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钛板

2024-11-03

锁定钛板(共7篇)

锁定钛板 篇1

跟骨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足部骨折, 其多表现为跟骨移位而形成关节内骨折。跟骨骨折多为高处坠落的轴向暴力导致, 且患者通常都伴随脊柱、盆骨等方面的损伤[1]。跟骨骨折, 临床常用的加压钢板固定常出现螺钉脱出情况, 临床效果较差[2]。近年来相关医学研究表明, 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疗法可有效避免螺钉脱出情况, 术后恢复疗效显著。因此,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1-2013年间收治的跟骨移位的关节内骨折30 (38足) 例进行了相关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2013年间收治的跟骨移位的关节内骨折30 (38足) 例, 其中男30例, 女8例, 男女比例为15:4;年龄为21~58岁, 平均年龄为 (37.8±1.3) 岁;左侧18足, 右侧20足;坠落伤28例, 车祸10例;Sanders跟骨骨折分型:Ⅱ型18足, Ⅲ型13足, Ⅳ型7足。所有骨折部位均出现中央关节面塌陷骨块, 8足伴随载距突骨折。纳入标准: (1) 患者骨折部位为跟骨部位, 并属闭合性骨折; (2) 符合Sanders跟骨骨折分型标准。排除标准: (1) 非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 (2) 排除受伤时间超过23周的陈旧性跟骨骨折患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行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 (1) 术前准备: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X线片、CT三维重建检测检查。并根据侧位X线片计算Bohler角和Gissane角。患者Bohler角平均为 (8.2±2.6) , Gissane角为 (158.6±7.2) 。术前对患者骨折足行器具石膏托固定, 并对伤部进行冰敷或者静脉滴注甘露醇消肿。如患者出现颅脑外伤、胸外伤等情况, 需优先进行抢救, 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足部手术。患者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 需优先进行血压、血糖控制后施术。 (2) 暴露切口:复合伤患者取全麻, 其余患者取常规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侧卧位, 患足在上, 对患足大腿上行止血带, 压力可根据患者基础血压进行调整, 控制在250 mm Hg左右。37足取跟骨外侧扩大型“L”切口, 切口从外踝上4~6 cm开始, 沿着跟腱前缘与后缘连线中点向下切开, 至足背皮肤与足底皮肤交接处转折, 并继续切口至五跖骨基底1.5 cm处停止。11足取改良跟骨外侧扩大型“L”切口, 将“L”横向部分移至患者足背皮肤与足底皮肤交接上1.5 cm处, 其余一致。切口时注意避开腓肠神经, “L”转折出, 切口需圆润, 避免直角。一次性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到骨膜位置, 向上掀起, 剥离皮瓣, 暴露到跟距关节位置。取三枚1.8 mm或者1.6mm直径克氏针, 由全层厚皮瓣下方钻入, 将患者足部腓骨头外踝、距骨及骰骨固定, 并折弯克氏针, 向上固定皮瓣, 充分显露跟距跟关节、跟骨外侧壁、后关节面及跟骰关节。 (3) 复位固定:根据患者原有骨折线, 缓慢翻开骨外侧壁, 清除淤血。由内及外优先复位内侧壁、载距突, 维持Bohler角, 抬起凹陷骨折块, 同时恢复Gissane角及跟骨高度。通过X线机透视观测患者骨折对位对线恢复情况, 如出现复位松动情况, 可用克氏针进行固定, 待钛板安装结束后取出。接着复位向外膨出的跟骨外侧壁, 用手指缓慢挤压跟骨外侧壁, 使其恢复正常的跟腓间隙, 避免压迫腓骨肌腱。待所有恢复骨骼复位后跟骨解剖型锁定加压钛板固定, 所有患者均选用常州健力邦德锁定加压钛板, 同时用常规拉力螺钉将钛板固定于患足跟骨结节、载距突以及跟骨前部, 其余骨质较为疏松部位可以选用锁定螺钉进行固定。 (4) 关闭切口:严密缝合皮下, 关闭切口, 进切口进行包扎, 松开止血带。根据患者症状决定是否给予皮下引流。 (5) 术后处理:若存在皮下引流, 需24 h内给予拔出。术后5 d逐步开始非负重锻炼, 术后3~4个月内以逐步进行负重行走。

1.3 疗效判定[3]

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 (AOFAS) 的足功能评分标准:90~100分为优;75~89为良;60~74为可, 60分以下为差。

2 结果

所有患者愈合时间为9~13周, 平均11周。无神经损伤、骨髓炎等案例, 2例患者出现切口裂开及钛板螺钉外露情况, 经相关处理后痊愈;1例出现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对患者行下关节融合术后痊愈, 其余患者均正常痊愈。患者AOFAS评分为:优21足, 良15足, 可2足, 优良率94.73%。

3 讨论

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折与常规骨折治疗原理完全一致[4], 且优势更为明显:手术中只需对患足骨折线部分骨膜进行剥离, 最大程度减小了骨不连、骨坏死的风险, 并且加快了骨折愈合速度, 提高了治疗效果;锁定加压钛板不仅具有保护、衔接、加压等功效, 同时还可以提供其他板材无法满足的角稳定性和抗拉出力[5]。在治疗过程中, 通过螺钉下的锥形螺纹与钛板上螺纹对应, 可有效保证固定效果。同时由于选用角度固定模式, 钛板无需紧压骨骼, 保证了固定力量均匀分布, 避免一个螺钉松动而导致整个钛板失效。锁定加压钛板还具有极其优良的组织相容性, 患者足部组织反应较小, 极大的降低了软组织炎症出现几率[6]。

与此同时, 由于锁定加压钛板塑性能力极强, 选用普通螺钉就可保证固定效果, 极大的提高了患者愈合效率, 保证了患者足部负重能力。锁定加压钛板治疗患者, 其足部缺损部位无需进行植骨操作, 避免了植骨时的相关不良反应, 降低了切口感染病发率。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愈合时间为9~13周, 平均11周, 无神经损伤、骨髓炎等案例。患者AOFAS评分为:优21足, 良15足, 可2足, 优良率94.73%, 本研究优良率略高于相关报道, 可能与病例纳入标准及治疗方法有关。综上所述, 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折疗效显著, 患者愈合速度快, 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出现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3年间收治的跟骨移位的关节内骨折30 (38足) 例, 对所有患者进行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 统计术后患者负重情况, 并选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 (AOFAS) 的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患者足功能。结果 30例患者愈合时间为913周, 平均11周。无神经损伤、骨髓炎等案例, 2例患者出现切口裂开及钛板螺钉外露情况, 经相关处理后痊愈;1例出现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对患者行下关节节融合术后痊愈, 其余患者均正常痊愈。患者AOFAS评分为:优21足, 良15足, 可2足, 优良率94.73%。结论 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折疗效显著, 患者愈合速度快, 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出现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跟骨折

参考文献

[1]韩明建, 王志杰.邹云雯, 等.锁定跟骨钢板治疗新鲜跟骨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 2011, 31 (4) :335.338.

[2]校佰平, 李明, 王邦荣, 等.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骨伤, 2009, 22 (12) :897-898.

[3]Qing xian, Wang Wei, Chen Yanling, et al.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calcaneal fracture by percutaneous leverage, anatomical plate, and compression bolts-the clinical evaluation of cohort of 156patients[J].The Journal of trauma, 2010, 69 (6) :1515-1522.

[4]高永辉, 江源, 杨军.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的治疗[J].中国医药科学, 2011, 6 (8) :352-353

[5]孙辽军, 陈华.延期锁定加压接骨板加植骨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J].中国骨伤, 2009, 03 (01) :115-116

[6]Zhan po, Wu Yanling, Su Wei, et al.Functional outcome of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a comparison between open reduction/internal fixation and a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featured an anatomical plate and compression bolts[J].The journal of trauma and acute care surgery, 2012, 73 (3) :743-751.

锁定钛板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共计入选对象140例, 全部为我院接诊的肱骨下1/4骨折患者, 入选时间为2012 年1 月-2015年1月。所有患者均自愿配合本次观察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随机均分为两组, 各70例。对照组:男38例, 女32例;年龄15~70岁, 平均年龄 (46.7±10.4) 岁;左侧36 例, 右侧34例;病程3h~8d, 平均病程 (3.4±1.1) d。研究组:男40例, 女30例;年龄15~70岁, 平均年龄 (46.5±10.7) 岁;左侧37例, 右侧33例;病程3h~9d, 平均病程 (3.6±1.2) d。两组患者在前述资料上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可比。

1.2 方法对照组单纯采取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 术前实施常规臂丛神经麻醉并上止血带, 取侧卧位, 屈肘90°, 于肱骨下段后正中作切口, 于切口处将桡神经分离后将内侧切开, 以便充分暴露肱骨干术野, 之后予以复位处理, 但应减少骨膜损伤, 并确保解剖复位完成。根据骨折线长度选择合适的锁定钛板, 放置在肱骨后外侧[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术治疗, 即前述处理完毕后根据骨折情况合理选取重建钛板, 并将其放置在肱骨前外侧, 并牢固地固定。两组术毕均常规放置引流管, 并予以3~5d预防性抗生素处理, 同时根据引流量决定拔管时机, 根据伤口愈合程度适当加强被动与主动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 并对比分析。

1.4 疗效评价标准本文肘关节功能参照Cassebaum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执行:屈肘不低于130°, 且伸肘丧失15°为优;屈肘不低于120°, 且伸肘丧失40°为良;屈肘不低于110°, 且任何程度伸肘丧失为可;未能达到前述标准为差[3]。优良率=优率+良率。

1.5 统计学处理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 行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行t检验, 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对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更长 (P<0.05) ;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稍多, 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更短 (P<0.05) 。见表2。

3 讨论

肱骨下1/4骨折属于肱骨远端常见骨折, 随着近几年暴力高能量损伤增多, 本病发生率逐年上升, 因其类型复杂, 故而临床处理难度较大。从近几年比较有效的研究与报告来看, 内固定治疗属于常用疗法, 但实施何种内固定效果更佳, 则成为主要探讨课题。Y形钢板应用十分广泛, 但其解剖塑形效果不佳, 同时坚固性也不强;克氏针由于固定效果较差, 为此仅仅作为术中临时固定所用[4];钛板则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内置物材料, 和人体组织有很好的相容性, 并且弹性模量和皮质骨接近, 耐腐蚀、容易折弯, 塑形后可与骨质紧实贴合, 为此成为本病主要的内固定材料。

本次观察针对接诊的140例肱骨下1/4 骨折患者进行对照, 随机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单用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 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术治疗。结果显示, 研究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达92.86%, 而对照组仅为78.57%, 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尽管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更长 (P<0.05) , 术中出血量稍多, 但出血量与对照组相较并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这主要在于研究组采取两种手术处理, 故而时间会明显延长, 而且创伤会更多, 使得失血时间也延长;此外, 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则明显更短, 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更低 (P<0.05) 。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下1/4骨折尽管可取得不错的效果, 但必须注意一些原则, 如关节面要求解剖复位, 其中前侧关节面与内侧滑车的复位十分关键[5];术后应加强早期功能锻炼, 才能获得更好的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远侧骨折块与骨干间应牢固固定。采取锁定钛板联合重建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本病, 前者可保持患者骨折对位良好[6], 而后者则能增强骨折面固定效果, 从而减少愈合时发生的钛板折断等, 并有效改善肘关节功能, 值得借鉴。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肱骨下1/4骨折患者采取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及其与重建钛板固定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接诊的肱骨下1/4骨折患者140例均分为两组, 各70例, 对照组予以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 研究组加用重建钛板固定术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研究组手术时间更长 (P<0.05) , 尽管术中出血量稍多, 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 (P<0.05) , 同时肘关节功能优良率要明显更高 (P<0.05) , 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更低 (P<0.05) 。结论:肱骨下1/4骨折患者采取锁定钛板内固定术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术治疗效果更好, 而且安全性更高, 尽管手术时间要长, 但患者骨折愈合更快, 值得借鉴。

关键词:肱骨下1/4骨折,锁定钛板内固定术,重建钛板固定术

参考文献

[1]马宝银, 高秀娟, 韩晓华, 等.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肱骨下1/4骨折的比较研究〔J〕.河北医药, 2013, 35 (6) :865-866.

[2]马宝银, 赵巨伟, 高秀娟, 等.锁定钛板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肱骨干下1/4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 2012, 15 (3) :247-248.

[3]马宝银, 韩晓华, 李巍然, 等.锁定钛板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肱骨干下1/4骨折22例〔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 18 (5) :730-731.

[4]许新忠, 荆珏华, 汤健, 等.双重建锁定钛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28例〔J〕.解剖与临床, 2011, 16 (1) :51-52.

[5]黄木森, 李军.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肱骨下1/4骨折的临床对照〔J〕.中国社区医师, 2015, 8 (4) :49-50.

应用解剖型锁定钛板治疗孟氏骨折 篇3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影像学检查证实的累及肘关节面的成人孟氏骨折患者45例,其中男34例,女11例; 年龄20 ~ 57岁,平均29. 5岁。根据桡骨小头脱位方向及桡骨有无骨折分为: 前脱位31例,后脱位8例,外侧脱位3例,合并桡骨近端骨折3例; 患者中同时存在桡神经深支损伤9例,开放性骨折11例; 受伤机制为交通伤35例,高处坠落6例,砸伤2例,其他2例。所有患者均为3周以内新鲜损伤,从入院到手术1 ~14 d( 平均4 d) 。

1. 2 手术方法 除6例患者因存在其他部位损伤需手术而选用全身麻醉外,其余均选用臂丛麻醉,患者采用仰卧位手臂放胸前,若为开放性骨折则首先严格清创,尽量不再增加切口; 若为闭合性则选用肘后正中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暴露肘关节,尽可能良好复位尺骨近端骨折,尤其注意关节面平整,若有骨缺损则视其范围植骨治疗,大的分离的骨块如有必要可用拉力螺钉固定,亦可用克氏针临时固定。之后应用6 ~ 8孔解剖型尺骨近端锁定钛板固定。之后尝试手法复位桡骨小头脱位,拇指按压桡骨小头并缓慢旋转前臂,大多均可轻松复位,若复为确有难度者可有限切开复位,但若切开者需注意同时修复环状韧带。对合并桡骨近端骨折者于前臂前外侧切口,复位并采用锁定钛板固定。对术前发现桡神经损伤者因大多为牵拉伤,一般无需探查。反复冲洗并缝合,对前、外侧脱位者石膏固定于前臂旋转中立屈肘110° 位,后脱位者固定于屈肘70°位。

1. 3 术后处理 石膏固定4 ~ 6周,手术次日即开始手指屈伸功能锻炼,对合并桡神经损伤者给予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平均住院日5 ~ 7 d,定期门诊换药,术后2周拆线,拆除石膏后由康复科指导继续功能锻炼。

1. 4 疗效评定 由专人负责随访,应用X线片及体格检查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应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 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 改良肘关节评分[2]、Mayo肘关节评分[3]、Broberg和Morrey评分[4]评价肘关节及前臂旋转功能。

2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顺利,无感染等并发症。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0. 5 ~ 2. 5年,平均1. 3年。根据影像学检查评价,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 ~ 4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无骨不愈合等发生,术前存在神经损伤的均获得恢复。3例发生桡骨小头再脱位,其中1例二次手术修复环状韧带,1例切除桡骨小头。肘关节及前臂旋转功能情况见表1。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见图1 ~ 4。

3讨论

孟氏骨折临床上并非少见,对其诊断与治疗依赖于影像学资料和Bado分型[5],对于儿童的孟氏骨折,手法复位的效果还是相对满意的,因其环状韧带尚未发育完全,且骨折愈合能力极强,即使部分病例需要手术治疗,疗效还是不错的。而成人的孟氏骨折则有一定特殊性,虽然大部分Bado Ⅰ型患者仍首选非手术治疗,但由于前臂和肘关节的功能要求极高,且保守治疗过程中再次脱位甚至发展成习惯性脱位的风险很高,如成为陈旧性孟氏骨折,治疗难度显著增大,甚至需要切除桡骨小头或者尺桡骨截骨丧失一部分功能。良好的复位及坚强内固定是成人孟氏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保证,尤其是累及关节面的骨折,有明确的手术指证。本文所提及的累及肘关节面的成人孟氏骨折,如不仔细判别,易诊断为尺骨鹰嘴骨折,虽然所选用解剖型锁定钛板通用,但忽略了桡骨小头的处理。若X线片确实诊断困难,建议行肘关节CT及三维重建,对桡骨小头脱位方向的判别对治疗很有意义。

手术过程中尺骨长度的恢复和肘关节面的恢复同等重要。虽然新鲜的成人孟氏骨折出现骨缺损概率极低,但若关节面确实缺损较多,必要的自体植骨或同种异体植骨仍是十分必要的[6]。解剖型锁定钛板不仅稳定性强,其对尺骨鹰嘴良好的贴附使得肘关节面的恢复更容易处理,相较于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有明显优势。我们建议术前对健侧拍X线片作为复位对比,尺骨长度恢复后,桡骨小头的复位则相对简单, 尤其是前脱位者,相对容易复位。而后侧型和外侧型复位时难度加大,手法需轻柔,能不切开暴露桡骨小头尽量不切开, 若手法复位实在困难则必须切开复位,不可反复复位,易使环状韧带甚至桡神经深支发生损伤。对于切开复位的桡骨小头则需良好修复环状韧带,必要时应用周围血运较好的深筋膜进行增强修复。我们在治疗中发现,桡神经深支损伤在术后大多可以自行恢复,过分的神经探查剥离是有害无益的,且易发生副损伤,术后给予神经营养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恢复[7]。术后的石膏固定时间不可过短,需要给肘关节周围韧带足够的修复时间,虽然不利于肘关节早期锻炼,但若去除石膏过早桡骨小头再次脱位风险极大,使得治疗周期延长,功能恢复差,甚至需要二次手术。

锁定钛板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117例, 其中男68例, 女49例, 年龄27~89岁, 平均年龄 (53.62±6.51) 岁。患者骨折原因包括:意外跌倒受伤41例, 车祸受伤46例, 坠落受伤23例, 重物击伤7例。根据Evans将骨折类型分型:Ⅰ型3例、Ⅱ型27例、Ⅲ型39例、Ⅳ型48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1例。合并其他内科疾病47例。患者在受伤后0.5~72h内到院就诊, 平均 (10.08±0.17) h。接收患者后, 根据患者骨折肢体的缩短情况和骨折移位的情况, 在术前为患者进行牵引, 其中胫骨结节牵引23例, 皮肤牵引94例。术前对患者进行内科疾病治疗, 待病情稳定后给予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采用全麻或腰麻+连续硬膜外麻醉, 垫高患侧臀部, 常规消毒, 铺巾展单, 显露手术视野。取大腿外侧切口, 自大粗隆顶端向下切开7~9cm,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显露大粗隆及骨折断端, 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骨折复位, 复位满意后, 选择大小合适的解剖型锁定钛板, 将其放置于股骨上段外侧。安放锁定板导向器, 经钛板导向器向股骨头颈内打入3枚导针, 再次透视确定骨折端对位和导针位置正确 (导针顶端尽量位于股骨头关节软骨下方) , 逐一固定锁定螺钉。对于粉碎性骨折者, 可先将骨折片复位, 以松质骨拉力钉给予固定。如有明显骨缺损, 可植入自体骨或异体骨填充, 然后放置解剖型锁定钛板。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放置负压引流管, 逐层缝合切口, 无菌包扎。活动髋、膝关节, 检查骨折稳定程度及患肢长度恢复情况。术毕给予“丁”字型木板鞋外固定。术后24h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训练。并给予低分子肝素钠6 400U皮下注射1次/d, 应用5d;给予压力抗栓泵治疗2次/d。术后3d开始进行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功能锻炼 (CPM) , 术后10d进行主动关节功能锻炼。术后6周扶双拐下地, 无负重行走。

2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51~97min, 平均67min, 失血量200~600ml, 平均300ml。术后随访4~16个月, 平均13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复查X线片显示全部骨折均获得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4.3个月。按MerledAubigne-postrl评分, 本组优97例, 良13例, 可7例, 优良率94.0%。术后伤口Ⅰ期愈合, 无感染及骨髓炎发生;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 经药物治疗好转;1例骨折愈合后出现断钉。

3讨论

手术治疗的根本目的是复位后对粗隆间骨折进行稳定的内固定, 患者可尽早离床利于功能恢复,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减少髋内翻畸形发生率。Yonezawa等[3]发现受伤到手术的时间是影响老年患者髋关节周围骨折死亡率因素之一。采用锁定钛板内固定, 其方法简单、创伤最少。使患者恢复骨质的结构连续性以及粗隆部功能的完整性。尤其对于老年患者, 常常伴有老年性骨质疏松及各种内科疾病。手术后可以尽早的恢复患者早期活动, 减少了卧床并发症的发生。

采用锁定钛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有独特的优越性: (1) 解剖型锁定钛板的形态和规格较多, 钛板比较薄, 术中不需塑形即与相邻关节的股骨近端和远端骨骼外形相匹配, 并且刚性强度好, 可牢固固定近端及远端的骨折块[4]。 (2) 锁定钛板固定在股骨颈上的松质骨螺钉是分散的, 但是固定在钛板上是连为一体的, 从股骨颈传导的应力比较均匀的分布, 减少了应力集中, 从而减少了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这种固定可以有效地控制骨折端的旋转, 其固定作用要强于动力髋螺钉 (DHS) , 因而有利于患肢的早期活动和早期负重[5]。股骨解剖型锁定钛板的螺钉与钛板已经锁定, 避免了鹅头钉与钉板间用螺帽连接而容易松动及钉板分离等情况, 可防止致术后髋内翻等后遗症的发生。 (3) 锁定钛板为支持固定, 钛板螺钉和骨质之间有微动, 并非坚强内固定。符合生物内固定要求。 (4) 解剖型钛板近端较宽大, 对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可起到一定的包裹作用, 对不适用DHS的患者有较好的固定作用。 (5) 由于锁定钛板在骨界面侧设计有支撑点, 使得钛板不需与骨面直接接触, 这就减少了钛板对骨界面的直接挤压和应力作用, 从而保持了骨膜的血运[6]。 (6) 锁定钛板固定在股骨颈上的松质骨螺钉呈三角形固定, 减少了对股骨颈血供的破坏, 从而减少了早期股骨头坏死和塌陷等并发症。

总之, 此种内固定方式由于采用了Mippo技术[7], 缩短了手术切口, 减少了骨折部软组织的剥离, 提高了骨折的愈合率。早期下肢功能锻炼, 防止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坠积性肺炎,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关节僵直发生。锁定钛板可防止骨质疏松患者骨质切割、脱钉、钛板松动、断板等并发症, 是治疗此类患者很好的一种内固定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钛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钛板治疗11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 观察术后疗效。结果:骨折全部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按MerledAubigne-postrl评分:优97例, 良13例, 中7例。优良率94.0%。结论:采用股外侧切口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钛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便易行、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固定稳定可靠、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特别适用老年合并骨质疏松患者,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解剖型锁定钛板

参考文献

[1]冷晓春, 冷向阳, 李振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 29 (15) :1977-1978.

[2]韦兆祥, 朱亚平, 商晓军.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临床观察 (J) .山东医药, 2008, 48 (43) :68-69.

[3]Yonezawa T, Yamazaki K, Atsumi T, et al.Influence of thetiming of surgery on mortality and activity of hip fracture inelderly patients (J) .J Orthop Sci, 2009, 14 (5) :566-573.

[4]徐益民.1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J) .实用预防医学, 2010, 17 (7) :1390-1391.

[5]Jewell DP, Gheduzzi S, Mitchell MS, et al.Locking plates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dynamic hip screws (J) .Injury, 2008, 39 (2) :209-212.

[6]王文艳, 刘敏波, 陈智能, 等.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 (J) .中医正骨, 2009, 21 (6) :4-6.

锁定钛板 篇5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共35例, 男21例, 女14例, 年龄17~72岁。平均42岁;左侧骨折12例, 右侧骨折23例, 骨折AO分型:A型26例、B型6例、C型3例;其中开放性骨折4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2~11 d, 平均6 d。

1.2 手术方法

均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连续硬膜外联合麻醉。取仰卧位, 上止血带。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决定手术顺序和骨折复位方法, 一般可在C型X线机透视下撬拨复位, 如骨折端或蝶形骨折块复位困难者可在直视下复位, 有骨缺损者给予充填植骨, 复位后采用克氏针或螺钉作临时固定。由内踝最突出点向上做一长约2.5 cm的纵行切口, 显露胫骨远端内侧面但不切开骨膜, 用骨膜剥离器在骨膜与胫骨内侧深筋膜之间建立潜行隧道并插入钛板。在C型X线机透视下证实骨折和接骨板对位情况良好后, 将骨折两端用螺钉逐一锁定, 常规放置负压引流后缝合切口。术后3 d开始行膝、踝关节功能锻炼, 术后6~8周开始扶双拐部分负重行走, 以后视X线片骨折局部骨痂形成的结果决定完全负重行走的时间。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Tornetta等[2]Pilon骨折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共分优良可差四个等级, 见表1。

1.4 统计方法

采用PEMS3.1统计软件, 百分率的比较采用精确概率法和χ2检验。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5~24个月, 平均8.8个月, 骨性愈合时间9~24周, 平均16.8周。X线未见骨折不愈合及断钉断板现象, 骨折愈合良好。Pilon骨折临床疗效评价:优27例, 良7例, 可1例, 优良率97.14%。

3 讨论

胫骨远端骨折大多为高暴力损伤所致, 由于骨质被明显破坏, 软组织的严重创伤, 致使其血供受损, 同时由于胫前骨质软组织覆盖少, 因此, 胫骨远端骨折的愈合时间较其他部位骨折的愈合时间要长, 而且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及关节功能受限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其他部位骨折的发生率要高。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 创伤骨折的治疗也从强调骨折部位的广泛暴露式复位到追求解剖复位坚强固定, 转向微创技术有限暴露, 采用间接复位并固定, 尽可能少地干扰骨折端的生物学环境[3], 以保护其血液供应, 促进和确保骨折愈合的生物学固定技术。

锁定加压钛板是生物学固定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经皮微创切口进行间接复位, 在骨膜与胫骨内侧深筋膜之间建立潜行隧道并插入钛板, 桥接固定骨折端, 从而避免其对骨膜血运的破坏, 达到保护骨折端血液供应的目的。采用锁定加压钛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不是单纯在骨骼和接骨板之间进行单纯而获得固定, 而是通过螺钉头部和钛板的螺孔之间的螺纹进行旋紧后, 使钛板和螺钉混为一体, 形成一个固定支架, 从而为骨折提供很好的角稳定性[3]。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 锁定加压钛板具有下述优点: (1) 采用闭合复位, 小切口打入和取出螺钉及钛板, 从而真正实现了微创化。 (2) 由于切口小, 对软组织的破坏小, 减少了术中的出血量, 减少输血机会。 (3) 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骨膜和骨折端周围的血液供应。同时对骨折端具有成骨作用的血肿不产生破坏[5], 从而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 更符合生物学固定的观念[6]。 (4) 由于无需采用外固定,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关节活动度, 有助于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5) 锁定钛板对干骺端骨折端的软组织分离少, 降低了术后的感染率。 (6) 钛板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能在体内长时间保留, 从而消除了因应力遮挡而造成的骨质疏松。由于胫骨张力处于其前内侧, 因此采用锁定加压钛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时, 钛板应置于胫骨远端前内侧, 以便与来自胫骨远端外侧及后侧肌群的张力取得平衡;同时钛板应植入骨膜与深筋膜之间的隧道内, 以便保护好骨折端的血运;骨折块复位后, 采用长钛板以纠正旋转成角畸形, 骨折两端各采用3枚以上螺钉固定, 骨折区尽量少用或不用螺钉以减少对骨的创伤。

综上所述, 锁定加压钛板克服了以往髓内钉和外固定架的限制性和缺点。具有微创, 固定可靠, 骨折愈合率高的优点, 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焦玉峰, 穆卫东, 周光林, 等.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J].山东医药, 2009, 49 (10) :96-97.

[2]Tornetta P, Weiner L, Bergman M, et al.Pilon fractures:treatment with combin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fixation[J].J Orthop Trauma, 1993, 7 (6) :489-496.

[3]余春富, 郑建国, 郭海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8, 5 (9) :681-682.

[4]曾炳芳.骨干骨折治疗理念与技术的演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8, 10 (1) :5.

[5]McErlain M, Redfern D, Davies SJ, et al.Treatment of distal tibial fractures with percutaeous plating[J].J B Joint Surg (Br) , 2003, 85 (2Supp1) :131.

锁定钛板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 年龄64岁~89岁, 平均年龄 (73.5±6.8) 岁, 按照完全随机化原则分为PFNA组和PFLCP组。PFNA组38例, 男18例, 女20例;其中车祸伤8例、摔伤20例、坠落伤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分型[3]:Ⅰ型及Ⅱ型21例、Ⅲ型及Ⅳ型17例;11例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PFLCP组38例, 男21例, 女17例;其中车祸伤11例、摔伤19例、坠落伤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分型:Ⅰ型及Ⅱ型23例、Ⅲ型及Ⅳ型15例;9例合并有内科疾病。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手术方法

PFNA组:入室采用硬膜外或全身麻醉成功后, 患者取仰卧位, 患肢安置在牵引床上, 伸直内收略内旋位牵引, 在G臂机透视下行手法复位, 透视观察骨折端位置满意后, 于股骨大转子上约5 cm处行一长约5 cm纵行切口, 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彻底止血, 剥离并牵开臀中肌, 暴露股骨大转子尖, 于股骨大转子顶点内0.5 cm处开口, 钻入导针, 沿导针方向扩髓, 选择并安置合适长度的PFNA髓内钉, 深度满意后拔出导针。安置股骨近端髓内钉瞄准器, 保持15°股骨前倾角, 将导针沿股骨颈纵轴方向钻入股骨颈, 透视见导针位置满意后, 选择合适的螺旋刀片, 沿导针方向锤入螺旋刀片, 深度满意后锁死, 安置股骨远端瞄准器, 拧入股骨远端锁钉。透视见骨折端及髓内钉位置满意后拧入尾钉, 反复冲洗伤口, 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

PFLCP组:麻醉满意后, 患者取仰卧位, 患肢安置在牵引床上, 伸直内收略内旋位牵引, 在G臂机透视下行手法复位, 透视观察骨折端位置满意后, 于髋关节外侧行一长约10 cm的纵行切口, 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彻底止血, 切开并牵开阔筋膜张肌及股外侧肌, 暴露深层股骨大转子及股骨近端骨质, 保持15°股骨前倾角, 沿股骨颈纵轴方向钻入导针临时固定, 安置合适长度锁定钛板, 反复冲洗伤口, 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所有患者术前30 min给予抗生素1次, 术后使用抗生素24 h, 术后2 d逐渐行持续被动运动 (CPM) 机功能锻炼及踝泵训练,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端愈合时间, 术后并发症情况。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8个月~24个月, 并进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4]。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观察指标比较

PFNA组较PFLCP组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量少,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封三图1。

2.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PFNA组术后发生泌尿系感染1例, 髋内翻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5.26%;PFLCP组术后发生泌尿系感染1例, 髋内翻2例, 螺钉切出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69, P<0.05) 。

3 讨论

3.1 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普遍共识

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常伴有骨质疏松及其他内科疾病, 若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临床治疗, 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甚至危及生命。因此, 对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选择尽早手术治疗, 获得患肢稳定, 早期锻炼, 减少因疼痛长期卧床的各种并发症。手术时机以3 d内为宜, 急诊及受伤后3 d以上手术的患者, 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手术方式的选择很重要, 需根据分型、患者骨质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决定。

3.2 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随着内固定系统的材料及设计的改进, 针对粉碎性及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亦有相应的内固定器械。目前临床上内固定器械分为中心性固定和偏心性固定两种, 偏心性固定器械包括:股骨近端锁定板 (PFLCP) 、DHS内固定;中心性固定器械包括: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 、PFNA固定系统[5]。PFLCP是利用锁定板的整体固定原理, 将股骨近端骨质固定, 该系统增强内固定在骨质内的拔出力, 可为骨折端的愈合创造条件。该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因手术创伤较大, 术中出血量较多, 螺钉切割导致髋内翻等缺点, 有研究显示表明[6], PFLC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患者可因髋内翻引起患肢短缩, 因此限制了在临床中的推广。

PFNA固定系统为髓内中心性固定, 在打入股骨颈的过程中螺旋刀片具有抗螺旋、纵向加压和锁死的功能, 防止因内固定松动及骨质疏松导致退钉, 降低髋内翻、患肢短缩的发生率[7,8]。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PFLCP组相比, PFNA组术时间较短, 术中出血量较少, 手术创伤较小。分析原因为:PFNA为髓内中心性固定, 通过牵引床闭合复位骨折端, 因此对骨折端周围的软组织及血运破坏较少;但PFNA对髓腔内的血管破坏较多。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2组均能临床愈合;但PFNA组髋内翻和患肢短缩的发生率较低,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PFLCP组 (P<0.05) [9,10,11]。

综上所述, PFNA固定系统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临床疗效满意,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56-65.

[2]李健, 张振山, 赵洪普, 等.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与传统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14 (35) :6627-6631.

[3]王春辉, 吴兵, 何方生, 等.三种不同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99例的随机对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 (39) :7323-7326.

[4]冯明利, 沈惠良, 雍宜民, 等.影响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 2003, 19 (1) :80.

[5]陈福林, 陈高峰, 缪海燕, 等.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J].苏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9, 29 (6) :1232-1234.

[6]蓝旭, 梁军, 刘雪梅, 等.动力髋系统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8, 18 (24) :3687.

[7]ZOU J, XU Y, YANG H.A comparison of proxi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and dynamic hip screw device in trochanteric fractures[J].J int Med Res, 2009, 37 (4) :1057-1064.

[8]左文山, 戴志堂, 田纪伟.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动力髋部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的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 21 (4) :475-478.

[9]李浩波, 贺健军, 唐长友, 等.DHS与PFNA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对比[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33) :184-185.

[10]姜自伟, 黄枫, 郑晓辉, 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22) :4112-4115.

锁定钛板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2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51例。A组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27~65岁,平均(42.6±1.5)岁。B组中,男25例,女26例,年龄26~62岁,平均(43.1±1.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A组

A组采用锁定钛板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治疗。首先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取股骨远端的外侧作为切口,并使得股骨髁部整复关节面得以显露,达到解剖位,而且要留出置放钢板的位置。骨头的固定用加压的螺钉,且不必取出,将股骨远端的各个骨折块进行复位,在外侧安置股骨远端锁定钛板,对骨折端进行固定。留1~2枚螺钉在骨缺损部位,在髂骨处取骨后,进行植骨手术,术后将螺钉置于留出1~2枚螺孔处拧入植骨块上,然后进行负压封闭的引流,48 h后拔除,叮嘱患者术后24 h再行患肢关节的屈伸运动[4,5]。

1.2.2 B组

B组采用AO解剖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首先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取股骨远端的外侧作为切口,并使得损伤的股骨髁部显露,切开关节囊,进入膝关节以后,将髌骨向内侧翻转,充分暴露股骨髁间窝。对骨折部位进行修复,用持骨器对损伤处进行修复固定,然后拧入1枚拉力螺钉,外侧置放AO钢板固定,观察骨折对位的效果,达到满意后即可关闭关节囊。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8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判定骨折愈合时间。对患者的恢复优良率判断采用X片检查Kolmert膝关节功能标准[6],优:膝关节伸屈活动自由,无疼痛感、无畸形,屈曲度>120°,下肢缩短<1.0 cm;良:膝关节完全可以伸直,无疼痛感,屈曲度在90°~120°,下肢缩短<2.0 cm;可:膝关节活动范围<10°,伴有轻微疼痛感,有畸形形变,下肢缩短<3.0 cm;差:膝关节活动度<10°,伴有持续疼痛感,有畸形形变,下肢缩短<3.2 cm。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愈合情况比较

术后8个月随访发现,A组的优良率90.2%明显高于B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8,P=0.038),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3 讨论

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多为高能量的外伤所致[7,8],手术复位比较困难,难以达到理想的复位及固定效果。在本论文中,笔者分别采用锁定钛板固定联合植骨手术及AO解剖钢板联合骨手术治疗。在分析中发现采用锁定钛板固定联合植骨手术的患者优良率比较高,愈合所需时间较短,并且术后不良反应较少,说明该手术临床疗效理想并且安全系数较高。本结果与文献[9,1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在锁定钛板的同时用植骨进行填充可以给患者很好的治疗,使得植骨手术更加实用,并且愈合所需时间较短,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及精神压力。因此,通过本次研究,笔者认为采用股骨远端锁定钛板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理想,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可作为临床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手术方法。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采用股骨远端锁定钛板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2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51例。A组采用锁定钛板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治疗,B组采用AO解剖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骨折愈合时间(21.5±1.3)周明显短于B组的(26.3±1.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随访发现,A组的优良率90.2%明显高于B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18,P=0.038)。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股骨远端锁定钛板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理想,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可作为临床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手术方法。

关键词:股骨远端锁定钛板固定,AO解剖钢板,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1]李保恩,朱斌,华森,等.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探讨[J].当代医学,2015,21(5):46-47.

[2]林昂如,任高宏,胡罢生,等.聚乙烯、钛合金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J].中国骨伤,2001,15(8):479-481.

[3]贺良,郭维光,孙林.股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2005,43(4):325-238.

[4]吴志国.股骨远端锁定钛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8):169-170.

[5]周长明,牟传勇,曲连枝,等.自体腓骨移植与锁定解剖钛板结合治疗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4):549-551.

[6]王治,查振刚,林宏生,等.AO解剖型髁支持钢板治疗37例股骨下端复杂骨折[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4,25(2):215-217.

[7]孙和炎,卜海富,张复文,等.股骨远端骨折术后骨不连原因分析及处理[J].临床骨科杂志,2007,10(3):263-265.

[8]陈阔.单侧纵轴动力外固定器配合早期植骨治疗胫腓骨严重粉碎性骨折[J].中国医学创新,2008,5(31):38.

[9]任云峰,张仲子,殷荣.股骨远端粉碎骨折应用锁定钢板固定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6):5436-5438.

上一篇:浸润型肺结核下一篇:血液的常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