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2024-08-17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共12篇)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篇1

1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

第一, 目前各大高等师范院校对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只是局限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上, 这样的知识储备根本就满足不了全面教育技术能力的需求。现阶段各大师范院校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这门公共课, 但是有很多的大学把这门课程作为了选修课程, 也就是说有很大一部分师范生有可能是没有选修这门课程的, 而且这门课程所给的课时一般只有30课时左右, 在这30课时的时间内既要教授理论知识, 还有做一些实验性的功课, 由于学时的时间是有限的, 所以教师只能够简单地讲解一下理论方面的知识, 把剩下的时间用在了实践上, 但是实践也是需要大量的时间作为基础的, 最终的结果就是理论知识没有学好, 实践功课也没有深入的了解, 没有达到师范生掌握教育技术能力的目的。

第二, 师范生对于自身想要掌握的教育技术能力的认识还有一些不足, 而且有一大部分学生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基本上不怎么感兴趣, 因为在学生的眼中, 现代教育技术只是掌握计算机教学的能力, 只要学习一些计算机的知识就足够了, 根本就没有重视教育理论方面的学习。而且通过调查会发现, 师范生在学完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之后, 能够真正地记在脑袋中的只有那些计算机知识和实验等操作的内容, 对那些教育思想、设计的理论根本就没怎么听进去。还有的学生反映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就是所讲的教学内容太难, 有些听不太懂, 因为学生没有什么教学方面的经验, 所以他们不知道怎样将理论和实际进行有效的联系, 而且教学的时间太短, 学生根本没有怎么听懂, 想要再问教师的时候, 已经下课了, 这也是导致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失去兴趣的原因之一。

第三, 教授课程的教师多数都是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 因此教师很难将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很好地整合, 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没有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 因此也就失去了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对一门课程的兴趣都没有了, 那么这门课程是根本没有办法学进去的。

2 师范生需要掌握的教育技术能力

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并不是仅仅指的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还包括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这一能力是指教师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 运用信息技术作为最终的支持手段, 它主要是要求教师在观念、内容、模式等方面进行的设计和创新, 以此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性发展, 目前师范生作为将来中小学的接班人, 要具备以下的教育技术能力:

第一, 要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以及教学设计的方法, 要树立起现代的教育理念。第二, 要熟练地掌握传统的教学媒体, 因为就目前的高校教育形式来看, 短时间内还很难跨向新的教学媒体, 所以要具备一定的维护维修传统教学媒体的技术, 最起码能够解决一般的故障问题。第三, 要具备使用设计、制作教学软件与本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

3 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一些对策

第一, 要改善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育技术的一部分知识在其他的教育理论中也会提到, 所以我们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避免出现重复的情况, 与此同时, 要加强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 要逐渐地教会学生怎样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的信息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此外, 还应该增加选修课程, 这样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不足的难题。

第二, 要采取多种不同的考试方式。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 有很多的学生学习并不是真正地学到了知识, 而是为了得学分而去学习, 针对这样的情况,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公共课, 想要让学生真正地重视起来, 就要变考试的压力为动力, 让学生自主地进入到学习的氛围当中。因此除了要改革教学的内容之外, 还要教师适当地改变改革考试的方法。我们可以将传统的笔试方式转变为其他的不同形式的考核, 比如说学生都喜欢的实验操作考试, 这样学生不仅进行了考试, 而且还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融入到了实践当中去。这样的考试还有一个优点, 就是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 开设网络课堂。由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课时每一个高等院校都是非常少的, 基于目前计算机网络如此发达, 我们可以建设一个网络课堂, 以此来弥补课时不足的难题, 这种解决办法还可以为学生的自学提供很好的条件。此外, 还可以缓解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

第四, 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我国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不能够仅仅是依靠现代教育课程的教学, 还需要我们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有意识地渗透教育技术能力的一些表现形式, 将教育技术能力和学科之间的教育有机地进行结合。这就要求我们的高校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 提高自己, 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实行言传身教。

第五, 开展不同种类的多媒体开发与设计的评比活动。这种活动的开展是学生非常喜欢的, 学生都会踊跃地参与其中, 活动可以是网页制作大赛、教案设计比赛等, 学校也可以利用这些活动, 逐渐地扩大教育技术的影响, 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逐渐地学到知识, 同时也培养了自身的能力。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等院校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情况, 明确了培养的目标, 不断地完善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对策和方法, 从而实现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对策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 2006, (11) :20-21.

[2]张一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构——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李树平.高等院校师范生技能培养策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 (07) :56-57.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篇2

论文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教育改革 教育技术

论文摘要: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时推进我国教育深化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积极意义通过对我国当前高等师范院校普遮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和发展的实施途径。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和国际教育界的基本共识,而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的关键在于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技术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全面提高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未来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基地”,在师范生中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对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如何结合师范院校普遍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来加强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途径,是当前各高等师范院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篇3

【关键词】师范生 现代教育技术 能力培养 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4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现代化的进程也突飞猛进,各级示范教育机构的现代化教育构建基本建成,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从而提高现代教师职业素养。师范类学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有助于革新教师能力结构,强化未来教师的教育意识创新,从而为教育工作注入新的动力。当前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工作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加强培养模式创新工作势在必行。

一、 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性

1.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基础教育是构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石,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其对于教育设备的投入幅度逐年增大,很多学校都配备了健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但是由于教师不喜欢使用或者不会使用这些教学设备,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教育资源浪费,影响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因此,师范学校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提高师范生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以满足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2.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

教师专业化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同时也应当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以适当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师范类学校担负着培养教师人才的重任,因此,要重视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把教师现代化教育作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在师范生培养工作中全力推行,在教育之处就树立良好的培养理念,实现我国教师队伍专业化,满足未来社会对教师队伍的需求。

3.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要求

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重要来源,教育需求变化要求全社会都做出积极的应对,尤其是教师队伍要努力满足社会教育需求,师范院校要重新设置教学课程,对专业学生进行教育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逐步规范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流程,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现代教育能力。当前由于师范生培养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参加工作后很难适应现代基础教育、信息教育的发展需求,甚至存在着较多的回炉现象,这就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师范生教育中存在着缺陷,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势在必行。

二、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1.培养课程不足

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是师范教育的趋势,多数的师范类院校也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来强化对未来教师能力培养,但是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其教育技术内容较多,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较多,而高校公共课程课时设置很难满足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学习效果。通过调查显示,一般师范类院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课时为36-54课时,再这么短的课时中,教师要开展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程,势必会削弱教学效果,甚至很多教师只能精简教学内容,教学工作也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引导性。

2.教材选择不当

由于我国推行教学改革,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的标准经常发生变化,但没有形成严格统一的规范标准,因此,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来选择教材,教学开展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些师范学校重视理论教学,而有些学校则重视实践教学,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标准很难进行评定。当前我国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就为师范学校教材选择提供了引导,学校要结合要求标准来设置参考教材,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再者,很多师范学校的教材选择不当,尤其是教材内容中实践操作和理论联系较少,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差,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不合理,无法开展深层次的课件开发教学,这些都体现了师范学校对教材选择不当。

3.评价方式单一

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重视学生数字化教学设备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现代化教学设计等能力,在师范学校开展技术能力培养课程时,缺乏有效的评价方式,教师无法真实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再者评级方式单一致使学生缺乏真实的教学体会,对现代教育技术没有实现认知升华,从而影响了现代教育能力提升。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达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三、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创新

1.构建三维立体的教学课程

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是师范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不能仅仅依靠开展一门课程来解决问题,为了提高培养质量,师范学校要构建三维立体教学课程,提高教学培养质量。师范学校要参考《标准》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大纲》为依据,构建课程学习、教学训练、实践操作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侧重于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提升,让师范生了解现代教育北京对教师的要求标准。同时师范学校要重视构建现代教育课程目标,形成目标和标准培养一致性,把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升级为教学理念。

2.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

为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效果,学校应当为师范生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同时学生可以从教学课堂中学到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为其以后开展教学提供帮助。首先学校应当建立学习网站,制作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通过网络资源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者要开放专业化的教学实验室,让学生亲自操作各种教学硬件和软件设备,尤其是要学生接触到教学平台的应用优点,从而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教学的现代化教学理念;教师要对师范学生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并为学生寻找各种实习平台,通过实习来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并通过虚心学习来总结教学经验,形成自我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流程。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重要的一点是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学校应当在教学中应用网络平台,建立虚拟的实验室,强化师范生的对学习素材的应用能力,同时要从网络上不断升级教学素材,扩展学生的现代教育思维能力。

3.巧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强化能力培养

当前师范院校都设置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培养师范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尤其是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输出信息的能力,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符合教育需求,有效提升了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应用巧用计算机应用课程,强化两者之间的沟通,一方面通过计算机课程来强化师范生能力,同时实现计算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提高师范生的综合教育能力。

4.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有效提高了教学针对性,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环节,因此学校应当设置多元化的评价平台,了解学生网上学习活动的情况,实施过程性评价,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提交作业、共享作品,发布在微格教室录制的教学实践课,为实施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指导点评提供了平台。同时要通过网络来构建完整的评价平台,把多媒体教学作品和教学方案进行展示,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在课程评价中,要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性,通过评价结果来调整下一步的教学技术。

四、结语

总而言之,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单纯依靠现代教育技术课的教学,很难满足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应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提倡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是信息时代师范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因此,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要构建三维立体课程,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巧用计算机应用基础,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明选.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理论探究2011(13).

[2] 赵永军.培养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思考[J].延安教育学报,2006(08).

[3] 赵国金.普通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0(06).

[4] 林万新.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03).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篇4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内容解读

《标准》是面向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三个目标来制定的, 面向这三个标准的整体结构相同, 三部分《标准》要同步推进和协调实施, 为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提供系统保障。教师要理解《标准》制定的意义和要求, 在实践过后进行评价与反思。反思过程与反思结果相结合, 通过反思促进应用。《标准》对“教学人员”提出了有关要求, 也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出了相关要求。如果三方面标准能协调推进并取得预期效果, 会全面提高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 而且会对一线教学人员的教育技术应用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持。但我国针对教育管理人员的培训普遍滞后, 同时, 各地、各校、专门的技术人员配备并不齐全, 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标准不能与教学管理人员的标准同步。如果后两个标准不能同步实施, 教学人员的教育技术在应用时很可能会得到不必要的理解和支持, 挫伤一线教学人员学习和应用教育技术的积极性, 并对《标准》的整体推进、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产生难以预料的不利影响。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对师范生的要求

(一) 改变思路, 做新型教师。

教育技术是一门边缘学科, 涉及的知识领域比较多, 在教学中应根据文理科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 精选教学内容, 注重学科知识的更新, 合理安排课程结构, 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能力培养。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 应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突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 学生初步掌握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 现代教育媒体的操作使用方法, 并运用到教学中, 做一个新型教师。

(二) 培养师范生的学习能力。

在各种媒体大量涌入课堂教学的网络时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成为当代教师的基本技能。而在学习教育技术的过程中着重师范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有开放知识体系的师范生, 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等方面理应为其他学科树立榜样。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与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 鼓励学生的质疑和探究精神。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设计及学习新的技术能力方面比较困难, 使得基础教育的改革举步维艰。从师范生的职前教育开始下工夫, 使未来的教师都具有较高的教育技术素质, 才能真正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

(三) 全面理解和掌握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理论基础包括视听教育理论, 传播理论, 学习理论, 系统科学理论。理解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的特点及对教育技术实践的支持作用, 尤其要着重掌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教育技术的影响。教育技术就是在通晓学习理论的基础上, 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采用恰当的技术和方法促进人的学习和行为的变化, 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 大胆尝试, 注重学习, 掌握方法。

提高师范生自身的信息素养, 不断提高自己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在教育技术学习时就必须克服害怕心理, 不怕操作错误, 不怕丢人。在学习与提高的过程中, 要掌握好方法: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日常使用的软件都附有较为完善的“帮助”, 它能为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及时地查阅, 这是很多学习者往往所忽视的。还有, 网上“搜索引擎”功能越来越强大, 应用面越来越广。我们更要把它看做一种学习的方法, 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对于信息化技术学习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三、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硬件缺乏, 实践操作不强, 缺乏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环境氛围。

由于近年来学校扩招, 学生大量增加, 加上学校经费欠缺, 教学设备、软件资源不足, 教学资源紧张, 硬件配套设施跟不上, 大大减少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机会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较差, 学习力较弱。许多应该动手操作的机会被授课老师的几页PPT取代, 介绍操作要领就结束。配套实验课程的缺失, 大大降低课程的质量。学校对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缺乏相应的措施和考核制度, 缺乏教育技术方面的探讨和交流, 缺乏应用教育技术的氛围。

(二) 高校教师数量不足, 教学目标不统一。

由于近些年高校扩招, 学生数量急剧增多, 师资力量显得有些紧缺, 直接导致有些教师一人分饰几个角色, 肩负多门课程的教学, 再就是各个教师之间沟通不足, 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

(三) 课程内容多而杂, 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不合理。

很多院校都是根据自己学校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没有科学地安排和制定课程, 导致课程内容多而复杂。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上缺乏一定规划, 课程结构、课程安排不合理, 虽然开设了《大学计算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 课程的开设时间也有统一安排, 但各门课程之间没能很好衔接, 存在课时不足的问题。授课方式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 辅以少量上机实践。

(四) 教学模式传统、单一, 媒体使用不当。

大部分师范院校几乎都存在课时不足的问题。授课方式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少量上机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 同时由于学生众多、课时多、师资有限, 大多数是采用集体授课, 没有完全突破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不佳。有些教师一方面想要提高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自己却不注意教学方法。他们教育技术观念落后, 课堂中很少使用先进的媒体技术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 评价方式单一。

教学评价是对教与学过程及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 对师生的教与学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估, 一种方式是统一的理论考试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这势必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中所谓的知识点, 忽视了教育技术能力的形成;另一种方式是检验学生的操作水平, 考试只在计算机上完成。先进的课程性质与落后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3]。

四、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

(一) 开放学习资源, 营造教育技术学习的环境氛围。

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学校。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网络已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之一, 应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构建开放型的实验条件来提高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可利用Blog、Moodle等平台构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随时感受到现代媒体和信息技术下的学习, 体会其效果, 提高他们对于教育技术的认识, 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需求, 注重个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开展。经常举行教育技术学术讨论活动, 交流和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问题与学科动向等, 在全校引导建立学习、运用和研究教育技术的热情和风气。

(二) 增加课程实践, 加强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

目前师范院校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课应与之相互沟通、取长补短, 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步实施,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是未来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之一,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辅导者。所以, 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应用, 将是现代教师的一个重要素养。

(三) 统一教学目标。

高校教育技术教师在进行课程安排或授课时, 可以首先进行研讨, 确定对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统一方向或目标。如, 每学期开学后, 教师可以开会商讨并发表一些个人意见, 规划一下本学期的课程准备如何进行或者过程准备如何实施, 使各门课程很好地衔接起来, 做到教学目标的统一, 以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

(四) 突破传统思维, 改革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重视预设目标, 又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性目标, 注意利用问题情境和现代教育技术, 以吸引学生注意, 引发学生的思考。遵循“先学后讲”的次序, 即先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 教师再进行点拨。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生生互动, 加强合作与交流。采取多元、发展、综合性的评价标准, 以学生的生成、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自主性等高水平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

(五) 丰富评价方式。

应用传统的学习评价与网络学习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评价, 既要看学习的内容, 又要看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效果, 同时把对学生的评价渗入课堂之中, 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教师可随时登录网络学习平台查看学生的电子档案通过课堂、电子邮件、论坛等方式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行为,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考试、在线测验等定量评价与课堂项目学习成果汇报、学习心得及课后访谈、问卷调查等定性评价相结合, 准确、科学地对学习者做出评价。

摘要: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对师范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内容解读、意义, 以及对师范生的要求, 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等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对师范生的要求, 并提出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参考文献

[1][2]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A].2005, 63-4.

[3]杨丽君.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研究[N].教师报, 2009, 4:2-3.

[4]吴军, 吕开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J].2004.07:23-27.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篇5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一)2019年度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9年度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以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五新战略”部署和发展“三个经济”的要求,围绕全省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按照“问题导向抓重点、结果导向求实效”的原则,注重研究成果的系统性、应用性和实效性,切实发挥软科学研究服务政府决策咨询的支撑作用。

一、项目类型

2019年度软科技研究计划分为以下三类:

(一)联合项目

联合项目由省科技厅和省发改委联合命题,旨在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的讲话精神,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瓶颈问题及发展战略开展软科学研究,创新科技政策供给,强化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联合(重点)项目支持研究方向 :

1.科技资源匮乏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有效路径研究。2.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促进农民增收的研究。3.关于规范有序推进我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研究。4.加快推进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研究。(研究周期6个月)

5.关于推进陕北化工产业高端化发展思路研究。6.关于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研究。

7.加快我省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8.新时代加强市场价格行为监管研究。9.重点项目策划与推进机制研究。

10.关于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产业扶贫新模式研究。11.关于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12.关于华夏文明核心轴带建设方案研究。

13.金融助推陕西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研究周期6个月)

——联合(一般)项目支持研究方向 : 1.沿汉江城镇带发展研究。2.关中地区重大生产力布局研究。

3.陕西省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研究周期8个月)

4.统筹体制机制改革 促进全省小城市培育问题研究。(研究周期6个月)

5.关于招标投标和工程咨询领域落实“放管服”改革创新机制研究。(研究周期8个月)

6.陕西省对外开放平台构建与区域协同发展路径研究。(研究周期9个月)

7.努力推进全产业链建设,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研究周期5个月)8.陕西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路与对策。(研究周期4个月)

9.强化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升西安国家中心城市承载能力研究。(研究周期6个月)

10.共享交通行业发展路径及监管模式研究。(研究周期6个月)

11.陕西储能产业发展路径研究。(研究周期8个月)12.构建和完善汽车产业链,加快我省汽车产业发展研究。(研究周期7个月)

13.陕西植物提取物产业链构建路径研究。14.新材料产业与技术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15.陕西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路径研究。(研究周期6个月)

16.陕西省重点城市人口变化分析研究。(研究周期6个月)

17.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场馆建设体系研究。(研究周期6个月)

18.发展数字经济提高就业质量问题研究。(研究周期6个月)

19.促进我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问题研究。(研究周期6个月)

20.陕西省促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研究。(研究周期7个月)

21.陕西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研究。(研究周期6个月)

22.加快全省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研究周期6个月)

23.陕西空天动力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模式探究。24.县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展问题研究。

25.陕西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及可持续发展研究。(研究周期5个月)

26.陕西优化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研究。

(二)重点项目

重点项目主要承接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专题软科学研究任务,或针对全省各行业和区域发展中迫切需要开展的软科学研究课题。重点支持研究方向 :

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对策研究。按照总书记对陕西提出的“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结合省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五新战略”部署,深入剖析我省创新驱动发展存在的问题,学习借鉴先进省市的典型经验做法,研究提出陕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五新战略”部署的路径选择、对策建议。

2.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及对策研究。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精神,按照“双轮驱动”要求,研究制约我省科技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研究省及各市科技管理部门落实“放管服”的政策举措和行动方案;结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精神,研究我省科研院所及事业单位改革发展思路和运行模式;研究市县科技工作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研究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培育和管理模式;研究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模式和为促进民生改善、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新动能的政策举措。3.科技创新推动“三个融合”及支撑引领“三个经济”发展的路径和对策研究。调查摸清我省军工、科教、产业、人才资源现状,剖析我省在推进“三个融合”中的瓶颈问题,提出促进“军民、央地、部省”深度融合的可行性路径和发展模式。研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实现“三个经济”整体推进、配套协同、持续优化、高效发展的对策。

4.构建陕西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研究。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剖析我省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学习先进省份依靠科技创新提升经济质量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系统研究具有陕西特色的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举措。

5.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针对当前我省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提升中存在的主要制度制约及其成因,深入分析不同规模、不同阶段、不同属性企业发展现状及创新需求,提出有利于提升中小微企业—规上企业—龙头企业创新内生动力,强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改善营商环境的举措。

6.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究。

围绕产业集群化、高端化、特色化、智能化发展的要求,研究提出加快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的技术路线图,提出推进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7.高新区、示范区等承载及辐射带动作用对策研究。分 析国家促进自贸区、试验区、示范区、高新区等建设的政策,借鉴上海张江、武汉光谷等园区发展经验,研究快速提升我省高新区、自创区等创新平台发展动能和水平及辐射带动作用对策和举措。

8.科技型企业孵化及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路径及对策研究。分析“独角兽”和“瞪羚”企业的成长规律和共性特征,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或地区典型经验,着眼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培育体系,提出我省培育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的路径举措,提出构建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培育体系的对策。

9.关中平原城市群科技产业规划战略研究。深入研究长三角、珠三角发达地区城市联动发展带动区域发展的机制或经验,系统分析区域科技创新发展规律和关中平原城市群资源禀赋、产业布局,全面系统研究关中平原城市群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关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市)科技产业总体规划及发展路径。

10.“一带一路”沿线科技合作模式研究。分析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国内省市科技创新合作的需求,总结我省与沿线国家及国内省市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目的、合作原则、重点合作对象、重点合作领域及模式方法,提出我省与中亚五国、东盟国家以及国内沿线省市之间科技创新合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模式。

1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陕西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研究。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三农”问题,研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科技助力推动“三产融 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的有效途径;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分析各类特色小镇发展的环境因素,研究可操作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对策。

12.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研究。分析贫困地区贫困原因和影响创新要素流动的主要障碍,按照“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创业扶贫、协同扶贫”的总体思路,研究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提出不同区域科技扶贫的有效途径及举措。

13.推进关中城市群治污减霾综合防控联动机制创新研究。

结合推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建设,深入研究相关地区如何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通过建立联防联治体系,推进关中城市群治污减霾综合防控取得实效,为国家开展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提供参考借鉴。

14.我省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围绕落实国家人才评价改革政策,调研分析陕西省科技人才评价的现状与问题,提出适合陕西省情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思路,构建各类科技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有利于培养和激励不同类型人才的可实施的政策举措。

15.我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构建及能力提升研究。针对我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的缺失环节和我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效率低下问题,研究研发设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成果转化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知识产权及相 关法律服务等全链条科技服务体系构建,提出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实施方案;提出促进科技与金融相互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我省知识产权统筹协调机制,提出有序推进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管理改革的政策措施。

16.大数据安全及应用研究。以大数据发展历史、特征、发展趋势为切入点,分析各领域面临的大数据安全威胁和需求,归纳总结大数据安全的科学内涵和技术研究方向。

(三)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主要鼓励青年科技人员自由申报。主要研究方向和选题为:

1.科技体制改革方向。围绕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科技计划目标管理与绩效评价;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等开展研究。

2.科技创新促进经济产业发展方向。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和对策研究,重点产业创新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科技创新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问题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促进科技与经济、成果与产业结合路径研究等。

3.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向。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机制研究,国有大中型企业转型发展路径研究,企业内创模式及路径研究,企业开放式创新模式及发展路径研究,创新型企业与新型研发机构案例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模式与政策研究,中小微企业发展路径研究,探索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模式及对策研究,规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效应研究等。4.促进成果转移转化方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引导机制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管理模式研究,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的路径和模式研究,应用型高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政府扶持中试基地建设政策、措施研究,促进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研究等。

5.科技服务业方向。围绕促进技术交易、科技成果转化,进行研究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科技文化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等科技服务业的研究。围绕基础研究类评价、应用研究类评价、科技推广类评价进行研究。大型仪器开放共享路径及机制研究。高技术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现状及发展态势研究。

6.科技金融方向。针对我省科技金融的现状,研究提出包括政府扶持、科技贷款、科技担保、股权投资、多层次资本市场、知识产权及专利池证券化、科技保险以及科技租赁等多样化的科技企业融资渠道。研究跨境移动支付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撑作用的创新研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融资机制与模式研究等。

7.园区(基地、平台)创新发展方向。创新型城市发展路径及评价体系研究,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体制机制研究,西安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经验辐射推广机制研究,高新区联动发展机制研究,高新区“飞地”园区、“托管”机制研究,陕西省创新平台现状及比较研究,专业科技园区建设路径及模式研究,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创新发展对策研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开放共享机制研究,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模式研究等。8.激励、培养、评价人才方向。赋予领衔专家有职有权政策研究,科研人员分类评价机制研究,高水平创新人才团队吸引、扶持政策研究,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研究,促进科技人才流动机制研究,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双导师制”运营机制及模式研究等。

9.创新创业方向。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对策研究,院所自创、企业内创、高校众创模式及机制研究,“开放需求众包、创新创业大赛、种子天使众筹”三位一体助推模式研究,全链条促进创新创业机制研究,从政策、载体、人才支持等推动创投机构聚集对策研究等。

10.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向。研究探索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因地制宜提出各县(市、区)创新驱动发展具体对策及路径,开展各县(市、区)地方标志性产品品牌发展路径研究,科技精准扶贫机制及路径研究,“三区”人才培养机制研究,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致富路径及机制研究等。

11.科技扶贫方向。陕西省贫困地区科技扶贫的基本状况、不同类型贫困地区的科技扶贫需求调查、科技扶贫发展遇到的问题、科技扶贫的组织机制、科技扶贫与产业扶贫结合的机制,推进科技扶贫的政策与路径。

12.品牌建设战略研究方向。分析陕西省品牌建设、核心期刊发展现状,围绕创新品牌(核心期刊)打造、创新品牌(核心期刊)传播、创新品牌(核心期刊)推广、创新品牌(核心期刊)应用等开展研究,就如何构建陕西省品牌战略,重点支持有基础的企业和产品、期刊发展名牌,提升产品、期刊等效益,促进经济质量提升。13.商业模式创新方向。结合具体产业研究商业模式创新的问题,研究电商运营组织架构及策略等,为制造企业、服务企业、商贸企业提供“互联网+”的融入方案,为政府提供基于大数据环境的产业管理政策方案,包括行政协调、税收调节与人力资源支持等。

14.城市及重点生态功能区方向。以陕西省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对象,建立差异化的生态功能区生态绩效评价体系,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跨区域生态补偿体系,为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供支撑。

15.智慧城市建设方向。着眼强化城市功能,依据互联网+理念,开展面向城市建设的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管以及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面向城市服务的大数据技术等研究。

16.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方向

科技创新支撑工业、农业、文化、旅游、金融、卫生健康等产业发展研究;安全生产领域政策研究,包括安全生产形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城市公共安全技术、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安全防护和评估研究;碳市场发展与新能源规划、低碳城市建设有关问题研究;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及对策研究;科技文化深度融合引领产业升级研究。

17.科技创新保障机制及政策方向。国内外科技政策跟踪比较研究,其他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政策研究,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研究,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机制研究,企业研发操纵行为破解机制研究,促进科技政策与财税、金融、产业、教育等相关政策协同机制研究,重大项目实施情况评估机制 研究等。

二、申报要求

1.项目要求以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决策应用为导向,立足陕西省情,要求前期研究基础扎实,技术路线可行,注重研究的实证性、对策性、操作性,提出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2.鼓励跨单位、多学科合作,加强研究单位和政策应用部门之间的合作。优先支持研究方向稳定持续,基于一手调查研究资料,数据确凿、研究方法科学、分析全面深刻、提出可操作性对策建议的研究项目。

3.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需符合《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和项目管理办法》各项要求。申请人需熟悉陕西省情,具备与项目内容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基础,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和组织能力,重点项目的负责人,应具有副高(含)以上职称或博士(含)以上学历;一般项目负责人应有中级职称或硕士以上(含)学历,具有良好科研信用。

4.鼓励年轻人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项目,项目负责人年龄在35岁以下的应占各单位申报数35%以上,项目负责人担任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不得高于申报数20%。

5.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个人或已承担省级软科学计划在研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申报本年度计划项目。

三、组织方式

1.联合项目:采取定向委托或邀请招标方式,优先委托省软科学研究基地承担,联合(重点)项目单项支持额度一般不超过20万元,除未标明研究周期的项目,其余项目研究周期不超过12个月;联合(一般)项目单项支持额度一般不超过10万元,除未标明研究周期的项目,其余项目研究周期 不超过12个月。凡申报联合项目的,定向委托项目除外,可自指南发布之日起,向省科技厅提交投标邀请书,由省科技厅联合省发改委组织开题论证,确定项目承担单位(团队)。

2.重点项目:主要采取定向委托、邀请招标或自由申报的方式,优先委托省软科学研究基地承担,研究周期不超过12个月,单项额度一般不超过10万元。定向委托项目研究周期按实际需求约定。

3.一般项目:单项额度一般不超过5万元,研究时限不超过一年。

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可以提前申请结题验收。

四、联系咨询

以上未尽事宜请向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咨询。联 系 人:乔顺利 联系电话:87294265

(二)县域科技进步支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9年县域科技进步支撑计划项目主要围绕县域发展战略,支持县域特色支柱产业发展和培育,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带动农民致富、财政增收、企业发展、产业转型。

(一)主要任务

1.引进、推广、转化与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成果。根据当地特色支柱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加快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向县域转移转化,在示范的基础上,向当地企业和农民辐射推广,为农民增收、人民幸福和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2.培育和壮大县域特色支柱产业。立足本地资源特色和 优势,以重点科技项目为载体,促进县域特色主导产业绿色化、品牌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发展,创造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3.创新驱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强化科技创新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支撑引领作用,瞄准县域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科技和人才短板,提升发展内生动力。精准对接科技需求,加强应用推广和集成示范,推进创业式扶贫,提高农民技能素质。

4.加大技术培训普及力度。深入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和农村科普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科学素质,面向县域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普及和信息服务。开展面向广大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和面向企业劳动者的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科技素质和技能,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骨干。

(二)申报要求

1.县(区、市)人民政府重视科技工作,并能为项目提供财政专项配套资金。

2.实行限额申报,每县(区、市)限申报1项,省创新型试点县(市、区)可申报2项。不受理承担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和陕西省县域重点科技项目的县(区、市)执行超期没有办结项目验收的区县申报。

3.县域科技进步支撑计划项目的承担单位为县(区、市)科技局,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申报。应成立项目协调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县(区、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协调处理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区)科技局。

(三)支持额度 原则上不超过60万元,创新试点县可加大20万。(四)联系咨询方式

以上未尽事宜请向省科技厅发展计划处咨询。联 系 人:燕志伟 联系电话:81773390

(三)2019年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指南

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创新团队)是以科技领军人才或高层次技术专家为核心,以团队协作为基础,以高水平创新平台为依托,以攻克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开展研发活动的创新群体。

一、工作目标

2019年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拟培养支持能够瞄准科技前沿、产业变革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下一代预研、替代研究和我省优势领域研究的高水平创新团队。支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支持加强学科间协作,开展交叉学科群科技攻关,支持开展原创性、系统性和引领性研究;促进应 用科学研究,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协同创新。

二、重点支持领域

在能源化工、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含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技术(含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部署创新团队。

三、申报范围

陕西地区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中,符合条件的创新群体均可申报。

四、申报条件

(一)创新团队应符合下列条件:

1.科技创新水平应处于全省领先并在全国本领域处于第一梯队,有显著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2.企业作为团队依托单位的,必须是我省确定的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3.应依托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校企联合“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军民融合“双导师制”创新创业平台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组建。

(二)创新团队带头人应符合下列条件: 1.团队带头人是团队依托单位在职人员;

2.年龄一般在50周岁(含)以下(1969年1月1日后出生);

3.未在我省现有科技创新团队中担任带头人或核心成员(或已正式退出); 4.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学术水平代表成果; 5.2013年以来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排名前3)或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排名前2)、二等(排名第1),或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含二级子课题),或主持我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并做出突出贡献。

(三)创新团队成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1.团队成员一般由10-20人组成,45周岁以下(1974年1月1日后出生)成员不少于二分之一,40周岁以下成员不少于四分之一,团队知识结构、科研背景具有深度和广度,团队具有较强稳定性;

2.核心成员数量5-8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未在我省其他科技创新团队中担任核心成员(或已正式退出)。

五、优先支持

(一)推动军民融合、央地融合、部省融合,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校企(院)优势资源联合,并已开始实施的团队。

(二)以引进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为带头人,或整建制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团队,并已开展研究的创新团队。

六、申报要求

(一)创新团队依托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承诺提供1:1资金配套支持。

(二)企业需提供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证明材料;各单位需提供相应科研平台证明材料。

(三)符合优先支持条件的创新团队,需提供相关证明 材料。

七、注意事项

(一)2019年度团队资助强度为50-100万元,建设期3年。

(二)团队依托单位有2012-2014年省级科技创新团队,仍有未提出结题验收申请的,本次不得申报。

(三)申报过程中,涉密信息要按照保密规定处理。

(四)团队带头人在陕西省科技信息网进行专家注册后方可进行本次申报。

未尽事宜请咨询省科技厅人事处。联 系 人 :周 莹 张 昊 联系电话 :81776101 81776017

(四)2019年陕西省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项目申报指南

陕西省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作为我省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服务产业创新创造,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条件。我省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建设遵循“统筹规划和重点突出结合、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结合、能力提升和择优支持结合、政府引导和市场导向结合”的原则。旨在通过平台建设推动我省各类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为我省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创业、追赶超越等提供支撑。

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指导意见》,结合《陕西省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建设管理办法》有关要求,2019年陕西省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项目主 要支持范围及有关要求如下:

一、专业检验检测平台

主要围绕我省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等建设专业检验检测平台,面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提供检验检测、分析测试等专业化技术服务。

相关要求:

项目申报牵头单位应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在省内同行业中具有一流的技术水平以及较高的影响力,并须符合《陕西省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建设管理办法》所列“共享平台建设牵头单位应具备条件”,鼓励联合申报。

2019年重点支持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等,建设综合性、军民融合性质的专业检验检测平台,主要面向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提供服务。鼓励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科研平台、基地发挥自身科技资源、技术水平和人才力量的优势,搭建面向社会服务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二、科技基础条件及信息共享平台

围绕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支撑和保障能力建设,支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实验动物)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维护、升级改造及共享服务。

相关要求:

2019年该类平台重点支持已建成平台的服务能力提升、资源扩充、功能优化改造等。

三、产业技术集成和中试共享服务平台 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地方优势特色产业,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创新主体,依托科技产业园区、高新区等产业集聚区,以新机制、新模式建设一批专业化的产业技术集成和中试共享服务平台,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相关要求:

2019年该类平台重点支持企业、高校、院所牵头,依托相关园区联合建设技术集成和中试平台,鼓励产学研结合,平台建成后必须面向社会开放共享。2019年重点支持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光电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

四、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建设

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建设旨在进一步发挥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完善我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服务体系,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助力我省追赶超越。

相关要求:

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建设的支持对象为:经过省科技厅正式批复成立的各类科技资源统筹分中心,未批复过的不予支持。

2019年重点支持市级科技资源统筹分中心建设,鼓励申报单位联合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园区等共同参与,提升分中心服务能力和水平,开展创新创业培训、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科技资源专题数据库等。往年已获支持,但未进行验收的分中心不得申报。

五、其他要求

1.平台项目不支持单纯的技术研究、非科研基础设施的 维修改造和工作条件的改善。

2.若实际获得支持的财政科技经费未达到申报额度,不足经费由申报单位自行筹措解决。

3.原则上每个平台获财政科技经费支持不超过100万元,平台建设周期不超过3年。

六、联系咨询

以上未尽事宜请向省科技厅科研条件与财务处相关处室咨询。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篇6

关键词: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5-0070-03

一、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教育技术是高师教育中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其核心是培养与提升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但是,只靠一门课程的学习,无法保证师范生系统深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怎样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以适应我国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需要,这是当前高师教育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高等师范院校是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基地,在校师范生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满足未来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课程本身缺乏统一的认识,导致了该门课程在整个高师院校教育教学中,不论是学科本身的定位,还是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不论是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是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需解决。具体表现在:

1.缺乏一本较理想的高师院校使用的统编教材

教育技术学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和实践。[1]到目前为止,高师院校使用的此类教材虽然有很多种,但是,由于其内容太杂太多,教材内容结构往往设计不够合理,与其他学科教材相比没有自己的特点,教师教学时难以选择。通常情况下,任课教师还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甚至自编教材,才能满足教学实际需要。

2.部分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内容重复

例如,课程中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与其后面开设的“学科教学法”课程中的相关教学内容重复;课程中的PowerPoint,与其前面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相关内容重复;课程中的Authorware,与其后面开设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中相关的内容重复等。

3.教学内容与课时的矛盾

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该门课程具有内容杂、内容多、实践性强等特点。教材中往往有一半以上教学内容涉及操作。而一般高师院校开设的课时为54学时。每个教学班学生60人左右。每个任课教师每学期担任4~6个班的教学任务。每学期每个教学班最多只有1/3的时间到多媒体网络教室去讲解这些操作内容并让学生上机练习。面对这样的教学内容,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平均每个学生能得到老师的辅导和自己动手练习的时间非常有限。其结果,有许多操作方面的教学内容只能到多媒体教室去讲解,去纸上谈兵。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并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教学,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这是第一线教师经常感到困惑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教师只能蜻蜓点水,触其皮毛,教学流于形式。其结果往往是学生厌学和怕学,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4.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与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所学的内容相结合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理论与方法,是连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一门用来实际指导教学过程,为“如何教”提供具体处方的规定性理论。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面对的不是某一个专业的学生,而是来自中文、地理、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和体育等专业的学生。面对这么多专业的学生,每个任课教师不可能针对每个专业的学生所学的内容,去具体教他们“如何教”。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往往缺乏针对性,不能很好地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相结合。

5.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单一

教育技术课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方面、在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本应为所教的学生树立榜样。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方法,往往需要各教学和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配合,需要时间等。所以,通常情况下,很多教师出于无奈,只好采用传统的教学和评价方法进行教学。

以上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制约高师院校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和提升的主要因素。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原因与课程本身定位不准、教材内容结构没有特色等有关。

二、培养和提升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笔者认为,不论该课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有多么好,其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和教学模式等必须与当地的教学和学生实际相结合,要有自己的特点,才具有生存的空间。即与其他学科相比才具有竞争力。为了解决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培养和提升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做法。

1.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重构新的课程教学体系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2]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学习过程是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对象;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但是,对于师范类的学生来讲,他们关注的是如何运用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打破传统观念,联系教学和学生实际,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仅靠有限的时间和一门课程的教学,无法保证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比如,在“学科教学法”课程教学中,通常是结合每个学科的专业知识来具体介绍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其教学针对性比较强,效果好。所以,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建议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可简要介绍,具体的内容可由每个“学科教学法”的老师来讲授;对于Authorware,由于内容较多,建议由“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教师来讲授;对于PowerPoint,建议由“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老师来讲授。其余实践教学内容可根据各校的教学实际作为选学内容来处理等。

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定位应该是继“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后的一个适合于师范生提高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力的后续课程。所以,我们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要求,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淡化以往的理论和硬件教学内容,不面面俱到。初步制定出以下课程教学体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本体系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基本框架,其中,标注有“*”的为选学内容,可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选择来定。在教学中,我们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主线,将“大学计算机基础”、“多媒体课件制作”、“学科教学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尽量做到教学内容不重复。这样有选择地进行教学,每个学科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其次,可以节约出大量的时间,用来具体讲授其他学生需要的、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再次,可避免什么都讲,什么都讲不清等问题。

2.创新教学环境,不断改善教学和学习条件

(1)搭建多种教学平台

即在学校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上,把传统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课内外实践活动三个平台相结合,搭建一个立体的公共课教学平台。将课堂教学和网络在线学习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结合,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2)整合各种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传统教学资源,如教材、配套光盘、课件、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设备和其他课程等;网络教学资源,如网络课程、网络学习资源库、多媒体网络教室、协作项目实践活动等;课内外实践资源,如各种实验室、微格教学、教育实习、各种学术讲座和课外比赛活动等。

总之,对于培养和提升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一方面,要将混合学习应用于该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其教学效果会更好。所谓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使两者优势互补,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3]即课堂教学要辅以网络教学,配合相应的教学资源,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在线学习、协作学习,以及学术讲座及课外比赛、教育实习、微格教学、教学媒体实验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这样做能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又能体现有意义传递和主导下探究相结合的教学观念。

另一方面,要提供一个好的实验基地,营造一个好的数字化环境,构建一个好的实践空间。仅有一个相对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好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不能空谈理论,要充分利用和不断改善各种教学资源;要保证有足够的教学和学习时间。才能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正常进行。可以说,这是培养和提升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前提条件。否则,还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落实不到行动上。

(3)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客观反映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

教学评价通常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出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予价值判断。其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

传统的教学评价一般只注重教学结果与教学目标期望之间的符合程度,而不太注意达到这个结果的具体学习过程。近几年来,由于教学评价无论从评价方法上还是从评价思想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评价的复杂性也日趋增加。要想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非常困难。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要想客观地评价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我们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借鉴同行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构建一个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考核方式相互补充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把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整合于整个教学过程。其中,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采用期末书面考试形式进行,成绩占30%;实践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作品来评价,成绩占60%,课内外实践活动评价主要是通过对书面作业、实验报告、比赛作品等进行评价,成绩占10%。

(4)教学内容与NTET培训内容相结合

2004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我国教师行业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对教师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来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提出了权威的国家标准。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几个方面对教师运用教育技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是教师学习、运用和发展教育技术的基本指南。

目前,由于高师院校使用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版本较多,具有同一个概念或相关理论在不同的教材上叙述不一样等特点;另一方面,高师院校的在校学生是未来的中小学教师,他们毕业后大部分要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不可避免要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因此,在学校上课期间,结合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内容,有目的地提前对他们进行有关内容模拟训练和测试,可以缩小他们与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各项指标之间的差距。可以起到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自然衔接的作用。

总之,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联系教学和学生实际,并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重构新的课程教学体系,搭建多种教学平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教学内容与NTET培训内容相结合。通过几个学期的教学观察、分析和比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发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深层思考(下)[J].电化教育研究,2010(6).

[2]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3]南国农.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篇7

1.1 师范生

师范生是指全日制师范院校当中, 修学教育课程体系的师范类在读大学生, 他们在学校主要是接受师范类的培训, 在毕业之后同时考取教师资格证的人, 这类学生的就业方向大多是教师行业, 就业的方向比较集中。

1.2 教育技术能力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以及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而师范生需要掌握的教育技术能力就是要在充分理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 按照定义的具体要求进行的相关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目前所学学科的内容进行有效结合, 以此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3 培养模式

我们把解决某种问题的方法进行整合归纳到一定高度, 就是模式。模式其实就是一种指导方式, 我们的学生在一个好的模式指导下, 可以非常快速地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掌握与之相关的技术能力, 一个好的模式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对于培养模式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 而且还有很多学者将人才有机结合到了模式当中, 形成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是以培养目标作为整体导向, 以所培养的内容作为依据, 以培养的策略作为具体的表现形式, 它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内心教育活动的综合要素。

2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衡量标准

标准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关于衡量教师能力标准的, 其中明确规定了中小学教师需要掌握的教育技术能力。而师范生作为未来中小学教育的接班人, 可以用标准来衡量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高低。标准对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是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界定, 标准的内容比较全面地说明了教育技术能力应该达到的目标。作为未来中小学教师的接班人, 师范生在教育技术能力这方面也要达到规定的要求。所以说我们将其作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衡量标准是完全可行的。

3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问题的分析

3.1 目标不明确

目前,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在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培养目标, 只是在照本宣科, 这样会影响师范生接受系统的教育技术能力, 也就造成了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 在中小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很难适应现代的教学技术, 因此也很难推动教育改革和当前教育信息的进一步发展。

3.2 培养内容相对较为陈旧, 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脱节

我们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培养的时间有限, 培养的内容陈旧, 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需求, 这也就造成了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低下, 尤其是缺乏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而且所学的内容还与中小学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相脱节。所以我们对高校师范生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时, 要整体把握, 逐渐开设一系列实践等环节, 共同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

3.3 教学模式单一, 评价方法单一

目前,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对师范生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是上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 所采取的形式是课堂的讲授和实验室上机两种形式。而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大多数情况都是以讲授为主, 这种教学方法根本就提不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积极性也没有调动起来,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学习。

4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4.1 确定培养目标

我们在实际调查中发现,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它对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在经过培养之后所达到的目标并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 对目标的培养其实是一个培养模式的灵魂, 它主要体现的是我们对师范生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一个价值取向问题, 而且它对培养模式的内容、培养策略的构建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2 完善培养内容

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内容其实是培养模式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进行相应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在吸收师范院校在进行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原有内容基础上, 我们对培养内容的一些模块做了一点调整, 主要是以实现公共课为基础, 以教育实习作为培养的部分内容, 让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通过不断的培养能够得到真正的提升。

4.3 改进培养策略, 创新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评价方式

我们在进行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过程当中, 一个相对完善的培养内容一定要运用培养策略才能够得以实现。而在校园当中, 课堂无疑成为了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一个主要的基地, 因此我们要不断创新改进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策略;以往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并不能够有效地全面衡量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程度, 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改变原有的评价方式, 更加全面地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周全林, 陈建军.现代教育技术[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54.

[2]张寅.美国PT3计划及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启示[J].中国教师.2008 (5) .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篇8

教育技术能力是信息化教育条件下教师专业化发展必备的能力,作为本地区基础教育输送师资力量的地方高校,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对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至关重要。然而作为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系统中提供反馈并直接影响培养效果的重要环节评价,却存在诸如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单一和主体单一等问题,影响了评价对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有效反馈效果。因此,完善和改进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教育评价及其内容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搜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进行判断,从而为自我完善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教育评价体系作为地方师范生教育知识学习的重要方面,主要由对象、目标、方法和结果构成,四个能力评价要素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技术能力评价体系,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

二、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的现状和问题

作为教学评价的一种形式,教育技术能力包含的因素本身呈现较强的复杂性和模糊性,且在主观努力与客观结果之间一致性不强,在我国教育过程中有重识记轻实践的习惯,评价方法的不完善和评价系统的缺陷,对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评价带来了主观干扰,影响了评价的效能。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制订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没有结合各地方高师院校的自身的特点,直接套用的其他学校制订的现成标准。在设计和制定评价过程中没有广泛听取意见,没有进行全面研讨,这样制订的评价标准无法真实反映本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实际状况。制订的标准可操作性和兼容性不足,指标权重设计不完善,很难进行客观评价。[1]

(二)评价方法单一

实际上,总结性评价仍是评价的主要手段,学生的学习情况简化为一个分数,注重对结果的判定,缺少过性评价,未有效关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的资料和记录,使得师范生的表现不能进行纵向比较,也就不能指出努力方向并提出建议,缺乏自我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的有效结合,不能有效促进师范生自我成长。

(三)评价内容缺乏情境性

现在的地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评价主要依赖学习表现和考试成绩,缺少诸如实践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考察,未将评价融入相应的情境中去。[2]用孤立的问题和测验作为评价内容,不注重在真实情境中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变化的考察,实际能力和教学情境相脱离。缺乏情景的评价不仅得不到正确的评价结果,无法有效引导教育技术能力的自我反馈和提高。

(四)评价主体单一

地方高校在教育技术能力评价过程中,没有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通常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这样使得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结论容易出现片面性的问题,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和公正,单一的评价主体使得评价结果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和主观性。

(五)轻视评价反馈

多数地方高校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评价还停留在学生的知识水平上,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缺乏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评价后缺少对学生的专业化发展的指导和建议,或者说缺少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功能,使得师范生对评价结果不够重视,对自身的责任感降低,以至于难以把握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很难调动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进而制定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个人发展计划。

三、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的对策

教育技术能力评价需要对能力评价各要素、评价过程各环节进行认真分析,才能有效发挥评价应用的作用,促进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一)建立健全的评价标准

没有标准的评价就如同没有刻度的量具,评价标准是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设计、制定评价过程中要广泛征求意见,开展深入全面的调研,保证评价标准系统性和严谨性。可借鉴企业绩效考核的方式,综合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的结果,得到最终的总评,这样才起到评价的实际的效果。[3]

(二)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通过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方法,才能对教育技术能力做出客观的判断和衡量。地方高校根据实际,增加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自我评价,培养师范生主动提高教育技术能力及自我评价能力,形成并完善自我评价,进而实现公平客观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设置各种测评方式,对评价过程进行合理监控、跟踪分析和及时记录反馈,才能促进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4]

(三)增强评价情境性

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通过基于任务的情境化评价来激发学习者主动性,并借助评价把个人能力发展、课程内容、社会所需能力三者有效结合起来,联接学校学习内容和职业能力需求,实现评价的正向反馈。改变用试卷笔试完成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模式,强化教育技术的实践性和情境性的特点,结合地方师范院校实际,尽可能在多种评测情境下对师范生进行教育技术能力进行评价,综合评价结果并最终做出合理的评价。[5]

(四)丰富评价主体

现在沿用传统的来自教师单方面的评价很难做到客观和全面,通过多层面和多级别的多主体进行评价,师生间的评价和学习者之间的评价可以相互补充,使得评价主体多元化,可以实现评价信息源丰富,多维化呈现被评价主体的学习情况,可以有效避免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6]

(五)重视评价反馈

评价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反馈,通过有效的正向反馈可以起到激励和引导作用。因此,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记入档案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者不是将每次的评价仅仅看作是一次演练,而是对能力的全面考查和总结,进一步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最终有效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7]

四、结束语

作为本地区教师职前教育的主力军的地方高校,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评价作为评估和反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需要地方高校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标准,并通过多元评价主体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借助情境化的评价内容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有效反馈,才能有效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为本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注入活力。

摘要:评价是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评价已不能对培养效果做出有效评估和反馈,只有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并在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和评价反馈等方面予以完善,才能有效促进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

关键词: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评价

参考文献

[1]陈云龙,卞艺杰,赵慧娟.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模糊综合评价[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5):156-158.[1]陈云龙,卞艺杰,赵慧娟.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模糊综合评价[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5):156-158.

[2]张生.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过程中的评价形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4):5-8.[2]张生.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过程中的评价形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4):5-8.

[3]李福坤,郑中伟.论三大评价标准的理论意义[J].重庆大学学报,2004(4):60-63.[3]李福坤,郑中伟.论三大评价标准的理论意义[J].重庆大学学报,2004(4):60-63.

[4]宋维虎.网络教育中的教师角色及其发展[J].内江科技,2010(10):34.[4]宋维虎.网络教育中的教师角色及其发展[J].内江科技,2010(10):34.

[5]秦立霞,栗洪武.当前美国教师资格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与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2007(10):43-47.[5]秦立霞,栗洪武.当前美国教师资格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与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2007(10):43-47.

[6]张丹钢.发挥隐喻的教学艺术张力,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以《普通心理学》的教学为例[J].群文天地,2011(8):110-112.[6]张丹钢.发挥隐喻的教学艺术张力,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以《普通心理学》的教学为例[J].群文天地,2011(8):110-112.

专科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结构初探 篇9

专科师范生是未来的中小学教师, 一方面, 他们不同于专业的教育研究者, 不能像专家学者那样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研究实践和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另一方面, 他们也不同于一线的中小学教师, 对于教育实践缺乏充分的接触和了解。诚然, 不管何类研究者, 作为研究的主体应该具备共同的能力结构, 然而, 这样的研究毕竟缺乏针对性, 对专科师范教育的指导意义也显得更苍白。所以, 我们认为, 有必要构建符合专科师范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科研能力结构, 从而为专科师范教育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专科师范生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职前阶段。就专科师范教育的目标看, 主要是经过培养, 使专科师范生具有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而对于专科师范生来讲, 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熟悉并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程序, 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起相应的教育研究能力。教育科研的基本过程包括选择确定课题、文献检索、形成假设、制定研究方案、研究的实施、撰写研究报告等环节, 所以, 专科师范生的能力应该包括初步的选题论证能力、提出假设的能力、方案设计能力、研究操作能力、资料的整理分析能力、撰写科研成果能力。

1 初步的选题能力

所谓课题, 就是研究的题目, 是依据研究目的,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而确定的研究问题。[2]专科师范生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首先必须具有初步的选题能力, 即根据研究目的,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而确定研究问题的能力。具体来看, 它应该包括以下几种能力:

1.1 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是对研究对象的一种主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 是一切研究的开端。教育研究总是始于观察。达尔文曾经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 也没有过人的机智, 只是在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中人之上。”[3]巴甫洛夫也将“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研究者在观察时, 不是不加选择地将对象所有的特征都进行观察, 而是根据目的选择出其中最有意义的部分, 很多时候, 这些特征并不显著。对于同一教育现象, 观察力敏锐者往往比他人看得更透彻, 理解得更深刻, 能从别人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可见, 观察力对于科学研究之重要。作为专科师范生, 应该在学习和研究中发展自己的观察能力, 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1.2 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将头脑中储存的的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创造想象在教育科研课题提出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 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4]教育科研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 课题的提出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新的过程, 而所有这些如果缺少想象力是无法实现的。因此, 专科师范生必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

1.3 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选择确定科研课题的过程中, 创造性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科学的、有价值的科研课题不是一下就能发现的, 往往要经历发现问题、逻辑分析、论证提炼的过程。在教育实践中, 问题大量存在, 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教育科研课题, 它一般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 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这就要求专科师范生广泛深入地查阅文献资料, 了解是否有人已经或正在研究类似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确定自己研究课题的切入点, 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2 良好的教育文献查阅能力

教育科学文献是指记载教育活动、人物、事件和理论等情报信息的知识载体。[5]教育文献查阅能力指研究者搜集、筛选、整理教育文献, 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 形成科学认识的能力。专科师范生应该具备的文献查阅能力包括逻辑分析能力、信息检索能力、资料搜集、整理能力。

2.1 逻辑分析能力

教育文献查阅过程需要研究者首先对研究课题进行分析, 明确自己准备检索的文献范围, 确定文献检索标志以及文献分类号、选定检索工具、确定检索方式, 然后进行文献查阅, 根据与其研究课题的相关程度, 将查阅到的所有资料按内容或重要程度分类、排序, 最后将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总结, 以适宜的形式保存。可见, 在整个文献查阅的过程中, 从准备到搜索、加工整理, 都离不开逻辑分析能力。

2.2 信息检索能力

信息检索能力是指借助一定的设备和工具, 采用一系列方法和策略查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专科师范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 具备信息检索的能力对教育科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今天这个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教育科研成果倍增, 教育科研文献数量、种类急剧增长。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中, 专科师范生要想从浩如烟海的教育研究文献中找到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内容, 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检索能力, 掌握科学的信息检索的方法。

2.3 文献搜集 、整理能力

文献搜集能力即搜索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教育文献, 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 从中选择出重要的、确实可以利用的资料, 并以文章复印件、文摘、资料卡片、读书笔记等方式记录搜集材料的能力;文献整理则是指从搜集到的大量文献中选取有用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加工的能力, 包括将资料一定要求排序或分类, 然后进行分析总结, 并整理出材料目录, 写出文献综述的能力。文献搜集、整理是整个教育研究过程的重要环节, 同时又贯穿研究过程始终, 专科师范生开展教育研究, 必须具备文献搜集、整理能力。、

3 初步的提出假设的能力

假设是以已有的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为依据, 对研究结果作出的假定性的解释。提出科学、合理的假设能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通过逻辑论证使研究课题更加明确, 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因此, 提出研究假设的能力是专科师范生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的研究能力。而要提出科学假设, 需要专科师范生具有总结归纳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3.1 总结归纳的能力

研究假设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它是研究者在已有研究材料的基础上, 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提出的。所以, 专科师范生在研究中要有目的、有系统地对教育现象进行科学、系统地观察, 整理、研究与课题相关的各种资料, 了解与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已有成果, 把握相关研究的状况、达到的水平、存在的问题, 洞悉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趋势, 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进而提出科学的、有价值的假设。

3.2 逻辑推 理能力

假设是在系统观察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过程对研究结果所做的合乎逻辑的猜想, 这一过程需要研究者掌握逻辑思维的方法, 并能对前期所获得资料进行逻辑分析, 通过演绎、归纳、类比得出关于研究结果的可能的解释。因此, 提出假设离不开研究者的逻辑推理能力, 这也是专科师范生在教育研究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4 初步的研究方案设计能力

研究方案是在研究实施之前对研究过程的整体构思和具体安排。在研究方案设计的过程中, 一方面需要对研究的课题、目的、对象、内容、方法、思路、成果等要素进行科学规划, 另一方面还需要对研究的人员、经费、仪器设备、材料、时间等进行统筹安排。因此, 需要专科师范生具备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统筹规划能力。

4.1 创新能 力

研究方案是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总体规划。研究者要在掌握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 根据研究课题确定研究目的, 选择研究对象、方法, 确定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步骤, 而所有这些工作都离不开研究者的创新能力。

4.2 想象能 力

研究方案是验证研究假设、实现研究目的所绘制的研究蓝图。它是在研究具体实施之前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预期。因此, 其设计需要研究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包括对研究目的、对象、内容、方法、思路进行预设, 对研究成果的形式、内容作出预期, 对人员、经费、仪器设备、材料、时间等进行预估和预算等。

4.3 统 筹 规 划能力

教育研究过程的实现离不开人员、经费、仪器设备、材料、时间等条件。研究者要根据研究课题、目的、内容、方法的需要进行人员分工、经费预算、时间分配、材料以及设备的协调等, 因此, 专科师范生要具备一定的统筹规划能力, 对人力、物力、经费作出最佳搭配, 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

5 基本研究操作能力

研究操作能力是指根据研究方案实施研究, 从而验证假设, 得出研究结论的能力。对于专科师范生而言, 需要具备研究方法运用能力、收集处理研究资料的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

5.1 研究方法运用能力

研究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核心要素, 关系到整个研究的成败。当前, 教育科研方法应经形成了非常成熟、完善的体系, 《教育科研方法》作为一门学科亦已经在各个师范院校普遍开设。作为专科师范生, 应该熟练掌握教育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常用方法, 并能在教育研究中根据研究课题、研究目的、研究内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开展相应研究。

5.2 收 集 、处理研究资料的能力

资料的搜集、整理是教育科学研究实施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研究结果。而只有经过对资料的处理过程, 才能保证资料的准确性、科学性。因此, 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是师范生必备的一项基本科研能力。它包括研究资料的收集能力、整理能力和分析能力。研究资料的收集能力是指把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资料, 包括文献资料、调查问卷、实验记录、观察记录、谈话记录、测验结果等进行搜集的能力, 要做到客观、全面、真实;研究资料的整理能力是指把收集到的研究资料进行审核、分类、筛选的能力, 这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过程, 经过整理, 可以使获得的资料更科学、完整、有序, 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准备;研究资料的分析、处理能力是指将整理好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用比较、归类、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推理、假设等逻辑方法进行研究, 得出结论的能力。

5.3 创 新能 力

在研究实施的过程中, 研究者要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根据研究方案的要求,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探究。一方面, 这是一个实施研究、搜集、整理研究资料、得出新的研究结论的创造过程;另一方面, 虽然有研究方案作为研究的指导, 作为研究者也应该尽量遵照研究方案开展研究, 然而, 计划再周密, 也不可能是实施过程的完整预设,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总有许多因素是在研究实施前考虑不到的, 或者需要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不断做出新的调整的。所以, 需要专科师范生具备创新能力。

6 良好的科研成果撰写能力

当一项教育研究按照计划实施之后, 研究者需要对整个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并用文字表述出来, 这就是教育科研成果。对专科师范生来讲, 最常见、最主要的科研成果形式就是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优秀的科研成果表现为内容具有创造性和科学性、结构具有逻辑性和严密性、语言具有准确性和精炼性。它是以研究者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 这也是专科师范生应该具备的。

6.1 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育科研成果的撰写是一个理论知识创造过程, 需要研究者将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材料通过分析、综合、演绎、归纳、比较、具体化等科学的论证过程进行阐述, 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好的科研成果要求观点正确、结构合理、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这就需要研究者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做到层次分明、有理有据、条理清楚、前后呼应、形式严谨。

6.2 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教育科研成果是教育研究者对其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的产物。它要求研究者以准确的语言将研究成果表述出来, 因此, 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是教育科研成果撰写的基础。当然, 其写作要求不同于文学艺术作品, 不需要像后者那样带有丰富的情感色彩, 讲究修辞手段的运用。教育科研成果的类型虽然多样, 但在写作中对语言文字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 那就是语言表达的方式简单明了, 不拖泥带水;语言文字的运用准确到位, 能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实;用词用句及写作格式规范严谨, 不随心所欲。

6.3 初步的创新能力

创新性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 是衡量教育科研成果好坏的重要依据。创新性可以表现为创立一种新的理论, 完善原有的理论, 指出原有理论的不足之处, 或用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对已有理论进行新的阐释等等。对于专科师范生而言, 由于其理论基础尚显薄弱, 加之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因此, 对于其创新能力不能做过高要求。只要他们能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并能用合乎逻辑的文字阐述清楚即可, 不能要求其进行“前所未有”或“填补空白”式的独创。

总之, 在全球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专科师范生作为未来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生力军, 其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构建科学、合理的专科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结构是研究其培养的逻辑前提。在构建专科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结构的过程中, 我们既要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考虑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职前职后的连贯性, 又必须着眼于其当下发展的实际。惟其如此, 才能真正为其能力培养提供理论基石, 也为当前的专科师范教育提供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王俊梅.干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种观点的探讨[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7 (2) .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

[3]苏振芳.创造力开发的哲学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1994 (4) .

[4]李春艳.浅谈对学生课堂提问兴趣的培养[J].吉林教育, 2006 (4) .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篇10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教育的全面改革, 教育的全面改革需要教育技术的全面支撑,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应地对师范生教育技术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教育部为此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1.2004年12月25日, 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 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

2.2010年7月29日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3.2012年3月30号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规定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 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

这些标准和规定, 为我们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指明了方向。

二、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将直接决定以后教师专业技能的水平。对应于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 我们应该从“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应用教育技术的社会责任”[1]这四个维度来详细阐述师范生教育技术的能力。

1.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师范生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利用教育技术进行学习的意识与态度、把教育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的意识与态度。

2.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指师范生对教育技术理论与操作技能的掌握。

3.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指师范生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支持与管理、科研与发展、合作与交流等能力。

4.教育技术应用的社会责任:指师范生应用教育技术进行信息的利用及传播时, 应该做到公平利用, 有效应用, 健康使用, 规范行为。

三、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

在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研究中, 我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学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实际情况自行编制问卷, 问卷主要从师范生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对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基本操作技能和专业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实践环节情况等方面对影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因素展开调查, 问卷全部采用封闭性问题, 主要包括事实性和态度性两类问题。

本研究所选取的调查样本为黄冈师范学院已经修过《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及经历过教育实习的教育技术专业和非教育技术专业的师范生。我们之所以这样选择调查对象, 主要是因为大三的学生进入大学已经一段时间, 他们不仅接触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等相关课程, 具备了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 而且还渴望掌握更多的教育技术知识, 在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 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问卷向英语、数学、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物理学、化学、教育技术学、音乐、美术9个专业的师范生共发放问卷180份, 回收174份, 回收率97.86%, 有效问卷174份, 有效率100%。

根据调查, 我们发现师范学院师范专业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主要有如下特点:

1. 教育技术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和态度, 反映了教育技术在师范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将直接影响自觉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动性。系统论、传播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作为教育技术的四大理论基础对于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 由于理论知识枯燥乏味, 许多师范生都不愿意学习这门课, 他们认为学习好技术课就成了, 这些理论知识没有什么用途。有的师范生学习这门课程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有18.96%的师范生承认自己没有学习过这些理论。不仅如此, 在这些理论学习中也存在着不平衡现象。根据这次调查, 22.99%的师范生认真学习了系统论, 25.29%的师范生认真学习了传播理论, 62.64%的师范生认真学习了教学理论, 60.92%的学生认真学习了学习理论。我们可以发现, 在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之间对于教育技术的理论掌握存在着偏差。另外, 根据调查, 32.18%的师范生认为学习教育技术非常重要, 在这一部分人中, 主要是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 还有12.64%的师范生认为学习教育技术不怎么重要, 并且这一部分学生全部来自于非教育技术专业。我觉得出现这种认识上的不平衡, 主要是因为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对教育技术接触较多, 认识比较深刻, 而别的专业的学生对教育技术接触较少, 对教育技术还不是很了解, 所以出现了专业认识上的偏差。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 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运用的能力, 首先得从思想上转变, 从认识上提高。无论是师范类的教育技术专业还是非教育技术专业, 都必须认识到这种重要性。

2. 教育技术专业技能不过硬

软件技能是考察教育技术技能的核心, 在以软件技能为核心的调查中我们发现, 师范生对基本的软件技能掌握得不错。其中, 71.26%的师范生掌握了office办公软件 (word、excel、powerpoint) , 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 由于要经常运用到这些软件, 所以大部分的学生掌握的office办公软件还是不错的。但是对于一些专业技能课件制作软件 (authorware、flash等) 、网站制作软件 (frontpage、dreamweaver、asp、net等) 、电视编辑软件 (pro-premier、aftereffect等) , 师范生掌握的情况就不是那么好了。只有38.51%的师范生掌握了课件制作软件 (authorware、flash等) 、13.22%的师范生掌握了网站制作软件 (frontpage、dreamweaver、asp.net等) 、11.49%的师范生掌握了电视编辑软件 (pro-premier、aftereffect等) 。出现这种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 这些软件的学习相对于office来说则困难得多。其二, 师范类的非教育技术专业不经常运用到这些软件, 就算学习了, 时间久了不运用也忘记了。其三, 对这些专业软件不感兴趣。

3. 教育技术学习和运用环境欠佳

教育技术学习和应用环境欠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 现代教育技术并不“现代”, 究其根源, 教学设备落后是一个主要的原因。有的多媒体教室损坏现象严重, 投影仪模糊不清, 也没有得到及时维修。网络教室的资源不充分, 微格教学系统不经常对外开放, 有的实验设备不齐全。导致师范生无法运用先进的手段进行学习, 导致师范生进一步创新和应用受到技术上的局限。根据调查, 54.60%的师范生认为学校的硬件环境建设不好, 阻碍了他们的发挥。也有32.18%的师范生认为学校的软件种类单一, 没有经常更新等。在调查中, 还有两个重要原因影响了师范生学习和运用教育技术, 有58.62%的师范生认为虽然安排了相关的课程, 但是老师讲得比较多, 自己操作得少, 有24.14%的师范生则选择了对教育技术不感兴趣。另一方面, 有的师范专业为学生创造了很好的教育技术运用条件。比如那些良好的硬件设备, 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电视系统, 计算机系统等, 还有那些优质的操作软件, office办公软件、课件制作软件authorware、flash、网站制作软件dreamweaver、asp.net、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等。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大部分的师范生利用良好的上网环境来娱乐了, 比如看电视、玩游戏等。要想师范生在平时真正做到专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一定要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使师范生充分利用资源, 挖掘资源, 不断丰富师范生进行教育技术学习的内容。

4. 教育技术实践环节薄弱

师范生学习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最根本的目的是在教育实践中应用教育技术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和学习绩效。缺乏实践环节, 师范生很难把现代教育技术真正转化为教学能力。在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实践环节应该是被关注的重点之一, 但是调查发现, 有55.75%的师范生在针对“您经常运用教育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吗?”选择了他们一学期运用了1~5次, 有15.52%的师范生选择了他们一学期运用了6~10次, 有5.17%的师范生选择了他们一学期运用了11~15次, 有5.75%的师范生选择了他们一学期运用了16~20次。在他们能用所学的教育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调查中, 师范生表示在实习过程中, 愿意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改进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调查中我们发现, 虽然师范专业的学生掌握了这些技能, 但是很少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现象是很严重的。培养师范生具备教育技术技能只能说是具备了相应的基础能力, 如何将这些基本技能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 是我们在师范生教育技术培养过程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四、培养和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对策

针对以上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和途径, 来培养和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为培育一批高素质和高能力的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

1. 提高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无论是师范类的教育技术专业还是非教育技术专业, 都要强化这种认识。但是, 要从根本上提高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进程, 关键是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师范生对于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学校管理者的认识提高了, 才会为课程的开设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教师的认识提高了,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认识提高了, 才能真正从主观上努力去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素养。

2. 加强教育技术专业课的教学

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与师范生未来从事的教学内容最为接近, 专业课教学中针对具体内容所采用的教学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 对师范生具有极强而直接的示范性。根据调查的结果, 教育技术专业的师范生远比非教育技术专业的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要强, 这是因为教育技术专业的师范生通过专业课程的练习, 显然比非教育技术专业的师范生掌握得要好。所以我们要加强教育技术专业课的教学, 比如在非教育技术专业中, 利用课余时间, 让学生学习做课件和网站等, 弥补其他专业课程的不足, 均衡发展教育技术能力。

3. 加大教育技术课程实验设备资源建设与利用力度

在该师范学院, 有的师范专业有很好的教育技术硬件、软件环境、丰富的资源等, 由于缺乏统一的指导和管理, 导致大量的资源被浪费。当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一道非常亮丽的风景线, 要达到预期目标, 就必须使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整体提升。学校要加强在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工作, 就要加大教育技术课程实验设备资源建设与利用力度。通过购置质量好的实验设备, 对这些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等, 在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下, 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必将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和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 注重学生教育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

针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课时少、内容多的现状, 应适当增加该课程的教学时数。在调查中, 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反映, 由于老师要教的内容比较多, 但是课时不够, 所以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学生听老师讲, 看老师操作, 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非常少。此外, 对教育技术的学习, 一方面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室学习相关媒体的使用技巧, 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体会教学设计和技术如何应用于实际教学, 通过实践体会教育技术中策略的运用。师范学校完全可以把教育技术课程和教学实习联系起来, 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 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如利用教学设计进行课堂设计, 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等, 并将这作为教学实习成绩是否合格的评判标准, 或作为评选优秀实习生的标准, 则必将大大提高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我们可以增开选修课或实行双学位, 满足想继续深入学习的学生需要。

五、结语

本文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对黄冈师范学院师范专业的大三学生进行调查, 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让结论更加有说服力。根据这次调查研究, 我们发现影响黄冈师范学院师范生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教育技术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技术专业技能不过硬;教育技术学习和运用环境欠佳;教育技术实践环节薄弱等。针对如上问题, 我们提出了四条切实可行的对策:提高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教育技术专业课的教学;加大教育技术课程实验设备资源建设与利用力度;注重学生教育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师范院校培养和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提供依据和对策。

摘要:如何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意义重大, 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两种研究方法对黄冈师范学院师范专业的大三学生进行调查, 分析影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因素, 并系统地提出了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师范生,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 2005 (4) .

[2]胡来林.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与《标准》差距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信息化, 2005 (9) .

[3]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篇11

关键词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120-02

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求和发展,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对在职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明确要求并进行相应培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对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出详细、明确的要求,并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全面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2013年10月,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并于2014年相继制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和培训课程标准及测评指南等。作为未来教师的主力军,师范生的能力必须符合当前信息化时代教育的要求,必须具备相应的教育技术能力,才能适应未来教师的工作岗位。

呼伦贝尔学院现有16个本科师范专业,在查阅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发现,有关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课程有心理学、教育学、教师口语和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的课程,有关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课程是公共计算机,主要讲授Windows基本操作和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Internet应用、ACCESS数据库知识等[1]。对于师范生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并没有设置相关课程进行培养。根据2013年对呼伦贝尔学院师范生的调查,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与国家对教师的要求标准相差甚远。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作为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主干课程,在全国各地师范院校均已作为公共必修课开设,并已经取得一定的经验,可指导呼伦贝尔学院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和实施。

1 组建教育技术公共课师资队伍

立足现有教育技术专业教师,组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师资队伍。目前教育技术专业教研室共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助教2人、讲师6人、教授1人;年龄在27~35岁之间8人,40岁以上1人。教师在职称和年龄上既有经验丰富的专业教授引领,又有年轻有活力的中青年教师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并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进人才,丰富教师队伍。

2 提供必备教学条件

提供合理课时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性课程。根据其他院校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总结和现代教育技术本身涵盖的内容,建议提供54~72课时的教学课时。

提供基本教学场所  现代教育技术需要依托先进的技术平台进行授课、实践。依据呼伦贝尔目前的教学实施状况,需至少提供功能良好的多媒体教室进行理论课的讲授,同时需要为实践配备一定的计算机机房进行多媒体资源的开发。

保证课程相关基础知识的奠定  现代教育技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基础和信息技术能力,因此,公共计算机、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应作为先行课程开设,保证学生在接触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时有良好的相关学科的基础。

3 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制定合理课程体系

课程目标是课程教学的导向,课程体系是课程教学的内容,必须符合当前课程改革需求。针对课程改革及教育信息化的需求,教育部近年出台过两个主要文件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进行了要求,即2004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2014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依据这两个主要文件并结合学院实际和学生基本情况,确定课程目标和课程体系。

课程目标

1)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2)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

3)掌握并应用教学设计的理论进行教学准备、实施和评价;

4)掌握常用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5)会使用常用网络软件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为主的教学;

6)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

7)帮助学生树立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意识,建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体系(图1)

4 建立合理实践平台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其中实践部分又由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两大部分构成。依据呼伦贝尔学院目前教学实践设备缺乏的现状,主要通过以下形式进行实践。

开放计算机网络教室  每个院系都有计算机网络教室,可适当开放给学生使用,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完成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

与专业教学方法技能训练相结合  师范专业都有本专业教学技能训练课,可以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与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在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中要求学生体现现代教育技术思想。

5 逐步完善相关教学资源

自编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内容来源,纵观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材,均有共性之处,但又都具个性特征。为了能使教学内容符合呼伦贝尔学院师范类公共课程体系,与其他课程建立合理联系,对于教材选择自行编写的形式进行建设。

丰富教学资源

首先,积累优秀多媒体课件,尤其要对每届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积累展示,促进学生依据学科更好地设计、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

其次,积累优秀教案和教学实例,让学生通过模仿、分析等方式更直观、深刻地掌握教育技术对现代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再次,依托网上现代教育技术免费精品课程,让学生便捷地获取国内优秀师资团队的教学。

6 探索合理考核方案

采用多种考核形式进行考核  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或考核知识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例如:对于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可采用试卷的形式进行;对于资源开发的考查,可采用作品的形式进行;对于知识应用的考查,可采用设计方案的形式进行。

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原则,而不仅仅是甄别功能,将考核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在学期学习中,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合理的过程性考核,通过考核改进和优化教学;在学期末,对学生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目前,呼伦贝尔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还处于探索阶段,以个别专业教师申请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设。随着社会、教育领域对教师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教育技术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开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孟小冬.呼伦贝尔学院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咸宁学院学报,2012(3):159-160.

*本文来源于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批号:YJYBZC201248。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篇12

21世纪,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确立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的新的角色定位。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讲, 专科师范生是中小学教师的职前阶段, 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发展直接影响着其入职后的研究能力和专业发展。为了解当前专科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现状, 进行此次调查, 以期为专科师范生的专业发展提供指导, 也为当前专科师范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从山东女子学院、齐鲁师范学院、济宁学院、济南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四所专科师范院校随机选取了600名毕业年级的学生, 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 其中男生68人, 女生532人, 涉及学前教育、初等教育、艺术教育等不同的专业, 共计发放问卷600份, 回收592份, 其中有效问卷581份, 有效回收率96.83%。

三、结果分析

(一) 专科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现状

1.知识基础状况。此次调查中, 涉及专科师范生对教育科研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状况的了解程度。其中对教育科研的具体含义, 只有34.60%的人回答“知道”;对于教育科研的基本程序, 高达55.42%的人“不太了解”, 7.23%的人 “完全不了解”;对于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要求, 只有35.28%的人有所了解;对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状况, 9.29%的人表示“非常了解”, 8.26%的人表示“比较了解”, 69.36%的人表示“不太了解”, 13.08%的人表示“完全不了解”;大学期间阅读过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著作方面, 选择“3本以下”的最多, 占总体的49.23%, 选择3~6本的占29.95%, 选择6本以上的占20.83%。这表明当前专科师范生教育科研知识基础普遍比较薄弱, 知识掌握的欠缺必然影响到他们能力的发展。

2.教育科研能力状况。第一, 选题能力。选题是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选题能力是开展教育科研必备的基本能力。在此次调查中, 当被问及“你的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否属于教育研究类”时, 44.58%人选择了“是”, 55.42%的人选择了“否”。在 “你的毕业论文题目来源”一题上, 占总体68.16%的人选择了“指导教师给定”, 18.24%的人选择了“理论学习中获得”, 13.60%的人选择了“教育实习中遇到”。说明大多数专科师范生在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缺乏对理论或实践的独特思考, 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给定的题目。而当被问及“在平时的专业学习中, 你是否遇到过令你困惑的教育教学问题?”时, 66.61%的人选择“是”, 33.39%的人选择了“否”。表明多数专科师范生具备了问题意识, 但对于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 会“查阅资料, 进行探索研究, 力求解决问题”的只占总体的14.97%。表明更多的师范生没有将遇到的问题进一步进行研究, 形成课题。由此可见, 对于专科师范生来讲, 不是缺少问题, 而是缺乏探究精神。第二, 文献检索能力。文献检索能力指研究者能根据研究的需要, 迅速而有效地从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文献中检索出有价值的情报资料的能力。在被问及“你能通过各种途径快速找到与教育科研相关的文献资料吗?”时, 56.45%的人选择了“是”, 43.55%的人选择了“否”, 也就是说, 只有一半多的专科师范生具备了较好的文献检索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 文献检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贯穿于整个研究中。文献检索能力的欠缺将影响到课题的选择、假设的提出、研究的实施以及研究结论的获得。第三, 研究方案设计能力。研究方案是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面规划, 对研究起着导向、调控与激励作用。在被问及“您能根据研究目的来设计、制定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案吗?”时, 17.04%的人选择了 “完全可以”, 60.76%的人选择了“基本可以”, 另有22.20%的人选择了“不可以”, 表明多数专科师范生设计研究方案能力尚可, 但有少部分还不具备这种能力。第四, 研究实施能力。研究实施能力是指根据研究方案, 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开展实际研究并搜集、处理研究资料的能力。在此次调查中, 关于教育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掌握“0种”的占3.54%, 掌握1~2种的占59.97%, 3种以上的占36.49%; 而对于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 只有27.46%的人能进行科学有效处理, 高达72.54%的人不能完成这一任务。以上数据表明, 多数专科师范生掌握了1~2种研究方法, 对于开展教育科研来讲, 这显然是不够的;在数据处理方面, 超过三分之二的专科师范生不能进行有效处理, 这将直接影响研究的结果和质量。第五, 研究成果撰写能力。研究成果的撰写是教育研究的最后一步, 是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概括和总结。专科师范生的研究成果主要是研究报告和论文。而在大学期间除毕业论文外, 专科师范生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数量, 44.41%的人为“0篇”, 41.14%的人为“1~2篇”, 14.46%的人为3篇以上。在平时作业布置方面, 18.24%的人选择“经常有论文式作业”, 54.73%的人选择“偶尔有”, 另有27.02%的人选择“从来没有”, 这表明绝大多数专科师范生教育科研写作经历贫乏。这与前述关于“教育科研论文写作要求”掌握情况调查结果存在相关:一方面, 教育科研论文写作知识的欠缺阻碍了他们的写作愿望, 影响了其写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 写作经历的贫乏又使得他们更加缺乏写作的知识与技巧。

(二) 影响专科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发展的因素

1.学校的重视程度。在被问及“您所在的学校是否重视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时, 17.04%的人回答“非常重视”, 28.40%的人回答“比较重视”, 54.56%的人回答“不太重视”或“不重视”。这说明大约有一半的专科师范生认为他们所在的学校没有形成对于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应有的重视, 而重视程度不够势必造成行为上的弱化。

2.学校管理制度方面。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是强化专科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但在此次调查中, 被问及“您的学校 (学院) 是否有针对学生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时, 只有14.97%的人回答“是”, 而多达85.03%的人选择了“否”。 这表明当前专科师范院校在学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制度建设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缺乏有效管理机制。

3.课程设置方面。课程设置是直接影响专科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在调查中, 笔者发现当前的专科师范院校普遍地设置了心理学、教育学、各科教法、教育科研方法、教育心理学等课程, 但当前的课程设置对培养专科师范生的教育科研能力来讲, 占总体人数57.14%的人认为“不太合理”或“不合理”, 访谈中谈到这一问题时, 他们普遍认为学校虽然开设了这些教育类课程, 但课时较少, “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显然无法满足他们教育科研能力发展的需要。

4.教学方式方面。对于“课堂上教师采取的主要教学方式”, 64.37%的人选择了传递—接受式, 12.22%的人选择了探究—发现式, 19.45%的人选择了案例研讨式, 3.96%的人选择了其它。由此可见, 在专科师范院校的课堂教学中, 多数教师依然墨守成规, 重视知识的传递, 忽视学生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教育科研的灵魂, 缺乏创新能力, 专科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5.教育实习方面。在专科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 教育实习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在实践中开展研究。然而, 从本次调查来看, 情况却不容乐观。对于实习中参加实习学校教师教研活动情况, 只有1.8%的人表示“经常参加”, 而“从未参加”的人数却高达90.71%;而当被问及“是否就某一教育教学问题与实习指导教师开展合作研究”时, 只有9.64%的人回答“是”, 回答“否”的占总体的90.36%;对于教育实习对自己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作用, 认为“非常有帮助”的只占11.53%, “比较有帮助”的占26.16%, “帮助很小”或“没有帮助”的占62.30%。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本该在专科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教育实习, 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沦为走过场、形式化的过程。

6.教育科研课外活动方面。对于教育科研来讲,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激发学生对于教育科研的兴趣, 满足其探究、创新的需要。教育科研类活动包括教育科研社团活动、专家讲座、学生刊物、教育研究沙龙等。在此次调查中, 当被问及“您的学校 (学院) 经常开展教育科研类课外活动吗”时, 23.06% 的人选择了“经常”, 71.94%的人选择了“偶尔”, 4.99%的人选择了 “从来没有”。表明专科师范院校意识到了课外活动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实践中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只是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 得出以下结论。

(一) 专科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总体水平不高

一方面表现为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基础薄弱。调查发现, 多数专科师范生对于教育科研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 对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状况的了解程度不够, 在大学期间教育理论著作阅读偏少。另一方面, 教育科研能力发展状况堪忧。调查数据显示, 专科师范生在选题能力方面, 表现出太多的被动性, 缺乏探究的兴趣和主动性, 缺乏创新精神;而在研究实施的过程中, 无论是对研究方法的掌握还是对研究资料的搜集、处理方面, 专科师范生都显得力不从心;科研成果撰写能力方面, 多数师范生由于缺乏教育科研成果写作的长期系统训练, 导致他们写作能力低下。

(二) 影响专科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发展的因素较多

影响专科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发展的因素包括学校教育理念、制度、课程、教学方式、教育实习、课外活动等方面。调查发现, 专科师范院校作为专科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培养的主体, 没有为学生教育科研能力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客观上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对学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缺乏科学、有效的学生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课程设置重专业基础课、 轻教育理论课, 教学方式陈旧、落后, 忽视学生探究、创新能力培养, 教育实习形式化严重、教育科研课外活动贫乏等。

基于以上问题, 笔者认为当前的专科师范教育应该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育实习、课外活动等方面进行改革, 构建一套完善、有效的专科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体系, 切实提高这一群体的教育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关文信.实践取向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

[3]王文良.新课程教师教育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与训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4]付德茂.教师角色定位和专业成长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4 (7) .

上一篇:电子化政府的构建下一篇:中药薰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