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源中心

2024-05-19

学习资源中心(共12篇)

学习资源中心 篇1

阅读夏雪梅博士的新著《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 是我的一种幸运。之所以这样说, 源自我的一段特殊经历, 其中也包含着研究者们普遍的心路历程。我曾在市教育科研部门工作, 参与全市课堂观察的探索。2008年我调到学校工作, 更从一线教师的角度调整课堂观察的操作。但随着研究的推进, 我经常会有一种“无法再深入”的困惑, 直至与此书相遇。在阅读的过程中, 个人的经验与困惑不断地与文本发生深刻的互动, 让我看到了课堂观察更远的风景:以学习为中心!

首先引起我强烈共鸣的是本书封面上的一段话:“学习伴随我们一生, 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中学习。但是, 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判断的问题。”这发人深省的话也是全书的破题之句。作为校长, 我一次次地建议老师:在学生不在进行“学习”的时候, 请您不要上课。可是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是:学生坐在课堂里, 并不一定是在学习。我们在平时的课堂观察中, 总是把“教学”作为观察的中心, 观察教师的讲授、提问、反馈、教学组织, 等等, 却很少把学生的学习作为观察的中心。于是, 我们常常会仅仅看到教师的精彩, 而没有深度关注学生学习, 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被遮蔽了。可是教师的教永远无法替代学生的学。因此, 课堂观察要“从‘教学中心’向‘学习中心’转型”。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不被看似巧妙的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所迷惑而误判了学生的学习结果, 我们才能实现“去蔽”。

首先是理解上的“去蔽”, 去除我们关于“学习”的迷思概念。当我们强调课堂观察要关注细节与现象的时候, 常常忘记了我们是带着怎样的理解进入课堂的, 常常忘记我们是抱着怎样的学习观进入研究的。如果我们没有对何为学习、学生的学习是怎样进行的、我们何以评价学生的学习等重要问题进行过思考, 我们的课堂观察注定是没有深度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让我看到了从对学习的理解到基于这种理解的观察方案的设计, 成为本书的逻辑结构:从理解学习, 到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五大领域的确立;而每一个领域的观察方案, 也都遵循着从理解到展开的线路, 比如观察知识与技能类目标的达成, 是建立在对“何为目标达成”的理解基础之上的。在这种逻辑下开展的课堂观察, 就不会纠缠于细枝末节而走向本质。

其次是观念的“去蔽”, 不是一种被告诉, 课堂观察的“去蔽”功能充分地体现在它所呈现的“证据”上。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 其观察的中心“不再指向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而是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质量以及影响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因素”, 同时在观察中收集与分析学习的证据,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值得注意的是, 书中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观察工具 (收集证据、分析证据的工具) 。这些工具无一不是作者在与一线教师一起研究的过程中开发或运用过的, 可以被一线教师们拿来运用。

但是, 我个人在阅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这本书的时候, 更多地关注了这些工具开发与运用的过程, 这个过程昭示的科研方法足以启迪我们各自的创造。所以在我看来, 本书与其说是一种课堂观察“指南”, 不如说是关于课堂观察思维与技术的启蒙。

学习资源中心 篇2

20xx年***局干部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

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以及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大力实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程,着力营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__周年的浓厚氛围,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二五”时期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

二、 重点学习内容

20xx年我局理论学习重点安排以下专题:

专题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重点内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十二五”目标的迫切要求。各党支部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组织党员干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战略任务和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准确把握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大举措,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提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局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要立足实际,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律、科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知识素养和工作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形成风清气正、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专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重点内容: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不断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局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我局20xx年各项重点工作上来。 2

特别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局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机制体制。

专题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重点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干部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制度建设、社会管理事务和公共服务之中,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社会环境。要结合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通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理论热点面对面》等理论读物,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大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全体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忠实执行者、形象代言人和实践楷模。 3

专题四: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重点内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对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是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

专题五:中国近现代史、党的历史

重点内容: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__周年,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了解,充分认识近现代的中国历史,既是中华民族的一部苦难史和屈辱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部斗争史和光荣史。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就是伟大祖国结束近代饱受屈辱和常年战乱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斗的历史;就是我们党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要通过学习了解,加强局系统全体党员干部干事 4

创业、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专题六:党风廉政建设教育

重点内容: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xx年工作规划》;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中纪委十七届六次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作风建设,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教育,使局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使局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进一步拓宽视野和工作思路,为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风气作出新的贡献。

专题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重点内容:在国内国内新形势下,在社会快速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胡锦涛同志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于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管理是对人的活动的管理,是对社会关系的调节。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管理的实践经验。但是,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逐步积累起来的、复杂的社会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我们在社会管理方面必须进行新的探索,各基层单位必须加强社会管理和实现 5

社会管理创新。

专题八:改进思想作风,提高党性修养

重点内容:深入学习全市、全区领导干部学习班精神,深入学习党在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党性修养方面的重要理论成果。切实加强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着力提高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形成风清气正、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氛围。

专题九:各级重要会议精神

重点内容:全国、自治区、市及我区“两会”精神;中央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通过学习,不断增强贯彻中央精神及自治区、市、区委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努力提高局系统全体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执行能力。同时,各党支部要把学习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我局2011工作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学好以上重点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及时学习中央和自治区、市委、区委重要精神,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律、科技、管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及时了解和掌握当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 6

领域的新知识、新成果。

三、 学习要求

1、 坚持突出重点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着力提高理 论学习的针对性时效性。围绕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为主线,在局系统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适时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读书、荐书、评书活动。各基层单位要切实把理论学习作为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对象,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正面引导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等不同学习方法,创造性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号召力。

2、坚持分类指导、因人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理论研讨与调查研究、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起来,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围绕“推进城市化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十二五”规划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各基层单位要深入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深入持久的主 7

题实践、基层宣讲等系列活动,把理论学习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深深入扎实。

学习资源中心 篇3

一、利用自然资源,激发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学习活动的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接近的心理倾向。它是一种行为的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在兴趣的影响下,学生会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观察力显得敏锐,思维显得活跃,记忆力增强,想像力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随之增强。可见,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前提。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各种颜色、不同形状的叶子像蝴蝶般飞满了果园,飞满了校园和乡间小道。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细心的孩子总爱拣几片漂亮的叶子夹在书中做书签,此时此刻,发动学生采集各种树叶,召开一个色彩斑斓的赏叶会,那是多么令学生开心的事啊!在这个活动会上,学生可将采集来的树叶进行归类,(有的按颜色归类、有的按形状归类,有的按药用价值归类),将自己的归类内容说给大家听。在介绍树叶名称和树叶归类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随机识字的能力,丰富了词汇,发展了语言。如认识表示树叶名称的字词:杨树、柳、苹果、枣等生字词,还认识了表示颜色的“黄、绿色、红、青、墨绿”等生字词,表示形状的“圆形、线形、椭圆“等词语。把叶子进行归类后,喜欢画画的学生马上想到用树叶贴画,有的学生在画自己喜欢的树叶,有的和同伴一起自制叶片标本……看到学生向别人展示自己成果(作品)时的一张张自豪、喜悦的笑脸,我真开心。这次“赏叶会”真是色彩斑斓、姿态万千、包罗万象,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的说话能力、识字能力、审美、绘画、想像、创造、探究等能力会逐步提高,从而加强了语文学科与科学、艺术、数学学科的整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挖掘教材内容,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

综合性学习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有许多内容。“做太阳钟”,收集整理图片都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参与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体验。学生在做太阳钟前,先读懂了“丁丁做太阳钟”的小短文,然后按照短文中所说的,请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先做,进行经验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其他同学照着做,说说自己的制作过程,已经做过的同学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发明创造,也可当评判员进行评价。不管制作的太阳钟是否精美好看,我都鼓励了每位同学,只要他们乐于参与,乐在其中就行。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家长给孩子买的课外读物和报刊杂志寥寥无几,针对这种情况,搜集图片这项活动是这样搞的:让学生在哥哥姐姐用过的教科书,如《社会》、《自然》、《美术》中找有价值的图片剪下来,和哥哥姐姐一道完成说图片内容的任务。在班内展示图片时,只要用一两句话说明图片内容即可。学生收集到的图片有?“宁夏五宝”、“人造卫星”、“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祖国的名山大川”等。这些图片都贴在自己的成长记录册中进行保存。收集图片是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初级阶段,为他们今后进行上网学习、查询资料奠定基础。同时,在收集图片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感到有趣,还增长了许多课外知识,也增识了不少汉字。

三、依据儿童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开展综合性学习

“钱币”是学生最常见的事物之一,一年级的小学生都已经学会花钱。学生对钱币知识的了解有多少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和孩子们一同进行了一次认识钱币活动。首先我给家长带条子,请家乡配合,让孩子尽量多带几元钱来。课上,先请孩子们说一说对钱币知识的了解,虽然孩子的家长都是农民且文盲较多,但从孩子的嘴里也说出了“钱”,旧社会叫铜板、银票、“袁大头”,今天叫“人民币”等名称。我给孩子们简单介绍了“钱币”的发展史,并教育孩子使用人民币要讲卫生,并要爱护人民币。在小组进行人民币面值介绍时,认识了“中国人民银行、元、角、分、钱币、佰、肆”等生字词,据统计,在这次活动中,学生最多认字达二十个左右,最少的也认会?“元、角、分、钱币”五个字。由于学生带的硬币比较多,就鼓励他们用硬币和纸币拼自己喜欢的图案,学生拼出的图案有:小动物、花儿、小汽车、高楼大厦“等,真是美不胜收。这堂课结束时,建议每人用五角钱买三样学习用品(如橡皮、小刀、铅笔),把花钱和剩余情况汇报给数学课老师。这项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认字发展到拼画,体现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四、担当角色,参与表演,使综合性学习“活”起来

综合性学习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针对综合性学习这一特点,在教学《想飞的乌龟》和《小母鸡种稻子》两篇课文时,均请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这两篇课文的相同点是都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和戴头饰表演。我在指导完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就把分角色朗读和表演的权利放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为主持人和策划者,带领小组成员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商量故事中的每个角色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共同讨论用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表演最合适,最后小组每人担任角色一次,进行表演,互相评议、取长补短。在表演过程中,学生把想飞的乌龟由梦想飞但无法飞的伤心到叨着棍子飞上天,情不自禁的感叹,最后从天上掉下来的失落,表演得很逼真,虽然不能像专业演员那样技艺高超,但是他们演得很投入、很认真,积极性特别高。《小母鸡种稻子》一文的表演,热爱劳动的小母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劳动的丰硕成果感染了小鸭、小猫和小猪,它们也愿意加入到热爱劳动的行列。在担当角色、参与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受到热爱劳动的教育。表演之后说一说“又香又甜的白米饭是怎么来的”?学生都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这堂课学生由读一读→演一演→议一议,自主参与,大胆实践,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内化过程,又是对学生健康完美人格的塑造过程,收到了语文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资源中心 篇4

一、数一数家中物品,轻松掌握数字奥秘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数和数字的计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字的加减乘除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其实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中带来一些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进行数数,学生对数数的兴趣就会提升很多。

比如,在学习“数一数”这一课时,当教师教学生学完了简单的十以内的数之后,可以给学生做一个练习,教师可以先将在自己在家中的厨房拍成一个照片,然后在课堂中给大家展示出来,然后这样引导学生:“画面中是我家的厨房,下面大家一起数一下,我家有几个盘子、几个水龙头、几个脸盆、几个煤气灶。”学生一听说是老师的家,立刻产生了兴趣,大家都抱着老师家是什么样的思想进行数数,这样就让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数数活动之中。

二、量一量生活用品,轻松掌握长短尺寸

在学习长度单位这一数学知识时,很多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给学生一把尺子,让他们对长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就可以进行题海战术,比如一支粉笔长5(),一支钢笔长约7(),一台电视长约20(),学生本身对长度这一抽象概念比较模糊,仅仅凭这种模糊的概念去填写精确的长度单位,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为此我们应该从生活中提取资料,让学生边测量边学习长度单位。

比如,在学习了“厘米和米”这一节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一一个作业:“大家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温馨家庭,家庭中的物品肯定种类繁多,大家回家后拿起手中的尺子,对自己喜欢的或者能看到的物品进行长度测量,然后用日记的方式将它们记录下来,比如,我家有一台冰箱,妈妈帮我一起进行测量,发现它的高度为1米4。”这样学生在自己家中进行物体的测量,既感到亲切,又有极强的好奇心,于是学生在不自觉中对米和厘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三、翻一翻瓶瓶罐罐,轻松理解几何原理

几何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数学知识,特别是对于立体几何,由于学生缺乏对空间关系的认识和掌握,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这中间的原理进行掌握。其实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几何形体,只不过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已,教师如果能在生活中寻找一些案例进行讲解,对于学生理解几何知识来说,会更加轻松。

比如,在讲授“圆柱和圆锥”一单元时,教师在讲到圆柱体的面积其实就是一个长方体加两个圆的面积这一原理时,学生可能会比较难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将孩子们都愿意吃的乐吧薯片(桶装)带到教室中,找一位学生上台将这个桶装薯片打开,学生对乐吧薯片非常熟悉,当他们看到这位学生将乐吧薯片的前后盖打开后,很清晰地看到两个盖都是一个面积相等的圆形,然后教师可以让这位学生给出班级中每一位同学一块薯片,然后让他当众将薯片桶拆开,这样学生就能更加直接地看到薯片桶其实就是一个长方形,这样学生再理解圆柱形的面积公式时就轻而易举了。

总之,小学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抽象理论的讲解和练习,小学生是很难将数学学好的,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内容都与数学有着密切联系的,教师如果能够在生活中寻找一些教学资源,并将其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或作业中,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提高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摘要:小学数学与生活之间联系非常紧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学习时,应多从生活中寻找资源,让学生将原本深奥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具象的内容,使学生学习数学不再感到吃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资源,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系统地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围绕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立足发改工作实际,全面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能力,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和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建设“一城四地”的目标任务上来,为全面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提供思想保证。

二、学习内容

学习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理论;学习、潜心研读党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论述;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学习《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深入学习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党史党建和社会主义法制理论知识等,可作适当调整。

三、学习形式

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集中学习采取上党课、听专题报告和讲座、观看录像和展览、专题调研、讲座、写心得体会等《科学发展观专题辅导》必要的学习资料,安排足够的学习时间,做好周密的学习计划,建立完善的学习制度,讲究学习效果,紧密结合发改工作实际,活学活用,通过理论学习,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理论修养、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推动发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总体要求

1、加强中心组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县委《关于2011全县干部理论学习的实施意见》,健全领导干部述学、评学、督学制度,完善考核、激励、约束机制,推动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学习建设。中心组学习组长要加强对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领导,经常检查督促,带头作辅导报告,使中心组学习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2、努力创新学习形式。从领导干部学习的特点出发,适应中心组理论学习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努力探索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新形式。要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全过程,立足于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实际,着眼研究解决带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每个中心组成员要立足分管的工作选取专题深入调研,在年终形成有深度理论分析、有坚实实践基础、有科学解决方法的研究成果,为党组重大决策提供理论支持,为科学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3、注重提高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质量。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的带动下,组织举办好“论坛”、“讲座”,为干部学习提供新的平台,力求学的深入,学的透彻,学用结合,学以致用,通过学习,进一步开阔理论视野,启迪创新思维,推进实践工作。

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

中共嘉善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 2011年2月28日

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表

学习时间 学习内容 备注

1月 “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2月 “科学发展如何示范”大讨论3月 廉政教育学习

4月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5月 《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6月 上级政策文件学习7月 庆祝建党90周年知识学习8月 《中国共产党历史二十讲》9月 党报党刊及时事政治的学习10月 《科学发展观专题辅导》

11月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12月 县委读书会领导讲话内容学习

附件一:

附件二:阅读篇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设(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

2、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3、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4、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

5、全国、江苏省、常州市及我市第十二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6、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常州市“加快转型升级年”动员大会及我市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大会精神;

7、《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论群众工作》;

8、《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

学习资源中心 篇6

关键词:学习活动;个案;ZLMS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2-0029-04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正处于网络化的知识时代。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以知识创造、信息交流和技术应用为中心,而知识也历经了从分类、层级到网络和生态的变革。这种变革改变了每个事物,更改变了我们的组织空间和结构。[1]博客(blogs)、维基(wikis)、标签(tagging)、社会性书签(social bookmarking)、播客(podcasting)、视频日志(video logging)等社会化工具的出现,不仅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还拓展了教与学的空间。与此同时,网络学习平台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日常教学中。网络学习平台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更符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但在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网络学习平台只注重课件、视频等资源的堆砌而忽略了合理的学习活动设计、学生参与性不高等。因此,笔者引入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以期解决目前网络学习平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

1.学习活动的概念

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注重对学习内容特别是对学习结果的分析,而忽视了学习活动在完成学习任务中的作用。杨开城教授提出的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认为,教学系统是由学习活动(如右图所示)构成的,是师生之间有组织的共同活动的序列。学习活动的主要设计成分包括:活动任务(含学习目标)、交互操作过程(含学习方式和方法)、学习成果、学习资源、学习工具以及活动规则,各要素的具体含义如表1所示。学习活动由任务组成,学习活动所有的设计成分都围绕学习任务展开。[2]

2.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认为,教学系统是由学习活动构成的,因此学习活动是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学习活动的设计就是分析学习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学习活动还要包含真实的工作情境,以真实的工作情境为教学情景,以解决真实问题为导向,设计学习活动。整个教学设计的过程按照“尝试设计—对方案的结构化分析—优化设计—缺陷分析”的流程展开。教师先将经验和灵感置入初始教学方案之中,然后再通过理性分析和设计以及优化操作提高教学方案的品质。[3]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学习活动个案分析

我院一年级学生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除了采用班级授课制外,还开设了网络课程。网络课程中学习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以ZLMS网络学习平台为主,在Web2.0环境下,借助QQ群、博客等社会性软件实施的。

ZLMS网络学习平台是基于Web2.0的、以课程管理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驱动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ZLMS引进了视频直播教学的理念,可将面授课堂完全搬到网上进行。学生登录系统不但可以在线点播课程课件及多媒体视频、浏览教学信息资源,还可参加实时的教学互动视频课堂、课程讨论及测验考试;教师不但可使用学生的所有功能,还可查看统计学生的学习档案,组织管理内部的学习资源,为教师对学生素质进行公正评价及正确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持。学生可以在电子阅览室或其他地方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

本案例以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中的视觉设计专业班“塞上江南 魅力吴忠演示文稿制作”为例,具体说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学习活动是如何开展实施的。

1.活动设计目的

设计“塞上江南 魅力吴忠演示文稿制作”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学会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演示文稿,演示文稿要富有创意、界面布局合理、画面舒适,不仅能体现视觉设计专业的专业技术特点,还要能体现回族民族特色。

2.活动设计过程

(1)确定活动设计各要素

①学习者分析

分析学习者特征,特别是先决知识和技能,确定学习者之间的共同特征和个性差异。学习者分析是因材施教的主要前提条件。

学生特征:实验班级艺术系13级5年高职视觉设计专业1班学生是初中毕业进入我院学习的,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差、自控能力不强,但他们思想比较活跃,动手能力、适应性较强,富有创新意识,可塑性强。其在理论知识学习方面存在困难,更喜欢进行实际操作,简单的实验能力较好,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

已有知识和技能:学生在Word中已经学习过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等对象的插入和设置,在素描等其他专业课中学习过版面布局和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知识,但是学生还不能将已学会的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所以在本章内容的学习中可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实现本章的学习目标。

②学习内容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涉及面广、影响大,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顺利完成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再学习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鉴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的这种性质,在制定课程总体目标并细化为章节学习目标时要与视觉设计专业的专业特点相结合,专业不同、学习内容不同,所要达到的实践技能的目标也不同。在本案例中,学生除了通过向幻灯片中插入图形、图片、音视频文件,为对象设置动画效果制作演示文稿、设置超链接实现幻灯片的跳转、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之外,还应能使用Photoshop等音频工具对多媒体对象进行简单的编辑和美化,并利用母版、动画等方法制作富有创意、具有独特风格的演示文稿。

③学习目標分析和描述

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性质制定总体目标,结合视觉设计专业特点再将学习目标进一步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

总体目标:本课程的职业岗位定位是面向各行各业的信息处理工作,通过任务引领的学习领域活动,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这个现代化工具进行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提高学生办公事务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团队协作意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加强、拓宽自身专业能力,满足就业岗位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

本章的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明确PowerPoint 演示文稿的应用领域;熟悉PowerPoint 工作界面、菜单工具栏等;熟悉PowerPoint 幻灯片的组织,知晓对象、舞台、背景的角色概念,能够运用PowerPoint 软件进行演示文稿的制作,包括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图形、艺术字、音频、视频、Flash影片等多种对象,能根据需要使用Photoshop等音频工具对多媒体对象进行编辑;能利用母版、配色方案统一修改演示文稿的外观;能为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合适的动画效果,设置超级链接,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放映方式放映演示文稿。

知识点:通过知识网络图的形式进行表征。

④学习活动设计

根据“塞上江南 魅力吴忠演示文稿制作”这一章的具体学习目标,本章节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三种: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学生共同参与的协作式学习活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主式学习活动。[4]

⑤交互方式

本课程的交互方式有三种:一种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第二种是生生之间的交互,第三种是学生与ZLMS网络学习平台的交互。其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课堂教学、网上在线答疑、辅导等方式进行,而学生之间则通过知识交流、情感交流、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学生之间通过ZLMS网络学习平台互相分享和交流学习心得,按照自己的时间和知识掌握程度选择学习进度,以此实现与ZLMS网络学习平台的交互。

⑥学习资源和工具

本章节学习活动任务中需要的学习工具主要包括:安装了Microsoft Office软件的计算机、Baidu、Google及相关资料网站的链接;Photoshop等图片、视频工具、迅雷下载工具;交流工具主要是QQ群、ZLMS网络学习平台的讨论区;学习资源主要包括 ZLMS网络学习平台中的课件、视频、学习文档、参考资料等。

⑦交往规则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管。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习小组中学生分工合理,同学之间文明交流,不在课堂中做与学习活动无关的事,如玩游戏、浏览与学习无关的网页内容等。

⑧学习成果的评价规则

学习成果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个人自评、学生互评。所有学生作业完成后通过ZLMS网络学习平台提交作业,学生不仅可以看到自己提交的作业,还可以看到其他同学提交的作业,以此实现学生互评。评价时除了考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还应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即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2)学习活动切分

根据知识建模图将本单元内容切分为四个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来实现本章的学习目标。这四个学习活动分别是:①创建演示文稿;②演示文稿模板设计; ③演示文稿动画设计;④演示文稿的放映。

(3)活动任务切分

学习活动确定之后,也就确定了各学习活动的活动目标,接下来就要对学习活动进行任务切分。下面以“演示文稿模板设计”学习活动为例,说明活动任务切分及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见表2)。

3.数据分析和结果分析

笔者在开展研究前后都对学生计算机应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1)活动满意度

从课程开始前后的对比可以看出,网络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不仅能全面、立体地获取教学资源,交互式地进行学习活动,还能及时与他人交流协作,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及时借鉴他人的学习经验,使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2)活动目标实现情况

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与他人协作的意识。从平台统计数据看,90.1%的学生熟练掌握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85%的学生认为能提高自己与他人共享学习经验及成果的积极性,84.2%的学生能提高与他人协作、交流的技能。因此,笔者认为借助ZLMS网络学习平台实施学习活动的效果是良好的。

五、总结

通过个案研究,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为我们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提供了新的框架和思路,也顺应了网络时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学习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G·西蒙斯.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杨开城.教学设计——一种技术学的视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2-27.

[3]杨开城.教学设计技术——教师的核心专业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12(8):5-9.

[4]赵呈领,万力勇.Web2.0环境下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活动理论与支架理论整合的视角[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6):41-46.

学习资源中心 篇7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资源,东站十委社区

长春数字化学习港成立以后, 长春市东站十委社区成为学习港的首个学习示范中心。之所以选择东站十委社区, 是因为它是吉林省首个社区示范点, 先后荣获过全国模范居委会、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社区等二十多项国家级荣誉。东站十委社区原社区居委会主任, 而人称“小巷总理”的谭竹青的事迹, 更让全国人民认识了这个社区。作为长春数字化学习港的首个学习示范中心, 东站十委社区的基础条件很好, 居委会主任和社区群众的热情也很高。

长春市二道区东站十委社区的办公楼前挂着一块牌匾, 上书“长春市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这个中心就在二楼的一个房间, 共计二十多台崭新的电脑整齐排列, 看起来这个房间就像一个学校的多媒体教室。

坐在电脑前的绝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大叔大妈, 每个人都在专注地盯着眼前的电脑, 点击鼠标、敲击键盘的声音不时响起。看到这样的场景, 您一定会觉得:“不愧是全国示范社区啊, 大叔大妈都这么热爱学习, 而且还都会使用电脑, 厉害!”其实不然, 长春数字化学习港将东站十委社区作为首个示范学习中心后, 在市政府的支持下为其置办了二十多台新电脑, 但是有了电脑之后却发现很多中年或老年的社区居民并不会使用电脑。掌握了这个情况后, 数字化学习港工作人员深入社区, 手把手地教社区居民电脑操作技能, 通过培训吸引了第一批学员。

有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学习是件好事, 可是社区也要为居民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支持服务。通过之前对东站十委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 该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是各年龄段普遍存在的, 不仅是学历教育的需求, 对非学历教育的学习需求也是很大的, 还有一些技能类的培训项目也是社区居民参与意愿很强烈的。尤其是中老年人的业余时间较多, 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是实践的重点。

一、长春数字化学习港提供门类丰富的优质资源

长春数字化学习港通过自主开发、与企业合作、购买等方式, 目前拥有了超过1000T的学习资源, 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长春中心正式挂牌后, 更标志着数字化学习港今后将有能力有效整合各方优质资源, 为长春市打造学习型社会提供加速器。

东站十委社区的居民可以登录长春数字化学习港建立的长春全民学习网www.ccqmxx.com, 进行学习, 这个学习网既有学历教育的专业课程, 也有非学历教育的学习资源, 包括文史、哲学、体育、娱乐、理工、历史、生活休闲等方面的资源应有尽有。

学习资源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 以视频为主, 同时也有很多文字、音频、图片等资源。基本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多种多样的学习需求。

二、社区内外建立资源共享体系

长春电大和长春数字化学习港一直着眼于优质学习资源的共享体系建立, 跟十多所兄弟电大成为了资源共享联盟, 而且在长春市范围内致力于学习资源共享的早日实现, 更与超星公司、东师理想公司等开展大力合作, 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体系的建成。

东站十委社区的居民可以免费获取长春电大数字图书馆的使用权, 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免费下载学习资源和文献, 可以获取超星公司提供的免费学习体验, 上超星数字图书馆进行文献查阅和获取各种学习资源, 还可以免费学习其他省级电大的学习资源。

除了这些, 长春数字化学习港还与东站十委社区的其他教育机构和组织合作, 实现了社区内的资源共享, 让社区居民可以不出居住的社区即可学习到任何想要学习的知识。

三、为社区居民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

“如果社区居民想要的学习资源目前长春数字化学习港没有, 甚至连资源共享体系也没有, 那怎么办?”或者也可能出现“不好找, 或者找不到系统”的一系列学习资源的问题。这就涉及资源建设的管理问题。只有学习资源是不够的, 还必须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美国一些学校和机构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有一些先进经验值得借鉴, 国内有些地方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体现从学习资源的数据内容管理为主, 向资源应用环境的支持与管理为主的转变。

长春数字化学习港不仅能在学习资源内容上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 而且特地为东站十委社区居民提供了个性化学习方案, 如果没有居民希望学习的知识和内容, 数字化学习港将免费为您定制, 如果社区居民想学习东西, 但是不知道怎么样入手, 怎么样能够系统地获取知识, 那么可以向示范中心的服务人员询问。

长春数字化学习港的工作人员及社区招募的志愿者长期服务于东站十委社区的数字化示范中心, 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上的支持和帮助, 可以帮助社区居民查找想要获得的学习资源, 将市民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通过学习资源管理制作成适合的个性化学习方案, 此举获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在东站十委员社区, 人人都知道“小巷总理”谭竹青, 现在大家还都知道了社区里面有个学习的港湾, 叫“长春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 这个示范中心是长春数字化学习港服务社区居民学习的第一个基地, 同时也是具有典型资源建设实践意义的成功案例。

东站十委社区示范学习中心, 面向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 建设学习资源。可以说东站十委社区学习资源体系的成功建立既具有普遍代表性、又有特殊实践性, 这个示范学习中心将为长春数字化学习港服务长春社区居民学习, 提高市民素质, 提供一个参考的依据和模板, 对长春数字化学习港的资源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于志晶, 刘海.数字化学习港——样本及意义[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3) .

[2]潘超.数字化学习进社区[EB/OL].http://www.docin.com/p-381007656.html, 2011-02-12.

[3]张银, 王兴玲, 刘鹏.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计算机教育, 2012 (01) .

[4]卢彩晨.建设优质资源共享体系提升高等教育质量[EB/OL].http://www.edu.cn/gao_jiao_news_367/20120423/t20120423_768814_1.shtml, 2012-04-23.

学习资源中心 篇8

远程学习中心最主要的任务是为远程学员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借此保障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 远程学习中心是进行学习支持服务的组织。机构运行的好坏取决于它提供的服务好不好, 能不能让学员满意。只有及时了解远程学习中心学习支持服务的满意度, 发现在学习支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去改进, 确保提供最好学习支持服务, 使得远程学员满意, 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判断一个远程学习中心是否满足当地学生的需要?就需要对远程学习中心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进行实际调查, 从结果分析中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从而更好地为学员服务。

一、远程学习中心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研究框架

本文在借鉴已有的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框架的基础上, 根据扬州远程学习中心的具体情况构建远程学习中心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总目标层次, 是远程学员对远程学习中心学习支持服务的满意度;第二层次是目标层次, 包含五个方面, 分别是教学服务、管理服务、技术支持、资源服务、情感支持;第三层次是第二层次的展开, 该指标体系设立时, 力求从远程学员作为顾客的角度出发, 反映远程学员的具体需要。把这些指标项目反映到问卷中, 对学习支持服务的满意度调查, 进行分析, 了解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情况。

二、研究工具设计

本问卷设计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 即调查被测者的基本情况。因对浙江大学招生的12个专业都为文科专业, 且扬州远程学习中心学员学习的专业集中在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和会计学, 因此在问卷中未对专业单独设置调查选项。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体部分, 包括20项客观题和1项开放式问答题, 旨在测量学员对学习中心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情况。测量总共分为一级指标:远程学习中心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二级指标5个, 分别为教学服务、管理服务、技术支持、资源服务、情感支持;每个二级指标含有若干细化项目即三级指标。问卷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 5级态度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 分别赋值为5、4、3、2、1。

三、研究对象

本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扬州远程学习中心5个批次 (201209、201303、201309、201403、201409) 的部分远程学员, 本次共发放问卷320份, 共回收311份, 回收率97%, 其中有效问卷309份, 问卷有效率96%。

被调查的学员性别比例上, 完成问卷的学生男性占37.66%, 女性占62.34%;学习层次上, 专升本学员占39.83%, 高起专学员占60.17%;年龄结构上, 25岁以下学员占54.98%, 25岁到30岁之间的学员占29.87%, 31岁到40岁之间的学员占11.69%, 40岁以上的学员占3.46%。

四、研究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一) 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总分析

对浙江大学扬州远程学习中心学习支持服务的整体满意度为4.04, 介于“非常满意”和“满意”之间, 属于中上水平。其中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最高, 达到4.78, 接近于“非常满意”, 教学服务和技术支持学员也相对满意, 相比之下, 资源服务和情感支持的满意度没有达到满意的水平, 存在一定的问题, 需要加以改进。特别是情感支持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说明学员对情感支持表现出不满。

(二) 不同性别学员对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分析

不同性别的男女学员中, 女学员对学习支持服务的要求比男学员高。说明女性学员更加珍惜远程学习的机会, 女性在家庭中的分担着较为重要的角色, 除了工作之外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家庭, 一旦获得学习的机会, 那么她会在学习过程中明确目的、坚决态度, 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 这就导致女性学员对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整体低于男性学员。

(三) 不同学习层次学员对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分析

不同层次的学员对学习支持服务的整体满意度基本接近, 但是对各项二级指标的满意度上区别较大。专升本学员对教学服务和资源服务的满意度比高起专的学员要低, 其原因在于专升本学员因初始学历层次相对较高, 对学习的要求更高, 在学习过程中希望得到更好的教学服务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特别是专升本学员有全国统考课程的要求, 也希望取得成人学士学位证书来弥补远程教育文凭的不足, 因此导致满意度也相对较低。

(四) 不同年龄段学员对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分析

25~30岁的学员是较为活跃的一个年龄阶段, 他们对技术支持和资源服务的满意度比其他年龄阶段的都高, 这要取决于他们对信息时代各种技术和信息的获取更为灵活和主动。31~40岁的学员基本维持在一个稳定的阶段,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 阅历的增加,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员不仅在思维上, 在行动上都要显得更为成熟可靠, 因此对学习中心的要求相对平稳。40岁以上的学员呈现出两种极端, 他们对教学服务和管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 但是由于对信息化技术运用不熟练, 对资源的获取不自信等原因, 使得他们对学习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远程学习中心学习支持服务建设建议

(一) 远程学员建议

1. 开通多种学习交流方式。

学员希望在组织小组学习的时候突破年级的界限, 能够让高年级的学员给低年级的学员一些学习上的意见和建议, 不同批次的学员之间能相互沟通交流, 或者能在技术的指导下开通BBS讨论区, 突破年级、地区, 甚至让全国的学员一起参与讨论。

2. 学员希望能够参与课程的评价。

学员认为自己不是死气沉沉的产品, 而是一个具有判断能力的消费者, 他们有参与的权利。他们认为在课程成绩的评价中, 应当加入他们的自评分的比例。在选择学习一门课的过程中, 如果对这门课程不满意可以随时要求取消, 更换其他科目学习。学员从顾客的角度, 对自主性的要求更高。

3. 改变建议考试形式。

专升本的学员大部分都建议取消全国大学英语的统考, 认为大部分远程学员英语底子薄, 学习的特殊形式导致学员无法系统的进行英语的学习。认为远程教育对计算机的使用要求比较高, 专升本学员参加全国计算机统考有必要, 但是对于大学英语的全国统考认为完全没有必要。

(二) 提高远程学习中心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的对策和建议

1. 教学服务方面。

课程辅导教师要更新理念。教师只有第一时间关注远程教育的动态, 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让自己的教学方式真正让远程学员受益。教师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 加强学习, 更新巩固自己的知识体系, 才能适应更新迅速的知识, 才能用先进的系统全面的教学内容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建立对课程辅导教师评估考核机制。不能让辅导教师轻视自己的角色位置, 认为自己只是远程学员学习中的协助者。在科学、合理并且带有奖励机制的考核机制下, 课程的辅导教师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2. 管理服务方面。

加强管理队伍, 学习中心对管理队伍要严格选聘, 实施严格的工作管理制度, 定期培训, 并且设立投诉箱, 采取奖惩制度, 对管理老师激励和考核, 稳定管理工作人员。树立以学员为本工作理念, 在工作中加强工作人员的耐心、热心、细心和诚心。对学员的提问, 要不厌其烦, 耐心对待;对学员任何方面的咨询都要热诚对待;在工作的各个细节上, 都要谨慎细心, 对学员要无微不至;站在学员角度, 诚心提出意见和建议。

3. 技术支持方面。

远程学习中心在技术支持上必须建立专职技术队伍。除了平时对远程学习中心基础建设中的多媒体教室、机房等设备进行技术维护, 帮助教室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之外, 最主要的是解决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譬如视频软件的安装, 窗口无法显示等问题。另一方面, 随着网络的发达, 网络犯罪也随之增多, 学员在学习中涉及到网上付费, 登陆密码等私密性问题, 技术人员需要教会学员怎么去识别真假, 怎么去防止病毒入侵自己的电脑, 从而保护自己的信息不外露。

4. 资源服务方面。

加大对学习中心资金的投入, 考虑到远程学习的特殊性, 要加大对多媒体教室、机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保证学员在中心学习的便利条件, 而且对这些基础设施要安排专人维护和管理, 保证正常使用。另外, 要增加辅助设施的投入, 譬如打印机、传真机, 方便学员在校期间的学习。提供配套资料, 保证教材、光盘等学习资源的提前发放, 给学员学习留出时间。最重要的是提供的教材、光盘要和实际教学内容相配套。更新陈旧素材, 远程学习中心要做好资源的清理归类、整合扩展工作, 不能光是课件、素材、教案等资源的简单罗列和呈现, 也不是简单地把图书馆开放给学员, 要把资源整合建立为一条流动的知识系统, 把那些陈旧过期的知识删除或者更新, 保持知识系统的新颖性和先进性。

5. 情感支持方面。

学习中心要通过各种渠道让学员和老师、学员和学员之间增加接和交流, 增进情感。中国的学员一直以来都是接触的传统教育, 对教师和同伴的依赖性比较强烈。参加远程教育, 一般情况下是个人的学习, 缺乏同伴之间的交流, 很容易使学习者产生学习的孤独感, 学习兴趣也会随之降低。因此学习中心要通过各种方法使学员之间能多交流沟通。远程学习中心要聘请专职心理教师, 为学员解决心理情感方面的问题。远程学员更多是面对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经常产生烦躁的心理情绪, 这些情绪很容易被带到学习中来。学员和老师之间相互尊重, 相互了解, 相互之间能够畅所欲言。教师正好利用这个有利条件, 帮助学生消除在工作交往、人际关系中出现的不满等消极情绪, 让学员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远程的学习中来, 这样,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学员学习的辍学率。

六、结语

学习资源中心 篇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性能优越的3G网络在我国逐渐铺开。截止2012年7月底, 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增至10.62亿, 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了3.88亿, 这为移动学习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条件。同时, 这些移动终端设备越来越多样化, 如各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这些终端产品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携带方便、移动性强、可进行无线上网等。利用移动设备进行移动学习, 学习者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内容。通过有效利用这些碎片化的时间, 使学习安排达到最优化、效果达到最大化, 也更能提升学习效果。

1 移动学习的概念及特点

移动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移动学习的产生和发展。英国诺丁汉大学Mike Sharples教授指出, 可以从两种视角来理解移动学习, 一是技术视角, 二是知识视角。两种不同的视角都揭示出一个共同的问题, 就是如何把课程和移动终端更好地整合, 便于学习者进行移动微型学习。而根据Harris的定义, 移动学习是产生于计算技术和电子化学习的交集, 它能够让学习者使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及时学习。而Chabra等人的观点与Harris不同, 他们认为移动学习的产生是不确定的、生成性的学习类型, 这些都是基于移动技术强大的优势前提下出现的。

综合以上几种观点, 笔者认为移动学习是使用一定的移动终端或者是便携式设备, 采用无线通信网络传输数据, 具有实时性、方便性、自主性、高效性、生成性等特点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通过这种学习方式, 学习者的学习场所不再被固定, 学习时间的长短可以由自己支配。这种学习方式和传统的学习方式互相促进, 并行发展。

2 微型学习理论及特点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在学习活动中的渗透和发展, 学习已经逐渐呈现出数字化的特征。同时, 知识总量以每3-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更加希望能时随地进行学习。有研究者认为“微型学习是处理比较小的学习单元并且短时间聚焦的学习”, 同时, 还需要一定媒介环境的支持。当学习者置身于这种学习单元小、学习时间短、外界干扰因素多的高度碎片化的数字环境中时, 可以采用的学习方式就是“微型学习”。

通过和传统学习方式相比较, 微型学习有下列显著特点:

(1) 学习时间微型化。在微型学习中, 学习者不必像传统课堂的学习方式一样花费一个相对完整的、较长的时间段进行学习。学习者可以利用较为零散、片段化的时间来进行学习。

(2) 学习过程灵活多样。学习者在进行微型学习的过程中, 受到的时空限制较少, 随意度较大。学习者可以根据学习内容调整学习时间以及学习方法。学习者“可以在轻松的心态中获得一种轻快的、愉悦的学习体验”。

(3) 学习内容段落较小。在微型学习中, 知识是以知识点、知识片段的形式存在的。这样的小段落知识学习模式更加符合微型学习的特点, 能让学习者通过移动终端设备顺利地接受、存储、学习和分享。

(4) 可用终端媒介多样化。微型学习在进行过程中可以选择的媒介形式多种多样, 例如智能手机、IPDA、平板电脑等。

(5) 微型学习的环境复杂化。在微型学习发生的过程中, 学习者要面临的外界环境不具有相对稳定性。学习者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社会中的干扰因素会对学习者产生影响。此外, 学习者学习的内容本身非系统化、学习时间非连续化,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的效果和学习者的信心。

3 微型学习视频的特点分析

微型学习过程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微型学习行为的发生要建立在学习者个人需要和兴趣的基础之上。因而, 就要求微型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在设计微型学习资源的时候, 要考虑到学习者的兴趣, 并且尽量使得学习内容片断化。在此前提下, 微型学习视频在移动学习中的良好作用进一步呈现出来。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微型学习视频有着不同的定义, 经过笔者整理总结可知, 微型学习视频就是个体通过移动的终端设备记录、上传、互联共享, 长度一般在5-10分钟的视频短片。微型学习视频在教育方面的意义也不可忽视, 相比于其它学习方式, 通过微型学习视频进行学习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1) 内容精彩。与其它学习方式相比, 拥有生动形象的画面是微型学习视频教学的最大优势。相关研究表明, 视频类信息更有利于学习者接收和记忆, 所以, 这种学习方法方法更能让学生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

(2) 简洁精炼。学习者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注意力的保持时间是不同的, 时间越久, 注意力越难保持, 学习效果也就越差。在微型学习视频的帮助下, 人们可以利用闲暇、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 提高学习的效果。

(3) 资源丰富。大多数的视频网站, 如优酷网、土豆网、Youtube等视频网站上面蕴藏了大量的学习视频, 并且种类繁多, 包括了教学课件、专家讲座、名校公开课, 这些视频为微型学习视频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于此同时, 微型视频学习的设计者还可以利用各个教育机构的免费教育资源, 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4) 时间灵活。在这个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 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就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所以, 微型视频学习者可以对需要学习的内容做出灵活的时间选择和安排, 利用宝贵的零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而这种学习方式也被证明是最有效的。

在移动学习的背景之下, 微型学习视频在设计的时候, 要充分考虑其自身特点, 例如移动终端的自身特点以及外在网络的制约, 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富有个性化特点的移动学习视频资源。

4 微型视频学习活动的要素和联系

通过对微型学习过程发生的要素和环境进行深入剖析, 其中包含了学习者、移动学习终端、学习指导者、微型学习视频资源、资源设计者, 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共同完成微型视频学习活动 (如图1所示) 。

4.1 学习者和学习指导者

在微型视频学习中, 学习者的外部学习环境相对复杂, 使其呈现出与传统课堂学习者明显不同的特点。微型视频学习者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其它事物分散, 而微型视频学习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做好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监督, 发挥微型视频学习的优势进行自我知识的建构。这仅靠学习者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 还需要充分发挥学习指导者的作用。在移动微型视频学习中, 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指导者可以帮助学习者进行微型视频学习, 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技术、系统、资源等各方面的问题, 确保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 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困惑, 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可以帮助其解决这些问题。最后, 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可以及时给学习者提供相应的反馈、评价、建议, 使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充满活力和热情。学习者和学习指导者之间良性互动, 一方面学习指导者使学习者的学习更高效, 另一方面学习者可以给学习指导者提供反馈意见, 有助于其安排更加科学合理的学习活动以及向微型视频设计者提供修改意见。

4.2 资源设计者和微型视频学习资源

资源设计者一般是指教育机构人员或者是企业教育资源的设计人员。所设计的微型视频学习资源要符合一定的教育教学指标, 才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同时, 资源设计者要及时和学习者进行沟通和调查, 收集学习者提供的反馈信息, 及时修正视频中存在的问题, 使学习视频呈现出一定的编排和组织形式, 这样设计出的微型视频才会更加多样化、趣味化、合理化、科学化。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 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也逐渐走向多元化, 这也给资源设计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另外, 微型学习视频资源的设计者还要充分考虑现行服务器、移动设备终端的情况, 尽量设计出具有较高兼容性和可移植性的微型视频学习资源, 便于学习者随时随地使用。

4.3 移动学习终端和无线通信环境

移动学习终端设备主要是指在无线通信网络环境下能便捷地上传和下载微型学习视频, 并进行有效学习的终端设备, 例如智能手机、PAD等。这些设备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并且体积小巧便于携带。现行的无线通信环境主要指3G通信网络或WIFI热点。借助于这些无线通信网络, 学习者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移动微型视频学习。现在, 移动终端和无线通信网络的大规模普及和应用, 为微型视频学习活动提供可靠的工具支持。

5 微型学习视频材料内容的组织和设计

在现行的移动网络运营环境中, 无线网络运营商提供的数据传输带宽有限, 并且上网流量费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不适合较大容量的视频在移动终端上传输, 这就使得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要考虑视频大小等问题。与此同时, 市场上移动终端设备也不尽相同, 这就为视频资源的设计提出了挑战。在现有条件下, 无法对移动学习终端和无线通信网络作出明确的使用和配置要求。所以, 本研究在移动学习的背景下, 从微型学习理论出发, 对微型学习视频内容的设计进行重点分析, 使微型视频学习能充分体现移动学习微型化的特点。

5.1 微型学习视频的规格设计

现行的移动终端设备通常支持多种视频格式, 但微型学习视频往往是通过无线网络下载到移动手机设备上, 或者是以流媒体的形式实现与网络服务器的数据连接。如果视频过大, 就会对移动终端以及学习者的资费产生过大的压力, 因此, 设计合适的视频规格显得相当重要。在现行智能手机上比较流行的是MP4/3GP/WMV/FLASH等视频格式。另外考虑到手机存储性能的不同, 对微型学习视频的时间长短和容量也应该做相应的设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学生在移动环境下所能接受的视频时长为1-8分钟, 3-5分钟为最佳”, “再结合网络传输特性和移动终端的存储特点, 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微型学习视频长度应在15分钟范围内, 单个视频容量不超过20M。这样的设计, 符合学生学习心理以及微型学习特点, 内容短小, 信息量适中, 便于网络传输和下载保存”。通过这样的设计模式, 凸显了微型学习视频小规模、片段化的特点, 也符合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特点, 并能保证视频资源的顺利传输和使用。

5.2 微型学习视频资源的知识结构设计

在移动视频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偶发情景, 因此, 在知识模块设计中要保证学习者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学习, 就要把知识结构设计得突出重点、难点, 呈现出片段化的特点。从学习者注意力持续时间、可以接受信息量、学习外界环境等综合考量, 知识结构在设计要内容短小、重难点突出、时间长短得当。

一个微型视频的知识结构可以是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知识点, 而整个知识体系是这些知识点的有机集合和汇总。各个知识点之间应该避应该避免过于松散, 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体现出知识的耦合性。在移动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注意力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分散, 这与传统的学习和教学模式有较大的区别。在传统的课堂中, 学习者的注意力可以较长时间集中而不受外界环境干扰。因此, 在进行学习材料的搜集和设计时, 要使其在内容上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另外, 在建立学习资源库的时候, 要考虑到学习者查找学习资源的方便性要求, 合理安排学习资源, 以利于学习者用最少的时间查找资源。

5.3 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合作和沟通的活动, 而最有效的互动方式不是由单方面 (教师或学生) 控制的。在移动微型视频学习过程中, 引入适当的互动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者的参与度, 也能促进学习者参与信息交流的机会。因此在进行微型视频设计时, 要通过技术手段把互动环节整合进去。例如, 设计者可以设计一些互动话题、选择性题目等, 让学习者在进行微型视频学习时, 能够不断地参与到互动环节里面。还可以借助一些社会性的软件如QQ群、微博、论坛等, 实现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 互动活动应该是双向的。在学习者提交信息后, 学习指导者应该针对提交的信息给予及时的信息反馈, 进而激发学习者更强的参与兴趣, 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习者的孤独感。

6 结语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人们已经步入了终身学习型社会, 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正式学习、微型学习等各种学习理念也随之而来。人们都希望能够利用自己零碎的时间来学习, 并使其发挥出最大化的效能。而借助于移动设备, 通过微型学习视频进行学习, 既能够满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对知识的渴望, 又能够充分利用学习者的零碎时间。当然, 微型学习视频学习方式还不够成熟, 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不过, 笔者相信,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微型学习视频会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展现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摘要:随着时代快节奏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升级, 人们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型社会。在这种移动通信发达的学习型社会背景下, 微型学习视频逐渐发挥出了其在教育中特有的优势。基于移动学习视角, 对微型学习视频资源进行了设计与研究。

关键词:移动学习,微型学习,视频资源

参考文献

[1]穆肃, 闫振中.微型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移动学习材料设计的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0 (2) .

[2]李艺.移动微型学习的内涵和结构[J].中国电化教育, 2008 (9) .

学习资源中心 篇10

1. 借助自身资源, 让学生成为自我消费的主体

人的身体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的资源。在课堂中, 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借助自身资源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 一年级“0~9”的教学, 在幼儿园大多数学生已经学习和认识了, 即使个别学生没有上过幼儿园, 家长也多少会给孩子教一些, 这时如果让学生再生硬地认识这些数字, 学生就会失去兴趣, 甚至还有可能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数字向大家介绍自己。一位学生带头说:“我是1名小学生了, 叫陈睿, 有2个字, 我家有3口人。”其他学生也纷纷效仿, 有的说:“我有1个脑袋, 2个眼睛, 10个手指头。”等等, 这一课学生十分有兴趣, 欲罢不能。借助学生的资源, 既巩固了所学知识, 又促进了交流, 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数学学习也就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 枯燥的数字和符号也成为了课堂上热门的“消费商品”。

2. 开发故事资源, 让故事成为学生消费的商品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 抓住这一特点, 设计一些练习题, 让故事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资源走进数学课堂有强大的导学激趣作用。例如在教学“猜数游戏 (7的加减法) ”这一内容时, 我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引入:“在遥远的国度里, 一位皮肤白得像雪一般, 双颊红得有如苹果的白雪公主, 为了躲避后母的追杀, 逃进了森林里七个小矮人的小木屋, 七个小矮人非常喜欢白雪公主, 决定每天一部分人出去干活, 一部分人留下来照顾白雪公主, 你猜今天是几个人留下, 几个人出去干活?”让学生先编故事情节, 然后根据不同的问题列出相应的数学算式。这样的教学资源使数学知识既有“人性化”, 又充满智慧, 学生沉浸在美妙的童话境界中, 在编故事的过程中获得了数学知识。这样的形式比起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要让他们乐意接受得多。

在课堂还可设计一些故事型练习题。例如可引入“唐僧师徒摘桃子”的故事。一天, 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去花果山摘些桃子。没多长时间, 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八戒憨笑着说:“师父, 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 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 如果3个3个地数, 数到最后还剩1个。”沙僧神秘地说:“我筐里的桃子, 如果4个4个地数, 数到最后还剩1个。”悟空笑眯眯地说:“我筐里的桃子, 如果5个5个地数, 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 我们每人摘多少个?”

童话扮亮了数学课堂, 让学生借助童话这一奇思的幻想性艺术资源进行课堂消费, 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活力, 学生在严谨、缜密的思考中获得童话般的纯真和快乐。但也要注意避免将数学内容牵强地用童话包装, 使学生被非数学的课堂内容与非本质的外在形式所吸引而忽略了思考童话故事中所隐含的数学问题及背后的数学意义。

3. 开发教材资源, 让教材资源成为学生的消费市场

教材从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到教学方式都留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 允许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 按照自己的理解, 根据环境、学情等教学条件, 选择和创造生成新的范例来组织教学。数学具有严谨的知识结构, 教材以“知识点”为单位由浅入深地进行有序的编排。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中, 都要求教者审视教材全局, 把握联系, 瞻前顾后。重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 处理好数学知识的“整体”与一节课的“局部”之间的关系, 这就需要教师对所学知识合理地进行有机整合, 使之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

例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正负数 (一) ”一课, 教材中的例题创设比赛计分中的问题, 学生容易体验正负数可以互相抵消的思想, 而在后续的习题中又出现了求时间差、温度差等正负数相差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显然不是再用抵消的思想来解决。如果教师仅满足于教完例题, 那后面的习题就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困难。只要教师用“局部”与“整体”联系的观点对教材稍做处理, 将“试一试”题目改编, 就可以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的目的。

教材中的表格:

添加一栏为“0”的数据, 改为如下表格:

(1) 提出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学生学会解决“第1袋瓜子与第2袋瓜子的总质量是多少?”的问题后, 提出了“哪两袋瓜子的总重量一定大于 (或小于) 200克?为什么?多 (少) 多少?”这样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发现更多的组合情况, 也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到正负数的含义以及运用抵消的思想来解决“多多少”和“少多少”的问题。

(2) 先估算, 再精算,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与灵活利用抵消思想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中提出“求6袋瓜子总重量”的问题, 可以分三个步骤让学生逐步感受正负数的含义及用抵消思想解决问题的优越性。首先估算6袋瓜子的总重量, 使学生体验到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及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然后让学生通过看表中记录的数据, 思考“实际总重量应该比估算的结果多还是少?”这个问题就使学生自然地感受到“抵消的数学思想”在生活中的运用。最后问“实际重量是多少克?”促使学生去思考如何去运用抵消的思想来帮助计算。经过这样有层次的体验与思考, 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正负数的含义与估算、抵消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 在思考过程中, 还提出了很多种运用抵消思想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闪出了智慧的火花。

(3) 添加了一栏为“0”的数据, 让学生明确正负数是与标准量比较的结果。在“试一试”题中, 增加了“第1袋瓜子和第2袋瓜子相差几克”这样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比较辨析正负数求差时, 不能再运用抵消的思想, 并由此引出数轴, 并充分利用数轴使学生理解正负数的含义和求出间隔数量。对理解有困难的学生, 可以借助标准“0”引出数轴图帮助学生理解。

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学习兴趣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资源;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是一门比较深奥且抽象的学科,面对这一学科,如何让感性的小学生迅速地掌握数学知识是很多教师所共同探讨的一件事情。

一、数一数家中物品,轻松掌握数字奥秘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数和数字的计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字的加减乘除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其实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中带来一些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进行数数,学生对数数的兴趣就会提升很多。

比如,在学习“数一数”这一课时,当教师教学生学完了简单的十以内的数之后,可以给学生做一个练习,教师可以先将在自己在家中的厨房拍成一个照片,然后在课堂中给大家展示出来,然后这样引导学生:“画面中是我家的厨房,下面大家一起数一下,我家有几个盘子、几个水龙头、几个脸盆、几个煤气灶。”学生一听说是老师的家,立刻产生了兴趣,大家都抱着老师家是什么样的思想进行数数,这样就让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数数活动之中。

二、量一量生活用品,轻松掌握长短尺寸

在学习长度单位这一数学知识时,很多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给学生一把尺子,让他们对长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就可以进行题海战术,比如一支粉笔长5( ),一支钢笔长约7( ),一台电视长约20( ),学生本身对长度这一抽象概念比较模糊,仅仅凭这种模糊的概念去填写精确的长度单位,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为此我们应该从生活中提取资料,让学生边测量边学习长度单位。

比如,在学习了“厘米和米”这一节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一一个作业:“大家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温馨家庭,家庭中的物品肯定种类繁多,大家回家后拿起手中的尺子,对自己喜欢的或者能看到的物品进行长度测量,然后用日记的方式将它们记录下来,比如,我家有一台冰箱,妈妈帮我一起进行测量,发现它的高度为1米4。”这样学生在自己家中进行物体的测量,既感到亲切,又有极强的好奇心,于是学生在不自觉中对米和厘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三、翻一翻瓶瓶罐罐,轻松理解几何原理

几何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数学知识,特别是对于立体几何,由于学生缺乏对空间关系的认识和掌握,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这中间的原理进行掌握。其实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几何形体,只不过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已,教师如果能在生活中寻找一些案例进行讲解,对于学生理解几何知识来说,会更加轻松。

比如,在讲授“圆柱和圆锥”一单元时,教师在讲到圆柱体的面积其实就是一个长方体加两个圆的面积这一原理时,学生可能会比较难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将孩子们都愿意吃的乐吧薯片(桶装)带到教室中,找一位学生上台将这个桶装薯片打开,学生对乐吧薯片非常熟悉,当他们看到这位学生将乐吧薯片的前后盖打开后,很清晰地看到两个盖都是一个面积相等的圆形,然后教师可以让这位学生给出班级中每一位同学一块薯片,然后让他当众将薯片桶拆开,这样学生就能更加直接地看到薯片桶其实就是一个长方形,这样学生再理解圆柱形的面积公式时就轻而易举了。

总之,小学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抽象理论的讲解和练习,小学生是很难将数学学好的,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内容都与数学有着密切联系的,教师如果能够在生活中寻找一些教学资源,并将其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或作业中,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提高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王剑.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

学习资源中心 篇12

一、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国家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 对“教材就等于唯一教学资源”的传统教学思想、传统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领域中,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善于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 讲求各种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校本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与实践

徐特立先生认为:“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 就是乡土教材。 ”基于家乡———瓷都德化这块土地独有的乡土文化资源, 我们要通过各种活动挖掘家乡乡土文化资源, 将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与中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 深化教育改革, 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1.制定研究目标

(1) 通过研究, 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 加强不同学科、不同知识间的交流与联系, 让学生快乐地生活, 开心地学习, 在活动中感受乡情之浓、乡艺之乐、乡仪之美, 达到乡土文化育人的目的, 深入推进新课程教育。

(2) 通过研究, 开发乡土文化资源, 深化学校教育改革, 推进新课程教育的发展, 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形成一种校园文化, 一种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 突出实事求是、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学校精神。

2.组织开展研究活动

(1) 研究的思路:调查、了解 →搜集文献、组织理论学习、统一认识→确立课题→设计研究方案、 进行课题申报→组织实施课题研究→收集资料、总结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与推广。

(2) 研究的步骤:本课题自2014年11月起, 实验周期为一年, 实验研究基本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4、07—2014、11)

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 设计、 开发乡土文化资源采集方向, 收集学习有关文献, 邀请市教科所、县教育局有关专家来校指导, 完成课题论证准备材料, 建立课题领导小组, 确立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的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2014、11—2015、11)

2014年11月—2015年5月, 按照研究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 组织全校教师在各个领域开展实施, 各组制订计划, 3月进行阶段成果汇报, 5月写出阶段总结。

2015年5月 —2015年11月, 提出下一步实施方案的意见, 收集资料, 整理分析, 召开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理论讲座、评选优秀成果、外出考察等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2015、12—2016、04)

整理分析研究实践的有关资料, 撰写相关的研究报告, 汇编师生文集———《乡土文化之瓷韵》、《教师论文集》 等研究成果, 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科学性研究鉴定, 推广研究成果。

3.活动特色与成效

(1) 教师改变传统的 “资源观”, 实现角色的转变, 优化教学资源组合, 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

(2) 让学生从活动中得到情感体验, 享受学习的乐趣, 积极主动地探究现象和规律, 强化学生在乡土生活中的参与意识,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联系学科学习收集资料, 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

(3) 构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与家乡乡土文化资源相互渗透的新模式。 我们课题组组织学生开展德化旅游资源调查, 了解德化陶瓷文化和历史, 形成幻灯片或手抄报等形式宣传家乡、服务家乡、建设家乡。 我们参与汇编校本课程《德化旅游英语》, 并制成书本全县交流, 深受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认可。通过此次研究, 学生对家乡的文化和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增强了对家乡和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初步树立了建设家乡的理想信念, 为德化大地培养了一批建设家乡的地方人才。

三、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1.转变观念, 打造办学特色。

通过研究开发, 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转变教育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拓展课程资源, 结合学科教学, 合理开发利用,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文化发展, 丰富新课程教育的理论与内涵, 推动学校教育改革, 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育人理念。

2.精心选择, 健全学生人格。

本课题的研究, 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 为他们学会生活, 提高生活品位, 学会生存, 增强生存能力, 学会创造, 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基础;对孩子今后的成长, 走出家乡对家乡文化的传播, 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3.挖掘素材, 积累编制资源。

通过研究, 挖掘一系列有特色的乡土素材, 有利于我校校本课程的积累编制, 便于形成课程化、正规化、校本特色化的学校教育“个性面孔”。

总之, 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长期工程, 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将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 注重对教学对象及开发课程资源的研究, 通过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深化新课程教育的内涵, 探究新课程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总结出带有普遍规律的东西, 以进一步指导实践, 促进学生对不同知识的整合、提炼、归一, 让他们“快乐学习, 健康全面成长”。

摘要:基于家乡——瓷都德化这块土地独有的乡土文化资源, 要通过各种活动挖掘家乡乡土文化资源, 将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与中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 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新课程教育, 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乡土文化,课外学习资源,中学教育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上一篇:色差控制措施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