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录播技术(精选7篇)
课堂录播技术 篇1
一、课堂教学录播专用教室定义
课堂教学录播专用教室,是学校用来为教师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全程自动或半自动录制的专用场所。
课堂教学录播专用教室由三部分组成:教室环境建设、数字化课堂教学录播系统和课堂教学网络传播平台(环境、硬件和软件)。
课堂教学录播专用教室的功能实现如下:
1. 精品课程资源建设:
录制优质的课堂教学,作为优质资源存储和共享、交流。
2. 教师课堂教学资源建设:
教师自主录制课堂教学,作为个人课堂教学的资源建设与个人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研讨、评估评价的参考。
3. 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教研活动,可利用“录播”系统直播到每一个教师桌面,也可录制后作为样本在网上进行“微格式”分析研讨。
4. 开展课堂教学绩效管理:
学校可用本专用教室进行教学管理与绩效考核。 (1) 学校规定教师每年必须录制一定数量的课,并且自选最好的课,开展好课评比; (2) 教研组开展听课、评课均可在网上进行,形成教研活动数据库; (3) 学校优选优质课,组成学校精品资源,可对外交流、可供学生家长课后浏览阅读、可作为示范课示范他人等。 (4) 开展好课或优质课评比活动。
5. 小型演播室功能:
学校召开家长会或视频会议用。
6. 互动录播:
两个录播教室之间,能够展开校际互动,实现两个教室同上一堂课,有力地推动教育均衡。
二、教室基础环境建设标准
1. 教室位置选择
选择位置相对安静的教室或专用教室(最好不要临街或靠近操场、音乐教室等),教室靠近走廊一面建议要有相应的隔音措施。
2. 教室结构布局
教室面积:大于或等于标准教室或专用教室(90平米以上),高度为3.5米左右;
空间分割:有条件的学校可将录播教室分为教学区、观摩区、控制区;
学生桌椅排布:秧田式排列与分组排列均能实现,可符合分组讨论需要自由组合的需要。
3. 教室环境技术指标
温度:25℃以内;
噪场级:40dB (A) ;
混响时间:0.5~0.7秒/100平米。
4. 教室环境装修建议
(1) 建议教室吊顶使用有吸声孔的矿棉板,或其他吸音装饰;
(2) 建议窗户加装中空玻璃窗体、增强密闭性:
(3) 建议地面使用PVC材质的静音塑胶;
(4) 建议四周墙体采用浅色吸音材料,教室与观摩室间的隔墙装饰,采用吸声板,内填吸声材料。窗帘等尽量选择色淡遮光的,教室内的布局尽量简洁。走廊一侧侧墙如人流量较大,可采用加强吸音隔音措施;
(5) 观摩室与主体教室(录制区域)相邻墙壁建议采用双层夹胶隔音防爆单向可视玻璃,玻璃安装时要有一定的下倾角度,防止声音的反射混响,并注意隔音设计;
(6) 室内建议安装五匹静音空调,有条件的安装换气扇;
(7) 室内需按一般教室的两倍照度安装日光灯,建议使用三基色灯管;
(8) 因教室耗电较大,建议供电系统从大楼主配电箱拉专线,切勿沿用原教室电路,还应确保电源接地良好。
三、数字化课堂教学录播系统技术标准
1. 课前准备模块需求
全自动课程录播系统与学校数字化校园资源平台对接,整合学校数字图书馆、数字成品资源库,学校、教师可以自建视频资源、自建课件、教案,并上传校内动态资源库。能按照学校实际情况和要求建立资源分类并能对现有资源进行导入。
2. 录播模块技术需求与标准
系统先进可靠、操作简单, 满足教学过程常态化 (不改变原有的授课习惯) , 教学互动和管理方便的要求。
(1) 录制模式:录制采用主流流媒体格式,录制结果能形成一个视频文件,也能选择多路视频分别形成单个文件的存储方式。生成的视频文件在Windows下能做到不使用特定播放器正常播放。
支持单屏全过程自动录制,能输出显示一个最符合用户要求的画面,同时系统可实现全景模式、电影模式、资源模式3种现场录播策略。
①支持多屏录制, 按用户需求可选择至少3路视频 (教师、学生、板书) 和1路VGA信号进行全程录制, 并能进行后期编辑。多屏叠加录制时对视频采样分辨率可调。
②系统支持至少N+2路视频信号输入。视频输入设备采样分辨率要求:不低于720×576,其中电脑VGA信号能达到1024×768标准,录播帧率能以25帧/秒录制,码流可调。
③支持导播录制模式,专业人员能利用云台控制器手动定位并进行画面切换。并能在自动跟踪模式下随时切换到导播模式。要具有简单的现场同步编辑功能。
④系统在录制的同时能进行校园网络直播,支持公网直播。直播时声画必须同步,尽量减少传输延时(延时越短越好)。
⑤必须有一键上下课功能。必须有暂停功能,恢复后从原停止位继续录播,不另外生成文件。
(2) 全自动多场景录制:系统能全过程自动录制,可实现教师、学生、黑板和多媒体设备等多个场景之间,依据动作、声音或其他特征因素应用智能化策略进行自动切换,全过程自动录制和自动编辑,场景转换画面切换要平滑有过渡效果。支持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场景的录制,多学生互动场景录制应采用全场景。多场景全自动录播应避免场景切换中出现无效劣质画面,如镜头抖动引起的画面模糊等。
(3) 拍摄自动跟踪定位模式:跟踪定位设备的电磁指标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对人体无伤害。为满足教学互动的要求,教师和学生能实现常态下的教学互动自动录播跟踪模式均可。跟踪无盲区,不受环境因素影响,无须摄像人员控制,教师能够在教室内自由走动,摄像机自动连续跟踪拍摄,其跟踪拍摄的活动范围不局限于讲台;自动策略需支持学生随机分组合作型授课模式,根据学生座位调整实际情况,确保拍摄主体在图像中央。
(4) 手动录制模式:需要专业人员参与,利用云台控制器对教师手动定位并应用专业切换台进行画面切换。并能在自动跟踪模式下随时切换到手动模式。要具有简单的现场同步编辑功能。
(5) 音频采集:音频子系统需实现教师讲课、学生答问及课件音频的采集和混音,并将信号输出到录播服务器与扩音系统。拾音方式要能满足常态(包括互动分组)的教学需求。对主讲人要有识别措施,只拾取主讲人的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同时保证录制声音清晰。对学校的特殊需要可以增加混音策略,或使用智能音频控制设备来完成音频智能管理和自动混音功能。
(6) 录制人性化措施:
①设置片头片尾:开始录制或直播前,系统应可根据教师个人喜好自动或手动设置、选择合适的片头、片尾图片及文字信息,系统自带丰富的素材和模板供用户选择。
②支持LOGO,索引。
③支持切换效果。
④配套工具软件必须齐备,特别是编辑软件、播放器。
⑤支持自动添加课名和校标:开始录制或直播前,系统应可输入授课教师姓名、课程名称、校标或者课标,在直播或录制过程中自动添加到输出画面中,给观众必要的信息提示。
⑦支持一键开关机、一键录制和停止。
⑦支持索引(打点)。
(7) 支持电子文档和电脑软件:系统必须能够支持各种格式电子文件和常用电脑软件,如PDF, Office,各种图片,CAD, Flash等,在教师讲课时根据需要同步录制。对主流视频格式和播放器提供支持。
(8) 录播节目播放:要求为主流流媒体格式,可通过多种网络浏览器和通用的流媒体播放器播放。播出画面质量可达到1024×768分辨率或更高分辨率。如有多画面录制下来节目可以使用提供播放器软件进行浏览,但同时生成的单流节目(含单流多画面)可以在任意计算机上通过浏览器播放录制的资源,无需专用播放器。
(9) 现场观摩区设施:作为全自动跟踪录课教室,可根据策略将室内每位成员均作为跟踪拍摄的对象,如果室内坐有大量听课教师将会严重影响拍摄效果,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单辟观摩区,既实现现场听课也不影响常态录课。
四、课堂教学录播系统资源管理模块
1. 平台建设:
(1) 平台建设要求。要有完善的发布平台,并提供向上级平台上传的接口,为今后区级或市级平台的搭建做准备。同时要能对其他厂商的平台接入和兼容预留接口。该平台能支持对视频、课件、教案、评论及其他相关素材以及用户、功能版块的管理,提供用户注册、上传发表评论搜索等功能。 (2) 系统技术列表见表1。
2. 发布和存储:
全自动录播课堂教学后,能结合录制软件自动上传至服务器并进行发布,实现点播和直播;同时对资源能按照学科、年级等需求进行自动分类。考虑到有学校可能有两套以上的录播教室,同时直播时专家和教师能在平台界面上自由选择观看。支持主流存储方式,对外网发布和对内网发布能自动生成高码流和低码流2种流量。
3. 用户管理:
支持多级管理,任课教师、教研组、学校领导有不同的权限进行资源的管理、审核和发布。教师可以在资源平台上自主申请上课时间,领导批准后。录播教室开机后,录播软件能自动到资源平台比对课表,所有信息能自动生成。大大节约管理成本和提高办公效率。
4. 与资源平台对接:
本节视频课程中出现的教案、课件等资源能够提供给用户下载。考虑到教师的著作辛苦可以加设权限,校内用户可以免费下载。另外,资源平台能单独增加课件、教案、常用小软件等教学资源下载栏目。真正做到一个平台多种资源共享。
5. 数字微格教研评估:
能实时或点播时进行评估、评分汇总,实现在线评估,微格评测,打点标注、技能训练,教学研究,支持IE实时在线评估。领导或专家可以通过计算机随时观察教师上课情形,并对课程关键点进行点评,做好标记,方便回放时的快速定位。
6. 网络应用,资源共享:
作为网络教学的音视频采集前端,通过网络在校园内直播授课过程。作为视频教学内容数据,在校园内供学生观看和下载,增加校园网站的教学手段,同时通过校园网进行资源共享,增加网络教学的增值空间。也有利于网络评课。可通过Internet访问,随时点播相关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即使在家里,也可以实现补漏拾遗和实现“课堂再现”式复习。
7. 后期编辑:
资源管理平台为B/S架构,系统应支持用户管理。系统在录播完成后,形成的文件能自动归类上传,且支持VOD点播,授课教师直接应用录播系统查看录像并导出录像文件或在统一录播网上管理平台调用录像文件。并支持前台在线编辑或后台非线性编辑,如果需要,教师还可以在后台非线性编辑机上重新编辑已录制好的课件。能根据学校定义课的类型决定录制下的节目是否能共享,必须有发布审核和全面的用户权限管理功能。
8. 互动录播:
互动录播有三种参与方式, 一, 主讲教室,每个互动有且只有一间主讲教室, 是互动过程中讲课的教室;二, 互动教室, 由一个指定的辅导教师负责,每个互动可以有一到多间互动教室,互动教室的学生听主讲教室的课程,并能参与课堂过程的提问互动;三,观看客户端,观看互动的直播过程,包括主讲教室和互动教室的内容。互动录播需要保证画面、声音、延时、录制四方面的要求。一, 画面, 参与互动的主讲教室和互动教室能够看到主讲教室的教师图像、VGA画面和主讲、互动教室的学生画面, 并根据需要进行画面切换;二, 声音, 互动录播必须能进行回音抑制, 保证互动过程声音清晰;三, 延时, 单向互动延迟必须控制在300ms (不考虑由于网络增加的延迟) , 保证双方交互的顺畅进行;四, 录制, 互动形成的录像文件必须包含主讲教室和互动教室的录像, 能点播能够观看互动的完整过程。
五、录播系统培训与服务
1. 录播硬件免费保修时间为5年,录播软件前5年免费升级;在设备的设计使用寿命周期内,报价单位应能保证使用方更换到原厂正宗的备件材料,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2. 服务时间的承诺:须明确响应供货的时间要求。
3. 卖方所提供的货物开箱后,如使用方发现有任何问题(如外观有损伤),卖方必须立即以同样型号的设备在使用方商定的时间内更换,确保其使用。
4. 如设备在质保期内发生故障,卖方应在接到使用方报修电话后2小时内予以响应,紧急情况下1小时。故障必须在24小时内排除,否则使用方将自行采取必要的措施,由此产生的风险和费用应由卖方承担。
5. 所有货物须满足国家及行业环保和质量标准。
6. 公司开展集中和上门用户培训设备使用和平台使用,提供培训讲义,人均不少于15课时,校方重大活动要进行技术保障。
全自动录播课堂的应用研究 篇2
1 什么是全自动录播课堂
全自动录播课堂是通过全自动录播系统中的自动跟踪技术、远程自动控制技术和自动导播平台,实现无人值守情况下的自动录制和播出过程。通过全自动录播系统的智能平台的预定策略,自动切换教师上课时的录制场景,实现全自动录课,按下计算机按钮,当授课计算机有鼠标、键盘、图像、声音等操作时,录制画面自动切换到计算机画面;当无以上动作时,录制画面自动切换到教师场景。当学生话筒有发言时,录制场景将自动切换到学生场景;当学生话筒没有发言时,录制场景将自动切换到教师场景。全自动录播策略下只控制录制场景,对应投影幕上的实时授课场景将根据课件按钮的切换而切换[3]。使用全自动录播可以让主讲教师在没有摄录编导人员帮助的情况下完成教学录像的自动录播工作,适合批量生产相关的网络课程视频。
2 全自动录播课堂环境下教师应该注意的事项
全自动录播课堂是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软件事先设置好所要录制画面的景别,设置好的录播画面景别在全自动录制过程中是不能再进行人工修改的,而由录播系统全自动控制。在进行课堂录播的过程中,采用多台摄像机切换录播的方式,采用红外线或超声波等定位传感器技术进行跟踪定位,每一台摄像机拍摄的方案都不同,根据教师在讲台、黑板前等方位的走动范围以及学生的举动,各摄像机自动有序切换。要保证各摄像机正确捕获相应的画面,教师必须要了解以下相关系统功能,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1 教师自动跟踪功能
全自动录制课堂,教师的讲课过程通过一台摄像机自动跟踪定位,保持教师处于画面的主体位置,教师应尽量走到投影中,尽量正面面向镜头。正常情况下,系统都能准确无误地运用跟踪策略自动变焦跟踪拍摄,在整个跟踪拍摄的过程中,能连续、稳定、平滑地跟踪拍摄,整个拍摄画面的输出非常稳定。但对教师在讲台上的走动范围、速度是有规定的,如果教师活动范围过大,超出了定位的范围,自动跟踪系统将切换到其他设置好的画面;如果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动作过快,频繁地在讲台上来回走动,跟踪系统反应不过来,有可能产生拖尾画面,影响到录制的质量和观看的效果。
2.2 教师计算机VGA信号切换
教师讲课用计算机VGA信号具有比教师摄像机更高的切换优先级,即如果教师触动键盘、鼠标或电子白板,立即切换到教师计算机VGA信号的录制。
2.3 板书自动跟踪功能
当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板书时,云台摄像机自动跟踪定位板书的内容,保证板书的内容处理画面的中心位置。黑板一般在教师的左边或右边,那么通过定位系统,整个黑板的范围就会被定位识别,教师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即使没有板书,如果通过动作触发到了定位,云台摄像机也会跟踪定位到黑板,画面也会切换过来,这一点,教师必须清楚。
2.4 学生自动跟踪功能
通过定位系统,按照预先设置好的策略,对站立发言的学生进行特写拍摄,如果有多名学生同时站立发言或者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交流,教学画面将切换到全景画面。对站立起来发言的学生,要求回答问题的时间一般不应少于3秒钟,而且学生站立与坐下的状态要自然,不能过快、过猛,因为镜头的自动捕获需要一个短暂的聚焦过程,这样才能保证所录制的画面自然、平缓。
3 基于全自动录播课堂的教学策略
目前,对于教学策略的内涵存在不同的认识,若通常将其内涵理解为: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相对于日常的教学,教师在进行全自动录播教学的时候,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忽略了镜头的存在。有些教师明明觉得自己课上得很好,很生动,但是在看录像的时候却感觉错位了,这就是没有照顾到摄像机镜头,录播出来的画面失去协调性,没有反映出教师上课的实际过程。全自动录播课堂是一个崭新教学环境,就如同在一个演播厅里制作一个小的电视节目或拍摄一场微小的电影。教师在上课时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面前的学生,还要有摄像镜头前面千千万万位观众。教师教学的实况过程是通过画面来传达给更多的观看者,所以相对于平常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策略方面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3.1 熟悉环境
全自动录播课堂与教师平时上课的环境大不相同,对于教师来说,这还是一个陌生的新环境,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端正态度,不要抵触。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对该环境进行了解,在心理上要克服“陌生”感与“不习惯”感,必须熟悉这个新的环境,这样才能发挥自如。这点相当重要,如果教师不熟悉,不适应新环境,录播出来的课堂效果可能会是相当呆板、糟糕的。
3.2 限制性
全自动录播课堂由多台摄像机进行取景,每一台摄像机分工都不同,摄像的镜头范围也都是有所限定的,这也就决定了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主体,只能在这个画面的范围里进行相关教学活动,如果超出了限定的范围,那么整体的录播画面将会受到影响。
3.3 适时把握性
在全自动录播课堂进行过程中,录播画面之间的转换是由教师把握的,如果教师针对某一个内容,没有与学生进行互动,或者没有进行教师计算机VGA信号的切换,没有适时把握讲解的时间,在某一位置进行长时间的讲解,那么录播的就一直是教师讲解的这个画面。对于观看者来讲,长时间都在面对同一个画面,容易产生视觉上的疲劳感、心理上的烦躁感。教师若要对某个教学重点进行较长时间的解说,上课之前要和技术人员沟通好,可以拍摄学生镜头或将PPT设置为空镜头,以避免视觉疲劳。
3.4 注重画面的视觉连续性
全自动录播课堂教学,为了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获得教学活动所要传递的教学信息,要保证前后画面之间的顺利转换,以实现视觉上的流畅性,避免出现视觉跳动。景别的变化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般来说,循序渐进地变换不同视觉距离的镜头,可以造成视觉上的顺畅连接。景别可由教师适当控制,教师可以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行有机切换控制,使拍摄画面中主体人物的表现和叙述有层次、重点和顺序。
3.5 体现设计性
全自动录播课堂上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面前的几十名学生,它是要直播或者上传到网络上的,所以这画面的效果是相当重要的,教师讲得再好,如果画面的效果控制不好,那么直播出去的教学效果也是相当糟糕的。要使最后的效果最好,必须要有详细的设计过程即:教学的设计过程、录播画面的设计过程、互动的设计过程,同时,互动设计要与画面设计相合,要有序地进行。教师要根据摄像系统的分工及教学内容进行安排,对现场教学进行有序的画面转换。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整个课堂教学镜头的语言叙事的逻辑性,进而强化电视画面视觉语言的连续性,使所表述的教学内容构图完美、内容清晰有序,尽可能把课堂教学中最精彩、最生动、最贴近教学内容的场景展现出来(如图1所示)。
只有教学设计、画面设计和互动设计这三者结合好了,才能展示出最好的教学实况过程。设计是关系到全自动录播课堂质量最重要的因素。
4 全自动录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全自动录播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实况录像片,是以教学理论和摄影摄像理论为基础,它独特的教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4.1 兼顾性
全自动录播课堂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要考虑到摄像镜头的存在,兼顾到镜头画面的效果。
4.2 操作性
教师在进行全自动录播课堂教学时,镜头画面之间的转换主要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可以通过镜头的某一个触发点来进行画面间的转换。
4.3 掌控性
在进行全自动录播课堂教学时,教师对整个教学环境具有最高的掌控性,教师除了要承担教学任务外,还要兼任整个教学活动的总导演。
结合全自动录播课堂教学的特点,通过长期的实践摸索,笔者认为全自动录播课堂教学模式要以“有机分组模式”进行教学活动。有机分组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内容分组,二是摄像镜头分组。两种分组要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把镜头画面与教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5 结束语
全自动录播课堂由于其智能化控制和实时直播、点播、存储再现、克服时空局限等优势,目前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同时它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和技术应用的结合体,教师只有把这三者进行有机整合,才能使教学更具生动性、观赏性。
参考文献
[1]杜宏宇,王洋,巴路.精品课全自动录制规范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4):19-22.
[2]宋建功,张冀中.课程录播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8):44-48.
[3]马忠亮.全自动录播系统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6):58-60.
[4]林厚从.智能录播系统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1(1):69-62.
现场录播节目中的技术分析 篇3
1 电视台现场录播节目前的准备
电视台的现场录播节目必须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 并遵循以下的原则和步骤推进性执行, 保障每个步骤和环节都能依据专业执行。首先, 下达任务。当前很多电视节目都会有主办单位, 通常情况下, 在节目进行演出录制前的一周时间中, 主办单位要与电视台进行联系和沟通, 相互交流意见与要求, 进一步协商节目内容, 比如使用的灯光、设置的背景、舞台规定的音响等, 要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 而电视台主要的工作在于节目录像的任务。其次, 节目录制的头一天要进行一次或一次以上的彩排。进入到彩排阶段, 技术部门负责检查灯光和电源的位置, 避免两者的设置不会产生互相的干扰与矛盾, 选择适合的主控位置, 便于每一个机位都能发挥作用, 走线也要确保设置的便捷性, 尽可能远离各种设备与音响, 预防在通话的过程中受到其他的干扰。架设机位要充分考虑到机位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与关系, 既不能影响现场观众收看的效果, 同时也要避免受到观众观看的影响[1]。音响设备工作主要进行调音的设置, 连接好各种声音的传入, 而灯光的强弱调控要求在摄像机标准下进行。以上的工作协调都要主办单位积极参与, 一旦其中有协商不一致或不妥善的情况及时提出, 便于改善和完善。最后, 在所有事项都准备就绪以后, 做好台上设备与工具的清点工作, 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试, 预防各种意外事件的出现, 确保节目的整个录制过程得以有序展开, 及时预防各种可能出现的设备错误情况。此外, 在装卸设备时切记小心, 预防多芯电缆的接头发生碰撞而引发故障。
2 入场驾机的准备工作
2.1 组装架设设备
当前我国很多电视节目规模都不小, 节目的录制需要用到3台以上的摄像机, 而这些摄像机的应用要求也较高, 通常具备很高的敏感度, 因为如录制文艺节目的不同出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比如一些非常文艺的节目在切换过程中强调暗场效果, 那么对应的摄像机型号就可以采用DXC-637与DXC-537, 这是专业级别的要求与模式。在使用这些专业摄像机时, 保证了更为清晰的图片传输, 而信噪比通常也保持在60分贝以上, 其附件分别为托板、手柄、脚轮。在应用以上两种摄像机的过程中, 通常按序号设置, 在没有以固定模式进行的情况下以在场编导的个人习惯为标准对其进行布置与设置。而摆放中间的摄像机, 则肩负了非常重要的拍摄任务, 包揽了整个舞台的所有画面, 因此对摄像机位置摆放的要求有一定的讲究, 通常最重要的摄像机会放置在舞台最中心点相对靠后的地方。而两侧的摄像机则要摆放在与舞台更为接近的地方, 这样才能确保在舞台演出区域中的拍摄对象有专业的特写[2]。
2.2 监视器
监视器在录播系统上的作用不只是简单地对画面图像的质量与效果进行监视, 还包括了场地信号的检测与检查工作, 只有确保场地信号的有效性, 才能对效果的定性与定量进行更好的确定, 从而真实地反映出每一个环节运行设备的状态是否良好, 这个步骤不可或缺, 且在现场录制节目的应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整个节目录播过程, 监视器几乎贯穿了始终, 因此在要求上更为精密。此外, 也有很多在中档制作完成后使用监视器的情况, 那么这样的应用, 所使用的监视器清晰度通常会在400以上, 才能更清楚地反映出录制的影像, 更能体现节目所要达到的要求与效果。在接口的位置上, 还要通过多种线路复合性电视信号的输入, 确保监视器时刻都能检测电视信号。
2.3 调机
在电视节目录播过程中, 调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 需要在专业步骤的指导下进行调机工作, 以下对工作具体步骤进行详述。首先, 确保机器设备通电后, 摄像师要将镜头拉拢, 对镜头位置的控制器以及应用的三脚架等进行灵活的检验, 此外, 还要针对镜头光圈的打开关闭状况、摄像机位置的水平方向进行检查与确定。其次, 调试好通话音量的大小, 预防各项干扰对节目录制造成的影响。在CCU上, 优化并调整相位, 包括认真检查副载波相位以及摄像机色彩和中心点距离, 确保各项重要的事项都得到保障。此外, 在舞台中央的白布对应的是灯光的聚焦位置, 要通过检验镜头是否能够在所有白布中处于满屏, 随后对黑平衡与白平衡设置自动的调节[3]。
3 现场录播节目制作的方式
3.1 ENG模式
当前有很多电视节目都采用现场录播的形式表现内容, 而具体的电视制作则需要数字技术与卫星直播技术的支撑, 形成了制作的多样化。而在当前的制作中, ENG技术是运用较多的一种便携式录像和摄像方式, 录播对象更多的为电视新闻。其最简单的采集设备为摄像机与编辑器, 经过ENG制作, 现场的录制区域只需要一个主持人或记者, 即可构成一个流动的新闻个体。ENG相对其他大型的现场录播更为灵活, 在很多电视节目的采集素材中经常使用, 于是它也逐渐成为了很多电视节目的基本制作模式。
3.2 ESP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电子演播室中进行现场录制, 由于演播室在设计与构造上的差异性, 在进行现场节目录制要充分考虑到播出技术。ESP制作具备了高保真效果, 且灯光的照明灯都由自动化系统操作, 现场只需做好布景和设备准备。现场使用质量更好的固定摄像系统, 就能优化清晰度, 而摄像机本身的重量与体积也不会受到影响, ESP模式使用的特技手段与技术手段更为丰富, 在制作技术上较为理想, 此外, 现场的录制中ESP模式还很好地衔接了现录制后编辑录音等目的, 方便多机拍摄, 也便于现场编导进行迅速的镜头切换。这种模式很好地结合了EFG与ENG的优势, 成为了当前很多现场录播节目制作的重要技术手段[4]。
3.3 EFP模式
EFP模式是通过整套设备与个人拍摄编辑连接的系统进行现场录制和编辑的, 更多的适用于野外作业的节目录制, 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更高, 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支撑。在现场的布置中, 需要两台以上摄像机, 一台视频切换台, 以及相应的音响辅助设备, 包括灯光、话筒、录像机等等, 这种模式更好地实现现场事件或演出发展的同时进行录制与播出, 也因其可以在事件发生的同时进行录制的优势, 人们称之为现实录像。这种模式特点与电视的特点形成了最巧妙的结合, 充分发挥电视节目独特的优势, 也是成熟电视台必备的应用能力的体现。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电视台现场录播节目中各种录制技术的运用直接关系到节目质量与效果的好坏, 因此, 工作人员必须全面深入了解各项技术的应用细节与目标需求, 利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场录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为节目的制作与播出做好充分的准备, 促进节目效果与质量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阮红梅, 罗汉文, 杨丰.多业务互动数字电视系统设计[J].电信快报, 2014, 7 (21) :144-145.
[2]程龙.现场录播节目中的技术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 2016, 11 (12) :191.
[3]杨宇.浅谈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和流程[J].科技向导, 2013, 21 (9) :273.
课堂录播技术 篇4
一、“录播式”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的操作流程
“录播式”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研训模式可以归结为课堂教学实录、自我观察诊断、群体研讨提升、后续反思评议等系列过程。
(一) 课堂教学实录, 保持常态
“录播式”课堂教学诊断录制的不是经过反复试教的公开课和示范课, 而是教师日常的课堂教学。由上课教师自主选定教学时间、教学内容, 通过放在教室后面的摄像机自动摄录下来。因为摄录技术并不复杂, 所以教师随时可以拍摄自己的课堂状态, 作为自我诊断的案例。由于以日常的课堂教学作为案例, 关注的是教师和学生日常的教学状态, 因此诊断研讨就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 自我观察诊断, 反观自身
“录播式”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的第一步是自我观察评价。在完成课堂教学以后, 上课教师观看录制好的教学视频, 对自己本节课中某个环节的不足进行记录并反思, 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还原让教师能从方方面面看到自己的表现, 无论是教学语言、教学姿态、教学动作、教学效果, 还是学生状态、学情反映, 都是一次真实的再现。通过观察, 教师可以全面地仔细地反思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这样的方式有利于自我修正。对自己课堂教学进行观察, 诊断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记录不足和困惑, 为群体研讨做准备。
(三) 群体研讨提升, 促进内化
第二步是组织开展群体研讨。将录制的视频一一呈现, 在对比之中, 分析优缺点。群体研讨可以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 身临其境, 事无巨细地讨论和评议课堂教学过程。还可进行现场示范, 观摩教学视频, 便于上课教师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例如在某位新教师执教《认识线段》的一个片段中, 让学生画3厘米长的一条线段, 大多数学生都用了教师教的方法, 从尺的“零”刻度画到3刻度为止。但是小王的刻度尺断掉了, 0刻度缺失了, 他就从刻度4画到了刻度7。教师在巡视过程中, 虽然发现了这个细节, 但在交流反馈时一直没有提到小王的画法。
在观看视频后的群体研讨中, 与会者肯定了这节课的优点后, 一致认为那位男生从刻度4画到刻度7是一个宝贵的生成资源, 如果好好利用是既具有趣味性又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的。可以让这位学生上台展示一下自己的画法, 再通过用正常的尺子量一量, 然后推断原因, 并多让学生利用这个方法进行画图, 如果从刻度2开始画, 要画到几才是9厘米呢?如果从刻度5开始呢?……
教师们踊跃发言, 帮助该新教师找到优点和缺点, 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与解决方案。俗话说“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参加群体研讨的教师都能发现自我评价难以认识到的问题, 极大地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提高了教学水平。
(四) 后续反思评议, 巩固成效
第三步, 教师经历群体研讨之后, 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进一步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再次观看视频, 结合研讨教师给出的建议和帮助, 形成改进的计划, 从而完成本次研训, 达到预期的目的。经过几次“录播式”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的研训后, 教师对照期初和期末的课堂教学行为和结果, 发现有了明显提升。这样的研训模式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也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提升。
二、“录播式”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的运用优势
(一) 反观自身课堂, 实现自我修正
“录播式”课堂教学自我诊断, 突出的是自我课堂的分析与改进, 录制下来的课堂教学过程让教师一目了然地观察自己的课堂, 起到了“旁观者清”的效果, 产生“镜像效应”, 让教师从直观的课堂教学视频中观察到自己课堂教学中亟待改进的地方。有利于自我修正, 诊断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反思进而改进, 最终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二) 打破时空界限, 实现即时研究
将常态课堂教学拍摄成视频, 利用多媒体和存储设备, 可随时播放观看。视频播放过程中可以反复回放、暂停, 便于细致周密地分析、研究。利用录下的视频可存储、网络传送等功能, 扩大交流层面。可以在第一次研讨后经过一定阶段后再次研讨, 实现延时反馈, 对上课教师进行再评价或者二次比较。还可以将视频交给名师, 得到名师点评后, 更有利于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三) 研究日常教学, 实现研学合一
“录播式”课堂教学自我诊断将研究案例确定在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取, 在尽可能少干扰的条件下对最常态的课堂教学进行摄录, 可以是一两个教学环节, 也可以是完整的一堂课。这样的研训不仅真实客观, 而且灵活机动, 研学合一, 对教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 的专业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四) 立足自身实际, 实现分层培养
对学生的教学要因材施教, 对于教师的培养同样如此“。录播式”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研训模式, 让教师从自身实际出发, 以自我发展为目标, 进行研究反思提升。因此, 学校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 分别提出不同要求, 如新教师入格培养, 骨干教师升格培养, 老年教师风格培养等, 全面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课堂录播技术 篇5
该技术用房是根据广播电视播音和录音的音响技术的要求,在确定了录播室和机房的尺寸之后,选用了所需的吸声材料,估算了吸声材料的用量和室内声音混响时间的长短,确定了吸场材料的布置,提出了隔声的技术要求和实施方案后设计建成的。录播室主要用于1~2人的语言节目的播音,混响时间T60要求0.4~0.5s±10%。室内尺寸的长为4.80m,3.25m,高为2.78m(从抹灰面到抹灰面),属于小型录播室。
该录播室与机房相连,便于操作和管理。乡、镇广播电视站的播音和录音以及机务操作(遥控)一般都在同一室内进行(指录音室),所以,录播室的混响时间特性和吸声材料、构造的采用以及布置都应妥善处理,以保证录播的质量。
所选用的吸声材料和吸声系数见表1。
2 混响时间的计算
室内声音的混响时间T60的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上式计算(见表2),现以该表中频率为1000Hz时的混响时间为例,计算过程如下:
(1)计算室内各种材料和人员的吸声量。吸声量等于材料表面积乘以该材料的吸声系数。例如,播音人员2人(每施方案后设计建成的。录播室主要用于1~2人的语言节目的播音,混响时间T60要求0.4~0.5s±10%。室内尺寸的长为4.80m,3.25m,高为2.78m(从抹灰面到抹灰面),属于小型录播室。人面积按1m2计算),吸声系数0.49 (见表1),吸声量为0.98赛宾,其他各项材料吸声量的计算与此相同。
(2)将表2的各种材料和人员的吸声材料相加,得总吸声量A,为13.113赛宾。
(3)将表2的各种材料和人员的表面积相加,得出总面积S为87.34m2。
(4)根据得到的总吸声量A=13.113赛宾和总表面积S=87.34m2。
求得平均吸声系数ā:
(5)根据ā计算或查表2,求得-2.31g(1-ā)值为0.161。
(6)根据上值,再计算S[-23]g(1-ā)]的值,得:
(7)计算室内容积(V),为便于计算,吸声材料和人员等所占去的一定空间可忽略不计,V一般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l、w、h分别表示录播室的长、宽、高的尺寸,单位为m,V的单位为m3。所以室内的容积为:
(8)根据V值,求0.161V的值:
(9)将上式各值代入混响时间公式,求得1000Hz时的混响时间T60:
(10)上式未包括空气的吸声量(4mV)的影响(1000Hz时,此数值较小,可忽略)。如果计算,m值可查阅《农村有线广播技术手册》。
在相对湿度为50%时:
2000Hz,m=0.0029;
4000Hz,m=0.0078。
空气吸声量如表2所示时:
2000Hz时:4mV=4 x 0.0029 x 43.40=0.5;
4000Hz时,4mV=4 x 0.0078 x 43.40=1.35,代人式(1),得:
2000Hz混响时间为:
T60=0.16V/S[-2.31g(l-a)]+4mV
=6.99/14.149+0.5
«0.477 (s)
4000Hz混响时间为:
T60=6.99/14.149+1.35«0.449 (s)
根据上式的计算:
125Hz的混响时间为0.423 (s)
250H的混响时间为045 (s)
500Hz的混响时间为0.479 (s)
结上述的计算结果都列在表2中,计算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隔声能力的测量方法参照《农村有线广播技术手册》309页。
G=201g nVl/V2 (dB)。
3施工
(1)该房选择在顶楼,环境条件好、噪声低、干噪、电气干扰小和便于安全管理。
(2)吸声柱和吸声顶棚(天棚)的龙骨架均采用优质杉木木材。
(3)吸声柱和吸声顶棚主要采用4mm厚的纸质纤维板和4mm厚的穿孔软质钙塑吸声板着为吸声材料。
(4)其他硬质的墙壁(预制楼板)采用1mm厚的泡沫墙壁纸着为吸声材料或装饰。
(5)吸声柱和吸声顶棚外的纤维纸板与墙壁、预制楼板的抹灰墙面各持100mm的空腔,对语言低频段有较大的吸收。穿孔软质钙塑吸声板泡沫墙壁纸对中、高频段的吸声能力较大,软质钙塑吸声板紧贴纤维纸板可提高一些低频的接收能力,泡沫墙纸也同样对中、高频的声音有吸收能力,又能起装饰美观的作用。
(6)吸声柱做好后,用铁钉固定(或挂靠)在所需的位置墙面上,吸声柱的结构见图1。
(7)天棚的龙骨架在地面做好后,用螺栓固定在房顶楼板上所需的位置,见图2和图3。墙壁面吸声柱的布置见图4。
(8)录播室采用浅色明快的天蓝色作为门窗边缘颜色。踢脚板(线)采用黑色,踢脚板(线)以上的墙壁至楼板(除去吸声音柱后的墙壁)处,采用乳白色的泡沫墙壁纸做吸声和装饰用。照明用灯固定在天棚的中心位置。
(9)地面采用较硬的木质结构地板。(10)吸声、隔声、隔声门、隔声窗(联络窗)结构按GY/T5086-2012《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和GY 5058-1996《县级广播电视工程建设技术规范》中第4条《工程设计技术要求》以及参阅《农村有线广播技术手册》等进行施工。
(11)通风窗、门的结构参阅1987年5月原中央广播事业局设计室的《7762工程——无锡县广播站的设计》方案。室内的吸声布置结构和构造样式见及尺寸的大小按图5配置。
(12)机房不采取吸声和隔声的技术措施,只需通风性能好,安全、整洁即可,机房的室内其它结构图和说明略去。
4 优点和效益
该录播室是将以往普遍采用的固定式吸声柱改为活动式吸声柱。由于以往的平面吸音方式耗用各种材料较多,不易装修,采用活动式吸声柱后,节约了各种材料近三分之一,资金也相对降低,容易装饰,便于维护,造型美观大方。吸声和隔声都达到了设计要求。
摘要:由于广播技术用房音响效果的改善和设备的配套更新,确保了录音和播音的技术的质量,推动了广播技术的发展。我台近几年来对十多个乡、镇的广播技术用房进行了改造,音响效果满意,达到了技术要求。现将其中一例介绍给大家,仅供参考。
浅谈全自动录播系统中的相关技术 篇6
视频采集环节
视频采集是影响录播系统录制效果的决定因素之一。影响视频采集的主要因素有分辨率、视频接口等方面。分辨率主要有以下几类:352*288、720*576、800*600、1024*768、1600*1200等。从技术角度看,分辨率越高越好。从应用角度看,现行的教材及课件应用模式以1024*768为主,极少部分使用800*600。因此,提供比1024*768更高的分辨率主要是为了兼容今后发展的需要。目前主流的全自动录播系统像卓越的SMART-PR最高支持1600*1200分辨率。
视频采集的接口主要有AV接口(复合端口)、S端子、VGA以及YUV接口。我们来看看各种接口的特点:
1.AV接口。也称复合端口。AV接口实现了音频和视频的分离传输,这就避免了因为音/视频混合干扰而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但由于AV接口的传输仍然是一种亮度/色度(Y/C)混合的视频信号,仍然需要显示设备对其进行亮/色分离和色度解码才能成像,这种先混合再分离的过程必然会造成色彩信号的损失。
2.S-Video端口。也称二分量视频接口,将Video信号分开传送,也就是在AV接口的基础上将色度信号C和亮度信号Y进行分离,再分别以不同的通道进行传输。S-Video仍要将两路色差信号(Cr Cb)混合为一路色度信号C,进行传输然后再在显示设备内解码为Cb和Cr进行处理,这样多少仍会带来一定信号损失而产生失真(这种失真很小但在严格的广播级视频设备下进行测试时仍能发现)。
3.色差分量接口YUV。接口为绿/兰/红芯,绿为亮度信号Y,兰和红(Pb和Pr)为颜色差别信号。目前可以在一些专业级视频工作站/编辑卡专业级视频设备或高档影碟机等家电上看到有YUV、Ycb Cr、Y/B-Y/B-Y等标记的接口标识,虽然其标记方法和接头外形各异但都是指的同一种接口色差端口(也称分量视频接口)。
4.VGA接口。也叫D-Sub接口。VGA接口采用非对称分布的15pin连接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将显存内以数字格式存储的图像(帧)信号在RAMDAC里经过模拟调制成模拟高频信号,然后再输出到投影机成像,这样VGA信号在输入端,就不必像其它视频信号那样还要经过矩阵解码电路的换算。从前面的视频成像原理可知VGA的视频传输过程是最短的,所以VGA接口拥有许多的优点,如无串扰无电路合成分离损耗等。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分量YUV接口能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那么全自动录播系统是否有必要采用分量YUV接口。首先,录播系统常用的视频输入设备包括DVD、展台、笔记本、教师摄像机、学生摄像机、板书摄像机,输出设备包括教师显示器、投影机、学生显示器。几乎没有设备带分量YUV接口。其次,精品课程录像的主要用途是供学生课后自主点播学习,点播学习当然需要使用计算机。而计算机显卡输出的接口主要是VGA和DVI两种接口,并没有YUV输出接口,因此计算机无法输出分量YUV信号。
声音采集环节
声音的采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声卡的LINEIN通道进行采集,另一种是通过双莲花口进行采集。两者所采用的采集方式是一样的。但在声音的混音和切换环节,却存在较大的差别。目前行业内存在两种处理方式:
1.混音模式:把教师的声音、学生的声音、DVD、卡座以及笔记本的声音通过混音器一起采集到录播系统中。优点是:工作原理简单、技术成熟、成本低廉。缺点是:使用灵活性欠佳,只要有设备输出声音,即进行采集,能不随着录播系统录制模式的切换进行相应的声音切换。
2.智能切换系统:把教师的声音、学生的声音、DVD、卡座以及笔记本的声音通过全自动录播编辑机采集到录播系统中。优点:所有MIC输出的声音采用混音的方式,所有外设输出的声时采用切换的方式。如当录播系统的录制模式由DVD转到笔记本时,DVD的声音会被自动屏蔽。
板书和教师特写镜头的跟踪环节
板书镜头的两种跟踪:
1.红外跟踪拍摄模式。这种拍摄模式的组成包括:红外定位器及一台红外跟踪摄像机。根据红外定位反馈的数据,直接驱动板书摄像机的云台,使摄像机实时根据教师的走动而转动。优点:原理简单、成本低廉(只需要一台摄像机)。缺点:红外定位模式工作稳定性欠佳。
2.板书摄像机组和多镜头覆盖系统。采用边缘重叠技术使得我们能够实现支持宽达8 M以上的黑板(共六台板书摄像机协同工作).目前的单点智能定位系统,突破了平面地位的局限,实现了平面和距离结合的定位技术,不仅使得定位更精确,而且彻底解决了主场景和板书之间部分位置重叠而影响系统定位和智能剪辑的技术难点。
随着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日益发展,相关技术也将随之日新月易,但是最新的技术不一定是最适用的技术。如H.264和分量YUV接口都是非常好的技术,但是并不适用于录播系统中。我们需关注最新技术,但要选择最适用的技术。
参考文献
[1]全自动录播系统的应用,无,教育技术资讯-2006年9期.
[2]卓越SmartPR全自动录播系统,无,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9期.
课堂录播技术 篇7
该院于2015年建成一间全自动录播教室,主要用于校内微课、慕课、精品课程、户外活动等的录制与直播,以及信息化教学、各类资源建设项目的实时教学视频信息采集,通过开展实时互动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1 录播教室的功能设计
1.1 设计原则
由于该院是文科院校,因此设计原则除了功能齐全,重点在于易操作、高智能。课程的录制、结束、暂停等均只需一个点击按钮的操作即可实现,其他均由系统自动完全。遇到需要特别处理的情况,教师可联系管理人员通过后台导播平台进行适当干预以使得录制效果最佳。
1.2 建设目标
录播教室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一部分,是朝着“智慧教室”的方向发展,建设一个“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教学内容优化截取、学习资源上传共享,并具有教师易操作和后台易操控的新型教室”[1]。该院从录播系统的功能实际出发,结合智慧校园建设的需求及附加功能需求的实际,所建录播教室既为信息化教学所需的课程视频录制、实习实训视频化实训报告做保障,也为教学资源建设的稳步推进进行实践探索。同时,可顺利对接教育厅视频会议系统。
1.3 功能设计
通过声光工程装修、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对特定教室进行多媒体、信息化、网络化改造,建成具有课堂教学、学术研讨、实时互动教学、远程培训、视频会议以及音视频教学资源采集等多重功能的录播教室(见图1)。
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种。
1.3.1 课堂教学功能
多功能录播教室可做普通教室使用,场地装修、座位设置与系统集成以不影响课堂教学为宜。
1.3.2 视频采集功能
支持自动录播与人工录播两种录播方式,实现多路视频的集中采集、录制与存储。
1.3.3 教学示范功能
多功能录播教室建设完成后,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教学观摩与交流研讨,为信息化教学的深入推进奠定基础。
1.3.4 视频资源管理与发布功能
录制的视频可自动或手动发布至教学视频资源管理服务平台,支持按照专业进行分类管理,学生可在校内和校外自主学习相关视频资源课程,并可对接第三方互动教学平台。
1.3.5 对接“世界大学城”机构空间和师生的个人空间
视频资源管理平台可对接“世界大学城”,方便师生通过空间账号登陆进入资源平台进行学习,同时保证学校在对外开展培训中,学员可进行线上自主学习。
1.3.6 教学直播和视频会议功能
通过多功能录播教室建设,可实现将视频会议和正在进行的教学视频直播到指定的多媒体教室和办公场所。
该院采用的是奥威亚录播系统,主要特点有:采用独特的虚拟切片技术,做到了知识点和视频文件关联的效果,用户可以根据点击关键点查看需要观看的视频内容;平台支持“立体式”资源整合,围绕课堂视频,用户可上传相应文档;支持点播视频的分享,可分享到当前主流的微博、人人网等媒体平台,也能分享到其他教研论坛,该系统能以不同于一般分享功能的方式,分享视频以及知识点和微课环节等要点信息;本着多元评价的理念,用户可对课堂视频资源、直播课堂进行评价评分,同时可获取课堂视频的教学行为数据,按评价标准通过图表形式直观展现。
2 录播教室的建设意义
2.1 是智慧教室建设的基础
智慧校园的建设已在路上,智慧教室的设计与应用已成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课题之一。智慧教室是一个能够方便对教室所装备的视听、计算机、投影、交互白板等声、光、电设备进行控制和操作,有利于师生无缝接入资源和从事教学活动,并能适应包括远程教学在内的多种学习方式,以自然的人机交互为特征的,依靠智能空间技术实现的增强型教室[2]。录播教室的建设,从环境设计到设备配置,从功能设计到技术实现,均为后期智慧教室的建设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智能”及“交互”两个方面,受发展规划及资金短缺的制约,目前尚未重点建设,这将是未来研究和建设的方向。
2.2 为泛在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素材
泛在环境下的学习化整为零,以碎片化学习为主,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在传统内容基础上,需新增以知识点为单元的短小精悍的素材。传统资源库中视频素材的获取可以一堂课为单位进行拍摄,而泛在环境下的碎片化视频素材若也以传统摄录模式拍摄,则会打断教师思路,影响课堂组织与节奏。全自动录播系统可通过点击关键点查看并截取与某一知识点相关联的视频文件,为泛在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库提供完整的碎片化视频资源。
2.3 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升效果,强化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学生拓展知识、强化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社会建构主义观点,教学反思不一定是纯个人的,还可以是与他人在一起进行的。需要意识到别人的教学观点并审视自己的教学信念和价值标准,从而认同某一种教师类型并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表现出来[3]。全自动录播教室将教学情境与教学过程真实地再现于教师或学生面前,给师生提供多模态的教学反馈信息,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评价,发现教与学中的不足,使得反思内容全面、客观,且便于观察讨论和记录,确保教学反思内容的准确性。
2.4 通过远程听课、观摩,实现资源共享及教学互促
城乡资源分配不均是一直以来困扰教育界的问题,而录播教室的建设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优质的教育信息资源和服务在城乡之间共享。通过录播系统,可以制作出具有强大辐射范围的精美的MOOC,使得各地师生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只需要一台能接入网络的终端便能享受优质的课程;通过对教学全过程的反复观摩,从知识点、教学组织、语言教态等多方面进行点评,既能让授课教师以“第三者”身份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并进行多维诊断,也能让观摩教师通过学习、分析,找到自己的不足,不断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2.5 整合视频会议功能,提升应用深度
目前,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录播系统等都已普及,若这些系统不进行有效整合,仅行使单一用途,将大大浪费资源。该院通过录播系统将视频会议进行整合并进行集中管理,使得录播教室既服务于信息化教学,又实现视频会议的功能。
3 录播教室建设的不足之处
3.1 录制视频格式单一,不能无缝对接数字资源库
随着“三通两平台”建设工作的推进,该院各类数字资源不断丰富,包括有互动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大学城空间、在线教学云平台及即将建设的辅助教学、学习分析的交互式教学应用平台等。录播系统尚不能做到预留接口,与各网络教学资源实现无缝对接。同时,系统录制的视频文件仅有MP4格式,而不同资源平台所支持的视频格式又不尽相同,于是在资源使用过程中还需格式转换这一程序。另外,视频上传服务器后,由于压缩编码的问题,导致上传后清晰度不够,观看效果不佳。
3.2 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一定要求
受教师年龄、专业领域等因素影响,各教师的信息素养参差不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加之培训的滞后及管理的缺失,导致录播教室不能充分应用于日常教学,从而使得设备利用率低,录播教室未能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学的作用。
3.3 管理维护人员专业素质需提升
现代教育技术正向高端、专业化路径迈进。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各类系统的应用维护工作量骤增,人员编制不足,知识结构欠缺。该院目前是抽调一名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兼职管理录播教室,未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对系统运用不够熟练与专业,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知识的欠缺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障碍。
4 结语
随着录播系统在高校的广泛应用,其录制效果、使用的便利性以及功能的完整性越来越受到教育行业人员的关注。该文从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录播教室的建设实践出发,探讨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录播教室的建设意义以及不足,以期对后期建设及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晓兰,顾钢.录播教室的智能化多功能设计及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3X):1747-1748.
[2]陈卫东,叶新东,张际平.智能教室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J].远程教育杂志,2011(4):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