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实践

2024-10-23

理解实践(精选12篇)

理解实践 篇1

当下大量讲授、大量训练还是课堂的基本形态, 教师讲得很累, 学生学得很苦, 学生感受不到课堂的愉悦和幸福。这样的课堂让长期生存于此的师生情何以堪?由此我们开始真正追问:“我们为什么而存在?我们要走向哪里?”我们寄希望通过课堂的转型来改变教师的教学观、教材观、育人观, 从而改善师生课堂上的生存状态。我校从2011年10月份开始加入了课改的行列, 一场以“理解”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至此, 在英语、物理、化学、数学等多学科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理解性教学及其哲学内涵

在哲学上, “理解”的定义是“诠释学循环”, 即世间万物都存在的“循环”本质。以教学过程为例, 教师在进行某个知识教学时必须先帮助学生了解该知识的整体框架, 继而讲清框架下的细节变化, 而每一次诠释细节变化, 又必须回到整体之中……这种“从部分到整体, 再从整体到部分看细节”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心理学家尼克森认为:“理解是事实的联系, 把新获得信息与已知的东西结合起来, 把零星的知识织进有机的整体。”基于理解的这一内涵, 理解性教学强调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知建构的过程, 教师所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要促进学生的认知建构。理解性教学围绕着理解这一内涵, 建构了自己的教学框架。随着试验的开展, 我们越来越认为“教育是一项有关解释和理解的事业, 是一种具有生命性、历史性、语言性、境遇性、创生性的实践。”

二、理解性教学的价值取向

哲学家高清海先生在谈论如何认识人时说道:“首先不在于你把人看成什么, 而在于你怎样去看人。”其实对于教学也是如此, 不在于你将教学看成什么, 而在于你怎样看待教学, 这就关乎到教师教学思维的问题。传统教学思维基本都定势在“课前精心预设、课中细致讲解、课后反复操练”这一运行模式上, 注重教师讲授, 忽略学生主体感受, 忽视教师理解与学生理解之间客观存在的理解差异。然而, 如埃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所示, 学生依靠听讲留存知识的比率只有5%。而理解性教学, 就是要帮助教师在教学价值取向上从关注教师的讲授转向学生的理解的发生。

教学论角度看学生知识习得的方式, 其关键是“理解”, 没有理解, 学习就不会发生, 教学就不可能是高效的, 只有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认知建构、强调引导学生自己构建自己的认知地图, 引导学生按照认知地图提供的“认知线索”学习, 才能帮助他们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触类旁通。

深度认知加工水平和高参与度是高效教学的两大根本特点, 而实现这两个目标的根基是学生理解的发生, 理解性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在“深度学习策略”下进行“高品质学习”的过程, 以追求理解的发生为核心理念, 强调教师教学是教会学生的理解, 反对灌输式被动学习方式, 追求学生在教师的认知示范指导下的自主深度学习;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 注重利用元认策略、出声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勤动脑、善反思、会自我监控与调节自己思维过程能力。

三、以学生理解为核心的教学过程

“理解性教学”所指向的不是狭义的45分钟课堂教学, 而是一个课前、课中、课后的闭合循环系统。通过不断地以对话为核心进行研修、总结、体悟、反思和实践, 我们对“理解性课堂教学”的操作要点总结为三个环节九个要点, 具体为:

(一) 课前强调目标理解与过程设计

1.评估先于教学

以往, 教学都是为评估服务, 在改革中我们却重视评估为教学服务的理念。评估先于教学的目的在于对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 使得目标更清晰、合理和可测。针对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整合与取舍, “用教材”代替了传统的“教教材”。在这一环节我们提倡单元备课, 单元的目标是层次性的, 必须在单元的立场上才能找准总目标, 才能进行正确的目标分解, 这体现的也是理解的循环本质。理解从总目标到分目标之间的反复循环, 使得师生对目标理解透彻而深刻。并且, 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已经知道根据学生的何种表现评估学生的理解效果。

2.找准“先行组织者”

找准“先行组织者”对于理解的发生是极为关键的。专家与新手之间的距离就是专家能够靠着“先行组织者”搭桥引脉, 为学生的认知建构搭建桥梁。这要求教师在心理和身份上不再把自己当成一个具有学科专业知识的成年人和教师, 而是一个对新知识完全没有概念的十多岁的中学生, 以此为认知的起点, 一步步寻找和梳理符合这种年龄段的学生的认知过程的线索, 从而完成“认知地图”的建构。

3.建构认知地图

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 产生于头脑中的, 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 正如我们在游历某个新的地方后, 可以绘制出一幅地图, 展现出各个景点间的联系, 是一种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 既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 也包括方向、距离, 甚至时间关系的信息。如果在认知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了清晰的认知地图, 可以为学生的认知建构起到指南作用。我们使用图形组织者达到这一目的。图形组织者 (Graphic Organizer) 是用图表来组织、阐述和表达知识的可视化教学工具、教学策略。我们将这一工具称为理解单。本质上是利用了出声思考的原理将内隐的思维过程可视化。一份好的理解单, 它的落脚点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与前见 (旧知识) 之间建立关联、梳理、寻找出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认知线索, 指导学生建构认知地图, 设计好参与性任务为主的学生活动、始终关注情感先行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二) 课中基于情感和理解设计活动

1.强调感情先行, 情智相长

以往我们都重视智力开发, 忽视情感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 认为学生理所当然应该学习教师教授的知识, 忽视调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活动表面上看是智力活动, 其实在学习活动中情感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智力因素直接参与学习活动, 而情感因素给学习提供动力, 并对学习活动进行调节, 二者共同支配学生的学习活动。所以我们应该始终把教学看作是认知和感情两条主线共同作用的过程, 注重情智相长, 在师生情感的交融中把学习转化为学生的自我内在需求。我们采用音乐、游戏、激发认知冲突等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感情对学习的激励作用。

2.注重理解, 建构认知

在谈到对于探索中的儿童在发展内部“结构”或是“图式”时发生了什么这一问题, 皮亚杰将儿童与机器人进行了类比。机器人会建立起内在的程序来控制它的行为, 而且它会在内部的资料库中对所处的环境建构起“表征”。由此, 学习中的儿童也可以被视为在建构一种学科的心智地图、认知结构或内在表征 (虽然是在教师和其他人的帮助之下) 。而这些心智地图、认知结构或内在表征, 让学习者能够有效地提取学科的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和学习新的材料, 并将这些新材料与该学科中先前学到的知识相联结。因此, 关注理解的教学, 必然关注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认知结构不同于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存在于书本上的, 只有当知识结构进入了学习者的大脑并储存后才成为该学习者脑海中的认知结构。基于这样的认识, 理解性课堂也讲解, 但讲解的不是教师的思维结果, 不是传授式的, 而是利用出声思考等认知示范策略讲述教师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理解, 即将教师的思维过程巧妙设计成具有启发性和生成性的一环扣一环的问题链驱动课堂, 在教师追问和学生解链中注重帮助学生完成认知建构。

3.以目标设计任务, 以任务承载知识

参与性任务是把课堂教学目标融入到任务中去的一种任务, 学生通过参与完成这一任务, 学习目标就已经达成。那么为何要设计成参与性任务?维果茨基认为学习是在社会环境中产生的。而让·雷弗和伊特恩·温格则通过大量的实例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各种行业之中的学徒个体都是通过逐步地更加深入到某一实践共同体中而学习的, 即学习是对实践共同体的持续深入的参与。因而, 参与可以加深理解的深度。理解性教学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面, 以活动为载体, 以任务为驱动, 增加学生课堂参与、互动、言说的机会。

4.强调小组合作, 注重学生参与

通过课堂生生间的合作学习 (四人为一组) , 帮助学生不断强化和内化“元认知”和“出声思考”两种深度学习策略在学习中的应用。在小组的言说中, 学生的内隐思维获得显性化的机会, 这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之间的认知关联, 并且言说也是强化认知结构的有效途径。通过同伴间相互的言说, 优秀同学得到的是梳理与强化的机会以及获得能够指导同学的自信的机会,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感。弱生通过优生的讲解, 获得的是查漏补缺的机会。因此, 合作言说是一个使得优生更优, 弱生转优的高效策略。同时, 小组合作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 班级授课面对的是50多个学生, 学生结组后, 参与性任务的分配实际是在4个人当中分配。学生参与机会大幅度增加, 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让思维变得更严密的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激发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三) 课后强调跟踪与评价

1.问题跟踪、三方参与

教师对于课后学生的作业采取“问题跟踪”策略, 操作流程为:练习册和答题册实行两册分离———小组成员互批答题册———学生自己进行问题跟踪, 在错题旁写好归因分析, 并同时在练习册上做好错题标识, 对自己没有把握的再次寻求组内帮助, 共性问题由教师集体跟踪———放学后由家长帮助学生进行问题跟踪, 孩子向家长言说错题原因———学生将典型错题填入专门的学科成长档案表, 以备再次问题跟踪。

2.分层教学、个性评价

我们摒弃了以往一张试卷测试所有学生的做法, 而是进行“个性”测试, 学生之间相互为对方出问题跟踪卷, 问题跟踪卷的题目均来自于对方答题册上的标记过的错误题目。教师们通过一阶段实践发现, 这种个性跟踪卷很好地落实了“分层教学”的理念, 更为重要的是, 这种分层不是表面上的加一点或减一点, 而是源于学生自身的错题资源, 更具生命力。

四、倡导由点及面的改革推进方式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改进的核心。教师的理念和实践行为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不能通过简单说教就可以改变的。我们找的突破口就是持续改进教师的课堂实践。让部分教师先行实验, 通过实验的成功, 让广大教师看到实实在在的实验成果, 从而不断促使自己理念和行为的转变。我们在实践中采用了课例研究这种研究方式。通过课例研究这种实践学习方式, 将学校培育为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 教学变革的需求成为教师内生的动机, 在课例研究中, 教师持续进行能力建构, 对新知识不断创造。在教师没有统一思想、氛围不具备的情况下, 无论从设计上看多么完善的改革, 也不贸然大面积推行, 而是采用了先试点后推进的方式。

学校从2011年10月下旬开始, 首先从英语教研组进行“理解性教学”课堂转型, 三个备课组同时启动。12位研修教师在外来专家的引领下, 每两周开展一次主题为“为理解而教”的系列现场研修活动, 在专家的帮助下专门针对“理解性教学”制定了课堂评价标准, 指导教师进行科学、有效的听评课。2012年元月, 数学教研组的理解性教学课堂转型拉开序幕, 所有45周岁以下的数学教师参加每周五上午的“数学研修日”活动, 开展主题研修活动;2012年9月, 学校启动物理、化学组的课堂转型, 至今研修组成员已撰写心得120余篇, 论文20多篇, 并形成研修简报20余期。由此, “理解性课堂教学”“理解性班级文化建设”“理解性师生关系”“理解性课程”慢慢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内心, 融入他们的教育意识, 成为他们的教育习惯。

理解实践 篇2

建设美丽学校,是张家港市教育局在社会转型时期,建设多元化、特色化、高品质的学校教育,寻求学校改进之道的一种视角。

一、什么是“美丽学校”

美丽学校,是指学校的内在气质和外在的教育“表情”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审美感受,包括学校环境整洁、优雅的自然之美,师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和谐之美,教育故事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等等。从内涵上讲,美丽学校应该有三个层面的属性:

1.回归教育本真。美丽学校的核心是美丽教育,建构美丽教育应该有两个基本维度。一是敬畏教育规律。《大学》上讲“物格而后知至”,只有理解教育规律、敬畏教育规律,才能保证我们对教育现象的正确判断,对学校存在价值的正确理解。在这个维度上,美丽学校应该呈现一种科学之美。二是指向教育终极关怀。真正的教育不仅有着现实的关怀,还应有终极关怀。鲁洁教授讲:教育的原点是育人,教育的终极关怀应该是唤醒人们作为大写的“人”的灵魂,也就是对完满、完美、完善的追求,对智慧、理想、幸福的瞻望,对人性、生命、灵魂的思考。在这个维度上,美丽学校应该呈现一种理想之美。失去了理想的学校教育,必然在现实与未来中“失语”,就像钱理群先生讲的那样,“缺

少了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彼岸关怀,人都会成为一个个软体动物”。

2.回归师生自我。海德格尔讲“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所谓“诗意栖居”,就是人能找到自我归属的场所,只有生命个体有了归属之感,情感才能释放,思想才能自由创造。学校是师生的“诗意栖居”。美丽学校的落脚点是师生在校园生活中找到自我,找到归属。一方面,美丽学校是师生眼中的美丽。一处风景,即使精美绝伦,如果学生在这里找不到自我,也就不是学生眼中的美景,就失去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美丽学校更是师生的美丽,教师充满着教育创造的激情,体验着职业自觉的幸福;校园里呈现的是学生生动活泼的笑脸,洋溢着青春成长的快乐。

3.回归学校本体。迪格尔印第安人有句谚语:“一开始,上帝就给了每个民族一只杯子,从这杯子里,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以及生生不息的生活样态,每个学校也有自己的“学校密码”。美丽学校是一种学校个性之美,学校的个性是学校的文化气质。个性之美应表现三方面的特点。一是独特性,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惯习”,包括对规范制度的理解、个性的师生生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面孔”,因学校的历史、区位特点、主体特点的差异而表情不同。它是基于传统、表现优势并指向学校未来的追求。二是时代性。冯友兰先生在讲到历史研究的时候提出,要“照着讲”,也要“接着讲”。

所谓“接着讲”,就是要肩负时代使命,把握时代特点并不断去开拓。美丽学校一定是体现时代特点和对新生事物的敏感的学校。三是创造性。教育是不可复制的,学校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生活的开始,都是生命的全新展现,美丽学校应该呈现出开放包容的姿态并时刻葆有新鲜活力。

二、如何推动“美丽学校”建设

美丽学校的实质是教育美的呈现,是包括教师、学生、课程、课堂以及校园环境等学校各元素的美丽呈现,因此,美丽学校“再造”的主体和动力是学校自身。而教育行政力量或者是教育局长,作为教育政策的执行者和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决策者、教育活动的指导者以及教育目标实现的领导者,在推动学校再造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角色作用。省教育厅胡金波副厅长谈到在艺术教育中教育局长的责任时,提出了教育局长应成为善于“成人之美”之人。我认为,在推动“美丽学校”建设中,教育局长就是要“成人之美”。推动“美丽学校”建设,做到“成人之美”,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激活校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故事

激活校园,就是让孩子在校园的每一处角落、每一种关系中,找到自己的故事,要让校园环境、课堂和课程生动起来,成为孩子成长的美丽记忆。环境是校园的最直观的表情,建设美丽学校,要以建设美丽的校园环境为起点。要坚持三个基本维度。一是校园环境是和谐的生态系统,师生居于核心地位。美丽环境应该是与师生融为一体的,是学生自由生长的乐园、教师自由创造的田园。梭罗讲,“好学校是池塘”。环境是学生能发现、能体验的地方,是能伸展四肢自由运动、放飞思想自由翱翔的地方。学校的美是生动的美,与学生有距离的所谓“冰冷的美丽”不是美丽校园。二是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最形象的表达。优秀的学校文化是能够让学生产生神圣感与崇敬感的,这是产生热爱学校情怀的最深层次的源泉。美丽环境融入了学校优秀的文化元素,包括学校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时产生着的教育故事,能给学生的健康成长以信心和力量。三是校园环境是学校个性的彰显。学校个性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的特质,校园环境是这个特质的最清晰的记号。美丽环境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在校园里找到自己清晰的记忆。

2.培养气质:让每一位校长都能气质高雅地引领

陶行知先生讲: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校长是引领学校前进的那个人,校长的视野和品位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高度。建设美丽学校,必须让校长美丽起来,让校长具有独立优雅的气质。

一是要让校长懂得美。艺术是融真、善、美为一体的社会存在,无论是形式上的优美、思想上的深刻或是道德上的崇高,都能在艺术上呈现。让校长接触艺术、欣赏艺术,是获得美的气质的重要途径。校长要想理解教育之美,学会欣赏美的教育,并带领师生创造美的教育,就必须是具有美的修养的人。

二是要让校长有广阔的视野。视野决定了校长对教育的理解、对学校的定位以及对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判断。校长实现对学校的正确引领,必须具有广阔的视野。视野从哪里来?牛顿说过:“如果我比笛卡尔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的缘故。”书架的高度决定了视野。引导校长读书,是开拓校长视野的重要方法。有了视野,才知道如何去寻找美。

三是要让校长有思考的习惯。斯宾诺莎讲过:“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笛卡尔也说过:“我思故我在。”智慧的产生以及存在的价值都要靠思考来完成。养成思考的习惯,是校长实现引领的前提。我们鼓励校长组建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沙龙平台,以自由的方式交流学校管理经验和思考。作为教育局长,积极参加沙龙活动,促进校长们沉思。有了思考,才会有真正的创造美的行动。

3.管理自觉:把学校还给校长

建设美丽学校,必须由学校自身来完成。学校现代化建设阶段,主要表现是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需要政府和市长来推动;现代学校体系建构阶段,主要表现是学校现代教育制度等保障体系的建构,需要教育行政和教育局长来推动;而美丽学校的建设,是学校在优质教育的追求上寻求自身的改进之道、打造优秀学校品牌的重要选择,学校自身再造的愿望和校长的引领是主要的动力。因此,把学校还给校长,给学校校长“赋权”和“松绑”,把实践教育理念的权利交给校长,在评价管理制度上给校长松绑,促进学校管理的自觉,是建设美丽学校的重要保证。

基于“理解”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篇3

【关键词】 理解 理解的维度 探究式课前演讲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5-079-03

学习与理解紧密联系,理解体现着学习的内涵,学习结果反映了理解程度,促进学生理解是教学的本质特性。

关于理解的广义的概念认为凡是揭露事物本质的过程都叫理解。这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关于理解的狭义的概念认为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新事物,或把某个具体的事物纳入相应的概念和法则中去才称作理解。一般所说的知识的理解主要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它是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中心环节。理解包括六个维度:解释、释译、应用、洞察、移情和自我认识。“解释”是对指事物进行合理的、恰当的论证说明;“释译”通俗地讲就是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常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就是释译的一种表现;“应用”是指能将所学知识有效地应用于新环境的能力;“洞察” 指能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移情” 指能站在他人的立场解释世界;“自我认识”是指随自己理解局限的反思。

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不注重知识理解的教学,也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理解、思考所学的知识,而只重视知识的结果的现象,造成了学生学习知识只是停留在表面上,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在学生为理解而学,教师应该为理解而教的教学理念下,我们应该把学生实际情况,学科特点,教材教法相结合,用多元方法促进学生理解。

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促进理解

理解的基础是已有知识经验,理解的过程是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理解的结果是个体认知结构的丰富和发展,理解的实质是认识事物的联系及其本质。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始终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了解他们知道的,分析他们不知道的。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我们应该利用好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从这些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案例: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如果当时你是齐桓公想要称霸,你会从哪方面准备?

生1: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

生2:招揽人才。

生3:发展经济,打仗要很多钱。

生4:鼓励生育,战争需要大量人口。

生5:综合前面同学的所有条件。

师:齐桓公是不是也是这样做的呢?请阅读文字和观察书中齐桓公相关的图片、地图,齐桓公能够首先称霸原因与你们的争霸条件有哪些不同?

生:他还制定了“尊王攘夷”的政策。

师:请你们来说说制定“尊王攘夷”这一政策起到什么作用?

生:收买民心。

师:那齐桓公要“尊王”,为什么不取而代之。

生:实力不够。如果这样,其它诸侯国都会一起来打齐国。

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有了争霸的实力,还必须讲究争霸的政策和策略,你们觉得要制定成功的政策要考虑哪些问题?

生:要考虑当时的形式,假如当时少数民族不经常进攻,或者其它诸侯国自己能对付,“攘夷”这个口号就起不到作用。

师:如果说齐桓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那么他是怎样制定政策的?

生:因时制宜。

师:请同学来归纳下在当时要称霸要做好哪些准备?

生:发展经济,建立强大军队,招揽人才,制定因时制宜的外交政策。

在这一教学设计中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如果当时你是齐桓公想要称霸,你会从哪方面准备?”这一问题每位同学都能回答,学生的回答就是学生原有认知的体现,当然回答不一定很全面,再让学生阅读课文来与齐桓公比较,学生发现了“尊王攘夷”这一政策是大家没有考虑到的,再来分析这一政策的作用,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参与进来。这就是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发现了学生没掌握,学生也发现了自己没考虑到的,然后共同探讨,在已有知识经验上再认识,才能深入的理解。

由此可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来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那么如何来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呢?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诊断性测验、布置作业(如预学案)、课堂提问、深层会谈——诱导法、设置认知冲突法等。而深层会谈——诱导法和设置认知冲突法,它们对于探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特别是揭示学生头脑中的存在的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识是十分有效的。

二、创设情景促进理解

影响理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外,与教材的组织与呈现也有极大的关系。教材内容是以静态的,很多时候呈现了知识的结果,但教材内容不是素材的堆积,而必须经过方法化处理。这种“教学化”实质上是让教材“ 心理化”,即遵从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逻辑,使教材更具“可教学性”。

教师要帮助学生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就要引导学生与教材展开“对话”,创设情境能很好地组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为学习进行的情境创设,应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具体化的教学情境,将对现实生活经过抽象和提炼的教科书知识,通过情境的设计,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案例: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我在教学陈胜吴广起义时,对书本陈胜吴广起义图片的处理,产生了困难,常规的教学是自行阅读,说一说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但课堂效果较平淡。如何利用该图片?我后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结合课文,请围绕秦朝暴政,设计一段陈胜鼓动起义的演讲词。这一问题就有极大的开放性,马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先单独设计,然后分小组讨论,再派代表上前演讲,让下面的学生当作起义者的跟随者,让他们来评判谁具有说服力和鼓动性,再修改。下面是其中两位同学的发言。

学生1:兄弟们!现在有多少百姓遭受无尽迫害,有多少百姓被强拉从军战死沙场,有百姓人被强拉去修长城而被折磨致死。你们愿意就这样屈辱的活着?你们能忍受这暗无天日的吗?如今我们肯定不能按期到达了,已经死到临头。如果想要活下去,我们只有靠我们自己。兄弟们!我们反了吧!

学生2:如今国家虽然统一了,百姓们却没有过上安宁的日子,反而是沉重的赋税和苦不堪言的刑罚,这与商纣这样的暴君有何区别?不按期限到达就要杀头,这难道就是人们所说的为国捐躯吗?我们要起来反抗,反抗沉重的赋税,反抗滥杀无辜的刑罚,反抗秦皇的暴政。兄弟们,我们决不能屈服,我们反了!反了!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戍边农民因大雨无法按期到达目的地,按法律当死,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教师如果不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学生的认识就会停留在直接原因上。通过这一活动,从以上两位同学发言中可以看出,这两位同学基本围绕了暴政,有理有据,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构建了完整的知识链。

因此教师绝不能把教学看成是知识的传递,而应当视为对学生自己去理解、去发现、去学习的帮助,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部逻辑,只有学生认识并弄懂所要学习知识的内部逻辑,才能根据这种获得的知识进行深入学习。

基于理解的创设教学情境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 诱发性原则。创设教学情境时,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诱发他们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并积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

2. 与教学目标最大关联性原则。教学情境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切不可用大量花哨但与学习内容关联不大的情境,冲淡了主要内容的学习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3. 认知接近性原则。教学情境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他们的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深度要稍高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使学生需要经过努力思考,“同化”和“顺应”才能解决问题。

三、开展探究式课前演讲促进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间的认知差异,往往会生成质疑和争论等问题。对这些课堂生成的问题,它具有最大的优点就是真实性,是学生认真思考的体现,反应了学生的动态学情,教师要用睿智的方法处理,首先要能判断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然后对那些有价值的问题,有一些问题可以教师或者学生当堂解决,有些可以通过讨论解决,但也会有些问题是教师没有准备,教师和学生都不知道答案,甚至课堂也讨论不出结论的,有些问题是要花很多时间才能讲清楚的。

不同的问题所引起的学生的思维参与程度是不同的,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方面的作用也不相同。因此,在这些课堂没有解决的问题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选择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然后在这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中选择其中与学科相关的,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符合中学生能力的问题,让一位或者一些同学回去探究,在下节课进行针对该问题的课前演讲,笔者把它称为“探究式课前演讲”。

案例: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三课《资本主义扩张》“美国南北战争”教学片断:

阅读图7-19美国南北战争形式图

生:为什么要把里士满标出?

师:哪位同学能回答?

生:里士满是南方首都。

师:正确。

生:为什么又标出印第安人地区?

生:说明印第安人不参与南北战争。

生:印第安人趁这个机会搞独立,因为他们本来是这片大陆的主人。……

生:印第安人到底有没有参与南北战争?参加哪一方呢?

师:这个问题我们请一位同学下节课给我们作一个探究式演讲。

学生A课前探究式演讲:

学生A: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印第安人普遍支持南方。你们知道原因是什么吗?

生:印第安人地区靠近南方。

生:我觉得印第安人战争开始时应该是观望,战争初期,由于北方军队连连败退,印第安人就支持南方。

生:我觉得是被迫的,因为南方保留奴隶制,比较凶残。

学生A:有哪些同学支持刚才三位同学?……

生:印第安人支持南方,有没有参战?

学生A:下面公布我的探究。

由于北方属于工业地区,新兴的资产阶级发展迅猛,产生了大量的原料、土地和人员需求,这样一来无可避免的会因为领地范围、资源分布与印第安人发生冲突;而南方由于是农业经济占主体,经济结构发展较为缓慢,与印第安人的利益纠结点较少,双方在很长时间内基本可以相安无事。

印第安人与南方政府达成过协议,印第安人以帮助南方军作战为手段,换取南方政府保留大量的印第安人居留地、并获得美国公民权。

生:那印第安人地区是什么意思?

学生A:在西进运动中,大批印第安人被屠杀,印第安人地区是指被赶到美国偏僻西部的印第安人保留地。

由于学生讲的內容都是他们心理上的“兴奋点”, 是他们上节课关心的争论点、疑问点、兴趣点,因此,能吸引大多数同学的注意力。同时,不是简单地由演讲的同学公布答案,探究式课前演讲的学生是作为一位“小老师”的角色,让其他学生先对确定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其他同学参与提问、质疑、讨论,探究式课前演讲的学生进行提问、解答和小结,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大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根据学习金字塔效率图:1.“听讲”,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2.通过“阅读”方式学习,保留10%。3.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保留20%。4. “示范”,保留30%。5. “小组讨论”,保留50%的内容。6.“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7.“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记住90%的内容。这些参与探究式课前演讲的学生,对知识的留存是最高的,通过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论证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训练过程,是主动学习的体现。

探究式课前演讲实质是基于问题的研究,问题是通往理解的重要途径。针对课堂生成的问题进行探究的核心就是鼓励思考,这种探究式课前演讲形式使同学们养成了上课善于思考、反思、质疑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使同学们通过探究式课前演讲活动锻炼了材料的收集处理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逻辑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知识的理解有了更深更广的扩展。

由于学生存在各方面的差异,为了让所有的学生参与探究式课前演讲,教师通过以点带面的循序渐进的方法:先培养部分优秀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探究性课前演讲,带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尝试,发挥优秀学生的“小老师”作用,辅导发展中学生;探究活动的安排要由简单到复杂;针对不同层次的评价对象,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方法,评价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发现差距,找准目标、明确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化发展。

学生理解能力是动态发展的,学生的理解水平也是高低不同,因此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期望每一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是同步的提高;我期望一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苏军.“教”教材与用教材“教”[J].上海教育.2003(7B):50.

[2] 肖龙海.《学与教的新策略》.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8.

[3] 赵蒙成.《学习情境的本质与创设策略》.《课程·教材·教法》2005(11).

[4] 和学新,张健.试论理解的教学价值.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9.

[5] 靳玉乐.理解教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124.

关于“生活数学”的理解与实践 篇4

一、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去体验、去领悟、去理解,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习减法时,很多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已学会简单的减法计算了,那么是不是就不用教了?当然不是,虽然会计算了,但是并未真正懂得减法的意义。为了让一年级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我创设了“摘果子”情境:先出示一棵非常漂亮的苹果树图片,树上结了5个红红的苹果,接着问:秋天到了,果子成熟了,你们愿意来摘果子吗?于是就有学生非常高兴地提着小竹篮,上来摘果子,边摘边说,有5个苹果,摘了1个,还有4个,列出算式:5- 1=4。再请其他学生来摘果子,学生们依次列出5- 2=3,5- 3=2,5- 4=1,5- 5=0。这样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学生在活动中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减法的含义润物无声地渗透在学生快乐自然的活动过程中。

二、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设计多样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思维得到发展和提高。例如,在认识10以内数时,为了让学生会倒着数10以内的数,笔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了一个发射火箭的游戏。问:同学们见过发射火箭吗?跟同伴说说是怎么发射的。(因为个别学生在电视中看过发射火箭的过程,就让他跟同学们讲讲。)接着,又说:同学们想发射火箭吗?好,我们一起来玩发射火箭的游戏吧!学生们异常高兴,每个人都拿起铅笔当火箭,橡皮当发射台,在老师一声“开始”下,全班同学一齐数:“10、9、8、…、3、2、1”。几十只小手将铅笔举向空中,“Yeah!”同学们对这类游戏乐此不疲。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数的顺序和倒序,还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人交流

一年级刚入学的儿童,不懂得与人交流合作。如果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学习,你会发现,他们虽然面对面坐着,可是各人说自己的话,根本不看对方的眼睛,操作时也是各人做自己的,不会去交流。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既要有具体细致的要求,也要给学生创造交流合作的空间,激发他们合作交流的愿望,保证小组学习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例如,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是一节动手操作课,在剪、拼、摆、折等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过程如下:(1)师:今天我们进行小组学习比赛,看看哪个组表现最好。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小组长,小组长要管理好自己的小组。(利用孩子喜欢竞争的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学生推荐小组长,容易形成小组凝聚力。小组长在管理别人的同时,自身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力争成为别人的榜样。)(2)活动一:折一折,剪一剪。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分别折一折,怎么折?折完后再剪一剪,完成快的同学可以帮助小组同学。(协作完成)活动二:用上面剪出的图形拼一拼,可拼出书上的图形,也可以拼自己喜欢的图形,看谁拼得最漂亮。(基本是独立完成,展示学生的个性。)(3)评价交流: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们比一比,看谁剪得好?看谁拼得好?(在剪、拼、折的过程中,学生自觉交流,评价别人。)这节课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活动有序,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了与人交流,学会了相互协作,学会了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并培养了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在充分的探索中展示个性

儿童天生就是创造者,而数学学习过程是充满观察、模拟、推理、判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教师要改变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要让学生的想象、经历、情感、行为等都参与到学习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眼光观察事物并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探究问题,形成独特的个人见解。例如,在教学28+4=?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有的学生摆小棒,有的学生互相交流,最后学生争相汇报自己的想法:

生1:摆小棒的方法。

生2:数数的方法:28、29、30、31、32。

生 3:28+2=30、30+2=32

生 4:8+4=12、20+12=32

生5:列竖式的方法。

方法之多,思维之活跃,让老师欣喜不已。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比老师单纯地讲解计算方法更具有挑战性。学生在积极思考、推理、独立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享受乐趣,增长自信,获得了充实积极的精神生活。

生活数学的两层含义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它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结合,是学习知识与开发潜能的结合,最终促进了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摘要:生活数学是一种教学思想,是将数学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中、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办法。生活数学的有效实施,既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又让学生体验一种积极、充实、健康的精神生活。

ACCA:考试要理解也要实践 篇5

acca上周举行的毕业典礼上,沃尔玛(中国)有限公司的财务经理徐英姿女士和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深圳分所的高级审计师陈志明先生作为毕业生代表,分别致辞,谈论了他们对于acca的感受。

徐英姿提到,当她看到最后一次考试的成绩单时,她所欣慰的是终于告别了考试的压力。她认为自己很幸运地找到了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这一年半的时间中通过了8门考试(免考6门)。这个方法是:理解和在理解的基础上实践,通过实践和知识的比较、揣摩、运用,加深对理论的印象。徐英姿说:“对于我们来说,今后面临的挑战将会是如何运用acca这个资格,以及如何实践所学到的东西。acca整套课程综合性强,贯穿了财务、审计、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法律、税务、管理、营运等相关领域,并且很好地进行了相互索引和融会。它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在学习中,我经常被一些新的思路所鼓舞和触动。我更加相信,财务这个职业的前景十分广阔。财务人员在企业中的角色,不应只停留在记帐,记录旧的发生过的经济业务,而应更有前瞻性,更开放地看待自己的领域,更具有商业的头脑和眼光。”

与徐英姿不同的是,陈志明认为自己的考试,是一场游击战争。他说:“大家都知道,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非常忙,任务下来了,要加班就得加班,要出差就得出差。我的复习备考,没可能用大块的时间,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争,相当艰苦。最后一次考试,我一口气报了四门,做了背水一战的打算,考到3.6科目《高级公司报告》的第一名,实在是很令我惊喜。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这门课考得好,也算是实践经验在考试中的良性反映吧。所以我认为,acca的考试,是非常注重实践的,而不是纸上谈兵。作为财会专业人士,不可一心埋头数豆子,也要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宏观思考能力。acca的课程,除了财会专业课,还包括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战略研究等课程,为学员们拓宽了视野,更接近于mba课程。”

理解实践 篇6

一、问题情景应具有趣味性

综合与实践活动不能是其它学习领域的简单重复, 问题情景必须较为开阔,起点低,能够为所有学生理解,又贴近生活,生动有趣,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目前这一领域技能难度较高的问题较多,体验性与欣赏性的较少。比如,555555555□999999999中间填几能被7整除这一问题,就太难了。再如,调查小区内每户人家的用水量,难免有些居民不予配合,而调查所得数据背后的社会问题,也并非每个小学生所能理解的。为此,我们撤掉了类似这样的课题,改换成如“跳绳与心跳”这样的题目。在学完简单统计知识,我们进行了“跳绳与心跳”实践活动。在教室中,先让学生数一数自己一分钟的脉搏次数,然后带领学生到校园中跳绳。跳完后,组织学生统计自己1分钟跳绳次数和跳绳后脉搏跳动次数。此项实践学生经历了统计、计算、比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思维也很活跃。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的去探索、研究,努力寻找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换句话说,学生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这样的实践活动更加有效。再如:我们创设“一天里如何当家”的情境:“小明的爸爸,妈妈今天有事不在家,小明主动提出要当家,怎样当好一天的家呢?应该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这样的情境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一天里买哪些菜?怎样搭配?怎样买菜更经济合算?”等等。其实像这样贴近生活的情境还有“压岁钱怎样花”,“铺墙纸的问题”、“如何制定秋游计划”等。通过对这些事物中数学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问题解决过程中应有活动性和可操作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要“动”起来。不止动脑,还要动手,包括制定和组织实施活动计划、收集信息、查找资料、开展调查访问、计算统计数据,运用分析、比较、研究等科研方法,发展包括人际交往、合作研究、动手实践等诸多能力。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时,不仅可以把平时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锻炼了能力,提高了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本领。但是,小学生毕竟年龄还小,知识、能力、认识水平不能与成年人相比,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课题时,应注重学生的身心特点,既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又有一定的难度,让他们翘翘脚能够得着。例如,我根据随学的《统计》知识,结合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设计了主题为《我是小小调查员》的综合实践活动。第一次,作为作业布置,没有做具体的指导捉拿是要求学生去调查读书活动,然后制成统计图。一个星期后去检查,结果只有三人去做了。这是为什么?这就是缺乏活动的可操作性。问其原因是,不知道调查从何入手,也不知道要调查些什么。根据这种情况,我立即做出了如下可操作性的指导。如,调查项目:1.调查各班图书角有图书多少本?其中故事书有多少本?2.各班同学在本次读书活动中,每人共读了多少本? 每班人平均读了多少本?3.调查二年级和五年级学生“我最喜欢读的书”的情况(童话、科幻、故事、作文)。如在制图时,要求学生只选择其中的二项进行统计。正因为学生有了这些可操作性的指导,很快在三天内就出来了很好的作品。

再如:一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之后,设计了“拼出美丽的图画”操作性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利用七巧板等学具,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当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这样既易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六年级学生学完“利息”这一教学内容后,可以开展“红领巾小银行”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正确填写存款单、了解当前存款利率,进行利息计算,并帮助家人理财。学生在活动中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充分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设计应体现数学学科特点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不是泛化的综合活动,应突出数学学科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即便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也必须呈现数学的本质。比如:1000000颗黄豆有多重?每个居民向灾区捐款500元,多少居民能捐满到一百万?13亿人中有多少个一百万?事实上,这些问题的现实背景在这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百万这个数的数学意义。因此,我们在选择或设计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题时,既注意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增加趣味性,又注重它的数学特性和科学性。再如:教学认识人民币后,我们开展了“小小超市”的实践活动。课前让学生自备各种商品,有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把教室模拟成“小小超市”,学生们推选出“柜台经理”、“收银员”、“售货员”的人员,其余的学生做“顾客”。学生们拿出准备好的纸币去争先购买,个个都显得很有经济头脑,很有经济意识。在此实践活动中,学生既加深了人民币的认识,也巩固了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更可贵的是加强了综合能力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金融、商业、科技等行业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理解教育做积极的实践者 篇7

●教育就是要满足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着眼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成长。

●我构建“思维的课堂”,努力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注重教学实效,幽默地教生活中的地理。

作为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选择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注重学习,讲求与时俱进;不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砥砺教学功底,追求教育实效;身体力行,教学生做人的道理;自觉地进行教学反思,潜心于教育研究。

一、注重培训学习,讲求与时俱进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学习,讲求与时俱进。我努力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学习状态下工作、工作状态下学习的环境中。回想刚工作不久,我积极参加了上海市青年地理骨干教师培训、上海师范大学德育管理研究生课程班、上海市中学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等;2000~2001年,我被推荐参加首批中学骨干教师(地理)国家级培训;2004~2006年参加中国科协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验学校首轮教师培训;2005年,成为上海市普教系统首批“双名”培养对象;2010年考取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2011年参加上海市教委首批“上海-加州”影子教师项目培训并赴美国洛杉矶学习。梳理这些年来我参与过的培训、课程、项目,并不是为了说明我培训经历的丰富,而是为了说明,学习对于我的重要性,对于我个人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学习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使我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一名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二、夯实教学功底,追求教学实效

教育就是要满足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着眼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成长。秉持“施教之功,贵在诱导,妙在转化,重在开窍”的教学理念,我构建“思维的课堂”,努力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注重教学实效,幽默地教生活中的地理。“思维的课堂”,重视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背景性素材,在讨论、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地理学科的本质内涵。我十分关注常态课的质效,基于知识点不拘泥于课本,无论是对“现代科技能否阻滞地球日益暖化”的追问,还是“局部范围内闭合等高线的判别并作地形剖面图”的探究等,都能体现我“在授课中关注对知识、技能的应变处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教学风格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努力将实验和活动引入地理教学。早在1998年,我就组织并参与了中学地理环保综合实践野外基地的筹建,探索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适当加大地理实验和实践活动的比例,如让学生采集、制作岩石标本,讨论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参与黄浦江全流域综合考察、城市商业网点调查,策划和组织专题地理研究等,引导学生直接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我将一切可用于学习环境和地理知识的资源都纳入课程体系,先后开设过“环境与发展”“中国旅游地理”“环保-生存之道”等拓展型课程,坚持在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以心智启发心智,以平台拓展平台,以兴趣激发兴趣,鼓励学生进行地理和环境探究活动。

三、注重身体力行,教学生做人的道理

在日常地理教学和创新活动指导中,我不忘渗透德育,引导学生选择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课堂上,言传身教感染学生读书做人;凡有我指导的学生获奖,我就嘱咐他们以平常心看待成绩;学生引证他人研究成果时,我就提醒他们“凡引文必有出处”,尊重知识产权;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我建议他们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付出与给予中收获助人之乐。

我乐于为学生答疑解惑,积极参与公益辅导,希望自己对学生的热情和对地理学科的钟爱,能够转化为对学生学习地理的激励,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2014年1月31日是农历马年初一,我照例收到了许多新春问候,其中有一位多年前毕业的学生的家长短信说:“昨晚儿子提到您时,深情落泪,说在他人生最灰暗低谷的日子里,您是唯一给予他鼓励、勇气、希望并鼎力相助的人。没有您的鼓励,他不会有勇气考入诺丁汉大学再读四年书。”对此,我深感欣慰与愉悦,这就是为师的成就和幸福。

四、自觉教学反思,潜心教育研究

我注重教学反思和专业发展,潜心教育研究,力争使自己成为研究型和学者型教师。我坚持用“研究真问题,使用真方法,阐释真观点,显示真成果”的求真务实精神开展教育科研。如2000年以来,我主要参与或主持课题超过15项,这些课题的视角基本集中在五个“关注”上:关注地理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关注地理知识的基础性和过程性的再现;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化;关注学生对学习地理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和学校的创新实践及与大学文化的有效衔接。由于研究角度切中了地理教改和基础教育的核心,且研究具一定新意和深度,故取得了良好成效。

对语文创意教学的理解和实践 篇8

语文创意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会教、活教、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会学、活学、创造性的学”。语文创意教学源于古代先贤“寓教于乐”的思想,结合了发现学习、创造教育、生活教育等教育理论和情境教育、主体教育、活动教学等教学思想,是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大语文的教学观念也给语文创意教学提供了丰厚的沃土。

二、语文创意教学的原 则—创意应注重什么

(1)注重教师有创意的教的原则。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驾驭者和参与者,闻道在先,术业专攻,无限的教学创意正是我们教学智慧的体现。我曾经借鉴中央电视台《咏乐汇》节目的创意,设计了一堂《走近李白的诗酒人生》的公开课。这堂课中,我化身为诗人李白,与由学生担当的主持人开展人生对话,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堂课没有师生的界限,诗歌的玩味和人生的问答,激发了学生研究作家作品的浓厚兴趣。在大语文的世界里,每个教师都是语文教学的创意者、实践者、享受者,教学即创新,我的课正是在契合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2)注重学生有创意的学的原则。卿平海老师说,大语文视野里的创意教学,重视激活学生思维,使其在创造中学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在交际中学语文,在研究中学语文。在大语文世界的里,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我教过一个音乐班的唐诗宋词选读课,我让学生先跟录音学唱诗词,然后各小组选择诗词改编成歌曲,小组试唱到最佳效果后在全班展示并教唱。这一创意让学生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致,当枯燥的诗词变成了美妙的歌曲,而精彩的改编又深化了对诗歌的理解,就可以达到文艺双修的效果。

(3)注重有创意编制和使用教学材料的原则。教学材料主要有课本、读本、习题、印发的学案和学习资料等,怎样把这多种教学资料结合起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在于教师的教学创意了。至于学案的编制和使用,那些注重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引导小组高效合作的学案,就是贯穿创新教学意识的学案。

三、语文创意教学的方 法—创意的方法从哪里来

(1)语文创意教学来自一个好的教学角度。名著教学可以从人物、情节、环境、语言等多角度切入,教师要做到由浅入深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视角。我给文科学生讲红楼人物之林黛玉,就是从红楼诗歌的角度切入的,从课题——“冷月葬花魂”,到对林黛玉代表作《葬花词》《秋窗风雨夕》《题帕三绝》等诗歌的探讨,再到师生为林黛玉作诗并交流,学生在诗歌中认识了黛玉的诗魂,又通过黛玉学习了古典诗歌,提升了创作能力。

(2)语文创意教学来自一个好的教学专题。专题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以拓展性和综合性给学生以知识和能力的极大提升,选择和设计一个好的专题就能开启一个好的创意。我曾设计了“从雨霖铃走进古代送别诗”的专题课,我和学生一起收集并交流了以《雨霖铃》为主的众多离别诗,总结了长亭、古道、折柳、饮酒等常见送别意象,分析了现代人“轻离别”和古人“重离别”的心态,最后在一句“愿天下有情人永不分别”中结课。通过这样的专题课,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鉴赏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语文创意教学来自一种好的教学方式。现代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多样化大大丰富了语文教学中的创意。我在教古代诗文的时候,很注重诗文之美与书法之美的结合,组织学生以所学诗文为内容进行书法比赛,选出优秀作品贴在墙壁上或利用投影进行展览。学生用各种字体、格式创作的钢笔小楷、诗文条幅和精致扇面竞相生辉,不仅提高了书法水平,而且对诗文有了更深刻的感悟,陶冶了高雅的意趣。

当然,语文创意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首要的是吃透教材,从多种教学方案中选择最具创意的方案,才能真正做到创意无极限。

摘要:什么是语文创意教学,怎样做到语文创意教学,怎样做好语文创意教学呢?显然很多教师对这些问题还是很陌生的。针对这一现状,笔者结合专家的理论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什么是语文创意教学、语文创意教学的原则、语文创意教学的方法等方面论述了自己对语文创意教学的理解,试图凸显语文创意教学的意义,促进大语文教学的繁荣。

对算法多样化的理解和实践 篇9

一、算法多样化———不是追求多, 而是应尊重学生的想法

下面举一段课堂实录: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

师:12-8得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呢?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生1:摆小棒.

生2:数数的方法, 9, 10, 11, 12, …

生3:10-8=2, 2+2=4.

生4:8-2=6, 10-6=4.

……

同学们想出了很多种方法, 思维活跃, 效果非常好.可是就是没有一名学生想出“因为8+4=12, 所以12-8=4.”这种老师认为最简便的方法.老师就有点着急了, 反复地提示, 最后非常勉强的得出了这种方法.

其实细想, 这种想加法做减法的方法, 实际上是一种逆向思维, 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而且这时学生的脑子里, 被自己独立思考的方法所占据, 正在激动得意呢, 一下子将学生的思维拉到这里, 学生一时难以理解, 效果也不好.另外, 学生刚刚学习完20以内进位加法, 有些学生还不是很熟练, 用这种方法计算也是有困难的.所以可以放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 让学生逐渐去领悟.

针对这个课例, 我认为关键是老师的观念问题.他在备课时一定是想到了学生会想到的各种方法, 当在课堂上学生没有想到而老师又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就一定要讲出来.算法多样化并不是要求学生想出的方法多, 关键是学生有没有独立思考、有没有创新的火花、有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 而老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方法.

二、算法多样化———不是没有最优化, 而是主动权在学生

在教学中, 许多老师存在一个非常困惑的问题, 也是与原来的教学冲突最大的问题, 就是在多种方法出现后, 要不要告诉学生最简便的一种, 也就是最优化的问题.

这里最典型的课例就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十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们常常对要不要强调“凑十法”等问题举棋不定.新课程注重让学生自己选择计算方法, 并不强求方法的统一, 但学生的方法往往不是最简便、快捷的, 有时导致速度很慢.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可不可以向学生暗示运用“凑十法”的好处呢?

我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 没有给学生一种明确的最优化方法, 而是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自己认为最容易的方法计算.刚开始, 有些学生由于找不到比较好的计算方法, 计算速度又慢, 正确率不高, 心里真是着急.但我还是坚持没有硬教给学生“凑十法”, 也没有给予暗示, 只是在他们思考的方法的基础上, 给予一些引导.这样学生在这个摸索的过程中, 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也许走了弯路, 也许出现了很多错误, 但这也是非常宝贵的学习体验.他们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发挥, 一段时间以后, 就会发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突飞猛进.例如,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 我发现一位原来很一般的学生, 计算能力提高非常快, 就想考考他, 问8+5怎样算?他答:想5+8, 因为5+5=10, 10+3=13.又问:那5+9呢?他答:想9+5, 因为10+5=15, 15-1=14.我真是非常高兴, 他的计算方法非常灵活, 已经能够灵活选择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你能说这两道题的计算方法不是最优化的吗?绝对是最优化的.这种最优化的方法, 是学生自己摸索出来的, 是在学习过程中, 自己体验出来的, 是带有学生个性的方法, 这就是算法多样化思想带来的教学效果.

试想, 如果一开始就教给所有学生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也许刚开始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会高, 但是能出现这样有个性、丰富的、多样的计算方法吗?学生的思维被牢牢限制, 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体现?学生的智力怎样得以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得到提高?所以最适合学生的方法就是最优化的方法, 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发展适合自己的算法.

三、算法多样化———不是不要评价目标, 而是要给学生达到目标的时间

由于算法多样化使学生计算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学生计算方法杂, 刚开始时部分学生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不高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新教材的编排体系不同, 它摒弃了原来“小碎步”的教学法, 而是运用系统论教学思想来编排的.这种编排方法着重学生后续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的兴趣, 但是没有过去教得“扎实”.于是就有一种错误倾向, 认为既然提倡算法多样化, 发展学生的个性, 那么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无须要求达标, 学生能达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段目标是本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 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这就意味着, 有些学生可能要到本学段结束的时候, 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才能达到每分钟算8~10题.教师应正视这个事实,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地评价, 不能急于求成, 不能以统一的标准衡量每一名学生.

对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达标要求, 我曾对自己班学生做过试验, 在一年级上学期结束时, 只有70%的人达到, 在下学期结束时, 已经有93%达到要求, 那么我相信不用等到这个学段结束时一定是100%的人能达到目标了.

对地理教师教学行为的理解与实践 篇10

一、教学行为的形成

什么是教学行为?教学行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自己的教学思想、人格特征、教学技能与能力、教学实践知识与实践智慧,对具体教学情境与问题的诸多因素所采取的教学操作方式的总和”。

教师个人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思维是形成教师教学行为的基础。教学行为总是受教师个体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理解的制约。教师个人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思维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是来自于教育研究者的理论成果,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研究的遗产。二是来自于自我对教学的理解,长期的教学经验的结晶。二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个人的教学思想与思维。当然,对于教师本人来说,这种教学思想或思维可能是不自觉的,但却是真实存在的。可以说,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与教师的人格特征相融合的。在教学与生活实践中,每个教师都形成了具有自我特点的人格特征、教育与教学风格,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着教师教学行为的个性特征。

当然,教师掌握的教学技能、教学技术也是影响教学行为的一个方面。但是,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实践知识与智慧更为直接地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此外,教学行为表现为操作性的方式,通常是通过教师的口头与书面语言、肢体动作、情感表达等活动显现出来的。学生可以看得到,听得到,感受得到。

二、教学行为的结构

教学行为是由内在的教学能力、教学技能和教师的实践智慧转化而来的活动状态。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是教师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而教师的实践智慧则是经验性的、情境性的。由此转化而来的教学活动,表现为三种性质的教学行为。

1. 过程性教学行为。

主要来自于教学能力与技能,它由一套相互连贯的教学行为所组成,如备课、编写教案、授课、板书、布置作业等。

2. 生成性教学行为。

主要来源于教学的实践经验与智慧,大多表现为教学的机智性行为。加拿大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说得好:“机智的行动无法事先计划———它总是在具体的、出人意料的、无法预见的情境中自然迸发出来……虽然机智无法计划,但你还是可以为其做些准备的———你可以作好思想和心灵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是那些不稳定的、连续的、变化不定的时刻需要某种无法计划的机智的行动。这些不稳定的时刻并不是教学中的偶然事件,它们从本质上是教学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3. 策略性教学行为。

它居于过程性教学行为与机智性教学行为之间。既要受教学的一般规律影响,又是教师长期教学实践所形成的教学智慧的体现。

三、教学行为的实践与反思

对教学行为的作用与结构的研究,只停留在认识的层面是不够的。对于教师来说,最根本的是发展自身有效的教学行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教学实践是反思性实践。教师的工作不可能是精确的、规范的,教师将会遇到许多没有明确解决方案的情况,很难有解决问题的标准。所以,在实践中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行为的反思?

我曾经听过初二地理《中国的主要山脉》一课,老师做了精美的课件———美丽的图片、繁多的资料、缤纷的文字、精彩的动画,同学们是看得津津有味,不需旅游,各路名山尽收眼底。效果是比一根粉笔、一个地图册要好,但现代媒体仅仅限于展示一下风光片吗?

显然,这位老师应用多媒体上课不仅忽略了知识与技能目标,而且走入了媒体应用的误区,把上课当成了放电影,尽管应用了多媒体技术,但观念还是传统的。这种利用大屏幕式的满堂灌与利用教学挂图满堂灌没有任何区别,如果说有区别,也仅仅是灌输所采用的媒体不同罢了。

要把多媒体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而且要深刻了解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质和目标,掌握每节课内容的特点、结构,研究好教法、学法,即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来指导和安排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可见,没有实践中的反思,没有反思性的实践,就没有教学行为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是反思性观点的实践者,主张“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的桥梁就是“反思”。教学是反思性实践活动,就决定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发展离不开对自我教学经验的反思。因此,教师要经常提醒自己注意以下几点。

1. 要保持一种积极探究的心态。

美国学者Stephen D Brookfid说:“如果不进行批判反思,生活在当今就是生活在过去的牢笼里。不反思就会认为做事的方式总是划分为正确的方式和错误的方式,而对与错是由专家给我们规定好了的。我们从别人那里明白做事的意义,获取行动的议程,于是教学就成为实现别人思想的一种行为。”如今,反思使我们乐观,让我们解放,教师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已经告别了服从于外部“权威”、听从别人指导自己教学的时代。

2. 要结合教学的具体情境进行反思。

反思为教师开辟了一条专业发展的新路子。教师的教学经验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教育资源。教师的经验就是教学的宝库,开启的钥匙就是反思。“真正的理论和观念是从一个人自身的经验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反思是连接教师自身经验与教学行为的桥梁”。

3. 要围绕教学行为问题进行反思。

教学中有问题是人们无法回避的。好的教师不是遇不到问题,而是能把问题解决得好,解决得快,解决得恰当。解决问题是教师学习与成长的必经之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态度。把问题作为发展的契机,作为学习的资源,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会回避问题,甚至会主动地寻找问题。

4. 反思的结果应该渗透于教学活动。

指导教师发展的思想应是知行统一的发展观。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它是一个循环往复的“问题—反思—制订行动策略—行动实施—评价反馈—反思”的过程。

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理解和实践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理解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27-02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创设情境是造就高效课堂的基础

任何学科的教学,要想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都离不开精心备课和好的课堂环境,教师要上好一节课,课前对教学目标必须有充分的预设、对教学重难点有准确的把握,对教材要驾轻就熟,对教学过程要了然于心,同时还要做到“两个吃透”,即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紧紧围绕课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对于内容比较抽象、枯燥的数学课来说,精心备课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显得尤为重要。情境的创设能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因此,情境创设是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基础。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教师要对所教的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爱好,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学生自然就会喜欢上数学课。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其三,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共同探究知识,共同解决问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这样的课堂必然高效。

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确立学习主题,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及学习的愿望。皮亚杰说过:“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教学要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小学课堂教学要尽可能生活化、趣味化,充分满足学生“好动、娱乐”的需要。

四、创设探究情景,增强教学实践环节

好的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增强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教师们认为:数学的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動的过程,应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实践活动中去。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商店观察购物情况,然后回到教室内进行角色扮演,开办“小商店”,让学生在实际购物活动中学习四则计算知识;当学生学习度量知识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度量的器具,让学生亲自测量并计算书本的重量、教室的面积、全班学生平均身高等。学生通过主动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动机。因此,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努力创设一个鼓励儿童去探索的环境,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实物和设备,认真观察学生的数学活动,倾听学生的交流语言。

五、收集学生遇到的问题,先学后教

收集并及时地解决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创设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关键。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遇到的问题,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时教师应及时收集这些信息,整体把握学生的自学水平并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课前要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备课,做好多手准备,增强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课后就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通过自学所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效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因此,及时的复习是高效课堂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安排一些练习题,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地巩固,避免出现学过就忘的现象的发生,这样才能使新知识被学生接受并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俊.构建高效小学数学学习课堂[J].教师,2011

[2]王洪梅.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

[3]吴小玲.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当代教研论丛,2015

[4]蒋正亭.新教育时代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探讨[J].才智,2014

高师化学理解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12

分析化学是发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有关物质在相对时空内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通过分析化学教学, 培养师范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提高师范生质疑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 如同大多数的高师教学现状, 由于课程学时数减少、教学内容信息量大的原因, 教师在进行分析化学教学时往往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 忽视教学过程, 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教学形式单一, 容易“满堂灌”, 缺乏师生互动教学;

(2) 课堂教学理论性太强, 联系和指导实际应用少;

(3) 考核评价形式方法单一, 教师忽视过程教学, 学生忽视平时学习;

(4) 学生局限于教材的学习, 阅读面窄;

(5) 学生学习被动, 思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二、理解教学在高师化学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从2008年开始尝试至今, 分别以2007、2008、2009化本为实践对象, 具体做法如下:

1. 开设“讨论课”

改变单纯由教师进行理论讲授的教学形式, 采取“小班讨论”的教学方式。如:结合《绪论》学习, 开设《分析化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讨论课;结合《酸碱滴定法》学习, 开设《分析方案的设计》讨论课等;讨论课占总课时1/6, 每学期2~4次。班级总人数一般在30人~40人, 每组6人左右。实施过程是由教师提供相关的讨论专题, 学生自由组合团队、分工协作;首先向教师提交计划书、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可得到教师的课外指导;查阅文献、组长组织讨论、完成专题讨论文稿 (同时要求个人独立上交文稿, 确保人人参与) , 最后由小组代表在课堂上以PPT的形式汇报展示结果;同时其他组同学和教师组成评议团向该汇报组提问、答辩并打分。为完成讨论课内容, 学生在课外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在拓展专业知识的同时, 思维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更好地理解了分析化学的内容;团队协作的方式提升了他们的人际交往、沟通和理解的能力;走上讲台展示讨论结果, 既锻炼了师范技能, 又培养了团队精神。总之, 以理解教学理念指导的讨论课既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也让其更加主动地学习分析化学, 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引入“案例分析教学”

分析化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在质检、疾控、环境监测等领域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理解教学的特点之一是人与知识的视域融合, 即对所学的知识能够活学活用。所以在分析化学各章节的实际教学中, 选取实用性、趣味性强的案例, 设置相关问题, 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乳品的“三聚氰胺”事件、2008年瑞安的电镀厂“盐”中毒事件等来源于生活的案例, 学生很感兴趣。理解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案例分析教学”, 使学生意识到分析化学有很强的应用性, 不仅能增强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拓宽其知识面、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对今后的中学化学教学也大有裨益。

3. 关注“热点话题”

理解教学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这包括课堂上的与生活中的沟通。教师充分利用课间时间和学生交流, 介绍和分析化学相关的国内外热点新闻、化学科技发展的最新情况、播放小视频等,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通过这样对话的方式, 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对师范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让其受益终身。另外, 改革作业的批改方式, 完成质量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进行划分, 并且在分数之后用激励的语言来概括, 有的学生还会把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写进作业本里, 向教师请教, 作业本里的沟通既达到了鼓励的作用, 也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4. 改革“评价体系”

理解教学的教学评价强调评价标准的生成性, 教师和学生可以商讨评价的内容, 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 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以激励其主动学习, 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过程学习考核 (50%) 、期中考试 (15%) 、期末考试 (35%) 。理解教学的评价体系中加大了过程学习考核的比重, 期中、期末考试中增加了实际案例分析和文献阅读部分的试题, 强调实验设计, 考核学生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的能力。综合的考评体系能促使学生加强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 达到理解教学的目的。

三、对高师化学理解教学的思考

我们在高师化学理解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有了一些思考, 主要集中在对高师教师和对师范生的要求上:

1. 对高师教师的要求

理解教学视野下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 更是意义的实现者。理解教学对高师教师有很高的要求:

首先, 教师要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即能够正确地认识学生以及对待学生在学习活动和身心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包含内容如下: (1) 师范生是完整的人, 既有智力因素方面的需求, 也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需求。因此教师不能只重视其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也要注意其德行的培养。 (2) 师范生是具备主体性的人, 由于他们的性格、兴趣等方面的不同, 在相同的学习内容下会呈现不同的效果,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3)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师范生, 他们是具备潜能的人, 所以教师要对每个学生充满信心, 尽可能为其提供展现其才能的机会。 (4) 师范生是正在发展的人, 他们正处于心理逐步趋于成熟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时期, 在认识、能力、道德等水平上都有一定的欠缺, 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用爱心和宽容心来对待他的不足, 给他进步的机会。

其次, 教师要具备反思能力。反思是在教学实践中理性地对待教育问题, 包含内容如下: (1) 立足于教学实际,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面对新的教学问题时, 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提出假说, 并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假说, 直到问题的解决, 此时的教师既是教师, 也是研究者。 (2) 学会学习与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既要“学会学习”, 也要“学会教学”。 (3) 具备高尚的师德。具备高尚师德的教师会比只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师更加善于反思, 而且会在反思中成长, 会在理解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赢, 最后促使理解教学的目的达成。

2. 对师范生的要求

高师化学理解教学为高师教育提供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是影响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首先, 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高级形态的层次, 是后天形成的关于人类各种文化现象方面的素质, 体现的是人的内在精神与价值意识, 是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外显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言谈举止和行为方式等。它是师范生整体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较高人文素质基础上实施高师化学理解教学, 会产生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次, 理解能力与沟通能力。高师化学理解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师范生的学结合在一起的双边活动。其中师范生是学习的主体, 师生是在对话与交往中通过理解教学内容、理解自我、理解他人, 进而来领悟学科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因此理解能力在其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 而沟通能力是实现师生对话与交往关系的前提, 所以师范生的理解能力与沟通能力对高师化学理解教学的有效实施有很大影响。

最后, 自觉性。理解教学留给师范生的自由空间相对较大, 这要求其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另外理解教学提倡的是师生间的理解, 这意味着不是教师单方面地为学生考虑, 也需要师范生与之互动, 并有高度的自觉性, 能从教师的立场看问题, 强调相互理解。

四、高师化学理解教学的意义

作为中学化学教师的摇篮, 高师化学教育离不开理解, 理解教学教给学生的不是死板的知识, 而是如何去体会人生的意义。它注重人性意义的丰富, 关注师范生的精神世界, 而不是仅为了传授化学知识和训练师范技能, 它同“只重认识而不重情感和意志教育, 最终因丧失学生的内在人格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性而产生出成批的犹如一个模子铸出来的‘机器人’”的教学方式有本质上的不同, 它允许教学上存在弹性, 能够充分发挥师范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为其将来成为名师埋下伏笔。高师化学理解教学中在关注师范生发展的同时也关注高师教师本身的发展。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在成长中理解并日渐成熟, 师生可以实现人格的相遇、精神的交往、心灵的理解。教师作为“教学共同体”的一员, 积极性得到极大地发挥, 成为教学对话过程中的价值引导者。而师范生也因为教师积极的引导, 健康地成长为有用的人才。

摘要:高师化学理解教学, 以理解理论为基础, 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师范生在相互理解、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平等、有效的交流与对话, 注重引导师范生对化学课程内容的思考和对化学教学内涵的领悟。本文以高师分析化学教学为实践对象, 探讨了高师化学理解教学的具体应用, 最后总结了高师化学理解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高师化学,理解教学,分析化学

参考文献

[1]武国栋.人文科学·人文素质·人文精神[J].辽宁教育研究, 2000 (1) .

[2]殷鼎.理解的命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8.

上一篇:关键控制措施下一篇:国际贸易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