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对话

2024-09-20

生命对话(精选12篇)

生命对话 篇1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的内容包括知识信息, 也包括情感、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 对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和学生就是通过这种对话和交流来实现课堂中的师生间互动的。

一、在平等中对话, 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置学生于平等的地位, 消除了学生在对话交流中的畏惧紧张心理, 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对话教学”的课堂才能散发出浓浓的充满人情味的温馨, 才能听到发自学生内心最深处、最真实的语言。所以, 教师要转变“权威”角色, 让学生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 创造性地学习。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一课。

师:有一个长方形, 长6厘米、宽3厘米, 它的周长是多少?

生1:我先求出它的2条长, 6+6=12 (厘米) , 再求出它的2条宽, 3+3=6 (厘米) , 再把它们合起来, 12+6=18 (厘米) 。

生2:我先把l条长和1条宽加起来, 6+3=9 (厘米) 再9×2=18 (厘米) 。

生3:我和他一个意思, 但我用综合算式 (6+3) ×2=18 (厘米) 。

生4:我把这4条边分别加起来6+3+6+3=18 (厘米) 。

(就在教师准备进入下一个环节教学时, 一只小手怯生生举起来)

师: (亲切地)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5 (轻声, 有点犹豫) :这些方法我都懂了, 我还有一种方法。

师: (欣喜、期待的神情) 是吗?你可以大声地来说一说, 老师最喜欢动脑筋的孩子了。

生5: (声音变大) 因为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 2个宽加起来是6厘米, 跟长一样, 我就用3×6=18 (厘米) 。

师:你们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

生:太棒了, 而且非常简单。

生6:我也想到了不一样的方法, 我把1个长看成2个宽, 这样就有6条3厘米的边了3×6=18 (厘米) 。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二、有效对话, 需要有效的倾听

倾听是一种对话, 好的对话者总是善于倾听。善于倾听的老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日本著名的教育学者佐藤语:“要想让学生学会倾听, 教师首先要懂得倾听学生, 除此之外, 别无它法。”那我们的课堂应该倾听什么?

比如, 学生回答得很精彩, 我该怎么处理?

为了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目:一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72厘米。已知长、宽、高的比是4∶3∶2, 它的体积是多少?学生独立思考, 列式解答, 汇报交流。

生1:我先用72÷4=18cm, 这是求的一组长宽高的和。长、宽、高的比是4∶3∶2, 说明长占4/9, 宽占3/9, 高占2/9, 所以, 长=18×4/9=8cm, 宽=18×3/9=6Cm, 高=18×2/9=4cm, 体积=8×6×4=192立方厘米。

听完他的发言, 我大吃一惊, 我本想借这道题考考大家, 没想到这个学生说得那么精彩。那其余学生是否听明白了呢?我没有像有的老师那样, 说你回答得非常正确, 这道题就这样做。

师: (故做疑惑状) 你们听懂他说的什么意思了吗?我怎么没有听懂呢?

学生看到老师都不明白, 来了劲头, 一部分人认为不对。

生2:老师, 我认为不对, 应该是:长=72×4/9=32cm, 宽=72×3/9=24cm, ……。

还没等他说完, 生3拿着长方体框架, 走到前面。

生3:老师, 棱长之和是72厘米, 长方体有12条棱, 你们看, 长、宽、高各有4组, 长、宽、高的比是4∶3∶2, 指得是一组, 所以应该除以4。

师:噢, 我有点听明白了, 你们听懂他的意思了吗?谁再来说说。

生4:老师, 我又想出一种方法。长=72×4/9÷4, 用72×4/9算出的是长方体4条长的长度, 除以4, 是1条长的长度。同理算出宽和高。

师:他的做法大家听明白了吗?学生争相解释。

反思:课堂上面对学生精彩的回答, 也是我们该思考的问题。上述案例中, 教师扮演了一位“拙娘”的角色, “我怎么没听懂, 他说的是什么意思?”教师把问题抛给学生, 学生兴奋地交流着, 思维进行着碰撞。这样的课堂, 处处充满着灵性, 处处涌动着激情。而要做一名智慧的倾听者, 就是要把单向的倾听与多向的交流对话融为一体。

三、少一点批评, 多一些赞美, 在欣赏中对话

赞美和批评是不可缺少的两种教育方法, 赞美是教师把对学生的希望转化为现实的艺术, 而批评的玄妙恰在于它的适时适度。我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时, 为了区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异同点, 创设了“信封拉纸”的情境。我拿出了一个信封, 信封露出一部分, 然后神秘地问学生:“藏在信封里的信纸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呢?”此时, 教室里像砸开了的锅一样, “长方形、正方形”的呼声此起彼伏。最后, 我小心翼翼地拉出信纸, 学生看着拉出的是长方形纸, 猜对的同学鼓掌叫好, 猜错的同学要求老师再来一次。此时, 我满足了学生的要求, 并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再作出判断。第二次拉出的是正方形信封, 第二次的场景比上次更热烈, 这次猜对的同学激动地从座位上跳起来, 并高喊道:“耶!耶!”此情此景, 让我感受到了学生的天真与热情。

总之, 对话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等的对话者。对话的过程是师生、生生间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对话的结果是师生认知、思想情感的渐进与提升。在对话过程中, 要求教师既要重视对话的设计, 更要关注课堂生成, 善于倾听, 积极回应, 引发交流, 使对话及其过程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的, 真正实现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对话”课堂。

生命对话 篇2

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丰富的人文内涵就包含对生命意识的重视,对一切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生命价值的思考与教育。初中语文新课程所选录的许多课文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对生命意识的体验与思考,处处蕴含“生命情感的信息”。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卢梭也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生命一起开始的。”可见,关注生命,点化和润泽生命也是教育的一个焦点。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基本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指出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加之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教育的资源。可以说,语文是进行生命教育有效的载体之一。经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通过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树立学生的生命意识,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命境界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有意识地渗透生命教育,使学生的生活温馨而丰富,生命健康而高尚呢?

一、挖掘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相关教学内容,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初中语文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一座丰富的文学矿藏,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对生命意识的体验和思考,处处蕴涵“生命情感的信息”。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语文教材中有三类与生命相关的内容。

1.有直接写对生命看法的作品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敬畏生命》(严有春),《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荒岛余生》(笛福),《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谈生命》(冰心),《人生》(勃兰兑斯),《女娲造人》(袁珂),《真正的英雄》(里根),《孤独之旅》(曹文轩),《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苓)等。

2.有关对社会、对他人及自我生命体验的作品

《海燕》(高尔基),《伟大的悲剧》(茨威格),《我的母亲》(胡适),《社戏》(鲁迅),《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行道树》(张晓风),《散步》(莫怀戚),《丑小鸭》(安徒生),《音乐巨匠贝多芬》(何为),《致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紫藤萝瀑布》(宗璞),《愚公移山》,《背影》(朱自清)等。

3.有对自然及他类生命的关注的作品

《春》(朱自清),《马》(布封),《济南的冬天》(老舍),《绿色蝈蝈》(法布尔),《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珍珠鸟》(冯骥才),《斑羚飞渡》(沈石溪),《华南虎》(牛汉),《大雁归来》(利奥波德),《敬畏自然》(严春友),《那树》(王鼎钧),《地下森林的断想》(张抗抗)等。

二、言传身教,教师做学生的榜样

1.教师应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自身应充满对生命的热爱。如果希望学生热爱生命,就要让他们与热爱生命的人在一起。教师对生命的理解与热爱,通过课堂互动来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应善于控制自己负面的、一切与教学无关的情绪,应尽量少掺和个人对人生片面的、肤浅的、或某个阶段的某种状态下的感悟、感受。在教育上,这些情绪化的感悟,带给学生的将是最直接致命的影响。

2.语文教师应做一个关注生命教育的有心人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一个教师对教育工作和学生真正的热爱,就会产生肯定的情感反应,激起情感的共鸣,从而打开学生的心扉。

教师要全身心地关爱和信任每一个学生,捕捉生命教育的每一个机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及时疏导化解他们的心结,让学生正确认识、理解生命,受到生命可贵意识的熏陶。

三、以课堂为阵地,在阅读教学中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生命教育

1.情感激发法。如在阅读教学中,选择补充了一篇课外阅读《窗》,通过对“靠窗的病人”和“不靠窗的病人”心灵的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使学生明白“靠窗的病人”尽管自己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折磨,但依然把美好的东西带给自己和病友,相比之下“不靠窗的病人”为了能够看到窗外的“美景”,对自己的病友深夜发病见死不救,装聋作哑,因个人私欲而葬送良知。当“不靠窗的病人”如愿以偿得到靠窗的位置时,他发现的竟然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他的心灵会受到怎样的煎熬,结局会怎样呢?假如此时病房里再住进一个病人,他会如何做呢?同学们经过多种结果的设计、讨论,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憾,明白了人生必须学会关爱他人,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的道理。

2.联系实际法。如《故乡》结尾鲁迅先生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品中的“我”对闰土和自己不同的人生际遇的思考,表达作者对旧中国未来走向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只要不断地努力实践,“路”是肯定可以走出来的。对学生来说,如何认识人生,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失败是实实在在的问题,通过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进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挫折、失败是必须面对的,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振作精神,勇敢地走下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3.比较阅读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求知欲,从而提高辨别能力。如通过《愚公移山》《香菱学诗》的比较,学习坚持不懈、终有所成的拼搏精神,懂得树立坚强的意志对人生的重要意义。通过《散步》《藤野先生》的比较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情怀;通过《背影》《我的母亲》《金色花》的比较,培养学生的骨肉亲情;通过《小石潭记》《三峡》《岳阳楼记》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通过《松鼠》《绿色蝈蝈》的比较阅读,教育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4.评价赏析法。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时,首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体会。然后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说出在学习课文内容和表达方面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美、欣赏美,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当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方法远不止这些,语文课也毕竟不同于政治课,必须在实现语文学习的工具价值中去体现人文性,如春风化雨般地渗透在语文活动中。如果通过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努力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认识并学会应对生活中的假丑恶;培养学生客观理性的包容性人格,养成丰富的健康的情感,使之能够笑对人生,就实现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的目的,从而达到新的教学理念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

四、热爱生活,积累生活素材,在写作教学、综合性学习和课外活动中进行生命教育

1.以生命问题为话题进行作文。生命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延伸,生活的点点滴滴构成了生命的内容。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命题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作文中发泄自己的苦闷忧伤,享受自己的快乐幸福。教师要善于在作文中倾听学生的心声,从字里行间发现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及时化解学生的心伤,启迪对生命的思考。在一次写作训练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03年4月1日,被称为“大哥”的香港影星、歌星张国荣从所住的酒店楼上跳下去,结束了年仅46岁的生命,在愚人节这天跟他的歌迷、影迷,也跟他珍贵的生命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雪灾地震、煤矿透水、房屋倒塌、失恋轻生、上网丧命……

这些沉重的话题一次次警示人们:生命是多么的珍贵。

你对生命的认识有多深?你对生命的关爱有多重?请以“关爱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结果,许多学生在习作中结合自己的经历或发生在身边的事,写出了对生命的不同程度的感悟,收到了预想的教育效果。

2.坚持写日记,关注周围生命的状态。日记,是进行生命意识渗透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自然植物的观察、对家中动物的关爱,还可就某一生命过程进行考察,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实践能力,又能从中体会到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可贵,体会生命的意义。

3.勤写读后感、观后感,畅谈对生命的思考。

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文学作品中的精品,影视作品中的焦点,都可以成为学生探讨生命的话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反思,在畅谈中回味,在点评中探寻。通过这种读后感、观后感的交流,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学生在读后感、观后感中闪现出了对生命思考的火花。

4.开展大量课外实践活动,在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中进行生命教育。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生活中的点滴都离不开语文的身影,通过语文课外活动进行生命教育,收到的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

①推荐并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具有强烈生命意识的课外读物和有关生命知识的科普作品、影视作品。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中去读书,无异于与作者生命的碰撞,在碰撞中激发出生命的火花,那是课堂上所无法达到的一种“水到渠成”的自我教育的状态。

②让每一个学生观察一棵草、一棵树或养一盆花或饲养一只小动物,精心照料并经常跟别人交流心得体会,让他们知晓生命的萌发、发育、成熟,体会生长的不易,感受生命受损,甚至凋零的痛苦,从而推物及人。

5.开展以“珍爱生命”为课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①指导学生策划并参与一次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强化珍爱生命的意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及生命的价值。

②让学生搜集摘录有关热爱生命的名句格言。

③让学生搜集有关热爱生命的故事,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语文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未成年学生认真解读和剖析文本中的生命意识,结合自己和他人的人生经历,体会生命的可贵,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珍惜身边的人、事、物,注重情感的交流和体验,普及到珍爱地球,珍爱地球上所有的动植物的生命。

“平等对话”焕发课堂生命 篇3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提醒我们,该改变一下教学策略了,但从何做起呢?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给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丰富而鲜活的内涵。

所谓对话,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全身心投入的相互交谈。语文课堂中的“对话”,则是在课堂这个特殊的空间,师生凭借教材,均以主体的身份参与交谈和交流的教学方式。它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观点、主张的对话交流,还是学生与作家、作品之间的心灵、情感的对话交流。而“平等对话”则是人格对等基础上的交融,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启迪。因此,如果我们能构建这种“平等对话”的中职语文新课堂,必定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从心底里悦纳语文。

既然如此,怎样构建“平等对话”的课堂教学模式呢?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构建“平等对话”课堂的探索是:

一、教师要“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心灵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是以威严的面容出现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站在讲台前,其身份是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学生呢,来到学校坐在教室里,要么缺乏自信,不敢随便发言;要么浑浑噩噩,把课堂当作梦乡,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地进行知识构建。后现代主义教育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主张建立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并提出一个新概念“作为学生的教师”。美国后现代主义教育代表人物多尔认为,“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建构,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这就要求教师应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教师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争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用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开展争论。

比如笔者在教学《〈论语〉选读》时,并没有按常规一开始就介绍孔子其人及其思想特征,而是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之后,问学生:“你喜欢怎样的老师?”“你喜欢孔子当你的老师吗?为什么?”通过两个问题,迅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学生又能带着第二个问题主动地走进文本去解读文本,他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文本中读出孔子是个怎样的老师,这样,可以说,就把文本交给学生自己去品味了,而笔者只在适当的时候,指出几个重点字词和文言句式,以及整合学生的意见作一个总结发言。

所以,笔者认为,课堂的主体和重心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应是睿智的导航人和平等的合作者。不然,任凭教师对文本理解得如何精辟深刻,学生如果作壁上观,那也是徒劳。

二、营造和谐的“平等对话”的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课堂对话的首要条件。建立一种和谐、平等、愉快的教学氛围,特别是教师要有足够耐心善待和宽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形成健康的人格。

而在平等对话的课堂中,教师在教《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讲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时,下面一位学生大声插了一句:

“眼泪哗啦啦地流下来。”

其他学生哄堂大笑,笔者也笑着问:“你们笑什么?”

学生们都愣了一下,马上有学生回应:“怎么会是哗啦啦地流呀?”

其他学生又笑。

笔者立刻又问:“那怎么流呢?”

生:“泪珠一滴滴滚下来。”

师:“你怎么知道?”

生:(多个齐喊)“相看泪眼——”

生:“不对不对,应该没有眼泪,他只写到‘泪眼,没有说‘眼泪,后面又写‘无语凝噎,说是他拼命地忍住哭,以致于说不出话来。”

师:“为什么你认为两人是‘拼命忍住哭?”

生:“不想使对方难过。”

生:“这样更能体现出两个人分别时的深情蜜意。”

生:“还有痛苦。”

在这段教学过程中,笔者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的一句话,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又适时地把学生话题拉回到教学内容上,学生的讨论踊跃而热烈,课堂气氛和谐而轻松,并水到渠成地使学生理解了词所蕴含的情感。笔者从学生跃跃欲试的表情中看到了生机,感受到了他们作为课堂主人的快乐。著名作家王蒙说:“读书是一种训练,也是一种发现。”“平等对话”给学生的“发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况且,学生的个性特征、创新思维和创造才能只有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要创造自由的教学环境,必须提倡充分的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正确对待学生的创造欲,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把他们的所知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讨论甚至争辩,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秩序,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主动探求知识、发表独立见解的积极性,在参与中动手、动口、动脑,增长智慧和能力。

三、把教案变成真实生动的课堂

刘吉英老师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并不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实践中教师如何面对学生去灵活运用。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不能对着预设的教案按图索骥,刻板僵化地实施教学”,否则,课堂还是教师的课堂,“平等对话”就成了一句空话。

“教案是预设,不是生成,是思路,不是课堂。”把教案变成课堂,就是指教师要根据学情操作教案,教师不能垄断文本解读,用自己的理解剥夺学生的解读,应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考虑教学方案,而不是只考虑教师如何展示自己的理解。而现实中,有的语文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对文本理解透彻,教案内容预设非常充实,这固然是好事,但在课堂上往往过于注重展示自我而陷入了独白的窘境;也有的语文教师为了显示课堂教学内容的厚度、深度,喜欢在课堂上送给学生“几句话”,几句意味深长的话,这些话也确实蕴含深刻,但学生没有感悟,就成了脱离了文本的展览品。

再简单的教案,优秀的教师也能上得丰富;再丰富的教案,我们也不一定就能上得精彩,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是否愿意主动地把教案变成真实生动的课堂。不要把课堂填得太满,留一些空间给学生,留一些空白给自己,让教学流程随课堂现场的情况而自然推进,教师不是带着事先设计好的圈套让学生表演,而真正把自己当做学生,和他们一起平等地学习、讨论,启发学生积极探究的意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例如笔者教《林黛玉进贾府》时,关于王熙凤的人物形象,请学生围绕她出场时的这段肖像、语言和行动描写展开讨论:在这段描写中,你觉得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学生围绕问题相互质疑,共同解答,笔者欣赏着他们的对话活动,只是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其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有时也给予必要的启发、指点。下面是一小段关于王熙凤的对话实录:

生1:为什么把王熙凤中做凤辣子?

生2:因为她泼辣。

师:还有吗?

生3:漂亮。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4: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学生笑)

师:“风骚”是什么意思?

生5:体态风流。

师:哦,看来是褒义词,同学们刚才笑得不对吧。

(学生领会地笑)

生6:“三角眼”还漂亮?

生7:也叫丹凤眼。

生8:她很富有,从服饰上体现出来。

生9: “粉面含春威不露” ,说明她很厉害。

师:有人说她“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学生有的笑,有的惊叹)

生10:她对林黛玉还比较好,比较关心,“携黛玉的手”,问这问那。

师:会不会别有用心?

生11:因为贾母喜欢林黛玉,所以她也要表现出喜欢的样子。

生12:可是她喜欢林黛玉也是有可能的,黛玉身世凄凉,她同情流泪也是人之常情吗。

师:嗯,有道理,人的性格大多是多面的,复杂的。

生13:对对对,我还觉得她很能干。你看贾府里不管什么事都可以找她解决。

师:如果王熙凤生在现代,绝对是个女强人。

(学生笑)

……

学生的感受可能是肤浅的,但却是他们自己对文本的真正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话题,充分地展开对话交流,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不再以一个“标准答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可见,上好一节课很不容易,其中一定要重视学情,以教案为纲,根据学生的实际引导他们学习,把教案变成真实生动的课堂,实现“教”与“学”的平等对话才能真正水到渠成。

新标准、新教材要求我们用新的理念去诠释语文教学。在新的背景下,我们要让自己成为学生的伙伴,成为学生的沟通对象,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构建平等对话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真正改变原有僵化的面貌,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机活力,才能让学生学习语文成为一种享受,一种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2]史绍典.“对话”细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8-9).

[3]于漪.语文教学切莫边缘化[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11).

对话让语文课堂富有生命活力 篇4

1、解读文本, 感悟真情。

教师要陶醉在文学大师们丰富多彩的作品中, 要用心去感受、理解文本的价值意义, 体悟作者思想内涵, 感受作者情感跳动的脉博, 并且产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深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设计和教学环节的实施。只有教师先被文本感动了, 有了真真切切的感受, 教学时才能以真情打动学生。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 教师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挖掘, 是把握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

2、选择使用, 重组整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 简化头绪, 突出重点, 加强整合, 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前, 应深挖教材内容, 吃透两头 (文本与学生) , 或选用, 或重组, 从而彼此有机融为一体;以情景为中心, 根据课程标准, 按照学生与教师的自身特点, 以及由此确定的教学目标, 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增删、归并处理。

3、换位思考, 精心设计。教师要换位思考, 时时处处替学生着想, 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 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体会。为此, 就要精心设计好教学框架, 对所能想到的问题进行整合, 随时关注和扩展、丰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 真正让课堂成为预设与生成交融的生态课堂。

二.生本对话: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1、进入文本, 鼓励质疑。

在语文教学中, 文本是语文学习的凭借, 因此学生不可避免地要与之进行交流和对话。此时, 教材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理解、被记忆、被复述的对象, 而是与学生积极对话的另一个主体、另一种意识, 它作为一种表达, 与学生进行着意义的交融。学生面对教材时, 不仅仅是解释与记忆, 更重要的是理解。把语文教材当作主体, 促成学生与它的直接交流与对话, 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领悟和感知代替教师对课文的条分缕析, 对于改变当前语文教学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现状是大有裨益的。

2、适时点拨, 当好“引路人”。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当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我以为教师好像一个“引路人”, 其任务是把文本介绍给学生, 促使学生直接面对文本, 跟文本的作者直接对话、交流感情。作为引路人, 应当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 该避让的就要避让, 不要过多地居间聒噪, 喋喋不休。只有当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故障”, 教师才出面帮助排除。

三.师生对话:奇文同欣赏, 疑义相与析

1、捕捉火花, 点燃思维。理想的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既要教师精心的预设, 又有学生精彩的生成。在课堂师生对话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花, 教师应敏锐地捕捉住它, 并予以引燃。布卢姆说, 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 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2、巧妙引导, 促进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 研究者, 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课堂上, 教师要善于抓住这种强烈的需求, 创设情境, 巧妙引导, 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参与不同体验的交流和争辩, 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积极, 感知更敏锐, 想象更丰富, 记忆更深刻, 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

3、对话拓展, 感悟生命。

一堂课就是45分钟的生命历程, 就是一幅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生命对话交流的鲜活的图景。教学过程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 而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 是生命力量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是主体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教学不只是传递知识的活动, 而是一种生命活动, 学生在课堂上探究、对话, 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生命的历程。

语文课堂只有成为一个富含诗意和智慧的言语天堂, 教学过程才可能更好地变成一场富有独特生机和鲜活张力的美妙的对话旅程。

摘要:新课程倡导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所以, 在独立、充分感悟课文的基础上, 坚持平等对话, 坦诚交流, 师生间敞开心灵, 让思想与思想碰撞、心与心接纳、情与情交融, 让课堂对话焕发生命活力。

生命对话 篇5

师:老师听着你们富有感情的朗读(朗读的是课文第三自然段),心中也不由得产生急切之情,盼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早日飞回蓝天!

“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教师朗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学生听着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脸上渐渐露出了笑意,专注的眼神充满了期待,期待着自己也来读一读,背一背,也来欢呼欢呼。

师:想来读一读吗?

“想!”学生迫不及待地喊道,随即打开了课本。

师:好的。在读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可以边读边配上动作。

(学生连声叫好,开始津津有味地朗读起来,边读边演,很是投入。读了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争着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师:看着你们自信的笑脸,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读得不错。(随后指名学生朗读。)

读后学生举手,争着发表意见:

生1:“啊,我为雪儿欢呼!”读得很好,读出了“我”的喜悦之情,还配上了拍手的动作,很好。

生2:我觉得“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中的“高高”读得很好,让人感到雪儿飞得很高很高。

师:是啊,雪儿终于飞回了蓝天,终于又能在蓝天下翱翔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啊!“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这句话,你们还可以读得让人感到更舒畅些吗?

“能!”学生小手林立,抢着朗读这句话。

师:(指名朗读后)同学们,当你们读到这儿时,脑海中有什么问题吗?

生1:有!我不知道雪儿的翅膀怎么会划出弧线?

生2:我想,这弧线不是真的线,而是说雪儿在兜着圈子一圈一圈地飞。

师:大家同意他说的吗?

生:同意!

师:我们请他来当雪儿,展开双翅绕着圈子飞翔飞翔,好不好?

生:好!

(那位同学上台表演飞翔。)

师:看,雪儿飞得多轻快,多自在啊!这真是--

生:美丽的弧线!

生3:老师,“弧线”后面怎么是省略号呢?省略了什么呢?

师:你真厉害!这个问题提得真好!答案就在这段话中,请大家再好好读读这段话,想一想。

(学生又一次投入地读起来,有的轻轻地读着,边读边想;有的放开嗓子,配上动作,大声朗读着。过了一会儿,有人举手了。)

生1:我想,省略的是这样的内容:雪儿是多么高兴啊!

生2:我想,省略的是:我越看越开心!

生3:我想,省略的是:雪儿,飞吧,飞得越高越好!

师:我想到的是:我的心儿也展开了双翅,和雪儿一同翱翔在蓝天下!

生4:我想,省略的是:洁白的雪儿,在蓝天下多么美丽啊!

师:大家说得多好啊!你们愿意带着这份浓浓的喜悦之情来为雪儿欢呼吗?

(指名学生诵读,背诵第四自然段。)

师:读得好,背得也有感情!课文的第五、第六两个自然段也能读得这么好吗?

生: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独自朗读,再一个个轻读、评议,然后独自练读。

师:(指名朗读第五、第六两段后)同学们,刚才你们用朗读的形式表达着“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现在能不能用心中的话语来表达一番呢?这儿有三句话,随你们挑选哪一句来说说,两句也行,三句更好。

出示小黑板:

(1)雪儿又飞到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好似在说:________。

(2)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祝我________。

(3)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心里十分快慰,默默地说着________。

学生稍作准备、讨论后,举手发言:

生1: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好似在说:“谢谢你的精心照顾,使我重回蓝天。”

生2: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好似在说:“我又能飞了,我好高兴啊!”

生3: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祝我早日康复,天天快乐!

生4: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祝我早日回到校园,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生5: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心里十分快慰,默默地说着:“雪儿,飞吧,为人们传递信息去吧!”

生6: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心里十分快慰,默默地说着:“多好啊,在我的照顾下,雪儿又飞起来了!”

生7: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心里十分快慰,默默地说着:“雪儿,谢谢你给我带来了快乐!”

生8: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心里十分快慰,默默地说着:“雪儿,我想我不久也会回到校园中去的!”

师:说得真好!老师听着心里也十分快慰,同学们多会读书啊!多么能干啊!能背背这两段吗?

生:能!

(然后学生纷纷开始诵读,师指名背诵。)

评析

反思传统的阅读教学,我们会发现,在文道结合方面和语言文字训练方面,都不免有失偏颇,有的把阅读课当作“思想品德课”,所有的设计都指向于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以为把教材的中心思想提炼出来,学生就受到了教育,得到了熏陶;有的把语言文字的训练看作纯技能性的东西,只顾训练本身而不顾训练的对象,使学生在形成所谓的语文能力的同时,把自己--人给失落了。这样的教学,这样的教育有何意义可言呢?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特征。《语文课程标准》就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落实,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达成这三维目标,实施素质教育呢?洛社镇中心小学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构建生活的课堂。本案例所展现的就是该校一种生命对话式的阅读教学课堂。

对话,是对话各方交互作用、共创意义的过程。在我们的生命对话式的课堂中,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是对话的关系,三者相互影响,相互理解,共同生存。在对话过程中,学生的教师、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文本的意义和生命的存在不再分割。

在本案例中,随处可见教师用生命、用尊重和呵护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去探究,并在学习中、探究中,提升着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例如:案例开始时教师的诵读就是师生之间的一次对话,一次生命的对话。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朗诵,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展现自己的生命存在,此时的教师不再是学生的教师,而是与学生平等存在于课堂之中的生命体,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在倾听中,打开自己的心扉,接纳、呼应着教师的生命存在,此时的学生不再是教师的学生,而是与教师平等存在于课堂之中的生命体,是教师式的学生。在这种互动中,教师用自己的生命呼唤着学生的生命,用自己的热情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动力,诱导学生的学习情感,把教学要求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在学习中全方位地提升自己。

语言文字是人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价值观、人生观等生命意义的一种载体,因此可以说,文本并非仅是一种物化的客观存在,而是一种理性化了的生命体。文本的这种极具隐蔽性的生命意义,只有用感性的方式才能显现出来,而且也只有当阅读主体对文本的这种生命意义有所觉悟、有所触动时,文本的生命意义才会真正生存。在我们的阅读课堂中,就是采用感性的方式让学生和文本进行生命的对话,用文本的意义提升学生的生命。例如:案例中读悟课文第四自然段的教学。这段话写的是“我”为雪儿伤愈后重新飞回蓝天而欢呼。教学由学生听教师朗诵开始,接着让学生在跃跃欲试中配上动作自由诵读,这就使学生带着阅读期待,以个性化的方式走进文本,还原语言的形象,感受语言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缘疑再读,最后补白省略,使学生在“读”这一感性的学习方式中,在表达阅读感受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教材、感悟教材。不仅深切体验到“我”的喜悦之情,而且从中觉悟到善待生命的感觉竟是如此的美妙!从而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提升自己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此时,文本的生命意义和学生的生命存在不再分割。这样的教学,这样的教育才具有了意义。

在这种生命对话式的阅读教学课堂中,学生始终以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与教师平等相处,与文本进行自由的对话,在语文学习中感知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这,就是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落实。

对话:丰润学生的精神生命 篇6

一句话,人生意味着对话。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对话”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从精神内容上看,对话就是语文教学活动最深层、最内在的属性;从表现形式上看,对话则是语文教学活动中最能释放思维、情感和想象力的交际形式(即教学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语文对话教学才能使课堂走向生命相融的新境界。对话教学既是引领教育潮流的先进理念,又是课堂实践活动中的一种有效策略。

一、感受“苏式”对话,昭示教育真谛

说到对话式的教学,不得不谈一谈希腊的大学者、大教育家苏格拉底。他教育弟子经常采用的就是对话式。他对弟子实施教育,一无固定的课堂,二无固定的教材。或在田头,或在街道,因地制宜,随机施教。他往往让弟子们先去体验,然后再通过与弟子的对话,启发他们深入思考,有所领悟。

有这么一个故事,颇能体现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一天,他带领弟子来到一块长满麦穗的田地边,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弟子们走进麦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直到苏格拉底大喝一声:“你们已经到头了!”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苏格拉底问:“究竟地里有没有一穗是最大的呢?”弟子们说:“肯定有。”苏格拉底点了点头:“是的,但你们未必能碰到它。——即使碰到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找到最大的一穗?”“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若有所悟:人的一生不是也在麦地里行走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呀。

这种教学,就是在今天也仍然闪耀着民主作风与对话精神的光芒,值得我们借鉴。与长期以来形成的那種“牵引式”“灌输式”教学是截然不同的。其根本区别就在于:后者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前者强调的是知识的建构。打个比方,后者好像是一种工业生产的方式,是按照图纸去生产一模一样的机器;而前者则类似农业生产的方式,农民并不制造禾苗,只是为禾苗的生长提供条件,如按时播种,并适时灌溉、施肥、捉虫等,从而促使禾苗茁壮成长。与此相适应,对话教学意味着师生关系的人性化,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沟通。

二、透过“苏式”对话,审视教育理念

苏格拉底的对话,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他把对话中心放在了如何启发学生“思”,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不断的质疑和辩论中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也许从这个角度我们不难理解苏格拉底造就的是“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柏拉图。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已经不再是狭义的师生双方语言的交际了,它是“互动”的一种外化。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全神贯注地去体验文本,通过对话去理解文本、发展文本。至于结论,最好像苏格拉底那样,让学生自己去体悟,虽然通过对话也可能得不出什么结论,但却换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释放,这才是给予教者最为丰厚的回报。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老师,必须具有民主意识,让学生从师生的“对话”与相处中,体悟民主与平等。在教学中,只要建立起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把学生当作“知识源”,而不是盛知识的容器;只要我们立足于孩子们的终身发展,从全面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出发,必将产生积极而丰富的“对话”,必将丰润起学生的精神生命。

时代发展到今天,让我们有机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审视教育的理念。民主精神的召唤,人文主义的关怀,比起古人,我们应该以更开放的心灵重新赋予对话以新的内涵。让对话拥有更为丰富的内容,更为开放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和魅力,才能体现教育真正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斯腾豪斯.《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

3.王承绪.《中外教育比较史纲》.山东教育出版社

生命对话 篇7

一、剖析“课堂对话”中的问题所在

课堂上学生“热闹非凡”地讨论, 各自表达想法, 但互不倾听。这样既达不到课堂教学交流的目的, 反而影响课堂教学秩序。有的课堂是“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教学形式单一, 学生完全跟着教师走, 课堂对话流于形式。有的课堂“没有一个对话的环境”, 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 对话目的不明确, 学生不知如何回答。

二、抓住有效“课堂对话”的时机

基于以上种种问题, 如何才能创设一个真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有效课堂? 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对话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围绕数学问题, 以对话的方式展开教学, 体现学生主体,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有效对话———需要“好问题”的引领

好的数学问题, 是数学课堂的“源头活水”, 它能让学生自己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并归纳出普遍规律。

例如, 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 通常教师会按部就班地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如:在同一个圆里, 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 多少条直径? 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直径呢? 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 它有几条对称轴? 对这些问题, 学生往往缺乏探究兴趣。此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对话:

师:孩子们请拿出准备好的圆片, 量出手中圆的半径。 (生疑惑, 不动手) 有什么问题?

生:这个圆片没有圆心, 量不出半径。

师:那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 找出圆的圆心呢?

生1:我把圆对折两次, 两次的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 这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

生2:我把圆对折了一次, 这个折痕是直径, 是6厘米, 根据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半径是3厘米。

师:我们要学会从过程中发现, 刚才这位同学用直径得到了半径, (出示那个对折的圆) 直径的两边完全重合吗? 你想到了什么?

生:圆是个轴对称图形, 它的对称轴是这个圆的直径, 有无数条。

这样的对话设计以“量出手中圆的半径”为核心问题, 让学生思维层层深入, 探索发现圆的基本特征, 让学生在“做”中得到认知的需要和满足。

2.有效对话———对“问题的挖掘”的展开

教师要成为引导者, 让学生把“不会表达”的思路展开, 对话中, 教师要多问“为什么”, “还可以怎么样”, 让学生从中体悟到, 思维过程的每个细节都是值得讨论的, 在不断探究中, 让课堂“活”起来。

例如, 在教学五下《方程》的过程中, 学生已经能熟练地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在教材里未知数出现的位置有以下几种:x+6=12, 5x=20, x÷5=35, x-8=15。那么如果未知数的位置处在除数或减数的位置, 学生又会怎样解决呢? 例如:35÷x=5, 15-x=8, 课堂上我们对这两题进行了交流。

生1:我是口算的。

学生立即反驳:这两题是让你解方程, 不是要求口算。

师:口算可以作为检验的一种手段, 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2:我是这样想的:这两题与我们所学习的解方程有些不同, 第一题, 我先利用方程的等式两边同时乘以x, 那么原来的方程变成了35=5x, 根据我们平时的习惯, 把等号两边的数交换一下位置, 变成了5x=35, 再一次利用等式的性质, 两边同时除以5, 就得出了方程的解。

生3:我利用了原来学过的知识, 根据被减数、减数、差这三个数之间的关系解决的。15-x=8这个方程的未知数在减数的位置, 我们知道求减数就是用被减数减差就可以得到减数了。

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力是无法估量的。我们要相信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 成就有效的课堂对话。

3.有效对话———是问题解决之后的“反思”

问题解决后, 首先要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想法, 在对话交流后, 学生会比较对问题开始的设想与最后解决方案之间的差异, 在差异中归纳出方法, 从中发现智慧。

例如, 在五上《小数简便计算》教学中, 会出现10-2.7-3.3和10-3.6+6.4这样两道题,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

生1:第一题可以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10- (2.7+ 3.3) 。

生2:第二题也可以按照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师:你们同意吗? 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3:我认为第二题是不能简便的, 因为后面不是连续减去两个数, 而是减去3.6, 再加上了6.4。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 还有其他同学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吗?

生4:如果我们进行简便计算, 这道题目我们就多减掉了2个6.4。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 出现错误的同学, 明白了吗? 为什么是2个6.4呢? ……

在上述对话中, 教师面对这种情况, 不是立即判断学生的对与错, 而是让学生相互评价, 通过对话交流, 思维碰撞, 使更多学生从自己或者别人的错误中得到发展。

三、收获有效“课堂对话”的策略

高效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对话平等, 气氛活跃, 和谐交流, 碰撞出思维火花, 能够在对话中相互呼应, 从言语到眼神甚至是精神的沟通都得心应手。首先, 教师要提出富有思维价值的问题, 不仅要激发学生探究和交流的兴趣, 而且要引导学生思维深入, 促使课堂对话交流更顺畅。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学生思考问题时应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 要给学生留有质疑问题、发散思维、相互评价、总结反思的余地。最后, 培养学生良好倾听的习惯, 能认真听取别人想法, 从中取长补短, 但也不盲从, 应让他们有所思考, 有所创新。让数学课堂因有效的对话而使师生的智慧共同成长。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中, 有效的课堂对话, 承载着让师生共同成长的重任, 以数学思维为核心, 以倾听和表达为载体, 从核心问题开始, 在对细节的雕琢中深入, 最后在解决问题全过程的回顾中延伸。

对话,让语文课堂彰显生命的灵动 篇8

那么, 如何开展对话教学, 让学生的思维跳跃起来, 让学生的语言丰富起来, 让学生的个性凸显出来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努力:

一、调动情感, 为课堂对话打下基础

文章的价值不在于华丽词藻的堆砌, 也不在于作者超强的写作技巧, 而是富有真情实感, 所谓“情动而辞发”。情感, 才是文章真正的灵魂。因此, 优秀的教师往往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能真正进入文本, 形象地感受母爱的无私与无痕,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来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 单词sun的中文意思是什么? (学生学过, 很容易回答)

生:太阳。 (异口同声地答道)

师:谁来说说, 太阳有什么特点?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生1:太阳光照在人的身上, 让人感觉很温暖。

生2:太阳的能源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

生3:植物是靠太阳光线进行光合作用, 从而才能茁壮生长的。

师:是啊, 就像植物不能离开太阳一样, 所有的生物都不能离开太阳。同学们, 老师一直以来很喜欢太阳, 知道为什么吗?

生1:太阳可以带来温暖。

生2:有了太阳, 花儿盛开, 世界变得更美丽。

生3:人们可以利用太阳能来为人类服务。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其实, 太阳很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人, 每个人都有。她无时无刻不关爱着我们, 让我们享受着生活的温暖, 她的爱也像太阳一样无私, 只是给予, 从不求回报。她就是我们的母亲!

(播放MTV《母亲》)

有了这样的对话基础, 有了如此熟悉而形象的媒介作为情境创设引领学生走向文本, 学生的情感自然被调动起来, 从而为阅读文本、解读文本奠定了扎实而有效的基础。“情动而辞发, 披文以入情”, 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发挥想象, 为课堂对话插上翅膀

阅读教学依托的是文本, 通过文本的解读, 每位学生的思想得到碰撞, 心灵得到交流。由于每位学生的生活体验、思考角度以及想象力都不一样, 从而使得我们的课堂生成了一些无法预约的精彩, 成为充满灵动, 焕发生命魅力的场所, 彰显动态之美。

想象力好比是人的翅膀, 它能引领人的思维在广阔的空间里遨游。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 想象力在人的智力养成方面, 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让课堂充满灵动, 让学生焕发生命力, 凸显个性, 在课堂上就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开发, 让想象为课堂对话插上翅膀。

比如教学苏教版课文《爱之链》一课, 文章开放性的结尾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 为此, 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师: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 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亲爱的, 乔依……”通过这一句话, 你读懂了什么?

生1:原来帮助老妇人修车的乔依竟是这年轻女人的丈夫。

生2:乔依帮助了老妇人, 老妇人又帮助了乔依一家, 这就形成了“爱之链”。

师:你说得很好。那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乔依醒来后, 会是怎样的情景?

生1:他的妻子会告诉他, 今天有一位老妇人帮助了他们一家。

生2:老妇人留下的那张纸条:“在我困难的时候, 有人帮助了我。现在我也想帮帮你。”会让乔依感到很安慰。因为这会让他感受到这个社会还是充满温暖的。

生3:乔依可能会说:“亲爱的, 看来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啊, 有好心人的帮助, 我们会慢慢好起来的, 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师:爱心就是一盏灯火, 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 爱不断地传递就形成了美丽的链条。

三、联系生活, 为课堂对话注入活水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在基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来学习, 让文本解读的过程成为学生与生活对话的过程。将学生的思维点由局限的文本拉伸到广阔的生活背景, 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各种各样自然的有意识的对话, 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秋天》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能更加充满兴趣地走进诗人所描写的秋景中,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同学们, 我们都生活在农村里, 秋天在我们的眼里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生1:秋天到了, 燕子南飞了。

生2:秋天到了, 柿子成熟了, 像红灯笼一样挂在树上。

师:看来你们眼里的秋天真是丰富多彩,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诗人所描写的秋天, 看看他眼里的又会是一番什么模样?

通过这样富有生活经验的对话, 不仅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课堂变得灵动、活跃, 还能促使其更加关注生活。

对话,为语文教学注入生命活力 篇9

一、走进画面, 在对话中共同感受语境

小学语文教材入选的课文或记事, 或写景, 或状物, 每一篇课文几乎就是一幅鲜活的图画。阅读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 借助想象, 还原文本所描述的画面, 使文本刻画的人物鲜活, 描写的景物逼真, 叙述的事情可信, 从而走近“真实”的人, 进行面对面的对话;走近“真实”的事, 进行亲历性的感受。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画面展示、课件演示、语言描述、启发想象等睿智策略, 让文本语言变成鲜活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借助生动的描述, 真情的流露, 引领学生一起走近画面, 亲近人物, 接触景物, 亲历事情。

比如, 《九寨沟》一文二、三两小节作者如数家珍似的描写了九寨沟绮丽原始的自然风光。如何引领学生进入那美妙的意境中, 并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这人间仙境般的美境, 去品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呢?江苏特级教师姜树华执教时用多媒体出示迷人的图画, 播放恬静的音乐, 与学生“携手”走进那“湖”, 走近那“瀑布”。学生那一双双慧眼终于采撷到了许多“珍珠”, 他们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老师您看,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 峰顶银光闪闪。”“真高!”“老师您看, 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真美呀!”“老师您听……”姜老师就这样和学生边走边对话。这不仅是对文本语境的感受, 而且是文本语境的拓展;不仅加深了语言内涵的感悟, 而且促进了语言情感的升华。

二、走进学生心灵, 在对话中共同抒发情感

“缀文者情切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应引领学生凭借文本语言文字, 感受人物思想, 感受人物情感, 促进学生与作者和文本中人物产生心灵的共振与情感的共鸣。让学生的语言解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教师应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努力促进学生去思考, 去探究, 去增强学生思维活力。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的汇聚, 思维的碰撞, 思想的交锋, 情感的融合, 实现智慧的对话。请看特级教师李吉林执教《石头书》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 今天, 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 (板书:石头书) 。请大家齐读课题。

师:当你看到“石头书”这三个字时你想到了什么?

生:石头书的用途是什么?

生:石头书都写着什么内容呢?

生:人们都知道书一般是用纸做成的, 石头怎么可以做书呢?

生:人们平时看的书都有作者, 石头书也有作者吗?那作者又是谁呢?

生:我知道《红楼梦》又叫《石头记》, 它是不是一部石头书啊!

……

师:大家根据课题, 脑海中一下子就闪现了这么多问题, 真好!大家都想很快找到答案, 一直要将问题都弄明白为止, 对吗?

生: (齐答) 对!

师:哦, 问个明白, 探个究竟, 这就叫“刨根问底” (板书:刨根问底。齐读词语) , 那么, 就让我们轻轻地打开书, 到课文中去刨根问底吧!

新课伊始特级教师就引领学生与课题対诉, 有题质疑, 放飞学生思维。事实上, 学生的许多问题都源于生活, 很有见地又不乏童趣, 与这篇课文情趣相互吻合, 同时有些问题已经由课题拓展了课外内容, 有效地拓宽了阅读的时空。更让人称道的是特级教师巧妙地在情境中引入了“刨根问底”一词并自然地加以解释, 既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 更激起了学生刨根问底的浓厚兴趣, 促使其阅读期待达到高潮, 使教学活动有了良好的开端。特级教师引领学生展开有效对话, 碰撞了不同的思想, 唤醒了学生的智慧潜能, 焕发出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总之, 对话,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充满了将学生从被动世界解放出来的人文情怀, 它使学生在对话中丰富知识, 增长见识, 体现和认识自我, 成长为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富有对话理性和合作精神的现代人, 它使语文教学注入了生命活力。

摘要:对话是对话主体在彼此交往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染的过程。教师可引领学生走近语言画面, 感受对话语境, 走进心灵, 共同抒发情感, 搭建平台, 共同获得自由等策略展开对话, 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对话,活力,画面,语境,平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2]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主办的现代阅读.2011年第8期

生命对话 篇10

教育的目的是一切为了人, 其出发点是人, 归宿还是人。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教育学生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做社会的主人, 而不仅仅做知识主人。因此就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观念:“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平等, 开放的师生关系。

一、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 其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引路人。我们正处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变得多样化, 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的知识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书本上的知识, 更重要的的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的学习, 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学的重心不再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 而是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二是教师是学生健康人格的引路人。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人格完善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夸美纽斯说得好:“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作用教育学生。”在学校里, 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敬的人, 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 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使他们通过模仿教师来形成自己的人格。另外, 教师除了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外, 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要教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加强个体修养, 正确地待人接物, 教会学生正确与人相处, 因为培养健康人格比知识传授更为重要。

二、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

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与合作, 特别是在新课程的课堂上, 师生之间的合作更为重要, 因为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 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合作者前提是尊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 而不是令身体走下来, 心灵更要走下来, 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教师只有真正尊重学生才会平等地对待学生, 才会理解和信任学生, 才会宽容和体谅学生, 才会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做到教学相长。教师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合作者, 这种角色的定位会一下子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 与学生一起活动, 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有亲近感, 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合作意味着参与, 意味着一种师生之间的共同体验, 有助于学生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与学生合作, 是一种启发, 一种帮助, 一种人文关怀。

三、教师是学生的欣赏者

赏识教育能挖掘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耐挫力, 因此,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教师的常识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阶梯。作为人师, 应该学会赏识学生, 做学生的赏识者。做好学生的赏识者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适宜的期待。

心理学认为:教师的期望会通过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 影响和改变学生的自我观念, 从而增强其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一种信任、一种鼓励和一种爱, 日积月累, 学生就会产生力量和信心, 就能自觉努力地实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

2. 教师适时地对学生提出适度的期望是极其重要的。

所谓适时, 即选择恰当的时机, 所谓适度, 即对学生的期望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 考试中对平时考试总不理想的学生, 教师希望能争取好一些。此后, 在其成绩有所提高的前提下, 再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此, 给学生不定期的期望, 让他们时时都有学习的目标, 并不断向目标前进。

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起适宜的期望目标, 就如在学生心头点燃了知识大厦阶梯上的一盏盏闪亮的明灯, 促使他们不断前进, 不断攀登。

3. 及时肯定。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老师的讽刺挖苦、吹毛求疵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而发自内心的肯定则会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有时候, 一句肯定的话, 一句赞美的语言, 比任何暴风骤雨般的责骂更有力量。教师要尽量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位学生的长处, 予以及时的肯定、表扬, 这里“及时”两字很重要。在课堂上, 学生准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 或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疑难问题, 或朗读有了进步等等, 教师都要及时予以肯定。“你真棒!”“你很出色!”“这办法真妙!”“我真为你骄傲!”等激励性的语言, 不仅树立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也让学生感受了成功的快乐。

4. 耐心的关爱。

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关爱。而老师的关爱, 既有师长的严格要求和无限关怀, 又有朋友般地理解和帮助, 它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孔子有句名言, 叫做“有教无类”, 就是说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不能歧视。如果你以一个欣赏者的身份看待自己的学生, 你就会带着积极的情感面对自己的教育对象, 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关爱你的学生。好的学生要教育、要爱护, 差的学生同样要教育、要爱护。对学生的关爱要有耐心和恒心, 决不能操之过急。如果教育者始终坚持“你一定能行”的教育观, 肯定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多元对话,赋予课堂生命的灵动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多元对话  教学策略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你说,我说,大家说”“教师一句问,下边一片答”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看似热闹的“对话”,实则偏离了“对话”的轨道。真正的“对话”应当是从学生心灵出发的,是学生与作者、文本、教师之间心灵的沟通、情感的共鸣和生命的律动,而不是仅仅浮于表面热闹的对答。

一、一枝一叶总关情——与文本对话中感悟生命的灵动

“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新课程赋予当前语文课堂的责任和使命。然而,尊重学生的体验并等于忽视文本的存在,独特体验应当来自学生真正的走进文本,参与文本阅读,从多角度,多层面感知、挖掘、体验、领悟,从而获得心灵的启迪和思维的发展。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帮助学生与文本对话和交流,营造充满智慧的课堂境界,追寻沟通真情的心灵领域。

例如: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一课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文本,感知背影背后蕴含的深情。师:想必同学们也写过不少关于父母亲情的文章,要表达父爱母爱的无私伟大,很多可以写,可是文中为什么偏偏写“背影”呢?经过短暂的思考,几个同学举手示意,生1:我觉得“背影”在作者心目中是父亲留给他最深的印象,因为文章开篇就写了“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同学们纷纷点头。生2:我认为“背影”具有代表性,如文中“望父买橘”的片段,像电影里的特写镜头,以一当十,表达出父亲对作者数不清的,化不开的爱。教师情不自禁的竖起了大拇指。生3:我补充,这样的写法与孟郊的《游子吟》有异曲同工之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都是以最平实的小事表现最炽烈的情感。生4:是啊!这样最平凡,最朴实的,却是最真的,最令人感动的,我有了一种想写写自己父亲的冲动。师:好啊!是该写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静下心来,去想想父母头上的银丝,脸上的皱纹,手上的老茧,究竟凝聚了多少疼爱。一枝一叶总关情。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沉入文本,在对话中感知文字的温度,引发情感的共鸣,让课堂洋溢出生命的灵动。

二、相逢何必曾相识——与作者对话中发现生命的律动

文本不是文字的堆砌,而是思想的托付,每一篇文本都蕴含着作者的思想境界、情感历程,是作者关于生命的体验和思考。作为初中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作者,搭建对话平台,营造对话场景,让学生循着文字的足迹穿越时空,对作者对坐,领悟生活带给作者的喜怒哀乐,感知时代赋予作者的责任使命。

例如: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教学中,学完诗歌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忧国忧民,兼怀天下的博大胸怀。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从这首诗歌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生1:我看到了一个衰老的杜甫。师:是吗?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年仅49岁,怎么能算衰老呢?教师虚晃一招,故意给了学生一个了解作者的借口,生1:虽然年龄只有49岁,但是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的生活把他折磨的“老无力”“自叹息”,难道不是衰老吗?生2:是啊!当时杜甫由于饥寒交迫,无处安身,最小的儿子冻饿而死,这疼痛和悲哀把作者折磨的心力交瘁,不会衰老,是苍老。教师顺势而导,师:面对这样的痛彻心扉,他想到的是自己如何安居吗?生:不是,而是想到“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所以,我们还读出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思和兼怀天下的情怀。师:同学们解读透彻,这就是杜甫,他的精神和情怀穿越千年时空,照耀史册,也启迪着我们今人的心灵。相逢何必曾相识,学生与作者一路行走,感知文字深处的生命的律动,心灵的呐喊。

三、此时无声胜有声——与老师对话中领略生命的真谛

陶行知先生说: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对话就是给予学生“几把钥匙”的过程,其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串问”与“对答”,而应当指师生双方敞开心扉相互的推动与悦纳。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他们带着欣喜、探索、思想走进语文课堂,教师给予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培养和智慧的启迪。

例如: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教学,这是小说教学的经典篇目,教师一改往日从“小说三要素”着手的常规做法,巧妙“留白”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师:预习了这篇小说后,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学生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显得异常兴奋,有几个同学当即提出了问题,生1:文章写于勒的笔墨并不多,为什么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目呢?师:这问题提的来势汹汹,老师还真没思考过。教师故意“示弱”,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欲望。师:让我们汇集大家的智慧,小组思考讨论后交流。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深入课堂,围绕问题认真的讨论起来,只见有的几个同学凑到一起,将课本翻得哗啦啦响;有的几个人小声争论,试图以自己观点说服对方。讨论结束后,同学交流成果,生2:于勒虽然着墨不多,但是是线索人物,故事情节都围绕他展开,所以,以此为题脉络清晰。生3:文章随着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逐步表现小说主题,在金钱的面前人性不堪一击。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探究结果令教师欣喜,学生不仅详实的把握了小说故事情节,对小说主旨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对话平台上,没有教师喋喋不休的说教,只有学生兴趣盎然的探索和师生平等的对话,在留白、倾听与应答中语文课堂上诠释着生命的真谛。

四、万紫千红总是春——与同伴对话中体验生命的活力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心灵震撼另一个心灵。学生作为独立而鲜活的个体,有着灵敏的思维,个性的主张,积极的态度。然而,传统语文教学中,很少重视生生之间的横向影响,导致“摇动”“推动”和“震撼”的教育因素被忽略和浪费。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必须还学生话语权,搭建生生对话的广阔舞台,鼓励学生围绕话题自主表达,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实现知识的共享,思想的传递、情感的交互和心灵的碰撞。

例如: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一课教学中,学完课文后同学们都沉浸在对愚蠢的嘲笑中,文章的主旨似乎已经被挖掘了出来,然而,教师没有戛然而止,而是继续挖掘更深的东西。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文中的骗子都有谁?学生想都没想直接回答,生:两个编制衣服的人。教师没有评价,而是微笑着看着同学们,暗示同学们再思考思考,此时,一个学生站起来,生1:我觉得皇帝也是骗子,他明明站在镜子前什么也看不到,却说自己穿着最华丽的衣服。生2:如果这样的理解的话,那些大臣也是骗子,他们互相都不说出实话。生3:我补充,游行大典上的大人们也是骗子,因为他们都在赞叹皇帝新装的华美。教师觉得时机已到,师:只有一个人是诚实的,谁?学生大声回答,生:小男孩儿。生4:我知道了,我们在嘲笑皇帝愚蠢的同时,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安徒生讽刺的何止是一个皇帝,几个大臣,而是那些泯灭天真,谙于世故的成年人。师:我们应该感谢这位童话大师,以一场貌似闹剧的童话告诉了我们人性的美丑善恶,不需嘲笑,只需内省。万紫千红总是春。纵观这样的对话课堂,犹如百花相约共赴春的美妙,生生之间的“彻心彻肺”的交流激发灵感,发展思维,让课堂上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总之,打造多元对话,开创真情课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更是学生成长中内在的呼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从学生本位出发,以给学生营造对话环境,搭建对话平台,设计对话渠道,将学生置身于多元对话中,启迪智慧,放飞心灵。

【参考文献】

[1] 张妍、张琪. 语文对话教学实践新探[J]. 语文学刊,2007(24).

[2] 沈玉芳. 让真正的对话回归文学课堂[J]. 文学教育(上),2007(02).

[3] 黄福艳. 关于语文对话教学的再思考[J]. 语文建设,2010(04).

生命对话 篇12

一、满足有效对话的前提条件

(一) 营造师生平等的对话平台

对于教师来说, 开展有效对话的目的是使学生有所发展与进步, 因此, 一切对话都应该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展开。要营造师生平等的对话平台, 在对话中不但要将课堂还给学生, 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自由、民主、平等的课堂。要通过有效对话这种教学活动, 使学生感受到不同见解也依然享有同等地位,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对话的欲望。

(二) 构建师生互动的对话关系

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将对话简单理解为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往往45分钟的课堂有30分钟老师都在提问, 学生在这些问题的“狂轰乱炸”下, 无暇发问, 更无暇思考, 回答问题往往是机械性的。这种失去互动的对话, 视为“无效对话”, 而真正的对话应该是师生之间一种动态的信息交流。因此, 构建和谐互动的对话关系, 是开展有效对话的关键。

(三) 选择问题引导的对话模式

对话, 往往是从一个问题、一个观点开始。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对话是发生在师生双方对问题、观点的交流讨论之中, 发生在对各自不同意见、不同认识、不同见解的碰撞与融合中。因此, 教师应该是问题的设计者与指导者。教师要通过问题的引导, 激发学生思考、探究、讨论、验证的欲望;通过问题引导, 让学生主动成为问题的构建者, 不但能及时地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解答, 同时也能在答案之中反思问题、发现问题, 这是开展有效对话的最终意义。

二、加强课堂对话的有效性

(一) 用趣味故事优化课堂对话

在数学世界里有很多极具趣味性的数学故事, 这些故事既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又是启发小学生心智的重要媒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利用这些趣味故事来丰富课堂内容, 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加强师生对话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如“认识小数”一课, 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初次接触小数知识, 假如教师一味地根据教材按部就班的组织教学, 那么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势必会打折扣。因此, 在这一课中, 结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 笔者在组织课堂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分别让几名学生扮演猪八戒、孙大圣、小猴, 由笔者旁白引导对话。故事情境:猪八戒去花果山寻找师兄孙大圣, 恰巧孙大圣没在家, 山上的小猴们热情地款待了他。小猴们摘了100个仙桃请他吃, 猪八戒说:“我怎么好意思都吃掉, 这样吧, 我们把仙桃平均分, 每人吃一份”。然后他数了数, 发现一共有29个小猴, 随后就在地上列算式:100÷30=3.33……, 四舍五入, 平均每人吃3个。小猴们很高兴, 认为猪八戒很公平。孙大圣回来后, 小猴们把猪八戒分桃的事告诉了他, 孙大圣哈哈大笑, 说:“你们都被猪八戒骗了”。那么, 孙大圣为什么会这么说?猪八戒一共吃了多少个仙桃。

这是一道典型的混合运算题, 引导学生们用学过的知识来计算, 则列式为:100-30×3=10, 即猪八戒吃掉了10个桃子。有趣的是, 运算结果是将小数“整合”起来, 如此, 则把小数从四则混合运算中提取了出来, 配合这个有趣的小故事, 则更加突出了“小数”的概念, 同时也突出了对话在其中的作用。

(二) 用趣味活动引导学生对话

组织课堂活动也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在组织课堂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结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认识, 创设趣味性的课堂活动。如此能够激发童趣, 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还能增强对话的有效性。

如“找规律”一课, 在课堂教学中, 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活动情境:首先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 随即利用多媒体播放几组规则排列图形的图片, 最后以“比一比”为题, 组织各小组每观察一组图片, 即说出这组图片的特点, 并说出理由。比赛完毕后进行评分, 得分最高的一组获得奖励。

此外, 一些简单的课堂小活动, 往往能蕴含“大道理”, 更能够有效增强师生的对话。例如“认识比”一课, 课堂活动设计为“模拟拔河”活动, 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在拔河比赛中, A组10人, B组20人, 想一想, 这样公平吗?不公平的理由是什么?当学生们提出“20人比10人多”这一概念时, 教师立即抓住主题, 提出“比”的概念:为什么B组会赢, 因为B组与A组的人数比例是20比10。如此, 通过这种简单的活动设计, 则能够有效突出主题, 既节约课堂时间, 又让学生认识了“比”的概念。

上一篇:现代农业工程下一篇:水泵的选择与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