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商榷

2024-07-29

问题商榷(精选12篇)

问题商榷 篇1

脑梗死的疗效与预后和多种因素有关。赵建国教授特别强调整体治疗和个体化的处理,反对过分夸大宣传某一种疗法或药物的疗效。本文就临床中涉及脑梗死若干实际问题的讨论如下。

1 脑梗死与支架安放问题的商榷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争议,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对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是目前学术界关注和争论的热点。CAS是否能代替经典的CEA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呢?答案是否定的。

国外指南建议,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仍是“金标准”。在无法确定CAS及CEA远期通畅率是否有差异的前提下,目前缺少充分证据表明CAS对颅外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更有利[1,2]。美国心脏协会和卒中协会最新发布的指南中,CAS的适应证稍有放宽,但依然没有动摇CEA的“金标准”地位。

目前,欧美各国对CAS的应用和推广十分审慎。而在国内,CEA开展已逾20年,至今尚未真正普及。CAS应用不过10年,却似有超越CEA之势。这种与国际标准明显脱轨的现象,不光存在着临床医生认识的问题,亦不能排除医学以外的原因。

对于颅外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CAS组患者脑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CEA组,CEA是首选治疗方式[3]。认真客观地评估CAS和CEA,给人正确的引导,是每个专业医务者的责任。

2 脑梗死与便秘防治的商榷

便秘的防治应作为脑梗死首要重视的问题之一,应提升到不停产生大量神经毒而继续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的高度来认识,并做出积极的处理。

脑梗死出现便秘的常见原因[4,5,6]主要由于:肢体功能障碍引起的体位及生活环境的改变,不能适应床上排便的习惯,致粪便在体内滞留过久,粪便干燥引起便秘;摄入的粗纤维不足以刺激肠蠕动,导致胃肠道不能产生有效刺激,排便反射减弱,加重便秘;脱水剂、激素和抗生素等的使用或滥用,使胃肠功能进一步紊乱,加重便秘;卒中后焦虑或抑郁皆可影响正常排便;摄水量减少,形成无水不能行舟的肠内环境难以排便;肠道菌群失调,正常寄生菌减少造成维生素生成不足,如作为胆碱酯酶抑制剂的B族维生素的减少,造成乙酰胆碱降低,导致肠蠕动减慢等。

对于便秘的治疗,首先提倡非药物疗法为主,如定时排便,适当活动,充足饮水量[4],腹部按摩等[5]。另外,赵建国老师特别提出有益于通便的三点建议:每日晨起空腹饮1杯温开水,加蜂蜜和醋各一汤匙;多食用含有纤维素的食物如土豆、红薯、山药、萝卜等,植物中根茎中所含丰富和高质量的纤维素最适合通便[6];长期服药者,多存在肠道的菌群失调,宜补充体内乳酸杆菌以恢复肠道的正常细菌比例,建议患者饮用富含乳酸杆菌且无防腐剂的饮品。

上述方法临床上绝大部分都能取得疗效,只有对上述方法尚未起效者,导师才临时选用中药辨证施治,同时强调反对长期服用中西药物通便。

3 脑梗死与血液流变学检查商榷

血液流变学检测作为常规健康查体甚至预测是否能够发生卒中没有客观数据支持,不应提倡。根据国内近20多年的临床观察,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有待于进一步论证、讨论、商榷,更有待规范。这些因素包括指标的选定、血液黏度检测、仪器的选择、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检测结果的分析和表达等。特别提出正常值参数确定[7]与地区、人群、性别、年龄等因素有关,不是固定的物理量,各地区都应该有自己的正常值,需要合理分组。理论上的乐观和其实用价值、临床指导价值出现些许偏离[8]。

简单来讲,单是检测者的状态:活动、紧张、月经、饱餐、饮水等因素,都会对指标造成影响。如喝水较少的情况下,血容量减少,血黏度升高,使血液流动性减弱;相反,如果及时补充水分,血液的黏度就会降低;运动后,代谢增高,能量体液消耗过大,导致血容量减少,也会影响血黏度的升高。

脑梗死急性期,检测血液流变学可作为疾病进展、治疗预后的指标,但平时作为中风预警的信号并无道理,不提倡其作为防治脑梗死以及健康查体的检验指标。

4 脑梗死与预防输液的商榷

定期输液防中风的做法没有科学依据。作为一个输液大国,中国在液体复苏的道路上越行越远,而滥用输液却使得液体中毒离我们越来越近。输液反应可以引起血压下降,低于自动调节下限时,就会有脑缺血和边缘带脑梗死的危险。同时高热、大量出汗、机体急性脱水等皆可使血液浓缩,易于形成血栓,可能发生脑梗死。定期输液不仅达不到防治目的,反而增加了许多危险因素:如输液过敏反应、晕厥、污染、气栓性问题、超高热型危害、渗漏、静脉炎[9],其中静脉炎被认为是最常见的[10]。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损伤人体肝肾等器官,存在较大风险[11]。因此,导师赵建国教授提倡根据患者整体状况,综合分析患者的具体危险因素,有的放矢采取办法,才能有效防治脑梗死[12]。

5 小 结

脑梗死是多危险因素疾病,多危险因子之间关系复杂,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且个体的情况迥然不同。只有在整体观念的原则指导下,通过脑梗死的多种易发因素进行干预,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增加运动,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糖等才是有效的一级或二级预防,其效果明显优于无客观依据且有伤害的定期输液。而严格根据指南安放支架才能避免对患者造成意外的伤害。

摘要:商榷脑梗死防治中常见的支架安放、血液流变学、预防输液问题的可取性,另外提出防治便秘的必要性和方法。

关键词:脑梗死,支架术,便秘,血液流变学

问题商榷 篇2

“新民居建设”作为示范性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全省迅速展开,可以说这是一场改变农村传统居住方式、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民居革命”,其意义自不待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新民居建设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近日网上频现的“农民被上楼”、“新圈地运动”等关键词很是说明了问题,今天我就几个问题简单谈谈自己的思考,以资借鉴,使我省新民居建设更健康向前推进。

一 新民居建设融资难问题

1、农民收入低、增收难。2008年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795元,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达到了5150元,总体看收入水平仍然很低,很多农户都是靠外出打工获得收入,有很大不稳定性,农民持续增收面临很多困难。而每一农户搬进新居无论是单元房还是联体别墅费用大概平均150000元左右,因此单纯靠农民自己收入完成新民居建设是不现实的。此外,农民搬进新居后,还要缴纳物业费、水费、气费、电费等,而这很多以前农民是不用缴纳的,因此,农民对新民居建设有很多畏难情绪,积极性不是很高。

2、农村金融系统建设不完善,农民融资渠道很窄。新民居建设需要很大资金投入,河北省有关文件规定开展新民居建设地方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村民自筹,二是以地增值。一些靠近城镇附近或县城周边的村庄,利用节余的土地,通过土地复垦、项目开发,为新民居建设积聚部分资金,此外河北省已专门安排了2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省定1000个示范村开展新民居建设,并要求市、县两级 1

财政也要安排专项资金进行集中投放,共同扶持省定示范村新民居建设。可以看出,新民居建设90%资金需农户自筹,而目前农村金融服务短缺、极不完善,四大商业银行目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基层机构寥寥无几,农业发展银行只负责粮棉油的购销贷款,不直接和农户发生信贷关系,农村的邮政储蓄只吸收储蓄而不发放贷款,因此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只剩下农村信用社,但是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非农化非常严重,而且其不良贷款率非常高,亏损严重,因此农村信用社为新民居建设服务能力有限。而农户贷款质押、担保局限性又很大,目前农民宅基地又不能做贷款抵押。因此说,新民居建设面临很大资金困境。

所以说,新民居建设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将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不可能短期见到成效,可优先选择经济发展水平高、比较富裕的地方先行,然后逐步推开。

二 用地及规划问题

农村新民居建设必须坚决保护基本农田,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村庄建设选址尽可能占用空闲地、废弃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和其它农用地,避开基本农田。从河北省农村新民居建设用地工作会议上获悉, 河北省将按照先占后补、占补平衡、增减挂钩、城乡置换的原则, 推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切实解决省级农村新民居示范工程建设用地问题。一些示范村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如拆出建设用地、开发空心村、复耕后新增建设用地等方法,其实这都没解决农民真正的后顾之忧,农民的担忧有两个,一是规划问题,很多新民居建设规划都是多层住宅,这不符合农村实际,农户也

不方便。由于我省仍然是农业大省,城镇化很低,农民依然被束缚在土地上,以种植业为主,搬进楼房之后,他们的农具、粮食无法存放,养个鸡、鸭、狗的也很不方便,这使得很多农民望而却步。联排别墅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家家户户都有个后院,居住比较方便,而这却很浪费土地,与新民居建设的初衷不符。二是宅基地的永久使用问题。现在新民居建设规划用地,都是70年产权,这等于剥夺了农民世世代代生息的居住地,这都是农民抵制、不情愿的。

因此,新民居建设应注重农民现实的两个担忧,解决宅基地及规划实际问题,才能顺利推进新民居建设。

三 新民居建设与城镇化问题

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目前还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大约5000万左右生活在农村,基本上还是以一家一户为耕作单位,粗放式的经营,集约化、产业化都很低,还有大量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新民居建设对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增进农民福祉、统筹城乡发展意义重大,其实现最终归之于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只有积极推进城镇化,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集约化,让二、三产业吸收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同时逐步取消城乡户籍差别,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才真正能让农民离开农村走向城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民居建设是城镇化建设的一部分,隶属于城镇化,二者应统一规划、协调推进,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总之,新民居建设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不能有大跃进思想,同时必须有产业支撑,与农村城镇化建设协调推进,最后还要解

问题商榷 篇3

一、用词不恰当

1P18,“而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比较破碎,往往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这段内容中的“破碎”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破成碎块的;零碎的”,日常使用时更多地是指立体的大块东西变成零碎的小块的东西。而城市用地是平面的,用“破碎”一词来描述城市用地不太恰如其分。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而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往往比较零散,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

2P20,“在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还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District,简称CBD)”。这段内容中的“一个”一词使用不恰当。这是因为在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可能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CBD,但也可能会形成多个特殊的商业区CBD,例如上海就形成了陆家嘴、淮海中路、徐家汇、人民广场中心区、虹桥、南京西路静安寺、五角场新江湾城等七个风格明晰、个性迥然的CBD。建议将这段内容中的“一个”修改为“一种”。

二、定义不确切

3P8,“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这一定义对“人口迁移”的概念内涵上缺少具体的明确的质的规定,造成了外延过宽,使“人口迁移”的概念等同于“人口移动”。建议把原定义修改为:“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长期性的改变。”

4P41。“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这一“农业”定义外延过窄。这是因为:(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不直接利用土地而通过无土栽培技术获得农产品;(2)现在人们已广泛通过栽培木耳、香菇、平菇等菌类作物获取农产品,而菌类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而是属于微生物。因此,建议把上述“农业”的定义修改为:“人类利用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

三、概念不明确

5P4,“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保持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减少,例如俄罗斯、德国和日本。”根据前后语意,这里把“俄罗斯”作为了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情形的典型代表,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从经济上来讲,俄罗斯不属于发达国家;再者,俄罗斯人口数量减少和一些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减少原因不一样。发达国家的人口减少是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社会福利制度健全,人们衣食无忧,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不愿意要孩子,所以生育率低。而俄罗斯人口数量减少是因为俄罗斯经济相对落后。住房、医疗、教育等没有社会保障,人们生活比较紧蹙,养不起孩子,所以人们不愿意要孩子;再加上气候寒冷。酗酒成风,平均寿命短,离婚高等原因,造成生育率低。因此,建议把这段内容中的“俄罗斯”删除掉。

6P5,“阅读”中,文字说明有三句话,前两句讲的是“人口大国”怎样,后一句讲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怎样,前两句里的“人口大国”是属概念,后一句里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是种概念,前后概念游移不定,易引起人们思维上的混乱。为了前后概念统一,语意连贯,建议在“所以,”后添加“人口大国、尤其是”。

7P10,“案例2”介绍到:“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16世纪起,欧洲人开始移居美国,……目前,在美国人口中,白人占82□,黑人占12.7□;华人有100多万,印第安人有100多万。”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因此,对于美国来讲,除去100多万印第安人外,都是移民或移民的后裔。而P24“案例1”介绍到:“纽约市内约有1/4的人口是国外移民的后裔,……”言外之意,纽约市内约有3/4的人口是土著居民即印第安人。据资料表明,纽约市现有人口1800万以上。据此推算,现在纽约市约有1350万印第安人。显然,P24“案例1”介绍的内容与P10“案例2”介绍的内容相矛盾。造成两处内容相矛盾的原因是两处“移民”的标准不同,即两处“移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同。建议编者将两部分内容统一起来。

8P1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源源不断的农民工。大批农民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这段内容中,“东南沿海地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后表述概念不同,容易造成人们理解上的混乱。因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概念外延大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且,事实上农民工在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的同时,也在向其他沿海地区流动,尤其是环渤海地区。所以,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离开田地,走出家乡,源源不断地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9P50,“案例3”介绍到:“玉米带面积不到美国耕地总面积的1/10,玉米产量却占全国的4/5。”这段内容中的上一句是“玉米带面积”与“美国耕地总面积”作比较,从逻辑上来讲,下一句就应该是玉米带的玉米产量与全国粮食总产量作比较,但根据教材内容中的数据,实际上却是在与全国玉米总产量作比较。因为,玉米带的玉米产量不可能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5。由此可以看出,这段内容前后比较对象不统一、不清晰,易引起人们理解上的混乱。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建议编者将这段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

10P53~54,“活动”的标题为“西欧的乳畜业”,内容介绍的也都是西欧乳畜业的情况,但在第一句中却冒出“和中欧一些地区”。为了表述上的清晰,前后概念的统一,建议把“和中欧一些地区”删除。

11P83,图5.7的标题“浙江嘉兴略图”语意表达模糊,所指范围不明确。容易让人产生歧义。这是因为浙江省实行的是市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所以,“嘉兴”有狭义的概念与广义的概念之分。狭义的“嘉兴”仅指嘉兴城区,广义的“嘉兴”除所辖城区的2个市辖区外,还辖2个县、3个代管县级市。因此,根据图中所绘内容,建议图的标题修改为“浙江嘉兴城市略图”

12P91,“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这句话表达不够明确。因为,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地关系,但是人类是不是意识到了这种关系的存在,是否对人地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建议把这句话修改为:“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

四、判断不准确,推理不合理

13P83,“在我们居住的社区中。至少有一个商店。”这一判断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是因为,所谓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人群形成的具有共同生活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这种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可能是集聚几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也可能是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庄,可能是法定性的城市中的区政府辖区共同体、街道办事处辖区共同体、居委会辖区共同体,也可能是世代繁衍、自然形成的小山村。现实社会情形是,这些小村庄小山村可能有商店也可能没有商店。因此,建议把这句话修改为“在我们居住的社区中,一般会有一个商店。”

14P83,正文第2自然节介绍到:“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一判断缺少前提条件,不够准确、恰当。因为,影响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因素有多种,如人口密度、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在人口密度、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交通运输就决定着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但是,当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人口密度就决定着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的影响依此类推。因此,不好无任何前提条件地断定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交通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再者,这节内容从P84图5.8“山区商业网点示意”与图5.9“平原商业网点示意”的比较中,得出因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而“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结论,推理上不合乎逻辑。因为从图中观察可以看到,山区与平原相比不仅“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而且人口少,因受地形、河流、耕地面积等条件制约,居住分散,人口密度小;还有,一般来讲,山区比平原地区经济落后,人们不得不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购买力弱。由此可以看出,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不是造成“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的唯一原因,而是还有其他原因,如人口密度、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所以,把“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的原因归结为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未免以偏概全,牵强附会。建议编者调整图5.8、图5.9的绘制内容,调整到两图人口密度、可能具有的购买力等因素大致相当的情况,再来比较交通的差异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5P84,“……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这段表述不完整、不全面,甚至可以说是以偏概全。因为,自然是“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那么,一般来讲,商业网点就应首选市中心交通便捷的地方,其次选择市区交通干线的两侧,然后选择市区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因此,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中心交通便捷的地方、市区交通干线的两侧、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16P86,“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建议修改为:“大部分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由全称量项改为特称量项更符合集镇形成的客观实际。

17P91,“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这段内容语序上存在问题。一般来讲,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会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所以,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

五、文图内容不统一

18P8,正文介绍的我国人口迁移的时间是起始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即可理解为1949年10月1日以来,分为两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P9图1.8绘制的我国的人口迁移是从“1949年以来……”(图的标题),即可理解为1949年1月1日以来,也分为两个阶段:“1949~1986年期间”和“80年代后期”。图像内容和文字内容表述不一致,时间有差异,容易造成人们理解和认知上的混乱和困难。因此,建议图像和文字上的时间规定和表述要统一,都统一为文字介绍中的时间划分和表述。

再者,图中把“80年代后期”人口的迁移仅仅认定为是“民工潮”,这是狭隘的、不全面的。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口迁移除了民工外,还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工人和大学生等迁移到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因此,建议把图例的文字说明由“有组织和自发的人口迁移(1949~1986年期间)和“民工潮(80年代后期)”,修改为“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19P27,“案例2”介绍到“上海市能够成为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的原因时讲:“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但是,在P31图2.17“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中,上海市并不是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而是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东部中间位置。所以,为了避免前后文图表述上的矛盾,建议P27“案例2”对上海市的位置表述修改为“上海市位于长江人海口的南岸、长江三角洲的中东部……”

20在P44、P46、P48、P49、P50、P51等多处文字内容中涉及“科学技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P49图3.13“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中也已经把“科学技术”作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一种因素,但是,P42图3.3“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中却没有“科学技术”。文字与图像、图像与图像之间内容不统一,显然不妥。为了体现出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使教材内容前后对应、统一,建议把“科学技术”作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一项主要因素添加在图3.3中。

21P58~59,教材文字内容“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中把“技术导向型工业”单独列为一种工业类型,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P59教材文字内容“工业区位的选择”中特意强调:“近年来,科学技术进步很快,工业区位的选择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因素。”同时,在P61还特意强调:“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则应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但是,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中,没有标注“科学技术”和“环境质量”。教材文字中十分重要十分突出的内容图4.2中却没有对应标注,显然有失偏颇。所以,建议把“科学技术”和“环境质量”标注到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中。

对九年级化学若干问题的商榷 篇4

一、碳酸氢钠在医学上是否还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教科书 (下册) 在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中明确指出碳酸氢钠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那么目前医疗中碳酸氢钠是否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呢?先通过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在得到否定答案后, 又咨询了人民医院有关消化内科专家, 他们一致认为过去医疗水平不发达的时候, 碳酸氢钠的确曾做过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但现在临床上只是用它来治疗酸中毒, 已没有谁再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了。他们还认为碳酸氢钠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主要是: (1) 它虽能够中和胃酸, 但不能抑制胃酸的分泌, 治标不治本; (2) 它对胃粘膜不仅无保护作用, 而且还会产生破坏

作用; (3) 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反作用于胃壁, 刺激胃壁进一步分泌胃酸, 出现继发性胃酸增多。从我们化学角度来看, NaHCO3不适合做治疗胃酸过多的理由如下: (1) NaHCO3和HCl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使胃内气压升高; (2) NaHCO3和HCl反应较快, 所以药效不会持久。

我认为, 现行教科书中出现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 已不适应时代发展, 应删去, 以免误导学生。

二、二氧化碳能否用排水法收集

CO2能否用排水法收集?教科书 (上册) 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制取”课题中指出:“如果某气体要用排水法收集, 该气体必须是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该课题的注释 (1) 也指出:当气体的密度和空气的密度相近且难溶于水时, 一般采用排水法。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而且能和水发生反应。那么二氧化碳能否采用排水法收集呢?虽然, 在本课题中没有明确的文字指出CO2不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但从该课题中O2和CO2的制取装置及相关性质的比较、课本图6-10、“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栏目中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图等, 足以说明教科书是不赞同CO2用排水法收集的。

可令人不解的是, 在教科书上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课题中就是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 并且用收集到的气体与空气中CO2含量作比较。难道这里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就不需要考虑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这个性质了吗?显然课本内容前后矛盾!

那么二氧化碳到底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呢?我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知道, CO2稍溶于水, 在101kPa、293K时, 0.88体积的二氧化碳可溶解于1体积的水中。教科书在第六单元课题2和课题3中都讲到H2CO3很不稳定, 很容易分解生成CO2和H2O。事实上, 实验室制CO2的反应原理不也是先通过CaCO3和HCl反应生成H2CO3, 然后利用H2CO3不稳定, 而得到CO2和H2O的吗?由此可推测, 用排水法收集CO2, 只有很少部分的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生成H2CO3, 另外, H2CO3又很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众所周知, 实验室可利用启普发生器作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不也正好承认二氧化碳是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吗?

我利用适量的块状石灰石和适量的稀盐酸 (比例约为1∶2) 制取CO2, 并用排水法收集250mL的CO2, 收集所用时间不到10s。而后, 我用澄清石灰水检验集气瓶中的气体, 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充分震荡后浑浊又消失。这说明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我认为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应该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更纯净。

也许是受教科书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参考用书、教辅用书、各种考试中都无一例外地认为二氧化碳是不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所以, 我觉得我们的教科书应以事实为基础作出明确的叙述。

三、水蒸气能否抵消温室效应

教科书上册第117页有这样一句话:“有人认为大气中的水蒸气有可能抵消温室效应。”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水蒸气能吸收太阳和地球表面热辐射到空间的红外辐射, 阻止能量向空间散失, 所以水蒸气可以导致温室效应是科学界不争的事实。简单地翻一下有关环境化学类的教科书或者在百度中搜索一下, 都很容易发现水蒸气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之一。如果没有水蒸气的话, 地球将是一片苦寒死寂。正是凭借水蒸气的保温作用, 地球上的生物才能生活繁衍。二氧化碳只是让地球变热, 而水蒸气则会让地球变闷热, 那种滋味是更难受的。我想, 每年6月底7月初闷热的黄梅天气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 水蒸气的危害甚至比二氧化碳严重。

教科书提到的“抵消温室效应”也许指的是由于烟尘增多而形成的“阳伞效应”。所以, 我觉得教科书应该更正这部分内容。

问题商榷 篇5

初中政治论文:教科版初中思想品德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口刘燕(成都市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四川成都610200)

春季,四川省大部分初级中学开始使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版思想品德)。笔者在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该套教科书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值得商榷。

一、教学活动的组织难度不易过大,以免教师产生厌教情绪

教科版思想品德通过对学生进行大量调研和多次访谈来确立主题和内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这样的治学精神值得肯定。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编写理念也直接引发了两大问题。

1.从学生的角度看,或有不贴切学情之虞

受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知识水平和阅历的限制,在接受调查和访谈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在预设范围内选择答案,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这就如同请客吃饭,只问客人吃川菜还是粤菜,然而,客人也许既不想吃川菜也不想吃粤菜,而是想吃西餐,可惜主人偏偏没有提供;亦或客人还没有饿,根本不想吃,盛情之下,陷入不得不吃的尴尬。通过这种方式所确立的主题并不完全是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反映,当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教科版教材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七课“成长的烦恼”,在讲述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时就存在着一些有待商榷的地方。第一,现在的孩子一般6岁入学,12岁左右进入初中,此时他们的身体发育变化还不太明显,所以多数孩子并不会过于关注自己的生理变化。而教材用了一个框题来讲述青春期发育,其中还特别提到了女生月经的出现和男生遗精现象的发生;而思想品德教师大多不具备生物学科的专业素养,如果处理不当,不但不能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自身的生理变化,反而会给学生带去困扰。其实,初中生物学科在八年级上册的教学中安排了青春期发育的系统知识,如果把“成长的烦恼”的编排与之同步,那么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简单地回顾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即可,而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应对青春期生理变化所带来的心理烦恼上,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第二,本课在“青春的萌动”一目中讲述了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学生会对异性产生好感和强烈的好奇心,有迫切想接近对方的冲动。然而现实却是,刚从小学升入初中才一个多月的七年级学生正忙于适应新环境,认识新老师,了解新同学,男女生之间的交往不会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此时提出这一话题无疑是把一个本属于“点”的问题无形地扩大为“面”的问题了,好像在主动引导学生“胡思乱想”似的,效果适得其反。笔者觉得,把这一内容合并人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男生女生之间”为妥。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进入中学一年多,学生已经逐步适应了初中新的学习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后,其注意力才会开始慢慢地发生转移。此时,一年多的相处加深了学生间的了解,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才会开始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多数学生开始面临所谓“爱情”的困扰。面对困境,学生很渴望得到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此时讲述这一内容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2.从教师的角度看,或有不符合教情之嫌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材给教师提供的是一个思路,从而给了教师教学上较大的拓展空间。因此,教师应强化课标意识,加强课标学习,在深入理解课标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现实情况如何呢?虽然新教材给了教师大量的自由裁量权,但许多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和农村教师仍感到无从下手、难以适应,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在用老方法组织教学,所不同的只是多了几个小组讨论而已,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师的素质还不适应课改的要求。目前从事课改教学工作的教师都是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起来的,大多习惯于多年形成的讲授教学法,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还有待时日,不可能一蹴而就。再则,很多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缺乏专职的`思想品德教师,一些思想品德课由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师兼职,通常所教班级也较多。试问,在当前考试这一指挥棒下,如此繁重的课程安排,教师备课时间本已有限,如何还能实施教材的二次开发和利用?

笔者认为,既然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用学生喜爱、易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编写者能否编写出教师喜欢、易于教学的教材呢?不易教的教材只易引起教师反感,而一个厌教的教师是绝对教不出好学的学生的。因此,如何编写教师易教的教材,仍然是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应予以重点考虑的因素。

二、教学内容应明确体现课程标准要求,以免增加学生负担

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再创造,教科版思想品德在严格遵守教育部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同时,对课程标准的某些内容适当作了拓展与延伸。然而,面对教材的拓展与延伸很多教师却感到无所适从。

例如,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劳动创造世界”所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是:1.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2.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必须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教材里相应的具体内容第九课“人类的需要”包含三个部分,即“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文明”和“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分别从劳动与人类的形成、劳动与人类文明、劳动与个人的发展的关系角度阐述了劳动的意义。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可敬的劳动者”赞叹了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伟大与光荣,使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光荣、鄙视劳动可耻的思想;第二部分“珍惜劳动成果”分析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使学生懂得如何珍惜劳动成果,如何尊重劳动者。第十一课“乐于劳动,善于劳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快乐的劳动者”引导学生懂得劳动既是自己快乐的源泉,也是法定的光荣义务,学会从劳动中寻找快乐;第二部分“新型的劳动者”引导学生认识劳动中的创造,了解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懂得通过创造性劳动造福人民、发展自己,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掌握劳动的本领。显然,编写者对课标进行了大量的拓展与延伸。然而问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呢?对之,教师理解各有不同,因而在试卷评定的过程中,教师对答案的理解会出现较大差异,以致出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问题的评分差距较大这一现象,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特别是在一些思想品德还作为中考主要科目的地区,这样的差距对学生的影响尤为突出。更有甚者,在“考试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这一指导思想影响下,当教材内容不能明确体现课标时,教师势必会在教学过程中补充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观点,无形中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围绕教学目标适度延伸知识,以免冲淡学习主题

教科版思想品德打破了学科的分割,将适合初中学生发展特点和需要的相关教育内容进行了整合。因此,当教科版教材出现在师生面前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被其图文并茂的形式所吸引。很多学生认为这不像思想品德书,更像地理书、生物书或历史书,而一些教师则直言其为百科全书。该套教材的知识含量毋庸置疑。然而物极必反,正因为教材所涉猎的知识过广,反而冲淡了我们理应达成的德育目标。如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人类的朋友”,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围绕这一主题,教材进行了拓展,介绍了自然资源的的分类、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及其价值、自然环境的组成以及食物链等相关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已在生物、地理等学科中详细介绍过,已不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反而因其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做法,分散了学生注意力,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再如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八课“共同的愿望”,旨在让学生了解实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和齐心协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教材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一国两制”,围绕香港和澳门回归的问题,主要阐述了我国实行的“一国两制”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这一伟大创举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教材还呈现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一些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以及对中国统一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和平统一”,首先通过回顾中国历史,让学生懂得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材用一首表达两岸同胞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的诗和一篇赞美祖国的散文,鼓舞人民要永远不忘统一祖国的和平大业。这些内容已经由历史学科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教材再较为复杂地讲解“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及其关系、实行“一国两制”的重大意义、为什么要和平统一台湾等问题,事与愿违,明显有悖新课程改革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现象的初衷。

四、从学生实际出发设置小栏目,以免形同虚设

良好品德的养成需要认知、情感、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教科版思想品德突破以往偏重知识传授的局限性,在每个单元中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知、情、行各方面在发展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道德需求、道德意识、道德体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材中广泛采用了探究、分享、实践、讨论、反思、活动、交流、思考、体验等课堂活动方式,为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认识、道德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道德情感,养成相应的行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然而,很多栏目的具体内容却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因为这些小栏目的设置脱离了教学实际,难以操作。以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本单元小栏目中所设置的问题共有35个,其中至少有16个问题需学生通过调查、搜集、查阅相关资料来完成。例如,第十二课“走进市场”设置了以下几个小栏目:“1_实地考察本地有哪些不同的市场,介绍自己社区附近的一个市场的概况和特色。2.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市场发展的历史,交流对市场含义的理解。3.考察自己家乡市场的兴衰,分析市场对本地经济的影响。4.查阅资料,了解各种票证的“命运”变迁及原因。5.查找资料,分析“铁老大”为什么要进行改革。6.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变化。7.了解本地有哪些企业属于公有制经济,哪些企业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分析它们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这些问题不可能在课堂时间内进行解决,学生必须利用课外时间来完成。但现实是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而且还有很多家庭没有电脑,学生没有条件通过网络来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这样一来,教师不得不对这些小栏目“视而不见”,这些小栏目自然就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与其这样,不如在编写的过程中,多设置一些教师易操作、学生能完成的问题。又如,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四课中有这样一个小栏目:“择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或参加一次社会实践。看一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收获。”设置这一栏目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到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学习的重要性,然而这是一个课堂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如把它改为:“你现在所拥有的哪些知识和技能是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学生就能给出很多的答案,如吃饭、走路、说话、骑自行车等,收到显著的效果。

对高中地理新教材几个问题的商榷 篇6

一、 教材四个单元的安排

第一单元是有关区域的基本理论,第三、四单元是区域案例分析,基本理论与案例分析是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可以指导区域发展,区域发展是基本理论的体现,而第二单元与第一、三、四单元的联系性都不强,放在中间不妥,建议将第二单元放在教材的最后。

二、 教材P43“稳定战略”

该条目下的教材正文反复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及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其实质是要说明中国应采取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模式问题。中国摆在第一位的是要把经济搞上去,各项工作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不是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和环境保护有矛盾呢?关键要看是什么样的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表述的“发展”,力求结合中国国情,摆脱传统发展模式,逐步由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型、效益型的发展模式,体现了新的发展观。教材该段的最后一句“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前提下,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也说明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问题。建议将该条目改为“发展战略”。

三、 教材P54“农业技术措施”

该条目下“在农耕区,因地制宜地开展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以及轮耕套种等耕作业”,很显然将“平整土地”作为农业技术措施。但在P55图3-1-8中又把“平整土地”列为工程措施,教材本身自相矛盾。笔者认为,“平整土地”一般情况下技术含量不高,应列为工程措施。建议将该条目下的“平整土地”删掉。

四、 教材P65“积极意义”

该条目重点讲述南水北调对水资源紧缺地区产生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把水资源调入地区称为“供水区”,此种说法不妥。“供水区”绝大部分师生的字面理解为“水源供应地”,这显然不是教材本义,极易发生歧义,建议将“供水区”改为“受水区”,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条目中的“水源区”相对应,以贴近生活实际,便于理解。

五、 教材P99“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节有三目“经济发展快”“城市化水平高”“问题与对策”,前两目是讲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概况,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快、城市化水平高两方面。区域分析一般包括现状、问题、对策三方面,本节前两目与第三目在教材编排的逻辑关系上并非并列关系。建议将前两目改为子目,两个子目之上设“经济发展概况”一目,这样本节有两目“经济发展概况” “问题与对策”呈并列关系,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另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崛起,使珠三角地区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同时,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三角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腹地范围较小,许多外资企业由珠三角地区迁往长三角及国内其他地区,支撑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因此,珠三角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产业升级面临困境。除此之外,“人地矛盾加剧”是导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原因之一。两者应合并为一目。基于以上理由,建议将“问题与对策”一目内容增删、调整如下:

六、 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课程标准必修内容之一,也是考试大纲的必修内容之一,但此项内容在鲁教版必修教材中没有体现,建议增加该部分内容,以更符合新课标要求。

七、 个别语句问题

P6第二自然段第二行“包括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一句,没有表明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建议将此句改为“包括自然要素之间,社会经济要素之间,以及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

P11表1-2-1中英国植被特征的叙述“森林覆盖率占领土面积的1/9”一句不通,森林覆盖率本身是个比值。建议将此处改为“林地面积占领土面积的1/9”。

问题商榷 篇7

一、用词不恰当

1.P18, “而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比较破碎, 往往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这段内容中的“破碎”一词,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破成碎块的;零碎的”, 日常使用时更多地是指立体的大块东西变成零碎的小块的东西。而城市用地是平面的, 用“破碎”一词来描述城市用地不太恰如其分。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而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往往比较零散, 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

2.P20, “在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 还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中心商务区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简称CBD) ”。这段内容中的“一个”一词使用不恰当。这是因为在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可能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CBD, 但也可能会形成多个特殊的商业区CBD, 例如上海就形成了陆家嘴、淮海中路、徐家汇、人民广场中心区、虹桥、南京西路静安寺、五角场新江湾城等七个风格明晰、个性迥然的CBD。建议将这段内容中的“一个”修改为“一种”。

二、定义不确切

3.P8,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这一定义对“人口迁移”的概念内涵上缺少具体的明确的质的规定, 造成了外延过宽, 使“人口迁移”的概念等同于“人口移动”。建议把原定义修改为:“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长期性的改变。”

4.P41,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 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 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这就是农业。”这一“农业”定义外延过窄。这是因为: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已经可以不直接利用土地而通过无土栽培技术获得农产品; (2) 现在人们已广泛通过栽培木耳、香菇、平菇等菌类作物获取农产品, 而菌类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而是属于微生物。因此, 建议把上述“农业”的定义修改为:“人类利用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这就是农业。”

三、概念不明确

5.P4, “目前, 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保持在较低水平, 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减少, 例如俄罗斯、德国和日本。”根据前后语意, 这里把“俄罗斯”作为了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情形的典型代表, 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 从经济上来讲, 俄罗斯不属于发达国家;再者, 俄罗斯人口数量减少和一些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减少原因不一样。发达国家的人口减少是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发达, 社会福利制度健全, 人们衣食无忧, 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 不愿意要孩子, 所以生育率低。而俄罗斯人口数量减少是因为俄罗斯经济相对落后, 住房、医疗、教育等没有社会保障, 人们生活比较紧蹙, 养不起孩子, 所以人们不愿意要孩子;再加上气候寒冷, 酗酒成风, 平均寿命短, 离婚高等原因, 造成生育率低。因此, 建议把这段内容中的“俄罗斯”删除掉。

6.P5, “阅读”中, 文字说明有三句话, 前两句讲的是“人口大国”怎样, 后一句讲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怎样, 前两句里的“人口大国”是属概念, 后一句里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是种概念, 前后概念游移不定, 易引起人们思维上的混乱。为了前后概念统一, 语意连贯, 建议在“所以, ”后添加“人口大国、尤其是”。

7.P10, “案例2”介绍到:“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16世纪起, 欧洲人开始移居美国。……目前, 在美国人口中, 白人占82﹪, 黑人占12.7﹪;华人有100多万, 印第安人有100多万。”我们都知道, 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因此, 对于美国来讲, 除去100多万印第安人外, 都是移民或移民的后裔。而P24“案例1”介绍到:“纽约市内约有1筑4的人口是国外移民的后裔, ……”言外之意, 纽约市内约有3筑4的人口是土著居民即印第安人。据资料表明, 纽约市现有人口1800万以上。据此推算, 现在纽约市约有1350万印第安人。显然, P24“案例1”介绍的内容与P10“案例2”介绍的内容相矛盾。造成两处内容相矛盾的原因是两处“移民”的标准不同, 即两处“移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同。建议编者将两部分内容统一起来。

8.P15,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 出现了源源不断的农民工。大批农民离开家乡, 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这段内容中, “东南沿海地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后表述概念不同, 容易造成人们理解上的混乱。因为,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概念外延大于“东南沿海地区”, 而且, 事实上农民工在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的同时, 也在向其他沿海地区流动, 尤其是环渤海地区。所以, 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大批农民离开田地, 走出家乡, 源源不断地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9.P50, “案例3”介绍到:“玉米带面积不到美国耕地总面积的1筑10, 玉米产量却占全国的4筑5。”这段内容中的上一句是“玉米带面积”与“美国耕地总面积”作比较, 从逻辑上来讲, 下一句就应该是玉米带的玉米产量与全国粮食总产量作比较, 但根据教材内容中的数据, 实际上却是在与全国玉米总产量作比较。因为, 玉米带的玉米产量不可能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筑5。由此可以看出, 这段内容前后比较对象不统一、不清晰, 易引起人们理解上的混乱。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建议编者将这段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

10.P53~54, “活动”的标题为“西欧的乳畜业”, 内容介绍的也都是西欧乳畜业的情况, 但在第一句中却冒出“和中欧一些地区”。为了表述上的清晰, 前后概念的统一, 建议把“和中欧一些地区”删除。

11.P83, 图5.7的标题“浙江嘉兴略图”语意表达模糊, 所指范围不明确, 容易让人产生歧义。这是因为浙江省实行的是市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 所以, “嘉兴”有狭义的概念与广义的概念之分。狭义的“嘉兴”仅指嘉兴城区, 广义的“嘉兴”除所辖城区的2个市辖区外, 还辖2个县、3个代管县级市。因此, 根据图中所绘内容, 建议图的标题修改为“浙江嘉兴城市略图”

12.P91, “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这句话表达不够明确。因为, 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地关系, 但是人类是不是意识到了这种关系的存在, 是否对人地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 是另外一回事。所以, 建议把这句话修改为:“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

四、判断不准确, 推理不合理

13.P83, “在我们居住的社区中, 至少有一个商店。”这一判断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是因为, 所谓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人群形成的具有共同生活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这种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可能是集聚几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也可能是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庄, 可能是法定性的城市中的区政府辖区共同体、街道办事处辖区共同体、居委会辖区共同体, 也可能是世代繁衍、自然形成的小山村。现实社会情形是, 这些小村庄、小山村可能有商店也可能没有商店。因此, 建议把这句话修改为“在我们居住的社区中, 一般会有一个商店。”

14.P83, 正文第2自然节介绍到:“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 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 交通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一判断缺少前提条件, 不够准确、恰当。因为, 影响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因素有多种, 如人口密度、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在人口密度、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 交通运输就决定着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但是, 当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 人口密度就决定着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的影响依此类推。因此, 不好无任何前提条件地断定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交通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 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 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 交通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再者, 这节内容从P84图5.8“山区商业网点示意”与图5.9“平原商业网点示意”的比较中, 得出因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而“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结论, 推理上不合乎逻辑。因为从图中观察可以看到, 山区与平原相比不仅“交通运输线路稀少,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而且人口少, 因受地形、河流、耕地面积等条件制约, 居住分散, 人口密度小;还有, 一般来讲, 山区比平原地区经济落后, 人们不得不节衣缩食, 省吃俭用, 购买力弱。由此可以看出, 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不是造成“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的唯一原因, 而是还有其他原因, 如人口密度、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所以, 把“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的原因归结为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未免以偏概全, 牵强附会。建议编者调整图5.8、图5.9的绘制内容, 调整到两图人口密度、可能具有的购买力等因素大致相当的情况, 再来比较交通的差异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5.P84, “……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建立在市区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这段表述不完整、不全面, 甚至可以说是以偏概全。因为, 自然是“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那么, 一般来讲, 商业网点就应首选市中心交通便捷的地方, 其次选择市区交通干线的两侧, 然后选择市区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因此, 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建立在市中心交通便捷的地方、市区交通干线的两侧、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16.P86, “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建议修改为:“大部分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由全称量项改为特称量项更符合集镇形成的客观实际。

17.P91, “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来, 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 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 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这段内容语序上存在问题。一般来讲, 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会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所以, 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来, 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 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

五、文图内容不统一

18.P8, 正文介绍的我国人口迁移的时间是起始于“新中国成立以来”, 即可理解为1949年10月1日以来, 分为两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P9图1.8绘制的我国的人口迁移是从“1949年以来……” (图的标题) , 即可理解为1949年1月1日以来, 也分为两个阶段:“1949~1986年期间”和“80年代后期”。图像内容和文字内容表述不一致, 时间有差异, 容易造成人们理解和认知上的混乱和困难。因此, 建议图像和文字上的时间规定和表述要统一, 都统一为文字介绍中的时间划分和表述。

再者, 图中把“80年代后期”人口的迁移仅仅认定为是“民工潮”, 这是狭隘的、不全面的。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口迁移除了民工外, 还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工人和大学生等迁移到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因此, 建议把图例的文字说明由“有组织和自发的人口迁移 (1949~1986年期间) 和“民工潮 (80年代后期) ”, 修改为“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19.P27, “案例2”介绍到“上海市能够成为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的原因时讲:“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但是, 在P31图2.17“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中, 上海市并不是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 而是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东部中间位置。所以, 为了避免前后文图表述上的矛盾, 建议P27“案例2”对上海市的位置表述修改为“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南岸、长江三角洲的中东部……”

20.在P44、P46、P48、P49、P50、P51等多处文字内容中涉及“科学技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P49图3.13“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中也已经把“科学技术”作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一种因素, 但是, P42图3.3“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中却没有“科学技术”。文字与图像、图像与图像之间内容不统一, 显然不妥。为了体现出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 使教材内容前后对应、统一, 建议把“科学技术”作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一项主要因素添加在图3.3中。

21.P58~59, 教材文字内容“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中把“技术导向型工业”单独列为一种工业类型, 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P59教材文字内容“工业区位的选择”中特意强调:“近年来, 科学技术进步很快, 工业区位的选择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因素。”同时, 在P61还特意强调:“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 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 则应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但是, 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中, 没有标注“科学技术”和“环境质量”。教材文字中十分重要十分突出的内容图4.2中却没有对应标注, 显然有失偏颇。所以, 建议把“科学技术”和“环境质量”标注到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中。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886.

[2]韦克难.社区管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5.

[3]徐锦中.逻辑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36.

问题商榷 篇8

一、北魏“怀州刺史”印性质

必修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中, 在叙述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时, 有一幅插图是北魏“怀州刺史”印, 显然教科书编者认为它的性质是作为北魏监察印信而设置。但此时刺史已经为州行政长官, 不再是监察官。据《魏书》载:“皇始元年, 始建曹省, 备置百官, 封拜五等, 外职则刺史、太守、令长以下有未备者, 随而置之。”可见, 刺史是以行政官员出现于职官志中, 而并非监察官。

二、宋代提点刑狱司是官署名而非官职名

必修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中说:“宋朝的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认为“提点刑狱司是官员”。在宋代提点刑狱司是地方行政区, 是路一级司法官署机构。

据《宋史·职官七》:“提点刑狱公事, 掌察所部之狱讼而平其曲直, 所至审问囚徒, 详核案牍, 凡禁系淹延而不决, 盗窃逋窜而不获, 皆劾以闻, 及举刺官吏之事…… (熙宁) 六年, 置诸路提刑司检法官。”据此可知, 提点刑狱司长官是提点刑狱公事或提点刑狱检法官。

三、李鸿章是否“避战保船”

必修1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二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认为“黄海海战后, 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北洋大臣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 ‘避战保船’。日军从海陆两路围攻威海卫, 北洋舰队最终全军覆没。”这与传统的观念一脉相承, 其依据主要源于姚锡光的《东方兵事纪略》一书。甲午战争期间, 姚锡光在山东巡抚衙门内做文案工作, 当时李鸿章在天津使用有线电报直接指挥驻威海卫或旅顺口军港的北洋海军, 其指挥之内容详情, 姚锡光不可能知道。若要研究有关李鸿章对北洋海军的作战指导问题, 仅依据《东方兵事纪略》这类非官方的民间著述, 有失偏颇。

研究此问题, 需依靠官方档案, 特别是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的作战指挥往来电报。考察往来电报, 我们发现没有任何一封电报是李鸿章严令北洋海军“避战保船”的。相反, 他是坚决反对北洋海军待守海港。例如, 1894年11月上旬, 旅顺口军港告急, 而北洋海军停滞于威海卫军港, 李鸿章则发电报斥责丁汝昌, 说“寇在门庭, 汝岂能避处威海, 坐视溃裂?”再如1894年12月下旬, 李鸿章致电丁汝昌:“日兵轮一在龙须岛, 有小火轮欲渡兵上岸……应速带现有师船赴龙须岛、成山一带巡探, 如日船少, 即设法驱逐, 否则, 听其由后路包抄, 则威危, 而兵船无驻足之地, 弟获罪更重矣。”又如在1895年1月下旬, 李鸿章连续多次电令丁汝昌:“我海舰虽少, 而铁甲坚利, 则为彼所无, 与其坐守待敌, 莫若乘间出击, 断其归路”;“此时救急利胜, 舍断其接济、助台 (指海岸炮台) 夹击, 更无别法, 决无株守待攻之理!”[1]甲午战争研究权威戚其章早已指出李鸿章并非避战保船, 近年来学界诸多学者都赞同这个观点。

四、创办发昌机器厂时间

必修2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一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表述为: “1866年, 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 专为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加工、打制船坞零件。”依照教材的文本表述逻辑, 发昌机器厂创办于1866年。事实上一些权威史论如李侃、李时岳等主编《中国近代史》认为:“1869年在上海成立的发昌机器厂, 是由铁匠作坊主方举赞开始采用车床而出现的。”[2]虞和平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历程》 (第一卷) 也认为:“1869年成立的第一家机器修造厂———上海发昌机器厂, 造大小火轮船机器。”[3]可见1869年才是发昌机器厂创办的时间。

五、继昌隆缫丝厂创办时间和创办人

必修2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一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表述: “1872年, 广东南海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 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使用机器、雇佣工人, 进行生产, 产品行销欧美, 获利颇丰。”按照教材的逻辑, 它认为继昌隆缫丝厂创办于1873年。然而, 一些权威论著却认为是1872年创办, 如李侃、李时岳等主编《中国近代史》认为:“1872年, 华侨商人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县设立第一家继昌隆机器厂。”[2]郑师渠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认为:“1872年华商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县简村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 雇女工数百人, 遂获厚利。”[4]虞和平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历程》 (第一卷) 、翦伯赞等主编的《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近代部分) 等都认定继昌隆缫丝厂是在1872年创办。

继昌隆缫丝厂创办人是陈启沅, 非陈启源。很多人会误以为“沅”与“源”二字相通, 其实在《简化字总表》中并无“沅”与“源”二字相通之例。今广东中山图书馆藏《广东蚕桑谱》 (奇和堂药局藏板, 丁酉新刻, 光绪三十四年奇和堂药局发印) 、《理气溯源》 (惜阴草堂藏板, 光绪十年岁次甲申刊印) 、《陈启沅算学》 (惜阴草堂藏板, 已丑新刻本) 等三种陈启沅著作, 均印有作者亲笔手书刻板自序, 其署名均为陈启沅。他的儿子陈孺直所编之《陈氏家族谱之象徵式》曰:“第十五传……承继曾祖绮亭公……第十六传缉斋公……第十七传……先君讳如琅、号启沅、字芷馨……”[5]

事实上很早前就有学者指出创办缫丝厂的人是陈启沅, 非陈启源。如政协广东省南海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的《南海文史资料》第十辑《陈启沅与南海县纺织工业史专辑》就明确指出: “中国近代史的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创办人应正名为陈启沅。”

六、拿破仑对俄战争兵力

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专题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中的《“军事天才”拿破仑·波拿巴》一课认为:“1812年6月, 拿破仑亲率40万军队侵入俄国境内。”其实这个叙述值得商榷, 无论是翻译过来的著作还是原文著作, 都认为兵力是60万人。如萧石忠所译《拿破仑日记》的附录中, 有这样的记载:“俄国战役兵力:法军60万人 (50万步兵, 10万骑兵, 1350门大炮) 。俄军43万人, 第一线兵力20万人。”[6]

法国人乔治·勒费弗尔的《拿破仑时代》也认为是60万人, 英国军事历史学家Chandler David的《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也认为是这个数字。

七、图片与教科书内容不匹配

必修1专题一第四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讲明朝内阁制度形成时, 设置了一幅“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八年颁发的圣旨”图片, 但我们知道, 朱元璋并没有设立内阁, 将此图设置于此, 这与本子目内阁内容毫不匹配。

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第二子目讲牛耕时, 插入了两幅图片“戽斗”和“翻车”, 然而本子目内容却没有提到任何灌溉技术的内容, 这使得两幅图片显得非常的突兀。虽然本节最后子目“大禹和他的继承人”涉及灌溉技术, 不过也没有涉及到“戽斗”和“翻车”的内容, 与这一目的主题水利技术和工程也不符合。

八、图片命名错误

必修一专题四第三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中选用了一幅插图命名为“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其实这幅图片并没有反映中葡两方进行政权交接情况, 事实上, 它反映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的情景。图片自身内容亦可证明:图片悬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 后面的背景字幕写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

九、西方中心论的价值取向叙述中国近 代史

专题二“学习建议”中说近代中国贯穿两条主线, 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 使得中国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另一条主线是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 抗击侵略, 国家获得独立。在其后的《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两课中对这两条主线进行了详细的论证。这是一种典型的西方中心 论的价值取向———“冲击—回应模式”, 它认为19世纪中国历史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或主要线索是西方入侵。事实上, 这个模式在西方早期史学界中很为显见, 近年来西方史学界早已抛弃了这种陈旧的观念, “中国中心论”早已经盛行, 有的西方史学家强烈要求在对这段历史的表述中注重中国本位论, 非常遗憾的是历史教科书竟然浑然未觉。

十、不同史观下的洋务企业

教材必修2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一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 对待洋务企业是否是民族企业存在表述矛盾情况。“知识链接”栏目认为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正文也认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 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很明显, 认为洋务派企业是促进近代民族工业这一新事物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原因或条件, 换句话说, 近代民族工业是不包括洋务派创办企业的。

但是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导语”却表述为:“19世纪60年代, 洋务派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 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企业, 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正文中也谈到“除了洋务派的官办企业外,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还有两条途径”;另外“学习小结与测评”栏目中, 从专题小结导图中也清楚地知道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是近代民族工业三种产生途径之一。可见, “导语”、正文和“学习小结与测评”栏目所支持的观点是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属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企业是否属于近代民族工业?同一教材对此问题有不同表述, 究其原因无不受史观的影响。从革命史观视野看, 洋务运动是被否定的, 认为是封建地主的自救产物, 是失败的, 不属于近代民族企业;对近代民族主义总体上持肯定和同情态度。新课标则从现代化史观出发, 对洋务运动持肯定态度, 认为洋务运动的企业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

然而革命史观“重大缺陷是理论先行, 不是论从史出”。时至今日, 其影响仍然存在, 人民版的矛盾叙述就是一例。所以学者认为“当学术界从史实的角度, 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视角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时, 结论大相径庭”[7]。学界诸多成果如徐建生的《民族工业发展史话》等都认为洋务运动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

人民版教科书编者兢兢业业, 多次修正瑕疵, 这种呕心沥血的精神值得佩服。但受多种原因影响, 实然的教材与应然的教材多少存在一定的差距。希望教材编写者能继续多交流、反思, 对教材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 及时删改、修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顾廷龙, 叶亚廉.李鸿章全集·电稿 (二)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2]李侃, 李时岳.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华书局, 1994.

[3]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第一卷)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4]郑师渠.中国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5]袁进.‘绮亭公生祠’质疑.广东史志, 1994 (1) .

[6][法]拿破仑·波拿巴, [美]约翰斯顿.萧石忠, 英译, 许永健, 汉译.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7.

问题商榷 篇9

一、链接材料需体现直接相关性

教材第6页相关链接部分第一段这样表述:“我国至今已制定了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法规一千多件, 使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有了具体的法律依据。”教材编写者在此部分设置相关链接环节的意图应当是:具体阐述第5页最后一段关于人民民主真实性的表现———人民民主权利有法律保障的内容。但在比较中易见, 在“公民基本权利”有法律依据与“人民民主权利”有法律保障的表述中, “公民基本权利”与“人民民主权利”这两个概念在外延上是不完全一致的, 民主权利是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 此处的链接没有恰如其分地体现需阐述的内容———“人民民主权利”有法律保障的直接相关性, 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反而因介入模糊易混的概念混淆视听, 增加了学生理解的困惑。教学实践证明, 不少同学在阅读此部分内容时都产生了疑惑。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师生共同列举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相关法律, 如宪法、选举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 并共同体悟法条中涉及民主权利的部分内容, 法律的列举和具体条文内容的呈现, 帮助学生形成直观感知, 较好地掌握了教材内容。

二、细节表述需遵循科学严谨性

教材第6页相关链接部分第二段有这样的一句表述:“公民选举所需经费均由政府开支。”笔者认为此处的表述有违严谨性。首先,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第七条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 列入财政预算, 由国库开支。”即只有国家权力机关的选举经费由国库开支。根据《政治生活》教材第二课第一框的学习内容, 公民选举亦包括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等, 由此产生的经费完全不在《选举法修正案》第七条规定的选举经费可由国库开支的范围, 国库经费开支的对象不包括村委会和居委会等公民选举。而教材中不分选举类别, 一概而论的说法曲解了该法条对选举经费支出对象的限制性规定。其次, 我国对于村委会和居委会的选举经费均有明确规定, 如《江苏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第五条明确规定:村的选举工作费用在村级经费中列支, 乡 (镇) 人民政府对经济困难的村应当给予适当补助。所以, 教材表述中的“均由”两字是不恰当的。另外, 根据《国家金库条例》的相关规定, 由国库负责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各级人民政府是同级国库的领导机关, 监督所属部门、单位, 一律凭各级财政机关的拨款凭证, 经国库统一办理拨付。因此, 教材在此处想当然地将国库等同于政府, 这是不严谨的。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 (实验) 指出:教科书的编写要用明确的语言表达思想政治的要求。而此句话中不严谨的表述, 不仅不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所学知识, 也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甚至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歧途, 违背了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因此, 建议将教材中“公民选举所需经费均由政府开支”改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 列入财政预算, 均由国库开支。村委会等自治组织的选举经费必要时可申请由国库给予适当补助。”

三、核心概念需把握鲜明准确性

教材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对于“国际关系”, 教材从含义、内容以及形式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此部分内容在教学实践中进展较为顺利, 原因在于教材在第一单元第5页就国家的含义作了明确的界定: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在教材第四单元第八课又用了一框题的内容进一步对主权国家以及国际组织作了详尽的解释。有了这些铺垫, 师生理解“国际关系”简洁明了。但是对于“国家利益”, 尽管第八课第二框内容对此涉及到的篇幅很多, 但遗憾的是, 教材自始自终没有很好地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国家利益。教材提到的仅是“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 这句话也解释得过于抽象和肤浅, 再加上教材把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容简单地概括为: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给师生带来了相当大的理解困惑。追根溯源, 在教材第一单元第9页呈现的:“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以及教材第10页提到的“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进行斗争”时, 教材就没有未雨绸缪, 未对“国家利益”作出明确解释, 更意外的是, 教材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当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再次出现“国家利益”时, 教材又对此概念采取了“有意忽视”, 直接导致看起来国家利益无处不在 (教材概括的安全、政治、经济利益) , 但又没有明晰“国家利益”到底是什么。

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就在于教材必须明确国家利益的含义, 准确界定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很显然, 此处的利益主体是国家而非个人或集体, 那么我们就要明确国家利益的特殊性所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我们都知道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那么国家利益在某种程度上主要地就体现着这个国家中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明确了这一点, 我们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随后提到的国家间共同利益和国家间利益的对立。因此, 建议教材结合第一单元对国家所作的定义, 把“国家利益”这个概念从抽象变为具体, 明确告诉学生所谓国家利益, 就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 主要地体现为一个国家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这样就可以避免教材以“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这样一句无关痛痒的非科学的概念解释所带来的理解上的困惑。

同样, 还应该看到国家利益的划分标准是多种多样的。按照国家利益的构成内容不同可分为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按照国家利益的重要程度可分为一般利益和根本利益。当然, 国家利益还可以分为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教材并没有从以上角度进行细分, 采用的是按照国家利益存在的领域的划分标准, 将国家利益分为: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此划分方式体现了国家利益是国家多方面利益的有机统一体, 但是这样的划分很明显是不全面的, 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还应至少包括文化利益。以我国的国家利益为例, 教材第96页引用了邓小平同志的许多原话, 这无疑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我国国家利益内容的理解, 邓小平一直强调要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来确定我国国家利益的具体内容, 他正确地认识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认为发展除了物质文明的发展, 还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文化利益”的概念, 将其与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相提并论, 认为它们都是人民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也决定了文化利益应当与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一道作为我国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 并且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 建议教材将“文化利益”也列为国家利益的内容之一, 以便于学生准确理解国家利益的深刻内涵。

四、体系编排需坚持统筹协调性

对于教材第一课第三框题《政治生活:有序参与》的内容, 笔者认为在教材中的位置编排不尽妥当。首先, 从教材内容上看。在初学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后, 学生就要理解“有序参与”, 并且是从抽象的理论层面理解一个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有哪些主要内容, 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突兀的学习内容增添了知识储备有限的学生的理解困惑, 也更不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本框题的学习中。其次, 从逻辑结构上看。教材在第二目, 介绍了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要点的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教材第一课中的内容, 为《政治生活:有序参与》的学习打下了知识基础。第二要点中的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包括公民和政府的管理, 公民的管理位于教材的第二课, 政府的管理位于教材的第三、四课, 内容均在《政治生活:有序参与》之后。第三要点中概述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要包括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而对这些民主制度的详细阐述主要位于第三单元的五、六、七课, 也在《政治生活:有序参与》之后。第四要点概述了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位于教材中的第四单元的八、九两课, 同样也在《政治生活:有序参与》之后。所以, 从逻辑结构上看, 把《政治生活:有序参与》编排在第一课第三框的位置既不能承前, 也不能启后, 亦没有与其他框题形成并列或递进的关系, 其位置编排非常不恰当。最后, 从教学实效上看。从老师教的角度讲, 在构思这一框题的教学设计时, 会陷入两难的境地。略讲, 学生会有许多困惑无法解决;详析, 仅靠一框题又不可能解决问题。对于学生而言, 蜻蜓点水式的学习只能是囫囵吐枣、疑惑重重。

因此, 笔者认为, 《政治生活:有序参与》在教材中的编排位置需重新调整。该框题内容较适合作为本册教材学习的第一课时, 提纲挈领, 先为结构, 并且需要对每一要点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 以使同学们能全面掌握本册书的全貌及某些方面主要内容。当然, 对于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内容, 我们也可以采用知识树的方式进行简要概述,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待学生全面学习完本册书之后, 再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自主总结这些要点会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规律。

对高中地理新教材几个问题的商榷 篇10

一、教材四个单元的安排

第一单元是有关区域的基本理论, 第三、四单元是区域案例分析, 基本理论与案例分析是密切相关的, 基本理论可以指导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是基本理论的体现, 而第二单元与第一、三、四单元的联系性都不强, 放在中间不妥, 建议将第二单元放在教材的最后。

二、教材P43“稳定战略”

该条目下的教材正文反复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及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 其实质是要说明中国应采取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模式问题。中国摆在第一位的是要把经济搞上去, 各项工作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是不是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和环境保护有矛盾呢?关键要看是什么样的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表述的“发展”, 力求结合中国国情, 摆脱传统发展模式, 逐步由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型、效益型的发展模式, 体现了新的发展观。教材该段的最后一句“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前提下, 保护自然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也说明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问题。建议将该条目改为“发展战略”。

三、教材P54“农业技术措施”

该条目下“在农耕区, 因地制宜地开展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以及轮耕套种等耕作业”, 很显然将“平整土地”作为农业技术措施。但在P55图3-1-8中又把“平整土地”列为工程措施, 教材本身自相矛盾。笔者认为, “平整土地”一般情况下技术含量不高, 应列为工程措施。建议将该条目下的“平整土地”删掉。

四、教材P65“积极意义”

该条目重点讲述南水北调对水资源紧缺地区产生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把水资源调入地区称为“供水区”, 此种说法不妥。“供水区”绝大部分师生的字面理解为“水源供应地”, 这显然不是教材本义, 极易发生歧义, 建议将“供水区”改为“受水区”, 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条目中的“水源区”相对应, 以贴近生活实际, 便于理解。

五、教材P99“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节有三目“经济发展快”“城市化水平高”“问题与对策”, 前两目是讲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概况, 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快、城市化水平高两方面。区域分析一般包括现状、问题、对策三方面, 本节前两目与第三目在教材编排的逻辑关系上并非并列关系。建议将前两目改为子目, 两个子目之上设“经济发展概况”一目, 这样本节有两目“经济发展概况”“问题与对策”呈并列关系, 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另外,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逐步扩大, 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崛起, 使珠三角地区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与长三角相比, 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同时, 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为扩大市场规模, 而珠三角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 国内腹地范围较小, 许多外资企业由珠三角地区迁往长三角及国内其他地区, 支撑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因此, 珠三角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产业升级面临困境。除此之外, “人地矛盾加剧”是导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原因之一。两者应合并为一目。基于以上理由, 建议将“问题与对策”一目内容增删、调整如下:

六、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课程标准必修内容之一, 也是考试大纲的必修内容之一, 但此项内容在鲁教版必修教材中没有体现, 建议增加该部分内容, 以更符合新课标要求。

七、个别语句问题

P6第二自然段第二行“包括自然要素之间, 以及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一句, 没有表明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建议将此句改为“包括自然要素之间, 社会经济要素之间, 以及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

问题商榷 篇11

一、关于“春秋末期”“七大国”说法的质疑

教材内容不应该前后矛盾。而教材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断言:“春秋末期,虽然还有一些小国存在,但基本上已是秦、齐、燕、楚、韩、赵、魏七大国的天下了。”[1]关于春秋时期的起止,“学界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三家灭智。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2]显然教材采用第一种说法“公元前475年左右,中国进入战国时期”[1]。然而,在公元前475年左右,晋国尚属于大国(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国废晋静公,彻底瓜分晋地,晋国灭亡),尚未被肢解,韩、赵、魏不过是晋国旗下的大宗族而已,他们的地位尚未得到周天子与各诸侯的认可,远远还没有“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这谈何“春秋末期,基本已是秦、齐、燕、楚、韩、赵、魏七大国的天下了”,怎么形成了“春秋七雄”?明显,该论述属于前后文相互矛盾。战国七雄的局面应该形成于战国中期。此外该课对于各大国国君称王问题的表述也值得商榷,其实早在西周晚期楚国国君就已经尝试称王了。熊渠以“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史记·楚世家》)为由,不仅一度僭越称王,还封自己三个儿子为王(后怕暴虐的周厉王报复而自行去王号)。春秋早期,楚国的熊通于公元前704年又自立为王,之后楚国国君世代称王,比如学生颇为熟悉的春秋霸主“楚庄王”等;春秋晚期,吴、越等国君主也僭越称王,教材对春秋大国国君称王之事略而不谈,仅表述为“各大国国君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战国中期以后,先后改成‘王”[1],似有不妥。

二、关于兴中会成立背景编排的商榷

教材的编排应讲究逻辑与顺序。而教材第15课《辛亥革命》记载:“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笔者认为,这种编排容易使学生误认为1901年的义和团运动的失败、1901年开始的“清末新政”就是兴中会成立的背景——孙中山是由于义和团的失败、清政府的“新政”而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而孙中山所领导的兴中会实成立于1894年。教材如此编排衔接易给学生造成理解偏差。

三、关于民盟成立时间的纠正

历史时间应该力求精确。对于中国民主同盟(前身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的时间,教材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各民主党派的由来”中表述为“中国民主同盟1941年10月在重庆成立”[1]。民盟的成立经历了重庆秘密成立与香港公布《成立宣言》两个阶段。民盟官方网站介绍说“民盟于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秘密成立”[3],而在1941年“9月18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机关报《光明报》正式在香港创刊发行”[4],之后“1941年10月10日,在香港的民盟机关报《光明报》发表《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宣言》和《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对时局主张纲领》”[3]。若取10月,就应该表述为“于1941年10月于香港成立”,毕竟当时不少民盟的主干人员就在香港。但笔者认为,民盟处于秘密成立阶段其实就已经宣告成立,时为1941年3月于重庆。

好的教材有利于师生的教与学,也是我们广大师生共同的期待。而教材无疑要与时俱进,知错善改。如今学界同仁对众多教材有不少纠错、献疑,希望能引起编者的关注并引鉴、更正。

参考文献

[1] 赵世瑜.历史必修一[M].长沙:岳麓书社,2013.

[2]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7201/4964267.htm?fr=Aladdin.

[3] http://www.dem-league.org.cn/mmgk/jianjie/11796.aspx.

[4] 薛启亮.中国民主党派史丛书—中国民主同盟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关于O2O一个核心问题的商榷 篇12

一、线上与线下同价是否问题的主要观点

关于线上与线下同价的是否问题国内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线上与线下同价是O2O的精髓和本质。如有研究者说, 进入O2O发展时代, 线上线下并存并相互渗透, 因而线上与线下同价也就成为必然。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主要是从O2O的特征出发进行思考, 进而得出结论。O2O即Online To Offline, 它是电子商务跟传统商务相结合的一种形式。互联网担任的是交易前台的角色, 实体店担任的是交易后台的角色。前后台是一体, 价格也必然是一体, 实行线上线下同价理所当然。另一种观点认为, O2O根本就难以线上与线下同价。张勇认为O2O面对两大难题, 一是线上与线下难以同价, 二是传统零售店导购的利益难以保障。王杰聪做了一个最简单、直白的说明, 如果都向线下同价, 就是都贵了, 如果都向线上那个价同价, 那就亏了。

二、线上与线下同价的实践检验

经营实践是判断哪种观点正确的依据。国内企业做电子商务的历史已经有十多年, 比较著名的有天猫商城、京东商城、当当等, 但是这些企业做的都是纯粹的电子商务, 也就是只做线上, 不做线下。我国O2O的兴起是在2012年国内大量的团购网陷入困境之后。苏宁是做O2O规模最大的企业。正应验了有的研究者的预测, 传统服务业者通过自身努力建立了完整的线下服务系统, 反向出发, 通过收购, 招聘成熟的互联网人才, 从线下到线上建立O2O服务, 或许是中国电商发展的可行性趋势。从2013年初, 苏宁正式转型发展O2O模式的电子商务。在苏宁的O2O模式中, 包含店商、电商和零售服务。2013年6月8日, 苏宁正式宣布实施线上线下同价经营。当日, 苏宁的门店的顾客量和销售额明显增多。但是, 这种措施却得到了供应商的抵制。理由很简单, 与线上同价损害了供应商的利益。苏宁董事长张近东紧急召开了由八千多供应商代表参加的电视会议, 表示了线上线下同价的决心。会后, 一些区域甚至采取如果供应商不更改价格的就对促销员进行清退的激进作法。

但苏宁是做O2O的坚定决心和宏大气势并没有带来理想的效果。2013年苏宁的利润是14.5亿元, 比上一年有了较大的回落。2014年上半年苏宁全面亏损, 亏损额达到七亿多元, 这是苏宁自1990年创建以来, 亏损最大的一个半年度。从上半年的业绩来看, 2014年全年苏宁亏损已经成为定局。

三、线上与线下同价的症结

苏宁线上与线下同价已经出现大额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大的背景上来说, O2O模式在我国的电子商务中并不是主流, 纯粹线上的交易才是我国电子商务的主流。在激烈的竞争中, 天猫商城、京东商城目前单线 (线上) 经营的方式更具有优势。苏宁线上与线下两线作战, 既需要在线上与天猫商城、京东商城两个电商巨人展开竞争, 又需要在线下与国美展开竞争, 企业的战线拉得过长, 明显地影响了自身竞争优势的发挥。如果是苏宁线上线下都实行线上价格的话, 在家电产品本来利润就很低的情况下, 会进一步降低利润, 企业就会面临亏损的危险。如果是苏宁线上线下都实行线下价格的话, 那么在价格上苏宁将无法与天猫商城、京东商城竞争。从影响范围来看, 苏宁的分销渠道、客户关系、资源配置、合作伙伴等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服务供应链, 价格因素并不仅仅影响苏宁本身, 还会对整个服务供应链产生影响。实行与线上同价的策略, 严重地损害了相关环节的利益, 所以供应商会首先跳出来抵制线上线下同价。说到底, 这个庞大的服务供应链中的相关企业走的主要是传统商业模式, 并且按照这种模式来定价。对于它们来说, 根本不可能实行线上价格。从主体认识上来说, 苏宁并没有很好地理解O2O, 线上与线下同价并不是O2O的本质。O2O诞生的真正原因是线上交易的虚拟性和危险性。Dan J.Kim认为电子商务商业模式能带来商业模式的巨大变革以及产业链利益的再分配, 但是互联网交易存在安全隐忧, 诸如虚假宣传、退货困难、卖家的身份确认难度大等。因而, 才需要线上与线下结合的电子商务。这就是O2O诞生的动力。所以, 线上与线下同价并不是O2O的本质, 线上与线下结合才是O2O的本质。在线上与线下结合这个基本形势之下, 商家可以根据市场竞争形势、自身营销策略, 采取线上与线下同价或不同价, 灵活地开展O2O。

结论

线上与线下是否同价问题是O2O的焦点。从苏宁的经营实践来看, 线上与线下同价并没有取得成功。由此看来, 线上与线下同价并不是O2O的本质。线上与线下结合才是O2O的本质。在线上与线下结合这个基本形式之下, 商家可以根据市场竞争形势、自身营销策略, 采取线上与线下同价或不同价, 灵活地开展O2O, 但就目前来看实行线上与线下同价的难度很大。

参考文献

[1]O2O时代线上线下同价成必然[N].科技日报, 2014-09-24

[2]张勇.O2O面对两大拦路虎[J].中国药店, 2014 (4)

[3]王杰聪.苏宁线上线下同价实情揭底[EBOL].http://tech.163.com/13/0609/03/90T7Q2DK000915BD.html.

[4]孙建昆.线下到线上:另一种O2O的思考[J].互联网周刊, 2011 (19)

上一篇:本科管理专业下一篇:硬件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