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教学法的改进(共10篇)
听说教学法的改进 篇1
一、强化学生“听”的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听”是教学的基础,而“说”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首先应培养并强化学生“听”的能力,在强化学生“听”英语的能力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加强音标、语音教学,帮助学生打好发音基础。然后,教师可以多让学生听一些英语听力,并设计一些小游戏。另外,教师强化自身的英语发音,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英语语言环境。最后,为学生推荐一些英语歌曲、故事,让学生课后听一听。
例如,在讲到苏教版牛津小学英语Do you like winter?这一教学内容时,首先教师应带领学生学习课后的单词,根据单词的音标为学生正确地示范单词的发音,并让学生准确地读出来。遇到个别发音易错的单词,教师应有耐心多为学生范读几遍。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配套的英语单词范读的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读几遍。在遇到学生易错的读音时,教师可以再为学生示范正确的读音,并讲解发音的技巧。另外,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小游戏,选出一列学生,让学生挨个读课后单词,在发现学生读音不正确或不标准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之后,教师可以为让学生拿出四种颜色的卡纸“浅绿、深绿、黄色、白色”代表四种季节,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提示,举出相应的颜色,如,“In the four season,I like spring best.”引导学生举出“浅绿色”卡片。举错的学生要到黑板上默写本课的一个英文单词。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听力,让在听力题中训练学生的听力与记忆力。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其年龄阶段听的纯正英语发音的英文歌曲,在歌曲中培养学生的听力和语感。
二、强化学生“说”的能力
“说”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而在小学英语学习中,许多学生不愿意或是怕说错就不说英语,所以,导致学生的口语能力不高。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学生“说”英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引导学生养成早读英语的习惯。(2)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英语语言情境,并加强学生的练习。(3)为学生设置英语话题,加强学生的英语交流。(4)加强角色表演中的对话交流。
例如,很多小学都有早读的习惯,但是学生往往都喜欢早读语文或其他学科,而很少有学生喜欢早读英语,因此,英语教师可以和其他学科教师商量,合理安排学生的早读时间。然后,教师应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加强学生的练习,如,教师在讲到Do you like winter?这一教学内容时,为学生讲解教学内容,在讲到“Do you like...?”“Yes,I do/No,I don’t”句型时,教师可以抽取一列学生问第一个:“Do you like winter?”学生回答:“Yes,I do”后,让学生问下一个学生:“Do you like...?”如果学生回答:“No,I don’t”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之后再加上一句:“I like...”接着继续问下一个,直到最后一个学生可以问老师,老师再选择下一列学生,应尽量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语言练习中。另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英语语言话题:“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and why?”让学生间互相讨论、交流,给学生一定的准备与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在遇到不会说的单词或句子时问周围学生或是教师,然后请几个学生回答。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找一些好的情境对话,让学生分角色以朗读或背诵的形式表演出来。
三、加强实践,强化综合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将“听”与“说”相结合,在“听”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在“说”中巩固学生“听”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为学生讲英语故事,在听故事中加强学生说英语的能力。(2)为学生播放一些英语阅读范读、听力、歌曲等,并结合说与写。(3)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听说小游戏,在游戏中提升学生听说能力。(4)教学生一些英文歌曲。
例如,小学生大多数对故事都充满期待,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英语故事,并且要注意讲故事的速度,在遇到比较难的句子时可以在黑板上板书,然后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或者,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英语听力、阅读或英语歌曲等,让学生在听中找出熟悉的词组、或是句型、用到的语法等。另外,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小游戏,如,“萝卜蹲”“抢答”游戏等,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师可以教学生一些他们熟悉的英文歌曲,如,《两只老虎》《小星星》《虫儿飞》等,在教学生唱这些英文歌曲时,可以让学生多听几遍原唱。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首先应以学生为主体,将听说教学有机地结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为学生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训练,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听力习惯和口语交流,为学生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听说教学,改进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春志.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改进策略探微[J].科普童话,2015(1):74.
[2]张春志.小学英语朗读及听说教学的实践研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5(6):75.
[3]庄静.“体验式”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探索与实施[J].新校园(中旬),2015(12):57.
听说教学法的改进 篇2
万成志
(一)利用学生已知,鼓励学生总结规则,突破语音关。
无论听力还是口语教学,第一关是熟练掌握语音。要充分利用小学升入初中的衔接课,有计划地对语音进行复习。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一些英语,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利用已知的知识,自己找读音规则去规范语音。当然,听录音、模仿也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在初中阶段。
(二)强化朗读教学。
语音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对话、短文的朗读等,自己去发现和识别连贯表达时的语音变化,如失去爆破、连读,以及句子重读的不同所表达的不同意义。建议老师们更多地在情景中训练学生的发音,少量地进行单纯的语音训练。因为单纯的语音训练很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另外,老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听力习惯,处理好听与读的关系,先听后读,而不是先读后听。因为朗读后再听,学生的阅读词汇会对听力有所帮助,让我们无法判断学生是否有能力处理声音信息。
(三)听前,听中和听后活动。
课标技能教学参考表对听前、听中和听后活动做了以下要求: 1.听前
热身活动,熟悉话题;熟悉相关词语和句型;接受背景信息;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具体任务。
听前老师要为学生的听力活动做好准备和铺垫,让学生想听、会听。(1)激发听的愿望,熟悉话题
听前激发学生欲望是后续听力顺利展开的基础。要想让学生想听,就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出发,找出听力材料中与他们相关的联系点。找到这个点后,才能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引发其思考。(2)听前预测大意
通过图片、标题,或是讨论,让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大意进行预测。(3)处理生词
处理单词的程度:在听力中单词究竟应当处理到什么程度?首先,单词的发音很重要,因为它涉及到学生是否能听懂声音信息,发音准确与否决定了听力的理解程度。其次,在这个环节中切忌让学生拼写,因为拼写是为学生写作做准备。但听力练习中除了选择题外,可能还会有听写结合的题,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一定要提前帮学生准备好要求他们写的词,否则他们即使听懂了也写不出来。所以,老师们在做教学设计时,要认真思考每一个环节中所需的知识,并提前为学生准备好,这样才能使教学具有实效性。处理单词的原则:这里我们要遵循的原则是只处理影响听力理解的单词,而不是处理所有的新单词。因为在听力材料中,由于行文的需要,会出现一些与听力主旨和重要细节无关的单词,这样的单词不需要处理,或者可以暂时不处理。我们要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学生学会采用忽略的策略。学生开始练习听力理解时总是力图听懂每一个单词,其实这并不是个好方法,尤其是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听力更不能这样做。学生需要学会带着生词获取信息,只要它们不影响获取重要信息和重要细节就到达了听的目的。(4)带着目的听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听的东西是有所期待的,比如你在街上碰到老朋友,一定知道她开口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再有我们去购物付款时,一定知道售货员与我们的对话是怎么样开始的。所以听前为学生做好听的准备是听力设计中的应有环节。而我在课堂上经常见到老师打开录音机就让学生听,这种做法有两个误区:第一,学生根本不清楚要听的是什么内容,对话发生在什么场合,语言本身就有困难,学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听,根本听不懂;第二,即便是语言本身没有困难,学生有时可能还有文化背景方面的困难。所以,这种方法根本不是听力训练,而是以考试代替训练,时间长了,英语基础好的孩子没有问题,而基础差的就会掉队,学生差异就会拉大。课标技能教学建议在听前活动中提到:明确听力任务,听是有目的的交际行为。比如当我们想听新闻时,是想了解周边发生的事情。因此,训练学生有目的地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是课堂听力训练的基本原则。2.听中
听信息,排顺序;听信息,列项目;听信息,补全文字;听并画图;听并制作;听并填空;听写;听并记笔记;听指令,完成系列动作;听并选择;听并匹配。
听中的任务设计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由一般到具体,任务要以获取信息为主,同时要有对归纳、推断等思维能力的培养。
听中的活动中我们经常设计听力填空题,在设计空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所设计的空白中单词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密集,如果太多、太密集,学生写不出来时,我们无法判断学生是听力有问题,还是听后顾不上写;另外,我们应当知道在哪里设空及为什么设计这个空,就是说我们设空应当有目的,而不是为设空而设空。
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取完信息后,老师还可以采取精听的方式,让学生再听。这个做法的目的不是获取信息,而是帮助学生把阅读词汇转化为声音词汇。老师们可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能读懂的不一定能听懂,听不懂的地方,看了材料后却感觉很简单。我们自己也碰到过类似问题,这是对朗读者的发音方式不习惯造成的。解决的方法是:让学生个体朗读听力材料,划出听不懂的句子;合上书,再听,把听懂的涂掉;再听,直到解决了大家公共的问题;其余个别有问题的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解决。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切实地把阅读词汇转化为声音信息,而且学生听不懂时,才会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也更佳。
小结:听中的活动方式多样,日常训练中我们建议老师更多地采取课标中建议的方式,尽量避免使用边听边选择的方式进行练习。因为这个形式是迫不得已应付大规模考试时采用的方法,长此以往,学生只会划勾,不会写字的问题便会凸显出来。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提倡采用更丰富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另外,听力任务的设计要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听力填空的设计要突出目的性,且空要设计得合理。3.听后
口头回答问题;小组讨论;模拟对话;复述或转述所听内容;作出书面回应;总结要点;改变所听内容;表达个人感受和观点。在做听后任务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任务与听力话题是否相关,还要考虑与听力中获取的语言相关度高不高。教师所设计的任务要真实且具有可操作性。为了使全体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输出前进行一定的练习是有必要的。练习应当从控制性到半开放,最后到完全开放。练习要有层次,要控制机械性练习,当学生对句式掌握比较好后,马上进入半开放和开放度比较高的练习,要多进行有意义的练习。
听后练习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听写结合,也可以是听说结合,运用语言的方式不同,我们为学生做的准备也不同。4.材料选择
材料选用真实语境中的话语;与学生水平相当;选择规范的语音、语调,语速适度、自然、恰当。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整教材中提供的活动方式。有时教学方式不当也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有这样一节课,教学材料是方位介词和 there be 句型,这个句型是学习难点。在教授阅读课文时,老师调整了使用方法,在教完方位词和家具名词后,老师发给每个组两张纸,一张是空白的纸,作为房间,另一张上面有家具的图片,图片背后是两面胶,老师一边播放录音,一边让学生根据录音信息,把图片揭下来,摆放到房间恰当的位置上。这个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度,而且照顾了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说前,说中,说后要求 1.说前
阅读背景信息;激活表达动机;呈现情景与环境;熟悉话题和 语境;语言准备;明确对话任务。2.说中
表演情景对话;模拟情景对话;短剧表演;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演讲;简短报告;讲故事;接续故事; 复述故事;相互补充信息。3.说后
列出要点和细节;写出要点;转述信息。4.材料选择
与学生水平相当;贴近学生生活;话题具体,目的明确;有利于参与与合作;有趣味性和真实性。
怎样才能使学生想说、有话说?说的活动要有情景设计,有了情景就有了驱动力,才能刺激学生说的愿望,激活相关知识和经验。要注意所设计的情景中要关注话题、真实性、兴趣、经验、文化。
怎样才能使学生能说、敢说?教师要提供语言支持,练习充分,有个体活动时间,老师对学生要欣赏,鼓励和帮助。
说的活动的程序:激活——提取——熟练——记忆——反应——整合 说的活动要考虑角色:使学生有角色意识,老师要考虑各个角色的任务。
说的活动中要有语言支持:如何提供语言支持?要有提取、记忆、反应、整合。说的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小组、个人、对子。
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改进策略探析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听说教学;改进策略
一、强化学生“听”的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听”是教学的基础,而“说”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首先应培养并强化学生“听”的能力,在强化学生“听”英语的能力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加强音标、语音教学,帮助学生打好发音基础。然后,教师可以多让学生听一些英语听力,并设计一些小游戏。另外,教师强化自身的英语发音,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英语语言环境。最后,为学生推荐一些英语歌曲、故事,让学生课后听一听。
例如,在讲到苏教版牛津小学英语Do you like winter?这一教学内容时,首先教师应带领学生学习课后的单词,根据单词的音标为学生正确地示范单词的发音,并让学生准确地读出来。遇到个别发音易错的单词,教师应有耐心多为学生范读几遍。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配套的英语单词范读的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读几遍。在遇到学生易错的读音时,教师可以再为学生示范正确的读音,并讲解发音的技巧。另外,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小游戏,选出一列学生,让学生挨个读课后单词,在发现学生读音不正确或不标准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之后,教师可以为让学生拿出四种颜色的卡纸“浅绿、深绿、黄色、白色”代表四种季节,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提示,举出相应的颜色,如,“In the four season, I like spring best.”引导学生举出“浅绿色”卡片。举错的学生要到黑板上默写本课的一个英文单词。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听力,让在听力题中训练学生的听力与记忆力。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其年龄阶段听的纯正英语发音的英文歌曲,在歌曲中培养学生的听力和语感。
二、强化学生“说”的能力
“说”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而在小学英语学习中,许多学生不愿意或是怕说错就不说英语,所以,导致学生的口语能力不高。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学生“说”英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引导学生养成早读英语的习惯。(2)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英语语言情境,并加强学生的练习。(3)为学生设置英语话题,加强学生的英语交流。(4)加强角色表演中的对话交流。
例如,很多小学都有早读的习惯,但是学生往往都喜欢早读语文或其他学科,而很少有学生喜欢早读英语,因此,英语教师可以和其他学科教师商量,合理安排学生的早读时间。然后,教师应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加强学生的练习,如,教师在讲到Do you like winter?这一教学内容时,为学生讲解教学内容,在讲到“Do you like...?”“Yes,I do/No,I dont”句型时,教师可以抽取一列学生问第一个:“Do you like winter?”学生回答:“Yes,I do”后,让学生问下一个学生:“Do you like...?”如果学生回答:“No,I dont”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之后再加上一句:“I like ...”接着继续问下一个,直到最后一个学生可以问老师,老师再选择下一列学生,应尽量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语言练习中。另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英语语言话题:“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and why?”让学生间互相讨论、交流,给学生一定的准备与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在遇到不会说的单词或句子时问周围学生或是教师,然后请几个学生回答。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找一些好的情境对话,让学生分角色以朗读或背诵的形式表演出来。
三、加强实践,强化综合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将“听”与“说”相结合,在“听”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在“说”中巩固学生“听”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为学生讲英语故事,在听故事中加强学生说英语的能力。(2)为学生播放一些英语阅读范读、听力、歌曲等,并结合说与写。(3)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听说小游戏,在游戏中提升学生听说能力。(4)教学生一些英文歌曲。
例如,小学生大多数对故事都充满期待,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英语故事,并且要注意讲故事的速度,在遇到比较难的句子时可以在黑板上板书,然后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或者,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英语听力、阅读或英语歌曲等,让学生在听中找出熟悉的词组、或是句型、用到的语法等。另外,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小游戏,如,“萝卜蹲”“抢答”游戏等,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师可以教学生一些他们熟悉的英文歌曲,如,《两只老虎》《小星星》《虫儿飞》等,在教学生唱这些英文歌曲时,可以让学生多听几遍原唱。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首先应以学生为主体,将听说教学有机地结合,采用多樣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为学生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春志.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改进策略探微[J].科普童话,2015(1):74.
[2]张春志.小学英语朗读及听说教学的实践研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5(6):75.
[3]庄静.“体验式”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探索与实施[J].新校园(中旬),2015(12):57.
小学英语听说教学改进策略研究 篇4
听说教学为小学英语科目中一种重要组成要素, 对于小学英语整体教学成绩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 小学生大多处于英语知识的初级接触阶段, 在对英语知识产生极大兴趣的基础上, 养成正确的听说习惯直接决定其后期英语学习的整体水平, 因此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英语、培养其学习兴趣、养成正确的听力习惯与口语语法是所有小学英语教师都十分关注的事情。就目前而言, 小学英语听说教学呈现出许多问题, 而探究其改进策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二、小学英语听说教学改进策略
1.通过丰富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小学英语听说教学内容大多来源于生活, 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 加之选材多样, 因此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然而, 由于小学生缺乏亲身参与, 加之还处于懵懂的时期, 不仅难以集中其注意力, 对于不感兴趣的事物也不会投入自身精力, 因而对于英语意境的感受也十分浅薄。鉴于此, 小学英语听说教学实践过程当中, 教师应当遵循和把握小学英语听说教学基本规律, 从本班学生具体认知特点出发, 合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结合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效实践, 将学习过程转变为合作的过程, 将知识点以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标, 使学生产生美的感受。
例如, 教师在讲解The English Club这个课时的时候, 课前应当给学生布置预习的任务, 要求学生课前收集与法国、英国、中国、韩国及澳大利大等国家相关的资料信息, 并在课堂上将其收集到的信息展示出来。与此同时, 在黑板上选出一个部分贴出标牌“English Club”, 通过这样的方式创建情境, 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 其学习氛围也更加浓厚。
2.通过听力结合模仿, 鼓励学生参与。小学英语听说教学通常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包括听录音——模仿学习——自主发音——深入理解等程序。在此过程当中, 听录音属于第一步骤, 同时又是模仿学习的基本前提。而在“听”的过程中, 学生会无意识的接收到各种英语信息, 并完成基本交际行为。必须强调的是, “听”的环节是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进行, 需要专门去学习与模仿、理解各种英语内容, 因此在“听”的准确性方面具有较高要求, 不仅需要学生听的准确, 还要求其理解对话内容中的具体含义。
例如, 在听说教学实践活动中, 在认识新单词的环节, 教师可借助于图片结合录音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师首先拿出一张印有老虎的图片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学生一致回答:Tiger, 然后教师将录音打开, 由学生听完录音后, 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 分别模仿单词的发音。在此过程当中, 除了要求发音的准确性之外, 还要求学生模仿录音中的语调, 确保单词表达的生动性。
3.通过传授基础知识, 提升学生整体素质。英语语言还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累积, 同时也是听说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与要求。在基础知识传授环节, 首先需要教师把握音标的准确性。由于音标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语音和音调的准确性, 因此必须把握音标的教学。同时, 教师还应当带领学生训练其朗读技巧, 引导学生进行语句节奏、语句重音、语调和音变连续等方面的训练, 以此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感。除此之外, 教师还需传授给学生准确记忆单词的方法和技巧。究其原因, 主要由于英语语言中单词不仅是最为重要的组成要素, 同时也是学生英语听说环节最为关键的内容, 因此加强学生单词记忆与单词学习显得极其重要。
例如, 教师在解释和讲解新单词really与ready时, 应当注重两个单词中的重音部分。由于两个单词中的“rea-”部分完全相同, 以至于部分学生会认为其读音也应当相同。此时, 教师需要解释两个单词当中的“e”在读音方面存在着区别, 其音标分别是/i:/和/e/, 并在单词下分别列出两个音标, 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 使之产生更加深刻的记忆。接着, 教师还需带领着学生一起朗读两个单词, 经由集体跟读和个别跟读等形式的有效实践, 加深小学生对于单词语义及单词语音的认识。
三、结束语
小学英语听说教学实践活动当中, 必须重视改进教师的教学策略, 而为了提升整体教学效率, 要求教师不断丰富教学情境, 通过听力结合模仿以及传授基础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和感悟能力、创新能力, 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成绩的目标, 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提升英语成绩奠定坚持的基础, 为社会大众培养更多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惠茹.利用信息网络资源, 优化英语听说教学——“小学英语听说活动资源开发与利用”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J].新课程 (小学) , 2013, 01 (01) :142-144.
[2]刘稀桥.“利其器”以“善其事”——针对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策略的研究[J].学园 (教育科研) , 2012, 09 (18) :71.
听说教学法的改进 篇5
虽然说农村小学听说教学较以往有所改进和提高,但仍然摆脱不了升学考试的束缚。在很多学校,听的教学大多围绕升学考试题型进行,每天就是给学生放一遍或几遍听力磁带,让学生做选择题,教师只是机械的录音机操作员,较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听的教学,淡化或忽视了英语的交际功能。另外,多数听力教材大都以选择题居多,听和说严重脱节。即使有说的教学,也只是体现一下教材安排的内容,很少有教材以外的拓展和延伸,教学范围过于狭隘,学生无法体验真实的语言环境。部分学校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根本就没有说英语的机会。说的教学的滞后或缺失影响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造成“哑巴式英语”的出现。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几点做法
1.视听模仿,加强口语训练
牛津英语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听说训练内容,从视听入门,通过听听、说说、唱唱、做做,先培养语感,培养兴趣,然后进入字母教学。牛津英语教材把第一册前两个单元作为视听说入门部分。通过视听,学生会积极模仿。通过模仿、听说,再进行一些内容相近的大量口头练习,促使学生提高听说能力。
2.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
用英语组织教学,可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是学生练习听力的良好机会,也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途径之一。坚持用英语讲课要从最简单的日常英语开始,然后逐步加深。开始应配以动作、表情或适当的解释说明,尽量避免用汉语讲述。逐步使学生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气氛之中,通过英语交流,提高听说能力。
3.坚持值日生汇报制度
每次上课前由值日生用英语报告。开始练习时,可用最简单的日常用语,以后逐渐加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由看着材料到不看材料讲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完成好值日汇报的任务,准备一下,写一写、说一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
4.用直观教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听说环境
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片等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除教师制作直观教具外,还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制作教具。这样安排不仅有利于我们进行听说训练,而且也能促使学生动脑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效果会更好。
5.扮演角色,进行会话表演
把表演带进课堂或经常在课堂上把句型、对话、课文编成短剧,让学生表演,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或师生共同表演。尽量让学生把所学内容,按设定的情景结构演出来,做到声情结合,使学生得到大量的听说机会。
6.加强语言实践,开展课外兴趣活动
进行听说训练的另一个途径是开展课外语言交际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为此,我们要根据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建立课外活动小组并加强对课外活动的辅导。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7.改革测试方法,增加听力、口试检测
除平时对学生加强听说训练外,还应对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一个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测试方法。考试既然是了解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一种手段,那么增加听力、口试检测并且合理安排好分数比例,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听说意识,提高听说水平。
听说教学法的改进 篇6
一、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一方面要求帮助学生获得语言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培养他们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角。通过分析参加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比赛听说组总决赛的30位选手简介(包括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笔者发现:曾出国留学、访学或其他出国经历9位(占30%);曾参与或指导过省级以上演讲、辩论等大赛获得奖励的选手6位(占20%);曾参加国外语言中心进修的2位(占6.7%);发表论文或译著的2位(占6.7%);博士1位(占3.3%)。如果我们把范围限定在全国一、二、三等奖的10位选手中,则分别是5位(占50%),3位(占30%),2位(占20%),2位(占20%),1位(占10%)。这些数据显示,听说课上得是否出色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英语过硬的专业素质怎么能在课堂的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从而完成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章少泉教授认为良好的基本功,口语流利,表达得体,语音纯正,是一名听说课教师信心的基础和成功的条件,也是授课对象十分看重的一个方面。
二、改善课堂内容设计
(一)教学目标明确,学生水平定位准确。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重点、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等起着导向作用。那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需要设定什么目标?为什么要准确定位学生水平?
在观看听说组30位选手的比赛录像后,发现有几位选手做得非常出色,在目标中不但包括了主题知识和语言知识的讲解,还包括了听力策略的训练,也有一开始就明确交代课程目标,清楚说明本单元教学内容,当然教师不一定要把教学目标“说出来”,告诉听课的学生。但是纵观整堂课,我们除了知道教师要完成一定量的教材内容讲授外,还要明确这堂课究竟要让学生学什么、掌握什么以及重点是什么、目标是否达到了。另外准确定位学生的水平,才能选择VOA, BBC, ABC, CBS或其他节目中难易合适的视听材料,过易容易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变成了简单的语言操练,甚至让人误解为作秀,过难则会使课堂沉闷,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课堂任务的完成质量。笔者自身比赛中授课环节的失误给予了提示,授课对象为国防科技大学学生,但比赛前准备笔者选择的材料偏易,重视了趣味性却忽略了针对性,因此听的环节没有深入,“输入”不够,没有考虑到“输入”和“输出”的平衡。
(二)课堂步骤设计合理有趣。
a.图片导入(Warming-up)精彩纷呈。
在全国一、二、三等奖10位选手中有7位用到了图片导入,1位歌曲导入,1位短片导入,还有1位以高考试题导入,无疑图片导入占据了绝大部分,王瑞总结了图式对听力理解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缓解紧张焦虑情绪,预测等;王敏华也认为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头脑中的图式越多,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就越正确、透彻。选手使用图片导入的方式各有特色:如图片的搞笑性性加上教师语言的幽默感扫除了学生第一时间的困意和倦怠,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再如图片的识别,当主题为“Animals”时授课教师由浅起步,让学生做看图说话识别图中动物说出相应英语,遇到容易的学生争先恐后,遇到说不出英文名的教师打出英语,紧接着再习得一些有关动物的习语;还有教师对“Food”这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话题导入得非常恰当,借助图表形象将食物的功能细分为三个层面,突出了它除营养以外的社会与文化涵义,使得一个普通的话题有了新意,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他们的思维。再者教师在导入部分和学生有问有答,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论或补充,这种对学生过程性评估有效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b.主体部分(Watching and Speaking)层次分明。
认知法主张外语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语言理解阶段、语言能力阶段、语言运用阶段,语言理解阶段注重对语言现象的理解,语言能力阶段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第三个阶段则重在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综合运用的能力。这三个阶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形成一个由输入(input)到输出(output)的完整学习过程。而任务型教学法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在任务型听说教学中,当学习者积极参与目的语的学习并进行尝试时,语言也被掌握了。基于上述理论和对录像中授课环节的的思考,笔者认为可将主体部分设计为:pre-watching, whilewatching, post-watching三个阶段亦为三个任务。第一阶段pre-watching,需要有一个预测(prediction)过程,可以是单词和相应解释(explanation)的匹配练习,也可以运用和视频内容相关的图片简易问答,亦可讨论与视频主题相关的话题等以激活学生相关认知框架;第二阶段while-watching, 让学生回答视频中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等六个问题,从而掌握视频主旨大意(main idea)和一些细节(details);第三阶段post-watching, 从视频中抽出重要的词组(phrases)、结构(structures)或主题(topic),根据学生的特点,从事如:“individua speech”,“pair work”,“group work/presentation”的主题讨论、角色扮演、主题发言、小组专题报告演示等口语活动。
在此需要强调的使师生互动的问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教师对学生语言错误的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和学习行为,正如殷企平教授评价:“能预留时间让学生组队进行口语练习,并能走到学生中进行交流和指导。学生作陈述后,教师详细点评,这一环节看来很受学生的欢迎”。诚然,这样和谐的语言课堂载体是所教授的目标语言,但整个过程却充满着思想的交融,教师对学生观点的认可和尊重极大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而学生对教师见解的反馈促使教师更能融入教学,这样的课堂一定是令人陶醉的。
C.结尾部分(Assignment)承上启下。
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紧靠课堂的时间是不够的,课堂教学应该作为一种为学生课外学习的示范和向导,所以结尾部分在总结整个课堂结构的同时,应重在教会学生一些听说策略,并围绕听说主题布置课后作业留待下次检查。课后作业形式多种多样:值日生报告、每日一故事、每日一谚语、答记者问、自由谈话、情景对话、角色扮演、主题陈述等;还可以每隔一段时期举行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阶段性学习成果的机会,看是否通过一段时期的课堂教学,学生综合语言能力是否得到发展。这些都是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和达到的目标。设计的课后作业要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如比赛录像中一位选手课堂结束时要求分好组的学生课后进行一项“对不同院系学生约会对象类型的调查”(Survey on dating types for students in differen departments),并在下堂课进行主题陈述,这项小小的社会实践令学生很感兴趣,同时又紧紧围绕了课堂讲授的主题“Men and Women—dating type”,成为了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
当然,一堂出色的大学英语听说课需要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如教师的口头表达和课堂驾驭能力的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以及教师语速快慢的把握;如何设计PPT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等。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学问和技能,看似一堂轻松的听说课实际上包含了各种精心设计的内容,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地位,形成了参与个体间的和谐互动,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深化了教学主题。
*本文系2010年湖南城市学院科研教改立项课题“关于改进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我们教什么, 怎么教?[J].外语界.2010 (6) .
[2]夏纪梅.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决赛述评[J].英语教师.2011 (3) .
[3]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总决赛获奖教师教学风采:附专家点评、比赛视频.听说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王瑞.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理论与实践[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6]王敏华.激活背景知识, 便利听力记忆[J].国外外语教学.2001 (1) .
听说教学法的改进 篇7
1 利用听说教学法训练学生听的能力
一定的语法知识、广泛的词汇、扎实的语言基础是听力理解成功的基石。缺乏相应的语言基础, 学生无法成功听辨听力语篇, 也必然不能成功完成听力理解。
语言基础尤其是语音方面的有关知识, 包括英语的辅音、元音、重音、语调、失去爆破、连读、弱读、同化及技能都应在听说教学中进行强化训练, 否则学生会形成听力障碍, 从而无法获取正确信息。
1.1 语言基础训练
在听力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英语发音, 通过训练学生语音的准确性、清晰度、连读、吞音、失去爆破、语调、弱读、口形、感情色彩、浊化、辅音连缀和读音规则来规范其发音、纠正误音。在训练学生听懂基本语言单位如语音、字母、数字、单词、短语、句型、复杂句子结构的基础上, 增强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对英语的反应能力和熟练程度, 提高他们对所听内容的分析、归纳、总结、综合和推断能力, 以培养他们的听力基本技能。同时, 语速是影响听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多教师通过加快语速来提高学生英语的流利程度, 以适应英语运用者的语速, 达到交流的目的。
1.2 词汇积累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 一篇满是生词的听力材料是学生理解文章的拦路虎。英语中丰富的习语、熟语及惯用法等, 在以口语为主要形式的听力材料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需要学生积累一定的词汇。词汇量的增加也会令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增强信心。
1.3 听力技能训练
1.3.1 强调书写训练和听写训练
在听说教学中, 为了避免学生“听得懂写不出”的问题, 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法如默写、听写、边听边写等来训练学生书写的熟练程度。
1.3.2 注意反应能力和熟练程度训练
学生对数字, 尤其是数字计算和连读的反应都比较迟钝。通过练习读长数字和大数字, 帮助学生分清最容易混淆的数字和不易读清楚的数字。
1.3.3 强化语篇整体理解训练
语篇理解是学生听力理解的难点。教师引导学生听全文, 忽略细节, 分析、归纳大意和复述, 以提高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推断能力和猜测能力。
1.4 建立网上自学中心
免费开放语音室, 为学生提供听力训练空间。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利用资源自主学习, 如可以在网上欣赏英语歌曲、英语电影、英语口语秀以及了解所有与英语语言文化相关的知识等。同时, 将英语课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参考资料、试题库等展示在校园网上供学生浏览, 并提供在线讨论、答疑等。
1.5 建立校园电台网
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 完成校园电台网的建设, 向学生播送VOA、BBC、大学英语听力、英文短文对白、英文电影对白欣赏等节目, 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帮助学生加强英语听力学习, 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自学。学生既可以按自己的时间、计划安排学习进度, 选择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 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习惯采取适合自己的手段来训练听说能力。
2 利用听说教学法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一般来说, 衡量口语的标准是: (1) 语法与词汇掌握程度; (2) 语音、语调是否正确, 发音是否清晰; (3) 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 (4) 互动交际能力; (5) 语言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6) 话语的组织是否合理; (7) 话语是否影响沟通。针对这些标准,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就要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法。
2.1 积累词汇
交流最重要的前提是掌握大量的常用句型。教师在给学生提供口语话题的同时, 也要提供大量的常用英语词汇、口语短句等。此外, 听新闻、看电影等均可为学生的口语训练与词汇积极提供丰富的素材。
2.2 训练发音
训练准确的发音是说的教学中的主要特点, 因为口语表达与声音的各种要素如语音、语调、音高、连读、失去爆破、吞声、弱读等有密切的关系。同时, 语调的升降、语速的快慢、语音的清晰度、语音和失去爆破的技巧性、元音的饱满程度等因素都在影响话语的美感和正确性。可以这么说, 评价一个人的口语水平, 发音的完整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2.3 复述训练法
复述就是在听完磁带后或阅读完一篇文章后,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文中的内容。这种方法既训练学生的听力, 又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借助磁带的帮助, 复述可以较准确地矫正语音和语调, 使学生体味地道的英语口语, 很好地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
2.4 演讲训练法
演讲训练法就是用演讲的形式练习英语口语的一种方法。在课堂上, 师生从语音、语调、内容设计、体态表情、语言得体和合作创新等方面进行互评。经过多次训练, 平时在课堂上不愿开口讲英语的学生在大家的鼓励和配合下, 增强了信心, 消除了紧张情绪, 获得了很好的锻炼机会。
2.5 学生带口语法
学生带口语法是学生之间课堂互动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它的主要步骤为: (1) 预先选出英语口语水平较高的学生, 并根据学生的口语水平合理分配口语小组; (2) 课堂上, 教师安排口语操练内容; (3) 教师监督指导。
2.6 模仿和听说结合训练法
听与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听不明白就会给交流带来很大的麻烦。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口头交际并不单指说的能力, 而是指在听者和说者之间进行的双向交流过程。因此, 在教学中不能只是单纯地说, 而应遵循先听后说、听说结合的原则。上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听磁带来理解对话, 听后让学生把听到的内容模仿出来。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语音不准、语调不太地道的现象, 鼓励学生模仿语音资料中的口语发音来纠正自己的口形和发音。另外, 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大声快速地模仿朗读一些英文绕口令来训练口腔肌肉和舌头灵活度, 以适合英语的语音发音要求。
3 利用情景教学法训练学生听说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教师让学生感知景象, 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情景, 进行启迪性的发问, 让学生观察、思考, 化静为动、化虚为实, 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 感受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在讲读时, 抓住图文相通之处, 深入情景, 理解课文, 领会感情, 把课文内容与情景融为一体, 让学生产生真情实感, 启发学生想象, 使之逐步加深对内容的领会、理解。比如, 在情景教学中, 经常设计一些场景: (1) 日常问候; (2) 互相介绍朋友; (3) 表达对别人的关心; (4) 向别人感谢和道歉; (5) 向别人介绍饭菜; (6) 邀请别人; (7) 帮助别人; (8) 生病和看望患者; (9) 预订房间、车票、机票; (10) 投诉; (11) 描述风景; (12) 约会; (13) 打电话和发传真等。通过这些真实的生活情景, 学生不但能够学会英语交流, 而且可以了解人际沟通常识, 领悟语言运用的准确度和贴切性。
情景教学可以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实物、模型、图画、多媒体创设不同的情景, 拓宽语言的运用渠道。
情景英语能使说话人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情绪, 如高兴、伤心、吃惊、害怕、痛苦、绝望等, 使课堂教学凸现出生动、活泼、有趣的特点。
3.1 情景中的讨论训练法
讨论法是情景教学法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它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共同讨论来完成教学任务, 并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 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讨论是指教师给出感性材料如故事、电影剧本、图画、电视节目等, 然后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看法、发表意见或自编自演情景小品。在这一活动中, 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 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和互相学习会加深自己对学习材料的记忆和理解, 以培养学习兴趣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2 模拟情景演练法
模拟情景即教师设计、创造一定的情景。看图说话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课上无法表达的情景可以用图画来表示。学生先看图, 后讨论。教师则可以将一些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供学生练习时使用。除了看图说话外, 也可以设计一些假定性情景来进行练习。例如:可以设计打电话一类的情景, 由5人组成一组进行练习。各小组可以分头练习, 然后再进行交流。教师可以给各小组布置不同的电话内容, 也可以让各小组中的各个成员交换角色, 使人人有不同的锻炼机会。
3.3 图片联想训练法
图片联想即看图说话或讲故事。教师可利用一些图片或照片来训练学生的口语, 其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及英语水平。学生根据图片进行课前小讨论、讲故事、图片讨论、问答活动、情景表演、双人口语练习或描述等。其涉及面可以包括教育、科技、卫生、环境、运动、衣、食、住、行、购物等。
3.4 动画模拟训练
动画模拟训练即运用多种电教手段, 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 课堂变成了社会的缩影,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在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中勇于开口、乐于开口, 在模拟情景中建构新的语言能力, 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5 模拟情景语言训练
在网上建立英语学习与训练中心, 设计在线课堂、英语论坛、英语诊所、英语演练场等内容, 为学生提供网络化教学资源, 使学生能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渠道训练听说能力。
3.6 开辟第二课堂
建立英语口语活动中心, 进行英语模仿比赛或短剧比赛等。为学生创造模拟真实生活情景的英语语言环境,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 以促进其沟通技能的进一步发展。
听说教学法在中国的推广与应用 篇8
作为日常对话,对“How are you?”的学习是在小学的时候,现在因为社会压力的问题,甚至幼儿园的孩子都能流利地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但这实际上也算不上回答,该是一种背诵。这是听说教学的一个弊端,即缺乏灵活性,学生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而只能机械搬运。
中国人口众多,社会压力不言而喻,甚至稚子儿童都能感受到这无声的痛苦。从各方面考虑,学校看分录取、单位挑学校招人的方式一时半会儿是不会改变的。应试教育在初级教育领域的地位无法轻易改变,听说法在语言教育中的经济性优势是它至今久盛不衰的原因之一。下面就介绍何为听说教学法。
一、刺激反应,听说并行
听说教学法始于二战。当时美国由于地理、政治位置相对孤立,其母语英语又流传甚广,因此战前美国的英语教学相对落后,以致二战爆发后要派往他国作战时,因缺少英语人才而捉襟见肘。为此,美国国防部专门组织了英语短期培训班,目的是掌握简单的日常英语,着重训练听说,听说法由此而来。
听说教学法有两大理论基础,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将语言描述为有相互关系的各部分组成的系统,这些组成部分就是语音、语法和词汇等,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下,教学目的更加强调语言要素的掌握。二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J.B.Watson)提出了“刺激—反应”公式(S-R),而美国结构主义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在其影响下认为,语言应看做是一系列刺激和反应。应用到语言教学中就是强调对于语言结构的反复操练,从而养成一种习惯。
听说教学法的基本过程大致可分为五步。首先是认知,比如老师先让学生听一段对话(listen),这就形成了外部刺激。例如:
Teacher:Now, class, please listen to the tap carfully.
...
A:It was a wonderful day yestoday!
B:Yes.We had a picnic yestoday in our garden.
...
第二是模仿,也就是让学生重复刚才听的对话(repeat)。在此过程中,可以采用齐读、跟读的方法,也可以是抽读,同时还要注意纠错改错,以免学生养成不好的语言习惯。如老师带读对话设计可如下所示:
Teacher:Now, read after me please.We had a picnic yestoday in our garden...
Students:We had a picnic yestoday in our garden.
Teacher:Good.Now I’ll call one of you to repeat this sentence alone.A please.
A:We have a picnic yestoday in our garden.
Teacher:No.When we use“yestoday”, we have to use the past tense, “had”.Now, please repeat it again.
A:We had a picnic yestoday in our garden.
Teacher:Good.Sit down, please.
第三步就是一些关键词或短语的调换。例如:
We had a picnic yestoday in our garden.→
We’ll soon have a picnic this afternoon in our garden.
He has a picnic anytime he wants.
We climbed the mountain yestoday.
We had a picnic yeastday in the park.
……
第四步就是利用关键结构组成不同的对话进行操练。例如
We had a picnic yestoday in our garden.→
Did you have a picnic in you garden yestoday?
可以看出,第三、四步是在结构主义指导下的一个类推过程,它将已有的语言规律或语言模式推广到其他环境中进行反复练习,就如上述例子中时态的转换,地点的变更,等等。
最后一步就是进行综合练习,将所学语言材料运用于实际交流或模拟背景中,就像进行两两对话练习,整个听说法教学就基本完成了。
二、经济适用,机械听说
听说教学的特点明显:它重听说而轻读写;需要大量的机械操作,加快习惯养成的过程;坚持多教实际对话,少讲语法知识;进行举行训练,替换词训练;把教学过程看成“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这种方法在让学生初步掌握一门英语,实现简单交流的方面效率很高,这种短期效应对一些特定人士很有帮助。比如出国雅思培训集训班、托福短期口语提高班,等等。对于急需快速提高口语能力、应对面试的人群,真正说好一口地道的英语并不是他们的首要目标,只要能在规定时间内达到预计效果,进一步深化口语表达能力,就可以考后再谈。
听说教学法在中小学当中得到广泛运用,其中不仅是因为部分老教师不适应新时代层出不穷的新科技教学工具,更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诸如齐声练习、转换练习、重述练习、代换练习、缩句练习、合句练习、问答练习和角色扮演等听说法典型练习模式在得分方面效果显著。由于对语法要求不高,因此更适合思维发展还不完善的低龄求学者。
笔者曾参加新东方考级培训班, 该机构专门培训作文的老师就如何在考试中写出及格作文进行了多方面技巧的说明, 最后提到了一个方法就是背诵“万能模版”。这个方法其实跟听说法的转换练习、代换练习有异曲同工之处。首先是挑选一些便于替换且比较地道的句子, 如“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severance in achieving success”中“severance”一词就可以用其他词或短语替代。这样选取并拼凑出一篇能按当时考试题目变化的“万能模板”背诵下来, 正式考试时就能确保基本得分甚至高分了。
但是,听说法的弊端也很显著:无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把语言学习过程看做是一个反应的过程,忽视语言运用的创造性;过于强调机械反复练习,不利于学生灵活运用语言,脱离实际情景,只能麻木重复而非自主交流。所以才会出现笔者开头提到的状况,让外国人看了笑话。所以,自六十年代的全盛期之后,听说法就渐渐衰退下来。
三、多教结合,改善听说
事实证明,语言学习并不是简单的只由背诵、模仿而形成的僵化的语言习惯。听说法虽有优势,但弊病尤甚,不过并不是说听说法就再不适合现代教育系统。现代的课堂往往是多种教学方法混合的课堂,听说教学法仍能进一步改善,适应现代教学。
视听加听说。情境教学法又称视听法,以情景为中心,整体为基础,利用视听手段,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掌握语言。视听法将影视、音乐等手段引入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辅以听说法加强重点联系,让同学们在愉悦的心情中抓牢分数。
实践加听说。自觉实践法主张在自觉掌握一定语言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大量言语实践活动达到直觉运用目的语的第二语言。通过听说法掌握初级交流,然后通过大量实践将所学所听运用起来,同时又在实践中进一步获得更多的语音信息,转入自身的语言惯性系统,达到流利交谈、地道对话的目的。
四、彼求他应,实践听说
社会在进步,教学法也日新月异。就如“有教无类”一般,教学法也是如此。中国在发展,世界在同化,对语言教学的需求愈高。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求学群体,无论是对症下药还是择优而行,听说教学法都是不可或缺的或者说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借鉴的。多种教学法相搭配能相互补充,互为辅佐,听说教学法也许能从中找到另一条辉煌之路。
摘要:听说法自发明以来就在各方面广泛应用, 如短期培训、教材编写、早期教育等, 不胜枚举。本文将对该教学法进行详细论述, 并就听说法在现今中国的推广状况与弊端进行探讨, 提供解决对策。
关键词:听说法,布龙菲尔德,行为主义,结构主义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11.
[2]胡明阳.“听说法”和高校外语专业[J].现代外语, 1983.1.
[3]郭莲.听说法——英语教学最基本的方法[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3.4.
[4]谢劲芳.英语教学“听说法”初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1995.3.
小学语文听说教学的实践尝试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听说教学,点面结合
一、立足课堂, 抓好听说教学规范化训练的点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各科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主要是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听和说中展开进行的。据观察研究, 课堂活动中听说占70%之多。因此, 学校听说训练要抓好课内40分钟, 向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通过课堂的规范化训练,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掌握听说技巧, 强化听说自觉意识, 为在课外更广阔的生活中、各类复杂的语境中展开听说实践提供标本式范例。
1.周密安排, 上好专门的听说训练课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教材编排, 考虑学生实际, 制订训练计划, 明确目标, 加强指导。坚决克服一些学校的那种无章可循、无序可依、盲目随意的、少乱差的听说训练状态。训练中订立层层目标, 既有长计划, 又有短安排。做到精心考虑, 精密设计, 精细安排, 合理组织好每次的训练内容、程序。教师一方面作好宏观调控, 不大包大办, 同时又作好微观指导, 在听说活动中给予必要的启发、指导、协调。教师首先吃透教材, 合理科学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进行定向、定度、定序的处理。定向要求教师在了解教材、掌握教材内容编排体例及训练点的横纵联系和规律后, 了解每次训练教材与前后左右训练教材的联系, 认识每次训练的个性差异及在整个训练结构中的地位, 然后明确教学目标, 使整个活动有的放矢, 实现科学定向;定度要求对照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 使教材难易程度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识水平, 成为跳一跳可以摘得到的果子。深者浅之, 浅者深之, 难易合度, 深浅适宜, 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定序就是要求把教材化整为零, 分解成几个有机联系的训练点块, 逐个解决。点块之间横纵交织, 环环相扣, 教学中步步为营, 依序训练, 以实现听说训练程序的最优化。
2.创设氛围, 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听说训练
语文课中无论阅读课、写作课、复习课、综合课等, 师生的听与说始终是教与学的主要途径。同时阅读讨论与写作又是与听说训练密不可分的。因此语文课上要求师生时刻树立听说训练意识, 把听说训练融入课堂教学的一言一行、一问一答中。在教师的讲授、提问、启发、评价过程中, 有意识的贯穿渗透, 身先垂范, 并严格要求学生在听讲、回答问题、讨论、朗诵、复述中有意识的进行听说训练, 教师及时予以反馈矫正。这样使语文课堂成为一个规范的、标准的练习听话、说话的语场。在这样长期的潜移默化中, 培养学生语感, 养成良好的听说个性习惯。叶圣陶说:“如果造成一个环境, 多数人知道说话不宜随随便便, 都把说话当一回话, 那就非常有利于说话训练, 说话训练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 将会事半功倍……而造成这样的环境, 教师 (课堂) 的示范和熏陶作用极为重要。”
二、深入生活, 铺开课外听说实践的大网面
这里说的课外, 指语文课以外所有的时间和空间。包括课间、其他学科课、学生在校的一日生活, 更主要是指学生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这是学生语言应用的最广阔天地, 它不受时空限制, 形式灵活多样, 内容丰富多彩, 选择性强, 是学生进行听说训练永恒的旋转大舞台。课内的听说训练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但受时空限制, 一学期仅十来节课。大量的听说实践是在课外, 在课外五彩缤纷的生活所形成的各种各类的语场中。课内导法——学得知识、理论, 习得技巧、方法。通过课外实践, 加以反复强化巩固, 养成习惯, 形式技能。如果说课内训练是个点, 那么课外训练是张大网面。课外训练是课内训练的补充扩展和延伸, 课内训练的最终训练目的也还是在课外, 在于学生能在各种生活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进行口语交际。
因此, 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将语文课内训练之所得广泛应用于生活实际当中, 循环往复的磨砺、熏陶, 加强自觉意识, 发挥自觉训练的主观能动性, 这样坚持下来, 在各种不同生活语场的熏染下, 自然而然、日久天长, 定会显示出奇效。叶圣陶说:“本来说话是平时应用的事情, 现在不在平时练习, 却在某一星期的某一时间内练习, 颇含有滑稽的意味了。”叶老还说:“若是出于故意或偶然, 就是像煞有介事的示范, 效力是很微细的;若是出于自然且恒常, 则不论消极或积极方面, 都有重大影响。浸染诚是不可抗的势力啊。”叶老诚然是在告诉我们, 听话、说话本来是生活自身的事情, 是自自然然的事情, 听与说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要在说话中学说话, 在生活中学说话, 生活才是学习语言的源泉, 学习语言必须到生活的大染缸中浸染。但是生活中“天然”的应用型听话说话, 常常是放任自流、不加控制的, 缺乏自我认识、自我反省, 优点得不到彰扬, 缺点得不到修正。而通过课内的标本式训练, 便能增强自我感悟、自我反省、自我调整能力。
此外, 还可结合学生及学校实际定期开展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听说训练活动, 如课前三分钟演讲、口说文训练、试讲课文、辩论会、故事会、诗文朗诵会、主题演讲会、主题语文班会、课本剧表演、模拟主持人、小记者采访、答记者问、模拟法庭、社会调查、名言互赠活动、热点新闻评述、绕口令等。并结合节日联欢、国旗下讲话和学校一些重大活动, 见机相时地进行听说训练。每次活动我们都精心设计、周密考虑、充分准备, 尽最大努力发掘活动本身蕴含的听说训练资源。活动中, 学生积极踊跃, 兴趣颇高, 效果非常好。
三、结语
课内外训练相结合, 既弥补了课内听说实践呆板单调、欠充分的不足, 又可避免生活语言盲目失控的不自觉状态, 缩短了教室听说与现实生活中实际听说的距离, 构建起了生活化、立体化的全方位训练结构。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说话训练决不该疏忽[M].叶圣陶教育文集 (第二卷)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听说教学法的改进 篇10
一、充分利用体态语言和直观教具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1. 用体态语言创设情景
体态语言是语言教学中比较丰富且有表现力的语言之一, 尤其在口语教学中, 如果采用适当的手势、动作和表情, 可以避免用汉语解释英语, 又可以创设出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的语言环境。
2. 使用直观教具创设情景
(1) 实物情景
直观教具———实物是最简单的情景设置方式。不仅大量的名词可以通过实物来呈现, 一些方位介词也可借助物体使表达简洁、明了。
(2) 图画情景
实物情景有时受到条件限制, 有些东西教师不便甚至不可能带进教室, 如, 交通工具、家庭摆设等, 这时图画情景就会发挥特有的优势。特别在描述一个事件, 表达一连贯的思想时, 图画情景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3) 场地情景
教室是教学的场所, 也是进行各种语言模拟训练的最方便的“临时舞台”。就教室的那扇门便能为学生提供多种情景练习说英语, “上课迟到”“访问朋友”“放学回家”等。
(4) 游戏情景
创设情景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由于课堂游戏有趣、轻松, 有利于学生大胆开口, 积极参与, 不失为一种好的情景方式。
(5) 故事情景
故事是对人们生活、事件的记叙和描述, 故事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所以, 通过讲故事为语言学习设置情景不失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6) 角色情景
角色情景就是通过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 运用不同的语言, 体验不同的感受, 表达不同的思想。这不但适用于各种对话, 而且适用于课文教学。
3. 巧用现代媒体创设情景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把多媒体引入英语课堂教学, 是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要求。录音、录像、电视已成为现代课堂中较常用的教学手段, 为创设情景, 培养语言能力开辟了广阔的渠道。
二、爱护全班学生, 重视情感因素, 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
1. 爱护学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师生双方交流思想、情感和信息的过程, 英语教学应将传统的单向交流变为师生互相交流。新型的师生教学活动应该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互动过程。
2. 重视情感因素,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轻松的学习心态, 积极的自我意识和有趣的语言环境, 能使学习者获取最大的语言信息量。
3. 注重兴趣培养,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就是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 就会自觉地参与各种英语学习活动, 并从中获得乐趣。
4. 捕捉积极因素, 激发学生成功的动机, 发展学生健康人格
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特长和业余爱好各不相同。教师要经常注意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 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
【听说教学法的改进】推荐阅读:
听说教学的思考07-09
国培:听说教学的策略08-19
英语教学的听说训练06-05
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方法06-17
听说教学10-09
听说教学05-28
英语听说教学06-26
听说读写教学08-30
听说教学策略10-11
听说教学模式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