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的局限与改进

2024-06-08

财务报告的局限与改进(共11篇)

财务报告的局限与改进 篇1

一、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

尽管企业的财务报告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进, 并根据使用者日益增长的需要作了若干创新。但迄今为止, 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局限性是很不满意的。有人则对财务报告的有用性似乎在加速降低而表示担忧, 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报告的前瞻性不强、真实性差。

在物价基本稳定、市场经济活动单一、外部风险低的经济环境下, 财务报告能基本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收益。但是,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物价的波动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摆脱的现象。同时, 历史成本财务报告缺乏前瞻性、预测性的信息, 这不仅未能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 甚至还误导了投资者, 使其判断失误。

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是指财务报告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转情况反映的逼真程度。由于现代经济活动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 使得会计必须运用合理的假设、判断和估计才能进行有效的核算, 因此, 现代财务报告不可能绝对真实, 而只能是公允真实。而实际中会计人员经过将大量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的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 这一过程造成客观的信息不一定真实。

2、财务报告的不全面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通常被短期利益所驱动, 往往尽量减少生产成本来追逐较大的经济利益而不考虑社会利益, 也不注重社会责任的披露, 甚至逃避社会责任。

财务报告的业绩评价指标是建立在人为确定的一套规则的基础上的财务评价指标, 其主观性强, 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一方面助长了公司管理者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投机行为, 另一方面财务评价方法所描述的是过去的事项, 在信息时代, 对指导和评价企业完成创造未来价值则捉襟见肘。

3、现行财务报告的不适应性。

现行财务报告无法适应知识经济需要, 其典型表现在于对一些前瞻性信息、确定性信息以及一些潜力巨大的公司的巨额无形资产在财务报告中的不充分, 使其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预测的需要。造成财务报告不能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原因, 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

首先, 我们现行的财务报告信息失真, 使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一方面, 它的模式仅将重心放在硬性资产上, 对一些前瞻性、不确定性的信息较为轻视, 而在知识经济时代, 这类信息却是最重要的信息。另一方面,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 企业在现行财务报告中对那些在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综合作用下所获得的, 超过正常报酬率而形成的自创商誉, 予以计量反映, 从而使得不少公司的潜在价值被严重低估。其次, 从信息技术的发展角度来讲, 企业的网络化, 使得会计不再是个封闭的子系统, 它除了提供历史的财务信息外, 还可以提供非财务信息、经营管理信息、分析性和预测性信息。与传统会计相比, 信息技术时代的会计空间大为拓展, 如果会计不迎合这种变化, 势必导致会计功能的萎缩。

4、财务报告无法反映非财务因素。

现在, 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等因素与企业的生存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另外, 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 财务报告所列示的信息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经营成果, 而一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体现, 所以现行的财务报告只能使报表的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而对于形成这种状况的各种因素, 尤其是表外非财务因素则缺乏必要了解。

二、财务报告的改进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网络化、高科技和知识化的发展, 一旦广大信息用户对无法跟上时代变革步伐, 不能提供有价值信息的财务报告失去信心, 或者他们在决策的过程中无法通过报表分析获得令人满意的信息, 那么与日俱增的不满情绪无疑将会不断削弱会计的重要地位。当务之急是找出问题的症结, 再采取措施予以改正, 下面从几方面加以分析:

1、充分提示、格外关注企业分部信息。

传统的财务报告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 没有充分披露分部信息, 如集团企业提供的合并报表虽是高度综合的信息, 但它可能掩盖了处于不同行业、地区的子公司的盈利能力、增长趋势和风险情况和差异。而分部财务报告则是将集团企业所有分支机构的主要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按行业、地区分解, 归类编制, 这就提高了财务报表对特定使用者的决策效用随着经济环境变化, 使用者越来越认为分部信息与企业整体信息同等重要, 表现在按行业提供的分部信息能深入说明一个企业的机会风险, 给投资者提供企业横向之间的有用信息;按地区提供的分部信息能够分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及各个企业的机会和风险, 给投资者提供企业纵向之间的有效信息;而对于债权人最为关心的法律实体提供的分部信息, 则给债权人提供了法律实体的财务和经营活动。所以说分部报告信息, 对于确定和分析从事多种业务的企业的机会和风险是一个可靠有力的工具, 它有助于投资决定是否投资、信贷等经济决策。

2、表外信息的披露、人力资源的改进。

会计作为一门规范性很强的学科, 拓展财务报告的模式, 特别是大量表外信息的披露, 必须在政府出台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 同时独立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进, 拓展审计范围, 增加对前瞻性信息的审计, 以防企业因提供不确定性的信息而陷入诉讼危机之中, 也防止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信息。

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最具价值和最重要的资源是知识资本。而知识资本又以人力资本为核心。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 使得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成为会计的新课题, 也就是要重新审视将人力资源纳入财务报告体系的必要性。

3、编制责任报告、建立非财务评价指标。

现在的社会公众不仅关注企业财务责任履行情况, 而且也关注企业在扩大就业范围、维护职工利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保护资源及提高环境质量等社会责任方面所作的努力与结果。因此, 必须对传统会计信息反映的内容进行拓展, 使其既能反映以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各会计主体之间的交易, 又能反映会计主体与社会之间的交易, 全面披露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所担负的社会责任。

除此之外, 建立非财务评价指标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非财务指标能直接地计量企业在创造股东财富活动中的业绩。另一方面非财务计量法直接计量生产活动, 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方向。所以从长远来看, 非财务指标可以比短期的历史的财务计量指标能更好地反映企业所创造的财务报酬。因此, 建立非财务指标是很有必要的。

4、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注重未来信息。

过去, 信息使用者往往以财务报告提供的历史交易信息评价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费成果, 并影响着他们所做出的各种决策。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历史交易信息与使用者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正在日益减少, 有些甚至毫无用处。而现在人们完全可以而且很容易从电脑数据库中获得越来越多的着眼于提供预测数据的信息。另一方面, 许多与企业未来发展休戚相关的经济业务如衍生性金融工具、信息技术资产、人力资源价值等都未能在财务报告中得到有效地充分披露。财务报告的有用性正在日益削弱。在这个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变化得迅猛的世界里, 未来预测性信息的价值已比以往任何时期更重要。因此, 对这方面我们应该做到:

第一, 不再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基础。采用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财务报告显示出的种种局限性。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 未来的财务报告将同时采用多种计量方法, 譬如针对新金融工具的出现, 可采用公允市价来计量。在选择计量基础时, 随着对信息相关性的日趋重视, 将来市场价值或现行价值有可能作为一种计量基础形成一套独立的会计报告模式, 但就短期来看, 由于可靠性等原因, 似乎现行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一时不能被取代。

第二, 更多的披露不确定性和风险信息。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 企业的经营与财务风险不断提高, 不确定性信息大量增加, 企业需要加强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控制, 财务信息使用者也迫切需要更多了解这方面的信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87年发表了《风险与不确定性特别工作小组报告》, 专门对重大风险、不确定性和财务弹性的披露问题发表意见。因此, 财务报告将更多的披露有关企业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信息。

第三, 编制预测财务报告。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完善, 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都应急需了解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情况。同时, 由于报表使用者自身在经验、技术和对企业的了解程度上存在某些欠缺, 无法对企业的未来情况做出合理的预计, 因此要求编制预测报告 (报表) 的呼声越来越高。另外, 编制预测财务报告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需要。预测信息虽然缺乏可靠的保证, 但毕竟能克服历史信息的不足, 增强用户决策与评价相关性, 应当成为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 预测信息的提供也应当注意成本与效益, 并加强规范和监督, 提高其规范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财务报告的发展对企业会计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领悟其精髓并以合理、慎重地态度来对其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薛云奎.会计大趋势——一种系统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2]、胡仁昱.自助式会计系统[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

[3]、肖泽忠.大规模按需报告的公司财务报告模式[J].会计研究, 2000, 1.

[4]、谢姆.桑德.会计的延续与变迁[J].财会通讯, 2000, 2.

[5]、唐予华.知识经济与会计目标[J].上海会计, 2000, 8.

[6]、杨宗昌、张苏彤.论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及其在我国的运用[J].财会通讯, 2000, 4.

[7]、袁树民、吴旺盛.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模式[J].上海会计, 2000, 10.

[8]、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业绩报告改进的新动向[J].会计研究, 2000, 12.

[9]、程春晖.全面收益会计研究[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12.

[10]、于振亭.对新形势下财务报告改进与发展的建议[J].财会月刊2001, 04.

[11]、李端生、李征.网络经济下会计发展趋势[J].会计研究2001, 11.

财务报告的局限与改进 篇2

摘要: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分析企业过去的经营效果并针对企业的现状预测未来的风险和收益,通过各项财务分析指标来评价企业的发展状况。然而,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对企业内部治理要求的提高,财务分析逐渐呈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因此,为了提高分析效果,应逐渐完善财务分析体系。关键词:财务分析;局限性;改进措施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财务分析已成为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科学有效的分析方法,不仅能使分析者通过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状况来了解企业的资源配置情况,更能洞悉财务数据的内涵和意义,揭示企业现实及潜在的各种风险,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一、国内财务分析的方法与内容

(一)国内常用财务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法。也称为横向分析法,指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各种指标的优劣,在群体中判断个体。使用本方法时常选用行业平均水平或行业标准水平,通过比较得出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认识优势与不足,确定企业的价值。

趋势分析法。也指纵向分析法,是对本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财务状况变动趋势、盈利能力做出分析, 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动态地分析企业状况。

比率分析法。财务比率分析是指对本企业一个财务内的财务报表各项目之间进行比较, 计算比率, 判断内偿债能力、资本结构、经营效率、盈利能力情况等。

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替代法,是用来确定几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对分析对象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分析方法的前提是当有若干个因素对分析对象发生影响时,先假定其他各因素都不变,分析其中某一个因素单独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该方法既可以全面分析若干因素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共同影响,又可单独分析其中某个因素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

(二)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财务状况分析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利用以上几类指标对企业进行风险分析、资金流动分析以及收益分析。不同的分析指标反映不同的分析内容。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从不同方面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资金周转情况和企业经营的稳定程度;企业的偿债能力取决于资产的变现速度和可以转化为偿债资产的数量,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合理评价既关系到企业财务风险乃至经营风险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又维系着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

二、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一)财务分析方法的单一

任何财务指标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局限,单纯运用某一种分析方法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能使分析者对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产生错误的认识,甚至造成严重后果。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两类,无论是何种方法,均是对企业过去的经济情况进行的反映。就比较分析法而言,由于报表数据的局限,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均缺乏可比性。因此,单一地使用一种财务分析方法均无法达到全面分析的目的。

(二)忽视非财务指标的作用

传统的财务分析是基于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相关逻辑运算得出的量化指标,其分析的有效性及可靠程度完全依赖于财务报表数据的可靠性,然而,财务报表的数据本身是有时效性缺陷和可比性缺陷的,同时,基于货币计量的假设,财务报表列示的内容偏重于可以准确量化的会计事项,对那些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非量化因素如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企业文化等置于报表之外,因此忽视了非财务指标。

(三)财务指标的内在局限性

由于财务分析源于财务报告,因此财务报告自身的局限性必可避免地导致了财务指标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难以对非货币计量的因素进行全面反映,而这些因素对企业决策有重大影响;会计报表受会计期间的影响,必须对企业连续生产经营进行时点断面反映,必要的主观估计判断在所难免;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对同一会计事项所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使其可比性受到影响。许多财务比率计算的数值往往具有双重含义,需要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要特别注意分析者的立场。

三、改进财务分析方法的措施

(一)注重各种财务分析方法的结合使用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财务分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财务分析既要为国家宏观调控和企业微观管理提供信息,也要为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事实上,各种分析方法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应把各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构成完善的财务分析方法体系,更好地解决财务分析问题。

(二)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

一方面将财务指标与经营环境相结合,无论是何种分析方法均是对过去经济的反映,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些比较标准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在分析时,应充分考虑到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季节性因素以及一些偶发性事件和重大事件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将财务指标与企业的经营环境相结合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注重对企业所处行业和行业环境的分析。由于行业不同和企业经营性质不同,许多财务比率相差悬殊,有时即使是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有关比率也会有显著差异,因此,基于行业背景的财务分析指标才更具有可比性。

(三)引入现代财务指标,完善我国的财务分析体系

浅析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改进 篇3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局限性 改进

1 引言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告资料为基础,运用一定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进行评价和剖析的过程,但其本身存在许多方面的局限性,我们运用财务报表还应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2 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确实给信息需求者提供了的决策参考信息,但是目前的财务报表分析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阶段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2.1 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在于:

首先,现行财务报表的表现形式表明其只能反映能用货币计量的信息,而无法反映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信息;其次,从信息发生的时间上来看,现行财务报表只能提供和反映已经发生的历史财务信息,而不能反映信息使用者进行未来决策所需要的预测信息;再次,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同一经济业务可以根据企业需要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并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会计估计,这就给企业人为操纵会计报表数据提供了可能,从而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可信性。

2.2 财务报表分析人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人由于经验和素质不同,对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也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目标的实现。由于财务报表分析人对财务分析理论、相关经济理论及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掌握的水平不同,导致对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理解就有差异,也就不能透彻解释各项计算指标的经济含义。

2.3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三种,在分析实践中,根据需要可以结合使用这几种方法。与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比较而言,比率分析法是企业财务分析最方便使用的方法,也是分析中最重要的方法。通过各种财务比率的计算和分析,能够反映出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长期发展能力,是目前财务报表分析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受到各种限制,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也比较明显。这主要表现在:比率分析法一般都是通过堆砌大量数据指标而得出分析结果;采用的数据信息都是历史资料,不能够作为判断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可靠依据;分析所用的会计数据,有些是通过估计和判断得出的,其结论难免出现偏差。

3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改进

传统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使得财务报告核算模式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3.1 充分利用和分析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分析是确定公司真实财务状况的有力工具。

3.1.1 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定量结构分析。定量结构分析就是在现金流量表有关数据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现金流入、流出和净流量的构成。可以分为现金流入结构、流出结构、现金净流量结构分析和流入流出结构分析四个方面。

3.1.2 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定性结构分析。定性结构分析法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 是对定量分析的升华, 是定量分析的更高阶段。经济活动是错综复杂的, 仅仅通过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就来判断企业的发展阶段、发展状况, 毫无疑问是武断的, 因此, 在使用定性分析时, 必须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分析, 不可机械地使用这种方法。

3.2 增设EVA 指标

经济增加值(EVA) 是一种新型的业绩衡量指标, 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EVA 是一个流量指标, 是对利润的度量, 能够对企业业绩和股东财富是否增加做出解释; 它能够全面核算企业的资本成本和资源效率; 它能够全面准确地揭示企业价值创造的动因, 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它考虑了股东收益在现金流量方面的不确定性, 也避免了模糊的年度利润概念。

经济增加值模型可以充分利用公司披露的公开信息, 使微观经济学理论在实务中的应用成为可能。经济增加值模型考虑了公司实际使用的资本, 包括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 从经济利润角度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可以对公司的长远价值进行全面评价。

3.3 补充增设对非财务指标的分析评价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非财务指标对评价企业业绩、预测企业未来前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以补充增设对非财务指标的分析有很大作用。

3.3.1 单一的财务指标的缺陷。首先, 财务指标不能揭示业绩改善的关键因素或业绩动因。财务指标是综合性的事后指标,只能对企业经营决策和活动的最终结果进行评价, 我们可以从财务指标上判断企业的业绩是否得到了改善或是有所下降, 但不能了解业绩提高或下降的原因。其次, 财务指标偏重于企业内部评价, 忽视了对外部环境的分析。

3.3.2 业绩评价的发展趋势。许多不能以货币计量的重要资源如优秀的人力资源、完善的销售渠道、顾客的满意程度等在报表中无法得到反映。因此, 我们需要增加对非财务指标的披露, 这些非财务指标在帮助财务报表分析者做出决策时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陈少华.财务报表分析方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2]陈信华.财务报表分析技巧[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3]方飞虎,施梅山.谈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误区[J].财会月刊,2008(9).

[4]陈瑜,王栋.论财务报表分析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08(4).

财务报告的局限与改进 篇4

传统的财务指标分析也就是建立在财务数据基础上, 借助偿债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成长能力指标等, 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价的过程。而这个分析本身是完全以财务数据为基础, 即便是借助企业的动态分析与业内的对比, 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企业在发展中、在行业内的财务能力及其变动, 却无法完全准确和客观地反应企业的战略及其他更多影响企业发展与竞争力的要素。在此情况下, 探讨传统财务指标分析之局限性并构建解决方案, 就非常必要。

2 传统财务指标分析的局限性

2.1 过度侧重静态分析

传统财务指标体系是建立在客观财务指标基础上的, 而这个指标虽然可以通过年度指标的对比来达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变动的一定效果。但是, 实际上这个数据仍然强调在特定阶段的静态财务状况, 并不能很好地反馈企业动态的财务状况, 也不能很好地反映具体财务活动过程的局限性。例如, 每年双十一到来阶段, 淘宝网的很多电子商务企业将会大量备货, 这就必然使得短时间内企业存货总额增长, 且备货往往是十一月之前, 这就必然导致企业九月和十月等月份存货周转率迅速下降, 而这个结果显然并不能准确反馈出企业的财务战略及未来的财务状况变化。

2.2 财务信息质量干扰财务指标分析

传统财务指标分析依赖财务数据, 而财务数据是否及时更新、数据是否全面、内容是否真实等, 都会影响财务指标结果, 进而影响财务分析结果。我国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往往集中在次年的3~5月份, 大多数上市公司在此之前都不会进行年报披露。并且披露的信息质量也并不确定, 特别是在2014年和2015年证监会连续对多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造假等进行了查处, 这也表示财务信息质量并不非常理想。那么, 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财务指标分析结果自然并不理想。例如, 在2009年五粮液虚构利润, 造成财务报表上利润数据严重超出实际情况。而以此数据进行利润指标分析, 那么就会得出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强甚至上升的结论, 而这并不符合现实情况。

2.3 忽视非财务因素的影响

传统财务指标分析仅仅是财务数据上的分析, 而缺乏非财务方面的分析。在新常态下, 国内产业结构进入调整阶段, 很多产业发展进入特殊阶段。如煤矿、石油等原来高盈利行业将因为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国家政策影响, 而出现财务能力下降的指标分析结果。但是这个结果的分析过程中, 并不能覆盖非财务因素, 其分析也就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关于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评价, 只关注企业的每股收益变动等因素, 却忽视了企业内部管理、人才以及其他不同的有形和无形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其评价结果也可能存在偏差。

2.4 财务报告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缺陷

传统财务指标分析方法中, 最主要的就是对比分析法。这个方法会制约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如由于不同行业, 甚至是同一行业或者企业在不同时期所采用的会计准则内容可能存在差异, 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对比分析就会出现可信度不足的结论。例如, 公允价值计量是新会计准则下提倡企业在投资性房地产核算中运用的, 但是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并不充分, 并且由于市场公允性不足, 即便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会计信息本身也并不能真正反映市场价值变动, 与之相关的公允价值损益、盈利指标变动等都会出现分析结果不可信的情况。而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和因素分析, 同样会受到所选择的标的、阶段等内外部环境变动影响, 财务指标所能够反馈的信息有限, 无法全面覆盖非财务领域。特别是, 新常态下很多产业企业选择加强技术创新投入等为后续的战略竞争力提升创造机会, 而这就会带动企业短期投资活动现金支出增加, 而企业现金流量下降、总资产收益率下降, 使得传统财务指标分析无法反映出企业战略调整下未来战略竞争力改善的结果, 这会制约利益相关者借助财务指标分析进行决策管理等的活动开展。

3 财务指标分析的改进建议

3.1 引入平衡计分卡构建更为全面的财务指标体系

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方法打破了传统业绩只重视财务比率的问题, 更注重对企业战略发展前景等进行评价, 注重对企业的过去和未来发展进行评价。这就使得平衡计分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 提高财务分析的决策有用性。而在企业平衡计分卡的财务绩效考核中, 应该以企业的战略为核心, 围绕企业战略, 对企业的财务、客户关系、业务流程及企业的学习成长能力等进行评价, 将四者紧密结合起来, 不断优化这四个要素的能力才能够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更好实现, 进而实现平衡计分卡考核财务绩效的最终目的, 也就是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

3.2 引入非财务比率完善财务比率体系

在企业经营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 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全部目的。特别是在新常态下, 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大背景下, 企业的战略调整将进入一个非常时期, 财务数据反馈出的财务指标结果会因此出现非常大的波动, 难以准确和全面地辅助企业战略管理决策与运行等。因此, 更需要将非财务比率纳入其分析体系,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些不足。

第一, 市场份额。这一指标是计算销售额与订货额综合在该类产品的市场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地位等内容。一般而言, 市场份额能够代表企业对特定市场的控制能力, 其数值较高则代表企业在该领域较之其他竞争者具备优势, 企业生产经营和影响等业绩良好。

第二, 产品和服务质量指标。主要应用在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技术发展程度, 主要表现有: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行业标准;相关服务充分满足顾客的要求。这一指标可以通过产品的废品率、瑕疵率、返修率、退货率和顾客满意度等综合性指标加以描述。

第三, 成本效益指标。在传统成本数据指标分析基础上, 更需要增加投入产出的绩效评价, 分别针对经营活动的成本、投资与筹资活动的成本, 科研活动等影响企业战略竞争力的各种重要活动的成本进行投入产出核算, 以更加全面地反应企业的战略变动与投入产出情况, 分析未来战略发展趋势并加以调整。

第四, 人力资源指标。在知识经济的时代, 人才战略对企业的整体运营有着重要影响, 财务分析方面也是如此, 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内容, 需要纳入财务分析领域。这一指标可通过对员工培训和职业规划、员工能力、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员工流动与升级等现实情况, 经过计算、分析, 设定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指标, 深化企业价值的评估。

第五, 潜在和持续盈利能力指标。潜在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受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成长性的影响, 而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水平将决定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通过这两个指标的纳入, 将企业所处行业和企业自身的潜在发展空间, 以及企业的管理层战略能力和组织、技术创新能力等纳入财务报表分析范畴, 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综合能力。

3.3 提升财务信息质量

财务信息质量是提升传统财务指标及新的指标体系分析质量的重要依据, 提升财务信息质量对于提升其分析过程与结果质量意义重大。这就需要研究、优化、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使会计准则更加全面、规范、实用, 又不失其制约性。联合其他层面的监管主体实施全面有机结合, 以组成包括证监会、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三方协调互助、功能互补的监管体系, 对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信息质量不高的问题, 应该设定必要的民事赔偿责任。发挥监事会、小股东、散户等利益相关者监管力, 强化全部小股东自愿自由参与股东大会等的机制, 降低信息不对称干预。

摘要:传统财务指标分析强调通过指标变动与对比来评估企业财务状况, 但是在企业战略变革或者行业环境迅速变化的背景下, 财务指标分析往往可能出现与现实不吻合的结果。本文研究探讨传统财务指标分析的局限性, 引入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 以财务+非财务指标的架构设计, 来更加系统和客观地评估企业财务状况, 弥补传统指标分析局限。

关键词:传统,财务指标分析,局限性

参考文献

[1]刘金为.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5 (8) .

财务报告的局限与改进 篇5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财务报表;会计信息

一、财务报表分析存在局限性

虽然在财务报表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的一些重要信息和情况,但是在制作财务报表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很多的漏洞,由于较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财务报表分析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财务报表分析存在滞后性

财务报表由于发布的时间过晚,所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投资者和使用者在利用财务报表分析进行对企业一个整体状况的考察和了解时,只能通过一些历史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无法准确的了解现时企业资金的一个流动状况。再者,一段时间内企业的整个资金流动,经济状况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使财务产生比较大的变化,而往往财务报表分析是在财务报表完成后才逐渐完成,此时的财务报表分析可能和现时企业的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也就失去了财务报表分析的有效性和价值。除了报表数据存在滞后性之外,报表中的一些指标也具有滞后性。例如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产生建立在某一时点上,它的流动性和变化性很大,无法从某一时点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正确断定企业的偿债能力。

2.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使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主要有比重法、相关比率法和因素替代法。比重法是建立在同一财务报表的同类项目之中,它的使用仅限于对同类性质项目,范围较小,对不同类性质项目不具有实际意义。相关比率法是建立在不同类但具有一定依存关系项目上的,它主要的比率有短期偿债能力比率和资产周转率,所用到的数据是历史所形成的,无法从动态上看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资产周转。因素替代法是通过计算一些相互联系的因素来反映对财务指标、经济指标以及财务报表项目的影响程度,这个方法使用的范围较广,但它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假设性。

3.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局限性

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着想,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展示企业更好的财务状况,便会从财务报表分析中相应地去隐瞒一些数据,虚增其收入和利润情况,让很多的使用者和投资者因此错失了报表分析的真实性和价值,无法对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一个有效的评估,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此外,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由于其经验、判断力和分析能力各有不同,可能存在不同的见解,容易对财务报表分析存在偏差,极大地影响着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

二、如何改善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1.增强财务报表分析的及时性

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滞后性让很多的使用者感到不便,它其中所分析的数据与现时的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容易失去财务报表分析的公信力,降低了其具有的有效性。因此,应通过缩短财务报表的制作过程和时间以及缩短财务报表分析的时间,提高制作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分析的效率,来缩短财务报表分析发布的时间,增强其及时性,使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流动于社会,提高公信力和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和投资者,增强企业的影响力。

2.改善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中的比重法、相关比率法和因素替代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该建立正确的分析方法,增多分析的指标,适应企业的新形势变化,切实地进行改造和修正,使分析的方法更具有针对性和具有更高的实际意义,进行有效的系统的分析,注重方法中所使用到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降低其存在的假定性,分析方法应更多地建立在已有的数据上,通过对现有数据的分析,增强其对未来预测的有用性和影响程度,更好地把现有数据与未来联系起来,披露现今企业财务状况对未来财务状况的一些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

3.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素质

由于财务报表分析中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人为性,为了降低企业对财务报表的恶意隐瞒这些不良的现象,必须切实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判断力,增强他们的分析力,通过更多地进行实践的探究,增强他们的实战经验,把静态的分析和动态的分析有效的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价值。正确地树立分析观念,注重合作和团结的能力,快速地收集与报表有关的有效数据,增强对数据的掌握和分析。增强财务分析报表的真实性,做到不隐瞒,不虚报,不做假,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

三、结语

通過对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局限性的披露,应采取增强财务报表分析的及时性、改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以及提供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素质三方面来改进财务报表分析,使它能更好地为使用者提供准确、有效和及时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冯海虹.《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研究》 [J].中国海洋大学.2012.5.

财务报告的局限与改进 篇6

一、改进财务报告的必要性

1. 财务报告可以反映受托资源当局的经营管理责任履行情况

一般来说, 任何项目在管理之间都有着受托以及委托两方, 委托者将资金投入到经营管理中, 而受委托这, 则要根据资金的金额来实施管理工作。要想能够使得资金的投入可以得到增加, 同时能够保障切身的利益, 就需要合理的对受托者的经济状况进行有效的管理, 而财务报告就是能够反应受托者实际经济状况的重要依据, 因此, 对财务报告进行改进, 就能够充分的反应出受托者实际的经营管理状况以及其履行管理职责的具体情形。

2. 财务报告有助于投资者及债权人等做出正确决策

财务报告的外部使用者主要就是债权人以及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投资者可以根据财务报告中的具体内容来判断市场的发展趋势, 降低投资的风险, 从而可以有效的保障自身的经济利益。财务报告中所记录的信息, 主要都是用来反映已经发生了的财务流通状况以及经营管理的成效。而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一定的规律, 财务报告中所记录的信息也遵循着这一规律, 所以, 债权人以及投资人就可以依据财务报告来判断出资金应用的大致方向, 可以说, 财务报告是外部理财人员进行投资理财时必须参考的重要依据。因此, 对财务报告进行有效的改进, 就有其一定的必要性。

二、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表现

1. 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

我国目前的财务报告中存在着信息披露不完整的弊端, 这种问题的存在, 严重影响到社会各单位对于经营管理业绩的反映, 同时也会使得经营管理监督的效果大打折扣。人才、技术等都是目前社会各界竞争的重点, 充分的发挥出人才和技术优势, 才能够进一步的提升行业的竞争力。而这些竞争项目却在财务报告中没有完整的显示, 财务报告所披露的内容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 经营活动受到的环境影响越来越大, 而目前的财务报告中, 对于环境信息的披露却少之又少, 这样就使得决策的制定与实际的情况出现较大的偏差, 从而使得社会各界的发展都受到极大的限制。

2. 缺乏预测性和前瞻性

相关的使用者在对财务信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 不仅要了解相关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 同时还需要能够了解到一些可预测性或者具有前瞻性的财务信息,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障决策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我国现行的财务报告中, 并没有涵盖一些可预测的财务信息以及具有前瞻性的财务信息, 我国现行的财务报告只重视对实际出现的财务信息的反映, 对于未来财务信息的反映存在一定的不足, 这样就是使得虽然现行的财务信息真实性较高, 但是却无法满足决策者的实际需求。

3. 财务报告模式单一

社会各界之间都是一个连接的有机整体, 随着市场环境逐渐开放, 各个行业之间的联系性逐渐加强, 从而使用财务信息的人团体以及个人也逐渐的增多。而财务报告的利用群体主要就是利益集团。但是我国现行的财务报告, 形式单一, 内容不够详尽, 规格也是沿用的传统的财务报告规格, 虽然这样的财务报告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但是却无法有效的满足信息利用者的实际需求。另外, 现行报告模式单一, 所报告的对象固定, 没有考虑到其他人员的信息需求, 这样就使得财务报告无法满足全部信息利用者的需求。

4. 具有严重的滞后性

根据传统会计惯例, 现行财务报告一般按年度披露会计信息, 企业年度财务报告要求在年度末4个月内报出, 中期财务报告要求在中期结束后两个月内报出。众所周知, 当前社会的变化非常快, 在两个月的时间内, 企业的财务状况很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 并且较长的报告周期也为企业进行幕后交易制造了时间条件。

三、改进财务报告体系的措施

1. 丰富财务报告内容

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不仅要具备已经发生的财务信息, 还要具备一些前瞻性信息, 所谓的前瞻性信息, 就是在目前既定的财务信息的基础上, 运用合理的预测方式, 来判断出各项经营活动在未来的进程中所具有的经营状况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对现有信息以及未来信息进行了有效的连接。外部使用者可以通过前瞻性信息来对未来的投资进行准确的判断, 从而降低投资的风险。所以, 要针对财务报告内容进行合理的丰富, 并对预测性信息在财务报告信息中所占的比重进行加大, 同时要在财务信息中加入环境信息以及一些非财务信息, 从而使得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更加的全面和完整。

2. 编制专用财务报告及全面收益表

为减少因为广泛的对外部财务状况进行披露所带来的影响以及能够有效的满足信息利用者的实际需求, 就需要编制出专用的财务报表。专用财务报表, 在满足信息利用者实际需求的同时, 还能够有效的反应出各个利益项目的具体信息, 从而可以使得信息利用者充分的了解到当前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的具体情况。在编制专用财务报告的时候, 也需要对全面收益表进行编制, 利用全面收益表来反应各个方面的收益, 如所得税以及工资等, 从而分析出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社会贡献度。全面收益表在业绩报告中列出了未实现的全面收益, 使经营活动所获取的业绩得到了更加真实地反映, 在一定意义上也满足了众多利益相关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3. 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

利益相关者应丰富财务报告的披露途径和手段, 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为体现信息的及时性, 利益相关者可以适当简化财务报告的周期, 编制临时财务报告, 或者采用季度财务报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财务工作中的推广, 使财务信息的实时报告成为可能。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机将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实时反映在财务报告上, 使信息使用者能够随时查询到相关的财务变动状况及其他重要事项, 有效改善了现行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及时的状况。

4. 改进会计计量模式

为使现有价值能够得到真实的反映, 利益相关者应将公允价值放在与历史成本同等的地位上看待。随着一体化的发展, 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不再是唯一可靠的信息源, 公允价值所具有的客观性已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承认。很多发达国家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制订现行会计准则时, 都已经较为普遍的使用公允价值的概念。公允价值不仅适用于工具的初始确认计量和新开始计量, 而且适用于越来越多的非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计量和新开始计量。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中也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因此在财务报告中应将公允价值计价的信息作为历史计价信息的补充同时提供。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由于财务报告所具有的独特应用作用, 使得进行财务报告的改进有其一定的必要性。目前我国应用的财务报告具有很多的不足, 应用局限性明显, 能够提供的财务信息不够全面和充分, 因此, 无法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因此, 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财务报告进行改进, 使得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从而可以反映出完整的财务信息, 以使得决策者可以有效的利用财务报告制定出正确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孟昭友.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 (09) .

[2]张鹏.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 (01) .

[3]逯平霞.试论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J].魅力中国, 2010 (05) .

[4]王修灵.试论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进措施[J].中国经贸导刊, 2010 (03) .

财务报告的局限与改进 篇7

1 当前企业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性

1.1 信息滞后时效性不足

现在的财务报告主要反映企业财务的经营状况和现金流量等情况, 这些情况主要通过标准通用并且具有固定格式的财务报表来体现。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财务报告模式, 主要反映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 是一种历史的报告工作内容。现在的财务报告模式忽视了财务信息的差别性, 时效性不足。企业的财务报告一般是按年度进行提交, 在每年末的四个月左右报出今年的财务情况。现在社会信息瞬息万变, 经历的时间越长, 信息就越容易滞后, 于是导致企业的财务情况发生变化, 不能反映出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 长时间的财务报告周期为企业幕后交易创造了时间条件。各种通讯软件的开发使信息更新的频率成倍增加, 在经济环境剧烈变动的情况下, 势必会造成信息的落后, 影响企业进行下一个阶段计划战略的制定, 无法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 一些过时的信息在企业做决策时大大增加了成功的不确定性, 给企业带来损失。

1.2 财务报告可靠程度不高

财务报告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财务信息真实可靠, 虚假的财务报告不仅得不到正确的结论, 也影响着公司高层对企业发展的决策。现在企业财务报表只通过数值来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这只是单纯地显示企业盈利亏损状况, 看不出整个企业全年实际的经营内容。货币的价值是不断地变化的, 年度财务报告反映不出实际当前货币的价值, 对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估也不是绝对准确的。当今社会的审查力度弱, 审计单位的人力经验有限, 贪污腐败情况严重, 因此财务报告造假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何辨别财务报告的真伪也是财务分析的局限性之一。财务环境的不确定性也造成了财务报告的可靠程度不高, 会计业务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每个人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 对财务报告的理解不同, 所以对制定出来的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持有谨慎态度。

1.3 信息匹配程度不够, 相关性不足

企业财务报告的相关性是信息质量的重要特征, 也是企业决策者做出重大战略部署的依据。当前企业财务报告满足不了使用者的具体要求, 其重要原因是企业会计财务报告体系缺乏科学的体系, 对企业影响较大的事项没有清晰地在会计财务报告中显示出来。财务报告信息不完整, 一些信息之间的联系没有做出标记, 造成报告的参考价值大打折扣。企业财务报告主要是给企业股东和债权人使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经济格局不断增大, 一些企业职工, 社会大众也是企业利益的相关者, 财务报告使用的标准统一针对企业高层, 对其他使用者产生排斥反应, 无法匹配, 发挥不出企业财务报告的价值。

1.4 专业人员的素质不够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财务报告编写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了会计财务报告的质量。会计财务报告编写人员的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文化程度偏低, 拥有注册会计师的人员占会计从业人员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一, 会计人员的学历不突出, 专业水平不高。企业会计财务报告的制定不仅仅需要财务方面的知识, 还要具备计算机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他们所具备的知识结构落后跟不上当今企业经济的发展。部分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不高, 参加培训学习的意识淡薄, 不注重知识的积累, 虽然部分工作人员的业绩突出, 但是缺乏创新, 财务报告不具备新颖性和科学性。还有部分人员职业道德缺乏, 不遵守审计的准则, 抵挡不住诱惑, 容易徇私舞弊, 做出虚假的不合事实的财务报告, 这些行为会严重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对整个行业造成损害, 是企业财务报告的局限性之一。

1.5 忽视了非财务性信息的提供

非财务性信息对企业的运作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业财务报告会过于重视货币信息的反馈情况而忽略了非财务信息的分析, 因为部分因素, 不能用货币来直接度量在进行财务报告的编写过程中非财务信息的反馈过程, 所以, 财务报告编制人员为了减少工作强度, 一般不会提供非财务性信息。比如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也与企业的经营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是我们很少在财务报告中看出二者的存在,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可用性, 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全面地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对知识产权, 企业信誉的披露缺乏, 传统财务报告主要是披露企业资产信息的实物资产, 很少对非财务信息给予关注。财务报告应该显示对企业成功经营起重要作用的人才和技术对企业价值趋势信息作出预测, 这都需要掌握大量的企业内部信息, 对于传统的财务报告来说, 无法预测企业的未来。

2 企业会计财务报告问题的解决策略

2.1 加强预测, 提供前瞻性信息

企业可以通过编制预测性财务报告来解决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不能为决策者提供决策分析的问题, 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促进企业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能够让企业推测出即将到来的风险, 及时做出防范, 也能分析出一些机遇, 积极地拓展新领域新业务。在预测性财务报告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使用者的需求详细列出与预测企业未来价值有关的指标信息, 管理企业计划的变动。企业可以加大在信息预测方面的资金投入, 放长线钓大鱼, 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经济专家做顾问, 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作出分析, 然后将其编入预测性财务报告中, 为高层领导能够提供一些前瞻性信息, 方便企业的决策。

2.2 改进计量模式

企业会计财务报告不仅要对企业的历史信息进行记录和分析, 也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允许多种计量属性的存在。通过多种方式对公允价值成本等进行计量来反映企业的价值属性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对于一些非财务信息, 不能用货币进行量化的内容, 我们要广泛使用非货币计量属性, 全面地为使用者进行服务。对于一些无形资产, 但是对企业的经营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要纳入会计财务报告的范围。结合企业的人力资源情况制定相应的报表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企业会计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3 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品质

会计财务报告是由会计财务人员编写, 所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素质是会计财务报告内容科学且有参考价值的保障, 我们要有专业的会计财务管理队伍, 在招聘时要考虑应聘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素质, 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要定期地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从政策理论知识到实践经验, 从根本上了解财务方面的知识,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技能, 便于实现会计财务报告的科学性。要加强跨级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 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抑制不良的工作作风, 要建立合适的奖罚制度, 对于违法乱纪的人员严肃处理, 对于优秀的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加薪升职, 只有这样才能对财务工作人员有约束力, 也能促进他们积极进取, 刻苦钻研业务, 保障财务报告的有效性, 促进企业的发展。

2.4 完善财务报告体系

财务报告是能够充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一种表达方式, 财务报告对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投资者决策以及加强内部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更好地改进并且完善财务报告体系和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现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的表现形式是以财务报告为内容, 以资产报告为中心, 以此来满足使用者对企业各项信息的需求。主要表现企业的财务收益情况, 在未来的财务报告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我们要多注重非财务类信息的收集, 将人才管理、知识产权和企业的信誉等因素融入到财务报告中去, 对企业的资产使用情况进行确认, 从而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在未来的财务报告体系中要关注用户层, 使用户了解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和发展趋势, 做出更好的经济决策。

2.5 创新财务报告的方式和信息来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也不断地变快, 因此遇到更大的外部竞争压力, 所以我国财务报告体系必须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来适应当下的发展。然而我国传统的财务报告存在一定的弊端, 传统的财务报告模式单一, 对于稳定的经济环境能够起到很好的预测作用, 但是,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传统的报告模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 使财务报告的可用性降低, 所以我们要改变财务报告的方式, 采用实时报告、多样性和交互式的报告, 建立能够提供适时信息的报告制度。可以缩短财务报告的周期, 简化年度报告, 将报告按季编制来适应当前企业经营活动不确定的客观环境, 尽可能地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信息收集的来源和方式来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 要缩短信息收集的频率, 从本质上对财务报告的信息进行归纳处理, 使信息资源最大化。改变信息收集的方式也要借助于网络技术, 可以吸收一些专业的网络程序员编辑程序形成对财务数据自动收集和跟踪的软件, 减少了人力物力的使用, 也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 避免财务报告的制作过程出现推延。

3 结语

财务报告能够为企业决策者的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在当今网络信息如此发达, 信息资源更替也越来越快的情况下, 财务信息难免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加上信息交流的不对称, 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的缺乏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影响。企业要根据这些问题, 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加强预测, 给企业提供前瞻性信息,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完善财务报告体系, 为企业领导的高效决策提供依据, 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静, 张林.现行企业财务报告的改进分析[J].商业经济, 2008 (3) .

财务报告的局限与改进 篇8

关键词:会计财务报告,局限性,改进措施

一、前言

近些年来, 会计财务报告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 会计财务报告的统计率过低、达不到使用者的需求、会计信息统计缺乏及时性、无法有效反映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非货币信息等因素, 对会计财务报告统计工作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此, 必须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不仅要保证会计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 同时还要结合企业的需求, 从多个角度进行会计财务报告的工作, 保证对货币和非货币的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统计。

二、现阶段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分析

1. 会计财务报告的统计率过低

众所周知, 会计岗位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会计财务报告的统计更能将企业的发展现状全面的表现出来。但是, 就现阶段会计财务报告的统计率来说, 由于统计工作的混乱性, 造成无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统计、核算和分析。另外, 在现阶段会计财务报告统计工作中, 由于会计人员在记账方式上的不合理, 再加上无法有效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统计, 致使会计财务报告的统计率过低。

2. 达不到使用者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经济也逐渐变得复杂, 尤其是企业之间的组织也有着极大的变化, 在这种发展趋势下, 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有着一定的提高。但是, 就现阶段会计财务报告信息来看, 会计财务报告信息单一性较强, 无法达到使用者对信息复杂性的要求, 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以及企业组织的发展可能带来一定的影响。

3. 会计信息统计缺乏及时性

会计信息是搜集企业经营发展数据的情况, 而且, 企业的发展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也有着很高的要求, 这也是企业决策人员及时发现企业发展现状, 抓住企业发展契机的关键。但是, 就现阶段会计财务信息的统计来看, 及时性是大多数会计财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搜集信息缺乏及时性、上报不及时等, 都会影响到企业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 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另外, 当今会计财务信息统计中, 还存在有效性的问题, 一些财务信息数据的不准确、不完整等, 都会对企业的决策造成一定的影响。

4. 无法有效反映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非货币信息

一般情况下,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会计需要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多项信息进行统计, 不仅包括企业的一些货币信息, 还包括企业的非货币信息, 这样才能全面反映出企业的发展现状, 以便于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但是, 就现阶段会计财务的工作来看, 大多数都无法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非货币信息进行详细的统计, 而这些漏掉的信息将会影响到企业做出正确的发展, 无法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发展现状。

三、会计财务报告局限性的改进措施分析

1. 创新会计财务信息统计模式

会计财务信息统计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极为重要, 以上的分析中了解到会计财务报告统计率过低, 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针对这种现象, 必须加强对会计财务信息统计模式的创新和改进。首先, 要对传统会计财务报告统计模式进行剖析, 找到传统统计模式中存在的弊端, 并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改进, 避免会计财务信息统计过程中存在问题。其次, 要加强会计财务信息统计模式的规范化, 以往会计财务统计工作中, 由于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 对会计财务信息统计率造成极大的影响, 如会计财务报告的统计、核算、分析等不合理, 因此, 必须要合理制定统计模式的规范化制度, 同时, 要将其有效的执行下去, 确保会计财务信息执行的有效性。另外, 在会计财务信息统计工作中, 要注意对成本、公允价值、市价等计量属性进行分析, 要尽量将各项会计财务信息进行量化, 这样更有利于企业对发展情况的了解, 从而有效的提高会计财务报告统计的有效性。

2. 加强会计财务岗位队伍的建设

通过以上的分析得知, 当今会计财务的工作很多都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这对使用者的发展来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满足使用者对会计财务数据统计的需求, 可以加强会计财务岗位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要从会计财务多岗位的发展情况有计划的招聘和培养有效的高水平的人才, 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当今社会发展使用者的需求, 不断的扩展会计财务岗位人员数量, 增加岗位人员的综合素质, 将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目标不断的加强会计财务岗位队伍的建设工作。相关人员要根据社会发展情况, 及时了解市场会计财务人才的需求, 将最新的会计财务岗位知识传授给在岗人员, 定期对在岗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在岗人员综合素质。另外, 在进行会计财务统计的过程中, 要保证会计财务报告的质量、会计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等, 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企业以及使用者的需求。

3. 确保财务报告提供的及时性

通过以上对现阶段会计财务报告局限性的分析来看, 财务报告提供缺乏及时性, 直接影响着企业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 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对此, 必须确保会计财务报告提供的及时性。首先, 应根据需求者的要求来对会计财务报告制度进行完善, 尤其是报告的周期, 为了保证会计财务报告的及时性, 这样可以有效的缩短会计财务报告的时间, 确保会计财务报告提供的及时性, 当然, 在整个过程中, 不能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 要确保会计财务报告信息的准确性, 兼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 这才是企业最需要的, 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地参考数据。其次, 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之下, 计算机技术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会计财务报告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报告数据的传输, 通过企业内网进行数据传输, 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而且, 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 能够有效避免会计财务数据丢失的现象, 不仅可以保证会计财务报告信息数据传输的及时性, 同时还能保证会计财务报告数据的完整性, 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4. 确保会计财务信息报告统计的全面性

会计财务报告统计大多都是对企业货币类流通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然而, 很多非货币物品的流通对企业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作用, 针对这类非货币物品流通的统计分析非常欠缺, 因此, 在会计财务信息报告统计的过程中, 要确保信息报告统计的全面性, 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首先, 要了解企业主要的经营活动、业务、内部物品流通等, 尤其是对非货币物品流通的统计分析, 必须要在会计财务统计表上详细标注, 这样企业才能从会计财务报告统计表上了解现阶段企业存在的缺陷。其次, 要完善会计财务报告统计表, 打破传统会计财务报告统计表的约束, 要将统计表拓展为货币类和非货币类两种会计财务报告统计表, 对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 真正、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发展业绩, 对企业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给予一定的帮助。

四、总结

综上所述, 会计财务报告统计表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 可以详细分析企业发展的现状, 了解企业发展中的弊端, 对企业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给予一定的帮助。但是, 现阶段, 会计财务报告统计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 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通过本文对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进措施的分析, 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 以及对会计财务报告工作的了解, 主要对当今会计报告的局限性问题进行剖析, 同时, 也提出几点相关的改进措施,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 对提高会计财务报告统计、分析的有效性给予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袁伟, 赵文超.我国现行财务报告内容方面的缺陷及改进建议[J].山东纺织经济, 2014 (04) .

[2]牛建军, 江平.分析填列法下的现金流量计算——以“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例[J].财务与会计, 2014 (01) .

[3]于北方, 朱亦方.浅议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 (12) .

[4]周岐余.浅谈报账封面的设计意义及注意事项[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3 (20) .

[5]高雪飞.试论现行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进措施[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3 (13) .

财务报告的局限与改进 篇9

关键词:会计财务报告,局限性,策略

0 引言

财务报告是一种书面文件,通过它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其经营的结果。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管理者、投资人、政府和相关部门、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等。企业内部的管理者是财务报告的最重要的使用者,通过财务报告,他们可以评定企业的业绩,详细掌握企业的运营情况和并且以此作为制定企业的未来发展计划的依据,是决策时的重要的参考因素。所以,财务报告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份内容真实、数据可靠的财务报告是所有使用者的共同的需求。

我国目前使用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方法为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这种方法和国际接轨,报告单位通过多种财务会计程序,比如收集、整理、计算、加工、汇总等,根据会计准则制定标准化的财务报表。这种财务报告模式具有明显的优点,比如信息披露的范围和尺度容易把握,减化了报表编制者的工作,对于报表使用者来说容易对信息进行阅读和比较。但是,这种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模式不断受到质疑,特别是在暴露安然丑闻之后,对财务报告进行改进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理论界的学者们开始阐述现行财务报告的弊端,并提出了很多改进策略。

1 现行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分析

1.1 财务报告的内容完整性欠缺

财务报告的内容完整性欠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分别为预测性信息不足、非财务信息的不足、风险信息的披露不够充分。

预测性信息不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现行会计财务报告的重心是财务状况和财务资源,只是对企业过去的和现在的财务上的相关的情况进行了报告,没有涉及企业的未来的财务评估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信息。二是,现行的财务报告的利润仍然是建立在传统会计收益要领和收入费用观基础之上,这种报告形式适用于市场经济活动稳定并且面临风险极低的经济环境。但是,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物价呈现波动不定的情况,因此物价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利润仍然以历史成本计算,使历史成本财务报告缺乏预测性及前瞻性信息,甚至还会误导投资者,做出失误的判断。

非财务信息不足主要变现在报告中的信息都是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体现的知识财务信息和成本的信息。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企业除了财务信息和成本信息外,还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没有在财务报告体现,并且这些信息不能用货币计量。比如,技术创新及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信息,无形资产的信息如出版权、商标权、技术专利等。

风险信息的披露不够充分主要是指在实际工作中,在招股说明书公司信息披露不完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可能会对企业的盈利情况及未来财务情况产生重创。但是,我国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不能完全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问题。假如没有将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体现在财务报告中,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在投资时出现决策失误的现象。

1.2 信息披露的方式单一

我国现在使用的会计财务报告采用固定财务报告模式,将企业的财务信息传递给使用者。随着经济环境的该变,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也发生了变化,目前,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债权人、投资人、政府部门、企业内部的高层领导、顾客、合作伙伴等。不同的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信息需求的具有差异性,但是采用通用的财务报告模式,不能满足他们的个性化要求。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改变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方式。

1.3 财务报告的时效性差

我国目前会计财务报告采取制度是定期报告,比如年度财务报告在年度末4个月内报出即可,由此导致会计信息不能及时报送,出现明显滞后的现象。现代社会朝夕万变,财务信息使用者需要实时掌握企业的财务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预测,才能提高决策的正确性,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报送滞后的财务信息可以会导致错误的决策,从未给公司或者是个人造成巨大的财务损失,提高了信息使用者的投资的风险。

2 财务报告改革分析

2.1 完善财务报告体系

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报告中心为企业资产,报告内容为企业财务,主要表现形式为财务报表,主要是对财务信息如企业的收益状况和资产使用情况等进行披露和表述。从整体来看,这份财务报告体系只是综合概括了企业的日常经济业务,不能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他们对企业各项信息的需求,应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信息,让他们详细了解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总体的竞争力、未来的发展空间、抗风险能力等,从而可以制定出更加准确的经济决策。

2.2 拓展财务报告的内容

由于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局限性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所以扩大财务报告体系势在必行。扩大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

(1)增加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现行财务报告披露的主要是财务信息,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无形中忽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的因素。因此,财务报告应尽可能完整地提供企业经济事项的各项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比如人力资源信息等。

(2)预测性信息。预测性信息是指企业根据现有的经营情况,综合考虑到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预测,得到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的预期信息。预测的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的财务情况、现金流量及经营成果。

现在的金融市场和经济市场的变化非常快,非常不稳定,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他们更加关注关于企业未来发展情况的信息。所以随着经济的变化及资本市场的完善,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的预测信息的需求逐步增加。预测性信息可以为投资者指明一个方向,可以帮助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及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评估未来净现金流入的时间、金额以及不确定性,符合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

(3)加强风险信息的披露。在财务报告中添加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完整的信息。

2.3 财务报告方式的创新

通用报告模式比较适用于经济稳定的情况,因为我国现在使用的财务报告体系正是为通用报告模式,所以一旦经济环境发生改变,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这种模式的决策有用性。所以,在保持财务报告合理性的同时,还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实时报告的模式,解决财务报告的滞后性问题。实时报告制度更加符合企业现代的财务报告需求。

解决财务报告的滞后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两 方面,一方面是 提高财务 会计报告的次数,缩短其周期间隔 ;另一方面,定期报告 和实时报 告的模式 并存。既要保证 定期定期 财务报告 质量的,同时还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审计报 告储存在 因特网上,信息使用者可以使用网络进入企业的网站,查询相关的财务报告,及时获取他们需要的有用信息,从而提高他们决策的正确率。

2.4 加强财务报告的监管

企业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除了要解决以上三方面的内容之外,还要加强财务报告的监管。加强财务报告的监管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方面的内容。

从企业内部的角度讲,要完善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技能及道德水平,同时还要明确员工的职责,责任到人,并且他们的表现直接和工资挂钩,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的监管作用。从企业外部的角度讲,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制定更加适宜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修改信息披露不完善的地方。做好企业内外两个方面的工作,才能为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提供一个良好的监管环境。

3 结束语

浅谈资产减值会计的局限性及改进 篇10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局限性

1资产减值会计中的局限性

1.1关于资产组的问题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新准则规定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计提。从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和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来看,资产组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实务中具体运用资产组的概念将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由于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缺乏编制长期现金流量的惯例,并且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对现金流量的测算普遍缺乏经验,而资产组概念的运用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这将会使上市公司在实施时存在一定的困难。②资产组的划分没有明确的标准。上市公司对资产组进行划分时,可选择不同的划分方法,而划分方法的不同,将会直接影响到资产减值准备是否计提以及计提金额多少等问题,从而容易诱发盈余管理行为。③目前我国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中小企业偏多。此外,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采用资产组将增加中小企业的成本费用,给中小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

1.2关于公允价值的确定问题《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但公允价值是否公允是很难判断的。首先,相同的资产在市场中价格可能不一样,造成公允价值不能确定:其次,企业订立合同时其协议价格的公允性也是不能够保证的,造成产品的公允价值也不能够确定:最后,如果中介机构的公信力较高的话,由中介机构鉴定会导致高额的报告成本。此外,在我国,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不够完善,资产评估的规范化水平及评估机构的独立性还不是很高,这些条件限制了公允价值的确定。

1.3关于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主要有三种: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经济性标准。我国采用的经济性标准,只要资产发生减值,即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然而,要合理确定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有较大的难度:①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依据。②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入账后,由于技术更新、市价下跌等原因,会发生价值贬损。对其确认和计量远远超过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需多个部门协同认定,甚至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评估机构才能认定。③应收款和对外投资的减值要根据债务企业和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及持续经营状况认定。④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减值准备要逐项确认和计量,但企业资产的种类多,要对成千上万种资产的可变现或可收回净值逐一确认和计量,难度太大。

1.4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信息披露问题目前,计提减值准备的账务处理主要侧重在资产负债表科目,或者说主要是资产负债表。在资产负债表主表中,有关资产是按其账面价值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额来反映的,并通过附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来详细地反映各项减值准备的构成及变动情况的详细信息。而在利润表中,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确认的损失并没有得到足够明晰的反映。资产减值损失对利润的影响只是分布于多个不同的损益类账户的明细资料中,既有营业内也有营业外的,在利润表中,反映在影响净利润的各个不同阶段的不同项目中。这样做的结果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了解资产减值准备对财务成果的影响程度,掩盖了正常的经营成果,误导了投资者。虽然有规定要求公司将该信息编制成资产减值明细表作为资产负债表的附表公布于众,并将有关情况披露于报表附注中,但是附表和报表附注的约束力远远低于表内披露,且大部分报表信息使用者对报表附注及附表的重视程度不够,容易忽略报表附注及附表中的重要信息。而事实上,计提或转回资产减值准备这一事项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但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却未能在利润表中占据专门的位置。

2完善资产减值准则的对策

针对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从各个细节出发,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有利于完善资产减值准则,更好地控制调节利润的行为,为投资者、银行等信息使用者提出更好的决策信息。

2.1充分认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企业应当认识到,合理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不仅可以真实反映企业资产价值,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且也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而全面实施资产减值会计有利于资产的保值增值。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可能会使企业暂时面临亏损的局面,但是提高了资产和收益质量。

2.2资产组确认与分配要有统一的标准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其目的是要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然而由于目前会计准则还未制定出资产组确认与分配统一标准,给了一些企业灵活选择的空间,使企业之间缺乏可比性,且使部分企业通过标准的选择,达到左右利润的目的,进而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隐性的危害。诚然,目前制定资产组确认与分配统一标准制定存在一定的阻碍,但这是一个趋势,因此,为了预防不统一标准而带来的弊端,建议逐渐制定出统一的标准。

2.3规范市场环境、完善资产信息和价格体系为了合理确定各项资产的市场价格,判断各项资产是否应该计提减值准备,必须规范和健全我国的现实市场环境。而规范和健全我国的现实市场环境的首要任务是完善资产信息和价格体系。由于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基本上都以市价为基础,所以进一步完善资产信息、价格体系和资产评估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有效实现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重要途径。因为,它们的完善可以使企业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市价得以公正合理地确定和公开。为此,国家应该逐步建立起各行业市场价格信息系统,建立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市场报价系统。利用当今计算机强大的信息传输网络,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定期公布有关资产的信息资料,真正使评估值接近市场价值,以减少资产减值会计中的主观因素,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可操作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提供直接依据,缩小上市公司利润操控的空间,从而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应该出台相应的指导性法规,规范信息市场。

2.4加强减值准备信息披露我国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对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显得过于简单,年报虽然披露了计提资产减值情况,绝大部分上市公司也披露资产减值明细表,但对计算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标准、当期资产减值冲回金额、当期直接确认为损益的资产减值损失冲回金额均未充分披露,致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未能充分理解资产减值信息。因此,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必须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信息披露制度,在相关的会计报表及其附注中、详细地披露资产减值损失的发生数、转回数、转销数及其在报表中的列示项目等,增强资产减值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以达到制定资产减值政策的初衷。

2.5加强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具有内容特殊、金额较大、情况复杂等特点,在该特殊项目的审计实务过程中,应由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扎实、职业经验较为丰富的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计划及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当注册会计师依据审计证据所估计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有差异时,应判断差异是否合理,如认为不合理,应提请审计单位调整。

2.6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新准则的颁布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才能使新准则在我国更好的推行。在新准则中,资产组的划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折现率的确定及可收回金额的确、定等都需要会计人员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这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求会计人员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因此,在实施新准则时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同时会计人员也应该努力加强对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

财务报告的局限与改进 篇11

关键词:财务指标,局限,改进措施

一、我国企业的现行财务指标

企业的财务指标是指通过收集相关的财务信息, 说明企业的资金活动, 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成果的经济指标, 财务指标是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计算的指标。财务管理指标一般包括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财务弹性指标、发展能力指标以及财务风险指标等六大指标。这些指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企业财务指标体系, 直观、明了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 为企业决策者提供财务分析数据资料, 对决策者的科学决策,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 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1、营运能力指标。

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表明企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运用资金的能力。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的速度越快, 表明企业资金利用的效果越好、效率越高, 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能力越强。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固定资产周转指标和总资产周转指标。流动资产周转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 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情况;固定资产周转指标是指企业年销售收入净额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 反映了企业固定资产周转情况, 从而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总资产周转指标反映了总资产周转情况, 是企业销售收入净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2、盈利能力指标。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利润是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都关心的中心问题, 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来源, 是经营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 也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该指标是企业财务结构和经营经销的综合表现。因此,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十分重要。盈利能力指标可以分为资本经营盈利能力指标、资产经营盈利能力指标和商品经营盈利指标, 具体来说包括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资产总额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股东权益利润率以及每股利润、每股股利、市盈率。

3、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个方面。短期偿债能力, 就是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或者是指企业在短期债务到期时可以变现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它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实力, 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一般包括营运资金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企业支付能力系数等;长期偿债能力, 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从偿债的资金来源看则应是企业经营所得的利润。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 企业不可能依靠变卖资产还债, 而只能依靠实现利润来偿还长期债务。因此, 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是和企业的获利能力密切相关的。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包括利息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等。

4、财务弹性指标。

财务弹性是指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 具体是指公司动用闲置资金和剩余负债能力, 应对可能发生的或无法预见的紧急情况, 以及把握未来投资机会的能力, 财务弹性的这种能力来源于现金流量和支付现金需要的比较。当企业的现金流量超过支付现金的需要, 有剩余的现金时, 企业财务弹性就强。因此, 通常用经营现金流量与支付要求进行比较来衡量企业的财务弹性。财务弹性指标包括现金股利保障倍数、资本购置比率、全部现金流量比率、再投资现金比率。现金股利保障倍数表明企业用年度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来支付股利的能力;资本购置比率反映企业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能力;全部现金流量比率衡量由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满足投资和筹资现金需求的程度;再投资现金比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用于重量资产和维持经营的能力, 体现了企业的再投资能力。

5、发展能力指标。

企业的发展是指企业持续增长的能力。发展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营业收入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和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

6、财务风险指标。

财务风险是因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它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 具体表现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汇率风险等。企业财务风险指标是基于广义的财务活动, 从动态和长远的角度出发, 设置敏感性财务指标并观察其变化, 对企业潜在的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监测预报的财务分析方法。现有财务风险分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和盈利能力分析三方面, 即财务风险指标是基于上述财务指标的综合指标。通过该指标, 能够对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评判和估计, 为企业实行财务风险规避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现行财务指标的局限

1、不注重定性指标分析。

现行财务报表对表内信息确认的标准过于苛刻, 财务指标都从财务报表内计算得来, 使得相当一部分非货币化、不确定的难以定量化的信息被排斥在报表体系之外, 而这些非定量化的信息已经越来越能够反映企业经营中面临的问题, 对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这是导致现行财务报表体系局限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2、缺少反映无形资产的指标。

在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 忽视了企业另一项重要资产———无形资产的作用。无形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商誉、商业秘密、特许权等。他们对于企业的价值往往很难准确计量。企业在分析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时, 并没有考虑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影响。这样对一些无形资产在总资产占很大比重的企业来说, 分析的结果并不可靠, 往往会给信息使用者带来错误的信息。

3、财务风险指标亟待完善。

目前, 我国企业普遍采用的财务风险指标主要是依靠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这些指标构建起来的, 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体现为:目前的财务风险分析指标几乎都局限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对于最易反应潜在危机信号的现金流量状况缺乏分析;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以及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给现行的财务风险指标带来强烈冲击。因此,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充满风险的竞争环境中取得突破, 必须完善现行的财务风险指标。

4、非财务指标没有得到体现。

非财务指标是指基于财务报表以外的更广泛的企业信息基础上的指标。财务指标反映的只是去年的绩效;并不能提供创造未来价值的动因, 非财务指标往往是面向未来的, 其改善往往需要管理层付出多年的努力, 同时一旦上述指标顺利完成, 将明显改善公司财务业绩。非财务指标是体现管理层绩效和公司发展前景的更好指示器。然而, 由于发展的不均衡, 我国在非财务指标的研究和利用方面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传统的财务指标体系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的情况下, 建立非财务指标体系已经越来越有必要。

5、行业标准选择的局限性。

横向比较时涉及到行业一般标准。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一些政府和金融机构, 定期公布各行业财务方面的统计指标, 甚至同行业企业的工会与个别公司的信用部门, 也搜集产业平均财务比率的资料。而我国, 虽然目前一些官方机构和报刊提供了部分行业的财务数据, 但往往行业划分较粗, 抽样误差较大, 缺乏一定的代表性。同时,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多元化经营, 其经营跨及许多行业, 没有明确的行业归属, 给行业分类带来了困难, 也使得同业对比更为困难。

三、我国企业财务指标的改进措施

1、重视定性指标以及无形资产的指标。

引入定性指标, 全面完善财务指标的系统性。比如引入可持续发展指标, 可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社会成本的基础上, 实现最合理的利润;引入智力指标, 智力资本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 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通过长期的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形成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衡量企业无形资产、知识资本价值的指标应为重要的财务指标, 这样才能真正地衡量企业的持久生命力。对于一些公认的, 对企业影响很大的无形资产, 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 应当予以考虑。这对于经营者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和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具有积极的作用。

2、完善财务风险指标。

完善现行企业财务风险指标, 能揭示潜在的财务风险, 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 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完善企业财务风险指标同时也有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提高灵活应变力, 并提高我国市场经济的国际地位。完善财务风险指标, 首要是要以现金流量分析作为财务风险指标设计的基础。企业价值评价应当侧重于参考未来获取自由现金流量的规模和速度。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是价值评价的基础, 也是财务风险评估的主要依据和核心。现金流量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其中,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企业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 也是企业偿还债务、降低财务风险的根本保障。另外, 对财务风险指标的另一来源盈利能力指标同样需要做出完善, 比如在盈利能力指标中增加现金销售率, 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销售收入之比;资产现金率, 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平均资产之比;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 将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改为营业利润, 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状况。

3、建立非财务指标体系。

美国财务学专家托瓦·潘林在1996年对250家大型美国公司年度激励计划设计的调查中, 发现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三类主要的非财务指标:经营、顾客和员工。经过发展和完善, 目前非财务指标主要包括顾客满意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战略目标、公司潜在发展能力、创新能力, 如研发投资及其结果、技术目标、市场份额。在不断完善现有的财务指标体系的同时, 我国企业应加强非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增加企业绩效评估水平, 从而促进企业发展。建立非财务指标必须注意:指标必须定义明确且可予衡量、指标体系应同时兼顾公司经营过程和结果、绩效评估指标应与企业竞争策略相结合、指标体系应做到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 尤应注重设计反映长期效益指标、应随时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指标体系应包括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变化及人员周转的指标。

4、加快发达国家行业准则接轨步伐。

一些客观原因造成的我国会计、财务核算中存在着大量与国外不同的现象, 这对我国相关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副作用, 尤其是在对外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在财务指标的研究方面已经开展了很长的时间, 其相关标准也较为先进, 因此我国企业只有及早适应, 加强接轨, 才能在合作中取得先机。加快接轨的过程中, 也要注意不能一味照搬, 必须时刻兼顾我国的实际情况。

四、结论

在研究分析了我国企业现行的财务指标体系之后发现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 我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必须扬长避短, 建立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更为先进的财务指标体系。本文在分析现有财务指标体系的局限性之后, 提出了完善其的相关措施。

参考文献

[1]江艳: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13) .

[2]肖家喜、张和平:浅谈如何完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J].中国总会计师, 2006 (8) .

[3]何日胜:我国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会研究, 2006 (10) .

[4]王红梅: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 (1) .

[5]魏潇、李昊:企业财务风险指标的局限性及其完善建议[J].会计之友, 2009 (6) .

上一篇:班组建设下一篇: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