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文章

2024-11-01

叙事性文章(精选6篇)

叙事性文章 篇1

由于“叙事类文章”是以“叙事”为主要的表现手法, 因而它能够呈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突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因此这类作品既成为读者的首选, 又成为作者创作的主流。在小学教材体系中, “叙事类文章”占有绝大多份额, 那么挖掘其教学价值, 寻找其教学路径, 权衡其教学基点, 就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事, 本文就以“寻找叙事类文章的教学路径”与“确立叙事类文章的教学基点”为抓手, 试图建构“叙事类文章”的教学策略, 以期抛砖引玉。

一、剖析, 寻找“叙事类文章”教学路径

剖析, 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清教学的行为, 理清教学的意思, 寻找教学的路径。

1.“人”、“事”相依。所谓“叙事类文章”, 顾名思义, 就是以“叙事”或“讲故事”为主体的文章。既然是“叙事”, 就自然离不开具体的“事件、情节、人物和场景”等要素, 在这几大要素中, “人”与“事”无疑是主角, 那么我们是强调“人”的重要, 还是强调“情节”的重要呢?解决这一问题, 一方面我们要看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以“塑造角色”为主旨, 还是以“表述事件”为目标的;另一方面我们还得服从于教学意图———是引导学生去关注“行动中的人物”, 还是关注“人物的行动”。但不管如何选择, “叙事类文章”都有一个根本的原则, 那就是“人不离事”、“事不离人”———人只有在事件中才能呈现他的特征, 事只有在人的参与下才能发展。为此, 在教学“叙事类文章”的时候, 我们一定要带领学生以人物为基点, 弄清这个人物或这些人物所参与的事件, 梳理出事情的来龙去脉, 并把握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 从而揣摩人物的情感, 只有这样, 才能把握住“叙事类文章”的根本点。

2.“情”、“景”共存。叙事类文章之所以长存, 不仅在于它叙述了“经典事件”和“个性突出的人物”, 还在于它呈现了一大批“美景”与“真情”。小学阶段的学生, 由于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 因而他们特别需要通过“鲜活的物象”与“感动的情感”来理解文本的内容, 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一方面要借助文本中的物象、景象来帮助学生走进文本, 另一方面还要借助文本中所渲染的情感来激发学生入境动情, 以产生共鸣, 形成刻骨铭心的感受。

3.“小”、“大”成线。在理解、剖析、把握叙事类文章的时候, 我们既需要从整体出发, 把握文本的主旨, 又需要从细节入手, 欣赏、把玩一些章节或词句的精彩, 这就叫做“看全篇、品细节”。但是, 不管是“看全篇”还是“品细节”, 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 那就是必须基于一个主题思想的“看”与“品”, 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清晰的思索。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 把握文本的主旨, 了解文本的梗概;另一方面, 我们要引导学生对重点句段进行咀嚼、揣摩, 领会其字里行间所洋溢着的情, 体会作者的意。

二、权衡, 确立“叙事类文章”教学基点

权衡, 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教学的落脚点, 把控教学的全局。

1.关注细节, 以小搏大。“成人不惑, 学生专注。”意思是说, 经历岁月洗礼的成人们已经不为一些小细节所干扰, 转而去关注全局时态;而学生呢, 无法做到成人那样, 去把握全局, 而只关心一些细小的事情。从这一点来说, 我们的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征, 从文本的细节入手, 带领学生有序地把握全局。 (1) 具体场景。场景是“叙事类文章”的重要内容, 它将人物、事件、环境、氛围等统统纳入其中, 因而解读它、学习它, 就成了我们走进文本、了解人物内心、理解事件的关键。为此一旦文本中出现具体的典型场景的时候, 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品读, 从而为其理解全文做铺垫。 (2) 矛盾冲突。“困难面前见真情, 矛盾面前见性格。”人物性格常常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现, 并不断地向纵深方向发展。为此在叙事类文章的教学中, 我们应不失时机地抓住文本中的矛盾冲突来设计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 了解性格, 丰富体验。 (3) 典型言行。“言, 乃内心之物。”什么样的人物、什么样的心理就会产生相应的语言, 所以揣摩人物的言行, 可以知晓人物的内心世界, 为此, 我们要带领学生去品析人物的语言,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言背后的价值取向。

2.关注线索, 掌控全局。不管事件有多么繁杂, 也不管人物有多少, 每一篇叙事类文章都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只要我们抓住了线索, 就能拨开云雾见青天。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紧紧围绕“线索”这一切入口, 为学生打开一个理解文本的突破口。

3.关注方法, 凸现效果。叙事类文章基本上是以“记叙”为主要的表达方法, 但其中也大量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由于有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众多的表达方式, 从而使得叙事类文章丰富多彩, 但这几种方法在作用上是各不相同的, 所产生的效果也是千差万别的, 因此在教学中, 我们要带领学生适当地关注表达方法, 体会它们的不同, 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方法的指导与借鉴。

总之, 我们剖析叙事类文章的结构, 权衡教学策略, 可以更加清晰地看清教学的行为, 理清教学的思路, 寻找教学的路径。

摘要:小学的教材体系中, “叙事类文章”占有绝大多份额, 因此挖掘其教学价值, 寻找其教学路径, 权衡其教学基点, 就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事, 本文以“寻找叙事类文章的教学路径”与“确立叙事类文章的教学基点”为抓手, 试图建构“叙事类文章”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材,叙事类文章,教学路径,教学基点

叙事性文章 篇2

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梁丽超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

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班主任工作也会轻松一些。班主任与家长的关系融洽与否,直接影响到今后班级工作的开展顺利与否。因而学会与家长和谐地交往是每个班主任必备的一项能力,也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门值得探讨与研究的艺术。平等是良好合作的开端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首先要树立起与家长的平等合作意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教师与家长是处于平等的地位的。特别是在与家长谈话时,切不可高高在上,更不可用训斥的口吻,咄咄逼人。对在校表现令老师不太满意的孩子的家长,不能一见面就告状,埋怨数落,因为这样容易使家长与班主任之间产生隔阂,不能进行坦诚的交流,不利于班级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平等意识还体现在班主任要以宽厚的胸襟,平和容纳家长的意见,包括尖锐的批评或者刺耳的“杂音”,畅通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渠道,经常主动地听取家长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并随时吸收合理因素,来改进我们的工作。即使家长们的意见不尽合理,我们也要充分尊重他们发表看法的权利。我班开展课外阅读以来,我要求每位同学每晚看书半小时以上,并作摘抄,可是开展半个月以后,这天我批阅学生扬的摘抄本,看到后面还有家长写的一段话,一读,明白这位家长其实是在指责我每天叫学生摘抄,机械、费时,给学生增加负担。家长这么直白地指责我布置作业不合理,当时心里确实有点不是滋味。但我马上一想,家长这样说肯定有他的想法,于是我提起笔,很真诚地写下:“很感谢你能这样坦诚地对我的工作提出批评。我认为摘抄一是有助于学生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良好习惯,二是有助于督促孩子认真地去看书。不过你说得也很在理,很愿意与您一起来商讨关于指导孩子阅读的最佳途径。”这位家长看了我的回话后,很高兴,很

真诚地与我讨论起怎样既能督促孩子自觉看书,又能提高学生作业效率的好办法。最后经过我们俩的探讨,觉得让语文基础不怎么好的同学做摘抄,程度好的同学改为读好词好句,并用其中的几个好词写话或写读后感,这样更能体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为此我好好地感谢了这位家长。这以后我们还经常就教育教学方面进行探讨,班级里一些需要家长支持、参与的事,这位家长总是积极响应,进行正面宣传,为我后面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班主任也只有拥有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才能与家长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公正是良好合作的保证

家长不但希望老师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的孩子,同时也希望班主任对他们也能一视同仁。他们最反感的是班主任把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戴上有色眼镜。特别是碰到处理学生问题且涉及到双方家长的时候,班主任在接待家长时绝不能带着世俗的功利色彩,以貌取人,以职取人,以财取人。应一碗水端平,亲切热情、礼貌待人,讲究谈话的内容、方法和语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安排座位是班主任每学期都要做的事,相信很多班主任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每次排座位结束,都会有几个家长打电话来,要求班主任给他孩子座位调到前面点,中间些。刚出来工作当班主任时,由于没有经验,考虑得不周到。家长一提出来给调一调,我会马上满口答应,结果常遇到这样的尴尬:把这个孩子往前一挪,过几天那个孩子的家长又来要求调了,好不容易给第二个调一个较满意的座位,第三个家长又来要求给换座位,最后弄得我换也不是,不换也不是,给自己增添了不少烦恼不说,最后还落得不少家长对我不满,觉得我有偏心,不公正。那是星期六早上,一大早,铃铃铃„„电话就响了起来,我刚接起对方就以责问的口气说道:“老师,星期五排座位了,我家燕怎么会坐在倒数第二桌的,听说某某也座得比她前面?这是什么家长,他所说的某某与他女儿个子是一样高的,只不过比他女儿稍胖些,看起来显得块头大些,况且她们又不坐同一大组,前后相差一个位置用得着这么兴师问罪吗?”弄得我一天心情都很不好。很后来总结教训,之所以会造

成这一状况,是因为我没有坚持原则。于是以后排座位我都做到坚持以下原则:①从高到矮②听力有问题的出示医院证明,视力有问题配眼镜。③每两周大组之间换一次,使每个孩子坐中间两侧机会均等。而且这排座位的原则不仅向学生宣布,也让家长知道。为了进一步让家长理解我,我还利用一次家长会让家长之间讨论这个话题,让他们明白班主任排座位的难处。最后我对家长说,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敢于在每位家长面前保证,我排座位时心里装的是全班同学,我考虑的是如何排才能使班里每位同学取得最佳的听课效果。由于所处角色不同,家长考虑的更多的可能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在对待孩子的座位上我们有时意见会不一致,还请家长多体谅,请相信、尊重我班主任的安排。其实孩子学习效率的好差,关键取决于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因为有了以上的原则,并且做到公正合理,这以后家长向我提出给孩子换座位的几乎没了,有一次,我班的一名女孩因为没能与好朋友坐在一起,要求我给换座位,我不答应,她就准备把家长请来说情,家长倒是替我说起话来,做起自己孩子的思想工作。因而只要我们班主任做到公正合理,从每个学生的利益出发,家长是迟早会理解的。即使遇到不讲理的家长,我理直,气也壮,学生面前交待得过去,其他家长面前交待得过去,学校领导面前也交待得过去。新时代要求我们做一个善于与家长交往的班主任,因为面临的家长各式各样,有着不同的个性和脾气,我们曾经为怎样与家长们交往烦恼过。但是如果我们在与班主任交往过程中,坚持平等、公正一定会打开与交往的新天地。

平等与公正

叙事性文章 篇3

关键词:叙事类;情节;质疑;思维

叙事类文章就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来抒情或说理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一般包括记叙文、小说、记事、记叙性或写景状物类的散文等文体,它几乎占了语文教材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笔者深刻地认识到故事情节在叙事类文章教学中的核心作用,那么如何借助情节实现叙事类文章的教学目标呢?笔者总结出以下三点认识。

一、从了解情节大意出发,以复述为依据

在执教这一类文章时,语文教师一般要先复述情节梗概,从而让学生了解本文的背景、人物、事情、景物等等。由此可见,了解课文情节是课堂一切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出发点,那么,教师如何判断学生对课文情节的了解程度呢?最好以学生的复述为依据,看看学生的复述是否完整,是否有序,是否突出重点情节(也可以几个学生互助完成)。例如,鲁迅的《故乡》,学生在充分了解了这篇课文之后,几个学生合作概括复述出本文的情节:离家二十多年的“我”为了搬家,回到家乡,看到眼前故乡人(闰土、杨二嫂)的生活更加的贫困和艰辛,精神更加的隔膜和麻木,心中悲伤之极,于是离开家乡的“我”希望打破故乡的现状,积极地探求人生新路。这个复述是比较好的,为什么?首先,复述的情节很完整,有起因、经过和结果。其次,复述是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最后,这个复述重点突出:重点的事是“故乡人的生活更加的贫困和艰辛,精神更加的隔膜和麻木”;重点的情是“‘我’希望打破故乡的现状,积极地探求人生新路”。如果复述的完整性、有序性和重点突出三方面缺少任何一方面,就说明学生对文章的了解还不够充分,这将直接影响以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为充分了解文章的情节大意,是学习这类文章的基石。

二、从故事情节出发,以质疑和求异为切入点

在学生较好的复述之后,教师如何让学生从故事情节渗入文章的深处?笔者认为,用质疑法和求异法效果较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断启发学生生疑、质疑,同时要组织学生析疑、解疑,这样学生的思維和注意力就会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这种状态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更能使学生把握课堂重点、突破难点。那么如何让学生生疑和质疑?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质疑源于童心的自然流露

“童心”能把一些简单枯燥的东西,变得丰富有趣,它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足够的好奇心、喜欢思考和发问等一些特点。它是孩子的天性。这种天性也体现在初中生的读书活动中,清代的张心斋在关于读书境界的论述中说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如宋学孟的《柳叶儿》,当学生了解整篇课文情节之后,提出一系列问题:柳叶儿是什么?柳叶儿好吃吗?为什么吃柳叶儿还要起早?为什么我要拼命地吃那又苦又涩的柳叶儿?从成人角度看这些问题似乎很简单,但对于涉世未深的初中生来说,这就是问题,这就是好奇心的体现,这就是童心的自然流露。教师只要紧扣学生的好奇心,较好地满足学生的童心,这堂课就能有效、愉快地进行下去。

2.预习了解时提出疑问

鉴于学生中,有的敢于善于质疑,有的反之,笔者对全体学生提出一个要求:每个学生在预习了解课文时必须提出疑问(问题记在课本上或心中)。当然,仅有要求还不够,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情节困惑处要质疑

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师提问较多,学生提问很少,这样的课堂教学其实是从教学大纲和教师出发,而忽略了教学的对象和主体——学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解惑”是解学生的“惑”,如果不知学生的“惑”是什么,如何解?因此只要学生感到困惑不解的地方,都可以发问,以求帮助。如,“尴尬”这个字如何正确书写;《送行》中主人公勒罗送行的泪水是真是假;《鼎湖山听泉》中为什么写了三段关于庆云寺的内容——这些问题都提得较好,教师只有让学生吃透了这些问题,才是真正的“解惑”。

(2)情节对比处要质疑

问题一般产生于两者的碰撞或差异,因此文章中对比的地方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产生疑问。如《送行》中,勒罗的送行感人之深,而我们的送行尴尬滑稽,同样的送行为何反差如此之大?又如《故乡》中,二十多年前小英雄般的少年闰土为什么变得麻木、与作者有了一层可悲的隔阂?《甜甜的泥土》中,作者写了亲妈和后妈对小亮截然相反的态度,他想告诉我们什么?这类问题一般都围绕文章中心展开,教师可以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3)情节违背常理处要质疑

违背常理即不符合正常的思考习惯或生活习惯。既然有别于常态,那么肯定是特殊的原因造成的,什么原因呢?这就产生了疑问。如《背影》中,刻画人物一般是描写人物的正面肖像,但朱自清为什么偏偏写父亲的背影?再如《送行》中,主人公勒罗以送行为职业,还动之以情、感人肺腑,这可能吗?这样安排的目的又是什么?一般情况下,文章中出现违背常理之处都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思考角度,此处引发的问题也较多地揭示了文章异乎寻常的主题,它理应是这篇文章的重、难点,教师应合理地利用这类问题,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3.教师从不同复述和质疑中再生疑

由于学生对文章复述和质疑具有差异性,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找出可比处或矛盾处,主动激起学生的思考。如《故乡》一文,由于篇幅较长,初读时少部分学生认为“我”厌恶如今贫困隔膜的故乡,怀念儿时美丽的故乡,这是“我”追求的希望,而且以“碧绿的沙地”“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为证。然而有一些学生认为,“我”追求的是一种更美好的新的生活。文中说:“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讨论热烈而深入,各抒己见,全面且深刻地理解了本文的主题。

三、以情节发展变化为导火线,以思维的碰撞、锻炼和提升为归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较重要的一个素养就是发展思维。思维的锻炼和发展,除了个体的独立思考,就是思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碰撞。对于叙事类文章来说,背景、人物形象和各式情感都蕴含在情节之中,因此,思维激发和碰撞的导火线必须从情节开始点燃,思维的锤炼和提升必须从情节的矛盾处激荡。矛盾产生于变化发展,情节的变化产生矛盾,并进而引发学生无尽的思考。如《柳叶儿》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疑问(例子在前文),但教师应侧重解决后两个问题(为什么吃柳叶儿还要起早?为什么我要拼命地吃那又苦又涩的柳叶儿),因为学生从文中得知:柳叶儿很常见,而且并不好吃,这一情节的交代与后两个问题产生了鲜明的矛盾冲突,这是激发学生进行思维碰撞、锻炼和提升的绝佳机会。经过大家的充分思考和交流,产生了许多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小结,让学生深刻明白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辛,要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忆苦思甜,从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思未尽,意无穷”的效果。

总之,叙事类文章课堂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情节这一基础,叙事类文章教学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情节这一抓手。至于如何更合理地巧借情节提高这类课堂的效益,智者见智,笔者若有不当之处,希望同仁包涵、指正。

参考文献:

罗春雷.语文教学要重视“悟性”培养[J].教育界,2011(3).

叙事性文章 篇4

一、复述故事情节

复述就是抓住记叙的要素, 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来组织语言, 关注语气语调的同时有条理地再现文本的情节。复述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是口语训练的一种有效途径。我认为情节清楚、感人, 能再次引起学生共鸣的文本更适宜用这种方法。如沈石溪的《斑羚飞渡》, 学生在复述时必须抓住这样一条线:斑羚们进退维谷———老斑羚指挥———如何飞渡———老斑羚的壮举;把握“进退维谷”时的紧张, 飞渡时的悲壮情感, 这样的复述是有效的, 它能激起学生的情感, 激发他们深度学习的兴趣。然后, 教师轻轻一点:“让你最感动的是哪一部分?”这样, 就很自然地使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 复述也自然成了学生研读文本的基础。

二、概括主要内容

概括主要内容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后, 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出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主旨。它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这种教学策略决定了文本的特点:文本必须是内容并不复杂, 主题也比较清晰, 甚至在文章中明确提出的。如《珍珠鸟》, 学生较容易概括出这样的内容:本文主要写“我”对珍珠鸟的呵护, 鸟对“我”的信赖, 表现了“信赖, 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主题。通过这个环节, 很快弄清全文的框架, 学生就会容易从人对鸟与鸟对人两方面去研读。本人认为对那些事件不很单一、语言隐晦、文章的中心又是教学难点的课文, 就不适宜运用此法, 如《风筝》《故乡》等。如果也采用此法, 就等于把一块巨石放在旅行者的家门口, 让他无法迈出第一步, 造成的恶果只是快乐的消失, 信心的受打击。对教师来说, 这样的结果是最不希望看到的。

三、畅谈阅读感受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读物作为一种客体, 它负载着作者显露或隐藏的见解、意愿而去影响读者这一主体;同时主体对此信息进行解码也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阅读感知就是指主体利用自己的经验积累去顺应、同化或逆反客体所负载信息的过程。因此, 作为读者对每篇作品的阅读感受是有差异的。通过学生畅谈阅读感受, 便于了解学生对文本的把握程度, 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策略。记叙类文章在刻画人物、表达主题时, 总会借助于各种描写。这类文章留给每位读者的感动点较多, 给他们感性上的冲击较强, 可以做到人人有话说。所以运用此法更为合理。如《皇帝的新装》, 不妨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读了此文, 你真想 (笑) , 为什么?让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从“笑”字就能自然地带着学生走进皇帝与大臣的世界。本方法的最大优势就是能让学生的感受, 在教师的引领下, 不断地矫正与加深, 始终让学生处在再次阅读的期待中。

四、为文中插图配上标题

人教版语文课本, 有很多插图。以七年级下册为例, 共有37幅, 数量之多是史无前例的。它完全与教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是课程资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编者精心编排的这些插图, 目的是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最为便捷而丰富的教学素材。记叙类文章中的插图, 多数跟文本的主要情节或主要人物有关, 它能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实际上我们可以在整体感知的环节充分利用它。要求学生读了课文之后, 给插图配上题目, 从学生不同的答案中了解他们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如给《蜡烛》中的插图拟一个标题, 并说说你的理由。学生所拟的标题精彩纷呈:“守护”、“祈祷”、“视死如归”等, 大家的争论异常激烈, 从画面的每一个细节, 到文中的每一处表述, 都发表了自己的感受与意见。在争论中, 人物的形象逐渐凸现, 主题也愈发明朗。由于插图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等特点, 利用插图整体感知, 学生不再感到是一种负担, 在兴趣的激发下, 能自觉地阅读文本。本方法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利用插图选好切入点, 巧设预习作业。

五、从破解标题入手

整体感知环节从标题入手, 也不乏是一种好策略。虽然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但往往含蓄与简洁, 它承载的信息往往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想了解更多的信息, 就必须阅读文本。阅读伊始, 可让学生完成围绕标题设置的问题。围绕标题设计问题, 可给标题加有关修饰语、把标题扩写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化抽象为具体等。如《智取生辰纲》, 学生在整体感知过程中, 要求他们思考晁盖等人为什么要用智, 然后根据“智”字引出杨志的表现, 自然地进入杨志形象的研读。又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要求学生从参与的人或谈话的内容、给读者的感受等方面, 另外给星期天加个定语。学生初读之后, 往往会写出“名人荟萃的星期天”、“令人难忘的星期天”、“无拘无束的星期天”、“个性凸显的星期天”等精彩的答案。这时, 教师只要抓住任何一个关键词, 就能自然地进入研读环节。如“名人荟萃”, 哪些名人?这么多人怎样来写的?……从标题入手设置整体感知的问题, 首先考虑的是题目有没有再挖掘的必要, 其次再考虑从哪个角度去设问有助于学生的整体感知。

六、从具体文本设题

从文本中设题, 首先要寻找有价值的段、句子, 还应注意难易度, 如果你寻找的内容难度过大, 学生就会产生畏惧感;如果寻找的问题过于简单, 往往不利于熟悉文本。如《爸爸的花儿落了》, 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寻找与第一段能衔接的段落。这个问题既理清了全文的脉络, 又为讲清插叙与寻找父亲的事作了铺垫, 真正起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从文本具体句段中设题, 最基本的条件是问题关联整体, 难易适度, 否则此法不能采用。

哥哥的叙事文章 篇5

我的表哥是我舅舅家的`儿子,大一的学生,但第一眼看到他的人都不会认为他是个大学生,充其量是个高中生。

今年大年初一,我们都在表舅爷爷家里聚会。大人们一桌,我们四个小孩一桌。四个小孩分别是表哥、小芸哥哥(我表姨的儿子)、我、表弟。小孩一桌那就是肆无忌惮啊。表哥是我们这一桌的“演讲者”,“演讲内容”大多是他从小学到现在的各种囧事,包括上小学时跟着小表姑出去玩,结果因为跟不上小表姑的步伐而掉进了泥坑了;学游泳的时候连狗刨都学不会,倒是免费喝了不少泳池的“神仙汤”;还有小时候坐在自行车后座,自己调皮地把小脚伸进后轮给压肿了等等。在大学里,他因为对自己歌声的自信,参加了学校的演唱比赛,结果因为他的太投入,跺脚动作太过明显,评委给了一个“台风不好”的评语他就被淘汰了。

表哥讲着这些的时候,表情特别丰富,眼睛本来就小,还要一眨一眨的,肢体语言也很丰富,手不停地比划着,我们都被他逗得哈哈大笑,连六岁的小罗弟弟也跟着前仰后合的。“中场休息”的时候表哥去拿饮料,回来时嘴里不经意地哼唱着“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本来谁也没在意,可我们可爱的表弟瞪大了眼睛盯着他看,嘴里居然蹦出了一句:“哥哥,你还唱这歌,你也太幼稚了吧!”表哥脸上的笑容顿时僵化,大人们那桌已经哄堂大笑。我充满同情地拍了拍表哥的肩膀“唉,表哥你又多了一件囧事!还囧到被你四岁多弟弟教训。”

其实表哥就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拿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就当大过年的给大家多点笑点吧!”

表妹有话说:

叙事性文章 篇6

写人叙事类文章最常用的写作手法是按时间顺序平铺直叙,因其最简单、最易学,因此,学生作文中屡见不鲜。然而,这种方法一旦把握不好,文章就容易变成“流水账”,从头到尾啰里啰唆。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选材要精当,要选取典型且带有个性的“专利化”事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其次,叙述要精练,即使是自己独有的事情,也不能求大求全、面面俱到,而是要淡化情节,力争截取生活画面,捕捉瞬间动点。再次,细节要挖掘,不妨抓住几个最精彩、最动人的点,挥毫泼墨,浓墨重彩,彰显独特的魅力,产生强烈的震撼。

例如,“请以‘微笑着面对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这道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突出微笑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或采用片段组合的方式,截取不同年龄段的典型事件,凸显自己在思想、知识、认识等各个方面的进步;或用日记体记录下自己微笑面对生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或借用自白书、个人档案等形式,通过一定的哲思展现自己的微笑品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告诉学生综合运用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尽可能地挑选那些富有表现力的情节,细致描摹一两个片段。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矛盾,而后上升到微笑的高度,以此强化主题、升华主旨。

二、首尾呼应忌呆板

所谓“首尾呼应”,是指在开头和结尾的内容上有着极其密切关系的语段,即开头出现的事物或语句在结尾再次出现,借以强调说明,交代诠释。首尾呼应要注意内容的协调一致:其一,两个句子或两段话的内容要有内在联系,能互相搭配,互相衔接;其二,两个句子或两段话的内容和实质要一致。譬如,前面的句子是赞扬性的,那么,呼应的句子也必须是赞扬性的;前面的句子是贬斥性的,那么,呼应的句子也必须是贬斥性的。前后呼应使全文形成一个首尾圆合、严密无懈的有机整体,内容上突出情感,强化主题,加深印象,增强效果;结构上凸显文章的完整性和回环美。

首尾呼应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是运用倒叙手法,此类写法较为常见,难度不大。例如程海的《三颗枸杞豆》就运用倒叙手法,前后呼应非常严密。我们不妨看看:

首:“我是一个植物学家。好多人很羡慕我,要我谈谈小时候刻苦学习的故事。其实,那时我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

尾:“当我成为植物学家后,爸爸以为这是他拳头惩罚的功劳。他的口头禅是:‘猪羊怕杀,人怕打!’其实,他的拳头只能伤及我的皮肉,真正征服我的,是那三颗启示生命意义的枸杞豆。”

首是引子,点明现在的“我”是一个植物学家,既交代身份,又过渡自然;然后用“其实”一转,介绍自己小时候是出名的“淘气鬼”,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尾写自己勤奋、刻苦学习的动力,点明主题。前后呼应,有机融合,看似简单,实则巧妙。

二是运用顺叙笔法。尽管它没有前者那么周密、严整,运用频率也不高,但难度很大,运用得好,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莫怀戚的《散步》,就运用了这种方法。

开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结尾:“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两段文字主要体现两个方面的呼应:一是情节,即“散步”;二是人物,即“我”、母亲、妻子、儿子等祖孙三代四人。而且呼应顺序极其讲究,开头总述,结尾具体;开头由“我”到“母亲”到“妻子”再到“儿子”,结尾依然如此。这样呼应既有序又有物,既合理又严密。首尾呼应是使文章完整的一个重要方法,运用时呼应的语句要有所变化,不能简单重复,否则就会生硬呆板。

三、一波三折忌平淡

作为中学生,写人叙事最大的问题是平淡。“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潆洄,便是死水。”(脂砚斋语)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记载:“文似看山不喜平。”“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由此而知,“波折”既是文章结构出彩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鲁迅的《社戏》为例,“我”看社戏的整个过程就充满波折。首先是看社戏前的波折。波折之一,叫不到船;波折之二,不准和别人同去。“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是”加重语气,三个“了”说明“我”沮丧至极。“忽然间”事情出现了转机。转机之一,八叔的航船回来了;转机之二,伙伴们愿和“我”一起去;转机之三,也是最让母亲放心的,善水的双喜愿打包票。

其次是看社戏的波折。波折之一,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老生没有翻;波折之二,想看“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好长时间都没有出现;波折之三,最烦看的老旦坐在那不停地唱。终于,大家熬不住了,“喃喃的骂”“不停的吁气”“打起呵欠”,甚至“骂着老旦”。但双喜的提议“怕他会唱到天明还不完,还是我们走的好罢”,立刻获得大伙赞成,事情有了转机,“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顺道而返。

再者是月夜归航的波折。波折之一,摇船摇得太疲乏,而且许久没有吃东西。然不久又有了转机,桂生想出了主意,“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可以偷豆来煮了吃。波折之二,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他一定会责骂的。转机是如果他骂就要他归还去年捡到的枯桕树。

上一篇:教育咨询下一篇:煽动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