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时效(共7篇)
产品时效 篇1
农产品物流服务商完成物流需求时, 为完成物流服务任务将任务订单分配给其拥有的功能型外包商, 将该过程称为订单任务分配。随着供应链思想在农业系统中广泛应用, 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企业界与学术界的关注。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影响因素阻碍了农产品供应链的正常运营, 增加了供应链的结构复杂性。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影响因素已经成为影响系统运营的关键问题。面对多个物流分包商时, 为保证需求客户及时得到产品, 必须处理好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任务的分配问题, 需求不确定下如何在最短时效内合理分配任务, 及时满足客户需求的是保证农产品物流长期稳定运作的关键。
1 文献回顾
农业在我国发展相对落后, 农民收入较低, 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其重要原因之一为农产品供应链流通不畅, 作为供应链重要分支的农产品供应链, 既有一般供应链的特征, 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是产品量多、点多面广、农产品消费要求时间性强, 农产品供应链涉及的部门、人员较多。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迅速, 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由于起步比较晚, 发展过程面临的困难较多, 如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水平较低、农产品供应链标准化体系及运营模式滞后、重视程度不足、管理细节薄弱等问题。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在季节性、地域性等方面存在对立, 使农产品在消费与供给之间存在严重的矛盾性。发展现代农产品供应链可以解决此类矛盾, 高效运营的农产品供应链不仅可以实现农产品使用价值与自身价值, 还能够在供应链运转中增值, 提升我国农业系统的整体效益。由于我国农产品系统长期以来受到“重生产, 轻流通”思想的影响, 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 这些都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与农业生产的进步。目前对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进行专题研究的资料比较少, 国内外学者对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因素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层面, 多围绕概念、流通状况和政策体制等分析。Van等 (1963) 在食品供应链追踪中发现有效的风险因素控制措施是根据市场农产品信息需求来确定食品供应链精度、深度与宽度, 可以反映出企业对农产品供应链成本和收益安全一种综合取舍。Charles (2003) 研究以农产品供应链节点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和投入资源多少, 以其主体企业为核心给予成员企业相应奖励, 结果表明有利于农产品供应链运转的效率和提高绩效水平。Mighell (2002) 认为该供应链是一个组织系统的创新, “纵向协调”主要是利用市场价格体系、纵向一体化以及合同制等具体方式完成对产品从生产直到产品营销的纵向环节的风险因素管理。于亦文等 (2011) 基于农产品供应链理论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节点成员建立了有效的结构模型。李彩珍 (2007) 指出可以通过组织农业机构, 建立新型的农业系统市场, 以期来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 由此来减低农产品供应链运营的风险发生概率。刘乔等 (2011) 构建我国农产品供应链风险指标体系是主要是从内生与外生两个维度出发, 在定量分析阶段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来综合评价风险强度, 进而基于供应链风险的评价结果来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管理策略。本文考虑应急情景下服务时效性对农产品物流的重要性, 重点研究农产品物流的任务分配模型, 研究有助于农产品供应链物流能力的合理调配。
2 双层规划模型构建
2.1 基于服务时效客户满意度模型
2.2 物流成本模型
2.3 多目标规划模型的简化
本文采用线性加权法将双目标规划问题转换为单目标, 进而将多目标模型转化成单目标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对于双层规划目标转换为单目标问题, 为方便处理会主观的给各个目标权重, 这种主观赋权方法通常会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研究采用线性加权加和法将两个单目标转化为一个新的max函数目标:, 其中是单目标的加权系数, 其中
步骤二:单独求解目标函数S模型, 得到S函数的最优值S*。将S*的最优解求解目标函数C, 得到C函数值为C。
步骤三:与步骤二同样的思路, 单独求解目标函数C模型, 得到C函数的最优值C*。将C*的最优解求解目标函数S, 得到S函数值为S。
步骤四:根据下面的公式确定的取值:
至此将双目标规划模型转化为单目标来求解 (9) , 约束条件 (10) ~ (11) , 即:
3 算例分析
现有农产品供应链有甲、乙、丙三个物流商和A、B、C三个物流客户, 应急机制情况下农产品供应链将任务分配给这三个物流商。一般来说, 由于在应急情境下客户并不能够准确确定, 为此设客户A、B、C分别服从D1~N (180, 16) 、D2~N (200, 16) 、D3~N (220, 16) 的正态分布, α=95%。另外, 不同客户对时效的要求已给出, 甲、乙、丙三个物流商对不同客户的服务效率、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等参数见表1。
进一步对对最终方案与各方案优劣, 在步骤二单目标最优方案S*=182.1649, C=5134.336时F1=5386.8967<F*=5427.3608, 同理步骤三单目标最优方案C*=5170.9756, S*=148.3695时F2=5427.1284<F*=5427.3608。研究所建立的求解考虑服务时效下的农产品供应链任务分配方案是有效的, 能够在两者间找出相对最优的选择方案, 对农产品物流任务分配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4 结论
突发事件下农产品供应链应急任务分配需要考虑不同的限制因素, 本研究考虑客户满意时效性情况下的两级农产品物流任务分配的问题。基于应急订单任务的随机性建立了农产品物流任务分配的双层规划模型, 给出了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的简化算法, 对任务应急分配模型进行算例分析。最终求解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解决应急情况下具有服务时效客户满意度的任务分配问题, 对物流企业具有一定理论与实践意义。
摘要:考虑产品时效性的客户满意度模型的订单任务量分配问题, 建立了需求客户满意度最大化与物流成本最小化双层规划模型, 采用线性加权法将多目标模型转化为单目标模型求解。算例结果表明, 转换得到的线性加权单目标模型反映出客户满意与物流成本的悖反效应, 同时所建立模型能有效解决具有服务时效性农产品物流任务分配问题, 对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研究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关键词:产品时效,客户满意度,农产品物流,任务分配
参考文献
[1]Kliebenstei Charles.Traeeability in the US food supply:dead end or super highway[J].CHOICES, 2003 (2) :17-20.
[2]Van.Der Vorst J A J, Dongen.S V, Nouguiers and Horst R.E.business initiatives in food supply chains;definition and typology of electronic business, model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002 (05) :2.
[3]于亦文, 赵召华.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形成机理研究[J].物流科技, 2011 (2) :95-97.
[4]李彩珍.农业风险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4385-4386.
[5]陈小霖, 冯俊文.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J].生产力研究, 2007 (5) :28-31.
产品时效 篇2
1 实验
1.1 样品制备
实验材料为西南铝生产的80mm厚7050铝合金热轧板,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Zn 6.06,Mg2.20,Cu 2.12,Zr 0.11,Fe 0.08,Si 0.04,余量为Al。在热轧板1/4厚度处线切割切取2.0mm厚度的片材,然后在SX-4-10箱式电阻炉中进行升温二级固溶,固溶制度为450℃/90min+480℃/30min,升温速率为60℃/h,采用室温水淬。RRA的预时效时间为20h,温度依次为40,60,80,100,120℃,回归制度为170℃保温3h,再时效为120℃保温24h,各时效阶段完成后立即采用室温水淬。
1.2 性能测试及组织观察
采用小负荷维氏硬度计(HV-10B,载荷为29.4N)测试不同预时效温度下样品的硬度,每个样品至少测定5个点,除去最大和最小值,求平均值;用7501型涡流电导仪测试样品电导率,每个样品测试5次取平均值。
慢应变速率拉伸(Slow Strain Rate Tensile,SS-RT)应力腐蚀实验在WDML-3型微机控制慢拉伸试验机上进行,样品为哑铃状,标距段长度20mm。实验时,试样分别处于空气和3.5%NaCl溶液中,在缓慢应变速率(10-6s-1)下沿轧面上平行于轧向的方向进行拉伸,直至断裂,测定样品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将慢应变速率应力腐蚀实验获得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加以处理,得到应力腐蚀指数(ISSRT),该指数与单项力学性能指数相比,能更好地反映应力腐蚀断裂敏感性,常作为判据。ISSRT表达式如下所示:
式中:σfw和σfA分别为合金在腐蚀介质和空气介质中的断裂强度,MPa;δfw和δfA分别为合金在腐蚀介质和空气介质中的断裂伸长率,%。ISSRT从0→1,表示应力腐蚀断裂敏感性逐渐增强。利用FEI Quanta-200型环境扫描电镜观察拉伸试样断口,加速电压20kV。
采用TecnaiG220型透射电镜,加速电压200kV。样品先磨成厚度约50μm的薄片,冲成直径为3mm的圆片后进行双喷减薄,电解液成分(体积分数)为:30%HNO3+70%CH3OH,工作温度控制在-28℃ 以下。透射电镜主要观察样品中的晶内、晶界析出相及无沉淀析出带,并获得合金组织的衍射斑点。
2 实验结果
2.1 合金的硬度及电导率
图1所示为预时效温度对7050铝合金硬度及电导率的影响。由图1可知:随着预时效温度升高,合金硬度先增大,在60℃时达到最大,之后随着预时效温度的继续升高,合金硬度先略有减小,后缓慢增大并趋于稳定;合金电导率随着预时效温度升高先降低,在60℃时达到最小,之后随着预时效温度的继续升高,合金电导率先升高后略有降低并趋于稳定。
2.2 慢应变速率应力腐蚀实验
表1所示为RRA热处理后7050 铝合金慢应变速率应力腐蚀实验结果。由表1可知:随着预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的ISSRT指数逐渐减小,在80℃时达到最小值,预时效温度进一步升高,ISSRT指数又逐步增大。ISSRT指数的变化规律表明合金的应力腐蚀断裂敏感性随着预时效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预时效温度为80℃时,合金抗应力腐蚀性能最好。7050铝合金在不同预时效温度和腐蚀介质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应力腐蚀实验中,相比空气介质,7050铝合金在3.5%NaCl溶液的腐蚀介质中屈服强度有所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合金在应力和腐蚀介质的作用下,应力腐蚀过程中位错密度升高[13],同时阳极溶解促进局部塑性变形,使材料的屈服强度下降[14,15]。此外,活性原子氢扩散进入晶格中,沿晶界优先偏聚,使晶界强度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合金屈服强度的下降[16]。
2.3 组织观察
图3是不同预时效温度下RRA处理后7050 铝合金的TEM组织及衍射斑点。由图3(a-1),(a-2)可知预时效温度为40℃ 时,RRA后合金基体强化相主要为GP区,并伴有η′相,晶界较窄,晶界析出相连续分布。预时效温度升高至80℃,由图3(b-1),(b-2)可知合金基体强化相主要为η′相,伴有部分η相,晶界粗化现象严重,析出相间距变大,晶界不连续,但周围溶质贫化现象尚不显现,无沉淀析出带(Precipitation Free Zone,PFZ)几乎不可见。预时效温度继续升高,由图3(c-1),(c-2)可知预时效温度为120℃时,RRA后合金基体强化相主要为η′相,η相较预时效温度80℃时更多,GP区已几乎不可见,晶界粗化现象严重,析出相粗大且不连续,晶界周围溶质贫化现象出现,由图3(c-2)中标注可知PFZ宽度约为140nm。
图4是不同预时效温度下RRA处理后7050 铝合金应力腐蚀断口形貌,由图4 可知,预时效温度为40℃时,断裂类型为沿晶断裂(图4(a)中矩形框内区域所示);预时效温度升高,达到80℃时,合金以韧窝型穿晶断裂为主(图4(b),(c)中圆框内区域所示),并伴有部分沿晶断裂(图4(b)中矩形框内区域所示);预时效温度继续升高至120℃时,合金以沿晶断裂为主(图4(d)中矩形框内区域所示),并伴有部分穿晶韧窝型断裂(图4(d)中圆框内区域所示)。
3 分析讨论
3.1 微观组织
对于Al-Zn-Mg-Cu系高强铝合金,其固溶后时效脱溶序列为[17,18,19]:αSSSS(过饱和固溶体)→GP区(GPI和GPII区)→η′相(MgZn2)→η相(MgZn2)。在RRA处理的预时效阶段,合金组织中析出GP区和半共格η′相,回归阶段晶内组织GP区发生回溶[20],并伴有一定程度的η′相长大,晶界上η′相则较快长大粗化,间距变大,甚至形成非共格的η相,晶界不再连续。再时效阶段,晶内组织新析出和原有的GP区产生形核作用,形成新的弥散的η′相,由于η′相的强化效果大于可剪切的GP区,从而使合金达到较好的强化效果[21,22,23],同时粗大η相在晶界不连续分布的结构,提高了合金的抗腐蚀性能[24]。预时效温度较低(40℃)时,预时效阶段合金晶内析出相主要为GP区,回归阶段大部分发生回溶,再时效阶段重新析出,并有部分长大转化为η′相,此时合金强化相主要为细小、弥散的GP区和部分η′相,预时效温度较低还导致晶界在经过回归和再时效后,晶界析出相粗化现象不十分严重,晶界连续。随着预时效温度升高(80℃或120℃),预时效阶段合金晶内析出相除GP区外,还有较多的η′相,η′相在回归阶段往往不能发生回溶,其在整个RRA过程中一直处于粗化长大的过程,RRA后合金强化相以η′相为主,同时,较高的预时效温度还会导致预时效阶段的晶界析出物η′相在回归和再时效过程中不断粗化,部分η′相还会转化为粗大η相,晶界变得不连续。由于η′相的强化效果大于可剪切的GP区,故随着预时效温度升高,合金的硬度总体趋势上逐渐增加,同时由于合金基体中析出相尺寸增大,电子遭受的散射程度变小,平均自由程增大,合金电导率总体趋势上亦有所升高[25]。根据贫溶质理论,晶界处脱溶较快,因而较快较早地析出脱溶相,脱溶相析出吸收了周围的溶质原子,使得周围基体缺乏溶质原子而无法析出沉淀相,形成无沉淀析出带,并且时效温度较高、时间较长时,PFZ较宽。预时效温度较高时(120℃),晶界在预时效阶段就已析出一定量η′相,并在RRA后续过程中一直长大粗化,较多地吸收了周围的溶质原子,晶界处出现较宽的PFZ。
(a)40℃;(b)80℃;(c)120℃;(1)晶内;(2)晶界(a)40℃;(b)80℃;(c)120℃;(1)intragranular;(2)grain boundary
(a)40℃,3.5%NaCl溶液中;(b)80℃,3.5%NaCl溶液中;(c)80℃,空气中;(d)120℃,3.5%NaCl溶液中(a)40℃,in 3.5%NaCl;(b)80℃,in 3.5%NaCl;(c)80℃,in the air;(d)120℃,in 3.5%NaCl
3.2 应力腐蚀性能
预时效温度为40℃ 时,合金强化相为GP区和部分尚未长大的η′相,根据位错运动理论,变形过程中位错与细小的GP区和η′相发生作用,位错可以切过这些析出相,位错初始运动所要克服的阻力较大,一旦这些析出相被切过,对后续位错的阻碍作用将明显降低,位错可以连续通过这些析出相,基体中能容纳的位错数量明显减少;同时基体内会形成平面滑移,进而形成大量的滑移带,大量的位错将受阻于晶界导致位错在晶界处产生塞积,出现应力集中,不利于合金抗应力腐蚀性能的提高,合金的断裂类型主要为沿晶断裂。
预时效温度为80℃或120℃时,合金强化相为较粗大的η′相和η相,位错切过它们的难度很大,位错线是以Orowan机制绕过沉淀相质点,甚至产生交滑移,使得变形更加均匀,此时变形时集体中所能承受的位错量明显增加,合金不易产生过多的强度薄弱区。如果晶界晶内强度差较小,则空穴将在这些析出相周围长大,易导致韧窝型穿晶断裂。此外,均匀分布的η′相能更有利地阻碍变形过程中位错的运动,不易引起应力集中,合金抗应力腐蚀性能得到提高[26]。
对于铝合金而言,根据应力腐蚀的阳极溶解理论,晶界沉淀相作为阳极性沉淀相使得晶界具有较高活性,在晶粒保持钝性而晶界具有较高活性时,应力腐蚀裂纹可以沿晶界这条预存活性途径扩展[24],连续分布的晶界对合金的应力腐蚀不利。故当预时效温度升高时,合金抗应力腐蚀性能提高。 但当预时效温度为120℃时,合金晶界处分布着较宽的无沉淀析出带,根据德国学者Hornbogen等[27]的观点,PFZ的屈服强度较低,在应力作用下塑性变形容易集中在无沉淀析出带内,易导致应力集中和沿晶断裂。此外,塑性变形的PFZ与其他部分比较呈阳极,在应力作用下会加速腐蚀过程,增加了晶间断裂倾向[24,26]。此时合金的断裂类型以沿晶断裂为主。
综合晶内析出相及晶界特点,并考虑无沉淀析出带的作用,预时效温度为80℃时,合金经过RRA处理后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抗应力腐蚀性能较强。
4 结论
(1)随着预时效温度升高,RRA后7050铝合金晶内析出相从以GP区为主转变为以η′相为主,不易造成应力集中,对合金抗应力腐蚀性能有利。
(2)随着预时效温度升高,7050铝合金晶界析出相逐渐粗化,晶界不连续,合金晶界上不会产生连续的阳极溶解过程,合金应力腐蚀敏感性降低;但当预时效温度达到120℃时,晶界出现宽度为140nm的无沉淀析出带,PFZ易导致应力集中和阳极溶解过程,对合金抗应力腐蚀性能不利。
取得时效制度价值分析 篇3
1 诉讼时效中的矛盾
我国现行的法律由于只规定了消灭时效, 即诉讼时效, 在逻辑上可能会存在这样的矛盾。即当某人的某物被他人非法占有之后, 权利人并没有在诉讼时效所规定的时效内起诉或者采取其他手段中止或终止诉讼时效, 而导致诉讼时效经过。那么权利人针对此物相应的诉讼请求就不会得到法律的支持, 也就是说权利人的权利将得不到公权力的保障。但是根据我国的诉讼时效制度, 在这种情况下消失的仅仅是胜诉的权利, 相对应的实体权利依然存在, 如果侵权人主动归回侵占物, 权利人并不构成不当得利。这种得不到法律保护的实体权利的存在导致了虽然物属于权利人, 但是客观上此物被侵权人所占有。而权利人又没有任何合法的途径解决此种局面, 这有可能导致物本身与权利人永久性的分离, 造成某人有可能长期合法占有他人之物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况是否是取得时效制度的设立基础, 或者说取得时效制度能否解决诉讼时效制度中的这种矛盾?
许多学者正式基于上述情况的存在, 认为建立取得时效可以消除这种矛盾, 排除这种权利不确定的状态。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首先, 从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来看。在综合各国关于取得时效的规定后, 通说认为取得时效应当满足自主、公然、和平地占有他人之物, 持续一定时期的条件, 条件中的一定时期往往是一个比较长的时期, 法国对不动产的规定有普通时效30年, 短期时效为10年或20年;德国法不区分善意和恶意规定不动产为30年, 动产要求善意, 时效为10年;而瑞士规定善意的土地占有者经过10年或30年可以土地的所有权, 动产为5年。如果取得时效的设立是为了排除诉讼时效中产生的上述问题, 那么选择取得时效制度无疑是失败的。在取得期间这动辄十年二十年的期间之中, 物的所有权依然属于原有的权利人, 而物客观上处在侵权人的控制之下, 上述由诉讼时效所造成的合法占有他人所有物的矛盾依然可以长期存在, 并没有得到解决。其次, 从国外取得时效的立法经验来看。在瑞士的立法中, 取得时效适用于动产和不动产。综上, 各国在处理诉讼时效所产生的问题时基本都是在消灭时效内部寻找解决方案。或者扩大请求权存续期间, 使其也实体权利一致, 如瑞士。或者缩短实体权利存续期间, 使其和请求权一致, 如德国。又或者使用拟制的方式, 当某一条件达到时, 所有权人自失去占有时放弃所有权的假设成立, 反之则不成立, 例如法国。在现有立法中认可取得时效制度的国家都没有采用取得时效制度与诉讼时效制度进行交叉, 而是在诉讼时效制度的框架内部进行制度上的调整, 以解决诉讼时效所带来的矛盾。笔者认为在我国的情况是一样的。首先, 取得时效在通说上需要一个较长的期间, 在现有的诉讼时效框架内, 取得时效期间内的物权所有权与占有依然是矛盾的状态。其次, 取得时效在诉讼时效在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取得时效以符合条件的占有事实开始为起点, 诉讼时效以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未起点, 两种标准的不一致使得取得时效和诉讼时效在时间上无法衔接, 客观上也很难将两种时效进行交叉以解决问题。所以, 笔者认为, 诉讼时效会产生长期合法占有他人所有之物的矛盾现象并不能依靠取得时效解决, 也不是取得时效应该建立的理论基础。
2 物尽其用理论的判断
促进对于社会资源的利用, 保证物发挥其所应当发挥的作用, 即物尽其用的观点也是许多学者认为应当建立取得时效的理论基础或者说取得时效的作用之一。例如:“使长期继续占有他人之物之人, 无论善意与否, 均能取得其所有权, 亦具有促进物尽其用之社会功能。”这种理论的逻辑是, 当物脱离了所有权人的占有后, 权利人客观上即丧失对该物的控制。丧失控制权之后, 权利人也就无法利用该物。而此时, 物处在实际占有人的控制之下, 可以被占有人所利用。如果不确定取得时效制度, 那么占有人在这里对物则无权利用, 不利于物发挥其在人们生活中所本应当发挥的作用。
笔者认为这种物尽其用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首先从物尽其用的价值本身来看。既然物尽其用是要求最大程度上发挥物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那么这种作用就应当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实现。只有当实际占有人满足条件占有超过如此之长的期限之后才能取得权利显然不是物尽其用所追求的效果。其次, 从逻辑上来看。物尽其用观点的逻辑基础可以概括为:当某物无法被权利人使用时, 为了保证物发挥其所应当发挥的作用, 应当赋予客观上可以利用该物的主体对于该物合法的权利, 鼓励客观上的占有人发挥该物的作用。这种逻辑实际上是一种杀富济贫的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 每个主体所占有的生产、生活资料必然是不同的, 这种差异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这种差异就必然会产生由于占有的生产、生活资料超过其生产、生活中的需求, 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当发生这种情况时, 我们可以依物尽其用的理论将多出的这一部分资料转移给需要使用的主体吗?假如某人拥有多套房屋, 自己只能住其中一套, 我们可不可以将多出来不住的房屋所有权转移给没有房屋居住的主体?或者某人有多块手表, 自己使用一块, 将剩下的租给了其他人, 我们能不能因为租用的人客观上控制了手表并需要使用, 而权利人丧失控制且不需要使用, 就将手表的所有权归于租用人?这显然是不行的, 即使加上长期的时效也是不合理的。例如:某人将自己的钱存入银行, 十年未取, 为了发挥这部分财产的作用, 将这部分财产的所有权归为银行?以上这些显然都是不合理的。
综上, 笔者认为不论将物尽其用的理论作为取得时效制度的理论基础或是作用, 都是不妥当的。
3 秩序价值的判断
笔者赞同将秩序价值作为取得时效的基础。首先, 应当明确的是, 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两种时效的不同基础。消灭时效作为促使权利人积极地行使自己权利的制度, 要求权利人在一定时限内不行使权利, 权利将得不到保护。而取得时效虽然在客观上表现为满足某种条件后, 原权利人的权力消失, 但是其是从确定新的权利人的角度进行规定的。原权利的消失与新权利的产生是两个无论从构成还是条件上都不相容的两个平行的过程。原权利人权利的消失于新权利人的产生不论是从逻辑上, 还是从时间上来看, 都不存在联系。其次, 从各国对取得时效所规定的条件来看:公然、和平、持续的占有, 恰恰说明新权利人取得权利并不是基于原权利人权利的消失、也不是基于物尽其用, 而是这一种保持一定期限的状态。而这种公然、和平、持续的占有的状态所产生的恰恰是一种相对稳固的秩序。这种秩序意味着占有人对物的控制已经形成了一种合理的稳定预期, 打破这种秩序的成本将是巨大的。综上, 笔者认为秩序的价值是取得时效的价值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建立取得时效制度的必要性探讨[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2, (2) .
[2]温世扬, 廖焕国.取得时效立法研究[J].法学研究, 2002, (2) .
[3]陈华彬.物权法研究[J].法制出版社, 2009.
[4]尹田.法国民法上的取得时效制度[J].法学评论, 1998, (2) .
消灭时效若干问题探讨 篇4
一、消灭时效的效力
关于消灭时效的概念, 学者梅仲协在其著作中指出:消灭时效者, 请求权于一定期间内不行使而减损其力量之谓也。学者胡长清认为:消灭时效者, 以于一定期间内, 不行使其权利为成立要素之法律事实也。[2]P273
时效的效力, 即时效完成的法律后果问题, 是时效制度的核心内容, 时效制度的其他规定都应与之保持逻辑上的一致。[3]P221关于消灭时效的效力在学说和立法例上主要有权利消灭主义、诉权消灭主义和抗辩权发生主义三种主张。 (1) 权利消灭主义将消灭时效的效力规定为直接消灭实体权。温得夏德 (Windscheid) 主张此说, 《日本民法典》是其代表。 (2) 诉权消灭主义, 即消灭时效完成后, 其权利本身仍然存在, 仅诉权归于消灭, 不能请求法院为强制执行。无诉权的权利成为自然债务。德国学者萨维尼主张此说, 《法国民法典》与《苏俄民法典》是其代表。 (3) 抗辩权发生主义认为时效完成后权利本身及实行其权利的权能的诉权均不消灭, 法律效果为债务人获得阻止债权人行使其权利的抗辩权。德国学者欧特曼主张此说, 其代表为《德国民法典》。[1]P194
从目前相关法律条文及司法解释看, 我国消灭时效的效力是权利人仍然享有实体权利和起诉权, 但丧失胜诉权, 即胜诉权消灭说。比较而言, 我国民法典消灭时效的效力宜采用“抗辩权发生主义”, 因为胜诉权消灭说存在无法解决的难题:首先, 消灭时效届满后, 保留权利人的起诉权但又不保护其胜诉权, 立法目的不符合逻辑。其次, 权利人不能自主决定是否抛弃时效利益, 而由法院主动援用时效制度, 违背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而抗辩权发生主义很好解决了上述难题, 抗辩权发生主义在时效届满与权利人权利丧失之间以义务人的抗辩为媒介, 在时效届满后, 权利人的权利能否得到法院的保护取决于义务人是否行使抗辩权, 符合诉讼时效制度设置是为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的目的, 法律赋予义务人时效抗辩权足以使权利人感到某种限制而要积极行使权利, 从而避免了法官主动援引时效制度替义务人行使抗辩权的情况。抗辩权发生说保留了权利人的实体权利和起诉权是为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 而不是消灭其权利。[4]P84这样更符合消灭时效制度的宗旨:维护现存经济秩序, 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 而不因权利人不行使其权利就对其施加惩罚, 为相对人创造利益, 因此宜采用。[3]P223
梁慧星先生主持编写的《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 (总则编) 》 (以下简称《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时效期间届满, 义务人可以拒绝履行给付。主权利时效的完成, 导致收取利息权及其他从属请求权的时效亦告完成。对时效已完成的债权自愿做出给付的, 不得以不知时效完成而请求返还该给付。这条立法建议较好地反映了时效完成的效力内容: (1) 诉讼时效完成后, 债务人可以拒绝履行债务。 (2) 对时效完成的债务的给付, 不得要求返还。 (3) 时效的完成不影响时效完成前已经适于抵销的债务的相抵。 (4) 主权利时效完成后, 收取利息的权利及其他从属的请求权的时效亦告完成。[5]P248-250
需要指出的是, 法律规定的时效的效力, 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 受到限制的。其目的以及限制的基准, 就是民法的公平原则。例如, 对侵权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在其时效效力已经发生时, 规定不受时效效力影响的情况, 以避免因丧失损害赔偿请求权而发生或扩大不公平状态。在这方面, 德国民法第852条第3款规定, 赔偿义务人因侵权行为受利益, 致受害人受损害的, 赔偿义务人于时效完成后, 仍应根据返还不当得利的规定返还所受利益, 第853条规定, 因自己实施侵权行为而对受害人取得债权的人, 即使受害人对废止该债权的请求权因超过时效而消灭, 仍可以拒绝履行债务。通过这样的途径避免进一步扩大受害人的损失。[6]P213
二、消灭时效的期间
消灭时效期间的设立应考虑到不同的利益状态。一方面, 时效期间过长, 使权利状态久悬不决, 有碍社会秩序, 不利于保护债务人的利益。因此王泽鉴先生指出:“消灭时效期间的历史, 整体观察之, 实乃缩短时效期间的历史”。[7]P540但是另一方面, “从时效制度的本质上来说, 是保护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 而不是去剥夺权利”[8]P256过短的时效威胁到债权人的权利。在债权人知道或能够知道其享有请求权之前, 过短的时效期间可能已经届满, 债权人无法有效主张其权利。[9]P169因此在消灭时效期间长短的设定上, 从公平原则出发, 不宜过长或过短。
消灭时效按其适用范围的不同, 可分为普通时效期间 (一般情形所适用的时效期间) 和特别时效期间 (适用于特别情形的时效期间)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普通时效期间为2年, 特别时效期间中短期诉讼时效一般为1年, 另有最长时效期间为20年。2年的普通时效期间明显过短, 仅2年的时效期间经过, 债务人便可拒绝履行债务, 与传统道德和社会正义观念抵触太甚, 对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利, 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也与消灭时效作为证据之代用的本质不符。因此, 我国民法典无疑应当将现行立法上的普通消灭时效期间加长。[10]P251《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参考德国民法典、俄罗斯民法典等经验, 在增设10年的特别时效期间的同时将普通时效期间改为3年。[3]P254这符合民事立法的国际趋势, 亦不脱离我国民事法律生活实践。[9]P168
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的短期诉讼时效的四种情形中,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时效期间太短, 仅为1年。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因为司法审判实践中, 许多人身伤害案件, 伤者病情最后确定或病情复发是几年之后发现的, 如果适用一年的时效期间很难来保护权利人的人身权。[11]P309并且自然人的生命、健康、身体受到的伤害, 带给受害者或其亲友的痛苦更为深重, 使受害人自己的生活及受其抚养和供养的人的生活遭受重大困难。可见人身伤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相对于其他损害赔偿请求权, 有规定适用长期时效期间的必要。此所谓人身伤害的损害赔偿, 包括因人身伤害造成精神损害的赔偿在内。《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在第一百九十八条中规定了11种适用10年特别时效期间的请求权, 其中第一种即是人身伤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这样做是符合公平原则和时效制度的价值取向的。[5]P256
三、消灭时效的适用范围
以立法形式明确那些民事权利适用消灭时效至关重要, 它会影响权利人的权利行使和法律秩序的稳定。消灭时效的适用范围, 也称消灭时效的客体。各国民法大体有四种立法例:1.消灭时效的客体为请求权, 如德国民法典。2.消灭时效的客体为债权或者及债权、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 如日本民法典。3.立法上不列明, 但对适用消灭时效的客体加以限制, 如意大利民法典。4.将消灭时效的客体规定为诉权, 如英美国家制定的各种诉讼期限。
英美法系的诉权具有大陆法系请求权的同等功能。而债权关系上发生的各种请求权与债权是同一的, 可互为表里, 互相替代。因此, 诉权、请求权、和债权本无实质性的差异。诉权在我国为程序法上的权利, 而债权范围上较请求权为窄, 因此, 请求权为消灭时效的客体得到了判例和学说的普遍认可。[3]P223-224
请求权指特定人得向特定人请求一定行为的权利, 有因债权而生者, 有因物权而生者, 有因身份关系而发生者。[7]P536其中, 债权请求权, 一般为消灭时效的客体, 其它请求权是否为消灭时效的客体视具体权利性质而定。本文建议采用梁慧星先生主编的《民法典草案建议稿》的排除法, 下列请求权不适用于消灭时效:
1. 基于身份关系的抚养费、扶养费和赡养费的请求权。因为受抚养、扶养或受赡养者一般是缺乏劳动能力的人, 这些费用是他们的生活来源, 关系到他们的生存, 因此不适用消灭时效。
2. 基于财产共有关系的分割请求权。民法理论认为此项权利虽名为请求权, 实质上是形成权, 而非请求权, 因而不适用消灭时效。
3. 基于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的排除妨害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确认权利请求权、已登记不动产所有人的返还请求权。若已登记的不动产物权返还请求权适用时效, 将与不动产登记制度相抵触。其余各项请求权若适用消灭时效将违背物权的性质和效力, 以及设定这些权利的目的, 因而不适用消灭时效。
4. 基于不动产相邻关系的停止侵害请求权、排除妨害请求权。因为这类权利的目的在于解决权利纷争及发挥物权的效用, 因而不适用消灭时效。
5. 基于投资关系的收益分配请求权。投资指自然人、法人及其他法律主体将货币或实物投入企业公司, 以期获得收益的行为。股息、红利属于股东权的慈息, 因此利益分配请求权, 不应受消灭时效的限制。
6. 基于储蓄关系的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请求权。由于存款合同关系的性质, 世界金融业的通行做法是:存款人要求金融机构支付存款及利息的权利不适用消灭时效。
7. 基于债券关系的还本付息请求权。因为债券是一种需要遵循严格程序, 在证券市场上公开发行的有价证券, 它的公示性远远超过经过法院裁判确定的权利, 因此其还本付息请求权不适用消灭时效。[5]P260-261
四、消灭时效的援用
罗马法时效制度有一项重要原则, 即时效只能由当事人主张而不能由法庭主动援用。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多规定无当事人主张时, 法院不得依职权援用时效。例如《法国民法典》第2223条规定:“法官不得依取权援用时效的方法。”《日本民法典》第145条规定:“时效非当事人之援用, 法院不得依此作出判决”。[10]P251
根据私法自治原则, 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自由处分其权利或利益。时效期间届满后, 当事人自然可依其意思自由处分其时效利益。当事人既可不主张时效完成, 抛弃时效利益;又可以主张消灭时效完成抗辩权, 由法院决定是否适用时效。[5]P243-244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第153条规定:“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 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依此规定, 即使义务人未主张消灭时效的抗辩, 法院查明后, 亦驳回权利人的请求, 即法院依职权主动援用时效进行裁判, 这样有违私法自治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因为时效援用制度的作用就在于, 不允许法院依职权援用, 而要由当事人主张, 经法院认定后才生效。当事人如果没有援用时效制度, 要么是由于他们在证据问题上没有争议;要么是基于成本效益不合算而放弃权利;要么是如果援用时效可能获得利益的一方在良心上将会受到谴责, 因而不愿违背诚实信用原则, 所以法律不应该支持或强迫当事人违背内心的意愿。[10]P252同时法院不能在平衡当事人双方的利益时, 以期间经过的单一条件, 主动倾向于某一方而使另一方的请求权无法行使。因而我国民法典消灭时效制度的援用应由当事人主张, 法院不得依职权主动援用, 仅在当事人主张时效抗辩时, 依据公平、诚实信用、禁止权利滥用等民法原则和时效制度的宗旨作出公正裁决。
另外, 消灭时效制度最主要的机能是将义务人从举证困难下解脱出来。在案件事实清楚, 证据明确, 受害人对自己遭受的损害充满悲愤, 并没有眠于权利之上, 而是由于某些受害人自身不得已的情况或由于案件的其他原因, 致使其尚未对加害人提起诉讼时效期间已经过, 这种情况下就应对消灭时效的援用加以限制。
如侵权行为中由于政府等公共机构组织的原因使权利人行使权利迟延。受害人不知加害人的确切姓名、住所;受害人经过相当时期后出现了其受伤当时医学上通常预想不到的治疗需要而不得不支付费用;受害者由于精神、身体原因或无人身自由等无法行使权利。加害人许诺赔偿又援用时效;其他应归责于被告的原因, 被告又主张时效完成的。上述情况, 若事实清楚, 或受害方存在需要加以考虑的无法行使权利的特殊情况, 加害人试图在这种情况下, 以期间的经过这个单一条件来规避自己的赔偿责任而援用时效, 明显违背诚实信用原则, 构成权利滥用。此时法院应依据民法诚实信用、禁止权利滥用的原则, 否定时效援用, 从而使受害者得到救济, 使加害者无法规避民事责任的制裁。[6]P205、209、216-225
总之, 时效制度并非绝对的单纯时间限制, 它含有公平内核, 是保障法律秩序安全稳定的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专业性强的行业越来越多, 为了减少和防止专业人员利用时效制度规避责任, 保护处于劣势的受害人的权益, 当证据清楚, 否定加害人的时效援用不仅不会影响法律关系的安全和经济秩序的稳定, 反而可以恢复公正的法律关系, 安定社会秩序时, 法院就应该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认定其时效援用为权利滥用, 不予允许。[6]P228、229、232民法典时效制度立法应当作出相应规定。
参考文献
[1]魏振瀛:《民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9月第1版, 第190页。
[2]侯利宏:《消灭时效的效力》, 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 (总第22卷) 》, 金桥文化出版 (香港) 有限公司, 2002年3月第1版, 第273页。
[3]温世扬、廖焕国:《民事时效立法要简论》, 载王利明、郭明瑞、潘维大主编:《中国民法典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年1月第1版, 第221、223、224页。
[4]陈英:《诉讼时效的客体与效力——兼谈民法典诉讼时效制度的设定》, 载《法学》, 2005年第4期, 第84页。
[5]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 (总则编) 》, 法律出版社, 2004年12月第1版, 第243、248-250、254、256、260-261页。
[6]梁慧星:《民商法论丛 (总第22卷) 》, 金桥文化出版 (香港) 有限公司, 2002年3月第1版, 第205、209、213、216-225、228、229、232页。
[7]王泽鉴:《王泽鉴法学全集第十一卷 (民法总则)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年9月第1版, 第540页。
[8]洪英花、刘清景:《关于诉讼时效的修正意见》, 载王利明、郭明瑞、潘维大主编:《中国民法典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年1月第1版, 第256页。
[9]朱岩:《消灭时效制度中的基本问题比较法上的分析——兼评我国时效立法》, 载《中外法学》, 2005年第2期, 第168、169页。
[10]屈茂辉:《论消灭时效的若干问题》, 载王利明、郭明瑞、潘维大主编:《中国民法典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年1月第1版, 第251、252页。
诉讼时效怎么算 篇5
关键词:诉讼时效,届满,起算
一、案情
2005年被告A公司承包了某建设工程, 后又转包给其他公司。2006年, 该工程项目经理部向原告B公司购买价值66875元的产品, 并在订货单内约定付款期限为送货签字后一星期内付清。后项目经理部支付了货款30000元, 并于2006年6月3日向B公司出具结账单1份, 确认尚欠余款36875元, 由结算人甲签名并加盖项目经理部的公章。2008年12月31日, B公司再次找到甲, 由甲签字确认欠款情况属实。2010年2月9日, B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A公司支付货款和逾期付款利息。
二、分歧
一审法院意见:项目经理部于2006年6月3日出具的结算单对被告A公司当然具有法律效力, 被告应当按照结算单的内容履行付款义务, 但原告B公司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及时主张权利, 结合结算单的内容及原告提供的证据, 原告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应自出具结算单之次日开始计算二年。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 仅在债务人有同意履行之意思表示的情况下, 债权人方可向债务人主张。本案中, 甲于2008年12月31日所作的说明亦仅对原债务情况的简单陈述[1], 并未包含有何时履行或同意履行的意思表示。另一方面根据该工程施工合同、分包合同之约定及建筑工程行业之习惯, 在原告未提供相应证据而被告又有固定经营场所的情况下, 甲无权于2008年12月31日再次对债务情况进行确认。故原告提起诉讼时已超过诉讼时效期间, 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二审法院意见:被告A公司出具的结算单未约定履行期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法释 (2008) 11号《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以下简称《诉讼时效规定》) 第6条的规定, 本案诉讼时效期间应从B公司要求A公司履行付款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二年。B公司于2008年12月31日向A公司的结算人甲主张权利, 而甲对债务再次确认的行为对A公司具有约束力。因此, B公司于2010年2月9日向原审法院提起诉讼未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 但适用法律有误, 裁判结果不当, 应予纠正。
三、评析
本案中与B公司发生买卖合同关系的虽是工程项目经理部, 但A公司作为该工程的总承包人, 应当对其债务承担责任。故对于被告提出的其没有参与项目施工, 双方不存在买卖合同关系的答辩理由应不予支持, 一审、二审法院对于这一点的认定是一致的。在本案的处理上, 其分歧主要在于对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的认定不同, 围绕这个焦点, 有两个争议问题需要解决。
(一) 原告主张支付货款的诉讼时效从何时起算
我国的诉讼时效制度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计算。因诉讼时效期间系法定期间, 由法律的强行规定, 不得由当事人加长、减短或预先抛弃, 故在司法实践中关键在于诉讼时效期间的起始点的认定。本案中的原、被告在订货单中已明确约定, 付款期限为送货签字后一星期内付清, 而原告在2006年3月底已送货完毕, 故按照合同约定, 被告应在2006年4月7日前付清货款, 若被告未付, 则原告已知道其权利被侵害, 按照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开始计算。2006年6月3日, 原、被告双方进行结算并由被告出具结算单, 实际上是原告主张权利、提出要求的表现, 根据法律规定诉讼时效因此中断, 故本案原告请求付款的诉讼时效期间应自2006年6月4日重新开始计算二年。对于此种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法复[1994]3号《关于债务人因约定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诉讼时效期间应从何时开始计算问题的批复》也可提供支持, 该批复规定:双方当事人原约定, 供方交货后, 需方立即付款。需方收货后因无款可付, 经供方同意写了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 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 对此应认定诉讼时效中断。
(二) 甲对债务的确认是否代表被告放弃了诉讼时效抗辩权
在本案中, 甲的确认行为是否能达到放弃的效果, 可从主体和行为两个层次来分析。
从主体上说, 甲是否有权代表被告对债务进行确认?在工程进行期间, 甲持有被告的公章, 以被告的名义与原告进行交易, 并在产品订货单、送货单、结算单上都签了字, 此时甲是有权代表被告的。但2008年12月31日, 工程已经结束, 原告并未能提供证据证明此时甲仍有代理权。原告主张, 甲持有公章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足以使原告相信甲有权代表被告对债务再次确认, 因此即使甲没有代理权, 其行为也构成表见代理。对此主张, 笔者认为不应予以支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法发[2009]40号《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人民法院应当严格认定表见代理行为。《合同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表见代理制度不仅要求代理人的无权代理行为在客观上形成具有代理权的表象, 而且要求相对人在主观上善意且无过失地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 对此相对人应承担举证责任。就本案来说, 原告至少存在两点过失:第一, 甲在先前的结账单上签名时加盖了公章, 但在再次确认债务时却仅有签名而没有公章, 既然原告以甲一直持有公章作为其相信甲有代理权的重要理由, 那么原告理所应当在其再次确认债务时要求其加盖公章;第二, 原告提供的证人证言和被告的陈述可以证实, 被告曾于2008年12月16日告诉原告的工作人员, 要被告付款须有乙 (分包人派驻该工程负责人) 的确认签字, 因此原告应当知道甲没有充分的权利来确认债务。综上, 笔者认为甲无权代表被告对债务进行确认, 其行为也不构成表见代理。
从行为上说, 签字确认情况属实是否意味着放弃诉讼时效抗辩权?从放弃诉讼时效抗辩权制度的价值取向和我国诉讼时效制度体系的统一性出发, 放弃行为须义务人作出同意履行原债务的意思表示。本案中原告于2008年12月31日发出的确认书本身仅是对债务存在和数额多少的确认, 无法证明其有催收债权的意思表示, 而甲签名确认情况属实也仅是对原债务的承认, 没有包含也无法推定出其有同意履行原债务的意思表示。故甲的行为并不能表明其愿意履行诉讼时效期间完成的债务, 其并没有放弃诉讼时效抗辩权。
由上述两个问题的分析可知, 原告请求被告付款的诉讼时效期间自2006年6月4日开始计算二年, 至原告2010年2月9日向原审法院起诉时早已届满。甲于2008年12月31日对债务再次进行确认的行为对被告没有约束力, 被告仍享有诉讼时效抗辩权, 故原审法院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处理应是恰当的。
四、对《诉讼时效规定》第6条的认识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一、二审法院作出不同的认定, 其实在于对《诉讼时效规定》第6条的理解存在分歧, 所以有必要对其作出正确的认识。首先, 从该规定的历史沿革与起草背景来看, 该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于2006年3月10日针对买卖双方未签订书面买卖合同, 也无证据证明双方对合同的履行期限进行约定, 买受人在交易时未支付价款向出卖人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条的情况下, 应从何时开始计算诉讼时效的问题所作的答复, 答复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应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法复[1994]3号批复的规定[2]。而最高人民法院法复[1994]3号批复是针对双方当事人约定在供方交货后需方立即付款, 需方收货后无款可付, 经供方同意写了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的情况。从最高法院的批复与答复来看, 两者适用的前提条件是双方在买卖合同中是否对付款期限作出约定。其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案件诉讼时效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认为, 对于未定履行期限的欠条诉讼时效期间如何计算的问题也应区分三种情形分析。其一, 在履行期限未届满情形下, 欠条仅作为形成债务的合同法律关系的证明, 不能作为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其二, 在合同已届满履行期限后出具欠条, 诉讼时效期间从此时中断。其三, 合同未定履行期, 在卖方交付货物的同时, 买方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条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问题还应区分三种情形:1.如果根据《合同法》第61条规定, 当事人补充约定或根据交易习惯可以确定买受人应在出卖人交货同时支付货款的, 则诉讼时效期间按法复[1994]3号批复计算, 即应从出卖人收到买受人所写欠条之日的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2.如果根据《合同法》第61条规定, 当事人补充约定或根据交易习惯可以认定一确定的支付货款期限, 在该期限届满前 (包括交货同时) , 买受人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条, 则不应适用法复[1994]3号批复的规定;3.在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情况下, 不能适用法复[1994]3号批复的规定。[3]从以上可知, 在对未定履行期限的欠条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问题上, 应结合产生该欠条的基础法律关系进行分析, 主要考察该基础法律关系是否对付款履行期限予以确定及履行期限是否届满。最后, 从该规定的文义内容来看, 对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 应考察该合同所依据的基础法律关系是否对付款履行期限有约定或依法是否可以确定为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①魏振瀛主编.《民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第1版:第192页。
②奚晓明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案件诉讼时效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8年9月第1版:第119页。
说说新闻的时效性 篇6
一、新闻写作为什么要讲究时效性
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闻的物质及宣传功效有着直接的关系。新闻越早发表其新闻宣传的功效就越好, 反之就越差, 甚至毫无意义而言。
这一时效性特点, 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提高采访效率, 也要研究时效性的表达方式及效果, 这就涉及到了新闻的时效性与传播时间及传播效果的关系。从理论上说, 时效性指事实发生与作为新闻事实见报之间的时间差, 同时也涉及到新闻面世以后引起的社会效果。
综上所述, 新闻的时效应该分为两个侧面:
(一) 新闻写作的时效性。
新闻的时效性是新闻写作中的重要要素。我们知道, 新闻是“易碎品”, 有时候相差一小时, 甚至相差几分钟就有可能落在别人后面, 使新闻成为旧闻。消息这种倒金字塔结构的产生, 就和新闻的时效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类似的新闻当然是越新鲜的事实越受读者欢迎。
(二) 新闻发表的时效性。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的。
我们是党报, 我们是党的喉舌, 那就要把为党、为人民、为政治服务放在第一需要。每当有什么重大的政治活动、政治需要时, 我们尤其是编缉们, 都要有这种政治敏感, 不能把稿选错, 不能把好稿压成废稿。比如说春防的稿件, 如果过了防火期, 那就是一张废纸, 我们必须有这个意识。
二、新闻的真实性与时效性的关系
真实性与实效性都属于新闻的基本特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不真实的新闻根本就不算是新闻, 而缺乏时效性的新闻是没有价值的新闻, 是旧闻。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是辩证统一的。我们的原则, 必须在坚持新闻真实的基础上求快, 新闻快而不真和真而不快, 都不能算是一个有价值的新闻。经常性地发表既快又真的新闻, 才是对党报或者说所在的媒体负责任的良好态度和敬业精神。
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力之所在。时效性求快, 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 探寻的事实真相需要时间, 两者不能兼顾的情形时有发生。求快是以真实为前提的。我们所追求的快, 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的, 一篇真正的好新闻, 既要快, 又要经得起推敲才行, 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处理好真实性和时效性这二者的关系。
三、提高新闻时效性的途径
新闻常常被称为“易碎品”, 这是因为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的实现是一瞬间的、一次性的。要增强新闻采访时效性, 必须实现新闻时效与新闻报道广度和深度的结合。提高新闻时效性的途径我想可以这样理解:
首先, 尽可能地以最快速度采访和写作新闻稿件。当记者就要有一种紧张感, 要有责任感, 把当天采写的新闻稿件一定要争取当天发表出来。起码不是因记者的原因不能及时见报。笔者认为, 这应该是一个专业新闻工作者的起码标准。
其次, 要提高记者的专业素养, 尤其是要提高新闻敏感。只有在日积月累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质, 记者才能面对新闻有着较强的新闻敏感, 这样才能发现新闻及新闻背后的新闻, 迅速采访发布。
从具体手法来说, 笔者以为是不是可以考虑这样增强新闻的时效性。
(一) 进行渐进式的报道。
不一定非要有了结论时再报, 可以陆续地报道新闻的进展和过程, 满足读者的关注、关心, 也免去了新闻采访报道的难度及失误。如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
(二) 寻找新闻的最近点。
要增强新闻的现场感或寻找其它可以帮助增强新闻时效性的辅助手段。比如说描写、联想或倒叙等文学手法, 如, 我曾在一篇文章的前言部分首先交待了新闻背景:
“叮铃铃———”,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自遥远的北京。全国人大民族事物委员会的询问, 让我们感到了祖国对边塞地区鄂伦春族这支弱小民族的萨满教近况正投以关切的目光。他们说, 据了解, 有一位隐居在大兴安岭深处的老萨满, 早在1992年就已被尊为“最后的山神”。听说他年事已高, 身体多病, 不知现在如何?……
然后再进行采访途中的艰难的描述, 这样既增强了文章的时效性, 也增加了场景描述, 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 可谓一举两得。
四、新闻时效性与责任心及敬业精神
保证新闻时效性需要记者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忘我敬业精神。
责任心。比如说会议报道, 有的记者人到了, 但出工不出力, 听得不认真或晃一下, 取了材料就走人, 结果会议变更内容, 回来按材料一报, 不光时效性成了问题, 而且还有可能成为失实报道。
敬业精神。记者遇到突发事件时, 一定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比如战地记者, 甚至不惜付出生命。闾秋露薇, 凤凰卫视著名记者, 资深媒体人。曾因2003年在伊拉克战争时作为在巴格达地区进行现场报道的唯一一位华人女记者, 获得了中国观众的极大关注, 被誉为“战地玫瑰”, 出了好几本书, 他们都是曾出生入死, 甘于为新闻事业奉献一切的典范。■
工程索赔时效问题的研究 篇7
索赔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 由于非自己的过错, 而是应由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实际损失, 向对方提出经济补偿和工期顺延的要求。
索赔时效是指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 索赔方在索赔事件发生后的约定期限内不行使索赔权则视为放弃索赔权, 其索赔权归于消灭的合同法律制度。约定的期限即索赔时效期, 一般为28 d, 索赔时效属于消灭时效。
一般来说, 人们常把工程索赔看作是索赔事件发生之后所采取的行动, 因为按照索赔的法定含义, 只能由被索赔方 (如业主) 对提出索赔方 (如承包商) 因非己方因素导致的实际经济损失和时间损失作出合理的补偿, 不允许有任何附加的利益。而通常的“实际经济损失”是指发生的超出原合同规定范围的人工、材料、机械、能耗及相应的其他费用如现场管理费、税费等的支出。因此, 要在损失发生以后, 才能有这些损失的具体数据记录, 并按这些数据计算出相应的损失费用。但是, 索赔并不是单有损失的记录就能取得成功, 因为索赔的前提是事实清楚, 责任非己, 必须要有确实证据证明造成的损失是被索赔者的责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一些证据的获取是有时间性的, 如果过了这个时间, 关键的证据就会自然地或者人为地消失, 这时索赔就难以成立。许多项目的索赔不能取得成功, 往往是忽视了索赔的时效性, 到真正发现问题时, 就错过了索赔的良机。现在有些索赔方在着手索赔工作时, 往往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金额的计算是否合理”这一问题上, 而忽视了很重要的问题“索赔时效”的规定, 逾期提出索赔要求, 则其胜诉权将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因此在索赔过程中, 对于索赔时效的把握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有必要进行关注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 索赔时效的效力
索赔时效有两个方面的效力:1) 索赔权利的消灭, 即权利人在双方约定的索赔时效期间没有行使索赔的权利, 其相对人可以就其索赔时效届满而拒绝工期或者费用的索赔;2) 胜诉权的消灭, 即权利人未在约定的索赔时效期间内提出索赔, 其不再受法律的约束和保障。
2 索赔时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索赔时效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其在索赔工作中的重要性。首先, 索赔时效类似于民法中的诉讼时效, 可以有效地督促承包商及时积极的行使自己的权利。其次, 作为一个客观公正的法律过程, 索赔不仅仅是只保护承包商的利益, 还要保护业主的利益。在工程施工中, 业主和承包商对于工程的参与程度是不一样的, 对于承包商而言, 业主对工程的把握程度以及各种质量、进度方面的记录, 都相对肤浅。而由于业主原因造成的索赔事件的持续时间短, 事后不易复原和查证, 业主很难在索赔事件发生之后, 找到有利的证据来划分责任, 因此, 如果承包商出于恶意索赔, 蓄意造成损失, 并且故意拖延时间, 事情发生之初隐瞒不报, 直到酿成重大责任事故之后才向业主索赔, 很容易将业主置于不利地位。而索赔时效就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如果超过了索赔时效, 承包商就失去了索赔的权力, 而在索赔时效内, 业主也可以较容易的进行取证调查, 有效的保护业主利益。
工程项目的实施从开工到最后的竣工验收, 是一个包括了业主、设计、监理和承包商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任何一方出现了一点失误, 都会引起整个工程时间和费用的损失, 因此就存在一个责任划分的问题, 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责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 责任可能会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 而且各方责任人之间都存在一个每段工作内的责任时间结合, 过了属于自己的“责任时间”, 对于所发生的问题就可能合理的推卸干净, 不利于问题的合理解决, 最后变成没有谁来承担责任。所以在办理索赔过程中, 无论是出于法律上的要求, 还是为了清晰划分责任, 都应该充分注意索赔的时效问题。
3 索赔时效的计算
由于索赔时效攸关索赔权利的得失, 决定了索赔结果, 因此, 索赔时效期间的计算, 尤其是索赔时效期间起算时间的确定就显得十分重要。
确定索赔时效期间起算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确定是以索赔事件发生时间为起算点, 还是以索赔事件结束时间为起算点。
尽管任何事件的发生或长或短都有持续时间, 索赔时效的起算时间应该是索赔事件发生的当时。当承包商向业主提出索赔时, 索赔事件并未停止, 而是还在继续延续着。这时, 有些承包商就认为既然索赔事件并未真的全部停止, 因此就可以等到事件停止之后再进行一次性索赔,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因为, 索赔时效的起算点是从索赔事件发生的当时算起, 而不是索赔事件结束时算起。因此无论索赔事件持续时间多长, 承包商需在索赔时效内不断的向业主提出索赔要求, 此时承包商提出的索赔要求不是最终的索赔要求, 而仅是索赔意向而已, 等到整个索赔事件结束之后, 承包商需要向业主提供一份最终的索赔报告。在我国的很多法规合同中都有相关的规定。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规定索赔事件持续进行时, 承包人应当阶段性地向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 在索赔事件终了后28 d内提交最终索赔报告。FIDIC条款也规定当已提出索赔的事件具有连续影响时, 承包商提出的索赔报告应被认为是临时详细报告, 承包商应在索赔事件所产生的影响结束后28 d内发出一份最终详细报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 如果承包商因为某种原因确实对已经发生的索赔事件不知情, 而等到承包商知道时已经超过时效了, 则索赔时效应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索赔事件发生时起计算, 但承包商不能以“不知道权利被侵害”为由提出索赔期限延长。原因在于是否知道事件发生, 较容易凭借客观情形作出判断, 而是否认识到索赔事件发生后权利已被侵害乃是人的主观心理活动, 很难成为一个客观标准作为权利人免责的理由。
索赔时效终止的时间就是以索赔事件终了后28 d内为限。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在索赔时效期间快要完成时, 有与承包商无关的事由而使承包商无法行使其请求权, 法律为保护权利人而使时效期间暂停计算, 待中止事由消灭后继续计算, 但是要严格限定能够引起索赔时效期间中止的事由。一般来说应该仅限于承包商因不可抗拒的障碍导致其不能行使索赔权的情形, 而且双方当事人应在合同中明确不可抗拒的范围, 也就是说索赔时效期间应是固定不变的期限, 只以不可抗拒为特定的时效中止事由。
4 结语
索赔时效作为一种合同法律制度, 可以平衡业主和承包商的利益, 有利于索赔的客观、公正、经济的解决。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复杂性, 决定了合同当事人之间索赔事件的发生不可避免。但在索赔事件发生后, 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损害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熟悉和掌握合同规定, 在约定的索赔时效期间内行使索赔权, 才能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摘要:针对工程实践中容易发生的工程索赔问题, 阐述了索赔和索赔时效的概念, 对索赔时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了论述, 指出准确把握索赔时效是索赔成功与否的关键, 并对索赔时效的计算作了分析, 从而为合理解决工程索赔问题提供依据。
关键词:索赔,索赔时效,效力,计算
参考文献
[1]郭耀煌, 王亚平.工程索赔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9.
[2]汪小金.土建工程施工索赔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