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群构建

2024-05-15

专业群构建(精选11篇)

专业群构建 篇1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目前职业院校发展的切入点, 也是职业能力培养、职业院校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设计或改造创新的定位点。本文论述了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设计和职业能力培养与工作过程的契合关系, 论证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群创新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客观必然性, 阐明了高职教育教学应该与社会人才需求、企业人才需求相一致。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课程群,构建,工作过程,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已进行了多年, 高职院校在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 就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实践环节、教材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 也取得卓有成效的业绩, 职业院校逐渐形成了教育目标、教学目标、就业目标、学习目标的相互统一, 对于实践性教学、体验式学习、感知性锻炼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都有了深刻体验。目前, 我们的发展方向是立足于前期的教育教学模式探索、教育教学模块设计、工学结合和产学研一体化, 稳健步入高职教育教学的新境界。这一层面的重要工作之一, 是基于工作过程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设计专业课程。

工作过程是专业课程群设计构架的立足点

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是职业教育教学的难点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多年来一直处于突破理论内容饱满、实践应用不足, 理论讲解深刻、实际应用不会, 理论课时量大、实践过程匆匆的悖逆局面中。专业课程设计的不合理是多因素累积而成的, 既有课程内容、课程整体架构的问题;也有课程规划、课程彼此关联的问题, 要想彻底改变不容易。但是,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过程的关键环节, 恰恰是改造专业课程体系及内容。尽管改造的难度大, 不突破这个难点, 职业教育教学就无法创新, 就会延续传统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群改造创新是职教发展的核心, 也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突破点工作过程是指学生所面对的实际工作状态, 也就是岗位的任务要求和实际操作活动的总和。工作过程既是脑力活动过程, 也是行为活动过程。工作过程会因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工作岗位而不同;国家、部门、单位也会因自身需求而对人才规定标准。为此, 在培养人才过程中, 学校就必须眼睛盯着社会人才需求变化, 行动跟着社会人才需求变化, 政策方针随着社会人才需求变化。不然, 学校就会脱离人才需求实际状况, 学生就会脱离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状况。

随工作过程而动的专业课程设计构架是职业教育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接轨点任何职业院校在设计构建专业体系时, 首要环节是所开设的专业是否有社会需求。供给与需求是一对矛盾体, 没有需求就没有供给;同样, 没有供给, 需求也会落空。其次是开设专业必须经过市场调研, 在充分了解了市场需要何种专业人才的情况下, 找准社会需求岗位群, 厘清这些岗位群所包含的具体工作要求、岗位任务、岗位工作量, 有的放矢地建立对口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再次, 专业方向随工作岗位和岗位任务要求而动, 相应地课程设计开发过程、教师配置、教学设备设施、教材编配组织、实习实训、实践锻炼等环节都应跟随而动。专业课程设计构建是整体设计构建, 不是一门或几门主要课程的设计, 而是涉及基础知识课程、专业素质课程、专业能力课程三大方面。基础知识课程为专业素质课程奠定前提, 而专业素质课程为专业能力课程做铺垫。三大课程体系所包含的具体课程又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划分各自比例, 确定合理的、科学的、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完成专业教育培养过程。

工作过程为职业能力培养树立了标杆

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着力点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是从事某职业必须具备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 除了某些方面具有先天性因素外, 大部分因素是后天的学习和实践积累的结果。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职业院校除了理论课程的传授, 大量的课时分配、教学设备、教学设施、教学工具、教师配置、教学实践环境、教材内容组织等要素都要围绕学生今后工作能力的培养而精心安排。由于学生最终的目的地是工作岗位, 而任何单位都愿意接纳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胜任工作的新员工。可见, 职业能力的培养必然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的着力点。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对“职业”要求准确把握高职院校学生的竞争优势就是职业能力较之于非职业院校学生强。高职院校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不仅投入了物力、财力, 还有更为重要的时间和人力。把学生上岗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作为学校重点培养和锻炼的方向, 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拓展延伸了校园空间, 可以说外部层面的办学要素已经具备。然而, 学校有了外部条件还不能完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有一个标杆, 需要学校、教师、学生都朝着这个方向齐心协力去做, 才能彰显成效。而这个标杆就是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及要求。工作过程为职业能力培养树立了风向标, 培养出的学生能够与社会需求、企业需求、国家需求相契合。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学校、教师、学生等要素集合的过程。学生职业能力的锻炼是一项艰巨而缓慢的工程, 需要细致精心, 需要一步步脚踏实地。其一, 学校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工程中扮演决策者、导向者角色。学校需要从整体上规划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共性要求和各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个性要求, 把握社会、企业、单位所需工作岗位的任职资格和具体任务, 并通过教务等职能部门把信息贯穿到各个教学单位, 使得各个教学单位能够明确各自专业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同时, 各个教学单位也便于制定本专业方向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和行动纲领。其二, 教师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扮演教练员、操作员的角色。职业院校的教师除了给学生讲授理论课程外, 更为重要的工作是训练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实习实训、课程实验、校外参观、顶岗工作、模拟工作情境等实践环节, 完成对本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 教师的理论水平要高, 另一方面, 教师的实践能力也要强, 因此职业院校对教师的要求是“双师型”。其三, 学生在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成为受益者。学校、教师以学生为本, 为了教育培养他们投入了大量心血, 而学生学到了知识、具备了职业能力, 进入社会后既展示了自我, 又服务了社会, 形成了和谐生态人文循环, 这种人文循环过程有利于学生、有利于社会, 是和谐社会的体现。由此可见, 基于工作过程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无疑是事半功倍的方式。

工作过程与职业能力培养不可分割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教学统一体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 高职院校既要重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开发, 也要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为无论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设计或改造创新, 还是职业能力培养训练, 都要遵循市场规律, 都要与市场人才需求相吻合。学生经过学习培养, 其最终目的是面对工作岗位, 是承担工作过程中的职责、任务。在满足工作过程要求、实现工作目的基础上使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职业能力培养两个方面在一个共同平台上形成无缝衔接。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就是职业能力培养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已经非常清楚自己的位置, 同时也明确了自己承担的社会功能和教育角色。因此, 从工作过程出发, 为工作过程需要而开展的职业能力培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开发就是一个缺一不可的统一体。一方面, 专业课程设计开发或改造创新为职业能力培养锻炼准备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 职业能力培养锻炼又印证了理论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而二者的相互关联、交替、衔接又基于工作过程的需求, 从而将看似单项进行、各方独立运作的个体密切结合为一个整体。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高职院校一手抓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锻炼, 一手抓各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造创新, 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锻炼诚然是职业院校培养、教育人才的关键, 但若没有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和构建也会付之东流。所以, 要确保学校目标的实现, 在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得实施得力。一是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社会人才需求调研、国家宏观政策规划把握、地方政府发展方略研究。这些要素看似离学校教育教学甚远, 实则影响、制约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因为这些要素直接制约着工作过程中职业岗位群的设定。把握住这些要素, 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专业课程的设计改造与创新都有利。二是在抓职业能力培养中, 对实践环节的强化力度要加大。要着重在校内实训、企业实习、顶岗操作三方面花费大力气。对于学校而言, 要把“双师型”教师比例提高, 把校企联合理顺, 把顶岗操作做实, 这样学生的职业能力锻炼才能切实有效。三是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开发或改造创新时, 应重点把握基于工作过程需要、职业能力培养所必备的理论课程体系组合。围绕公共理论课程是引领, 为专业基础课程服务;专业基础课程是拓展, 为专业课程服务;专业课程是核心, 为职业能力培养服务, 形成层层递进、彼此依存、相互关联的链接体。四是两手抓、两手硬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对于学校而言, 是强化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对于教师而言, 是强化职业资格认证;对于学生而言, 是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参考文献

[1]王毅.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2]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7) :53-54.

[3]肖辽亮, 刘梦龙.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建设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8) :151.

[4]马丽杰.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 2008 (3) :23-24.

专业群构建 篇2

【关键词】 软件产业;专业群;课程体系;平台课程;互选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1

1 序言

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科学合理地构建与企业接轨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对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培养主体的专业核心能力与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 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与内容

2.1构建原则

按照“职业岗位明确,层次定位准确,培养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人才质量优良”的要求,主动对接湖南省以及长株潭地区软件产业,构建和创新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学校企业共同培养的与人才培养模式配套的“雙层嵌套、课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课程体系构建采用“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原则,凸显专业群的适应性,发挥专业群在拓展新专业或专业方向的集群优势。专业群内各专业(含核心专业)构建底层共享的共性课程,以保证专业群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核心专业和支撑专业构建不同专业方向的“中层分立”的模块化的课差异化课程;专业群各专业构建课程内容多样化、核心能力培养差异化、课证融通、校企无缝对接的高层互选课程

2.2构建内容

形成公共平台与多个专业方向彼此联系、相互渗透、共享开放的课程体系,即构建“共性”+“个性”相结合的软件产业专业群课程体系模式。

校企深度融合、以能力培养为主导、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建设体系。结合“专业+公司”的专业建设方式,以“项目引入--课程目标设定—案例教学—项目实现—总结提高”的方式构建“螺旋推进式”课程体系。与相关行业企业一线管理和技术骨干共同进行职业分析,确定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职业能力及岗位技能标准,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以能力培养为主导、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每个专业确保3-4门与技能证书直接挂钩的专业核心课程,每门课程配套职业训练课件,并构建与之配套的教学资源库,编写专业特色教材。

3 结语

通过有效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形成专业群内不同专业培养学生相同“共性”和不同“个性”的差异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增强不同专业课程体系之间的兼容性,以适应不同专业或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秀珍.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02:86-89.

[2]王娜.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才智,2015,21:211-212.

[3]顾京.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要素研究[J].职教通讯,2012,11:1-3.

[4]郭永洪,眭碧霞.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设想[J].计算机教育,2012,21:83-86.

构建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群的探索 篇3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 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在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构建专业群, 既是高职教育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高职院校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专业群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为核心专业, 若干个职业岗位对象相关、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专业集合体。构建专业群, 有利于专业群内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相关专业教育资源实现共享, 可大幅度降低师资和实验实训设备方面的投入, 降低专业建设的成本, 提高办学效益。近期,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立项开展重点专业群建设, 旨在优化专业结构,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必将对学院专业布局和办学特色的形成、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机械制造专业群的构建依据

专业群的构建主要是围绕产业链、职业岗位群、学科基础来构建专业群。建东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专业群由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三个专业构成,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备了构建机械制造专业群的基础:一是三个专业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 且同属机械制造大类,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具有明显的行业优势或区位优势, 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 能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二是各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基础较好, 专业群内专业共享平台大, 课程明确具体。三是专业的师资队伍整体实力较强, 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有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并取得优秀教学成果。四是专业建设方案科学可行, 改革思路清晰, 目标明确, 措施具体, 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

三、专业群建设的思路和内容

(一) 专业群建设思路。

专业群建设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以“一个公共技术平台与多个专业方向”为原则, 构建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核心专业, 以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2个专业为方向”的专业群框架。采用“平台+模块”的模式, 构建专业群课程建设体系。与常州德资企业合作, 进行“双元制”培养, 实施以技能为主线, 推进以职业资格标准、项目化教学为主的“学做一体, 能力递进, 校企共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

(二) 专业群建设内容。

1.构建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1) 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设计。

本着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专业群建设质量, 体现一个公共技术平台与多个专业方向模块;本着能反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反映专业特色建设要求和反映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模块化课程;本着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相互融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本着必修、选修相结合, 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方案。

(2) 创新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整合现有专业资源, 采用“平台+模块”构建专业群课程建设体系。与常州德资企业合作, 进行“双元制” 订单式培养, 实施以技能为主线, “学做一体, 能力递进, 校企共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高职理念;培养职业能力强, 综合素质高, 受企业欢迎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3)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为宽广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并通过专业训练, 能掌握一般机电产品的使用、维护与维修的技术;具有数控机床的操作能力和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能力;具备冷冲模、塑料模的设计、制造与维护的能力的生产、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的机械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课程建设与改革。

根据专业群所面向的特定“服务域”, 明确各专业之间的依赖关系, 深入分析专业群内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和课程的共性与差异性, 围绕核心岗位的工作领域构建专业群核心课程, 按照核心岗位涉及的工作内容确定课程内容, 形成公共平台与多个专业方向彼此联系、相互渗透、共享开放的课程体系。

(1) 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所谓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是指在专业群规划与设置的前提下, 由公共课程、专业群基础课程组成的平台课程和由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组成的模块课程构建起来的课程体系。其中“平台”是保证专业群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 体现厚基础、宽口径。 “模块”要实现不同专业人才的分流培养, 体现个性。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现了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 使高职院校的学生既有专业群知识技能的共性, 又有不同专业的个性发展。因此, 在这个平台上要为所有专业都留下接口, 把有关专业的入门及基本理论课程都放到平台上, 为学生职业迁移能力的提高提供保证。“模块” 是根据不同的专业而设置, 由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组成, 每一个模块是以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为依据, 是围绕某一工作过程, 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综合;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训练的综合, 专业必修课模块为学生设计专业知识结构, 夯实专业基础, 形成基本的专业能力。专业选修课模块是为了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跟踪学术的前沿信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也为学生在专业内更具个性地设计自我的发展提供条件。

(2) 以就业为导向, 推进课程改革。

高职技术课程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 更新教学内容。要达到此目的, 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 促进课程结构体系优化, 更新教学内容, 以增强学生适应性。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 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 (群) 的需求, 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 以掌握概念、强化能力训练, 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实现“多证书”制度。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3) 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要体现工学结合的理念和高职教育“做中学、学中做”的特点。开展以企业真实产品为载体的项目一体化教学。改变传统的答卷考试、考核方法, 采取答卷与口试、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答辩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等多种方式, 将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对基础课程, 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对专业课程, 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 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一是针对专业群面向的行业 (产业) 与岗位群, 以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岗位通用技能与专门技能训练为基础, 系统设计实训体系, 根据学院办学基础条件, 整合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 分类组建实训基地。二是按照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 通过“模块化”和“项目化”的形式, 开展实训教学内容的系列化建设, 形成满足专业群共性需求与专门化 (或个性化) 需求的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训体系, 实现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与高效共享。三是建设集教学实训、职业技能鉴定及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省级机电应用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加强实训基地的管理, 建立起校内、外共享运行机制。同时, 作为常州唯一的民办高职院校, 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常州职教优质资源, 进行合作共享。

(四) 创建优质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围绕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 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 校企之间搭建信息化平台, 将企业的资源引入教学, 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群教学资源。专业群围绕核心专业, 建设由优秀数字化媒体素材、优秀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构成的、可不断扩充的开放式专业群教学支持系统, 创建先进的数字化学习空间, 凸显核心专业的示范与辐射效应。加强组织协调, 集中力量按专业群创建优质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形成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环机制。

(五) 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

培养一支数量适当, 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重点专业群建设的关键, 必须系统设计、重点突破。根据专业群教学需要, 整合专业群相关专业专兼职教师资源, 通过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的团队合作机制, 打造一支具有现代职教理念、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双师型”专业群教学团队, 提升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 满足重点专业群各专业教学需要和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要重视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培养, 同时强化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确保既有足够数量的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又要有一定比例具有丰富生产管理和业务经验的兼职教师。

(六) 专业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

按照专业群建设的特点与要求, 探索专业群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探索建立由行业企业代表、相关专业负责人、学生代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专业群建设组织管理形式, 建立健全专业群建设管理制度, 协调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资源共享与互补, 通过柔性化的专业管理与课程组织, 提高专业拓展和滚动发展的能力。

四、结语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群建设刚起步, 专业群建设与教学资源如何优化配置, 如何合理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如何有效实施等问题, 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机械制造专业群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机械行业的发展要求, 以就业为导向,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 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为突破, 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摘要:本文根据机械制造类专业岗位群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 构建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为核心专业的机械制造专业群,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探讨了机械制造专业群建设思路、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设计。

关键词:机械制造,专业群,建设思路

参考文献

[1].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 2006

专业群构建 篇4

机电专业科

机电技术应用岗位(群)调查报告

为了适应我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机电技术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掌握企业(用人单位)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岗位群、工作任务和需求情况,把握本专业的办学方向,加快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步伐,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对专业对口单位开展企业进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岗位(群)调查工作。

一、调研的目的和对象

(一)调研目的

通过调研分析初步提出专业改革和建设的思路,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要求,培养目标、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并对教学进程安排、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内容、教材选用等给出建议,制订出符合市场需要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专业培养方案。

(二)调研的对象

相继调研了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多家相关企业。

二、调研的内容与方法

(一)调研内容

调研企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人才需求情况;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群及对应的工作任务;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情况;学生就业去向、职业技能要求、职业素质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及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建议等。

(二)调研的方法

通过对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对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的座谈形式,对近几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等方式进行了调研。

三、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对应岗位(群)调研分析

表1所示为调研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所开放的岗位名称及分布情况。

由表1可知:本专业毕业生涉及的工作领域包含了机电设备的操作、设备维护与维修、机电产品的装配与调试、产品质量检测、产品销售后服务等。

其中机电设备的操作、普通机械加工、电气维修、设备检测与维修、设备保养和维护、设备安装与调试岗位的人才需求较多,机电设备的改造和营销与服务也有占一定的比例。

四、结论

根据对机电行业企业的调研,了解企业用人机制、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及生产过程技术要求等,由此进行工作岗位、工作对象、工作条件、工艺流程、工作能力与素质要求等综合分析,得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对应岗位(群)情况如下:

表2 岗位分析

职业范围 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机电产品的组装与调试

职业岗位 机械零部件生产 常用机电设备(自动线)的操作与维护 机电产品生产的组装与调试

机电产品生产的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 机电产品的售后服务

主要工作任务

普通机床的操作、数控机床操作

其他常用机电设备(自动线)的操作与维护 机电产品生产的组装与调试(机械部件的组装与调试、电气部件的组装与调试、整机的组装与调试)机电产品生产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

熟悉本企业机电产品结构、性能、特点,掌握其工作原理,能稳妥地解决售后各类技术问题

机电产品的售后服务

表3 岗位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分析

职业岗位

主要工作任务

职业行动领域描述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1.机床的操作; 2.刀具的选用与刃磨; 3.工件的装夹; 4.通用量具、专用量具的正确使用; 5.机加设备的日常维护。1.设备的正常运转维护; 2.设备的精度

恢复; 3.设备的二级

保养; 4.判断并协助设备的一级保

养;

1.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 2.掌握金属切削机床基本原理; 3.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结构; 4.掌握数控编程与操作; 5.掌握产品装配工艺; 6.刀具知识; 7.掌握安全知识; 1.熟练操作一种普通机加设备(车床或铣床),达到中级工水平; 2.了解一种数控机加设备的操作(车床或铣床); 3.能操作其它普通机加设备,达到初级工水平;

4.能编写常规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5.能熟练进行机加设备三级保养; 6.熟练使用各种常见装配工具 1.进行机加设备的一般维修工作; 2.熟练使用电脑绘图,达到中级以制图员水平;

3.能熟练使用标准件手册; 4.能阅读专业资料;

5.具有钳工、车工等技能操作证、维修电工技能操作证。

机械零部件生产

常用机电设备(自动线)的操作与维

机电产品生产的组装与调试

1.机械部件的组装与调试; 2.电气部件的组装与调试; 3.整机的组装与调试; 4.生产指导与过程控制。

机电产品生产的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 1.产品检验; 2.质量反馈; 3.质量统计与分析。1.掌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2.掌握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结构和选用; 3.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原理; 4.掌握典型工装夹具的结构和选用; 5.掌握机电设备操作规程知识; 6.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知识;

7.掌握机床机械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基本知识;

8.掌握机床机械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管理与维护应具备知识; 9.掌握安全知识; 1.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 3.掌握机械制造基础知识;

4.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5.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知识; 6.掌握plc应用的基本知识; 7.掌握机电产品和设备在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 8.掌握安全知识; 9.掌握专业英语知识。10.具有读图和制图的能力;

11.具有机电设备或产品的基本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能力; 1.掌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2.掌握机械加工误差分析;

3.掌握机械加工技术参数、表面质量分析;

5.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6.掌握气动与液压技术知识; 7.掌握plc应用的基本知识; 8.掌握安全知识;

1.了解典型机电产品结构、性能及使用常识;

2.掌握典型机电产品的安装与调试; 3.了解营销知识;

4.掌握机电产品或设备在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 5.掌握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知识; 6.掌握安全知识。

1.具有机电设备安装和调试能力; 2.具有机电产品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技能; 3.能阅读专业资料; 4.能正确使用各种测量器具;

5.具有装配钳工、维修电工技能操作证。

1.熟练使用各种常见检测器具; 2.能进行检测数据分析; 3.能绘制质量管理图表;

机电产品售后服务

熟悉典型机电产品性能,掌握销售渠道和方法,能稳妥地解决售后各类技术问题 1.能与顾客进行良好的语言沟通; 2.具有装配钳工、维修电工技能操作证; 3.具有机电产品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技能;

4.具有机电设备安装和调试能力; 5.具有良好的质量意识与职业道德。

职业态度要求

具有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工作守时,关心同事,乐于助人,工作细致,认真耐心,能吃苦耐劳,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有责任心,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五、确定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

专业群构建 篇5

摘要:对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装备制造专业群进行了专业定位,分析了该专业职业岗位及岗位能力进行了分析。及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内容、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专业群的建设。对用人单位、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改革效果良好。

关键词:工程应用;装备制造;专业群

1、专业群定位

地方工程应用型本科大多数在本世纪初由专科学校合并升格而成,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湖南理工学院机械学院,紧密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及长株潭的产业和行业需求建设特色品牌专业,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面向岳阳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制造业的支柱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培养具有与机械装备制造业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具有较强职业发展能力、较强实践技能和技术水平,掌握相应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获得本专业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知操作、精工艺、懂技术、会管理”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在生产一线能从事机械产品生产与加工、产品的机械加工工艺制订、工艺装备设计与制造及现场生产管理及从事实用产品研发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社会需求分析

2.1职业岗位分析

据对岳阳市及周边地区26家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调查,结合岳阳市人才交流中心的数据分析,企业的岗位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同时,对我校近3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数控加工类岗位约占25%,普通加工类岗位占约17%,产品设计岗位占约10.8%,产品营销类约占12%。

从未来的岗位需求趋势看,数控加工、普通加工是首选就业岗位;具备机床维护能力、数控工艺与编程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需求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是未来预期岗位。根据以上分析,培养职业综合素质高,具备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编程职业综合能力,适合机械加工岗位群高精加工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当前发展的趋势。

2.2岗位能力分析

据对岳阳及周边地区十多家机械类中小型企业的调查,企业对员工的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机械加工设备操作与维护、工艺规程编制、生产成本管理(工时定额与材料定额计算)和车间一线生产的组织调度和管理及部分产品研发,并具有较好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调查数据显示,企业急需“知操作、精工艺、会管理、懂研发”高级技术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3、专业群现状

该专业群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新增、本部已有)、汽车服务工程(新增、本部已有)等四个专业。

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龙头,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和焊接方向),汽车服务工程为支撑的专业群格局,并以龙头专业带动专业群各专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4、专业群建设内容

立足岳阳,面向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机械装备制造业,围绕企业机械加工过程,构建课程体系,以企业典型零部件制造过程为依据开发实训项目和工学结合课程,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双师”素质团队和“双师”结构团队为质量保障,以机械加工岗位能力要求为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校企合作,建设集教学、生产、培训、技术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室,实施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完善实训实习过程的考核与管理制度,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4.1“三对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其一,强力推进专业与企业深度对接。依托制造业“湖南创造”的优势,瞄准机械装备产业的岗位需求,与协议专业共建单位合作,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确定岗位任职要求。其二,强力推进学生与岗位深度对接,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其三,强力推进团队与项目的深度对接,组建学生学习团队、教师教学团队,实现课堂与生产现场相结合、实验实训教学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课堂工场化与工场课堂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

4.2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其一,构建基于机械加工过程的课程体系。根据就业岗位群技能分析,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构建基于机械加工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按机械加工工作过程分成六大模块:图纸分析过程、工艺分析过程、工艺方案制定过程、工装设计过程、生产组织、产品质量检验与分析处理过程。其二,核心课程建设利用二年建设时间,启动5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工作,重点建成《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制造基础实训》、《机械CAD/CAM综合实训》等5门核心课程。

4.3“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型教学团队建设。

采用“引进、聘请、培养”等方式加速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型教学团队的建设,最终建设成与企业联系紧密,规模适当、成员稳定、水平较高的专兼职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根据本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实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聘用5-8名实践经验丰富的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主要承担校内实训教学、校外贴岗实训和顶岗实习指导。

4.4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围绕本专业“专业对接企业、团队对接项目、学生对接岗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识岗学习、贴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建立融实践教学、产品生产、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在岳阳市、长株潭、武汉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遴选3-5家企业作为生产性实训基地。

5结语

湖南理工学院机械学院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的构建已初见成效。现拥有省级实践教学质量工程项目3个、省级校外优秀实习教学基地2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出版教材3部;已成为“湖南省电磁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单位。近五届毕业生年均就业率99.8%,签约率89.9%。其中被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招聘录用756人,约占55%。随着专业群建设的不断完善,我校机械类专业必将为祖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尤祖明,迟强,潘明财,等.产学研用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4):108-112

[2] 唐庆菊,于凤云,张文生.机械类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2):151-163

[3] 吴昌林.认真开展专业认证,培养创新性机械工程科技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18):19-21.

专业群构建 篇6

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 课程体系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 成为重中之重。但由于专业群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 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并不多, 课程体系更显薄弱。学校原有的各专业独立的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专业群的发展, 迫切需要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来适应专业群的发展需要。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建设不是几个专业的课程简单叠加, 需打破原有专业的局限, 对专业群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进行重新分析, 重构对应岗位群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带动专业群教材、实训、师资等资源共同发展, 促进群内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因此, 探索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对提高人才培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装饰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

1.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以走访、问卷、头脑风暴等形式进行专业群对应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分析, 从工作结构中获得“典型工作任务”。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 分析专业群人才培养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岗位职业能力, 为课程体系建设打下基础

2.专业群课程的分析。通过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 对装饰专业群的课程进行分析。装饰专业群包括建筑装饰、工艺美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四个专业。原有的专业课程比较分散, 有的重复建设。比如建筑装饰、工艺美术2个专业都有计算机辅助设计、智能家居应用。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以前培养的学生定位不够明确, 没有贴合建筑、建材行业需求。

在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上, 秉着课程资源优化、减少重复建设的原则, 以课程分析为手段, 以工作项目为载体, 以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为基本依据, 组织课程内容, 形成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技术实践知识为焦点、以技术理论知识为背景的课程内容结构。逐步实现以专业群与产业链、企业、岗位对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构建贴合建筑、建材行业经济发展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

3.“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相统一结合学校课程体系建构原则, 装饰专业群课程设置由专业群公共文化基础平台、专业群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群课程模块, 软技能组成。装饰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专业课程模块由4个必修模块和3个选修模块组成, 各专业必修与选修模块, 如表1所示。

二、装饰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实施

1.专业群课程体系实施步骤。专业群课程体系实施包括以下四个环节:首先是教学实施计划的制定。专业群教学团队制定教学实施计划, 专业指导委员会讨论修改后报学校教务处, 教务处联合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批准。其次, 制定课程标准、编写相关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准备。然后, 依据教学实施计划制定授课计划。最后根据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专业群课程体系实施过程进行监控, 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 如教材的修订、教学安排的调整等。

2.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专业群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平台按照国家和市级要求统一要求安排, 由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体育与健康、艺术等7门课程组成, 占1179学时, 66学分;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由CAD与工程制图、计算机常用软件、建筑工程概论、美术设计基础、装饰施工预算、电工电子技术实训等6门课程组成, 占318学时, 20学分;专业群模块课程由装饰工程管理、装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影视后期制作、智能家居应用、网络维护等7模块课程组成。专业模块课程 (必修) 388学时, 22学分, 专业模块课程 (选修) 204学时, 12学分;顶岗实习占1200学时, 60学分。

3.软技能活动设计。软技能活动主要围绕天赋层、修炼层、应用层开展的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感恩教育等活动, 以集中训练、分散实践、主题教育等形式在课内或课外开展, 见表2。

三、结语

专业群是对学校专业的进一步优化、对资源的重新整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考虑而形成。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是实现学生全面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载体。“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提供更加灵活的课程模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兴趣自由选择课程模块, 有利于更加突出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 也有利于后期学生就业。另外, 相关专业依托专业群形成合力, 使培养的学生在产业链上更有岗位特色。另外, 解决了资源重复建设, 如师资、实训中心等资源更集中, 促进群内共享。当然, 对专业群建设的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课程体系的进一步优化、专业群资源库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摘要:专业群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需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以及专业群课程分析基础。本文以装饰专业群为例, 阐述“平台+模块”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平台+模块”能有效整合专业群资源, 把专业技能要求和学生软技能要求融合、融通, 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目的。

关键词: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庄胡蝶.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一体化设计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 2013, (52) .

[2]包忠明, 袁淑清.服务于区域产业的高职专业群建设[J].纺织服装教育, 2015, (04) .

专业群构建 篇7

加强专业群建设是解决高职教育发展内在需求的切入点, 也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1]。专业群是由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 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2]。目前,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专业群由现代纺织专业和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作为核心专业 (现代纺织专业为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省重点专业群建设专业以及省示范高职院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则为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验收的专业) 。同时根据学院自身的情况, 将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也列入现代纺织专业群中。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指出, 高职专业群应形成“公共平台与多个专业方向彼此联系、相互渗透、共享开放的课程体系。”因此, 我校通过开展以现代纺织专业群为单位, 开展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和研讨活动, 制定彰显高职特色、贯彻就业导向、体现校企合作, 突出工学结合、产教融合, 强调能力本位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适销对路”的现代纺织专业人才, 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为盐城及其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 进一步推动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步伐。为此, 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 探讨和构建体现“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旨在为推进高职院校的现代纺织专业群建设提供思路。

1 专业调研

1.1 调研方案及调研主题

通过走访盐城、南通、无锡、常州、苏州、南京、上海、徐州和宿迁等省内及周边地市纺织及相关产品制造企业、检测机构和贸易公司30家, 开展网络调研35家单位, 同行院校5家, 采取实地考察、现场交流、资料查询、专题研讨、电话、网络、QQ群、查阅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平台数据和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等多种调研方式, 对调研单位的人才资源部主管、企业专家、毕业生的直接上级领导、院校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业带头人, 部分毕业生或所有毕业顶岗实习学生进行了调研, 确保调研数据和结果准确。

调研的主题为:地区纺织行业发展, 产业政策调整及其影响, 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其分布, 岗位升迁经历及升迁年限, 就业岗位工作项目, 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企业对职业素养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意见反馈。

1.2 调研实施及成果分析

根据专业调研和麦可思调研数据可见, 我国纺织产业东部快速升级, 向中、西部转移的态势明显, 行业人才需求旺盛。盐城及苏北地区每年纺织技能人才需求就达8000人, 其中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缺口4000人。尤其是对专科层次的纺织品检验与贸易类人才需求递增达到40%。由于纺织服装生产企业由原来的“橄榄型”转为“哑铃型”, 即大量生产型企业纷纷转变为生产贸易型, 近年来纺织行业中从事操作工的岗位逐年减少, 而从事纺织品检验、贸易跟单类的岗位数目逐年增加。现代纺织专业 (群) 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企业、事业单位 (纤检所) 和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经济组织。对于江苏纺织产业, 集群效应明显, 苏南向苏北转移速度快, 盐城产业规模增长快, 学生就业岗位层次高, 多数学生毕业后就业于产品检验、工艺设计、基层生产管理、设备检修及跟单销售等技术、业务与管理岗位。从业得到岗位升迁后能胜任生产主管、销售主管、业务主管、质量主管、工艺主管和设备主管等岗位。根据专业人才发展规划、社会需求及对人才的要求, 确定本专业群培养规格定位为面向江浙沪、东部沿海地区, 服务于纺织生产行业, 纺织产品检测, 纺织生产与贸易, 纺织电器等现代纺织相关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调研发现, 企业对准员工的职业经验与职业素质要求较高, 这些都是在构建课程体系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现代纺织专业群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面向生产 (管理) 一线的职业岗位人员。主要工作岗位有纺织产品质量检验、纺织产品分析及工艺设计、纺织品跟单及销售、纺织设备保全、纺织企业车间生产及管理人员;次要工作岗位有纺织企业设备管理、纺织品电子商务、办公文员和生产计划调度;其他工作岗位有纺织检测仪器营销、纺织专件销售、研发设计员和人力资源助理等。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调查和分析, 掌握学生核心岗位的工作任务非常关键, 表1是现代纺织专业群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及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 基于典型职业岗位“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现代纺织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

本校结合基于专业群的单位典型岗位及任务的调研, 继续实施“岗位引领, 学做合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3];构建基于典型职业岗位 (工艺、生产、设备、贸易) 任务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项目化专业群课程体系, 如表2所示。根据专业群职业典型岗位任务, 根据共性要求, 形成“底层共享”的专业群职业通用能力模块课程;突出专业核心技能, 形成“中层分立”的各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训练模块课程;注重职业成长能力, 形成“高层互选”的职业拓展能力模块课程。

3“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现代纺织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要点

基于典型职业岗位能力系统化开发课程及其教学内容, 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引入企业第三方评价多元化考核机制, 建立“多方同评, 闭环控制”的质量保障体系, 使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及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相对应, 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项目和工作过程开展教学, 并通过课程标准及教学方案设计加以体现。

专业群职业通用能力课程是针对高职学生基本情况, 并以专业群内的现代纺织技术和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两个核心专业为龙头, 并协调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进行职业通用能力培养, 以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改革和整合专业基础课程, 在通识课程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达到服务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目的。同时, 对通用能力课程模块中的纺织导论与入职训练、纺织材料检测分别开发不同的学习项目和内容, 以达到各专业对人才培养目标, 且与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开发的学习内容实现良好衔接。

专业群核心能力课程是按照职业成长规律, 运用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项目化课程开发理论, 重构以典型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项目化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在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中, 依据区域纺织产业的特点、企业生产实际及发展趋势, 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实一体”, 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同时结合各专业综合训练课程分学期开设综合实训项目, 巩固和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 并通过开设技能鉴定项目、与企业合作开展纺织管理、纺织外贸业务操作和纺织机电产品制造等综合技能训练、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 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及综合技能。

专业群拓展能力课程旨在学生掌握通用职业能力和扎实的专业核心能力基础上, 依据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态势, 削减生产型人才需求量, 同时逐渐增加营销贸易型和产品开发与设计型岗位, 分别在三个专业开设产品开发类课程、营销贸易类课程、机械制造类课程等可供交叉互选的专业群拓展课程平台, 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及岗位迁移能力, 培养能广泛适应就业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综合型人才。

4 结语

根据专业调研构建基于典型职业岗位“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体现了以学生为本, 以就业为导向,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就业岗位 (群) 的素质要求, 建立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三个平台课程模块, 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 课程与岗位对接的“岗位引领、学做合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厚基础、多面向、精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摘要:通过开展现代纺织专业群的专业调研, 分析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现代纺织专业群职业岗位群及其典型工作任务, 从而提出构建基于典型职业岗位“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现代纺织专业群课程体系及其构建要点, 实现“厚基础、多面向、精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既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又能促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现代纺织,专业群,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孔庆新.高职专业群“底层共享, 中层分立, 高层互选”课程体系的构建——以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群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 2013, (7) :22-23.

[2]沈建根, 石伟平.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11) :78-80.

专业群构建 篇8

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改革,推进学科群的建设,努力提升资源优化配置,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1 学科群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是指在协同理论的基础上,围绕同一创新目标, 多因素、多主体共同作用,相互补充配合、齐心协力运作,从而达到创新成功。协同创新,关键在“协同”,主旨在“创新”。简单地说,协同创新就是各协同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目标指引下,充分发挥主体优势,整合各创新要素,通过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开展深度合作[2]。

高职院校构建学科群协同创新是为了实现学科水平整体的提升。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除了接受课堂知识之外,还要接受职业能力的平培训,发掘创造力。促进人才培养创新而开展的资源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其基本内涵为通过政策引导和利益共赢机制协调,促进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企业以及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和知识转化等方面达到共赢。在这一共同目标指引下,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生科系在构建专业群促进资源协同创新上大胆创新,建立以海洋为平台,水产养殖专业、食品专业、环境专业和园林专业良好的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机制,充分利用专业优势互补,实现水产养殖、海产品加工及海洋保护领域全方位的共赢机制。

2 基于协同创新的学科群构建的意义

学科群打破了原有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充分利用各方优势互补,加强了学科资源整合优化。在以下方面体现:

( 1) 优化学科结构,整合资源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学科群中各学科之间理论的相互借鉴,研究方法的借用等容易催生出新的学科分支,从而可能产生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新兴学科,进而开辟新的研究领域。高职院校学科群建设,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或院系的壁垒,形成了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组成的跨一级学科甚至跨学科门类的多学科体系,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3]。

( 2) 开展科研教研工作,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单独依靠某个领域的知识解决难于解释,以学科群构建的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恰恰能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构建学科群能将不同学科领域的优秀科研人员聚集在一起共同承担研究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大项目,创造性地产生新的理论、观点和创造性研究成果。因此,学校的整体科研实力无疑在学科群的建设中得以提升。

( 3) 实施生产性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协同创新”理念下的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 基础理论、前沿科学、创新应用的协同以及各学科,各方资源的协同。在学科群建设中可以建立跨专业的教学计划,利用学科间的交叉效应带来了全新的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此外,学科群内研究的可以与实际结合紧密,有利于解决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研究问题,也可以帮助学生尽早参与教师的科研创造或独立承担小的科研项目,缩短大学学习到社会实践的适应期,符合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方向。

( 4) 各学科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职院校由于建校迟、整体实力弱,各学科的发展也存在不均衡。又由于学校资源的欠缺,导致信息的滞后性。通过搭建专业学科群这个有效的平台,可以使优秀师资、仪器设备、资料共享方面在学科群内自由交换,从而避免了重复建设和浪费以及学科间的不良竞争,充分实现各资源的优化配置[4]。

( 5) 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学科群的组建能够提供了资源共享的平台,当今知识经济快速,高校在发展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国家产业社会的优化升级,越来越多的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学科群这个共同资源的的综合知识才能得以解决[5]。

本校生科系利用水产养殖、食品、环境和园林各专业互补的优势,以海洋为平台,已在海纳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 在学院建设成立“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双方长期友好合作的基础上,引进了广东唯一涉海院士、中山大学林浩然教授,共同申报了“广东海纳海洋经济动物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体系院士工作站”; 同时搭建海洋研究平台,利用海洋食品专业群学科交叉的优势,推动专业之间交流和合作,成立了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低温加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正在申报广东省高职院校海洋渔业资源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等科研开发平台,在人才培养、专业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为阳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目前正在申报中央财政支持项目“海洋食品工程实训基地”,该基地建成后,必将为服务地方经济做出重要贡献。

3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学科群构建的途径

( 1) 明确学科群内各专业之间的关系,明确学科群组织形式

学科群的建设需要科学规划,不仅要考虑学校的发展方向,更要考虑学科群的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确立学科群的主攻方向的同时,完成解决区域重大问题涉及多学科的“跨界”问题。集中专业群中核心专业的优势资源,通过学科交叉渗透和协同创新,提高协同创新中多个学科的关联度,打破高校、政府、企业协同创新的壁垒,充分高校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综合性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的现有资源,通过建立协同创学科专家团队、人才培养科研实习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 以及创建各类技术创新与转让中心,真正实现协同各学科优势资源的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促进协同创新。

( 2) 以项目申报与协同创新研究为目标,推动校企协同创新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科群建设多是围绕科研项目申报攻关展开,学科群的存在是以科研项目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大胆创新,组建实体型学科群。本校生科系利用水产养殖、食品、环境和园林各专业互补的优势,以海洋为平台,已在海纳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在学院建设成立“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双方长期友好合作的基础上,引进了广东唯一涉海院士、中山大学林浩然教授,共同申报了“广东海纳海洋经济动物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体系院士工作站”,此外也正在申报广东省高职院校海洋渔业资源工程技术开发中心,本中心成立后,将以海洋为特色,整合政府、企业、学校的优势资源,以促进学科发展,推动阳江经济发展为目标,本中心将独立成为一个系级单位,聘请相关人员独立运作。

( 3) 建立健全的学科群管理制度及保障体系,确保学科群良性发展

由于学科群具有学科的交叉性、融合性等特点,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的冲突要复杂得多。学科群内包括科研经费的分配、科研成果的共享、岗位激励机制等问题,都有赖于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评价机制去协调和管理[6]。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高校在系部运行经费预算管理办法中应当设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专项经费,建立相对稳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解决了制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的资金“瓶颈”,推动学科群与企业之间协同合作的健康发展。

4 结 论

学科群的组建能实现资源互补,促进优势学科的发展,为承担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条件。高职院校通过学科群的方式推进协同创新的建设必将成为高职院校学科建设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参考文献

[1]马骥.实现方剂学科与重要企业的深度联合提升校企协同创新能力促进学科发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8):5-6.

[2]刘新成,孟繁华.构建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基础教育质量[J].教育科学研究,2012(12):5-7.

[3]邹志强.浅谈高校学科群的建设[J].中国轻工教育,2012(12):12-14.

[4]范明,刘滔.跨学科与学科群建设研究[J].北京教育,2013(4):51-53.

[5]黄德平.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3):67-69.

专业群构建 篇9

关键词:校中企,专业群商贸物流,融合平台

当前, 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建立校中企这种方式来加强某个专业的实践教学也为许多院校所广泛采用。然而, 校中企的作用还可以进一步放大, 通过组建多个相互关联的校中企构成一个平台, 还能充分整合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师资、实训设施等各类资源, 发挥资源整合的聚变效应, 能够有效促进专业群的融合和发展。然而, 关于高职院校“校中企”的研究一般多限于单专业的建设, 在专业群建设方面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简称“我院”) 商贸物流专业群为例, 开展一整套建设方案的实践探索。

1 可行性研究———基础条件

专业群建设必须将待建设的相关专业归并到一个院 (系) 部, 且要求有龙头专业。我院在成立商学院时, 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调整在一起, 其中物流管理专业是龙头专业, 在生源、师资、实训条件等方面实力最强。初步具备了商贸物流专业群的建设基础, 使得这种聚变效应具备了软条件。

此前各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 多停留在顶岗实习这一低水平层面。随着我院物流国家级实训基地的建成, 具备了深入开展内涵建设, 深度校企合作的硬基础。

2 顶层设计———专业群建设规划的整体思路

要建设一流专业群、特色专业群必须立足长远, 以龙头专业为核心做好顶层设计, 围绕创新做文章。我院以物流国家级实训基地为基础引企入校, 以校中企为专业群整合平台, 构建一横一纵, 十字构架的专业群。

2.1 一横

以物流管理专业为龙头, 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为两翼, 打造紧密结合的商贸物流专业群。无论是从物流在国民经济中担负商贸流通纽带职能的角度, 还是从专业规模、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等角度, 物流管理专业都具备担任专业群核心的能力。在专业群建设中, 各专业应共同探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起来, 共享师资及实训资源, 利用校中企逐步建立多专业分岗位的实训课程。

2.2 一纵

建立物流管理专业中职、高职纵向专业体系。在条件具备政策允许的情况下, 将来向上延伸至本科、工程硕士。首先, 从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角度, 需要有一个完备的发展阶梯, 专业建设要充分考虑学生学历进阶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其次, 从市场需求来看, 当前物流行业中职层次的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缺口很大, 专科层次人才供需较为平衡。最后, 我院当前完全具备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中职的条件, 中职的开设也将为高职生源提供有力保证。

3 校中企专业群融合平台规划

若仅采取相关专业归集, 课程简单衔接的方式, 专业群建设将只是停留在表象, 缺乏实质性的支撑和跨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因此, 专业群建设的基础是围绕顶层设计和发展目标搭建校中企专业群融合平台。

3.1 整体思路

以龙头专业为核心, 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础, 循序渐进, 引、建结合, 逐步建立功能各异的商贸物流校中企, 分阶段打造专业群融合平台, 为一纵一横专业群规划提供有效支撑。校中企专业群融合平台将是后续教改举措的基础, 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修订、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教材校本化、创新性教师培养机制等举措将围绕着这一专业群融合平台来推进。

3.2 具体方案

第一步, 引入一家规模电商企业落户物流实训基地, 将物流和电商两个专业衔接起来形成初步的横向整合。引入电商企业而非物流企业的原因在于, 没有商贸的物流如同无源之水, 将很难开展。物流与电商联系密切, 且一直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第二步, 以电商校中企为孵化器, 由教师和创业学生创建快递中心和淘宝工作室。快递中心将是物流专业中职、高职纵向专业体系建立的纽带。淘宝工作室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 能够给学生提供全真的实践环境和创业平台。最终, 电商企业、快递中心、淘宝工作室共同构成模拟的物流电商大生态圈, 进一步完成物流和电商两个专业的横向和纵向的体系整合。

第三步, 引入一家连锁经营企业或将校园超市加入校中企平台, 通过连锁配送和实体店销售将物流与市场营销衔接起来, 模拟物流与实体经济生态圈。

4 配套教学改革举措

4.1 站在专业群角度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以往每年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由于基础条件和视角的局限, 都是各专业独立进行, 以小修小补、微调为主。这种修订方式既不能适应社会对高职商贸物流人才的要求, 也无法有效衔接专业群。通过校中企平台的搭建, 具备了开展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深化实践技能培养的条件, 使得全面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有据可依, 有基可施。具体思路为:

4.1.1 专业群和校中企专家共同讨论调整方案。

以企业岗位对专业技能的关联性为基础, 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衔接起来, 将实践技能课程同校中企、实训基地设施衔接起来。

4.1.2“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柔性模块化设计。

“基础平台”是根据专业群人才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及各专业技术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而设置, 由公共课和职业技术基础课组成。“专业模块”是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 由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组成, 以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为依据, 是围绕某一工作过程必须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综合。

4.1.3 调整学期安排和顶岗实习方式。

修订后的方案将砍掉原来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相关的课程, 腾出教学课时, 将专业课程前移。学生在1-3学期学习“基础平台”课程, 第4学期学习“专业模块”课程, 第5学期校中企实习, 第6学期校外顶岗实习。

4.1.4 以校中企为课堂, 建立多专业、分岗位、全流程的综合性实训课程。

4.2 实施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改革

4.2.1 限于条件, 原来有些专业课程并未开展实质性实训或实训内容同岗位工作联系不紧密。

现在可利用校中企, 针对岗位按照流程来组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如开展货物学、包装、分拣、配送、快递、服务营销等实训项目。第5学期安排学生进入校中企实习, 学生承担具体工作, 在工作中完成课程获得学分, 还能够获得补贴。在校中企里, 可以让生提前感受企业工作环境, 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方向性。

4.2.2 建立专家课堂。校中企平台使得引专家进课堂更具操作性, 部分实训课程实行校、企双导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

4.3 实施专业课教材全面校本化

校本教材是将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自身实际条件充分结合的产物,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专业教师将同校中企的专家共同讨论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 使教材内容同岗位需求完全匹配。专业群应制定出校本教材建设规划, 争取以每年2-4门的速度实现全部专业课程教材的校本化。

4.4 教师与校中企专家共同打造精品资源共享课

由专业群教师和校中企专家组成教学团队, 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专业群各专业争取以每年两门课程的速度, 用三年时间将全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精品资源共享课, 使全部核心课程精品资源化, 并形成良好的院、省、国家三级申报、建设梯队。

4.5 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教师培养模式

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 校中企平台正好能将三大功能聚集于一身。短期培训、进修, 假期顶岗实践等传统方式, 并不能完全满足高职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的双师型、复合型要求, 在教师培养模式上必须有所创新。通过安排教师在校中企担任具体工作, 组织专业教师和创业学生共同组建企业实体等方式, 既能发挥教师专业知识服务于企业和务社会, 又能培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通过实际企业运作来培养双师型、复合型教师, 能够形成一个长期的、稳定的, 产、学、研互哺的教师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4) .

[2]刘延明, 刘磊.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8) .

专业群构建 篇10

摘要:本文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框架和内容方面进行了阐述,尝试制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建筑施工技术》的课程标准。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

0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提出:“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专业课程标准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体现,开展专业课程标准和核心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实践,是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实施,通过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标准,以指导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的建设。本文结合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以《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构建为例,探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构架及实施等。

我国高职教育正在进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阶段,深化课程改革是核心任务,建设课程标准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切人点,通过构建并实施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来强化高职教育的特色[2]。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建筑施工技术职业能力目标为核心,以建筑工程施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实践项目为起点,通过实际工作任务、典型案例或虚拟项目创设工作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职业氛围,在动手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在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过程中,本课程内容选择土方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建筑节能工程等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以实践项目的作业程序安排教学计划。本课程总课时为72课时,4.5个学分,计划16课时为课外学时,由学生课外自主完成相关任务。

2《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框架和内容

2.1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架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的依据,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核的依据。包括以下六个方面[3]:①课程定位。②课程教学目标。③课程教学内容。④考核方式与标准。⑤课程教学资源及使用要求。⑥课程实施建议及其它说明。

2.2《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内容

2.2.1课程定位。《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中层分立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主要培养面向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施工人员。

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过程中,能胜任施工员的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即要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同时具有施工管理方面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该课程是学生学习了《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测量》等课程后的一门专业课程,后续课程还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管理》等课程。

2.2.2课程目标。本课程按照实际的工作过程,设置13个学习情境,分别是土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砌体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钢筋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防水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装饰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结构安装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五个不同项目垂直运输设备的选择方案、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保温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其中土方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为两个最主要的学习情境,是课程的核心部分,主要包含土方开挖、基坑降水、基坑支护、土方回填、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内容,分解成若干的任务,每个工作任务都按照相应建筑施工规范和标准进行。

具体目标如下:

①能力目标:a能识读勘察报告、施工图纸、施工合同等施工文件;b能记录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方面资料;c能对进场建筑材料进行验收并将部分材料送到测试中心检测;d能计算施工现场土方工程量,要能进行典型大梁钢筋翻样;e能对施工质量进行指导、检查验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进行指导、检查;f能根据施工文件与国家施工规范、标准、操作规程编制施工技术方案;g能组织整个项目在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

②知识目标(部分内容):a了解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立项、规划、征地拆迁、斟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许可及施工工地周围环境。b针对基坑开挖项目,掌握控制地下水位、稳定边坡的方法和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c掌握地基处理方法,了解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预制、储运和吊装流程,以及锤击法、砌砖等技术要领。d掌握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特点和施工要领;熟悉先张法、后张法的操作程序和预应力值的建立传递的原理,熟知建立张拉程序的依据和放张标准;了解预应力筋张拉的台座,锚(夹)具、张拉机具的构造及使用方法。e了解土木施工中常用的起重机械;掌握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制作和储运程序及其安装工艺。f了解常用脚手架的构造和设计方法;了解脚手架使用安全技术。g熟悉卷材防水屋面构造和各层作用;掌握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和刚性防水屋面的施工要领;了解地下工程防水方案,卷材防水层、水泥砂浆防水层、冷胶料防水屋面的构造、性能和做法;了解沥青胶、冷底子油和冷胶料的配制。掌握普通防水混凝土的配制及施工要点。h了解抹灰的分类、组成、作用和做法;掌握装饰抹灰面层的常用做法;了解油漆和涂料的种类及性能,了解油漆的施工要点;了解幕墙及金属饰面。i了解土方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工程冬雨施工施工方法。j掌握建筑施工技术中部分的英文专业词汇。

③素质目标:a具备自我学习不断提高的能力;b具备与人协作相互交流的能力;c具备对施工现场出现问题后应急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d具备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不弄虚作假;e具备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

2.2.3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节选部分内容)

2.2.4考核方式与标准。①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改进考评标准,在考核内容中增加实践项目。②评定成绩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率、日常抽查结果、汇报、答辩和考试情况,以便做出客观判断。③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对问题的处理能力,适当鼓励运用创新思维处理实际问题的学生。④考核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的评价。⑤本课程的考核分为理论考核与实际操作(练习)、成果考核,分别占有60%、40%,其中综合考核包含上课纪律、考勤、学习态度、日常工作等。

2.2.5课程教学资源。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实训资源,实现岗位资格证与职业标准对接,充分运用专业群资源库中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源、企业案例资源、标准规范等行业技术资料。

①注重教学课件、微课的开发,拓展教学资源。②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发电子教案,直观地展示实践操作过程,使得专业知识不再晦涩难懂,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笔者建议,应该将常用课程内容纳入电子教案开发范畴,构建多媒体信息资源库,促进多媒体资源共享,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③积极推进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基于教育数字图书馆、电子论坛、教学网站、电子期刊等主流平台,全方位开发网络课程,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改变“教与学”单一化的信息传播途径,实现教学资源双向传递,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④产学研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各企业的资源,进行校企合作,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⑤积极开拓课后教学环节,将课程教学组织与管理纳入到教学资源建设中。

2.2.6课程实施建议及其它说明

①教学建议。主讲教师应对本课程的内容能够整体把握,在课前应对教授的学生做提前调研分析,掌握学情,做到心中有数,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教与学的沟通与和谐,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②教学方法。通过对本课程特点和与工作岗位任务分析,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建议以行动导向方式为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灵活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学习知识、掌握技术、训练技能过程中始终明确学习的目标,将工作流程融入教学流程,通过采用案例、项目任务等方式,提高职业关键能力。

3结语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的构建是一项开创性工程,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实践性[4]。其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对自身职能转变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课程实施相关的考核与评价、学生对新教学模式改革的接受程度等问题的出现,需要与时俱进的进行修订、完善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

[2]唐俊,顾建军.关于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9年1月.

[3]王淑文.高职课程标准的内涵、构架及实施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年1月.

[4]高建亮.基于工学结合的《园林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研究[J].湖南省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12月.

基金项目:

2013年度江苏省科学规划“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标准研究———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为例”(课题编号:B-a/2013/03/021,课题主持人:徐秀维)、常州大学高职教育研究院2013年度课题“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教师能力标准研究”(课题编号:CDGZ2013027,课题主持人:蒋春霞)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专业群构建 篇11

2012年7月,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申报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实训基地”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苏省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这不仅对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给予了肯定, 更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实训基地这一建设项目的机会, 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和实训体系, 是学院争一流, 创品牌, 办特色的关键, 更是高职院校大力建设与发展实训教学的重点。

本文提出的移动商务专业群内含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和会计电算化四个专业, 四个专业拥有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为了顺应移动互联网产业群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满足移动互联网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 逐步确立了移动购物、移动营销、移动物流和移动支付四个实训教学方向。通过构建移动商务专业群实训体系, 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实训基地建设的共享资源, 各专业或专业方向安排在同一实训体系中完成实践性教学。这种新的专业建设理念, 不仅是各个专业建设的高级水平, 更是移动互联网实训基地建设的核心之一, 因此, 这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参考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高职教育比较发达的德国、澳大利亚和瑞典等国家, 他们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各专业实训体系的研究, 并不断在实践中检验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对于移动商务专业群及其实训体系的研究, 目前国外主要侧重于移动商务相关技术的开发, 通过技术的不断升级, 来构建新的实训过程, 进而丰富实训体系。欧洲的M-learning通过手机能为社会所抛弃的青年提供商务实践机会, 进而增加就业;瑞典Vaxjo大学的C-Notes建立了一个适用于PDA的应用程序, 支持无线环境下的商务协作。

(二) 国内的研究现状

当前, 我国高职教育比较发达的广东、浙江和江苏等地区, 众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适应地区经济与产业发展方向 (1) , 着力推进高职教育专业群设置布局战略性调整 (2) , 将专业群对接区域特色产业群的研究作为重点 (3) , 研究探索各自的高职教育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4) 。对于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移动商务专业群的相关研究,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还属于起步阶段, 仅停留在移动电子商务的理论课程教学与开发上, 只是把电子商务移动化, 没有形成与之对应的移动商务专业群, 更没有形成与之相配套的实训体系。

综上所述, 国外的高职院校对移动商务及其实训体系的研究, 主要侧重于与移动商务相关技术的开发, 通过技术的创新来构建校内的配套实训体系;国内的多数高职院校还停留在电子商务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研究, 并没有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一实训平台来构建移动商务专业群, 更没有与之配套的实训体系。因此本文的研究, 一方面对移动商务专业群的建设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另一方面对移动商务专业群实训体系的构建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三、移动商务专业群实训体系的构建

(一) 构建思路与方法

1. 构建思路

宏观上, 本文构建思路按照“逆向式” (5) 的思路进行研究, 即从职业岗位需求分析→职业岗位能力分解→实训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训室 (基地) 的建设→运行实践和人才输出一系列的过程, 构建的是一个“循环式”的实训体系。微观上, 本文的构建思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研究, 逐步深化。

2.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来源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戴明环方法, 并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进, 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 周而复始地运转, 其中P (Plan) 为计划阶段 (包括职业岗位的需求分析与职业能力的分解) ;D (Design) 为设计阶段 (主要为实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C (Construction) 为建设阶段 (主要是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 ;A (Action) 为执行阶段 (主要进行运行实践和人才输出) 。正如构建思路中提及的, 整个移动商务专业群的实训体系是一个“循环式”体系, 随着循环的范围扩大, 实训的管理水平与质量也越来越高 (见图1) 。

(二) 移动商务专业群实训体系的构建

1. 职业岗位需求分析

移动商务专业群这个概念来源于经济领域的移动商务产业集群, 其本质属性是就业市场职业性。研究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学院的校企合作单位资源 (微软、苹果、中国移动、埃森哲和中国人寿等) , 对面向移动商务专业群的职业岗位进行追溯, 具体按照对口岗位、工作内涵、知识层次和技能标准等, 做出需求分析。职业岗位也是移动商务专业群实训体系实践及人才输出的目标 (见图2) 。

2. 职业岗位能力分解

职业岗位能力的分解是对明确的目标岗位进行对应的能力分解——能力A、能力B、能力C和能力D……这里以移动营销岗位为例, 其能力分解如图3所示。

3. 实训课程设计与开发

实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即对一项具体的能力应该设置哪些实训课程——实训课程1、实训课程2、实训课程3和实训课程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不同的能力要求也可以共享统一的实训课程, 利用相同的课程资源, 以移动营销岗位对应的能力来设计实训课程 (见图4) 。

4. 实训室 (基地) 的建设

实训室 (基地) 建设, 即对一项具体的实训课程设置对应的实训室 (基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不同的实训课程可以安排在同一实训室 (基地) , 即实训室X内可以上实训课程1和实训课程3, 实训室Y内可以上实训课程2和实训课程4……实训室 (基地) 建设是构建移动商务群实训体系的保障, 在专业群里各个实训课程的设计安排可共享群内的实训室 (基地) , 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的实训基地含校内和校外两部分 (见图5) 。

5. 运行实践与人才输出

构建移动商务专业实训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实训教学的实践与人才的输出, 通过实践可以有效的检验实训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而人才输出进一步验证了实训体系的目标正确性和成果有效性, 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保证实训体系得以良好的运行实践, 一方面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特别是“双师”队伍的建设, 这也是做好实训教学的关键之一;另一方面, 人才输出的目标企业主要是先前提供职业岗位需求的校企合作单位, 这样就构成了整个实训体系的循环, 也保证了人才输出的质量, 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将专业的市场性和教学的实践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见图6) 。

四、移动商务专业群实训体系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一) 理论价值

1. 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

移动商务专业群实训体系的建设从服务于所在地区或行业产业整体发展出发, 实现战略管理创新, 包括战略发展观念、战略规划重点、组织机构模式、资源配置分布, 以提高专业群集成能力和实训基地建设质量来实现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目标, 实现高职教育适应与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战略追求。

2. 管理体制与模式的创新

移动商务专业群的实训体系中要吸引大量的企业参与到实训基地建设中, 进一步探索“引企入校”、“校中厂”和“模拟工作室”等校企合作模式, 创建校企双方共建、共管、共赢的实训管理体制。

(二) 应用价值

1. 发挥岗位、专业的协同效应

移动商务专业群按照岗位需求来建设专业群的实训室 (实训基地) , 并在一定程度上同校外企业合作, 实现与教学的整合, 发挥岗位、专业间的协同效应。在实践中不仅有利于专业群内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 还能大幅度降低师资和实验实训设备方面的投入, 有利于形成实践教学优势, 降低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本。

2. 增强人才培养能力

相对于理工科专业, 经管类专业的投资小、回收期短、收益大, 因而商务类专业群中的各专业或专业方向, 均能面向企业中的岗位链, 均能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其基本的实践性教学, 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多方面的移动商务类人才需求, 发挥专业集群优势。

实训教学现已成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途径, 也是各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内容。本文以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为例,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实训基地, 面向移动商务专业群, 按照“逆向式”的思路, 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构建了一个“循环式”的实训体系, 不仅保证了专业的市场性和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性, 也保证了人才输出的职业适应性和岗位对口性, 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为教师实践创新提供平台, 还可以提高实训基地面向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开放和共享程度, 同时为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推动职业教育办出特色, 扩大领先优势, 增强服务能力。因此, 本文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陶锐:《高职院校实训体系构建探讨》, 载于《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 第124-125页。

[2]刘雪梅:《民办高职院校实训体系的建构和机制研究》, 载于《职教论坛》, 2012年第11期, 第18-20页。

[3]苟建华、董华英:《基于专业群理念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改革探讨》, 载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8期, 第70-73页。

[4]吴学敏:《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载于《中国轻工教育》, 2010年第6期, 第3-5页。

上一篇:整体语言法下一篇:营销研究与科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