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平等教育

2025-01-20

新课改下的平等教育(共12篇)

新课改下的平等教育 篇1

新课程研究隰【创新】

律,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训练了思维能力, 使学生体验到获取新知的成功感。

(2) 设计开放型的训练题。在数学教学中, 我精心构思以下四类情况的习题: (1) 答案不唯一。也就是一题有多个解答结果, 而且大部分的题在解出不同结果的同时能总结出解题规律。例如, 我在教学数的大小比较时出了这样一题:写出6个小于+3的数。学生写出了很多不同的答案, 但是得出了相同的规律, 那就是在数轴上+3左边的数。 (2) 条件不唯一。学生通过对题目先从不同角度补上条件, 然后解答。这种训练我在教学应用题时用的较多, 如要求学生补上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三步计算应用题:“某电器厂今年四月份生产洗衣机240台, () , 四、五月份共生产多少台?”此题条件的补充方法很多, 我所要求的是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补充不同条件, 解答出结果。这就体现了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 (3) 问题不唯一。也就是使学生在补充不同问题中, 得出不同的解答。如:“一个运输队运送面粉, 上午运走240袋, 每袋50千克;下午运走480袋, 每袋是50千克。”学生可以补上如下问题:这一天共运走了多少千克?下午比上午多运多少千克?下午运送的重量是上午的多少倍?下午比上午多运多少袋? (4) 解法不唯一。一道题思考的方法不一样, 那么它的解题策略也就不一样。比如应用题可用算术解, 也可用方程解, 而同样是列方程解应用题, 找到不同的等量关系, 列出的算式也不同。通过设计开放型的训练题, 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 而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基本组成, 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预留空间,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表达问题

在教学中,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 探索新知, 这对学生自己来说印象、感受最深, 理解得也最深刻。在课堂教学中, 我力求培养学生这种自主探求, 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如:学习了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我出示了这样一道补充问题的应用题:“饲养场买来黑兔12只, 白兔24只, () ?”并鼓励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想法, 提出不同的问题。思考之后学生提出:“黑兔和白兔一共多少只?白兔比黑兔多多少只?黑兔比白兔少多少只?再买多少只黑兔就和白兔同样多了?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几倍?”短短几分钟, 没有经过老师任何提示, 学生积极主动, 自主学习得出了5个问题。这样做学生既灵活运用了知识, 又掌握了本课学习的重点, 其教学效果要比我一味地讲解好得多。可见, 如果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 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又表现为不同个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达不出来, 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 使学生更是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首先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 怎样想就怎样说, 说错了再重说, 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其次, 课堂中我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 锻炼学生去说。组内能解决的问题, 尽量自己解决,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始终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大城县魏里北小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人类文明的源泉,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的学生应具备创新的意识、胆识和良好的创新意志品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在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创造力不仅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而且表现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创造性的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艺术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人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想象力、创造力。艺术学科的教师更要放开手脚, 紧跟时代步伐, 大胆实践和探索创新教学。在具体工作中, 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一、教学观念的创新:打破课堂常规, 重组艺术课堂

我们传统的音乐、美术教育, 恰恰是使众多学生由于无法跨越技能技巧的障碍而产生了对音乐的冷漠和厌倦。其实, 让学生在音乐、美术学习中体验快乐, 享受美好, 这才是我们音美教育应该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面。

我们普通学校音乐、美术教育, 源于上世纪初, 虽有近百年的教育史, 但至今仍未找到和确立属于普通学校音美教育的体系。在现有的音美教育中, 不难看出专业音美教育对普通音美教育的影响, 尤其在“双基”方面显得最为明显。我们在听课评课中, 总把学生画得像不像、学会了多少乐理知识、唱会了多少歌谱、发音的位置放哪儿、气息运用得如何……看得很重, 恰恰是这些专业性很强的要求, 使学生最感艰辛和畏惧, 而教师也会疲于这些知识教学, 所以课堂变得枯燥、无味。音乐、美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重要的, 但是音美教育的本质是审美, 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 这也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目的所在。因此, 降低专业要求, 提升审美活动的质量, 是艺术教学观念的创新。打破课堂常规, 重组音乐、美术课堂。教育关系有教育主体与主导之分。“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 是大家熟知的一个教育原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目前仍存在教师本位的现象, 重教师自我的感受, 而轻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自我的说教, 轻学生的体验;重教学成果, 轻学生的感受。其结果造成很多学生喜欢艺术, 但不喜欢上艺术课。针对上述问题, 我把艺术课堂教学进行了一番改变。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为之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引导学生大胆地创造与实践;树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教育观念, 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这一教育思想。如:在节奏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听钟表的滴答声, 鸡叫、客轮的汽笛声等等, 并让他们进行讨论归纳, 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几个节奏。接着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去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节奏, 学生发言非常踊跃, 发现了许多存在于生活中的节奏:小鸡的叫声、打乒乓球的声音等。让学生充分想象自己的身体, 还有哪一部分能发出声音, 如:舌头和牙齿、拍肩膀等。通过练习充分肯定这些发现, 使学生认识到原来音乐中的节奏就在自己身边。我又利用这一兴趣进行了节奏创编并举行了一个演奏比赛。学生利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演奏或自身能发出声音的部位, 自己创作节奏, 体会到了创新的乐趣。从课堂总的情况来看, 在艺术课堂中学生一直处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在活动的同时进行唱歌表演、音乐欣赏、用画笔把音乐的心境画出来等。这种新的设计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 使学生对艺术学科的兴趣大大提高, 也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传授知识为目的, 以教师为中心, 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无须动脑, 课堂气氛讲究一个“静”字。而现在教育讲求学生的“参与”“实践”“创新”, 要让学生大胆发问, 敢于置疑, 发展学生的个性, 思维求异, 课堂讲求一个“动”字。当然, 艺术教学并不完全排斥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这里的关键是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将知识技能巧妙地融入到学生感受体验美妙音乐的乐趣中, 怎样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中, 发挥创造力。下面, 我就针对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创造力, 谈谈我的做法。

(1) 诱发兴趣, 让学生想去创造。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充满自信, 主动探索, 勇于创新。学生只有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识的欲望时, 他们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发挥。因而,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的教学环境, 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情感为出发点, 采用寓教于乐的游戏化教学形式, 以及情景教学方式等, 引发学生创造的兴趣。将音乐知识融入游戏之中, 不仅培养学生的兴趣, 而且让学生活跃了思维, 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 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 使其得到活泼、主动、全面发展的教育。要实现这一点, 老师必须转变角色, 真正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尽量给同学们多一点思考的时间, 多一分活动的空间, 多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 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 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 从而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创新。创新总是和自主联系在一起的。就像生命离不开水、阳光和空气, 学生学习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因此, 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组织学生聆听、思考、讨论表演, 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找到表现乐曲的方法, 培养创新意识。

(3) 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 它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 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 扩大参与面, 提高参与度。通过合作, 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创造意识, 产生创新思维。

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1世纪国家的实力, 取决于创新人才的多少。许多教授、学者都曾指出我国传统教育在教育思想、考试制度、评价标准、教育方法上的弊端与不足。教育观念的转变, 不仅仅是主管的教育部门, 更需要实施教育的教师、教研人员、影响教育的社会大环境等各方面的逐步转变。艺术教师应多加强自身的业务和理论修养。以长远的目光, 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昌盛, 从未来教育的角度, 来实施教育这一伟大而崇高的事业。科学的教育方法,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教育模式, 必将为祖国提供能促进国家兴旺发达, 担负民族兴衰存亡的强大一代。让我们用艺术去点燃创新的火花, 沿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改革发展方向, 不断探索, 为祖国培养21世纪的新人才而不断努力奋斗。

新课改下的平等教育 篇2

四川省乐山市牛华中学 杨长荣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要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领悟物理学研究的方法,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受到科学精神的陶冶。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课程教育理念用朴素的话来叙述,就是由过去的培养考生向培养学生转化。

过去,我们在物理教学中所提倡的是:以教材为蓝本、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高考试题为导向;教学实施中:学生围着老师转,老师围着资料转,教学围绕高考转;体现在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是:打好学科知识基础,培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五种能力;总之,高考指向那,教师和学生就奔向那。这种教育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一代“名师”。在这种物理教学理念下所培养的学生学科知识功底扎实,所学知识系统、完整,但这种应试教育诱导学生挤考大学的独木桥,其结果是在一定程度上挤掉了学生天真活泼、思维活跃的天性,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各自爱好与兴趣的发展。特别是在突出抓应试教育的同时,缺失了对学生成长与发展中其他方面的必要教育,也就是说或多或少忽视了一些德育方面、能力方面、社会实践活动方面以及思维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无意中所造成的学生流失对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以及进入社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所体现的对人生价值的迷失,在工作和科研中所体现的高分低能等现象,都是值得我们对高中教育进行必要反省的地方。

新课改下的高中课程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就物理学科而言,主要体现在:

1.通过高中物理课程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课程教育要求提得更高了,内容更丰富了,从大的方面讲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古人说得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进步与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讲诚信的人,这也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我们的教育观念就必需摆正在培养在校学生成为完整的人这一基点上,为了每个学生的成长,为了学生的一切,要求我们更多的考虑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中各个层面上人才的需求,为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需要。即“让学生做成长的主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也就是说,在高中物理课程教育中,我们不能只单独给学生以学科内知识,要 从新一轮课改所提出的三维目标出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来培养教育学生,使我们的学生获得更多的做人做事、显性和隐性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文化的、道德的、思维素质方面的以及十年、二十年以后经济和科技发展中不被淘汰的、怎样在国际舞台上参与竞争的内容。要求教师用创造性的艺术目光和精湛技巧去发现学生的特长和刻划学生未来,用物理学科独特的思维形式去完善和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2.高中教育从以知识为本转化为以发展和能力为本

过去,我们的教育在单纯传授知识方面做得较多也做得较好(杨振宁曾在中外教育和学生能力比较中谈到),对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新一轮课改对各学科课程教育目标认识更为深刻了,要求更高更全面了。就物理学科而言,准确地说我们所从事的不再是单纯的物理教学而是广义上的物理教育,物理教育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更重视物理教学以发展和能力为本。具体操作时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1)摒弃过去的单纯传授知识、忽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培养的教学思想。当然,我们不应因此而淡化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抓好基础仍是今后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新一轮课改所强调的是打破学科教学界限,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物理学科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自然科学,物理教学离开了动手动脑就等于画饼充饥,应试教育急功近利,治标不治本。余世雄博士在谈到人才成长时曾说过:一个合格的大学生走入社会,每年将会遗忘他在大学所学知识的20%„„。那么留下的是什么?是科学的分析、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学科有他的特殊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而思维的对象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生活和实践(实验)中的现象和事实,只有勤于动手动脑,我们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的从过去单纯传授知识的怪圈中跳出来。

(2)现代化和传统相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形式

在课堂教学形式上坚持改革、继承和创新的原则,强调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现有教育资源,强调多媒体、现代化手段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优势互补。教育资源也不仅只有多媒体和一些数码器材,挂图、模型、演示器材、实物以及实践基地都是教育资源,传统的教学则是指粉笔、黑板教学,演示实验教学和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相对于物理学科来说,其学科特点的特殊性较为突出,单一的运用现代化手段教学或传统方法教学各有利弊,所以我们必需结合教学内容,因地制宜的灵活地整合教学资源,克服教法上的单一性和随意性,充分利用教师教学风格和学校教学设施装备的优势,创新性地组织教学,既不可以不变应万变,也不能让现代化教学手段成为“一指弹”,以影视和动画代替实验,喧宾夺主,应尽量减少学生和机器间交流,多一点人性化的沟通。(3)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以学生为中心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再也没有市场了,不再是学生围着老师转,取而代之的将是“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师生互动”,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式和研究性学习,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脑、动口和动手,才能最大程度地体验到科学家们研究问题时“过程与方法”的精髓,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双重培养。知识是死的东西,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许多知识将会得到不断的更新,但从研究问题过程中所学到的方法,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将是享受一生的。

同时,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师生互动”中形式化的东西,不然会显得庸俗,应该强调其实效性,抓住哪些内容的讨论能够得到一些深刻的结论,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同时又产生合作学习的气氛。

以学生为中心,也不能不要教师,教师应该是主导,而且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组织能力。学生的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课堂上也将会是一盘散沙,收获不会很大。

(4)激励学生崇尚科学、坚持真理、勇于创新

培养学生会做题是我们的愿望,但不是我们的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方法的启迪才是我们开展学科教学的真正目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不能形式化,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经常性地体现在平时的物理教育当中。同时,要引导学生做知识的主人而不做知识的奴隶,学习科学、崇尚科学的同时要敢于质疑,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

教学中要经常性地渗透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社会责任感的思想,要结合事例落在实处,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生产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一些及所能及的课题研究活动等,而不是把这些内容作为“标签”贴上去。

(5)教学过程中突出知识和技能的紧密结合

我们强调技能,但决不能忽视知识。新一轮课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我们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使学生学到为终生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结合城乡地域特点,适时地、适当的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到工厂去,到农村去,了解所学知识和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经常性地开展一些科技讲座,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这些活动除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知识和技能的同等重要性,过分强调哪个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都是不对的。

(6)强调情感教育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情感教育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在建立在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基础上的。我们所提倡的是根据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事例、国家 和民族的发展史、社会的进步史以及科学家的故事,自然的渗透在“过程与方法”之中,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爱国热情、发奋向上的刻苦学习精神。我们反对学科教育中刻意的、牵强附会的情感教育,更不能以强调情感教育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而削弱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降低高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标准。

我们讲欣赏教育、愉快学习,有时就容易忽视对学生的严格教育,呵护太多,教育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愉快学习,这是肯定的,但学习应该是快乐与压力共存,只有快乐而没有压力也不行。

3.以开展“自主学习”为目的,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将学生关在教室里,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单一,枯燥无味。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这就是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目的所在。同时,我们也必需注意到:

(1)高中物理不只是关着门在课堂中学好的,必须向课外延伸,这个延伸很可能会增加学生很多负担,因此应该适可而止。通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让学生感受到不是老师要学生学,而是自己要学,让他们自觉地把学习延伸到课外。

(2)高中物理不仅是靠教师教会的,而是由教师导会的。现在有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我们必需正确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学习动机,教会他们学习方法,让他们利用这些资源主动去学。

(3)物理学习不能离开教科书,虽然没有一本教科书是十全十美的,但我们必须首先肯定教科书的作用,它是我们开展教学的依据,是其它书籍所无法替代的。我们所提倡的自主学习不是要求学生离开教科书去“博览,博学”,而是在指导学生学好教科书的基础上去阅读一些其它书籍。当然,只靠一本教科书也是不行的。

(4)只做课本上的一点练习是不能学好高中物理的,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精选一些其它资料上的经典试题,让学生有适量的训练和练习,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题量积累,才能做到解题时的触类旁通和知识的灵活运用。

高中物理教育肩负着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为将来发展提供必要的、与时代进步相适应的物理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任务和责任,无论从教育的观念上,还是从教育的实践上来说,教育的改革都必须以教师各项素质的提高为起点,并借助每个教师的实践来完成。总之,但愿在这一轮新课改的引导下,用我们共同的智慧来诠释“钱学森之问。让钱老在九泉之下安息!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育 篇3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特点。全国首届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在21世纪初就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促进了语文学科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从而引发全国对语文性质观念的反思。可以看出,“人文性”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落实语文教育也就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落实语文课程的目标呢,该如何认识我们的学科,如何搞好我们的教学,同时也培养我们的学生语言能力、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呢?

第一,做好阅读教学——个性化阅读,追求真感受

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此一方面,目前普遍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妄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忽略语言的学习。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反而会让语文失“真”。这种现象,根本原因是对“语文”的理解上有问题,对语文教学、对阅读教学的认识错误。语文的根基就是学习语言,感悟语言。小学语文是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特点是“小”,除了具有工具性的性质,还有基础性的特征。感悟语言是一种个性化的语言感受,由于学生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情感气质等多方面的差异,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自然也就有了区别。因此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感悟,发掘学生的灵气,使学生对语言产生具有个性化的理解与真实感受。作为一线教师不仅应该关注理论上如何澄清,而且还要关心在操作层面怎样落实。

第二,弘扬人文精神——交流真情感

为什么常常看到孩子们讨厌学习,讨厌作业,讨厌考试,概因学校教育成为一座围城。那么该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这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语文是一门思想教育的学科,是生活艺术的载体,教材本身语言优美,形神兼备,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处处闪耀这人类道德情操、意志的光芒,在德育方面具有相当突出的优势。因此,发掘文本主题,满足学生的心灵需求,从课文中让学生获取作者表达的主观感受,与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产生共鸣,理解并转化其中积淀的丰富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最终让学生的精神世界瑰丽多彩。针对不同的课文设定不同的主题,比如在《桂林山水》等描述祖国风景的课文时,让学生了解祖国锦绣山河、文化灿烂、语言优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又比如在人物传记类的课文时,可以通过文中生动鲜活的事例让学生直接与文中人物对话,领悟人物的高尚品格,从而体会到坚强、乐观、勇敢等诸多高贵品质。

第三、运用语言技巧——实现真体验

语言是一门重要的艺术。特别是将语言运用到教学领域中时,更是要求其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从而达成一定的教学成效。语文学科本身立足于与语言文化知识,且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均处于启蒙阶段,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语言技巧时,要兼顾语言表达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程度, 以及小学生的信息接收心理。课本内容语言非常优美,那么如何用与文本融为一体的语言,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诗意的环境,使得学生们在这个处处散发着人文气息的氛围里,进行真实而精彩的体验呢?在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 在语言的轻重抑扬长短快慢方面进行有规律的交替重复, 以便形成抑扬顿挫和谐优美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们一步步体会语文知识的内涵,全身心地投入情感意识。注意设计好自己的教学语言, 让语言节奏和声调形成一个完整的和谐的体系,从而以语言为载体, 开拓学生的美感意识和想象空间。语文课文具有相当大程度上的形象性, 需要调动起学生们的形象意识,让书本的知识立体丰富起来小学语文教学不能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而要立足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和人文精神。

新课改理念下的赏识教育 篇4

教育的奥秘在于坚信学生“行”。每个学生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成人一样, 就是渴望受到赏识和肯定。教师的赏识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会滋润学生纯洁的心田, 增强学生对学习、生活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兴趣;教师的赏识就像夜空中的灯塔, 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教师要给孩子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哪怕是一次不经意的表扬, 一次小小的鼓励, 都会让学生激动好长时间, 甚至会改变整个面貌。

一、要做到尊重每个学生, 永远用温和的态度对待学生

教育既要把社会共性的东西内化给学生, 又要使学生个性的东西外话为社会价值。这就决定了教育者要尊重学生个性, 在科学的人性观指导下利用发展个性。人人都有受尊重的权利, 对于学生也是一样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向尊敬上帝一样的尊敬孩子。”尊重学生的人格, 学生便会尊重他人。很久以前很多教师不注意与学生交谈的语气, 结果对学生造成了伤害, 这是教育中经常出现地误区。新课改要求教师要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心声, 就是要教师从平等的地位出发, 不摆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 把学生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学生更需要的是教师的倾听, 安慰。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 难免会犯错误, 当发现学生犯了错时, 教师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用温和的态度对学生讲清楚问题的后果和严重性, 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 当然还可以用温和的语气进行适当的批评。只要教师放下架子, 做平等对待学生的老师, 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就一定会走进学生的心灵。

二、要做到信任学生, 做学生最信赖的朋友

在学习和生活中, 光有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不够的, 还要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 让自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学生的信任, 做学生的朋友, 能够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 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和认可的快乐。他们会在充满信任和友好的目光与语言中, 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 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而建立和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的最佳手段, 也莫过于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上, 这就是新课程提出的教师角色的转变。

作为教师在学习新课程理念的时候就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和技巧, 当学生遇到问题时, 能够迅速以学生的位置和角度来看待问题, 分析问题, 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不仅如此, 换位思考, 还是一种了解学生真实想法, 快速拉近和学生心灵距离的有效办法。

总之,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 尊重、关心和信任的友谊关系, 要尊重与理解学生, 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友谊。

三、要做到了解每个学生, 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教育的机会是从学生的行为表现、精神状态上体现的, 教师在学生的各种表现中, 从平常看出不平常, 从正常中看出异常, 从可预见的变化看出契机。教师要注意学生内心的需要与感受, 体会学生的心声、苦恼和心理矛盾, 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应该实事求是。无论是批评、表扬和评价, 都要切合实际, 有礼有节。不了解学生, 教师又怎么帮助和教育学生呢?当学生在生活中或是学习上碰到困难, 我们要教会他们不要灰心丧气发脾气, 而是要高高兴兴地对自己大喊一声太好了。我们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着一个看不见的法宝, 它的一面写着“太好了”, 另一面写着“太糟了”。要知道这个法宝会产生惊人的力量:它能让你获得财富, 拥有幸福, 享受快乐;也能让这些东西远离你, 让你整天和烦恼纠缠不清, 让你一生都不快乐。所以, 这里我们要教给学生一句话:面对得失, 享受快乐, 不是得到的多, 而是计较得少。

我们提倡的赏识教育, 不是一味地、无原则地表扬学生, 而是要求教育工作者, 不能只盯着学生的缺点, 要尽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然后让这些星星之火, 通过老师的赞赏将其放大, 从而使其形成燎原之势。做到赞扬与批评、宽容与惩罚、挚爱与严厉的完美结合, 确实是一种教育艺术, 是一种教育智慧, 这应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育价值理想。在促进课程改革、落实新课程理念中, 教师不妨对学生鉴定者这样一个信念:“说你行, 你就行, 不行也行。”要适时、适度地表扬、鼓励我们的学生。因为, 赏识鼓励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能。

新课改下的平等教育 篇5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中学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工作者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更要认真细致的分析学生的知识接受特点和接受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其学习欲望,从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吸收与消化。因此,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政治教学经验,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可以从教师的角色地位、教学方式与教师的人文素养三个方面进行变革创新,以此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字:课程教学改革

中学政治教育

模式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交流互动方面,他们的主体意识变的越来越强烈。对于新事物,他们虽然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但是他们更情愿通过个人的努力,运用现代化的媒介工具去学习了解这些内容。那么,中学政治课作为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授课教师如何通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升其学习效率,以达到课程内容的有效传授呢?新课程教学改革为广大教师指明了方向,即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放手给学生自寻探索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自我发展中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一名在中学政治课教育岗位上工作多年的教师,我觉得我们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提升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一、中学政治教师角色地位的转变

传统意义上,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与学生的管理者,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片面强调个人的主导作用,强调知识的单向传输与说教,偏重认知,注重说理,忽视践行,整个教育过程变成了自己的语言独白和单向说教,学生的主体性被严重忽视。教育者这种居高临下的角色地位,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极大地忽视了学生的道德主体性,这几乎把学生当成了一种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没有主观思维能力的“人”,一种被动地接受先进道德“容器”。即使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把这些理论牢记在心,可这种记忆也是非常短暂的,而且对其思想也不会产生一定的触动效果,甚至还会产生逆反的心理,这样的教育是非常不成功的。

因此,随着中学生知识接受心理以及国家教育方针的转变,政治教师要慢慢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首先从心里上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突破“管”与“被管”的界限,从以前知识传授者的权威地位变成中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者。尤其是关系到一些政治事件、政治理论这种比较开放性的话题时,教师更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充分表达个人的看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加以知识性的引导与问题解决,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而且还构建了一定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中学政治教师要深入简出的进行课程内容的讲授

总所周知,中学政治课主要是关于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的理论教育,这其中既有许多内容是关于中学生社会道德的教育,也有许多是关于国家政治体制、大政方针的教育。这些内容在讲授的过程中不免显得有些僵硬与直板,甚至不少内容还脱离了生活实际,因此,如何深入简出的将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并升华成学生个人的东西成为广大政治课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教师的一个重要的职业素养。

根据本人多年的政治课教学经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最佳途径。毕竟我国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是活生生的人,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政治事件或者国际上的一些政治活动,他们也是怀着极大的热情的。另外,现代社会中新的形势、新的内容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新问题、新现象不断涌现,并且不断渗透、冲击到教育之中。要想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人才,就必须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用马列主义基本理论、观点正确地、辩证地、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用政治理论、政治原理去分析、解答这些事件,不但就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去积极探索,掌握理论知识、提高思想觉悟。比如,当我讲到国家性质时说:“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的全国劳动人民的利益。”那么我举的例子就是“三峡工程”活动,具体分析了它的起因、资金来源以及对于社会的利益等等,然后把这些事件与国外的一些活动进行比较,因此体现出我国政府的利益出发点是为人民谋福利。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与思想认识,提高对所学政治理论的理解深度,用正确的力量武装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从而努力做到知与行的统一,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高度统一。

三、中学政治教师还必须富有一定的人文关怀理念

俗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不仅担当着知识传授、授业解惑的重任,而且对于学生人格的塑造、价值观的培养都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像中学政治这样的课程内容,即使是从纯职业的角度来说,其教学目的也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完整人格的塑造与思想的培养,因此,中学政治教师的责任就显得越发的重大。面对活泼好动、思想多变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而且还必须是一个富有爱心和人格完善的人。在日常生活或教学活动中,他们不但要能够以身作则,树立一个良好的师长形象,而且还要具备一种尊重人的素养,用人性化的态度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这是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落实人文关怀的逻辑前提,也是师生之间构建和谐关系的一个重要保证。

总之,中学政治教育无论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还是人格的完善都将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同时也要根据新课改的具体方针政策,采取措施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具备深入简出的能力,同时也要加强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兴趣,传授学生知识。

参考文献:

1、周良金,《浅谈新课程改革下中学政治教师角色转换》,《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第四期

2、李定平,《探究式教学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研究》,2010年第三期

作者简介:苏星运

河南偃师人

1954年12月生

中学一级

本科学历

偃师府店二中党支部书记,研究方向: 中学政治

地址: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二中

邮编:471924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育 篇6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地理;探讨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地理属于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趣味性、实用性。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读书生涯中,地理对初中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同时,和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学科知识点更为复杂化,内容抽象,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使学生逐渐对该学科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为此,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充分展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重要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一、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教材特点,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在学习《欧洲》这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课文中欧洲的大体形式构造图,让学生对此有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他们找出欧洲的不同国家以及分布状况,准确了解欧洲主要国家的大体位置。在学生对该章节知识产生兴趣,大致了解欧洲地图形状之后,教师可以进入下阶段的教学,综合分析欧洲各个国家的自然状况、经济状况。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也能在坚持“循序渐进”原则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的知识点,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绘图习惯

从某种意义上说,绘图是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关键所在,学生在亲自动手绘制简图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所绘制地图中包含的地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栏目,来引导学生自己绘图、解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培养的良好繪图习惯做好铺垫。同时,教师在讲解不同章节知识的时候,要多在黑板上绘制相关的简略地图、示意图,并要求学生也要自己动手画画,长此以往,学生在不需要教师引导下,自己也可以根据相关提示准确绘制出对应的示意图。比如,在学习《地球运动》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学生描图、绘图、图文互解等融为一体的教学形式。通过亲自绘制简化地图、地球公转示意图,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理解,优化他们已有的地理知识结构网络体系,他们也能从中发现一些地理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逐渐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创新能力,使他们逐渐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信心。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工具,注重课堂导入过程

在新时代下,随着社会科技日益发展,多媒体辅助工具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工具,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优化已有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比如,在学习《雨的形成》这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章节内容,制作一个Flash的动画,把雨的形成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观看对应的视频。这样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识点,掌握相关章节的内容,也能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现象。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课堂导入过程引起重视,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亚洲板块》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周杰伦的流行歌曲《爱在西元前》。在学生欣赏完该曲之后,可以歌词内容设置对应的开场白,引入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还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气氛。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下,优化初中地理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转换师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初中地理教学现状,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它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自主探讨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以此,使新时期初中地理教学能够满足新课标提出的客观要求,使初中教育事业步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林丽娟.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J].广西教育,2012(26):94.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内容 篇7

关键词:教材,现实生活,想象力,科学规律

而传统教育, 特别是班级授课制被广泛运用以来, 教育者把教材放到不可逾越的高度。教学内容被限定为教材。这样在教育目的明确化的同时严重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 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

教材作为最主要的教学资源曾经是学生学习的内容, 而在新课改的影响下, 应该提倡教育工具的回归。即:教育应该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的转变。这样才能激活教师的专业自主性, 让教师以一个开发创造者的姿态, 将个人特质、教学经验、教学才能融入到对教材的加工、改造之中。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把教材放到学生现实生活的深厚土壤中

教材是经过提炼、浓缩的现实生活, 是具有高度抽象的语言符号。而现实的生活世界却是鲜活的、生动直观而又多姿多彩的。教育者在使用教材时首先应将抽象的书本符号与与直观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而在教育过程中, 由于教育者或是参与者 (包括学生) 的急功近利, 往往会忽略现实的生活世界, 在封闭的教材里下功夫。这样就无意间夸大了教材的作用, 而生生的把教材和现实生活割裂开来, 从而把学生限制在书本这个封闭的符号世界里。学生自己生活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不再是学习的基础。这样, 学习就成为学生必须要完成的一项枯燥无味的义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教师上课前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到和自身密切相关的生活世界中, 或让学生去收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或创设情境, 让学生沉浸在强烈现实感的体验之中, 或让学生直接加入现实的参与其中。

如此,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拘于课本, 而是以课本为主导的万千象是世界。这样不仅使学生有兴趣学习课本知识, 还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而且为所学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做了充分的准备, 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这样学习真正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手段, 而并非是最终目的。

二、关注学生的想象世界, 把教材放到启发学生丰富想象力的起点上

想象力是人区别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现实是有局限的, 而人对现实的感知则更具有局限性。比如在教学中对过往事件的追忆, 对于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描述。这些东西除了借助历史资料、直观模型外,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 让其在头脑中构建起在现实中感知不到的抽象世界, 以增加其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与把握。

小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正如人类社会早起的先民沉浸在神话的世界中一样, 个体的童年也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儿童往往有一些千奇百怪的想法, 我们对于这些想象不仅不能抹煞, 反而要积极鼓励。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 我们要把书本中的符号还原为绚丽的大千世界离不开想象。只有通过教育着的引导, 充分开动学生的想象力, 才能使学生在书本这个抽象的符号世界和现实这个绚丽的世界深入浅出, 由书本知识举一反三, 认识万千世界, 由个别现象概括总结出科学规律。

三、关注学生的未知世界

把知识的掌握当作开启未知世界的钥匙, 把未知世界的存在作为掌握知识的动力。

儿童有着极强的好奇心, 这表现为他们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作为教育者, 我们不能忽视他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把这些问题作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把儿童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

探析新课改下的美术教育 篇8

一、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倡美育的,他把“六艺”列为教育的基本内容,对人作全面的培养。孔子认为“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与政治有着直接关系,但“乐”可以移风易俗,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孔子非常重视“乐”,认为审美和艺术对人的影响特别大,是达到“仁”的重要手段。他提出“兴于诗,成于乐”,认为一个人的情感修养必须从诗开始,又必须通过乐才能完成。这就是说只有通过审美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把道德的境界与审美的境界统一起来,才能成为一种自觉的人格。由此可见,美术教育在学生学习阶段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掌握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意义极其深远。

首先,美术教育是学生艺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既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延伸,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视觉教育形式。

通过与已经实施新课改多年的学校的教师交流,我发现经过数年美术课程的开设,我国在普通美术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然而,由于目前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再加上开课率较低等因素,使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对普通美术课程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新课改的本质一方面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另一方面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切实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议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新课改下美术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从课程结构来看,新课标要求的模块在实际设置中不够合理。

新课程改革是要对课程观念、课程结构到课程实践作出深入的变革,而不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的删减、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良。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对美的认知往往要从具象到抽象。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鉴赏之后,跳过绘画教学阶段,直接进入设计教学阶段,会使学生很难进入艺术灵感生发、独立设计的状态。

2.从教师素养来看,美术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如果美术教师观念更新滞后、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和学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培养阅读兴趣,从而提高英语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国家外国专家习,就难以有效地在教学之余提高自身素质。教师的成长,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要想提高自己,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除了对美术相关专业有所了解外,还应当对文学、历史、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甚至物理、化学等有所涉猎。但是,一些美术教师并没有意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对多元文化知识的储备不足,导致在美术教学中不能游刃有余。因此,在新课改下,美术教师有必要积极地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更新观念,选择得当的教学方法。

三、新课改下美术教育的方式讨论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教学主题开始以后,教师要善于把握氛围,创设求知、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上绘画欣赏课时,我选了几幅世界著名油画作为展示。上课之前,我把临摹好的油画挂在教室里。也许学生以前曾看过这些画,但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大的、真实的画面。许多同学站在画的面前,为画面的美感所震撼,强烈的求知欲望被激发出来。我再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油画的特点和画家们创作的技法,增强学生的感受,理解亦会更深刻。再辅以介绍作品的作者、画中所表现出的内容等,使学生感到美术作品的背后还有许多丰富的内容。这样学生对学习美术鉴赏充满兴趣,为上好美术鉴赏课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方法中,比较鉴赏法可以显著地呈现作品各自的特点、相同和相异之处。比较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横向比较、纵向比较,也可以是内容的比较、风格的比较、构成模式的比较、色彩特征的比较、材料的比较,等等。

3.设计可以供学生参与的课堂结构。

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由组织教学、检查知识、讲解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及布置作业五个环节构成。这五个环节均是在教师的设计、指导下,安排学生的一切活动,而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听教师在讲台上做着“演讲”,完全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种以教师为中心,重教不重学的教学模式,虽然对传统的应试教育有一定的效果,但就美术学科的教学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却不是一种好的教学方式。美术教师要针对美术课的特点,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的课堂结构形式,建立“赏、问、议、讲、练”五个环节相结合的新课堂结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将“游戏法”融入课堂,让学生乐于学习。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心理需求,进而使课堂上妙趣横生、生机勃勃。只有将教学环节设计得毫无雕饰做作之感,才能使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顺利转移过来,而无需教师无数次地重复组织课堂纪律,以致疲局培训中心.全国职称英语等级考试用书(综合类)[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2.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英语等级考试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人事出版社,2012.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郭喜红

(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江苏如皋

时下,终身学习被更多人提起,由此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成了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如江苏省如皋市推行的“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便是关注此热点的体现。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引下,变革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成为我们教学工作的必然选择,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呢?自学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之一。本文将从三个维度,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问题进行探讨。

一、宽松教育———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做到“六带”和“六让”。

六带: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情感带进课堂;把信心带进课堂;把爱心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

六让:让他们思考;让他们讨论;让他们质疑;让他们发表不同意见;让他们不怕犯错误;让他们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要尊重、关爱、信任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让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闪烁智慧的灵光。要把选择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现,让学生做喜欢的事情,即使不成功,也是学生终身受益无穷的一笔极大的财富。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体验学习乐趣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自我发展。

二、终身学习———为“适者生存”奠基

(一)教给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埃德加·富尔说:“未来之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基础,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多元评价,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提供学习路径,培养创新能力。

1. 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陶行知说:“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动,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合作学习,动手实践找出规律,提出新方法,勇于发现,这样才能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同时看到自己的创造成果,体验创新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激发创新和探究的欲望。

2. 引导发散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受定势思维的影响,不能灵活地进行知识迁移、发散的情况。对此,如果教师适时地点拨,根据题目有多种解法的情况,启发学生仔细反复思考,适时地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发散思考问题的能力,就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强调独立思考,鼓励大胆尝试。

真正的数学学习不是对于外部所授予的知识的简单接受和累积,而是主体主动建构的,因此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的学习,不同的个体完全可能由于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差异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注意学生的特于应付,学生厌学。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们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教师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乐于质疑、勤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

殊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认知的发展离不开学生原有的教学实际,潜能的开发离不开个体的独立思考。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总是让学生的独立思考在前,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学生能发现的知识,老师绝不代替,学生能独立发现的知识,老师绝不暗示,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活动方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和探索能力的培养。

4. 加强合作学习,培养探究能力。

数学学习需要独立思考,学习者应通过主观努力获取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但是仅有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教学中的许多问题需要大家合作研讨,通过集体的智慧去解决。

合作学习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能有效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通过合作,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参与意识和探索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教学的发展。在创新教育观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积极为学生创设条件,让他们充分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探索、创新的摇篮。

三、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张扬个性

传统教育过于强调统一,老师常常采用“剪贴”、“复制”、“粘贴”等工具,采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方法、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价等,一刀切地批量生产,结果磨平了众多学生个性的棱角,致使他们成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标准件”、“相似形”、“全等形”,学生的个性化探究被扼杀了,诸如思辨、畅想、感悟等丰富多彩的探索之路被阻断了,具有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主题被尘封或丢弃了。因此教师要摒弃“以本为本”的错误观念,确立“以本为利”、“人人成才”的数学教学思想,处理好“全体发展”与“特殊发展”的关系,提倡人才发展的非同步观,确定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并根据学生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设计他们的未来,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数学教师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生态环境”,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淋漓尽致地张扬个性、全面发展的大舞台。

总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以各种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学生获取成功的同时,争取将他们的成功期待向更高层次发展,逐步产生自我期盼、自我激励的心理动因,形成“乐学”的心态。还应积极评价学生,使学生一直处于情绪高涨的学习状态,无形中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发展的途径是多向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的创新,新的教育理念的形成,我们发现更多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路径,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就能实现教育的创新,从而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

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试析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育 篇9

一、课改前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概况

在新课程改革后, 初中数学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针对新课程改革前后初中数学在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上的明显差异,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在新课程改革前的发展概况作出如下阐释:

(一) 课改前初中数学教育模式的僵化

在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工作开展前, 初中数学的教育模式日趋僵化。经调查表明, 在传统的初中教学工作中, 教师往往会把教学的主要目标定在学生对初中数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上, 并以学生的试卷成绩作为评定自身工作成绩的基准, 因而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灌输以及应试能力的培养训练上, 形成了固定的“授课—讲题—做题”的教学模式。虽然学生的成绩会因此而得到提高, 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数学的逻辑思考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 逐渐弱化, 甚至部分学生并未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 在逐渐固化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们把课堂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经典例题讲解”这一模块, 热衷于强化学生的应试能力。而所谓的“万能公式”、“答题模板”就是这一僵化模式下的产物, 并大行其道, 拥有广泛的受众。模范化的解题思路、模范化的解题步骤, 甚至模范化的考试试题。这就使得学生在潜意识里, 把学习数学, 理解成记忆试题, 即所谓的“背题”。导致了部分师生不再把精力集中于如何分析试题、寻求一题多解, 学习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学习的目的被学生错误的理解为为应付考试而“学习”, 为应付考试而“背题”, 部分学者斥之为“八股式教育”。传统的初中数学教育, 形势极为严峻, 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二) 课改前初中数学教育理念的落后

在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工作开展前, 初中数学的教育理念日渐落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且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 教学工作者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授课模式大多陈腐, 落后于时代的变化, 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即便硬件设施完备, 教室里增添了多媒体电子教学的相关仪器, 却不能合理的利用, 发挥电子教学的优势, 使之真正服务于课堂的需要。影仪上投射出的依旧是千篇一律的“经典动画”、和教材上大同小异的“答题公式”, 结果适得其反, 使得数学在广大学子的心中树立起“枯燥且乏味, 过度抽象而难懂”的形象, 学生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 在讲解“反比例函数”这一章节中, 部分教师会在多媒体上展现“股票市场走向折线图”、“水位涨落折线图”等折线统计样图, 却没能认识到中学生对于金融、水利等概念的模糊, 使本已显得抽象的数学愈发的抽象化, 反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且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感言:“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数学这一学科中, 蕴含着举一反三、类比推理等重要的文化价值, 而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育理念的影响下, 却难以被有效发掘。

二、课改后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向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等具有教育改革性质的文件自出台以来, 受到了奋斗在初中教育战线的教职工作者们的广泛响应。初中数学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向, 本段将对初中数学在新课程改革后的发展趋向作出如下阐释:

(一) 为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改进和丰富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影响下,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得到了改进和丰富, 呈现新的教学形式。例如, 在教授“相似三角形”这一章节中, 教师会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展现下示疑问:如图所示, 在一个三角形中, 三顶点分别是A、B、C, 三边分别是AB、BC、AC, 边AC、边BC上各有一点O、P, 若能够使“三角形OCP与三角形ACB相似”这一命题成立, 该补充一个什么样的条件?然后给同学一定的思考时间。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 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解决问题, 同时也把将要教授的课堂内容渗透到了问题中去。既体现了课改后教师对学生这一课堂主体的尊重与关注, 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接下来的教学做出及时的调整, 使得教学成效得到极大提高。

(二) 为提高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设教学情景

在新课程改革推动下, 传统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改善, 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这一过程中,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 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导者。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会通过建立一定的教学情景, 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使抽象的数字、字母、符号等数学知识在情景构建中得到形象化, 更直观的呈现在学生们的头脑中, 方便学生的理解和分析。例如, 在讲解“相交线与平行线”这一章节中, 教师借助木棒、树枝、圆珠笔等学生们常见或是经常使用的物品作为道具, 成功的为学生们展现线与线的位置变换, 角与角的大小转换, 方便学生理解线与线的位置关系, 角与角的大小关系, 以及相应的判定方法和相关性质等。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 产生疑问, 再通过情景演绎解决问题, 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三) 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加强问题转换

在一定意义上讲,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践。新课程改革后, 教育者更加的重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更加的关注学生把已掌握的知识通过转换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的能力。例如, 在完成“方程”这一教学模块的教学任务后, 教师会要求学生学会解决具体的问题, 即“方程的应用问题”。学生收到教师下发的解答题后, 通过对“如图, 某中学为方便师生活动, 准备在长为30m, 宽为20m的矩形草坪上修筑两横、两纵四条小路, 横纵路的宽度之比为3:2, 若使余下的草坪面积是原来草坪面积的四分之三, 则路宽应为多少?”这样问题的解答, 学会把文字问题转换为方程计算问题, 提高其自身的知识运用能力, 以及更好地理解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 “转换”这一重大思想。

综上所述, 初中数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 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贯彻落实下, 呈现出了一个全新的面貌, 并最终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 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优异的新型人才。在时代前进的步伐下, 初中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完善工作还会更好的开展下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改革开放水平在不断提高, 教育新理念也在不断完善, 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工作在教育界正广泛的开展并不断深化。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涵盖着教育的各个领域, 而初中数学教育则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可以说, 教育的新课程改革为初中数学教育在新时期能够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使得初中数学教育事业获得了巨大成效。本文根据时下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试分析当前的初中数学教育。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学探究

参考文献

[1]马凤春.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 (教育学术) , 2011, (07) :18-20.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 篇10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也可以说是一门工具学科, 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在初高中阶段的学习。而且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 有些因素在影响着小学教育的全面开展, 其中最主要还是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 小学数学教育更看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不能把知识和能力要求有机结合起来;重视智育而忽视学生德育, 在教学过程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往往忽略;教师在课堂上重讲解而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重视现有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课外特别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延伸;最终是仅仅看到了学生“学会”某些知识, 而不是培养了学生“会学”的能力。这些问题的存在, 最终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并最终会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来说, 必须要明确自己教育的指导思想, 要在新课改课标的指导下, 着眼于素质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 加强基础、培养智力、重视德育、发展个性。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让学生在各个方面全面、均衡的发展, 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造, 为以后的初高中学习, 乃至大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我们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力争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大发展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有最充分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来说, 面向全体学生有着更深刻的意义。教育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首先就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起始阶段, 一般来说, 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是能学好数学的。教学实践证明,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好多学生数学成绩差并不是因为自己智力水平低, 而是学习习惯等其他因素造成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要有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的认识, 这样我们才有信心教好学生。

当然, 我们要正面学生个体差异, 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在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这种差别的结果必然导致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做到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开展有效教学, 力争每个学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推动孩子的全面发展

对于学生来说,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 也是学生性格、行为习惯的形成阶段, 是学生心理全面形成的奠基阶段。在这个阶段中, 作为小学学科中极为重要的数学学科, 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后作业的负担、心理素质的发展等问题, 都会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所以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 必须要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的结合起来。

(一) 让教师的“爱”充满课堂

小学生刚刚离开父母, 真正的坐到课堂里, 他们在心理上最离不开的就是“爱”, 这种爱是教师的引导和关注, 充满教师爱意的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 教师教得游刃有余, 学生学的自由自在。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 而是更多的关注孩子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潜力, 耐心的引导, 细微的表扬都会使孩子对学习数学充满乐趣, 对上学充满兴趣。

(二) 联系孩子的世界, 巧设问题

现在很多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教学过程中还是老一套, 课本抠得很细, 讲课也一板一眼, 觉得自己也尽心尽力了, 殊不知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在创设数学问题时, 应立足学生知识储备的实际, 问题要让学生“摸得着”, 不是为了教而教, 这样的教学情境下, 学生的求知欲才会真正地被挖掘出来。

三、重视学生实践, 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俗话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科的一些特点使很多学生感到了学习的枯燥。实践就是学以致用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 采用形象化材料与手段来理解内容, 有利于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 要改变“教师演, 学生看”的被动局面, 多让学生利用小棒、图片以及各种学具进行实践操作, 在摆弄学具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会随之展开, 这样学生在亲自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就能逐步开展探索, 激发创新欲望, 从而实现把未知转化为已知。

浅析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篇11

一、高一阶段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其心理趋向是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高一正是这样一个过渡衔接的阶段。在语文学习上,大纲要求学生把握内容,既要消化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还要变作者的认识为自己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从木见林、窥斑见豹。从教材而言,高一新教材与高二、高三相对有别,既注意与初中衔接,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又为高二的文学鉴赏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此时,要变初中阶段较为浅显文章的学习为对内涵丰富作品的领悟,思维也由浅入深,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审美对象和更深入的审美活动,并对其感性认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感性认识的发生离不开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

高一阶段,应利用新教材与初中衔接的优势及现代和古代散文为主体的教材资源,着力于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和情味上,逐步优化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同时强调意象各特点间的内在联系,要求学生整体地体味意象,领悟贯通整体的内在血脉,从而深入其中,舍形得神吸收精髓。只有在高一突出了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揣测、琢磨,才会在头脑中储存下大量的表象;感性认识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积累了初步的审美经验,学生才会具有审美想象的原料,才能在审美想象的工厂中加工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精神产品,并为高二的文学作品鉴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高二阶段重点培养审美能力

高二是承前启后的阶段,既是把审美感受引向深入,又是为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做好铺垫,加强审美想象力成为高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高二是在高一基础上的提高。学生通过一年的语文学习,“日常性情感逐渐发展为审美性情感,他们能对作品所隐含的情感和意味在审美感受中达到直觉性的把握。”[2]在全面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拓展、丰富意象的需要。从教材方面看,以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为主,兼顾传统戏曲和影视文学,选读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主要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这些全部都是文学作品,而且以诗歌、散文、小说为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性、多义性的集合体,且大都十分讲究含蓄,常常是纸短意长写而不满,或弦外有音、或思想深刻,在行文中形成了若干空白和契入点,极具有限中富含无限的艺术效果。这就为集中进行审美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审美想象是审美反映的枢纽,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巧妙联系同一作者的类似作品去强化感受,适当用某作家的作品来补充另一作家的作品,自觉而自然地融入自身的见闻感受,甚至是跨时空的、跳跃性地重组积累的意象以帮助学生探幽发微,形神兼备地领会作品的意象及深层意蕴。随着审美想象的丰富,学生在学习中潜在的创造思维逐渐上升到意识表层,加之审美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对作品的再创造,这就使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培养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成为水到渠成的一步。三、高三阶段重点培养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

随着知识面的拓宽和基础的扎实,高三学生的思维具有了充分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内省性,其辩证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日趋成熟,智能发展上出体现出渐次向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为主的方向。而且,在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想象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对作品的深入认识达到了审美理解,逐步能从美学的意义上去体味和认识作品。学生作为鉴赏的主体越来越需要把握作品的精髓、需要赋予对象以不落俗套的内涵。如果缺乏一种深层的抽象思考的自觉性,就无法满足这一需要。换言之,没有学生理性思维的注入,作品还只是独立于学生以外的事物,对作品的理解和诠释便无从实现。学生越来越呼唤评价性阅读。

还应看到,高三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后阶段,发展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教学的终点目标。大纲规定的各项任务要在高三结束时最终完成。而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不但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还有利于弥补高一、高二阅读教学的不足,使学生无论是升学深造,还是就业,都能具备必要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独立评价事物的能力去满足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需要。高三的教材三分之二是文学作品,其他以文学评论、论文为主,要在高二的基础上着重培养研讨、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较高层次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材的特征和任务非常适宜突出理性思维及创造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的农村中学教育刍议 篇12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中学,日常教育

普通初中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普通初中课程改革相比, 这次课程改革的力度较大, 人们原来熟悉的一些课程内容、目标和实施方式都受到了挑战和冲击,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 从某种意义上说,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新课改的成败。

一、农村课程改革的现状

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生源丰富、设施落后、经济困难、师资紧缺、信息闭塞等现象, 给课改带来了很多困难。课程改提出的一些新的学习方式 (研究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都需要大量学习资源, 而农村学校在资源信息方面严重缺乏。虽然我校是镇上的中学, 但学校图书不上万册, 而且, 网络资源的收集非常有限, 学校实施仪器、制作多媒体的课件资源和设施、文体器材、师生生活设施都严重不足, 教师面对多方面的压力和困惑, 教学手段还是基本的“三个一” (一本书、一支粉笔和教师的一张嘴) 。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 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笔者担任过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 按照新课改要求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师只是“引导者”, 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努力创设情境, 如讲故事、演课本剧等。在初一语文上册《母亲》一文的教学中, 我用阎维文演唱的歌曲《母亲》导入;教学《湖心亭看雪》一课, 展示雪景图片导入正课, 活跃了课堂气氛, 但课后提问起来学生对具体知识的掌握仍然不牢。“自主、合作、探究”没有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究其原因:

1.过多地使用外在动力, 徒劳无功。

农村中学生虽然接受了小学阶段六年的文化课教育, 但受到农村整体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影响, 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识不高, 农村部分家长认为学习的作用不大, 这就使得学生和家长都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放松, 造成学生知识的严重不足, 所以农村学生的文化底子远远不如城里学生, 这样仍然一味按照新课改要求教课, 就会时时陷入事倍功半的境地, 虽然提倡素质教育, 分数不再是衡量学生知识水平的唯一依据。但学校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仍然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家长、社会是否认可教师也仅看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 这样我们为了考试、为了考核、为了职称, 仅仅在想办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而在教学上只能走“老路” (死记硬背) 。

2.过多地鼓励与赞扬, 适得其反。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按照课改要求, 要用到“真不错、太棒了、很好、真聪明”等语, 当然这样是把学生个体的发展放在首位, 尽力培养学生的信心, 尽量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但过多地滥用鼓励和赞扬, 只会使学生盲目、麻木, 失去激励作用。

过多的讨论与交流流于形式。诚然, 讨论与交流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 有利于学生接受多方面的信息。进行知识的重组与建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有效的小组讨论与交流必须经历“独立思考—组织语言—口头表达”这样一个过程, 这就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在课堂上常见的是教师一声令下“开始讨论”, 学生便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这样不加思考的讨论、交流非但不能对学生有所帮助, 反而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在这种情况下, 农村学校的教师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 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厌倦情绪, 身边的一些教师不愿钻研教材, 上课“临渴挖井”, 多年重复教案, 勉强应付教学。这样, 教学质量肯定不高。

二、如何在农村学校更好地开展课程改革

虽然目前课改在农村学校教学中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但我们必须在困境中求发展。开展课程改革要基于“校本”理念, 从学校实际出发, 发掘学校的种种潜力, 将学校已有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农村学校进行课程改革也有许多优势, 教师不再死教教材, 可进行创造性劳动。将教育教学与农村实际生活和环境结合在一起, 让学校的活力得到彻底释放。

1.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农村学校较城里学校有很多优势。没有高楼大厦, 少有车辆穿梭。一出校门, 只要细心观察, 就会有无尽的可用于教学的素材, 语文课上, 教师多次带领学生走进自然, 感受自然, 冬去春来, 教师通过春游、踏青等方式开办诗歌朗诵会和神话故事会 (笔者所在学校位于莲花山下, 山上有青烟寺, 周围是农家院落) 。学生表现异常活跃, 在平时的教学中, 结合农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结构, 创设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 鼓励他们深入生活, 贴近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农村学生成长中经历最多的是田间地头、乡村院落、五谷杂粮、六蓄牲畜。让他们把这些熟悉的, 甚至是特别亲切的、感兴趣的东西带进语文, 让这些东西走进学生的日记, 走进学生的作文, 既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此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 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2.适当进行“挫折”教育。

这里的“挫折”并非是让学生承受失败, 而指我们应当适当给学生设难, 让学生感受到一定的“挫折” (这时教师有必要适时给予鼓励与赞扬) , 从而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战胜“失败”, 获得成功体验, 有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 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新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改革.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高校足球训练教学研究下一篇:国有企业绩效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