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薰蒸

2024-08-17

中药薰蒸(共4篇)

中药薰蒸 篇1

用硫磺熏制中药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温县县志, 大约在1900年前后, 由温县农民发明。硫磺熏制主要用于难于干燥的中药材, 使其便于干燥和保存, 常用于中药材的产地加工。也有用于饮片的炮制加工环节。但中药材经过硫熏后对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且片面追求药材、饮片色泽, 大量多次使用硫磺熏蒸, 导致SO2严重超标, 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害作用。2000版《中国药典》只保留了山药等少数几味中药的硫磺薰蒸方法, 2005年版《中国药典》删除了硫薰的加工炮制方法, 并在增补本中增加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方法。1998年10月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在《进口医药品等管理规定》的修订案中规定, 进口中药材不得检出二氧化硫 (残留量10mg/kg以下视同未检出) 。我国粮食卫生标准中规定, 二氧化硫含量不得高于10mg/kg。本文主要从硫薰对几种常见中药材的性状、品质、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并分析了硫磺熏制在中药加工中的利弊。

1 硫磺薰蒸的作用

1.1 硫磺薰蒸的目的

1.1.1 便于药材的贮存

硫磺熏蒸为中药传统养护方法之一, 用于中药材的产地加工有近百年的历史。硫磺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粒 (粉) 状或片状物, 易燃烧。硫熏法是利用硫磺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 并于药材及饮片中解离成亚硫酸。亚硫酸具有还原性, 显示漂白和防腐的作用。亚硫酸能消耗组织中的氧, 抑制喜氧性生物的活性, 并能抑制某些微生物活动所必需的酶的活性。亚硫酸的防腐作用与一般的防腐剂类似, 与p H值、浓度、温度及微生物的种类有关。它具有一般酸性防腐剂的特性, 作为一种抗微生物剂, 同时具有杀虫、杀螨和杀菌作用。它对白粉菌科的真菌孢子具有选择毒性。因此多年来一直用其作为保护性杀菌剂。硫磺对螨类也有选择毒性, 所以也常用于杀螨。硫薰法主要用于不易干燥的中药材等, 干燥不彻底的中药常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碳源和氮源, 因此在贮运过程中易使产品腐败变质;甚至产生致癌性极强的黄曲霉素。况且, 有的收获时遇阴雨天气而大量腐烂, 通过硫熏后使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干燥快、外观好、药材折干品高, 并且不易变质、发霉、虫蚀, 尤其是一些花类, 鳞茎类的新鲜药材和一些中药饮片, 如半夏、天麻、白芷、山药、川贝母、菊花、百合等。故其可被用来防止药物腐败, 延长保质期[1]。在中药加工炮制行业, 硫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1.1.2 漂白作用

硫磺在燃烧过程中会与氧结合, 产生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解离成亚硫酸,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亚硫酸在被氧化时, 将着色物质还原, 而呈现强烈的漂白作用。药材的褐变, 多与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而亚硫酸是一种强还原剂, 对氧化酶的活性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防止酶促褐变, 这有利于中药材的贮藏。褐变的另一原因是药材中的葡萄糖与氨基酸发生糖氨反应, 反应产物为褐色。亚硫酸与葡萄糖能进行加成反应, 其加成物不酮化, 因此阻断了含羰基的化合物与氨基酸的缩合反应, 进而防止了由糖氨反应所造成的非酶性褐变。

1.2 弊端

1.2.1 对药材的影响

硫磺熏蒸后的中药会有一定的二氧化硫残留, 由于二氧化硫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 可能与药材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造成中药本身有效成分的改变, 直接影响饮片的质量。在煎制复方汤剂过程中, 虽然部分二氧化硫会被挥发掉, 但残余的二氧化硫仍可与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产生化学反应, 从而影响药材的质量和疗效;同时, 当中药材硫熏后, 药材中H2SO3含量增加, 药材变白, 药味变酸, p H值下降, 可能导致药效显著降低[2]。

1.2.2 对人体的危害

药剂中若含过量的二氧化硫残留, 会引起服用者咽喉疼痛、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 并产生令人不适的味觉, 甚至对人体肝、肾等脏器功能产生一定的毒性反应[3,4]。硫磺多为天然制品, 含有砷、汞、铊等杂质及其化合物, 过量硫薰后, 砷、汞等元素可进入药材中, 长期服用易至重金属在体内蓄积中毒。此外, 在熏蒸过程中, 大量二氧化硫气体以及相关有毒物质扩散在空气中, 严重污染环境, 对工作人员以及周边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等。据报道[5], 药剂中若含有二氧化硫超过500μg/g, 会产生不适的味觉。因而控制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成为硫磺熏蒸工艺至关重要的问题。

2 硫薰对常用中药的影响

2.1 山药

山药经硫磺熏蒸后, 色白光亮, 无酸臭味, 易成形, 美观, 不易生虫霉变, 大大延长其储存保质时间。辛爱玲等[6]考察了硫磺薰蒸山药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在薰制时随着硫磺用量的增加, 二氧化硫的残留量逐渐增大;但随着摈置时间的延长, 二氧化硫的残留量有所降低。赵海霞等[7]研究了硫磺用量、熏蒸时间、熏蒸次数3个因素对硫磺熏蒸山药中二氧化硫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硫磺用量、熏蒸时间对二氧化硫含量影响较大。崔援军等[8]考察了硫磺熏蒸对山药多糖含量的影响, 结果说明用适量的硫磺熏蒸可使山药中的多糖含量升高, 但在继续加大硫磺用量时, 多糖含量反而下降。赵海霞[9]用HPLC法测定了硫磺熏蒸对山药中有效成分尿囊素含量的影响, 结果证实, 硫磺熏蒸对山药中的尿囊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且有随硫磺用量增加、熏蒸时间延长、次数增加而减少的趋势。

药理方面, 郭婕等[10]研究了硫薰山药对大鼠肝肾代谢功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长期食用经高浓度硫磺熏蒸的山药可引起大鼠的肝肾氧化损伤, 而且在不同脏器间存在性别差异。

2.2 菊花

由于菊花具有良好的药用和保健功效, 菊花茶也是老少皆宜的饮品。但是在传统的菊花生产加工过程中, 生产者为了使菊花变得白晰, 外观好看, 干燥快, 有些品种使用硫磺熏蒸的方法。赵花荣等[11]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FTIR) 对不同加工方法的祁菊花和大怀菊进行了快速鉴别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加工方法可能会导致菊花内部某些有效成分间相对含量有所变化, 某些化学结构或许有所改变, 反映在FTIR谱图上就有所差异。经过硫磺熏制后晾干的菊花, 在1600、1060cm-1波数附近其吸收峰的形状和强度与其他样品不同, 在922、818、777cm-1 3处有固定的特征吸收, 而且吸收强度相对较强;不同加工方法和不同品种的菊花在FTIR谱图上都有差异。赵清等[12]也考察了硫磺薰蒸对菊花中有效成分的影响, 结果与自然干燥的菊花相比, 硫熏菊花中的槲皮素、木犀草素和总黄酮含量低于前者, 而绿原酸含量高于前者, SO2的残留量远远高于前者。

2.3 金银花

经硫磺熏蒸后的金银花有如下几个特点[13]:能保持金银花的外观形状, 其色泽更符合药用要求;便于贮藏晾晒尤其是在阴雨季节, 经硫磺熏制后可放置4~5d而不发生霉变;可以阻止金银花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的代谢损失, 且其他元素的含量没有明显改变。但薰蒸时间过长可导致SO2残留。王家埔等[14]用酸蒸馏碘滴定法对硫薰后的平邑金银花和日照金银花中的SO2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二个硫薰样品中的SO2含量均超过500μg/g, 生品未检出。伍继东等[15]用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熏硫时间的金银花SO2和绿原酸含量的测定表明硫熏法加工金银花, 90min内金银花为黄色花形完整, 与中国药典中描述的金银花性状特征相符合。但随着硫熏时间的延长, 金银花的颜色逐渐变白, 这是由SO2气体接触氧化、脱色漂白的原因。硫熏过的金银花不变质, 不虫蛀, 其绿原酸含量较晒干品、阴干品及烘干品高。但是硫熏后金银花中SO2大量残留, 严重超过食品卫生标准规定, 对于使用此法处理过的金银花为原料生产口服液、注射剂时可导致药品澄明度下降, 工艺难度增加, 且影响产品稳定性。在硫熏加工过程中, 燃烧用的硫占鲜药材的5%, 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2.4 人参

人参主含人参皂苷, 同时含有水解酶, 能使皂苷水解成皂苷元, 硫薰可破坏水解酶, 防止人参皂苷水解。同时, 硫磺熏人参又会降低人参质量, 因为人参组织吸收硫后, 可形成亚硫酸, 人参皂苷易在酸的作用下水解而破坏。郭明秀等[16]研究了硫熏人参对小白鼠免疫功能影响, 认为用硫薰法保存人参简便易行快速有效, 且只当熏制后的人参残留SO2达到饱和时, 才对其免疫增强与抗氧化作用有所降低。

2.5 天麻

天麻熏硫饮片的表面光滑细致, 如玉石般半透明, 但天麻特有的鸡屎臭味不明显;且熏硫饮片的质地脆性增大;未熏硫的饮片外观均暗淡粗糙, 但天麻药材本身特有的气味浓郁, 质地韧性稍强。天麻熏硫饮片汤剂的色泽明显变浅, 增加了酸涩咸等异味;熏硫天麻汤剂的p H值降低0.33;薄层层析显示熏硫天麻和未熏硫天麻于对照品在相应位置显同样色斑, 但熏硫天麻斑点明显浅淡。熏硫天麻汤剂中天麻苷含量少于未熏硫天麻[17]。高明菊等[18]采用盐酸副玫瑰苯胺法对自然干燥的11个天麻样品及市售l2个样品进行了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 结果在所测定的23个样品中, 自然干燥11个样品中有3个检测出有一定的含量, 二氧化硫含量最高者为61.75μg/g;而市售品中有3个为未检出, 其余均有不同含量, 含量最高者为208l.35μg/g。

2.6 白芍

白芍产地加工为使药材外表色泽变白、防止潮湿生虫和缩短药材晒干时间, 芍药根经水煮去皮后, 一般均经硫磺熏制。王巧等[19]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分析经去皮、水煮和硫磺熏制3个不同加工阶段后, 白芍中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苷亚硫酸酯、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酸、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和苯甲酰芍药苷等8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发现硫磺熏制可降低芍药苷含量, 而产生新成分芍药苷亚硫酸酯, 该成分是由芍药苷在有水条件下和SO2的反应产物。

2.7 百合

李林等[20]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熏硫卷丹中总多糖含量为0.89%, 总磷脂含量为1.52%, 总皂苷含量为0.131%。而非熏硫卷丹中总多糖含量为1.12%, 总磷脂含量为2.47%, 总皂苷含量为0.197%。并测得硫熏后的百合药材中残留有大量的硫化物, 以及一定量的砷, 使药材的毒性增大。贾海红[21]也从10份市售百合干中测得二氧化硫残留量在1.2~5.0g/kg, 全部远远超出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二氧化硫的最高限量0.5μg/g。

2.8 贝母

硫磺熏蒸贝母具有鲜时防腐, 干时防蛀, 色白, 表面清洁无粉状粘物等优点[22]。有人考察了硫磺熏制对浙贝母中的生物碱含量的影响[23]:结果显示, 总生物碱的含量硫磺熏制品高于未薰品。浙贝母鳞茎表皮中总生物碱含量, 因使用硫薰法不去皮, 故而含量高。并认为经硫薰后, 药材表面增白, 白于五行中属金, 稍偏寒可增其清热化痰之功效;且外形较好, 利于患者接受。李林等[24]通过对不同加工方法浙贝母中生物碱和SO2含量的测定得硫磺薰蒸法的浙贝母中SO2残留是传统方法粉吸法的347~397倍, 是生切片法的935~1402倍。贝母素甲、乙总量为传统方法撞去外皮后加石灰 (或贝壳灰) 的2倍左右。而从经济方面考察, 传统方法加工品折干率约29%, 硫熏品折干率约33%。

2.9 白芷

目前川白芷药材也多采用产地熏硫的加工方法。虽然熏硫有干燥、防虫、防腐的作用, 但熏硫后川白芷的主要成分损失较大, 药材质量明显下降。张翠英等[25]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干燥方法的禹白芷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 共鉴定37种化合物, 不同加工干燥方法处理的禹白芷挥发性成分差异比较大, 烘干、晒干、微波燥比较相似;硫熏和发汗干燥对挥发性成分影响比较大。张玉方等[26]用HPLC法测定了不同硫薰时间对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白芷被薰透前的9h, 随着硫薰时间的延长, 香豆素类含量急剧下降, 薰透后则下降不明显, 硫薰9h后, 香豆素类总含量下降了73.5%, 48h后则下降了77.9%。王梦月等[27]对不同入药部分及不同加工方法对白芷香豆素类成分含量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显示:香豆素的含量以晒干法最高, 而经硫磺烟熏后香豆素的含量大幅度降低。马逾英等[28]采用醋酸扭体法, 首次对熏硫与未熏硫的川白芷药材共6个样品进行了3次镇痛作用的比较研究, 结果显示, 扑炎痛20g/kg有极明显的镇痛作用 (P<0.01) ;川白芷各样品醇提液给药后小鼠的平均扭体反应次数与蒸馏水对照组比较, 熏硫的3个样品各剂量组未显示出镇痛作用 (P>0.05) 。而在同一试验条件下, 未熏硫的3个样品各个剂量组能明显减少冰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 (P<0.05) , 显示出明显的镇痛效果。

3 小结

用硫磺熏蒸中药就是通过加热使硫磺升华, 释放出的硫磺分子均匀地分布在中药表面而形成一层均匀的保护膜, 以起到杀死和防止霉菌侵入的作用, 与药材饮片上的水结合生成的酸不仅可抑制细菌的生长, 还对植物组织有软化作用, 使细胞膜透水性增加。水的蒸发时间缩短, 速度加快, 易于干燥。并使中药材外形美观, 确保中药材不发霉变质, 延长其保质期。但硫磺熏蒸的过程会造成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改变而影响药效, 并且由于该法现今大量不规范使用, 药材中过量的二氧化硫残留而易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因此, 硫磺熏制药材有利有弊, 对不宜使用硫熏的和可以不用硫熏的药材应尽量避免用硫熏。

但硫磺熏制方法的产生和应用由来已久, 目前硫磺薰蒸仍是基层及药农加工部分药材的首选方法, 提示出任何事物包括科学技术在内, 能够长期存在, 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或者有其无法被取代的科学内涵及特色。鉴于此, 对药材硫熏这一加工方法不能一味否定, 而要通过深入的研究硫熏对中药材内在质量的影响, 找出其有效成分变化的机理, 扬长避短, 使这一传统方法得以科学的更新和发展。因此, 研究使中药既能保持较好的外观和防腐, 又能保证其质量和用药安全的熏蒸工艺是十分必要的。

中药薰蒸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6例患者, 男性42例, 女性22例, 其中内痔18例, 血栓性外痔10例, 外痔20例, 混合痔28例, 年龄30~54岁, 平均42岁, 病程3~20年, 曾行本痔疗法5例, 内痔切除术2例。

1.2 方法

将中药浸泡30min后倒入蒸锅内加入约200m L水煮沸20min后, 将沸水置于盆内, 病人坐位, 通过蒸气薰蒸肛门, 同时做提肛动作, 15min后, 水温降至适宜可再坐浴, 每日早、晚各1次。

2 护理

2.1 加强心理护理

痔术后疼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炎性细胞释放的炎性介质作用于致敏的肛周神经末梢而发生敏感化反应, 使正常时不引起疼痛的低强度刺激也致疼痛。其次疼痛加重病人的恐惧心理, 使肛门括约肌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 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进一步加重疼痛。护理人员针对上述问题, 应与患者沟通, 并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做解释, 并使其了解使用中药薰蒸治疗的方法、作用、注意事项, 消除其悲观、焦虑、恐惧的心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以达到治疗目的。

2.2 密切观察病情

护理人员在中药薰蒸治疗时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薰蒸前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同时注意水温以及治疗时距离的高低以免烫伤皮肤, 在薰蒸的过程中要注意询问病人的感受, 皮肤以温热发红为度, 可随时调整距离, 尤其是年龄较大、感觉减退患者, 要注意防止摔倒和虚脱及烫伤。若患者面色红润、出汗、属正常反应。若面色姜黄、大汗淋漓、头晕等立即停止薰蒸并监测血压、脉搏, 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3 治疗后的护理

中药薰蒸治疗后, 护理人员协助用干毛巾擦干患处, 同时对肛周做轻轻按摩, 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若感口渴, 应备好热饮料, 如牛奶、淡盐水、葡萄糖水、热茶等。

3 讨论

3.1 方解

芒硝、川椒、防风、艾叶、双花具有清热燥湿, 祛风散结, 消肿止痛, 收剑止血等功效。

3.2 中药薰蒸

中药薰蒸能直接将中药煮沸后产生的蒸汽以气雾状均匀作用于切口表面, 在局部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 迅速吸收, 有利于肛门括约肌的松弛, 减小大便对创面的刺激, 缓解局部疼痛、渗血, 促进肛门局部的血液循环, 加速创面愈合, 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4 结语

中药薰蒸治疗对痔术后止痛效果明显, 且取材方便, 价格低廉, 患者愿意接受。在临床应用中, 由于中药薰蒸耗时较长, 利于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护士能正确指导患者及家属,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患矛盾。

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外医疗》杂志欢迎投稿

中药薰蒸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门诊颈型颈椎病患者128例,其中男60例,女68例,年龄16~55岁,平均35.6±6.2岁,病程3天~10年,平均10.5±2.9月。临床症见颈枕部、肩背部强痛或酸胀不适,颈肌僵硬、颈活动受限;查体见病变棘突、颈椎旁肌、斜方肌、患侧肩胛骨内上角有压痛点;颈椎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反弓,椎体、钩椎关节轻度退变[2]。

1.2 治疗方法

所有治疗5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2日,共治疗2个疗程。

1.2.1 电针

主穴取风池、相应颈椎夹脊及阿是穴,配穴取肩井、项根,指切进针,平补平泻法,穴位得气即停针,在针刺的基础上接直流电电针仪,同侧穴位连接,两对为宜,脉冲连续波刺激,电流大小以患者舒适为宜;每日1次,每次20min。

1.2.2 手法

采用三步推拿法治疗。第一步(舒筋法):于患者颈项部表面抚摩,从其颈项上部向下至肩胛、背部先后用拇指或四指由轻到重揉、揉捏分舒肌束。第二步(弹拨点压法):用拇指深度弹拨、掐枕骨缘筋肉附着处数次,斜方肌、骶棘肌等痉挛肌肉拨筋数次。第三步(旋转摇晃法):术者一手托住患者下颌部,另一手托住患者枕部,将患者颈项向各方向旋转摇晃,并使其后伸、左右旋转至最大限度,最后以牵拉侧扳法结束。整个手法操作20min。

1.2.3 中药熏蒸

自拟中药熏蒸方,由苍术、秦艽、海风藤、益母草、伸筋草、威灵仙、木瓜、干姜、川芎等组成,每种药物30g,冷水浸泡30min后用电锅煎煮,武火煮开,文火煎煮10min后用纱布滤出药汁,倒入熏蒸机内使用;熏蒸时患者颈后暴露并正对熏蒸孔,熏蒸温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每天1次,每次30min。

1.3 护理方法

1.3.1 整体观念辨证施护

①适寒温:寒主收引凝滞,颈部在上,易受风寒侵袭,致血管收缩,肌肉痉挛僵直,要告知患者及时适应外部环境和季节变化并增减衣物,颈部保暖以防风寒内侵。②忌过劳:过度劳累及过重劳动,长时间单一伏案、埋头姿势,均耗气伤血,易出现颈痛、颈僵;嘱患者工作生活中避免长期低头,多参加体育运动以防颈椎病。③给营养:合理的膳食和营养可维持后天之本,饮食上应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之品,牛羊肉、鸡蛋、牛奶等动物蛋白,枸杞、怀山、大枣等补肝肾、强筋骨之品。④调情志:颈椎病病程长,易反复,多影响工作及生活,患者存在许多心理问题;要经常关心患者,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及防病知识,逐渐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3]。

1.3.2 治疗中护理

1.3.2. 1 电针护理

针灸治疗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患者难免有一定的恐惧和不配合心理,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治疗前做好解释工作,告知针灸治疗的必要性、针灸的作用及得气的感觉,嘱患者放松局部组织及心情,克服惧怕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治疗期间不时询问患者感觉、电流强弱是否合适,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1.3.2. 2 手法护理

治疗前告知患者手法治疗的必要性,并向患者讲解注意事项,使患者主动配合,达到最佳效果;手法应由轻到重,柔和有力,力达深层,并不时询问患者感觉,根据患者忍受程度取舍力度。

1.3.2. 3 中药熏蒸护理

治疗前向患者讲解中药熏蒸的机制、应采取的姿势、熏蒸时间、皮肤感觉等,熏蒸时关好门窗,防止风寒入侵,不时询问患者的感觉,若患者出现头晕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治疗并予以相应处理。治疗结束后,患者在室温下停留一段时间后再离开。

1.3.3 康复指导

主要指导患者进行颈椎正常生理曲度恢复和颈背肌的力量练习。伏案工作40min后做颈椎后伸运动,双手放于颈后部支撑,头部后仰;晚上睡觉颈后可垫直径为10cm的圆枕头;每天坚持做推墙、颈后肌群抗阻练习、头部后仰提肩缩颈练习等。可指导患者自我保养:自我按摩、体操锻炼,如太极、八卦、八段锦等,以防治颈型颈椎病。

1.4 疗效标准

治愈:原有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项功能活动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工作;好转:原有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项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128例患者痊愈98例,好转3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3 讨论

国内外许多学者普遍认为颈椎病是由于退变或损伤致颈脊柱动静力学平衡失调,出现异位压迫或化学刺激或免疫反应而引发颈椎病症状,以机械性压迫及炎症反应为甚。长期低头工作被公认为是颈部组织慢性劳损最直接的病因,低头伏案致颈肌痉挛,久之颈肌力减弱,动力平衡被破坏并影响静力平衡。颈型颈椎病是各类型颈椎病发病的早期,也是治疗的最有利时机,对颈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针既有针刺的治疗作用,也有电场的治疗作用。风池善祛风,多用于治疗颈项强痛等症;颈椎夹脊穴属于发病部位,刺激此处可直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电针主要通过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祛邪镇痛而达到治疗目的。手法治疗颈椎病已被临床实践证实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三步推拿手法松解颈部痉挛肌肉,改善颈椎关节的运动功能,从而缓解颈型颈椎病的僵硬症状。祖国医学认为颈型颈椎病发病多因风寒湿三邪杂至侵袭颈部筋肉,使颈筋气血凝滞,经络闭阻,筋脉不舒而致颈项疼痛。中医以祛风、散寒、除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止痛为治疗原则,自拟方中苍术、秦艽、木瓜主祛风湿,干姜主散寒,川芎、益母草主活血散瘀,伸筋草主舒经络。熏蒸疗法通过热、药的双重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性水肿,使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松弛,从而有效缓解颈椎病患者疼痛;同时配合相应护理及康复指导。中医传统疗法结合中药薰蒸治疗护理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98.

[2]张世明.中西医结合运动创伤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311-313.

中药薰蒸 篇4

36例患者中, 男26例30足, 女10例12足, 年龄25~52岁, 平均33岁, 其中4例男性为双足, 2例女性为双足。所有患者按照Sanders分型, Ⅱ型14例, Ⅲ型18例, Ⅳ型4例, 致伤原因高处坠落31例, 交通伤5例, 均为闭合性骨折。

2 术前准备

患者取侧卧 (单足) 或仰卧 (双足) 采用全麻或椎管内麻醉, 均采用气囊止血带止血, 采用跟骨外侧“L”型切口, 连同皮肤与皮下组织一次切开, 行骨膜下锐性剥离以保护皮肤的血运。紧贴跟骨外侧壁由下向上锐性剥离直至显露出距下关节跟骰关节。以3枚克氏针临时固定腓骨, 距骨及骰骨、辅助显露术野, 显露后注意保护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和腓骨长短肌腱, 直视下复位距下关节。侧方挤压增宽的跟骨以恢复Bhler’s角及Gtssane’s角, 选择合适形状的跟骨钛板作内固定, 前端止到接近跟骰关节, 后端止到跟骨结合, 与载距突相对应的钛板螺钉尽可能固定到载距突上。若骨质缺损较多, 可用自身髋骨或以人工骨植骨以维持良好的后关节面复位, 术后放引流条24~48h, 加压包扎, 术后踝关节不负重情况下锻炼, 给予中药熏蒸, 术后3~4个月X线检查见骨性愈合后方可下地行走并逐渐负重锻炼。

3 结果

本组手术切开复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42足, 术后切口皮缘轻度坏死2足, 5%加强局部换药和中药熏蒸, 促进局部皮肤及软组织血液循环, 均好转愈合。本组36例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随访时间8~20个月, 平均17个月, 跟骨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按Maryland Food Score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2], 优24足 (无疼痛, 行走正常) , 良13足 (行走有轻微疼痛, 基本正常) , 可5足 (行走, 明显疼痛, 跟骨部分畸形愈合) , 差0足 (行走明显疼痛并伴有跛行, 跟骨畸形愈合并有骨赘形成) , 本组病人优良率88%。

4 讨论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以恢复距下关节跟骨高度和宽度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跟骨因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 骨折后极易造成跟距关节面的塌陷, 以至于遗留跟骨增宽, 高度丢失, 关节面错位, 可引起站立行走时足跟疼痛。手术切开复位, 钛板内固定加植骨, 可在直视下恢复距下关节面的平整, 将跟骨的长度、宽度、Bohler角及Glssane角恢复到正常范围, 减少日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因此术中良好的复位和可靠的固定是取得良好疗效的保证, 距下关节面重建以及跟骨长度和宽度是取得良好疗效的保证[3]。我们在治疗中发现跟骨骨折后松质骨压缩, 复位后往往留下较大的空隙, 呈不稳状态, 即便予钛板内固定亦难免由于关节面下空虚, 而导致关节面塌陷, 螺钉松动。配合植骨能增强骨折复位后的稳定, 及耐受早期锻炼, 患者入院后, 即行手法向后下方牵引跟腱, 初步复位骨折, 可在不同程度上解除骨折端自内向外对软组织的压迫, 利于血液循环, 减少皮肤坏死, 我们采用的钛板呈枪状多孔可多点固定骨折块, 同时板薄质软, 可根据跟骨形态、塑形与跟骨贴附好, 由于足部肌肉较少, 多为腱性组织, 易造成皮肤坏死, 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手术时一定锐性切开全层软组织, 直至跟骨外侧壁骨膜掀起皮瓣时动作要轻柔, 用3枚克氏针插入距骨内暴露整个跟骨外侧壁, 避免长时间牵拉皮缘造成皮肤术后坏死, 另外术后加强护理和换药, 避免皮缘继发感染, 伤口不愈, 钛板外露。本组所用熏洗的中药, 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 结骨续筋之功效, 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软化软组织, 利于组织修复与再生的作用[4]。可以有效减轻疼痛, 加速骨折愈合。

综上所述, 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我们采用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加必要的植骨及术后合理利用中药薰蒸, 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摘要:跟部骨折是足部常见的损伤, 常发生于高处坠落后, 在全身骨折中占2%, 跗骨骨折中占60%, 约85%90%累及跟距关节面, 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 造成跟骨骨折后关节面容易塌陷, 如术前术后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并发症, 直接影响后期功能恢复[1], 并且周围软组织覆盖条件差, 又由于跟骨是人体最大的跗骨, 在人体行走和负重中起着重要作用, 故治疗较困难, 愈合较差, 常遗留扁平足、疼痛、足跟变宽等后遗症, 而影响患肢功能。由于我院处在城乡结合部, 交通便利, 周围建筑工地较多。近2年来, 共收治36例跟骨骨折患者, 采用切开复位, 钛板内固定, 植骨及中药薰蒸等综合治疗方法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跟部骨折,钛板内固定

参考文献

[1]陆裕朴, 胥少汀, 葛宝丰, 等.实用骨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1:725-726.

[2]俞光荣.骨折分类与功能评定[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 4:69-70.

[3] (瑞士) 鲁迪, (英) 墨菲, 主编, 王满宜, 等译, 骨折治疗的AO原则[M],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585-586.

上一篇: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下一篇:医学伦理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