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作用

2024-07-05

课程作用(共12篇)

课程作用 篇1

校本课程的类型偏向于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正因如此,我们常先入为主地认为校本课程的意义和作用仅局限于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但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对于基础型课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用一:校本课程能打破基础型课程的学科本位,融合各学科知识

语文虽然是一门基础型课程,但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果仅靠语文一门学科的知识,恐怕是捉襟见肘的。比如,六年级《花儿为什么这么红》一课中分析花儿红的原因之一在于“花青素反射红色的光波,让我们感觉很鲜艳”。我正苦于如何向还未开设物理课的六年级学生解释这一物理现象时,一位学生脱口而出:“这与物理学中‘红光波长’的原理有关。”他还娓娓道来:“太阳光由于折射,形成了七色的现象。”这令我咋舌。细细想来,这就得益于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妙处”的开设。学生将校本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语文学习中,达到了活学活用,而语文课也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其所学所思的平台。这正是校本课程在无形中打破了学科本位,使各学科知识相互融合。

作用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加速基础型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实践一开发一反思一改进一再实践一再改进”的循环式开发模式,而其中的开发主体一定是处于教学第一线的基础型课程教师。要开发一门校本课程,教师必须在某一个研究领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或特长,这无疑也是在挖掘教师身上的潜力和专长,并使其所专攻的术业有了用武之地。

此外,在开发课程的团队中,一定会有一些非专业型人才,他们则需要旁征博引,广泛学习。这无疑也促成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因此,基础型课程教师的专业动机、工作兴趣,以及自主研发教学的意识和能力从中得到了很大提升。

教师不仅是校本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也是实施者。执教基础型课程的教师,习惯性地将教材内容作为教学的全部内容。这种墨守成规显然已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尤其是实施,决定了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学情,去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以完成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基础型课程教师的“教教科书”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之下转变成了“用教科书教”的新理念。这种观念的转变也会渗透于基础型课程的教学之中。

作用三:校本课程的实施转变学生的课堂角色和自主学习思维模式

“教师是引路人,学生是行路人”“教师的作用是教学生所未知、启学生所迷茫”……这一句句教育名言是教育先驱们针对长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授、学生受”固有模式的批判和指正。

这些话虽然被我们津津乐道,但有时也被我们所忽略,因而在基础型课程中会出现“(学生)少了点长思考和自发现的过程”“(教师)解释、评价、预测相对要差一些”的问题。

在校本课程实施中,课堂就是学生表现的平台,而非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师的核心任务不仅是传道授业,更是解惑。什么是学生的未知,哪里是学生的迷茫,这才是教师要启发和教授的。校本课程的实施能够在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的同时,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促进各种层次、各种特长的学生的主动发展;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模式,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思维模式,全面提高素质。这种自主学习的思维模式也将直接迁移和影响学生对于基础型课程的学习。

从课程类型而言,校本课程的呈现形式更趋同于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但从作用的辐射上看,校本课程作为“它山之石”,对于“攻克”基础型课程这块“顽玉”的积极作用不可小觑。

课程作用 篇2

体育与活动类课程的紧密结合,有利于互补充相互渗透,有利于体育教学整体目标的实现。活动体育课程在下列几方面有特殊作用。

一是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里需求,提高学生的心里健康和心里素质水平,健康的心里需要逐渐的培养,这种以娱乐性为主的教学形式,对满足学生的心里需求,提高心里素质大有好处。

二是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和运用。俗话说“熟能生巧”,由于学生对个别运动项目“情有独钟”,因此,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要多一点,而这正是熟练掌握技术动作的先决条件。

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在活动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进步,而这种兴趣达到一定程度时,锻炼身体就会长久的、稳定的、自觉的.进行。

四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建立在团结互助基础上的,而活动类体育课程的提出正是提倡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互学、互爱,在活动中建立友情,在快乐中增加友爱。

五是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否融洽,主要取决于师生的心里状态和情绪,学生在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上往往表现为心情舒畅;教师面对学生生龙活虎的运动场面会表现出自豪。因此,这种心态关系会使师生之间更加融洽。

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意义和作用 篇3

关键词:地理 意义 作用

一、引言

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了校本课程开发运动,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课程研究者也对校本课程开发

产生了极大的关注,1999年6月1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院务院关于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进一步明确了校本课程在教学课程设置中的作用,使校本课程开发一时成为焦点问题之一,作为即将进入新课程

教学省区的教师,对此从思想上应该重视,提前进行学校课程的素材准备。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新的概念,由菲尔马克和麦克米伦两位学者,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他们当时把它界定为学校中的教师对课程的计划、设计和施实。以后其概念又有几次被提出讨论但最终没有达成完全的一致的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肯尼(Keiny.S)和威斯(WeissT)认为:”校本课程开始是在实际教育场所发生的并可望能够使教师们积极地参与并卷入到广泛的相互作用和课程决策之中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此定义强调校本课程开发是由各方面人员参与并在特定的现场展开的课程开发策略。

2.作为课程管理制度的变革。1979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把它界定为:“各学校课程需要的自发的行动,促使中央和地方教育当局之间权利再分配,使学校获得课程开发自主权,进行从事课程开发过程”,而麦克林南(Mackerna.J)界定为:“所有学校共同设计并实施的自下而上的开发模式。”

3.作为课程开发过程。埃格尔斯顿(Eggleston)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过程,学校通过此过程整合相关资源

开发适应本校学生特点的课程,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

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国家地理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用的一种与国家地理课程开发相照应的课程开发策略。地理课程的综合性、内容丰富性、教学手段多样性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中学地理校本课程是国家地理课程的有益补充。长期以来我国严格执行中央集权课程政策,推行单一的国家地理课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自上而下强制实行,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公民达到基本的教育素质而开放的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框架的主体部分。国家课程面向全国所有地区,所有学校,所有教师和学生,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唯一的国家地理课程在我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民族文化差异巨大,地域广阔,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因而国家地理课程在推广过程中暴露出与区域实际脱节现象,滞后与社会发展变革,不能及时反映科技发展和当地社会实际变化。

2.中学地理校本课程是实现学生发展的手段。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参与主体、学生、有关课程专家、家长共同参与,对课程进行选择改编的过程,除了要体现人才应有的基本素质即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外,还应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需要,培养其创造性和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性,以改变近年来应试教育给我国教育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高分低能,高智低德”的学生畸形发展。中学校本课程应该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论观,通过本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损坏实例让学生明白人类和地理环境之间不是占有和被占有的关系,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谋求发展时,可以向环境索取生产资料甚至改变地表的形态,但是这种改变是以不能够以牺牲地理环境中其他组成要素(动、植物的生存权力)为前提,更不能违背地理环境发展规律,要让学生会尊重自然,热爱生命,任何不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只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3.中学地理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教师发展。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使地理老师真正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确定了教师专业的自主地位,赋予了教师更大的权力和责任,对教师的教学意识和专业知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从传统“教书匠”向现代“教育家”转变,有利于促进教师全面的发展。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优秀品质的养成。中学教师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即使教师有能力对国家的地理课程提出自己的看法,但碍于学校、家长的提高学生成绩的要求也只好放弃,更有甚者,机械的灌输知识任意加大作业量,甚至体罚学生的事例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更危险的是这正是健全的教育品格逐步丧失的信号。

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在教学课程设置中的作用,使校本课程开发一时成为焦点问题之一,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国家地理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形式,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具体学校的特点和地域特征,突出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更好的落实国家的教育目标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地理教育者需要加强对地理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摸索实践经验,为促进课程开发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做出贡献。

舞蹈课程的意义及作用 篇4

建设和谐社会, 高校推动社会文化建设, 时代的发展在对大学生的培养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如:“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学科基本理论与技能, 系统地学习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毕业生还要掌握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学科基本理论与技能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系统地掌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舞蹈的历史悠久, 考古发现的大量古代崖画描绘的场面生动丰富;有单人, 双人, 三人, 集体的;有些头上还插有羽毛之类的装饰物, 手持道具等等。当时没有语言, 没有文字, 人类的交流、知识传播只有通过人体动作来完成, 人物手舞足蹈, 形态各异。可见舞蹈可追溯到人类出现的原始社会时代。《周礼·地官》载:“以六乐防万民之情, 而教之和。”意思是用六代之乐舞来防止、节制人们不符合礼的各种情欲, 教化他们完善个体的伦理道德, 做到相互间互敬互爱, 并懂得怎样与社会保持协调。在当时, 习舞过程还安排专门人员巡视, 甚至习舞到了更高程度的时候, 天子还要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一同前往观看。可见, 舞蹈的教育功能, 其重视程度也是显而易见的。

舞蹈陪伴着人类从远古时代走到现在的信息科学时代, 在人类繁衍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部分, 在人类的生命意识中是不可或缺的, 它随着人类的生命意识的存在而存在。因此, 在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素质教育工程建设发展中开设舞蹈课程是必要的。

舞蹈课程的价值

1.教育功用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创办了教育, 而且还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机构, 这个机构是一个培养人的社会组织。孔子的“六艺”由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组成, 在我国西周时期开始形成。对这六门课程的解释为:礼, 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乐, 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射, 射技教育;御, 以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书, 学字习写的教育;数, 简单的数量计算教育。当中的核心部分及其主要内容是礼、乐。孔子这一思想观念是有据可寻的, 在孔子之前的夏、商、周, 三个王朝中的乐舞已经非常普及。如:夏朝统治者启, 将《九辩》和《九歌》改造制作出《九韶》, 还在高达一千六百丈的天穆之野的高原上组织演出, 演出的规模可谓盛大空前。启对乐舞的酷爱导致子孙的效仿, 在夏朝第六代王少庚和十六代王发即位时, 各地民族为讨好统治者也积极献上本民族的乐舞, 促进了夏朝民族乐舞的文化交流。再如:西周灭商后利用乐舞巩固当时天下未定的局势, 并确立了《六代舞》。可见乐舞不仅与国家政治有着密切关系, 而且还是人民风俗人情的表现。高校是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 是一个培养人的社会组织。而舞蹈在培养人的社会组织中, 早已确立了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因此, 舞蹈课程在高校培养服务国家、符合民情的高素质人才上是必不可少的。

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提出了保护文化遗产, 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 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的号召。文化部网站2011年3月10日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日前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将于6月1日起施行。当中的第三十三条“国家鼓励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研究, 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整理、出版等活动。”第三十四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 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可见,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文化建设, 促进了我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而“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部份, 这部分大多需要用舞蹈来传承。因为, 舞蹈是传承人类社会风俗、民族文化的唯一方式。在没有语言和文字的原始社会, 人们相互交流、情感表达、解释自然界、揭秘生物界秘密、传播生产经验等所有社会活动只能通过肢体动作来说明, 这些肢体动作就是最早的舞蹈, 这些早期的舞蹈通过人类的传承和发展最终形成或渗透到表演艺术及礼仪、节庆当中, 成为我们国家需要保护的对象。国家加大力度保护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在外部环境的推动下, 舞蹈课程在高校中开设, 将承担起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

舞蹈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产物, 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是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指导方针。北京大学在跨进新世纪的时候, 利用艺术教育给全体师生进行素质教育, 他们向师生们开设了各种艺术类课程, 如舞蹈、音乐、美术欣赏、中国书法艺术等内容。除此之外, 在大学生当中还创建了不同形式的艺术团, 如舞蹈团、大学生合唱团、民乐团等等。这都是利用舞蹈、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艺术教育进行素质教育的具体形式和内容。舞蹈作为艺术教育中的一部分, 它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具有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功能, 并能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功效。舞蹈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柔韧性、控制力、人体各个部位的协调性等生理素质, 还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意志力等心理素质。

1.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

“舞蹈教育对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品德的培养和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舞蹈能促进人格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感特征和理智特征的形成和发展, 诸如诚实、正直、自尊、自信、自主、独立、自主……等个性特征。”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创始人孔子认为音乐和舞蹈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情况和人民的精神面貌, 并且能够教育人们伦理道德。事实证明, 舞蹈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品德道德休养。

2.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

现今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 紧张的生活节奏, 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 适者生存的生存环境, 无形中会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压力。让大学生维持健康、愉快的学习生活是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一项内容, 给大学生学习舞蹈那就更加必要了。因为舞蹈是善于抒发情感的艺术, 大学生情绪低落时可以通过舞蹈来发泄自己的痛苦和忧伤, 从而减轻和消除情感压抑;大学生还可以通过舞蹈来展现自己, 提高自我表现能力, 锻炼勇气和胆量, 避免出现性格拘谨、自信心不足。

3.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

在电子娱乐产品相当普及的今天, 大学生的户外活动越来越少。学生们不是在寝室通宵达旦的玩电脑, 就是把耳机往耳朵一带, 躺在床上听音乐。除了上课吃饭走动一下外, 其余时间基本上是足不出户。在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模式中学习、生活, 学生的身体素质将直线下滑。怎么样才能改变大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 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呢?在18世纪, 法国的著名哲学家思想家伏尔泰曾提出“生命在于运动”的名言。在我国中医养生方面认为, 适当的运动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是有一定的益处的。运动能达到健身的效果, 那么, 舞蹈的对人们身体素质的提高也就顺理成章了。因为,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艺术, 它是借助人体有组织有规律的运动来抒发感情的, 它既能舒展筋骨, 又能宣泄情感。学生在旋律优美和节奏鲜明的伴奏下舞蹈, 不但能够达到健身的目的, 还能够达到自娱娱人的效果。《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记载:“昔陶唐氏之始, 阴多滞伏而湛积, 水道壅塞, 不行其原, 民气郁閼而滞著, 筋骨瑟缩不通, 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可见, 在远古时期, 人类已经懂得用舞蹈来强身健体, 驱除疾病了。

结语

舞蹈是高校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 这门课程不但能够响应国家号召, 做好保护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还可以与当今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保持一致。

对小学科学课程作用的小认识 篇5

朱明中心小学陈凡小学科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校中开设的语文、数学、音乐等科目有同等重要的位置。科学课程是小学的基础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其他课程中,也有科学内容的涉及,但那些只是渗透、附带的,进行科学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科学课程。是其它学科无法代替的。为此,针对我们学生的现实,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第一、科学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学课,能为学生一生健康打下基础。小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时期,高年级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这是人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生长发育得好,可以为一生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除了需要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科学的安排,同时学生自己也需要懂得一些符合科学的卫生保健知识,这样才能发挥学生在身体保健方面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向学生进行卫生保健教育是科学学科的教学目的之一,卫生保健知识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例如保护眼睛、保护牙齿、骨骼的锻炼和保护、关节的锻炼和保护、营养卫生、饮食卫生、呼吸卫生、保护心脏、青春期保健等。这对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能促进小学生智力和动手能力双发展。小学生的智力和动手能力正处在发展时期,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必须从早期对学生进行智力培养和动手能力训练。小学科学启蒙教育非常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观察能力方面,培养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和从整体到部分的方法观察,并培养学生全面、细致等良好的观察品质;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在动手能力方面,教给学生栽培、饲养、制作等操作方法,这些对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动手能力的发展都会有很好的作用。

第三、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小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也正处在形成阶段,这些方面更需要早期培养,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否则,一旦形成某种不健康的情感、不好的态度、不良的行为习惯,就很难改正。科学启蒙教育在培养学生爱大自然、爱科学、爱

家乡、爱祖国等情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与人合作等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第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世界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五彩缤纷、气象万千的世界,要正确认识周围世界及其变化的规律,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观点。例如:要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必须有一定的生物知识;要认识四季的星座,必须有一定的天文知识;要发现某种害虫出没的规律,必须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需要相应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建立基本的科学观点,从而正确地认识周围世界。

五、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首先,科学启蒙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方面,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科书中有关植物、动物、天文等自然事物的课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品德与社会课中有关地球、方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科学方法,可以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例如:学生在科学课学习的观察法,对于语文课的语言表达和数学思维都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至于学生在科学课中学习的自行探究、应用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更是学生在一生的学习中受用不尽的。

六、科学启蒙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科学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和学生的生活,学生要适应各种现代生活的需要,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启蒙教育则可以为学生奠定这方面的基础。例如:电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家用电器的原理,掌握安全用电的方法;力和机械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家用机械的原理,掌握一些工具的正确用法;燃烧和灭火的知识可以教给学生正确用火、防火的方法;信息科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电话、传真、电脑等各种现代信息工具。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已经成为人的生活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能大赛对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 篇6

技能大赛像一个“方向标”,引领着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又像一个杠杆,“撬动”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使它加快发展。

对课程目标制定导向作用。技能大赛中,职业学校有更多的机会与企业接触,可以知道现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技术人才,为职业学校培养技能人才探明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有利于选择更实用、更适量的课程内容。在技能大赛中学校有两次与企业亲密接触的机会。第一次是在准备阶段,第二次是在技能大赛的赛程中。这是学校与企业的两次亲密接触,对企业所需人才的标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让学校在对课程内的选择更加有的放矢。

促进校企合作,创造实训机会。例如,近年来,汽车业“井喷”式发展,让企业明显感到技术和管理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涂装”人才,漆料有毒性和培养成本高的现实,成为影响“涂装”人才培养的瓶颈。而职业技能大赛增设“喷漆”竞赛项目,正是顺应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企业参与学校教育搭建了舞台,使校企合作实现了“零距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作用 篇7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 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尤其是低龄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字、图形、动画、音频、视频、投影等技术, 集光、形、色于一体, 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 更具有吸引力。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 一张嘴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形象逼真的屏幕图像和动画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的处理, 使学生更能体会到事物的本质。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主要是教师讲, 学生听和看, 不利于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在信息社会里, 教师不再是学生的知识源泉, 图书和各种信息网络才是学生的获取知识的宝库。因此课堂要适时转变, 学生要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的参与探究, 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多媒体要从演示教具转变为学生探究问题获取知识的认知工具, 让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当学生有问题时, 可以及时提出或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同学讨论, 对某个问题有自己的观点时, 也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研讨, 教师提供解答。这样的多向交流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信息化课堂, 不仅增大了知识容量, 提高了课堂效率, 而且营造了一种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氛围, 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 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果子, 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来的, 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 决不暗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同时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应用信息技术, 一方面可对各种教学信息如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进行编辑、控制、传递, 既可以独立进行, 也可以组群式进行, 同时传输和展示, 这种集成式、立体式的信息传输方式, 使课堂信息交流模式从教师讲学生听的单维模式拓展到多维模式。另一方面, 这种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信息传送方式, 既强化了对课文的感知、理解和巩固, 又丰富了教学内容, 增加了教学密度和容量, 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摄取知识, 培养能力。21世纪是信息时代, 更应大力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因而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设法在课堂内向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资料及物理学的发展情况, 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认知环境, 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捷径。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 物理教学必须改变只着眼于学生知识的积累, 以掌握知识的“量”的多少来判断教学质量的高低, 而忽视使学生从物理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物理知识结构的现状。在教学时,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展示知识脉络, 有效地帮助学生完善物理知识结构。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够扩大师生的信息量, 提高学习质量

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学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如今, 计算机网络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 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大量素材, 这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都是无法实现和不可想象的。网络时代要求我们引导孩子们融进网络生活。在网络上孩子们可以自由地耕耘、涉猎, 开阔眼界, 丰富知识, 掌握许多终身受益的方法。

课程作用 篇8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地域辽阔但是人口相对比较稀少, 在我国属于经济落后、需要进行开发的地区。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区域, 这使得民族文化相对比较集中。因为历史和环境的关系因素, 维吾尔族慢慢形成了现在有着鲜明特色的习俗和风情。维吾尔族在生活上和汉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属于自己的民族风格。我们要将地方课程的资源开发重视起来, 特别是从小学开始, 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地区教育向素质教育靠近并同步, 也可以发扬维吾尔族优秀的民族文化。

2. 地方课程的开发原则

(1) 地方课程是连接国家和地方学校的通道, 在对地方课程进行开发的时候必须要明确国家、地方、学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往的国家课程所提倡的是一视同仁, 忽视了地方课程进行自主开发的能力, 一切规章制度都是向政府看齐, 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对地方课程的开发及建设起着约束的作用。

(2) 地方课程的重点就是地方性, 不同地方课程的内容也仅限于当地的学生。地方课程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制定的,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和现实社会及社会发展加强联系。地方课程也属于对国家课程的充实和完善, 侧重点在于民族自身的历史、文化、语言等。所以说, 地方课程开发要以突出民族特色为基础, 在最大程度上解决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脱离的弊端。

(3) 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中有的学科不一样, 地方课程并不是一味地学习知识的理论、实际操作, 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讲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等。

(4) 在对地方课程进行运用的过程中, 要注意学生学习的方式, 要从接受式教育转变为实践式教育, 学生要形成自主、创造、开放性的学习方式。

3. 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对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

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的开发一定要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等相关的价值取向, 了解自己民族悠久的历史并为自己是维吾尔族引以为豪。丰富的民族文化经过历史的长河逐渐渗透到了维吾尔族生活的各个角落。从古至今民族文化的沉淀, 让该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所以要把增强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的针对性放到首位, 把现代化的教育和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资源都可以和现代的课程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课程内容中的民族文化资源不但要符合教育学的相关规定, 而且还要让学生能够接受和适应。所以说, 要以这两个元素为目标合理的对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在地方课程资源课程的开发运用中, 要有针对性地去选择一些关于本民族的历史、艺术、语言等精华的部分。比如维吾尔族的传统歌曲、民族舞蹈和音乐, 还有本民族的文字和优秀的作品等, 还可以开展一些有着民族特色的课外活动。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要大力弘扬, 让学生从小就开始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 从而增强自身的民族意识, 继续传承维吾尔族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特色。

4. 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所存在的问题

(1) 在国家为一体的课程中对于少数民族的传统教育考虑甚少, 从小学开始因为考试的压力, 当地教师会将内地的课程模式生搬硬套的挪过来。而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风俗、宗教等相关内容涉及的很少; (2) 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把自身存在的优势充分表现出来。学生对于本民族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3) 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并没有紧密联系在一起; (4) 因为对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的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 使得这些拥有着多彩的文化资源没有经过提炼就成为课程内容。

5. 对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些建议

(1) 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资源开发要让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教育模式有效的合二为一; (2) 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内容必须突出本民族的特色; (3) 建立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的资源库, 便于积极有效的进行地方课程资源地开发, 让该地方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 (4) 要对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资源进行科学化地管理, 可以专门建立一支对地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研究的队伍; (5) 对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资源要融入多元化的教育以及跨文化的教育, 让地方学生对多元化的社会有更多的了解; (6) 教师要时常对在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进行开发和研究时得到的理论进行总结。 (7) 教师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素质教育评估体系。

谈新课程下教师的主导作用 篇9

1. 教师思维定势

过去的师生定位是:老师教,学生学,教师负责传播知识,将知识从教材转移给学生。因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就成为特点,最后形成了思维定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但与此相应的这种教学方式还没有系统、完整的提出,即使有一些建议和方法,由于还没有经过大量的实验,没有形成一套切合实际的办法,教师难以把握。而过去的教学方法对应当前的教育评价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当然也就习惯成自然,继续沿用。

2. 教师综合素质

新课标的施行,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从课堂的主宰者变成课堂的组织者;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成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者;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要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知识,探究知识,最终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要由以教为主,变成教和学并重;这些转变,教师以往仅有的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不仅要熟悉本学科知识,同时还要了解别的学科的知识。如:现在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很明显,作为政治教师,这就要了解文综的历史、地理知识,要广泛涉猎与本学科有关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把握本学科知识。不仅要学习传授知识的方法,更要学习建构知识的方法。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都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为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对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这是最重要的环节。

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疑问,引导探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针对性的启发;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树立其学习自信心;当学生取得成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挑战更高的目标。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特别是近期的时政热点,有意识的让学生进行教材理论知识联系时事的分析,要充分认识到,学习过程实际上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可以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设计,即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展开,以发现新的问题结束,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高一《经济生活》中纸币的通货膨胀问题时,教师可以考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纸币数量发行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贵金属货币如果发行数量过多,也会导致通货膨胀吗?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自己的判断:纸币没有价值,发行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贵金属货币本身有价值,具有储藏手段职能,可以当做社会财富保存,即使发行过多,也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所以,教师应调整备课的方向,把侧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新知识产生问题,以及如何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上。

再次,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良好开端。教师要注意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使学生在兴趣盎然氛围里进入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

三、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论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合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要在学习中培养,要建立正常对话的教学模式,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

首先,教师在课前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要求。如:设立合作学习小组,提出合作目标,要求小组内人人参与,明确个人责任,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小组内合作、小组间竞争的格局。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竞争性问题,经过小组内讨论、沟通,通过小组间相互提问、辩论等方法,给学生更多地提供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这种交流合作能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学生参与面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表述自己的想法,而且还可以学会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反应,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再次,教师在课后要为学生创设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如: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交流活动,参加社区活动等,学会与不同的合作对象沟通交流。让学生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帮助、学会分享。

四、探索教学规律,指导学生学习

新课程倡导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且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要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办。为此教师应引导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启发、激励、解惑等方法,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开阔思路,深入发掘潜能和创造精神及想象力,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创造的优良习惯。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温故知新,促使知识迁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探索学习规律。

其次,教师要科学处理教材,研究重点难点的突破。新编政治教材打乱了原有的知识体系,与过去的教材相比,不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强调实践性,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相对来说,概念、原理性的知识分量不重,学生一般都能读下去,但这不等于都能理解和掌握,更不等于能运用。而且新编政治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高二的《文化生活》,有的内容不够严谨,有些地方前后重复,显得零乱。因此,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整合,要以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为中心,从纵、横两方面对教材进行处理,其中“纵”指知识前后联系的“线”,即知识的内在联系,“横”指知识左右联系的“块”,即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以文化为例,要让学生知道,教材第一、二单元侧重从一般上意义讲述文化的相关知识,第三、四单元立足中国特色,讲述文化建设的有关知识;而文化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所以要建设先进文化。这样便于学生将知识联系起来,避免前学后忘。对一般性内容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对教材的重难点,重在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理清知识网络,掌握体系结构。

再次,教师要重视学法研究。由于学生在知识结构、社会阅历、思维发展方面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往往不能一下子看透知识间的联系,不理解一些社会问题的本质,不能清晰地了解理论知识所能解决的相应问题。作为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根据教材内容,学习目标和任务,精选例题,提供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结合时政热点,提出疑问,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小组学习、讨论,阐述各自观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学会运用知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并真正掌握知识。如:对近年来美国提出的中美之间G2合作的问题,中国方面为什么没有接受?要通过分析,引导学生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高度去考虑问题,从而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浅谈微课程的作用与影响 篇10

一、学生更自主,真正从“本我”开始学习

1.翻转课堂,自我引领。

微课程的在线功能使得学生预习真正得以实现,以往学生在预习中遇到困惑时只能自己思考或去查阅参考书籍,即使通过网上查询也很难马上得到详细、正确的解答,而微课程的在线功能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学生首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第一次消化,然后通过老师预先设计好的导学方案来检测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继而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不清楚的部分进行再学习,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当遇到了真正的问题时可以及时记录并提交给教师,便于教师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这样也能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互相答疑解惑。简单地说,就是能真正做到“翻转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对知识再研究的阵地, 将时间真正用到治学上来。

2.主动参与,体现真我。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惊喜地发现已经有学生开始加入到制作微课程的队伍中来。比如在解决了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学生想把他的收获与更多的同学分享,就制作了微视频进行共享,在这一过程中,该学生的思维的严密性、处理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情况会在学生中引起共鸣,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他们思考问题的独特角度,会给教师、学生带来更多的启迪。

3.进度自定,本我发展。

在微课程的引领下,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掌控能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来。大家都知道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速度不可能一致,而平时的课堂教学很难在这一点上进行协调。微课程的出现可以说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学生在有困惑时可以自主进行再学习,而且还能把自己的见解制作成微视频,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学习研讨中来。微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每个学生都可以自主构建自己的学习系统,形成自主学习的资源库。

二、教学方式更科学,更符合教学规律

微课程的教学方式与现有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微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使得教与学更有机地结合起来。

1.融入课堂,补充课堂。

这里要强调的“融”———既不是要让微课程来代替教师的讲授,也不是简单的视频嵌入。要让微课程以最佳的方式融入到课堂中去,可以用“精、准、真、优”四个字来概括。

“精”是指微课程一般时间都在5到10分钟内,只有做到短小精悍才能更具生命力,“切入快、条理清、语言简、板书练、小结明”,这是微课程的最基本特征。

“准”包括什么地方用微课程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要抓得准,微课程对知识的梳理要准,对微课程的使用度要准。

“真”则是要注意微课程还原课堂的本真, 直击重点、难点。

“优”则包括优化课堂节奏、体现优质资源、教学效果更优。例如,在数学课上遇到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时,可以制作多个微课程供学生选择,每个学生可以个性化地学习自己不太了解的方法,达到更优化的教学效果。另外,有些教学资源在准备、操作过程比较繁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抓住关键方面省略一些非必要的过程,将重点凝练成一个微课程,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也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2.形成积件库,彰显个性。

微课程的重要特征是“小而精”,这就为教师或学生对其进行合理整合形成符合自己要求的积件库创造了条件。例如,教师可以将具有内在联系的一些问题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在对比与创作中获得更佳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将针对同一问题制作的不同微课程进行比较,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再如同学们可以把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概念性微课程整理在一起,形成一个知识树,这样更方便对相关知识进行对比、研究与再认识,提高对函数知识的整体认识。

3.植入移动平台,更加高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平台(手机、平板电脑等) 的大量普及使得随时随地的学习成为可能。而这些平台在操作上要求资源要“小而精”以便于在线发布,而微课程的特性正好符合这一趋势,当教师与学生利用这些移动平台进行教学时,教学的时空维度被大大扩展了,沟通的障碍也被最大程度地消除了,与移动平台的这种整合让微课程更具有生命力。

三、教师专业成长更迅猛

“切入快、条理清、语言简、板书练、小结明”这是微课程的最基本特征,这一特征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1.点燃了教师的创造热情。

微课程的实用性、高效性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微课程的制作、使用、再创作中来,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激发了教师的创造热情,当这样的创造热情在更加广泛地被点燃的时候,自然也就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2.在 研发 的 实践 中 实 现自 我完善 ,不断 成 长。

“切入快、条理清、语言简、板书练、小结明”的特点其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在各种情境下更好地做到这几点,对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操作能力、信息素养、表达能力、心理知识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微课程研发的实践必然对教师自己的成长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教师在自身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也能创作出更完善的微课程。并且在这种研究———实践———再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会更多地学习他人的创作亮点,激发出更多的思维火花,长久如此必然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 教师也就能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理解我们的教学。

3.将教师引导到教学研究中来。

在微课程的创作过程中,教师的时间观念、内容观念、结构观念、语言观念等都将受到新的挑战,而这些挑战必然将教师引导到教学研究中来。在创作过程中,教师成为教育生命成长的主体,而不是简单重复的被动体。在使用过程中,教师既可更加有效地驾驭课堂,也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差别化教学,因材施教,形成既统一又个性化的教学。

4.为教师创作、展示提供一个现实平台。

其实广大的一线教师并不缺乏创作的能力,有时更多的是缺少一个可以让他们创作、展示的平台。微课程创作正好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平台,同时微课程便于上线的特点也为教师的展示提供了更广泛的机会。而众多的师生参与更会形成一种百家争鸣的良好的学术氛围。

笔者对于微课程的创作与研究还处于比较浅显的状态,但已经对于它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教师成长的转变作用有了深刻的体会。对于微课程的明天,笔者还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1)在已有的微视频集的基础上,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再加工,开放相关权限让更多的教育相关人士、学生都能参与到微课程的制作中来,增加相关微课程的数量,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2)开放在线论坛,让更多的人士参与到讨论中来,以便集思广益;(3)让更多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参与到实践中来,互通有无,互勉共进。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实践、反思,再补充、再实践、再反思,相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在广大教育人士、学生的参与下,微课程能在中国的教育大地上结出硕果。

链接

微课程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微课程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等)一样,微课程也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微课程的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等)一样,微课程也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微课程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程既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程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摘要:微课程是当今教研比较热门的一个新生事物,2009年起源于美国,以其互动性和参与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而闻名。“微视频”以直观形象、动态逼真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而成为最主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之一。随着近年来微课程教学的推广,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微课程为教师提供了展示平台,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显著的提升,现有的教学方式得到有效的补充。不过,作为新生事物,微课程的教学方式也还在不断的探索、完善之中。

“课堂提问”在地理课程中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 提问 主动性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089-01

通过对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认识到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采用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新教材提出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不能只追求最终的教学成绩,而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和实施的方法。

我认为教学就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那么教师如何运用问题教学,巧妙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是优化教学的关键。设计科学得当的提问能为教学发挥以下作用。

首先,课堂提问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师过度的讲述,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效率较低。不时的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回答,会让他们觉得学习富有挑战性。比起被动的听老师灌输知识来说会有趣得多,记忆也会深刻得多。就如开车的人比乘车的人更能记住走过的路。我们不能让学生只是做被动的乘客,直接就知道了答案,应该使学生既用耳朵听,也要张嘴说,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其次,课堂提问能有效控制课堂节奏,调动课堂气氛。课堂提问能使学生保持高度注意力,思维活跃。而且老师通过提问还能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能及时调整授课方式和教学进度,保证学生学有所获。老师还可以根据课堂时间多少来设计问题的层次。时间充裕时,可以提出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给学生多思考、讨论,拓展他们的思维;时间紧张时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打牢他们的基础,使教学节奏稳步进行下去。

再次,课堂提问能使教学过程循序渐进,体现知识的逻辑性。合理的提问,得到的答案刚好是下一个知识点的开端。例如:在讲赤道地区的气候时,可以用以下的问题组来完成。赤道地区是高纬地区还是低纬地区?(低纬)气温高或低?(高)空气做什么样的垂直运动?(膨胀上升)空气来到高空气温升高还是降低?(降低)空气中水汽容易蒸发还是凝结?(凝结)最后得出赤道地区的气候特征是什么?(高温多雨)可见,这样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问题,比直接告诉学生赤道地区气候特征要生动的得多,也更容易被理解何接受。

要让课堂提问发挥得有效有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问要有时代性,趣味性。现在利用新教材学习的学生都是90后的“新新人类”。他们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异。面对这些思想新潮的学生,在课堂提问时,要将课本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赋予学科一定的生命力。比如:在上必修一绪论时,先向学生提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大家知道学习地理有什么用吗?”讨论后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两个实际例子来。有说可以了解各地气候的,有说可以保护环境的,还有的说可以帮助人们发财等等。最后老师可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讲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一门新的科学技术大部门,那就是地理科学”来总结。时至今日,地理科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已成为国土规划、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政府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可持续发展与中国21世纪议程》所强调的协调人口和资源及环境的关系,也离不开地理科学。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2)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来设计提问。这种提问的设计,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大量收集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可能接触到的社会、经济的各种信息,结合某节课教学目的的要求,设计出为课堂教学服务的问题。是借助学生已知的知识范畴来完成知识的迁移与运用。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3)内容适当转换后设计提问。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把教材上一些陈述性的知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转换成学生更易理解的问题。例如:讲“昼夜长短变化”这一内容时,如果只就着教材给学生分析,学生会觉得很抽象,很难理解。但如果能在开篇时提出“大家每天6:15起床时,天亮了吗?”“为什么大家起床时有时候天快亮了,而有时候却是漆黑一片呢?”让学生思考了这些问题后,再进一步讲解相关知识,学生更易接受,会觉得讲的就是自己生活中的事情,很熟悉,学习起来就会更主动。

灵活利用提问的方式来辅助教学,是一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方法,能有效的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又能很好的处理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时间不足”的问题。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在课后多花一点心思,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结合课堂内容,设计出科学的、合理的、有助于有效教学的提问来。教师还应注意自身的情感渗透,使提问在学生心灵中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促进提问目的的实现,从而获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实.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解读[EB/OL].http://www.rhyz.net.cn/Article/Clsaa3/Class46/Article-54.shtml,2004-11-02.

[2]劉培哲.可持续发展与中国21世纪议程[M].气象出版社,2001.

新课程教学中提示语的作用 篇12

一、揭示文本情感, 为理解文本搭建桥梁

新课程语文把学生的情感目标放到了很高的位置, 要求语文学习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文本中有许多小泡泡与文本所要达到的情感目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例如二年级上册《浅水洼里的小鱼》, 当小男孩不停地捡鱼扔鱼时, 在文字旁边有个小泡泡“看到小动物受伤了, 你在乎吗?你会怎么做呢?”本来学生学完了课文, 只是觉得这位小男孩很棒, 保护动物。但有了这个泡泡, 学生一下子联想到了自己, 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 仿佛自己也成了文中的小男孩。一个小小的泡泡简明扼要地点出了文本所要达到的情感目标。而且还让学生想想自己“会怎么做”, 进一步提出了要求。

当王宁选了自己做劳动委员后, 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我选我》) 许多学生在学到这里时还懵懵懂懂, 不知何事。于是, 下面的一个小泡泡出来了“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 教室里就响起了一片掌声?”大部分学生看到了就会再次阅读文本, 从而理解了文本的内涵。

二、拓展文本内容, 延伸学习范围

我们教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光让学生学会书本中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学习书本以外的东西, 指导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学习。而新课程更加强调各学科之间的综合学习。小泡泡们在这方面又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例如二上语文《北京》一文, 在课文结束后学生已经初步领略了北京的风光和名胜古迹, 但大部分学生对于北京还是陌生的。于是, 课文结尾部分出现了一个小泡泡“你知道北京有哪些新变化吗?”就是这样简短的12个字, 让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北京有哪些名胜古迹?”“北京以前是什么样子的?”“北京新建了什么建筑?”“我想把新北京的样子画一画”, “我们还可以来赞美赞美北京”……一时间课堂上热闹起来, 学生七嘴八舌, 议论纷纷。原本只有二三百字的文章, 现在看来似乎已经没有了尽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探知欲已经被这个不起眼的小泡泡勾引出来。很好的拓展了文本的学习内容, 延伸了学生学习的范围。学生的学习不再仅限于书本中, 而是从社会各方面各个学科上获取知识, 充实自己。

三、开拓学生想象思维

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的形式方式不同, 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而在这三种想象中, 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更为复杂、困难, 也是教师最终培养学生的目标。

例如《坐井观天》结尾处“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 会说些什么?”把原本已经学完的课文有了延伸, 还给了学生思考的内容和方向。为学生的想象铺了一个平台。学生在这里, 思维得以激活, 想象得以创造。学生很有兴趣地续编故事, 充分挖掘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

四、画龙点睛, 明确重点

“感悟”是我们接触新课程以来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听到的一个词。那么, 怎样来“感悟”所学的文章呢?这也是许多语文教师经常研究的一件事。新教材中的这些小泡泡又一次挺身而出, 为我们适时解决了一些难题,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三下语文《她是我的朋友》, 文章讲到小姑娘伤得很重, 如果不立刻抢救, 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输血迫在眉睫。小泡泡提示“联系上文, 我读懂了‘迫在眉睫’的意思”。这里着重点到了“迫在眉睫”一词, 就让学生在学习文本时着重看了这个词, 也着重看了这个段落。学生能如此有重点地、明确地阅读文本, 就可以轻松自如地理解文本所蕴涵的情感。

五、指导学习方法, 便于学生掌握

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者, 真正的路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完的。在新课程中, 有许多小泡泡都指出了学习的方法, 教会了学生学习。它像夜空中的一颗启明星, 又似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 照亮了孩子们前进的脚步。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的写字教学下一篇:中小学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