担的国有资产,明确责任,避免发生资产损失时,无法确定责任人,最终损失的还是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不利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3建立科学和规范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理机制

对于行政机关的超过配置标准的固定资产由于长期闲置没有效利用,需要重新分配以起到物尽其用的效果,建立统一的调剂制度对分配进行调配。除此之外还需要把市场机制引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来,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进行闲置资产的重新分配并得到有效的利用,还需要将闲置资产投资后的盈利也要收缴到财政,所以要完善资产报废制度。

3.4健全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制

为了应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现的问题,需要健全和完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和单位内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制。只有通过严格、强力度的监督,才能更少的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要坚持做到单位内部审核监督与审计监督、财政监督、社会监督相辅助,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以及事后监督善后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审计和监管。明确行政管理中的角色及其职责,行政官员各司其职,互不干预但又互相监管,从而使行政事业有条不紊的进行。

3.5构建管理信息网络

构建属于其自己的资产专项数据库。在建设数据系统时需要严格遵守应用并举的原则,全方位提高个各方面的计算机网络和业务信息体系的运行效率。同时,还需要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结算和资产管理部门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衔接,逐步建立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的网络系统,实现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动态的转换,也实现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的共享机制和共同监督的初衷。

3.6努力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能力

事业单位要为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定期的考核,或者为管理人员提供在学习的机会,让管理人员在处理国有固定资产时能够事半功倍,保质保量。还要提高管理人员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使其能在活跃的市场上找到投资的好去处,从而使国有资产达到增值的效果。

4.总结

“财”“政”同化 篇6

当前,中国的地方行政层级设置存在着两级制、三级制和四级制等三种形式。其中,两级制只存在于直辖市的城区,实行直辖市-市辖区两级制,市辖区是基层地方政府。三级制主要有四种情况,直辖市-县(郊区)-乡(镇),省(自治区)-设区的市-市辖区,省(自治区)-县(自治县,县级市)-乡(镇),省(自治区)-自治州-县级市。四级制主要有两种情况:省(自治区)-设区的市-县(自治县、郊区、县级市)-乡(民族乡、镇),省(自治区)-自治州-县(自治县、县级市)-乡(民族乡、镇)。在上述三大类行政层级中,四级制属于具有主导性地位的普遍形式。此外,在现行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下,市辖区、县级市之下设有街道办事处作为派出机关,少数省(自治区)在县之上设有地区(盟)作为派出机关,这些派出机关具有准行政层级地位,它们在事实上承担着一级政府的管理职能。

那么我们知道的是,现在我们正在执行的财政“省管县”和“乡财县管”,其实是把我们现在的四级财政并成了两级。而行政层级的再划分,却遥遥无期,俗话说,“干打雷,不下雨”。

内部理顺:省管县与乡财县管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日前表示,财政改革面临一个重要任务,是通过改革推进财政层级扁平化。为什么不能讲中央和省级政府之间的分配模式向下级政府推移,根本原因在于行政管理体制的潜质。财政部门没有权力改变宪法规定的行政管理体制,只能在财政关系上逐步做到扁平化。

我们暂且放下财与政之间的联系不谈,单是理顺财政自己各层级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颇为紧迫。

首先来说省管县的问题。省管县发展到现在,用一句话来说,叫“遍地开花,层层受卡”的程度。一些省份已经率先实现了省管县甚至完全的乡财县管,比如宁夏等行政层级较为简单的省份。另外因为一些省份具有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如宁夏仅有五市),船小就相对好调头,所以并没有觉得省管县有多困难。

而在东部,北部的一些省份,省管县政策的推行同时存在着三层问题。

第一层,是地域过于辽阔的省份。如河北,内蒙古、新疆等省份,当然新疆自治区还存在着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等等原因。这些省份在省管县的执行过程中,一旦失去了市级的中介性缓冲,政策的上传下达等一些客观因素将会遇到极大的阻碍。如河北北部山区的一些县城,距离省会石家庄大概要一天的车程,而内蒙古自治区东西两边甚至连交通都成问题。也正因此,一些专家呼吁,一些单纯财政层级上的省管县需要谨慎推开。甚至一些专家表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行政层级上的分割,比如将一个省分割为多个等。

第二层,是地方权力过分集中的省份。这也是省级地方财政广泛感到头疼的一点。在一些省管县试点的省份,省级收上来的多是一些“一穷二白”的县,而那些“富矿”还牢牢的掌握在市级政权的手里。短期内让这些已经管辖了二十余年的市放弃手里的这块肥肉,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

第三层,是广泛存在的政治“关卡”。也就是楼继伟部长所说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潜质。财政确实无法改变宪法规定的行政管理体制,那么在这种固化的行政管理体制之下,财政的扁平化其实无从谈起。一个行政上受到市级制约的县城,要做到单纯财政脱离,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内可以实施,但实际上是一种“有表无里”的分离。

至于乡财县管,现在说法不一。一些专家认为,如江浙一带的乡镇,其财力与其他地区的一县相差无几甚至远超正常县级财力,因此应当独立一级财政。但更多的专家认为,应该分为两种状态考虑:其一是财政规模大,但行政规模小的乡镇,这种乡镇在乡财县管的过程中不会造成客观上的财政压力,由于资金流的扩大,只要通过增加一些财政工作人员即可实现,而没有必要再独立一级行政及财政体制;而另一种财政与行政规模都较大的城市,理论上应当提升为县级行政单位,与省管县享受同样待遇。这种地区在我国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无论是省管县还是乡财县管,目的虽然都是将财政层级扁平化,但都不能简单的一刀切,以同一处置方法概括所有行政区域。

外部同化:财政与行政之演变

对于我们许多财政人想“以财政实践引导行政策略”的想法,实际上古而有之。但不可否认的是,行政权力对于财政权力的管辖是硬性的,不可逆转的。所以我们一直将财政定位为“以财辅政”而非“以财促政”也是因此。

所以说,财政体制的扁平化进行到从量变到质变的程度,即现在这个阶段的时候,需要以行政体制的转化来对财政体制进行“临门一脚”的促进。单纯的财政体制扁平化只能对行政体制起到一个“信号”的作用,而我们也不能否认,财政体制的现有改革,是基于行政体制暂时无法动摇的基础之上的妥协之举。财政体制还是属于“动花动叶”,涉及到行政体制改革,则需要修宪级别的“动根”的大手术。

那么现在我们的财政改革究竟“卡”在了哪里?我们采访到的多位专家表示,在现有的财政改革困境中,首先一直处于一个“财动而政不动”的情况。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广泛的出现在财政改革的各个领域。财政扁平化只是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环。在财政省管县而行政市管县的现有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县级财力下降。这不得不说与行政层面依然坚挺的市管县体制有着不可忽略的关系。市级政府在行政上对于依然属于市管的单位进行政策上的偏斜,造成了原本客观上属于穷县的省管县变得更加举步维艰。

我们现在一直存在一个误区,有很多人在说“行政体制不可变”,但回过头看我们现行的省市县乡四级行政体制的形成,距离现在也不过是二十几年的时间。而行政体制与财政体制一样,都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但始终调整的范畴。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行政体制的“进一步”,那么更深度的财政改革将又是一个泡影。

那么如何改?有专家提出,可以从法律层面将地方的财权与事权“同化”,动财则动政。但我们所知的行政体制改革周期远比财政体制改革周期要长。一个浅显的案例就是,预算法多年一修,而且一修就是九年,我们觉得它已经远远的落后于现实了。那么行政体制这么多年没有变,它在现实当中的适用性也就差的可想而知了。更为无奈的是,我们作为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揣测何时开始行政体制的改革也不甚现实,所以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先走几步,然后敬候佳音。

因此作为财政人的一员,我们非常理解财政人作为行政体制“先锋官”的作用所在。但这个“先锋官”已经深入敌后太远,“大部队”何时才能追上,这又是一个难解之题了。

问政企业文化 篇7

一、“哀公问政”与《问政企业文化》

近三十年来, 企业文化“学科”, 在企业管理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最直观的是企业管理者 (执政者) 将其对企业精神、企业战略的理解认识或对企业“把脉问诊的良方”, 以板报、宣传标语口号等形式, 置于企业文化建设平台或栏目, 向企业员工进行宣传教育, 以期迅速地统一企业各个层次员工的思想认识行动, 提高企业执行力, 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展示的内容有限、员工思想认识及目标的差异性, 这样的做法只能诠释一个阶段或时代的开始;这种简洁描述企业的经营战略、策略或自我定位的思想等形式, 并非企业文化建设的完整体现。“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 往往企业的盛衰又系于管理者 (执政者) 一人身上。为什么呢?

“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出自《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 其兴也悖焉, 桀、纣罪人, 其亡也忽焉”。“悖”通“勃”, 意思是:禹和汤怪罪自己, 他们的兴盛很迅速, 势不可挡, 桀和纣怪罪他人, 他们的灭亡也很迅速, 突如其来。

在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或皇权集中的古代社会, 历代王朝的兴衰与个人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这个人就是作为王朝最高权力的拥有者—“天子”, 即我们常说的国王或皇帝。但反过来讲:若仅执政者一人, 其身正, 就能不令而行吗?是否就能治理好国家或企业了呢?答案是:不能。

《大学-中庸》第二十章 (治国)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 布在方策。其人存, 则其政举;其人亡, 则其政息。人道敏政, 地道敏树。夫政者, 犹蒲卢也, 待化以成, 故为政在于得人。取人以身, 修道以仁。仁者, 人也, 亲亲为大;义者, 宜也, 尊贤为大。亲亲之杀, 尊贤之等, 礼所以生也。礼者, 政之本也, 是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 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 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 不可以不知天、、、、、、

所以, 一个时代或阶段的执政者领导集团, 与其倡导实施的施政政策相对应, 他们死了或不在其位了, 其倡导实施的施政政策就渐渐地得不到推行了。同样, 对企业来讲也是这个道理。

二、人性、人类生存和语言文字

劳动创造了人类。生存和繁衍是动物最基本的天性, 人类也不例外。另外, 在群居生活和相互协作当中, 人还具有“利己和利他”两重属性或两面性。“利己”和“利他”是一对矛盾, 是事物的两个方面, 犹如阴阳太极, 二者不是对等关系, “利己”或“利他”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此消彼长”不断变化的。一个人的生存发展, 以及人类的生存发展, 均是在“利己和利他”的挣扎中不断前行, 在前行中不断学会协作, 在协作中为人类 (或集体) 的生存、繁衍和发展, 不断创造条件。

恶劣的生存条件, 残酷的生存繁衍竞争, 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协作, 语言文字在人类的协作中应运而生。语言文字的产生为人类传递信息, 交流思想, 进行抽象思维提供了工具;语言文字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 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类成为了地球的精灵和统治者。人类通过不断地实现语言文字的普及和文化教育, 使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不断地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 使社会得以不断进步。语言文字等的文化传承, 使语言文字成为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团结的象征和主权的象征。

随着人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不断进步, 人类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不断加强, 人类社会对自身的认知和对自然界的认知, 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向迈进。

三、中国历史文化

1. 在奴隶社会制度下的中国文化

奴隶社会制度的产生, 较原始部落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的原始社会来讲, 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中国奴隶社会制度, 前后历时近两千年。《礼记》礼运篇说, 禹以前是尧舜创立的禅让制, 人们分工协作, 举贤任能, 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剥削, 为财产公有的大同社会;禹以后是财产私有的阶级社会。大禹死后, 他的儿子启破坏了禅让的传统, 自立为王, 夏朝建立, 原始社会结束。从此, 王位传子不传贤, 实行世袭制, 开创了古人所说的“家天下”。

奴隶制的政治体系是天子—诸侯—大夫--奴隶。统治阶级垄断着社会资源, 平民百姓很难有受教育的机会, 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春秋时期孔子创办“私学”, 才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逐步实现社会各阶层的融合, 使更多各类型思想的人才为统治者所用, 使贫民人才进入统治阶层成为可能。

“诸子百家”均出在春秋战国时代, 处于我国的奴隶社会时期。诸子:以前指孔子、老子、孙子、庄子、荀子、孟子、墨子、鬼谷子等;之后, “诸子”是指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层、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著作, 也是先秦至汉各种政治学派的总称, 属春秋后才产生的私学。百家:是“百家姓”的简称。诸子百家有儒家、道家、兵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流派, 后来为对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统治阶级倡导“一文一武”的治国治家之道, 以文治国兴邦, 以武定国安邦。战国时代, 商业已相当发达, 各国形制不同的货币开始在市面上流通, 以及春秋战国时代形成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和思想, 共同形成博杂的中华基础文化。

2. 封建社会制度下的中国文化

封建社会制度的建立, 较奴隶社会制度来讲, 又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中国的封建社会始于秦朝 (约公元前221年——前206年) , 结束于清朝, 历经十八个朝代, 共2132年的封建社会统治。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实行废分封设郡县, 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措施, 对国家统一和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贡献。

封建社会的政治体系是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实行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 设立三公九卿等封建官僚群, 辅佐皇帝治理国家, 地方实行郡县制, 郡县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封建王朝的国家统治及家庭秩序的建立, 以孔孟之道的“三纲五常”文化为统领, 多民族文化、多宗教文化兼容共存。天下太平时则以文治国, 重文轻武, 重道轻技, 各行各业按士、农、工、商排序, 分出尊卑贵贱和社会等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以封建农耕文化成就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多民族杂居及政治上强权、经济上独立和重男轻女的封建家长制的主要特点。所有较大的历史变革 (自上而下) 、改朝换代 (革命--自下而上) 大多都是紧紧地围绕土地的分配而展开的。

从汉以后, 孔子的学说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统治思想, 他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为圣人, 号称“至圣先师”。由于封建帝制、家长制的统治需要, 历史不断循环演绎着统治者唯我独尊、弱化国民、违背人性的封建统治。以女性缠足裹脚现象为例, 竟有1千多年的历史。

清朝中期“闭关锁国”后, 中西方社会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 19世纪扩展到欧洲大陆、北美和日本, 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 使世界资本主义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70年代以后, 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 中国渐渐地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整个民族深受欺凌、掠夺和压榨。

3. 近代中国文化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如:男性剪去了辫子, 女性放去了缠足, 自主恋爱和自主婚姻成为新时尚。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是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 世界历史上又一重大事件, 开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新纪元, 中华民族由此走上复兴之路。

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国民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毛泽东致力于探索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结合。毛泽东采取“赎买”政策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成功, 为和平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经验。毛泽东领导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主持制定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三项根本政治制度;经济建设以计划经济为主导, 开创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国防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提出了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目标。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以来, 逐步地实现了解决人民温饱、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各个阶段国民经济的发展目标, 并倡导科学发展。何为科学发展呢?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就是要用系统理论, 统筹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 实现协调发展, 继而人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但, 中华民族近百年争取独立、自由、民主的历史, 不可能完全摒弃或剪断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遗留下来的糟粕文化。

四、企业文化的来源、内涵和具体内容

1. 企业文化的来源

每个人对文化和技能的学习、运用及掌握, 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途径。由于受我国历史文化:“重文轻武, 重道轻技, 各行各业按士、农、工、商排序, 分出尊卑贵贱和社会等级的封建思想”的影响, 以及家族内部有医卜星象技艺不可外纵的训诫 (族谱考证) , 家风家教, 家族或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的管理模式、技术诀窍及工艺的传承和传播方式是密不可宣的, 是封闭或受限制的, 直到清朝后期才出现了一些社会化大生产的工厂。所以, 在当时的社会时期, 没有表述近现代企业或企业文化理论这样的词句。

在建国初期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延续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经济理论, 社会的主流是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 各行各业讲平等、讲奉献, 劳动产品的交换拿平均利润, 人与人之间信任度较高, 除“工农业剪刀差”外, 行业差别不大。市场, 实行政府“统购统销”, 供不应求。在政府“小而全, 大而全”的政治经济模式示范下, 企业也是政治经济“双挂帅”, 企业党委书记和厂长的工作职责交叉, 企业的工作是政治经济工作。政治和经济, “核心和中心”, 孰轻孰重?企业承担着生产任务、政治思想工作任务, 以及承担着企业办社会的职能。

“文化大革命”结束, 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以后, 企业开始推行厂长 (经理) 负责制、承包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 国门逐步打开, 人们开始追求物质生活, 讲个性、讲自由、讲人性化。八十年代中期, 企业文化理论开始在中国传播。

据本人对中华企业文化网等, 多篇题为《企业文化的来源》的文章进行搜索, 比较形成共识的说法是:日本人特别擅长于实践, 国外有什么新的理论和发明, 他们会特别快的把专利买过来, 快速实践,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六七十年代形成了一种管理的方式, 叫文化管理。日本经济崛起, 引起了美国人的重视, 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是七十年代末, 八十年代初诞生于美国。有学者将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知识传播和认知阶段 (1983年—1988年) ;第二阶段为低潮徘徊阶段 (1989年—1991, 适逢苏联解体) ;第三阶段为知识普及和实践启动阶段 (1992年~2000年) ;第四阶段为普遍实践和深入发展阶段 (2001年至今) 。

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 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就越来越显著。企业普遍形成如下共识:只有我们拥有先进的思想理念, 并植根于企业文化之中, 才能指导我们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 掌握致胜先机。

2. 企业文化的内涵

人类劳动创造了产品, 产品出现后, 产生了产品交换, 商品, 商品交换, 货币 (货币就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农业、手工业、手工业工场 (手工作坊) 、工厂、企业等, 围绕着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生产方式或社会制度得到不断的发展。所以, 企业的产生, 以及企业生存的动力就是渐进地追求生存、追求利润或利润最大化。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 互联网将个人、企业、国家连接在了一起, 超大的信息量, 把我们带进了大数据时代, 个人、企业、国家拥有信息资源的量和速度, 几乎同等同步。站在宇宙看地球, 站在全球看中国, 立体的视角带给人们更真实、更透明的世界, 个人、企业、国家都可以胸怀全球、放眼全球。“以人为本”、“企业核心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依法治国、依法治企”、“和谐社会和企业社会责任”、“现代企业制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 广为人知。

企业文化, 不同于全球文化、国家民族文化等文化形态, 它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文化, 它具有中西方等多种文化交融的特点, 应该是具有共性和包容性的文化内容。如:对“奉献和报酬”的理解, 中西方文化和企业文化有差距, 世界更多地接受公平、公正、民主、自由等具有包容性的文化, 反对反人类和灭绝人性的做法;企业更多地是关心企业的生存发展, 追求利润和利润最大化。

前面我们谈到:企业作为承载人才、科学技术、生产产品及提供服务的经济组织, 一方面企业自身受追求生存、追求利润和利润最大化的内生原始动力驱动;另一方面, 企业还受社会解决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遵守法律法规等外部要求的约束限制。人类个体、企业具有动物最基本的“生存和繁衍”的天性。另外, 还具有“利己和利他”的两重属性或两面性。所以, 人类个体、企业、国家 (或民族) 文化的出发地和落脚点, 以及其文化最终的归属, 都应该是适应自然、改造自然, 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赢的文化。

3. 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最终渗透于企业产品及服务的文化) 。具体内容主要是描述一个企业全体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 (或简称为企业产品及服务的文化) 分为三个层次, 即价值文化, 制度文化和经营文化。

价值文化, 分为成事文化和为事文化。成事文化, 事物发展从无到有, 从量变到质变;无所作为的反义词是无所不为, 甚或为所欲为, 偏执些理解就是“为把事情办成功, 而不惜代价”;极端地表现就是信奉“胜者王侯, 败则寇”。为事文化, 是在法律道德框架下做事;是有所作为, 有所不为,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极端地表现就是信奉“不以成败论英雄”。

制度文化, 是建立在法律制度下的企业内部制度文化。与一般意义的文化不同, 制度是有形的, 往往以纪律、规章、条例、标准、指标、责任制等形式表现出来, 制度文化是在有形制度中渗透的文化 (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表现出的无形文化) 。企业员工一旦进入企业, 必须认同这一精神文化, 但要普遍认同一种精神文化, 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灌输学习和实践, 而把精神文化转化为制度文化, 用制度约束员工, 则会加速这种认同过程。当科学的企业制度逐渐成为一种优秀的制度文化时, 企业就获得了长期的生命力, 如:现代企业制度。

经营文化, 更多地表现为企业战略、策略、战术方面的内容。以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为基础, 以企业的生存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并作为企业具体工作内容的文化。如:“专、精、特、新”, “小而全、大而全”,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等为代表内容。

客观地说, 由于企业文化旨在培育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因而企业文化在竞争与发展过程中, 具有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功能, 具有引导和规范员工行为的约束功能, 具有指明共同努力方向的目标导向功能, 以及促进全体员工为了企业目标的实现而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凝聚力功能。

五、《问政企业文化》

1.《问政企业文化》不能脱离当下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执政执法水平

司马迁著《货殖列传》:“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壤壤, 皆为利往”。此处“壤”通“攘”。利:价值, 或有利因素, 或个人好恶。

前面谈到:人类个体、企业、国家具有“利己和利他”两重属性或两面性。国际、国内环境因各方力量作用的结果是:世界似乎被一只无形的手掌控着, 非人力所能及 (或达到道家所说的“道”的境界) 。

所以, 若人类趋利的本性遭遇“无所作为”、“法律形同虚设”和“一切向钱看”, 人的欲望就会不断膨胀。“无所作为”就会被“无所不为”、“为所欲为”所替代;趋炎附势, 欺上瞒下, 弄虚作假, 争强斗狠, 强者恒强, 赢家通吃等社会现象就会层出不穷;挑战人的底线和尊严, 挑战社会各阶层的执政能力。“人格尊严”若让位于“生存权”, 为了名利就会失去价值底线和道德底线。“人为财死, 鸟为食亡”,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会成为人们的处世哲学和信仰。

近几年来, 做企业难是众所周知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资本时代, 我们遭遇了“老板们弱化人力资源价值——称有‘资本’才有‘主义’, 没有‘资本’就没有‘主义’。”不仅如此, 诸如毒奶粉事件、毒胶囊事件、毒大米事件、毒食用油事件, 以及国美的股权之争等, 使企业深陷信任危机泥潭。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企业怎么了?这样做无疑是饮鸩止渴。

2.《问政企业文化》不能脱离人文地理环境和社会法制水平

企业的生存发展, 与人口、资源、环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它涉及地理科学、人文科学、城乡建设规划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企业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专门人才、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资源, 企业还需符合地方政府对规划和环境的要求。民族习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 企业生产的产品方向都将受到限制和制约。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法治经济,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市场和社会, 归根到底都是追求契约精神。生活在同一个地球, 各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水平、法治水平不同, 甚至同处于一个市场经济区域, 法律制度对不同人的约束力也不同。所以, 须要用法律制度来规范政府、企业和公民的行为, 须法制健全, 知法懂法, 有法必依, 依法办事。

《论语》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正人先正己, 在上位的管理者要率先垂范, 遵法守法, 执法公正;在下位的百姓才会效仿, 才会学法知法, 才会遵法守法。企业制度也是如此。

3.《问政企业文化》不能脱离生产力水平和人才的层次性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基础。生产力是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 它是人们进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基本物质。包括: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 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生产力水平, 可以被物化在 (或被承载和渗透于) 企业生产的产品及服务当中。所以, 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受国际国内和地方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和限制。

《老子》第六十章:“治大国, 若烹小鲜。”所谓“治国之道如烹小鲜”, 就是要求执政者集体和管理者, 讲究精细, 不能急于求成, 要恰到好处。人的见识和能力有大小、有层次性, 个人收入也应该有层次性。层次性的体现要有标准, 要靠长期的实践检验、耐心细致和刻苦钻研的工作来划分和甄别。

《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 物以群分”。指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由于思想见识的差异性, 能力的差异性, 导致着眼点和落脚点各不相同, 造成同类聚集。管理干部, 特别是决策者偏向于或侧重于“理”, 即:侧重于大事、长远或未来, 以及效益或成事方面的决定决策。基层管理干部偏向于“管”, 即:侧重于短期眼前, 实际工作或效率方面的具体实施。所以, 企业执政者集团或管理者人才层次, 可以按照地区级、省级、国家级和国际级人才层次来划分, 其所属企业也是可以如此划分, 其层级也代表了企业文化层级。

六、结束语

本人以《问政企业文化》为题, 首先, 以“哀公问政”与《问政企业文化》进行类比思辨, 提出企业和社会的兴亡与执政者个人能力的关系, 执政者与其施政方略相对应的关系, 以及事物变迁的惯性或渐进性。其次, 循着人性、人类生存和语言文字, 中国历史文化, 企业文化的来源等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 论证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进步, 是紧紧围绕着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而不断发展的规律。企业文化, 一方面受自身追求生存、追求利润或利润最大化的内生原动力的驱动;另一方面, 企业还受外部社会解决就业、维护社会稳定、遵守法律法规的约束和限制。所以企业文化的出发地和落脚点, 以及其文化最终的归属, 都应该是适应自然、改造自然, 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赢的文化。文章对《问政企业文化》具有指导性作用。

摘要:以《问政企业文化》为题, 循着生产力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 论证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进步, 是紧紧围绕着“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这一主题, 而不断发展的规律。企业文化, 一方面受自身追求生存、追求利润和利润最大化的内生原动力驱动;另一方面, 还受社会解决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遵守法律法规等外部要求的约束限制。所以, 企业文化的出发地和落脚点, 以及最终的归属, 都应该是适应自然、改造自然, 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赢的文化。《问政企业文化》对企业具有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人性,历史,文化,生产力,进步,企业,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救市政策应适度调整 篇8

一、救市政策实施的目标已经达到, 市场运行已出现“过正”端倪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今年1—10月份,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6369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48.4%, 商品房销售额31529亿元, 同比增长79.2%。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房地产企业房屋施工面积等同比也都有大幅增长。这种快速回暖的局面应该与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各地实施的救市政策有极大的关系。如降低商品房交易契税、首套及改善型购房按揭利率优惠、二手房营业税减免、二套房贷松动、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 都对刺激住房消费起到明显作用。但与此同时, 一些救市政策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 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过正”现象。大幅减少交易环节成本, 刺激了投资、投机性需求的膨胀;在投资狂潮和放贷冲动拉动下, 地价、房价节节攀升, 地王频现, 房价泡沫膨胀;捂地、囤地以地生财, 严重影响城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凡此种种都说明, 市场形势已发生变化, 有关救市政策应适时调整。否则, 任由种种过正现象发展, 不仅与救市目标相违, 也有悖于科学、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在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全面向好的形势下, 有关救市政策的调整也实属必然

在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 我国经济企稳向好, 全面复苏。今年以来我国GDP一季度增长6.1%, 二季度7.9%, 三季度8.9%, 呈现明显回升态势。以稳定发展为核心, 下一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适时适度调整也是必然的。在此形势下, 房地产市场中一些救市政策的调整或退出也就具有了很强的现实性。当然, 与鼓励消费、扩大消费, 让住房消费成为国民经济增长最重要拉动力的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相对应, 支持首次置业及改善性购房的政策不应改变, 但对造成目前市场种种“过正”现象背后的一些救市政策因素应高度重视。无论从房地产业对宏观经济拉动作用要回归到一个恰当位置的整体需求出发, 还是从房地产市场结构调整, 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角度观察, 有关救市政策是应该调整了。

三、在希望楼市稳定理性发展的共识前提下, 业界关注的是如何适时适度地调整

制定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修正体制和制度运行中出现的偏差, 协调经济发展, 对市场运行规则进行调整。从这一意义上说, 政策的调整、变化是适应市场发展需要而不断进行的。正如有专家所言:政策本来就是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 救市政策对应的是处于危机状态的国内外市场环境, 而现在经济已经逐步复苏, 甚至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无论是销量还是价格都达到了一个“繁荣”的程度, 下一步政策进行一些调整是理所当然的。当然, 这种调整也要在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前提下进行。因而, 他只能是一种渐进的、有重点的调整, 而不应一刀切。这首先是因为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企稳回升的态势还不够稳定、不巩固、不平衡, 内外压力和困难依然很大。其次是房地产市场在今年迅速回暖的同时, 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础不牢。再次, 一刀切式的政策调整会给市场带来严重冲击。

中国政治本土性研究 篇9

一、本土性概念与特征

1. 本土性概念

本土性, 是指由地域、文化习俗、时间累积共同作用相互影响而成的在人群中得到具体体现出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地区性差异。其中地域性是先决条件。指本土特质、本土视角、本土精神与意识。顾名思义, 本土性中地域是个非常关键的要素, 再加之文化的影响, 时间的作用对人们的意识、习惯会产生深远影响。

费孝通先生在他的《乡土中国》, 《乡土重建》和《皇权与绅权》等著作中曾提到一个“双轨政治”的概念。他认为“传统中国社会的治理是通过两条平行的轨道进行的: 一条是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体制的轨道, 它以皇帝 (君主) 为中心建立起一整套的官僚体系, 由官员与知识分子来实施具体的治理, 最后可以到达县这一层; 另一条是基层组织自治的民主体制的轨道, 它由乡绅等乡村精英进行治理, 绅士阶层是乡村社会的实际‘统治阶级’, 而宗族是士绅进行乡村治理的组织基础。”这里的“双轨政治”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中国政治的本土性的体现。

2. 本土性与本土化

本土化原指跨国公司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经营诸方面全方位融入东道国经济中的过程, 也是着实承担在东道国公民责任, 并将企业文化融入和植根于当地文化模式的过程。本土化应该理解成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目的, 一个事物为了适应当前所处的环境而做的变化。通俗的说就是要入乡随俗, 运用于学术研究上则是指外来的文化、理论与本国的实际结合适应于本国的发展, 是一种外来经验的投射。

中国的本土性相比较与中国的本土化而言, 确切地说就是中国经验。中国的本土化应当是与中国的传统寻找一个切合点, 中国的本土性则更多的是提炼自己的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运用, 指导中国革命与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的最直接、生动的例子。

二、中国政治的本土性特征

本土性发展, 是一种内向性的发展, 是向内求的一个过程。因为它不掺杂外来的因素, 是长时间以来依据自己的风土人情, 靠自然的力量形成的, 是与当地的“水土”相契合的。但是这不是狭隘的地域观念, 而是一种文明的传承与延续。

1. 中国传统的政治模式

中国两千多年帝王的封建统治“合法性和有效性”得以长期地维系下去, 这得益于“双轨政治”的模式。君主制以及它衍生出来的一套官僚制度是一种精英政治的治理形态, 是帝国体系的核心制度, 保障处于社会上层的一小部分人拥有治理国家的权力, 而保障的基础就是通过其正式的制度安排, 以及作为后盾的暴力机构; 此外, 以乡绅为主的自治制度则体现出的是一种具有某些民众自治色彩的治理形态, 实质上是中国基层社会实行的一种非官方参与的社会治理, 同时伴随一些别的非制度化的渠道, 比如通过乡绅、族长等来同上层保持一定的政治沟通。因此, 我们可以看到, 中华帝国体系的有效治理和维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这种囊括了精英政治和社会民主双重因素的“双轨政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氏族社会, 无论是从古代传说还是就现在的中国农村基础来看, 血缘和家族的纽带关系, 一直是维系中国基层治理得以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 中国的整体社会组织状况就是以家庭为单位而组成的。从众多的影视文化作品例如:《秋菊打官司》, 《白鹿原》等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鲜明的特点。现实生活中, 如今在中国乡村仍然可见多座高耸的宗庙祠堂, 一些村庄仍是冠以一个姓氏来命名。曾国藩组建的“湘军”是个典型的例子, 他接咸丰皇帝“团练乡民”的旨意募集乡民, 他带兵官回乡以一地之兵集中于一营, 用乡谊故交维系部队内部的情感, 以求增加作战中的互助力。

如今在很多地方还是会有很多大型的家族聚会, 祭祀活动。一些保留下来的大家族还是会续家谱, 修祠堂等。乡绅、族长在一个村子一个大家族中是决策者还是执行者同时也是保持与上层沟通的桥梁。如果不是现代化的飞速发展, 没有那么多的人口流动, 可能这种以血缘亲族为纽带的静态局面还会持续很久。

2. 形成“双轨政治”的原因

(1) 宗族的力量以及保甲制的制约

农村政治行政机构的前提在于农村与国家之间的连接方式。中国传统社会一直以男耕女织的小家庭为主, 但是这种家庭不具备完全的独立性, 大都依附于宗族。宗族的构成要素, 按照冯尔康先生的定义就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血缘要素, 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地缘要素, 即“聚族而居”; 以及宗族的领导者和组织机构。宗族内部的贫弱成员, 族人有义务提供帮忙, 这在很多家族的族规里有具体规定。但是在古代, 中国很多政府会自然忽略农村作为统治的基础, 中国没有农村一级的政府特征。基层治理, 特别是农村一级的治理程度够不上达到上至中央政权的一环, 对农村采取的监督方式往往是用恫吓的来加强控制。基于宗族血缘关系, 以及中央对地方的这种控制就自然而然的孕育出了保甲制度。

不难看出, 产生保甲制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宗族直接涉及治安保障, 同时保甲制也起到组织、教育和协调的作用, 是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 2 ) 精英阶层的利益诉求

在中国, 社会对以家庭为中心的做出的成就充分认可, 人们对于家庭的历史往往比对王朝更感兴趣。这是社会的真实写照, 同时也是符合精英阶层愿望诉求的。宗族作为乡村社会基本内生性组织, 是国家与社会共同着力的中介。其中绅士是宗族保障的最大受益人, 族长的选择基于“德高望重”的原则, 大多都是绅士或者其他有影响力的人物, 经济利益的保障自然不用多说, 族产掌握在他们手中, 在宗族的利益再分配中也会有特殊优待。绅士处于社会基层的金字塔顶端, 他们熟悉民众的要求。向上延伸权力的触角触及到的各领域与国家政权向基层延伸的力量必然会相遇, 这时乡绅的作用就一览无余。良好的沟通渠道有利于官员的政绩和名声, 同时乡绅也获得实际的地方事务控制权, 即使是现代, 在中国农村, 生产大队的领导是绝对权威, 生产大队的领导人对上级和下级有一定的自主权, 因此他们也经常具有代表性和领导权。

( 3 ) 法律的本土性

在宗族内部, 往往精神的力量大于法律的力量, 自古以来特别是儒家政治学要求对人们要施行礼教, 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在宗族保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种以实现社会互助与社会大同的思想非常鲜明, 宗族内部互助拥有很深的道德和伦理上的渊源。所以法律的力量相对薄弱, 人们解决冲突的方式更愿意在内部由族长之类身份的人出面来主持、花费和协调解决。从人们的根本观念上认为“天高皇帝远”, 当权者管不着也管不了, 因此所谓的国家法律不如熟人原则的“民间法”的效用高。“从特征上来看, 这些手段包括: 一个受尊重的头面人物的干预, 对有争议的结论从各方面进行调查和讨论, 在礼仪上承认错误或罪行, 赔偿物品或缴纳实际罚款, 以及在某些社交场合下, 通常由断定犯了大错的人出钱办酒席。”中国自古代以来对于法律机构的设立意识就很薄弱, 虽然中国已经被纳入了整个国际法律体系中, 但是很多传统解决冲突的办法仍然是广大基层农村的主要做法。

三、结语

中国的政治模式与别的国家不一样这是不言而喻的, 不仅因为我们的处世哲学与他人不同, 更因为我们拥有着与众不同且深厚的文化积淀。运用中国的政治历史逻辑来看待中国的政治发展逻辑, 应以中国为中心, 站在中国的土地上看待中国问题。

摘要:中国传统的文化与哲学理念催生出属于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和逻辑有着其内在的独特性, 因而在世界独放异彩华光。应当注意到的是本土性与本土化的本质区别, 中国政治本土性的特点、形成原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本土性,本土化,双轨政治,精英政治

参考文献

[1] (美) 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上卷)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3]冯尔康, 等.中国宗族社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4.

怎么和90后说“政事儿”? 篇10

此后不久,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刚结束, 围绕台湾“主体地位”和反“台独”, 两岸部分青年网民的“骂战”在脸书 (Facebook) 平台上爆发。与以往不同, 这场主体为90后的骂战, 没有核心舆论领袖, 没有黑客攻击, 而是史无前例地以90后社交中惯用的表情包为“武器”, 出现两岸青年间网络调侃语言、恶搞图片的对决。

随着时间推移, 90后作为独立的细分人群, 有望逐步汇聚成舆论主流, 并从中诞生出舆论领袖。

90后当中的活跃人群, 是成长于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网络新生代”, 不仅普遍具备互联网的内容使用习惯, 更普遍具备自由、平等、开放、多元的互联网思维。1990年生人已基本大学毕业, 社会地位、收入水平渐次提高。面对主流舆论场的政治传播, 其判断更为独立, 其意见更为独特, 怎么和90后说“政事儿”已经是一个现实问题。为此, 本刊对话政治传播研究者、传媒产业投资人, 把脉面向90后的政治传播。

《中国传媒科技》:本月, 新华网发布的《2015年全国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显示, 2015年, 我国政务微博认证账号达到28.9万个, 累计覆盖人次达40亿。2015年, 全国36000余个政务微信公众账号, 累计阅读量超过20亿次。在此之中, 90后 (1990后生人) 处于怎样的位置?

卢家银 ( 中山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虽然政务新媒体现在发展很快, 微博认证账户、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 比如“复兴路上工作室”“学习路上”等层出不穷, 传播形式日趋灵活, 手段更加多样、有趣, 但是这些政务新媒体并不特别针对90后群体。因为90后群体在互联网上通常只是各类网络大V的粉丝, 并未成为政治传播中的意见领袖。譬如, 新浪微博影响力排行 (总榜) 的前10位中, 90后生人仅有TFBOYS成员王俊凯 (1999年生) 、鹿晗 (1990年生) 两位, 但他们都是娱乐界人士, 跟时事政治毫无关系。即使是经常关注时事、讨论时政话题的90后政治精英, 也多是受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目前, 尽管担心新媒体由于UGC的特性, 信息把关被削弱, 海量信息可能在新媒体上交汇, 多元观点可能在新媒体上交锋, 甚至出现撕裂性的争吵、人身攻击性的侮辱, 但我们很难确定这些争吵的主要群体就是青少年, 更难确定青少年就是新媒体中的意见领袖。

同时, 政务新媒体并不特别针对90后群体, 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 政务新媒体对90后及青少年的关注度并不够高, 说明针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方式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毕竟青少年是我国网民的主力军,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截至2015年6月, 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4%, 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

《中国传媒科技》:如何帮助政府 (尤其是地方政府) 准确把握青少年的传播心理?

蔡伟 (徽投资本董事长) :相对而言, 90后是QQ一代, 刚懂事就有QQ号, 无论家境怎么样, 心理压力都被父母、被社会均摊掉了, 心理都很阳光——他们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很多人觉得90后很自我、很叛逆, 这只是表面而已。

对90后的文化认同、文化消费, 我们是找不到根基的。他们有强烈的主控意识。过去, 我们认为他们喜欢的二次元、弹幕是亚文化, 在90后的世界里, 这些就是主流文化。就算官方不认可它们是主流文化, 90后根本不跟你讨论, 转身就走, 他们懒得跟主流文化对话。他就算要骂主流文化, 只会跟同龄人——尤其是好朋友——在一起时才骂。主流文化比被骂更惨的, 是根本找不到存在感。

卢家银:传播心理是主观的和抽象的, 很难把握。如果要了解和尝试把握青少年传播心理的变动, 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和网络话语分析的方法予以了解和掌握。对于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而言, 除了积极了解青少年的传播心理, 还需要根据青少年的传播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传播。比较有效的手段, 首先应该是加强党团系统政务网站和双微的融媒体建设, 其次是要尝试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布信息和评论, 再次是加强政府与网络公司、社会团体的合作, 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播主流价值观。

《中国传媒科技》:互联网知识分享平台“知乎”上有几个关于00后的热门帖子:“作为一个‘00后’是怎样的体验?”其中, 有一位自称出生于2000年的小县城、家境普通的高一女生回答道, 自己读中学后爱看的小说包括玄幻文、修真文、小白文、霸道总裁文, 也看《百年孤独》 (马尔萨斯著) 、《冰纹》 (渡边淳一著) 和余秋雨作品。她听的歌包括中文、粤语、英文、日文、小语种, 逛的网站是二次元的A站、B站。这显示, 在信息对称且可达的前提下, 00后的兴趣非常多元。

另一则帖子是“请问现在的00后都喜欢什么明星呢?”一位自称生活环境相当于比较富的二三线城市的高一男生回答道, 女生喜欢Big Bang为首的众多较为优质的韩星、各种“小鲜肉”、欧美乐坛的众多音乐人、复仇者联盟 (美国漫威动漫中的英雄人物群体) 系列、二次元人物、卷福 (英剧《神探夏洛克》中福尔摩斯扮演者) ……而男生喜欢的是欧美乐坛的众多音乐人、二次元人物。当然, 少数同龄人喜欢国内有才华的作家、导演, 更为屈指可数的同龄人喜欢物理学家、艺术家、哲学家、古典音乐家等。

90后、00后完全不关心政治吗?

卢家银:90后可能有冷漠感, 但并非完全不关心政治。

对于90后而言, 他们“生于”互联网、“长于”互联网, 是互联网世界的“原住民”, 相对于枯燥的政治话题, 他们可能更关注娱乐和休闲。我去年对北京三所高校的大学生 (18-35岁) 进行调查后发现, 包括90后在内的青年人群的政治认同度并不高, 并且网络新闻使用对青年群体对当地政府、官员和决策的认同具有负面作用。并且, 在《互联网对中国青年政治态度的影响研究》中也发现, , 网络使用频率愈高, 青年群体对政府和官员的政治信任度和对社会公平感的评价就愈低。

《中国传媒科技》:如果增强政治传播的开放性、互动性, 如何把控政治风险?如果在政府网站上新设弹幕 (观影时从屏幕飘过的大量评论——编者注) 功能, 会不会出现舆情失控局面?

卢家银:舆情从来没有失控过, 未来也不会失控。现在国家已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如网络诽谤入刑) , 今年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又公布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修订征求意见稿) 》, 将进一步加强时政类新闻信息的报道和评论的管理, 在法制日益完善的环境中, 青少年的网络表达已经趋于理性, 所以开放政务新媒体的互动功能, 例如开放弹幕, 政府网站 (包括双微) 不会失控。

《中国传媒科技》:新华网发布的《2015年全国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披露, 去年以来, 更多的政务微博选择用多媒体 (图片、视频、音乐、漫画、H5海报) 的形式来进行内容运营。针对90后的政治传播, 又有什么新特点?主流政治话语有何改进良策?

卢家银:去年以来, 复兴路上工作室推出英文歌曲《十三五之歌》, 以及“观海”微信公众号改编自梁静茹歌曲、由00后女生演唱的《TG暖暖的》——这是典型的“新瓶装旧酒”。萌系列动漫、说唱音乐、二次元只是一种传播形式, 而传播内容仍然是主流价值观、主导意识形态。这种传播模式诉诸反差——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之间的反差, 这一政治传播模式受到大众的追捧。

我对CGSS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的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 媒介可信度越高, 青年人群的政治信任度、社会公平感就会越高, 而互联网对青年民主意识观的影响就会越小。这意味着在新媒体时代, 现有传统的政治传播模式, 尤其是传统的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方式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

四川政商界持续“地震” 篇11

从2012年开始,四川省政商两界持续“地震”,接连爆出高级官员和企业大佬被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两年时间内,四川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数翻了一番,其中,2013年被立案的厅级干部就增长了两倍。

中央纪委网站16日刊发的文章介绍,2011年四川省纪委立案4530件,2012年立案7839件,2013年立案9938件,立案数连续两年持续提升。

2012年以来,四川原省委副书记李春城、四川省原政协副主席李崇禧、四川文联原主席郭永祥等高级别官员接连被中央纪委调查,震动了当地政商两界,由此也带来其他层级官员及企业老板的调查。

另外,成都市国企系统也接连爆出腐败案。在成都国资领域,自2012年以来,成都工投集团董事长戴晓明、成都建工集团董事长张俊、成都市兴蓉集团董事长谭建明、成都投控集团董事长吴忠耘、成都高投集团董事长平兴和成都银行原董事长毛志刚等一把手被调查。

成都新调整了12家国有重要企业的纪委书记。国有企业纪委书记不在本企业产生,实行交流任职;纪委书记在同一企业同一职位连续工作满3年的应当交流、满5年的必须交流。

记者通过梳理四川省纪委发布的调查信息发现,去年四川还查处了高校腐败案、农村能源腐败案、雅安腐败案等重点案件——四川大学副校长安小予等4所高校5人被查,四川省农业厅巡视员胡相全等3名官员被查,等等。

摘自《東南快报》

好政策应贯彻到基层学校 篇12

“中央出台的好政策, 必须完完整整地贯彻到基层学校。各级政府官员应该多到基层走一走, 到学生中去。”全国人大代表、北方软件学院院长张桂平告诉记者。

张桂平说, 近几年, 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政策措施。比如,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就是一项非常好的政策。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让他们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如果基层学校都做到了, 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可是, 现在又有多少学校能够做到呢?甚至有些中小学校把篮球架拆了, 用来练习跳远的沙坑也被填平了, 很多传统体育器械正在从学生眼前消失。

张桂平说, 政府作任何一项决策, 都要多听基层的意见, 多听人民群众的心声。特别是教育问题, 多听听那些来自基层学校、教师、学生的民意, 只有这样, 我们的教育部门才能作出符合学校、教师、学生切身利益的决策。

上一篇:预处理化下一篇:阴道前壁膨出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