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

2024-10-22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共10篇)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 篇1

糖尿病和冠心病近年来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而很多冠心病患者由于受饮食或其它生活习惯的影响,还会并发糖尿病,医学上叫糖尿病合并冠心病[1]。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疾病风险比一般的冠心病患者高出将近两倍。平均每十个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人患有冠心病[2]。可见同时有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需要特别注意。现就我院从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9年12月到2012年12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35人;另一组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35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有男20人,女15人,年龄在36到77岁之间,平均年龄(56±3.2)岁,糖尿病史(11±5.6)年,体重指数为(24.6±2.2)kg/m2;单纯2型糖尿病组男18人,女17人,年龄在33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56±3.3)岁,糖尿病史(10±5.5)年,体重指数(23.4±2.3)kg/m2。用统计学的方法比较,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没有差异(P>0.05),其结果可比。

1.2 方法

对两组的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包括血脂血糖,尿酸,胰岛素浓度,糖化血红蛋白等。在检查时尽量空腹检查,采集的血样要快速送到化验室,避免样品污染,影响化验结果。对每位患者调查是否有家族疾病,患病时间,每天进行两次的血压测量,计算得出血压平均值。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处理,另外计量资料有关数据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比较结果用t检验,另外计数资料选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1.4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的2型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3]。冠心病诊断标准:(1)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2)心电图判断;(3)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4)心肌酶学检查

2 结果

2.1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对比可发现,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各项体征,除血压外如体重、血清总胆固醇等各项数值通过比较没有太明显的差异(P>0.05),FBG、TG、HLD、LDL、Hb Alc数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 对比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的SBP、病死数,其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更清楚地看到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害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病死率高于2型糖尿病组的病死数,且P<0.05。两病并存时,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血压血脂极易出于不正常水平,易诱发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在2型糖尿病中,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合并症,即使经过治疗也较难恢复,是糖尿病患者中的隐形杀手,常常会对患者产生生命危险,或令患者致残,所以引起了医学工作者的研究[4]。

有关资料显示[5],2型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同代谢有着密切关系。其引起血脂代谢紊乱的主要表现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进入大于排出。原理是:当需要胰岛素发挥作用时,糖尿病患者则会产生胰岛素的抑制作用,致使血浆中游离脂肪酸浓度上升,而过多的游离脂肪酸则进入到肝脏中,通过反应合成VLDL。但脂蛋白酶的下降又会使对VLDL的速率降低,从而导致VLDL的浓度和血液中的甘油三脂含量增加,最终出现高甘油三脂血症。从以往的研究得出[6],高浓度的甘油三脂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高甘油三酯血症,LDL增加,HDL-C降低,是高度致粥样硬化的脂质紊乱。乳糜粒及VLDL被LPL水解其TG后,转变为乳糜粒残粒及VLDL残粒,脂质交换加剧时,生成的残粒富含胆固醇脂,这种残粒有很强的致粥样硬化作用,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空腹血糖较高、血中糖化血红蛋白较高是糖尿病和并冠心病患者的一大特征。糖化血红蛋白的糖基化产物可以使血管平滑肌合成胶原减少,降解纤维帽内的结缔组织基质,从而削弱斑块纤维帽,促进粥样斑块破裂。此外,还可增加血小板与受体的结合,增加血栓的形成。

由此,在临床治疗中,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尽早确定是否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高危人群,诸如血压高、血脂高的糖尿病患者。假如是的话要做到尽早防治,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预防这类病患出现高血脂症、高甘油三脂血症[7]。

血液中尿酸的含量与冠心病也有密切联系,尿酸能够大量促进体内氧自由基的形成,增加循环中氧自由基,而后者可促进脂质氧化,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体内炎症反应、一氧化氮生成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致病因素有血压和体内的甘油三脂高,还有高低密度脂蛋白、低高密度脂蛋白等,都可能成为引起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但最主要的致病原因还是脂代谢的紊乱。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应做好防治脂代谢紊乱的工作,同时加强对冠心病的控制以防止恶化。时刻关注患者血压和血脂的变化,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致死致残率。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患者的日常护理,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避免因情绪起伏使病情加重。

摘要: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征,重点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途径。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三年来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35人;另一组为单纯的2型糖尿病组,35人。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体征等与分析有关的数据,除血压外各项数据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各项体征,除血压外如体重、血清总胆固醇等各项数值通过比较没有太明显的差异(P>0.05),FBG、TG、HLD、LDL、HbAlc数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病因很多,所以,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从血压血脂的控制、血尿酸的检查进行入手。

关键词: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郑秀娟.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相关因素临床分析(附40例报告)[J].医学信息,2011,12(3):251-252.

[2]佟雨红.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2,21(3):71.

[3]陈彤,宋一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9,18(4):41,48.

[4]王竟靖,丁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22(4):35-37.

[5]汪小萍,王青.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J].临床医学,2009,17(4):107-108.

[6]王曙光,张爱元,王翠花.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分析[J].山东医药,2009,17(9):69-70.

[7]赵淑英,穆洪昌,汤洪顺.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J].吉林医学,2010,24(5):24-25.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 篇2

【关键词】2型糖尿病;脑梗死;临床;例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166-01

脑梗死属于神经内科疾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糖尿病相对于脑梗死而言更为常见,是发病人群最多的一种疾病之一,这两种疾病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相对于单纯的脑梗死和糖尿病而言其死亡率更好,有研究显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死亡率比单纯糖尿病的死亡率高出两倍,其发病率约在3.6~6.2%.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情况,我院对6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其中,男36例,女30例;最小年龄33岁,最大年龄87岁,平均年龄60岁。患者糖尿病病程最短为2年,最长为28年,平均为1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制定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症状,确诊为糖尿病脑梗死疾病。所有患者在病程、性别、年龄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方法有两个步骤:

首先,进行常规检查。进行血脂、血糖、胆固醇检查。检测前一晚上要求患者8点后开始不能进食,早晨一起来在空腹状态下就开始进行检查。

其次,采取治疗措施。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口服降糖药和静脉滴注胰岛素。采取何种方法要根据患者身体血糖的实际浓度以及其他类型并发症的发展情况决定。通常情况下,患者在空腹状态下血糖测试结果显示为8.9~11.9mmoL/L,那么则应该给予患者口服降糖药治疗,主要是以控制血糖指数为主;患者在空腹状态下血糖监测结果显示为>11.9mmoL/L,那么则采用静脉滴注胰岛素治疗的方式,静脉滴注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同时进行降低血压年粘稠度等血液异常方面的治療。

1.3 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12.0,计量资料主要是使用x±s表示,组间对比则通过t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则以P<0.05表示。

2 结果

66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病情得到好转这63例,有效率为95.5%。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3年的随访中显示,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任何其他疾病,生活质量没有受到影响。

3 讨论

糖尿病是当前与高血压一样临床发病人数最多、根治最难的疾病之一。糖尿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但是当前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有逐渐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已经确定的年龄在2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占9.7%,这个结果也就意味着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年龄人身体健康的一个重大威胁。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是糖尿病人的一种常见并发病,主要表现为糖尿病患者患者的脑血管出现缺血现象,使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现象,经过颅脑扫描检测能够清晰看到患者的脑部细胞软化或者死亡[1]。

目前,临床上认为2型糖尿病与脑梗死的产生有较大联系,认为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过高的血糖导致血管内膜损坏,血浆蛋白质慢慢渗透到血管外造成血管外凝聚,而血液内的极致塘对导致纤维形成高联现象,高联现象直接导致的后果是血管的弹性减弱,严重者甚至直接丧失弹性,影响血液流通,加上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比较多,具有较强的聚集性,在血液流通减慢的情况下,红细胞又快速聚集,导致的后果是血液粘稠度增加,流通速度减低,长时间发展下,形成血块,引发脑梗死。同样有研究显示,脑梗死的出现与人体血脂水平高低存在较大关系,血脂高,那么则容易出现血栓现象,因此也就容易形成脑梗死[2]。

研究表明,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方法主要有降糖药治疗和静脉滴注胰岛素治疗两种方法[3]。采用何种治疗方法的条件是,当空腹状态下患者血糖监测结果显示为8.9~11.9mmoL/L时,那么则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结果显示为>11.9mmoL/L则采用静脉滴注胰岛素方法治疗。本研究66例患者中,43例患者使用静脉滴注治疗方法,23例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法。治疗结果比较显著:66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病情得到好转这63例,有效率为95.5%。可见,这种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治疗措施的方法值得运用和推广。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具有较强的潜伏性,很多患者在患有该疾病时扔无任何症状,但是一旦发病病情发展比较迅速,且治疗效果比较差,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在生活中应该多加注意该类型疾病,及时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从而有效控制疾病。

参考文献:

[1] 陈卫红,冯玉兰.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学,2011,23(03):104-106.

[2] 黄劬,刘殿阁,宋文娟,郭兆凌.2型糖尿病肾病微炎症反应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J].现代医学,2010,12(06):98-99.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选择长沙市第四医院2002~2005年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2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除在外, 6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 男31例, 女30例, 平均年龄 (61.81±5.93) 岁, 糖尿病病程 (3.95±1.81) 年, 没有糖尿病症状的患者61例为非糖尿病组, 男37例, 女24例, 平均年龄 (62.60±5.38)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仔细调查2组患者的影响因素:高血压患病史、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

1.2.2 了解2组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典型症状 (胸闷、压迫感、) 和不典型症状 (心慌、右肩剧痛、无症状) 。

1.2.3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低密度脂蛋白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DL) 、脂蛋白 (a) [Lp (a) ]。

1.2.4 记录两组患者动脉造影的情况:直径增大50%为有意义的病变, 血管支数被分为单支、二支、三支血管病变, 单一左主干病变为二支血管的病变[2]。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

非糖尿病组吸烟人数高于糖尿病组, 非糖尿病组冠心病史多于糖尿病组, 无统计学差异;糖尿病组中高血压的总人数高于非糖尿病组 (P<0.05) 。见表1。

2.2 心绞痛的相关症状

糖尿病组心绞痛不典型者41例 (67.2%) , 其中心慌心悸10例, 右肩疼痛4例, 上腹痛6例, 颈痛4例, 无症状17例;然而非糖尿病组心绞痛不典型者仅13例 (21.3%) , 比例远小于糖尿病组 (P<0.05) 。

与非糖尿病组相比, *P<0.05

2.3 血脂的对比

糖尿病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 (a) 总体指标都高于非糖尿病组 (P<0.05) , 但是高密度脂蛋白指标低于非糖尿病组 (P<0.05) 。见表2。

与非糖尿病组比较, *P<0.05

2.4 冠状动脉的发病特征

糖尿病组单支血管病变少于另外一组;二支血管病变两组情况相似, 但是三支血管病变糖尿病组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 (P<0.05) 。见表3。

3 讨论

上述研究表明, 糖尿病组的高血压患者高于非糖尿病组, 糖尿病组的心绞痛不典型者远高于非糖尿病组, TC、TG、LDL、Lp (a) 的水平糖尿病组都高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紧紧相连, 并且会促进其恶化, 因此糖尿病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并能准确地预测冠心病的指标。研究表示, 糖尿病患者受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远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美国心脏学会曾特别表示:糖尿病也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3]。通常临床合并2型糖尿病的心绞痛多表现为不典型性, 症状是上腹部疼痛、肩痛、颈喉痛、心悸心慌, 并且有很多患者根本没有任何表象, 上述表现可能和糖尿病的自主神经功能有障碍和交感性心脏去神经化有关。对心绞痛不典型患者, 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予以额外重视。血脂密切影响着冠心病的病程。然而糖尿病很容易导致血脂指标大幅变化, 以致引发血脂异常, 脂蛋白数量或者质量发生变化, 脂蛋白代谢的失调, 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病率最高, 这和氧化脂蛋白酶活性增强引起氧化蛋白成分和LDL增强有关。文中表明, 糖尿病组中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 (a) 水平都高于非糖尿病组, 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此同时, 糖尿病病变会引起大血管病变和胰岛素抵抗, 这也是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加重了动脉硬化, 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病率和危险系数。本组研究中冠脉造影显示:糖尿病组患者的三支血管病变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充分证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产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且预后差。因此, 严格控制血糖, 加强多级预防非常重要[4]。

参考文献

[1]康征.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预防及临床特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09, 7 (14) :59-60.

[2]巢为农, 万玉鸿, 金鹏, 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8, 18 (2) :279.

[3]刘红, 李永江, 石新国.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的临床研究[J].兵团医学, 2008, 9 (2) :121-122.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 篇4

【中图分类号】R30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12-01

糖尿病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其合并脑梗死的相对危险程度是非糖尿病的患者的2-3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脑卒中是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中脑梗死的发病率很高,而且病程长、易复发、致残率高,严重影响老年糖尿病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沧州市中心医院老年内科病房收治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病例56例,经精心护理,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沧州市中心医院老年内科病房收治的56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其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62~81岁,平均77岁。糖尿病史1-19年不等,有程度不同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肢体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意识障碍等病理征,病人经头颅CT确诊为脑梗死。根据病情在给予溶栓、抗凝、脱水、调控血糖血压、预防感染及并发症等临床处理后,从护理学角度对病人进行护理。

2 护理

2.1心理护理:糖尿病病人长期受疾病折磨,易造成病人的心理压力,而脑梗死患者更易产生悲观失望的心里。为此,要向其说明脑梗死治疗同时控制血糖的重要性,解释应用胰岛素、及时降低血糖对缺血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能减轻神经系统损害的恶化程度,促進神经功能康复。列举成功救治事例,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及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高度信任感,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心理治疗成功的保证[2]。

2.2 饮食护理:糖尿病饮食治疗是一项基本治疗措施,合并脑梗死患者更应严格控制饮食才能稳定病情,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具体做法是指导患者遵守饮食规定,严格糖尿病饮食,限制水钠的摄入,以高蛋白和高维生素为主。注射胰岛素后应及时进餐,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2.3病情观察: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与其梗塞的范围、脑水肿程度、部位密切相关,严重者意识丧失,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因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显得尤为重要。如患者体温增高,脉搏加快,应考虑有无继发感染,如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应注意肺部感染的发生;如脉搏变慢,血压增高,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不等大,则应考虑脑水肿进一步加重,有脑病发生的可能。此时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紧急措施。而血压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糖尿病的愈合及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每天常规测血压3次。

2.4并发症的护理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病人,多有生活不能自理,并且长期卧床,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吸入性肺炎、泌系感染、褥疮等,故应加强皮肤、外阴及口腔护理。长期卧床者,可给气垫床,同时注意定时翻身拍背,这可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能引水者嘱多引水,以多尿尿,而达到内源性冲洗,而预防泌尿系感染。

2.5患肢功能锻炼: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之一[3],运动是增加瘫痪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4]。运动可增加肌肉等末梢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的摄取,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的需要量,减少脂肪组织、血中脂蛋白的活性,有效防止动脉硬化;运动可激活脑神经系统的机能,增强肌力和肌持久力。急性期主要是预防瘫肢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病人平卧时可在床尾放一硬的枕固定脚防止足下垂,上肢可用一个枕头使其外展,手掌中握一软毛巾,每日被动活动2次,每次30分钟,其活动幅度应由小到大,由健侧至患侧,由大小关节到小关节循序进行,恢复期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训练。

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结果。临床上应控制血糖,同时改善生活质量,注意饮食习惯,同时降压、调整血脂等综合治疗,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翁静,董伟.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J].江西医药,2007,42(7):621-622.

[2]马 蓝. 糖尿病足的护理5 6 例[ J ]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2):17.

[3]王继瑞.糖尿病护理的若干问题.实用护理杂志,1990,(3):30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4 年3 月—2015 年3 月所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全部患者均通过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另外, 将动脉夹层者、心房纤颤者予以排除, 将患有严重脏器 (肝脏、肾脏) 疾病者予以排除, 且排除风湿性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症者。 按照是否合并2 型糖尿病, 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 即合并2 型糖尿病者作为实验组 (44 例) , 将未合并2 型糖尿病者作为对照组 (44 例) 。 实验组男性18 例, 女性26 例;年龄介于41~83 岁之间, 平均年龄 (63.1±8.7) 岁;对照组男性23 例, 女性21 例;年龄介于36~81 岁, 平均年龄 (59.8±9.8) 岁。

1.2 诊断标准

冠心病:通过冠脉造影检查显示有一支及其以上的主要冠状动脉, 或主要分支狭窄程度在50%及其以上[3]。 2 型糖尿病:血糖检查显示空腹血糖在7.0 mmol/L以上, 餐后2 h血糖在11.1 mmol/L以上。

1.3 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分析, 主要对象为: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等。 其中, 高血压的判定标准为:收缩压在140 mm Hg及其以上, 或舒张压在90 mm Hg以上;而吸烟史的判定标准为:每日吸烟量在一支及其以上, 持续吸烟时间在1 年以上, 戒烟时间在6 个月以内[4]。

除此之外, 还需对两组患者的TC (总胆固醇) 、TG (甘油三酯) 、HDL-C (高密度胆固醇) 、LDL-C ( 低密度胆固醇) 、UA (血尿素) 等进行监测, 即在入院后的第二天清晨, 患者处于空腹状态下, 抽取静脉血, 然后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

1.4 统计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8.0 对数据展开分析, 其中,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t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

在年龄、性别、吸烟以及高血压等基本情况上, 两组患者相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指标情况分析

实验组患者的TG、HDL-C、UA、尿酸、血糖以及收缩压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在TC、LDC-C、 尿素氮、 肌酐以及舒张压指标的对比上,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所示。

3 讨论

2 型糖尿病是一种十分多见的慢性疾病, 且是当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 2 型糖尿病占有绝大部分, 即95%以上[5]。 伴随着各类降糖药物与胰岛素的普遍运用, 糖尿病因并发各种并发症 (如感染、酮症酸中毒) 的死亡率显著降低, 但心血管疾病已经发展为危及此类患者生命的一种严重疾病。 糖尿病可以引起诸多并发症, 而高血压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 其能够加快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 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6]。 经此次研究发现, 实验组患者的高血压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另一组, 即72.7%vs52.3%;除此之外, 从上述表2 中可知, 虽然在舒张压的比较上, 两组患者无明显地差异, 但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患者, 有明显差异。这说明高血压是冠心病合并2 型糖尿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除此之外, 本研究还发现, 实验组中年龄在60 岁以上者、女性、有吸烟史三者的所占比重,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即72.7%vs54.5%、59.1%vs47.7%、75.0%vs47.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阳旺息等[7]人的研究中, 同样得到相似的结论, 由此说明, 高龄、女性以及有吸烟史等, 是冠心病合并2 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有研究指出[8], 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机制, 和患者体内糖代谢异常有一定的关联性, 当前大概有五成的2 型糖尿病患者有血脂代谢紊乱的情况, 通常表现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呈现上涨的态势, 而高密低脂蛋白呈现降低的态势。 在本研究中, 冠心病合并2 型糖尿病 (即实验组) 患者的TC、TG以及LDL-C比单一的冠心病患者高, 两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是两组患者的HDL-C相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这一情况和上述研究结论基本相符。 通过分析可发现:TG上升和冠心病的发展程度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是引发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TG水平偏高可造成LDL-C上升, HDL-C的降低, 这一情况属于粥样硬化脂蛋白。 经此次研究也了解到:相较于对照组患者, 实验组患者的TG水平更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低密度脂蛋白是胆固醇的一个重要载体, 研究指出[9]: 如果低密度脂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 且使受体对低密度脂蛋白粒子识别发生障碍, 将延缓其清除, 从而造成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提升。 低密度脂蛋白作为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其危害性会伴随着自身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强化。因而, 在对冠心病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需注重降脂治疗, 以此来降低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 现今, 美国的AHA (心脏病学会) 和ADA (糖尿病学会) 双方协定, 冠心病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 其低密度胆固醇的标准值≤100 mg/m L[10]。而在此次实验研究中, 实验组患者的LDL-C比对照组患者高, 这就说明冠心病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加强降脂治疗, 是十分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 冠心病合并2 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许多, 如高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等, 且其TG、HDL-C、UA指标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因此, 临床上不仅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手段以治疗2 型糖尿病, 同时还需对一些代谢异常进行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 需注意一些可能引起2 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如血脂、血压以及血尿酸等, 继而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降低冠心病患者并发2 型糖尿病的可能性, 且降低2 型糖尿病发生的风险, 进而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季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 2013, 11 (12) :1658-1659.

[2]胡雪梅.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14, 21 (18) :24.

[3]唐秋香.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河北医学, 2015, 19 (12) :2032-2035.

[4]王艳霞, 马颖艳, 刘亚斌, 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脉病变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 (12) :2293-2295, 2304.

[5]王文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相关因素[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31 (15) :115-116.

[6]燕晓翔.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J].安徽医药, 2013, 17 (3) :419-421.

[7]阳旺息, 秦丽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14, 17 (12) :184-185.

[8]张丽中, 周燕, 王瑞雪, 等.2型糖尿病发生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 (4) :373-375.

[9]吴燕平, 王鑫, 丁震, 等.慢性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性[J].江苏医药, 2013, 39 (6) :682-684.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接收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25例, 女15例, 患者年龄最小45岁, 最大66岁, 平均年龄 (52.5±2.3) 岁;糖尿病病程最短1年, 最长12年, 平均病程 (5.6±1.2) 年;其中19例患者有吸烟史;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就诊的40例无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6例, 女14例, 患者年龄最小47岁, 最大68岁, 平均年龄 (54.2±1.9) 岁;其中18例患者有吸烟史;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利用Judkins法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对患者心脏左、右冠状动脉进行选择性造影, 并由2位或2位以上心导管方面经验丰富的医生对患者造影结果进行分析, 以患者冠状动脉直径狭窄程度≥50%为造影阳性标准。并对患者受累血管、血管病变数目或冠脉弥漫性病变等指标进行观察记录。另外, 应针对患者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等冠状动脉的三条主要分支进行观测, 并以上述动脉受累数量为依据将其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

1.3 判定标准[1]

以患者冠状动脉直径狭窄程度<50%为轻度狭窄;以患者冠状动脉直径狭窄程度50%~74%为中度狭窄;以患者冠状动脉直径狭窄程度75%~99%为重度狭窄;以患者冠状动脉直径狭窄程度100%为闭塞。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冠脉造影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冠脉造影以三支病变及多支多节段弥漫病变为主, 对照组患者的冠脉造影则以单支病变及双支病变为主,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两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比较

观察组40例患者中血管轻度狭窄3例, 占7.5%, 中重度狭窄37例, 占9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血管轻度狭窄16例, 占40.0%, 中重度狭窄24例, 占60.0%;观察组患者血管轻度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中重度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全身性代谢紊乱性疾病, 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极易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量严重缺乏, 从而可导致患者发生高血糖症及糖代谢紊乱现象[2]。这一病理现象则可对患者机体动脉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 导致血小板黏附、聚集在损伤部位, 进而可导致血栓形成, 使血管狭窄及机体供血不足症状加剧, 从而可直接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3]。且患者机体内蓄积较多的糖代谢产物还可对内皮源性舒张血管物质的产生进行抑制, 并可增加缩血管物质, 从而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症状加剧。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几率较大主要是因糖尿病患者多伴有糖代谢及脂质代谢紊乱现象, 使得患者心肌细胞能量供应不足, 进而可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甚至会导致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现象[4]。临床上通常将冠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重要依据,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以三支病变及多支多节段弥漫病变为主, 无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则以单支病变及双支病变为主,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轻度狭窄率明显低于无糖尿病冠心病患者, 而中重度狭窄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冠心病患者 (P<0.05) 。这就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以多支病变、多支多节段弥漫病变为主, 可累及较大范围。

总之, 在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及时对患者血糖、血脂等进行控制, 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海, 周晓云, 陈远东, 等.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 (3) :456.

[2]肖彬.联合运动负荷心电图及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 22 (11) :1290-1293.

[3]赵林双, 谭学莹, 向光大, 等.血管紧张素Ⅱ1型和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对预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死亡危险性分析.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3, 21 (11) :961-964.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 0 1 4年5月-2 0 1 5年7月于我院就医的糖尿病患者2 7 8例, 入院前对他们进行了病情确诊, 并根据是否并发冠心病情况, 分为观察组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 与对照组 (糖尿病组) , 其中观察组含1 4 2例患者, 即男性8 0例, 女性6 2例, 年龄5 0~7 7岁, 平均 (6 0.4±3.2) 岁, 患病周期1~6年, 平均 (2.3±0.7) 年;对照组1 3 6例, 男性8 2例, 女性5 4例, 年龄5 2~8 0岁, 平均 (6 1.9±2.7) 岁, 患病周期2~8年, 平均 (2.5±0.9) 年。从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 两组患者无论在年龄还是患病周期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 5) , 存在可比性[1]。

1.2 研究方法

对以上两组患者均采用积极的治疗, 例如胰岛素治疗等多种方式[2]。同时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所有患者的基础数据进行记录, 包含年龄、发病周期、发病情况等;同时以相关的仪器设备检查他们各项与糖尿病和冠心病相关的数据指标, 例如血压、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等, 最后对比组间数据的差异, 得出研究的具体结论[3]。

1.3 治疗排除

为保证研究的准确性以及治疗的安全性, 本次治疗研究主要排除以下患者类型, 即包含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者、存在肝、甲状腺、血液等疾病或者恶性肿瘤者[4]。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运用S P S S 1 3.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并通过t检测;计数资料则采用%表示, 并且通过χ2检验, 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2 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在舒张压 (D B P) 和糖化血红蛋白 (H b A lc) 等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 5) [6]。而在糖尿病病程、收缩压 (S B P) 、空腹胰岛素 (F I N S) 、T G、H D L-C、L D L-C等治疗数据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5) [7], 详细资料见表1。

(±s)

3 讨论

作为一类常见的临床疾病, 糖尿病也是一种慢性疾病[8]。而其本身具有发病周期长、病情进展缓慢的发病特点, 目前临床治疗较难, 特别是针对胰岛素合成障碍的一类患者, 治疗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而且仅仅能够维持生命, 所以其对患者的危害性虽然不及癌症, 但却是一种高危疾病[9]。而且一般发病人群集中在5 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 所以往往会引发多种并发症, 也让治疗雪上加霜[10]。而冠心病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并发症, 国内虽然有很多研究报告指出, 糖尿病的患病往往与冠心病患病存在一定联系, 而且具有一些共同性的危险因素[11]。但是基本都是针对一些基础的病理进行论证, 缺乏事实依据[12]。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 篇8

关键词:冠心病,2型糖尿病,64层螺旋C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冠心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糖尿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美国心脏协会 (AHA) 将糖尿病列为冠心病“等危症”, 因此评价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情况就显得很有必要。本研究通过采用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 检查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DM) 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冠脉内斑块性质, 探讨其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2007年10月—2008年5月我院住院患者86例, 男52例, 女34例。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 证实为冠心病。将86例患者分为两组, 糖尿病组42例, 男25例, 女17例, 年龄 (62.6±11.5) 岁;吸烟12例, 高血压30例, 高脂血症28例。非糖尿病组44例, 男26例, 女18例, 年龄 (63.4±10.4) 岁;高血压22例, 高脂血症24例, 吸烟14例。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和高脂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高血压患者糖尿病组高于非糖尿病组 (P<0.05) 。2型糖尿病的诊断依据1999年WHO的诊断和分型标准。本研究中不包括曾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其他排除标准包括:心房颤动或频发房性和 (或) 室性期前收缩;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 心功能分级Ⅲ级或Ⅳ级;严重肾功能不全;严重呼吸功能不全;孕妇;甲状腺功能亢进;碘过敏。

1.2 研究方法

1.2.1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

采用西门子64层螺旋CT (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64) 进行冠脉成像。扫描过程中要求患者一次屏气10 s~12 s, 扫描参数为:球管转速330 ms/周, 螺距0.25 mm, 重建层厚0.6 mm或0.75 mm, 重建间隔0.4 mm或0.5 mm。扫描前于肘静脉处注射造影剂 (碘海醇浓度为300 mg/mL) 100 mL。使用自动对比剂跟踪技术启动扫描。扫描范围为气管隆嵴至心脏膈面。斑块的CT值用Hounsfield Units (HU) 表示。要求受检者心率控制在70/min以下, 并心率较快者于扫描前30 min口服美托洛尔 (倍他乐克) 25 mg~50 mg 口服。不能屏气配合者不能行此检查。

1.2.2 图像重建和后处理

将扫描获得的原始数据在心动周期的R波后75%相位窗进行横断面CT图像重建, 并传送至图像工作站。进行容积重建 (volume rendering, VR) , 辅助多平面重建 (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 、最大密度投影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三维重建及图像分析, 且事先未获知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造影结果。根据冠脉系统主要的三支动脉即左前降支 (LAD) 、回旋支 (LCX) 及右冠状动脉 (RCA) 受累数量分为单支、双支、三支病变, 左主干 (LMCA) 病变归于双支病变, 受累血管大于两支以上为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定义为病变长度≥20 mm、一支多处病变、血管全程或大部分纤细僵硬或明显迂曲纤细。依照冠状动脉狭窄直径比例分为:<25%为正常, 25%~50%为轻度, 51%~75%为中度, 76%以上为重度[1]。将CT图像发现的斑块平均分成4段, 在每段的MIP段面 (1 mm) 图像随机取点4个, 测量并记录CT值后计算平均值, 判定斑块的性质。采用 Schroeder 等根据斑块螺旋CT值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型[2]:CT值<60HU为易损斑块, CT值60 HU~129 HU为混合斑块, CT值≥130 HU为硬斑块。

1.2.3 冠状动脉造影

行MSCT检查后1月内采用Judkin’s法常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入路途径为常规经股动脉或桡动脉途径。取8个标准投照体位: 左冠脉6个投照体位:左前斜位 (LAO) 45°加头、足20°, 右前斜位 (RAO) 30°加头、足20°, 正位 (AP) 加头、足20°。右冠脉取两个投照体位:LAO 45°和RAO 30°加头20°。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心内科介入医师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目测法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即以狭窄处直径比邻近狭窄段的近心与远心端正常冠脉内径减少的百分数来计算, 只要有一支血管狭窄≥50%即为有意义病变。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MSCT冠脉造影结果

糖尿病组血管单支、三支病变例数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 (P<0.01) , 糖尿病组左主干病变、弥漫性病变例数高于非糖尿病组 (P<0.05或P<0.01) 。重度狭窄病变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 (P<0.01)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内斑块数目及性质比较

两位放射科医师对斑块共同观察得出一致结论。两组患者冠脉内共检测到182个斑块, 糖尿病组斑块数目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 (P<0.05) ;糖尿病组易损斑块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 (P<0.05) 。硬化斑块和混合斑块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3 讨 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已经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30%~40%的冠心病患者以急性冠状动脉事件为首发表现[3]。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源性猝死。ACS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CT值低于非ACS患者, 而且ACS患者“罪犯”血管的斑块CT值低于非“罪犯”血管[4], 因此粥样斑块的性质与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硬化斑块较稳定, 不易发生破裂脱落, 而易损斑块和纤维斑块则不稳定, 其组织学特征为大脂质核、薄纤维帽及局部的炎症反应, 这种特征导致斑块易破裂, 容易发展成阻塞血管诱发心肌梗死的“罪犯”病变[5]。

多层螺旋CT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和较高的时间分辨率, 结合心电门控技术及强大的图像处理工作站, 可以对冠状动脉斑块形态和成分做出评价, 提示斑块稳定与否, 从而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的风险评估。64层螺旋CT因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可以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近段的粥样硬化斑块, 可以从各个方向观察斑块的形态、密度及相应部位的管腔, 从而对斑块的性质进行判断, 根据CT值将粥样硬化斑块分为易损斑块、混合斑块和硬化斑块, 能可靠地鉴别富含脂质的斑块与富含纤维的斑块, 对斑块稳定性的评价有一定帮助。

糖尿病尤其2型糖尿病是一种威胁全人类健康的疾病。现代研究明确显示, 糖尿病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目前, 有多种机制解释糖尿病致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不良后果。2型糖尿病患者可出现动脉内皮功能受损、血小板活性亢进、动脉粥样硬化加速形成、动脉负性重构。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和基质增殖、纤溶系统活性降低、血栓形成倾向和炎症反应。糖尿病患者血糖异常升高, 而高血糖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及功能, 血小板易于黏附于受损伤的内皮上, 增加的糖代谢产物引起内皮源性血管舒缩因子平衡失调, 缩血管物质产生增加, 上述改变使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且易呈弥漫性病变[6]。本研究结果显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血管病变支数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 且弥漫性病变高于非糖尿病组, 合并糖尿病患者左主干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重度狭窄病变的发生率亦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者, 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7]。糖尿病组易损斑块数量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 提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急性冠脉事件, 需早期积极预防。因此, 通过64层螺旋CT准确识别斑块的特征, 可以对已知或怀疑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判断预后, 指导治疗, 减少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由于MSCT的无创性, 费用相对较低, 有望成为评价冠心病最重要的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Leber AW, Becker A, Knez A, et al.Accuracy of64-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to classify and quantify plaque volumesinthe proxi mal coronary system:Acomparative study usingintravascular ultrasound[J].J Am Coll Cardiol, 2006, 47:672-677.

[2]Schroeder S, Koop AF, Baumbach A, et al.Noninvasive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atherosclerotic coronary plaques with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J].J Am Coll Cardiol, 2001, 37 (5) :1430-1435.

[3]吴宁.心血管病学进展[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1:111-134.

[4]王黎, 王爱玲, 韩卫星.64层螺旋CT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斑块成分的评价[J].临床荟萃, 2006, 21 (19) :1372-1375.

[5]Casscells W, Naghavi M, Willerson JT.Vulnerable atherosclerotic plaque:A multifocal disease[J].Circulation, 2003, 107 (16) :2072-2075.

[6]Deedwania PC.Mechanisms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in the meta-bolic syndrome[J].Curr Diab Rep, 2003, 3 (4) :289-292.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 篇9

【关键词】 2型糖尿病;高血压;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2-0138-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并成为人们健康的一大挑战。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多、治疗复杂,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会危害到人体其他器官,如心脏、肾脏、神经系统、眼睛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一项危险因素,也是2型糖尿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若不能得到及时的预防和控制,就会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危险后果,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安全。笔者对1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该病的预防提供一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集的2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7例,女93例,年龄52~80岁,平均(67.6±8.3)岁,糖尿病病程(6.8±2.3)年,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排除有胰腺切除史、胰腺炎或其他因素导致的继发性高血糖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将其分为高血压组150例和非高血压组110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标准[2],并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继发性高血压。其中高血压组中男96例,女54例,收缩压(158±19)mmHg,舒张压(104±12)mmHg;非高血压组中,男71例,女39例,收缩压(116±12)mmHg,舒张压(81±11)mmHg。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空腹10h后进行静脉抽血,采用德国葆灵曼公司的KEYSYS 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测定和记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其空腹血糖进行测定和记录;设计调查表,对所有患者以上指标的测定结果及其年龄、病程、体重指数、是否饮酒、吸烟、合并糖尿病肾病情况进行记录,并分析诱发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并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病程也明显长于非高血压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吸烟比例及合并糖尿病肾病发生率也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主要与患者年龄、病程、吸烟、糖化血红蛋白、合并糖尿病肾病有关。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具有严重危害的两大疾病,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属于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病为同源性疾病,两者在病因、危害上都存在共通性,常常互相影响,合并发作。因此糖尿病患者出现高血压的几率也大大高于非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中约一半以上的患者均合并有高血压[3]。所以,不仅要加强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还要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生。

相关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糖、吸烟、微循环障碍等[3]。本次研究显示,高血压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病程也明显长于非高血压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吸烟比例及合并糖尿病肾病发生率也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分析可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主要与患者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吸烟、合并糖尿病肾病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和病程的延长,患者血管弹性纤维减少,弹性不断下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导致胶原交联增加和血管壁纤维化增加,从而导致血管僵硬度不断增大,最终导致血管顺应性降低、血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更为明显;烟中的有害物质会使血管内皮受到损伤,内皮细胞内环境发生紊乱,内皮素分泌增多,从而引起血管收缩,造成血压升高;另外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患者微循环发生障碍,而微循环障碍是导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的直接原因。

糖尿病和高血压并存对心血管的危害有协同效应,高血压能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增大两倍左右[4],糖尿病也同样能使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增大两倍左右。当两种疾病并存时,更加大了内皮细胞和血管功能的受损情况,增加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高。有研究还表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罹患脑卒中后,预后较差,同时持续性的高血压还会严重损伤机体的正常细胞[5],因此,此类患者应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禁止吸烟,加强锻炼,定期对血压、血脂血糖、肾功能等进行检测,从而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及时的预防和控制。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主要与患者年龄、糖尿病肾病、吸烟、合并糖尿病肾病有关,因此,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要加强对上述因素的控制,从而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颜先军,赵跃斌.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29-630.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32

[3]李平,赵洛沙,张振香.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9):1460-1461.

[4]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专家指导意见[J].慢性病学杂志,2013,14(11):801-805.

[5]张生军.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同意并随访探析[J].医药前沿,2013,(17):379.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WHO冠心病诊断标准[2]和糖尿病学会糖尿病临床诊断标[3],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于宣威市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 A组单纯冠心病组:58例, 男性33例, 女性25例, 平均年龄 (55.42±8.35) 岁;B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42例, 男性25例, 女性17例, 平均年龄 (59.48±9.46) 岁。

1.2.2 测量指标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中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的含量。并记录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情况, 直径增大50%为有意义的病变, 分为单支、二支、三支血管病变, 单一左主干病变为二支血管的病变[4]。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两组资料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脂的对比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单纯冠心病组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高密度脂蛋白指标低于单纯冠心病组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实验室检测结果见表1。

2.2 冠状动脉的发病特征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单支血管病变率低于单纯冠心病组, 二支血管病变率两组无差别, 但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三支血管病变率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 (P<0.05) , 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多, 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心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 每年死于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持续增加, 冠心病已成为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 与遗传及环境影响密切相关, 可以导致糖、蛋白质、脂肪三大物质的代谢障碍, 特别是微循环障碍, 是许多疾病的病理基础[5]。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复杂、严重, 在于糖尿病常伴有高脂血症, 本实验研究表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 而高密度脂蛋白则明显低于单纯冠心病患者。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子。

早期糖尿病主要影响微血管, 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 糖尿病加重代谢紊乱, 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促发凝血、纤溶系统紊乱, 加速动脉硬化, 使冠状脉病变受累支数增多、病变程度加重。还可以导致内源性舒张血管物质产生过少或活性降低, 而收缩血管物质产生增加, 冠状动脉的张力增高, 管腔缩小。这些因素均可促使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 加速冠心病的进展。本实验研究表明,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单支血管病变率低于单纯冠心患者, 二支血管病变率二者无明显差别, 但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三支血管病变率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 说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更严重, 预后更差。

综上所述, 2型糖尿病患者所存在脂类代谢紊乱, 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脉病变越严重, 心功能不全和心肌缺血的发生率越高, 预后也较差。因此, 对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 除控制血糖外, 还应积极防治糖尿病患者的高脂血症, 以降低心血管并发症, 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雅琳.老年糖尿病130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 2005, 14 (6) :477.

[2]徐梓辉, 陈大舜, 周世文.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中医药治疗进展及述评[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1, 8 (12) :18-20.

[3]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0, 8 (1) :5-6.

[4]巢为农, 万玉鸿, 金鹏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8, 18 (2) :279.

上一篇:全球财务报告下一篇:激励效果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