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展望

2024-10-25

评价展望(精选10篇)

评价展望 篇1

生态效率综合考虑经济方面和环境方面,是典型的定量评价方法之一,目前已经广泛用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评价研究。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生态效率理论在企业、行业和区域3个层次上的评价研究,总结和讨论了生态效率评价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和发展方向。

1990年,瑞士学者Stefan Schaltegger和德国学者Andreas Sturm首次在学术界提出生态效率的概念,即经济增长与环境影响的比值[1]。1992年全球峰会上《改变航向:一个关于发展与环境的全球商业观念》报告的提出,生态效率评价研究在学术界得到广泛重视[2]。生态效率评价研究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已经涉及到企业、行业、区域等层面。

一、国外研究进展

在企业层面,学者侧重于工业企业的研究。第一,建立了具体可操作的企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第二,评价企业某一经济行为或环境措施的生态效率。第三,评价企业某一生产阶段、某一产品或设计或某一指标的生态效率。

在行业层面,生态效率的评价研究涉及广泛,包括林业、建筑、电力、煤矿、食品、电子产品、移动通讯和旅游等行业,普遍采用行业平均值的方法进行整体评价,但是不同行业选择的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存在差异。在农业领域,学者评价了海洋渔业和蔗糖产业的生态效率。在工业领域,学者研究了公路运输业、德国洗衣机行业、尼泊尔铁棒产业、泰国的石油石化行业等的生态效率。在旅游业领域,瑞典学者Stefen Gossling[3]首次将生态效率引入旅游中,后有学者评价了旅游交通和新西兰旅游业的生态效率。

在区域与国家层面,学者普遍通过构建经济指标、环境指标以及社会发展指标等方法评价生态效率。目前学术界有针对欧洲各国、日本生态镇、比利时弗兰德地区等的生态效率评价。

二、国内研究进展

早在1983年,国际上还未提出生态效率的概念,我国学者就进行了农业领域生态效率的研究,后经国外学者Claude Fussler及中国学者李丽平等[4]的努力,生态效率的概念引入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一些顺应国情的理论和方法。

在个体层面,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个园区或企业,基本采用指标体系法。目前学术界有针对体育建筑、生态工业园、钢铁企业、产业园、高等院校等的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在行业层面,学者研究也涉及农业、工业、旅游业等领域。在农业领域,学者运用数据包络分评价了农业、农业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率。在工业领域,学者研究了燃煤电站、焦作市工业行业、中国煤炭产业的生态效率。在旅游业领域,李鹏[4]正式引入生态效率概念和研究框架,对云南香格里拉线路产品的生态效率进行评价;学者运用生态足迹法评价了饭店生态效率;李鑫,杨新军等[5]对比两个景区对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的生态效率进行比较评价。

在城市、区域和国家层面,生态效率评价在我国掀起了广泛研究热潮。学者基于能值和物质流分析的评价方法对北京、深圳、广东、厦门、江苏、吉林、宁夏、江西、铜陵等城市的生态效率进行评价;学者对城市群、中部地区人文发展、中国30个地区的生态效率进行评价研究。

三、总结和讨论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效率的理论研究基本成熟,研究领域涉及各个行业各个尺度。国外研究因为起步早,研究深入,研究方法相对多样。在小尺度(企业或园区)研究方面,国外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比较灵活,有边际成本或边际收益的方法、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法、指标体系法等;而国内的个体研究主要采用指标体系法。在大尺度(城市、区域、国家)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都一致采用指标体系法。在行业研究方面,国内外的研究阶段和水平基本处于同步状态。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工业领域,一般采用指标体系法,极小部分集中在农业领域,对旅游业领域的生态效率研究最晚且最少,但有增加的趋势。旅游行业生态效率评价的研究对象比较多样,可以是旅游景区、可以是旅游单项产品、也可以是旅游城市等。因此,针对旅游业领域的生态效率评价研究方法多样,要根据具体研究对象,灵活运用。随着研究的深入,生态效率评价将更多运用到第三产业以及微观领域的研究,比如成本分析、财务管理等方面。

评价展望 篇2

中国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

摘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诠释了土地生态安全及相关概念,综述了当前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重点内容及研究进展,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土地生态安全定义的差异对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内容影响明显;很多有价值的研究对象评价工作目前还未展开;相同区域多尺度的评价研究进行的很少;从针对性和普适性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仍值得深入探讨;评价方法很多,并且有新的方法不断引入,但提高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合理性和针对性依然值得深入探讨;预测评价与预警评价工作还有待拓展.整体上,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在研究的对象、尺度及尺度推绎、方法、指标体系以及基础理论体系等方面均有待不断完善和深入探讨.作 者:吴未    谢嗣频    WU Wei    XIE Si-pin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期 刊:河北农业科学   Journal: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14(5) 分类号:X954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研究进展    展望    中国   

 

评价展望 篇3

新课程倡导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维化以及评价手段的多样化,为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指明了方向。我们在课外识字的过程中,就采用了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评价在内的种种评价方式,使评价成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从而有助于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不断进行自我激励,从而全面主动地发展。

一、教师评价,激励促进

学生是富有生命的个体,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灵感参与识字活动,呈现出极大的个体性、差异性和丰富性。面对学生识字的兴趣大小、数量多少、程度好差,教师在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善于鼓励学生,给优异者以赞许,给困难者以扶助,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评价氛围,同时辅之以评价方法的趣味性,根据不同阶段选择有趣的识字主题,这样就能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

1.精心设计课外趣味识字主题。结合实际和《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及“识字擂台”,我在教室开辟了一个“课外识字小能手大比拼”展示栏,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展示卡。每周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课外识字主题。如:“我认识的同学名字多”。即开学初,让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小纸片上,做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图形,贴在课桌角,鼓励同学课间休息时,互相认识,互相当小老师,教其他同学认识自己的姓名。“玩具总动员”收集、识记玩具名称;“春之歌”收集有关春天的字词;“商标大战”记忆商标上的字;“南平路名知多少”了解、认识路名;“动画人物我最知”……。每周同学们先把它们展示在班级的展示栏中,大家利用下课时间互相交流、学习,在同学们的评价后老师再给予鼓励、评点.并评出每周“课外识字小能手”。同学们听着老师的表扬,手捧着奖状,心里的美劲无法言表,从而激起了更大的识字热情。最后再把这些丰硕的果实收藏到自己的“识字记录袋”中,让成功的喜悦时时激励着自己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进发。

2.注重教师评价语言的激励性。在期中、期末的“课外识字口试、笔试”中,测试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趣新颖,如:逛大街,进商场、图书城,看电视,搜集谚语、成语、名人名言等。笔试的结果由老师评价。我们为此特别设计了学生人手一份的“课外识字半期笔试评价表”(附后),其中既有概括性的评价,“真棒”、“比较满意”、“还须加油”等,又有描述性的评语“老师的话”。“老师的话”一栏,以赞赏、激励为主,极力呵护学生的识字热情。如:“太棒了,真不愧是咱们班的识字小能手,继续努力哦!”“虽然你识的字没有别人多,但你发现了吗,你进步可大了,相信在不久的时间里你一定能评上‘识字小能手’”……

二、自我评价,自主发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例如:在每周的“课外识字小能手”评比,期中和期末口试、笔试中,学生都要进行自我评价(学生课外识字每周自我评价表)。学生通过“自己的话”来充分表达自己识字的独特感受,老师、家长通过“自己的话”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学生为自己的成功而备感自豪、满足的信心,为自己的不足而反思并决心改进。

三、互相评价,共同成长

“山外青山楼外楼”。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不仅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而且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互评的过程不仅传播着知识,传递着情感,更是学生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锻炼与展示。每周课外识字大展示时,我都耍求学生介绍一种识字方法,其他同学评一评。如学生甲:我在记商标“三菱重工”的“菱”时想到了我们班的“陈凌舟”的“凌”字,就用换一换偏旁的办法记住了“菱”。学生乙:我觉得他很聪明,能想到用认识的字来帮助自己记新的字,有时我也会用这种办法。我还经常用编儿歌的办法来记,像‘颜色丰富就是艳’、‘一入门里躲就是闪’等等,既有趣又记得牢。还有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的“我读你听”、“我说你评”,每周“课外识字小能手”评选,期末的“识字大王”的评选,都让大家参与、讨论、评比。同学们在相互评价中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四、家长评价,拓宽空间

良好的家庭引导,是孩子课外识字的一个重要渠道。让家长参与评价,既拓宽了评价空间,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又能充分利用家长的资源,促进学生识字的可持续发展。如:每周课外主题识字都必须由家长指导、记录、评价,形式自定。期中、期末的口试测试也由家长评定,并把它们收入“课外识字记录袋”中。期末的家长会为学生的生活识字提供了展示、交流的机会,使家长感受到孩子自主识字所带来的成功喜悦,因而更有效地激发他们在生活中帮助孩子识字的积极性。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综述与展望 篇4

一、会计信息质量定性评价标准研究

(一)使用者需要为评价目标

以使用者需要为评价目标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是基于会计信息含量低的背景下提出的。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Ball,Brown和Beaver等为代表的实证会计研究先驱,以资本市场有效作为假设,通过事项研究方法探讨会计信息的信号功能及其特征,验证了会计数据(信息)在资本市场上是有用的,但有用程度并非理想。在这一结论的影响下,西方会计职业界重新审视会计准则的制订目标,发展并完善了从“使用者需要”为评价目标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下属的特鲁伯罗特委员会(Trueblood Committee)发表了名为《财务报表的目的》的报告(简称Trueblood报告)。在报告中,首先提出“决策有用观”这一现代会计理论概念。奠定了日后美国FASB一系列有关概念框架公告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1980年FASB在“决策有用性”这一会计目标的基础上,发布了全面论述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的SFAC2《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的公告。公告认为,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首要质量标准为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是指财务报告能够影响使用者的决策,而且只有具备“导致差别”能力方能确定它与某一决策相关。相关性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可靠性是指报告使用者可以信任财务报告编制者提供的信息,只有当会计信息反映了其意欲反映的内容,不偏不倚地表述了实际的经济活动和结果,既不倾向于事先预定的结果,也不迎合某一特定利益集团的需要,能够经得起验证核实,才能认为是具有可靠性的。它包含了三个构成成分,即如实反映(反映的真实性)、可验证性(可核性)和中立性(不偏不倚)。同时,该公告认为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次要和交互作用的质量标准为可比性。可比性是指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能够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经济现象中指认出相似和相异之处的质量。为达到可比性,一般要求相同的经济事项应采用相同(相似)的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不同的经济事项则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在此后的十多年中,美国一直以该评价标准为会计准则的制订目标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1994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Jenkins委员会)针对当时社会各界(包括国会、政府监管部门、学术界以及会计职业界等)对现行企业报告强烈不满的情况,经过三年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发表了《改进企业报告一一面向用户》这一报告。这份报告在FASB第2号概念公告的基础上,仔细分析了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提出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要关注相关性和可靠性,同时必须要突出可比性,进一步完善了以使用者需要为评价目标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公布的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在以后的20多年内,世界各国均建立了自己国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标准,其大部分是以使用者需要为出发点来构建。例如英国的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于1999年发表了类似于FASB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公告,称为“财务报告原则公告”(Statement of Principles for Financial Reporting,SP)。在这份公告中,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与财务报表中信息的内容有关,主要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质量。其中,可靠性又包括了如实反映、稳健性、完整性、中立性和公允披露等次要质量。而另一类则与财务报表中信息的“表述”有关,主要包括:可理解性、披露、可比性、一致性和及时性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89年7月发表的《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以“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为题,根据“质量特征是指使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对使用者有用的那些属性”这一思路,提出了会计信息的10个质量特征,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重要性、如实反映、中立性、谨慎性、完整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并把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作为4个主要的质量特征,把及时性和效益成本作为限制因素。

(二)股东/投资人保护为评价目标

以对股东/投资人的保护为评价目标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是基于资本市场中盈余管理行为盛行的背景提出的。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市场上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越来越严重,严重侵蚀了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对整个资本市场的正常、有序运转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主席Levitt在1997年发表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性》的演讲,在这篇演讲中,以保护投资人的利益为目标,提出透明、充分和公允的披露等不同于SFAC2《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的质量要求。根据我国学者葛家澍和陈守德的理解,透明的含义不仅是指清晰、易懂、避免含糊的含义,其更加是指如实地、可比地反映一个企业与投资人相关的信息,其狭义的解释把透明度视为充分披露的同义语。广义的理解视同高质量的全部含义。关于充分和公允的披露的含义,Levitt举例说明“既不提前也不推迟本期发生并应当报告的交易和事项,不应多提预防未来“过苦日子”(rainnyday)的准备,不确认递延损失和平滑各期利润以伪造企业似乎稳定发展的假象。当海边房屋遭至咫风要报告损失;正常年份应报告利润。总之,要依据会计准则反映真实。”依此看来,充分、公允披露似乎是作为可靠性的必要组成部分来理解。在Levitt的倡议下,美国审计界开展了财务报告质量评估问题的讨论,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1999年“蓝带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其中的第8号建议提出了公司披露的清晰性、公司会计原则、基本估计及其他管理当局在编报财务披露和外部审计师审阅时所做的重要决定的冒险或保守程度等评估财务报告质量的又一种见解(标准)。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也重新审视修正了原来评估财务报告质量的标准。在第六十一号审计准则公告(SAS N0.61)中明确要求:“联系SEC的每一项规定,审计人员应当与审计委员会就自己对企业财务报告中运用会计原则的质量的判断进行讨论,而不只限于其可接受性”。修正后的SAS.61是用来指导审计人员同审计委员会的交流讨论工作的,其包括的某些项目,会对财务报表表述是否如实、可稽核、中立及一贯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些质量特征可用作讨论质量的基础,是因为它们都是按最为广泛的意义进行解释,并且是包含在FASB在SFAC2中所提出的会计信息的理想质量特征之中。”从中不难看出,保护投资人的主要质量标准为透明度。透明度则由中立性、清晰性、完整性、充分披露、实质重于形式以及可比性构成。同时透明度又建立在决策有用性的各项质量特征的基础上。

(三)综合使用者需要和对股东或投资人保护为评价目标

各国学者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研究了以使用者需要和对股东/投资人的保护为评价目标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后,提出了综合以上两种评价目标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安达信(Arthur Anderson)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两位合伙人Gregory和Blancher(2001)在(FASB)公布的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的基础上加入了清晰性,盈利坚持和分散信息的评价标准。清晰性是和可靠性和相关性并列的评价标准,其关注公司的财务信息是否以有组织的、清楚的和简洁的方式表述,在简洁与充分上取得适当的平衡。而盈利坚持和分散信息的评价标准分别为支持预测价值而设立的次级质量标准。预测价值这一评价标准,关注信息对评估重复发生盈利实现的可能性是否有用,即是否有助评估公司盈利的潜力和信息是否可使使用者识别和评估包含在公司不同的经营业务中的不同机遇和风险。我国学者葛家澍和陈守德(2001)提出了决策有用性的评价标准为相关性与可靠性这两个主要质量,和重要性与可比性两个次要质量所构成。对保护投资人的主要质量是透明度。透明度则由中立性、清晰性、完整性、充分披露、实质重于形式以及可比性构成。同时透明度又是建立在决策有用性的各项质量特征的基础上的评价标准。我国在2006年公布的基本会计准则,提出了综合使用者需要和对股东/投资人的保护的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在第三章中,则提出了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决策相关、清晰明了,可比等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二、会计信息质量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一)信息披露质量角度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主要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向外部披露,财务报告披露质量是决定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国外学者广泛的从信息披露质量的角度来研究会计信息质量的定量评价,并相应的以信息披露质量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代理变量,如Wright(1995)研究公司审计委员会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Felo(2003)研究公司治理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时,均使用了代表信息披露质量的美国投资与管理委员会(AIMR)指数(或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变换)。信息披露质量的定量评价主要是对上市公司年报中描述性的会计信息(或非会计信息)进行评价,其主要采用了分析家的主观评分法和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分析家的主观评分法以美国投资与管理委员会建立的AIMR指数为代表(其前身为财务分析师协会FAF)。该委员会不定期的按照不同的行业成立相应的以财务分析师为主体的评价小组,在大约20多个不同的行业中,每个行业选出十多家上市公司,从该公司年报批露的消息(约占40%—50%的总分数),季报和其他公开出版的信息(约占20%—30%的总分数)及投资者提供的信息(约占20%—30%的总分数)来评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建立披露指数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假定了若干披露的项目(这些项目的取舍主要是依靠评价者的主观判断),并给予不同的权重,然后来检查该项目是否出现,以什么方式出现,来给予不同的分数,从而评价信息披露的质量。如Botosan(1997)年对制造业的122家公司建立了一个自愿披露指数。Robb etal(2OO1)年根据JENKINS报告所建议披露的内容,选取了一些非财务的项目,调查了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的一些上市公司,建立了相应的披露指数。另一种评价方法为文本分析法(TEXTUAL ANALYSES),该方法并不首先假定若干披露的项目,而是对上市公司的披露信息全部进行检查,然后通过计算机辅助来对全部的披露信息进行分类,之后再来评价披露的信息质量。如Vivien Beattieaetal(2004)提出了一个四维分析框架和计算机辅助方法对会计陈述进行全面分析。Michael OMensahetal(2006)将会计透明度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设计了一个6级得分的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系统

(二)盈余质量角度

上市公司的盈余信息是会计信息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Penman(2001)认为,“财务报告的质量等同于可证实的盈余”。在会计学术文献中,往往将盈余质量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代理变量,如Rajgopal和Venkatachalam(2006)在研究财务报告质量和股票回报率的关系时;Daniel(2003)在研究财务报告选择的决定因素和经济后果时;Johnsonetal(2002)在研究财务报告质量和审计事务所任期的关系时;Verdi(2006)在研究财务报告质量和投资效率时;Daniel(2006)在研究财务报告质量的经济后果时均使用了盈余质量作为财务报告质量的代理变量;国外学者极其重视对盈余质量的定量评价研究,目前,对盈余质量的定量评价研究可以分为三种思路。第一种思路是从盈余的时间序列性质来评价盈余质量;在该思路下,学者们从决策有用观出发,提出了盈余是否可持续性(Persistence)可预测性(Predictability)和可变动性(Variablity)这三个评价盈余质量的标准。可持续性是指当期的盈余能否在以后的各期得到保持。高质量的当期盈余是指能够在以后各期得到保持的盈余。Kormendi和Lipe(1987)等学者指出盈余持续性是指在股票的回报率对盈余变化或盈余本身回归模型中的相关系数。可预测性是指过去的盈余对将来盈余的预测能力。Johnson etal(2002)在研究财务报告质量和审计事务所任期关系时,就使用了当期盈余对下期盈余反映程度的系数作为财务报表质量的代理变量。可变动性是指当企业的经营环境稳定时,高质量的盈余应当是不可变动的,在各期应该是平滑的。可变动性的定量评价,常用营业收益的标准差和来自于营业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标准差的比率作为对其的评价。第二种思路是从盈余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评价盈余质量。该思路认为在应计制下,盈余是由现金和应计项目组成,而应计项目又可以分为非操纵应计项目和操纵应计项目,学者们通过现金,应计项目,非操纵应计项目和操纵应计项目之间的关系来对盈余质量作出评价。其又有以下的四种方法来评定盈余质量。第一种是直接考虑盈余中现金部分的大小,用来自于营业产生的现金流量对盈余的比例作为对盈余质量的评价,其认为该比例越高,则盈余的质量越高,反之则盈余的质量低下。第二种是直接考虑盈余中应计项目的变化程度,如Deangelo(1986)认为总的应计项目的变化大小反映了盈余的质量,其总的应计项目变化越大,则盈余质量越低,反之则盈余质量较高。第三种是考虑应计项目中操纵应计项目的大小,操纵应计项目越大则盈余质量越低,操纵应计项目越小则盈余质量越高,对于操纵应计项目的计算有海利模型,德.安吉罗模型,琼斯模型、修正的琼斯模型和行业模型。在会计文献中,常用到的是琼斯模型和修正的琼斯模型。琼斯模型是Jones(1991)提出的,该模型为:NDAt=a1(1/At-1)+a2(△REVT)+a3(PPEt)(NDAt代表t期的非操纵应计项目;At-1代表t-1期的总资产;△REVT代表t期的收入减t-1期的收入后,除以t-1期的总资产;PPEt指在t期的固定资产除以t-1期的总资产),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年份具体的a1a2a3等参数,根据以下的模型以OLS求得:TAt/At-1=a1(1/At-1)+a2(△REVT)+a3(PPEt)+Vt(TAt代表第t期的总应计利润,Vt为剩余项,代表各公司总应计利润中的操纵应计利润部分。).该模型的前提条件为;收入具有不可操纵性,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为此,Dechowetal(1995)对JONES模型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如下的模型:NDAt=a1(1/At-1)+a2(△REVT-△RECT)+a3(PPEt)即在JONES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表示t期净应收款项和t-1期净应收款项的差除以t-1期的总资产这一变量:△RECT,这样就将可能引起收入变化的应收款项净额视同可操纵性的应计项目,从原来的不可操纵性应计项目估计模型中剔除了。第四种是考虑应计项目和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即应计项目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转换为企业的现金。Dechow和Dichev(2002)提出如下模型。△WCt=b0+b1*CFOt-1+b2*CFOt+b3*CFOt+1+εt,其中△WCt表示t期和t-1期的流动资产的变化,CFOt-1,CFOt和CFOt+1分别表示t-1期,t期和t+1期的来自于营业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εt表示不能实现现金的应计项目。εt的方差越大,则盈余的质量越差。Verdi,Rodrigo Set.al(2006)就同时使用了琼斯模型操纵应计项目和Dechow和Dichev(2002)模型中εt的标准差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代理变量。第三种思路是从影响盈余形成过程的因素来评定盈余质量。该思路认为,公司盈余信息的形成受到公司本身会计业务的客观影响和管理者对盈余的主观影响。公司所面临的会计业务越复杂,在处理会计业务时需要的判断,估计和预测越多,则盈余质量就越可能低下。同时,管理者的个人利益和公司的盈余信息联系的越紧密,则管理就越有可能干涉盈余,从而导致盈余质量低下。Burgstahler和Dichev(1997),Degeorgeetal(1999)提出了对盈余管理的一种分布检测法,该方法通过检查报告盈余在特定水平周围的不连续分布来计量盈余管理。(特定的盈余水平一般为零,上年盈余和本年度分析师预测的赢余)。

(三)其他角度

Barton和Waymire(2004)在研究非财务报告管制下对投资者保护的问题时,以透明度和可信赖度对作为财务报告评价的标准,提出了对财务报表定量评价的一种思路。该方法,通过检查财务会计报表是否披露了,销售,销售成本,折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信息分别对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的透明对进行了评价。通过上市公司是否雇佣了大的审计事务所,及检查无形资产是否采用了谨慎性的报告,来评价财务报告的可信赖性。我国学者师萍(2002)在研究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和成因后,基于“阿罗悖论”(Arowparadox)提出了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评价模型和根据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提出了动态结构模型和模糊评价模型。李丽青和师萍(2005)则从充分披露程度,会计政策一致程度,现金流量质量度和收入资产质量度这几个方面提出了对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三、简要评述与展望

评价展望 篇5

安徽省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评价与展望

作者/ 何富美 金利娟

铜陵学院金融学系,安徽 铜陵 244000

摘 要 自主创业是未来高校大学生选择就业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创业扶持政策有助于提高自主创业成功率。近年来,安徽省始终加强创新型省份的建设,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方面付出较多。

关键词 大学生自主创业 政策支持 政策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02-0005-03

当前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渠道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已经被公认为就业方式之一。安徽省大学生规模和数量不断增长,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加强就业服务指导,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优化扶持政策,有效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快大学生创业队伍的不断增长。研究大学生创业政策内容、特点及其执行效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含义

自主创业有利于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提高社会的和谐,各地政府都很重视和加强有效创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此鼓励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进行自主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的概念应该是政府所制定的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制度和措施。这个概念包括几个要点:一是这种政策是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而制定的,而不是针对别的群体,只有大学生才能享受这种政策;二是这种政策必须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创业环境;三是这种政策必须能够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只有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才能真正达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目的和效果。政府制定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目的是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比率,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二、安徽省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综述

自,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以来,安徽省政府及各地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

(一)创业教育培训政策

安徽省鼓励各高校要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制定专门计划,提供有力教学保障。各高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明确职能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创业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划和相关制度,统筹协调和组织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工作;根据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按照学生人数以及实际教学任务,合理核定专任教师编制,配备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创业教育专任教师。创业培训项目目前已经安徽省内各大高校展开。GYB(产生你的企业)、SYB(创办你的企业)项目的实施极大普及了创业教育培训工作,效果明显。

(二)税收、融资政策

安徽省多地市均出台了具体的税收政策。以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为例:放宽创业领域,凡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各类创业主体均可进入,并平等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放宽注册名冠,依法申办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冠市名不受注册资本限制,冠“安徽”省名由市工商局直接联网申报核准;放宽预备期营业执照范围,凡企业申请登记的经营范围涉及前置行政审批而暂不能提交审批文件、证件的,工商机关可再改经营范围后标明“筹备”字样,颁发筹备期营业执照;大学生创业注册资本“零首付”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投资设立5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可“零首付”注册,自公司成立之日起3年内缴足注册资本;明确非货币资产注册比例,允许投资人使用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等非货币资产作价出资创办中小企业,无形资产出资额最多可达企业注册资本70%;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对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等涉及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明确创业扶持群体,对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等依法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外,对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并按规定给予一定比例贷款贴息;创业扶持优惠政策:()对非正规就业组织,三年内免于工商登记注册:正常经营12个月以上,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给予创业者元/人一次性补助,属于就业困难人员的给予4000元/人一次性补助;对创业实体吸纳登记失业人员,且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吸纳人数给予1500元/人一次性补助,属于就业困难人员的给予2000元/人一次性补助;创业园区优惠政策:对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等依法兴办实体的,除免收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外,还免缴物管费、卫生费等管理性费用,减半缴纳场地费,适当减免水电费,减免部分从减半缴纳的场地费中支付:对自筹资金不足的,可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对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一年以上并依法缴纳社保费的,给予相应期限社保补贴;招用城市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的,给予一次性就业奖励;对3年孵化期满后出园的微利企业,符合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可提供二次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对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在合肥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在合肥创业的免收劳动人事代理等费用,免费享受创业项目、创业培训、信息咨询等联动服务;创业项目符合本市鼓励发展产业领域的,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对毕业两年的高校毕业生依法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首次登记注册之日起,一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对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到各级政府和创业园区创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办、领办科技企业,3年内免交房租;从事社区服务业和农业的,根据吸纳就业人数,给予专项创业补贴。

三、安徽省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评价与建议

近年来,安徽省各级政府为鼓励和引导高校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出台的创业扶持政策对提高自主创业选择度和成功率起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各大高校创业成功率明显上升,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氛围基本形成。

(一)创业扶持政策系统性明显

安徽省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表现出系统性、完整性的特点。创业教育政策、创业税收政策、创业融资政策、创业服务政策形成了完整的政策链。首先,创业者接受创业教育,充分激发创业激情,创业意识和愿望得到提高,使得受教育者产生创业想法;其次,通过创业教育普及和宣传创业相关知识和对受教育者创业技能培训,提高了潜在创业者的创业素质。创业税收政策为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打开了绿色通道,降低了进入自出创业领域的门槛,一定程度上较少了自出创业经济成本;创业融资政策为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提供了资金支持,为了选择自主创业提供必要的条件;创业服务政策为创业者提供了后续支持和服务,如企业咨询服务等。

(二)创业扶持政策覆盖面广、力度强

安徽省17个地市均出台了《关于扶持高校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合肥出台文件鼓励创业促进就业,放宽创业准入门槛,其中规定: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投资设立5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可“零首付”注册,自公司成立之日起3年内缴足注册资本。芜湖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将为大学生创业企业免费提供2年的人事代理、户籍挂靠、组织关系接转、职称评审、人才招聘等公共服务。铜陵市高校毕业生创业贷款补贴对象为本市或外地来铜创业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补贴执行标准为高校毕业生个人创业或合伙经营,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每人2000元。“天使基金”是蚌埠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基金。

(三)创业文化建设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创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对自出创业的认识,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规模的迅速增长以及选择非自主创业途径的艰难,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逐渐被社会接受和认同,但认同度仍然不高。笔者通过在即将毕业大学生就业选择调查中发现,很多同学有创业的意识,但最终迟迟未能付诸实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人的不认同。60%以上家庭不怎么支持自己的孩子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针对此情况,政策上考虑创业文化建设,加大宣传,改变对自主创业的误解。

(四)创业扶持后续政策有待加强

调查发现,安徽省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重点倾向于企业的创办和成立。有关针对诞生后扶持企业运行并健康成长的政策稍有欠缺,后续支持力度不足。管理经验的缺乏、企业运行资金的短缺等问题一直是创办后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直接的后果是创业成功率不高,创办企业产生的社会效应偏弱,反过来不利于整个社会良性创业氛围的形成。

(五)创业政策引导性效果不明显

与农民工、失地农民、退伍军人自主创业相比,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特殊群体,表现出知识型的特点,大学生自主创业意义之一就是将知识转化为经济,大学生选择创业的项目与进入的领域应有自身的特点,但新的创业领域的进入风险往往偏大。

总体而言,安徽省近年来在鼓励和支持高校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政策制定与执行方面,政策系统性、连贯性突出,但是政策的差异化与个别化还需进一步提升。需通过政策的扶持和引导,鼓励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童有文。大学生创业政策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

[2]戴玲。创业氛围与环境优化[J].郑州航空工业学院学报,,(4)。

[3]邓惠芳。高校毕业生创业问题探索[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4)。

物流绩效评价研究综述及未来展望 篇6

关键词:物流,绩效评价,综述

1引言

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资产经营、财务效益等经营成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对比分析,作出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Kaerney(1985)研究发现进行综合绩效评价的公司可以提高总体生产率14~22%。Stanley E.Fawcett和M.Bixby Cooper(1998)指出由于绩效评估体系决定了组织的行为方式,并导致了一系列的竞争策略,因而物流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对于改善物流企业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在20世纪初,与物流绩效方面相关的问题就已经受到国外学者们的关注,特别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围绕着企业物流绩效评价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关于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多集中于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研究两个方面。下面笔者将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对现有的文献进行分析。

2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

2.1 国外关于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在发达国家,物流的绩效研究起步较早。日本结合自身的特点,以整体物流成本最小化、顾客服务最适化、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将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重点放在了不断降低成本上,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本物流管理学说。早期研究物流绩效的学者们大多数也就集中在实物配送成本的衡量方面,构建单一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Raybun,1969;LeKasnman等,1969;Lewis,1969;Cohen等,1988;Arntzen等,1995)。Lambert等(1993)曾经提出过份强调物流的成本的中心作用而不是竞争优势来源,并继续以成本与财务指标来衡量其自身是危险的。但基于成本的绩效衡量通常在讨论物流绩效指标时仍经常被提出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仅仅从财务单方面衡量物流绩效是不科学的,所以更多的学者是采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Levy(1995)认为平均存货水平、订单完成率是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Harding(1998)将对顾客的重要性、企业绩效和改进的成本/时间作为衡量物流绩效的三个标准。Gunasekaran等(2001)将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与战略、战术与运作三个层次相联系,并将指标被划分至财务与非财务领域。Bowersox等(1999)在其著作《物流管理》中提出物流绩效一般从内部、外部和综合供应链三方面来进行评价。其后,Bowersox等(2004)在《供应链物流管理》中提出:物流绩效评价系统首先需要一个职能视角。除基本的职能绩效外,改进后的客户适应度评价方法在许多企业中正引起越来越多的注意。整合的供应链绩效衡量对现行的管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基准则是物流评价中第四个关注的问题。Thor(2005)通过大量的研究,在综合考虑了生产环节、客户服务环节后,提出了物流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虽然这一思想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并没得到实际的检验与论证。Staling (2005)经过长期探索和研究,认为成本和客户是影响物流绩效的两个最主要指标,并建立了物流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但其并未考虑影响物流绩效的一些关键指标。

实际上物流绩效评价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适用于所有企业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有些学者提出应根据不同性质企业提出相应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Anthony R等(2002),Chen Y C(2002)对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提出指标包括运输工具数量、工人工作年限、生产时间、销售量;Haas D A等(2003)提出逆向物流的评价指标应是构建回收渠道成本、固体废弃物的回收规模、接收回收服务的家庭数量、废弃物回收数量等;Evangelos I K等(2006),Teng fei Wang等(2006)对港口绩效评价提出的指标是装备、信息技术和集装箱处理量。

2.2 国内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

在国内,研究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文献不少,提出的观点也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点,再加上评价对象的不同,指标体系的选取更是灵活多样。有的学者建立了物流绩效评价的综合指标(马红艳等,2003;王勇等,2003;刘秉镰等,2003;陈子侠等人,2007),有的学者侧重于物流功能评价研究(周涛等,2002;潘文荣,2005;王炳勋等,2009;于航等,2010),有的学者则针对某一类具体物流企业绩效评估进行研究(黄福华等,2002,2003,2005,2006;叶伟媛等,2010)。

马红艳等(2003)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罗伯特·卡普莱(Robert Kaplan)教授提出的“全方位绩效看板”,将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方面:内部绩效、服务满意度、财务盈利和发展潜力。王勇等(2003)从成本、效率、风险和客户管理四个方面建立了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刘秉镰等(2003)依照平衡记分卡的分析框架,从财务、客户、内部经营业绩评价和学习创新绩效评价四个方面建立了“3+1”物流企业绩效分析的评价指标。陈子侠等人(2007)对传统的平衡记分卡分析框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从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发展、营运安全角度对企业物流绩效评价进行指标设计。

在侧重物流功能绩效评价的研究方面,周涛等(2002)建立了与物流企业功能要素相关的7项指标,具体包括采购、库存、配送、市场实力、客户满意水平、信息水平及企业聚合力。潘文荣(2005)从物流运输、库存、订单处理、包装、财务、信息等各个功能环节角度提出评价指标,并且为每个一级指标又设计了若干二级指标。王炳勋等(2009)在分析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采购功能、库存功能、配送功能、流通加工功能、信息功能、服务质量及布局与设施等作为一级指标。于航等(2010)构建了一套适合于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配送成本、运输、服务水平为一级指标;以包装费用、流通加工费用、满载率、承运能力、客户满意度、配送人员应变能力等为二级指标。

黄福华从2002至2006年对零售企业绩效进行了专门研究。2002年提出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原则;2003年指出零售企业物流服务绩效主要受交货可靠性、服务质量、柔性和信息服务等要素的影响,从而构成评价指标。2006年,他运用绩效测评理论确定了供应链博弈下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焦新龙等(2009)深入分析了港口物流绩效,根据港口的作用和特点,按照硬件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客户满意度三个主因素以及对应的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深水泊位数量等二十一个子因素来建立港口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叶伟媛等(2010)对我国港口物流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估进行的研究,设立了财务效益、资产营运、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几个指标。王健(2010)分析了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的特点,并结合钢铁企业,建立了物流绩效评价体系及评价指标,包括物流运作指标、物流信息指标、物流管理指标、财务指标。

3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

现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物流绩效评价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定量评价方法与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多是借助案例分析,利用专家的由于定性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不是物流绩效评价的主流,所以现在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中多不会单独使用。定量评价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现在研究物流绩效评价的文献中多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平衡记分卡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见表1)。

3.1 数据包络分析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

DEA是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效率评价方法。DEA不仅可以对同一类型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做出评价,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各决策单元非DEA有效的原因及其改进方法,从而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管理决策信息。Min H等(2005)运用DEA方法对国际集装箱港口的效率进行了评价。Min H等(2006)运用该方法对美国典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Evangelos I K等(2006)运用DEA对美国港口物流进行了绩效评价、Teng fei Wang(2006)等运用DEA对欧洲的集装箱码头物流进行了绩效评价。Lin W(2006)将DEA方法应用于船舶业的绩效评价。张宝友等(2008)运用DEA选取了中国深沪两市21家上市物流公司,利用其2002~2005年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动态绩效评价。Zhou G等(2008)运用C2R-DEA和BC2-DEA模型对中国10大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公司规模大小与企业绩效无关。杨德权等(2009)提出了DEA和AHP相结合的方法对物流系统绩效进行了评价。史成东等(2010)建立了物流公司绩效的C2R-DEA交叉评价模型,并以2006年和2007年22家中国物流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

3.2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Process,简称AHP)

AHP是1973年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最早提出的,它是一种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方案或多目标决策的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黄福华(2006)对某中小零售企业进行了供应链博弈下物流绩效动态测评的实证研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使用AHP,利用Expert Choice for Windows2000求得各评价指标相对上一层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提出该企业物流绩效改进对策。焦新龙等(2009)运用Delphi法和AHP法建立了港口物流层次分析模型,构建了物流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基于“差动”原理的赋权法——Gl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绩效综合评价。

3.3 平衡记分卡法(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

哈佛教授Kaplan与诺顿研究所最高行政长官Norton(1992)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BSC的文章,将过去绩效评价中的财务评价和未来绩效的驱动力结合在一起。此后,平衡记分卡就被《财富》1000强企业中的近半数企业组织采用。BSC是一种全面的严谨的系统绩效评价方法,其核心思想反映在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滞后型指标和领先型指标、内部绩效和外部绩效之间形成平衡。王鹏姬等(2003)依照BSC的框架,构建了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财务、内部业务、客户层面和创新与学习能力各个方面的具体评价指标。许国兵(2008)构建了基于BSC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绩效综合评价模型。陈钢(2008)基于平衡记分卡的设计思想,构建了综合测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系统绩效的指标。

3.4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简称PCA)

PCA通过将原来相关的各原始变量作数学变换,使之成为相互独立的分量,然后再对分量计算综合评价值。使用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消除了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影响;减少了指标选择的工作量;采用信息权数有助于客观地反映样本间的现实关系。焦癑等(2005)以企业物流绩效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物流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物流绩效进行综合评价。C.Junmo(2009)将对模糊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物流绩效评价中。叶伟媛等(2010)以20家港口物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其公布的2007年度的截面数据作为分析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了绩效评价。方永美等(2011)运用PCA方法构建了一套符合生产企业物流的绩效评价体系,并选取了我国医药行业的10家上市公司作为评价对象,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10家上市公司的物流绩效进行了评价。

3.5 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简称FCE)

模糊综合评价是利用模糊集理论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模糊评价方法不仅可对研究对象按综合分值的大小进行评价和排序,还可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去评价对象所属的等级。由于模糊综合法可以较好地解决综合评价中的模糊性,因此,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物流绩效评价中。连贵兰(2004)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于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评价,阐述了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意义和具体过程。于航等(2010)通过指标的初步选取、筛选与精简,构建了一套适合于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常用绩效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的分析,选出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农产品物流配送进行绩效的综合评判。

除了上述绩效评价方法外,还有功效系数法(ECM)(孙宏岭等,2001)、模糊聚类方法(FCM)(魏新军,2003)、效用理论方法(马红艳,2003)以及理想点法(TOPSIS)(孙晓东等,2005) 、关键绩效指标方法(KPI)(李晓英,2006)、随机前沿方法(SFA)(Kevin Culliane,2006)、全要素生产率法(TFP)(Daniel J,2006)等物流绩效评价方法。

4物流绩效评价研究未来展望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研究归纳与总结,可以看出物流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物流绩效评价系统动态的研究

对于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从开始单一财务本指标的运用,到采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大都处于静态的衡量下,但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开发的系统,影响物流绩效的各个因素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而且绩效评价的目的还是为了提升物流绩效。因此,应从系统动态的角度考虑建立物流绩效评价体系及反馈机制。

4.2 多种绩效评价方法的结合使用

目前采用的各种物流绩效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在获取评价数据后,数据需要经过预处理、一致无量纲化处理、指标权重的确定、综合评价结果的计算等一系列计算过程,但目前对评价数据进行处理的评价算法还比较少,有的还很不完善,且大部分源自其他领域,需要开发符合与物流相关的绩效评价、切合行业特点、并具有科学可行性的评估算法,可以考虑多种评价方法结合使用以扬长避短。

4.3 供应链背景下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目前企业的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群和企业群的竞争,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所以企业绩效评价应放在供应链大环境下,考虑如何使得整个供应链的绩效最优,而不是单个企业绩效最优。因此,研究在供应链背景下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及评价流程的设计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4.4 针对物流的不同方面进行绩效评价的研究

评价展望 篇7

一、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

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在市场经济下十分重要, 是建立激励制度的前提。不同的财务信息用户对企业的绩效评价关注重点不同。政府主要关注纳税、环保、就业人数等, 而所有者重点关注资本保全、盈利水平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目前的学术研究重点还是在所有者财务评价方面。

(一) 实务进展方面

我国企业的绩效评价在计划经济时代主要看重利税指标和短期利益, 存在忽视成本 (包括资本成本) 、忽视财务质量、忽视可持续发展、鞭打快牛等问题。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效评价规则》, 评价主体是政府, 评价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部分, 各占80%和20%。定量指标涉及财务效益状况 (基本指标为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 、资产运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方面。2002年对这一规则作了一些修订, 将盈利质量等因素考虑在内, 并每年建立行业标准值, 以使绩效评价更加公正。然而, 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始终难以考虑占用资本机会成本、长远发展因素、股票价格因素、行业差异因素等。

(二) 学术进展方面

从著作方面看, 国内出版的绩效评价方面的专著有:魏明海《管理激励和业绩评价的会计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 杜胜利《企业经营绩效评价》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 李苹莉《经营者业绩评价:利益相关者模式》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 汪家常《业绩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 张涛《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 孟建民《企业经营业绩评价问题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和潘飞《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案例》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有的学者的研究针对经营者评价, 有的侧重对企业评价;有的偏重全面绩效, 有的注重经营绩效;有的主张多元主体进行评价, 有的主张股东评价为主导;有的提出财务指标为主体, 有的则偏重战略与市场评价。可以说, 观点多彩斑斓。

近年来, 一些学者在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导下, 对企业绩效评价进行了多维思考。朱明秀 (2007) 从价值驱动因素角度提出了基于股东、员工、顾客三维财务评价模型, 致力于培植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逻辑一致的评价体系。温素彬 (2008) 从科学发展观角度构造了企业绩效评价的三维指标体系, 包括经济绩效、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这种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三维评价体系与当今国际上流行的“三重底线” (Triple Bottom Line) 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但这些多维角度评价与单一股东角度评价会带来指标内部的矛盾冲突, 如何协调还是个难题。

二、国外常用绩效评价方法

国外的企业绩效评价经历了单纯财务指标到复杂财务指标, 再到市场指标、非财务指标嵌入的不断发展阶段。从20世纪初出现的7个财务指标综合打分的“沃尔评分法”, 到近年来热炒的平衡计分卡, 体现了绩效评价方法的发展过程。

(一) 顶线增长

所谓顶线增长 (Top-Line Growth) 简单地说就是销售收入 (或营业额) 的增长。它与股东回报率的相关性是最弱的, 原因有很多。首先, 销售增长对于价值创造是一把双刃剑。当产品销售有边际利润时销售增长会带来价值增加, 但是当无边际利润时它则会破坏价值。单纯销售收入增长对于绩效评价是不够的, 它还必须是建立在有盈利的增长基础上。

将销售收入增长作为绩效评价方法的第二个问题在于它既没有包含资产负债表的信息也没有包含任何有关预期的信息, 而这些是好的绩效评价方法应当包含的。

(二) 基于盈余的评价方法

基于盈余的评价方法 (底线增长, bottom-line growth) , 如每股净利、每股净利增长率, 同样有用性也非常有限。两家公司在未来若干年每一个盈余方面数字均相同, 不可能由此判断哪一家公司价值更高。经理需要同有效地管理利润表一样有效地管理资产负债表。如果同一行业的两家公司具有相同的每股净利, 差异则来自于它们各自使用了多少资本来产生这些盈余。用较少的资本产生相同盈余的企业价值更高。

(三) 顶线增长和底线增长的双重目标

顶线增长和底线增长的双重目标同样也是一个欠佳的绩效评价方法, 虽然许多首席执行官钟情于这种方法。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断言:如果一个企业同时拥有销售额增长 (顶线增长) 和每股净利增长 (底线增长) , 那么公司必定会实现获利水平的增长。遗憾的是, 这个理论没有同时考虑公司的投入资本回报率下降的情况。而当通过负债为新投资项目筹措资金, 但项目的回报低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却高于税后负债成本时, 这种情况便容易出现。

(四) 投入资本回报率

投入资本回报率 (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 以下有时简称ROIC) 也有它自身的问题。投入资本回报率是指 (以税前数据为基础) 息税前利润 (以下有时简称EBIT) 除以投入资本的账面价值。投入资本包括净厂场资产和设备、营运资本净额以及商誉。

好的方面是投入资本回报率既包含了利润表的信息——即息税前利润, 也包含了资产负债表的信息 (如:投入资本) 。因此, 它较之销售收入增长和盈余增长有所进步 (前述两种方法都未考虑所有资产负债表反映的管理问题) 。但问题是——如果一家公司使用投入资本回报率作为它的绩效评价方法, 最可能的结果便是管理层在企业运作中投资不足而损害企业长远利益, 并且在折旧计提时过分降低资产的账面价值。这是因为在投入资本回报率公式中缩小分母比增大分子来得容易。

(五) 平衡记分卡

平衡记分卡 (Balanced Scorecards) 是一个财务指标大杂烩。它们与财富创造事实上可能存在, 也可能不存在逻辑关系。这些组成指标常常自相矛盾, 有些指标甚至可以说是多余的。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 (AT&T) 采用平衡记分卡进行绩效评价, 绩效指标包括三个部分:股东总回报、雇员满意度和客户满意度。很难理解是否由这三个部分组合起来创造了股东财富。雇员满意度和股东财富创造可能产生冲突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顾客、员工都非常满意, 可能股东的资本已经蚀本了。平衡记分卡为“讨好”利益相关者“混水摸鱼”地将这些绩效指标糅合在一起反而使人难以理解。

(六) 经济增加值

EVA (Economic Value-added) 是思腾思特公司研发的一种绩效评价指标, 它是在税后净经营利润基础上减去占用股东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差额。这一评价方法的主体是股东, 考虑了企业占用股东资本的机会成本因素, 融入了资产负债表管理思想。有利于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在资本占用上的矛盾, 重视解决代理成本。

(七) 各种绩效评价方法评述

表1对前述的绩效评价指标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一些国际咨询公司商业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 像沃尔特公司的投资现金回报率 (CFROI) , 波士顿公司开发的完全收益回报率 (TSR) , 摩立特公司的基于预期的绩效管理 (EBM) 等。但尚未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三、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难题与展望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 对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确实面临很多难题。主要有:

1.评价企业与评价经营者适用同一种评价指标吗?在西方, 企业经营者是职业经理人, 决策是个人负责制, 因此评价企业还是评价经营者是一回事。但在中国, 决策是集体负责制, 评价个人与评价企业应该有所差别。

2.非财务指标有用吗?波士顿安永商业创新中心的调查表明, 非财务指标与股票价格相关。每一个非财务指标提高1%对P/E的影响的百分比, 管理质量为2.6%、产品与服务质量0.9%、投资者沟通质量0.5%、新产品开发效果5.3%、市场定位0.3%。目前在企业绩效评价中使用到的非财务指标主要有: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员工满意度、技术创新、广告投入、产能利用率、环保方面 (能源消耗、污染控制、环境改善投入等) 。非财务指标的优点是, 与战略联系、考虑账外成功因素、与未来业绩增长有关、经理层难以影响、直接评价、过程跟踪评价等, 但缺点是, 难以用货币衡量、容易引起部门间冲突、缺乏统计上的可靠性 (如满意度是真话) 、时间长成本高、过分重视会为失败找借口。因此, 将非财务指标引入企业评价有必要性, 但权重如何考虑是个难题。

注:N/A表示“不确定”。

3.主观努力与客观环境如何区分开来?从会计的角度看, 非经常性收益往往与经理人的主观努力关系不大, 经理人都希望在评价其绩效时只考察其可控部分, 即主营业务收入或营业收入。对高层管理者而言, 绝对绩效意味着承担一切责任。然而, 客观环境是不断变迁的, 如果不加以考虑, 意味着评价可能不公正。一般而言, 同一行业面临的客观环境基本一样 (除非只是个别企业因为地震或自然灾害等受灾) , 因此行业标杆是重要参照物, 只有战胜行业平均资产报酬率才能获得好的评价。

4.短期绩效与长期利益如何兼顾?在不同的国度, 企业目标与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在美国, 奉行股东至上主义, 顾客与雇员排在其后, 当企业面临突发风险时裁员是常见的手段。在德国, 顾客则排在最优先考虑位置上, 雇员和股东排后面。在日本, 奉行员工终身雇佣制度, 员工利益居于最高, 顾客与股东排在后面。因此, 美国企业的绩效评价, 短期利润指标受到特别关注, 而在其他一些国家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指标 (这方面更多的是一些非财务指标) 受到更多关注。想要建立一个广泛接受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型是不可能的。我们认为, 只有最适合企业的评价方法, 没有最好的评价方法。

在企业绩效评价中, 指标选择会带来导向性。过于看重短期利润指标, 会带来盈余管理、忽视研究开发与职工培训及市场投资, 助长急功近利, 甚至不惜克扣机器维修费用等来损害长远利益。而过于依赖股票市场指标, 必然市场增加值 (MVA) 、市盈率、市净率、托宾值等, 在市场波动特别大的非成熟市场, 则明显缺乏客观公正性。要考虑顾客、员工、环境、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利益, 引入各种非财务指标, 确实需要更多外部压力和内部需要, 学术界也要有更多的创新。可以说, 绩效评价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需要不断完善。

摘要:中外学者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由来已久, 目前国外常用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有多种, 这些方法各具特点, 并在是否涉及资产负债表管理、是否透着企业活力、是否影响股价等多方面都有不同的影响。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在实务和学术进展方面有一定发展, 但对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确实面临很多难题, 必须对传统绩效评价方法予以充实与创新。

关键词:绩效评价,非财务指标,平衡记分卡

参考文献

[1]干胜道.基于预期的绩效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2]朱明秀.三维价值驱动型财务模式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3]温素彬.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架构与实践[J].财务与会计 (理财版) , 2008 (5) .

[4]干胜道, 童利忠.企业财务综合评价——理论与模型[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2) .

创意产业评价指标研究进展及展望 篇8

随时代环境的演变,创意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未来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品质提升的重要关键因素。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以下简称DCMS) (2006)最新预测,到2015年创意产业会给全球带来46%的就业人口及增加136%的盈利。学者对于创意产业的研究,大多着重研究产业文化特性、创意来源产生、创意对教育之影响、创意人特质、创意经济凝聚能力等问题厉无畏(2006)、胡晓鹏(2006)等学者后来也提出,创意产业的内在属性是创意资本,即文化和创意的增值属性。

美国的文化经济理论家Richard E. Caves(2000)则对创意产业定义更为宽泛,指出“创意产业提供我们宽泛地与文化的、艺术的或仅是娱乐的价值相联系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书刊出版、视觉艺术(绘画与雕刻)、表演艺术(戏剧、歌剧、音乐会、舞蹈)、录音制品、电影电视,甚至时尚、玩具和游戏等”。在他看来,创意产业活动中的经济成分会深刻影响和改变文化部分的供需状况,这一论点的代表学者还有B.Pine(1999)和Gilmore(1999)。凯夫斯的定义偏向文化娱乐角度,“只关心赋予艺术、媒体以通用性,却忽视了创意产业本身的通用性(Stuart Cunningham,2002)”。

知识经济如何影响文化和创意部门备受关注,Howkins(2004)提出“知识产权”模式,认为“创意产业”一词应该指“脑力占主导地位,其成果拥有知识产权的产业”。Scottish Enterprise(1999)的“创意产业集群战略”也基于上面讨论的观点:创造性与知识产权,在对创意产业进行定义时,Scottish Enterprise增加了一条“创意产业是以创造性为立足之本的产业”,Chris Bilton,Ruth Leafy(2004)据此进行反驳认为如果标准只是“以创造性为本”的话,那么就可以列出一连串其他的产业。

Howkins的定义有效地解决了创意活动中科学与文化艺术相分离的问题,该定义将自然科学中的专利研发活动纳入范畴。在定义生成知识产权能力的创意产业时又碰上了相同的问题,即用包括科学、工程、学术在内的“普遍的”创造性行为来定义。Healy (2002)指出Howkins创意产业的定义包括了知识产权所能表现的所有形式——专利、版权、商标、设计。它几乎“将所有基于版权、研究和科技工程技术的部门都包括在内,在产业界定的具体操作性上显得过于宽泛和模糊 (Stuart Cunningham,2002)。”

二、创意产业评价指标内容

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化经济学、统计学、文化地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开始尝试对创意产业进行合理归类(Myerscough,1988; O’Brien and Feist,1995; Pratt,1997; Jeffcut,2004),创意产业评价指标是对一国或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的定量描述和分析比较工具。此前,联合国和各国政府对于创意产业的评价,主要通过综合一些指标建立统计框架形成评价体系来实现,各种指标模型也应运而生,本文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概括为以下两类视角。

(一)全球视角的评价指标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制定的创意产业评价指标包括:文化活动与趋势、文化活动与遗产、文化协议、文化贸易与传播趋势、翻译、文化发展脉络六大项。UNESCO的文化与发展世界委员会所出版的《我们的创意多样性》(1998年)报告对文化指标构建的研究作出重要的贡献,Sakiko Fukuda Parr(2005)指出,该报告是基于两个基本假定:一是文化指的是一群人或一社会的独特生活方式,而发展指的是扩展一个人生活的选择机会;二是文化发展必须尊重所有文化,容忍他者,并且强调遵循全球伦理是基本的发展原则。2000年,欧洲理事会在借鉴UNESCO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欧盟创新记分牌(EIS)(周勇,冯丛丛,2006)主要侧重于欧盟国家和美国、日本创新绩效的比较。2005年,欧盟与联合研究中心对EIS进行了第五次修订,提出了欧盟总体创新指数(SII),指标主要包括创新投入和产出两个部分。查尔斯·兰德瑞(Charles Landry,2000)在《创意城市》(the creative city)中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城市创新活力评价评价指标,Charles Landry认为对创意城市的评价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创意城市的先决条件,二是创意城市活力与生命力。

(二)地区视角的评价指标内容

理查德·佛罗里达(2002,2003,2004,2006)认为创意产业评价指标必须具备“3Ts”要素,即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包容(Tolerance);Florida还在3Ts的框架下运用全球创新指数(GCI)对美国城市的创新竞争力做了全面的评估,并运用由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创意指数体系,就美国50万人口以上的81个大都市区和50个州进行了创意能力评价;后来,Florida与Irene Tinagli(2004)将其研究架构延伸至欧洲,在3Ts分析架构的基础上对中欧、北欧的14个国家与美国进行了比较,建立了“欧洲创意指数”(ECI),ECI主要由三方面指标构成:“欧洲人才指数”、“欧洲技术指数”、“欧洲包容性指数”,作为一项开创性的工程,欧洲创意指数无疑对研究创意生产力、经济增长和国家竞争力之间的动态关系贡献巨大。但Glaeser(2005)认为Florida提出的“波西米亚效应”在欧洲城市的实证研究并不显著,他认为真正有效的因素乃是3S,即技能(Skills)、阳光(Sun)和城市蔓延(Sprawl)。事实上,3S与3Ts理念也没有太多差异,只是3S更加强调创意情景与氛围对于发展创意产业的促进作用。

3Ts要素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借鉴的蓝本,在对Richard Florida所编制的创意指标修改基础上,捷克共和国从国家社会经济条件出发,2007年在全国各地区建立了3Ts 创意产业评价指标 (Jitka Kloudova,2009)。香港大学文化政策研究中心(HK,2004)以欧洲创意指数为基础,并参考了城市竞争力指数,界定了创意资本理论及香港创意指标框架即5Cs模型,5Cs 包括制度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与创意成果,该模型的主要特征是:四种资本形式(结构/制度、人力、社会和文化资本)是创意增长的决定因素,这些决定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累积效应是以创意成果或产出为表现形式的。此外,上海在参考欧美、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创意指数基础上,2006年建立内地首个综合性的创意产业评价指标,制定了《上海城市创意指数》(上海创意产业中心,2006)其中包括产业规模、科技研发、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社会环境五大评价指标,填补了内地创意指数研究与应用的空白。上海创意产业评价指标2007年经过重新修订,更加关注科技发展对文化、经济活动的深刻影响,强调文化、技术和经济三者的深度融合,在充分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把创意产业分为 6大类行业(研发设计创意业、软件设计创意业、建筑设计创意业、文化传媒创意业、咨询策划创意业、时尚消费创意业)。

其他地区发展创意产业评价指标发展态势良好。2006年,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在台北市文化指标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了台湾的数据资料,东吴大学的研究团队(蒋三庚,2009)整理了上述数据资料,列出了香港创意指标与台湾相关数据的对比表,描绘了台湾创意指数体系的轮廓。张京成(2006)认为台湾创意产业评价指标应该以整体产业体系为对象,强调以创意为产业核心,创意经济是由多个环节构成的产业链(创意形成、生产制造、物流、营销、消费等),包括对产业规模、政府投入、经济效益、研究与发展、市场化、竞争力、人力资源和消费的综合评价。冯根尧(2009)将杭州创意指数体系结构设计为两大类,一类是普遍性指标,包括产业规模、科技研发水平、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社会环境、政府投入以及竞争力等七类指标。另一类是发展重点指标,主要反映杭州创意产业的独特性。深圳市政府综合设计了创意产业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着力于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三大领域评价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由12类共60个代表性的指标所组成。林宏(2010)借鉴上海城市创意评价指标设计了中国城市创意指数,对我国11个城市进行创意产业发展指数对比。

三、创意产业评价指标建立方法

目前国际上创意产业评价指标建立的通用方法是权值法。目前,国内外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重确定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赋权法;另一类是客观赋权法。

(一)主观赋权法

主观赋权法,所采用的方法是让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对象打分,有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排序的结果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事物间的现实关系。如 Delphi 法、层次分析法、相关性分析等。潘瑾,陈媛(2007)以 Lehtinen 的服务质量三个维度为基点,结合 PZB 模型的可靠性、响应性、 保证性、关怀性和有形性五个观测项内涵,并将体现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特点的观测项纳入体系;Jianpeng Zhang(2009)为中国大陆26个省建立创意指标,首先用创意阶层指标代替同性恋指标和波西米亚人数指标来表现地区的包容指数。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创意指标与人均GDP呈线性强相关的结论,且成功地解释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结论显示中国经济发展快的城市也是创意指数高的地区,前五个省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张燕(2009)等先从文化创意人才素质进行测评,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确定一、二级指标,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 (AHP)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终确立起文化创意人才素质测评指标。

(二)客观赋权法

客观赋权法是依据评价指标的实际观察值所提供的信息量大小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数理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主成分析法、GEM模型、熵值法等。周清(2009)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市(州)城市创意指数进行了分析;Jin Pan,Xinyi Zhang(2009)基于创意企业的排他性、风险性特征,提出有六个因素(产品、企业家、环境和风险、创意、技术、营销能力)组成中国创意企业风险资本评价指标,运用灰色理论建立多层次风险资本评价体系模型;史征(2009)采用GEM模型对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估,通过GEM模型对影响集群竞争力的六个决定因素进行赋值量化;董秋霞,高长春(2010),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综合竞争力和各要素竞争力分别建立TOPSIS 评价模型和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模型,采用上海市18 家典型创意园区的近三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四、创意产业评价指标方法评价

(一)创意产业评价指标建立的视角评价

前文的评价指标进展的梳理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研制者对创意产业“核心价值”的不同理解。比较而言,UNESCO创意评价指标试图建立具有普遍适用性特征的体系,广泛运用于全球各个国家,对创意产业核心价值的掌握较为模糊。Charles Landry七要素说更侧重于对创意城市形象的塑造。Florida评价指标更重视“人的因素”,特别关注了在一些地区所出现的创意阶层区域性集中的现象,根据他的“创意中心理论”,创意阶层“更有可能成为经济优胜者”,促进高端就业和经济增长,从而进一步增强区域优势,Florida《创意阶层的崛起》(2002)的分析架构与在对欧洲国家的3Ts研究中所运用的指标研究宗旨始终不变,即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其吸引、保留和发展创意人口的能力。G.Hearn(2004)等人对Florida的创意中心理论进行指正,从动态的观点出发,认为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富于活力的创意人才群体、宽广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及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是创意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几大基本要素。上海创意产业评价指标更关注城市的“产业规模和环境因素”,认为创造力不断随产业规模、科技研发、文化环境、人力资源以及社会环境的价值、观念、习惯和架构演变。香港创意产业评价指标更强调“产业本身和资本因素”,分别反映出不同资本形式和创意产量的现状与动态变化。

(二)创意产业评价指标内容的共性与差异性

通过对创意评价指标的研究可以看出构成评价指标的主要内容存在同质性,比如创意阶层、科技研发、文化资本等方面,同时也显示在构建创意产业评价指标内容存在诸多差异及问题。例如,欧洲创意评价指标结构完整,各项指数对研究区域或国家创意生产力、经济增长和区域或国家竞争力之间的动态关系有开创性的贡献,也为其他国家或地区研究本区域的创意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提供了借鉴的蓝本,但该评价指标还较为简单,之后的创意评价指标都在其基础上有所拓展;上海创意评价指标结合中国国情和上海特点,更多的是突出本地优势创意产业,产业、人、软环境都考虑在内,甚至细分到社会安全指数、社会劳动生产率、人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等方面,这种细化特点是其他评价指标所欠缺的,但是有的指标难以量化,可操作性不强;香港创意评价指标更侧重于经济上和制度上的直接考量,虽然涵盖了创意产业的相关环节,在创意供给、创意需求、创意分配方面都附有具体指标,一共包含了不同资料来源的88个相关指标,却忽视了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以及创意产业链的形成与流动等问题。

(三)评价指标建立中值得商榷的问题

个别指标的普遍适用性有待商榷,Florida所建立的评价指标是建立在美国的创意背景之下的。如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处于后工业化时期,服务阶层和创意阶层在美国占大多数,根据Florida(2004)的结论,美国、比利时、荷兰、芬兰等发达国家创意阶层占国家劳动人口的30%,在美国,其创意产业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版权产业,这和我国的背景就出现了不同。中国仍未完成工业化进程,创意阶层在一些地区的劳动力人口比重低,尤其在中国的西部地区。除了中西方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的一些细化指标是不是适应也是问题,Kotkin(2004)就对Florida对于同性恋的宽容态度与新技术成功和地区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提出强烈批评,认为这样的关系过于勉强,同样,同性恋结婚在中国法律是不允许的,这在中国是否适用有待检验,开放及包容变量在中国只能尝试用少数民族多样性、文化多元性、对艺术社群的关心度等来替代。

五、对创意产业评价指标未来发展的建议

鉴于以上的研究述评,下一步的评价指标深化研究可能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一)统一创意产业统计口径

传统的产业分类系统对创意产业这一新兴产业的统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满足创意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政府政策制定所需的产业信息要求,大多数官方统计还没有将创意产业分离和划分出来,其相关的创意活动是在其他的一连串活动中展现的,例如行业重叠类:艺术、休闲、运动、文化、服务、媒体和其他类似行业的交叉。今后创意产业统计核算指标力求简便,具体统计指标应根据可测度、可比较性、便于操作的原则,尽量完善创意产业统计资料和核算指标,同时建立配套的激励体系,真正实现评价的意义。

(二)完善指标的内在逻辑性

这是关于评价指标的选择问题。评价指标的选择应注意关键评价指标的内涵不能相互覆盖,出现多项牵引的情况。整体上的技术指标如研发费用的投入、产出是各部门综合的结果,但是不同的部门之间的指标不能重叠,评价指标最终服务于整个地区,帮助地区管理层做出准确的决策。因此,指标体系必须能和对战略决策进行评估,其必须能够作为战略决策制定的依据。

(三)体现自身适用性

创意产业的分类和概念定位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区域业务设置上也有差别,因此,创意产业评价指标除了要获悉一系列微观指标,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身适用性的分析。今后各地区建立创意评价指标应参考各地区产业发展特色,任何创意产业分类应保留弹性,可以随时依环境变化纳入新兴的产业项目。例如台湾高雄市在制定其文化评价指标时,把海洋文化活动和城市面貌确认为高雄市最具指示性的指数。

摘要:本文以文献回顾的方式梳理了近几年国内外创意产业评价指标的相关文献。从创意产业评价指标内容和评价方法方面着手,对指标构建视角、指标内容的异同、争议性问题进行系统评述;通过对研究进展的探析,尝试展望创意产业评价指标今后发展趋向,即统一创意产业统计口径、完善指标的内在逻辑性和体现自身适用性。

信息化评价的发展路径与展望 篇9

信息化评价是对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数量化综合衡量。对一个国家、地区或者部门进行不间断的信息化评价,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这个国家、地区或者部门向信息社会迈进的状况,从而在制定有效发展战略的同时也能够准确地抓住潜在的市场机会。

最早进行信息化评价的是美国学者马克卢普[1]。他从知识贡献的角度将美国的国民经济产业进行划分,测度了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信息经济状况,为信息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开信息化评价之先河,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其后的学者[2,3]以及机构组织对于信息化评价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不断改进评价方案,使信息化评价在评价对象、评价周期、评价内容以及评价要素范围等方面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不同国家、地区或者部门的信息化评价看起来各有特色,差别较大,但是从总体上看,信息化评价体系的演进和特色都是和评价之时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信息设备应用程度和成本,亦即信息化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就是说,信息化评价根本上取决于当时当地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因此,在从事信息化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了解信息化评价自身的发展规律、把握其未来走向,将信息化发展阶段和信息化评价研究的演进轨迹做以对照性的梳理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然而,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往往被人们不经意地“忽视”的时候,就免不得对信息化评价的未来似乎感到有些“迷蒙”。

为此,本文首先回顾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进而,梳理了信息化评价研究的发展脉络,试图揭示信息化评价是如何伴随信息化的发展而演进的。在此基础上,对信息化评价进行展望并提出若干对策性建议。

2 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1997年,在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给出定义:“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4]

简言之,信息化就是应用持续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装备(含信息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可以认为,信息化始于科技创新活动,其发展阶段主要取决于信息技术及其装备的发展水平以及采用这些技术和装备的社会环境的好坏。实现信息化在技术装备上先后经历了从单机、网络交互到海量数据处理的发展阶段;在使用范围上从个人、单一部门范围到社会各地各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今天,伴随信息化在社会各个层面的渗透和扩展,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地区(部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

以信息技术及其装备的发展水平为参照,可将信息化的发展分为三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阶段:单机及局部互联阶段,网络交互阶段以及数据处理的纵深发展阶段。如表1所示,在不同的信息化发展阶段,数据处理能力、网络带宽的规模和水平等等关键性指标明显不同。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5]整理。

最初的单机及局部互联阶段,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到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向公众开放。信息技术从根本上变革了数据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据统计,1967年美国就有近一半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一半以上的薪金总额来自信息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处理和传播等活动。[6]这一阶段,信息技术尚属于新生事物,信息化是指简单地利用信息技术代替原有技术,例如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来替代纸、笔等;数据处理也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分类、计算,处理速度缓慢,相对于高昂的成本,简单的功能使得信息化的发展颇受限制;虽然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该阶段末期计算机之间可以实现局部互联,但应用领域有限,且机器体积庞大。据报道,1984年全球局域网和小型机保有量的基数不到100万台,而1988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局域网用户数量在4年中仅增加到600万台。[7]当时,局域网之外的计算机之间无法通过互联共享、传递信息,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信息化在全社会的普及应用。

网络交互阶段始于上世纪90年代,该阶段,一直为特定领域服务的网络开始向公众开放,并得到迅速的普及应用。1994年,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的大学之间互联的骨干网络NSFnet转为商业运营。1996年,“Internet”(因特网)一词被广泛的流通,其间,经过一个十年,因特网成功地容纳了原有的计算机网络中的大多数。IEEE于1995年认可了快速以太网,并发布了802.3u 100Bast-T标准,其网络传输速度可以达到100Mbps。互联网的出现,扩展了数据加工处理的范围,实现了信息跨时空、跨区域的流通利用,信息化借助网络的便利性得到快速普及,极大改进了全社会的信息获取、传递方式,人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思维、学习、记忆、网络通信等工作,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互联网成为了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为人们搜索、获取有用信息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

21世纪,信息化进入了数据处理的纵深发展阶段,在各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推动下,高速度、高性能、大容量、多媒体的信息传输网络已经遍布全球。信息来源、内容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网络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声音、数据、图像或影像等多媒体方式相互传递信息。信息网络更加普及并日趋融合,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呈现了笔记本化、微型化和专业化,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0万次,不但操作简易、价格便宜,而且在某些方面扩展了人的智能。模拟仿真、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数据分析手段应运而生,商家可以通过分析顾客行为挖掘潜在用户并推出新的产品,数据分析成为一种新型生产力,体现了诸如专业价值、个性价值等信息化深层次增值价值。新世纪,传统工业与IT业迅速融合,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信息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

3 基于信息化进程的信息化评价研究发展路径

随着信息化对社会各层面、各行业影响的日益广泛,信息化评价,即对信息化水平考量的研究也相继展开,并呈现出相应于信息化不同时期的明显的阶段性侧重和特点。这在一定意义上也表征了信息化发展的路径。表2给出了不同信息化发展阶段的信息化评价特点。

信息化评价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美国,计算机经过十几年的改进发展,对于科研、生产领域的深远影响以及对于社会进步的潜在意义已经日渐广泛地被发现。马克卢普[1]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正是当时信息化发展与影响的学术体现。他首次将知识作为“独立的”要素突出强调了它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意义,以大量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明确指出知识生产产业超过了钢铁、石油、化学和汽车等产业是美国最大、最重要的产业;在实证上以五大类(教育、研究与开发、通信媒介、信息设备、信息服务)30个产业构建了信息经济测度体系,开创了一个国家信息化评价的先河。在互联网络出现之前,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计算机在全球各国,首先在发达国家的应用和普及,因此信息化评价主要围绕计算机硬件设施及系统状况水平和升级变化展开。这个阶段的信息化评价工作只是填补了工作领域的空白。然而,其方法、模式对后来的研究具有极为有益的借鉴作用和抛砖引玉的动力。例如,波拉特[2]将信息部门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中逐一识别出来,通过考察信息部门生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来衡量信息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并且对美国1967年的信息产业、产值和劳动进行了测算;小松崎清介[3]则采用每万人电子计算机数和人均年通话次数等11项和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量和信息系数4类指标构成信息化指数对信息化进行评价,反映出主要关注信息技术设备应用和普及情况的评价倾向,与信息化发展阶段相契合。

不难看出,该阶段由于信息化进程处于起步状态,加之互联网技术尚未进入实际应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及应用程度,相应的,信息化评价研究的深入也受到局限,对信息化的描述仅仅停留在有限几个计算机硬件指标上。所以,早期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主要是探索性的,过多地依赖于定量研究,加之合理划分信息部门和选取指标上存在不足以及由于缺乏某些统计数据而采取估算处理都对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造成影响。

网络的出现与普及,使信息化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得以迅速显现。人们意识到,信息化不仅仅是代表计算机的科学计算以及事务处理能力,信息化的内涵随着网络的应用,已经扩展到了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与共享。基于上述变化,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及时改进了信息化评价的方法,以以上三种模式为依据,加入了网络设施能力、网络带宽成本等测度因素。例如,(1)1997年加拿大提出了信息技术和电信分类法,按照互联互通能力的发展重新界定了信息产业的范围。该方法评价了通信、广播、计算机设备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电信设备和计算机硬件状况,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情况分类体系。[8]这种评价虽然增加了信息基础设施的新内容也关注到信息设备的生机和扩展,但是仅仅关注硬件设施的发展水平是其明显的缺欠。(2)美国国际数据公司(IDC)的“信息社会指数”为了体现网络的发展对于社会的作用,在增加网络基础设施的评价因素得同时对信息技术使用人员的能力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的刻画,评价体系包括计算机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4个一级要素,评价内容涉及信息基础设施及相关设备普及应用情况、信息通信技术接入成本和社会环境三大方面。[9]IDC的信息化评价尽管有所改善,但在总体上仍然侧重于前两项一级要素,而对于社会环境的评价只考虑了公民自由度、报纸普及率、出版自由度、中等教育人口比例和高等教育人口比例五个因素,缺乏全面性和准确性。(3)俄罗斯联邦的各地区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套针对国家和地区的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的评价方法,包括5个一级要素(政府支持、信息通信技术的接入、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人力资源、业务环境)。[10] 俄罗斯的评价虽然要素比较全面,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但是,二级指标过于细化,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而且指标之间尚存在重叠问题。

新世纪以来,高性能计算机、高速网络环境的发展,硬件设施条件几乎足以满足人们日常数据处理的需要,伴随着搜索引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数据的海量化处理与信息安全以及使用人员信息素质状况的矛盾逐渐成为信息化评价关注的新焦点。

信息安全方面,由于信息系统本身存在不稳定性及诸多漏洞,在许多情况下都可能造成信息泄露,直接引发信息安全问题。[11] 因此,人的素质因素在信息化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将会变得越来越突出。人员信息素质状况体现在人员操作、处理信息能力以及信息安全意识等方面。比如,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搜寻需要的资源,更多的依靠于人员的信息素质水平。同时在信息安全存在隐患时,处理危害的意识和能力也是人员信息素质考核的重要方面。

因此,现阶段的信息化评价研究所面临的新的挑战主要是,突破对信息基础设施及相关设备水平及其普及应用状况的单一关注,与此同时注重信息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环境的相关问题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状况对于信息化水平的影响。对此,一些国家的研究机构虽然针对本国当前信息化进程中的新情况对信息化评价做出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是相对于信息化进程发展的迅猛,其评价体系仍然存在着某些问题。例如,(1)澳大利亚的“信息经济办公室指数”评价内容涉及信息基础设施及相关设备的普及应用情况、信息通信技术接入成本与安全情况、数字鸿沟情况、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五大方面,内容体系对信息化发展的软性环境因素也有了较好的刻画,但是该方法中各二级指标没有进一步分解,致使评价指标体系存在描述不够详细、解释力不强的欠缺。(2)英国的电子经济评价体系由四级要素构成,包括4个一级要素(环境、准备度、应用、影响)。同时,分别从公众、企业和政府的角度综合考虑准备度、应用和影响三大方面的情况。[12]该体系不仅考虑了信息化建设的环境和准备情况,而且对应用和影响给予了充分考虑,注重实效。但其只从信息化提高政府工作能力的角度进行国家信息化的衡量,对社会其他部门的信息化状况描述缺失,有失全面性。(3)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与世界经济论坛合作,对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网络化准备指数”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将决定网络应用水平的支撑因素(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挖掘现有网络潜力和和开发新的网络能力)和体现网络使用程度的变量分开考虑,由四级要素构成,包括2个一级要素 (网络应用指数和网络支撑因素指数),增加了制度、市场环境因素。[13]但是,该体系缺乏对信息化安全状况及国民的信息素质描述。

4 我国的信息化评价概况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在信息化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上我国学者和研究机构作了大量的有益工作并取得不错的成果。

例如,2001年7月信息产业部在北京公布的《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由20项指标组成,主要根据国家信息化的体系结构,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信息化人才、信息政策法规和标准等六个方面概括反映了国家信息化水平,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综合性、可操作性和导向性。[14]然而,部分二级指标尚需调整,如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时间”足以满足人们24小时的娱乐需求时,该指标便需要改进;同时,指标体系需要补充完善,如对于计算机使用的测度,不能只单一关注计算机拥有量,还需要增加计算机性能和使用环境的评价。

又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在其《中国信息能力报告》中,采用了信息化指数(IDI)的方式衡量我国的信息能力,总指数由5个分类(基础设施指数、使用指数、知识指数、环境与效果指数、信息消费指数)和10个具体指标构成。信息化指数相对于评价体系而言更加直观,不仅可以用一个数字说明问题,而且指数的合成遵循一定的学科范式,评价结果更加科学、规范。但是,如何在衡量国家的信息能力方面能够更为准确地体现时代性上是其面临的挑战。

另外,很多学者也同步进行了大量的信息化评价的课题研究,对评价角度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均有比较深入的探讨,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靖继鹏(1993)[15]提出了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依据我国信息化建设实际提出了潜在能力、信息生产能力、信息流通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和产业平衡力5个指标,反映一个实体的信息产业综合能力;胡芒谷(1997)[16]提出从信息经济发展规模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角度进行信息化评价;陈向东、傅兰生(1999)[17]研究了产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方法和原则体系,提出从产业内提供信息的能力和产业内对相关信息的需求水平两个方面进行产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实证分析;胡晓鹏(2003)[18]分析了信息化发展的空间差异情况,揭示了信息化水平各指标差异度的规律性关系;姜元章(2004)[19]运用灰关联度方法提出了区域经济信息化评价的灰色模型,并给出了计算方法和步骤。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远落后于各发达国家,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恰好可以弥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现状。因此,随着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不断深入以及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应不间断的跟进信息化评价的研究,使评价具有动态性、适用性,体现信息化发展的持续性、复杂性,为推动两化融合的发展目标提供更好的导向。

5 信息化评价的展望与对策

目前,计算机CPU的主频已经高达近4GHZ,除了科研领域需要较高的计算机性能之外,良好的性能足以满足经济社会大部分领域的信息化需求。这种情形下,信息化评价如果继续将关注的焦点仅仅落在计算机、网络等硬件因素的作用上,将难于体现信息化的真正水平以及不同国家间信息化建设的本质差异。

笔者认为,信息化进程的阶段性发展及其内涵的不断丰富、更新,信息化评价工作也需要不断完善,以真实地全面地反映信息化的“时代”特征。最近,有学者提出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具备的“四化”的重要特征,即移动化、依存化、融合化和虚拟化。[20] 这也就意味着,随着信息技术及装备的迅速升级,对人和社会环境的要求变得更高更严格了。为了体现信息化对于政策、标准等环境建设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于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将一个国家、地区的信息化基础结构和信息的利用潜力有机结合起来,解决以往分类法在信息的利用能力及信息主体的活动情况等方面的滞后问题,进一步突出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人才素质等反映信息的获取、吸收和利用方面的能力内容的刻画,建立一套更具连续性、可比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的信息化评价体系。

第一,评价体系应该分为多级要素。通过指标的分解,不仅可以增加解释力,也可以直观的找到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将有利于具体分析一个国家(地区)信息化建设的优劣势。

第二,结合本国国情和信息化发展实际,尽可能覆盖各方面体现信息化水平的要素。信息化的基本目标是为公众、企业、政府服务,因此,指标的设计要贴近实际,兼顾公众日常接触到的信息化服务和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发展。

第三,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迅速提高。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统计数据的完善,现有评价体系中某些指标已经不合理,需要及时做出调整,从而体现信息化未来发展的持续性,以增强评价体系的前瞻性和导向性。

第四,软性指标和硬性指标并重。以往硬性指标的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中一向占有重要位置,其客观性能够反映信息化发展的真实进程。 但是,随着硬件条件的充分完善,现实中的软性因素,如政策、法律环境、人员素质以及社会公众信息化准备程度等,已经成为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可以说,信息化评价已经进入了软硬指标并重的时代。

评价展望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卓越绩效准则

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现状的研究, 进一步剖析了现有评价办法的弱势, 尝试将当前最新的绩效评价准则———卓越绩效评价办法引入商业银行, 对卓越绩效评价办法在商业银行的应用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和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 引导各商业银行运用卓越绩效评价办法不断的完善自我评估, 改进薄弱环节, 寻求增长潜力, 增强竞争力, 进而促进中国商业银行在国际竞争市场上提升自身的企业能力, 同时也为今后的该项研究提供借鉴和启发。

国内外主要研究动态。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是杜邦财务体系的绩效评价方法、美国的卡普兰和诺顿提出的“平衡计分卡” (Balanced Scorecard) 、由思腾思特公司提出的EVA评价法等进行的, 很少有采用卓越绩效准则来研究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

一、国外研究动态

企业绩效评价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即成本绩效评价阶段、财务绩效评价阶段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创新阶段。

成本绩效评价阶段 (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 。该时期的管理思想家主要有泰勒 (F.W.Taylor) 、法约尔 (H.Fayol) 和韦伯 (M.weber) 。这些思想家对管理理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 关注的主要是效率问题, 而对人的心理因素及行为特征研究甚少。与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的思想相呼应, 美国人哈瑞设计了最早的标准成本会计制度, 实现了对成本会计制度的革新。以标准成本为依据来进行经营业绩的评价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成本会计评价方法。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经营绩效评价的传统观念。从事后评价转变为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评价控制模式。

财务绩效评价阶段 (20世纪初至20世纪90年代) 。1903年, 杜邦公司发明了以股权收益率 (ROE) 为考核中心的杜邦分析法。该方法通过对股权收益率的分解, 即将股权收益率分解为资产回报率 (ROA) 和利润率 (PM) , 总结分析影响公司经营绩效的诸多因素所起的影响作用。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创新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今)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 对企业的绩效评价进入到创新阶段, 形成了以财务指标为主, 非财务指标为辅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知识经济的到来, 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主要的是价值链之间的争夺, 企业必须考虑其战略目标, 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保持竞争优势受到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更多的是非财务指标, 这些指标在传统的财务指标为主的绩效评价体系中难以得到体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外学者对银行效率进行了研究:Beregr和Mester (1997) 对银行资产规模、组织形式、市场集中度、资本化程度等因素对银行效率的影响作了研究;Robert Deyoung等 (1995) 研究了美国银行业1954—1993年的技术进步、效率及生产率变化, 认为银行规模、集中度、资产、不良贷款率、人均营业费用、股权结构等都对美国银行的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worthington (1998) 运用随机成本前沿法测算了资产质量、人力素质和教育程度等因素对澳大利亚金融机构效率的影响。

Harker和zenios (2000) 将驱动金融机构业绩改变的因素分为战略、战略执行、环境三个层面, 每个层面又具体分成数方面的内容;Farren等 (2000) 认为金融机构效率的驱动器是其对人力资源、技术、过程管理等模式的选择及其对金融服务质量、成本和便利程度的影响;Davidson (2004) 运用平衡计分卡方法研究了计算机网络支出对银行绩效的影响;Marques-Gou (2008) 研究了银行分支机构的内部绩效评价方法。

“卓越绩效模式”得到了美国企业界和管理界的公认, 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医院和学校等多种类型的组织。这一标准成为企业追求卓越的指导书和参照系,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质量奖标准都引用或参考了这一标准, 许多大的科技型企业都引入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组织制定标准化战略实施纲要, 进行自我评价。其中, 施乐公司、通用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世界级企业都是运用卓越绩效模式取得出色经营结果的典范。从技术、管理、市场和经营等多层面, 提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标准化战略内涵、中长期目标及对策措施, 为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提供指导。

二、国内研究动态

中国商业银行绩效的研究相对较晚。黄宪 (1998) 、高正刚 (2000) 、高波、于良春 (2003) 通过对各个财务指标的分析, 并通过对主要指标如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进行分解, 比较分析了中国银行业规模经济效应、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叶春明、孙薇等 (2004) 提出了依据平衡计分卡为理论基础的商业银行业绩评价体系, 提出基于因子分析的商业银行绩效比较研究以非财务指标为补充结合财务指标的综合业绩评价体系;李建军 (2004) 从多角度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绩效评价, 形成一个全面评价商业银行绩效的方法体系, 主要采用标准系数法和功效系数法来确定各财务指标的权重。许志钦 (2006) 、叶东凌 (2007) 、贾宗武 (2008) 研究了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中运用EVA进行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原则及具体设想。周琼 (2005) 、朱治昌 (2007) 、洪淼 (2008) 、葛志伟 (2009) 等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平衡计分卡在中国商业银行的运用。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焦叔斌教授 (2005) 曾针对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作了专项论述, 在文章中, 作者对卓越绩效准则的结构与特点、价值观与实质及其作用都作了深入的阐述, 并强调了企业领导人在此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文章中指出企业为了实现卓越绩效, 其领导层必须首先承担义务或任务, 领导的工作对于企业实现卓越绩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陈泉就卓越绩效的评分办法与评分指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强调了经营成果的评分是绩效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王国清 (2005) 则就卓越绩效模式理解与实施指南提出对《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若干条款的理解和宣贯, 作为参与了标准制定全过程的一线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者, 他在文章中对卓越绩效模式在中国企业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作了大量的研究。

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方面, 孙德轩 (2006) 指出绩效评价体系在评估银行的目标, 激励管理层和发展中的策略成就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在将具体绩效评价办法引入商业银行进行应用方面, 黄慧馨、林小驰 (2006) 以及张佳林与梅沁芳 (2006) 针对中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诸多弊端, 分别适时推行以“战略观”、“平衡观”、“兼顾非财务指标”为特征的平衡计分卡和以价值为核心的EVA评价体系, 但未能认识到它们的不足。而且对于各种评分办法都缺少具体的应用分析, 未对各种方法的局限性进行补充分析, 难以令人信服。

目前已有的研究对卓越绩效准则的评分办法做了很好的阐述, 对中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也做了一定的研究, 但对于将卓越绩效评分办法引入商业银行应用的文章以及对卓越绩效评价评分办法进行实例补充的文章, 国内值得借鉴的研究成果不多, 特别是权威人士和知名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更是微乎其微。目前的研究阶段仅仅局限于办法的引进, 未作补充和改进, 并且缺乏一定的实例分析, 还需对卓越绩效评分办法在商业银行的具体应用提出建议和思路, 并利用二元语义模型对卓越绩效评价办法在商业银行的应用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国内许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引入了各类管理方法和管理体系。如, TQM全面质量管理、六西格玛以及1509000质量管理体系、工5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O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等, 目的是为了通过追求企业卓越管理来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中国从200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卓越绩效模式, 并决定当年全国质量奖评审标准采用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标准吸收和借鉴了国外质量奖评价标准, 注重组织从领导作用、战略策划、顾客和市场调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管理, 直至售后服务的全过程控制, 更注重组织运作绩效、满足顾客需要和持续改进能力, 以及外部环境变化时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发展潜能。而将卓越绩效准则应用于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将有利于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及提升其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卓越绩效准则[M].焦叔斌,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GB/T19580—2004,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Z].

[3]GB/T19579—2004,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Z].

[4]陈中武.卓越绩效管理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5]卢国锋.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2006, (4) .

[6]彭莹, 杨静, 奚振斐.基于EVA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研究[J].西安金融, 2006, (7) .

[7]W.Kolb, Understanding Futures Markets, Blackwell Business, 1998.

上一篇:电子商务年下一篇: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