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思(精选5篇)
艺术哲思 篇1
中国是否存在真正的悲剧?中国文学史上不仅有悲剧, 且源远流长。那些否定中国无真正悲剧的人, 只看到了中国悲剧的特殊性——与西方悲剧理论存在相异的地方, 而没有看到中国悲剧的一般性——与西方悲剧在实质上的相似性。
对文学艺术的哲思, 我们要根据作家对生活的理解和审美的基本观点来决定。但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会形成固定的心理定势, 即集体无意识, 因此创作者受此影响, 使中国悲剧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作为一种物化形态的艺术作品的民族化和民族审美的内在联系。这就在内在因素方面造成了中国悲剧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中国悲剧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中国式的悲剧往往带有一个团圆的结局。和西方悲剧“大流血”式的结局大为不同, 这与我们民族的特点有着深刻的联系。
首先, 从我们的民族审美心理上看, 中国的民族心理是在儒文化长期熏陶之下形成的自己的独特模式。中国的传统文艺以和谐美为最高价值, 美是和谐, 和谐才有美,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艺术创作必须符合和谐美的原则。
团圆的结构不是判断是否是悲剧的决定因素, 它不妨碍中国文学中悲剧的存在。例如, 元代著名的悲剧《窦娥冤》, 前三折在艺术定义上是符合西方的悲剧理论的。写到这里如果按西方的观点就可以结束了, 是以一个“流血”的结局作结。但如此结尾不符合民众的审美习惯, 不会被人们接受, 于是作者就不得不重新去审视, 在一定程度上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 又加上了一个第四折——一个浪漫的结局。窦娥临死所发的毒誓得以实现, 自己的冤案也被父亲昭雪。这就符合了我们心里所存在的带有二元抽象的隐形文化。
其次, 是中国民族情感方式的制约, 这是民族心理的自我意识, 更多的情况下是指一种情绪的发泄。中华民族的情感往往表现得含蓄有致, 有较强的分寸感, 当情感走到极端的时候我们往往用另一种性质的情感来冲淡它。例如:当悲剧是以“死”告终时, 我们往往会通过另一种方式使他“复活”来冲淡“死”所造成的悲寂;坏人得势时我们可以用他最后受到某种打击一蹶不振, 或者他的“死”来冲淡我们心中的忿忿不平;好人失势被贬我们可以以此作为他以后发达的跳板, 让人们的情感得到弥补。其实这都是在一定程度说是我们的民族普遍的反恶趋善的观众心理。
再次, 是中国人的族体心理特点。中国的文化受到了儒、道、佛三家的影响最深。儒家教给我们“中庸”之道;道家教给我们“物极必反”“正反相生”;佛家灌输的是“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而这几种影响使我们的民族心理向着乐观主义的方向发展。这种民族性格随着意识深深地印在了中国的悲剧之中, 这也就不免使我们的悲剧有一定的乐观因素在里面。中国的悲剧其中所包含的“祸患与灾难”总是暂时的, 正义总会战胜邪恶, 生活最终要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中国的悲剧是有套路可寻的, 大致为:第一回合写悲苦, 符合悲剧理论, 主要表现悲剧主人公被恶势力打压或者是毁灭。让人们看了以后心理上产生恐惧和怜悯。第二回合则陡然一转恶势力被铲除, 悲剧主人公在一定程度上复活。
中国式的悲剧具有浪漫性的同时, 还有悲剧的一般性。鲁迅先生曾经就悲剧下过定义: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我们在悲剧中看到那些我们敬重的不幸者, 他把自己的生平当作一连串的痛苦来回忆时, 他已把自己的痛苦作为整个痛苦的一个特例, 通过最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 去让我们深深地体味那种苦痛。被称为“乐府双璧”的《孔雀东南飞》就符合这一逻辑。文中把最有价值的东西——崇高的爱情毁灭了给我们看。焦仲卿、刘兰芝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的封建礼教的压迫, 宁死不屈, 双双殉情, 让我们深切地体味到自己的爱情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他们也曾试图去追求认识自己的命运, 揭示生存的秘密是痛苦的欲望和冲动。仅仅是为了追求他们自己的婚姻, 却丧失了两条性命。悲剧在很大的程度上其实是一种心态的悲剧。中国的悲剧也是符合这一点的。悲剧被称为悲剧实质上是人们的欲求不满, 通过不满来宣泄自己的情感。《离骚》中屈原的情绪本身并没有被宣泄, 因为屈原的心理欲求并没有得到满足, 相对于怜悯与恐惧两种情绪所产生的只是屈原的心态悲剧, 透过文章我们可以隐约地看到他已经发展为一种自恋的状态:众人皆醉我独醒, 举世皆浊我独清。从屈原的悲剧可窥中国的悲剧:当我们不拘泥于艺术样式本身, 去着眼于艺术样式的审美心理特质时, 中国的悲剧是抒情主体的心态悲剧。在一定程度上, 悲剧主人公是可怜而又可怕的, 能同时激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
由此可见, 中国的悲剧具有二重性——既具有对艺术悲剧的叛逆, 又有对严格悲剧的遵循。中国式悲剧和西方悲剧具有不同的模式, 但探究其真谛却拥有一个共同的艺术目标。每部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民族, 有自己依存的特殊环境和特殊的历史。虽然艺术和艺术的创造方式与民族性密切相关, 但同时世界又是一个整体。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 心灵的内质上是相同的, 这些造就了中国悲剧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摘要:长期以来受西方理论影响, 部分学者质疑中国是否真正存在悲剧。本文从悲剧的特殊性和一般性两个层面对中国悲剧进行哲学思考, 说明在中国文学艺术中, 悲剧的存在历史悠久。
关键词:中国悲剧,特殊性,一般性,哲思
参考文献
[1] (瑞士) 荣格, 王艾 (译) , 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M].载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Z].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2]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
[3]鲁迅.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源于观察——阿里卡的艺术哲思 篇2
确立明确有意义的艺术思想体系这是每一个艺术家终身所不懈追求的,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明确的绘画意义和艺术思想, 绘画艺术道路之中充满了太多的荆棘, 阿里卡有着十分明确的排除困难的办法, 不停的通过写生来发现来源于自然生活之中的美。谈到写生, 阿里卡十分推崇委拉斯贵兹, 他是首批开始重视直接写生来完成作品的艺术家之一, 阿里卡敏锐的感受到, 委拉斯贵兹的油画给人的印象是单纯的描摹自然, 却又难以用言语表明这单纯性背后那被单纯的表象所蒙蔽的内在实质, 在他之前的杰出艺术家天才们, 将古典写实发挥到了极致, 如油画之父扬·凡·艾克最为著名的作品《乔凡尼·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画面之中最下方那只最不起眼的小狗身上的毛发, 在大师的笔下分毫毕现, 这一开创性的手法也影响了之后的一大批天才的追随, 而恰巧的是委拉斯贵兹也有一副作品之中有对于一只小狗的描绘, 画面之中的小狗毛发被飘逸灵动的笔触所代替, 不再是以往对于毛发描绘刻板的分毫毕现, 比起之前, 飘逸的笔触所带来的画面效果使小狗更加生动可爱, 阿里卡发现到, 委拉斯贵兹加强了笔触在绘画之中的运用, 通过直接写生的方式, 打破了以往对于绘画艺术作品严格的构图, 恢弘庞大的主题, 步骤明确的技法和视觉的“伪三维”效果, 这一实际上反幻觉的大胆革新, 加强了某些可视的因素, 逐步将“伪三维”这种幻觉论打破, 使画面更加灵动。在阿里卡的绘画作品中直接写生的方式, 不再依靠以往的“被动观察”的经验, 直视对象的魄力, 艺术语言和方式方法被大大拓展。
阿里卡对于周围的事物有一种挖掘深沉内涵的态度, 这也是一个艺术大师所应该具备的特征, 善于从生活的平凡事物中发现美的内涵。在如何对这些平凡事物进行观察描绘方面阿里卡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他认为以往绘画过程中对于描绘对象的观察更多的来源于“被动观察”的方式, 即在表现对象的时候, 更多内容来源于以往绘画经验的积累和机械式的描摹, 更多的艺术作品并非来自观察而是想象, 实质上眼睛的观察内容被抛弃了一部分, 这一点从艺术史上的很多大师作品中有所论, 阿里卡提出“主动观察”的方式来对待所看到的事物, 他指出我们在往往经历了一段时期的素描训练之后掌握了理性扎实的技法基础, 容易将经验的东西加入到绘画之中, 产生机械化的模式感, 从而忽略了真正去观察事物的本能反应, 我们在醉心于精湛的技法和完美的画面效果时忽略了我们绘画的初衷目的。阿里卡提出在绘画的过程之中抛弃绘画以往的经验, 描绘自己感兴趣的对象, 只画观察的东西, 不考虑必须要画什么而不能画什么, 不再刻板僵硬的对待描绘的事物, 这样的艺术作品是充满生气活力, 如他所说:“在画一个脑袋时获得知识, 去画另一个脑袋时确是没用的, 源于观察的方式就是永无止境的重新开始”。
阿里卡十分重视绘画技巧却又神奇般的将各种技法消解. 阿里卡进入写实绘画并不单纯的迷恋技法, 而是赋予了写实绘画新的内涵与意义, 强调了绘画是一种有序的能量在巧妙的安排, 不同以往对于绘画只是以某种有序的组合起来的“形式和色彩的平面”的片面解释, 阿里卡更强调了绘画之中的“气”的本质运用。尤其是在照相机发明之后, 对于写实绘画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它从客观上取代了绘画的一部分功能, 对于绘画是一个消极负面的印象。源于观察的绘画方式就是在深层次上打破写实绘画的功能性传统, 照相机虽然具备了抓住瞬间场面的记忆功能, 但这只是一次拷贝, 拷贝了一些影像元素并“准确”的记录了下来, 照片与绘画虽同为二维平面, 但照片的记录始终缺乏一种对于场景内在生命力的呈现, 让人感受不到描述对象那鲜活的生命气息, 只是呆板的呈现了一些元素而已。阿里卡正是基于这一点将以往写实绘画过分强调与照片相似的泥潭之中脱离, 直面描绘对象, 抛弃以往的经验式的被动观察方式与源自记忆技巧的绘画刻板模式, 只描绘吸引自己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对象, 只画自己观察到的一切, 记录下那一瞬间场景的颤动。
阿里卡在作画时十分注重观察现实对象的时机掌握, 在确定被吸引的主题之后, 只运用几种基本的颜色在画布上薄涂并且必须确保在一天之内画完, 绝不会拖到第二天, 契合了源于观察的绘画方式“主动的看”, 抓住物象鲜活的一瞬间, 如果过度的拖延绘画时间, 观察到的东西会越来越来多, 或许会越来越“准确”, 但丧失的确是画面动人的瞬间。阿里卡受到过古典绘画的影响, 却又不再像古典绘画一样再现客观世界, 对他而言绘画的作用是揭示出什么, 而不是像图像一般画出了可见的世界, 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 只关注其中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就会被忽略, 如图像的精巧完美就会造成绘画所揭示出来的本质内容, 而过于纯绘画符号又会失去图像所带给人的审美享受。阿里卡在绘画中将绘画符号性的揭示意义隐藏于写实的图像表象之下, 让人在感受到飘逸灵动的自然纯真效果, 只采用固有色的色彩运用坚实朴实, 整体的散发出浓浓的艺术气息, 正如他所说“艺术什么也不是, 艺术是一股气息”。
摘要:源于观察, 这是当代艺术大师阿里卡的艺术哲思, 在当代艺术大行其道, 各种艺术形式百家争鸣的当代, 阿里卡始终保持着自身特立独行的艺术思考与艺术家应有的独特品格, 以独到的艺术眼光揭示这个世界本然的面目, 在看似写实绘画走向尽头的路上, 为我们拓展一条新的无限延伸的道路。
关键词:源于观察,写实绘画,艺术哲思
参考文献
[1]《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希.
[2]《具象表现绘画文选》许江焦小健.
[3]《大师的手稿—探索现当代素描肖像》孙建平康泓.
当代公共行政研究困境之哲思 篇3
关键词:困境,利益博弈,哲学思考
“我认为任何一门实用学科,在没有必要了解它时,不会有人去研究它。”这是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于1887年发表的《行政之研究》开篇之语,而《行政之研究》也像钥匙一样打开了公共行政学这个潘多拉魔盒。公共行政学似乎自产生之日起就危机重重,其合法地位一直受到质疑[1]。
1 当代公共行政研究困境之分析
自公共行政学在被确定为是一门独立学科之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整个学界尚未就公共行政学之本质形成统一认识。一些学者争辩说,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公共行政学科,因为公共行政研究涵盖了包括政治科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以及商业管理在内的一系列其它学科。[2]这些学者的观点虽有偏颇,但他们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说明了目前公共行政学的困境所在:公共行政学自创立至今依然没有一套公共行政学自身独立的、科学的、严谨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什么是公共行政、怎么样去界定公共行政与私人行政的区别、公共行政的研究主体是什么、公共行政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怎样去研究公共行政,这些都是还有待商榷的问题。至今学界还在辩论公共行政中的“公共”一词到底意味着什么,有学者声称只有先了解了什么是“公共”才能开始去考虑如何研究这门学科的问题,亦有学者提出丢弃“公共行政”中的“公共”,以期用“民主”来取代“公共”,并且提出了自己一整套的关于“民主行政”的理论。
这样一系列困惑的根源源于既有研究对“公共行政”的片面认识。在以往的研究中,学界都无意或者有意识的回避了对“公共行政”的本质认识,过多的从既有的学术规范要求出发,以期套用既有的学术规范格式,从而建立为“公共行政”研究领域之外其它学科的认可与接受的学科地位。由此,目前“公共行政”研究的根本困惑就在于单纯的模仿或借鉴其它成熟的学科体系,把一些相关内容进行转换,于是就形成了与其它成熟学科一样,看起来并不另类的,有着自己独立的、科学的、严谨的、完整的学科了。不幸的事实是,“公共行政”依然还在面对着与管理学、社会学等等学科的复杂联系。其原因在于,没有对“公共行政”研究的本质进行深入而全面的探讨,即便标志自己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的“新公共管理理论”(NPM)也不可避免的忽视或有意回避了这样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当忽视了对一门学科的本质进行认识或探讨时,“公共行政”则永远只是一只在学术海洋上没有指南针而到处乱窜的船只而已。当然,不能将这种情况的产生简单归结为研究人员忽视或有意回避这样一个问题的现实存在,而是因为这样一种情况的现实存在实际是由于公共行政学的应用性学科的学科定位,及公共行政的自身特点而决定的。
作为应用性学科,“公共行政”在日常的研究实践中采取“拿来主义”,直接或有所取舍地将其它学科中已有的知识或理念运用到研究实践中去。这一点类似于社会学,尽管社会学的定位并不是应用性学科,而社会学却可以说是社会科学领域中运用拿来主义的成功典范,它成功的将几乎所有社会科学领域内除它自身之外,甚至自然科学领域内的所有学科理念与知识运用在自己的研究实践当中,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学科分支:社会心理学、社会统计学、社会教育学等等。必须承认社会科学领域的其它学科,诸如政治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等,于“公共行政”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来说有着极大的学习和借鉴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诸如政治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这样的社会科学,很多时候它们中存在着纯粹为了获取某些知识而从事的研究实践,而这些研究实践并不与公众的切身利益有着任何利害关系。然而作为公共行政学来说,它与其它学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公共行政产生的任何一个行为都会对公众的切身利益产生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 公共行政研究本质之分析
美国学者吉瑞赛特尖锐的指出,在威尔逊那里,公共行政研究不过是“一个可以用来纠正政治上的弊端和建立一个富于效率而且反应敏锐的政府手段。”[3]幸运的是,弗雷德里克·莫什尔(Frederick Mosher)在其《Democracy and the Public Servic,2nd ed》中指出:公共行政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确保公共行政管理者能够代表并回应民众利益。[4]尽管弗雷德里克·莫什尔已经注意到“利益”这一公共行政研究中关键核心词,并明确了确保公共行政管理者能够代表并回应民众利益是公共行政面临的核心问题,但其仍仅将其停留在“核心问题”上,而未将其升华到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本质这一层次上。虽然标志自己为不同于以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为标志的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学派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学派,将“利益”上升到公共行政之精髓这一理论高度上来:“公共行政研究之精髓就在于此。就公共行政而言,最重要并最具有价值的就是我们为公民服务以增进共同的利益。”[5]但其仍狭隘于“增进共同的利益”,有过分于“求同”而忽视了“存异”问题,并且最终仍不可避免的在其理论当中片面的谈论其是如何成功的将市场机制引进“政府行政”当中去,如何将一级政府机构变相成为一个服务公司,由此可以看出其仍未将“利益”上升为公共行政研究之本质层次上来。
利益才应该是公共行政研究本质上的研究对象,而公共行政研究的根本目标则应在于确立如何通过有效的公共行政手段实现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和谐,以促进社会和谐存在及社会和谐发展,并最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崇高目标。和谐社会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党代会上提出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伟大理论创举,并在其十七大的报告中充分阐述了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6]很显然,中国共产党的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为公共行政研究打开了一扇门,而这扇门也为公共行政研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理念领域———和谐社会理念,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就是“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而这正是被认为并奉行的公共行政研究之最为根本也最为崇高的目标。以往的将公共行政定位于政府行政行为,而忽视了公众行政行为这一现实存在。既有研究片面的认为公众只有参与到具体的公共事务管理当中来的活动/行为才能将之称为公共行政行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6]有鉴于中共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思路,站在一个更高的哲学角度来看待公众的私人行为时,公共行政行为其实无处不在,任何一个公众的私人行为都是公共行政行为。正如沃尔多(Dwight Waldo)所指出的:“在美国———并且我相信在更广阔的地方———出现一种离开公共和私人严格区别,并走向两者的模糊和混合运动。”[8]因为社会本就是一个有机体,所有的事物都是相对存在并相互联系的。而非像某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随着政府越来越领带于第三部门达成自己的目标,公共行政之边界更加模糊。[4]真的是公共行政边界越来越模糊了吗?非也,而是既有研究固守于这样一个理念:帕克·帕尔默(Parker Palmer)说到“这个词(公共———笔者注)本应成为联系不同人的纽带,但是,为什么只具有如此狭隘的政治含义呢?答案在于,在我们社会的政治思想中流行这样一种假设,即只有通过政府的程序才能创造出公共,只有通过立法机构才能使多数人的意志全而为一”。而公共行政作为的根本及崇高的目标是通过公共行政手段实现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和谐,以促进社会和谐存在和社会和谐发展,并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崇高目标。
既有研究中也有片面认为“公共行政的存在是为了执行法律。”[10]“当立法机关通过一项法律由执行机关签署时,这项法律并不能自行执行。这正是立法机关授权给行政管理者的任务,并且这是一种权威的链条,由那些通过选举的人流向公共管理者,这就舍不得公共行政明确地是公共的。对这些法律踏实的执行是对公共管理者的最高要求和行政责任制核心。”[10]事实上公众的私人行为一直是遵循于“道德”这一高于法律与行政法规的行为准则,任何的法律与行政法规都必须服务从于“道德”,即便是宪法,因为任何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都是将流行于公众社会当中的道德准则进行总结后,将其中的被占绝大多数公众所接受的道德行为准则通过公权力将其上升为全民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层次上来。法律于普通公众来说其实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反而道德在时刻影响并约束着公众的各种行为。本文认为公共行政最根本的目标与最崇高的目标在于构建和谐社会,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或者基本要求就是提高公众的道德素质。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时,发现公众的私人行为已然超然于公共行政的目标。
呼吁公众积极参与到各项公共事务管理当中,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公共行政对广大民众的利益诉求做出回应,进而保证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公正性及合法性。当深入分析这一观点后,其不足之处便会显现。既有现实是:绝对的公共性、公正性及合法性在人类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或社会形态当中都是不存在的,所谓的公共性、公正性及合法性只是相对于公众中的多数来说的,有时候甚至只是少数,而其前提则是以牺牲其它公众关于公共性、公正性及合法性的价值观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不论其社会意识形态如何,只要存在利益,就不存在绝对的公共性、公正性及合法性,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3 公共行政研究中的利益集团
本文所阐述的利益集团有别于政治学与社会学概念中的阶级。“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12]“阶级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相对于原始社会说的。”[12]阶级因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并存在,其也最终将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而走向消亡。而且阶级一般是指“社会垂直分化产生的各社会地位层次以及分处于这些地位层次上的人群。”[14]因此“垂直分化性”是阶级的一个主要特性,而利益集团却不存在或者并不明显存在这样一种“垂直分化性”,或者说利益集团是“超阶级性”的一个社会阶层,只要拥有共同利益。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而利益集团则不属于历史范畴。自地球上出现生命体开始就存在利益问题———只要存在需求就存在利益,且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利益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已不在局限于生理需求这样一个入门的层次上。此外,阶级在特定历史范畴内是一个具有时间效应和稳定性的特殊群体,并不或较少牵涉到公众的切身利益。
而公共行政研究视角下的利益集团无论从历史范畴、时间效应还是稳定性来看都不能将之于阶级等同,这主要是由于公众所处的具体情境、具体利益及个体视角不同而导致的。当一个公众有某种利益诉求时,他/她会竭尽全力的寻求具有相同利益诉求的个体或者群体,个体的公众以期通过拥有共同利益价值观的利益集团对立法机构的立法权或行政机构的行政裁量权进行影响,从而使自身利益诉求得以实现。或凌驾于他人利益诉求之上,以牺牲他人合理利益诉求为代价。然而,当一个公众所处的具体情境发生变化或者其视角发生变化时,其个人利益诉求也就相应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并不与其之前的利益诉求实现与否存在必然联系,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利益诉求人会从之前某种利益诉求的支持者变为坚决的反对者,从而从一个诉求极端走各另一个诉求极端。
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哲学角度来看待公共行政学这一应用性极强,且与公众切身利益关系如此紧密的学科,将其作为学界的一个特殊矛盾来处理,而不是将其局限于与已经成熟的其它学科相比较,并以此来判断自己是否是够资格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严谨的、完整的学科。目前应该将公共行政研究放在如何更有效借助于公共行政手段实现社会和谐存在与社会和谐发展,将这个特殊矛盾的主要方面放在主要位置上来进行考量;而将其它的诸如:公共行政学科到底该怎么样成为一门科学的、严谨的独立学科,在公共行政研究的实践中过程究竟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等问题置于这个特殊矛盾的次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刘亚平.公共行政中的对策研究:批判与反思[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2):71.
[2]戴维.H.罗森布鲁姆,罗伯特.S.克拉夫丘克,德博拉.戈德曼.罗森布鲁姆.张福成译.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颜昌武,刘亚平.公共行政学的逻辑困境及其化解[J].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6):921-927.
[4][9]Frederick Mosher.Democracy and the Public Servic,2nd ed[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
[5]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丁煌译.新公共管理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7]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1.2).
[8]Dwight Waldo.The Enterpris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A Summary View[M].Novato,Calif.:Chanlder and Sharp,1980:164.
[10][11]詹姆士.W.费什尔,唐纳德.F.凯特.陈振明等,译.行政过程的政治——公共行政学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2][13]王邦佐,孙关宏,王沪宁等主编.新政治学概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哲思 篇4
关键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
一、当前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状况
当代大学生主要成长在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到逐步完善的特殊时期,而市场经济主要是体现市场主体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的经济体制,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旧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规范与此已不适应,而新的道德伦理体系还未完全形成,道德伦理教育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大学生身在有“半个社会”之称的高等学校又极易受到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西方自由化思潮的影响,于是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想、道德行为呈现出多元化、实用化和功利化的倾向。同时,当今的大学生生活在知识和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有较强的自由、公平、民主意识、求实精神和批判、超越精神,他们思想活跃,精神文化需求旺盛。而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当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就业形势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接受各种信息的机会不断增多,接受渠道和方式更加多样和复杂;另一方面,他们又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虽然具有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但也容易受西方文化、劣质观念等的冲击和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在这样一个思想的成长与碰撞时期,他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困惑、冲突与失范现象。可以说当代部分大学生思想呈现出多元,自我、自由、独立意识强,但自立能力又相当欠缺的现象。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伦理讲求利益导向、公平竞争、效益优先原则;而社会领域的道德伦理要求奉献精神、利他主义。两个适用领域不同的伦理原则的价值矛盾,使学生在道德理想与现实价值选择时产生困惑和冲突。如果将市场经济伦理原则无限制地扩展到社会领域的道德伦理中,就产生了大学生道德价值追求的误区和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的冲突与失范。在身边充斥着浮躁和功利的时候,就极易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影响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般都是以传统的正面灌输教育方式为主,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往往也在思想观念方面采用“禁”的教育方式,不让学生接触,使其处于隔离和封闭状态,但当今网络的普及、信息飞速传播和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及学分制的推行,校园环境正处于半开放或开放状态,单一的思想教条很难使学生信服,一味的正面灌输教育效果明显下降。网络在生活中的不断深入,全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文化、道德伦理、观念意识对当今的大学生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比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还要大。因此,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教育方式就常换常新。因此,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凸显期,如何紧紧地把握住时代的主题,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二、加强辅导员的自身建设,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生的理想信仰、行为方式等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保证大学生政治方向的作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体现我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正确政治方向领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具体指示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又同各种不良思想和错误行为作斗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重要内容。其工作目的是使大学生具有鲜明而坚定的正确政治方向,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仰,具有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精神追求,能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诚实守信,互助友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于是,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主要践行者的辅导员,既要担当服务角色又要充当管理角色;既要是校园氛围的营造者又要是校务沟通的中间人;既要是危机处理的急先锋又要是学生发展的好专家。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辅导员的作用,那就是:辅导员要为学生的不断发展提供教育、管理和服务。为了能使辅导员一直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我们就必须确立双赢的理念来实现我们的工作目标:即实现学生与辅导员自身的共同发展。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辅导员要给学生以发展性辅导;二是指辅导员自身也要发展,并要与学生的成长、成才形成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
首先,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以培养自律躬行、行为世范的人格魅力。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所必备的保证。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如前辈所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手段都无法掩饰的一种教育力量,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人格形象是学生的人生榜样和人格示范,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都将会产生重要的熏陶作用。辅导员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其又是一项琐碎而又艰辛的工作,涉及到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既要完成例行工作,又要及时处理好突发事件。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学校各项工作的大局。作为辅导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来对待,用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来激励自己,心里要装着学生,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到有的放矢,把握大局,保证和维护学校的安定团结。辅导员直接面对学生开展工作,其政治立场、道德水准、职业精神、治学态度、行为方式、生活观念等,都更容易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效果。“身教重于言传”,辅导员只有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努力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优良作风,我们的思想教育才有战斗力,我们的话才有说服力;只有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大学生,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应有成效。
其次,要加强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相关专业知识水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践行者,辅导员自身首先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深入学习当今教育形势和环境的变化,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热点、难点,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具有“生命力”。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与哲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专业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知识补充。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决不能仅仅把眼光局限在自己所学的专业,还应不断扩大知识面,广泛学习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经常阅读人文科学经典著作,以此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平台,举办和参加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讲座等,积极开展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此外,还应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搞一些应用研究课题,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只有提升自身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水平,才能更有效地用科学的理论教育、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想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讲究工作方法与管理艺术,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无论做任何工作,都要讲究方式和方法,方式正确,方法得当,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尤为如此。辅导员应善于以情感为桥梁进行沟通,付出具有正面效应的积极情感,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对学生的了解、关怀、信任和包容为核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关爱是一种积极情感,以正确的教育观为主导,把自己的关爱凝聚成教育学生的实际行为,以此去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进而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当下,“80后”和“90后”正逐步进入大学校园,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此,当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辅导员要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下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现象,以增强大学生认识和辨别事物的能力、自我抵抗诱惑的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学习意识和反思能力等,还要教会他们善于和虚心向别人学习的能力,以此来提升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因此,辅导员作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应立足当下实际,转变工作方式和方法,从一维的管理型向多维的管理引导服务型转变,学生工作必须立足每个学生的实际,尊重、关心、教育和引导好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对学生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和自强不息的意识与能力,做到发出情感中的教育,收获教育中的情感。辅导员的角色更多的应是引导者,包括对学生个体和群体所进行的人格引导、人际交往引导、学习生活引导、社会实践和持续发展的引导等。要尊重、关心他们,理解、包容他们,信任和接纳他们,逐渐构建一种体现关爱和公正精神的教育正向局面。现今大学生独生子女的比例不断扩大,大多是娇生惯养,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进入大学后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公共生活环境不适应、孤独感和空虚感增强、学习方法转变不过来、人际关系不顺畅等等,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不是很强,这就需要辅导员独具慧眼,及时发现这些现象,并及时给予正确引导。
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中常会出现琐碎事务繁多,辅导员无力做太细致的工作的情况,就容易出现辅导员工作不到位,方法不得当,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等情况,从而导致集体与个体建设都跟不上,进而形成思想政治工作恶性循环。因此,辅导员要主动摆脱各种繁杂事务,要“抓大放小”,要抓住大学生教育中思想政治工作这条主线,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缩小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主动关心、亲近学生,要与他们交心谈心,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最后,要经常深入学生生活圈子,做实际调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他们确立行为目标,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设活动情境,体验生活情趣,以此达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交融。因此,努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法,树立在引导和服务的不自觉过程中实现教育目的的理念,有利于全面推进“以人为本”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对小学生作文评语智慧的哲思 篇5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评语像裁判式的生硬、刻板、冷冰冰的,如语句不通顺,条理不清楚,中心不明确,等等,挫伤了孩子的写作积极性。或空洞、含糊,如文章很生动、内容具体、想象丰富等,使学生如堕云雾之中,觉得作文很抽象,产生一种恐惧心理,认为作文是一件很难的事、很苦的事。只有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评语中教师作为说教者的形象,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耐心的心灵交流,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赏识性的评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语文标准》中,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按照这一要求,相应的作文评语可作如下表述:(一)对程度较差的同学的鼓励。“心里想说什么,你就写什么,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办得到!”“老师觉得,这一次作文比上一次作文写得好多了!”(二)对程度较好的同学的赞扬。“我想,在你的心中一定有一汪清澈的池水,一群活泼的小鱼。你的文章就像那池水和小鱼一样可爱。”“我觉得你家乡的那条小河太美了,我脑海中时不时浮现小河的影子。”实践证明,在写作初始阶段,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语,少一些批评、指点,多一些鼓励、赞扬,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肯定性的评价,凸显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生得到肯定后,心智模式就会得到调适,不但会改变对评语的态度,而且对作文的态度会有显著的变化。许多学生以往对老师的评语根本不看,或者只粗略地看一眼。我曾作过对比,在一次作文中,我随机在几个同学的作文本上写一个大大的“棒!”“好!”,或画上一个大大的大拇指,或写上:“你的想法跟老师的一样!”学生拿到作文本子后眉飞色舞、逐个相告。那长长的惊叹号就像一根通向知识殿堂的绳索引导学生前进。不看老师的评语的现象不见了,学生开始喜欢老师的评语了,写作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兴趣,作文就成了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学生说:现在老师很喜欢我的作文,我也很喜欢写作文了。
学生的作文反映了学生的童心、童趣、童真。学生每次作文都是他们创造性的劳动,他们都期待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所以在作文评语中要多写赏识性、肯定性的评语。
二、商榷式的评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小学生写作文只是初学初练,他们的作文多半是半成品,缺点、毛病自然很多,这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能用文学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如果用一种商榷式的评语,他们更易于接受。学生也是有思维的人,他们有成人意识、人格尊严,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读了评语后,觉得老师在和自己商量,会油然而生对自身的价值的认识。(一)字迹潦草。“其实,你的文章写得很不错,可老师却花了很大的劲才看出来。下次把字写好一些,行不行?”(二)行款、标点的问题。“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看看课本上的文章,你就知道应该怎么安排题目和段落文字了。”“……顺便说一声,每一行的开头不能随便打标点的(引号、括号等除外)。”(三)不爱修改。“文章写完后,自己读几遍,再让同学们看一看,一定会找到很多修改的地方,文章也会越改越好。”“这个词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这句话太长了,用标点把它分开行吗?”“你说对吗?你再去看看还会看到些什么?”等。这样学生就有写作的热情,会畅所欲言。
商榷式的评语既能充分发挥教师评语的作用,又能带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对学生的作文或思想行为提出建议,让学生自觉地根据老师的指导修改作文,调整自己的言行,收到显著的效果。同时,能增加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三、情感式的评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作文评语的接受对象是学生,学生能否和乐于接受并受到启示,是检验教师评语写得是否合格的尺度。学生的年龄、心理、性别、经历不同,写出的文章也会风格各异,这就需要教师变化各种语气,写出能让学生心服口服的评语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作文评语的指导作用。好的作文评语也该是一段短小精悍的文字,让学生有所收获,与学生有所沟通,互相理解,同时又赏心悦目,那种生硬、呆板、千篇一律、放之四海皆用的评语只能引起学生的厌倦和反感。请看作文《月亮娃娃》的评语:“周智莹小朋友真幸运,她能有个‘月亮娃娃’。她太喜爱这个娃娃了,所以对它观察得很细致。她是按这样的顺序来观察并描写的:蓝天→星星→月亮→小男孩和小女孩→可爱的小花猫。写一个静物比较容易,要把静物写得生动而又具体就不那么容易了。周智莹小朋友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她不仅写了这个静物各部分的颜色、样子,而且写出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服饰和姿态,最后写出了自己的联想,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爸爸送给自己的这份礼物的喜爱之情。”这样的评语不仅指出了所评作文的内容和写法上的特点,而且表达了对一个小女孩真挚的理解,语气是那样亲切、温和,像老师,更像妈妈。再看一段为《给姑妈的一封信》写的评语:“沈思同学在给姑妈的这封信里,记叙了家里发生的一件大事———爷爷给她找了位新奶奶。她明知道这应该是件喜事,可是自己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原因是她太爱自己的亲奶奶了。沈思同学,你不是也很敬爱爷爷吗?你不是也希望爷爷晚年幸福快乐吗?那么请你在心里给新奶奶留个位置,像爱亲奶奶那样去爱新奶奶吧!全信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得体,格式正确无误。初学写信的同学能把信写得这样好,是很不错的。”这样的评语,语气更像谈心,从写作的角度看,谈心也是一种在内容上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的方式,而且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小学生的作文真实体现了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是他们纯真心理的自然流露。老师用真实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同时老师对小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行为等问题,应及时地加以引导,通过评语,指导学生的行为。有时老师在学生作文中写下的一句情感强烈的话,甚至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如我教三年级时,有位学生作文中写他第一次洗碗,结果却因不小心摔碎了碗的事,他在作文中写道:“今后,我再也不洗碗了!”我看了之后在评语中写道:“第一次洗碗,不小心摔碎碗是正常的事,郭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的,试一试,我相信你能行!”这位学生在《记一件难忘的事》中,写真的再一次去洗碗,这一次妈妈还表扬了他。我又在评语中鼓励他把作文给妈妈看看。果然,妈妈看了之后也很有感触,特地给我打了个电话,感谢我的教育。这件事虽然很小,但对孩子幼小的心灵影响是深远的,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得到了感染。
做过班主任的作文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作文评语往往是与那些难教育的孩子进行交流的窗口,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我们都能有意外的收获。
四、激励性的评语,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文本身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因此,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很多,如命题上的创新,选材上的创新,等等,但不管是哪种途径,教师评语中的引导都是非常关键的。综合以上观点,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便可作出相应的评语。(一)提笔就写,条理不清。“其实,你应该算得上是一个会写作的孩子,只是太性急,如果作文之前先想清楚写些什么,前后怎么安排,你的文章一定会写得更好!”(二)面面俱到,多而不精。“问问自己,哪些内容最能够表明文章的中心呢?就详细写写它们吧!”(三)语言平淡,缺乏想象。“我们学过的许多文章,语言优美,想象丰富,例如《XXXX》一文就很好,我们一起去研究研究,把作文写得更好一些。”(四)生搬硬套,人云亦云。“我知道你很想写出一篇好文章,不过,照搬不是一个好办法,大胆地去写,你一定能够写出属于自己的好文章。”
当然,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话题,还值得我们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著名教育家齐佛说过,什么叫创造?我想只要有一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造。因此,我们在作文评语中,也尽力去挖掘这样的内容。只要学生作文中有一点新内容,有一点新思想,有一点新见解,老师就予以充分的肯定。如写《我的妈妈》,有位学生没有写妈妈怎样关心他学习和生活,而写了妈妈对他的严厉。我在评语中说:“妈妈的严厉与慈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母爱显得真实、充分。此文可以试投《时代小记者》。”后来此文果然发表。从此该生作文的积极性一直很高。
五年级作文《%%,我想对你说》,一位学生写道:“每当你在全班同学面前指名批评我时,你知道我心里有多难受呀!老师,请你改一改你的教育方法好吗?”我在旁边评道:“我的教育方法是欠妥当,请原谅,好吗?”这个同学看完以后还主动找我承认上课时不注意听讲的错误,并希望老师能帮助他。
我还经常写上这样的评语:“如果你有作家一样善于观察的眼睛,你简直就是小作家!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郭老师很想读你的下一篇文章!”一位著名的作家在给他小学语文老师的信中这样写道:“是您多次在我的作文评语中写下激励我不断努力的话,我至今还记得您说我会成为作家的话,是你的话让我做起了作家梦,没想到现在梦想成真了。我要感谢您的鼓励。”作文评语的魅力和功能由此可见一斑。
总之,优化作文评语,教师要转变原有的教育理念。要赏识学生的创造性劳动,不一定要求他们写得生动、形象、具体,而要从是否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的人文性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真实的体验,使他们喜欢表达,喜欢写作,觉得那是一种快乐。教师要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尊重理解学生,就学生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从而愿意敞开心灵与老师交流。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艺术哲思】推荐阅读:
读哲思有感05-08
青鸟的哲思诗歌05-26
山水哲思_小学作文08-23
哲思的句子阅读欣赏09-15
哲思社活动策划案05-26
散文美学大师的哲思人生07-10
借物说理写好哲思散文08-26
梨子做的小提琴哲思故事10-19
艺术与艺术教育07-14
艺术投资与艺术消费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