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钢板断裂原因分析

2024-08-21

锁定钢板断裂原因分析(共10篇)

锁定钢板断裂原因分析 篇1

股骨干骨折是股骨小转子到股骨髁之间的骨折,其发生率较高,占全身各类骨折的6%[1]。钢板内固定术是股骨干骨折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钢板内固定的广泛应用,股骨干骨折在钢板术后断裂的情况时有发生[2]。为了减少钢板断裂情况的发生,本研究拟通过分析我院股骨干骨折术后钢板断裂患者的情况,探讨断裂原因,为临床提供相关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术后钢板断裂患者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6~65岁,平均25.3岁;左侧骨折18例,右侧骨折12例;骨折部位:中上段12例,中段15例,中下段3例;骨折类型:横形14例,短斜形16例;植入钢板种类:普通钢板16例,加压钢板14例;手术类型:股骨动力髁钢板固定手术13例,股骨髁上带锁髓内钉固定术17例。钢板断裂口均整齐,经专门机构检测均排除钢板自身质量问题。

1.2 方法

1.2.1 原因分析

术后钢板折断距离手术时间为3~8个月,造成钢板断裂的主要原因为术后锻炼不当、内置物放置不当、骨折复位不良、碎骨血运环境遭到破坏等。

1.2.2 手术方法

术前对患者行股骨正侧位X射线检查,准备动力髁钢板、股骨髁上带锁髓内钉、骨刀、固髁生等固定耗材[3]。在钢板断裂后第3天进行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切口采用上次手术切口,取出内固定物。13例患者充分显露股骨外侧,牵引复位至满意效果后,用股骨动力髁钢板进行固定,并在同侧髂骨与骨髁上混合均匀后植入骨折处;17例患者在原切口下延长到胫骨结节,屈膝使髌骨翻向内侧,使股骨髁间窝充分显露,再用弯型扩张器扩孔,插入导针扩髓,选取直径小于扩髓器的髓内钉,通过瞄准器沿着导针将髓内钉植入,然后冲洗切口,再取同侧髂骨于骨髁上混合均匀后植入骨折处。所有患者术后均不作外固定处理,常规行预防感染治疗。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屈伸训练;术后第1周进行膝关节被动屈伸训练;术后第2周拆线;术后3个月开始下床不负重训练,并定期随访患者。

2 结果

30例患者再次手术后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骨折处均在6~12个月内愈合,平均9.5个月;术侧肢体均无畸形,膝关节活动自如,固定物无松动、断钉情况,骨折愈合均良好。

3 讨论

股骨干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内固定。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术在术后出现钢板断裂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特别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应力较集中,容易导致钢板的弯曲或断裂[4];骨折愈合后未及时去除固定物,会造成剪切力集中在钢板的上下两端,导致再次发生骨折。

本研究30例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术钢板断裂的主要原因有:(1)术后锻炼不当。术后患者依从性较差,在术后9个月断裂的患者中,骨折端硬化导致骨髓腔闭塞;患者过早进行负重锻炼或锻炼不恰当,均会造成股骨干骨折术后钢板断裂;相对其他的长骨,股骨干具有特殊性,股骨干具有向前的弯曲弧度,当固定钢板在外侧时,压力加大后会造成更大的弯曲力,导致钢板容易断裂[5]。(2)内植物放置不当。①钢板选择过短会导致骨折两端固定范围较短,达不到固定目的,钢板的长度应为股骨干骨折直径的5倍以上,且固定螺钉应穿过骨皮质,至少用4个螺钉固定;②钢板的安放不正确,钢板的安放要遵循严格要求,钢板固定遵循张力带原则,股骨具有特殊的生理弧度,且呈拱形,根据作用力的分布形式,前后两侧分别为拉应力区和压应力区。(3)复位不良或骨折处血运环境遭到破坏。粉碎性骨折首次固定失败的潜在因素为旋转、骨折间隙增大、成角位置,骨折端和钢板均造成旋转力、剪切力等长期反复作用,均会导致钢板断裂;当钢板位于股骨前外侧,骨折端对合不良存在缝隙,在力矩的作用下钢板就会出现断裂,导致螺钉松动。

本研究结果提示,应根据骨折类型选用钢板,准确放置钢板,并在术后指导患者进行适时、适量的运动,从而减少钢板断裂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民洁,吕建军.股骨干骨折术后锁定钢板断裂6例原因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523.

[2]陈庆雄,陈柏龄,黎艺强.股骨干骨折术后钢板断裂17例原因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3):281-282.

[3]廖小明,李濂,汤湛波.股骨干骨折术后钢板断裂原因分析及预防[J].士林医学,2010,31(1):84-85.

[4]李斌.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术后钢板断裂原因分析[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5):66.

[5]朱东波,盛小明,袁皓洁.股骨干骨折术后钢板断裂原因分析[J].江苏医药,2014,40(6):723-725.

锁定钢板断裂原因分析 篇2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四肢骨折;临床实践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26-02

近年来,现代工业发展迅速,机动车辆日益增多,由工程建设、交通事故引发的四肢骨折越来越多,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疗效佳,已得到临床普遍肯定和关注[1],本研究为50例四肢骨折患者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入住我院的四肢骨折患者100例,按信封法随机分组,5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5~56岁不等,平均(31.2±2.5)岁,损伤部位:25例股骨,5例胫骨,20例桡骨;骨折性质:35例为开放性骨折,15例为闭合性骨折。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30:20,年龄24~57岁不等,损伤部位:24例股骨,6例脛骨,20例桡骨;骨折性质:36例为开放性骨折,14例为闭合性骨折。入选病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

1.2一般方法术前均行X线检查、常规检查、化验(如心电图、心功能、肺功能、血尿常规等),行骨牵引,固定骨折处,肿胀者适当应用药物,感染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

1.21实验组硬膜外或全身麻醉,复位,在骨折近端或远端做切口,逐层分离软组织,选择长度适宜、形状合适的LCP,将LCP置入肌肉下骨膜间隙,X线透视下调整钢板位置,后植入3~4枚锁定螺钉(若患者为老年人,为其选择双皮质锁定螺钉),术后缝合皮肤,做封闭负压引流,常规止痛,给予抗感染治疗(静脉滴注抗生素,时间以3~7d)[2]。

1.22对照组常规进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他处理措施同实验组。术后辅助患者进行肢体、关节锻炼,适量应用抗活血化瘀药物并按摩肢体。

1.3疗效评定统计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1.4数据处理应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处理,涉及资料均为计数数据,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n(%)]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四肢骨折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实验组(n=50)骨折愈合效果为优、良、可、差的例数分别为31例、17例、2例、0例,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6.0%,对照组(n=50)骨折愈合优良率为74%(19例优,18例为良,10例为可,3例为差),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愈合优良率差异具有统计意义(χ2=9.115,P<0.05)。

2.2两组四肢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实验组共3例出现并发症(2例为内固定松动,1例为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15/50,9例为内固定松动,3例为感染,2例为骨不连,1例为骨髓炎)。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意义(χ2=9.662,P<0.05)。

3.讨论

四肢骨折属骨科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具有病情严重、发病率高、合并症多的特点,近年来,四肢骨折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为患者应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患者生理及心理负担。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3],为四肢骨折患者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6.0%,并发症发生率为6%,均优于对照组的74%、30%(P<0.05),与相关报道一致[4],提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创伤小,稳定性高、疗效显著。

临床上治疗四肢骨折的方法较多,但疗效各异,石膏、牵引固定等是治疗四肢骨折的传统方法,但以上方法对患者软组织损伤大,治疗后恢复慢;常规解剖钢板需依靠骨面和钢板之间的摩擦力起到固定作用,但它对骨造成的损伤较大,患者容易出现软组织坏死或缺血,预后不良。

锁定加压钢板是一种新型骨折固定材料,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理,LCP应力可通过固定钢板由近端螺钉传向远端螺钉,它比解剖钢板具备更强的抗扭转、抗弯曲能力,可有效提供稳定的微环境;LCP可与骨形成内支架式固定结构,可避免骨与钢板摩擦,获得较佳的内固定效果,钢板和骨无需紧密粘附,这样可保护伤患处组织血供,减少骨膜损伤,降低骨组织坏死率,利于骨折愈合;LCP锁定孔的内螺纹能与锁定螺钉尾端螺纹完全吻合,可从整体上对粉碎性骨折块进行加压。

与解剖钢板相比,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稳定性强,创伤小、固定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中应用价值高于解剖钢板。

综上所述,为四肢骨折患者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好,锁定加压钢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各级医院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莫丕禄.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52例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3,02(10):194+196.

[2]和忠桂.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13,16(33):139+141.

[3]王志红.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14,09(07):139-140.

[4]单旭彬. 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价值[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06(10):753-754.

锁定钢板断裂原因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的患者56例, 其中男30例, 女26例;左侧32例, 右侧24例;年龄24~78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 试验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经临床检查均确诊为股骨骨折患者, 并排除性别、年龄、骨折部位、骨折侧别、是否为开放性骨折、骨质疏松、骨折严重程度、体重、医院性因素、其他相关的内科疾病和康复锻炼误区等影响手术内固定稳定的相关因素。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行股骨骨折进行内固定, 主要通过螺钉和骨骼之间的摩擦力来稳定股骨骨折。试验组采用锁定钢板行股骨骨折进行内固定, 其钉板之间主要通过螺纹固定, 而不是依靠钢板与骨面的摩擦力固定骨折的骨面, 钉板之间的成角稳定性形成“内固定架”, 使钢板与骨面形成整体, 从而达到内固定的稳定性。随时查阅两组患者X线片, 以确定骨折愈合情况和内固定断裂率情况, 分析断裂原因, 为断裂率的发生提供依据。

注: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3 评判标准

随时查阅两组患者X线片, 统计内固定断裂率, 将钢板螺钉的选择和放置的错误、操作错误、钢板的使用错误和骨缺损但未植骨等定为医源性因素;随访患者术后康复锻炼, 将负重未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或过早 (8周内) 负重定为康复锻炼的错误因素[3]。并观察内固定断裂方式 (即螺钉断裂、钢板断裂) 及两种内固定断裂因素所占比例。两组中总内固定断裂率= (医源性因素总例数+康复锻炼错误总例数) /本组组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的数据资料输入SPSS 18.0统计学软件,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临床X线片和术后康复锻炼随访情况, 可统计出:试验组总的断裂率为10.7%, 其中医源性因素有1例:为钢板断裂;康复锻炼错误有2例:1例螺钉断裂和1例钢板断裂。对照组总的断裂率为14.3%, 其中医源性因素1例:为钢板断裂;康复锻炼错误3例:2例螺钉断裂和1例钢板断裂。两组内固定断裂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股骨骨折会引起患侧肢体活动障碍、肢体剧痛、患侧缩短等症状。目前, 骨折内固定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外科治疗, 能够达到减少术后畸形率、降低患者康复期的疼痛度, 进而达到更有效的解剖复位的目的。临床常用锁定钢板以及传统钢板应用于股骨骨折治疗内固定的治疗[4]。

传统钢板行股骨骨折内固定的治疗方法, 主要通过螺钉和骨骼之间的摩擦力来稳定股骨骨折。锁定钢板的特征为元罪行锁定螺纹孔与动力加压孔的巧妙结合, 使用新型锁定螺丝钉或AO螺丝钉, 可通过锁定螺纹孔使钢板与螺丝钉锚合为一体;也可通过动力加压孔行骨折端与骨折块的加压, 实现骨折部位的解剖复位, 进而产生强大的内固定作用, 从而改变了以摩擦力为基础的而传统的固定模式, 进而保护了骨膜和骨的血液循环, 提高了骨折的康复率, 降低了内固定的断裂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锁定钢板治疗的桥接原则是提供牢固的弹性固定, 骨折的愈合是使骨痂形成产生间接愈合, 加压原则是提供绝对牢固固定从而使骨折愈合[5]。

锁定钢板在股骨骨折内固定的治疗上具有生物学和生物力学上的优势, 适宜应用于关节周围复杂骨折和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本研究中试验组总的断裂率为10.7%, 其中医源性因素有1例;康复锻炼错误有2例。对照组总的断裂率为14.3%;其中医源性因素有1例;康复锻炼错误3例。两组内固定断裂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医源性因素包括钢板螺钉的选择和放置的错误、操作错误、钢板的使用错误和骨缺损但未植骨等, 但其导致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的概率较小;后期的康复锻炼错误导致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的概率稍大。在两种因素影响下, 锁定钢板较传统钢板治疗股骨骨折的内固定断裂率概率较小。

综上所述, 锁定钢板在股骨骨折的治疗上较传统钢板的内固定断裂率低、骨愈合恢复快、畸形率低, 适合临床应用和推广。

摘要: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的患者56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股骨骨折治疗内固定的断裂率。结果试验组内固定断裂率为10.7%, 对照组内固定断裂率为1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骨折的内固定的断裂率较小,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腹股沟疝,手术方式,修补效果,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张英泽.临床创伤骨科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50-204.

[2]费军, 余洪俊, 杨欣建, 等.微接触钢板治疗长管状骨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4, 12 (5) :342-344.

[3]吴英华, 杨明富, 王增约, 等.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 20 (8) :558-559.

[4]邓宇, 章汉平, 白书臣, 等.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骨折[J].现在医药卫生, 2007, 23 (10) :1511-1523.

锁定钢板断裂原因分析 篇4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92-02

肱骨近端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5%。肱骨近端骨折若治疗不当常会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骨不连、畸形愈合骨折、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由于角度稳定,螺钉固定能够提供独立的支撑,已成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首选方法。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O月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1ocking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共33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3例患者中,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43.5岁(24-71岁);左侧18例,右侧15例;致伤原因:车祸18例,摔伤13例,砸伤1例;电击伤1例;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0例,三部分骨折17例,四部分骨折6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6h-7d。所有患者术前均拍摄肩关节正位、腋位X线片以及CT平扫或三维重建以明确骨折移位情况。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沙滩椅位,均采用全身麻醉。采取三角肌胸大肌间隙人路,注意保护三角肌前部纤维和头静脉,显露肱骨近端前方和外侧方,清理骨折端血肿及嵌入的软组织,外展位牵引下手法推压骨折块使其复位,应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对于三、四部分骨折,采用不可吸收缝线(Ethibond 7号)牵拉结节部位间接复位肱骨头骨块,经C形臂X线机透视确定骨折复位满意后,于肱骨大结节顶点下5-8mm、结节间沟后2-4mm处置入合适长度的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应用导向器向肱骨头拧人锁定螺钉4-8枚,注意切勿钻透肱骨头关节面。对于严重骨质疏松或骨缺损者可考虑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直视下被动活动肩关节,检查骨折的稳定性及关节的活动度,然后在肩关节不同内外旋位置透视下观察骨折复位的结果、钢板位置、螺钉的长度等。然后修复损伤的关节囊和肩袖,必要时将大结节缝合至钢板近端的缝合孔。冲洗止血后,放置负压引流管,切口逐层闭合。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3d预防感染,前臂悬吊带固定。术后2-3日开始进行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钟摆样运动、被动前屈以及外旋功能锻炼,同时进行手和肘部的主动运动,以患者可以忍受疼痛和不出现明显对抗为原则,循序渐进。术后4-6周经X线片证实骨痂出现,表明骨折部分愈合可以承受较大的外力作用,此时开始加大前屈、外旋、内旋、内收等方面的主动功能锻炼。术后每月摄片复查,直至骨折愈合。

1.4 疗效标准 根据Neer肩關节功能评分标准:满分100分,其中疼痛35分,功能使用情况30分,活动范围25分,解剖位置10分。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

70~79分为可,低于7O分为差。

2 结果

3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5个月。骨折固定后无再次移位、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螺钉进入关节间隙、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33例骨折全部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8-20周,平均14.6周。最后一次随访时采用Neer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本组33病例中,优16例,良12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4.8% 。

3 讨论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一部分及大多数二部分肱骨近端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均可以效果满意,但对于有移位的或成角大于45的骨折°,手法复位不满意的二部分骨折应采取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选择多种多样:T形钢板和“三叶草”钢板由于近端体积大,安置时需广泛剥离软组织,影响骨折端血运,且易因放置位置过高导致肩峰撞击,对于严重骨折疏松或复杂骨折者近端螺钉固定往往不稳定可靠,易出现骨松动,肱骨近端LCP因具有弹性和较低的刚度,与传统钢板相比,在骨-植入物界面产生的应力峰值低,因而不易发生骨块的再移位和内固物松动,适合肱骨近端二、三、四部分骨折;肱骨近端LCP,近端螺钉的多向性固定增加了抗拔出力,钢板的薄型、解剖型设计减少了手术的创伤。肱骨近端LCP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理想内植物,具有内固定支架功能的新型的内固定装置,有支持和成角稳定作用,适合于骨质疏松和复杂粉碎性骨折;肱骨近端LCP是一种具有内固定支架功能的内固定装置,具有支持和成角稳定作用;术中无需预弯塑形即能与肱骨近端良好的匹配,减少了对肱二头肌腱的干扰,避免了肩峰撞击的危险;其不与骨面接触,减少了对骨界面的应力作用,保持了骨膜的血运,降低了骨膜损伤;锁定钢板可进行单边固定,方便间接复位技术的使用,减少了对软组织的剥离;螺钉与钢板的扣锁形成一种框架结构,可对骨折进行有效的支撑,任何方向的应力均不影响骨折的稳定性,使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成为可能;板近端带缝合孔有助于肩袖破裂修补时缝合固定。总之,肱骨近端LCP能够提供稳固固定,可减少创伤,并发症少,解决了传统内固定物对复杂骨折不能有效固定、退钉、断钉等问题,适合多种类型该种骨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明富,吴英华.肱骨近端骨折的处理.创伤外科杂志,2007,9(3):277。

[2] 银辉.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实用骨科杂志,2008,14(3):182.

[3]张春才,许硕贵.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4,25(41):216-218.

[4] 朱以明.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结果分析.中华外科杂志,2007,1o(45)2o,1375.

[5] 张长青,曾炳芳.四肢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技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

锁定钢板断裂原因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所涉及的患者是在该院入住的17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118例, 女性患者54例, 最大年龄68岁, 最小年龄17岁, 平均43岁;患者致伤原因:车祸致伤132例, 高处坠落致伤28例, 重物砸伤4例, 运动致伤8例;按照骨折类型分类;闭合性骨折146例, 开放性骨折26例;按照Schazker分类:Ⅳ型患者56例, Ⅴ型患者64例, Ⅵ型患者52例。在手术治疗之前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检查, 全部确诊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对患者并行核磁共振检查, 有5例合并前交叉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后交叉的韧带损伤和内外侧的副韧带损伤。将172例患者按照经济情况分为普通钢板治疗 (对照组/74例) 和锁定钢板治疗 (观察组/98例) 两组。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固定进行治疗, 按照临床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操作;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 具体的手术方法如下。

1.2.1 手术切口

SchazkerⅣ型采用膝前正中联合后内侧切口;SchazkerⅤ型、Ⅵ型采用膝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切口。在进行手术时, 要注意两个切口之间的皮桥宽度要保持≥7 cm。经过前正中切口, 翻开半月板, 使胫骨关节面暴露出来, 用薄骨刀将塌陷的关节面撬起, 复位骨折块, 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植骨的方式。该组患者中有126例植骨, 其中, 85例使用同种异体骨, 41例使用自体骨。对前十字韧带的止点斯脱用双固定螺钉系统进行固定。半月板破裂的情况进行同期修复。

1.2.2 固定方法

沿着胫骨的内侧缘作后内侧的切口, 纵向劈开“鹅足”。并且向前牵引, 将内后侧干骺端的骨折线暴露出来, 对其牵引复位, 恢复内测的柱力线。用克氏针在胫骨后内侧固定骨折的部位。用X线机确认关节恢复良好以后, 经过前正切口, 用“T”型胫骨平台钢板固定, 高尔夫棒行钢板。手术中, 要避免剥离血供交叉的胫前区域, 从而减少软组织并发症的出现。

1.2.3 术后处理

患者手术后要连续使用1~2周的弹力绷带, 减少患部的积血和伤口的肿胀, 同时达到抬高患者的目的。在术后的第3天, 使用CPM机进行功能锻炼。

1.3 疗效判定

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的疗效测评, 其标准为:治疗后, 主要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骨折对线、对位情况良好, 未出现骨折的再次移位, 下肢力量恢复良好, 视为优;治疗后, 主要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 骨折对线、对位情况良好, 骨折复位好, 伤口愈合较好, 下肢力量有所恢复, 视为良;治疗后, 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好转或加重, 骨折的对线、对位情况不佳, 有肢体活动障碍, 发生骨折的再次移位, 视为差[3]。

1.4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术后随访或电访, 时间为6~20个月, 平均时间1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以及1年时间胫骨平台内翻角, 即TPA, 和胫骨平台后倾角, 即PA的度数;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TPA与PA情况。对比两组手术疗效。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TPA与PA情况比较

手术前, 在TPA与PA情况上, 两组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1年, 两组在TPA与PA上均出现一定改善, 但在不同时间对比后均显示, 观察组患者两项指标改善情况更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TPA、PA术后3个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t值分别为1.932、2.847、2.442与0.974、1.423、1.869, #表示与术前比较P<0.05, *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疗效分析

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康复出院, 在患者出院时, 对其进行基本检查, 根据康复判断标准, 判定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 观察组患者中疗效为优者54例, 良39例, 差5例, 优良率达94.9%;对照组患者中术后疗效为优者30例, 良27例, 差17例, 优良率为77.0%, 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072, P<0.05) 。并且,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 伤口恢复快, 没有内固定断裂、松动、皮肤坏死和深部感染的现象发生。

3 讨论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在骨科手术中十分常见, 也颇具困难性, 一旦患者存在较严重的受伤情况, 就很容易造成患处的感染, 甚至导致深部感染和皮组织坏死, 为治疗和康复造成很大的困难, 尤其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固定需要暴露外侧和内侧的胫骨平台[4,5]。所以传统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需要广泛的剥离患者的皮瓣, 不但会影响到骨折部分的血液运输, 还会严重增加切口处并发感染的几率, 导致延缓骨折患处的愈合, 然而改良双钢板的治疗方法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些情况[6,7]。采用改良双钢板手术的治疗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治疗, 能够较大程度的增加手术中患肢的稳定性, 缩短手术的时间, 降低手术风险, 并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 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家属选择使用[8,9,10]。

该组研究选用170例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侧钢板固定治疗, 观察组患者使用改良双钢板的手术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的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在TPA与PA上恢复效果相对更为理想;另外, 对照组优良率为77.0%, 观察组优良率为94.9%, 观察组的术后优良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4 结语

普通钢板固定治疗是临床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传统方式, 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很多患者由于家庭经济压力的原因选择该种方式治疗, 但是平台变形, 髁变小, 术后平台塌陷等不良情况时有发生。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界的不断研究下, 新型的改良双钢板技术治疗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 较之传统的手术方法, 它具有缩短手术时间, 促进伤口愈合, 减少深部感染, 并发症少, 不良反应少等显著特点, 使患者的手术治疗成功率大大增加, 为患者减轻手术的心理负担和术后的忧患, 极具临床价值, 应该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造福于更多患者。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普通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7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普通双钢板固定74例, 锁定双钢板固定98例。对患者进行6~20个月的随访,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以及手术即刻、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1年的TPA与PA变化情况, 同时,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 骨折复位固定情况, 伤口愈合情况, 骨折愈合情况, 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综合观察和比较, 分析两组临床手术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以后, 均取得一定的治愈效果, 但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在TPA与PA上均改善更为显著;另外,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4.9%, 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7.0%, 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时间短, 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安全性高, 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普通钢板与锁定钢板,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宇, 王静成, 施晓明, 等.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5例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 2011 (1) :3-4.

[2]侯永洋, 庞施义, 赵家宏, 等.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与防治[J].实用骨科杂志, 2010 (4) :21-25.

[3]李钟华, 邬丽云.双切口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22) :21-24.

[4]朱云华, 李玉前, 李宏斌.双钢板法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J].首都医药, 2009, 16 (20) :11-13.

[5]杨成华, 赵立勇, 洪登北.双杆版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1) :87-90.

[6]顾三军, 李海峰, 孔友谊, 等.小切口微创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C]//2009年全国骨与关节损伤新技术研究会暨第六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与再造学习班论文汇编.大连: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社,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2009.

[7]李卫平, 王江林, 徐莉莉.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辅助CPM治疗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 2013, 24 (6) :812-814.

[8]江鸿.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0 (10) :148.

[9]石晶, 魏戎.关节镜辅助下应用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 (7) :36.

锁定钢板断裂原因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78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 随机的分为两组, RP组39例患者, 男21例, 女18例, 年龄为25~68岁, 平均年龄为 (39.5±2.7) 岁。患者为闭合性Edinburgh 2B型骨折, 其中伤后的时间为8~48 h, 平均时间为16.3±1.2 h) 。而LCP组患者39例, 男19例, 女20例, 年龄为24~69岁, 平均年龄为 (38.3±3.7) 岁。患者为闭合性Edinburgh 2B型骨折, 伤后的时间为7~48 h, 平均时间为 (14.5±2.2) h。

1.2 方法

将收治的78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 其中RP组39例患者主要采取普通重建钢板进行治疗, 而LCP组患者主要采取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 然后观察两组治疗的一般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及Constant评分等情况。

1.3 疗效评定

骨折愈合:再生骨跨越骨折的间隙。延迟愈合:在不受到外界的干扰下, 患者的创伤后在24周后出现的骨愈合。短缩:胸部前后位的X线片上显示患侧比健侧缩短为1 cm以上。畸形愈合:患者的患侧与健侧成明显的成角。骨不连:患者在骨折后的8个月影像学的显示还存在完整的骨折间隙;并采用Constant肩关节的评分进行评估患者在术后的6个月与1年的肩关节的功能[2,3,4,5,6]。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 其中LCP组手术时间和失血量以及愈合时间和术后评分均明显优于RP组的治疗情况,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

通过观察, 其中RP组中出现有6例延迟愈合和3例皮肤刺激以及2例固定失败情况, 而LCP组出现4例皮肤刺激和2例内置物移位的情况, 没有出现延迟愈合和内固定失败的情况发生,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锁骨出现骨折在临床中比较常见, 一般是由交通伤和摔伤等直接或者间接的暴力所导致的。一般锁骨的中段出现骨折较多, 其治疗也是比较复杂, 目前治疗的方法有锁定加压钢板和普通重建钢板2种方法比较受到临床医师的欢迎[7,8]。

通过该次的实验表明, 使用LCP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治疗手术时间和痊愈时间以及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均比RP治疗的少, 而且其固定的更加稳固, 符合生物的力学特点, 在临床中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9]。

参考文献

[1]盛永华, 赵伟华.重建钢板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J].广东医学, 2007, 28 (1) :133-134.

[2]陈关林, 姜志强, 刘付明, 等.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锁骨粉碎性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4, 12 (8) :30-31.

[3]罗远健, 黄德征, 陆禹严, 等.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2例分析[J].华夏医学, 2009, 22 (6) :110-111.

[4]窦文杰.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J].临床医学, 2008, 28 (7) :62-63.

[5]张旭坤, 李成材.重建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内蒙古中医药, 2008, 27 (11) :25-26.

[6]李长红, 宋建华.重建钢板治疗成人锁骨骨折[J].延安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 2006, 4 (2) :46.

[7]陈奋勇, 宋建榕, 莫家栋, 等.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66例[J].福建医药杂志, 2008, 30 (6) :52-54.

[8]李玉成.重建钢板在锁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12) :157.

锁定钢板断裂原因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2011年期间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共50例,试验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18~58岁,平均(38.54±11.28)岁。骨折原因:车祸13例,摔伤12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1例,韧带损伤14例;按照Schatzker分型:V型11例,Ⅵ型14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19~60岁,平均(39.52±11.52)岁;骨折原因:车祸11例,摔伤14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2例,韧带损伤13例;按照Schatzker分型:V型12例,Ⅵ型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试验组采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以胫骨上端后内侧及前外侧做双切口进入,后内侧于胫骨内侧缘作弧形切口,显示内后侧干骺端骨折线,先清理碎骨及修复塌陷骨以恢复内侧柱力线,暂时用克氏针固定;前外侧自胫骨嵴外侧到髌骨外侧做切口,显示胫骨外髁及膝关节,两切口间隔宽度>8 cm。对塌陷的关节面进行平整,并修复缺损关节,后用克氏针固定,在C型x线机透视下确认复位良好后分别选用4~6孔胫骨解剖钢板固定。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在膝关节前外侧联合内侧做9~10 cm的切口,将碎骨取出并修复塌陷的骨骼,暂时用克氏针固定,沿半月板将关节囊切开,暴露关节面,修复并平整关节面,在C型X线机透视下确认复位良好后,在合适位置安放锁定钢板,拧入自攻锁定钉。两组手术中常规修复受损的半月板及韧带。术毕均于内外侧切口放置引流管行负压引流,将患肢抬高,常规抗生素静滴3~7 d,并进行膝关节活动功能锻炼。

1.3 评价标准

术后对两组患者拍X片以判断骨折愈合时间,记录完全能负重的时间、术后一年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即刻、3个月及12个月的TPA及PA度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较对照组低,术后1年HS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TPA及PA度数比较试验组术后即刻、3 个月及12个月TPA及PA度数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损伤性骨折,主要治疗原则和目的是:平整关节面,将塌陷的骨碎片理想复位,修复受损半月板及韧带,保持膝关节处的血液循环及骨折端的稳定、使膝关节活动尽早开始[3,4]。

对于如何选择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手术路径,一直是临床存在争议的问题。据大多研究表明,外侧支撑钢板结合内侧窄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达到更加坚强、固定的结果,并具有复位方便、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能提供固定、牢固、防止二次移位、防止膝关节力线改变及膝关节功能满意恢复等优点,因而再次手术的情况较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减少。由于关节周围的韧带主要承受拉应力,骨与软骨承受压应力,而胫骨平台骨折存在双侧剪式应力,而单纯的拉力螺钉是对抗不了的,但是采用双钢板固定可牢固的固定钢板近端螺钉,不但可以支撑骨皮质,避免再次移位使关节塌陷,并可坚固支撑,以方便术后进行功能锻炼。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是以膝关节中间路入切开复位后内固定,虽也能取得较满意关节面复位及骨折稳定性。但由于胫前区是相对缺血区,如对周围软组织进行切开剥离,使切口产生新的创伤而引发其他并发症,增加了伤口感染的机会,破坏骨折端的血供,造成愈合时间延迟及骨不连[5,6]。本次试验组患者是采用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双切口入径,绕开了相对缺血区,有效保护骨折处的血运,有利于愈合。在稳定强度和移位程度上,双切口双钢板岗位固定治疗效果较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相比明显具有优势[7,8]。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术后1年HSS评分较对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在力学稳定程度上,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试验组TPA及PA和度数术后即刻分别为(86.7±3.6)°、(9.6±3.4)°;均较对照组术后即刻、3个月及12个月的TPA及PA的度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充分说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有效降低了软组织及伤口的并发症,在力学稳定程度也更具有优势。与多数学者报道的结果一致[9,10]。

综上所述,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能提供持续、稳定的临床效果,且复位方便、损伤小、术后恢复快,较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更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钟华,邬丽云.双切口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2):19-20.

[2]左才红.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0):15-16.

[3]蔡文龙,赵强,邓攀.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8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5):34.

[4]顾三军,李海峰,孔友谊,等.小切口微创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C].2009全国骨与关节损伤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9:79-81.

[5]沈楚龙,陈志维,马洪.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效果评估[J].中国矫形外利杂志,2007,15(20):1524-1526.

[6]陈瑜.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103.

[7]唐光耀.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15):18.

[8]彭光军,衡德峰,周国庆,等.锁定加压钢板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6):476-477.

[9]周恩昌,唐萍,刘士明,等.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治疗[J].中国骨伤,2006,19(10):614-615.

锁定钢板断裂原因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 男8例, 女3例;年龄25~75岁, 平均41岁。骨折部位:肱骨近端骨折1例, 肱骨干骨折2例, 股骨干骨折4例, 股骨近端骨折2例, 胫骨中下段骨折2例。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7例, 斜形骨折2例, 横形骨折2例, 均系闭合性骨折。

1.2 治疗方法

11例LCP断裂中, 伤后4~7d手术8例, 7~10d手术3例。7例粉碎骨折均未行一期自体髂骨植骨。术后未行外固定, 术后2周伤口拆线即出院。本组患者骨折一期治疗均未达骨性愈合。11例均重新手术取出断裂锁定钢板螺钉, 去除骨折端纤维瘢痕及硬化骨, 骨折端切新, 凿通髓腔。重新选择内置物:股骨干、胫骨干骨折共6例更换为交锁髓内针固定。2例肱骨干骨折重新选用长跨度、低切迹锁定钢板固定, 2例股骨近端、1例肱骨近端骨折选用关节近端锁定解剖钢板重新固定。术中均取自体髂骨行骨折端充分植骨。术后1周行CPM训练, 术后3个月扶双拐部分负重活动。

2 结果

本组11例, 5例第一次手术后1个月扶拐下地负重, 3例术后2个月完全负重活动。3例术后2个月患肢开始持重。断裂时间为术后2~5个月, 平均4个月。钢板断裂部位均系骨折线钢板固定孔处。11例再次手术后随访14~19个月, 平均随访17个月, 11例均骨性愈合, 无内固定再次失败病例。8例髋、膝、踝关节及2例肩、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1例遗留肩关节部分屈、伸及外展功能障碍。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见图1~4。

3 讨论

3.1 对骨折类型与正确选用锁定钢板关系认识不足

LCP通过螺钉、钢板间的锁定提供角度稳定界面, 在生物力学角度被称为内固定支架, 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或干骺端骨折[1]。简单类型骨折需行骨折端加压固定或交锁髓内针固定技术, 若采用锁定钢板坚强内固定可能导致骨不连接[2]。AO要求LCP操作应遵循长跨度、低切迹原则。钢板越长, 弹性模量越大, 越不容易断裂。对粉碎骨折, 接骨板跨越的长度应为骨折区长度的2~3倍;对简单骨折, 大于骨折区长度的8~10倍。本组6例钢板选择过短, 其中股骨干骨折4例, 胫骨干骨折2例。因此, 术中若锁定钢板偏短, 需及时改行髓内针固定, 或术后加用外固定及限制性负重。

3.2 术中操作不当

生物力学实验表明LCP螺钉密度应小于0.4[3]。对于负重的股骨和胫骨骨折, 主要对抗轴向负荷, 建议在骨折区两侧各使用2或3枚螺钉。对于肱骨骨折, 主要需要抗扭力, 每个主要骨折块建议3~4枚螺钉固定。过多增加螺钉数目将使应力集中在骨折端, 造成钢板断裂。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应改用双皮质锁定螺钉固定以增加固定稳定性[4]。

未遵循生物学固定原则和内固定支架理论。未采用微创经皮固定技术, 术中广泛剥离骨膜显露, 过分强调钢板贴服骨面, 术中反复折弯塑形钢板, 以致金属疲劳, 增加断裂危险。本组3例肱骨、股骨近端骨折术中LCP反复塑形后置放固定, 术后2个月LCP断裂。笔者体会若术中确实由于解剖形态因素致LCP和骨的距离较大, 螺钉的位置需靠近骨折区以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 避免受应力刺激内固定早期松动。骨折未良好复位, 经皮放置LCP时导致偏离骨干轴线, 钢板远近端螺钉置入时不能有效固定。笔者主张在骨折良好复位后再放置LCP, LCP锁定前应尽量准确复位骨折端, 先用普通皮质螺钉辅助复位固定。

3.3 植骨

生物力学表明, 应力侧存在骨缺损时将使置放在骨折张力侧的钢板过度承受张力, 从而容易疲劳断裂致内固定失败。本组7例粉碎骨折, 在应力侧一期均未植骨, 其中1例股骨中段粉碎骨折, 两次LCP内固定均失败, 第3次手术改用带锁髓内针固定并取自体髂骨360°植骨, 术后6个月骨痂生长良好。四肢粉碎骨折, 钢板固定对侧存在骨缺损时应充分植骨修复缺损, 利于骨折愈合[5]。

3.4 患者自身原因

术后患者依从性差, 术后悬空抬高患肢功能锻炼或下地过早完全负重是锁定钢板螺钉断裂松动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组5例术后1个月扶拐下地负重, 3例术后2个月完全负重活动。Chung等[6]报道下肢负重时间应根据X线片复查显示骨痂生长愈合后才能负重活动。术前健康教育强调锁定钢板是一种维持骨折稳定的暂时性内固定支撑力量, 空抬患肢或过早负重会导致钢板螺钉疲劳受力, 较长时间持续后金属容易疲劳断裂。术后必须强调限制性负重生物力学理念, 应根据术后随访复诊X线片情况决定完全下地负重时间。

总之, 本文仅初步分析了LCP内固定失败的一些危险因素及对策。如何正确理解LCP设计理念及掌握LCP手术技术, 术后遵循骨折愈合规律进行恰当的康复训练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鉴于本研究病例样本数少, 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梁正忠, 金雄, 尚光禄.AO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体会[J].实用骨科杂志, 2008, 14 (2) :109-111.

[2]Dougherty PJ, Kim DG, Meisterling S, et al.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of bicortical versus unicorticalscrew plates:A cadaveric model[J].J Orthop Trau-ma, 2008, 22 (6) :399-403.

[3]Egol KA, Kubiak EN, Fulkerson E, et al.Biomechanic of locked plated and screws[J].J Orthop Trauma, 2004, 18 (8) :488-493.

[4]Greiwe RM, Archdeacon MT.Locking plate technolo-gy:current concepts[J].J Knee Surg, 2007, 20 (1) :50-55.

[5]张立元, 张志国, 邢文钊, 等.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针固定术后骨不连[J].实用骨科杂志, 2012, 18 (6) :32-35.

锁定钢板断裂原因分析 篇9

【关键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肱骨骨折;骨折固定术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042-01

近年来,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治疗均较棘手,特别是三、四部分骨折,因其有明显的骨块分离,关节面破损和软组织损伤较重,非手术治疗效果很不理想,自2005年02月~2010年02月,笔者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该类骨折2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22例,男17例,女5例,年龄20-70岁,平均45岁,其中交通伤10例,高处坠落伤7例,平地摔伤5例,根据Near分类:三部分骨折16例,四部分骨折6例, 闭合性20例,开放性2例, 1例臂丛神经损伤,5例合并其它部位骨折,2例合并腹部闭合伤。急诊手术10例,12例待肿胀减轻后平均4天内手术。

1.2 手术方法

患者均取平卧位,患肩部垫高,取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分离并保护头静脉,向内侧牵开胸大肌及头静脉,三角肌牵向外侧,切断小部分三角肌前方锁骨部,充分显露肱骨头及骨折端,探查肩袖是否断裂,对于撕裂肩袖,先用线标记在岗上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上,便于修复,清除骨折端血肿,保留碎骨片,将大小结节及骨块复位,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取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植于骨缺损处,适当打压,保护肱二头肌长头腱避免骨折端卡压,避免剥离肱骨头颈内侧的软组织,避免游离所有的骨折块,C型臂透视下确认骨折端复位良好,将锁定板置于肱骨近端大结节顶点下5cm,结节间沟后缘10cm处,安装钻头导向器,钻孔后锁定螺钉,不钻透对侧骨皮质,避免螺钉尾部穿过关节面进入关节腔,影响关节功能,根据骨折远端骨质及骨折线情况,部分钉孔可选用普通螺钉。 修复损伤肩袖及关节囊,可将肩袖固定在接骨板的缝合孔上,活动肩关节以检查固定是否可靠,C型臂再次透视下确认骨折内固定良好,放置负压引流,逐层关闭切口。 2. 术后处理:

常规给予抗生素4-7天及对症处理,48小时拔引流,外展架固定患肩外展60-70度,前屈35-45度,疼痛緩解后即行未固定关节功能锻炼,术后12-15天开始主动肩关节摆动锻炼,术后3-4周肩关节上举锻炼。根据复查X线骨痂生长情况,适当增加锻炼幅度。

3. 结 果

18例得到随访的病例,X线片显示骨折均解剖复位,5例患者随访11个月,10例患者随访18个月,3例患者随访2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及骨折再移位发生,无肱骨头坏死,愈合时间16-38周,平均27周,按功能评定,术后功能优13例,良3例,一般1例,差1例。

4. 讨论

肱骨近端骨折,临床较为常见,对于骨折粉碎,骨质压缩缺损,甚至肩袖损伤,给内固定器的选择及预后带来一定困难,特别是Neer分类[1]中的三、四部分骨折,大多需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术中尽量保留肱骨头周围血供,尽可能理想复位甚至解剖复位,对于骨质缺损植骨要充分,怎样才能保持骨折端的稳定,更好维持复位骨折端,并能早期功能锻炼,恢复正常肩关节功能,内固定选择尤为重要,然而传统的诸多内固定器并非能满足所需的稳定性和早期功能锻炼的需要, 但新一代LPHP的临床广泛应用,大大改善了传统钢板的不足,其设计外形和弧度很接近肱骨近端外侧的生理解剖,术中不需要反复的折弯,避免人为的破坏接骨板的强度,并有利于术中骨折块的复位,它体积相对较小,可在有限的空间内放置,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减少对软组织的剥离和刺激,降低肩峰下撞击的危险[2]。近端不同方向交叉多枚成角锁定螺钉孔的设计,增加了三维平面面积,再加上钉板间锁定固定螺纹的设计,具有较好的锚合力和较高的抗拉力,对肱骨头的支撑力加强,对于老年患者,因明显的骨质疏松,传统钉板系统经常出现骨内螺纹切割,造成螺钉与骨的咬合力下降,拔钉现象经常发生,LPHP可有效防止骨质疏松或粉碎性骨折的脱钉和骨折移位现象发生, LPHP近端边缘设计很多小孔,不仅术中可以用作克氏针临时固定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关节囊和肩袖损伤的修复,缩短了关节功能锻炼的时间,钉板之间固定,使其成为一种内置外固定支架,不再单纯依靠接骨板与骨骼间的摩擦力为稳定基础,有效地降低了板与骨骼间的压力,减少了板对骨膜血运的破坏,肱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尤其是可选择性固定设计,可根据术中要求,选择标准螺钉动力复位和加压或锁定螺钉的成角稳定固定。对于严重的四部分骨折,老年骨质疏松或骨折严重粉碎者, LPHP很难达到满意的复位和固定,易发生骨折不愈合、肱骨头坏死、肩关节僵硬,可选择一期肩关节置换术。合理的康复方案及积极有效的功能锻炼是确保在骨折愈合及关节稳定前提下获得满意的肩关节功能的关键,其对于治疗的预后至关重要,术后康复原则是早期开始,循序渐进,先被动活动,后主动活动,角度由小到大,避免引起疼痛和拉伤关节[3]。

总之,应用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既很大程度保留了周围血运,减少了肱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坚强的固定为患者尽早的被动和主动锻炼创造了条件,最大限度的恢复了肩关节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一种理想可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NeerCS.Displacedproximalhumeralfractures.I.Classificationandevaluation[J].JBoneJointSurg(Am),1970,52(6):1077-1089.

[2]FankhauserF,BoldinC,SchippingerG,etal.Anewlockingplateforunstablefracturesofproximalhumerus[J].Clinorthop,2005,430:176.

锁定钢板断裂原因分析 篇10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锁定加压钢板

股骨远端骨折多见于高能量创伤的患者, 治疗较困难。股骨远端骨折的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和早期的功能锻炼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三大原则。目前大多数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材料虽能做到解剖复位, 但由于不能达到牢固固定, 术后患者不能早期锻炼而影响膝关节恢复效果。我院2006年7月至2009年3月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38例得到随访, 因固定稳固, 允许患者早期功能锻炼, 因而功能康复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8例均为股骨远端骨折患者, 男25例, 女13例;年龄l9~56岁, 平均35.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1例, 高处坠落伤2例, 重物砸伤5例。闭合骨折36例, 开放型骨折2例, 12例有合并伤。按AO分类:A型骨折8例, B型6例, C1型10例, C2型8例, C3型6例。

1.2 手术方法

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患者平卧位, 伤肢略垫高, 膝关节轻微屈曲, 取大腿下段外侧切口, 对股骨髁及关节面损伤严重者也可取膝关节外侧探查切口, 便于术中处理关节面及内侧股骨髁骨折。于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间隙分离进入, 如有髁间骨折, 髌上囊底部必须切开。骨折复位按先髁间再髁上的顺序, 首先复位髁间骨折, 暴露关节面及髌股关节面, 将股外侧肌及髌骨向内侧牵开。清除关节内积血块、骨折块及骨折端之间的血凝块。直视下对各骨折块进行复位, 尽可能恢复关节面解剖对合与关节软骨的平整性。用克氏针或螺钉临时固定, 注意克氏针的位置尽可能不影响钢板置入。经上述处理后股骨髁间各种粉碎性骨折可转为股骨髁上骨折。复位, 取长短合适的锁定加压钢板置入。由于锁定钢板是解剖型的, 安放位置必须正确。钢板近端固定螺丝钉1枚, 远端固定锁定螺丝钉1枚。C形臂X线机摄正侧位片检查复位情况, 复位达到标准后固定剩余螺丝钉。一般远近端至少各固定3枚螺丝钉, 如果骨折端有较大移位之骨折块可加用螺钉固定, 固定完毕后拔出克氏针。C3型粉碎性骨折者多数需要植骨。

1.3 术后处理

术后患肢多数不需外固定, 少数多段骨折或合并髌骨粉碎性骨折者石膏外固定3~4周后去除。术后第2天即鼓励患者进行患肢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及踝关节主动活动。2~6 d后拔除引流管, 行膝关节CPM功能锻炼, 6~8周根据X线表现逐渐开始扶拐下床不负重行走锻炼, 12周后逐渐负重锻炼。

1.4 结果

本组38例中, 术后X线片示骨折解剖复位33例, 功能复位5例, 无一例内固定出现松动, 切口均一期愈合。38例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6~24个月, 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周~9个月, 平均3.8个月。未发生畸形愈合、骨不连及断钉等并发症。按Merchan评分标准[1]评定:优30例, 良6例, 可2例, 优良率为97.4%。

2 讨论

股骨远端骨折多数为高能量暴力造成, 骨折常涉及膝关节。股骨远端的解剖特点决定了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复杂性, 对该部位内固定物的选择要求较高, 既要确保稳定的内固定, 又要尽量减少对骨折部位血液循环的干扰, 减少膝关节粘连发生率。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股骨远端骨折手术后的疗效, 其中损伤严重程度、手术方式及术后功能锻炼的时机是影响股骨远端骨折手术后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外侧手术入路显露充分, 可以在直视下进行股骨远端骨折和髁间骨折的复位及关节面的重建、固定, 伸膝装置得到保护。在内固定的应用上近年来治疗方法较多, 如髁部支撑钢板、动力加压钢板、股骨远端解剖型钢板等, 但均有一定局限性。髁部支撑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2、C3型髁部骨折可达到坚强内固定, 术后即能早期功能锻炼, 疗效满意, 但若骨折线向远侧延伸则无法使骨折获得坚强固定[2], 应用不当可能造成髁间窝变窄[3]。动力加压钢板治疗髁部较完整的骨折有许多优点, 对于髁部粉碎严重的骨折不适宜用动力加压钢板固定[4]。股骨远端解剖钢板具有多平面外形, 钢板头部宽而薄, 与外侧股骨髁解剖形态类似, 钢板与骨骼外形匹配, 与股骨远端贴合好, 术中不需要塑形, 对于严重的粉碎性骨折, 可利用钢板作支撑, 达到解剖复位, 但对于粉碎及骨质缺损严重的C3型骨折, 早期锻炼有内固定远端螺钉松动、滑出的风险。

锁定加压钢板作为新一代接骨板, 它融合了解剖型加压接骨板、外固定支架等技术的优点。锁定加压钢板设计了独特的结合孔, 它的一侧为动力加压孔, 可以在该孔使用标准螺丝钉, 通过其在螺孔内的偏心滑动, 达到骨折块间的动力加压固定;另一侧为带内螺纹的锁定螺钉孔, 可以经皮拧入自攻、自钻型螺丝钉, 当作一种锁定内固定支架。这样一块钢板可以满足锁定、加压或两者结合的内固定要求。普通加压钢板需要螺钉对钢板及骨骼施加2 000~3 000 N的压力, 以产生足够大的摩擦力来获得稳定, 锁定加压钢板无须钢板与骨骼紧贴即可获得稳定, 保存了钢板与骨骼之间的血运, 避免应力集中对骨骼的损害作用[5,6]。根据AO的内固定原则 (解剖复位、相对稳定、保护血供、早期锻炼) , 结合股骨远端局部解剖特点和损伤的病理改变, 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以下优点:锁定钢板外形设计合理, 无需预弯;体积较小, 作为一种内固定支架, 最大程度保留了股骨的血液供应, 减少对软组织刺激, 便于对骨折块的复位及固定;钢板与股骨及外髁贴附良好, 能维持股骨髁5°~8°的正常外翻角, 不需要再折弯;髁部用直径6.5 mm粗大螺钉能有效维持髁间骨折及髁上骨折的解剖复位, 髁间螺钉能在30°范围内调整方向, 可使复杂型骨折的复位变得简单轻易, 并可依靠远端多枚松质骨拉力螺钉, 使骨折端加压嵌合, 它不但使涉及关节内的粉碎性骨折达到解剖复位, 还可使固定后骨折的稳定性大大增强, 有利于膝关节的早期活动。Salter等[7]认为, 膝关节固定超过4周, 就会发生退行性改变, 其病变程度与固定时间成正比, 而且该病变不可逆, 并可导致膝关节粘连、僵硬。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板可以将股骨髁间、髁上及股骨干牢固地固定为一个整体, 患者可早期功能锻炼, 改善患肢肌肉及关节功能, 缩短术后康复时间, 有效地避免膝关节僵硬。

在锁定加压钢板的应用中需注意:钢板应置于骨干侧方的中间位置, 偏前或偏后会造成固定不牢靠, 锁定植入困难;髁部至少用3枚直径6.5 mm锁定螺钉固定, 固定牢固方能早期功能锻炼。锁定钢板也存在自身的缺点:价格昂贵, 不适宜普及, 尤其是基层医院难以推广应用;由于螺钉固定较紧, 应力过于集中易发生断钉[8]。锁定加压钢板是一种全新理念的内固定系统, 应用于股骨远端及股骨髁粉碎性骨折优于其他内固定方法, 尤其在老年患者合并有骨质疏松时不易松钉, 对股骨远端、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者可优先选择。

参考文献

[1]MERCHAN R, MAESTU P R, BLANCO R P.Blade-Platingof closed displaced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distalfemurwith the AO system[J].J Tranuma, 1992, 32:174.

[2]郭仕方, 薛文, 苟海涛, 等.AO限制接触股骨髁支撑钢板治疗复杂髁部骨折[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 30 (5) :50-51.

[3]余占洪, 李素香, 段永状.AO髁支撑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术后髁间窝变窄的原因及对策[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6, 8 (12) :1183-1184.

[4]卢永春, 谢波, 刘文玲, 等.动力髁钉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 20 (1) :60-61.

[5]PERREN S M.Evolution and rationale of locked internal fix-ator technology:introductory remarks[J].Injury, 2001, 32 (Suppl 2) :B3-9.

[6]PERREN S M.Backgrounds of the technology of internal fix-ators[J].Injury, 2003, 34 (Suppl 2) :B1-3.

[7]SALTER R B, SIMMONDS D F, MALCOLMB W, et al.Thebiological effect of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on the healing offullthicknes defects in articular cartilage: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n rabbit[J].J Bone Joint Surg (Am) , 1980, 62:1232-1237.

上一篇:县域小微企业下一篇:感知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