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的教学

2024-09-22

美术鉴赏的教学(精选12篇)

美术鉴赏的教学 篇1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迷恋”、“手游迷恋”等社会问题日趋严重。2003 年德国著名慈善组织“维希尔之家”在北部海滨小镇博尔滕哈根建立了“全球首家网瘾治疗所”。各个国家用艺术疗法、运动疗法与自然疗法等,引导他们改变自己的生活。

美感、艺术行为成为治疗的核心,那么《美术鉴赏》课程是否可以成为关键环节?

美育通过艺术教育,非艺术教育中的美育内容,以及艺术理论、美学理论学习实施。

美学(英语:Aesthetics),又称感觉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主要是研究审美,即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而美的对象,即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研究,都是经过人的感性、理性作用之后的结果。

从心理学角度看,自制力是克制个人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认识程度有助于改变心里状态。当一个人认识到其神秘本质,会在心态与行为上产生改变。为什么我们不让他们看清神秘本质。高中学生青春期、叛逆期的特点——独立意向及求知欲强,思想单纯,自制力差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他们处于儿童到成人的分界点,开始尝试独立思考,分析判断身边的事物。

推动思考与探索,追寻美的本质与意义。

FILMCLUB案例,TED《电影世界共同的奇迹》里面叙述的,“技术正取得史无前例的发展,而文化却变得前所未有的贫瘠。”1 000 多所学校要求加入FILMCLUB,他们已拥有近25 万儿童。将批判性思考和好奇提问的经历转化到日常生活中,心中的疑问激发他们通过影评来表述。

在很多人印象中,学生会更喜欢故事,但很多逻辑问题会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在学生身边会发生的事情都是他们思考的素材,人际关系、行为、个人经验……他们喜欢思考中检验自己。

教学案例:思考与探索,一个人面对两扇门,一条通往天堂,一条通往地狱。门边两个人,一个叫真实,一个叫谎言。只可以问一个问题,寻找天堂的路。

知识记忆是高中学习必须的环节,但是,在高中毕业后三至五年,高中所强化的知识记忆几乎淡忘……教育因此而失败么?没有,剩下的是能力,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数据,到信息,到知识,到智慧。渐进的层级关系,逻辑思维是必须的纽带。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尝试

在《美术鉴赏》课程中,用美的对象(即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作为教学引导,切合美育目的,引导学生认清对网络、游戏、影视的“迷恋”原因。

1.由自然的感受开始,到本质与意义,自然美感。

自然美感与科学中的规则美感,由植物的自然美感,到高中数理的数列与几何分割的规则美感。看到图片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感觉很神奇,去追寻答。自然,每个人都很容易接触到的存在。人们喜欢美丽的环境,仅仅去感受还是不够的。提出高中的数列与几何分割,学生自然被导向数理的规则美感思考,加深对数学的兴趣。更深层的应用科学,也会给他们展开新的思考方向。植物叶片的立体螺旋结构,仿生学案例,空间构成,艺术美感的抽象等。科学给予你们理念,去解析这个世界。艺术行为,艺术作品,需要用理念来创造。给美丽图片,赋予符号创意的创作。

2.由个人经验开始,到社会事物、生活、现象,社会美感

《为了鸟儿们》这部奥斯卡获奖作品,用艺术美感的方式来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给你一个新的平台去思考。如果,你是其中一只小鸟儿……

《纸人》里,古董汽车、KTO海报、车站与报亭;办公室,眼镜,背带裤……你找到纸人的呆板与枯燥的根源吗?会滋生多彩生活的渴望吗?

BBC《角斗士》取材于一位角斗士的墓碑记录,从一个采石奴隶到成为角斗士的故事。让人身临其境,去感受古希腊与古罗马的这段文化情境。历史与思想政治教材,会成为学生最好的资料来源。另外,一些科技与信息更适合成为他们了解网络与媒体商业本质的教学题材。

3.由科技开始,揭开神秘的商业面纱

虚拟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真实的光影模拟,让人身临其境,极具美感却并不神秘。图片的直观,到抽象的文字,尝试图片与文字的融合———插画(插图),到漫画。由摄影到胶片电影,到计算机的虚拟技术。游戏的箱庭理论(马里奥兄弟),到红外线定位的体感游戏(xbox);“拟真环境动态群组”:*MASSIVE动态化任务面部动作模拟捕捉,这些都是影视动画作品量产的根本,看起来很真实确是程式化的量产。

例如,《冰河世纪》与《里约大冒险》制作花絮。一群热爱生活的人,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并呈现在你们眼前。为什么不自己去寻找,把这些乐趣分享给其他人呢?

结语

美育的灵活取材,美的本质与意义的思考探究,可以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悟。希望这样的教学尝试可以缓解学生身上发生的社会问题。就像宗教一样,揭开神秘的面纱,认清其本质。

摘要:尝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迷恋”、“手游迷恋”等社会问题。以美的对象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展开美育教学,追寻美的本质与意义,发挥艺术类课程美育效用。

关键词:网络迷恋,美育效用,美感

美术鉴赏的教学 篇2

追根求源,亲身体验是学生鉴赏美术知识的捷径。也使美术鉴赏教学由静态转向动态。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绘画作品的理解很肤浅,知道画家画了些什么,但不了解画家是如何画出的,只是看热闹,看不出门道来,对于艺术品的鉴赏仍然是个睁眼瞎。因此我在教学中先确定美术教学的脉络,把课程分为鉴赏、绘画两部分,赏、技同步推进,分阶段交叉授课,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中国画的鉴赏教学、书法艺术上更为可行,因为中国画的技法程式在创作中占有突出地

位,无论花鸟、人物、山水,工笔还是写意所需的工具材料简单,教学内容亦可从临摹古画进行,从继承古人的“笔墨规矩”入手,体悟“古人之神妙”俗话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千讲不如一练,现在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美术教学改变知识讲授过多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生还是相当欢迎的。西方绘画油画技法的学习让学生亲身体会不太可能,但可通过素描临摹和写生锻炼学生的造型能力,民间美术可选择剪纸这些简单易行的种类在教学中实施,总之,只要我们大胆去探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法总会找到。所以通过总结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方法可以更好的改善美术鉴赏课的教学

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以自由为原则的教学模式

长期的美术鉴赏都是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忽略了让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有的教师让鉴赏变成了“讲赏”。学生都只能依赖课本上的资料来知识,主体意识淡泊,造成学生对美术鉴赏课普遍不感兴趣。而以“自由”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则是由学生自己去投入研究美术作品,虽然说不能全部明白其中的意义,但也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懂或不全面的知识老师可以适当引导,即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事实上,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鉴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也不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

养。基于这点,每一堂课,我很少一开始就滔滔不绝地讲一大堆的理论,而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走下 “ 神圣的讲台 ”,参与学生的讨论。例如:讲授《美术欣赏导言》时,我先让学生谈谈美术有哪些功能,让他们各抒己见。他们往往从直观的感受方面来谈:美术作品可以挂在家里装饰、点缀房间,既可欣赏又可陶冶情操。另外,家里摆设的工艺品、好看的衣服、发夹以及美丽的窗帘均需要美术设计等等。他们会说出一大堆直觉上有关美术的作用。这时,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不失时机地穿插一些美术小知识,小故事,使学生无意间落入 “ 圈套 ”。从而归纳、总结出美术的三大作用:审美作用、教育作用和认识作用,美术还可以达到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先思考问题教师再讲课,比教师一上台就讲解效果好得多。

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师生生命力的系统,是一个以学生的认知、实践、发展主体的特殊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人际沟通交流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把 “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 这一教学原则落到实处,很重要一点是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顾虑,引导学生敢想敢说。尽管高中学生的心理日趋成熟,但在情感方面却相当封闭,他们没有象小学生、初中生那样敢于坦陈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农村中学考上的学生,胆怯、爱面子。再加上长期养成了一种不愿在课内举手发言的习惯。针对这种现象,我常把课本的内容列成许多问答题或选择题,让学生采用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的发言方式,旨在营造宽松、自

由的课堂氛围。此外,为了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我在每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总是带着微笑认真听他们的叙述,以赞许的目光注视他们,及时鼓励。即使学生的论点有欠缺,也避重就轻地加以总结。许多的事例说明:开展欣赏教学,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师要做到倾听学生,时刻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会得到提高。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美的氛围

直观教学是美术鉴赏的重要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方法。目前,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我们应抓住这一机会,利用多媒体教学绚烂多彩的表现形式,融鉴赏、讲授、示范为一体,声画同步,图文并茂,脱离课本那些有限的图文资料,为学生开拓一个更广大的艺术鉴赏世界。我们知道,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在利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突出了主导地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则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的引导,加上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教与学双方的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

美术欣赏课中,多媒体教学绚丽多彩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容易引起学生情感方面的共鸣,基于这一点,在教学中适时地加进德育内容,这比一般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例如,在上《中国古代园林》这课时,我着重介绍世界园林史上的明珠----圆明园。首先介绍圆明园的成因,发展和规模,然后用实物投影的方式让学生欣赏圆明园全景及局部图画;接着让学生观看优秀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当影片中出现了圆明园那如诗如画般的景色时,同学们的赞叹声此起彼伏,当看到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时,同学们无不为之愤慨。最

后,画面定格在了圆明园的遗址上,带着深深的思索结束了这节课。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从以上事例说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的深浅程度与课堂教学手段息息相关,教学手段越丰富,学生的认识就越容易深入,从而促进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三、开发乡土教材,拓宽美术作品欣赏渠道

中国教育改革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包括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素养,美术鉴赏课具有得天独厚的艺术功能。但由于各地区在美术教学基础,美术师资水平以及美术教学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必然使美术教材具有较大的选择弹性,才能保证其广泛的适用性。我国历史悠久,长期中形成许多乡土特色的文化,其中美术也很具有乡土性。为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振兴家乡、造福家乡的情感,可根据教材的基础内容和要求,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以适应本地区特殊教学的需要。

高中《美术鉴赏》的有效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高中美术 美术鉴赏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05-01

一、当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它给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从课本到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美术课程的授课模式与授课秩序,使美术学习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然而面对目前竞争仍旧激烈的高考,在艺术类院校的召唤下,传统的高中教育和高考模式依旧几乎影响着所有学校,使高中美术课堂忽视了美术学科的本质与特点,并且由于对美术的“轻视”,许多学生依旧在美术课堂做着其它科目的作业、看其它书籍,更有甚者直接在上课时间睡觉。长此以往,将导致高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无法实现,艺术教育在高中阶段名存实亡。

二、构建高中美术鉴赏的有效教学的几个方面

1.教师方面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一定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难免对非必考科目有所轻视,这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术鉴赏课程,使其了解美术不仅仅是画画、赏画,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内涵,是对其审美的一种提升,对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在鉴赏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对所鉴赏的作品有正确认识,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鉴赏作品,以免学生误入歧途以及被提前利益化。

(2)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多媒体和互联网等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善着教学方式。在美术鉴赏课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在美术鉴赏课堂的直观感受,直接的视觉刺激更能使学生认识美、感受美。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让课堂变“静”为“动”,使学生更加了解色彩世界的神奇,增强了直观性,降低了教学难度。并且通过多媒体教学,还能够使美术与音乐相结合,实现视听结合、情景交融,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深化其对作品的理解。

(3)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上,老师不仅要教授理论与技巧,引导学生欣赏好的作品,更应该组织学生结合理论,进行绘画实践。同时,安排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鉴赏,互相交流,或者组织学生参观画展等,使他们不仅能掌握美术鉴赏理论和一定的绘画技巧,还能真正理解怎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值得鉴赏的作品。

(4)开发特色美术鉴赏课程。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地域的不同、学校情况的差异,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以及自身优势,开发具有特色的美术鉴赏课程。

2.学生方面

(1)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有了学生的配合,老师的授课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美术鉴赏课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课堂上设置有趣的问题及讨论环节等,与学生形成积极互动,使学生真正了解、接受并喜爱美术鉴赏,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改变传统授课模式,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学生参与学习实践、课堂积极互动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诠释、用心体会、动情甄别,真正理解并爱上美术鉴赏,抛却偏见,发自内心地理解并欣赏美术之“美”,不但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自身素养。

(3)要教导学生走出理论课堂。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老师多以理论授课为主,教给学生鉴赏理论、绘画技巧理论,老师讲得枯燥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新课改后,在美育教育的指导下,教师的授课方式应当有所改变,要教导学生走出理论课堂进行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写生、参观画展、进行鉴赏交流等,这些都是不错的实践方式。

(4)要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美术鉴赏说到底就是要让学生认识美、体验美,因此,高中美术鉴赏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通过教师的课堂引导教育,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造型、构图、色彩、质材、肌理、线条等画面形式和内容进行自我体验,使其能够真正体会到作品中的美,能够深入发现并理解作品深邃而复杂的内蕴,进而提升自己对美术作品的判断力和鉴别力。

美术鉴赏的教学 篇4

1 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类型

1.1 以鉴赏为主的美术教学类型

美术鉴赏是指运用视觉感知对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进行感受、分析、诠释和评价, 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的内容包括内容、形式、时代背景与情感等四个方面。首先, 鉴赏者要关注美术作品的内容, 其中包括题材、主题与内涵。题材通常是艺术创作者经过集中、取舍、提炼、创造而融入美术作品的事件。主题则指艺术创作者通过美术作品的全部材料和表现形式所表达出的基本思想。而内涵则是隐含在美术作品深处的, 隐性的意义, 是不同的鉴赏者感觉到、体会到的一种认知感觉。其次, 鉴赏者要关注美术作品的形式, “美术作品的形式即艺术的表现, 是内容的存在方式, 主要包括内部形式、外部形式与形式美。”再则, 鉴赏者要关注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美术创作者生活的时代、社会状况等都决定和影响着美术作品。如荷兰画家维米尔的油画作品《称天平的女子》中女子凸出的腹部并不是怀孕, 而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将垫子穿在腹部的时尚。最后, 鉴赏者要关注这件美术作品的情感。例如, 当我们在对齐白石的国画作品进行鉴赏时, 能体会到他笔墨之间传达的博大精深的艺术精神, 感受到简约大方、雄健浑厚的笔意传达的生命智慧。

1.2 鉴赏与表现相结合的教学类型

在进行美术鉴赏时, 面对不同的美术作品, 其鉴赏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在对一些形式相对简单的绘画作品和雕塑作品进行鉴赏时, 可以边鉴赏边利用美术工具与材料进行表现。例如, 在鉴赏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的作品《蓝山, 第84号》时, 就可以使用油画棒进行临摹, 体会艺术家是如何将色点融入山形和树形的轮廓中的, 感受这幅浪漫的点彩派作品的色彩特征。

1.3 美术鉴赏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教学类型

美术鉴赏可以与历史、文学、戏剧等学科相结合。美术作品的诞生与艺术家所处的时代是分不开的, 一些学者可以将美术作品作为珍贵的资料来研究历史。因此, 将历史与美术作品结合起来进行鉴赏, 有益于我们考察美术风格的形成、发展与衰落。例如,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的《清明上河图》以长卷的形式, 生动地记录了北宋的城市风貌。这幅巨作为学者研究北宋的政治、经济提供了依据。同时, 鉴赏者结合北宋的历史鉴赏画作, 会更加深切的感受到当时的绘画水平及其历史价值。

2 美术鉴赏的方法

培养大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对美术作品作出反应, 并运用美术术语进行描述、诠释与品评是美术鉴赏的重要目的。因此, 教会学生选用适合的方法是美术鉴赏的关键所在, 下面就介绍几种美术鉴赏方法。

2.1 运用发散思维图的方法进行美术鉴赏

发散思维是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 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 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因此, 在进行美术鉴赏时利用发散思维的方式进行,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具体做法是选择一件美术作品, 将作品中包含的信息 (历史、艺术家、风格、创作手法等) 作为发散点, 并从此发散点出发, 找到相关的关键词, 最后形成一个网状的发散思维图。例如, 在鉴赏法国19世纪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睡莲》时, 我们就可以将“年代”、“色彩”、“国家”、“艺术家”、“思想”等关键词作为发散点。例如, 艺术家—克劳德·莫奈—法国—印象派—马奈、德加—光与色。通过此方法, 大学生可以发现各个信息之间的关联, 提高对美术鉴赏的兴趣。

2.2 运用微博等即时分享平台进行美术鉴赏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电脑与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了, 他们已经成为了使用即时分享平台的先锋军。通过空间、博客与微博等记录心情、分享资讯。我们可以利用大学生的手机液晶屏大、像素高等特点进行美术鉴赏。具体做法是在微博中插入一件美术作品的照片, 然后号召学生都来进行阅读别人的感想并书写感想, 同时也可以转发或收藏。这种鉴赏方法的好处就在于参与面广、方便、快捷, 并且能够补充课堂教学时间短的不足。但应该注意的是, 利用这种方法鉴赏并不能代替实物鉴赏, 因此, 应尽量多的近距离接触原作。

2.3 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美术鉴赏

比较是人类对事物认知、区别的基础, 也是最常用的美术鉴赏方法。我们可以根据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有联系的美术作品进行研究, 寻找其异同, 探求其规律的方法。例如, 在鉴赏绘画作品时将中西绘画作品进行比较会发现:其一, 中国画注重表现与写意, 而油画作品则注重再现与写实;其二, 中国画的色彩较为淡雅, 更多地运用线条造型, 而油画色彩写实与厚重, 主要用色彩与光来表现;其三, 国画注重意境, 常常运用留白法, 而油画则注重表现物象, 很少用留白法;其四, 国画运动散点透视法构图, 而油画则利用焦点透视法构图, 等等。运用比较的方法, 大学生可以透视中西方绘画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对中西文化的了解。

2.4 运用临摹的方法进行美术鉴赏

临摹是指对绘画作品的仿制过程。虽然大学生不是专业的美术学习者, 但是选择形式、内容相对简单的经典绘画作品进行临摹, 有利于他们深入的理解作品内涵。另外, 经典绘画作品是人类宝贵的艺术遗产, 其艺术价值不可估量, 画面的构图、线条、色彩, 每一处都是经过艺术家深思熟虑完成的。临摹经典美术作品会使大学生了解其价值, 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审美观的形成。例如, 在鉴赏新印象主义绘画作品《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时, 我们可以模拟创作过程, 了解作品的构图、明暗、层次、色彩的处理, 加深大学生对新印象主义绘画的体会。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后才能有质的飞跃, 多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鉴赏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学习美术知识, 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 提高审美情趣, 并获得精神享受, 甚至可以缓解学习压力, 释放抑郁情绪, 起到心理治疗的作用。

参考文献

美术鉴赏的教学 篇5

——关于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的教学随笔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刘清峨

新课程理念对教材的影响很大。从原来的“一纲一本”发展到现今的“一标多本”,教材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在一个民主而开放的学术氛围中,教材版本百花齐放,当几个不同版本教材生机勃勃地同时摆在眼前,作为教师,选择和判断已经无法避免。

最初,那几次教研活动,主题是关于教材使用策略的话题。说的人多了,听的人也在意,关于教材的话题自然成了“主旋律”。也难怪,对走进新课程的老师们来说,教材是新事物,各版本的《美术鉴赏》教材都很好,大家愿意说出自己的感受,呈现各种声音。

部分老师明确表态,认为比较难教的是湘版,比较好教的是人教、人美版。教研员老师针对意见,一次次组织大家学习湘版教材思路,针对教材编写的主题进行研讨,我们达成共识——教材本身就是一个重大课题,不实践就不了解,必须自我修炼。要教好这门课,与教师的专业修养有很大关系。

一、人的因素是关键——你在做什么?

人的因素是关键。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中尤其如此。

1、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

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现在的学生难教,再好的教材拿在手里翻阅一遍,再也不愿意多看,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是常态。冷静想来这背后一定有原由,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不讨好”的背后一定有原因。教育的意义在于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面对课程内容,制定可操作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改变“不好教”的现状。

“崇洋”的孩子——现代社会的信息量犹如海啸,孩子的教育环境相对而言比较复杂。接受西方文化比本土文化更多……他们的价值观所在,我们难以把握,是非美丑有流行意义上的标准,不是“教材标准”。

薄薄的一本教科书,所选择的可视的图片文字资料,怎么能迎合到所有孩子的视觉?但是教科书所涵盖的教材理念和教学智慧,不经过课堂的交锋怎么能吸引学生?要想做好鉴赏教学,似乎需要把握好学生的价值观。如中国的绘画应该怎么讲?学生认为中国绘画黑白两色,画的不像,还“乱”的很,也没有那么值钱,远没有西方绘画的色彩华丽和丰富,有一种潜在的秩序和规则,在拍卖市场上独领风骚……

学生学习的目的——学生参与学习的目的性很强,就是考大学,上好大学。美术作品鉴赏强调分析理解、表达呈现,于学生来说是“虚无”的教学表现,决定了部分学生的兴趣难以调整到一个理想的兴奋点,学习状态难以保证。

有点小“功利”的孩子——不要盲目地乐观,以为学生对我们的东西很感兴趣,以为美术课程的作用是无法替代,其实学生正“坏坏”地盯着这些“没用” 的老师“唱大戏”。

摘录案例:阮玉芳笔下的美术老师

D

会写一手漂亮的字,充满艺术气息的老师,在讲台上唱着独角戏。整篇整章的台词,老师无奈地念完一段又一段。总要磨完40分钟,最后的时间会放映他搜索到的图片,古今中外。

讲台下的同学,各个埋头。大部分在忙着赶作业,每天忙到半夜总是不好的事。小部分在补眠,昨晚没睡好,等下又是数学课。

我偶尔抬头看看老师,毕竟自己是喜欢艺术的。但妈妈说,白天要抽时间做作业,别的同学会利用没用的课,你不会阿。

很多时候,老师不能预测的课程的作用和效果。教学行为与学生的注意力是否有“共振”,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2、教师的素养

教材对美术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悟性是保证鉴赏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的知识“内存”影响教师看问题的态度:

对教材思路是否理解?理解和认识能力到了哪个层面?

个人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与教材思路碰撞时是否找到一个点来切入?

对教材编写者的思维导向持什么态度,怎样与实际结合……每一次自我审视,都有助于教师对课程有一个客观的把握,提升自己,加强自我修炼。

跟进教材思路,问题即课题——刚开始接触教材,肯定有一个跟进的过程。

若不了解教材思路,把教材当问题,这里会出现值得我们关注的分水岭——少部分教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停止了思考,用老观念教新教材;而另部分专业成长意识强的老师把遇到的困难当课题,促使自己不断的思考,贴近教材专家和资源,反复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与教材沟通的智慧,促使教师形成了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特色,教师的专业成长空间得带了大幅度的提升。

近几年,湘版教材发行所在地,各省市要求出版方对教师进行教材培训。我有机会参与,在这个特殊的培训现场,很容易找到一个契合点,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你在思考什么?

你在思考什么?用问题的方式呈现。借以判断各地老师的教学思路现状。

刚开始,很多老师的提问停留在伪问题层面:教学条件没有办法改善,怎么办?领导不重视美术教学工作,党群关系难以处理,怎么办?课件没有怎么办?学生不来上课怎么办……

逐渐的,老师的提问在培训中有了变化,这个台阶上得很有价值,体现出老师可贵的思考:“鉴赏为什么不用美术史或者美术主题的方式?湘版教材不好用备课要花大量时间,该如何教”?教材编排“不秩序”而是太“混乱”,如何把“没有秩序”变成“秩序”?

再后来,有老师问起关于湘版高中美术教材的编写思路问题:“教材的编写思路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在各省高中骨干教师会上,也是一个很普遍的提问。我以问做答:“老师们的学历教育接受的美术史知识方式,如果是这样的,试想:我们模块教学仅有的18课时,怎么可以完成中西美术史教学呢?”

就这样一步步地走进了教材,贴近了编写者智慧。

在笔记本上,我记录下这句话:“你的每一次提问,在考问别人的思考层面时,也在呈现你自己。”提问涉及人思维品质。对于有人呈现的“浅色”,你可以宽容对待,大家呈现了,是因为真诚,是积极进取的优秀教学品质,亮出自己的问题,因为大家在思考,所以有这么大的勇气“出卖”自己。

摘录案例:一位美术老师的学习笔记

“……在使用湘版《美术鉴赏》教材中,我们已经从最初的不理解,逐步感觉到教材的指导意义。尤其在教了几轮后,感受到教材思路带来的灵活、自由,带给学生主动寻找文化语境的快乐,同时也带给我更多的思考,提供了可贵的思考路径。这是其他教材不足以指导的。”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变化无数,自主性强,对美术老师自身素养要求更好的一本教材。从茫然抱怨,到得心应手,到教学成果丰硕我们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

前几天,第二次到了贵州黔南州做高中教学培训,在互动环节中,接触到老师们写下的回条。看到老师们一次次的观念更新,学习跟进,谁说不是教材引领这教师的专业发展?

美术教师的眼光和境界——教师的素养决定教学成败。

于所有讲授高中鉴赏教学的老师而言,你是否分析到位?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眼高手低”不是什么坏事,倒也许是好事,因为这是个勤奋的问题,眼睛会看的人起点高。怕就怕“眼低手高”,这样的人错以为自己没有问题,所以用声音“轰炸”别人,这类人很危险,把没有主见的人都“炸”晕了,还怎么教书呢。

人做事的方式有很多。做美术教育,是需要教学理想和境界的。教师尤其需要把握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思考和加强交流,自我修炼,心胸坦荡。鉴赏教学是一项凭良心做的工作,用心教,谁都可以做好,得到学生的认同。

二、美术是视觉的——你看到了什么

早先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书中有几处记录让我沉思。文中写到作者请朋友们告诉她,在来时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她的朋友们真诚地说:“什么也没有啊!”

什么也没有?怎么会没有呢?

为什么看不见?

有视觉的人们,在匆匆忙忙的脚步中,忘记了视觉世界的丰富和美好。往往没有注意到生活细节,也无心顾及。海伦凯勒写下这篇感动世界的文章,每每读来,都觉得有如无形的鞭策,有一种责任,美术鉴赏课程的功能在哪里?教会孩子学会运用自己的眼睛。

1、“目之所及,无非美术”。

美术是视觉的。

美术鉴赏是一门学科,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记住一些艺术史上重要的美术作品,而更要培养学生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生活以及我们身边的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文化素养。

美术鉴赏是培养学生“会看”的课程,在视觉意义中提升生活品位和观察品质。课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高考,追求目标也不是高考分数,课程的服务周期也不仅仅“服务”学生的高中三年学习,而是服务于人的一生,在生活的每个瞬间。

案例一 《泼墨黄山》。

黄山是很多人都去过的,黄山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的人说是迎客松,有的人也许就是黄山门口的那张纪念照片。在一个名叫《泼墨黄山》的光碟中,我们可以看见黄山云海在山间流淌……只要一分钟就够了!他说:“在教中国画的时候,给学生看看,学生会被震撼,有了感觉,也有画的愿望。”舍弃了那简单的色,可以看到一幅幅流动的泼墨山水。站在黄山山顶,谁能把握着云雾缭绕的美景?在这里,懂透视法是不管用的,因为西方人发现的透视法只能画到所见。在这里,你看不到云雾的尽头,山顶在云雾中躲闪,这里视觉无限!——这里是一个思想力无限开阔,想象力无限丰富的画面,这也就是中国画的境界,黑白亮色足以,山的轻重、皲裂,也就成就了笔触的肆意纵横。

案例二 《中国南方园林》。

很多人从苏州园林回来,那种“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美景,谁能说点什么?也许你还去过欧洲的园林,比较而言,西方园林的秩序美,在修剪齐整和统一造型中展示理性的美,也许你能说出什么。

但是我们中国南方园林艺术的美,是交给时间的,在你走进去时,美才会慢慢呈现!南方园林,把对自然的理解,已经玩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这里的设计强调取景,没有统一,却自然而统一,让你慢慢的品!这样诗情画意,无形中有形的美感,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无限向往,只有对热爱自然的人有巨大的吸引力。她营造了理想中的自然,有诗的情怀,有山水画的语境。

前几天,笔者有幸听马永建老师的讲座。马老师是教材编委,讲课中说到一些教学案例。讲这两个例子的时候,他有点激动。是很好的教学案例,我听着,觉得对老师们了解教材很有益处,很快记录下来。

2、读图时代已经来临

读图时代已经来临。把握经典作品的选择,是自我约束的开始。

现代生活告诉我们,视觉影响力将无处不在——广告和包装引导着我们的消费,媒体运用图像做尽文章……在科技力量的推波助澜下,视觉文化可以瞬间输出到全球。

在这惊涛骇浪的读图时代,态度取舍很关键。在教学中,教材为我们做了第一步甄选工作,选择经典作品,是编写者的态度。同时也给大家自由,提供了艺术话题,供大家自我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各种艺术主题和表现形式的作品充实课堂。

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接受经典艺术作品,同时感受现当代艺术的多样性。所谓经典艺术是经过历史的洗礼而沉积下来的艺术,一般具有较高的精神品位和艺术价值经典作品让学生接近美的距离更近。在教学中,高明的老师会用问题设计或者活动引领,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用读图的方式,让学生对作品产生深刻认识。

案例片段:《蒙娜丽莎》

记得和山西的赵紫峰老师交流时,他说起他的一次课:老师走进教室,看见学生愁眉苦脸地坐在书本堆积的座位上,双目无神地看着老师。赵老师说:“大家会笑吗?”

学生看着老师,不明白老师说什么,就笑了。

老师说:“你们笑得很浅,和蒙娜丽莎比,你们笑得不一样。她已经笑了快500年了,而且她还要这样笑下去!”

学生哄堂大笑。

老师说:“看书,看她是怎样笑的?”

这就是一节课的开始,很简单,很有趣。

还有一位老师是这样上的。

老师问学生:“女性的手,一般在什么时候放在腹部,在这个位置?你试试看?”

这个问题叫大家很兴奋,大家很快能做出反应,在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展开活动。

英国BBC拍摄的纪录片《当达芬奇遇到蒙娜丽莎》,篇中这样说道:“达芬奇观察事物的高度超越了一般人……用整整十年画成这件作品,为什么?”有条件的老师可以编辑视频给学生看,同时把问题抛出来,让学生讨论,或者把记录片介绍给学生学习了解。

再比如《托物寄情》教学中,老师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走进艺术主题:

几个有梯度的问题:“什么是四君子?”

“画家为什么要画自然?”

“古代把人分类为君子和小人,而现代把人分类为好人与坏人,你怎么看?”

在一步步讨论中,让学生体会画家借助自然的力量,表达主题,想象的空间可以使人上天入地,出神入化。在接触作品中我们才能发现,托物只是话题,表达的是文化品质,美术真正意义上,把思想和生活结合在一起。

美术作品与文字不同,读图时代给我们带来便利,当我们面对作品,很多东西就很直观,也变得简单。

运用自己的眼睛,图像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作品的直观性让人不用思考,瞬间的视觉反应,打动你,能感受到作品的无限美。

3、通过视觉的教学

美是不带标签的,没有古今、中外的界线。读图具有普遍意义的关键是,普通的人也能接触,无论文化结构发生什么改变,视觉影响力无处不在,只要把握读图的意义,对生活的问题有所觉悟,有自己的观念,鉴赏终将从形式走向观念。

美术鉴赏的意义就在与此,这是通过视觉的方式。它不会因为你记得多少东西而有用,你记住什么名字?记得书本上哪段文字?那都是“浮云”。美术鉴赏的视觉特性,就是通过视觉感触一些东西,只有通过视觉的教学,这才符合美术的特点。

是的,读图是美术鉴赏的特征。在灌述式教学和引导式样教学中,灌述的知识多了,往往学生的思考就少了。作品的无限美是在教师和学生在交互探讨情境中,在思考碰撞中,把问题理清,而鉴赏力得以提高。

三、沿着《美术鉴赏》教材的“轨道”

1、你探寻怎样的教材“轨道”

每个老师的心中都会有一个理想的教学“轨道”,也积极地在教材优化和处理课题上,探寻理想的教材思路。我曾经和同行交流这个话题:“美术鉴赏课程,你追求最理想的教学状态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得到大家的回应,值得关注:

“该讲的东西太多,怎样梳理?”

“课程给与的时间太少,怎样完成教学任务?”

“学校条件不好,没有办法保证该有的教学设备。”

老师们深陷教学细节和知识点的繁琐中,忘记了自己。在一次次沟通中,我们终于跳升到了教学策略层面。理想的教学状态,归纳为——有一本好教材,便于教师的教学,也便于学生的学习;有一个好的艺术主题,在教学组织上便于操作,在学生参与上学生有兴趣。教与学这两个动作能达到和谐。

一本好教材是可以解决老师们面临的琐碎问题,当我们脱离了应试环境后,终会有这样的一个感悟:“美术不因为你记得多少而有用,符合美术特点的,或者说判断一个人美学品位的是这个人的视觉特性和视觉感悟。”

正源于此,教材编写避免美术史的方式,不与历史挂钩,避免被历史约束;避免按照美术门类编写,因为美术家的创作没有受门类约束。用艺术主题的方式编写教材,方便教师的教学,方便学生把握艺术脉络。教师探寻的理想教学轨道,恰是教材思路。

2、湘版美术鉴赏教材的编写思路:

了解几个关键词——

教材特点:以文化背景为线,举一反三,将文化情境、学科知识、鉴赏方法自然融合;

编写体例:改变从历史发展顺序角度或者美术门类的方式,从文化情境或者艺术主题入手组织教材,分析艺术作品创作的内在动因;

教材结构:三个单元可以形成不同的组合关系,三个台阶,也可以看做是围绕学生经验而组合的三条线,辐射的24条线,自由的,可以与生活产生联系,也与生活经验关联。

所谓文化语境就是指湘版教材的第二单元的七课书,每一课都涉及艺术的一个发展阶段,从原始美术、到艺术成为政治工具(礼仪与教化)、宗教工具(心灵的蔚籍)、到艺术世俗化(人间生活)、到艺术家运用艺术表达自我(审美自律)、从传统到现代、后现代美术,这几个阶段是按照这些现象最早在美术史上出现的时间顺序组织起来的。这和以往的针对艺术家的生平以及单纯的艺术作品介绍不同,它从艺术语境,从艺术产生的社会空间和土壤的角度来分析艺术作品,而艺术家的作品只是这种土壤的一种显现,这就将艺术作品整体的串联起来,便于学生从大的文化背景入手去理解艺术作品。

比如宗教美术,不管是佛教美术还是基督教美术、伊斯兰教美术都有其共通性,就是在宗教大规模流行的阶段,宗教强烈的影响着美术,成为了这个时期美术发展的主流。这个阶段为了信徒有集会、参拜、修行的场所而修建庙宇,为强化信仰、传播教义而绘制或雕刻神灵的形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这个时期能够看到大量的宗教建筑以及宗教雕塑绘画的原因。你在其他时期能看到这么集中的宗教美术现象吗?肯定不能,这是在宗教有着强大影响力的情况下才能看到的。如果不能从总体上理解这一点,学生得到的将永远是一些零散的知识。相反,如果从这个角度入手,哪怕他只记住了部分作品,再遇到类似的作品的时候他也能够大致的了解这类作品的总体特征。

而第一、三单元的内容则更容易理解,每一个都涉及一个经典的艺术主题。

比如战争与和平,曾经看过一本美术史的书,名字就叫战争与和平,而且还是很厚的一本书,实际上人类的历史就是在战争与和平相互交错的过程中走过来的,它构成了一种历史发展的方式。所以有很多美术作品都是围绕着这一个主题而展开的。不同时代的艺术家都针对他们对战争的看法创作了作品,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期望。

实际上,艺术主题才是艺术的灵魂,艺术家可能用绘画、可能用雕塑、可能用摄影去表达这一主题,虽然表面形式不同,但是其内涵是一致的。而我们看艺术作品,除了形式因素,最终也要落实到艺术主题上,正是这个因素在打动我们,也就是所谓的“得意忘言”。过去我们的鉴赏只关注造型、构图、色彩等形式问题,但是打动艺术家的除了这些,更多的是社会中的一些问题触动了他们的心灵,所以才会有这些作品的出现,如果缺乏对主题的理解,就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的东西。

3、鉴赏从形式走向观念

湘版教材改变了以往单纯运用记忆学习美术鉴赏的方法,强调美术鉴赏方法的获得;

教材从文化语境和艺术主题入手来组织材料,这和以前从线性历史发展角度和艺术门类角度组织材料不同。

我们在认真领会每一课的主题,对这个主题有深入感悟的同时,然后从这个角度组织材料,这就容易多了,教学要力图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性。这些主题实际上每一个都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也就是围绕着学生的生活经验放散出的24条线。

比如在《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这课中,教师对教材的设计思路了解深刻,在教学中做一下处理:

教材主要处理的是美术家的自我认同跟社会环境的关系,也就是说,美术家究竟怎样看待自己的职业。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的透视和具体美术作品的分析,来理解美术家的自我跟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美术家的自我和社会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社会试图分派给艺术家一个明确的身份:工匠、杂役、职业画师、艺术家;但美术家却往往把自己看做一个完整的“人”,游离于各种身份之间。画家或雕塑家仅仅是一种通常的称谓和职业身份,不能反映某个具体艺术家的个性特点。而美术家更重视的,可能正是自己的人格和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这条中心线索跟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联系起来,层层深入地体现这条线索,并且贯彻到教材提供的两个“活动建议”当中去。

教材把不同画风,不同时代的自画像放在一个主题,以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为语境,丢勒、普桑、真蒂莱斯基的自画像——画家的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 ;伦勃朗自画像——浓缩人生的“传记”; 委拉斯贵支和维米尔的自画像作品——画家不同的艺术追求。通过系列的不同的自画像的赏析,我们了解“社会试图分派给艺术家一个明确的身份,但美术家却往往把自己看做一个完整的„人‟,是自己的人格和个性。”鉴赏的意义在于通过作品,建立自己的审美观念,通过作品看到的与生活相关联的自己。

结语: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薄薄的一本,借用一位美术老师的话说:“这本教材是有温度的。”

这本书需要老师们慢慢去体会,用熟悉了,就感觉到了很好用,很自由,也很条理。其实艺术是个很简单的事情,没有那么复杂,什么史论,什么门类,在这里都不过分强调。教材中选用的艺术家的作品,当时在创作初始,他们是为了艺术的感触和体悟,并且用艺术的方式表现的,不是为了能收入教材。呵呵。

所以我们讲课的时候,不要老想这去讲教材,而是要用教材。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方法,给我们一个比较有趣的角度看问题。

除了教材上的资料,它所“辐射的”相关资料,大家都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比如网络,那里的资料很多。教材已经给了我们方向和指引,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自己去找。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策略的思考 篇6

【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著名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说过:“人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高中阶段专门开设美术鉴赏课,其目的在于通过鉴赏教学,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中西艺术交融,了解文化差异

关于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内容,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传统绘画这两方面都可进行,因两者皆有其特点与魅力所在。中国传统绘画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了解中国绘画的特点,更深入地体会中国绘画艺术博大精深、哲学化的审美倾向。中国传统绘画其门类也很多,可以从其中挑选其一种或两种进行教学。例如:花鸟画中可选梅兰竹菊,也可选简单的山水画等。西方传统绘画也可以进行教学,学生从中可以学到西方的绘画理念,了解西方造型艺术的特点及其规律,学习西方的审美观。在教学方面也可以选取其中的素描、速写、色彩等进行实际教学。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传统绘画同步教学能让学生真正全面地了解东西方文化艺术的差异,在欣赏与鉴赏中逐步获得审美愉悦,受到教益和启迪。

二、合理利用资源,开发特色课程

在美术鉴赏课中一般比较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探讨和理解,令学生感到乏味,我们可以利用学校周边现有资源,适当开展一些取材容易而又操作简易的手工制作课,让学生自己创作艺术作品,把成功的体验与众人分享。比如,如果学校离河边较近,可以在河边搜集小贝壳。我们可以把贝壳黏结起来做成各种各样形状的小雕塑制品,容易制作也容易形成课程。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和可能的尝试,着重感受、体验和兴趣培养。然后,开一个小型的“雕塑作品展”,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来时,会有很高的成就感。如果学校依山傍水,那山上少不了石头,可以直接采集石头做盆景雕塑,效果也会很不错。无论贝雕、盆景还是其他,都可以就地取材,只要合理安排教学设计,必会带给学生新颖而又难忘的一课。

三、美术鉴赏,走出单一理论教学

上好一堂精彩的美术鉴赏课,需充分掌握教材知识,把握教材的教学宗旨,找到美术鉴赏教学与实际生活中鉴赏审美应用的连接点,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与突破。对于美術鉴赏课来讲,教材有其局限性,我们应该把学生带出教材,走到生活中去,让“活生生的教学”巩固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我们要不断挖掘自身所在城市或者环境资源的美术鉴赏层面,让学生有空间和时间去体验及应用审美知识。任何小小的审美实践都要胜过“死记硬背”的“纸上谈兵”,我们相信:美术鉴赏教学会逐步走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道路,而学生会有机会去读一本包容万象的“大书”,而不是“死记硬背”那本教材。在美术课堂上,他们明亮的眼睛和时时发出的惊叹声可以告诉我们: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对美术知识的渴求。教材是死的,教师是活的,灵活使用和挖掘教材成为目前美术鉴赏课教学环境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四、把握中国特色,奠定传统文化底蕴

在当今大众追逐时尚的潮流中,毫无例外的,美术教学领域也受到了很大冲击,一律追求“新颖”“新概念”“新花样”的“新”却恰恰掩盖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推广,更少了传统艺术特色的革新与发扬,传统艺术人文精神的缺失更是越来越难以赋予作品更深邃的内涵。大众正在被逐步、被完全地西化,其根源应该归结于我们传统美术教育的普及推广。我们的技能模块学习应该首先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这样既有利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普及也有利于对西方文化艺术精华的吸收和融会贯通,对于提高艺术素质有着更好的继承发展。我们并非排斥外来文化,而是想让本民族的文化瑰宝得到更大的继承和发扬。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多注入中国因素是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美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式。

五、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

没有一个能让学生更好地发散自己思维、发掘自己创新意识探索发现自己艺术潜质的环境,其他的空谈都是假的。风景优美、依山傍水的环境因素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利的,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开展美术鉴赏课也是很好的。以前的学校教育要想在短时间内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只有尽自己所能去改变并去营造对学生更好的环境,尽自己所能在有限的环境中取得最大的成绩。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应该给学生创造宽松的课堂环境,让他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轻松地学习;在聆听各种各样的“故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思路自由飞翔。

潜移默化之中,深刻细腻的观察与感受能让我们的学生具备“不寻常”的眼睛,让他们能够捕捉到更多美丽的色彩,尽享这曾经熟悉但又有所不同的形色世界带给他们的新的感官体验,独特的审美观察也会塑造出他们的多彩人生,这才是我们艺术鉴赏课的主旨所在。

参考文献:

[1]蔡教芸.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刍议[J].教书育人,2011(13):46

高中美术鉴赏课有效教学的初探 篇7

一、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美术鉴赏教学

社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当代文化环境下的高中生在他们的审美观念上也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这表现在潜意识里, 民族传统的审美文化对当代青少年心理的深刻烙印。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 笔者认为,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适当的方法:

1. 在文化情境中实施美术鉴赏。如在教学中强化学生鉴赏美术作品中的传统精神的能力。相比较而言, 学生认为中国传统美术作品不如西方写实性作品, 其主要原因是后者更加接近生活实际, 比较容易读懂。但是如果把“美”从具体作品中抽象出来让他们进行选择时, 却显现出强烈的传统审美倾向。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认为主要需要学会鉴赏的方法, 教会学生不再停留在作品的表面形象, 而深入到作品内部, 了解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审美特点。例如, 可以从中国美术作品中的语言入手, 引领学生结合中国书法来赏析绘画中的“线”的功力、情感、个性、格调, 以及与中国书法的关系、中国画家运用“墨分五色”的思想基础;还可以从传统审美观念对“意境”的追求出发, 来赏析传统绘画中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道风与意境的关系……通过这些方式, 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美术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也可以说在民族文化情境中学会鉴赏。

2. 使用更多的教学形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他们对传统美术作品的兴趣和鉴赏能力。首先, 可以用鉴赏原作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带学生进入美术馆、博物馆。在缺乏条件的地方, 教师可以收集当地画家的中国绘画作品, 甚至可以请画家进学校、进课堂为学生讲解、现场作画, 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中国传统艺术;其次, 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系统, 从声音、图像、视频等多角度刺激学生, 使其接受更多的传统美术信息, 提供更好的展示氛围。例如在鉴赏中国古代的青铜器时, 安排编钟演奏的背景音乐, 为他们营造青铜时代的艺术氛围等等。除此之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网络搜索资料等方式, 介绍中国传统美术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贡献等知识, 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使他们增强传统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利用网络进行有效的美术鉴赏教学

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 课程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 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寻找教学所需资源, 还可以以网络为平台进行观点的交流。

1. 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师生互动。

在计算机与网络普及之前,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单一性: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的学习变成了被动的接受。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 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 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 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电脑网络社会提倡的是人机互动, 甚至是人与网络上的其他人的互动。正是因为网络社会交流方式的互动性, 强化了我们对学习的认识:学习不是单向的, 而是双向的互动。

2. 实施美术鉴赏教学的媒体手段获得了拓展。

在此之前, 美术鉴赏教学的作品都是采用课本图片、幻灯片来展示的。由于印刷品画幅的限制和幻灯片投影效果欠佳, 使得许多精美的美术作品失去了它原本的风采, 这对美术鉴赏教学是很不利的。自从在多媒体教室上过美术鉴赏课后, 学生们都反映希望多在那里上课。无疑, 良好的教学设备是美术鉴赏学习的必要保证, 学生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更美的审美体验。特别是网络教学兴起之后, 学生们可以在网络教室里直接通过点击鼠标、敲动键盘来任意选择、放大美术作品, 并在网络上实现与教师、同学交流鉴赏体会, 这样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得美术鉴赏教学更具有成效。

三、提高美术鉴赏教学的课堂利用效率

虽然我们提倡让学生走出校园, 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去进行实地美术鉴赏, 但是拥有固定教室的课堂仍然是美术鉴赏教学的主要场所。

1. 教室的视觉氛围布置。

我国内地的高中学校往往不太重视教室的视觉氛围布置, 或者有布置但仅仅停留在黑板报和“名人名言”的程度上。比较内地和港台地区、国外中学美术教室的布置, 可以发现, 他们的布置更能够强化美术学科的视觉优势, 使学生们一进入教室就有美术的氛围和审美的快感, 更利于美术鉴赏教学。

2. 环境创设。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 一些美术教师往往习惯在教学的一开始用“请把书翻第×页, 我们将学习以下内容”, 这样干巴巴的信息导入无法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 甚至长时间地使用会让学生觉得厌烦。因此在教学的开始为学生“创设环境”, 使得信息的展示方式新颖、有趣, 建立起一种师生互动的气氛, 让学生对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整体地把握并且保持良好的兴趣。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通过多种感觉通道和形式多样的活动, 以此提高美术鉴赏对学生的吸引力。

四、利用比较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 侧重于比较学的鉴赏方法也是常用的鉴赏方法之一。可以是纵向的比较, 也可以是横向的比较, 可以是同类比较, 也可以是异类作品之间的比较。在确定了比较的对象之后, 可以选择各种方法进行具体鉴赏。例如, 选择比较鉴赏的对象为:《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和《大公爵圣母》。《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这幅画显得比较呆板, 完全看不到古希腊艺术引以为荣、古罗马时代固守不变的那种表现人物动作和表情的绝技。按文艺复兴时艺术家们的观点, 这件作品是缺乏“人性”的。而在中世纪时期的肖像画大都如此。如果把《大公爵圣母》这件作品同《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相比较, 就会发现拉斐尔笔下的作品中洋溢着生命。圣母面部的造型和隐没在阴影中的方式, 温柔的母亲怀抱着可爱的圣婴的和谐, 充满着人间的温情, 是那么的真实、可信。通过上述比较, 可以清楚地了解中世纪绘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区别之所在。

五、利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同时, 这些方法也可以借用到中国美术的鉴赏上来。此外, 在对中国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时, 还可以依据中国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原则来进行解读, 以此给予学生更多的审美体验, 从而增强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美术鉴赏虽然是以视觉为主, 但是如果在教学中从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方位刺激学生, 利用触觉与视觉的通感、味觉与视觉的通感可以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都能产生美感, 它们虽有分工, 却又能相通。而艺术家们往往利用鉴赏者在生活中的长期积累起来的各方面的经验, 让我们在欣赏作品过程中产生视觉之外的多方位感受。例如凡·高《向日葵》中大量黄色与橙色的运用, 仿佛让我们触摸到温暖的阳光, 感受到太阳的气息。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设计通感再现的活动, 即让学生用色彩表现不同味觉, 以此来帮助学生了解色彩除视觉外更丰富的表现力。

摘要:本文从利用传统文化和网络进行有效的美术鉴赏教学、提高美术鉴赏教学课堂利用效率、利用比较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利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五个方面对高中美术鉴赏课有效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有效

参考文献

[1].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关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一些思考 篇8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情感共鸣,情感因素

一、引言

在几年的美术教学中, 教学相长, 学生带给我很多惊喜和宝贵的教学实践, 也给我很多思考。高中美术鉴赏成为一门必修课, 是我国美术教学方面的一项重大决策, 但与其他学科相对完备的教学体系相比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而且现阶段我国的基础教学存在着重基础知识轻其他能力的问题, 学习与生活严重脱离, 再加上教学内容特殊,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索的地方。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 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高中美术鉴赏的几点思考。

二、美术鉴赏要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

美术鉴赏具有直观性很强的特点, 所以如果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地欣赏就根本无法达到真正的审美教育的目的, 必须把学生的思想引向更深入。如在一次欣赏罗中立的《父亲》时, 同学们被画家高超的技法所震撼。就在同学们为此感叹时, 我立刻提问:“你们看了此画有什么感受?”许多同学都说画得太像了, 像农民。我说:“欣赏绘画光看画得像是不够的, 作者用过去画领袖像那么大的画幅画这样一个饱经风霜的农民的形象, 我们仔细想想农民这个占中国人大部分的群体, 不正是养育中华民族的‘父亲’吗?如果我们没有农民又将怎样?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生活?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农民他们给大地留下无数汗水, 千百年来重复着同一种劳作。父爱又是人之常情, 多么深厚的感情啊!我们看到了真诚, 没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是创作不出这样富有强烈生活气息的作品来的。”通过欣赏, 同学们感慨万千, 甚至潸然泪下, 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有位同学说:“起初我确实为此画如此精细而惊叹, 接着我又想作者为什么偏要画一个乡巴佬, 可我现在明白了, 只有具有高尚的品德才会在生活中发掘真正的美, 反之就是技能再高也无法表现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作品来。”艺术形象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利用他们对艺术品浓厚的兴趣和真挚的情感从情操方面培养对美和丑的分辨能力, 将学生引入崇高的精神境界。因此, 美术老师要充分利用教学的特点,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1]。

三、美术鉴赏要重视情感因素

美术新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概念, 目的是强调通过学生自己亲身的美术活动, 来体验和感受活动的价值, 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价值观念[2]。美术赏鉴是一项审美活动, 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 如观察、想象来感悟作品。情感是审美活动的中心问题, 美术作品大部分是以精神产品为主的, 它通常是表现艺术家某种思想和观念, 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如游览故宫会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欣赏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会让人感受到一种亲切之感, 可见情感因素是欣赏作品的关键, 如果学生在欣赏时体会到了某种情感, 那么情绪就会非常激动, 会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反之则无精打采。因此, 在教学中忽视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参与, 就根本谈不上真正的欣赏。但是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知识修养不足, 实现对美术作品积极主动地欣赏是很难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说:“我以为教学的艺术, 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怎么唤醒沉睡的人?”[3]这句话给我们以启迪,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和激发, 其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引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作品的形象、情节, 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内容, 如《蒙娜丽莎》的微笑, 古希腊雕塑《拉奥孔》的痛苦表情等, 再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 引发学生的兴趣。二是提出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想象, 问题要少而精, 重点突出。三要以肯定的态度来评价学生的回答。在课堂上, 教师应是一位引导和鼓励者, 通过渲染气氛来感染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关键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美国人在课堂上就做到了这一点, 教师通过微笑、夸奖, 渲染课堂气氛, 帮助学生联想, 达到情感共鸣, 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在美术欣赏教学中, “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是我们最方便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四、要注重作品的文化情境

尹少淳教授在阐述“美术课程标准”时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为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 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 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 所谓文化情境, 实际上指的是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 所依托的文化环境及其特征[4]。因此,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要把美术作品放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去学习。

首先需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如欣赏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就有必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及“人文主义精神”;欣赏达维特的《荷加斯兄弟之誓》可适当讲罗马的历史传说。在欣赏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时让学生了解古希腊人有裸身参加体育运动的风俗习惯等。当然还可以通过别的渠道来了解这些知识, 如放录像、查资料、上网搜寻等。还要创造一些教学情境。如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 可以放一段古筝名曲《高山流水》, 这样既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又可使其进一步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在欣赏“罗可可”艺术时, 则可以放一段巴洛克风格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 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艺术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的美术现象随处可见。在进行美术欣赏时, 还可以把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活动结合起来, 让学生把视野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创设一个更广阔的文化情境。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的门厅、走廊、等场所展示学生和教师的作品, 这样可以丰富校园生活, 有助于提高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如有条件, 还可以带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或文化遗产。美术欣赏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涵盖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 渗透了各学科的知识, 所以一定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去欣赏美术作品。

五、结语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何作品,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欣赏, 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教育观就是强调多元化、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 去掉本质和必然。美术欣赏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不能搞教师“一言堂”, 它不像数学题有标准答案, 要能接受学生的各种见解和感想。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持有正确的态度, 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激起更大的兴趣, 引发继续学习的可能。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 美术鉴赏教学应看重学习过程, 不要过于追求结果, 也很少有统一性, 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提高学习效率。

中学美术教育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美术家。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高中美术主要通过鉴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而不是掌握多少美术史论美术技法理论, 根本目的是学会用一种美好的心态面对社会、面对未来。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到:“我因学生而感动, 学生因美术而快乐!”

参考文献

[1]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云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

[2]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篇9

一、实施目标教育,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一) 以促使学生正确认识或看待美术为原则而选择有效的教学课题和教学内容。

高中美术课程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技能技巧, 而且包含更广泛的美术文化, 并力求使美术教育所具有的认识技能、情感创造等价值系统得到回复。教学设计在课堂实施中是非常重要的, 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和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灵活地改变教学设计与实施, 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与发展规律, 对学生采取分类教学, 实现全面发展, 避免“一刀切”的认识误区, 客观地认识学生群体的现实水平及个体差异性, 进行意向选修, 分类编班, 分层次教学, 根据学生的潜能倾向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以达到学生能接受、教师所期待的目标。

(二) 以帮助学生试图用美术表达自己的理解、希望和梦

想为原则而选择有效的教学课题和教学内容, 并重视促进学生在美术文化表达过程中对美术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感觉的陶冶。针对具体的培养目标, 我制定了一个相对活跃的教学思路。

1. 观察感觉能力。

学生对一具体对象或事例进行表述, 欣赏优秀作品时发表自己的看法, 而不是老师把自己的感觉强加给学生。例如:当你看到一个瓶子时你想到了什么?当你用线来进行排列组合的时候有什么想法, 面对对象时, 你采取什么样的表现形式, 等等。

2. 分析理解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如:比例、结构、透视、明暗、虚实、色彩等规律性的和逻辑性进行理解分析。

3. 理性表达能力。在对事物客观表象的观察理解的基础上, 渗透入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表达。

4. 个性表达能力。

个性教育是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应肯定学生不一样的观点, 关注有新意的尝试, 才能促进生成发展, 教师如果给学生一个统一的标准, 学生做的、想的都一样, 就不可能有发展。

5. 心理调适能力。

高中学生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课程紧, 压力大,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直接抒发各种情绪, 缓解心理压力;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 增强自信, 升华情感;促进交流, 学会沟通, 从而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6. 自我评价的能力。

帮助学生学会判断自己美术学习的态度、方法与成果, 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 学会自我评价, 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通过以美术学习和各种艺术交流, 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三)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与不同层次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

认知特征相适应, 同时让学生完成一定的课业量, 以摸清学生的美术表现水平。

二、运用多媒体, 改进欣赏教学。

美术欣赏属于视觉艺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 特别在欣赏各类美术作品时, 要求作品的图像质量高, 作品数量大。而现有的美术欣赏教材中所展示的作品有限, 并存在画幅小的缺点, 加之美术欣赏课的课时少, 而学生已不再满足于教材上的介绍, 他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更多的交流和更多的艺术体验。要解决这些教学中的矛盾, 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实现的。欣赏美术作品的感知过程依赖视觉形式, 多媒体的表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与艺术有相通之处, 在视觉形式上其点、形、色、线信息强度和画面吸引力比课本图片要强许多倍, 而且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例如, 在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格尔尼卡》的欣赏中, 如果只有老师枯燥、单一的讲解, 学生很难真正认识和理解作品的真正意义和美感, 而充分地运用多媒体展示画面, 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图像, 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 引人入胜的音乐和身临其境的影像等信息瞬间展现在学生面前, 可大大节省讲解时间, 给教师和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欣赏、感受、讨论、分析作品的美。这样能激发学生认知的浓厚兴趣, 使学生进入美术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使视、听感官相互配合, 达到一种通感的审美效果, 从而领略该作品的艺术内涵。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模式以老师大量的讲解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 占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 制约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教学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网络知识于一体, 它的应用改变了美术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 对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手段和教学的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促进了课程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知识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 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 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认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时, 他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多媒体信息, 特别是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 使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 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 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 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 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 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 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

四、通过美术教学, 健全学生人格修养。

(一) 充分挖掘并发挥教学内容中每一个有利于学生情感升华、情操陶冶、人格完善的点。

比如“爱”、“关心”、“自信”等, 并把它们与培养美术素养、创新能力等结合起来, 在提高整体素质的同时,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防止教学倾向专业化、学科化, 忽视情感、情操、人格等因素的培养。它们应是相辅相成的, 技术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思想的表达。同时, 学生个人良好的情感状态和人格魅力也会使他们笔下的作品更加生动, 更具有审美价值。

(二) 关注学生情感的升华。

美术鉴赏的教学 篇10

一、从具象美术过渡到意象美术, 提高学习的兴趣

悟性的关键在于是否去悟, 如何去悟, 悟性高的人通常都是主动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融入其中, 获得属于自己的东西。悟性的产生, 能激发自身的创造力, 使人进入平时所未曾有过的认知境界, 但达到这种境界的前提是拥有深厚积累。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鉴赏美术作品一定要让学生多看、多画、多记, 从而培养他们对美术的浓厚兴趣。在崇尚自由、追求个性的今天, 实验美术, 一种特有的, 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 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 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既然实验美术能轻易地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必定有它独特的魅力,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引发学生学习表现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美术的兴趣。

如我们可以以它们作为导入新课的素材, 不仅可以强化对古典主义美术的记忆,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美术没有界限, 现代美术也可以和古典美术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同样, 在民间美术的教学中, 穿插欣赏《穿和服的女人》、范冰冰的红毯装备等, 都会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事实证明, 高中生对这样的导课方式非常喜欢, 从而拉近了他们与古典美术、民间美术的距离。

二、利用视频启发想象, 培养理解美术作品形象的能力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 其特质在于可视可想的形象性。没有可视可想的形象, 不能称为美术作品。美术的形象性使得美术学科教学不能离开形象性。美术教学在借助音乐或语言等启迪学生后最终必须回归到具体形象, 因此美术学科直观教学也就最为普遍和实际。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美术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充分调动视觉、触觉和思维等多种心理因素共同完成的过程。在欣赏教学中, 为了能使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内涵, 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形象的感知和理解,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将静态教学内容转化为动态立体的教学方式, 把抽象的形象与具体的视觉形象结合起来, 使欣赏教学对学生更具吸引力。

三、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考,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美术源于生活, 但是它的抽象性明显要高于文字。它的形象性、情感性特点决定了我们要从感知入手, 然后再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感情的基础上, 经过判断、推理、思考的作用产生质的飞跃, 从而进入理性认识的层面, 即对作品产生感悟, 从而挖掘和品味出艺术美的真谛。

有句话叫做“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欣赏作品的主观感受都会不尽相同, 相对来说感性的东西大多基于表象, 比较主观, 如果没有理性思维做后盾, 不可能走得更深更远。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美术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的审美体验。教师除了要鼓励学生欣赏作品时要发挥想象, 大胆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性认识外, 还要运用相关的美术专业知识, 结合美术作品的内容、色彩、形式、表现手法等特点, 引导学生进行有目标、有比较的理性分析, 以领悟到美术作品的真谛。

四、从画家生平和创作背景入手, 帮助理解美术作品

在鉴赏教学中, 我们还可以通过观看一些美术家的传记电影和生活故事, 了解画家创作的背景, 想表达怎样的情感等, 帮助学生提高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和了解, 从而启发对美术作品的感悟能力。

如在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 让学生先观看纪录片《蒙娜丽莎》, 并搜集有关达芬奇的文字、图片资料, 对他的人生经历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 学生不仅了解了达芬奇在古典艺术发展中的重要贡献, 也激发起对大师的崇敬之情。

五、从训练美术作品记忆力入手, 培养良好的鉴赏能力

对美术作品的准确记忆能力, 也是鉴赏美术作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智力条件。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整幅作品的认识和分辨, 也间接关系到与之相关的广义的理解能力。1.美术作品主题记忆训练。教师可以运用比较式鉴赏方法选择多幅同一主题的作品, 让学生分析构图、色彩等的不同, 并临摹创作同一主题的作品一幅, 通过赏、析、画, 加深对美术作品的印象, 感受其中所传达的情感, 体验其中的意境。2.名家名作赏析训练。为欣赏过的名家名作编上序号, 反复赏析, 凭记忆力记下画家的绘画风格, 经常使用的色彩、构图等, 这对于引导学生分析画面形式、创作意图很有帮助;再让学生创作自己的作品, 这样做, 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印象, 也可以帮助学生从中感悟到美术作品的独特魅力。

美术鉴赏的教学 篇11

湛江这片红土上,先人们创造了雷州石狗、吴川泥塑等丰富的民间美术遗产。这些民间美术资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艺术魅力,也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它最直观也最贴近本地民众生活,是对本地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最生动的案例。把本地民间美术资源渗透进美术鉴赏的教学之中可谓是一项双赢的艺术活动,一方面,本地民间美术依靠学校美术教育得到传承与弘扬,避免了断裂与绝迹的命运;另一方面,学校的美术课因为有本地民间美术的内容而拉近了学生对美术的亲近感,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味,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一、雷州石狗、吴川泥塑是雕塑欣赏课最直观最贴近生活的素材

雷州半岛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春秋战国属楚界,秦汉为南越象郡,是百越聚居之地。在上古时代的雷州人民把狗作为图腾,作为自己与自然界斗争、求生存、求发展的庇佑与精神力量。长期以来,雷州人民发挥其智慧与创造力,雕刻出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石狗奉置于村头、巷口和家门前,作为保佑平安的神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狗文化。石狗是雷州半岛独特的文化艺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极为少见。这些石狗千姿百态,有的鼻大耳肥,有的咧嘴含笑,有的憨态可掬,有的面目狰狞,它们或坐、或蹲、或伏,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抽象的、写实的、表现性的、装饰性的,体现出丰富性与多样性的艺术特征。

吴川泥塑,这种被当地人称为“泥鬼”的民间艺术,由于取材易,寓意浓,故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仅梅录就有300多人懂得制作。泥塑题材有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相当部分题材贴近生活,更具有乡土特色和时代气息,让人耳目一新。近年来,泥塑作品除了传统的题材外,还增进了许多新的内容。如《吴川状元林召棠》《狗六爹》《抗日将领张炎将军》《反腐倡廉》《扫除黄赌毒》《歌舞庆升平》等,都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泥塑的制作过去是用稻草、竹木支架、泥为材料,使用材料简便,制作快捷,体现了“快”“准”“稳”的特点。现在泥塑已发展到水上彩塑、活动彩塑,配上现代灯光、音响、舞美设计,集电、光、声、动于一体,显得更加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雷州石狗、吴川泥塑,它为中国雕塑艺术史留下了精彩的一页,是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碰撞结合的产物。秦始皇兵马俑、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昭陵六骏固然雄伟精美,但中学生们很少有机会能亲临实地进行学习和考察,而雷州石狗就在我们的身边。把雷州石狗带进美术鉴赏的课堂,让学生去面对自己身边的历史文物,见证古代民间工匠的独具匠心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民族情怀,有利于激发他们进一步了解民族美术文化遗产的兴趣,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不再只是知道“肯德基”和“麦当劳”,不再只是记住某些歌星或球星的名字,不再对本土文化一无所知。

二、吴川花桥、吴川飘色是我们上工艺鉴赏课最鲜活的案例

吴川花桥始于明代,隔水而居的村民为方便过江闹元宵,在江上架起浮桥,吊上花灯、挂上字画、桥两旁栏杆点缀鲜花,把一座桥装扮得花团锦簇、灯光辉煌。花桥设计既继承传统,又具有时代气息。桥上吊满灯笼、彩旗、彩带、彩灯、气球及各种吉祥物造型、桥两侧贴满风格各异的书画,桥头两端及两旁摆满争妍斗奇的鲜花。用鲜花、书画、灯笼、彩灯、彩旗、气球装扮桥梁供游人欣赏,独具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吴川飘色是运用力学原理,集铁工、木工、戏剧、杂技、魔术、美术、服饰等工艺为一体而精心制作出来的空中艺术造型。飘色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着,在高可逾人的空中飘然欲飞。有的角色还脚踏着活动物,有的会转动、喷火、喷水。飘色的制作选题之意多取材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张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表达了人民群众的良好心愿。

飘色、花桥艺术,丰富了当地民间的节日生活,展现出当地民间艺人的智慧。这是工艺美术鉴赏课最鲜活最亲近的现成教材。我们把飘色、花桥这民间工艺美术引进课堂,这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有极其重要意义。所以这些本土的民间工艺美术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让我们见证了民间工艺美术的巧夺天工。

三、当地民间美术为我们高中美术鉴赏课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情景”

民间美术往往体现了普通百姓朴素、自然的审美追求。今天有些东西我们只有在美术馆、博物馆才能看到的,今天被我们奉为杰出艺术品的东西,以前就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这样说来,那时的人们活得离艺术更近,与艺术更容易融合。《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我们从小生活在家乡的自然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民间美术的熏陶,从这种意义上说,当地民间美术为我们提供了美术学习的丰富“情景”。

我国大量的优秀传统艺术根植于民间,尤其是广大农村社会蕴藏着丰富的美术资源。这为本地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一些俯拾即是的泥土、木料、竹子等都可以用来作为泥塑、木刻竹雕、竹编的创作材料。现在的农村仍然保留了一些传统习俗,如婚丧嫁娶等活动都是农村美术教育的资源优势,这必然给农村美术教育开辟一个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新的发展道路。如:吴川的陶鼓从制作到演奏,它将美术与音乐相融;又如吴川的木偶、木鱼、舞二真、舞貔貅,都将音乐伴奏和舞蹈表演融为一体;现在的一些电动飘色、水上飘色集光、电、动、色于一体,真是巧夺天工,它涉及到物理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本土民间美术让学生建立起学科相通的意识,以生动活泼的美术学习丰富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内容。

总之,把当地民间美术资源引入美术鉴赏的课堂教学,丰富了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民族情怀,同时也有利于当地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弘扬,这是一项双赢的艺术活动,值得提倡与发扬。

论美术鉴赏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篇12

一、美术鉴赏教学应把情感性当作目标和旨归

1. 情感性是美术学科的人文性的重要体现。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关注的对象是不同的。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物, 人文科学则更关心人。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 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 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美术作品中。所以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作品中人类的精神状态是十分必要的。

2. 情感的把握是理解作品的基础。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显现、情感的寄语。因此情感是创作的原动力, 是作品的生命力。如果不能领会作者情感, 就不能说真正读懂了作品。因此,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应该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因素,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去体验美术作品中的情感, 使学生的情感在美术的审美实践中逐步发展与丰富。

3. 情感的介入是美术鉴赏活动的环节之一。

美术鉴赏的主要过程是感受、感知、联想、理解、评论, 而后提高审美认识, 作用于现实。对美术作品, 鉴赏者首先是对其形成美的感知, 然后是在渗透诸种知识与经验的体验活动推动下产生联想和想象, 由此对自身的心理、思想、生活等起到作用和影响。在这个过程中, 感受, 感知, 联想, 理解等环节都须有情感的介入, 而且必须是真实情感的完全投入, 予以独立地感知、认识、评判、理解、体味, 最后获得审美满足。这样, 鉴赏者就会获得更为深刻、独到的艺术体悟和艺术享受。对作品的内涵阐释, 有时还会大大超过创作者原有的创作认识范围。只有这样具有创造性的美术鉴赏活动, 才是有力度的鉴赏行为。

4. 情感的渗透是德育教育最好的形式之一。

美术鉴赏课通过美术文化认识的过程, 感化心智, 激发精神。蔡元培讲过, “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 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德育并不是空洞的, 对真理的追求充满感情性。美术鉴赏活动的特点, 首先表现在它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因此,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中”, 鉴赏者能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悟而提高认识, 受到教育。

二、美术鉴赏教学中如何把握住情感性原则

美术鉴赏教学中的情感润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在教学目标中把握好知识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的描述中涉及了三个维度:方法和过程, 知识和技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首先要避免的是过分注重知识、技能内容的传授, 忽视传授知识内容的情感熏陶。比如备课时只关注作品的形式分析、作者介绍、背景知识等, 教学时一味“指指点点”, 结果学生囫囵吞枣;或者对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停留在简单的说明、生硬的概括阶段, 甚至略而不提, 提而不说, 没有进行情感化的分析、讨论、阐述。而另一个错误理解新课程的做法是过分注重一些调动学生情感的形式, 如活动、游戏、讨论、分析等, 但老师没有做好总结评价、引导深化, 结果场面好看, 学生并没有多少内在的和作品内容相联的情感体验, 导致课堂内容偏离。

因此, 新课程给我们设置的三个目标维度是相互联系的, 只有合理设置教学目标与设计教学过程, 才能在知识传授中融入情感体会, 在情感领悟中加深知识理解。

2. 找准美术作品情感领悟的切入点。

《傅雷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把理性所认识的, 用心灵去体会, 才能使作者的悲欢喜怒, 使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否则即使道理说了一大堆仍然是隔了一层。”这种神经的震颤是与作品交流后精神上的共鸣、心灵的震撼, 以及所引起生命意义等哲理性的追问、思考。

不同的作品, 情感表述手法与显现层次也不同, 因此情感领悟的切入点也不同。古典作品情感表述是理性、细腻而微妙的, 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现代派作品情感表述强烈而直白, 如蒙克的《呐喊》。许多文人画追求闲适淡泊而自得的心态, 如《寒江独钓图》。有些写实作品凭借其高超的技艺扣人心弦, 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奴隶》等。而非写实作品则通过象征、影射等手法传情达意, 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有些作品就是艺术家人生与性格的写照, 如凡高作品中明亮的色彩与动荡笔触和八大山人中有着孤傲神情的花鸟。

情感本身是抽象的, 但传情达意的手法是可视、可述的, 对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进行有效分析, 引导学生在精神上与作品 (或作者) 进行交流, 用对艺术的思考叩触自身生命情调, 定能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思想的灵境。

3.“以心换心, 以自己的火点燃学生的火”。

对于作品, 教师先要感动自己, 要能让喜怒爱憎随着作品的评述而真实自然地流露, 这容易使学生随着作品的评述而与老师产生感情的共鸣, 在“感同身受”中使灵魂受到荡涤与洗礼, 使思想得到升华和提高。

教师还要有广博的知识, 并具备知识综合、知识迁移的能力, 才可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 使作品的展示与呈现充满感染力、征服力;才能让学生对老师信服, 从而启迪学生心智, 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4. 感受、理解、包容学生的情感世界。

理解作品的情感, 把握教师自己的情感, 这些还不够。让美术作品真正触动欣赏者, 还需把握好欣赏者的情感特点。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对象是中学生, 他们都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每人都有自身的情感内容与需求。只有学生上课激情洋溢, 情感随教学内容而喜怒哀乐, 这才是美术鉴赏教学一大快事。

其一, 创设审美情境。教师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 精心地创设审美情境, 使学生在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推动下开始感受、思考和体验, 是美术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

其二, 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情感体验。应该充分肯定每个学生自身所长, 给每个学生以充分发展的自由心理空间。只有源于此, 学生才能真正自主地进行审美活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理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这种接触中, 教师效应无疑是最深刻、最具影响力的, 这是任何教科书, 任何道德箴言, 以及任何奖惩制度都无法代替的。

三、结语

情感是艺术的灵魂, 艺术的一切活动都受特定情感的支配, 创作活动如此, 鉴赏活动也如此。在鉴赏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当是一个播种、诱发和培养情感的园艺家, 而不是一个冷淡无情的教书匠”。应当凭借直观生动艺术的形象、有趣有效的教学活动去摇振学生的心弦, 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 道德得到提高, 智力得到完善, 身心得到发展。说到底美术鉴赏教学就是对学生的一种美的情感教育。我们只有以此为契机, 促进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上一篇:做好服务下一篇:汽车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