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验中的感悟

2024-11-28

新课程实验中的感悟(共12篇)

新课程实验中的感悟 篇1

笔者作为一线的物理教师聆听了很多专家关于新课程的解读, 也观摩了很多示范课,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感悟, 与大家共享。

感悟1:一段棉线———一种理念

“时间与位移”这一讲中说:可以在地图上沿旅行的路径放置一条棉线, 然后把棉线拉直, 量出长度, 根据地图的比例估算旅行者走过的路程。在对这一旁批的处理上有两种典型的做法。做法1:这个问题很简单, 操作的实际意义不大, 旅游的路程可以通过网上查询。没有必要进行实际的操作;做法2:老师将其作为课后作业留给学生, 并要求学生把操作得出的结果与通过网络查询得到的实际路程的长度相比较, 教师在下一节课上作点评。显然, 后者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重过程、重生活、重情感。如果单纯地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出发, 这个实验的意义真的并不大, 但这个操作的出发点并不在于知识, 其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操作的过程, 获得情感的体验, 在具体的操作中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感悟2:一次制作———一种技能

实践是形成和提高技能的途径, 学生只有通过实际的测量、测定、操作、制作才能掌握技能、提高技能。离开实践的技能只能是知识的识记。笔者在“反冲运动火箭”这节教学中给学生留下了一道动手操作的作业题:制作水火箭。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了制作中:他们巧妙地利用可乐瓶、气门芯等废旧的生活用品制作了各式各样的水火箭, 经过我的了解, 有近六成的学生制作过程中进行了返工, 有的还进行了多次的返工 (主要原因是漏气) , 但最终都取得了成功。这样的制作使学生的技能在动手操作中得到了训练, 在返工的过程中技能得到了提高。通过这次作业的反馈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切实地提高学生的技能, 就必须给学生足够的实践空间, 让学生的技能在实践中得到训练, 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感悟3:一片蚊香———一种方法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这一讲中有一个“做一做”:设计方法分别测量自行车在不同情况下行驶 (如长距离和短距离) 时的速度;测量蚊香燃烧的速度, 并对测量结果可靠性做出评估。笔者让学生设计方法并要求学生回家后完成对蚊香燃烧速度的测量。第二天笔者对学生完成的情况作了汇总, 令笔者感到吃惊的是, 学生设计的方法竟然达到8种之多, 有的同学还根据自己的测量结果对蚊香适宜的长度进行了定量的计算;有的同学根据测量的结果判断出商家给出的“燃烧时间达10小时”提出了质疑。很难想象, 没有了具体的操作过程, 学生能凭空地想出这么多的方法, 没有了具体的操作过程和经历, 学生能对燃烧时间提出质疑。可见, 方法是在过程中产生的, 离开具体的过程去谈方法只能是“无的放矢”。

感悟4:一次调查———一种意识

调查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 它同时也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和联系实际的重要渠道, 新的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笔者在讲完传感器这节课后, 总有一种“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感觉, 于是针对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如电饭锅、自动路灯、楼道开关、电子秤、鼠标……) 的现象, 给学生留下了一道作业题: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传感器?学生对调查活动很感兴趣, 热情也很高, 绝大部分同学都做了认真的调查, 很多学生还通过阅读说明书进一步弄清楚它们的工作原理, 有的同学还在调查报告中提出了对某些传感器的改进意见和设计新的传感器的思路。调查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形式得到了拓宽, 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调查这种方式增强了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 而这种意识的产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感悟5:一种解答———一份美丽

物理学是美的, 物理学中和谐美、普适美、简洁美、对称美无处不在。习题中同样也不乏美的存在, 也有情感、态度。在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后, 笔者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给学生编制如下的一道习题:请设计方法测量出我校的古井的井口离水面的高度。由于刚学习过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 所以绝大部分学生采用了“落体”法, 诸如向井里放石块、苹果、铅球、火把、火炬……但有位女生的设计方案令笔者眼前一亮, 她的方法是:用细绳系住一块洗干净的石块并将石块放到井中, 使其浸在水中, 在井口处的绳上做上记号, 测量出记号到绳上水印处的距离即可。笔者将该同学的方法在班级里推广, 全班同学给这个方案报以了热烈掌声, 透过掌声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这位同学美丽的心灵。

感悟6:一次表演———一种精神

笔者在进行声现象“声音产生的原因”教学时, 为了增强学生对波的感性与直观认识以及更好地理解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 依据教材上的“做一做”设计了“人浪”表演:让四个自然小组的成员分别观察和表演“人浪”。通过对其他各小组表演的观察使他们发现, 成功的表演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的努力与配合, 一位成员的动作的不到位或“不合拍”都会影响整体的表演效果;通过自己所在小组的合作表演使每个参与者付出的劳动被集体所共享和认同, 让每一位同学的价值都在集体的工作中得到体现。通过这样的活动增强他们的协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使他们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发展。

中学物理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也就决定了教学过程应该既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承, 更应该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方面有所发展。作为一线的物理教师有义务去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三维目标的精髓与实质并在实际的教学中去践行。

新课程实验中的感悟 篇2

作者:郭 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582 更新时间:2009-5-9 22:35:56

兴义七中:郭 娅

实验是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的中心,新课程的实施是围绕着实验来进行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实验是该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是课堂教学不可比拟的,初中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最主要手段,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最有效的途径。化学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也是由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过程。因此,在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实验占有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在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教学中,我们要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际能力为指导思想。如何有效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是中学教学改革中必须面对是一个问题,也是中学化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新课程实施中就不能不重视发挥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应有的作用。

一、在真实、生动、鲜明、直观化学实验中,让学生认识物质,理解化学概念

教学大纲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如果一个人对客观事物一无所知,就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化学实验,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物质的本质属性,通过学生视觉、听觉、嗅觉来形成对事物感性认识。只有提供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真实实验,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加深对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的理解,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加深对反映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如果老师自己拿一瓶收集好的氧气放在学生面前,学生以为没有什么东西,但是,让学生自己收集一瓶氧气,再让学生检验它的存在,学生就能深刻了解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还有反应后生成的沉淀、物质的溶解、颜色的变化、有气味或有颜色气体的逸出,都是帮助学生直接观察物质发生变化的直接感知,使学生信服地形成物质特性的概念。化学实验这门课程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进行论证,使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并在感性认识过程中不断的升华,通过实验技能知识的积累和独立思考,不断丰富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二、在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设法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在分组实验中,重视培养学生实验的合作精神。实验过程中分工合作,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同时也培养学生互帮互助。为此,实验教学中我将全班学生进行合理编排,即每一小组中尽量安排有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学生观察能力强或学生思维深刻,具有独特的创新精神的学生。将这些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不仅能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更有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中,我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制取二氧化碳装置。要求组内各同学互帮互助,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积极转变角色,以促进组内同学相互合作,共同解决实验中所面临的问题,以此达到学生人人有事干,人人都动手,个个有收获的目的。由于老师提供给各组的仪器不尽相同:有的有试管、广口瓶,有的有锥形瓶、平底烧瓶,有的有单孔橡皮塞,有的有双孔橡皮塞等等,故各组同学设计的装置多种多样,并由组内表达能力好的同学介绍该组装置的优点,由全班同学评价。同学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心里由衷感到高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热情。实验过程中通过上同学相互讨论、交流,达成共识。使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实验的理解。

三、在实验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

以前,学生实验都是安排在讲完新课后进行的,而且大多是让学生重复教师课堂上演示过的实验。这样的实验只是起到巩固书本知识和训练操作技能的作用,只是实验操作的机械化重复。在这样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基本上都无须太多的思维活动,只要按照教材上的步骤一步步做下去就结束了,甚至很多学生都不知道每一步的实验操作目的是什么,更不会分析实验出错时的问题所在,只是将实验结果按照理论上的照本宣科,实验结束了也不知所以然,达不到实验的更深意义,也失去了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功能。化学实验这门课程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进行论证,使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并在感性认识过程中,通过实验技能知识的积累和独立思考,不断丰富观察力、想象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智力得到开发。从化学实验这门学科而言,就必须通过课堂理论课的教学,把反映客观物质本质性的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的理性知识,在实验中加以检验,并对实验中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达到智力开发的目的。如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常会得出一些反常的实验现象,有的甚至实验失败。对此,学生往往会向教师提出许多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这些提问,教师应该与学生一道共同分析实验操作中每一个环节,引导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并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这样才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按着实验台上的实验用品和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 “ 照方抓药 ” 式的实验操作 , 学生的实验基本上属于一种纯技能的训练 , 停留在表观层面 , 缺乏足够的思维。针对上述现状 , 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的目标是: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 , 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同时 , 对教学过程中建议了多个设计实验的题目 , 例如 : 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变化;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推断孔雀石分解产物等。实验教材中也有多处设计实验的内容 , 例如 : 设计简易灭火器;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等。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 也增设了相应的设计实验题目 , 例如 :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 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等一系列实验 , 这些实验的开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开阔了学生的思维 , 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同样在实验器材很简单的情况下也能设计多个实验题目,例如:蜡烛燃烧实验探究.㈠蜡烛燃烧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㈡可燃物燃烧需要什么条件?㈢蜡烛燃烧后的产物?㈣蜡焰各部分温度是否一致?㈤蜡烛熄灭后的遗留问题?这些是教师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巧妙处理 “ 有用 ” 与 “ 有趣 ” 的关系。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对待同一事物,应从不同角度去分析。

四、在探究性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

探索性实验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实验前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就要求他们认真、正确地操作,仔细敏捷地观察,如实不苟地记录。谁认真谁就能获得正确的结论,反之将得到错误的信息,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实验严谨的基本品格。同时也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化学实验的现象总是多方面的,而这些复杂的现象又是人们认识物质变化的向导。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还要求把观察实验的过程和抽象思维的过程结合起来,要求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方法,通过宏观现象,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本质变化,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

探究性的实验不再是让学生简单地、机械地去重复实验,而是要引导学生“像以前的科学家”那样,通过实验探索规律、发现真理。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在寻找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时不要直接地将结论告诉学生,然后再进行验证。我在进行教学时事先准备了如下几组实验:

(一)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二)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

(三)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四)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

(五)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依次分别做这五个实验,然后让同学们共同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哪组实验最合适?并且分析排除另外几种的原因所在。经过学生的讨论和争论之后,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实验室应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这样不仅使学生们牢固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更重要的是有了探究的成分,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了探究实验的经过,让学生学会了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教学中一般通过 : 化学实验问题 → 猜想与假设(或化学实验事实)→ 实验验证假说(或科学抽象)→ 科学结论 → 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 实验教材中关于 “ 质量守恒定律 ” 和 “ 燃烧的条件 ” 的探究就是典型范例。在实验教学中尽量发挥实验的探究本性 , 让学生体验、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 丰富学生探究活动的亲身经历 ,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教学要不拘泥与器材、场所的束缚。勤俭节约,开动脑筋,利用身边的坛坛罐罐进行实验。

总之,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体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在实验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创新教育的原则就是让学生主动创新。在实验教学中体现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培养,关于在于教师要成为创新型教师。只有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明确基础教育中创新教育是核心,才能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

新课程实验中的感悟 篇3

爱国主义思想在处处体现在我们历史教材中,我们运用历史课堂感悟、体会爱国主义,让爱国主义光忙永远洒在每一位学生中。

中国近代的历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的落后,带来了东西方的列强分割,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但是中华民族是酷爱独立与自由,富有革命传统的中华民族。虽然外国侵略者以武力迫使清政府屈服,但是未能摧垮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面对东西方的霸占与分割,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从未间断过。孙中山就是这样的典型人物,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历史选修教材四上,对孙中山这个人物学习与评价,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中国爱国主义思想发展中的历史丰碑。孙中山爱国主义思想的突出特点,就是把振兴中华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主张现代化发展,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使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把爱国主义思想与民生主义统一起来,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人民共同幸福。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民主先行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在帝国主义列强阴谋瓜分中国,清王朝卖国投降,中国的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他投身革命,领导辛亥革命,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护法运动,护国运动,集成革命统一战线,反对北洋军阀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孙中山还主张发展实业,实行实业救国,作为一个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孙中山目睹时艰,忧心如焚,毕生都在追求國家的独立、民主、统一与富强,并始终把爱国主义与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民主与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

孙中山在崇高的爱国主义旗帜下,坚决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给我们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时至今日,台湾与祖国大陆仍处在分裂状态下。它不符合海峡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国历史发展趋势,也违反孙中山先生的遗愿。推动海峡两岸发展与交流,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两岸同的神圣职责。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影响了中国几代人,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思想财富。还有林则徐虎门硝烟运动、关天培镇守虎门炮台、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战役、三元里人民自发的抗英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等等。这些运动中涌现了无数爱国人士。他们有的为了保卫祖国而献出自己宝贵而年轻的生命,有的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是爱国主义的典型。

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和觉悟,也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动。同时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爱国不仅需要活力与激情,更需要智慧与理性。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现阶段我们必需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必须关心一些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的问题与威胁:如水资源供应问题,资源能源问题,粮食耕地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反恐、卫生安全、贩毒、食品安全问题等等。爱国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时代的新内涵,一方面,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发展壮大自我;另一方面,推行可持续发展,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就能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与稳定。

新课程实验中的感悟 篇4

一、“历史与社会”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2011年,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颁布,提出了一系列新观念, 如作为必修课和基础课的“历史与社会”从本质上说是人文素养课;过程与方法是“历史与社会”的教学目标之一;“历史与社会”课程应采取以主动、 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等。这些新观念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深刻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在重视认知目标的同时,也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的制定, 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予以落实。 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 探究合作等手段,促使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当前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学活动随着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考试成绩的合格而结束。一方面, 教师很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思维发展、个性发挥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主动思考应该如何学习,对老师所讲的东西毫无保留地接受,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少学生依然认为“历史与社会”只是应付考试的科目。所以想要扭转这种现状,提高“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水平,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加大专业知识和经验知识的储备,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反思。

笔者在设计八年级上册“帝国新政”教学计划时,就曾几次修改方案。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唐太宗的统治为例,从君民关系、国家政体、科举制度等方面分析唐初盛世局面出现的基础;了解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明确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最初的想法是把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的措施作为切入点,探究当时的军民关系、民族关系和政治体制。后来仔细一想,觉得这样做有点过分拘泥于教材,似乎是为了学习历史而学习历史,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笔者就想到是否可以把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天地之间有杆秤》与这一历史时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天平”为线索。“天地之间有杆秤,‘江山’放在左盘,‘老百姓’则是秤砣放在右盘,而定盘的是‘你’,即皇帝, 就是天平的指针。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富强,其实就是让天平处于平衡状态。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每一个朝代都是一个天平,同学们想想,中国这么多朝代,哪一个天平是相对平衡的呢?” 将生活中的音乐与历史紧密地结合起来,很好地解决了学生、教材和生活的关系。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价,是教师整理课堂教学、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的重要过程。而“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二、“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关系

1.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更加深入地研究教学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使人满足,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起人进一步求得成功的欲望。一节课总有成功的地方,例如:教师精彩的点拨,适宜的情境创设,教材深浅的把握,学生兴趣的培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效的课堂组织等。认真回顾总结,不仅能够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还可以将教学经验推广给同行,达到资源共享, 多人受益的目的。

在八年级下册“屈辱的岁月”中探讨“落后就要挨打”时,笔者提出“落后是不是一定要挨打?请用史实证明你的观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结果出现了以下观点:1.落后必挨打,证据是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落后不一定挨打,证明是当代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没有挨打;3. 落后也能打先进,证明是辽、夏、金打北宋,金、 元打南宋;4.落后抗击先进,最终打败先进,证明是中国的抗日战争;5.落后与先进和平共处,平等往来,证明是唐朝同吐蕃、南昭、回纥等少数民族政权的交往等。部分学生的回答令我意外,但意外是一种难得的教学资源。在总结时, 我除了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提出的可贵观点之外,重点帮助学生分析了19世纪中期,西方殖民者四处扩张,掠夺资源的背景下,中国的落后必将挨打的道理,提醒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应注意历史背景这一重要因素。这节课尽管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但收获颇丰, 正确对待、评价一些课堂中的意外,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合理巧妙地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所以教师要积极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性思考,不断充实、更新和提高自我。

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课程标准》指出:错误是课程的再生资源。教学中的疏漏和失误在所难免,关键是要怎样对待。如,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适,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理念是否先进, 教学手段是否恰当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及时进行反思,寻找问题的出现是主观所为,还是客观所限,并积极地解决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之目的。

一位老教师在七年级上册“辽阔的疆域”的公开课教学中,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与中国陆上相邻的15个国家, 可学生找来找去只找到14个陆上邻国,老师便说在尼泊尔和不丹之间有个国家叫锡金,并说锡金太小,地图上就没有标出来,还请学生在地图上补充上去。当时听课的教师就议论纷纷,因为中国曾是世界上唯一承认锡金的国家。 锡金,作为一个国家,在2003年10月以后出版的中国地图中就没有了,成为印度的一个邦———锡金邦。2005年6月第2版的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已更正了2002年6月第一版教科书和图册中的相关地图对该问题的解释,并在教科书第41页明确指出“找出与中国陆上相邻的14个国家”。但开课老师仍采用过时的观念,难免误人子弟。这反映了该教师既没有认真、仔细地备课, 平时也没有关注与地理有关的新闻。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多读新书、好书,才能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不断改变自我,提高自我。

2.反思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彰显教学智慧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树立“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者。学生在对教材的学习过程中,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见解。将学生的见解及时地记录下来,可打破教师的思维定势,拓宽教学思路,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做到教学相长。

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一课中的“经线和纬线”这部分内容时,我拿出地球仪,开始讲南极、北极、经线、纬线……这堂课内容比较抽象,同学们不容易懂,怎样讲解,学生都很难理解。这时我发现每个学生的课桌里都有一个实心球 (因为实心球是体育技能考试的科目之一,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个用于练习),这不正可以作为学生用的地球仪吗?我让学生把实心球拿到桌面上来, 在球的上面定出北极和南极,画出经线和纬线,分辨出东、西、南、北半球等,学生这样一“动”,就来了精神,对经线和纬线这一抽象知识,理解得非常深刻。在这个案例中,通过反思可以获得这样一些认识:(1)课堂也是一种资源,教师要发挥教学机智,巧妙地加以利用,使课堂成为教师充分展示教学智慧的平台;(2)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我们要随时把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

三、教学反思的方法

1.典型课的自我系统反思法

教师在某一时间段对自己教学中最成功或最失败的课例进行系统反思, 这种反思比较全面、复杂,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当然,这种系统的反思法不可能适用于每节课,也不适宜于常态化,但由于其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年轻教师尤其要认真对待。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2.公开课的交流对比反思法

我们每学期每个教师都会开设公开课,或者参加公开课的观摩与研讨。 公开课的交流对比反思法是指通过开展听课交流、教学论坛等活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在研究别人的长处、研究专家型教师以及优秀教师的成功案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交流既可以是同伴间的交流,也可以是与专家的交流和对话,还可以是与学生的反馈交流。对比可以是同时期教师,也可以是同学年、同一学科、不同教法等的比较反思, 还可以是对自己的现在与过去的对比反思。通过交流比较反思,找出自己在教学理念上的差异,找出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差距、教学效果上的差别,及时进行自我提升。

3.借助媒体的自我反思法

前几年,临海市教育局电教科来我们学校给笔者拍摄了一节“辉煌历史伟大成就”的初三复习课,并上传到临海市教育网上。通过课后反思和分析, 使教师能重新听到和看到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具有哪些明显的特点,注意纠正语病和习惯性动作。这也是教学反思最主要的研究视角,可以使我们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行为等进行深刻审视。另外,还可以与其他人一起对话交流,共同探讨。这种方法有助于发展教师的自我评估能力和观察能力,改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

4.撰写教学后记法

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教师要敏于思,勤于笔,积累教育教学研究的素材。撰写反思日记, 即教学后记。这是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一种好办法,要求教师对每节课的教学流程作书面的记录与反馈,有条理地对课程的主要特征、有意义的教学环节进行记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体会到教而再研则深,研而又教则实的道理,才能扬长避短,言之有物,始终站在课改的前沿,真正与新课程同行,与时代共发展。

感悟物理新课程 篇5

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已在重庆市北碚实验区实施了一个多学期,引起了社会、家长的广泛关注。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课改所倡导的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逐渐深入教师心灵,改变着现有的课堂和教学方式。我也有幸踏上这次课改浪潮,试着用新的教学理念在自己所任教班级内实践了一学期,现谈谈自己对课改的一些感悟。

一、把握好物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变化是顺利实施课改的关键

1. 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特点

新课程标准符合时代的要求,也符合江泽民提出的“培养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人才要求”。新课程标准分四大部分,与以前的九年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大纲相比,更加完善,更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新课程标准注重知识与技能,更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并增强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② 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化繁为简,化细为粗,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广阔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如“摩擦力”这节,旧大纲要求的知识点有: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滚动摩擦,知道摩擦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而新课程标准对这节课的要求是通过日常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

③ 教法改变,以往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授式学习, 学习的内容由教材或教师以定论的方式呈现,学生被动接受和记忆,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发动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

④ 新课程标准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学科之间整合性加强。比如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可以与音乐知识相结合。

⑤ 新课程标准实用性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增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 新教材的变化与特点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① 淡化知识结构的系统性,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特征,对于还没系统学到但又必须用的知识以“加油站”的方式提出,让学生作为工具使用。

② 图文并茂,彩图多,符合8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兴趣,学生喜欢阅读,如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共有34幅图片。

③ 教材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精神,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各章节需要探究的物理实验和物理规律只给出实验方法,不给出实验的结论。如阿基米德原理这样重要的内容,都由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总结得出。

④ 新教材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充分体现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众多的事例、图片来源于生活,如:摩擦力这节中溜冰鞋、磁悬浮列车;浮力一节中的人在死海中漂浮的图片都来源于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⑤ 新教材比较重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精神。较多的章节都有交流与讨论。

⑥ 新教材中众多的猜想与假设,留给学生质疑空间,为课后的自主性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⑦ 新教材没有章末习题,节后练习也大大减少,特别涉及计算方面的习题大大减少,却增强了实践活动和小论文写作。

二、教师应加快步伐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需要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要审时度势转变教育观念,利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探究的精神。在教学方式上要改变以往那种应试教育的思想和“从一而终”的教法。努力创新,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在课堂上应起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行为都要为了学生的发展,并一切应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我在上摩擦力这一节课时采取以下方法体现课改精神。

创设情景:根据现有条件尽可能将现代技术、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能生动活泼。这节课我先采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播放人和马驹在冰面上滑倒的录像;然后在拧紧的`瓶盖上涂上润滑油,让班上力气较大的学生拧开(学生不容易拧开);再用细线拴住重物,让学生不打绳结,而将重物挂在木棍上。学生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人在冰面上易滑倒?为什么涂上润滑油的瓶盖不容易打开?为什么拴有重物的绳子在木棍上绕几圈就能挂住,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激情。

突出重点:重点放在科学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大胆猜想,摩擦力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有的说与速度有关,有的说与面积有关,有的说与重力有关,有的说与质量有关,有的说与运动方式有关,有的说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课堂上根据8年级学生特点让学生研究其中两个猜想: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粗糙程度因素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关系。教师给出实验器材,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出实验方案,选几组在全班交流,修正实验方案,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自己得出结论。

强调应用:学生得出结论后,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有摩擦力好?还是没有摩擦力好?根据学生回答,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正方:有摩擦力好,反方:没有摩擦力好),进行辩论,举例说明自己观点,让学生在辩论中明白要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分析问题,摩擦力既有利,又有弊。学生通过讨论就会明白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再通过播放有关的多媒体录像,学生就能很轻松说出怎样增大、减小摩擦力。

重视实践活动:根据报刊上的一条消息给学生这样一个课题,某县一段有坡度且转弯山区公路常出车祸,假若你是一名建筑工程师,请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学生非常感兴趣,纷纷举手发表意见,有的学生说建一个警示牌,有的学生说把路修直,有的学生说在水泥路上刻上一道道横线增大粗糙程度,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给予充分肯定。

三、教师以鼓励式的教学评价语言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以前课堂上回答问题,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较直接的肯定与否定,如“回答得好”“不错”“不对”等。而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评价语言多样化,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现在教师在评价时多用“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你考虑到这方面因素,你再想想有无另外的因素影响呢”,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

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常常这样说:“我觉得”“我认为”“我看”“我想要”“我发现”。课改实施一学期以来,学生普遍反映较好,他们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

四、新教材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目前实验学校各班人数较多,一般在45~50人,学生学习基础肯定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分层次,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广泛参与,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新教材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但有些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家中几乎没有什么书籍、杂志,惟一的信息来源就是电视机,找资料难且又无目的性,这就要求教师在现有条件下加大备课量,多找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相关的材料,才能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物理课要特别注重学生质疑能力和用科学方法探究事物能力的培养。物理还需要一定数学模型,深入探究物理问题往往都需要数学作帮手,我认为不能过分淡化数学在物理中的运用。

生物实验技能在新课程中的培养 篇6

关键词:生物实验技能;定向;模仿;整合;熟练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154-02

生物实验技能的形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水平。同时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技能的学习过程,能大幅度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使书本知识向实践扩展,特别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要求在生物实验中通过操作过程培养学生与之相关的多种能力,以及探索世界的积极态度。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生物实验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动作的定向、模仿、整合、熟练4个阶段。

一、动作的定向阶段

动作的定向是在了解动作活动结构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建立起活动的定向映象过程。这是动作技能形成的重要起点。在这一阶段,学生必须做好心理和知识两方面的准备。通常,学生对做生物实验是非常感兴趣的,但往往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教师应该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较高水平的动机,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产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过程的愿望,在这样的心理基础和动机水平上开始实验,可以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如在学习显微镜的使用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这一实验的意义。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理解了实验的意义,产生了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迫切愿望,内在动机被调动起来。通常心理准备是技能学习前的重要环节,但容易被忽视。

只做好心理准备还不够,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理解操作过程,即理解做什么和如何去做。了解动作活动的结构包含活动的构成要素和各个动作之间的关联及顺序两层意思。比如: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由6个动作要素连结而成;擦载片→滴清水→取材→展平→盖盖片→染色。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并在课堂上还要进行示范和讲解,使学生获得每个动作在空间上的正确视觉形象,包括动作的幅度、速度、停顿、连续变化等,通过分析要点、难点,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动作映象。

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自身的操作准确性和速度。示范操作是学生模仿的范例,如果示范不正确,学生形成错误的表象,将不易改变。此外学生在观察不熟悉的事物时,心理上觉得很难,注意的范围和知觉的广度一般较低,示范速度太快会影响学生的观察。

(2)示范与讲解相结合。讲解的任务是提示要点和容易出错的细节,尤其应当提醒学生防止事故的发生。比如提示学生取的是洋葱内表皮,放在水滴中要平滑面朝上;滴清水和染液要适量,水过多盖片容易浮动或污染载物台,水过少易产生气泡;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要用水浴加热,并加石棉网。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可以边讲解边示范或先讲解后示范。通过示范与讲解相结合,视听两种信号同时刺激学生的感观,可以促进学生动作映象的形成。

(3)注意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整体示范有助于学生了解活动的全貌,而分解示范有助于学生了解各个动作的幅度、力量、顺序等方面的特点。比如盖盖玻片是一个难点,如何用镊子夹住盖片,接触载片,轻轻放下,动作的力量、顺序需要进行分解示范。在进行整体示范时,教师要同时讲解操作顺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比如为什么先盖盖玻片再滴染液;调焦时为什么先粗调再细调。动作原理原则的掌握是动作技能形成与迁移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动作的模仿阶段

模仿是由动作映象到实际动作的过渡,是动作技能掌握的开端,通过模仿可以使动作映象得以检验、巩固、校正、进一步地充实和完善。在模仿阶段,师生之间的反馈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一种双向的反馈调节。一方面学生把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通过学生操作模仿来反馈自己的教学情况,另一方面教师随时指出学生优点和不足,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使正确的动作得到强化,错误的动作得以改进。有些学生做成功一步之后,总爱举手示意,等待教师的检查,希望从教师那里得到评价,教师应及时表扬;有些学生在实验中碰到困难或出了差错,教师应容忍他的错误,给他重复的机会。通过这种双向反馈调节,使教师和学生双方能及时地调节自己的行动,有利于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

三、动作的整合阶段

这是掌握复杂动作技能的阶段,即把构成整体的各要素按其内在联系联结成为整体。动作的整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复杂的技能可以划分成局部、分段、整体3个层次。如镜筒的升降是一个局部动作,完成这一动作要养成一个习惯,下降镜筒必须眼睛从一侧注视物镜和载片之间的间隙,而向目镜内观察时,镜筒只能上升。这种局部动作的定型,是正确掌握分段动作的基础。而从转换物镜、下降镜筒、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对准焦点,是一个分段动作,分段动作的联系与协调,又有利于整体动作的形成,即显微镜从使用到观察的过程。在动作的整合阶段,起调节作用的反馈方式主要是内反馈,即肌肉或关节提供的动作控制作用的练习,使学生形成一种反射,一个动作的完成就能成为下个动作开始的信号,中间没有过多的间隔和停顿,整个操作活动趋于协调,最终形成动力定型。

四、动作的熟练阶段

合理地组织和指导学生练习是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应该注意不能让学生盲目地机械地反复练习,而是要不断地提高目的要求,比如训练学生画生物简图的技能,学生不可能在一次作业中就做到布局合理,线条均匀,无分叉,点圆而无尾,疏密得当,教师可以在几次作业中不断地提高要求,通过三四次的练习使学生逐步熟练掌握这一技能。通常学生在练习的初期兴趣浓厚,情绪饱满,练习比较认真,但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后,兴趣降低,出现疲劳。为了不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教师可以开展竞赛,比一比哪位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在显微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物体,还可以让学生使用不同的染色液看哪种效果好。这时学生的追求动机、成功的喜悦会接踵而来,练习的质量随之提高。

在动作熟练阶段,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发挥着很重要作用,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个性等存在较大差异,学习同一种技能的进度常常因人而异,教师要注意帮助差生克服困难,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

熟练阶段是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这时学生动作的连贯性、整体性加强了,知觉的广度、精确性及判断力、迁移能力也大为提高。比如,显微镜的使用达到熟练后,学生可以用更多的注意来观察生物体的结构。当学生学会了“观察种子结构”后,“观察花的结构”也就不难了。

一次实验的成功和满足可以为学生下一次的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每次实验前自主地产生强烈的参与实验的愿望和动机。在技能的不断熟练的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也不断地发展起来。

生物学实验基本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看,应属于动作技能。实验是条件控制下的操作,任何实验都要依靠一定的动作技能来完成,否则,将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不能忽视动作技能的训练。动作技能包括操作认知和操作技能,训练中分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前者是通过模仿初步学会阶段,后者是动作技能形成阶段,即能独立操作并形成熟练技巧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手脑并用,也就是说,不仅要求学生在实验操作的基本功、技术上做到学会乃至达到灵活、准确、协调的程度,还要让学生动脑思考问题,要明了操作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使积极的思维渗透到基本技能训练的全过程中去,这才是主动的训练,才有利于动作技能的形成。

新课程中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篇7

一、新课程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

总的来说, 新课程标准关于物理实验课的开设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

1. 提倡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和信息。

新课程强调的是让学生先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实验和实验探究, 再根据实验获得的材料、结论得出物理规律。

2. 强调了科学探究实验的地位。

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 强调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活动。

3. 注重实验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 可以把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引向求知的行动, 引向对新知识的探求, 学生可以满怀激情地展开丰富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注重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的培养。

新课程强调要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应当具备的严格的科学态度, 科学的思维方法, 严谨的科学作风, 逐步学会物理研究中基本的科学方法。

5.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探索实验。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自己制作和完成小实验, 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学到许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内容, 克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 真正体会到科学家在取得成功的道路上所经受的失败和挫折, 以及取得成功所需要的不屈不挠的毅力。

二、新课程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新要求

新课程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新的要求, 主要表现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新课程物理实验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 提高自身素质。教师的自身素质是适应新时期教学要求的可靠保证。包括教师要提高思想素质、提高业务素质、提高心理素质。

(2) 更新教学观念。教师应该在力求钻透教材, 打破思维定势的基础上,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学会思考,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真正使学生“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 能使学生迅速而全面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3) 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和创设情境诱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 使学生敢于发问, 敢于质疑。

(4) 重视教学过程。现代的教学要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实践, 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的真正含义。学生应由学会知识的过程变为会学知识的过程。要求教师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构建一种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遭到失败、获得知识、总结经验的探索过程。

(5) 重视实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 物理教师不仅决定物理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 而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性资源。因此, 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提高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 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保证。

2. 新课程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1) 数据处理能力。初中物理要求是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 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 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而高中物理要求是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

(2) 实验设计能力。物理实验教学, 不仅要求学生会正确地使用基本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取数据, 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 会简单地处理实验数据, 得出结论, 而且还要求学生根据确定的目的、任务, 自己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三、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标

1. 物理实验教学是发展学生实验能力的基本途径。

学生实验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是:学会正确使用仪器和设备, 并达到规范;自主选择、安装和调试仪器, 操作控制实验条件的变化;正确测量读数与数据处理;会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正确的结论、了解误差概念、会写简要的实验报告等。显然这些不仅是物理学习必要的技能和方法, 也是学生今后直接参加科技活动和从事生产劳动极其有用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2. 物理实验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发学习动机。

通过物理实验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情感, 爱科学、学科学, 关注科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3. 物理探究实验教学要发展学生的能力。

无论是教师演示探究实验还是学生探究实验, 不仅要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技术和能力, 而且在他们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的结论、探究物理规律、运用规律来解释自然现象、控制或改变实验条件、选择各种仪器做实验、小组合作做实验等过程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训练学生研究科学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4. 物理实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和科学态度。

物理实验教学应是培养学生与同伴团结协作, 形成良好科学作风和行为习惯的有利时机和场所。

5. 物理教学实验要帮助学生理解和验证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新课程化学探究实验中的创新思考 篇8

一、创新理念在探究实验中的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敢于大胆创新, 努力去发现和改进那些实验过程比较繁琐, 或现象不是很明显的演示实验, 提高其可观察性,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结合自己和同行们的实践经验, 我们在教学中不妨对化学实验做出如下的思考:

1.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实验中的指导作用。教师对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实验现象, 并根据实验现象结合所学过的理论知识, 将其归纳总结, 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观察到相关正确的实验现象, 必须在实验中要有规范的操作方法, 即避免由操作失误而引起的现象的偏差。所以, 教师在学生分组实验的巡视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学生操作的正确性,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如玻璃仪器的加热, 各种称量仪器的正确读数, 固液试剂的取用, 药品的添加顺序, 实验操作的先后步骤等。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 学生分组实验会发生不同的实验失败现象。教师要引导他们分析总结, 找出失败的根源, 并寻找出完成实验的正确的方法和途径, 鼓励他们重新实验, 达到实验成功的目标。

2.可将演示实验从验证性实验演变为探究性实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一般是以一些验证性实验为主, 这些实验往往通过实验现象验证某一个结论。而化学研究性实验则是用一定的实验方法, 创设不同的实验情景, 引导学生对一些化学反应, 从多方位、多层面进行分析, 以期研究某一反应的实质和规律, 从而解释客观事实。比如硫酸根离子的鉴定实验, 我们就可以把它设计成一个探究性实验, 按照实验→观察→提出问题→讨论→分析比较→结论这一顺序去探究。最终让学生明白试剂的选用, 操作的先后顺序, 各试剂的使用的目的等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在未知实验结果之前, 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实事求是做出记录, 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获得正确的结论, 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 经常会碰到一些曾经接触过, 但并不完整的知识, 这就要求学生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得到完整的信息。查阅有关的化学文献资料的能力是实践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查阅各种资料, 分析别人的经验和教训可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和质量。近年来,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 从网上查找实验教学的信息和资讯, 已成为一种普遍受欢迎的、较为快捷的现代化手段, 上网查询各种资料也必然成为实践能力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打破传统教学, 转变学生的学习模式

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 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突出了探究性学习过程, 使科学知识内容由简单的获取向理解科学过程转变。教师怎样适应新的挑战, 在教学中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 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需要我们大胆尝试, 特别是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进来, 通过对化学实验中的创新思维培育, 使他们体会到化学其实就在身边, 实现“从生活走向化学, 从化学走向生活”,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1.改进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探究性学习”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挖掘课程资源, 注重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为基础运用学科知识。例如, 在讲胶体的丁达尔现象时, 上课前要求学生带上一小瓶雪碧, 让学生们先喝掉一部分后, 在震荡, 这时就会产生大量气泡, 且气泡体积由大变小, 此时用激光笔发出的红光照射, 则明显看到雪碧中出现一条光的通路。通过实验验证了胶体的丁达尔现象。这样, 一瓶雪碧不仅解决了胶体的来源问题, 还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还比如在探究SO2能否溶于水的性质时, 指导学生将水倒入集满SO2气体的矿泉水瓶1/3体积, 用力振荡, 不久矿泉水瓶被自动压扁 (或变形) 。学生对于这种“出乎意料”的奇异的实验现象会感到新奇和兴奋。教师要因势利导, 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什么?这样会使学生的兴趣得到不断地提升和发展。一个简单的擦火柴实验, 会让学生联想到O2的制法和性质;衣服相互染色了则会想到微粒不停地运动, 微粒之间有间隔等等……还有苏版教材中“你知道吗”“活动与探究”, “观察与思考”、“资料卡”、“问题解决”等栏目学生尤其感兴趣, 这些栏目使学生的兴趣从课堂一直延伸到课外。

2.实施开放教学,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自主参与通过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诸如观察、调查、制作、收集资料等, 亲自得出结论, 使他们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 建构起新的对自然的认识, 并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例如, 为验证物质的性质, 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功能单一的简易实验, 如果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总复习时,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 将这些简单实验采用横向串联, 纵向延伸的方式组合起来, 设计成综合实验、系列实验, 既可以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网络化,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习《SO2的性质》一节时, 学生将SO2的实验室制备、SO2与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反应、SO2与溴水反应、S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SO2与品红溶液的作用等五个单项实验整合在一起, 形成完整的系列实验。在总复习时, 学生将碳酸钙与醋酸反应放出的CO2气体直接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把两个简单化学实验组合在一起, 设计成了验证醋酸、碳酸、苯酚酸性强弱的综合实验。

3.渗透实验探究意识,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激发实验探究的源动力。“化学实验探究性学习”应与生物、物理、计算机不同学科知识相互联系, 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去完整地认识整体的客观世界。在安全、可行的原则下, 让学生各自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探索各种合理的方法, 设计各种可行的方案。如设计区分稀硫酸和浓硫酸溶液的实验方案, 可以利用密度、溶解热、沸点、导电性、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来区分, 也可以根据石蕊试纸对溶液的特殊反应现象来区分, 还可以根据生物细胞对溶液反应等去设计。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探究性实验更能充分地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

关键词:教学,创新,实验,探究

参考文献

[1]阮源萍提升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软实力《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 01, 36-38.。

化学实验教学在新课程中的作用 篇9

一、实验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学生如果注意观察实验, 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学生能专心致志地获取知识, 引起注意, 学习兴趣盎然, 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强大动力.例如, 在高中第一学期, 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开设第二课堂———化学兴趣小组, 给学生演示白磷自燃、滴水生烟、火龙写字、水下生火、烧不坏的手帕等兴趣实验, 演示完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去探索, 这样为高中要学习的知识打下基础,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实验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

良好的观察能力是一个优秀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例如, 在必修二化学能与热能的教学中,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学生很容易观察到结冰、有刺激性气味, 但容易忽略反应物成糊状.为了使学生能够观察注意到所有实验现象, 应先让学生看清楚两种晶体的状态.

观察化学实验, 不只是动动眼睛和其他感官就行, 还要开动脑筋去分析和判断.如, 在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思考“三种试剂的滴加顺序为什么是乙醇、浓硫酸、乙酸?”“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导气管口接近液面而不插入液面以下?”“为什么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的乙酸乙酯如何分离出来?”“若振荡装有酯的饱和的碳酸钠溶液的试管, 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等问题.这样, 既防止学生把做化学实验当成看热闹, 而没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难以抓住关键的实验现象, 从而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又能达到学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三、实验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 可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或将习题改为实验.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而且还会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 在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教学中, 先按教材中的实验方法进行制备, 发现只能瞬间观察到白色沉淀 (几乎分辨不出来)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容易观察到百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呢?”“可采取哪些措施使得到的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能够保持较长时间不被氧化呢?”诱导学生动脑、组织学生讨论, 对这一实验进行改进:一是加入少量铁粉, 二是用油脂或苯做隔离层隔绝空气, 三是放入氢气, 四是以铁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硫酸钠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备等.改进后的实验白色沉淀现象明显且能保持较长时间.

四、实验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法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并获取知识.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是一种学生亲自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学习活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探索.例如, 在苯的结构和性质的教学中, 我先向学生提问:根据苯的分子式判断苯是饱和烃还是不饱和烃?接着组织学生写出苯可能的结构简式, 我在写出苯的凯库勒式结构, 让学生预测苯可能的化学性质, 然后引导学生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 即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分析论证→评价交流.组织学生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化学兴趣小组、家庭小实验等多种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探索.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 学会科学思维的方法, 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综上所述,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积极领会、贯彻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结合教学实际和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 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为培养创新、务实、合作的一代新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伟星.实验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6, (1) .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必修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必修2)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感悟 篇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深化教育改革在于加强教育创新。教育创新是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当前, 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重要时期。21世纪带给人们良好的发展机遇, 同时激烈的竞争也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时代要求教育进行探索和改革, 以培养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人才。

二、数学课程改革实验是教育创新与数学素质教育的完美结合。

数学是什么?拿破仑认为:“国家的兴盛与数学的进步和完善有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指出:“任何学科只有在数学得以成功地应用于其中时才能被认为是完美的学科。”数学一向以其辉煌的智力成就而被尊为“科学的皇后”, 又以其为自然学须臾不可离的工具而成为“科学的仆人”。数学教育使学生不仅知道许多重要的数学概念、方法和结论, 而且领会到数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中学数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即准确性、缜密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等。

教育部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我国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 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和重要数学知识 (包括数学事实, 数学活动经验) , 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 使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 使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了解数学的价值, 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 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能得到充分发展。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可以看出我国的数学教育改革正步入国际化的轨道, 大众数学的思想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大众数学的基本含义是: (1) 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 (2) 人人掌握必要的数学; (3) 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数学课程改革都把数学应用性放在重要位置上。

三、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根本在于教师。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创新的主体, 广大教师要率先垂范, 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 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不辜负人民的希望和重托, 牢记神圣使命, 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 默默耕耘, 做爱国敬业的楷模。

在教学过程中要牢记, 教师和学生都是最主要的要素, 两者缺一不可, 不能强调一方面的作用, 而忽视另一方面的作用。教师中常犯一个错误: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探究创新和体验, 使自身的主导作用难以发挥。学生的盲目探索会使学生迷失方向甚至失去信心。正确的师生观应该是教师起主导作用, 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当旁观者, 而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 要严格要求学生, 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得到较好的训练。

四、教师教育观念的创新是数学新课程改革实验成功的关键。

新课程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 它要求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情景和学校生活都发生深刻的变化。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 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长期以来, 由于社会对教育的筛选功能的强化, 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停留在选拔人才的层面, 教师的教学活动被推进了“应试”的狭小空间。教师对学生的关注自然也就盯在了“升学”的焦点上。这是“学而优则仕”的社会传统思想的反映, 传统与现代性的矛盾, 是新课程事实中的社会性矛盾。随着社会对教育期待的变化, 学校教育将向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的方向转变, 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也将向培养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等方面发展。

教师应该从过去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课程的建构者, 把新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结合, 与实践连接, 为教育活动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 学会做人, 学会合作。

数学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应该使数学具有多样性、变动性;不能仅是教材的执行者, 而应该根据学科内容大量查阅资料, 补充内容, 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成为课程的决策者。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 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获得知识, 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新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使其感受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快乐, 品尝成功的喜悦。所以,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 如何激活学生思维, 使其展开想象的翅膀, 自由自主地在知识的天空翱翔, 应该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重点予以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既要注意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又要兼顾对有差异的学生因材施教;要抓住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适时予以表扬, 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不应该只做成绩的评判者, 而应该成为学生思维的启迪者, 学生发展的促成者。

不是任何有文化的人都可以当教师。教师职业有专门的理论知识做依据, 有专门的技能做保证, 教师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而且担负着育人的重任。因此数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而且应该懂得相关学科的知识;不仅能够传授基础知识, 而且应把身边的数学引进课堂, 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数学知识, 感悟数学真谛, 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世界, 从而促进学生的日常思维向科学思维的方式发展。同时, 只有接受终身教育, 才不至于落后于时代, 才能够完成培养现代化人才的任务。

五、实验教材的创新设计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是课改实验的有力保证。

高中实验教材很好地体现了教育创新和素质教育的精神, 处理好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 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具体表现在教材的“亲和力”“问题性”“思想性”“联系性”等方面。每节都以问题开始, 以“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 积极主动地开展实验与猜想、归纳与推理的活动, 思考问题的本质,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以往教材和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呈现的内容, 例如对大量的来源于现实数据的处理, 函数图形的呈现及建模函数的拟合等方便直观, 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体验数学的现实性、工具性, 能增强教科书的“亲和力”。

新课程实验中的感悟 篇11

教育是极其重要的社会事业,它使社会的发展后继有人。各级各类学校组成的人才培养链,塑造着未来一代人的灵魂和知识能力。从社会的角度看,要求学校培养品学兼优、身心健康、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从学校角度看,怎样才能达到社会的需求呢?这就必须要求学校要了解社会;不仅要了解社会的今天,还要了解、预测社会发展:在可见的未来,社会向何方向发展,行业的重组和走向,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于社会的深度和广度;还要根据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心理、思想素质的要求,也必须作可预测的了解。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学校,它是人才培养链中的一个“环节”,学生在校学习是整个培养过程的一个“学段”。学校把社会的发展需求还要按“学段”的特点“分解”、“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之中。

有同志可能认为,以上这些应该是教研机构所做的事,而不是学校的事、教师的事,学校、老师只要遵照上级指示“办”就行了。我认为,执行者(即教育者)必须理解为什么做,在做的时候才能更深层次体会做好的目的和意义,并按实际情况以充满智慧的原则,灵活机动操作而达到培养目标。

学校的教研必须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

对于人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但最重要的学习区间仍是从小学到大学这十六年,年龄段约是6到22周岁之间。这是小孩刚知事到准成熟阶段。人生的这个阶段是身体发育、成长最快的阶段,生理变化很大,同时心理变化也很大。求知欲由无意求知向有意求知阶段变化,认知规律由感性存在性认知向理性分析性认知阶段变化,认知方向是由被动灌输式逐步发展为逻辑推理辩证式。

中学阶段年龄约在12—18周岁。这个阶段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最快阶段,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主要的学习阶段,其性格、心理素质具有鲜明的个性。教师应该按照其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避其不利的一面,发扬其积极的一面,在极其重要的这一“学段”,将其人生观、世界观引向积极方向,并形成良好习惯,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又有克服各种困难的韧性。所有这一切,应看成是“系统工程”,得从一砖一瓦做起,得从各条脉络做起,形成网络式模块。这样,在学生的身上,才能体现出教育的成果,而之中的做法(或称操作)怎样进行?诸如素材选择,教法选择,运用器材、载体,都是教学研究中值得认真推敲、做好文章的大事。

认真理解新课程实验基本思路,以新课程实验为教学研究的指导方向

教育和教学,从我国历史发展来看,经过很多次发展变化,总是两种基本观念的互相依存和制约,即人的“社会性”和人的“自然性”,在社会发展某一特定阶段强调有倾向性的“社会性”一面,而在另一阶段又出现一种回归人的“自然性”的一面。

新课程实验的基本教育思路是:教育教学中使两者和谐统一,“主观”和“客观”相互协调一致,“科学”和“人文”相互依存和发展。“灌输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共进,使从小出生的“自然人”在学习中成长,成为融入社会,掌握和运用“自然”和“社会”和谐性知识的“社会人”,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人才”。

所有以上这一切,有一个中心原则,即必须有利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要对其前途負责。教师不能只顾一时的方便;要思索教学的形式。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丰富地占有资料,教学步骤和教学过程要有很强的正确导向性,不能因教育、教学失误而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的教研工作,对受教育者的一生负责,是人民教师的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文鼎中学)

新课程实验中的感悟 篇12

一、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知识的建构理论认为,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内在的建构过程,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建构的方式得到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 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 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常常表现为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 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 是与接受式学习本质不同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问题, 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化学实验始终是化学教学的重要部分, 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 是化学学科探究的主要方式, 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 立足于学生的学, 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 经过积极的探索和发现、亲身的体验与实践,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因此, 探究性学习是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尝试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做”,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学中做”。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这些动手做的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并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可以有效地转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 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探索指导者”。实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多种假说, 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科学的发展源于怀疑的态度, 没有思维的批判性, 就不会有创新。通过实验探究, 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去理解知识, 学习技能, 体验过程与方法, 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是落实《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举措。

上一篇:煤炭资源低碳经济下一篇:润滑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