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经济成本核算

2024-07-30

全经济成本核算(精选12篇)

全经济成本核算 篇1

1 实施全成本核算的背景

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 医院不重视成本核算, 也不需要开展成本核算工作, 会计工作更很少涉及成本核算, 随着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医院成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在这种形势下, 成本核算成为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崭新课题。

1.1 实施全成本核算是医院自身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院原是商业职工定点医院,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 商业企业与我院陆续解除了医疗合同, 把我院彻底推向了医疗市场。在我们面前只有一条路可走, 那就是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成本核算工作, 向成本核算要资金, 向经济管理要效益。

1.2 实施全成本核算是适应新形势的客观要求

在医疗保险制度、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三项改革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 卫生部要求各级医院下决心通过改革实现以低廉的收费, 提供优质的服务,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我们唯有大力改善服务态度, 增加服务项目, 提高服务质量, 深化医院内部人事、分配制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 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 并且高度重视成本核算工作, 千方百计降低消耗,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才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正确选择。

1.3 实施全成本核算是医院加强经济管理的必然要求

随着三项改革的深入, 医院的体制也在进行改革, 医院不再有政府补贴, 医院的日常支出、职工工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各项保障金、药品材料的采购等都需要资金, 这给医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迫使医院只能靠自己的力量生存和发展, 实行成本核算成为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2 怎样开展全成本核算工作

2.1 健全组织, 制定计划, 完善制度, 理顺关系

成立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医院的全成本核算工作。以院经济管理办公室的建制为基础, 增加成本核算会计和水电专管员, 建立成本中心, 强化成本核算的管理职能和规章制度。同时, 加强审计等经济监督部门的力量, 把成本核算工作纳入审计监督的业务范畴。

成本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执行院领导小组的各项决定, 负责收入和成本的归集、整理、计帐、审核, 负责全院考核凭据的发放、收集、汇总, 负责各职能科室有关“奖、罚、扣、补”考核材料的归集, 负责日常分配意见的咨询、处理, 并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负责每月的具体核算工作, 并按院领导小组批准的意见填制和分送《公示表》。各核算单位是成本中心体系的各个分中心, 具体负责按时归集各种成本信息, 经过计算机中心分类处理, 归集到成本中心并进行监控程序, 经过分配机制的激励作用, 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医院管理层和各个相关科室, 为全院加强经济管理服务。

院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例会, 对本月成本核算的意见进行研究决定。各职能科室统一于每月上旬对业务科室进行考核, 并将考核情况及时汇总到成本中心。各业务科室同时也对职能科室进行满意度考核, 并汇总到成本中心。

2.2 以全成本核算的规定作为约束措施, 严格规范经济行为

(1) 坚决杜绝以药养医, 控制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超过标准严格处罚。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药品收支分开核算、分开管理的文件精神, 把降低药品收入比重的任务制度化, 明确制定医院院控制药品收入的中长期目标和近期降低比重的考核指标, 并同奖金分配捆绑在一起。

(2) 建立院科两级的责任制, 减少医保违规费用。超规收入不能参加全成本核算, 凡能明确责任人的, 给予责任人一定的经济处罚。不能确定责任人的, 由有关科室承担经济处罚。

(3) 严格遵守物价标准, 严格约束收费行为, 依法收费。严厉惩处多收费乱收费, 加大患者就医负担的行为。现在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 其中医院以盈利为目的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2.3 收入、成本的界定原则及范围

(1) 收入界定原则:明确规定医疗费用未到帐的暂不能进入科室成本核算。进入核算的收入, 必须是科室真实收入, 以维护收入的真实性和严肃性。确定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的范围, 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 用实际数据测算间接收入在相关的科室间的分配比例, 一定做到公平、合理、科学。

(2) 确定成本范围:固定成本是指维持医院简单再生产必须支付的成本。其中包括:职工工资;四项社会保障基金 (公积金、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 ;规定统一折旧率计算医疗设备折旧;房屋使用费;家具用具;成本;按规定比例计算设备大修的维修成本等。

变动成本是指维持医院简单再生产, 争取扩大再生产所追加的成本。其意义是通过分配机制的内在调节作用, 防止和减少浪费, 提高该类成本的补偿效益。其中包括:临时工工资;夜餐费、加班费、手术误餐费;卫生材料;水电费;办公用品 (按定额控制, 超过按实扣奖金) ;一次性卫生洁具;洗衣房供应的布制品;供应室供应的消毒包;差旅费;科室外聘专家所发生的费用;电话费 (按定额控制, 超过部分按实扣奖金) ;宣传广告费 (按实际发生额的规定计算成本) ;招待费;电工、木工、管钳工等维修材料费。

3 效果

我院自实行全成本核算以来, 扣除调资等政策因素的影响, 凡纳入控制范围内的变动成本、费用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或增长放慢。材料费、专项业务费、办公费、电话费、差旅费等大多数开支的同比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由于科室开展成本核算, 职工更加注重减少支出, 医疗设备、医疗用房、家具等固定成本支出的计划性明显增强, 卫生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 闲置浪费现象有所遏止。我院不仅满足了因职工调资、购置仪器设备、还贷等原因所需的资金需求, 还有效抵制了因药品降价, 控制药品收入比重所带来的影响。实践证明, 成本核算是提高医院综合效益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有钧.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J].中国卫生经济, 2005, 12.

[2]姚利文.浅谈院科二级核算中成本的确定[J].中国卫生经济, 2007, 1.

[3]王灵芝.关于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的思考[J].当代医学 (学术版) , 2007, 9.

全经济成本核算 篇2

一、我国医院当前全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经营意识和成本意识不高现象

目前我国医院大部分员工对全成本核算的概念意识薄弱,个别领导为满足第一线的需要,忽视成本收回的重要性,只注重资金投入为临床服务,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大多数医院没有设立专门的全成本核算部门,而是由财务部分代劳,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导致实际情况与预期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二)成本核算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

成本核算属于内部规范体系之一,对企业来说是具有一定的约束力的。依目前状况来看,医院的成本核算体系还不够健全。医院成本核算涉及的信息量较大,加之各科室核算员均属兼职,医护人员工作繁忙,对科室的消耗无法掌握规律,以致心中无数,统计不清楚,材料用完了就领,也导致了采购部门购入物品的`无计划性,造成盲目浪费。如果采取大量购入的话,会经常处于不受控制的状态,势必会因医院无存放场地,给核算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又可能形成医疗材料的积压。

(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还不够完善

我国现阶段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还不够完善,导致医院运营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最终不得不使用人工采集的方法来进行全成本核算的数据采集,因此,人为因素将无法避免的影响了全成本核算的数据准确性;另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可能出现与财务核算软件不兼容,数据共享出现问题,将导致成本核算与财务核算无法协调,工作量自然而然的就增加了。

(四)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不完善

真正反映医疗服务的全部价值,逐步完善完善医疗成本内容,需要成本管理要重视劳动、技术成本,而不是仅要重视物化成本。目前国内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尚不统一,大部分是为内部奖金分配提供依据,多局限于绩效考核,成本核算不完全,所进行的成本核算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全成本核算。

二、加强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对策

(一)强化经营管理者经营意识

医院应逐步探索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加强经营意识和成本意识,把成本意识作为医院价值观建设的一部分,正确把握经济投人和收益的关系,培训医院管理层对经营状况的分析和对成本意识的剖析,增强医院自我发展的能力。首先,应提高医院领导阶级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以前医院都把“事”放在首要位置,忽略人的作用。而现在应该改变这观念,将“人”放在成本核算的首要位置,引进专门人才,完善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使其早日步入正轨;其次,广泛宣传全成本核算对于医院、个人甚至整个社会的好处,同时建立与工作业绩相对应的薪酬制度,鼓励医院职工积极配合、相互帮助、协同合作完成全成本核算的运行。

(二)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织体系

医院的科室众多,工作内容复杂多样,需要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措施和管理办法,构建完整的成本核算系统,比如各科配备专职核算员,以网络化信息化的手段对涉及的主要信息进行认真、准确的统计,是保证成本核算工作高效、准确完成的关键所在。医院应该结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状况,摸索出成本消耗的规律性,使成本核算工作逐步达到严密科学、真实有效,做到有目的地对医疗成本进行计划与控制、核算与分析,力求打造一个全面的成本核算系统,促进医院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信息系统

我们应建立完善的系统,建立包含成本核算管理功能的模块对临床医疗科室、行政后勤等各个财务核算管理部门进行计算机联网统一管理,实现医院全成本数据的及时收集、汇总和分析,最终达到全成本核算信息化、科学化的管理,提高核算效率和准确性。

(四)实行成本核算的全面管理模式

全经济成本核算 篇3

关键词:全成本核算经济管理模式;医院;绩效考核

一、相关概述

医院作为独立的核算单位,在市场化日益深刻的大背景下,应当在强化自身社会公益性的前提下压缩管理成本,有效管控内部支出和运行费用,切实建立和完善成本管控体系,提高医院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对于医院来讲,成本核算是医院面对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提升医院自身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完善各项成本控制指标。医院全成本核算也是一种资源合理配置的管理方式,管理的重点是提升医院管理效率,降低医院管理成本,增强医院管理效益,也是对医院内部组织的重新整合和安排。

二、全成本核算经济管理模式在医院绩效考核中的意义

医院实施全成本核算绩效考核对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够提升医院的整体竞争力。医院通过运用绩效考核的管理模式来强化成本管理可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医院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机制,对于培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通过发挥医院自身主动性,积极挖掘管理潜力,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切实降低医院的管理运营成本,推动医院经济效益的提升。

医院要想赢得自身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完善自身竞争机制,就需要有效降低日常管理经营成本,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保障医疗行为的低成本、高质量,推动医院科学发展。医院在绩效考核中注重成本核算也有助于医院资源的高效使用,通过减少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切实避免医疗成本的提升,推动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应用,优化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对于增强医院的经济效益,有效挖掘潜在效益潜力,完善医院成本控制标准,降低成本,促进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医院在绩效考评中实行全成本管理也能够提高自身管理效率,通过充分运用绩效考评手段,有效管控医院日常生产经营中的关键环节,推动医院绩效考评工作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医院奖励机制,从各个环节上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切实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科学化管理水平。

总之,医院管理涉及的面比较广,活动和环节也比较复杂,其中成本核算、绩效考核都是重要的内容,绩效成本核算是市场经济下医院管理的核心和关键,能够促进医院快速发展。

三、全成本核算經济管理模式在医院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对于医院来讲,其成本主要包含了医院管理的直接费用及医院管理运营的间接费用。这两项费用都属于医院成本核算的范围,而医院全成本核算经济管理模式最重要的管理对象就是医院的成本核算。其中,直接费用指的是医院在日常的管理运营中所发生的可以直接计入到医疗卫生支出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各个科室人员的基本工资、福利、社会保障费用及补助,医疗卫生材料及相关的辅助材料,租赁费,药品费等。而医院的间接费用则主要是指医院的行政管理部门及后勤部门的日常费用支出,同时还包含职工教育经费、科研费用、报刊杂志费用、诉讼费用等。这些相关的费用难以直接计入到医院的医疗费用之中,可以依据项目支出的具体明细,结合各个科室的人员数量等分配要素进行平摊。另外,还应当注意一点,医院建设或者购置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资本性支出、有经费来源的科学研究项目、医疗纠纷赔偿费及对外捐赠或者赞助费用都不属于医院成本核算的范围。

对于医院来讲,实施绩效管理是其科学化管理的重要内容,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对于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和效益、提高医院的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而言,医院绩效管理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如绩效计划、绩效反馈、绩效考评、绩效实施和管理、绩效改进等。与此同时,医院在管理过程中实施全成本核算经济模式的绩效考核管理还应当坚持在考核过程中医院跟科室两级负责,两级管理。

四、强化全成本核算经济管理模式在医院绩效考核中应用的建议

第一,科学设置医院的绩效考核目标。医院管理者应当结合自身上一年度绩效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科学设置医院的整体绩效考核管理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医院科室划分和管理实际将绩效考核管理目标进行细化,具体到每一个相关科室部门,强化具体科室对于细化考核指标的管理权限,充分发挥各个科室的自主权和积极性。各个科室的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的绩效考核管理,在医院总的绩效考核目标下结合自身科室管理实际做好本科室的全成本核算经济模式绩效考核相关工作,并根据考核指标对相关工作进行考核评价。

第二,建立健全医院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管理组织体系。成本管理绩效考核是现代医院实施科学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能够促进医院向更高层次发展,也可以客观地描述和反映医院的业绩状况及经营成果。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医院要想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绩效考核体系需要首先强化自身管理体系的构建,这主要是由于绩效考核及成本管理的系统性,绩效考核会涉及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涉及的科室及部门较多,也关系着职工的切身利益,同时也会涉及科室及部门之间的关联协调。正是基于此,有必要完善绩效考核组织管理,从领导到职工,从后勤到具体科室,形成自上而下、相互配合的全成本核算经济模式的绩效考核管理链条。

第三,进一步提升医院全成本核算绩效考核基础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对于医院来讲,业务范围越来越广,业务量越来越大,相应的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与日俱增。不仅如此,医院的成本核算还涉及较为复杂的评价模型和测算指标,因此为了保证成本核算的真实准确,有必要完善绩效考核成本核算的流程和数据,实现多个系统数据的有效整合,将医院收入系统、成本系统及物资系统、人事系统等相关系统的信息数据指标进行关联整合,并以此完成成本核算数据的整理、收集、转换、汇总,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共享性、便捷性,切实提升医院成本核算绩效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第四,建立健全内部考核评价体系。医院实施成本管理的首要目标就是有效降低医院自身的经营管理成本,通过对医院各个科室的费用支出进行限定、分摊及考核评价,对各个科室的成本进行汇总整理,明确相关费用的具体金额和用途。而绩效考核则是医院进行微观经济管理的一项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要想保证绩效考核的质量就需要管理层建立一整套目标管理及综合评价体系。通过综合评价分析,及时反馈医院的经济效益、收入状况、管理效率及风险系数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描述各个科室的绩效状况并进行分析评价。

第五,做好成本管控工作。对于医院来讲成本控制的重点内容是材料消耗,这需要医院在日常管理中强化对医药材料的动态化管理,依据医院的业务情况和实际消耗情况制定各个科室的消耗定额并通过财务部门来进行定额管控。还需要结合库存,进行库存原材料管理,在保证原材料供应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库存积压,避免资金过度占用。在材料采购中积极引进招标管理,降低采购价格和采购成本。在保障医药供应的条件下,提高医药的资金周转率,降低库存量,减少采购的次数,并结合以往采购经验和自身实际需求确定药品主供应商,合理编制采购预算计划,控制药品的购置、储存、调配成本,减少不合理费用的发生,提升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同时,还需要提升工作管理效率,强化职能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管理绩效。

总之,医院施行全成本核算经济模式的绩效考核有利于强化医院自身科学化管理水平,对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竞争体制、降低医院经营成本、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它也是我国实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医院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和行业状况,积极实施全成本核算管理模式的绩效考核,增强效益观念和成本意识,提升竞争力,适应市场需求,为医院的长期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张伟丽.全成本核算经济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绩效考核的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12).

[2]李宗贤.实现医院全成本核算[J].审计与理财,2009(10).

[3]孙边勇.浅析医院全成本核算后的绩效管理[J].财经界(学术),2009(09).

全经济成本核算 篇4

1 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定义

医院成本核算是依据医院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对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项耗费进行分类、记录、归集、分配和分析报告, 提供相关成本信息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医院全成本核算作为一项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活动, 不同于以往医院自行开展的科室成本核算, 其成本概念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它能准确的反映成本状况, 为医院的价值补偿、医疗付费标准的制订以及医院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也可以满足政府部门宏观管理的需要, 有助于逐步形成社会标准, 更好地指导行业管理。全成本核算过程对各级各类科室成本都要核算和反映, 但它不是终点, 要归集分配到门诊和临床各相关科室, 全成本应体现各类科室成本、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的全成本。

2 实行全成本核算进行科室经济运营分析的意义

医院实行科室全成本核算后, 产生了大量的成本信息, 充分利用有效的成本信息对科室进行经济运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 实行全成本核算可以及时、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科室成本变动状况, 为科室经济运营分析提供有力数据。

2) 实行全成本核算可以促使科室加强经济核算管理, 促进科室管理科学化、现代化。

3) 实行全成本核算可以推进科室员工主人翁意识, 增强科室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 节支降耗, 降低服务成本, 科室由过去的“要我管”变为“我要管”。

4) 全成本核算下定期对科室经济运营分析, 找出差异, 解决问题, 可以促使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之路, 增强医院的竞争能力, 使人民群众享有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3 科室经济运营分析

科室是医院构成医疗服务体系的基本单元, 科室综合效益的提升正是医院经营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加强科室内部成本核算、加大管控力度, 从而提升运行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是全成本核算的主要目的之一。作为全成本核算系统组成部分的经营分析系统不仅能提供全院的经营分析数据, 而且能从损益、构成、差异、保本等角度对各绩效考核单元和成本核算单元的经济运行状态进行分析, 帮助考核科室寻找业务薄弱环节, 指导科室当家理财, 降低可控成本。

3.1 确立科室成本核算单元, 采集成本数据

1) 划分成本核算单元。为满足科室成本等核算的需要, 医院根据规范的成本分摊流程, 将现有科室划分为直接医疗类科室、医疗技术类科室、医疗辅助类科室、医疗管理类科室、科研教学类科室。

2) 科室收入的采集。以国家医疗收费项目及代码为依据, 对医院所有医疗收费项目进行重新归类, 建立HIS收费项目与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的对照关系。为收入的接口开发建立标准, 并按会计科目逐级汇总。收入可按医生工号采集到人。

3) 科室成本的内容和采集。科室成本指医院内部的科室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费用。根据医院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 科室成本包括以下成本项目:人员经费、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业务费、公用经费以及折旧及修缮费等。其数据通过接口采集方式实现原始数据的采集。全面核算各成本核算单元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医务成本和医疗成本、药事成本和药品成本。

3.2 全成本核算下科室经济的分析方法

1) 本—量—利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是根据有关产品的产销数量、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同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分析计量而确定企业目标利润的一种方法。本量利分析是对业务量、成本、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的分析。就医院而言, 其“量”一般为病人就诊人次或住院人数等的业务量, 其“本”即病人诊疗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成本、材料及设备折旧、房屋折旧等费用, 其“利”即事业结余并最终形成医院的事业基金和福利基金。医院进行本量利分析, 有助于医院更好地进行计划、预测和决策;为医院的经营管理提供帮助。运用“本—量—利”的关系, 可以确定科室的保本工作量和实现一定目标收益前提下的工作量, 计算公式为:

目标工作量 (保本) = (固定成本总额+目标收支结余) /单位贡献毛益 (保本时目标收支结余为零) 。

2) 差异分析法。差异分析法是对现象之间的差异或某一总体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的方法, 主要起说明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大小等作用。就医院而言, 差异分析是反映科室收入、成本和工作量与目标收入、成本和工作量的信息, 为了消除这种偏差, 应对产生的收入、成本和工作量差异进行分析, 找出形成差异的原因, 制定控制措施。

科室应根据实际发展水平确定目标, 如历史最好水平、历史同期水平、同类医院科室平均水平、预算目标水平等。可采用以下方法。 (1) 比较分析计算法。差异=实际收入、成本和工作量-目标水平。 (2) 比率分析法 (%) 。在比较分析法基础上实现其收入、成本和工作量的增减幅度。

3) 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利用统计指数体系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包括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指标分解法等。就医院而言, 主要是对科室收入、成本及工作量构成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帮助科室找出差异, 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成本构成、降低费用、提高效益。具体介绍成本构成中各种因素的分析如下。 (1) 成本项目构成分析包括人员经费、药品、卫生材料、修购费等占成本构成比的分析。 (2)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构成分析包括管理费用、辅助费用占成本构成比的分析。 (3)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构成分析:固定成本指在一定时间、一定业务范围内, 成本相对固定, 不受业务量变化影响的成本项目。如按固定资产原值计提的修购基金、人员经费等;变动成本指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与业务量呈正比例变化的成本。如药品费、材料费、业务费等。 (4) 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构成分析:可控成本指某一会计期内, 某个成本核算单元或某个人的责任范围内能够直接确定和控制的成本 (如药品费、卫生材料费等, 对诊疗科室来说是可控成本) ;不可控成本指某一特定核算单元无法直接掌握, 或不受某一特定部门服务量直接影响的成本 (如上级分摊的管理费用;科室只要使用仪器设备, 就要承担对其固定资产的折旧等) 。

实际操作常结合因素分析法和差异分析法一起对科室全成本进行分析。

4) 各项考核指标分析。 (1) 经济核算指标:科室医疗收入成本率、百元医疗收入卫生材料消耗、百元医疗收入药品消耗、科室药占比、科室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成本水平、成本费用收益率、人员费用率、水电费支出定额、办公费支出定额等有关指标。 (2) 质量效益指标:病人实际住院床日升降率、单病种病人收入水平升降、人均业务量、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率、科室仪器设备综合使用率、诊断复核率、治愈率、医技检查报告阳性率等。

3.3 分析评价并制定相应增收节支措施, 实行绩效考核

通过对科室收入、成本等方面的指标进行计算, 分析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 全面反映和评价科室经济运营质量。为有效控制科室成本, 必须强化科室成本考核, 将绩效考核系统与成本核算系统无缝连接, 科室成本核算结果直接与科室及个人的绩效薪酬挂钩, 以评价成本控制效益, 奖惩成本控制责任人员。

通过采用上面介绍的分析方法对科室经济运营情况进行分析, 并且保持选用方法的一致性, 分析出来的结果对于新医改政策实施后财政补偿、医疗服务价格的制定、医院内部的经营决策以及成本管理等, 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 能够真正促进医院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要:文章从全成本核算的角度, 对医院科室的经济运营进行分析, 找出科室经济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降低成本, 挖掘潜力, 促使医院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全成本核算,医院,科室,经济运营分析

参考文献

[1]吴强.本量利分析方法在医院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经济, 2009 (7) :73-74.

[2]赵宜珍.医院财务管理研究与实践[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全成本核算建设节约型医院 篇5

全成本核算建设节约型医院

胡玉川, 甘福英

摘要:近年来国家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施了许多便民、惠民措施, 在大幅下调药品价格的同时, 要求医院严格收费标准, 合理检查、合理用药, 降低病人费用, 医院收入相对减少。而近年来政策性工资调整, 各种社会保障费的缴纳, 新合同法实施等医院人力成本大幅增加。为确保医院事业发展资金的需要, 确保职工工资及福利待遇的稳步提高,就必须开源节流, 控制支出。国家正在构建节约型社会, 要求节约资源, 用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笔者认为医院只有通过成本核算, 才能分析成本、控制成本、堵塞漏洞, 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绩效管理水平, 所以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 是建设节约型医院的有效途径。

我院是四川省民族地区级别最高、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所综合性医院, 是较早开展科室成本核算的医院之一。我院于1999 年率先将所有支出采用直接计入或分摊计入办法实行科室全成本核算, 但因核算不够细, 许多费用是按科室人数分摊计入, 科室间用与未用, 用多用少均按同一比例分摊, 故现有科室成本数据并未完全做到真实、可靠, 其核算办法已不适应现代医院发展要求;支出管理力度不够, 存在浪费现象, 未做到完全的科室全成本核算。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 要求进一步加强科室成本核算力度, 强化医院内部管理, 增强职工节支意识, 从制度、措施入手使各级负责人、全院职工能积极、主动、自觉节支。为此, 我院在总结多年来院科两级不完全成本核算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外地医院成功实践经验, 结合我院实际, 于2006 年3 月启动院科两级全成本核算的各项准备工作, 2006 年7 月正式实施全成本核算。2007 年3 月院长在医院召开的第一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上做题为《提高医疗水平, 保障医疗安全, 建设节约型医院,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报告, 要求“ 继续完善全成本核算, 建设节约型医院”。通过近两年的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 具体措施

加强宣传力度, 增强职工节支意识利用院部各种会议及院刊、院报广泛宣传全成本核算的意义和实施办法。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 分别对临床、门诊、医技、医辅、行政、后勤各部门开展培训、讲解与答疑。让各级负责人及职工了解成本核算包括的内容, 掌握增收节支的方法, 知晓奖金发放与科室收支的关系, 使之能积极、主动加强成本管理, 努力增收节支。

成立落实责任机构成 立“ 科室全成本核算与奖金分配领导小组”, 由院长任组长, 相关副院长任副组长,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成立“ 经管中心”, 隶属财务科, 负责科室全成本核算、奖金分配、物价管理等工作。财务科负主责, 相关职能部门协助。颁布《各核算单位领物及管账人员名单》及岗位职责。由各核算科室指定一名工作认真负责、仔细的同志兼任, 要求人员相对稳定, 不得随意变动。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按照现代医院管理、科室成本核算的要求, 结合医院实际, 重新审定医院各级核算单位名称, 经过院长办公会的批准, 颁布《各级核算单位名称规范》, 以明确成本核算对象, 统一全院科室统计口径。因工作需要合并、分解、新增科室而变更、增设核算单位名称的, 需相关科室提出申请, 院长办公会批准后, 从次月1 日起财务科、人事科、信息科等统一执行, 月中不做调整。

组织实施固定资产全面清(核)查并签订责任书因医院固定资产品种、规格、数量多, 科室新增、转移、报废等频繁, 尽管医院制订并下发了《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但仍存在科室间相互拆借、转移资产, 或报损、报废、捐赠资产等, 科室或相关管理部门未及时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造成账账不符、账实不符, 甚至去向不明的情况。院长对此高度重视, 反复在相关会议强调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各科室负责人对本科固定资产管理负全责, 层层签订责任书, 将固定资产管理落到实处。医院抽调、组织相关部门人员, 再次对医院资产进行全面、彻底清查,于全成本核算正式实施前完成全院各核算科室固定资产的清理及责任书签订工作。完成全院各核算科室业务用房面积及公摊面积的清理、测算工作。要求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要确实履行管理职责, 常下科室了解固定资产使用的情况, 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 并发挥最大效益。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115 制定后勤辅助科室内部服务价格医 院后勤辅助科室, 如: 供应室、汽车班、修理室、洗浆房、中心供氧、维修组等, 在对成本、工作量等摸底、调查、分析、成本测算的基础上, 制定并下发“ 后勤辅助科室内部服务价格”, 服务时按规定价格收费。在执行过程中充分听取供需双方意见, 以成本核算数据为基础, 根据成本变动情况及医院实际分阶段调整价格。印制“ 内部银行转账凭证”一式三份, 内部服务或收入划转实行即时或按月转账结算。服务、接受服务双方各存一份, 一份交财务核算服务科室收入及接受服务科室支出。

制订共同收入的分配方案对涉及两个以上科室共同完成的收入, 如: 手术收入由手术室与临床医生共同完成, 放射介入治疗由放射科与临床医护人员共同完成。对共同完成项目收入及成本分摊由其由主管部门牵头, 共同协商, 确定分配草案。财务科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审定各科报送的收支分配草案, 并制订共同收支分配方案, 报院长批准后执行。

购置全成本核算需要的软硬件, 做到既实用又节支目前国内医院全成本核算软件品牌众多, 价格特高。但尚无一家公认权威、成熟、符合各级医院需求的软件。加之我院信息网络化建设程度不高,购置高端全成本核算软件费用高, 但却不能完全、充分使用。我院根据自身实际, 对原使用“ 用友财务软件”进行升级、扩充站点、购置新模块等方式购置全成本核算需要的软硬件, 总计投资不足10 万元,做到既实用又节支。118 建立科室成本核算账套在原有基础上, 利有 “ 用友软件”的部门核算功能, 新开设“ 科室成本核算”账套, 实行院科两级全成本核算。要求各职能部门在开具出差通知或签批费用时均需批注费用归属科室名称及金额。

水电表的安装及水电按实核算工作完成全院各核算科室水电表的安装工作, 对几个核算科室共用一个水电表的制订费用分摊方案。按各核算科室实际使用量分摊水电费, 并将水电费作为直接支出计入科室成本。

1110 制定各科材料支出定额并严格考核统 计近三年材料费用支出情况, 分析各类材料支出与科室性质、收入、业务量、人员数量的关系, 分别对各类科室、各类材料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 如: 医用卫生材料按材料占收入一定比例确定, 办公用品按工作性质确定人均费用, 对部分低值易耗品(可按品种或金额限制)采用以旧换新办法等。制定各科材料支出管理办法及定额。

1111 规范第一手的原始数据搜集与统计工作, 建立科室报表制度根据实际需要逐步追加相关统计报表。

1112 建立成本核算制度明确建立医院成本核算组织管理体系、工作制度和标准规范。同时规定医院成本核算实行院科两级核算, 执行完全成本法, 实行权责发生制。加强成本管理, 通过成本核算, 预测、分析成本升降原因, 加强监管、考核力度, 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努力降低成本。

1113 将成本核算结果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我院在2006 年7 月实行全成本核算的同时, 完善、改革奖金分配办法, 一并下发并实行新的《综合绩效考核及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新分配方案体现“ 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结合岗位性质、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工作数量与质量等工作业绩情况进行分配。向临床、技术、风险倾斜。并将成本核算结果作为绩效工资核算的重要指标。科室成本控制好坏与奖金挂钩, 充分调动职工自觉、主动节支的积极性。2 取得的成效

211 业务指标及经济收入稳步增长2006 年完成门诊人次67175 万人次、出院2127 万人次, 分别较2005 年增长6106%、11115%。实现医疗收入7664万元、药品收入6955 万元, 分别较2005 年增长17184%、1116%。2007 年完成门诊人次7319 万人次、出院2162万人次, 分别较2006 年增长9109%、15184%。完成业务收入2107 亿元, 较2006 年增长达3316% , 创近十年来业务收入环比增长最大增幅。

212 控制药品费用增长, 合理调整收入结构, 确实减轻病人负担, 取得一定成效2006 年我院住院者平均床日费用391 元, 较2005 年实际降低5181 元,其中: 医疗费用增加4102 元、药品费用降低9183元。医疗收入增长幅度高于药品收入增长幅度, 合理调整收入结构, 确实减轻病人负担。

213 支出得到有效控制2006 年医院在业务量及收入大幅增加的情况下, 部分公用支出不仅未增, 反而较2005 年实际支出明显减少, 如: 办公费减少43184%、印刷费减少53186%、劳务费减少57195%、购置费减少75155%、专用燃料费减少3123%、其他支出减少68164%。各科在库房领用的低值易耗品及其他材料减少4015%。2007 年医院业务量及收入进一步大幅增加创新高。在2006 年下半年实行全成本核算, 支出已明显减少的情况下, 部分支出不仅未增, 反而继续较2006 年实际支出再次明显减少, 如: 办公费减少27162%、印刷费减少2817%、差旅费减少25121%、其他支出减少1319%。每百元医疗收入所需卫生材料支出全成本核算后较核算前减少3122 元, 仅此一项2006 年7 月~2007 年12 月共节支达43117万元。

214 职工的节约意识、主人翁意识和成本意识得到增强随手关灯、关水的习惯已逐渐养成, 过去长期存在的长明灯、长流水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一些小的水电维修科室不再等待或随便请后勤服务部门维修, 自己能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 既节约了开支又提高了效率。

215 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内六科主动提出退出一层工作用房, 大成便民药房主动提出减少2 人, 内三科有一台电子胃镜, 其价值及功能均高于门诊电子胃镜, 但因病区病员来源受限, 科内能掌握并使用该设备的人员较少, 设备价值未能得以充分发挥。全成本核算后, 科室经核算、分析向院部提出了设备并入门诊胃镜室;门诊胃镜室与内三科合并, 统一核算;派员外出学习设备使用新技术, 开展新项目等多条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的建议, 现该设备在科室使用良好, 已成为该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过去争设备、争人员、争空间的“ 三争”现象基本没有了。

216 科室管理更加科学、合理过去科室在很多环节上都不计成本, 产生很多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 如为了方便, 动辄就到院办复印资料;手术科室一次领用较多手术包备用, 常有手术包过了清毒期而退回重新消毒的现象, 现在这些情况都得到有效控制。急诊科为了减少成本, 放弃了印刷“ 急诊科常用治疗、检查项目收费清单”的设想, 宁可科室工作人员辛苦一点、繁琐一点。科室主任、护士长既是医疗业务的能手, 又是科室经济管理的行家。

217 职工民主管理意识增强, 积极、主动参与科室管理因科室收支高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 科室职工积极出主意、想办法, 团结协作, 努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增加收入。科与科之间、科负责人与科内职工之间、科内职工与职工之间相互监督、制约, 主动节支。如: 原科室主任、医生常外出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动辄坐飞机, 不计远近、费用高低, 现因差旅费由科室承担, 不必要的会议科室不再派人参加, 费用减少。

218 推动了我院各项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两年来为配合成本核算和管理, 我院先后进行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后勤社会化等方面的改革, 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医院经营的难题。3 感受、体会及尚需解决的问题 311 感受、体会

31111 医院领导班子, 特别是一把手的重视与支持是全成本核算顺利实施的关键医院全成本核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范围广, 触及各方经济利益, 因此, 领导的重视, 尤其是一把手的重视至关重要。我院院长高度重视全成本核算工作, 亲任全成本核算领导小组组长并亲自组织、指挥、协调相关各项工作。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一把手的重视与支持, 相关职能部门及全院各核算科室的理解、支持、配合, 为我院全成本核算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1112 做好成本核算的信息分析、反馈、考核工作成本核算若只停留于为算清成本, 为核算而核算的层面, 将会失去全成本核算的意义。我院财务成本核算人员每月要对各科成本进行比较、分析, 查找成本升降原因, 并将收支情况及分析结果及时向科室反馈, 协助各科寻找节支途径, 控制成本、堵塞漏洞。

31113 解决好全成本核算与奖金分配的关系医院的工作性质与企业不同, 各科室的工作性质也各有不同。由于国家的收费定价等因素的影响, 科室的收入和结余并不能完全反映其所承担的工作量及风险, 若单纯以全成本核算的结果作为奖金分配的依据, 势必造成科室重收入、轻质量, 不合理检查和用药、不规范的收费等现象, 甚至有些科室为了减少或降低成本, 不敢引进先进设备或新技术, 影响了正常业务的开展和技术进步。我院根据各科室的特点, 在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科室的特殊情况在奖金分配时作局部的调整。建立一套责、权、效、利统一的真正具有激励机制的奖金分配方案, 将成本核算与奖金分配方案有机结合并使之更趋科学合理。

31114 加强监督、考核, 防止因节支而降低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因全成本核算后, 科室所有支出均计入成本, 个别科室出现凳子坏了不修、床单烂了不领、该开的灯不开等降低医疗服务质量的行为, 有的科室甚至偷工减料, 降低医疗质量, 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为此院长在各种会议上反复强调“ 成本核算目的是减少浪费而非该用不用, 严禁因节支而降低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同时院考核组、审计科加强监督、考核力度, 一经发现上述情况, 立即责成相关科 室整改。

31115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采取措施充分发挥现有设备使用效益不 能因成本核算, 科室负担成本高而将原有设备退还医院。

31116 加 强收费管理严 格执行“ 医疗服务价格”, 严禁乱收费。

312 尚需解决的问题

31211 医院成本核算制度有待国家统一建立由于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医院成本核算会计制度, 各医院全成本核算基本上是按各自理解、参照兄弟医院或根据自身管理需要而采用不尽相同的核算方法。医院与医院之间成本核算数据可比性、统一性、真实性较差。建议国家尽快建立医院成本核算会计制度。

全经济成本核算 篇6

【摘 要】全成本核算制度作为医院财务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是降低医院成本,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现阶段全成本核算的工作任务,分析其将对医院管理所做的贡献,提出对于完善该制度的工作建议,以更好的发挥全成本核算建设节约型医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全成本核算;医院;财务管理;预期效果;建议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深入落实、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建立,公立医院的经济行为也将随之发生根本转变;同时,医院会计制度、财务制度改革也将进一步深化,从观念到内容,从职能到方法都将进行大的变革。全成本核算制度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制度,它将医院人工消耗、物资消耗、管理费用消耗及其他消耗等全部成本项目进行会计归集,进而确定科学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工资成本比例和管理费用标准的新型成本核算办法。它不仅有利于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并提高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而且它还弥补了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各项管理内容孤立存在,只能用于发放奖金的作用局限性。

一、全成本核算的涵盖内容及核算方法

全成本核算的核算对象主要包括七大类:⑴劳务费:包括职工的工资收入、奖金及各种福利、补贴;⑵公务费:包括办公费、差旅费、邮电费、公杂费等;⑶卫生业务费:维护医院正常业务所消耗的费用,包括水、电、煤、油及设备维护费等;⑷卫生材料费:包括化学及生物制剂、敷料、感光材料等;⑸低值易耗品损耗费:⑹固定资产折旧及大修理基金提成:包括房屋、设备、家具、被服等各种固定资产;⑺其他费用。

目前,已经有多家医院制订了较为切实有效的全成本核算措施,其中最普遍最基础的方法是把需要核算的成本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通过划分核算科室、费用归集对一定时期内的实际劳务消耗进行成本测算。直接费用指医院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可以直接计入医疗支出的费用,如医疗科室开支的劳务费、药品材料费、业务费等费用;间接费用,指不能直接计入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的管理费用,如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产生的公务费、无形资产摊销、银行手续费等支出,应按一定标准分摊,计入各个有关的医疗项目成本之中。

二、全成本核算的工作任务

1.成本归集所依据的标准是成本核算的重点,不同的核算标准最终将导致不同的核算结果,因此如何制定公平合理的归集标准,对于有效的发挥全成本核算的职能、调动医院各个科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避免浪费非常重要。

2.正确解决成本控制与医疗服务质量间的关系,全成本核算的目的是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是医院长期的工作核心,在解决成本控制问题时,不能以服务质量的下降为代价。

3.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有效的调动职工积极性,将医院的效益与职工个人的效益相结合,有利于全医院对于全成本核算制度的配合开展。定量、定额控制医院对于水、电、医用材料等一般可变动成本的消耗,提高职工的节约意识。

4.根据全成本核算的数据,建立“资源配置指标”、“资金运营指标”、“收入、成本、受益及结构指标”、“社会评价指标”等指标,对医院经营能力、人力和物力资源、受益和发展能力等指标进行分析,促进医院优化管理。

三、全成本核算的预期效果

1.培养节约意识,提高医院效益

医院全成本核算制度作为医院财务管理的核心,它的建立和实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计算和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院的投资并增加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收益。因此,作为控制和降低医院成本的有效手段,全成本核算将成为提高医院收益、培养节约意识的重要措施。

2.减少患者负担,提高服务质量

科室将在成本意识的引导下,以确保对病人提供优质服务为前提,并且本着为患者负责的态度,为患者设计合理的检查及用药标准,这些针对性的治疗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在医院所接受服务的质量,同时,还提高了医生的责任心和专业知识水平。

3.降低医院成本预算,提高经济效益

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制度,是紧紧跟随医院工作重点中的“以成本核算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方式”的要求,这种制度可以及时提供财务信息资料,使医院领导及时了解医院的经济状态、运营情况,因此有利于医院根据自身状态及社会需求变化改变服务结构,提高资源优化配置,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开销,诱导干部职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达到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医院医嘱医风建设,提高社会效益的目的。

4.增加了医院和个人的风险意识

全成本核算的实施,有效的控制了医院重大项目资金的投入。在立项前对于项目进行严格的成本分析和预测,可以帮助医院了解该投资的价值及风险程度,避免了医院的盲目投资,降低了医院的损失,促进医院科学、有条理的规划发展。

四、完善全成本核算,加强财务监管,实行“阳光财务”

1.加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实行科学管理

我国现阶段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即HIS,还不够完善,导致医院运营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最终不得不使用人工采集的方法来进行全成本核算的数据采集,因此,人为因素将无法避免的影响了全成本核算的数据准确性;另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可能出现与财务核算软件不兼容的问题,将导致成本核算与财务核算无法协调,因此数据共享出现问题,工作量自然而然的就增加了。因此,我们应建立完善的HIS系统,建立包含成本核算管理功能的模块,对临床医疗科室、行政后勤等各个财务核算管理部门进行计算机联网统一管理,实现医院全成本数据的及时收集、存贮、传输、汇总、分析和共享,最终达到全成本核算信息化、科学化的管理,提高核算效率和准确性。

2.恰当运用激励制度,提高干部职工参与意识

目前我国医院大部分员工对全成本核算的概念意识薄弱,機构不健全,缺乏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员工对于上级下达的全成本核算的实施仍流于形式,没有充分的参与其中;同时大多数医院没有设立专门的全成本核算部门,而是由财务部分代劳,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导致实际情况与预期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因此从两方面入手解决这一问题:⑴应提高医院领导阶级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引进专门人才,完善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使其早日步入正轨;⑵广泛宣传全成本核算对于医院、个人甚至整个社会的好处,同时建立与工作业绩相对应的薪酬制度,鼓励医院职工积极配合、协助全成本核算的运行。

3.加强全成本核算基础工作,提高全成本核算数据准确度

全成本核算的正确计算,依赖于准确的记录数据,因此应通过多种方式,尤其是对间接费用的记录,来确保收集到数据的准确性。⑴建立健全各种原始数据记录及收集整理制度。包含一切和医疗成本相关的项目,大到房屋资产的占用费用,小到水电费,机器零件的维修使用费用,都应有所记录;⑵派专人指定负责收集整理,并按规定时间划分总结,及时准确的计算出医疗成本;⑶加强医院对于共有物资的出入库管理,严格出入库手续,对每一批物资的去向都有所了解,对各种物资的使用宏观把握。

4.控制医院管理费用,减少不必要开支

医院成本中,有一部分是来自公务费、交通费、业务招待费等,这些均属于可控成本,应严格控制,减少医疗成本中不必要、不合理开支。这就要求建立和完善管理费用的各类支出标准和审批制度,各科室应做到开支预算定额,定期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费用超支原因,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增长,合理进行成本核算。医院各科室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引进更好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并找到针对不同科室的独特方式。

5.政府应加强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监管

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内容和目标,要求医院进行成本费用控制,而成本费用控制的效果又直接影响着医院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贴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種是以定额补助或差额补助为主,体现为事业费;另一种是按服务量和在维护百姓健康方面的绩效进行拨款。政府之前采用的是前者的方式,现在政府应当采用后者的方式。后者的确定标准是以当地的人口数、年龄结构、发病率和卫生服务的相对成本等因素为依据,从而控制卫生总费用的增长。

政府应加强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监管。公立医疗机构的财务情况应当处于“阳光财务”的状态,也就是说作为独立核算的公立机构,其所有的财务情况应该接受政府和人民的监督。

参考文献:

[1]江启成,李绍华.卫生经济学教程[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

[2]董新宇,郑洁,宋海洋.关于完善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12):89.

[3]骆骁,张建余,金焱.医院全成本核算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M].重庆医学,2009,38(1):4-5.

全经济成本核算 篇7

一、某医院基本情况

某医院是一所结合了教学、医疗、预防、科研和保健等多维一体的综合性公立医院。全院共有800 余名职工,其中75 名为硕博医学研究生,421 名为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该院占地面积达到了4.1 万平方米,医疗用房面积5.5 万平方米,共开设了800 余张病床,47 个临床医技科室。该院重点专科主要有:心内科、产科、骨科和普通外科,另开设有呼吸内科、儿科、妇科、普外科、妇幼保健、康复科、内分泌科等特色专科。这些科室在社会上均有较大影响力。此外,该院还设有急救中心、影像中心、介入放射治疗中心、腔镜治疗中心等多个功能齐备的医疗中心。

二、医院医疗成本构成分析

医院医疗成本按性质分为七类: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医疗风险金和其他费用;按功能划分为两大类:医疗业务成本和管理费用。医疗业务成本又分为三类:临床类服务成本、医技类成本和医辅类成本。根据表1 来看,2014 年某医院总成本为40684 万元,其中35864 万元为医疗服务成本,占88.15%,4820 万元为管理费用,占11.85%,这表明该院医疗业务成本为主要成本支出。

(单位:万元)

三、各成本科室的成本核算

按照《医院财务制度》的要求,科室成本核算是指将医院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以科室为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科室成本的过程。因此,在科室成本核算时,临床类服务成本属于直接成本,可通过会计核算、科目归集直接获得;间接成本包括医技类、医辅类、管理费用和公共类成本,这些费用需要通过逐级分摊才能确认为科室成本。各分摊顺序如表2。分摊次序为:首先将公共成本类分摊至行政后勤类、医辅类、医技类和临床类成本,再将经过分摊后的医辅类分摊至医技类和临床类,最后将分摊后的医技类最终分摊至临床类成本中,构成了医院出管理费用外的真实的科室成本。

四、科室成本核算具体方法

1、分摊前各类成本构成分析。从表3看,该医院临床类成本只占医院总成本的50.6%,除管理费用外,医辅类和医技类均是为了直接服务于病人而产生的成本支出,与临床类成本的区别只是在于服务的环节和地点不同,因此,为了完整体现科室全成本的构成,必须将这两类成本逐级分摊至临床类成本,才能体现病人在医院就诊期间所花费的真实、完整的费用。

2、采取合理分摊方法分析。在科室成本核算中,选取合理的分摊方法尤其重要。通常的采取方法有按收治病人数、业务收入、占用资产、面积等。如果按占用资产和使用面积分摊,存在科室占用资产和面积方面资源不匹配,按收治病人的方法分摊存在门诊与住院病人之间、住院病人病种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性,因此,采用这些方法均不尽合理,所以我们采用按业务收入方法进行分摊,该方法相对于前几种方法较为合理,基本体现了收入与支出的配比关系。

3、按业务收入分摊间接成本的结果分析。根据表3 和表4 分析,该院除管理费用4819万元未分摊至科室成本外,其余的医辅类、医技类均按业务收入的占比,按照医疗成本的性质分摊至各临床类业务成本中,在表4 中直接反映了各临床科室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构成,真实、完整地体现了科室成本的来源、构成。通过成本核算,体现了各临床科室的成本构成,有利于医院进行全面的科室成本分析,制定出成本消耗定额、费用控制措施,通过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成本管理水平。

五、某医院全成本核算透析出的问题

在实施全成本核算后,某医院的成本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同时增加了收支结余。但通过全成本核算同时也发现当前该院在核算和经营中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医院在公摊费用的设置上,还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在数据不全的情况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分摊的方式的研究。

2、该院住院成本非常高,这主要是由于病床使用率较低所致,建议在后期经营中,应当加强病床使用率,并尽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3、医院的卫生材料严重偏高,应当开展定额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全面加强卫生材料的购销全过程监控。

4、该院其他费用费用归集随意,应在会计核算上尽可能的按照科室归集,以期更真实反映医疗成本构成的科学系、合理性[4]。

摘要:本研究以某医院为例,通过对其各科室全成本的构成、分摊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其在实施全成本核算后的效果,同时根据核算结果了解其在核算中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更好的发挥医院科室全成本核算的价值。

关键词: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价值

参考文献

[1]许坦.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与会计支出的勾稽关系[J].中国卫生经济,2011,(8):90-92.

[2]王琨,张清芝,郑二维,王紫巍.运用系统论构建医院全成本核算体系的实践[J].中国卫生经济,2011,(12):86-88.

[3]包大恒,单李岩,赵迪.医院全成本核算的运行模式与成本核算体系构建[J].中国卫生经济,2009,(3):73-75.

医院全成本核算探析 篇8

医院全成本核算包括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及医院总的全成本、科室全成本的核算。概括讲, 医院总的全成本是指医院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及维系自身生存发展所耗费的资金总和。它一方面直接显示医院医疗成本概况, 另一方面反映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

(一) 医院总的全成本核算

根据《医院财务制度》规定, 医院总的全成本包括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均根据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的相关成本支出项目构成。

医疗成本的成本项目包括: (1) 实际消耗的医技材料、辅助材料和燃料的原价、运输、装卸等费用。 (2) 为医疗活动所耗费的动力。 (3) 医院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补助和其他工资性支出;以及职工福利费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 (4) 固定资产折旧 (提取修购基金) 、租赁费、修理修缮费和低值易耗品的摊销。 (5) 医疗过程中消耗的药品费。 (6) 医院为开展医疗活动和管理组织医疗而支付的办公费、取暖费、水电费、差旅费。

需要注意的是, 为了恰当反映医院正常经营成本及管理水平, 有七类影响成本构成的业务费用不得计入成本范围:一是包括办公设备购置费、医疗专用设备购置费在内的资本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应通过折旧分期计入成本反映;二是对外投资支出;三是被没收的财务;四是医疗纠纷支出、罚款支出及赞助和捐赠等非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支出;五是有经费来源的科教项目支出;六是各类基金中列支的费用支出;七是其它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支出。

药品成本指医院在药品采购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具体项目内容同医疗成本。

医院总的全成本=医院医疗成本+医疗药品成本, 如下表:

单位:元

(二) 医院科室全成本核算

医院科室全成本核算指医院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直接成本指为进行医疗服务活动而直接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 无论能否直接计入都作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指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分摊至该成本核算单位。一般包括公用成本、管理成本、医辅科室成本和医技科室成本。公用成本包括在职人员工资福利及离退休人员生活保障费等人员成本;煤、气、水、电费;交通工具消耗费;各类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房屋修缮费、零星工程成本。管理成本包括行政科室、管理科室以及职工食堂等科室的直接计入成本和分摊的公用成本部分。医辅科室成本具体包括后勤服务职能科室、供应科室、洗衣房、营养食堂、挂号室、收费处等医疗辅助科室的直接计入成本及分摊的公用成本部分和管理成本部分。医技科室成本具体包括各医疗技术检查科室、手术室、药品科室、麻醉科等医技科室的直接计入成本及分摊的公用成本部分、管理成本部分和医辅成本部分。

医院科室成本的归集是指通过健全的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统计要求及报送程序, 将成本费用直接或分摊归属到耗用科室承担的过程。具体如下。 (1) 人员成本支出按照人员所在科室, 分别计入相关成本核算单位。 (2) 公用成本支出按照实际发生额直接计入相关科室, 需分摊的费用应按科室受益情况选择分摊依据进行分摊, 并计入相关科室。 (3) 医院材料成本支出按实际领用的科室分别计入相应的科室。 (4) 药品费根据收支配比原则或实际发生额计入药品业务科室。 (5) 对于根据《医院财务制度》规定提取的修购基金, 可按成本核算单位实际占用固定资产的情况确定并计入, 属于应分摊的修购基金应按受益情况分摊归集。 (6) 直接列支的修缮费直接计入相关成本核算单位或按受益情况分摊归集。 (7)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按照支出的人员所在科室分别计入相应的科室, 其中离退休人员的费用可统一归集到离退休人员的管理部门。

医院为直接成本计量创造基础条件, 如:安装水表、电表、气表等计量工具, 以保障科室成本的合理性。对不具备条件的, 则采用大用户剥离的方法。大用户是消耗医院公摊费用比较大的科室, 采用与其他科室相同的成本分摊比例分摊成本显然有失公允。应在该类科室设置单独计量设施计算该项成本, 科室不再分摊公摊费用中的该项成本。

间接成本按照分项逐级分步结转法分四级逐步分摊到直接医疗科室和科研教学科室。具体的四级分摊流程及方法如下:

上图中 (1) 表示第一级分摊对公用成本的分摊, (2) 表示第二级分摊对管理科室成本的分摊, (3) 表示第三级分摊对医辅科室成本的分摊, (4) 表示第四级分摊对医技科室成本的分摊。

1. 第一级分摊:公用成本分摊

公用成本分摊是针对不能够直接计入科室的当期成本进行分摊。包含以下项目:

(1) 人员成本:在职及退休人员工资福利费, 按人员比例分摊。

科室承担的人员成本=科室在职人员数÷全院在职人员数×全院的人员成本

(2) 煤气水电费等除大用户单独计量, 其余按科室面积或人员数分摊。

科室煤气水电费成本=科室面积或人数÷ (全院面积或人数-大用户面积或人数) × (全院煤气水电成本-大用户)

(3) 交通工具消耗费: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按谁受益谁承担原则。

科室交通工具成本=科室使用的公里数÷全院的公里数×全院交通工具耗费金额

(4) 折旧费:各类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按资产比例分摊。

科室承担的折旧费=科室的资产额÷全院的资产总额×全院总的折旧费

(5) 房屋修缮费、零星工程。

房屋修购基金:按科室面积分摊。

设备修购基金:如不能准确统计按科室计提的设备修购基金数据, 先将设备进行分类后, 再按科室拥有该类设备占全院同类设备比重进行分摊。

科室分摊的修缮零星工程成本=科室面积÷全院面积×全院修缮及零星工程成本

2. 第二级分摊:管理成本分摊

将管理成本按人员比例进行分摊, 具体公式:

科室的管理成本=科室在职人员数÷ (全院人数-管理科室人数) ×全院管理成本

3. 第三级分摊:医辅科室成本分摊

医辅科室成本分摊是将包括后勤服务职能科室、供应科室、洗衣房、营养食堂、挂号室、收费处等医疗辅助科室成本进行分摊。

(1) 后勤服务职能科室、供应科室、洗衣房等医辅服务科室成本的分摊按谁受益谁承担原则。

各受益科室医辅成本=各受益科室接受服务量内部价总量÷有效科室接受服务量内部价总量×相关服务科室成本总量

(2) 营养食堂、住院收费处等门诊医辅、住院医辅成本的分摊按临床科室床/工作日数定向分配。

各科室相关医辅成本= (科室床÷工作日总量) / (全院床÷工作日总量) ×住院医辅相关科目成本总量

(3) 挂号处、门诊收费处的成本按照门诊急诊人次定向分配。

各科室承担相关医辅成本=各科室门急诊人次÷全院门急诊人次×全院挂号处收费处总成本

(4) 对于没有工作量的医辅成本的分摊按人员比例分摊。

各科室医辅成本=科室在职人员数÷ (医技科室在职人员数+直接医疗科室在职人员数) ×全院医辅成本

4. 第四级分摊:医技科室成本分摊

医技科室成本分摊是将包括医疗技术检查科室、手术室、药品科室、麻醉科等的医技科室成本进行分摊, 具体公式:

各科室医技成本=科室获取医技收入总量÷医技科室总收入×相关医技科室成本总量

医院全成本=直接医疗科室成本+科研教学科室成本

=各医疗科室门诊成本+各医疗科室住院成本+科研教学科室成本

经过四级分摊后, 公用科室成本、管理科室成本、医辅科室成本和医技科室成本全部被分摊到科研教学科室和直接医疗科室, 这些科室的成本分摊后余额为零, 医院全成本为科研教学科室成本和直接医疗科室成本之和。

二、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院在开展全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 全成本核算数据与财务核算数据之间的差异问题

医院全成本核算流程反映的医院成本与医院会计报表反映的医院成本存在一定差, 究其原因可能是核算目的、标准、方法及程序产生的差异性。医院会计报表的编制遵循《医院会计制度》, 核算及编制严格按照会计规范的要求进行, 并且具有年度性、统一性的特点。而医院管理中的全成本核算工作没有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由此财务会计核算出的医院成本与医院管理中全成本核算计算出的成本之间有很大的出入。

(二) 医院成本核算对象不够细化

目前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对象还停留在科室这一级, 将各项成本仅细分到各直接医疗科室, 即门诊和病房, 以科室为成本中心归集和分配成本。这种成本核算方法只能反映各个科室部门的成本支出控制情况和经营成果, 而不能揭示某一病种甚至是某一具体医生的业务情况, 不利于明确成本责任, 从基础控制成本支出。

(三) 业绩的不真实性

在全成本核算的成本核算方法下, 单位产品成本有时无法反应医疗服务部门的真实业绩。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 当业务量不一致时, 单位固定成本会随之发生变化。业务量高时, 单位固定成本低, 业务量低时, 单位固定成本高, 从而导致总的单位成本随业务量变化。当业务量低时, 无论服务部门如何努力, 都很难将固定成本降到一个合理水平。

(四) 分摊标准选择随意性较大

间接成本的分配与归集需要借助一定的分摊标准与公式。分摊标准包括面积、人工工时、机器工时、人员数量、标准产量等。不同的标准得出的结论会产生不同的倾向性。因此, 选择面积或人员数等不同的标准对不同的科室有不同的影响, 科室间的博弈最终将产生分摊标准。无论选择哪种标准, 都难以避免操作人员主观性的影响, 从而影响相关科室人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五) 容易导致短视行为

医疗服务质量与医疗服务成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通常而言, 增加服务成本会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但当成本花费到一定程度后, 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会越来越小, 即成本大而收获小。同时,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提升医疗服务价格短期内联系并不紧密。因此, 医院会为控制成本、多拿奖金, 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 造成经营行为的短视性。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目前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 财务会计数据与医院内部成本核算数据之间不一致的情况可以寻求以下方法进行解决。 (1) 折旧费:医院资产管理部门定期核算固定资产, 根据固定资产的类别、性能和特性, 选用合适的折旧计提方法, 按月计提折旧, 汇总给财务会计科室, 会计核算时据此反映在账面上。 (2) 煤、水、电、气按实际发生额计入成本。但在实际工作中, 针对公用部分耗费大的特点, 谨慎要选用合理的分摊比例分配。

针对财务会计与全成本核算不一致的情况, 尽量通过各种合规途径将其统一, 但允许不一致的情况存在。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 管理即管理差额, 关键在于分析这种偏差, 提升医院管理工作水平。

2.借鉴企业标准化成本核算方法。医院科室成本核算和项目成本核算是实行病种成本核算的基础。标准化成本的核算是单病种成本核算的难点之一。医院可以借鉴企业的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将其用于病种成本的核算。规范单个病种的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每个诊疗服务流程。实际测算每个诊疗流程中耗用的人、财、物, 得出单病种标准成本。单病种成本核算就如一个完整产品核算过程。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临床路径, 规范了病人每天的诊疗项目。据此测算病人每天发生的诊疗项目成本, 每天项目成本之和组成了单病种成本。

3.横向对比全成本核算单位对象。不同的科室部门, 其成本节约的方法与难易程度存在很大不同。诸如一个部门业务量大, 固定成本极易降低, 而另一部门业务量小而稳定, 固定成本难以降低。因此, 可横向比较两个部门的变动成本部分, 挖掘成本降低的潜力。

4.选择合理的分摊标准。选择分摊标准, 一方面要尽量避免人为的主观操纵性, 另一方面, 可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选择。可根据不同部门不同费用的特性, 将间接费用分为若干个类别, 依据不同特性选择适用的分配标准, 从而提升分配标准与所分配的间接费用的关联性, 保证正确合理分摊费用。

5.注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全成本核算不能作为降低医疗服务质量的借口。以牺牲医疗服务质量换取低水平的全成本是不明智的。从长远看,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必然带来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应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 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对于偷工减料降低医疗服务的人员要给予严惩。

总之医院要不断改进全成本核算的方法, 控制成本, 节约资源, 加强对各项成本支出的核算管理, 提升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 提高医院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的良性循环。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医院自身管理发展的需要, 对医院全成本核算的研究与分析有着重要意义。文章详尽阐述了医院全成本及医院科室全成本的核算构成及成本分摊方法, 分析了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存在的不足, 针对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医院成本,全成本核算,间接成本分摊

参考文献

[1]张迎建, 沈红, 刘玲霞.对公立医院实施全成本核算的思考[J].现代商业, 2010, (17) .

浅谈医院全成本核算 篇9

关键词:医院,全成本,核算

当前,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正稳步推进。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推进医药分开, 改变以药补医机制, 合理调整医药价格, 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 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公立医院的收入构成和经济补偿机制都将产生重大变化, 只有加强成本管理, 提升经营效益, 才能提升医院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根本上减轻财政的负担。因此, 公立医院在坚持维护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原则的同时, 要更加强化经营意识, 特别是要加快实行全成本核算, 不断增强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提高经营效益, 走优质、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笔者结合工作实践, 就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提出以下一些看法。

一、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的作用和意义

成本核算是一种如实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的管理方法, 旨在对资源的利用和效益指标进行综合合理评价。公立医院虽然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但也要考虑到自身的生存发展, 应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增收节支, 用合理可控的成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在提高劳动效率的基础上努力取得良好的经营效益。

全成本核算作为一项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活动, 有别于以往由医院自行开展的科室成本核算, 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既有利于优化人、财、物的配置,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促使职工自觉增收节支, 堵漏挖潜, 提高医护人员劳动效率, 增强医疗服务质量意识, 也有利于医院作出科学的成本决策, 降低成本开支, 推动医院整体良性运转, 积累医院发展资金, 还有利于为国家理顺医院价格关系, 制订医疗付费标准, 合理补偿卫生消耗提供依据, 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概念及方法步骤

我国医院成本核算与企业成本核算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医院成本核算借鉴了企业成本会计方法, 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将医院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费用按照企业成本核算模式进行全面核算, 但在具体核算过程中, 由于医院并不生产制造具体的产品, 因而成本核算的对象主要是为患者医疗服务的成本, 即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 这与生产企业的成本核算又有较大的区别。

目前, 根据卫生部要求, 大部分公立医院已经开始实行科室全成本核算。科室全成本核算是以医院内部各部门、科室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即医院中的各核算单位都要进行成本核算。各级各类科室以现行医院会计科目核算为基础, 把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医疗服务费用分别按各项收入进行归集、汇总、分配, 把实际发生的全部成本要素进行记录、汇集、计算、分析和评价, 收入成本都要归集分配到能反映最终医疗成果的门诊和临床各相关科室上。所以全成本核算是一种完全成本核算的方法, 体现的是各类科室的全成本。

以我院为例, 2005年初我院按照北京市卫生局要求建立了以科室全成本核算为基础的经营分析评价体系。为科学准确地对成本予以归集和分摊, 我院在借鉴前期试点医院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特点, 重新确定了核算单元, 规范了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和业务流程, 推行了“四级分摊”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将医院所有科室按照其业务和管理属性的不同划分为管理类、医辅类、医技类、科研教学类、直接医疗类五大类科室。第一步先将直接成本直接计入到各科室;第二步将其余不能够直接计入科室的当期成本作为全院的公共成本, 按人员比例、面积比例、服务当量等进行第一次分摊;第三步根据管理类科室按各科室人数分摊、医疗辅助科室按工作量分摊、医疗技术科室按收支配比分摊的原则, 进行二到四级分摊, 将成本归集到最末级的直接医疗科室上, 最终完成全院医疗总成本分摊工作。

综上, 总成本和分项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结为:全院医疗总成本=直接医疗科室成本+科研教学科室成本。也可按下式反映:全院医疗总成本=门诊总成本+住院总成本+科研教学科室成本。

三、全成本核算的实施现状及效果

医院全成本核算, 是医院会计核算体系的有益补充, 实施以来取得了多方面的显著成效。首先, 全成本核算的数据充分披露了各科室成本、收入、结余的情况, 并应用本、量、利等分析方法对所有科室作出分析和判断, 能够深入分析全院各科室的成本状况, 为医院管理层提供了更准确的科室和项目盈亏情况, 提高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其次, 通过全成本核算工作, 职工利益与科室经济效益紧密挂钩, 促使科室领导和职工自觉加强经营管理、努力节约开支、合理利用资源。科室人员由被动执行经济管理制度变为主动遵守经济管理制度, 由过去的成本核算与我无关到现在的直接参与成本管理。各科室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 改变了原来只能在会计核算后由医院管理层事后控制的被动局面, 形成了全员关心成本控制、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良好局面。第三, 通过全成本核算可以看到不同的医疗耗费对医院有不同的贡献, 从而促进各项收费结构更加合理, 减少和避免乱开药、乱检查等问题, 有效降低医疗成本,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为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总之, 通过全成本核算, 有效降低了成本支出, 合理配置了医疗资源, 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 运营质量得到明显好转, 各科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快速增长, 实现了低耗高效、和谐发展。

但我们也应看到,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成本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无具体和明确规定, 没有完整的成本核算科目及报表体系, 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和报表内容各行其是, 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各自独立和相互脱节, 不能满足全成本核算的要求;管理费用如何合理分摊也一直困扰着医院管理者和财务工作者;医疗辅助类科室中的后勤服务科室定位也值得商榷;在科级成本核算中, 科室管理者对成本、费用认识不够, 导致科室在确认费用归属方面不规范, 成本费用分摊的随意性大, 涉及的人为因素多, 影响了全成本数据的真实性。

四、对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意见及建议

根据目前成本核算工作的现状, 建议作出如下调整:

一是推动核算体系对接。全成本核算是财务会计工作的一部分, 不应在会计核算体系外运行。规范的医院成本会计制度是进行成本核算的基础, 不仅有利于确定医院成本核算的内容和目标, 而且能使医院的经济管理更上一个台阶。医疗成本核算应遵循卫生部、财政部共同颁发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 应与医院会计核算相一致, 实现有机对接, 在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科目设置和核算原则上应保持一致, 做到数据来源相同、产出结果一致, 实现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一体化管理, 才能更好地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

以我院为例, 由于目前尚未设立成本核算会计科目, 因而四级分摊的过程没有在会计核算中反映, 这样就造成虽然医疗总成本保持一致, 但会计核算分摊后的医疗支出、药品支出与成本核算分摊后的医疗支出、药品支出不一致。因此, 建议在会计核算中增设成本核算会计科目, 把四级分摊的过程在会计核算中体现出来, 使以财务会计核算为核心的成本核算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更真实地反映医院总成本, 更合理地为经济补偿机制提供依据。

二是合理分摊管理费用。在管理费用的分摊方面, 会计核算中规定管理费用分配按人员比例分配。而在成本核算中仅用这种方法分配显然不能反映成本对象受益情况, 因此采用多种不同的分配方法, 如可按面积分配, 可按工时分配, 可按工作量分配等等, 以便更好地体现成本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如果会计核算能够把四级分摊的过程体现出来, 会计核算管理费用分摊按全成本核算管理费用分摊数据做账务处理, 就可以实现财务会计和责任会计双轨制的并轨, 使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结果保持一致,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和提高。

三是科学进行部门分类。医疗辅助类科室是指服务于直接医疗科室和医技科室, 为其提供动力、生产、加工及辅助服务、业务的科室。但其中的后勤服务部门不仅为临床、医技部门服务, 而且为其他医辅、行政科室和医院公共部分服务。所以这些科室的工作属性更接近于管理类科室, 是属于为全院业务进行服务的。因此建议将后勤服务部门并入管理类科室, 改名为管理及后勤服务类科室, 将后勤服务间接成本纳入医院的管理费用, 向医疗辅助类科室、医疗技术类科室、直接医疗科室和科研教学类科室进行二级分摊。

四是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在科级成本核算中, 应加强科室领导者对成本费用的认识, 建立对成本费用确认的监管制度, 减少人为因素对成本费用确认的影响。我院目前各科室耗材成本按照各科室从医院物资设备处当月领用数为准, 未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各科室在月末均有库存, 这就容易造成收支不配比, 也为各科室人为调整当月成本数据埋下隐患。

建议在各临床医疗科室增设耗材二级库, 各科室每月将从物资设备处领用的耗材计入科室二级库, 月末进行盘点, 将库存额上报物资设备处, 物资设备处采用以存定销的方法确定科室每月耗材消耗量, 财务处据以确定各科室耗材成本额, 物资设备处每月抽查各科室实际库存情况。这样就能够真实反映各科室每月的实际耗材消耗成本, 有利于更好地对科室情况进行掌握、分析和判断, 从而更合理地进行科室经营决策。

总之, 医院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其经营运作不仅需要人、财、物等物质和技术的保障, 同时, 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经营制度和管理手段。搞好全成本核算工作,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管理的核心和关键, 只有从基础性工作做起, 充分发挥全成本核算的作用, 以点带面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医院对医疗服务过程中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控制, 合理配置有限卫生资源, 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才能增强医院自身的竞争力, 实现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医院管理者应当重视、了解和研究成本核算的发展趋势, 制订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成本管理计划和控制措施, 不断完善、优化成本核算管理体系, 全面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楠, 杨宪光.医院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的关联.中国卫生经济, 2004 (1)

[2].赵保群.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促进医院经济管理.医药论坛, 2008 (17)

[3].谢娟, 何钦成.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的研究现况及发展趋势.中国卫生经济, 2009 (6)

[4].鲍学曾.医院财务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浅析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 篇10

近年来, 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医疗费用的增长己超过GDP的增长速度。我国医院越来越多的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 医疗服务的市场化在我国已是不争的事实。不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都必须要关注医院的会计成本核算问题。医院全成本应体现在医院总成本、科室成本、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的全成本。它的核算严格执行医院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财务管理是成本核算的基础, 成本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延伸, 也是财务管理的手段, 但财务管理不能代替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为财务管理提供更全面详细的数据和分析资料, 财务管理往往侧重医院这个层面, 成本核算侧重于科室、项目和病种层面。作为医院, 如何在管理中发挥最大的效能, 降低成本, 降低病人费用, 从而提高医院的效率, 构建和谐医院, 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医院实施全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现行医疗服务价格定价多少是合理的, 对此并没有依据。现阶段, 部分的医院并没有成本控制的意识, 没有做成本核算。也有部分医院虽然做了成本核算也是停留在内部核算职工奖金的水平上, 导致其生存的危机。虽然部分医院可以享受政府财政补助, 但是对于其长远的发展来说, 这是远远不够的。医院必须要进行成本核算, 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全成本核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全方位的成本核算。医院所有的核算部门、科室都要进行成本核算。第二, 全员性的成本核算。医院的全部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都要积极参与到成本核算管理中去。在成本核算过程中相互监督、互相检查,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倡导全院职工树立投入产出与成本效益观念。第三, 全过程的成本核算。医院应对药品及卫生材料的采购、临床医疗服务等医院经营全过程进行成本核算。医技科室、医辅科室以及管理和后勤等部门均单独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推行全成本核算对于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 推行全成本核算有利于医疗机构之间形成有序竞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医院必须要实行成本核算。在不同的医疗机构之间成本可能不同, 高质量、低消耗者胜是必然规律。全成本核算为各类医疗机构的横向对比提供了一个参照平台。第二, 推行全成本核算有利于推动内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医务人员的劳务是医疗机构总成本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将人力成本纳入全成本核算中对于医院的成本核算有着重要的意义。按照“多劳多得, 优劳优得”的原则进行分配, 能够真正调动医疗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从根本上降低医疗成本。第三, 推行全成本核算有利于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现阶段, 由于成本核算存在一定的问题, 导致科室盲目争设备、争空间、争人力的现象时有发生, 医疗成本不断升高。全成本核算管理扭转科室存在的盲目攀比的现象, 使卫生资源得到有效合理利用。

二、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原则

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是既为政府和医院管理者提供评价、决策和定价所需要的成本信息, 也为患者控制医疗费用提供保障。这些成本信息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决策、计划和控制。衡量医院全成本核算质量的原则有客观性、可比性、一致性和及时性。

1. 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也称为真实性原则, 是指成本核算提供的信息, 必须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 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项目完整、手续齐备、资料可靠。客观性是成本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坚持客观性原则, 就是要求在成本核算时客观地反映医院总成本、科室成本、项目成本、病种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坚持客观性原则, 就是要求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正确运用成本核算的原则和方法, 准确反映成本的实际情况;坚持客观性原则, 就是要求所提供的成本核算信息具有可验证性, 核实其真实性。

2. 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要求成本核算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医院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的规定进行, 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在不同医院之间应当处理口径一致, 以便于比较、汇总和分析, 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必要的成本核算信息。

3. 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也称为一贯性原则。其要求医院成本核算方法和程序应当前后各期保持一致, 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 应将变更的内容、理由、变更的影响等有关情况, 在成本核算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要求医院成本核算应当及时进行, 不得提前或延后。

三、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流程

1. 成本归集。

成本中心是对成本或费用承担责任的责任中心。凡是有成本发生, 能够实施成本控制的科室都是成本中心。成本中心的规模可大可小。成本中心的划分要充分考虑各科室的业务性质和核算需要。大的成本中心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下级成本中心。例如:按照业务及服务对象的不同, 医院可以划分为医疗、医技、药房、行政管理等部门。然后由各个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若干科室。医疗机构的成本主要包括人员工资福利支出、固定资产维护及折旧费、日常营运费、卫生材料费用等。医疗类科室负担的成本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种。直接成本如:可以直接计入的人员工资和药品成本。间接成本是其他类科室分摊而来的成本。间接成本采用逐级向下分摊的方法进行分摊。分摊时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来进行。由于医疗机构的高风险性, 因此可能会出现一些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鉴定费、赔偿费等。对于此类费用也应该划分责任, 由相关科室按比例分摊。

2. 成本分析。

医院的管理者要通过医院的成本分析来了解这种耗费是否合理。通过分析要找出问题所在, 采取措施, 及时对费用进行控制。对于收入来说, 可以通过制作收入分布图来观察收入分布比例是否合理。对于支出来说, 通过观察各成本中心的成本变动趋势是否正常, 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利用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来分析支出费用的变动情况。对于效益分析, 要通过收入、支出来分析各个成本中心的效益。

3. 成本控制。

这是整个全成本核算的最为重要的部分。前面的所有工作都是为此打基础的。管理层对成本控制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成本归集、成本分析的效果。如果没有有效的成本控制就会使成本管理流于形式, 失去成本管理的意义。医院要根据成本分析的结果, 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成本。要制定出合理详尽的成本控制标准, 形成严格的考评机制, 采取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 切实的控制成本。全成本核算包括事前成本预测、决策;事中成本差异揭示;事后的核算、分析。这三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将事前、事中的成本分析与事后成本核算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目前, 有些医院往往只重视最后的事后成本控制, 而忽略了事前和事中控制, 是非常不可取的。

四、全成本核算的具体实施

1. 科室成本核算法。

科室成本核算法类似于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分步法, 即将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成本, 按照“产品生产步骤”——医疗服务过程, 将成本逐步在各科室之间进行结转。医院各科室发生的费用按计入成本的方式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计入医院产成品——相关医疗服务中的成本, 如医院发生的医疗第一线人员的工资费用以及医疗服务的药品采购成本等;间接成本是指无法直接计入相关医疗服务中的成本费用, 需要采用一些成本费用分配手段, 分配计入成本费用项目。

2. 医疗服务项目法。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法, 即直接将成本分摊到具体的单个医疗服务项目。这种成本核算方法多用于服务定价、投资论证、付费偿还、效益评估等。但由于医疗服务项目种类繁多, 计算烦琐, 工作量大, 在实践中不应针对所有医疗服务项目开展项目核算, 应选取重要的、新兴的医疗服务项目进行重点核算。目的是通过核算项目成本, 正确计算各项医疗服务的实际消耗, 合理制定收费价格, 合理安排预算, 争取使医疗消耗得到应有补偿。

3. 病种成本核算法。

病种成本核算法, 以每一病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建立单病种诊疗的标准成本, 能反映每一病种治疗的效率和费用的高低。将其与不同时期、不同医院对比, 能反映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效益;与实际病种成本对比分析, 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 将有利于进行医院成本控制监督, 为以单病种费用为基础的付费方式提供成本数据。目前, 病种的平均费用指标主要被用于尝试病种付费办法。病种核算虽是成本核算的发展趋势, 但由于病种复杂多变, 加上其工作量大, 需要专业医护人员参与, 因此实施起来仍需不断探索, 积累经验。

总之, 要做好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 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 建立全成本核算管理结构。成立专门的、相对独立的财经管理部。财经管理部下设财务核算、经济统计、医疗收费、实物管理四个办公室。部长由一名副院长兼任。财经管理部与医院机关的医务处、政治处、院务处、护理部并列。成立“科室全成本核算与奖金分配领导小组”, 负责科室全成本核算、奖金分配、物价管理等工作。由院长任组长。第二, 搭建全成本核算管理系统信息平台。医疗服务成本核算的层次多, 数据量庞大, 因此需要借助计算机来进行操作。搭建全成本核算管理系统信息平台, 把财务管理信息、收费管理信息、物资管理信息、经济核算信息统一整合, 实现资源共享, 全面提高医院全成本核算的质量和效率。第三, 将成本核算结果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完善、改革奖金分配办法。科室成本控制好坏与奖金挂钩, 将成本核算结果作为绩效工资核算的重要指标, 充分调动职工自觉、主动节支的积极性。

五、结论

医院管理者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既要详细掌握本医院成本核算的情况, 又要了解其他医院的成本构成情况, 以查找自己的不足之处, 寻找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思路。社会普通民众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最终消费者, 也想了解自己的医疗服务费用花在何处, 据以确定医疗定价是否公平、合理。医院全成本核算是对医院工资成本、医疗消耗和管理费用等全部成本项目进行会计归集, 以确定科学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工资成本比例和管理费用标准在不同科室、部门或者病种之间进行分配, 借以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 制定合理的消耗标准以及合适的经济指标, 从而改善医院经营管理, 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向全体消费者提供公平、透明、有效、高质的医疗服务。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医院能否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加大对成本的控制力度, 是医院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同时, 医院全成本核算是医院改革与管理的基本工作, 是医院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 逐步建立起全成本核算机制是医院当前最主要的工作之一。文章主要是对医院实施全成本核算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会计,全成本核算,医院

参考文献

[1].桑生娟, 陆萍.医院全成本核算方法初探[J].财会通讯, 2011 (1)

[2].袁卉.谈医院全成本核算[J].现代经济, 2007 (6)

[3].白妍妮.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探索与思考[J].商业文化, 2011 (4)

[4].左艳涛, 孟庆明.推行全成本核算管理提升医院经营效果[J].中外医疗, 2008 (14)

[5].王芬芬.完善驻海岛军队医院成本核算[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7 (03)

[6].薛兆益.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J].会计之友 (中旬刊) , 2007 (02)

[7].李淑英, 张宏娟.对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的思考[J].会计之友 (中旬刊) , 2008 (03)

[8].梁智, 董毅明, 谢颖夫.医院全成本核算系统的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3)

[9].卫红兵.刍议医院成本核算管理[J].科学之友 (B版) , 2007 (02)

全经济成本核算 篇11

摘 要 全成本核算的开展,体现了财务管理职能的延伸。加强财务管理和规范会计核算是做好全成本核算的前提,而全成本核算是对财务管理的补充和完善,使财务管理延伸到经济管理的各项工作,加强了成本的控制,强化了财务管理的作用。结合企业开展全成本核算的工作实际,阐释了全成本核算在经营管理实践中表现出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全成本 核算 强化 管理

检测公司运用科学的管理,提高检测的竞争力,成为检测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近年来,积极探索各种方法和途径,来遏制成本不断上升势头,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在强化服务意识的同时,加强企业的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近两年实践,我公司针对外部检测控制上,实行了全成本核算,并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一、检测成本核算的内容

全成本核算满足内部分配、绩效考核的需要,为内部分配提供合理的、可靠的、全面的数据。将采用绩效考核系统,与预算系统、全成本核算和物流管理系统相结合,保证在进行奖金分配时不仅仅只是进行简单的收支配比,而是结合预算支出和成本控制等综合指标来确定分配额度,进一步规范了各类内部管理制度。检测成本核算是由造价、财务、生产、技术、材料等专业相互配合,以预算定额为基础,以各检测站为核算对象,通过及时登记各种消耗台账,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有效控制工程成本目的,实现对检测前准备、检测生产、竣工结算的跟踪核算。

二、检测成本核算的实践应用

成本测算主要是对材料费测算、燃料、水、电、气、HSE、暂设、劳保等消耗测算、人工费测算、机械费、修理费测算、其他费用测算,最后形成费用汇总。每月20日各检测站根据生产计划上报下月收支计划。公司各管理部门从本专业管理角度审核收支依据,确认合理指标。由公司经营负责人、经理审核后确定各检测站下月收支计划。财务部门根据核定的计划,汇总后上报集团相关部门,提出资金申请计划。根据检测进度向检测站提供货币资金,并根据审批的明细计划逐项核销成本费用,控制无计划项目费用核销。根据批复计划提供材料、设备等业务服务。

三、完善检测成本核算

1.营造良好的企业会计环境

要真正理解“成本”两个字的深刻涵义,同时也需要企业的领导高度重视,为财务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强化内部管理为中心的会计管理体系。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全成本核算质量的优劣。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懂管理的人才队伍非常重要。做到生产过程中信息自动化机器记录,为成本核算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普及会计电算化,使用统一的财务软件,进行实时核算,提高会计核算速度,以增强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2.科学界定成本核算的范围

把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的成本核算之中。为了强化企业的环境意识,把环境成本纳入成本核算体系,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是企业发展未来,也是企业成本核算体系势在必行。进行无形资产的成本核算。企业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包括三个内容:研究开发成本、保护成本、效益成本。特别效益成本是无形资产在其经济寿命周期内为它的所有者带来的高于社会平均收益的“额外效益”应引起高度重视。根据工程实际配置人员,正确确定人工成本的范围,因此,在考虑固定人员同时,也需要考虑流动人员成本费用。由研发部自主研发的第一批便携式X射线探伤机已投入现场试用,每台节约资金6万元。X射线管道爬行器的研制已进入零部件加工阶段,控制部分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大大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维修难度。研发部靠自身实力自主研发X射线探伤机,在探伤机稳定性、抗电网电压波方面有一定创新,击透能力也大大提高,优于目前最先进的日本理学探伤机。探伤机通用性很好,可直接仪换日本理学探伤机和国产XXQ、XXH、XXG系列探伤机。另外由于采用单控板结构和模块化技术,减小了机体重量。

3.进行社会化改革

企业的成本核算,要摸清企业成本真实构成,健全成本核算方法和核算体系,这是进行成本控制、推行成本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全面、有效、科学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的物化劳动耗费和活劳动耗,促使企业真正将利润作为其运行水平的基本的经济衡量指标,拓展企业的盈利空间,推动企业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三维工程检测公司于2005年6月成立研发部。自研发部成立以来,检测中心的所有仪器设备发生故障不再送外部修理,累计维修检测设备110多台/次,为中心各项目部正常的检测施工提供了及时、有力、可靠的保障,为公司节约设备维修资金近百万元。在人员少、工作繁重的情况下,他们克服困难,坚持亲自上前线维修设备,仅用7000多元就修复了1台已受损接近报废的、价值40万元的管道爬行器。在设备维修的同时,对现用设备进行完善改造。

随着企业目标逐步向效益最大化目标转变,成本管理精细化进程也将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核心,生产过程成本管理和基层成本管理模式作为成本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将在成本管理改革中逐步得到应用、完善,实现油田企业摸清规律,不断优化,提高效益的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苑萍,邢淼,但秀娟,蔡欣芸.医院全成本核算的重难点问题.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08).

浅析军队医院全成本核算 篇12

1. 创造运行环境

1.1 创造全员关注的氛围环境

军队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管理不仅仅是具体业务工作的改变, 更重要的是一项财经制度的创新和核算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实行新的医院会计核算制度, 对强化军队医院会计职能, 促进医院财务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都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全成本核算管理最终落实在全成本核算管理中心, 真正执行者是广大医院员工, 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 让每一个人认识、了解全成本核算管理的内容, 积极营造全员关注全成本核算管理的氛围。不仅包括医院主要领导、财会人员, 而且要把宣传发动的重点锁定为各个科室的主任、护士长和广大医务工作人员, 让每个人对全成本核算管理的意义、作用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职责和要求, 明白自己与全成本核算管理的关系。要注意宣传方法的多种形式的结合。可以充分利用医院的各种舆论手段, 全方位的营造全成本核算管理的气氛。如采取宣传栏、全院大会、院周会等多种形式, 进行反复动员, 宣传教育, 确保覆盖的广度、认识的深度达到全成本核算管理的要求, 创造良好的氛围, 确保全成本核算管理顺利实施。

1.2 创造素质过硬的主体环境

军队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实施的主体是各级成本管理人员, 他们是全成本核算管理能否顺利实施的决定性因素。建立全成本核算管理的主体要注意区分不同层次、不同职责, 使各类人员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全成本核算管理的决策人员应当熟悉国家、军队、地方的经济法规和政策, 以及医院的内外环境。要具有全局观念、较好的医院管理知识和财务管理经验, 能够依据军队财经法规、卫生及经济政策和上级要求, 组织好本单位全成本核算工作。全成本核算管理专职人员应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不仅具有医院管理和财务管理知识, 还应有较好的经济学医学知识, 同时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认真核对每一项成本, 保证每一项成本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并在全成本核算过程中, 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努力提高业务技能, 认真、热情、细致、责任感强、能吃苦耐劳, 打造出一个素质过硬的主体环境。

1.3 创造规范完善的制度环境

全成本核算管理是一项涉及部门广、人员多的工作, 军队医院为了确保这项工作走向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必须研究建立一套全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体系。由于全成本核算管理是医院内部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 各个医院应根据管理需要, 研究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全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体系。军队医务办公室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体系应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各项实物供应使用规范。对医疗仪器设备、药品、医用药材等实物的出库、供应、消耗的各个环节的时间、数量等日常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规范, 确定资产物资编配限额, 如《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卫生材料管理制度》等。第二是全成本核算管理实施细则。对全成本核算单元的划分、成本范围的确定、成本的核算办法、报告体系等进行规范明确, 如《××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办法》等。第三是考核评价制度。包括对全成本核算管理的各个作业环节、每项具体程序进行考核的方法、考评的指标体系、医院的奖励分配办法等等, 如《××医院奖励分配管理办法》等。通过加强全成本核算管理的制度建设, 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为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从而使医院的全成本核算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1.4 创造运行高效的操作环境

首先, 军队医院要建立环环相扣的全成本核算操作系统。在横向上, 要逐一明确各个全成本核算单元的职责权限, 确保对本单元的可控成本的控制力。有效地划分全成本核算范围, 避免实施过程中盲点的出现。同时制定相互牵制的制约机制, 避免全成本核算管理的随意性。在纵向上, 要根据全成本核算管理的基本程序, 制定各个步骤的程序规范。同时重点明确全成本核算管理关键点的控制, 保证全成本核算管理的顺畅。要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全成本核算管理成败的各种因素, 理顺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 做到环环有规范, 事事有对策的完善、科学、顺畅的全成本核算操作系统。其次, 军队医务办公室要建立上下贯通的信息管理系统。全成本核算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数据的质量, 必须要依靠一套科学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确保全成本核算管理的准确高效。军队医务办公室全成本核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突出抓好“两个延伸”:一是自上而下的延伸。将信息系统覆盖到全院各个实物管理库、各个收费点等成本相关地, 实现全成本核算数据的自动收集、贮存、分析和信息共享。二是由内而外的延伸。每个全成本核算单元赋予相应的操作权限, 只在自己的操作范围内进行数据的处理。医院领导和财务部门拥有对全院数据的查询、处理权限。

1.5 创造手段齐全的监督环境

军队医院在推行全成本核算管理过程中, 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体系。一是监督关口要前移。从全成本核算预算的制定、绩效评价、奖惩等, 都应有相应的监督。二是监督方式要简单。在较低的成本水平上建立高效的监督机制。三是监督触角要广泛。在不同环节, 不同阶段, 明确相应的监督人员, 不仅包括管理者, 而且还包括广大的医务工作者, 形成一套全方位的监督网络。四是违规处罚要到位。全成本核算管理的不规范运作行为, 要受到严肃的处理。

2. 研究解决全成本核算管理的矛盾问题

就军队医院核算而言, 从范围看包括军人计价核算和对外医疗收支核算的全部项目, 从方法看既有地方医疗的权责发生制又有预算经费收支的收付实现制, 从内容看既有军地收入的归集又有直接间接成本费用的分摊, 还有收益的分配, 是典型的界于预算与成本核算之间的一种特殊核算形式。

2.1 算准收入

医院的收入来源范围较广, 有军队人员的直接间接收入, 地方人员的医疗和药品的门诊住院收入, 还有其他杂项收入等。准确计算医院方分成进行结转, 解决收入不实问题。药品差价收入改变过去与科室分成的分配问题, 全部作为院级收入, 控制药占比, 防止开“大处方”的问题。医疗减免, 在临床治疗阶段由患者如数交纳, 再凭发票经审批后从院级医疗收入中冲减, 实行减免费用账内运行, 减轻科室负担。

2.2 算全成本

成本不全是核算不准的直接原因, 这也是统计报告数据经常变化始终控制在少数人手中的根本所在。成本既有军人按当地收费标准计价的医药支出或按实际成本计算的医药支出, 又有地方人员医疗和药品直接间接支出。算全成本, 应把军人和地方人员实行同等计价, 要对固定资产在清理的基础上重新估价, 确定适当使用年限和比例及时计提折旧, 5万元以上的设备购置费和营房小修费不得在当期成本列支, 对供应商赠送的药品耗材, 经完善有关登记入库手续后进行挂帐处理分期进入成本。

2.3 算清费用

办公费用、消耗费用、管理费用、劳务费用、奖金补贴费等是最容易引起院科、机关部门、科科之间矛盾的主要滋生源, 算不清楚, 处理不好还会影响积极性。纯机关和生活区消耗的水电气暖、办公杂支和机关聘用人员工资等, 不分摊到临床科室, 实行限额控制, 直接在院级成本中列支。凡与临床有关的水电、道路、绿化、洗涤、餐饮、保洁、保安等费用由临床各科室共同分摊。为了解决因一次性支付保险费、集中购买供水气煤款、年终集中发放奖金、偿还贷款利息未及时报销出账造成当期成本忽高忽低的问题, 通过增设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分期摊入和预提未支付费用来解决。

2.4 算实收益

医疗收益是考核和衡量医院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 历来被各级所重视。然而, 长期以来, 把收入当收益的问题, 已经影响到了投资决策, 阻碍了医院的建设发展。应算实收益, 把过去仅考核医疗收入变为收益为主要依据, 对收入、成本、收益综合评估;变收入为收益为计算基数, 按一定幅度确定比例作为收益以后的再分配发放“在编人员”的奖金补贴, “非编”人员奖金补贴列入当期成本, 遏制奖金补贴无序增长的问题;把通过表算形成的军免补贴和列入成本的战备训练、人才培养、基层帮带、科学研究等费用设置相应的科目, 变为收益以后的再分配;把向上申领在编人员的工资从成本中剔除, 进入原有的科目, 通过相对公平的分摊方式计算成本;把逃费、欠费、漏费通过提取的“坏账准备金”及时处理, 防止造成新的遗留问题, 以此最后形成实实在在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滑茂善.医院全成本核算理论与实物思考[J].军队财务, 2007, (6) .

[2]陈照明.推行全成本核算管理提升医院质量效益[J].军队财务, 2009, (3) .

上一篇:注重儿童科普教育下一篇:液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