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训练(精选12篇)
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训练 篇1
语文教学强调的学生基本能力一般概括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即语文教学应从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地培养和训练。但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受应试教育“分数至上”思潮的影响,大部分老师追求的只是学生书面语言的阅读和表达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听说能力的提高。那么,听说能力的训练怎样才能切实有效地走进语文课堂呢?
一、抓住课本,按大纲要求切实安排好训练内容
无论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在每个年级每个单元都科学地安排了听说训练的内容。只不过课本训练的要求形式较为灵活。比如课堂讨论、复述课文、口头作文、回答问题、演讲等等。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根据不同的课文、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课堂时机合理地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教师应对整个学期或者每个更长的学习周期有统一的安排和计划,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制定不同的听说能力培养目标。
二、抓住课堂主阵地,把听说能力训练贯穿课堂始终
1.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展听说能力。每一个教师都知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很多老师总是觉得每一节课自己想要讲的东西没讲完,中学教师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师尤其如此。然而,课堂上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解使学生失去了“听”的兴趣,同时,也剥夺了学生“说”的权利和机会。所以说语文教学中更应该注意教师语言的精练、精彩、精辟,让学生听的同时体会到语言本身的魅力并引起心灵的共鸣,从而产生“说”的欲望和激情。教师也可以巧妙设疑,引起学生思考的欲望,慢慢梳理思路,阐明自己的想法,这样既辅导了“读”也训练了“听”和“说”。学生会在长期的、形式多样的倾听、发表口头意见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听说能力。
2.重点设计,专项训练。既然听说能力是语文四大基本功的主要部分,语文课上就要重点设计,专项训练。每一篇引人入胜的小说或记叙文都应该设计复述主要情节这一教学环节,还可以引导学生口头续写、改写等。如果学习了一篇说明文,讲完课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当一回小老师,让他们口头说出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课文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等。作文课传统的老套路是老师讲解———读范文———学生动笔,我们则可以通过讨论后直接进行口头构思和口头作文,这样,既增大了课容量也降低了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让学生走出课堂和校园,让学生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充分地感受,在各种人文环境中适当的交际。
总之,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光重视是不够的,还要开动脑筋,将其切切实实贯彻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关键词:语文,听说,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训练 篇2
----听说训练教学案例
教材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好的教法是开展好教
一、背景
学活动的基本保证,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对话的听说训练。
二、教材分析
1.话题。本课选取的是围绕如何提出建议和作出决定展开讨论的。
2.语言点。What shall we do ? Where shall we go ? How/What about …? Couldn’t we …? 3.目标。引导学生根据图片领会所要谈论的话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掌握提出建议的基本句式、词汇。
三、教学片断
Step 1 情景导入
Show some pictures of famous persons.设计思路:
以讨论日常生活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明星,名人周末活动为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单元的话题。“What shall we do on Sunday ? Where shall we go ? ” Step2 阅读对话,理解大意。
设计思路:听力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先读对话是为了下一步的听力做好铺垫。Step3 听对话,模仿录音跟读。设计思路:
做听力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听的能力而且让新的语言点在听力材料中再现,从而加以巩固,实质上是变换语言输入的形式。不断地大量的模仿可以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发音。提升英语口语的水平。Step 4 针对对话,回答问题。What shall we do ? Where shall we go ? 设计思路:进一步理解对话内容。Step 5 小组合作,练习朗读。设计思路:
在生活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好奇心、表现欲以培养语言学习的信心。暴露容易出错的问题和错误,以培养孩子细心做事、合作的习惯,从而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缜密。最终提高英语口语能力。Step 6 尝试背诵,模拟对话。
设计思路: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运用,让学生复述或者模拟对话,进一步掌握对话内容,提升英语口语。Step 7
小组比赛,展示风采。
设计思路:调动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让英语课堂不再乏味。真正实现Never say never,I believe I can fly.三、教后记。
针对上述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活动,有以下几点思考:
(1)明星演员、运动员等是学生崇拜的人物,引入他们来导入新课会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并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2)让学生在读--听--诵相结合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
(3)给学生自由练习的空间,让他们在使用语言中巩固知识,感受用英语交流的成就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运用语言、进行合作学习的精神。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新课程英语教学应当处理好以下关系: 1.正确处理教师“教 ”和学生“学”的关系。
教师应更多的关注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学,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掌握知识,并且形成技能的过程。
2.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突出重点。本节课主要是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所以我将着力点放在学生的听说训练上。
3.任务型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是提升学习能力的过程,把握好了这个过程,结果就有了保证。
4.在教学中恰当的引入竞争的学习机制,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培养学习激情,感受成功的乐趣。
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训练 篇3
关键词:数学教学 听说读写 训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听说读写”训练,使语言文字训练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强化和巩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语言文字不过关,表达能力差,创新又从何而谈。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数学教学中“听说读写”训练的内容
1.听。孩童学话,大多数是从大人说话中“听”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离不开“听”。数学教学中的“听”,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听同学发表见解。通过“听”来形成表象,理解数学概念,积累数学语言,逐步形成能力。
2.说。数学教学中的“说”,就是让学生说一说事实、说一说结果、说一说过程、说一说规律和操作、说一说算式算理等,以说促思,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正确理解数学的题意,“读”是必不可少的。数学教学中的“读”,一是读数、二是读题、三是读概念,四是读算式。通过“读”来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写。“写”是数学教学的最终归宿。学生在认数之后要写数,在理解题意、找准等量关系后要写出算式、写出计算过程、写出答案等等。是数学教学中学生借助语言或数学符号的“遣词造句”,最终达到解答数学问题的目的。
二、重视数学概念和术语教学,加强词和词组训练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最基础的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显而易见,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思考、推理、判断的基础。而数学概念是借助语言或数学符号来表达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讲清概念、术语所反映的对象和含义是什么,让学生对其有明确的印象。比如:“和”“差”“积”“商”“除”“除以”“比……多”“比……少”等。其次,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术语,如“除和除以”、“增加和增加到”等,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出示“8除以2的商是多少?”和“8除2的商是多少?”让学生比较“除以”和“除”的联系与区别。这样,既能够使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又加强了数学语言的训练。
三、在文字题教学中加强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
文字题是由数学概念、术语和数字组成的,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文字题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对于学生运用数学概念、术语和分析数量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抓好“运算符号”的语言表述训练
如“+”表述为:加、相加、加上,不能表述为:“加以”;“×”表述为:乘、乘以、相乘,而不能表述为:“乘上”;“÷”表述为:除以、除(去除),不能表述为:“除去”。
(二)重视“运算结果”的文字表述训练
如加、减、乘、除的运算结果,分别称为和、差、积、商,而且要表述是求哪两个数的和(或差、积、商)及其关系。
(三)加强“四则运算意义的运用”的语言文字表述训练
例如,“42÷7”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则可表述为:①把42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②42是7的多少倍?③42里面有多少个7等。
四、在“计算”教学中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训练
在数学教学中,计算占相当的比重,试题是计算的前提条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一式多读的训练,既可以使学生练习数学基本术语的使用,熟悉一些数量关系,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18×3=?”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表述出来:①18乘以3得多少?②18的3倍是多少?③3个18是多少?④一个因数是18,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再如“(25+34)×(46-16)=?”可用语言表述为:①25与34的和乘以46减16的差,积是多少?②比25多34的数乘以比46少16的数,结果是多少?等等。这样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式子化,式子语言化”的综合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五、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强化语言文字训练
语言文字训练,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选用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件,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实例相联系,使整个教学活动生动精辟,营造一个活跃学生思维的语言文字训练的氛围,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比如,在教学“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时,我们可以这样进行:
首先,创设一个让学生当售货员卖文具的情境,让学生根据下面题目要求进行买卖活动:小红到学校小卖部买一支铅笔和一本数学练习本。一支铅笔1角8分,一本数学练习本4角2分。小红付出1元钱,售货员应找给小红多少钱?
其次,让学生说出在“买卖”过程中是如何“找退”的?
①从1元钱中减去铅笔的钱数,再减去数学练习本的钱数,即是应“找退”(剩下)的钱数。列式为:100-18-42=40(分)
②从1元钱中减去铅笔与数学练习本的总钱数,即是应“找退”(剩下)的钱数。列式为:100-(18+42)=40(分)
再次,组织学生讨论:①“100-18-42”求的是什么?“100-(18+42)”又求的是什么?②两种不同的算法,结果怎样?③两道算式有什么关系?
从而得到:100-18-42=100-(18+42)。由于学生已有钱币在实际计算中运用减法性质的生活经验,在此就不难概括出减法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即:a―b―c=a-(b+c)。
这样,既能轻松地讲清“减法运算性质”这个概念,又能使学生形成的表象更加鲜明,并且强化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但是他们的语言不是很丰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思维和语言的一致性。特别是数学中的“遣词造句,要求语言要准确,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要强化语言文字训练,把语言文字训练当作自己的责任抓紧抓好。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训练 篇4
一、从“听”入手, 创造形式多样的“听”的练习。
“听”的能力在英语四项能力中排在首位, “听”是中国学生获取英语知识和纯正优美的语音语调的唯一途径。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听力, 才能听清、听懂别人说的英语, 才能使学生有信心去“说”, 与别人用英语进行交际, 才能保证英语课堂教学得顺利进行。因此在整个英语教学阶段中, 要发挥和创设多种情景, 保证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听”。
(一) 课前“听”, 为“读”做准备
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发现凡是在课前准备时认真地听了磁带的学生, 在已听熟的情况下, 学习新教学内容的效果是事半功倍。有鉴于此, 在每次教学之前, 我都要求学生回家做“听”的预习作业, 并指定“听”的内容, 如在教学The First Day at School这一单元的B部分单词前二天, 我即要求学生认真“听”这一部分的内容, 果然在教学中, 当我出示一幅花园图片, 介绍:This is a garden.This garden is near my house.Do you like it?此时学生已明白garden究竞所指为何, 且有部分学生在老师拿出garden这个单词时, 已经能“听、说、读”“三会”掌握。在这样有目的性地“听”的预习下, 在学生上课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课中“听”, 为“说”做准备
学习新内容的时候, 要根据学习内容设计一定的情境, 然后根据情境以“师说生听”的方式讲授课本上的目标内容, 在学生听完以后, 接着看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动画片, 在此之中进行“听”的练习, 并在此之后再以类似的情境进行“听”的练习, 在这样充分的“听”的过程中, 学生“说”的欲望被调动, 因而“说”也就水到渠成了。如A New House这一单元的E部分是一个幽默的小故事, 小故事中利用一只小老鼠的活动, 练习介词in, on, under, between, behind, beside, near。在教学中先利用一支钢笔放置不同的位置, 来进行听的练习;然后, 再拿出一只玩具小老鼠, 并同时播放与E部分教学内容相似的动画片, 吸引学生认真“听”, 从而在接下来的以小老鼠的位置为主进行的对话练习中学生都乐说、愿说。
(三) 课后“听”, 为“听”做延伸
要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光靠听课文内容是远远不够的, 因而在教学中除明确要求学生在家中认真听课本录音作为回家作业的一部分外, 还要求学生听电视、广播中的英语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少儿英语节目, 蓝猫小学英语等。让学生自觉地或者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 这样通过校内、校外相结合, 共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以及“听”的能力, 从而为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从“说”入手, 创造丰富多彩的“说”的练习
(一) 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各种各样“说”的情境
英语是一种语言, 英语教学必须从交际的情境出发, 根据教材内容,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 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进行练习:
1. 问答式。
这种方式可以很灵活, 可以是师生之间互相问答, 也可以是学生之间互相问答。如在教学standing, sitting, sleeping, jumping, running, walking.这几个现在分词时, 我一边不停地做动作, 一边问学生:What am I doing?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 当然很容易即用You’re…句型来进行回答。在此之后, 我让学生不停地做相应的动作, 然后问我, 我再回答。在这样的练习下, 到最后进行的“生生”之间的问答练习已是非常熟练。
2. 表演式。
顾名思义, 该方法即是要求学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根据一段内容或一个情境进行表演。如At A Music Lesson这一单元的F部分是捉迷藏游戏, 并同时可复习前一单元所学的介词, 在教学开始之前, 我先请一个学生闭上眼睛, 再请一个学生与我合作, 躲藏在门后, 当我再次让学生睁开眼时, 即可开始与学生进行这一部分的语言练习, 于是我用英语问学生:Where’s Li Bing?这时学生就开始猜他在哪里, 直到他们猜对了才让该学生出现, 这样一来, 这一部分的内容不教自懂了。
(二) 利用课外时间创造各种各样“说”的情境
除了利用课堂教学中创造各种各样“说”的情境之外, 我还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为学生创造形式多样的“说”的情境。
1. 编排英语短剧。
教学中除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英语短剧的编排以外, 还让学生根据生活情境自编自演英语短剧, 虽说不怎么精彩, 但这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开展“英语角”活动。
此“角”为“隐形角”, 只是让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 如遇到与已学内容相似的情境, 情他们用英语尝试着进行对话练习。
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训练 篇5
听说训练应当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它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既是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进行交际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但在当前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只片面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而轻视或相当程度地忽略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现象还较为普遍。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听说能力训练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根据课本中安排的听说内容进行听说训练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每一册均分布一些听说知识的训练点,如教材中的课堂听讲、回答问题、复述课文、讲故事、叙述事件、说明事物、发表议论、讨论问题、致词、演讲等。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的主要“抓手”。为了保证听说训练能有系统地进行,教师应当根据语文课本中有关听说的基本知识系统地加以介绍,使学生了解各种常用的听说形式的特点。教学中,教者应根据教材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在学会运用这些形式的过程中,掌握所需要的听说技巧,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
二、结合讲读课教学进行听说训练.答问、讨论,有所侧重。
讲读课中师生的问答活动,是学生进行说话练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在讲读课中,教师要尽可能在关键地方巧设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如《老山界》一文中景物描写非常精彩,教者可以此来着重训练学生的读、听能力:
(1)精读课文描写“星光”和“火把”的两段文字,思考并回答三个小问题:①这两段对星光和火把的描写,突出了景色的什么特点?②这两段景物描写衬托出了老山界山路、山势的什么特点?③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进行热烈讨论,踊跃发言。
(2)让学生记忆性听写第 22 自然段,教师朗读一遍(也可把个别生字、难调预先写在黑板上)。学生听时合上书本,不作记录,而后要求学生不失原意地默写下来,并当堂完成背默任务。.精心设计,每课一练。
教师必须大胆改革教法,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听说训练点。如教学《社戏》,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效果,通过听写、注音,巩固字词,然后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接着出示教学挂图,经过听觉、视觉活动,学生已深深被课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有身临其境之感;再分角色朗读一些重点段落。第二课时,以熟读、背诵为中心,要求学生当堂理解和初步掌握记叙文的描写作用。第三课时,口述“看戏”场面,并结合前两课时未曾处理的其他习题,继续围绕记叙文中的描写这一重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掌握看成前、看戏途中、归来及以后整个活动中的景物描写、人物动作和心情描写的方法。这样三节课各有侧重,节节有练,听说与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提高了教学效果。.重视学生记笔记,循序渐进地进行听说训练。
讲读课文中学生听讲、记笔记,是最好的最经常的听力练习。开始时,教者将要记录的重点、难点说得慢一点,类似于电视、广播播出“天气预报”时的速度;如果是同学发言的,则由教师把重点内容再重复叙述一遍,作些适当的暗示。同时,指导他们如何记下教师讲授的要点。以后,记录的速度逐渐放快,直至和平常说话一样。这样,经过一个阶段的适应训练,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做听课笔记了。.规范教师的语言,保证训练质量。
在讲读课中,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对学生来说实际上就是最好的说话示范。因此,在讲读课上,教师的讲解内容必须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表达上必须做到吐字清晰、表述准确、简洁明了、抑扬顿挫。教师的示范作用,能使学生在听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口头表达的技能、技巧,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三、与写作课相结合进行听说训练
写作课同样可以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写作前,教者要讲授一定的写作知识并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学生听取这些指导本身就是在进行听力练习。写作课上教者组织学生通过讨论确立作文要表现的主题,引导学生谈自己所选择的题材以及自己对文章的构思,这些环节都是锻炼学生说话能力的极好机会。写作课上最有效的说话训练是动笔之前的口头作文。先来一次口头作文,可以锻炼学生连词成句。
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从而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地进行口头表达。经过这样经常性的口头作文训练,学生行文的思路清晰了,语言丰富了,就可为写好作文打下基矗此外,在写作课上,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习作讲评,也是进行听说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者可以选择一些优秀习作和有毛病的文章念给学生听,让他们比较优劣,发现别人文章的优缺点,再由学生口头发表意见,进行评议、修改。久而久之,既可以提高学生听话能力的评价鉴赏力,也可以提高说话能力中发表议论的能力。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进行听说训练
要保证听说训练的效果,除了在课内进行有计划地听说训练外,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
背诵、复述及听记、口头作文等多种竞赛;召开辩论会;举办“模拟法庭”,小记者现场采访;故事演讲会;童话表演、相声小段;表演课本剧;每日 5 分钟读报,新闻发布会等等。还可运用录音、广播、幻灯、电砚等现代视听手段进行听说训练,或与组织参观、访问。
游览等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练习听说的兴趣,从而收到较好的练习效益。
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训练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50-01
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纪。面对层出不穷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新的时代要求学生首要具备的就是创新能力。李克强总理曾指出:“教育与科技事业要走改革创新之路,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所以,教师的工作不应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我们所要培养出的人才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承者”,更应是知识的“创新者”。的确,只有创新才有知识的更新、只有创新才有社会的发展,只有创新才有人类的进步。由此,我想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是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工具性学科,我们在教学中应如何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无疑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语文能力的训练是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听说读写这四种语文能力的训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争取做到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在创新中巩固听说读写能力,使二者相互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一、听——边听边想
人们每天都相互交往,都要听他人讲话,为了正确理解别人说话的含义,必须具有一定的听话能力。在小学的日常听话训练中,通常教师只注意让学生对语言本身的感知,而忽视了听的过程其实是听与想的结合,即边听边想、边听边分析、边听边综合、边听边筛选,而分析、综合、筛选的过程,则是学生在简单“听”的基础上所进行创新的过程——将别人通过说话所传达的知识或信息,经过分析、综合、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创造性地使其变为自己的“储存”。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使学生在听话训练中做到边听边想呢?我想,我们不妨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如下要求:
1.明确目的
在进行听话训练时,无论是听故事、听演讲还是听报告,我们都要提前向学生布置好听的要求,即要求学生重点听什么,这样学生在听的时候,就有了明确的指向,就会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过滤掉“旁枝杂叶”,这一过程就是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创造地节取和总结的过程。
2.善于辨析、强化记忆
在每次进行听说训练以前,我们除了要求学生有重点的听以外,还应该力争让学生从训练中获取有益知识和信息做到“有得”。而要想做到有所得,学生就必然在听的过程中综合、分析听到的信息,辨析、整理出有价值的信息,然后经过强化记忆,将这些信息转化为自己可以拿出来就用的知识。从分析到记忆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量的积累,而是学生利用原有知识融汇、掌握新知识的质的飞跃。
二、说——想说、要说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说话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检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窗口。日常教学中,我们时常发现,许多学生不善表达,即使是简单的语意,也很难用清楚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纠其原因是其创造性思维较差,不能较好组织和运用语言。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呢?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1.说话项目多元化
传统的说话训练课上,通常都是由老师或书本规定一个统一的说话题目,全班所有同学根据这一个题目去说。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兴趣不同、爱好不同的几十位同学,不可能都对同一个题目产生兴趣。试想,在毫无兴趣的情况下,怎么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闪烁灵感,进而侃侃而谈呢?所以,我们在说话题目的选择上,一定要顾及学生的儿童心理以及其兴趣爱好。顾忌“各有所爱”的每一个说话主体,尽量使说话的题目多元化,让学生各取所“爱”,甚至也可以让学生自拟题目来说。也只有在兴趣的激励下,学生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其创造性思维,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
2.说话内容个性化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识、情绪等熔成的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所以,我们说话训练的内容也不应一味地讲求整齐划一,而要让学生“我口说我心”,给学生创设一个可以张扬个性的说话环境,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条件,而让学生压抑其个性地去为了迎合老师或同学而说的行为,其实正是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埋没了创造性人材。
只要我们能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说话题目、能让学生尽情地说出他们的心声,那么,其创造性思维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得到发展,进而提高其驾驭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三、读——重在过程
小学阶段,阅读训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发展认识能力、培养创造能力、陶冶情操、养成优良的思想品德。作为教师,太多的时候,我们将自己设定为阅读训练的主角。阅读前以统一的问题去束缚学生的思维,阅读后又以统一的答案去规范学生的理解。试想,在这种情景下进行的阅读训练,怎么能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将传统的阅读训练模式转变为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教师由主导变为引导。让学生在经历自读——想象——分析——推理——结论这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过程中,达到阅读训练的目的。
四、写——我手写我心
作文,是检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个窗口。作文训练,所培养的就是学生综合调度自己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融合生活感受、思想感情,从而写成文章的心理素质和文字表达能力。而少年时期,正是发展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他们有兴趣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活动,因而作文中往往会出现别出心裁的奇思妙想,只要我们引导得当,便能帮助学生巩固正确思维方式,摒弃错误思维方式,发展创造性思维。
五、结束语
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训练 篇7
一、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
对于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大多数中国小学生来说, 听, 是他们获取英语知识和纯正优美的语音语调的唯一途径。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听力, 才能听清、听懂别人说的英语, 才能使学生有信心去说, 与别人用英语进行交际, 才能保证英语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1. 明确培养学生良好听的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在刚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 对英语非常好奇, 这样的热情对学习非常好。但是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往往没有耐心去“听”, 作为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 要从第一节课起就要讲清听的重要性, 有意识地学生培养“听”的能力。如:第一节课时, 教师说一些教学中需要用的课堂用语, 通过语言和形体动作使学生明白用语的意思, 然后要求学生用动作表示, 表扬那些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通过听、做练习, 不仅使学生体会到能听懂英语的自豪感, 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学会听的目的。
2. 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
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 重要的是在平时的学习中严格要求。学习新知识的时候, 一定要有Listen, Point和Listen, Do的过程。只有在反复的Listen, Point和Listen, Do的过程中, 学生听的习惯和听的能力才能逐渐地养成。同时, 教师还应该明确要求学生在家里要经常地听录音, 看教学光碟, 要注意模仿其中的语音语调。老师还可以把听课本录音和听电视、广播中的英语节目作为家庭作业, 让学生自觉地或者在家长的督促下长时间地坚持下来。通过校内、校外相结合, 共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 从而为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形式多样的“说”的情境
英语作为人类交际工具之一, 本身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因此, 就要求老师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 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
1. 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形式多样的“说”的情境
课堂教学时, 教师要努力营造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 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会表达思想。
教师问, 学生回答。如:学了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等句型时, 教师可以和每一个学生进行对话T:Hello!What’s your name?S:My name is Tom.T:How old are you?S:I’m 9.等等。在每次课前的Greetings中都可以与学生进行常规性的对话, 以加强学生的说的能力。
学生问, 教师回答。如:学了What is it?Is it a kite?Yes, it is./No, it isn’t。教师事先准备好游戏用的图片或者实物, 进行下面的语言练习:T:What is it?S:Is it a toy car?T:No, it isn’t.一直到学生猜对, 然后再更换, 继续做游戏。这样做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由易到难, 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的句型。
学生问, 学生回答。为了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相互练习的时间, 让他们有时间相互商讨, 在说给全班同学听时能够更默契。特别是要对那些接受能力慢, 口头表达能力弱的学生, 教师要给予更多的个别辅导, 使他们也能大胆地参与到语言的联系中来。
情境表演。这种形式能够比较好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能够培养学生之间合作, 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共同提高表演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有了一定量的语言词汇、句型的时候, 教师要让学生自由组合, 编排演练。如在学到“Happy birthday!”的内容的时候, 要求学生以“过生日”为情境进行英语表演。
2. 利用课外时间创设形式多样的“说”的情境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形式多样的“说”的情境外,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为学生创造形式多样的“说”的情境。
编排英语短剧。老师可让学生编排一些比较简单的英语短剧, 在时机成熟时, 教师还可以组织全校的学生参加英语短剧表演比赛, 请其他老师和学生的家长一起来观看学生的演出, 让学生在老师和家长面前充分展示学习成果, 体验能听懂、会说英语的乐趣, 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英语的欲望。
开展“英语角”活动。在每周的适当时候, 将全校的英语爱好者聚集起来, 开展“英语角”活动, 在活动中让学生按某个话题或是自由地说英语, 鼓励他们多说, 不要怕说错, 以此达到训练说的目的。
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训练 篇8
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对英语四六级考试做出了重大调整, 着重考核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应用能力。几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在积极探索、寻求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手段, 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语言能力的培养, 但总的来说仍没有从根本上或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远远落后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造成大学生听说能力不高的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 大学英语教学教育观念落后, 教学模式陈旧。当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虽然使用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但以教师为中心, 以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教师的讲授仍然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听说教学模式大致是:在语言实验室里, 教师播放一段教材上的音像材料, 教师给予讲解, 学生观看一次或多次, 完成教材上设置的练习题。学生被动地进行听与说, 学习的成就感不强,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充分调动起来, 一方面影响学生听说活动的参与度;另一方面, 教学活动中的听与说输入输出联系不紧密, 造成学生的说并不是基于所听到的原汁原味的英语, 而是在强化自身原有的中式英语, 从而造成学生说的能力难以提高。
第二, 大学英语教学重读写、轻听说。听说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占课时太少。听说教学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时比例是1∶4, 也就是说学生每两周的8课时中仅有2课时的听说课, 这不仅造成学生的听说训练不够, 也造成了学生对听说学习的不重视, 这也是中国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
作为教学一线的一员, 笔者深感进行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听说能力较强的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 大学英语教学担负着各个专业的英语教学, 要想使大学英语教学肩负起培养出满足国家急需人才的重任, 就必须从上述主要原因入手, 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能大胆地进行改革创新。
二短时记忆和笔记训练与听说能力
笔者在口译实践和教学探索中, 发现口译教学中的短时记忆和笔记训练恰恰能够从上述原因入手解决大学生听说能力滞后的问题, 如果将其运用到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 可能会改变目前的大学英语教与学的现状, 并能实现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笔记训练是在记忆力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人的短时记忆储存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必须借助笔记来弥补脑力记忆的不足, 笔记训练也属于记忆力训练范畴。口译笔记 (note-taking) , 从概念上来说可定义为“译员在口译现场通过一定的职业化手段即席、迅速地通过整理原语思维线路来标记原语内容、关键词语, 标记译语、搜觅与组织工作的‘提示性’信息”。简单来说, 它是由符号、文字加上斜线以及并列符、连接符等来体现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口译笔记可以将一段篇章的核心点及逻辑关系以图片式解构的方式直观地展现在口译员面前。我们在听说教学中利用笔记训练, 让学生在对一段篇章进行笔记记录之后, 根据其笔记符号更精确地进行原语复述, 特别是进行英语复述时, 能够加强对英语语言的吸收。有了短时记忆和笔记训练的方法, 学生在课后还可以自行训练, 解决目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课后练习不够的问题。
三研究过程
本研究主要关注短时记忆和笔记训练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影响, 重点探讨短时记忆和笔记训练能否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能力。
本研究运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前、实验后对研究对象进行记忆力、听力测试和作文测试 (因目前大学生作文倾向口语化, 因此本研究用学生作文成绩来考查口语能力) , 探讨短时记忆和笔记训练能否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能力。在实验结束时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和对部分学生进行集体访谈, 主要获取学生对该训练方法的态度、接受程度和效果反馈信息。另外, 实施短时记忆和笔记训练教学方法的教师的学评教分数和四级通过率也作为对该方法的考量指标。
本研究从2011秋季学期开始, 在开学的第一周向学生介绍记忆力训练的方法, 并对学生进行第一次记忆力测试, 以获取实验前学生的记忆成绩。此外还对学生进行第一次听力测试 (采用四级考试听力部分——听力选择和听写) 和第一次作文测试。从第二周开始对学生进行一学期共16课时的记忆力训练。形式为让每个学生对时长为1~2分钟的中、英文材料进行听后复述, 开始是以句子为单位进行复述, 逐渐过渡到几句及整段复述。所选取的音频材料有VOA Special English新闻、VOA慢速report、Obama演讲、联合国新闻、南华早报的中英文对照材料。要求学生对课上做完的英文记忆材料进行复习以及对所布置的中英文材料进行记忆练习。平时要求学生收听收音机FM90.5频道的中文新闻以增加背景知识, 扩充知识面。在2012春季学期开始, 在记忆力训练的基础之上增加笔记训练。同时将训练的课时增加到52课时。其中因所教授的学生要于2012年6月16日参加四级考试, 在5月12日至6月15日期间进行四级考前训练, 因此记忆力训练和笔记训练在四级训练前的教学13周结束, 并随即对学生进行第二次记忆力测试、听力测试和作文测试, 获取第二轮测试成绩。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束后, 笔者将学生实验前后的两轮测试成绩录入Excel表格, 获取相关数据, 如下表所示。
从下表可以看出, 经过短时记忆和笔记训练, 学生的记忆力测试、听力单项 (听力选择和听写) 、听力总成绩和作文成绩平均分均有提高, 分别为67.2%、39.7%、84.2%、50.3%和33.3%, 并且记忆力成绩和听写成绩平均分提高幅度较大, 分别为67.2%和84.2%, 这表明短时记忆和笔记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听说能力, 并且对听写成绩提高效果更加明显, 笔记训练应该是听写成绩提高程度较大的重要原因。
注:成绩为各项的平均分。
笔者又将相关数据输入SPSS, 以探讨记忆力和听力、听写、作文成绩的相关性。经过短时记忆和笔记训练后, 对学生的第二轮测试成绩进行SPSS相关性分析显示:记忆力和听力选择、听写、作文成绩、听力总成绩之间Pearson相关性值分别为0.155、0.252、0.003、0.177, 显著性分别为0.339、0.116、0.985、0.274, 均大于0.05, 这表明记忆力和听力选择、听写、作文成绩、听力总成绩之间没有显示相关性。该统计结果与研究预期有出入。可能是因为该研究样本量太少, 只有40人, 一些个体差异对数据影响较大。另外, 由于本研究涉及的是大二学生, 四级考试训练占用了5周本该用于短时记忆和笔记训练的时间, 因而造成学生接受的英文记忆训练没有达到足够的量, 再者学生课下的练习量也不够, 最终的记忆力测试不得不用中文材料, 未能全面测试出学生的英文记忆能力。此分析也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中得到印证。
五结束语
通过测试、问卷调查、访谈以及笔者的学评教成绩和所担任班级的四级通过率数据,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短时记忆和笔记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改变学生的听力习惯, 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强化听后即说的过程, 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继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提高四级成绩以及整体英语水平。绝大多数学生对短时记忆和笔记训练教学方法持积极支持态度。该训练方法对基础好的学生所产生的效果更好, 更能提高其听说能力, 基础好的学生认为若能够继续接受该训练方法半年至一年, 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冯川源.论英语原版电影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S2) :60~62
[2]韩宝成.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3]李文娜、米丽娜.从口译的特点认识口译笔记的作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S1) :203~204
[4]秦晓晴.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训练 篇9
关键词:大学综合英语,听说训练,现代教育技术,课文教学
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学习一种语言至少包括两个单独的过程。第一, 为了用语言交际, 一个人必须基本上学会该语言的语音、词法和句法的句型。而学习者所达到的近似水平可能和说本族语的人的话相差很远, 但在口头交际方面仍是适当的。第二, 似乎除了句型准确以外, 还有使说话者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某种因素。交际的意愿是培养流利讲话的必要条件。这里的“交际”不仅仅是开口说, 而是要能说些内容。这是一种正式的交际活动, 是不能像句型训练那样采用操练方式成功的, 我们必须设法使它进入课堂教学[2]。然而, 很多英语教师都熟悉这样的学生, 他们很好地掌握了笔头的语法结构, 但不能在会话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在一些英语教学相对落后的地区, 这样的学生尤为常见。这主要是因为在英语教学中, 尤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主要强调了语言习惯的形成而没有强调交际技巧的培养。因此, 学生一旦跨入大学校门, 就会发现自己缺乏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特别是缺乏英语听说的能力。本文的目的在于描述辅导这类学生的一些技巧, 并阐明如何在综合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听说训练。
说起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训练, 普遍认为它是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训练方法, 不容忽视。《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该门课程综合性较强, 涉及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内容。综合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精读能力。但要达此目的首先必须注重打好语言基础, 教师要在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都使学生得到培养和锻炼, 最后使他们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当然, 上述五个方面的训练又要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而有所侧重。因时而异, 因要求而异, 合理地运用这五种手段, 对打好语言基础, 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很大影响。但从《综合英语》在我系的课程设置来看, 呈现出教学内容较多、学时有限的问题。因此, 在综英教学中难以进行足够的听说训练。
要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听说训练, 必须有时间保证, 因而遵循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很重要。为此, 我把“讲”与“练”的比例原则上定为1比2, 精简词汇教学, 语法教学注重实践, 着重充实课文教学, 用较多的时间进行基本功的训练。课文教学是每个单元教学内容的中心环节, 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主要体现在课文教学内容之中。我所采用的课文教学法是以听说领先, 辅之以句子结构及语法分析而结束全文。同时,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以后, 营造出语言交际的情景, 形象生动的情景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也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 提高了教学效果, 英语课文和教学手段也丰富多彩起来。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动态地呈现英语课文, 文字和读音有机结合, 多种色彩、多种字体修饰灵活运用, 课文正文和图画甚至和动画有机结合, 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它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创设的情景当中, 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 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和不断冲击, 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替进行, 从而在大脑皮层产生较强的反射, 留下较深的印象[1]。就大多数学生而言, 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听说训练的手段反复重复课文的内容, 可以使他们在重复中逐步了解、熟悉并掌握句子结构及文章含义。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学生不仅想说英语, 而且有内容可说。目前, 我已完成《综合英语教程》1至4册的教学, 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文教学的听说训练方面作了些尝试,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几乎使每个学生都参加到课堂活动中来, 基本上克服了“满堂灌”的倾向,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具体谈谈我是如何在课文教学中进行听说训练的。
一、设计情景, 生动引入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引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有效的办法。一个生动的教学情景就是一支兴奋剂, 它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兴奋起来, 特别是对那些学习缺乏动力的学生来说更有效, 可以唤起他们潜在的学习动力。课前我布置学生进行预习, 充分熟悉课文内容, 为上课时的听说训练和课文讲解做了准备。上课时, 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提供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视频片段, 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 使学生由内在的心理向外在的行动表现出来, 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内容, 激发他们学习新课的欲望, 提高学习的效率[1]。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所说:“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 浓厚的兴趣能使学习者的各种心理活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使他们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多媒体以大量视听信息、高科技表现手段来, 加上虚拟现实技术和图形、图像、三维动画, 使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形象生动,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我在进行《综合英语教程》第二册第十一课“Understanding Your Owner”的导入时, 就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导盲犬训练的英文视频, 在整个观看过程中, 由于视频内容的趣味性及与课文内容的贴近性, 很明显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受到了刺激, 学生对于所听到的英语信息理解度较高。视频观看结束后, 学生们一下子就议论开了, 这时, 我因势利导, 开始进行新课导入提问:
(1) Do you like dogs?What does a dog mean to you?
(2) What characteristics does a dog have? (negative or positive image in Chinese culture?)
(3) What can dogs do for human beings?Why do people raise dogs?Can a dog understand its owner?
结果, 学生们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 绝大多数学生都争着抢着回答我提出的问题。连平时最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在这节课上都在积极回答, 表现非常突出。而且, 由于之前对课文内容进行了预习, 再结合短片提供的背景知识, 多数学生可以用英语作出正确流畅的回答。
二、听文感受, 整体把握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之中的个体。”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 可以充分发挥形、光、声、色等的信息功能, 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形成创造力。如前所述, 综合英语教学的一大特点是信息输入量大。而多媒体教学不仅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 而且加大了课堂教学信息量的输入, 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进入课文教学的第二阶段, 即课文演示中, 我借助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开展教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听课文后回答问题, 然后分析文章篇章结构。例如在进行“Understanding Your Owner”一课的篇章结构分析前, 我让学生先听课文录音, 然后结合我提供的一些生动形象的画面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1) Who is the“owner”in the title?
(2) Who is the narrator of the story?Have you read any stories with a dog as the hero? (The call of the Wild and White Fang by Jack London)
(3) According to the dog,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dogs?
以上问题围绕课文主题,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在讨论过程中, 我一般先请基础好的学生回答, 请基础较差的学生重复, 充分调动起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讨论课文, 学生提高了听力、表达能力, 同时也熟悉了课文内容。
三、视听结合, 突破重点
在课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并不是完全回避语言知识的教学, 讲解分析词句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综合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精读能力,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教师应有计划地为学生创造活跃的思维气氛与环境, 使学生能在适当的情景中学好词汇与结构知识。这一过程本身就是运用语言, 并为在实际交际环境中达到交际目的做好准备。
现在, 现代教学技术的概念已经扩大至整个互联网这一庞大载体, 使我们能够随时从网上截取及时有用的信息用于教学和研究, 从而更大范围地开拓了我们的视野, 这是以往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在综合英语教学活动中, 教师既要顾及精读, 又要完成听说训练, 很容易顾此失彼。如果用多媒体来讲授词句知识的话, 就会让学生易于接受, 再辅之以语境进行大量练习, 让学生在词句教学中锻炼口语的能力, 掌握所学的知识也就水到渠成了。在“Understanding Your Owner”的教学中, 我运用多媒体集声音和图像于一身的优点, 利用网上信息对于句子结构和词汇的讲解, 运用伴有声音的动画来教授。我注意在语言环境中, 让学生自己感觉, 然后我置疑, 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我才给以讲解, 讲解要语言简练, 重点突出。讲解之后, 马上配合练习, 或边讲边练, 讲练结合。让学生练会语言点与重要句型, 而不是由教师讲会。学生必须随时参与课堂活动发表各自的看法, 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而老师只作总结补充。
四、人机交互, 检测效果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协助下, 综合英语教学可以利用人机交互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不断受到教学成果的激励, 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也能使教师迅速、准确地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 从而调整教训内容和教训节奏。如综合英语教材中每篇课文后的巩固练习只是笼统的:“Answer the question according topassage.”或“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words in the passage.”, 这种千篇一律的练习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所以我经常利用网络CAI将课后习题呈现给学生。如在课文讲解结束后, 我就在屏幕上打出几个选择题或填空题, 当学生答对时, 网络系统给予色彩提示和音响的鼓励;然后再借助语音系统给予一些回答题;适当地增加难度, 学生听懂回答后, 在屏幕上给予正确答案。这样一来, 借助网络系统, 在不同阶段给出形式不同、难度各异、量度适中的练习, 使得课堂结构紧凑、联系紧密, 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了课堂效率, 让学生有更多的英语听说训练时间。
总之, 在探索与实践综合英语课文教学法的过程中, 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文教学, 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语境中训练了英语的听说能力。这种方法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智.教师专业发展与现代教育技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7.
[2]曼蕾.课堂互动与英语学习和教学[D].苏州大学, 2007.
电教手段在听说训练中的运用 篇10
一、运用电教手段, 可以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
第一, 借助录音手段进行模仿听说训练, 转述训练, 以听促说, 为学生提供规范的语音、语调、朗读、供学生仿效, 以此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主要形式: (1) 复述故事、儿歌、绕口令; (2) 语文欣赏及配套的有关投影片, 仔细听一段语言文字, 把文字中表达的时间、地点及重要事件转述给别人。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通过仔细听抑扬顿挫、有声有色的录音以及投影再现的影像, 唤起学生记忆中的想象, 产生求知欲望、激发想象情感, 加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和理解, 进而启发学生把浮现在脑海里的再造形象, 用生动的文字表达出来。
第二, 利用幻灯投影, 再现听说情境, 进行直观性听说训练、事半功陪。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早已指出:“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提出教学要以“闻、见”为基础的思想, 电教正给我们在教学中提供了这个方便。利用多媒体组合引出真情实感, 使学生产生联想、想像, 可以再现听说情境, 可以使学生对知识获得鲜明、生动的形象, 易于让学生理解、记忆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 使说明训练能够做到生动和具体。
二、运用电教手段, 开阔视野, 开拓思路, 丰富听说内容
电教手段能向人们展示广阔的社会天地, 可以把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引入课堂, 开阔学生的视野, 拓宽学生的思路、丰富听说内容, 加强听说的深度和广度,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第一, 加强听说的深度和广度。训练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是听说训练的重要内容, 但由于学生平时阅历肤浅又加之平时不善于观察生活, 思路狭窄, 常常无话可说, 造句、说话内容简单肤浅甚至有的就是口语化, 深入不下去, 利用电教手段可以改变这种境况。
第二,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小学生具有喜欢听故事, 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 利用录音故事能提供富有表情和动听配乐的优势, 播放具有悬念和童趣的故事开头, 可以激起学生续编故事的强烈兴趣,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三、运用电教手段, 进行创造性听说训练
教学中, 播放故事录音与投影片配合, 进行创造性听说训练, 想象故事开头、中间和结尾。如《小鸭子得救了》一文只有一张图片, 就是小鸭子掉进坑里, 小象、小熊、猴子在旁边想办法这个画面。我让学生看投影片想象故事的开头。于是, 学生有的说, 小鸭子来池塘里洗澡, 洗完了澡正高兴地唱着歌回家, 不小心掉进深坑里;还有的说, 小鸭子太骄傲了, 它看周围小象、小熊都不会游泳, 认为自己本领大, 就骄傲地挺着胸, 抬着头往前走, 不小心掉进坑里去了等。然后我又开始放《小鸭子得救了》的音乐, 只放开头, 让学生想象它们会想些什么办法, 同时放有欢快的音乐伴奏, 对缺少的图进行想象表述。这时学生们兴趣猛增, 跃跃欲试, 想出的办法更是各不相同, 说得淋漓尽致。在另一个班级, 我做了不用电教的尝试, 学生对这次听说训练根本就无从说起, 发言的积极性就更谈不上。通过这个创造性听说训练, 使学生摆脱思维的习惯性, 从而使思维具有灵活性, 流畅性和独立性的特点。
四、运用电教手段, 化难为易, 提高听说质量
听说训练的难点处理不当就会成为学生听说训练的障碍, 而障碍一旦形成, 就会使学生产生惧怕, 不愿多说的心理因素, 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听说任务, 影响听说的质量, 利用电教手段, 化难为易, 可以提高说话质量, 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 化繁为简。根据小学生从简单到复杂, 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利用“单镜头”分解画面, 可以分散听说的难点。
第二, 化抽象为具体。根据小学生从具体到抽象, 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 利用电教媒体所提供的形象画面, 化抽象内容为具体形象的内容解决听说训练的这个难点。
五、结语
实践证明, 电教手段的直观性、形象性激发了学生的听说兴趣、且使学生对听说内容、方法记忆深刻、印象清晰。以教材内容为依据运用电教手段进行听说训练, 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为学生开辟了驰聘想象的天地, 既有轨可循, 又扩大了想象的空间, 既能深刻地理解画面内容, 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运用电教手段进行听说训练, 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听说质量。
摘要:教学改革的步伐迅速发展, 仅凭“一本书”“一支粉笔”教学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和需要, 而应运而生的电教媒体以其特有的优越性, 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 它能够把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从课外引入课内, 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典型、真实、具体的感性材料, 能够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加快信息传递, 增加信息量, 使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就拿“电教手段在听说训练中的运用”这个话题来说。
加强“听说”训练 提高教学实效 篇11
一、现状分析
农村中学学生要求提高听说能力的意识淡薄,学习习惯不好。我曾对本校的学生进行过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详细数据如下:
1.为了提高自己的听力理解水平和表达能力,课外我主动听各种录音材料,并主动找人用英语交流。(约占3%)
2.我课外主动听英语广播和看英语新闻。(约占0.5%)
3.假如在听英语材料时碰到生词,我会跳过生词继续听下去。(约占20%)
4.听英语时,我用中文记住所听的内容。(约占93%)
5.我听的能力不强,发音不好,是因为平时几乎不讲英语。(约占94%)
6.平时读单词,背课文常采用默读,是因为大声朗读怕被人笑话。(约占75%)
7.我经常朗读课文来提高自己的听力和表达能力。(约占10%)
8.如果有英语角,我愿意积极参加。(约占5%)
9.听英语材料和与人用英语交谈时我非常紧张,往往在一开始无法进入状态。(约占93.5%)
以上这些调查数据表明这些学生在听力和口头表达上均存在很大的问题,且完全未形成良好的学习提高听说能力的习惯和方法。教师要在做好思想疏通的基础上更重要的还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些实实在在的提高措施和办法。
二、实施策略
(一)从课堂入手,以课堂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堂
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说习惯,教师首先必须在英语课堂中营造一种氛围。想办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表演,鼓励学生开口,搭建舞台,布置生活化的课堂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逐渐形成乐于讲英语的习惯,让学生不断品尝成功的甘甜,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如复习shopping这一主题时,教师可把水果、衣服、学习用品等模拟成各种形式的商店,让学生来买卖,既简单,又可取得实效,从而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胆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说能力。同时,为了使学生养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师可在上新课前或新课后给学生提供一些与课文或阅读材料相关且又能够自由发挥和交流的话题,让他们进行课外讨论,使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得到平等的练习机会。当然,教师必须用一定的方式及时监控和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如课堂发言、递交讨论报告等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又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能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对英语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二)合理利用好英语活动课
让学生欣赏经过精心选择的英语原版片。观看英语原版材料能在以下几方面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一,英语原版片的语言密集程度高。在原版片中,由于角色、场合的不同,学生们既可以听到正规的英语表达,又能听到许多非正规的英语表达法;既能听到纯正的口语,又能听到常用的俗语、俚语、省略语。这些在教科书当中是不可能接触到的。
第二,英语原版片的交际环境真实流畅。由于情节的发展、场景的转换,所有的语言交际都发生在特定的、真实的环境中。在火车站发生的对话,必然有嘈杂的人声、火车的行驶声、广播的通知声等等,这些对于英语听力理解来说,都是干扰因素,但又是真实的场景。而我们常用的听力教材,往往是没有干扰、语速适中、发音标准的“理想化”的英语,这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不存在的。这也许就是我们的学生尽管能通过大学六级、专业八级的听力测试,但到了国外却不一定能听懂、不一定能交流的原因之一。
第三,英语原版片中文化信息大、生活面广。我们学习英语,不但要学习语法、口语等直观语言现象,更要学习“语用”现象——什么情况下我们能使用某一种合适的交流手段。在原版片中,由于情节、年代、环境等不同,人物的衣饰、手势法、语言等都会有所不同,我们就可以学到许多文化背景知识,学到许多英美的文化习俗,学到许多生活环境中人物的语言和表达习惯,从而学会“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真正掌握交际语言的运用。 在观看原版片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根据原版片的内容讲述大致的故事情节,或互相提问,检查是否听懂了故事大意;然后再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模仿故事编排小品,在下一节活动课中进行模拟表演,评出每期的最佳表演奖等,从而极大地促进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也使他们感觉成功的喜悦,养成良好的听和讲的习惯,也从而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加强听说训练 提高语文素养 篇12
关键词:听说,提高,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 “听说读写”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学生日常活动和语言交流谈中, 倾听与诉说是基本的交流方式, 所占比重很大。听是小学生输入信息、摄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说是输出信息, 用口语表达形式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由此看出, 听说是小学生语言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语文教学中, 听说训练长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听说训练:现代传声技术的发展, 声音直接代替了许多过去必须依靠文字来传递的信息, 语音录入即将代替键盘输入。现在的青少年一代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是未来各条战线上的生力军, 所以现在必须把听说训练的重要性提到应有的高度, 听、说、读、写并重。下面笔者就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 谈谈加强听说训练的几点尝试和设想。
一、增强训练意识, 营造训练氛围
1.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应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 通过大量阅读充实自我, 丰富语言。用规范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学习的兴趣。
2.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在训练中要注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鼓励学生克服胆怯心理, 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 并注意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循序渐进地搞好训练, 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二、强化朗读训练, 提高听说水平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是听说训练的起步, 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新课标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 通过教师的指点, 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 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常听、常读好文章, 可以帮助学生吸取人类语言精华, 积累佳词好句、精彩的段落, 开拓视野、发展思维, 确切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胸藏万江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翕张。”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领悟文章的中心及写作技巧、方法, 培养语感, 受到情感的熏陶, 不仅听、说的能力得到足够训练, 写的能力也将逐步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教材, 训练听说能力
依托教材, 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新编小语教材中, 听话、说话训练内容以口语交际的方式编入课本, 内容多样, 形式活泼生动, 如问题类、故事类、看图说话类等。训练内容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并且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 人教版第二册中“你养过动物吗?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你为什么喜欢它?说一说。”“自己画一张画, 给同学讲讲你的画, 说说你喜欢哪幅画, 为什么?”“在学雷锋活动中, 你做了什么事?是怎么做的?选一件说一说。”等。从这些可以看出, 教材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 注重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
教师要深入教材, 按照不同的训练内容, 分别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如问答式或谈话式。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把问题回答得清楚、准确, 进而有条理地说一段话、一件事情。最终达到让学生说明白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任务, 以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 有的教师将这些训练内容放弃不练, 只是让学生自己思考, 或者仅让学生同位或小组之间互相说说, 有的教师干脆念几段话给学生听, 没有精心设计组织教学, 这样做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四、抓实课堂教学, 多渠道听说训练
1. 课堂练听说。
没有听与说的阅读教学也就等于放弃了阅读能力的培养, 有的教师在思想认识上, 往往把阅读教学中的听说活动当做例行的教学步骤, 忽视了听说训练的作用, 没有听说方面的要求, 以致错失了语言训练的时机。语文课堂教学为我们进行听说训练提供了有效的“训练场”, 特别是阅读教学中, 听讲、朗读、回答、讨论、复述等课堂活动, 同时又是听说的真实训练。
作文教学与听说训练密切关系, 也应充分重视。教师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 在学生理解了小鸟和青蛙的对话后, 让学生想一想:如果让青蛙从井中跳出来看一看, 会出现怎样的场面?它会说什么?然后请学生说一说, 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又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使学生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2. 活动促听说。
教师可引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如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小记者现场采访、结合学生的文艺演出等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汇报给大家听,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实践, 在活动中检验, 在活动中不断地提高学生交流的能力和技巧。
3. 竞赛比听说。
经常开展学生间的听说竞赛, 注意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 教师要注重在竞争、评比中鼓励学生敢说、愿说、会听、会说。充分利用有效的竞争机制, 观众的反馈效应, 使听说训练落到实处。
4. 日常生活中养成正确的口语表达习惯。
提高师生交谈、学生与学生间交流的要求, 注意用词的准确、语言的规范, 做到互相纠正, 提高说话水平。运用教师的示范效应, 同学间的相互督促, 将语言的训练落实到生活中。
【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训练】推荐阅读:
听说训练与语文教学12-18
语文听说训练的方法08-22
初中语文听说训练刍谈06-02
三年级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计划05-08
语文阅读中的教学训练10-09
语文教学中的积累训练07-14
语文教学中的表达训练07-21
英语教学的听说训练06-05
《听说训练》教学设计示例10-0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