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神经试验

2024-05-30

自主神经试验(精选8篇)

自主神经试验 篇1

0 前 言

化学药剂在农业中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农产品及环境的污染[1],对靶变量施药系统而言,针对施药对象的位置及面积,控制施药量,准确喷洒,在植物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2]。杂草识别系统是变量施药系统的关键部分之一,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3]:Burks[4]利用颜色共生法对土壤和5种杂草进行了识别。纪寿文[5]等人在光照明亮充足的条件下,利用开发的机器视觉系统实地采集了玉米苗期的田间图像,提取了投影面积、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3个形状特征来识别玉米苗中的杂草。无论是基于机器视觉的作物行的农业机械导航还是喷药除草作业,这一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要准确分割作物和背景,检测出作物行及确定作物行的位置。

基于对山东胶东地区小麦和玉米地内杂草和作物的研究,本研究采用Visual C++编写一套杂草识别系统,进行绿色植物与土壤的划分及作物与杂草的区分。

1 图像处理试验方法

1.1 绿色植物与土壤的区分

土壤、小麦、玉米、玉米地的杂草及小麦地的杂草的两种绿色增强因子统计对比图,如图1、图2所示。从两图中可以看出,非植物部分与植物部分的两种绿色因子特征分布几乎不交迭,当(2G-R-B)取阈值10~30或2G/(R+B)取1.0~1.15时,能很好地将植物与非植物分开,两种因子的阈值取值都有一定范围,值减小,错分为植物部分的非植物像素增多,即图像中的噪声点增多,相反,值增大,则错分为背景的植物像素增加。经过对比试验,当(2G-R-B)的阈值等于20时或2G/(R+B)取1.05时,正确识别率在95%以上。

为了减少光照强度的影响,可以用经亮度归一化后颜色分量RGB即色度坐标来表示,即2G-R-B。这种归一化的过绿特征和2G/(R+B)因子,虽然受光照强度和光照角度的影响较小,但由于计算过程中存在浮点数运算,因而带来了一定的计算误差,导致植物与非植物之间的过绿特征有部分交迭。直接利用RGB空间的过绿特征2G-R-B,虽然其偏差的绝对值较大,但其相对偏差较小,且两部分之间几乎不存在交迭,更有利的是,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在杂草背景分割中,利用(2G-R-B)形式的过绿特征比利用别的形式的过绿特征更有效,且能节约计算时间。本研究以过绿特征(2G-R-B)作为参数进行过绿二值化,且在过绿二值化之前,不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

1.2 杂草与作物的分割

由图1及图2可知,要实现作物的识别,可以采用位置分布特征法、形状特征法、纹理特征法等。小麦等条播作物是人为种植的,因此它的位置分布是规则的,是按行分布的;而杂草是自然生长的,无规则地分布于作物行之间。因此在本研究中,对小麦与杂草的分割,使用位置特征法。玉米为点播作物,有3~5叶期,相邻植株之间具有一定的株距与行距,作物叶片间的交迭程度较轻。因此,对玉米,首先提取它们的形状特征,并训练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识别。

1.2.1 条播作物作物行的识别

农作物行中心线一般是指农作物在播种或栽培过程中,其种子或幼苗的植入点所构成的直线。在本实时系统中采用像素位置直方图法。小麦中心线的确定和利用VC编写程序得到的直方图,如图3、图4所示。识别作物行中心线后,以中心线上的点作为种子点使用区域生长法填充作物区域。种子点取为作物中心行上的点,生长准则采用判断像素值是否相同,与作物中心行相连通的区域视为作物区域,其他区域则视为杂草区域。

1.2.2 点播作物作物行的BP网络识别

本神经网络的激励函数采用Sigmoid函数(简称S型函数[6])其定义如下:

设BP网络节点数为n,采用S型激励函数,设任一节点的输出为Oi,并设有N个样本(xk,yk),k=1,2,…N),对某一输入xk,网络的输出为yk,节点i的输出为Oik,节点j的输入为:

使用平方型误差函数:

j为输出节点时:

j不是输出节点时:

因此得:

网络由3层组成,其中输入层包含6个节点,经过对比试验,选用6-20-1网络结构。采用神经网络专业软件Neural Shell 2进行训练与测试。本研究对样本的选择作了如下规定:如果面积S<阈值T1,或周长P<阈值T2,则认为该样本为杂草,不作为训练样本。阈值的确定应该根据玉米的生长状况而定。试验中,阈值T1、T2分别指定为100和50,单位均为像素。

2 试验结果

2.1 神经网络分类结果

神经网络输入向量与输出结果的取样表,如表1所示。

在learning rate为0.5和momentum 为0.5的情况下,对人工选取的100个样本(玉米40个、杂草各60个)进行训练,不同结构的网络的误差以及误差≤5%的正确识别率,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网络结构为6-20-1时,其样本学习率和正确识别率都较高,而且训练次数少,故本研究采用的形状识别网络结构为6-20-1。

对同样的训练样本集,结构为6-20-1的BP网络,在不同学习速率和动量因子下的误差和误差≤5%的正确识别率,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在学习速率为0.7,动量因子为0.7时,误差≤5%的正确识别率为94.91%。

2.2 软件设计

在前述基础之上,用Visual C++编写了图像识别软件,针对山东胶东地区苗期玉米和小麦,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拍摄),进行图像采样,共采集321张照片,系统运行良好,平均识别时间对比,如表4所示。

通过表4可以看出,无论是玉米田间杂草还是小麦田间杂草,软件响应时间均在0.4 s以内,满足了实时性要求,系统整体可行。

3 结束语

本研究利用过绿特征(2G-R-B)作为参数,进行过绿二值化,区分绿色植物与土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正确识别率为95%。采用像素位置直方图法,针对田间小麦,识别作物中心行,再由区域生长法区分作物及杂草,准确率在93%以上。以玉米为例,选用6-20-1型BP神经网络结构,提取作物及杂草形状特征,并训练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识别,误差≤5%,正确率为94.91%。本研究针对条播和点播作物,分别采用像素位置直方图法确定作物中心行和人工神经网络确定点播作物中的杂草,效果较好,利用Visual C++编写的应用软件,可以较好地识别出杂草,并能计算出杂草面积,而且系统响应时间较快。对田间采集图片的试验表明,上述方法较好地识别出苗期小麦和玉米地的作物和杂草,为后续对靶变量施药创造了前提条件。

摘要:以苗期玉米和冬小麦为例,对比土壤、小麦、玉米、玉米田间杂草及小麦田间杂草的两种绿色增强因子统计图,利用过绿特征(2G-R-B)作为参数,结合BP神经网络,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采用像素位置直方图法,识别出了杂草,并确定出了杂草位置、面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识别出杂草,误差正确识别率高;小麦和玉米田间杂草识别时间短,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

关键词:变量施药,杂草识别,图像处理

参考文献

[1]BLACKMORE B S.Developing the principles of precisionfarming[J].Proceeding of Agrotech,Barretos.Brazil,1999,11(6):15-19.

[2]史岩,祁力钧,傅泽田,等.压力式变量喷雾系统建模与仿真[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5):118-121.

[3]THORNSON J F,STAFFORD J V.Potention for automaticweed detection and selective herbicide application[J].Corp Protection,1991,10(4):254-259.

[4]BURKS TF,SHEARER S A,GATES R S.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design and evaluation for classifyingweed species using color image texture[J].Transactionsof the ASAE,2000,43(4):1029-1037.

[5]纪寿文,王荣本,陈佳娟,等.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识别玉米苗期田间杂草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1,17(2):154-156.

[6]四维科技,胡小锋,赵辉.Visual C++/Matlab图像处理与识别实用案例精选[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自主神经试验 篇2

以1960~共41 a的7月和8月西行进入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样本为基础,采用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模型的预报建模研究.并根据相同的热带气旋个例,将这种遗传-神经网络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模型与气候持续法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试验预报结果表明,遗传-神经网络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报能力.

作 者:姚才 金龙 黄明策 黄小燕 YAO Cai JIN Long HUANG Ming-ce HUANG Xiao-yan 作者单位:姚才,金龙,YAO Cai,JIN Long(广西气象减灾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22)

黄明策,HUANG Ming-ce(广西气象台,广西,南宁,530022)

黄小燕,HUANG Xiao-yan(广西南宁市气象局,广西,南宁,530022)

自主神经试验 篇3

关键词:自主创新,资源合理配置,科学发展观

1 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基本情况介绍

1. 1 建立背景及意义

在安徽省建设创新型省市的基础上, 在国家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建设的背景下, 安徽省于2008年10月提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该试验区的建设是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应该在自主创新上有更大作为”的指示精神, 加快自主创新, 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安徽省经济又好又快崛起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将合肥、芜湖、蚌埠三市的高质量的科技人才和丰富的科技资源得以充分发挥, 加快实现了安徽省跨域式发展、经济崛起的现实经济发展要求。

1. 2 试验区经济建设成效显著

试验区经过两年多的发展, 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和科技创新方面成果显著。据安徽省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 2010年上半年, 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 全省高新技术产值突破1175.4亿元, 同比增长53.5%, 其中新产品产值242亿元, 同比增长达69.6%; 实现增加值327.7亿元, 同比增长36.5%, 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个百分点,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9. 6% 。其中合芜蚌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和增加值占全省比重分别为60% 和59.5%, 同比均提高了2.2个百分点。科技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上半年, 全省共获授权专利1932件, 同比增长80.7%。其中合芜蚌试验区获授权专利1073件, 占全省的55.5%。合芜蚌试验区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已初见端倪, 逐步成为安徽省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发展模式的强大经济引擎。

2 蚌埠试验区发展现状分析

( 1) 蚌埠市位于安徽省的东北部, 淮河的中游, 京沪线与淮河的交叉点上。它不仅是安徽省重要的工商业城市, 皖北的商贸中心, 加工制造中心, 同时也是仅次于省会合肥市的科教文化中心。蚌埠市拥有自身的交通地理优势, 2011年高铁京沪线的全线贯通, 蚌埠南站已然成为这条高铁线上的重要换乘点, 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以及铁路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因素。

( 2) 多年来, 蚌埠依托自身便利的交通优势, 丰富的科教资源以及良好的产业基础, 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08年, 安徽省正式启动了合芜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 蚌埠市及时抓住了这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 积极发挥政策叠加效应, 深化对外战略合作, 加快推进自主创新, 取得了显著成效。

( 3) 近年来, 蚌埠市围绕产业结构升级, 加大对自主创新性企业的扶持力度, 加快培育创新主体,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逐步形成了以高尖端人才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 生物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 新材料产业为新型产业的产业体系。①高端装备制造业积极引进深圳配天, 中航三鑫, 广西柳工等制造业龙头企业, 重点发展高端机械、特种交通装备及关键功能部件。②蚌埠市以自有资源和政策培育了安加生物、丰原生化等一批骨干企业, 加快生物高技术在化学合成新药、基因工程药物和传统中医药的推广应用。③电子信息产业初步形成以“基础材料—电池组件—应用产品—工程服务”为主线的产业链。以自身强势项目的新型玻璃粉体材料为发展方向的新材料产业体系也初具雏形。

( 4) 几年来, 蚌埠市为加快自主创新试验区又好又快的发展, 积极实施引进高素质人才和依托自身教育发展优势培育优质人才的战略, 国家级孵化器等8个国家创新服务平台和12家省级创新服务平台投入运营。引进了合肥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院合肥分院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了国家玻璃及晶硅制品检测中心、蚌埠市大学科技园等。拓展创新性平台, 组织科技攻关, 相对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已基本完成。

3 蚌埠试验区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及针对性建议

3. 1 蚌埠试验区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在蚌埠市的自主创新取得一些显著成就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仍存在一些问题:

( 1) 自主创新仍然集中在少量的大型乃至国有大型企业, 小微企业仍需鼓励。在蚌埠市的所有企业中, 以规模较小的自营企业和集团的分支机构为主, 这些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较为薄弱, 基本没有自己的研发实验室。而集团的分支机构依赖于总部的研发, 也没有创新性成果。这些都不利于蚌埠市创新发展。

( 2) 产学研合作机制不牢固。蚌埠市现有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蚌埠学院和电子信息学院四所高校和若干职业技术学院。这些学校的创新性研发成果并没有全部直接或间接用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应用中, 创新性成果应用机制较为薄弱。

( 3) 政府部门相关的政策不到位。政府部门对小微企业的创新支持力度不够, 同时风险投资等其他融资渠道没有充分利用。

( 4) 创新环境有待加强建设。蚌埠与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在创新的软环境方面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具体体现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还未真正形成, 故意侵权以及冒充专利、假冒他人专利等行为屡见不鲜。

3. 2 促进蚌埠试验区发展的对策

( 1)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产业政策鼓励小微企业创新。提高自主创新, 必须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中心, 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合作机制。加快建设一批创新性产业园区和基地, 产业政策向小微企业倾斜, 鼓励他们敢创新、多创新, 将创新用于生产, 提高生产效率。

( 2) 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政府应该作为“媒婆”, 利用政策, 促进校企合作。大力开展高技术产业领域的招商引资, 重点引进和培育创新性高技术企业。完善创业扶持政策, 鼓励高技术人才勇于创业。

( 3) 营造良好的社会创新环境。完善制度和法律的建设,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打击违法侵权行为, 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除此之外, 还要建立奖励制度, 营造一种敢于创新、乐于创新的环境。

( 4) 加大政府对创新性企业投入力度, 完善投融资制度。政府要消除小微企业对创新投入而导致企业经济效益降低的担忧, 加大财政拨款力度, 完善银行放贷制度, 减少审批手续。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乘数效应, 吸引更多民间和社会资本参与投资, 支持创新性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敏, 葛秋颍.合芜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当代经济, 2012 (5) .

[2]赵海明.合芜蚌新创想[J].中国外资, 2009 (3) .

[3]安徽省人民政府网.关于合芜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施意见[EB/OL].http://www.hefei.gov.cn/n1070/n304574/n483730/25871383.html.

[4]王勇勇.蚌埠市自主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11:13-15.

[5]郭红微, 郭秀颖, 杨晓磊.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互动模型的建立与分析[J].中国市场, 2014 (8) .

自主神经试验 篇4

自2008年合芜蚌试验区成立以来, 国家和安徽省出台了多种政策为合芜蚌试验区提供金融支持, 在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专利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科技补贴贷款、信用征信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 为合芜蚌试验区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 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发展较快。

2009年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正式启动以来, 安徽省引导基金在试验区内发展较快, 并在借鉴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创业投资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基金的新型运作机制, 以满足自主创新型企业的需求。一方面, 安徽省引导基金要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以吸引闲置社会资本进入创投领域, 提高财政资金的运用效率。另一方面, 安徽省引导基金还需将资金引入省内一些处于早期和成长期的创新型企业以扶持其发展。截至2013年底, 包括合芜蚌试验区在内, 安徽省共设立了18支省引导基金, 实际资本规模达到57.3亿元, 与上年持平;累计投资项目为131个, 比去年增长11.97%, 总投资额达43.7亿元, 比上年增长7.37% (见2014年安徽科技公报) 。

(二) 推广专利权质押贷款。

为了缓解中小型自主创新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009年安徽省制定了相关政策使合芜蚌试验区内的企业可以用自己的专利权向担保公司质押, 再通过担保公司向银行提供担保, 银行发放贷款的一种贷款方式。与直接质押贷款模式不同, 安徽省还要求合肥、芜湖和蚌埠三市的政府联合设立风险补偿资金以保证能够弥补专利质押贷款可能带来的损失, 也就是说政府为担保公司分担一部分风险。至2013年底, 安徽省共有135家企业的715项专利获得了专利权质押贷款, 资金规模达13.86亿元 (见2014年安徽科技公报) 。

(三) 开展科技保险试点。

科技保险即针对一系列科技活动的保险业务, 它可以为自主创新型企业分散和化解研发风险, 为其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在合肥国家高新区成为我国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城市之后, 合肥市在2013年出台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激励自主创新型企业投保。合肥、蚌埠为我国专利保险试点地区, 2013年度, 两市共有17家企业投保科技保险, 保险保额达26.75亿元。

在各类金融政策支撑下, 合芜蚌试验区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2008年至2013年, 在科技投入方面, 合芜蚌试验区的全社会R&D经费累计为724.37亿元, 六年平均R&D投入强度为2.263%,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科技产出方面, 合芜蚌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平均增长35.786%, 2013年高达7149.9亿元, 比上年增长15.855%;2013年专利申请数为47, 050个, 比上年增长23.728% (具体数据见图1) 。

数据来源:《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 (2009~2014)

二、制约合芜蚌试验区自主创新的金融因素

(一) 多元化R&D经费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2008年至2013年合芜蚌试验区的R&D经费规模逐年扩大, 但经费结构是否合理仍有待探讨。按照资金来源, R&D经费可以分为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和其他资金 (海外投资、金融机构资金等) 三部分。2009至2013年间, 政府资金占R&D总额比重从12.302%下降至9.669%;同时企业资金占R&D经费总额从80.932%上升至89.677% (见图2) 。由此, 企业R&D经费来源主要以政府资金和自筹资金为主, 且政府资金占比逐年下降, 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微乎其微, 企业更多依靠自身力量筹集资金。

虽然合芜蚌试验区设立了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以引导社会资本流入企业, 但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市场资本, 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的, 与省引导基金的扶持目的有所差异;另外, 民间投资主体、创业投资机构和自主创新型企业这三大主体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旦民间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 民间资本主体便无权干预, 也不知道基金如何运作, 基金收益只取决于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方向和创业企业的经营绩效。民间资本主体的利益不能得到保障, 社会资本募集难度较大, 多元化的R&D经费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数据来源:安徽统计年鉴 (2010~2014)

(二) 金融机构参与程度低。

由于我国目前是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 企业自主创新获得资金主要依托间接融资渠道。但是商业银行往往会提高贷款条件以降低风险, 提高贷款质量, 保证盈利和资产安全。另外, 商业银行一般与国有企业或其他大型企业都有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大多数创新型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抵押资产和健全的财务制度达不到商业银行的贷款要求而陷入融资难的境地。虽然合芜蚌试验区内的企业可以用自己的专利权进行质押贷款, 但专利权作为一种知识产权, 专利权的价值难以量化, 还面临着价值降低的可能性。若银行同意办理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后, 它还要面临贷款期内专利权的管理问题和专利权的低流动性问题, 商业银行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的热情必然不会高涨。因此, 传统的商业银行向自主创新型企业发放贷款时仍然以有形资产抵押为主。

查阅安徽省统计年鉴可知, 安徽省商业银行提供的技术改造贷款占中长期贷款的比重从2005年的3.300%下降至2012年的0.790% (见表1) 。这样的资金支持效力根本无法满足自主创新型企业的资金需求, 大大制约了企业创新和发展的空间。相比之下, 商业银行更愿意在与政府合作的平台上对自主创新型企业进行金融支持以降低自身风险, 其自觉参与度并不高。

(三) 资本市场融资规模过小。

由表2可知, 合芜蚌试验区2009年至2013年股票筹资额占GDP比重波动较大, 从2009年的3.662%下降至2013年的1.837%, 总体呈下降趋势, 证券市场发展程度较低, 证券市场机制发展并不完善。另外, 合芜蚌试验区筹资额占全省比重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意味着该地区证券市场筹资规模相对缩小。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 降低中小企业上市门槛, 我国设立了中小企业版和创业板市场, 但从合芜蚌试验区的历年数据上来看, 试验区内的企业并未充分利用这一契机, 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仍有待开拓。

数据来源:安徽统计年鉴 (2005~2013)

数据来源:安徽统计年鉴 (2010~2014)

三、合芜蚌试验区自主创新中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一) 在合芜蚌试验区建立科技银行。

传统商业银行一般以三性原则为经营准则, 对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三高型”自主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支持意愿并不强烈, 除非能与政府搭建平台以分散其风险。相比之下, 科技银行是以“贷投结合”的方式专门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通过与创业投资机构合作, 一方面科技银行可以开展风险贷款业务, 为早期的创新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减轻传统商业银行的贷款负担, 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创业投资机构的快速发展, 提高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效率。

(二) 强化金融中介机构体系支撑力量。

目前合芜蚌试验区内的信用担保机构资质参差不齐, 在管理风险能力、偿债能力、资本充足性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因此有必要提高信用担保机构的资质, 建立严格的担保机构信用评级制度。对于合格的担保机构, 政府还应加大对其的政策优惠, 创新担保与再担保的运行模式, 建立多层次的风险共担机制以降低各方风险, 助力企业融资。另外, 为保证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业务的顺利进行, 合芜蚌试验区应大力发展专业化的无形资产评估机构, 促进无形资产交易市场的规范运行。

(三) 建立完善的民间投资主体保障机制。

为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流入合芜蚌试验区创投领域, 加快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的建立, 政府应该建立保障民间投资主体利益的机制, 使其收益与风险相匹配, 以调动社会资金的积极性, 摸索出新的融资渠道。同时, 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应该实行信息披露制度, 将财政资金总额、基金投向、受到基金支持的企业的财务信息等予以公示, 使基金运作透明化, 减轻民间投资主体、创业投资机构和自出创新型企业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

(四) 创新科技保险产品。

保险公司必须针对性地研发创新型科技保险产品以更好地分散企业风险, 积极探索保险理赔模式。在此基础上, 合芜蚌三市政府和保险公司应加大创新型科技保险产品的推广力度, 深化科技型企业对科技保险的认识。政府可以酌情考虑降低科技保险费补贴政策的门槛, 以调动试验区内企业投保热情。这样一方面满足了保险公司经营的大数定律原则, 另一方面风险的降低可以为企业吸引创业风险投资基金。

(五) 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目前发展还不够完善, 大多数处于初期和成长期的创新型企业在各生产研发阶段都得不到充足的资金支持。我国有必要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建立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不断创新适合创新型企业的交易品种;降低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的进入门槛, 扩大市场容量;加快推进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无形资产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培育多层次的机构投资者。从2009年至2013年数据来看, 合芜蚌试验区创新型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的程度并不高, 三市政府应鼓励试验区内企业充分利用新三板、股权众筹等方式探索出新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闫冉冉.安徽省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的现状与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11:127~129

[2]凌岚.安徽省创业 (风险) 投资引导基金发展现状及思考[J].安徽科技, 2013, 6:6~7

[3]吴应宁.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思考[J].北方经济, 2010, 17:72~73

[4]杨明.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可操作性难题及其应对[J].电子知识产权, 2011, 8:67~73

[5]王香兰, 李树利.对我国科技保险发展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华北金融, 2009, 8:28~30

自主神经试验 篇5

蚌埠地处安徽东北部, 位于淮河之畔, 在安徽省早期城市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把蚌埠建设成为皖北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作为打造振兴皖北的核心增长极。因此抓住建立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这一机遇, 利用好自身综合交通枢纽这一区位优势, 蚌埠将开辟自主创新发展新道路。

一、合芜蚌试验区及蚌埠经济总量和科技创新情况

(一) 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合芜蚌试验区作为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是安徽省大力扶持和发展的对象。2014年, 合芜蚌试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 8574.3亿元, 占全省的41.2%。其中, 蚌埠市GDP增长速度位居全省第2, 这也是蚌埠市经济连续8年GDP保持两位数增长, 近两年均高于全省GDP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2014年安徽省统计局统计年报。

(二) 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

作为自主创新试验区, 合芜蚌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发明专利拥有量来衡量。据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统计分析, 2014年安徽省申请发明专利达49960件, 其中合芜蚌试验区申请的发明专利就有26683件, 占全省一半以上。2014年安徽省授权发明专利共有5184件, 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其中合芜蚌试验区共获发明专利授权3273件, 同比增长21%, 占全省的63%。其中, 蚌埠市申请发明专利为4408件, 同比增长21%, 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量的占比为65%, 居全省第一位。

(三) 研发经费支出快速增加

近年来, 随着安徽省对研发经费支出的不断增加, 全省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增强。而合芜蚌创新试验区R&D经费支出增加更快。2013年合芜蚌试验区R&D经费支出达到2183718万元, 同比增长26.9%, 高于全省增速1.95个百分点, 占全省R&D经费支出62.02% (见表2) 。

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 (2014) 。

(四) 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不断取得新进展, 科技创新优势正在加速向经济优势转化, 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并形成了一系列高科技产业园, 由此带来的合芜蚌区域优势更加明显突出。作为省内老牌工业城市, 蚌埠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利用合芜蚌创新试验区优势平台,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目前, 蚌埠市的玻璃新材料产业基地已经通过国家复审;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也获得批准;国家专利展示交易中心、创新驿站、省科技路路通三网资源也得到进一步融合。

二、合芜蚌试验区及蚌埠创新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 缺乏成熟稳定的创新软环境

创新环境分为创新硬环境和创新软环境, 其中创新硬环境主要指交通、通讯以及信息网络的便捷程度;创新软环境则主要指有利于创新知识技术流通发展的规章制度以及城市创新文化的建设。蚌埠作为综合交通枢纽站, 创新硬环境相对较好, 但是创新引导政策并没有达到很好的预期效果, 存在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不够, 出台的创新政策缺乏连续性和完整性, 后续配套政策不能及时满足企业需要等问题。

(二) 合芜蚌三市协调联动发展机制不健全

目前, 合芜蚌试验区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以及武汉东湖被人们称为“3+1”态势的国家级区域性自主创新示范区。不过不难看出只有合芜蚌试验区是跨区域发展的, 因此如何对三市进行合理的城际分工、协调发展也成为了试验区的一大难题。从近几年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主要完成指标来看, 合肥发展十分迅速, 芜湖发展也很快, 而蚌埠发展比起这两个城市存在一定距离。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三市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关联性, 比如汽车行业。由于联动发展机制不够协调, 往往就造成一个产业恶性竞争的局面, 不但不利于自身发展, 而且对合芜蚌试验区发展也有阻碍作用。

(三)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虽然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取得了较大进步, 但是仍然存在诸多缺陷, 如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没有形成, 盗版侵权案件时常发生。盗版侵权不仅损害了高新技术人员的科研成果同时也严重打击了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就蚌埠市看, 中小企业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中小企业规模较小, 资金相对不足, 面对复杂繁琐的专利申请缺少足够的人力物力,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同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诉讼费过高;二是知识产权落实不到位以及相应产权存在制度缺陷。

(四) 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协同创新动力不足

安徽省基础科学较为发达, 各项国家级科研基地相对较多, 合芜蚌地区集中了省内大部分科研院所、高校, 但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范围、合作力度明显不足, 试验区内大型创新企业较少。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科研机构、高校更多地倾向于学术研究, 二是高校和科研机构高度行政化也阻碍了同企业合作发展, 三是企业在获得科研机构或高校的科研成果时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做“二次创新”以适应本企业的实际状况, 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创新成本, 加剧了企业的负担。

三、促进蚌埠市在合芜蚌试验区中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优化创新环境, 大力实施“人才引进”战略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促进创新发展的前提。作为试验区重要试点城市, 蚌埠市政府应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行政审批, 为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运营环境;同时应大力实施积极有效的“人才引进”战略。“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 大量引进复合型人才实现跨越式创新发展;大力弘扬“激励进取、求同存异”的包容性城市文化, 优化创新环境。

(二) 主动寻求联合发展, 建立多边协调机制

目前, 蚌埠不论从城市经济总量还是企业创新能力都与合肥、芜湖存在较大差距。蚌埠应利用合芜蚌试验区创新平台积极主动与合芜两市协调分工格局, 充分利用自身比较优势进行产业转移和升级, 积极承接长三角经济区的产业转移, 培养本土产业群的集约化和专业化, 建立多边协调发展机制。

(三) 提高自主产权意识,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合芜蚌作为自主创新试验区, 必须加强对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就蚌埠市而言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和试验区内规章制度, 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知识产权条例, 切实保护好中小企业的合法利益。同时, 中小企业也应提高自主产权意识, 尽快成立知识产权专门管理部门, 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奖惩制度,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日常管理与侵权维护。

(四) 完善联合协作机制, 促进高效友好合作

政府应建立相应的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校联合机制, 努力促进地方高新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合作, 使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快速流入企业, 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地方企业快速发展。同时, 应完善相应的科研设施和信息共享机制, 为中小型创新企业获取科研创新信息提供快捷平台, 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后续创新研发的投入, 通过实现“正反馈”的双赢机制, 促进双方高效友好合作。

摘要:2008年10月安徽启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改革试验区, 历经7年发展, 合芜蚌试验区对安徽经济尤其是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蚌埠作为三个试点城市之一, 经济发展迅速, 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 R&D经费支出快速增加, 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但却面临着缺乏成熟稳定的创新软环境, 合芜蚌三市协调联动发展机制不健全,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协同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 提出优化创新环境, 营造创新氛围;提高自主产权意识,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完善联合协作机制, 促进高效友好合作促进蚌埠在合芜蚌试验区中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合芜蚌创新试验区,自主创新,创新环境,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开创全省自主创新工作新局面[J].安徽科技, 2008 (11) .

[2]张根文, 朱卫东.合芜蚌试验区经济发展与创新环境建设[J].特区经济, 2010 (10) .

[3]王钦敏.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步伐完善安徽区域创新体系[J].中国发展, 2010 (10) .

[4]张亨明.“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研究及对策建议[J].华东经济管理, 2011 (08) .

自主神经试验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分组:

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 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就诊, 确诊为早期宫颈癌的患者, 采用计算机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截至2014年7月, 实验组共纳入46例患者, 对照组纳入75例患者。

1.2 纳入标准:

(1) 符合NCCN指南宫颈癌诊断标准, 患者术前病理结果提示早期宫颈癌, 病理分期为ⅠB1~ⅡA期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2) 签署知情同意书; (3) 年龄25~70岁; (4) 无心、肺、肾、血液、内分泌等系统疾病和精神病以及其他可能影响试验药物评价的疾病或因素。

1.3 排除标准:

(1) 近30 d内接受过妇科手术并引起并发症; (2) 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影响泌尿功能及胃肠功能的患者; (3) 孕妇、哺乳期妇女, 依从性差; (4) 近3个月内接受过其他手术的患者。

1.4 手术方案:

入选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开腹宫颈癌根治术, 实验组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保留神经手术的原则是在不影响手术范围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保留神经手术的关键步骤是: (1) 在腹主动脉分叉处下方找到子宫深静脉, 有膀胱中、下两条静脉汇入, 上腹上丛及两侧直肠旁间隙与直肠平行的腹下神经。 (2) 清扫盆腔淋巴结后, 分离直肠侧窝和膀胱侧窝宫旁结缔组织, 明确主韧带、宫骶韧带、膀胱宫颈韧带的界线, 钳夹、切断、结扎子宫静脉, 掀起断端, 下方便为盆丛, 辨认出盆丛发出的膀胱神经支和子宫神经支。 (3) 钝性分离切断宫骶韧带, 保留外侧腹下神经和下腹下丛起始部;主韧带下部含有盆腔神经丛的神经纤维, 以及脂肪、淋巴、血管和致密的结缔组织, 将盆腔神经丛的神经纤维显露并保留;在子宫深静脉下方可找到盆腔内脏神经的一个分支, 沿分支游离其周围结缔组织直至下腹下丛水平。 (4) 打通输尿管隧道, 打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 下推膀胱宫颈间隙, 切断子宫膀胱韧带前叶。仔细分离子宫膀胱韧带后叶, 钳夹、切断、结扎膀胱中静脉和膀胱下静脉。保留膀胱下静脉下方由下腹下丛发出的膀胱支。 (5) 于阴道穹隆水平盆腔神经丛神经进入膀胱三角区, 游离阴道穹隆侧壁下腹下丛分支至阴道切除水平。

1.5 观察指标:

(1) 两组患者的手术总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术中输血率及手术前后血色素变化情况; (2) 两组患者术后泌尿功能恢复指标:术后7 d以及14 d残余尿, 术后尿管拔除时间; (3) 两组患者的韧带情况 (主韧带切除长度、宫骶韧带切除长度) 、阴道情况 (前壁切除长度、后壁切除长度) 、淋巴结切除情况; (4)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并发症以及手术相关病死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采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组进行分析,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纳入患者基线比较:

保留神经组共纳入46例患者, 非保留神经组纳入75例患者, 两组患者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等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PP>00..0055) 。见表11。

2.2 术后短期泌尿功能评价:

相比较于常规的宫颈癌根治术, 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组患者在术后7 d以及14 d残余尿方面明显减少, 此外在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方面亦明显少于常规的宫颈癌根治术, 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术中切除韧带、阴道、淋巴结情况: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主韧带切除长度、宫骶韧带切除长度、阴道前壁切除长度、后壁切除长度、盆腔淋巴结切除个数、闭孔淋巴结切除个数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3。

2.4 手术结局指标:

两组患者手术总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术中输血率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2.5 手术相关并发症:

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和常规的宫颈癌根治术组患者在手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方面二者之间并无差异, 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并未增加手术中损伤旁边脏器以及大血管的概率, 而在术后并发症方面, 两组也没有巨大差异, 两组均没有任何患者发生手术相关死亡。

3 讨论

20世纪初Wertheim提出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随着多年的推广及发展, 渐渐成为治疗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损伤面大、术后尿潴留、尿失禁、排尿功能失调等泌尿系并发症和便秘、腹泻、排便习惯改变等并发症很多, 此外还可能引起性欲低下以及性交痛等。近年来保留盆腔神经的手术日益受到重视, 日本妇科肿瘤专家冈林首先提出了保留神经的手术技术, 随后这项新技术理念开始被日本妇科医师所熟悉并由日本东京大学的Kobayashi进一步改良了该术式。该手术观点以保留盆腔自主神经为基础, 分离神经束和血管, 达到保留神经的目的。盆腔自主神经系统, 又被称为植物神经或内脏神经系统, 主要分布于盆腔膀胱、输尿管、子宫、阴道和直肠以及相关腺体, 建立相关神经反射, 调节排尿、性兴奋和排便等生理功能。虽然理论上, 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占了优势, 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有疑虑, 目前部分临床研究结果也存在分歧。

研究的结果提示, 手术后, 保留神经的实验组患者泌尿系功能恢复更快, 术后7 d残余尿和14 d残余尿均明显少于非保留神经组, 术后尿管拔除时间也明显减少。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组和常规的宫颈癌根治术组患者在手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方面二者之间并无差异, 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并未增加手术中损伤旁边脏器以及大血管的概率, 而在术后并发症方面, 两组也没有巨大差异, 两组均没有任何患者发生手术相关死亡。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和常规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血色素、术中输血率等方面并没有差异。本研究的结果支持在妇科宫颈癌的根治术中保留神经。

此外本实验的也有一定局限性, 在手术前, 对所有的患者都进行了泌尿系功能检查, 包括残余尿、尿流率、初感容量、最大灌注量、最大尿流率是逼尿肌压力、膀胱压等, 两组患者在这些方面均没有差异, 基线水平良好, 我们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 对数据分析以及数据采集者使用了分配隐藏和盲法, 更好的保证了本研究的基线平行。然而由于本实验研究时间不长, 尚不能对所有患者进行更长时间的跟踪, 对于保留神经对患者泌尿系功能的长期影响结果仍然不能做出确切的评价, 本研究将继续随访患者, 对手术后6个月以及12个月的患者检查泌尿系功能, 包括残余尿、尿流率, 初感容量、最大灌注量、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膀胱压等, 以其可以进一步评价保留神经对患者泌尿系功能的长期影响。

摘要:目的 对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与非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临床比较, 探讨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在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纳入121例宫颈癌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 (n=46) 和对照组 (n=75) , 实验组采用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 对照组采用非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 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泌尿功能恢复情况,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 对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的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保留神经的实验组患者泌尿系功能恢复更快, 术后7 d残余尿和14 d残余尿均明显少于非保留神经组, 术后尿管拔除时间也明显减少。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组和常规的宫颈癌根治术组患者在手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方面二者之间并无差异, 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并未增加手术中损伤旁边脏器以及大血管的概率, 而在术后并发症方面, 两组也没有巨大差异, 两组均没有任何患者发生手术相关死亡。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和常规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血色素、术中输血率等方面并没有差异。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支持在妇科宫颈癌的根治术中保留神经, 相对于非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 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可以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后的泌尿系功能恢复。

自主神经试验 篇7

关键词: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自主呼吸试验

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SBT)是机械通气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脱机的成功与否,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目前SBT常用的模式有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持续正压通气(CPAP)和“T”管试验等模式,但目前使用何种模式是最恰当的尚无定论[1]。最恰当的模式应该是简单易懂、同步性能好、应用广泛、患者最舒适以及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最小。为此,笔者通过临床研究,探讨使用目前最常用的脱机模式进行SBT对机体呼吸循环以及血糖等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从而找出对机体不良影响最小的脱机模式,为临床选择合适脱机模式提供重要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综合ICU收治的内、外科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并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抢救治疗的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机械通气≥48 h,年龄18周岁以上,而无恶性肿瘤、内分泌系统疾病或长期使用激素治疗,有恢复可能的病例。

1.2 SBT方法

入选患者分为两组,PSV组[设PS≤8 cm H2O(1 cm H2O=0.098 k Pa),Fi O2≤40%,PEEP≤5 cm H2O]和SIMV组(设RRSIMV≤6次/min,VT 8~10 m L/kg,Fi O2≤40%,PEEP≤5 cm H2O)。入选时进行APACHEⅡ评分。当患者病情好转,导致呼吸衰竭的病因祛除或得到有效控制,达到脱机标准时[2],分别以以上2种不同脱机模式进行SBT。在SBT过程严密观察、记录生命体征、主诉,如有不耐受的表现[2],随时给予重新回到原来的通气条件,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如能耐受,2 h后根据患者意识、气道保护能力等情况决定是否拔管。在SBT开始前、开始后2、24 h分别记录生命体征、主诉,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和检测末梢血糖,记录所有检测数据。

1.3 病例资料

研究期间共有32例患者入选,PSV脱机成功组18例,男15例,女3例,原发病为特重型颅脑外伤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5例,多发伤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5例,重症肺炎并ARDS 5例,肺结核并大咯血1例,肠系膜血管栓塞并肠坏死、MODS各1例。SIMV脱机成功组14例,男9例,女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并2型呼衰3例,特重型颅脑外伤并MODS 2例,重症肺炎并ARDS 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3例,多发伤并ARDS、药物中毒、脑干梗死、重症急性胰腺炎各1例。所用呼吸机为Drager evita 4或Drager sevina,两组患者临床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各有1例死亡。其他见表1。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IMV组SBT前后各指标的变化

SIMV组SBT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末梢血糖(Glu)和呼吸频率(RR)的比较见表2。

2.2 PSV组脱机前后各指标的变化

PSV组SBT前后HR、MBP、Glu和RR的比较见表3。

注:P1表示SBT后2 h与SBT前的比较;P2表示SBT后24 h与SBT前的比较;1 mm Hg=0.133 k Pa

注:P1表示SBT后2 h与SBT前的比较;P2表示SBT后24 h与SBT前的比较

3 讨论

机械通气是抢救各种呼吸衰竭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否脱机成功是抢救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而脱机失败的原因是复杂而多因素的,其病理生理的改变也没被完全了解。可能有患者自身的因素,有脱机时机的因素,也可能有跟患者所使用的脱机模式的因素[3,4]。近来国内外对脱机模式的关注加大。秦英智等[5]报道SIMV-PSV模式要优于PSV模式。而韩曙光[6]报道在SIMV、PSV和BIPAP三种模式中,PSV是最舒适的模式。但不同模式对机体呼吸、心率、血糖等的影响是否不同并无阐述。

Chatila等[7]报道内科ICU和CCU患者在脱机过程有6%的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改变,心肌缺血缺氧是脱机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可能与患者自身的心脏功能状态有关,但其只阐述心肌缺血缺氧在脱机成功与失败间的关系,尚未阐明心肌缺血缺氧与脱机模式的关系。但从本研究初步结果显示,使用PSV模式或SIMV模式进行SBT,对机体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机体的应激反应可以表现在呼吸循环以及血糖等方面。国外有学者认为SBT过程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可能对脱机结果起到重要的作用,并通过直接检测血中胰岛素、皮质醇以及血糖的水平,发现三者在使用“T”管吸氧组,SBT前后有明显变化,最后得出“T”管吸氧相对PSV模式或CPAP模式对机体的应激反应要大[8]。但Calzia等[9]报道心脏术后患者使用SIMV+PSV和BIPAP+PSV两种脱机模式对机体的应激反应并无差异。也有报道SIMV、PSV和BIPAP三种脱机模式中PSV模式是最舒适的一种模式[5]。但从本研究初步结果显示,使用PSV模式或SIMV模式进行脱机试验,对机体的血糖影响无差异。

从本研究结果看,使用SIMV模式或PSV模式进行SBT,对机体的影响无差异,可能与本组例数偏少,选用的模式不够全面等有关。对本研究的结论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Eskandar N,Apostolakos MJ.Weaning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J].Crit Care Clin,2007,23:263-274.

[2]Boles JM,Bion J,Connors A.Weaning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J].Eur Respir J,2007,29:1033-1056.

[3]张可刚.ARDS机械通气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0):20-22.

[4]彭巍.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紧急机械通气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6):30-31.

[5]秦英智,徐磊,魏肃.压力支持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水平两种脱机方式的比较[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8,10(2):83-85.

[6]韩曙光.常用脱机模式的舒适度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4):380-381.

[7]Chatila W,Ami S,Guaglianone D,et al.Cardiac ischemia duringweaning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J].Chest,1996,109:1577-1583.

[8]Koksal GM,Sayilgan C,Sen O,et al.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weaningmodes on the endocrine stress response[J].Critical Care,2004,8:31-34.

自主神经试验 篇8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同时也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是促进安徽省转变经济结构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 也是实现安徽省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2008年10月17日, 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全省推进自主创新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动员大会”。安徽省委、省政府下决心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根本目的是发挥科教创新优势, 带动全省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合肥、芜湖、蚌埠3市是安徽省十分重要的3个经济和工业中心, 其中, 蚌埠市是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 而合肥市与芜湖市, 分别对应皖中和皖南地区的发展。蚌埠市对皖北地区具有很强的辐射效应, 促进蚌埠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对于提高皖北地区乃至整个安徽省的创新能力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

二、蚌埠市自主创新发展的现状

(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在成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的一员之后, 蚌埠市确立了将新兴产业作为全市发展引擎的战略目标, 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为核心的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蚌埠市在电子信息产业上, 聚集了“华光玻璃集团”、“台玻集团”、“新威国际”、“德豪润达”、“奇宏电子”、“雷士照明”等国际集团企业, 并建设中建材超薄基板项目, 拉动电子信息业产业链。

玻璃产品是蚌埠市的标志, 而华光玻璃集团通过自主创新, 建立浮法玻璃和信息显示材料生产线, 成为全省唯一的浮法玻璃及深加工生产基地、世界导电膜玻璃研发生产基地、全国最大信息显示材料生产基地。

(二) 创新资源丰富

蚌埠市是一个老工业城市, 整体创新水平较省会城市合肥具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蚌埠市科研机构众多, 并拥有10所不同类型的高校, 创新资源丰富。根据安徽统计年鉴的数据, 2012年, 蚌埠市拥有科研机构208所, 研发人员5190位, 博士109位, 用于研发的经费支出达到69878万元, 基本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见表1)

(三) 专利申请量提高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开发“太阳能光伏生产线”荣获第十二批中国企业新纪录重大创新奖第四名, 天润化工的发明专利“制备聚丙烯酰胺的引发体系”获得“第十届中国专利奖”, 成为我省唯一获奖项目。2012年全市专利申请量1919件, 其中发明专利707件, 有效发明专利624件, 是安徽省自主创新发展的突出城市。 (见表2)

三、促进蚌埠市自主创新发展的建议

(一) 提高创新经济发展总量

蚌埠市政府应当加快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鼓励“华光玻璃集团”、“丰原集团”在自身发展的同时, 将其先进技术和经验分享给更多中小企业, 促进创新交流。

同时, 市政府在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创新企业优惠政策的同时, 更要根据实际情况, 维护创新企业的合法权益, 健全激励机制, 带动创新经济的发展。

(二) 优化创新环境

首先, 整合科研资源, 构建创新平台。比如, 以政府为主导, 着眼市场需求, 在网站上发布科研信息, 共享实验室、仪器设备、科研场地等, 在共享资源的同时达到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的目的。其次, 加快产学结合的步伐。加强蚌埠市现有高校、科研院所同蚌埠市企业的交流合作, 让更多高校学生有机会参与企业的实习、参观, 让更多研发人员有机会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去。最后, 通过政企合作, 孕育更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让自主创新思维在良好的环境中培育壮大。

(三) 加强人才引进

随着蚌埠市自主创新的不断发展, 各类企业对于科技人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创新竞争的本质与核心将是科研人才的竞争。而蚌埠市要保证在自主创新中保持优势, 引进人才是关键。然而, 在节约成本的情况下引进优质人才, 是蚌埠市自主创新发展的瓶颈。

中高端人才引进的成本较高, 而且需要优越环境的吸引, 而低端人才虽然成本低、数量多, 但无法满足企业的创新需要, 因此, 建立创新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十分必要。这样的服务平台可以对低端人才进行教育和培训, 并以“高质高效高薪”的创新工作环境吸引中高端人才的加盟。创新人才公共服务平台能够形成人才引进、教育、培训的“人才产业链”, 更好地服务于地区自主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学生类型下一篇:产品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