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片教研

2024-10-21

联片教研(通用9篇)

联片教研 篇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形式多样的学校教研活动层出不穷, 真所谓百花争艳, 联片教研作为一种富有成效的教研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地区采用。然而, 陇南市武都区两水中学牵头实行的联片教研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 给联片教研注入了活力, 让人眼前一亮。

教研协会:统领片区学校教研的中枢

近年来, 随着教科研工作的广泛开展, 内涵式、区域化的教研模式深受青睐, 区域内教育科研的协作与交流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2010年初, 在陇南市武都区教育局的领导下, 武都区两水中学作为责任校组织武都区西路片区6所学校成立了一个特殊的区域性校际教研组织———教育教学科研协会, 并通过了各项活动实施方案。一项在组织形式上颇具特色的联片教研活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为了保证联片教研工作高效、有序和规范地开展, 教研协会组建了片区教研工作网络, 成立了教研工作领导小组、教研业务指导组、教研工作组三个小组, 明确了各组的职责。

“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两水中学校长马健介绍说, “就拿联片教研业务指导小组来说, 它是由武都区教研室相关教研员、各校主管教研的副校长、教研主任或教务主任组成。”

业务指导组在职责上对领导小组负责, 在领导小组的统筹下制定具体的联片教研计划和活动的组织开展, 制定活动主题, 根据片区内活动安排, 组织片区内学校开展说课、听课、评课及专题讲座和比赛等教研活动, 做好资料的收集、归档、报道、上报等相关工作。

说起教研协会的性质和组织方式, 马健这样解释:武都区西路片区教研协会是由发起学校组织, 以开展听评课、集体备课、专题调研、课件制作比赛、说课比赛等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教研组织, 联动区域内各学校教师积极参与, 也就是这些成员学校选派教师根据活动安排, 轮流进行教学研究活动。

联片教研是教研协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同时教研协会也根据特定时期的特定教研需求制定阶段性、专题性主题活动。在教研协会的组织下, 片区内的教研内容一般是一个阶段一项活动, 有主题、有内容。比如某个课题在开展了一段时期后, 能结题时, 就搞个小小的总结, 商定开展下一个活动内容, 在每次活动开展时, 各个成员学校相关人员都得参加, 在区域内各成员校轮流进行。

在联片教研活动中, 课堂教学展示是其中最引人关注也是最体现教研效果的活动了。2010年5月, 在两水中学辛成辉等老师的优质课展示中, 联片教研拉开了序幕。

联片教研:年年有主题, 校校有特色

按照联片教研“一年一个主题, 一校一个特色”的思路, 2010年, 教研协会研讨和推广主题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课堂是教研活动的有效载体。”马健介绍说, “教研协会首先选择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是教师‘教’的有效和学生‘学’的有效的完美结合。”参与这一教学模式的一位老师说, 教师在授课之前让学生“先学”, 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由于积极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 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也在学生的“先学”中了解到他们学习的难点, 从而准确抓住教学的重难点, 使教学更加有效。“当堂训练”则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 强化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这些都保障了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使课堂教学成为了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

在优质课展示中, 教师们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研究教法, 总结反思。“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给学生搭建了学习平台, 降低了难度, 从而使课本知识更易理解和接受, 同时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马健说, 教研交流对提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校际间的交流协作, 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仅加强了校际之间的集体备课和同课研究, 打造了校际间教研平台, 让基层教师有了成就感, 而且还增强了全体教师的教研意识, 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都得到了提高。

活动内容:基于课堂, 用于课堂

教研协会进行的联片教研有哪些内容呢?

“主要内容有三点。”马健说, “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课程分享, 也就是优质课展示。”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阵地, 是教师教学的主战场,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教研协会要求参与片区教研活动的各个学校推荐1~2节优质课, 将授课教师组成讲课团队, 轮流在各校开展优质课堂展示。在课后还组织研讨交流会, 认真分析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不足, 并对如何改进教学进行广泛地交流。

一年以来, 教研协会共评选出优质课66节, 优秀说课22节, 优质课件45件, 评选出首届校级名师16名, 教学骨干32名, 青年教学能手105人。

这些活动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区域内教育教学科研的发展, 为武都区实施“科研兴教, 教研强校”注入了活力, 引起了强烈反响。

联片教研的另一个活动是集体备课, 这是片区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首先在各校同学科教师中选出备课组长, 组织、协调和指导备课组各项工作;然后同科教师在本校进行交流, 取长补短, 提升所备教案质量;最后6所学校的教师将其所备教案以网络或会议的方式进行交流探讨。

课题研究是联片教研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教研协会按照“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措施—实践验证—反思总结”的思路。先由参与片区教研活动的各个学校提出具有研讨价值的课题, 主要为了解决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惑。如教学中学生实验的有效开展, 多媒体的有效利用等。然后将这些课题进行汇集,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分发给各学校教研人员进行初步研究。最后在研讨会上集中进行课题分析和问题解决, 并请相关教师在教学中试用、探索、反馈, 由教研人员进行总结。

活动开展以来, 该协会成员学校先后有312人次参加了活动, 写出了3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306篇论文, 其中100多篇在国家、省、市、区级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奖。

这些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极大地活跃了各成员学校的教研氛围, 使联片教研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 有效提高了片区内各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活动反思:总结经验, 均衡发展

联片教研活动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业务指导组刘志军说, 开始时一些老师对教研的认识不够, 把教学研究当成额外的负担。

个别教师抱怨教研活动耽误了正常教学, 有些教师认为搞教研是教育专家的事, 自己只要把课教好就行;有些教师只是为了教研而教研, 在教学研究中作秀, 热衷于搞大课题等等, 有形式化倾向。

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研与教分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 部分老师缺乏发现问题的意识, 钻研意识薄弱, 不善于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捕捉研究问题, 出现教研与教学分离的现象, 致使前期的一些研究流于形式, 没有深入总结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策略。

为了克服和根除这些问题, 教研协会从2011年起, 从更细更深的层面加强了联片教研活动的规范和要求。

教研协会认为, 一线教师的教研, 应该是一种“草根”式的教研, 要“研以致用”, 而并非要研究出多么高深的理论成果。同时要让教师关注教学中新问题的生成, 不断充实课题的内容。让组内的老师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科研就是“问题教研”, 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服务的, 所以必须与课堂接轨, 必须实实在在融入教学工作中。

同时也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交流和专业引领, 严防教研低水平重复。教研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 如果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 就可能导致低水平的重复, 甚至平庸化。

联片教研活动进行一年多来, 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 马健说, 它不仅打破了校际壁垒, 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还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 充分发挥了各校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后, 教研协会将会整合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 努力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上的共享, 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促进学校的持续均衡发展。

联片教研 篇2

联片教研第三组五处小学

一、本次教研活动目的为了深入推进三步导学,实现联片教研活动扎实个有效,改变片区内各校以往校本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的现状,为片区内教师创设一个交流合作、互动学习、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构建高效率课堂,我校根据区教育局具体部署和中心学校太行的具体安排,确定开展以“深入推进三步导学,携手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联片教研活动。

二、“同课异构”教研主题内涵

课堂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也是教师教研的最重要的场所。教师只有在课堂上亲自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和失败,才会诠释新课程理念,才会探索合适的教学策略,三步导学才会走向成熟,走向无痕。“同课异构”即面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然后施教。它讲究课前的充分研讨,追求课堂的百花齐放,注重课后的评价反思。这种教研模式能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意识,有利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与方法的把握,有利于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也迫使每一位听评课的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去深入观察、分析、比较,并提出独到的个性评价,有效的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和应用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本次教研活动总结

自10 月 16 日起到11 月22日结束。我校按照中心学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通知和本片区关于本次教研活动的安排,开展了以“三步导

学”为主题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经过几轮的讲课、听课、评课,听了十位教师、不同课程、不同年级的研讨课,几点感想小结如下:

1、执教老师准备充分,上课效果好。

二十几位老师为上好这堂研讨课做了大量的准备,深入钻研教材,熟悉大纲,依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广泛搜集资料,认真制做课件,通过努力将内容一样,但风格不一的课呈现给大家。马雯老师设计的图文并茂,配乐朗读,学生自选检测内容,深受听课教师的好评。被大家赞为“实用”;李雪萍老师将形象生动十个手指头做为记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学生感兴趣。张素红老师稳重扎实的课堂,对学生平时严格训练深受老师们的称赞。陈积华老师讲的《对花》音乐课,歌舞结合,内容和图片紧密结合起来,课件运用熟练,被老师们誉为音乐课的“时尚”。还有许多老师的优秀课,没有机会听,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总之,老师的课在教学设计,三步导学的运用都有一定的完善和提高。这次教研也显示了片区教师在教学方面新的探索、创新。

2、高效课堂这一主题得到了明显展现。

本次活动着重突出了“高效课堂”这一主题,这也正是本学期开学区教育局开展教研活动所要突出的中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是教师“教”的有效和学生“学”的有效的完美结合。而教师“教”的有效应成为整个活动的基础,没有教师的充分引导,学生的学往往会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其中,教学的深度和宽度也不可能得到实现。更不

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们的教学手段有大幅度的改善,应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常态的了。教师们教的扎实了,摆脱了以往课堂教学的“花架子”,难点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得到了突破,讲练有机结合,检测导结运用恰当,达到课堂节节有检测,人人能有所收获。激励机制能够不断灵活应用,这些都保障了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成为了真正的有效教学。

3、课堂教学的理念贯穿教学始终。

每一节课,每个学科老师们都能展现新教法和远教资源,并且运用自然,在无意中却使新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手段得到了更加完美的展现。

①、所有教师都把课堂的探究权交给了学生,平行四边形面积计 算公式推导、9的的乘法口诀的编写,夕阳美的语句等都是学生在知识的探究和整理过程中得出来的,是在学生真实参与中实现的,教师只是在其中起到了点拔和引导的作用,我想,学生经历了知识的产生过程,深刻的印象必将伴其一生。

②、有效学习方式得到充分的利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是学习的最有效的方式。在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展现的基础上,学生的自主探究成为必然;在问题的探讨、经验的交流和成果的相互订正中合作学习成为现实;如二年级语文的两个教师都布置了根据爷爷和奶奶看夕阳,学生感受夕阳美指幸福生活。六年级英语都把英语单词与实物课件对称。这些无不展现着“有效学习方式”的培养。③、教材的“生活化”成为现实。几节课,教师都为学生们创造了易

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生活化的素材为学生的学习建立了经验基础。用《西游记》四人西天取经引出9的乘法口诀,一句河北方言就把河北民歌引入课堂。将教学中抽象的内容在“生活”的基础上得到简化展现,这就给学生的学习搭建了平台,降低了难度,使学生更易理想和接受。

4、评课教师参与面广,评价有深度。

这次教研活动,联片学校每个学科都有老师参加听课、评课,并且在三轮和四轮磨课时,本校老师积极参加听课和评课。教师认为她们的教学设计新颖,思路清晰,学生参与面广,三步导学走向成熟,走向无痕。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产生了一定的轰动效应。听课结束后,各个学校学科带头人和评课专家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得失进行了及时、有效的点评。从教师们的评课议课活动中可以看到课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师的专业素质在逐步提升。

总之,本次“联片教研”活动获得圆满成功,我们也从中真正感受到了联片教研的着力点应该是: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自己。新课程背景之下,如果我们的教学研究能够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真正做到想自己的问题,做自己的工作,说自己的故事,讲自己的道理,就一定能极大地提高教研工作的效率。

相信我们各个学校,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集体研究,共同探讨,会多出现一些精美的教学设计,资源共享的同时,互相取长补短,以更精巧、适用的课堂设计、精湛的教学技艺、渊博的知识、飞翔的思维激荡着无数求知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用勤奋努力精彩演绎教

育的艺术,诠释教育的无限魅力,追求着教师的幸福,收获着教育的喜悦。

四、反思:

通过参加这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即对同一节课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不同的教学班级进行的教学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不同优势,体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带给我很多的思考和感悟。“同课异构”造就了百花齐放的课堂,彰显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差异,学生的学力差异,也彰显了文本价值的丰富性,纵观这次教学活动,综合表现为三个方面:

1、方法、策略层面:教无定法。同样一节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上来说是多样的,无论是环节安排,还是细节处理都有一定的差异。

2、风格、个性层面:扬长避短。教师的个性不同,上课时的表现也有所不同,或新颖独到,或简略直接,或曲折婉转。

3、目标、内容层面:因材施教。教师除了吃透了解文本内涵之外,还要了解文本所处的学业阶段,教学单元,并以此作为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再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确定教学设计、取舍教学内容,可谓“因材施教”。

五、由此次活动引发的思考:

1、老师在课堂上如何把握问题的梯度?

2、如何更好的利用远教资源进行教学?

3、如何对编者的意图有更深层的领会?

这次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留给了所有讲课、听课、评课的老师很大的思考、回味空间,大家都期待着下一次更精彩的教研活动。

农村联片教研的问题和策略 篇3

在农村联片教研活动轰轰烈烈开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出现已经限制了其向纵深方向的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组织松散,需要有一定威望的人进行主持

联片教研是根据区域关系进行联结的一种松散的教研活动组织形式,因为学校习惯了单兵作战,所以联片教研缺乏相互合作的主动性。同时学校之间没有管理和服从的权力和义务关系,联片教研因此就缺乏活动的执行力。农村学校的联片教研更多的是建立在完成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布置任务的基础上,少有自发和自觉的合作行为。鉴于此,农村学校的联片教研迫切需要一个拥有较高威望的人来进行主持。现实表明,哪一片的主持人威望越高,哪一片的联片教研水平就越高。

(二)形式单一,上课、评课一统天下

纵观农村学校的联片教研活动,基本上还是上课、评课这种组织形式一统天下。虽说课堂教学是教研活动永恒的主题,但单一的上课、评课模式缺乏教研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再加上这种模式缺乏相对集中的主题,教师讨论的内容往往显得大而含糊,令人觉得这种模式更像是表现某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技巧,而不是研讨和诊断。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呼唤的是反思性和解决问题式的教研活动。校本教研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教研方式,如集体备课、案例评析、问题查找等小而实用的活动模式,往往因各个学校的时空限制而被束之高阁,从而使本就形式单一的联片教研活动也失去了它本应有的价值。

(三)缺乏教研的前期准备和后续行动

“为什么开展、怎样开展、开展以后怎么办?”是教研活动的三步曲,也是教研活动从点到面再到点的一个完整过程。但联片教研活动因为“点”的分散,所以更关注“面”的活动;对教研活动的“集中部分”做了大量工作,却往往忽视了教研的前期准备和后续行动。前期准备是教研的目标和问题基础,这是整个教研活动的前奏,决定着教研活动的方向;而后续行动要考虑分析的是教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行动的纲领要求和监督评价,这是教研活动的落脚点,决定着整个教研活动的效果。

(四)优势发挥不够,只是简单利用了教师资源

实施联片教研是为了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但农村联片教研的优势互补往往简单地停留在师资利用上。其实一次教研活动的成功,除了优秀的师资外,还需要优秀的组织管理、优秀的后勤保障和优秀的教研环境等等。大学校有自己的优势,小学校同样也有自己的优势;优秀学校有自己的优势,薄弱学校同样也有自己的优势。联片教研应是片内所有学校优势的结晶,当然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动态的互补,优势是需要发现和提炼、需要促进和发展的。

(五)联片教研和校本教研两张皮

联片教研其实是校本教研的范围扩张和内涵延伸,它是建立在各校校本教研基础之上的。但农村的联片教研却往往跟各校的校本教研相脱节,各行其事。首先,表现在教研的主题是孤立的。农村学校联片教研的主题一般是由片内教导主任会议商定,没有进行调研,没有征求过各校学科教师的意见;第二,表现为教研的主体是个别的,没有到群众中去。农村联片教研活动往往是几个骨干教师的展示舞台,各校大部分老师是被动的接受者或观众,他们的任务是听、记,然后忘记;其三,还表现为教研的效用不能得到深化和扩展。在实践中,同一学科的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彼此没有联系的;每一次教研活动的总结只限于学科教学,与教育和管理是割裂的;每一次教研活动的行动指导是就事论事的,与每个学校的校情、师情和学情是不相干的。

(六)缺乏效果评价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

农村学校每一次联片教研活动结束后,不能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由于农村学校还没有建立起联片教研的效果评价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往往是人去楼空,热热闹闹后总是冷冷清清,没有人坐下来总结现在、思考后来,不能够静下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

二、解决策略

针对农村联片教研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解决策略,以期为农村联片教研的顺利开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校本教研是基础

校本教研是基础,联片教研只是校本教研的范围扩展和内涵延伸,这是农村学校联片教研的概念界定。所以开展联片教研的前提条件是务必要做好片内各校的校本教研。首先,要立足教师的自我反思;其次,农村学校的联片教研要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重心应该置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研究的问题要从日常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出来,研究的直接目的是改善学校的教学实践。各校教学存在的许多问题都需要联片教研去解决,联片教研中得出的结论和经验同样需要各校去贯彻、去落实。

(二)针对实用是方向

要确保校本教研在联片教研中的基础地位,就必须把握好“针对实用”的教研方向。

联片教研要讲究务实,要针对教学实际问题,作深层次的探索。要做到“实”“活”和“用”三者有机结合,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实”就是内容要实,要针对本片教师、本校教师的实际,要有实际意义,少务虚、不空谈;要做到主题小、内容具体、针对性强、一事一议、气氛宽松和谐。“活”就是形式要活,联片教研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应该本着“灵活实用”的原则,根据内容选定形式。“用”就是成果要用,联片教研的目的在于推广教研成果,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师发展。

(三)机制保障是关键

要确保联片教研的实用方向,机制保障是关键。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组织和制度是农村学校联片教研有效推进的保障。我们必须健全组织、明确责任,结合实际建立制度、健全机构,并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最关键的是让人真正“动”起来,使教师和管理者学会组织、学会管理、学会评价、学会反思;让制度真正“活”起来,使制度不再是抽象的名词,不再是写在纸上、存于档案的一种摆设,要使其积极转化为领导者的管理行为和教师的研究行动。

(四)分层教研是突破

要确保机制的保障作用,除了领导层的举措外,更重要的是教师群体的觉醒,因为教师群体才是农村联片教研的真正主体。要让教师变被动为主动,使教研活动真正发挥自我反思、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功效,摆脱教研活动“一刀切”的陈规陋习,积极实施分层教研的策略。同时,实施策略上要做到目标分层、活动分层、行动分层,使每一个教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教研活动模式和载体,主动参与其中、主动反思,让发展成为活动的主体。

(五)内结外联是出路

要确保分层教研的实效,还必须做好内结外联工作。因为联片教研不是单一性质的工作,也不是单凭本片的资源就可以完全搞好的。所以在搞好联片教研的同时,还要学会吸收新的资源与思想以及扩展成果的应用,学会“改革和开放”。具体而言,一是要做好教学与管理、教学与后勤、教学与环境等的联结,让片内所有优秀资源都参与到联片教研的活动中,以保证联片教研的可操作性和可生成性;二是要做好“本片”教研与“外片”或“外校”教研的联结,把自己片内的教研成果向外推广,赢得更多的效益和更多的支撑。同时把片外的优质资源(尤其是优质师资和成功联片教研管理经验)引进来,补充自身资源的不足,达到片内与片外的合作共赢,保证联片教研活动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

(六)教研环境是依托

要确保内结外联的有效性,还必须营造上下一体的教研环境。良好的教研大环境是农村联片教研活动可持续发展的依托。具体而言,需要建立三级联动的教研环境,让教研部门、联片学区、学校之间形成互相支持的工作系统,让全县(区)的优质资源流动起来,实现资料共享,促成县区、学区、学校的三级联动;需要形成农村师资稳中有升的教研环境,不能再让农村学校成为城区大量优秀教师输送的基地,要使农村学校的骨干教师保持相对的稳定。同时,吸收城区的优秀教师也能到农村来任教,以实现人才的双向流通,让骨干教师真正成为农村联片教研的引路人;第三,需要形成有充分经费保障的教研环境,经费是制约联片教研开展、提升的瓶颈,因此,教育科研经费的进一步投入是当务之急。

如何有效地开展联片教研 篇4

一、聚焦问题———追根溯源

1.组织机构存在缺陷

联片教研重要的组织机构就是校际联合体, 但这种校际联合体是一种松散型结构, 其工作效率比单个学校的效率低。如, 在教研组层面上, 教师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时候, 不能及时得到其他学校教师的支持。因此, 各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联片教研活动的管理, 尊重和保护教师的专业自主, 为教师的教研活动提供支持, 及时为教师排忧解难。

2.专业引领需加强

校本教研活动开展以来。虽然得到了教研员或一些专家的大力支持, 但从整体上看, 教师需要得到更多的专业引领。其中主要的原因仍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偏低, 自我培养能力欠缺。因此, 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专家资源, 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收获更多的有效引领、科学指导, 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教研活动需统筹安排

联片教研活动的开展经常会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发生冲突, 也相应地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因此, 联片教研要与校本教研有机结合, 需要学校统筹安排和协调, 避免时间上的矛盾和加重教师的负担, 切实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二、掌握原则———胸有成竹

联片教研打破了校际的壁垒, 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为了更好地开展联片教研, 我们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活动的针对性

教研活动内容的生成由“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教研活动能否适应教师的需要, 是衡量教研活动质量的重要指标。教研活动要对教师有实际的帮助, 有效地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因此, 联片教研活动内容的确定是依据一线教师的需要, 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我们应针对普遍的、突出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排查、整理、筛选后确定教研活动的研究主题。

2.形式的多样性

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教研活动形式要由过去的“你讲我听”的单一讲座形式丰富为对话、参与、沙龙、论坛等多样式。开展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之间的互动研讨活动, 使教师变被动为主动。鼓励更多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 激发他们在自审、反思基础上的自评, 倡导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 从而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的学术氛围, 使更多的教师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

3.评价的多元性

没有评价会导致校本教研的形式化, 教师对教研只关注任务的完成而不关注质量的高低。只有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导向机制和保障机制, 才能尊重和保护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形成一种良好的团队学习氛围, 凭借着群体间持续不断地互动学习与实践, 实现教师个体与群体共同发展。因此, 有效的多元化的评价制度不仅关注结果, 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过程。同时, 评价还要注意在关注教师个体的同时关注群体的发展, 建立在校本教研基础上的联片教研的重要目的就是要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鼓励教师发挥集体的智慧, 形成合作优势, 增强内聚力。

三、健全组织———有条不紊

参与联片教研的学校应认识到, 必须建立联片教研的组织机构。参与联片教研的学校要基于平等、协作、互助的关系和共同的目标, 自主形成联片教研的三级组织机构。

1.领导机构。校长是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 各学校校长应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联片教研领导小组由各学校校长集体参与, 其主要工作是确定联片教研的工作方向, 对实际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对外联系教研员或专家来指导工作, 开发共享资源。工作方法是定期召开校长联席会议, 研究工作, 落实任务。

校长联席会议流程:

2.协调机构。教导主任是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具体组织 者和执行人。由各校教导主任集体参与的协作小组主要负责校本教研工作的协调组织工作, 制定工作计划, 收集、了解、掌握和整理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情况和意见, 负责向各学校校长汇报工作。

3.教研组。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 要改变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各自为政和孤立无援的状态, 成立由一线教师组成的片学科中心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需要, 也是教师自身的需要。教研组的活动主要研究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共同的困难和问题;交流教育教学经验;组织专家指导活动;集体备课、听课、议课等。

四、扎实推进———有的放矢

联片教研是以校为本的合作教研, 是对原有行政性教研组织的补充。要坚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本, 构建多元开放的教研平台, 发挥各校开展校本教研的主动性, 保证每次活动的质量, 通过制度保证、活动启动、典型带动, 实现学校和教师跨越式的发展。

1.组长学校

学年初, 组织片区学校整体策划全学年联片教研研讨活动的方案, 并确定各学科的研究主题。

(1) 根据活动方案和主题组织实施, 确保活动质量, 做好资料积累工作。

(2) 要统筹每一次活动, 促进片区学校优势学科资源的互补, 确保每次研讨活动的合理安排和及时通知。

2.承办学校

(1) 研讨主题的选择:围绕各学科研讨的主题, 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 上课教师的选择:要与培养学科骨干教师队伍相结合, 确保研讨课的价值生成。

(3) 研讨活动的组织:将研讨的主题、内容等事先以文本或邮件形式告知参与学校, 并按照“四个一”套餐教研活动形式, 做好活动的组织和安排。

3.参与学校

(1) 根据研讨活动的主题、内容进行前期的校内前移式研究。

(2) 合理选派参加联片教研活动的教师, 分管领导和学科骨干必须参与, 并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评课, 帮助上课教师反思与重建。

(3) 根据研讨活动的重建意见, 在本校开展后续研究, 组织相关年级的教师上好重建课。

五、深刻反思———竿头日进

1.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引领作用。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大要素之一, 而联片教研是新形势下校本教研的拓展和延伸, 教研活动由一所学校变为几所学校, 参与的教师也相应增多, 这更需要教研部门的专业引领, 因此要积极主动地与上级教研部门取得联系, 以获得业务上的进一步指导。邀请各学科教研员深入片区学校, 组织和引导片区学校和教师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2.积极提供制度与政策保障。片区学校必须注重对教师参与联片教研的思想引领, 加强宏观调控和全程监督, 为联片教研提供服务, 把教师的研究工作凝聚到学校发展这条主线上来。同时, 建立教研活动的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 做好评价, 把联片教研的实施与学校及教师考核、评估结合起来, 以此促使学校和教师能够有效投入到联片教研之中, 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联片教研关键是看它能不能转化为校长的管理行为、教师的研究行动。

联片教研总结 篇5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同教发【2011】016号关于《同心县2011-2012三级教研网络建设及联片教研活动实施方案》,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根据回民中学2011高三学科计划安排,4月9日举行了“同心县三所高中高三二轮复习联片教研”活动。

在教育局教研室的安排与大力支持下,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 功。

本次活动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精心部署,从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形式、场地的布置到发言内容的制定、发言教师的选拔等都进行了周密地策划、细致地安排,使本次活动有序、高效、如期进行。参加本次“联片教研”活动的老师有36人,在我校探讨三门学科即:数学、物理、化学,针对高三数学二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要求发言教师围绕高三课程标准和大纲展开探讨。这无疑是对发言教师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他们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3位发言教师是教学第一线的年轻骨干教师,他们精力旺盛,具有课改的新理念、新思想,教学有其独特的风格。本次3名教师的发言,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与会教师认为他们的二轮复习设计新颖,思路清晰,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做到有机结合,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产生了一定的轰动效应。发言结束后针对二轮复习的方法,三所学校的教师进行了及时、有效的补充。从教师们的探讨中可以看到教师们对今年高考充满 了期待。总之,本次“联片教研”活动获得圆满成功,我们也从中真正感受到了校本教研的着力点应该是: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自己。新课程背景之下,如果我们的教学研究能够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真正做到想自己的问题,做自己的工作,说自己的故事,讲自己的道 理,就一定能极大地提高教研工作的效率。(附:三门学科的发言稿)夯实基础,掌握规律,提升能力

——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策略与建议

尊敬的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代表豫海回民中学高三备课组,把我们的二轮复习计划与策略以及复习基本方法向大家作一汇报。希望和大家共同切磋、共同提高。目前,多数学校高三数学复习已转入第二轮,进入最后备考冲刺阶段。如何在短短的几个月里,科学安排复习,提高复习效率呢?建议抓好以下几点:

一、以纲为纲,明晰考试要求

所谓“纲”,主要指《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简单地说,《考试说明》就是对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三个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课程标准》则是编写教科书和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我们可以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并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以发现命题的变化规律。

二、以本为本,抓好专题复习

第一轮复习重在基础,指导思想是全面、系统、灵活。在抓好单元知识、夯实“三基”的基础上,注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初步建立明晰的知识网络。

第二轮复习则重在知识和方法专题的复习,是在第一轮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是数学解题能力大幅度提高的阶段,可 3 以说,高考数学能否考高分,关键在于第二轮专题复习效果的好坏,切不可掉以轻心。

第二轮专题复习主要有以下三类:

1.围绕知识点交汇的专题复习。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加强各知识板块的综合,对知识的交*点和结合点进行必要的针对性专题复习。例如,以函数为主干,不等式、导数、方程、数列与函数的综合;再如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平向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等。

2.有关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专题复习。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1)函数思想方法:根据问题的特点构建函数将所要研究的问题,转化为对构建函数的性质及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值、对称性、范围和图像的交点个数等的研究;

(2)方程思想方法:通过列方程(组)建立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的关系,通过解方程(组)实现化未知为已知,从而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

(3)数形结合的思想:它可以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相对应,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比如:点M(x,y)到点A(a,b)距离的平方,点M与点A(a,b)两点间直线的斜率。但此方法主要运用于解选择题和填空题,在解答题中要使用慎重。

(4)分类讨论的思想:此思想方法在解答题中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地位,在解题中应明确分类原则:标准要统一;不重不漏;不主动先讨 4 论,尽量推迟讨论。此外在解题过程中,尽可能地简化分类讨论,常可采取:消去参数;整体换元;考虑反面;整体变形;数形结合。3.有关于三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解法的专题复习。

三、以“错”纠错,查漏补缺

做题的目的是培养能力,是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有效途径。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多数有用的经验都是从错误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发现了错误及时研究改正,并总结经验以免再犯,时间长了就知道做题的时候有哪些方面应引起注意,出错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还应回顾课本、学习笔记和纠错本,浓缩所学知识,缩短遗忘周期,达到复习巩固提高的效果。

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做一道题你从不同角度想出3种方法,与做3道同类型的题用的时间可能差不多,前者的效果肯定比后者要好得多。高考碰到平时做过的陈题可能性不大,而解题所需的知识、方法和能力要求都不会超出大纲,都会在平时复习中遇到,关键是要能触类旁通。

四、以练代练,提升数学能力

想要真正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勤练习才是王道。掌握和会做远远不够,我们需要的是熟练。想要熟练唯有通过不断的机械练习,这是学数学最痛苦的一段过程(高三),但这也是每个高分取得者的必经之路。因此,数学题必须天天做,一刻也不能拉下。熟练的解题不 5 仅是速度与准度的保证,更能有效的提高思维的敏锐性,提升数学能力。

鉴于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在勤做练习时,同学们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侧重于训练客观题和中档题,训练速度和正确率,也要适量做一些综合题,提高解题思维能力。并及时总结、记忆,内化提高。2.要强化技能的形成。技能包括:计算、推理、画图、语言表达,这些必须做得非常规范,非常熟练,做的时候要再现数学思想,也就是要明白每一步为什么要这么做。

3.要加强阅读分析能力的训练,平时做题时要养成一个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强化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题中的指导性。

4.要做到四“防止”:A、防止简单重复复习,不求深度思考。B、防止片面追求解题技巧。C、防止机械地就题做题,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D、防止眼高手低,简单的不想做或做得不规范,难的又做不出来或害怕做。

五、以考学考,提高应试技能

考试是一门学问,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能力,而且取决于临场的发挥。我们要把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做高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调试,逐步适应。

(1)及时反馈.首先我们要随时反馈学生的复习情况,想方设法监督学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部置的复习任务。同时也要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教学难度、进度作一些微调。

(2).及时检测

我们要及时对复习过的知识进行练习检测,以使其得到巩固和提高。由于学生的复习时间十分有限,所以教师对习题、试题的选编要十分慎重,绝对要避免随意性,更不能出现“拿来主义”,将人家的整套试题拿来直接使用,由于各个学校的教学现状和学生实际是不同的,人家合适的,你不一定合适。教师对所选编的习题至少要做一到两遍,防止因教师选编题目的失误给学生造成思想混乱,无形中加重学生的负担。同时,选编习题、试题时尽量提高原创题的比重。高考试题求新,我们在平时复习时也可求新,在复习中我们发现,如果我们在选编习题、试题时,如果一味的选用资料上的陈题、现题,会让哪些做海量习题的同学尝到甜头,会将高考复习推进“题海战”,大量的学生热衷于记题背题,将数学学成了历史地理。这样的学生一旦遇上高考试题中的新题就会傻眼,或者牵强附会将自己做过的和此题有些相似的题目的解法硬套在此处。为此,我们在选编习题、试题时尽量提高原创题的比重,增加学生面对新题的机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及时讲评.认真讲评.7 由于对每一套习题,我们都有一定的目的性,我们不仅要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必要分析,认真讲评也是十分必要的。讲评习题要讲试题考查的知识点,能力要求;要点睛,要有针对性,要评出问题的特征,找出症结所在;要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解题的突破口;要重点讲解解题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同时,对学生易错易混的地方,要反复强调,多次重复。老师讲评试卷要让学生特别注意以下五个方面:①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②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③本题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④解答此题可能犯哪些典型错误?怎样防范和减少这些错误?⑤此题和老师讲解的变式训练题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4)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在每次考试的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同学的解题思路和最后结果都正确,但是由于书写步骤不严谨,不规范,导致许多失分。所以,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解题步骤规范书写的练习。但是,如果每一个题都要求规范书写,那一天也就做不了几个题了。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每天选择一个题目布置给学生,要学生认真、严谨、规范地书写在作业本上,然后教师提供标准答案让学生进行对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的目的。

六、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

在刚开始进入高三复习时同学们往往抱着高度的热情,对复习效果抱着极高的期望,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热情往往被渐渐冷却。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却并没有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的时候,烦躁、沮丧的情绪开始滋生漫长,信心开始动摇,这又反过来影响自己的复习效果,形成恶性循环,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良好的心态是高三数学复习的制胜法宝。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随时指导学生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让他们知道,成绩的波动是最自然不过的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绩并没有立刻有起色,也十分正常。因为学习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相信天道酬勤。总之高三数学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学校所面临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相信大家都有比较好的经验和方法,在这里预祝大家在今年的高考复习中取得好的效果。

我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豫海回民中学数学组

马学虎

2011年4月9日

豫海回中2011届高三地理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夯实基础,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题技巧,以适应新的高考形式和要求。

二、学科目标

以培养能力为主导,考察学生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所学课程内容能够融会贯通,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是知识解决身边的地理现象,学以至用。

1、夯实基础,重视能力

2、图文转换,提取信息

3、注重整合,突出人文

4、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三、具体工作计划

第一轮复习(10年9月—11年3月)

完成必修

(一)、必修

(二)、必修

(三);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复习;选修的学习。

一轮复习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学科基础能力过关。对照考纲,夯实基础不遗漏,扫清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地 理知识都进行梳理和归纳,使之系统化。分析近年高考的新变化,把握高考脉搏;实行滚动复习,做到适当回顾,合理练习(复习过的内容),提升应用能力。全面阅读教材,掌握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狠抓落实,特别注意目标生中地理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合理安排考与练,引导学生注意总结归纳考试和练习中反映出的自己在知识、能力及方法上的缺漏,在日后学习中注意调整提高。

1、要求:

(1)确定复习范围,夯实基础不遗漏,扫清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地理知识都进行梳理和归纳,使之系统化;

(2)分析近年高考的新变化,把握高考脉搏;(3)实行滚动复习,做到适当回顾,合理练习,提升应用能力;(4)全面阅读教材,掌握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2、复习措施:

(1)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a.自然地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技巧,熟记规律原理的内容,并体验其形成过程。

基本过程:理清概念---掌握法则—熟记基本原理---变式训练(先做后讲或教师示范学生尝试---学生介绍思路---教师归纳总结解题思路和技巧—同类题型训练)(注重解一题会一类),这块教学内容较难,教学时应从易至难递进,不能在难度上一步到位。

b.人文地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熟记某一内容的要素,注重思维的建模,尝试根据实例进行综合(多维)分析,注重回答问题的基本方式方法。

c.区域地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强调区域特征的概括,区域内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区域整治的发展方向。

(2)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关训练。上课时要明确学生掌握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训练目标,不能教师一厢情愿,高估教学实际效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基本知识要落实,基本技能(如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培养做到细微处人人过关。

(3)建议“复式教学”,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同时复习。每节课45分钟分二阶段,第一阶段10分钟,主要检查某一区域地理的复习情况,第二阶段35分钟上必修地理部分。主要是解决区域地理无时间复习,另外考虑区域地理的复习特别是空间定位问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复习周期。教师应建立一个复习的模板,分解整个区域地理的知识块,通过模板的形式,让学生天天对局部区域进行空间定位,地理特征概括,上课10分钟着重于检测纠正。

(4)建立联系线索,为二轮复习提升能力作铺垫。

例如:空间分布的接近联系和对比联系、地理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联系、地理事物间的平行并列关系联系、地理事物间的主次从属关系联系、地理事物间的大小包含关系联系等。

第二轮复习,2011年3月底至5月中,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能力提高 复习对策:本轮复习可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专题为基础,以区域为平台,通过加强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全面提高学科思维能力.。

1,自然地理原理的图式化:自然地理的很多原理,其实都蕴涵在某些图式中,而图就在课本上;2,人文地理思维的模式化;3,热点区域联系的自然化:(1)不盲目追逐热点;(2)多联系自然地理特征,少联系人文特征.第三轮复习:2011年5月中至5月底,注重查漏补缺和解题技巧的培养。

复习对策:注重,精选练题,回归课本,个别辅导.1、抓主干知识,纲举目张。

2、重地图,抓区域核心。

3、重原理,讲解题思路。

4、关注热点,了解热点问题的地理背景。

豫海回民中学地理组

周进波

2011年4月9日 浅谈我校高三物理备考的一些策略

豫海回民中学物理组

金学明

一、关于物理与高考的几个共识

1、物理是一门重要课程,物理分数对高考贡献很大。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对理科考生而言得理综者得高考得物理者得理综。这个观点体现了物理对高考的重要性。

2、物理很难。专家分析说物理高考题趋向于简单化,但对我们的学生却是越来越难了,每次考试尤其是模拟考试物理成绩简直是惨不忍睹,其实学生正是不会做,对物理题的感觉是老虎吃天——没处下爪直接导致有些学生坚持不住就要放弃,搞的我们老师也不知咋教。

3、高三有策略复习是必要的。物理重要、物理难我们都认可,学生有啥反应都可以理解但我们老师千万不能慌,那就要在高三复习时讲点策略,尽我们所能把物理的难分解一下,让物理成绩对高考分有点贡献,至少要让它不拖后腿。这就需要我们分析一下物理难在什么地方,以便对症下药,即便不能药到病除,也能缓解症状。

二、物理难在什么地方

1、纯物理知识难。物理规律、公理、公式多,物理概念抽象、说法似是而非,难以判断,物理学史、物理人物及渗透的物理思想方法多。今年考试大纲中要考查的内容刚必考中就有61个,它里面还应该有二级结论、三级结论、多学一点内容,考纲要求学生要有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 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物理情景、物理模型难建立。物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了大量的与实际生产、生活相联系的题目,体现了 “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要解决这类问题,能否将实际问题与头脑中已有物理模型建立联系,将实际问题转换为物理问题是关键,物理模型在实际问题与物理问题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考纲要求学生要有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个能力要求使我们学生的软肋,你哪怕是把公式背个滚瓜烂熟,物理模型如果抽象不出来,就不知道用那个公式,因而也就无法解题,正所谓抱上自己上墙——有力使不上。

3、数学处理难。数学作为工具学科,其思想、方法和知识始终渗透、贯穿于整个物理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为物理概念、定律的表述提供简洁、精确的数学语言,为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提供有效的方法,为物理学中的数量分析和计算提供有力的工具.高考物理试题的解答离不开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借助物理知识考查数学方法应用能力是高考命题的永恒主题.考纲要求学生要有应用数学处 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找出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数学的特点、规律进行推导、求解和合理外推,并根据结果作出物理判断、进行物理解释或得出物理结论。能根据物理问题的实际情况和所给条件,恰当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等形式和方法进行分析、表达。能够从所给图像通过分析找出其所表示的物理内容和解决物理问题。

4、实验探究难。已经从能独立的完成课本中所列的实验过渡到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实际是难度增加了。

当然我所列举的这些难度都不是孤立的,多数考题都是着重某一方面的考查同时也考查与之相关的其他能力。

三、应对策略

我们学校在高二时对教师提出要求:做好高三复习的整体规划,强化三轮复习;加强考试说明、高考试题的研究,精研几套模拟试题。先要做到教师对高考题认识到位,以便制定相应对策 下面是我校高三物理备考的一些安排:

1、第一轮复习

这一轮复习最重要,所需时间最长,我们从高三上学期到三月初结束。在这一轮复习中基本上是以教材上的章节顺序进行复习。复习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点:(1)全面复习不留盲区。(2)强化记忆,重复知识点。

(3)帮学生优化知识结构,最好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网络。(4)选题难度适中,熟练掌握基本方法。

(5)适量做一些计算量大的习题,不要只重视过程分析而淡化计算(6)适当括大知识面,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2、第二轮复习

这一轮复习主要是专题讲座形式,将物理内容按主要知识块(必修

一、必修

二、光学、物理实验)分成几个专题进行小型的综合训练。这一轮训练时间大约是二个月,我们从三月初开始预计到四月底结束。复习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点:(1)侧重核心和主干知识的复习。

(2)典型题例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训练。(3)关注近年热点、焦点。

(4)有必要让学生重新观察已做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仪器使用和选用等方面有新收获。

(5)利用手中现有的课程资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尤其关注教材插图,它可以直观的展现物理状态、物理情景,还可以形象表达物理规律、物理原理等。

(6)提高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必要时可单独归纳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一些方法。

3、第三轮复习

这阶段大致有五个星期时间(五月到六月),也是高考前的冲刺 训练,这类训练的目的一是适应性的考试,也就是相当于运动员比赛前的热身赛,二是进行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综合测试的临考模拟综合训练,并密切注意高考相关信息及走向。复习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

(1)查漏补缺,巩固深化主干知识(2)规范答题步骤,指正错题原因。(3)认真评卷,以评促进.(4)讲解答题技巧,进行心理疏导。

豫海回民中学物理组

周进波

联片教研 篇6

但是通过这几年的教研实践,笔者也意识到农村联片教研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逐步改进和不断完善。

一、农村中小学联片教研存在的问题

第一,思想认识不统一,组织协调难度大

联片教研是重点学校牵头的校际联合体,这种联合体有时又呈现一种松散型状态,常常出现认识上的不一致,多个学校的组织协调效率比单个学校的要低得多。比如在活动的规模、参加的人数以及活动形式上,有时意见就不统一。各校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不能及时得到学校领导的关注和兄弟学校教师的帮助。

第二,缺乏专业引领,活动形式单一

联片教研活动自开展以来,虽说有时也曾得到市区教研室专职教研员的指导支持,但由于市区专职教研员数量有限,从整体来说,教研活动仍缺乏有效的专业指导与引领。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本身的教研素质过低,又欠缺自我培养意识。另外联片教研的活动形式还仅限于教师的上课、说课、评课,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第三,活动的参与面很小

由于农村教师本身的工作量较大,教学任务繁重,加之对外校来参加活动的领导老师的生活接待等问题,有些片区每次活动各校只是派一位带队领导和少数几个任课教师参加。使得教研活动的参与面极为狭窄,影响范围很有限。

第四,活动时间短,不能充分展开

联片教研的时间不够,研究进度太慢。由于一般大多是每隔两三周甚至一两个月才进行一次校际间的联片活动,每次涉及的问题又有限,使得研究不能向深层次展开,需要有更多的、专门的研究时间开展研究和培训工作。

第五,研究经费难以保障

联片教研活动虽在一定区域内进行,由于教研人员或教师需要流动交流,交通用车、生活安排以及资料印刷费用的短缺问题,迫使教研活动不能常态化、全员化。

二、为促进联片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应解决的问题

第一,建立联片教研的统一组织机构

根据联片教研开展的情况,片区学校应统一思想,必须突出各校校长在联片教研组织机构中的重要作用。各校本着平等、协作、互助的关系和共同发展提高的目标,自主形成联片教研的各级组织机构。

校长作为校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对此项工作理应高度重视。片区教研领导小组由各学校校长组成,它的职责主要是确定联片教研的年度工作方向,活动计划,指导具体工作,做好对外联系,同时还应做好人员的配置和必要的资金扶持。要定期召开各校校长联席会议,研究具体问题,指导重点工作。

由各校教导主任以及教科研处主任集体参与的协作小组要做好协调组织工作。讨论制订工作计划,了解、掌握和梳理教师对校本教研的情况和意见,负责及时向各学校校长汇报工作。

要千方百计扭转各校教师在教研中各自为政和孤立无援的局面,成立由各校一线教师组成的分学校、分年级、分学科的教研组和备课组。教研组要牢固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共同问题和困惑开展研究活动。要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可以在两三周利用一天时间进行一次联片大教研活动,集中解决一个突出问题。

第二,强化联片教研组织制度建设

联片教研各校可以讨论建立统一的校本教研制度,这是校本教研能在各学校有效进行的制度保证。为此,各校必须从整体上建立相对统一的教学研究各项制度。这方面制度的制定尚不完善的,应结合校情在借鉴其他学校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尽快完善、健全相关制度。

第三,以中心校为辐射点,以网络为平台,集体协作备课,相互交流经验,做到资源共享

农村学校的联合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主要目的应发挥农村中心学校的作用,推出片区榜样,使农村中心学校带动周围薄弱学校,以缓解农村联片教研中专业引领缺乏的现状,有效提高农村教师的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同时,为了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为教师提供可参考的研讨模版,各校可将学科骨干教师的备课教案传上网络。各成员学校应要求教师提前一周写好授课教案、设计好练习等,并通过网络上传教研平台,以供其他教师学习借鉴。

第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策略

联片教研也要打破“闭门做研”的局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模式,一方面把区域内其他片区知名教师“请进来”,请他们来做课或进行专题讲座,为本片区的教师提供更多與“名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本片区教师“走出去”。将它校、别人的办学理念、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带回来并融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驾驭课堂、学生及教材的能力。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可以促进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及教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拓宽和加强了兄弟片区的教研渠道,做到了共享资源,共同提高。

联片教研作为一种全新的教研形式,实现了区域的资源共享,形成不同思想、观点、教学模式的冲突与碰撞,激发了教师的教研积极性,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但是联片教研仍处在探索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亟须得到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支撑。此外,它更需要片区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同样少不了广大教师的热情参与,只有这样农村联片教研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农村教育质量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联片教研 篇7

一、农村初中开展化学教研所遇到的困难

⑴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少。由于化学学科只在九年级开设, 化学教师在数量上比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少, 学校为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通常也只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人数多的单独列为教研组, 而像化学这样的学科由于人数太少, 通常与物理、生物等学科列为理化生综合教研组。因此化学教研开展只能在综合教研组内进行, 教研活动开展也多半只是相互听听课, 探讨一些教学表面的问题, 而不能就学科内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对于化学教研中实质性的问题更无从涉及。

⑵农村初中现有的教学条件局限。由于农村地处偏远, 经济发展落后, 学校办学条件有限, 教学设备、教学资料严重不足, 化学教师到外地参加学习或培训的机会少。化学是一门为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由于办学条件的制约, 化学实验仪器、药品不齐全, 学校也没有专门的实验员, 一些演示实验教师只能通过讲实验来解决, 而学生实验更无从谈起, 一年下来有些学校学生根本就没有进过化学实验室, 而对于实验教学的研究就不言自喻了。

二、以联片教研为抓手, 促进农村初中化学教研的开展

针对目前农村初中化学教研的现状, 本人觉得除了加大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外, 更重要的是要加大联片教研的力度。化学教研可以从学校的实际和自身发展出发, 依靠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学研究。但是毕竟农村学校资源有限, 力量不强。所以, 在这样的背景下, 联片教研就显得尤为重要。

⑴建立联片教研组织。联合邻近乡镇的农村中学, 建立和健全化学联片教研机制, 这样既可以转变教研方式, 扩大教研范围, 还可以以强带弱, 以强促弱, 建立校际间的教研学习共同体, 使校际之间形成和达到优质教学资源互补共享, 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片区内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农村中学往往由于器材、药品和教学交流的局限, 实验教学通常是走过场, 做实验变成了讲实验, 学生缺少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 更谈不上进行实验的探究。我们学校在联合周边几所学校建立了联片教研机制后, 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互补共享, 实验教学得以提升, 取得了较理想的成果。如利用各学校资源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整合成一整套装置, 利用该装置既帮助学生回顾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制法, 又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角度验证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实验现象明显, 操作简单方便。

⑵以县为单位, 由县教研部门牵头建立县内化学教师QQ群。组建化学教师QQ群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在QQ群上可以交流的话题很多, 如“说说我的教学小策略”“初中化学知识的杂、散、细”“预测化学中考的探究题、实验题”、“课堂上如何吸引学生融入到学习中来”“谈谈中考前化学复习的策略”“怎样教学化学概念”等, 这些话题的交流无疑给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带来极大的帮助。在群内还可以组织化学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论, 更新教育观念;可以给化学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信息等, 这些对于农村化学教师来说都显得相当重要。

⑶利用教学开放日加强联片教研的实效性。在联片教研组织内, 可以设立每学期一次的开放日。不同学校的开放日可以承担一个不同的研究问题, 从解决问题入手, 提高联片教研的实效。还可以聘请教研员及有关专家到学校指导教学教研工作, 这样通过专家引领, 便于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获得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以便不断提高化学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促进化学教学研究。

总之, 只要我们的化学教师能迎难而上, 联片教研, 互相帮助, 就一定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文山县联片教研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篇8

为了保证各片区联片教研工作的高效、有序和规范的开展, 我县要求各学校成立由校长和学校教务处, 教科室教研成员组成的片区联片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联片教研行动小组, 形成县、乡、校片区三级教研工作网络。各校都将联片教研列入学校工作计划, 并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联片教研融为一体。领导小组以一学期一至二次的片区例会形式对整个片区联片教研工作统筹规划, 帮助工作小组制订联片教研活动计划, 并对活动进行指导、协调。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的片区教研活动计划的制定, 要求对活动内容、地点、时间、管理制度及措施等几方面予以明确。

二、联片教研活动的实施

随着我县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育教学各方面要求取得阶段性成果, 2007年, 文山县又被云南省列为“以校为本教学研究”试点县, 开始实施校本教研实验活动。为进一步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 加强校际问的教研合作与交流、整合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 继续开拓校本教研新模式, 努力实现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管理上互相借鉴, 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促进学校的持续均衡发展, 根据省、州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 县教育局行文下发, 要求全县学校开展联片教研活动、城乡联动, 集队同行活动。

三、构建联片教研工作机制

为使活动有效进行, 全县要求明确了三级教研小组的各自职责, 具体如下:

1. 联片领导小组:

协调片区各学校关系, 解决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作好宏观管理和统筹工作, 把联片教研作为学校工作的大事来抓, 树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提供必备的经费和条件 (特别是片区教学研讨活动、各类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或部分重要课题研究) , 保证联片教研顺利开展。

2. 联片工作小组:

职责上对领导小组负责, 在领导小组的统筹下制定具体的联片教研计划和组织活动的开展, 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联片教研的目的, 保证联片教研的有效实施。

3. 联片行动小组:

每个学校的行动小组主要负责安排本学校或中心参与联片教研活动的人员, 为教师活动的参加在时间上和课程上给予安排和大力支持, 建立激励教师参与活动的制度等, 并负责本单位的校本教研和辐射到村小的工作。

4. 县级教研员:

教研员是专家, 是教师教学的引领者, 深入片区学校, 组织和引导片区学校和教师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和教师一道梳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共性和突出问题, 拓宽教师在教学中的视野和研究思路。每次的研究活动, 都及时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和信息服务, 从而有效促进联片教研的实效开展。

5. 各片区的每个学校在办学效益和校本教研上都各具特点, 都有各自的个性, 无明显的差距但要有特色。

在每次联片教研活动中, 都对教师的参与作具体要求, 要求教师带着问题参与活动, 为参与评课和交流作好准备, 活动之后要回到各自学校进行传达等, 通过这些机制, 保证联片教研活动的质量, 使教师参与活动后学有收获, 教学效率有所提高。

四、开展联片教研的要求

1. 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专业引领作用。

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大要素之一, 而联片教研是新形势下校本教研的扩大和延伸, 教研活动由一校变为几所学校, 参与的教师也相应增多, 这更需要教研部门的专业引领, 因此要积极主动地与上级教研部门取得联系, 以求得业务上的进…步指导。邀请各科教研员深入片区学校, 组织和引导片区学校和教师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2. 各个片区学校必须高度重视, 为实施联片教研提供制度与政策保障。

片区学校必须注重对教师参与片区教研的思想引领, 加强宏观调控和全程监督, 为联片教研提供服务, 把教师的研究工作凝聚到学校发展这条主线上来。同时, 建立教研活动的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 做好评价, 把联片教研的实施与学校及教师考核、评估结合起来, 以此促使学校和教师能够有效投入到联片教研之中, 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联片教研关键是看它能不能转化为校长的管理行为、教师的研究行动。

3. 联片教研文化建设是有效推进联片教研的基础。

教研文化是一种超然制度之上的由教研兴趣、教研意识、教研氛围、教研习惯所组成的教育文化。教研文化发挥着对教师职业的系统性和基础性作用, 这种作用过程也是一种由表及里、由外而内、潜移默化的塑造的过程, 要力求使这种文化沉淀于教师身上, 并成为自身的一种素养, 因此要致力于联片教研文化的建设, 让教研文化贯穿于每一位教师的日常工作中。

4. 联片教研活动要与校本有机结合, 需要学校统

筹安排和协调, 避免时间上的矛盾和教师负担的加重, 切实能调动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和教学上的提高。

通过联片教研活动, 打破了校际壁垒, 不仅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还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 发挥各校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 不仅让教师参与教研、投身教研, 并且在浓郁的教研氛围中, 大家能够享受教研。在今后的联片教研工作中, 我们还将进一步探索联片教研的模式, 促进片区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 努力使各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跃上更高的新台阶。

五、开展联片教研的具体措施

我县本着“一期一个主题, 一校一个特色”的工作思路推进联片教研工作, 在校本教研这块教师成长的沃土上, 执著追求, 辛勤探索。开展了“集体备课、课例研讨、案例反思、磨课研讨、教学竞赛、送课下乡”等各具特色的校本教学行动研究, 使联片教研内容丰富, 形式灵活多样, 成为教师教学提高的有力途径。

1. 集体备课。

全县的各个学校都开展了集体备课研究。首先加强备课组建设, 选出备课组长, 使具有合作性的集体备课有指导。其次规范操作方法, 首先由备课组长精心挑选一学期的重点、难点课题, 制订集体备课计划, 确立中心发言人。每次集体备课先由中心发言人钻研教材, 收集材料, 精心设计教案, 并作中心发言。然后同科内教师可以相互交流意见, 设想自己的教学方案, 最后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教案。集体备课不是教师都用一份教案, 而是让教师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资源共享, 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独立备课的能力。

2. 课例研讨。

加强课例研讨, 县教研室牵头或片区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首先就开展了以学生德育、三生教育为主题的联片教研活动, 拉开片区活动的序幕。围绕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品行教育而展开, 把研究溶入教学过程, 贯穿在备课、课件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 活动拓展和延伸到其它各学科。同时以研讨代培训, 使参加活动的教师都得到培训、锻炼和提高。通过课改新理念的宣传、培训, 教师们一致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课堂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构建了“真、实、活、新”的教学课堂。尤其在教学目标、环节、形式以及对教材的利用等方面, 大家都谈了自己的经验以及在现阶段的做法。形成了多种良好教育理念共享的局面。县教研室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 提出重点注重三个方面:一是要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显现教学目标的递进性。二是注重教学环节的整体目标和教学形式。三是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 适度拓展和深化教材内容。在联片教研背景下, 实施参与式评议, 直面实际问题, 关注教师教研活动过程中生成的需要, 注重教研活动的生成与实效。

3. 课题研究引领教研。

课改以来, 我县教研室、各中小学校积极进行课题研究, 要求教师把教育科研与提高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围绕学科特点, 各级教研室 (组) 也制订出相应的课题研究计划, 各级教科室和学校教研组成员根据各校的教学实际确定研究内容确定研究课题, 这些细致做法为联片教研学校的课题研究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与引领作用。新课程改革以来, 我县教研室和各级学校共申报各级教学研究课题300余项, 已结题100余项, 对全县教育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4. 城乡联动, 集队同行。

联片教研 篇9

关键词:基础教育,联片教研,资源共享,均衡发展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差异,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 导致各地区的教育软件和硬件有差异, 同一地区也因各方面存在发展的不平衡, 教育的发展也有差异。如何缩小同一区域教育发展的差异?通过开展连片教研活动, 可以充分根据区域特点, 区域学校开展帮扶活动, 实现学校间的优势互补, 搭建各所学校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有利于推动地区课程改革有效实施,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为此, 本文以渝北区为案例, 略作探讨。

1 联片教研的出发点:化解制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三个问题”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 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当前, 渝北教育均衡发展硬件建设已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在软件建设上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非均衡状况。渝北区是一个从农业大县发展起来的新区, 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十分突出。中小学的地理位置涵盖了城区、城乡结合部以及更偏远的农村, 城乡之间、学区之间、学校之间差异较大, 主要体现在城乡学校、大学与小学校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乏力。就教研而言, 存在制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三个问题”, 急需通过构建联片教研机制加以解决。

1.1 联片教研要以化解“盆地现象”为出发点, 促进农村学校基本均衡发展

全区农村学校69所, 农村学校学生总数27975人, 其中小学17001人, 初中7993人)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 农村学生城区流动趋势明显, 导致农村学校生源规模急剧萎缩。近三年, 兴隆镇、大湾镇、茨竹镇“三镇”15所学校中有12所学校的中小学生数量都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大湾镇金安小学减少了25.50%, 大湾中学减少了25.17%;茨竹镇华蓥山学校减少了58.27%;兴隆镇渝兴中学减少了30.25%。生源萎缩必然导致班额人数减少。据调查, 20人以下的班级数茨竹镇有5个班, 大湾镇有7个班, 其中金安完小一年级8人, 华宇希望小学一年级9人。这些学校由于布点过于分散, 生源锐减, 学校教师编制极其有限。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情形下, 这些学校的教师往往身兼数科, 教研不是形同虚设, 就是想开展教研也无同伴相助, 孤立无援, 很难形成教研氛围。因此, 联片教研要以化解“盆地现象”为出发点, 促进农村学校基本均衡发展。

1.2 联片教研要以化解“平原现象”为出发点, 促进普通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普通学校的教学环境、硬件设施、教师年龄、学历结构、生源质量等诸多客观因素一直制约着教研文化的建设和健康发展。譬如, 教研活动形式单一。许多学校认为教研活动就是每一学期安排上几节公开课, 然后教研组进行评课。至于对教材分析与探讨、教学反思交流、作业设置研究、命题研究、试后分析、学生评价, 学生差异分析、学生管理等则没有列入其中, 也不知道如何去做, 更谈不上针对本地、本校学生实际开发校本课程, 体现本校的发展特色。又譬如, 教研活动发展缺乏专业引领。由于学校所在条件不一, 有许多学校本身的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研究能力弱, 教学研究的氛围淡, 接触有关高校专家的机会少, 所以对这些学校而言校本研究只能是停留在学校原有水平上的机械重复, 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就像专家称的“萝卜加萝卜还是萝卜”。有鉴于此, 联片教研要以化解“平原现象”为出发点, 促进普通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1.3 联片教研要以化解“高原现象”为出发点, 促进优势学校高位均衡发展

优势学校特别是区教委直属学校教研有特色, 但这种“优势教研”正面临“高原现象”的考验。随着社会的变迁, 社会日趋功利, 师生的感情日渐淡薄, 学生的问题日益严重, 优势学校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处理学生问题。而学校学生人数的膨胀, 过多的考试压力, 变大的工作量也增添了教师工作的负荷量。另外, 在学校中教师缺乏自主性, 职称评定的论资排辈现象使整个学校气氛更趋向于非人性化, 教师感到职业发展的阶梯相对减少, 失去前进动力, 久而久之, 成长中的“高原期”就会越拉越长。为此, 联片教研要以化解“高原现象”为出发点, 促进优势学校高位均衡发展。

2 联片教研的制高点:确立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三个理念”

为了带着真理走向学生, 带着学生走向真理, 为了认真贯彻“博学、穷理、强师、优教”的理念, 联片教研在各校校本教研的基础上要分别以“案例研究、问题研究、行动研究”等多元方式进行。

联片教研工作要切实管理好“兴奋、困惑、理性”三个周期, 切实抓好“培训研读驱动─科研课题牵动─实践研讨互动─总结反思促动─理性创新连动”五个相互作用阶段, 形成“理论、实践、练兵”三位一体培训模式, 确立“务实、理性、创新”的“三个理念”。

1) 联片教研要确立“务实”的理念:立足校本, 以“校本”统整片区教研格局, 以“校本”引领教研走向, 以“校本”提升教研质量,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一是要让结构日趋优化, 建立和完善了以区级教研为主导、学校教研为基地、教师个人教研为基础的联片教研组织体系;二是研究要讲实效有深度, 实施以科研引领、专题深入、学科展开、板块切入的问题研究策略, 依托市区级专项课题研究, 促进对问题的认识与研究的深入;三是要形成“以研为本”的推进机制:“确立研究问题─个人独立钻研 (备课或专题发言准备) ─集体交流研讨─教育教学实践反思─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种循环往复螺旋推进的集体教研基本模式, 调动各类学校各类参研者的积极性, 克服“图虚名、走过场”的教研弊端;四是联片教研时间要得到保证, 过程要规范。

2) 联片教研要确立“理性”的理念:能在承传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 促进区域教育人思维方式的转变, 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我认为这种教研形式是智者的体现, 能体现出一个区域教育者的思维水平和方式, 是全局性战略性的思维;是仁者的表现, 能体现出一种爱心和责任感;能深化认识, 促进八个方面的基本转变。一是教育思想的转变:围绕“以人为本、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 确立了“学生发展、均衡发展为本”的教育观;二是课程功能意识的转变:从传统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向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转变, 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 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三是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从“传道授业解惑”向“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 师生互动, 增强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四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转变:从教师本位、教材中心向遵循学生身心规律、关注学生发展转变, 发掘与整合教材教育因素, 创设合适的学习情景, 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实践、创新;五是教学内容的转变:从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向多学科渗透、培养综合素质转变, 重视多学科相互渗透、知识的交叉运用、综合实践训练;六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从传统学习的“接受型”向“自主合作型”转变, 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 促进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七是课堂面貌的转变:“主动参与、小组合作、体验成功、差异发展”要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师生关系日趋民主和谐;八是学习评价方式的转变:从只关注基础知识的考试向重视非书面测试、重视综合素质发展转变, 重视评价意识培养, 开展“成长袋”探索。

3) 联片教研要确立“创新”的理念:要体现一种勇者的精神, 倡导“课堂拼搏”行动研究, 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我区众多优秀教师、教改先行者的成长历程无一例外地显示, 在“课堂拼博”中“学会教学”, 是他们成长与发展的规律, 因此, 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应该在“课堂拼搏”中不断进步。现代教师发展的研究表明, 经验加反思的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 也是教师早日突破“高原期”的有效方式。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强化自主实践活动, 通过撰写教历, 自我反思, 记录自己认为对专业成长影响较大的关键事件, 为教学提供基本素材, 在经验中学习, 在行动中研究, 在反思中成长。如果这样做了, 就是一种“把正确的事做正确”的境界, 追求的就是均衡发展之教育。

3 联片教研的着力点:构建助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三种文化”

联片教研能稳步持续地向前发展, 我们就会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学校, 越来越多的人, 正在拂去现今浮躁的尘土, 呵护着自己的文化传统, 扎根于文化的土壤里, 培育着教育均衡发展的文化。

3.1 从联片教研功能出发, 构建助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组织文化

联片教研重在以强带弱, 以强促弱, 建立校际间的教研学习共同体, 使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形成和达到优质教学资源互补共享, 以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 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全区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为此, 根据我区教育状况、教育管理体制及历史沿革和地理位置, 从方便学校和教师出发, 建立联片教研片区。全区设立四个一级联片教研共同体和一批二级联片教研共同体 (以街道和镇为单位) 。机场高速路联片教研共同体, 包括龙溪街道辖区、双龙湖街道辖区、双凤桥街道辖区、回兴街道辖区;长江流域联片教研共同体, 包括洛碛镇辖区、统景镇辖区、石船镇辖区、麻柳沱镇辖区、御临镇辖区、龙兴镇辖区、张关镇辖区、大盛镇辖区、明月镇辖区;渝邻高速路联片教研共同体, 包括石坪镇辖区、王家镇辖区、高嘴镇辖区、古路镇辖区、大湾镇辖区、玉峰山镇辖区;210国道联片教研共同体, 包括华蓥山镇辖区、茨竹镇辖区、兴隆镇辖区、木耳镇辖区、悦来镇辖区, 这四个为一级联片教研共同体。下设若干个二级联片教研共同体, 确定片区教研共同体内部召集单位, 并由召集单位会同若干所学校组建成教研群体。区教研室为各一级和二级联片教研共同体确定1-2名教研员, 作为联系人。

3.2 从联片教研职责出发, 构建助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文化

1) 区教研室承担全区联片教研活动的布局规划、内容安排、管理评估等工作, 主要通过教研员联系蹲点制度, 负责为联片教研共同体提供信息支持、专业指导、过程监督、成果评估等工作。各教研共同体主要负责组织实施, 安排好区域内联片教研的计划、活动及检查评价等工作。各联片教研共同体 (含二级教研共同体) 的召集单位是本片区开展协作活动的召集人, 具体负责联系、召集、组织本片各校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2) 各联片教研共同体, 在各校协商一致的基础上, 根据学期初制定的活动计划以及阶段性工作需要, 召集单位 (强校) 每学期要承担一至二次主题活动, 组织本片区学校老师开展理论学习、学科教研、教学互访、校际会课、下乡支教等活动, 以及其它关于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合作研讨活动。积极承担区教科研部门统一安排的、以片区为单位的各项教研活动。

3) 教研员作为联片教研共同体的联系人, 负责与学区、召集单位的联系, 帮助学区、召集单位筹划和组织开展联片教研活动, 及时了解和通报联合教研片区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情况, 善于发现先进经验和存在问题, 组织指导、评选校本教研示范校、校本教研示范片区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等活动。

3.3 从联片教研实效出发, 构建助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活动文化

联片教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逐步形成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 构成教育公平观念形态的复合体, 成为教育均衡发展的灵魂。为此, 必须构建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相适应的具有互动共进特征的活动文化。

1) 共同规划。由牵头学校与协作学校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 共同制定出联片区联片教研活动计划, 在教研室的策划下对活动的目的、主题、内容、形式、实施等方面进行全面安排。

2) 共同备课。采取个人研究 (备课) —集体讨论 (会诊问题) —形成通案 (集体智慧) —个性化修改 (突出个人特色) —教学实践 (观摩) —集体反思 (教学) 的方式, 进行集体备课, 以此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教改信息共享, 教法学法共享, 达到彼此取长补短, 提高教学能力, 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3) 共同说课。针对同一个教学内容, 采取名师 (或骨干教师) 与青年教师共同说课的形式, 共同分析课标、教材、教法、教学程序等, 并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 然后由同行共同评议, 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目的。

4) 共同上课。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 由名师 (或骨干教师) 与青年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自己的理解, 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来完成同一个教学内容的教学, 使同一节课呈现不同的风格, 同一教学内容教出不同的趣味, 从而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带动特岗 (青年) 教师共同成长。

5) 共同评课。采取名师 (骨干教师) 和青年教师互相评课的方式, 由名师 (骨干教师) 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把诊号脉”, 由青年教师对名师 (骨干教师) 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 并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 谈感受, 说反思。

6) 共同研讨。在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下, 采取互动交流的方式, 紧扣联片教研主题, 围绕学科教学中的难点问题、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薄弱教学内容, 共同谈看法, 提建议, 找问题, 寻策略。

7) 共同研究。成立联片区学校课题组, 研究各学校共同存在的突出问题。例如教学管理问题、教师能力素质问题调查、生源质量问题、教育教学方法问题、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问卷调查、教师问卷调查、教学反思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 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措施。

8) 共同交流。在联片区内开展备课、说课、公开课、评课、学术交流、质量分析、教学反思等竞赛活动, 努力开放校园, 开放课堂, 开放研究, 引领教师在相互学习交流中自加压力、自生动力, 努力挖掘, 从而达到强弱互补、资源共享、交互引领、双赢共好的目的。

9) 共同总结。在每学年的联片教研活动结束后, 由牵头学校与协作学校共同对一学年来的联片区教研工作从“为何而做”“怎么做”“做后体会”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反思, 尤其是总结联片教研活动中的特色作法和经验, 便于开阔视野, 启迪思考, 促进联片教研的深入开展。

10) 共同表彰。在共同总结的基础上, 以联片区为单位, 由牵头学校和协作学校在联片区范围内依据评比条件, 共同推举出一所联片教研先进学校, 推举出若干名联片教研活动先进个人, 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表彰奖励, 以此调动学校和教师开展联片教研工作的积极性。

总之, 联片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竭源泉, 是教育软件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 整个联片教研与实践, 不能搞移花接木, 要靠一点一滴去栽种、培植, 让她自然、自由地生长, 成为教育公平公正的有效保证, 并形成丰厚灿烂的积淀。

参考文献

[1]刘兴策, 姜乐仁.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珠海出版社, 2001.

[2]李源田.派往明天的教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邹时炎.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现代教育出版社, 2007.

上一篇:中学物理兴趣教学下一篇:财务会计政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