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下的建筑工程

2024-11-22

职业教育下的建筑工程(共12篇)

职业教育下的建筑工程 篇1

一、当前西部建筑教育的背景

1. 地域背景

中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包括陕西、内蒙、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甘肃、四川、重庆、云南、广西、贵州12个省、市、自治区。国土面积约685万km2,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占全国的28.8%。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基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学校布局按照地域空间的分布,从人才到财物等各种资源按照国家统一的计划分配、调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差距有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化经济的逐步推行,加上历史、社会与自然等原因,我国东、西部地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显现,并且这一差距还在逐渐加大。建筑教育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首先从学校数量上看(图1),目前西部地区开设建筑学专业的各类院校共28所,仅占全国总数的21.1%(图2);通过国家建设部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评估的院校共4所,仅占全国通过评估院校总数的13.3%(图3),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其次,从教学条件、教学经费等方面也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的院校;第三,从教师待遇、师资质量方面来看也与东部院校有着巨大的差距,并且很多学校还面临着师资流失的窘境;第四,在对外交流、学术研究等方面西部院校于东部院校也存在着相当的差距。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然环境严苛与东部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这就要求西部的建筑院校必须立足于西部,发展具有西部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及建筑教育。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就更使得我们这些站在西部建筑教育前沿的院校必须肩负起西部地区的培养建设人才的历史使命。

2. 全球化背景

在当今建筑思潮多元化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建筑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新建筑运动开始,建筑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建筑教育从单一的古典教育体系——鲍扎体系发展到包豪斯体系,建筑教育从单纯强调技法的美术教育体系中脱离出来,突出了建筑的技术性与空间的创造性。在上世纪50~60年代建筑教育思想开始分化,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建筑教育模式,如:苏黎世工业大学教育模式、AA联盟模式、普兹茅斯模式、库珀联盟、德州骑警(Texas Rangers)等。在这些教育模式中更加注重建筑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传授和对建筑问题的思索与解答,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进入21世纪,建筑学科的发展也对建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北京宪章》中提出:“建筑教育要重视创造性地扩大的视野,建立开放的知识体系(既有科学的训练,又有人文的素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随时能吸取新思想,运用新的科学成就,发展、整合专业思想,创造新事物。”这也是这一时代对建筑教育的共识,针对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全世界都在积极地进行着探索。我国的建筑教育从传统的师徒相传和早期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体系至今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众多高校始终不断地探索着自己的建筑教育模式和方法。当前国家提出了创建创新型社会的发展思路,这也为当前的建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知识迅速膨胀,注重创新和素质教育,强调文化与个性培养的今天,我国的建筑教育如何发展已经成为了师生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开放空间——建筑广场——建筑教育“场”

面对国际、国内这两大背景环境,建筑学教育的出路在何方?如何能够在当前的形势下发展和继续西部建筑教育事业,如何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教育成为了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办学过程中提出了“集约资源、师生互动、促进交流、开放办学、百家争鸣”的构想。

1. 开放空间——建筑广场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全国各高校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这使得我校建筑学院原本就十分有限的教学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将有限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并发挥最大的效益成为了我们要解决的最大问题。2005年在建筑学院东楼的改造过程中,我们将教学空间等重新整合,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开放空间,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教学空间整合之后,在东楼二楼,将原先一些教研室的空间开放,形成能提供教师交流、研讨、评图、授课等活动的自由空间。特别在建筑学院四楼利用加建形成的大空间将原先的展厅、报告厅、资料室等重新布局,融入自习空间、建筑博物馆、咖啡厅等内容,并设置投影屏幕、展板等设施,形成了集教学、自习、展览展示、阅览、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多元开放的教学空间——建筑广场。建筑广场、自由空间等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空间的使用效率,更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轻松、自由交流的平台,为促成建筑教学的师生互动、多学科交叉、多元思想的碰撞提供了硬件基础(图4)。

2. 建筑广场——建筑教育“场”

各种教育资源和教学设施固然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例如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虽然条件极为艰苦,但培养出了杨振宁、李政道等大量优秀的人才;德国的包豪斯学院在成立之初,教学条件也极为有限,但是却奠定了现代建筑教育的基石,在包豪斯的师生中走出了格罗皮乌斯、密斯、布劳耶等现代建筑大师。不可否认,在这些学校中大师是保证高水平、高质量教学的最重要的因素,但在这些学校中师生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对教育的投入、广泛深入的交流、开放的思想以及平等和谐的学术环境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也是其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目前办学经费、办学条件和教师资源均十分紧张的形势下,如何能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并使其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教学的动力应当是我们首先考虑的问题。其次,如何在当前社会快节奏、多变化、娱乐性时代里让学生们能够被学科所吸引,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则是我们思索的另一个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我们意识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是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浓郁学习气氛的创造,形成教学氛围与学生学习间的良性循环,最终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教学与科研的相长,进而推动学科的发展。

围绕以上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建筑教育“场”的概念。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广泛的交流环境就如同一个影响着教学与学科发展的“场”,在这个开放的“场”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碰撞,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形成强烈的“场效应”。“场效应”的加强不仅仅使学生获得更为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强化的“场效应”对于教师、学生及外界的吸引,为稳定教师队伍、引进人才、提高学生素质起到巨大的作用,也为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互访,扩大学科影响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学科的发展并推动其步入良性循环(图5、6)。

三、建筑教育“场”建设的理念与原则

建筑教育“场”不仅仅是知识的更新与教学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我们对多年来我院建筑教育理念、方法及对未来发展的总结和理论提升。当今的建筑思潮异彩纷呈,教育的探索与发展也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面向21世纪,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北京宪章》对建筑的发展提出了“一致百虑、殊途同归”的基本结论,并且指明了建筑教育的基本理念。建筑教育“场效应”模式也正是本着这一基本理念进行的探索与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研究了国外诸多的建筑教育模式,如包豪斯教育体系、AA联盟教育、德州骑警、库珀联盟、苏黎世工业大学等教育模式;调研了国内著名学府如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同时不断地与同仁之间相互探讨、交流,对自身建筑教育的总结与理论提升,形成了建筑教育“场效应”模式的理念与原则。

1.“场”内涵的多元化

人员的构成:一方面,建筑教育的“场”不能只包含建筑学专业方面的教师与学生,还应当广泛地吸收建筑师、规划师、各方面的学者、专家等;另一方面,构成建筑教育“场”的人员也不应当是一个单位或团体的成员,这样才能保证知识与思维的多元化。

知识构成:在以建筑学的知识领域为主体的同时广泛吸取各方面的知识与思想,丰富知识构成。

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建筑教育的“场”不应只一言堂,应以宽容的态度包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在平等、和谐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形成百家争鸣的格局。

2.“场”外延的开放性

建筑教育应当是一种开放的教育体系,UIA《北京宪章》中明确地提出了“建筑教育要重视创造性地扩大的视野,建立开放的知识体系(既有科学的训练,又有人文的素养)……随时能吸取新思想。”因此在建筑教育“场效应”模式中,建筑教育的“场”应当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不能只仅仅局限于建筑教育的范畴,必须不断吸纳各种知识体系及新的思想和观念,拓展学生与教师的眼界,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3. 硬件与软件的同步建设

建筑教育“场”的建立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开放的可供交流的空间场所,也不是单是通过教学方法的调整合改革就可以建立的。硬件平台——教学空间和软件的环境——教学观念与模式的建设必须同步进行,硬件的调整以软件的需求为基础,硬件环境的变化又对软件的教学环境做出新的启示,形成互动发展,螺旋上升的态势。

4. 充分发掘和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的紧缺是当今大多数学校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教育建设也不是不计代价的投入,在这样的环境中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去建立和推动建筑教育的“场效应”,并且通过“场效应”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优势。调动师生的积极性,“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让所有教师和学生尽可能地发挥出其潜能,让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及成绩都成为推动建筑教育“场效应”建设和强化的持续动力。

5. 建筑教育“场”中的平等性

学术交流中交流各方的地位也应当是平等的,学术的思想也不应因人地位高低区别对待。在建筑教育“场效应”的建设中,无论是教师、学生、学者还是其他参与者在这一环境中都应是平等的,这样才能吸引各方面的人员更多地参与和投入,形成平等互动的教学、研究气氛(图7)。

四、建筑教育“场”建设与实践

在这一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对“硬件”——教学空间(建于1956年的建筑学院东楼)的改造与更新;并对“软件”——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并付诸实践,初步形成了建筑教育“场效应”的教学模式。

1. 硬件建设——建筑学院教学空间的改造

我校建筑学院的教学楼建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我们建筑教育理念的转变,其空间已经难以适合当前的教学模式。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对建筑学院教学楼——东楼进行了空间的改造,分别在二、三、四层形成小、中、大不同等级的多元化开放空间。并且充分利用建筑学院周边的环境形成了丰富的室外教学空间,为建筑教学提供了多元的场所。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1)在设计课程的改革中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口手相授的教学方法,强调了交流与实践的环节,通过课堂指导、分班讲评、合班点评、公开展评等方式对学生设计的各个阶段进行指导,促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元的交流,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观念与见解,在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中让师生获得最大的收益。设计课程的题目尽量与实际结合,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和实践,从而加强了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培养。

(2)在建筑设计理论课程中,尝试进行了挂牌教学,同一门课程由不同的教师同时授课,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思想和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单一的课堂理论讲授的方式,通过调研、分析将理论知识与设计和实践相结合;增加研究报告答辩和交流的环节,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平等互动的学术思想,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与投入。

(3)在一门课程中强调不同专业教师的介入与合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关注相关学科的渗透和知识的交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同时也使得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和完善(图8)。

3. 课程合作与交流

我校地处西北内陆,与国内外的交流远远少于东部地区。西北地区独特的地域特点及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为我校与其它院校的交流提供了众多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也为对外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我们拓展和深化每一次的对外交流机会,为师生与国内外其它院校和学者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我校与挪威科技大学、丹麦建筑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美国弗罗里达大学、以色列海法大学等学校进行了联合教学与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图9)。其中与丹麦文化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联合完成的研究项目获得了“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本科“注重文脉的建筑设计”课程与挪威科技大学进行联和授课也持续了多年。所有这些深入的交流也使交流的双方更加融入建筑教育的“场”,并将“场效应”不断强化。

在对内的交流方面,我们更是本着开放和包容的原则迎接每一位“场效应”的参与者。在建筑广场建成后,参与其中的不仅仅是建筑学院的师生,艺术学院、土木学院、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等其它院系的师生也时常出入于建筑广场、自由空间,甚至其它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也时常参与其中。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背景式的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给建筑教育“场”效应带来一份新的内容,使“场”的外延不断扩展,建筑教育的“场效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持续增长(图10)。

4. 激发多元的学生活动

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学科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与热情,这种激情无疑是专业学习最好的动力。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鼓励学生多种自发的活动,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专业的热情。例如,每年一届的实体空间搭建竞赛今年已开始举办第四期,参加者已不单是本校的学生,扩展到了西安地区各高校的建筑学专业。在这些自发的活动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建筑教育的“场”也随着多元的学生活动而不断加强(图11、12)。

五、结语

建筑教育“场”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的体系,“场”的强化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之前的实践中我们也深深身体会到建筑教育“场”的强化过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也督促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还要认真总结经验,始终保持建筑教育“场”的能量与活力,海纳百川,在平等、多元、争鸣、和谐中将建筑教育“场”的效应不断强化。

图片来源

图1~3引自:陈静,李岳岩.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教育之路——从中国西部建筑教育谈起.建筑与文化,2007,6:P57-P58.图4,7,10李岳岩摄

图8,9,11,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学办公室

参考文献

[1]世界建筑师协会(UIA)《北京宪章》

[2]Jeannine Fiedler and Peter Feierabend,BAUHAUS Konemann Verlagsgesellschaft mbH,2000.

[3]John Hejduk主编,林尹星,薛皓东译.库珀联盟——建筑师的教育,台北市:圣文书局,1998.

职业教育下的建筑工程 篇2

随着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增加,建筑工程管理开始受到重视。而成本控制与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施工成本是指施工企业在施工和管理中一切费用的总和。它集中反映了施工活动劳动和物资消耗的基本状况,是衡量施工企业经营和管理成果的综合性指标。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应认真分析和对待施工成本控制,采取切实可用的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控制项目成本,以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一、影响建筑工程管理下的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

(一)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工程建设的工期与成本控制存在着对应关系。施工周期过长,相应突击施工程度就会降低,从而使工程直接成本减低;反之周期越短因为工程突击施工增加的直接成本就会相应越多。工程质量要求越高,相应成本就会越高。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质量要求,必须严格质量检查,保证安全合格施工,这样就会消耗资源,产生质量成本。

(二)外部环境因素。随着建筑工程造价的发展,施工价格构成更趋向于接近实际成本,取费标准改为按工程对象取费。建筑施工越来越受到日趋完善的环保条例的制约。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得施工水平运输困难、垂直运输复杂,加大了施工难度。

(三)内部因素。各种原因造成的工程返工,使得工程人工费投入增多。材料费投入浪费、机具费投入不合理和管理投入效果发挥差等因素,造成施工成本提高。

二、建筑工程管理下的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 材料成本管理制度和成本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材料成本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周转材料和辅助材料等材料费用和材料租赁费等。材料成本在施工工程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材料成本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决定着项目成本控制的成败。缺乏权责分明和奖惩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机制,目前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分为成本

(二) 忽视工期成本控制,对质量成本控制不够。

工期成本是指为了在工期内完成工程而花费的费用;质量成本是指为使整个工程项目质量合格而花费的费用。它们是所有建筑工程必须投入和发生的生产成本。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加快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必然使得项目成本增加。但是忽视和减低对工期和质量的重视,会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从而产生额外的质量成本。延误工期或质量问题还会影响公司的信誉度,使得管理成本增加。

(三) 合同管理混乱。

合同管理是工程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大多数工程项目管理部门的合同管理意识淡薄,对于合同的订立、履行、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知之甚少,从而导致合同管理混乱,增加了不必要的工程成本,

(四) 相关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淡薄,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低,操作费用高。

在某些项目管理过程中,各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有机合作的整体。技术人员只负责工程技术和建筑质量,材料员只负责材料采购。这样势必造成更多的材料、工时和人员的投入,无法有效控制和管理工程的最终成本。机械设备管理不到位,设备的使用操作人员不具备操作资格,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均不能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甚至造成人为的损坏等。不能根据市场情况和施工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盲目投资购买或租赁设备,导致投资无法取得回报,设备成本无法收回,项目完工后设备限制等。造成设备投资的浪费。

(五)工程施工成本核算流于形式。缺乏操控性的核算依据。使本应对工程施工具有指导意义的成本核算成为空谈。目前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都有预结算员,但只是根据工程设计图纸按照现场指令进行成本核算。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并没有按照施工工序和实际生产成本进行成本修正;即使发生成本超支现象,也无法落实奖惩制度,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的重视不够,对成本管理的指导意义不大。

三、有效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下的成本控制的可行措施

(一) 加强相关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和职业素养,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制。加强企业员工的成本意识和对成本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是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企业应对整个工程成本控制进行分解,使得各部门有自己明确的工作目标,从而使成本控制制度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二) 控制材料用量和价格。项目施工过程中,应以施工预算为主要依据,精确核算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用材料的制度,对多余材料进行回收;推广降低原材料消耗的新技术工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减少材料二次搬运造成的多余成本消耗。材料采购部门应及时准确掌握材料市场的各种信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争取最低的价格。造价较大的工程项目,可以进行公开投标,以获得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材料。合理选择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投入。

(三) 积极测算项目成本,加强会计核算。对项目成本科学合理的测算分析和及时的成本核算对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的成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考虑到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控制,结合实际情况。项目财务决算时,应避免成本挂账,防止成本尾大不掉;项目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过程控制,实现成本兑现。加强企业的银行账户管理,防止多开户、乱开户,集中资金管理,使得资金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四) 控制工程分包单价和机械费用投入。由于施工企业技术方面的局限性,某些单项工程需要进行分包。工程分包是工程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预算人员应充分掌握市场信息,以施工成本预算为依据,科学分析衡量工程分包单价,如果分包单价超出预算,应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避免分包单价大于施工单位和甲方的结算价格。机械费用主要包括机械数量和机械单价。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机械购置和租用,杜绝因决策失误造成的设备闲置,另外还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在进行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过程中,措施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为了进一步提升成本控制的效果,不能只依靠其中某一种单一的手段,应予以综合运用。仅仅制定完善的成本控制计划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全过程跟进成本控制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出现偏差时,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成本的合理有效控制。

职业教育下的建筑工程 篇3

一 什么是“五个一”工程

笔者所在的徐州工程学院领导集体积极围绕这些新思想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深化对“应用型”办学定位的认识,倡导在学生成人成才教育中,应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今后真正具有幸福生活的态度和能力为出发点,提倡“小人物”要有“大生活”。为践行这一理念并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读讲一本书、学会音乐欣赏知识或掌握一种乐器、爱上一项运动、参与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参加一个科技创新团队”作为工作着力点,谓之“五个一”工程。具体来说:一要系统研读一本书。学生在阅读专业书籍外,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系统精读一本书,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净化心灵。二要学会一些音乐知识或者一种乐器。人类虽有不同语言,但有共同的情感,能够于语言文字之外传达这种情感,并引起共鸣的就是音乐,音乐能消除烦恼、陶冶性情、激励斗志。三要爱上一种体育运动。可以是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也可以是游泳、瑜伽、健美操或者桥牌,因为运动可以增强体魄,激发活力,绽放青春,快乐生活。四要认认真真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是结对帮扶孤寡老人的义工型,也可以是到工厂企业参加锻炼的学以致用型。五要参加一个科技创新团队。可以是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团队,可以是独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也可以是参与科技竞赛小组。在团队里,锻炼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 个性化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具体来说,面对不同的个性,用适合每个不同个性的方式方法,来发掘每个个体最大潜能,促进他们的自由健康发展就是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其基本特征是立足学生本体、尊重学生主体,发现个体差异、注重针对性,关注学生潜能发展、体现选择性,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等。

三 “五个一”工程与个性化教育的内在关联

1 五个一”工程践行个性化教育先进理念

因材施教,以生为本,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个性化教育的先进理念。“五个一”工程的开展和实施就是对这一先进理念的积极践行。目前的大学,老师和学生都很辛苦,老师辛苦备课,上课也没有多少学生听;学生有自己想上的课,却因为专业的限制无法选修,最后对整个学习都没有兴趣,这其实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浪费。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更需要的是能针对他们进行真正的个性化、差异化培养,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特长,这样培养的人才才可能是针对未来社会需求的。“五个一”工程,就是针对不同学生,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去学习,读自己喜欢读的书,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参加自己喜欢的科研团队,大力倡导“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比如,学校在非音乐专业学生中开设音乐素养课程,采取兴趣化授课、非专业化教学和模块化组合,普及音乐理论、鉴赏经典作品,深受学生欢迎,有近3300人报名参加。“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学生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闪光点,这就需要教学管理者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以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告知学生,这也许就为学生点亮了一盏明灯,指引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五个一”工程充分体现着个性化教育思想即尊重学生个体需求,重视个性发展,以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人格健全为目标。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育方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方法,从而能够有效提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2 “五个一”工程提供了个性化教育操作方式

有了正确的教育理念,还需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够收到更加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方式要因场合而不同,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强调了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兴趣是课堂教学的枢纽。通过实施“五个一”工程,学生根据爱好兴趣选择课堂,在读书的文学课上,在音乐课上,在体育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都能真正享受课堂。改变了以往学生老师煎熬课堂的情形。另一方面,通过参加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一个科研创新团队等形式,把学生课外的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和他们的科研创新的实验实训的科学精神带动起来。例如,学校出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条例》等文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加一次真正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中国梦·青春梦·我的梦”为主题,组织了 100 多个团队深入农村、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实践活动;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创新创业基金项目等基础上,开设了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基础必修课程,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搭建平台。这对培养有高尚品格和科研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非常重要。一言以蔽之,“五个一”工程强调学生们自主学习,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方式。

3 “五个一”工程契合个性化教育宗旨

“五个一”工程体现了个性化教育先进理念,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方式,同时两者的落脚点也是统一的。首先,两者都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心智健全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内心充满阳光,自信快乐,而且还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既能服从领导,又具备领导力。其次,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一方面要求他们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更多的则是要成为有高尚品格的高素质人才,能以正能量辐射影响周围的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4 “五个一”工程为个性化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个性化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因为个性化教育需要校园文化的环境熏陶、教育引导和实践锻炼。“五个一”工程的实施开展恰好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校园读书节活动异彩纷呈,乐器培训班火了,运动场上热闹非凡,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合作共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产业园。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打造实践、体验、发展、创新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从而能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思想感情,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创造力,有效提升个性化教育质量。

四 “五个一”工程还需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

虽然工程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感到还有一些制度需要“破冰”,问题需要“破解”,创新举措需要“破土”,我们实施工程的改革力度、推进深度、发展效度还需进一步提升。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未来的不确定性也会是不断增加的,用一个确定的专业知识是无法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知识需求的。现在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大学培养的人才总是落后于时代的,社会上新的专业需求层出不穷,许多是我们原本的学科体系中完全没有涉猎的,因此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毕竟,按照传统的方式开设一个新的专业,要花去好几年的时间,待专业建设好开始有毕业生了,社会又不需要了。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专业,对个人来说,这是一种精准教育;对整个社会来说,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知识体系,掌握不同的传统跨界知识,正好适合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五个一”工程还需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为此,在工程全面实施阶段,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创新机制和举措。加强顶层设计,将工程实施纳入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创新工作举措,通过具体项目提高工程实施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注重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断完善相关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整合校内各类教育资源,推进资源开放共享。

二要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开设好音乐素养等课程,加强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倾听师生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结合相关专业教学,继续开设“五个一”工程专项课程,编制好教材和教学计划,进一步提升工程实施成效。

三要搭建活动平台。引导学生参与“五个一”工程,积极开展文化体育、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系列专题讲座、各类培训,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团队,搭建出“全员参与”的实施平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四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的培训与指导,及时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组织理论学习、技术培训、教学观摩等活动,切实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建立完善师生沟通反馈机制,及时发现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郭音.新时期高校个性化教育模式思考[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2).

职业教育下的建筑工程 篇4

CDIO理念是欧美经过20多年改革经验积累的最新成果, 很多世界著名大学全面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后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培养出来的学生深受社会和企业欢迎。CDIO即构思 (Conceive) 、设计 (Design) 、实现 (Implement) 和运作 (Operate) , 包括1个愿景、1个大纲和12条标准3个核心文件, 为学生提供强调工程基础并建立真实世界背景中的工程教育, 大纲将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能力等逐级细化, 表达出来, 12条标准对整个模式的实施和检验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指引, 使CDIO工程教育改革更加具体化、可操作化、可测量化。

2 目前我国高校“系统工程”课程考试的弊端

2.1 考核形式缺乏多样性

目前, “系统工程”课程考核方式尚显单一, 缺乏多样性, 多以期末试卷为主, 占70%, 平时成绩占30%, 且平时成绩缺乏统一标准, 教师多以出勤、作业、课堂表现为主要考核点。考核方式以期末试卷为主, 学生一般到考试前才集中复习, 死记硬背, 应付考试, 成绩无法反映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实际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2.2 考核内容缺乏系统性

考核形式多以试卷为主, 决定了考核内容主要是教师出题, 把分布在各个章节的重点内容总结出来, 以选择、填空、判断、简答、论述、计算等形式呈现在试卷上, 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内, 由学生简单作答, 而对系统工程知识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需要进行实践检验,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分析过程, 并非一两个小时就能考核出来的。

2.3 考核结果缺乏导向性

课程考核一般是在该门课程学习结束时进行, 考核结果的好坏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不利于学生学习的继续和深入研究。同时, 学生对于学习效果也缺少反思过程, 不能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实时纠正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缺乏考核结果应有的导向性。

3 CDIO模式下的“系统工程”考试改革

CDIO模式12条标准中的标准11是“学生考核, 学生的基本个人能力和人际能力, 产品、过程和系统构建能力以及学科知识如何融入专业考核之中?这些考核如何度量和记录?学生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专业目标?”。这是进行“系统工程”考试改革的依据。

3.1 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全方位的考核内容, 科学化的评价指标

目前高校常用的考核方式包括试卷、设计、论文、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等, 根据课程不同, 综合选用不同的考核方法。根据“系统工程”的课程特点, 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如可以设计:基础知识考核占比20%, 能力测试占比20%, 团队项目设计占比60%。

基础知识考核以笔试试卷的形式开展, 试卷设计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发散思维的能力, 切忌刻板规范, 条条框框。CDIO能力大纲包括培养学生的技术推理能力, 个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人际交往技能, 企业和社会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 (CDIO) 系统等, 因此, 应在“系统工程”课程考核时加入能力测试, 促进培养学生工程能力, 能力测试可以分解为多项测试指标, 部分能力指标可以通过心理测试、能力测试进行考核, 分析自身能力存在的问题, 选取适当方法学习或改正, 另一部分能力指标可以在团队项目设计中进行细分, 逐项打分。团队项目设计以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为基点, 对学生进行分组, 构建项目团队, 分析典型的、常见的项目, 在团队的构思和讨论过程中分析学生表现, 如组织策划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 在团队成果展示过程中考核学习效果、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在真实案例实践中检验课程学习情况。考核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评价过程, 要多样、全面、科学地分析, 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全方位的考核内容, 科学化的评价指标, 使考核结果尽量公平、公正。

3.2 系统性的考核方案, 导向性的考核结果, 激励性的考核过程

“系统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可以应用于一切大系统, 包括人类社会、生态环境、自然现象、组织管理等, 要着重领会系统工程思想, 学习和探索系统工程的具体应用。“系统工程”的目标是达到最优化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 在进行该门课程的考试改革时, 也要从系统角度出发, 吸取CDIO的先进思想, 建立系统化考核模式。

在制定考核方案时, 要考虑整个方案的系统性, 教学和考核是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考核要融入教学计划, 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要在教学改革的同时完成考试改革。考核方案设计要科学合理, 具有可操作性, 导向性和激励性。考核的目的不仅在于公平、公正地反映学生学习状况, 更重要的是在考核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对学习效果及时反馈, 在反馈反思中引导学习的进一步发展, 使学生能够取得长足的进步。

摘要:“系统工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目前的考试模式无法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也无法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这一问题已成为许多高校改革的重点内容。CDIO理念是经过20多年改革积累的最新成果, 在社会上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系统工程”课程考试改革中融入CDIO思想, 对于完成该门课程考试改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职业教育下的建筑工程 篇5

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是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紧密的重要原因,应该在城市的高密度建设环境背景下积极思考城市的建筑实践方案。由此可以在城市的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兼顾好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适度问题,发挥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效,提高公共基础社会使用效能。除了公共建筑空间之外,城市的交通问题也是居民生活环境中的重要部分,应该从整体的城市环境入手,减少城市交通环境的可能性破坏,从而实现人们生活环境的改良,从整体上实现城市形象的提高。

3.2 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更加有序

我国的城市经济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必然会对城市经济建设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实施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建筑学理论,这是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中先进文明的整体体现,可以有效推动城市朝着自然协调的方向发展,从多个角度推动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与此同时,也会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进一步的保障。我国城市在高密度环境下建筑学思考和建筑学方法改进可以有效推动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进程加快。规范整体的建筑市场,以单一的建筑领域带动整体的经济市场的规范合理发展。

4 结语

在城市的高密度环境背景下,城市建筑设计应该积极结合建筑学的应用理论,做到有方向有指导的科学建筑施工,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通过科学的设计和规划实现城市空间密集问题的合理解决,最终达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求。

参考文献

[1] 董春方.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J].建筑学报,2010(04): 20-23.

[2] 方波.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J].门窗,2014(06):422.

职业教育下的建筑工程 篇6

摘要: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机制在评价侧重点、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等级与周期、管理主体上与普通本科教育评估都存在差异,可与本科教育评估机制相借鉴,建立完善的建筑学专业评估机制,增强专业教育评估与专业认证的协调性、评估周期与专业培养周期的适应性,调动院校参与建筑学专业教育水平评价的积极性,并结合以量化指标为特点的数理逻辑方法,增强评价结论的客观性,以提高评估体系的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9—4474(2008)02—0007—05

一、本科教育评估与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背景

我国开展本科教育评估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4年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实施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评估经历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随机性评估、水平评估以及独立学院的教育评估等五种形式。2002年教育部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评估三种方案合并为一个,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并于2004年进行了修订。这一评估方案加强了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更关注高等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条件、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和发展趋势。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已有191所高校接受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而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始于1992年,它是在建设部下属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及建筑学评估委员会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国家、行业对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使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了解建筑师的专业范畴和获得执业建筑师必备的专业知识,为我国建筑学专业学位与世界其他国家同等专业评估相应学历的互认创造条件。评估方案修订于2003年。现行专业评估方案包括评估标准、评估程序与方法、评估视察工作指南、评估取证信息要求等。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已有包括西南交通大学在内的33所高校通过了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

二、两个评估体系的比较研究

教育评估的根本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普通本科教育评估与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这两个评估指标体系均分为三级,涉及了教学质量、教学设施、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等主要领域;教育评估的程序也相似,包括申请阶段、自评阶段(完成自评报告和相关材料总结)、视察与鉴定阶段、评估委员会评定阶段等主要环节;采取的评估方法基本相似,如视察教学环境,查阅教学管理文档,听课,抽查课程考核材料(试卷、课程作业等),测试学生,召开各类座谈会等。但二者在具体评价侧重点、评价内容、纵向管理、评价手段、评价周期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1.侧重点的差异

普通本科教育评估重点考察的是学校本科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水平,选择的评价观测点也是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如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状况、专业结构情况、学校公共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水平、学校教学管理体系与水平,以教学体系中的公共课、基础课、实验教学条件、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等为评价具体教学质量的重点领域,结合优势专业、新专业的个例取证获得评价结果。

而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侧重于对专业教育水平与质量的评价,在学校相关学科支撑和公共教学资源的保障下,以教学管理、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为考核重点,关注作为建筑师的人才培养质量,包括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质量。

2.评价内容的差异

两个评估指标体系在师资队伍、教学设施、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领域的评价内容上存在差异。建筑学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使其具备基本设计能力和初步研究的开发能力,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建筑技术人才。因此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主要是以培养职业建筑师为根本目标,其设计主干课是评估考核的主要线索和立足点,具体包括与之相关的师资要求、教学条件、理论课程设置及建筑师业务能力培养环节等。两个评估体系评价内容的比较见表1。

3.评价等级与周期的差异

设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评估结论分为“通过”和“暂缓通过”两种。取得“通过”的以“优秀”等级向社会公布;达不到“通过”标准的“暂缓通过”,学校须经一年的整改后再申请复评,如仍未通过的,按实际达到的等级标准向社会公布。本科教育评估的周期为7年。

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结论分为四类:(1)评估通过(优秀),合格有效期为7年。基本条件为在满足评估标准的条件下,办学质量稳定且有特色,毕业生质量优,二级学科建设齐全,师资力量雄厚。(2)评估通过(合格),合格有效期为4年。基本条件为在满足评估标准的条件下,在本地区具有一定的办学影响。(3)评估基本通过,有效期为有条件4年,即第2年需接受评估中期检查。基本条件为基本满足评估标准,在教学条件和教学要求方面存在一定欠缺,经过努力能够在1~2年内克服、解决。(4)评估未通过,评估未通过的学校在两年后方可再次提出评估申请。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1)专业评估周期有等级差别。开展专业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国家在该领域的整体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检验是否达到了办学的基本标准和要求给予评价。因此基本评价应以是否达到职业培养标准为原则,达到标准的给予同等评价结论,不宜设置差别,内部等级的设置易造成评估以“星级”评价为目标,有悖于评估的出发点。(2)达到评估周期除优秀等级外,其余的评估有效期均较短,许多学校合格期为4年。实际上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改革与研究、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改善等改进需要一定的实施周期,4年的评估周期较短,很多工作尚在开展,难以全面看到改进效果;过于频繁的评估工作不仅分散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4年为一个评估周期与建筑学专业5年制学制时间及培养计划的常规调整周期也不同步。

4.纵向管理主体的差异

普通本科教育评估工作的纵向管理主体是教育部,具体行政负责机构是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评估学术机构为评估中心下设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委员会。专业教育评估工作的纵向管理主体是建设部,具体行政负责机构是建设部人教司,评估学术机构为下设的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具体操作机构是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

目前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基础上,正在筹备开展对学科、专业的评估,此项工作的推进将直接影响到专业评估的纵向管理主体是否需要调整变化,原有的专业评估是否应在教育部全面专业评估的大框架下。客观地看,如不调整或协调纵向管理体制主体存在的差异,势必导致重

复评估,这样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也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因此专业评估应整合在全面专业评估的大框架下,以利于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5.评价手段的差异

普通本科教育评估的现行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等7个一级指标以及学校定位、办学思路、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主讲教师、教学基本设施、教学经费等19项二级指标和44个观测点。具体评估时,采用了逻辑实证的方法,结合分级指标权重、量化评价等级等途径,将概念化的、不同领域的评价要素及其关系转化为可把握的数理逻辑关系,以量化数据方式表达评价结果,综合得出评价结论。这一评价方法具有数理逻辑演绎思维特点。

建筑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领域,即教育质量、教育过程和教学条件。教育质量评价项目有德育、智育和体育三项,教育过程评价项目包括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管理和实施,教学条件评价项目包括师资队伍、场地条件、图书资料、实验条件、经费条件等五项。德育、智育和教学管理与实施评价项目设有具体的评价点。评价手段主要以文字表述的标准为主,在分类评价后,通过抽象思维汇总各评价结果得到综合结论。这一评价方法具有抽象的归纳整理思维特点。

思维作为人脑中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必须建立在可信的依据和正确的思维过程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可靠的结论。结论的正确与否与思维的推理判断有关。数理的逻辑演绎思维要求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权重系数,评价标准分值等。抽象的归纳整理思维要求评价领域合理,分类评价标准与结论恰当,综合的思维过程客观。因此专业评估的结论是否合理、适当,关键也在于思维过程,即思维的推理形式。依靠抽象思维对分类评价结果作综合归纳与分析,需要借助个人经验和思维判断。由于人的思维活动对公正合理的结论存在着影响,因此这一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可适当借鉴本科评估的数理逻辑演绎方法,以加强思维的客观性。

三、本科教育评估对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机制的启示

教育评估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不同的评估体系其机制各有特点。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机制在评价侧重点、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等级与周期、管理主体上与本科教育评估存在差异,这对完善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机制具有一定启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育部即将全面推行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应及时加强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与专业认证的协调性。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应将现有专业学位评估纳入即将进行的专业认证体系,肯定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以及专业评估委员会组织下的专业学位评估工作基本框架,肯定其以建筑学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评价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并适当增加有关大学生综合素质、文化修养、社会声誉、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评价,以与专业认证的基本目标与要求相协调。

2.增强评估周期与建筑学专业培养周期的适应性。现行建筑学专业评估正常通过有效期为4年,此类学校共有24所,占通过专业评估院校的72.7%。而建筑学专业学制通常为5年,5年才能实施一个完整的培养过程,所以建筑学专业计划的调整、教学特色的更新等需要有一个周期来实施和检验,因此5年及以上的评估有效期更符合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周期特点。

3.推行达标评价原则,调动院校参与专业教育水平评价的积极性。现行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实质为等级评价,根据评价成绩优良差异给予不同的评价等级。然而专业学位评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与国际专业学位接轨。因此,其达标评价模式更符合专业学位评估的根本目的,应采用明确的标准衡量专业办学的质量和水平,并给予通过或未通过的评价结论。

4.结合以量化指标为特点的数理逻辑方法,增强评价结论的客观性。专业学位评估的基本评价模式是语言描述式评价,其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对经验的依赖性。建议借鉴本科评估指标体系的量化评价方法,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以及三级指标给予适当的权重系数和分值标准,以提高评估结论的客观性和准确度。

5.优化评价内容,提高评估体系的创新性。专业学位评估可增加对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一次性授位率、办学投入情况与发展趋势等的评价,拓宽评估考查和测试途径,以便使专业学位评估能够与高等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更好地结合,这将有助于更全面地考察建筑学专业办学质量和整体水平。

精细农业体系下的农业工程教育 篇7

“精细农业” (Precision Agriculture) 的概念首先由美国农学家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 其核心是“处方农作”, 实施过程主要包括农田信息的获取、农田信息的管理和分析、决策分析以及决策的田间实施。其中准确可靠的农田信息是精细农业实施的基础和依据, 而精细农业控制中心获取农田信息的关键是农田信息实时采集之后的及时传输。

精细农业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 国际上, 围绕精细农业农田信息采集、分析决策、作业技术开展了广泛研究。在农田土壤养分与水分、作物生长与生理参数、病虫草害分布等要素信息的快速采集技术上, 已取得了部分突破。根据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农田信息的传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传统的离线田间取样方式、有线传输方式、无线传输方式和遥感方式。

2 精细农业的技术体系和特点

精细农业中的“精细”源于根据田块条件的不同而所实施的变量投入。变量投入的依据则是各种影响具体作物生长因素的空间差异, 而差异的取得要通过实际信息和样木信息的比较。通常将GPS接收设备安装在采样车、施肥机械、农药喷撒设备和收割机等设备上配合数据采集, 然后再把采集的各种信息按空间位置叠加起来, 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以决定对每一具体田块的投入方案。这就是按田间具体情况得出的作物管理系统SCM (Site-specific Crop Management) , 它是精细农业的主要技术内容之一。

精细农业的技术体系由数据采集、信息处理和处方调控3个环节组成。其中包含了卫星全球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决策支持系统 (DDS) , 遥感技术 (RS) 和管能控制系统 (ICS) 等技术内容和环节。各环节共同配合, 方可完成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精细农业具有以下特点:

(1) 信息性。整个系统中流动的是信息流, 它所采用的技术设备都是信息高新技术设备。

(2) 系统性。实现精细作业的每一技术环节和作业过程都必须相互紧密衔接、协调配合, 以实现系统效益的最大化目标。

(3) 学科整合性。精细农业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作物栽培管理、辅助决策支持技术、农业工程装备技术及经济学等众多的学科和门类, 它是多学科技术的大融合。

3 精细农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精细农业是用现代电子信息高新技术武装农业生产的一场革命。它所带来的不仅是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 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一种经营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思想。精细农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找到了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载体, 开辟了创新的空间, 并引导人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它既是新时代条件卜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一场革命, 又是从传统农耕文明的精髓一定性的“精耕细作”到定量生产的质的飞跃。

新的农业技术革命的到来必将带动和促进一大批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必将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促进科研和生产应用的紧密结合;必将加速农业现代化和社会文明的进程。对此, 世界各国政府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并着手进行充分的准备。

4 农业工程教育所肩负的使命

精细农业的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一轮的思想和技术的普及过程。作为农业工程人才培养和技术传播的主要阵地, 高等农业院校应该充分抓住和利用好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对农业工程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办学方式进行调整, 加强信息高新技术和自控技术的教育, 突出学科的时代特色, 普及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 使之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新型的农业工程技术人才, 并逐步提升我国农业工程理论研究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 以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为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4.1 农业工程教育的现状

目前, 我国农业工程类有农业生产机械化及自动化、农业电气化及自动化、农村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和农业水利工程4个木科专业, 其中前两个专业和精细农业的联系非常紧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都突出了计算机方而的内容, 但系统性不强、缺乏具体的载体和明确的定位;教材内容陈旧, 联系实际不够, 无法反映学科当前的发展水平, 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目前, 在教学内容中加进了精细农业的学校为数不多。

社会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对农业工程装备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生产服务应该是所有科研学术活动的目的。学科的整体发展和目标的最大化却要依赖于学科之间的彼此协调配合才能实现。在经历了由学科一分为二的漫长发展过程之后, 如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同时也迎来了合二为一的时刻。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精细农业就是农业类学科由分到合的最好载体, 是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的良好机遇。

精细农业以各种信息高科技为手段, 强调学科之间的协调配合, 以达到用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产出, 同时保护资源和环境。目前, 精细农业的发展尚处于幼年阶段, 给人的感觉是全新的。它所提供的、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广阔的发展领域就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平台和载体。我国的农业资源短缺, 劳动生产率低卜, 农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随着我国加入WTO后, 农业领域逐步开放, 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将而临巨大的压力。因此, 必须抓住这个机遇、加速发展、缩小差距, 以此提高其竞争力。

4.2 改革现行的农业工程教育模式

(1) 成立相应的精细农业的科研机构, 进行相关技术的研制开发和推广传播工作, 随时了解精细农业的最新进展情况。

(2) 根据农业工程领域发展的实际情况, 重新审视和修订教学计划, 相应调整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 以凸显时代特色。

(3) 组织力量对教材进行修订或重新编纂, 使其反映学科的最新发展, 以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4) 在学科内实行选课学分制, 以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学习和进行创新活动。

(5) 在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增设有关精细农业的课程, 普及精细农业的思想和理念, 使学生具有全新的现代农业及农业工程观念, 并通过学生的几何辐射作用来推动农业及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

(6) 对现有的专业设置进行进一步调整, 适当增加专业数, 必须与生产实际的发展相符, 走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的路子。

(7) 针对精细农业的高新技术特点, 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 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的教育。

(8) 建立相应的教学实习基地, 为科研和学生的实习提供方便, 以促进教学和生产的共同发展。

5 结束语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进行创新的动手能力, 用现代的农业理念来武装学生, 给他们提供进行创新的载体, 这样会大大激发他们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

(2) 提高农业院校学生的自豪感, 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精细农业又可称为数字农业, 与卫星、计算机、互联网及智能技术等现代信息高新技术紧密相系, 这样可使学生有走进了新时代的感觉。

(3) 一方面改革可以使教学内容与时代紧密结合;另一方而, 改革可以丰富农业工程学科的内涵, 吸引更多的人才进行农业工程领域的研究, 以促进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

总之, 精细农业思想在高等学校的普及会造成一种特殊的气氛促进学科之间的调整和交流、促进教学科研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加速信息技术成果在高等学校的普及和应用, 以全而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冯雷, 何勇.“精细农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04, 10.

[2]董美对, 何勇.精确农业—21世纪的农业工程技术[J].浙江大学学报:农生版, 2000, 8.

科技一体化下的工程教育对策研究 篇8

一、工程教育发展历程

现代意义上的工程教育的产生是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随着英国以纺织机的革新、万能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的蓬勃兴起和扩大, 现代工业的大门被开启了。机器的广泛应用、生产的规模化, 激增了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 而传统的师徒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作为教育一个类别的现代工程教育就此应运而生。与此同时, 欧洲范围内的民族主义正在逐渐形成, 各个民族国家的建立, 加剧了彼此之间的竞争, 其中的重中之重即是一个国家的军事工程力量。在1779年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 工程师被描述为一个在军事领域中的专家。由此可见, 在工程教育肇始之际, 是为了满足工业和军事的需要, 这其中以工程技术为主。正是这样的需求, 导致当时的工程教育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工程技术的训练。而随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出现了冶炼、化工和电气等行业, 欧美各国政府创立了大批的技术学院, 主要关注的仍然是工艺, 更加强化了这种要求。综上所述,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 工程教育以技术训练为主要特征。正如ABET在其报告中提到的那样, “对技术知识和能力的过分强调, 以及在国防领域中技术的应用的提高, 在一段时期内很好的服务了国家利益”[1]。

尽管偏重技术的工程教育培养的工程人才很好的服务了国家利益, 但却并未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 人们更多的认为工程教育只是一种职业培训, 而不是一种大学教育, 毕业生的社会地位有待进一步提升。进入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 早先出现的新的工程教育理念以及之后冷战的军备竞赛, 特别是苏联成功发射卫星后, 世界工程教育的重心开始偏向科学。在1930年, 麻省理工学院校长Karl Taylor Compton在其就职演说中希望“学院将越来越关注基础学科”[2]。现实正如Karl所愿, 随后爆发的“科学革命”成为了二十世纪工程教育的特征。在这场革命的看得见的副产品当中, 最为明显的一个就是, 工程设计由于其非公式化、缺少定量分析和可以教授的核心主体知识的事实, 被从课程体系中大量删减, 结果工程课程的职业性逐渐消除, 强调的是对基础科学的学习。这种对工程教育意义深远的重构, 导致了工程科学的出现, 并成为工程教育各学科的核心课程。工程毕业生也不再精通于工程技术, 取而代之的是扎实的工程科学基础和对技术快速革新的良好应对。因此, 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 工程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开设工程科学课程, 利用数学工具, 进行定量分析, 给予工程教育以学术性和科学性, 以期获得社会的认可。

对科学的倚重, 在一定时期内确实提高了工程教育的社会地位, 这一时期美国出现了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他们在基础科研方面的发现也有力地提升了国家的竞争力。但是,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随着冷战影响的消减和世界局势的缓和, 各个国家的经济重心自然由国防转向了商业, 此时用人单位发现, 工程毕业生虽然有着良好的工程科学基础和一定的工程技能, 但是严重缺乏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方面的意识与能力, 而且并不看重社会等其他非技术因素在工程问题的解决和质量保障过程中的影响。为了回应这些问题, 麻省理工学院发起了“回归工程”运动, 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所谓“回归工程”, 包含四个方面的内涵[3]:即从过分重视工程科学转变到更多重视工程系统及其背景;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应用“整合”或“集成”的思想, 重建课程内容和结构;学会学习和终身教育。为了实现这种目标, 麻省理工学院又联合其他工科院校践行了CDIO教学模式改革, 旨在将一个产品或服务的全过程完整地反映到工程教育的过程中。

综上所述, 现代工程教育在先后经历了工程技术教育和工程科学教育后, 现如今正在向工程实践教育转移。纵观工程教育的整个历史, 我们可以发现, 在与之相联的外部环境中, 最为紧密的两个外部因素即是技术与科学, 因而有必要明确两者的关系及其对工程教育的影响。

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发展

在人类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 由于分工的不同而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分, 或者可以说脑力劳动者主要从事认识世界的科学活动, 而体力劳动者则主要从事改造世界的技术活动。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实际应用缘起于十五世纪下半叶的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在此之前, 科学对技术的影响甚微, 无论是自然经济下的农业技术, 还是工匠的手工业技术, 都是凭经验掌握和积累的, 只是手艺、技能。在此之后, 科学的实际应用才逐步显现效能, 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而在这一段时期, 科学革命一般要先于工业技术革命大约两个世纪。到了十九世纪末, 二者的进程基本趋于一致, 但是由于两者的根本目标的差异, 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太多。进入二十世纪, 自然科学突飞猛进, 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提出和生命科学的兴起为代表的物理学和生物学成为科学领域的龙头, 其他领域也有革命性的发现。随着现代科学革命的兴起, 现代科学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更加依赖于现金复杂的技术手段, 出现了“科学技术化”;反过来, 在科学理论的支撑下现代技术获得了许多重大发明, 如原子模型和质能方程指引人们进入到了原子能时代等, 这就是所谓的“技术科学化”。因此, 科学和技术两者开始融合, 加强和促进着彼此的变革。时至今日, 二者已经构成了一个单一实体, 引发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 并引起了一系列重大结果。

综上所述, 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由最初的彼此不相干, 到随后的进程不一致, 再到后来的进程一致而相互作用微弱, 直到近来的彼此促进, 合体的趋势十分明显。然而, 科学一体化尽管模糊了基础和应用研究之间的界限, 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 但是这并不能完全将二者融合, 这主要是因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动力不同, 前者源于问题而止于更高级问题, 后者则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科学知识的公有性和技术成果的保密性之间的矛盾也难以调和[4]。

三、新时期的科技一体化的影响

在分析了与工程教育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后, 我们还应该就其对工程教育所带来的影响有一个认识, 这样我们对工程教育的外部环境才能有一个更加完整和客观的评价。

从古至今, 世界各国的发展水平在同一时期都不尽相同, 今日也概莫能外。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已经基本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而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还处于或者刚刚进入工业经济时代, 一些落后国家甚至仍属于农业经济时代。处于追赶地位的我们, 尽管处于工业经济时代, 但是必须要以知识经济的格局来进行工业经济的规划, 这就要求我们重视科学技术, 也就是重视知识的创新和应用。科技一体化以后, 从科技革命转化为生产力, 再由生产力转化为经济利益的周期明显缩短;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 出现了知识大爆炸。这相应的要求人们要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

这个时代又是以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当今世界科研的前沿问题在时空上来讲, 分为一种是越来越小越来越快的研究, 如生物、纳米、信息方面的研究;另一种是越来越大越来越长的研究, 如能源、环境、物流方面的研究。然而从难度和复杂度上来讲, 这些研究都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 凭借一己之力很难完成, 必须通过最广大范围的尖端合作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这就需要建立一种“世界工厂”。此外, 事物的组合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由过去的组件式或流体式, 逐步发展成了网络式, 在这个网络中, 很可能包括了组件式和流体式, 因而对于事物的认知难度进一步加大, 也相应地要求范围更广程度更深的合作。因而, 全球一体化已经不是一种选择, 而是一个现实。

四、科技一体化下的工程教育

综合考虑工程教育的内外部发展环境, 新时期的工程教育必须通过工程实践教育, 使学生能够在知识经济时代适应全球一体化的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 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必须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 特别是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要提高教师素质, 主要是指促进教师成为教育者。而这又需要正确确立培养目标,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调整评价标准的合力而为。同时要促进认知科学的发展, 争取将学习科学化。

第二, 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信息技术被誉为未来社会的笔和纸, 其重要性更是堪比空气之于人类, 因而必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这样才能更为有效的实现自身与外界, 校内与校外的交互。作为对变换增快的回应, 学生必须学会自我更新, 这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终身学习意识的养成。

第三, 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全球一体化这一现实造成了问题的趋于宏大, 要想更加合理的解决问题, 就必须了解问题相关的系统背景, 将问题进行可持续发展式的解决。

总结

如前所述, 工程教育自身在经历了工程技术教育、工程科学教育后, 开始了工程实践教育;与工程教育关系最为密切的科学和技术两因素在经历的分合之后, 科技一体化的趋势已经彰显;以科技一体化为动力造就的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一体化进程已是现实。因而主客观上均要求新时期的工程教育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和自我更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对系统观念的树立。

参考文献

[1]、Lisa R.Lattuca.The Changing Face of EngineeringEducation.The BRIDGE,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Vol.36, No.2, Summer 2006:p6.

[2]、Zehev Tadmor.Redefining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forthe Twenty-First Century.The BRIDGE, National Academy ofEngineering, Vol.36, No.2, Summer 2006:p33.

[3]、水志国.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化”发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06, (02) :22.

职业教育下的建筑工程 篇9

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并没有解决用工荒的问题,企业对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依然是求贤若渴。导致这样局面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现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符,一是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我校软件专业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全面培养且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2 CDIO 教育理念(The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concept)

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育模式,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工程教育的第一步是构思(Conceive),要明确客户需求,考虑所需要的技术、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战略要点等多方面可能关联的因素,尽可能的优化概念、技术与商业案例[1];工程教育的第二步是设计(Design),在开发产品系统时,起草制定计划、草案、图纸等;工程教育的第三步是实现(Implement),是把第二阶段制定的计划、草案、图纸等转化成成果的一个过程;工程教育的最后一步就是运作(Operate),使用第三阶段“实现”的真正产品来达到预想的价值。在工程教育改革中,CDIO是一个重要的创新工具,它提供了一套面向学生的教育,那就是CDIO强调让学生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行(Operate)产品的项目过程中,来学习工程教育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各种能力[2]。将学生的学习融入到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将课程有机的联系起来,不仅仅培养基础知识,还要培养个人能力、合作能力和系统工程,并且设定预定目标。CDIO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纯粹理论性的,它参照了工业界的需求,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12条标准,如表1所示。

为了更好的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我校软件专业与IBM公司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聘请优秀的企业人员同本专业教师一起依据12条标准共同探讨专研、修改人才培养计划、修订考核标准、重构课程体系,不再是单一的试题试卷,而是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软件产品、系统构建、职业素质和合作能力等,同时也提高教师工程能力。

3 CDIO在高职软件专业的应用(Application ofCDIO in higher vocational software specialty)

在国内外,很多的学校和专业都在应用CDIO。例如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国内的汕头大学等。效果显示,社会上非常愿意接收采用CDIO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的毕业生。在社会效应非常不错的情况下,我校积极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将适合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软件技术专业优先试点。参照12条标准,软件技术专业从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才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如何提高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终生学习的能力。

3.1 课程体系开发

随着软件行业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变更,对从事这个行业的员工的分工也越来越细。手机开发、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等岗位开始广泛吸纳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因此,我们将软件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手机开发(手机游戏)、软件测试和软件服务”这三类岗位。2014年11月4日,以关键词“软件测试”搜索招聘职位,从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等网站上共计搜索到58690个职位,以关键词“手机开发”检索,共计搜索到29180个职位;以关键词“软件维护”检索,共计搜索到76368个职位。而且这些职位的描述,基本上是以专科生为主的。由此可见,软件的专业目标的定位是准确的。

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中的重点,一个好的课程体系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让学生掌握团队合作、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能力;掌握发现问题、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良好的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诸多能力。

原有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重构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视工程实践,从岗位出发,强调了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强调能力本位,重点培养学生在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在评价体系中不再是单纯的由教师来评价,而是通过笔试、项目答辩、项目组组长评价、学生互评和企业工程师综合评价,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在课程设置中,强调专业课程和素质课程有机结合,构建一个综合性质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岗位需求为基础、以项目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点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让学生从构思开始,到最终结束,都参与其中,有一个完整的经历[3]。

在对课程的重构中,首先对现有的课程以及企业中需要的技能进行分析,明确每一门课程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建立相应的课程标准,根究优化过的课程将课程调整为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综合素质课,同时综合性质的课程要围绕基础来构建,学科之间并非孤立而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撑。将知识和技能进行合理分解,然后再重构。深入分析工作过程之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根据现在的软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确定合适的项目,对于知识以够用为主,项目中需要什么就学什么,所学的知识都能够应用到该项目中,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自学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工程能力。将“做项目”作为主线来组织课程,在项目中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使学生学会相关的职业能力,能够处理与之相应的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产生的问题。

3.2 人才培养模式

(1)虚拟软件工厂

在重构的课程体系中,除了传统课堂教学和实训室教学外,对《Java程序设计》《ASP.NET程序设计(C#)》这类职业能力课程,全部采用虚拟软件工厂的模式进行教学。将学生分为若干个项目组,按照企业中项目管理的方式,学生充当项目负责人、程序员等角色。教师提出工作任务和需求,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完成任务,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同时也引进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学生是主体,但教师起主导作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任务进行总结和评比。在项目中掌握职业能力,达到大纲所要求的能力,包括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

(2)“2+1”教学

“2+1”中“2”代表的是在学校内集中学习两年,“1”是指分散学习一年,到社会上进行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

在大三第一学期,学生到企业进行定岗实习,岗位主要包括: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软件开发等项目。学生可以选择学校推荐的企业,也可以自择,即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由在校学习者的身份转变为职业人,这个原本是毕业学生在第一年中的体验,但是现在变成在校就能够进行。顶岗实习,并不是把学生放到社会上,再不管,而是有专门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监控和管理,同时也进行考核。与此同时,企业的工程师也要对学生进行考核,不能流于形式,要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

我院软件技术专业与IBM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学生在大三的第一学期直接进入实习基地,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对实习的学生进行相应岗位的培训,然后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之后指导监督学生完成企业真实项目。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参与软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前期需求分析、产品设计,中期的代码编写和后期的测试、维护等。即CDIO思想中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一个任务的完成,学生会锻炼各方面能力,例如,学科基本知识点、与人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软件系统的构建能力,终生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能力的提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实现了校企双赢。

3.3 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在岗教师的企业培训

在岗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缺乏实践能力,除了参加国家及其省市的“双师”素质培训,还应当与企业合作,将中青年教师派遣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一段时间,这个时间不能太少,最少是一个学期,乃至一年,如果时间短,就不能真实有效的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全过程,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只有参加完整的项目,才能很好的提升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能力,同时又可以探索教学规律。事实上,没有实战经验的老师也是真真实实的做了一次学生,非常有利于教学。尤其是对那些毕业后就到学校的青年教师,以及缺乏行业经验,不了解该职业素质的老师。

(2)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

2010年我校与IBM达成合作协议,进行校企合作,共建“软件测试”“手机游戏开发”实训基地。企业与学校共同探讨,建立了校企合作教材,提供真实的项目化教材,并派遣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指导教师的教学。同时邀请教师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邀请老师到实际的项目中进行实战。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学习,在参与中进行学习,“产学研”三者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能力。

(3)积极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到教师队伍中

除了提升在岗教师的自身素质来进行师资队伍建设,还应当积极从企业引进那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且具备教师基本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专业教师队伍。或者在某一段时间内将这些来自生产一线,能够带来流行技术或者行业标准的人员进行聘用,作为兼职教师,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某一学科的师资力量,而且在同在岗教师的交流的时候,还能提高在岗教师的工程能力。这些企业来的专家了解当前社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进入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更能制定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4 结论(Conclusion)

工程教育背景下的开放性实验教学 篇10

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是现代化大学的“心脏”。要把学生培养成基本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实践能力突出的科技人才, 仅靠课堂教学和单纯的理论学习是难以达到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的科学方法及手段逐步被引入教学中, 逐步形成并完善了实验教学这一特定的教育过程。与课堂教学相比, 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启发性和探索性等特点,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

传统实验教学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已与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很不相适应, 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实验内容单一

传统的实验教学通常被看做理论教学的附属, 验证性实验占80%以上, 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太低。大多数教学实验特别是基础课实验往往局限于理论验证及实验数据的记录, 无法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更新发展,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2. 教学方法呆板

传统实验教学以“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 学生“照方抓药”式地进行实验, 在规定的时间及配好的仪器上, 在教师的讲解示范下, 按照实验指导书上列出的详细步骤, 机械地完成实验任务。学生在实验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只是按照统一的模式做实验, 不用深入考虑, 不用问为什么, 每个实验学生只能做一次, 并且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种单一的实验模式无法因材施教, 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呆板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3. 设备陈旧, 管理落后

大多数高校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实验室面积无法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 实验仪器陈旧落后, 管理机制不健全, 管理不规范, 缺乏现代化实验教学管理平台的支撑, 实验室的功能常常得不到充分发挥。

4. 实验师资队伍素质偏低

长期以来, 许多高校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 挫伤了实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影响了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稳定。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几乎没有外出进修和学习的机会,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另外, 许多高校对实验教师的要求较低, 客观上造成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二、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为了消除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 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工程类本科院校正在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是当代教学改革的有效模式之一, 也是工程教育背景下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方向。结合河南工程学院的物理实验教学实践, 笔者提出以下整体优化实验教学的思路。

1. 创新实验教学内容

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 就要摆正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位置, 明确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地位和作用。在保留必需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 增加代表本学科前沿领域或从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新实验, 增设应用性强的设计性、创新性实验, 力求实验内容能够反映本学科的前沿内容,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课程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 或者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研究性实验。在扩充实验项目数量的基础上, 依据难易程度把实验项目分为必做、指定选做和任选等多种层次。必做实验项目为最基本的实验教学内容, 是在保证达到基本培养要求的前提下, 以大多数学生通过正常努力可以完成为标准来确定;指定选做实验为基本要求的补充内容, 要求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掌握;任选项目难度较大, 需要较强的实验技巧, 要求少量优秀学生能够掌握。

2.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摒弃传统的“教师手把手教, 学生按原样做”的教学模式。在开放性实验中, 实验的选题、方案的制定、实施步骤、预期成果的确定都由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仅仅起引导的作用。开放性实验教学使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思想、灵感完全不受束缚, 主动性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

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实验室及实践手段向学生开放, 以引导性、启发性方法为主, 突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在固定的开放时间或通过预约进入实验室, 进行构思、设计和调试。实施以满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方法是当前工程教育背景下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3.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开放实验室不仅包括仪器设备和时间上的开放, 而且包括实验项目和研究课题的开放。为了保障实验室的有效开放, 首先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力度, 在保证资金投入到位的情况下扩大实验室面积, 增加新的仪器设备;其次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确保实验工作科学合理地运行, 搭建开放实验管理平台, 实现开放实验项目的预约功能, 利用管理软件对开放实验和仪器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 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使开放实验室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

实验时间开放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不变的计划时间, 主要完成必做实验项目;一种是预约开放, 供学生自由选用, 可以选做必做项目以外的实验, 也可以重做必做项目中来不及完成或吃不透的内容, 还可以设计新的实验方案。

4. 重视实验师资队伍建设

实验技术队伍是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关键。要做好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就要保障实验技术人员应有的地位及相应的待遇, 尽可能为他们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 使他们在技术上、业务素质上能紧跟时代步伐, 从而更好地为开放性实验教学服务。

三、开放性实验教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从2008年开始, 河南工程学院物理实验中心首先选择光电效应、普朗克常数等10多个实验项目为首批开放试点实验项目, 在课余时间为全院本科生开放, 引进物理博士5名, 另选派2名硕士攻读博士学位, 为学院下一步全面实行开放性实验教学做准备。到目前为止, 物理实验中心已累计完成近500人次的开放性实验项目, 这些实验项目均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精心预习, 写出预习报告, 制定翔实的实验方案, 明确预期实验成果。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仅仅在必要的时候加以引导, 这样就改被动操作为主动实施, 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改统一模式为多元化实验,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能够从现实中抽象物理模型, 观察分析、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不少学生越来越多地把物理知识灵活运用到其他学科, 应用于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当前, 工程教育背景下的开放性实验教学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 尤其对于新升本科院校, 改革实验教学、全面实行开放性实验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 必将为教学改革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王建华, 赵红.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探析[J].邵阳学院学报, 2005, (4) .

[2]冯端.实验室是培养人才的摇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10) .

[3]秦晓静.开放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7) .

职业教育下的建筑工程 篇11

摘要:CDIO工程教育思想自2005年进入中国教育界以来,影响巨大。汕头大学、燕山大学、广州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相继在工学学科内进行了试验,效果显著。而在财务管理等这些经管类学科内的研究少见,即并未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应用于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以及塑造学生的可雇佣性的目标之上。因此,本文旨在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参与式教学应用于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参与式”教学;财务管理课程

一、相关概念

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参与式”教学模式已在教育界获得了广泛的共识。CDIO工程教育将工程产品、生产流程、或生产系统的生命全周期抽象为“构思( Conceive )、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作(Operate)”四个阶段,据此设计项目进行教学。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计算机、土木学、建筑学等工学学科中的理论研究已经较为充分,并且得到了相应的肯定与应用;然而这种理论研究并未出现在财务管理等经济管理类学科的教学之中。

参与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参与行为特征及发展规律为依据,以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前提,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愿望、唤起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为核心,以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学习过程为基本特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一种教学模式。

二、国内外关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的研究

从2000年到2004年,MIT与瑞典的查尔摩斯工业大学、林雪平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共同探索、研究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成立了以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2005年,中国引入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短短几年内,就对中国工程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郝维谦(2000)、陈劲(2006)、陆小华(2007)、熊和平(2009)等的相关研究表明,CDIO意为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企业)从研发(建立)到运行(生产经营)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实践、理论之间有机关联的教学情景、鼓励学生主动学習,最终通过项目来训练学生获取知识(自主学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共享知识(团队合作)、发现知识(技术创新)和传播知识(沟通交流)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做中学”得到真才实学。

张得心(2010)提出了CDIO“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组织与实施方案,高等职业教育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操作实用型的会计专业人才。王莹瑞和潘和平(2012)从重构理论知识教学模式、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创建科学评价体系和培养CDIO 工程教育观念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周利芬(2013)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开发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财务管理学》课程改革。陈珩(2015)运用CDIO 模式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进行重构,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

三、国内外关于“参与式”教学模式与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于参与式教学改革,国内外学者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具有丰富的成果。孙娟(1993)、何利(1994)、尹继卫(1996)、周金其等(2000)、李保同等(2002)、诸培新等(2004)、周丽华(2005)、邢淑清(2006)等学者和一线教师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认为“参与式”教学即合作式教学或协作式教学,是一种鼓励教学对象(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教学方式,其特点是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和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定位,注重发挥教学对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掌握教学内容。

廖晓玲(2009)提出了实施“参与式”教学改革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为高校推行参与式教学提供了理论参考。赵婉莉(2011)将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于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中。周睿超(2013)将参与教学模式应用于财务管理教学之中。李雯雯等(2016),认为参与式教学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改的主要思路和举措。

四、结束语

目前尚未出现完整的关于“CDIO工程教育”、“参与式教学”和“财务管理”合并研究的文献,但是作为财务管理课程的“参与介质之一”——ERP沙盘而言,此种教学模式已然出现。目前,财务管理课程的主要授课方式是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这不仅忽略了实务操作过程当中对财务人员素质的要求,而且造成学生的理论学习效果并不佳。所以,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参与式教学”同时应用于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过程的理论和实践都少有学者涉足。

参考文献

[1]伟祖,潘璐,黄杰. CDIO 教育理念在课程项目设计中的运用.计算机教育. 2010(11):11.

[2]陈珩. 基于CDIO 模式的《税务筹划》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经济师. 2015(9):245-246.

职业教育下的建筑工程 篇12

关键词:师资队伍,人才统筹规划,人才有效使用,教师培训体系

工程教育改革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和国际关注的热点, 工程师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也成为体现各国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数据显示, 美国符合全球化需要的工程师有54万, 中国只有16万, 然而2009年有关数据统计中国的工程师就有210万, 满足社会需求的工程师连总数的1/10都不到。由此可见, 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 工程教育质量亟待提高。

一、我国现阶段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工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培养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由此,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与之相关的方面成为各高校关注的焦点, 其中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成为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我国各高校陆续制定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 例如, 高薪聘请“海外高层次人才”, 提供高额的科研经费和优厚的工作生活条件招揽人才, 同时加强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培训, 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等。但这种“外引内培”的理念依然无法解决我国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师资队伍的质量仍然无法满足现阶段人才培养的需求, 究其原因, 主要是现阶段的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 缺少对人才引进工作的统筹规划, 过于重视引进人才, 缺少人力成本分析及人才的有效使用。

当前各高校为了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和水平, 扩大学校影响力及在高校间的竞争优势, 提供各种优厚条件招揽高层次人才。这些政策措施在体现高校对优秀人才的渴求和肯定人才价值的同时, 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认识误区, 即引进能力越强、知名度越大、层次越高的人才, 越能提高本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各高校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往往缺少人力成本投资风险的预先分析及对引进人才进行有效使用的后续安排, 因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却不能收到很好的成效。

2. 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培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具体说来, 即缺乏规模性、系统性、持续性。

我国目前许多高校师资培训的特点表现为:规模的零散性、培训内容的随意性、培训时间的不连续性[1]。首先, 由于大多数高校存在缺编状况, 教师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因而对教师进行大规模培训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各院校每年仅有少数教师通过筛选去国内外知名大学或大型企业进行访问或培训, 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难以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提高。其次, 虽然许多高校明确规定把企业实践经验作为工科教师的一项考核内容, 但对企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缺乏明确和详细的规定, 培训形式比较散乱。再次, 学校往往比较重视新入职教师的培训, 但缺少后续的、长远的及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因而对教师的培训容易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

二、师资队伍的构建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需要在“外引内培”的基础上做好引进人才的统筹规划和有效使用, 构建具有规模性、系统性、持续性的教师培训体系。

1. 鉴于高层次人才在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带动学科

发展和扩大学校影响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已成为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人才引进并非只是提供优厚待遇吸引人才, 其最终目的是使人才的特长和潜能得到发挥, 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因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 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要符合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和学科建设规划, 对人才的引进要预先做好统筹规划。在充分分析现有师资队伍数量、结构、素质及发展需求的基础上, 对于学校建设和专业发展所需人才有比较准确和清晰的定位, 并以此引进和招聘所需人才, 可以在人才引进的工作中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打破依靠筛选简历和他人介绍等被动引进人才的局面。

其次, 依据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引进人才, 尽可能做到人职匹配, 使引进的人才得到有效使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不仅要引得来还要留得住。有效使用人才, 减少人才流失的关键在于使人才在岗位上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激发工作的积极性, 使人才的价值在工作岗位上得到充分展现。如果引进人才无法胜任工作岗位的需求, 则会大大降低学校各项工作的效率, 尤其是重要岗位出现的人职不匹配现象甚至会影响学校的发展规划;如果引进人才能力远远超出岗位需求, 则容易使人才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 心里落差较大, 造成人才的流失率较高[2]。根据对北京市高校近5年引进人才的一项调查研究[3], 由于人才引进后的各项后续工作未处理妥当, 有接近一半的人萌生过辞职念头或已离职, 因而引进人才工作的关键在于人才潜能的充分挖掘和价值的有效利用。

2. 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体现在培训机制的规模性、系统性和持续性三方面。

由于高校教师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因而难以在一段时间内专门深入到企业从事生产实践和积累项目经验, 并且师资队伍中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也极不均衡。如何保证在完成学校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 让大多数教师获得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机会呢?各院校需要把教师的企业基层实践经验作为师资培训的一项制度性内容。学校根据每年制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 留出一定百分比的名额, 提供教师进入公司或企业积累工程实践经验的带薪实践假期, 因而每年都有部分教师进入企业了解本行业最新的技术和发展动态。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 学校规定教师职称的晋升必须有半年的企业实践经历, 从制度上保证了教师实践培训的执行力。

师资培训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对教师队伍有针对性的分类管理上。具体说来, 就是挖掘教师在教学、科研、实践不同方面的潜力和优势, 同时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师, 制订相应的师资培训计划和方案。“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提出以后, 许多学者更多地关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均衡, 然而长于教学、精于科研、强于实践的教师也应鼓励其优势和特点的发挥, 将其培养为各方面的领军人物和骨干教师, 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做到突出优势弥补不足。例如偏重教学与科研的教师往往缺少工程实践经验;相反, 从企业聘用的兼职教师却存在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 因而需要制订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培训方案。针对偏重理论和科研的教师, 主要通过增加教师基层实践经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具体来说:一是加强与对口大型企业的长期合作, 增加教师工程实践的机会;二是教师在企业中从事的项目开发或者技术应用内容必须要有详细的流程和成果报告, 避免基层实践流于形式。

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社会知识与技术更新的加快也对教师“终身制学习”提出了要求, 使师资队伍的持续性建设成为必然。有关研究表明, 工科院校教师的知识和技术在毕业后几年内将需要更新, 是行业中最需要通过持续性的师资培训获得“继续教育”的职业[4]。各院校为了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技巧和积累教学经验, 会举办讲座、教学竞赛、培训等各种类型的活动, 但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往往缺少对教师培训的长远规划。

借鉴国外一些比较成熟的教师实践培训体系[5], 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可以通过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依次提高:第一阶段通过指导与实践双管齐下的培训方式, 使青年教师在企业实践培训中作为助手, 为经验丰富的教师分担部分项目工程与技术开发, 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教师的带动下, 工程实践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第二阶段是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与飞跃的阶段, 在第一阶段实践经验不断积累的基础上, 在与企业协商好专利权归属与利益分配的前提下, 通过参与企业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或者与企业合作共同申请科研项目, 不断提高工程应用能力。第三阶段是形成师资队伍的团体凝聚力,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素质与水平。建设特色鲜明, 结构合理, 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的教师团队是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实力, 实现教师质量工程建设质的飞跃的关键与核心。无论是建设精品课程教师团队还是校企合作进行科学研究都需要建立以领军人物和骨干教师为核心, 以课题和项目为载体, 具有团体文化内涵, 相互协作又富有凝聚力的师资队伍。

三、结语

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系到工程人才的培养、教材的建设、高校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高等诸多方面, 需要针对现有“外引内培”师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做好统筹规划和系统培训, 建设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师资队伍, 以保障工程教育改革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陈丽君.基于南洋理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我国“双师型”教师系统培养[J].教育与职业, 2012 (20) :20-22.

[2]李福华.高等学校人才引进政策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0, 31 (1) :93-97.

[3]李晓婷.高校人才使用现状与思考——对北京市属高校引进人才的调查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 (6) :26-31.

[4]张玲, 杜青.师资队伍建设与工程教育改革[J].中国高校科技, 2012 (6) :41-42.

上一篇:陕西安康下一篇:教学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