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道德的构建

2024-10-28

专业道德的构建(共12篇)

专业道德的构建 篇1

学校是学生进行道德学习的主要场域,“学校应该成为并且永远是一个适合学习、进行道德实验、思考和探讨真理以及自我培养的得天独厚的领地。”[1]而课堂学习是其直接获取道德理解的主要通道,教师是其直接的道德教授者。因此,良好道德课堂的构建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密不可分。

一、道德课堂的特征

在“课堂”前面加上“道德”二字,说明我们现在的课堂上存在道德缺失的现象。在应试压力下,有些教师实施僵化、抽象的课堂教学,导致了课堂缺乏生命的活力,并且使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一定程度也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不道德的教育现象。为了贯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堂要回归生活,合乎道德,使之真正成为师生生命成长、延续的地方。

1.道德课堂的概念

按照鲁洁教授的观点,道德课堂就是要让教育者用道德的方式去从事教育教学与管理,并让教师与学生从中“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唯独人才有的一种最高享受”。[2]

道德课堂强调的是在课堂这个小的学习社区中,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尊重关怀学生的生活,创设一种充满生活气息的道德课堂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获得幸福的感受。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获得愉悦、幸福的感受,这样的课堂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道德课堂。

2.道德课堂的特征

(1)以人为本。

道德课堂要尊重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地发展。同时,教师在设计道德课堂时除了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外,还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因为需要的满足是幸福的主要因素。[3]教师要想在专业发展中获得幸福的感受,同时又能在道德课堂中满足学生的需求,就必须兼顾两者的需要,以学生和教师自身的发展为本。

(2)师生平等。

课堂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一个场所,师生平等是道德课堂的一个主要特征。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教师和学生都有着自己情感表达方式。虽然教师比学生拥有更多的陈述性知识,但是每个人对学科教学知识中贯穿的价值理念都有自己不同的道德理解,一个人的积极发言可能会引发另一个人的灵感。因此,在道德课堂中,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应该放弃权威的姿态,尊重学生的声音,倾听学生的价值理解。同时,学生应该尊重教师的话语,积极主动地发表见解。

(3)真实开放。

霍尔、戴维斯认为,道德课堂必须是真实开放的。“所谓课堂环境必须是开放的,是指我们应鼓励并支持学生去发展他们自己的思考活动,而不是去描述那些观念化的‘正确的’思维模式或‘正确的’答案。只有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面临道德问题和较好思维模式的挑战才能奏效。所谓课堂环境必须是真实的,是指要让学生处理真正的问题——具有许多方面的‘真实生活’情境,许多有关的考虑,而且对这些问题十之八九并无正确答案。”[4]因此,教师在道德课堂上的指导应该不具有强迫性和确定性,不应该让学生去表达与他们意愿相悖的价值理念,而是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的价值理解;不应该让学生沿某一既定的轨道去描述自己的想法,而是让学生在不确定的课堂情境中表达他们对价值的不确定性理解。

二、道德课堂的构建

教师是教育变革的生力军,健康持久的教育改革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对教师而言,课堂是教师生命延续的舞台,课堂教学是教师追求卓越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完善人格,实现生命的价值。道德课堂是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道德缺失的教育现象而提出来的,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打造新型的课堂文化,让课堂洋溢道德的光辉,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该改变“应试本位”的教学观,改变课堂上“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的局面,要将“控制性教学”转变为“暴露式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的情境氛围,使课堂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

传统的教学是一种“控制性教学”。在这种教学观念下,学生被迫接受教师在课堂上“灌”的一切,不管教师教授的东西与自己的认知结构是否匹配,不管与自己的价值理念是否相悖,学生都要一股脑儿地全盘接受。在这种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掌控着学生的一切,他们犹如古代的国王主宰着臣民一样,学生没有发言权,稍一不慎说错了话,可能会遭到教师的一番羞辱,虽然不及君王的弑杀令那么残酷,但是从心理上来讲,教师的言语攻击对学生心理造成的影响却是难以磨灭的,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暴露式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强制性、控制性教学而言的,是由关怀伦理学家诺丁斯提出来的。诺丁斯指出,传统的评分制度导致了一种以高压强迫为特征的教学活动,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能幸福地获得教育,必须要倡导另外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暴露式教学”。“如果我们认真地让学生暴露在这些内容面前的话,那么,他们就能做出明智的选择。”[3]“暴露式教学”有三个主要的特点:首先是自然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是“强喂”给学生一些东西,而是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自然“相遇”;其次是自主性,学生是选择活动的主人;最后是挑战性,这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当然,“暴露式教学”并不是说一切都由学生完全自由地进行选择,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是由教师进行操控,学生只是在身处教学内容之中时,自由选择与自己需要和兴趣相关的活动。所以,“它是一种温和的强迫。”[3]

教师若将教学方式由“控制性教学”转变为“暴露式教学”,这也意味着师生关系将由“管理-服从”关系转变为“对话关系”,这将会优化道德课堂的教学氛围,构建一种民主的教育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

2.强化教师教学技能,传导课堂的价值理念

学科教学是学校生活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主要是在此过程实现的。在学科教学中,学科内容作为教育资源,本身就存在着价值,实现着“要传播的信息”的价值,而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要实现的是在引导内容的同时如何实现价值观的教育。例如,在语文这一学科教学中,语文的学习内容有人物、情感、伦理、文化等,蕴含的价值有人际敏感、同情、伦理、正义、人道主义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用一些榜样示范、审美阅读等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除此之外,教师如何利用规则、纪律、奖惩、合作学习使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本身体现秩序、尊敬、公正、友谊、勤奋、诚信、意志力、羞愧等与道德相关的情感、行为出现,也就是说如何把教学活动的过程变为同时是道德学习的过程。[5]

道德课堂不仅是教师教授学科内容的场所,而且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场所。我们的课堂既要合乎道德的要求,体现道德的关怀,又要孕育道德的心灵,洋溢道德的光辉。[2]因此,教师不仅要吃透学科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锻炼了方法,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将学科中隐藏的价值理解传导给学生,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使之符合伦理规范,将教学活动的过程转变为学生道德学习的过程。

3.提升教师人格魅力,促进课堂的文化构建

道德课堂要构建的是一种回归生活世界,让课堂洋溢生命气息的文化。道德课堂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回归生活,还要指导学生过上有道德的生活。这就要求教师要理解道德课堂的文化内涵,关注自己的道德课堂的文化建设,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在道德课堂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让课堂绽放生命的活力,从而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的完善起到引导、感染和促进的作用。“野蛮带来野蛮,仁爱带来仁爱”,有着人格魅力的教师,其言行、思维方式都会影响着学生的观念、行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应该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学术、道德品质等。总体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分为:

(1)智慧魅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的综合性,教师不仅要知道本学科的知识,还要懂得跨学科的知识。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广泛利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资源,获得超群的智慧魅力。如果对于学生每次提出的问题都模棱两可,慢慢地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这样不利于师生良好关系的构建。此外,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以及对与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都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智慧魅力,去展现自己的情感和人格力量,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上愉悦的感受。

(2)道德魅力。

“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教师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必须要有爱心、责任心和公正心。教师要爱护每个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为了每个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积极去创造一种宽松的情感环境。教师的责任心主要表现在对国家的教育事业负责、对学生的生命成长负责、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对教师教育事业负责主要是指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坚定的教育信念、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对学生负责主要是指教师要积极地迎合学生的正当需要,并且把学生看做独立的充满活力的创造者,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做学生最贴心的朋友;教师对自己负责主要是指教师要经常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对师生关系进行反思,从而提升自己的实践魅力。教师的公正心主要是指教师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师要学会克制自己的不稳定情感,正直无私地对待学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的人格魅力要达到至善至美,也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所以,教师要把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作为自己不懈的追求,积极提升自己的智慧魅力和道德魅力,使学生不仅获得学识的进步,同时还获得人格的完善。

摘要:道德课堂就是要让教育者用道德的方式去从事教育教学与管理,并让教师与学生从中“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唯独人才有的一种最高享受”,是幸福教育的一个重要场域。要想使师生在教育教学中都获得幸福的感受,教师应该构建良好的道德课堂,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氛围;强化教学技能,传导价值理念;提升人格魅力,促进课堂文化构建。因此,良好道德课堂的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密不可分。

关键词:道德课堂,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观念,教学能力,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伊朗]S.拉塞克,[罗马尼亚]G.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马胜利,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0.

[2]常力源.课堂道德与道德课堂[J].人民教育,2007(6):12-13.

[3][美]诺丁斯.幸福与教育[M].龙宝新,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03-238.

[4][美]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陆有铨,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7-48.

[5]朱小蔓.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的道德影响力[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1):1-4.

专业道德的构建 篇2

林有刚

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严重枯竭等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人类生存危机。要解决这一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发展,必须触及人的精神层面,培育人的生态道德,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生态道德培养的主要驻地。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局限于意识形态领域,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定位在培养社会成员的政治思想品德上,片面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解决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其实,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作为人们思想观念应当反映现实的关系之一,指出“个人所产生的观念,是关于他们同自然界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自己的肉体组织的观念。”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生态日益恶化所带来的人类生存的新危机,面临自身发展领域所发生的新变化,必须冲破原有的价值局限,重视其生态价值,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优势培育人的生态道德。

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一般须经过一个“知情信意行”逐步递进的过程,所以生态道德的培养需要从普及作为“知”和“情”生态意识;培养作为“信”和“意”的生态道德责任感以及践行作为“行”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三个方面入手,构成三位一体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

一、加强生态教育,提高生态意识。

一直以来,人类中心主义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占据

着指导地位。强调一切以人类的利益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使人凌驾于整个自然之上。而人在对自然的挑战中取得的暂时和表面上胜利,则被当作人的独一无二性及地位高贵的明证。在思想道德领域,也只存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规范,道德义务只是对人而言才应该承担,而整个自然环境,包括在这一自然环境中生存的其他物种,根本就不具备与人平等相处的道德主体地位。因此,人类在与自然的交往中,除了毫无止境地索取,根本不必恪守任务道德义务。正是在这种自私的,缺乏长远眼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指导下,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毫无道德观念的束缚,往往从一己之利益出发,为谋求暂时的利益而无所顾忌地破坏自然环境,结果陷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困境。

面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所带来的人类生存的新危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冲破原有的功能局限,拓展其功能领域,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促进社会的生态和谐。而生态道德的形成也必须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从培养保护自然的“知”和人与自然和睦发展的“情”开始。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引导教育对象树立人、自然及社会相统一、相协调的自然观,热爱和尊重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树立全新的环境价值观,从而引导教育对象从强调天人对抗,转而关注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要破除长期占据人们头脑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陈腐思想观念,明确人类只是自然大家庭中的一员,只有与自然和睦共处,与其他物

种和谐共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才能得到可靠的保证;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弘扬中国传统“天人和一”的生态价值观,要使人认识到只有“天人”一体,构成完整的系统,二者才能共生共荣,只有遵循自然规律,达到自然生态和谐,人类社会才能和谐。

二、培养生态道德责任感,树立主人翁意识。

培养了人们对生态自然的“知”与“情”还远远不够,必须进一步将其深化、发展,让其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信念和意志,帮助人们树立主人翁意识,即思想品德形成环节中的“信”和“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须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学校和社会都要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生态学知识的教学,使生态学的准则成为一种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在这种宣传教育和知识教学中,“人——自然”道德教育则可以进一步赋予这种行为规范以道德、伦理学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的道德良心、道德信念,使生态责任感深入人心并与道德责任感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崇高的道德情操。

现代工业社会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掠夺造成并日益扩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裂痕,人口暴涨、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生态失调,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事实。为此我们必须树立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优势培养生态道德。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即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生态道德在于帮助人们使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统一起来、道德责任和生态主任统一起

来。我们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教育价值,让环境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对人们进行生态教育,使人们清楚地认识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从而树立善待自然的生态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正是这种生态责任感促进人们保护环境的内在需要和动力。苏联生态学家佩德里茨金指出:“道德地对待自然界的规范一旦变成人的内在需要,它就会在解决生态问题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把生态意识提升为生态责任感,培养人们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主人翁意识,以人类生存为出发点,抛开局部利益,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使人类和自然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三、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所谓的“生态道德,不仅是指个人在自然界中生存应遵守的生态规律及由此制定的生态规范的总和,更是指个人根据自然承受能力,以最优方式解决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情感和生态自觉性。”可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生态道德,不仅要培养生态意识,建构生态道德责任感,更要促使人们把上述“知情信意”外化为“行”,即在日常实践活动中自觉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在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达到改造自然和支配自然的目的的。自然界不同的物质层次具有不同的规律,人的实践又有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之别,人们往往在利用某个层次的自然规律取得了满意的近期效果时,却由于没有认识或忽视了相关层次自然规律的作用,而带来不良的远期后果。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为争取一时的农业增产,乱砍滥伐,引起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的破坏,给农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了长期的不良影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曾经指出:“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留给自己的则是荒漠.” 针对人类这种短视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其预警防范的功能,改事后“解释”为事前“防范”,变被动为主动,未雨绸缪,提高人们的预警防范意识,引导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是如何构建道德课堂的? 篇3

【关键词】道德课堂;创造性活动;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40-012.9]

道德课堂”是一种高品质的课堂形态,要求教育者用“合道德”的方式,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在保证学生身心愉悦、人格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使学习者获得学业进步和身心全面发展。那么作为一线教师,该如何构建自己的道德课堂呢?

一、激发教师的实践智慧,让教师有效地主导课堂。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所以只能从自由的角度出发,才能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师生要想获得自由,首要的条件就是卸掉强加在师生身上的外在負担,使教育成为它自己。太多的外在要求与强制,只会使教学丧失它的丰富性,扼杀教师创造的空间。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与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赖于教师日常生活环境为其“解压减负”,为其发展提供宽松、民主的氛围;有赖于教师自觉、自愿地将实践智慧的获得作为其专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当教师感觉到其教学工作是值得为之努力的工作,才能从教学中得到满足。

不良的课堂文化只会妨碍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使教师不愿创新或不敢创新,循规蹈矩地按照教材和各种教学规定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标准化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而民主、自由的课堂文化则允许教师进行革新,为教师各尽所能提供空间。爱因斯坦认为:“自由是这样一种社会条件:一个人不会因为他发表了关于知识的一般和特殊问题而遭受危险或者严重的损害。交换的自由是发展和推广科学知识所不可缺少的。”在教师通过实践智慧主导的课堂里,教师更能自由地表达自己,自觉自愿地进行教学创新,探究能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关注得更多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学,教师的实践智慧能真正得到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需要对缺失道德的课堂负有一定的责任的,但是,很多事情教师是无法控制的,比如说学校管理者对课堂教学管理设置的量化制度过多、约束和控制过多,造成教师产生无助感与失败感,造成教师对职业和自身教育能力的认知出现困惑,甚至产生职业倦怠。而这种职业怠倦一旦带进教室,就会引起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把教师当“神”看的倾向;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中,有把教师当“完人”看的倾向;在对教师的管理中有把教师当“超人”使用的倾向。上述倾向是造成不少教师出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其实,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教师。因此,首先要把教师当人来认识,当人来尊重,不可用人之为师的特殊性来替代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

二、激发学生的智慧与生命活力,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学生是有着智慧与生命活力的自由的主体,是具有连续生成性的独立的生命存在。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首先必须保持一种积极道德的心态,把自己的自由道德的状态带到课堂中去,让学生能感受到自己的精神状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而学生的积极道德的心态又会反过来影响教师。道德课堂的建构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

教与学均是一种“历险”,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经验活动,和谐的课堂教学的实现是以一定的教学自由和自主为前提的。只有把课堂还给师生,才能让教师乐其所“教”,学生乐其所“学”。理性知识在学生的经验之外,所以构建道德课堂的一个要求就是使这种理性知识“感性化”,使这种“感性化”的知识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传授这样的知识才能使教学过程充满道德。

三、激发课堂的生机与活力,让课堂在对话中追求生命的道德。

教育要尊重人的生命的整体性及其精神的意义与价值。苏格拉底、杜威的社会建构主义观都一再强调一点——学习是一种交流、沟通、对话,因此基于交流的课堂是建构意义与关系的课堂,是追求生命自我完善的课堂,是师生“修炼”的课堂,是尊重师生整体性的“生命课堂”。

“把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是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同时也是习惯于把原本为整体的事物分割为部分、方面的思维方法的表现。具体地说,就是把生命的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出来,突出其重要性,把完整的生命体当作认知体来看待。”道德的课堂要求我们要从生命关怀出发,着眼于师生的生命整体,激发师生的生命活力,通过师生共同道德成长,最终使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

四、转变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观,让课堂在自由自主中和谐发展。

教育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同样课堂也有它的规律性与目的性,其目的性的体现就是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传统的评价观总是忽视人的存在与交往,以及课堂的文化性。而要生成道德的课堂,则必须转变这种机械的评价观,认识到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关注师生的生命质量。促进课堂的交往认识活动,应该成为新的教学质量评价观的基础。新的教学质量评价观应包括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对学生的学习质量的评价。

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必须进行制度的改造与创新,使得校长和教师切身利益的获取同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实绩紧密地关联起来,从而保证致力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校长和教师能够真正得到‘实惠’、得到更多的‘实惠’”。只有卸掉教师身上的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枷锁,教师才会主动为学生的发展负责,从而使课堂成为师生生命共同获得成长的殿堂。

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我们要转变“唯考分是人才”的观点,认识到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和“会学”,“同时,更加重要的是还要看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他们的求知欲望有没有得到更好的激发,学习习惯有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心灵是不是更丰富、更健全了。”要用人文哲学评价观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人文哲学评价观具有动态生成性、生态和谐性、开放性与发展性,注重对学生整体生命质量的评价,关注人的发展,追求生命的意义,这本是教育的真义。

总之,在道德课堂中,“由于师生的生命价值都得到了充分体现,课堂也就成为了学生应用知识进行表演的舞台,成为了师生能力发展与智慧展示的场所、情意交融与人性养育的殿堂。”

参考文献:

1.郑杰编著《从有道德的学校到有道德的课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5,

2.叶澜编著《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2,

专业道德的构建 篇4

一、为什么提出道德文化建设

《伦理学大词典》中指出: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反映和调整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 用善恶标准来评价, 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1]。道的最初涵义指道路, 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及人的行为原则和规范, 具有某种客观性, 主要指一种外在要求。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 这就叫做德[2]。为此, 如果期待人们在行为外显上体现“德”, 必须明确“道”是什么。“道”作为人们道德结构的精神内核, 犹如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石, 人们在其指导下进行道德观念的构建和道德行为的选择。社会及学校道德文化是影响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价值取舍的精神内核, 统辖个人道德发展方向。因此, 人们必须重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 尤其是学校道德核心价值观对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意义。

然而,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我们国家的传统道德文化遭遇了巨大的冲击。传统道德教育强调应该教给儿童一些永恒的道德准则, 认同教师的权威, 认为道德是可传授的。随着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进一步变革, 教师权威、传授教育方式、核心价值观都受到一定的冲击, 传统道德教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遇到了挑战。随着价值澄清学派、道德推理理论、关心理论、人本主义、主体教育理论的兴起, 加之多元文化、信息技术的冲击, 人们越来越倾向“不能强加给学生任何一种价值观”, 开始注重价值思辨的作用。这有利于学生道德自觉的形成, 但“社会主导价值观”地位的下降导致学生价值观选择的迷失和无所适从。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的盛行使生活在同一生活圈中的人们没有共同的道德价值追求和道德信仰, 这无疑加剧了社会道德失范。道德观念一致性的丧失成为最为深刻和危险的现代性危机。中国人体验着各种价值观的彼此冲突, 经历着价值选择的困惑, 对成为何种人、持有何种道德价值观无法作出抉择, 处于一种漂泊的无根境遇, 失去了固有的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3]。

一个民族的文化和道德信仰解决的根本问题是道德对人的约束力和吸引力的根源问题, 即遵守道德规范的价值和意义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 也就解决了思想危机的问题, 给道德价值观的确立建构了文化精神的支撑, 为学生提供共同的道德根基, 使人的道德规约超越世俗和功利, 走向道德自觉。通过道德信仰的确立使学生理解我们来自哪里, 我们走向哪里。

文化多元化的挑战以及民众道德路向的迷失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在这种背景下, 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被重新提上日程, 世界各国都在推行核心价值教育。2007年, 英国推出全国中小学“英国传统价值观教育”计划, 规定学生学习有关言论自由、文化多元、遵纪守法等核心价值观。澳大利亚政府出台学校价值教育国家框架 (N FVE) , 提出以“关爱与同情”、“自由”、“责任”、“正直”、“尽心尽力”、“尊重”、“公正”、“理解”、“宽容与包容”、“诚实”与“诚信”为核心的价值教育体系。新加坡提出新世纪注重“明 智”、“诚信”、“关爱”、“合作”、“爱国”、“自信”、“创造性”等价值品质的培养。20世纪60、70年代, 美国主张价值中立, 但由于价值中立教育原则带来瓦解价值共识、破坏社会凝聚力等弊端, 80年代末至今, 追求核心价值的品格教育重又回归美国道德教育主流。2012年11月,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总要求。可以看出, 各国都希望通过文化建设重建公民道德秩序, 使道德文化建设成为塑造合格公民的无声力量。

二、文化建设何以有助于学生道德理想的 重建

文化具有方向性。文化是历史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4]。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因此, 一个国家或者学校的文化建设首先是价值观的建设, 这是明确生活在同一文化群体中的人应该遵循的为人处世、判断是非的标准以及个体行为方式的准则和尺度。一般来讲, 文化价值观是稳定的、持久的, 它会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 指引人们生活的方向。

文化具有凝聚力。一个国家或者学校的文化既是过往人生活的映照, 也是当下人生活的呈现, 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影响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思维方式、价值选择以及行为方式。文化引领的方向性、统一性避免了人们价值选择的困惑和迷茫, 使大家沿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一个积极的文化圈, 当学生出现道德失范的现象时, 必然会受到正向舆论的批评与纠正, 在文化氛围的影响下, 逐渐使自身的行为符合社会期待。积极、正向的文化场域无形中增强人们的凝聚力, 形成独有的道德精神气质。

文化具有塑造力。人永远是生活在社会当中的“关系人”。从某种意义上说, 文化与社会是手心手背的关系, 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用来指称人类的生活样式本身。因此, 我们也可以说, 文化对人、对人的生活, 进而对教育进行着无所不在的熏陶与塑造, 不同文化及其文化精神深刻地影响着道德教育的目的, 使得道德教育目的体现着鲜明的文化特色[5]。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必然会受特定文化的影响, 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 使自身的言行具有特定的文化属性。明确、积极、正确的主流文化引领必然有助于推动学生深化道德认识、提升道德理解, 形成道德文化气质。

三、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1.确立学校育人核心价值观

学校道德文化的追求和营造, 应先于对儿童的道德教育, 这是学校道德教育开展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在其社会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追求, 是学校育人的方向标。学校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 应该结合教育特点、学生特点与学校特点, 确立学校育人核心价值观。为了使道德文化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学校必须对其道德文化有“自知之明”, 通过了解学校校史明其来历、形成过程、特色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心中有数”有助于全体师生对学校育人追求的认同, 使学校的追求成为全体师生发展的风向标。只有教师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 学生明确“成为什么样的人”, 才能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 共同建构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意义框架。学校育人核心价值观无形中会成为学校的精神气质,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直接作用于学生道德精神的成长。

2.发挥学生道德主体的作用

文化选择和重建是建立在理性反省和意志抉择基础上的理想追求, 这要求学生作为个体是独立自主的。为此, 在教育方式中, 学校不能采取强制、灌输的方式, 而要遵循学生的主体意识, 经过学生判断之后的选择才是具有持久力的选择。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道德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道德知识背后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文化意义, 激发学生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 从而把成为有道德的人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当学生在学校道德文化的浸润中深刻地理解道德的人文内涵之后, 他们就会从对道德规则的服从转变为对道德的内心信奉与崇仰, 铸造自身的道德价值理想和道德人格追求。

3.激发学生道德需要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 道德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 是一个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存在的精神规定。一个人道德的成长离不开道德需要的支配, 道德教育只有激发并满足学生道德成长的精神需要, 才能推进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激发学生道德需要的过程是把学生引向自由自觉存在方式的过程, 学生不仅认识到自己是社会存在物, 还要思考自己如何生活, 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人创造环境, 同时环境也创造人, 激发学生道德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成长环境。当社会舆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道德环境时, 责任、合作、自觉等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就会不自觉地成为学生的道德追求, 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理想的人。

参考文献

[1]宋希仁, 陈劳志.伦理学大词典[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9:1026.

[2]史宁.文化视野下道德教育的信仰重构[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99-101.

构建生物道德课堂 篇5

对于教学,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代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强制”和“吸引”,这是对教学的两种绝然不同的看法,表明了两种迥然有异的教育观。“强制”,以学生为“奴仆”,学生学也得学,不学也得学,只能唯命是从。“吸引”,则表明对学生的尊重与爱护。“强制”和“吸引”的效果也不一样:“强制”学习学生以学习为“苦”,把学习当“苦差事”,越学越乏味,导致学生“厌学”“弃学”。“吸引”学习,就是用精湛的教学艺术,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欢乐,越学越有味,美在其中,乐在其中,称为“乐学”。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斯多惠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乐学”的思想在本质上就是重视人的因素,肯定人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是解放学生,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和谐发展。“乐学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自我组织过程。发展的动力来自内部,即来自教师的自我组织和学生的自我组织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一个心理结构自主构建的过程。教师是外力,根本的动力来自学生自身。教师的教只有建立在学生自主构建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构建“乐学”的课堂结构呢?

一、融洽关系心心相通教学过程中的交往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师生关系的交往、学生与学生关系的交往,构成了具有特殊性质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与教学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等,都是通过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来实现的。只有师生间的融洽、合作,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教学才能成功。学生处在一种自由宽松、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求知欲望将会得到诱发和补偿,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将会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教学效率必然提高,教学效果也必然增强。“乐学”思想必须建立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相互平等,人格互重,教学相长,双方的创造精神才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教师为学生着想,经常进行心理位子互换,不只是让他们学会,更注重让他们会学。学生希望怎么学、想怎么学,教师就怎么教。“理解比一切都重要”,师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合作关系,就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积极健康的师生关系必须具备几个特点:

1、人道性。师生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尊重人格和权利。

2、民主性。师生间民主平等,尊重各自的正当权益。

3、合作性。师生合作,共同构成教学过程的主体,共同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4、教育性。这是师生关系的特质,服从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

二、培养兴趣形成动力

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兴趣可以把艰苦的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享受,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生物兴趣的形成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兴趣的培养主要从主观方面入手,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明确目的,提高自觉性。布鲁纳说:“要使一个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的方法,是使他感到这个学科值得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认清生物的工具性及其重要的社会作用,认识到“能文意乃申”,作为交际工具的生物是一个人须臾不能离开的,从而使之对生物产生一种迫切的需要之感,引起学习生物的兴趣。

2、激发广泛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指对于没听见过没看见过的事物的一种新奇感和探究精神。好奇心可以促使人积极思考,大胆探究,从而使人产生兴趣。生物课本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知识面也是极其宽泛的,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等,无所不有,几乎没有时空限制,这些都为我们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3、培养丰富的情感。情感和爱好是相通的,人们对有情感的东西都很容易产生兴趣。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入情”也就是有了兴趣。生物课本中,文学作品占了较大的比重,这些课文中都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如果学生学时能有所领悟,就很容易与课文的内容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

教学也只有激起学生的认知兴趣,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才是真正的“乐学”。

三、引导学生大胆置疑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怀疑不仅能辨伪去妄,发现问题,也会“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提问,是课堂上为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和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一种手段。除了教师问学生外,还应该鼓励学生问(质疑、驳问)教师。提倡学生问教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且敢于向教师提出来,这是他们刻苦学习,主动钻研的表现。学生驳问教师就要动脑筋,或者认为教师讲得不当,或者对教师讲的知识需要补充,或者要探本索源。这些对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辨析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例如教学《木兰诗》后学生有惑:“‘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假的。不说别的,只要一洗脚不就露馅了?那古代妇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包小脚的呢?”又如,教学《谈骨气》时,学生反问:“文章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国人’当然是有男有女的了,可这‘大丈夫’是指有志气或有作为的男子的,那么妇女呢,她们算不算‘大丈夫’?”多么敏锐的思想!提倡学生质疑、驳问,无疑能培养学生不信书、不信师的敢想、敢说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课堂也会因此而充满勃勃生机。

四、创设情境寓教于乐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在这个“境”中,有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形象,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愉悦;同时又展示了学生学习的智力背景,鼓励学生自主求知。它有感性认识的基础,又有促使学生理性认识的桥梁;它调动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也有着学生生理感官与心理需求的快乐和满足。它激发学生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生理和心理上的因素,以此推动学生认真学习,顺利开展认知活动。情感是追求真理的动力,是智力发展的翅膀。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和调节三方面的功能。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开始和进行起着阻碍和抑制作用。可见,情感是人们努力达到自己目标的积极力量。情境教学正是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创设生物教学情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1、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生物是交流的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生活的外延有多大,生物的外延也就有多大,所以生物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当。生活,包括人生在世的的种种生活状况,由生活产生的思想感情,也包括为生活服务的科学技术,等等。读和听,是理解别人对生活的反映,用生活实际来衡量,吸收别人的长处和经验;写和说,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以生活为基础,看表达是否准确生动。联系生活实际展现情境既给学生“导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给学生“开源”,促使学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2、运用实物演示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展示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而产生的。比如教冰心的《小橘灯》,在课堂上三次展示自做的“小橘灯”:第一次,导入新课,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第二、三次出示,分析人物形象,归纳课文中心,引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有利于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速度。运用实物演示情境,重点在演示过程,让学生认识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既能帮助学生明白事理,也能增进学生的实感体验,有利于语言表达。

3、借助图画再现情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示了诗与画之间的关系。其实这两句名言同样揭示了文与画的关系。作者写作时总是有“境”的,无论是“为文造境”,还是“为情造境”,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都少不了“境”,那“境”就是“画”。因此借助图画可以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受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

4、播放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所以音乐是渲染情境、创造气氛的最佳手段之一。音乐与生物的相通之处在都是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如果能够把音乐语言和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的综合调动,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教《木兰诗》可放古典音乐《十里埋伏》,教学《听潮》可放《命运交响曲》,强调声调和节奏的刺激力量,发挥音乐对人心境的感召力。

简谈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构建 篇6

一、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职业道德是在工作中协调个体、群体与社会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它通常是在特定职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往往表现为某一职业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表现为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们所特有的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包括职业理想、职业责任与职业态度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多元化,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传统的教师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正在逐步减弱,部分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发生了动摇,师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意识淡薄

当前,一些教师只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对政治学习不以为然,政治意识淡薄,比如:有些教师对党的方针政策不闻不问,不关心政治,不顾全大局,在大是大非面前,看不清楚方向,缺乏应有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宣讲堕落文化,颂扬腐朽的生活模式,无意甚至有意地神化社会潜规则,极大地误导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甚至有极个别教师在课堂上散播有悖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言论,造成学生思想混乱,严重影响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建设。

2.职业理想动摇

由于社会思潮变迁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神圣使命与实际收入偏低、精神与物质两难的矛盾面前,职业理想和信念发生了动摇,职业目标出现了偏差,价值主体由学生本位转向个人本位,价值取向也转向世俗功利,他们淡化了对自己从事的崇高职业的追求,变得过分在意名利和个人价值,盲目追求物质利益,讲求实惠,对是否继续从事教师职业产生了迷茫,更对教师职业的神圣性产生了怀疑。

3.敬业精神缺乏

在当前,有些教师把投身于教育事业作为一种无奈,或者把从事教育事业作为跳板,或者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如果教师把教育当成一份普通职业来对待的话,是难以胜任社会对教师这份崇高职业的要求的,教师本身也难以承受可能面对的各种困难。因而有些教师对教育事业产生厌倦和鄙视,工作敷衍了事。个别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投入精力明显减少,把教学工作当成副业对待,把主要精力用于其他活动中。

4.学术道德失范

现阶段,许多学校都很重视教师的科研工作,有些教师为了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就会急功近利,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学风浮躁,在评奖、评优、评职称时虚报科研成果等。他们违背了学术道德,成了批量制造科研成果的机器,导致了目前学术圈中普遍的学术失范。他们的做法,严重损害了教师乃至整个学术界的声誉,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现阶段教师职业道德考评机制分析

职业道德作为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教师其他素质的发展。然而,学校管理部门更注重于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科研质量评价体系,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考评体系的构建相对忽视,许多评价标准内容过时、要求僵化,对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不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1.评价标准缺乏群众基础

当前,许多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在制定时缺乏群众基础,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没有广泛地征求学校教师的意见,忽视了教师的实际工作环境、素质基础等条件,有些条款内容缺乏科学性、可行性。因此,评价标准的信度和效度不具权威性。

2.评价手段过于繁琐

现行的许多评价手段过于繁琐和复杂,对评价的要求不够明确,操作过程复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评价的进程,导致评价机制不能有效地评价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甚至会引起评价主体对评价机制的漠视和反感,其中的一些标准和要求变成了“口号”、“标语”,不能成为教师们职业道德行为的真正指南。

3.评价结果可比性较差

学校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常常是定性的、抽象的,缺乏对他们的思想表现、工作态度、工作任务、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具体量化的衡量,因此,评价、考核的结果可比性较差,容易出现“千人一面”的考核通病。同时,现行的群众监督评议制度还不够完善,只要不发生严重的失范行为,干得好与不好基本没有太多实质性差别。

我们认为,构建影响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社会机制的基本原则是:“实现教师职业道德理想要求与教师个体全面发展相统一。”我们应综合发展心理学、道德发展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全面拓展导向性机制构建的全新视野,从构建的本来意义上追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真正目的,从时代发展要求出发丰富和充实其新内涵,不仅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技能,提升全面素质,实现人生价值,最终切实发挥导向性机制在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及其个体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效力。

三、构建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设想

近年来,教育部对各类教师的职业道德标准均做了全面的阐述,江苏省在开展“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題实践活动中对师德建设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都为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提供了充实的内容和有力的依据。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构建师德评价体系的设想:

1.制定可量化的评价内容

职业道德的评价内容要完善、系统并且易于量化,结合教育部的职业道德规范,将评价内容定为以下几点:

(1)政治坚定:作为教师,要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不得有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不得传播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和文化。

(2)精心施教:教书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教师要精心备课,讲好每一堂课;要认真批改作业、辅导答疑;要刻苦钻研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要严明教学纪律,不因人为因素产生教学事故。

(3)潜心治学:人们总是把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精通业务作为衡量教师道德水准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教师应该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潜心科学研究,淡泊名誉利益,勇于创新进取;恪守学术道德,反对弄虚作假,抵制抄袭剽窃。

(4)用心育人:自古以来,教书和育人就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并举、言传身教结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做到不偏爱、不歧视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重自身修养,自尊自律,清廉从教,做学生的表率。

(5)热爱集体:教师要热爱学校,关心集体,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热心公益活动;要尊重他人,团结同事,教学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科研上团结协作,合力攻关。

具备评价内容以后,需要将评价内容量化为可考核的具体指标,根据评价群体的不同,指标应有所不同。例如学生评价表可侧重于课堂教学、为人师表等方面;同事测评表可侧重于团结协作、严谨治学等方面;领导测评表可兼顾各个方面。

笔者以学生测评指标举例。学生对教师职业道德测评的指标具体包括:①举止文明,言行得体。②无迟到、早退、缺课、擅自调课、上课打电话等情况。③作业量适当,批改认真、及时。④课后辅导认真、答疑耐心。⑤尊重学生人格,不对学生使用侮辱性的语言,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⑥深入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⑦平等对待学生,不歧视成绩差或犯错误的学生,评分公正。⑧关心学生,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能及时进行教育帮助。评价的意见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项。学生只要在评价意见的相应栏目类做上标记即可。除此以外,设置一票否决的测评指标也不可缺少,具体可以包括:①课堂上散布违背马列主义,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②课堂上散布、传播封建迷信思想或政治谣言,造成恶劣影响。③收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及有价证券,帮助学生修改考试成绩或為学生开脱、减轻处分。④打击报复学生。⑤考前指重点、划范围,泄露或变相泄露试题等。

2.确定参与评价的主体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主体应该分为学生、领导和同事,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中的360度考评理论,建议测评的权重设置成:学生占60%,领导占30%,同事占10%。

在进行测评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测评手段,采取无纸化的网络测评方式。真正做到易于操作,公平公正。

另外,要充分发挥教师自我评价的作用。他人的评价只是外因,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作用,最终要经教师自身起作用。因此,道德评价作用的发挥,关键是调动教师自我评价的自觉性,发挥教师自我道德评价的作用。

3.营造健康的评价氛围

要普遍提高学校的道德水平,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培养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人们常把道德评价称为“道德法庭”,这是对舆论评价的一种形象的比喻,它可以是无形的自发的,也可以是自觉的有组织的。国内外的一些行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设立的职业道德委员会,就是有组织的“道德法庭”,对于提高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道德舆论有正确与错误、健康与不健康之分,要以正确的、健康的道德舆论取代错误的、不健康的道德舆论。要通过树立典型,积极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运用师德楷模典型的人格来教育广大教师,在受榜样范例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理解、认同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基本要求和行为规范。同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网络媒体等宣传道德标准、道德标兵、道德榜样,营造职业道德的良好氛围。

专业道德的构建 篇7

1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1.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综合素质

优良的环境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对研究数据和结果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设计与引导。

(1) 开展思想学术类活动, 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深厚的校园学术氛围, 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可以开展“论坛”、榜样示范、表彰会、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

(2) 开展文化艺术类活动,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可以通过开展竞赛, 激发广大学习的进取心与竞赛意识, 同时还能增进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也通过举办迎新晚会等大型文艺活动, 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3) 推动社团文化, 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丰富学生第二课堂, 活跃学术氛围、增长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开展创新创业培养活动, 引导学生关注个人发展持久性, 提早为创业就业做好准备。也可以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 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更多的机会, 为繁荣校园文化做出贡献。

(4) 进行体育竞技比赛, 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体育文化节活动, 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 推动了学生群众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

1.2 占领网络教育阵地, 发挥新媒体传播育人正能量

如今计算机网络繁荣着教育市场, 深刻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机遇。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这个新平台, 加强校园网建设, 优化网络环境;弘扬先进文化, 抵御文化侵袭;组建网络德育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加强网上网下联动。

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调动学生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积极性。

1.3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 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化

社会实践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 在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 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安排学生走访调查,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社会、思考生活;安排学生参与与专业学习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进而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1.4 加大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发挥着尤其重要的育人功能和价值。

学校可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制定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制度、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聘用专兼职教师队伍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2 构建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体系

2.1 职业基本素养养成训练课程纳入正式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重要阶段。在讲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要有意识地将岗位任职要求引进课堂教学, 设立职业基本素养养成训练课程, 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 增强沟通意识, 加强双向交流, 实现互动式教学, 使学生学中做, 做中学。

2.2 建立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机制

自我教育通过外在引导逐渐改变大学生的态度、动机和思想等, 有利于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良性发展。激励大学生自我教育, 就要给他们提供有价值的榜样进行榜样引导;并且端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目标与方向, 促使大学生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积极统一;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 促进他们自我选择的正确性和自我调控能力的提高。

2.3 构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体系

通过对大学生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 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 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办学理念上, 要改变以往的只注重技能训练的技术教育, 而转向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要重视人文精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充分利用教育环境;增强隐性文化力度, 充实人文素养培养实施者的底蕴;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善评价体系, 构建人文素养评估标准。

2.4 按照知行统一原则, 在评价方式采用四个结合, 有效地保证思想道德评价的质量和效果, 更好地促进高校德育目标的

(1) 理论考查与操行考核相结合, 理论考查与操行考核相结合, 就是引导学生把认知与实践统一起来。高职学生的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分为四个等级:一级指标是总体评价指标, 二级指标分为理论考查与操行考核两个方面。理论考查与操行考核下设立三级指标, 理论考查有理论课出勤、平时作业、最终考试成绩;操行考核有政治表现、遵章守纪状况、集体观念、勤俭节约、劳动观念等, 主要检验学生在课堂以外的道德修养践行情况。四级指标考核的重点就是对三级指标进行评定, 并赋予各类指标不同的权重。最终, 根据两部分的成绩, 按照所给定的权重, 折合成一个综合评价分值。

(2) 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 外部评价是指社会、学校、老师、同学等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自我评价是学生不断提高自身发展水平的一种评价方式。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 就是按照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权重, 给出综合评价成绩。

(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性是指在评价中用语言文字来描述、解释和说明品德行为, 定量是把品德行为的具体指标用数值量化, 它通过统计分析, 对大学生品德做出量化说明。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公正、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

(4) 过程考核与最终考核相结合, 过程评价具有诊断反馈的功能, 是教师及时获得教育信息, 对教育过程进行调节、诊断的过程, 也是学生得到应有的指导建议和接受养成教育的过程。过程评价与最终评价相结合, 也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 是高校动态地、系统地、真实地把握好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 也是提高品德评价质量和效果的保证。

新课程理念下道德课堂的构建 篇8

一、构建道德课堂的必要性

1.从教育的本质说起——从“失真”到“本真”

当下, 我们正面临着道德的断裂及虚无, 面临着深刻的道德危机。促使被功利所困的“失真”教育回归到“本真”教育, 是我们思考道德课堂问题的根本。构建道德课堂是探索和追求本真的教育重要形式, “本真教育是一种既教人怎样生存, 又导人以何为生存的教育。” (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

2.从传统课堂道德的缺失说起

在当前“教育=考试, 教育质量=考试成绩”的杠杆指挥下, 多数课堂未能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 极少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甚至有强制、压抑、言语暴力、人格不平等、体罚、心罚等现象。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课堂生活的平等与自由受到挑战;

(2) 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教师言行不一, 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分离, 知识的道德教育价值被遗忘;

(3) 重视课堂生活中的教育选拔和分层, 而忽视学生基础性素质的发展。

(4) 把本应着眼“人”的发展和丰富多彩、充满生命活力与情趣的学习过程和校园生活, 简化为见“分”不见“人”的特殊认识活动。

3.从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践意义说起

道德课堂的构建旨在通过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总结和课堂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 提炼出道德课堂的核心理念、价值追求、评价体系。

二、道德课堂的实践标准

道德课堂是有“人”的课堂、是有“生机”的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是有“质量”的课堂、是有“品味”的课堂、是有“特点”的课堂, 是有“创新”的课堂。

有实践者指出:有道德的, 学生主观幸福感高的课堂, 教师应尽量减少如下行为:

(1) 应减少面向全班的教学指导, 如讲授等, 应强调精讲。

(2) 应减少学生的被动活动, 包括静坐、聆听、接受和吸收信息等。

(3) 应减少对教室里的安静状态给予的表扬和奖励。

(4) 应减少给出覆盖每个主题领域中的大量材料, 并对材料只作蜻蜓点水式的介绍。

(5) 应减少死记硬背事实和细节。

(6) 应减少强调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学生之间的竞争。

(7) 应减少对学生进行能力分组。

(8) 应减少采用并依赖标准化测验。

有道德的, 学生主观幸福感高的课堂, 教师应尽量增加如下行为:

(1) 增加体验性、引导性、操作性的学习。

(2) 增加课堂上活跃的学习气氛, 允许学生操作、讨论和合作, 允许他们的声音和活动充满整个课堂。

(3) 强调学生更高级的思维, 自主学习某领域中的关键概念和原理。

(4) 增加选定为数不多的几个主题,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使学生掌握研究该领域的方法。

(5) 增加让学生花时间去阅读那些具有完整性、原创性和真实性的书籍, 以及非虚构性的材料。

(6) 增加培养学生对待工作的责任感, 帮助他们完成设定目标、记录、管理、评估的任务。

(7) 增加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 让他们自主决定书籍、写作主题、学习伙伴和研究项目。要增加关注学生个体不同的认知风格和情感风格。

(8) 增加合作性活动, 将教室建设成一个相互依赖的学习共同体。

三、怎样构建道德课堂

构建道德课堂的着眼点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大连教育学院的贾荣固老师提出了如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十个着眼点” 。

(1) 在学习动机上, 让学生多一点主动, 少一点被动。

(2) 在学习内容上, 让学生多一点选择, 少一点唯一。

(3) 在学习目标上, 让学生多一点自觉, 少一点盲目。

(4) 在教学活动上, 让学生多一点参与, 少一点旁观。

(5) 在教学关系上, 让学生多一点独立, 少一点依赖。

(6) 在学习机制上, 让学生多一点探究, 少一点接受。

(7) 在思维训练上, 让学生多一点自由, 少一点限制。

(8) 在学习过程中, 让学生多一点开放, 少一点封闭。

(9) 在教学管理上, 让学生多一点自律, 少一点他控。

(10) 在学习反馈上, 给学生多一点鼓舞, 少受一点沮丧。

构建大学诚信道德体系的若干思考 篇9

一、推进诚信教育创新, 培育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诚信道德观念

在高校诚信道德体系建设中, 教育是根本。良好有效的诚信道德教育, 能使诚信文化广为传播, 使诚信道德成为人们普遍遵守的准则。

(一) 创新诚信教育理念, 从“知识本位”走向“人格本位”。

只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教育, 将对学生造成精神上的重大压力, 导致学生个体发展中非智力因素的缺失。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诚信道德教育时,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让学生从诚信知识的教育层次上脱离出来, 从“知识本位”转向“人格本位”, 尊重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倡“人格本位”, 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应该”诚信, “必须”诚信, 能认真去思考体会“为什么要诚信”, 使诚信内化为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自觉情感, 实现“知”和“行”的统一。也就是说, 在宏观层面上, 诚信道德教育要尊重教育规律及其学生发展规律;在中观层面上, 诚信道德教育要体现对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发展的关切;在微观层面上, 诚信道德教育要正确全面地看待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为个体身心健康提供合理评价。

(二) 创新诚信教育内容, 从“伟大”走向“平凡”。

学校德育, 既要造就仁士圣人, 更要提高全体人员的一般道德水平。我们评价德育实效低下, 往往不是指缺少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 而是指缺少遵守社会公德的普遍群体。当然, 抓住“平凡”, 并非放弃“伟大”, 而是要正确处理政治信仰与道德建设的关系, 使之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于学校的诚信道德体系建构之中, 把理论转化为行动, 把行动沉淀为习惯, 把习惯上升为信念。

(三) 创新诚信教育模式, 从“他律”走向“自律”。

我国目前高校诚信道德教育的手段方法还比较有限。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客体地位, 被迫接受单一化和纯粹道德知识的灌输, 没有道德情感的体验和道德意志的锻炼, 更谈不上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这种重灌输轻引导、重他律轻内省的诚信道德教育方法, 与培养人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相悖, 应当加以改变。具体地说, 就是要实现教育目标由客观性向主观性的转变, 教育方式由强制性向民主性的转变, 教育过程由知识性向实践性的转变。

二、完善诚信管理制度, 为诚信道德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当代道义论的代表人物罗尔斯把制度理解为规则或规范, 并认为在这样一种社会制度中, 每个介入其中的人都知道这些规则或规范对自己及别人提出了什么要求, 这种公开性保证介入者知道对他们相互期望的行为的界限在哪里, 什么样的行为可以被允许[1]。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为其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的诚信管理制度, 对于推进整个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健全校内各类诚信制度。

诚信道德教育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作为保障, 必然会成为一个理想的蓝图而无法取得实效。学校在开展各类评奖、评优、发展学生入党和对违纪学生处理时, 要充分体现诚信道德的价值观, 体现诚信道德的内涵。在学生管理方面, 适时安排学生参加承诺仪式, 签订诚信道德承诺书, 让学生在实践自己的承诺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

(二)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后, 学校可将大学生在校期间向国家助学贷款还贷情况、学杂费缴费情况、违反校规校纪情况、勤工俭学情况、履行相关责任义务和承诺情况记录在案。学生毕业时, 学校可将这份诚信档案随同大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 将大学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社会。因为良好的个人诚信档案无疑是一张通向成功的“身份证“, 这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它会使学生产生珍惜它、维护它的愿望, 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 努力做诚信的事, 以求得到良好的记录, 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度。

(三) 构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

诚信评价是诚信道德体系的核心。社会的诚信评价由政府或民间信用中介机构来进行, 而大学生的诚信评价应由学校权威管理部门作出。诚信评价可以使大学生把抽象的诚信道德概念具体化, 巩固诚信道德信念,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增强诚信情感和诚信体验, 有效地调控自己的诚信行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应包括:学习诚信评价体系、经济诚信评价体系、生活诚信评价体系、择业诚信评价体系, 根据各个体系不同的需要, 确立恰当的、能反映大学生诚信度的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等级, 并将诚信评价得分情况与学生本人的发展直接挂钩。

三、建设校园诚信文化, 营造浓厚的诚信道德环境

建设校园诚信文化, 营造浓厚的诚信道德环境, 充分发挥校园诚信文化所具有的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和寓教于“景”的独特作用, 是构建诚信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塑造高校诚信立教形象, 实现风范育诚。

学校自身诚信道德状况的好坏、教师的诚信道德形象, 将直接影响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效果。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具有诚信之誉, 教师必须具有诚信之德。为此, 高校应严格规范自身的办学行为, 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 不能因为高校发展资金短缺而乱办班、乱收费、乱招生、乱发文凭, 对各种办学行为, 应当公开招生条件和收费项目, 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高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学生眼中教师是人格健全、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人。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做诚信道德的表率, 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加强道德修养, 用良好的诚信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 取信于社会, 以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和激励学生, 让学生在高尚的诚信立教风范中塑造人格。

(二) 优化校园诚信文化载体, 实现环境育诚。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 人的任何活动都与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优美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 作为诚信文化载体的环境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高校应从优化校园诚信文化的内在要求出发, 积极打造优美健康、富有哲理化、人性化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园整体设计应以优化的诚信文化载体为主题, 赋予校园一草一木一石以哲理, 精心规划、设置诚信教育专栏, 在校园公共场所设置诚信道德格言、警句牌, 在校园网上设置诚信道德教育主页等, 以形成浓厚的诚信文化氛围, 让学生耳濡目染, 从中受到教益。

(三) 深化以诚信为主题的实践体验, 实现活动育诚。

高校诚信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的课堂和讲坛, 更要走进实际生活, 走进社会实践。“道德必须在实践中习得并在实践中得以体现。”[2] 教师除了指导大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诚信道德的主要内容, 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认识社会, 正确对待诚信的人和学会做诚信的人。诚信教育的关键在于实践。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养成诚信习惯, 在实践中体现诚信品质, 才会更深切地体会诚信, 更深切地理解诚信。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 广泛深入地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 诸如, 举办名家讲座、名人访谈、观摩有关诚信的电影、征文、辩论等, 收集史籍和现实生活中政治家、科学家、工商界名家名企等关于诚信的案例加以研究, 引导大学生分析正反两方面的案例, 增强诚信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邀请往届毕业的成功校友和各行各业的名流来校开展诚信道德教育系列报告, 以名人名家的优秀人格与辉煌业绩给大学生以心灵的震撼, 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情感;设立“诚信考场”, 检测学生诚信水平, 用“自己的良知和人格”取代监考教师, 以实际行动与考试作弊决裂, 让诚信道德在实践中升华。让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诚信“资金”, 由抽象到具体, 转变成可以量化的实实在在的“资产”。

参考文献

[1]龚群.当代西方道义论与功利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138.

浅析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构建 篇10

一、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一) 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保障会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正常发挥的必然条件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会计从业人员行为的约束性规范, 同时也是会计行为对社会应负担的道德责任与道德义务。是否尊崇职业道德将直接决定从业会计人员能否遵守职业纪律履行职业义务, 能否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

(二) 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有利于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人是竞争力的智力基础,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高素质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必备要素, 也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 践行现代企业文明的健康基石。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并通过激发从业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 实现从业人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荣誉。同时也为企业的文化建设、组织建设、财务管理等软实力的提升从精神层面筑牢道德防线。

(三) 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制衡力量

与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相比, 职业道德建设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 它是职业态度和职业作风是否端正, 职业人员能否自觉地抵制各种负面影响, 自觉遵循法律、准则, 是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的有力保障。会计职业者应以诚信为立身处世之根本, 以职业道德为职业底线, 时刻站在高处计算盈亏, 而不应深陷其中分析对错。

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构建是以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为行为准则, 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为实施手段, 以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为必要条件, 以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与奖惩机制为奖罚标尺, 从而构成了完整的职业道德建设体系。

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涵义及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职业活动中的一种行为准则和标准, 是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爱岗敬业, 廉洁自律, 客观公正, 保守秘密, 诚实守信, 忠于法律和准则, 提高技能, 文明服务八项要求。

(一) 爱岗敬业

依法客观公正处理社会各阶层经济利益关系, 促进人类社会关系正常发展是从宏观角度对会计工作和会计岗位的再认识。忠于本职工作, 热爱本职工作是敬业爱岗的出发点, 也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会计人员应敬重自己的职业, 尊崇职业道德, 遵守职业纪律, 在工作中自觉主动履行岗位职责, 正确处理责、权、利三者关系, 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技能, 争做行家里手。

(二) 廉洁自律

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人员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指南。社会主义会计职业道德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则:一是依法理财原则;二是廉洁奉公原则。这两个原则, 一方面体现了集体主义原则;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会计作为一项管理活动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三) 客观公正

客观公正是一种职业态度, 也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价值观。所谓客观, 是指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务时必须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真实准确的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所谓公正, 是指正直、诚实的品质, 坚持操守, 不为利诱的对待压力和利益冲突。客观公正, 应该成为所有会计人员的职业理念。

(四) 保守秘密

保守秘密是会计人员应该永远坚守的职业纪律。会计人员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 有机会掌握本单位的一些商业或核心机密, 这些机密一旦泄露将会给企业或部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之便将获得的信息为己所用或者为牟取私利泄露给第三方, 保守企业自身商业秘密, 同时, 不得以不道德的手段去获取他人的秘密。

(五) 诚实守信

诚实是指言行跟思想一致, 不弄虚作假。信, 即信用。人们所熟悉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中, 信定位于五常之根本, 百业兴旺之源泉。诚信表达是会计职业人员必备的基本操守, 具体来讲就是不做假账。这是对社会的基本承诺, 也是会计人员诚信执业行之久远的保障。

(六) 忠于法律和准则

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准则相关会计法律、法规的程序、要求办理业务, 具体到实际就是依照《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税法等相关规定。在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中, 以法律作为行动的指南, 以准则作为职业判断的方向, 以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正常的经济秩序。

(七) 提高技能

新的历史时期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积极拓展相关的政策法规、内控、管理等新业务领域, 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为此会计从业人员要将接受终身教育作为进身阶梯, 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技能和核心竞争力。

(八) 文明服务

文明的服务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良的服务质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行政及事业单位会计文化建设对会计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会计的功能是服务性的, “会计”本身不是目的。会计始终处于助手地位, 发挥参谋作用。摆正会计配角的位置丝毫不会削弱会计在单位管理中的重要性。

三、以教育为手段, 提升职业道德水准

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职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坚定的职业信念、自觉的职业行为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逐步将职业道德规范转化成自身的行为理念和道德法则, 使会计人员对自己所经手的每一笔账目都心存敬畏, 从而恪守职业道德底线, 促进会计行业的良性发展。

(一) 加强德育教育, 弥补学历教育的不足

学校在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中, 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的传播, 而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会计法纪教育等纳入教学计划。把职业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使法律意识、道德责任感、诚信意识的培养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 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具备会计行业应有的职业操守和职业判断能力。

(二) 加强法制教育, 法制与德制相结合

加强引导会计人员学习国家财经方针、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增强法制观念, 加强防范意识, 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保证会计行为的合法性。同时将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结合, 使正确的道德评判、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模式成为会计人员赢得信任和尊重的职业追求, 避免工作失误, 减少经济犯罪。

(三) 开展诚信教育和警世教育等后续教育

财政部门应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会计人员开展职业道德培训, 经常印发一些正反面典型的材料以及组织观看警世教育纪录片, 或者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介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和违法会计行为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和剖析, 使会计人员从中得到警示, 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信念。同时新闻媒体也要在遵守职业道德抵御职业风险方面给予正确的舆论导向, 将剖析反面典型与弘扬正气结合起来, 引导会计从业人员自重、自治、自警、自律, 促使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深入人心。

(四) 加强对单位负责人的法律和职业道德教育, 净化内部职业环境

良好的内部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也是建立先进企业文化的前提, 更是会计信息客观、真实、完整、准确地合理有效保障。要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大力倡导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风尚, 增强单位负责人的道德觉悟和法律意识, 使他们能以身作则, 遵纪守法。同时加大执法力度, 尤其要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加大对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及在行动上鄙视甚至亵渎会计人员依法执业的单位负责人的处罚力度, 切实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五) 完善继续教育, 提高职业素养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远程教育、国家会计学院脱产学习及财政部门举办的大课堂面授班等形式将最新出台的财经法规、准则、相关财税政策同普及会计职业道德基础知识相结合融入到广大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中。坚持会计人员终身教育的理念, 支持会计人员通过函授学习或自学考试进行学历教育, 鼓励会计人员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切实帮助会计从业人员更新知识、积累经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四、提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不仅让会计人员将职业道德铭记于心, 还要懂得选择会计这个行业应具备的职业操守、独立的价值判断和高度的职业敏锐感。坚守住最初的职业信念, 在会计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以“慎独”、“慎欲”、“慎微”、“慎省”规范自己的行为, 自觉提升职业修养。

(一) 注重学习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全球化的企业竞争环境、国际趋同的会计改革等等使财务人员的知识体系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 终身学习已然成为会计人员的生存法则, 也成为会计人员技能增长、眼界宽阔的基本途径。首先, 加强政治学习,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自觉提高职业修养和道德觉悟, 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维护会计职业的尊严和荣誉。其次, 加强职业道德理论学习。学习职业道德理论可以增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主动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和职业习惯。再次,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扎实丰厚的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适应日新月异全球市场环境的必备素质, 要成为一名称职的会计人员, 不仅要具备政策理论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这些能力的具备来源于不断的学习, 向书本学习, 向先进典型学习, 通过学习, 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行业发展的智库、理论研究的高手、实际操作的先锋”的新一代优秀会计人才。

(二) 勤于实践

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实践是道德修养的基础, 道德修养来自于实践中的自我锻炼, 会计人员只有投身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实践中去, 才能真正懂得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的要求, 不断提升会计职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

(三) 健全法规制度, 完善内控体系

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及各种相关法律法规, 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和执法的可操作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完善应遵循积极借鉴吸收国外有益经验与制度安排, 根据我国现实国情择善而从, 以形成与国际惯例一致, 并为我所用的现代会计规则体系。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首先, 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通过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以风险为基础的、客观可靠的建议与分析, 发挥内审的内部监督的职能。其次, 合理配备会计人员, 严格实行会计人员持证上岗;不相融岗位应合理合法分开设立, 相互制约的会计岗位能防止会计职业判断的滥用;最后, 推行集体决策制度, 集体决策制度在防止重大事项决策失误的同时还可以防止贪污腐化行为的出现。内控体系建设还需要把内控实施纳入“一把手”考核体系, 这样才能确保内控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 强化社会监督,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推动及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财务工作的外部监督机构如财政机关、税务机关、审计机关、工商管理、会计事务所等部门对会计工作的建设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对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维系和发展、会计从业环境的净化也发挥着监督、检查与指导作用。

(五) 优化职业社会环境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我党自上而下开展了近1年的时间, 以“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 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 狠抓干部作风建设, 强调道德养成, 规范权力行使, 培育优良作风。这次教育活动真正改进了工作作风, 为全党上下精神上补了“钙”, 赢得了群众认同, 得到了党内外的积极评价, 是一次全国上下联动的净化自我、优化社会环境的身心大扫除, 也为推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建设创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

(六) 实行会计岗位轮换制度

通过横向的岗位轮换, 使会计人员轮换担任不同岗位工作的做法, 在增强会计人员的适应性和工作技能的同时也使其对财务工作有更全面的认识, 并产生更广阔的视野, 从而激发财务人员的创造力, 同时也可以避免经常与金钱打交道的会计人员因在同一岗位工作时间过长而徇私舞弊, 谋求个人利益。

(七) 完善行业自律体系

建立和完善的自律机制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对于从事会计职业的人而言“金钱是祸水”毫不夸张, 但真正使金钱成为祸水的是有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底线失守而导致的欲望膨胀和心理失衡。会计人员准入门槛低, 职业道德教育被严重忽视, 使得我国会计自律体系非常不完善, 加之浮躁的社会风气使“审核把关不严, 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成为会计人员失去职业准则堂而皇之的借口, 种种现象为会计行业自律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行业自律是会计职业组织对整个行业的会计行为进行自我约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通过构建诚信机制和权衡机制, 发挥会计人员自我修养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使会计人员按自律标准和范畴时时进行自我约束, 行所必行, 止所必止, 最终达到自律的治本作用, 从而在诱惑面前“宠辱不惊, 去留无意”。

五、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与奖惩机制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与奖惩机制是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职业道德的评价与奖惩起着道德法庭的作用, 有利于形成风清气正、先进纯洁的社会环境。

(一) 建立科学的职业道德评价标准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主要是指相关会计组织、社会其他组织以及社会舆论对会计职业人员的职业行为进行道德价值判断。职业道德评价对会计从业人员来说, 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行为约束方式, 它是职业道德规范能强有力实施的必要保障, 是促使职业道德力量发挥作用的必要环节。当前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会计人员自我评价、单位内部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 及时向社会各界公布评价结果, 并积极采取奖罚和激励措施。

(二)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完善奖惩制度

激励与约束是现代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有机结合, 在职业道德体系的构建中激励与约束同样缺一不可, 只有二者的充分融合才能实现效能的最大发挥。

1. 政府部门的监管

作为《会计法》执法主体的财政部门一方面监督各部门单位是否严格执行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也对各单位会计人员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情况进行检查。财政部门在加大对会计职业道德执行情况检查的同时要与会计法执法检查相结合;与会计质量信息检查、非税收入收缴情况检查相结合;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年检管理相结合;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相结合;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相结合。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情况建立检查、考核、评价、奖惩制度, 并与岗位聘任、选拔任用、专业职务晋升等结合起来, 通过严格的考核、评比, 对尽职尽责、坚持原则、责任心强、履行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给予表彰奖励, 并作为提升、晋级的考核依据, 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要进行批评教育, 情节严重的财政部门吊销其从业资格证并调离会计工作岗位, 从制度上激励会计人员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2. 行业协会的监督

会计行业协会作为会计行业整体的代表,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在充分利用会计行业社会资源的基础上, 发挥其协调、服务和监管的职能, 对于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相应的惩戒, 使不良记录的操作者在业界无立足之地, 必将推动会计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职业道德体系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需要职业者的共同努力、需要国家政策保障和法律支持, 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配合。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建设是贯彻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重要体现,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规范会计行为, 将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书林.试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当代经济, 2009 (13) .

专业道德的构建 篇11

一、开展真调查,促进儿童自主构建道德认知

课前调查是品德课常用的教学策略,旨在通过调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初步形成自己的道德认知;同时,教师通过对学生预习情况的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让教真正服务于学。但在实践中,由于调查目的不明确,调查过程缺乏科学性,调查结果不能有效利用等因素,使得课前调查流于形式,成了“伪调查”。有效的课前调查应当注重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开展主动学习,建立最初的道德认知;继而在课堂上通过与同伴、老师的交流,巩固自身正确的道德认知,或反思、改进错误认知,实现道德认知的自主构建。

以《不与烟酒交朋友》(《品德与社会》苏教·中图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时为例,为了让学生认识吸烟的种种危害,教师设计了如下调查表:

这份调查表既是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任务单,也是教师掌握学情,调整教学策略的备课单。学生通过完成调查表,不仅了解到身边的吸烟现象很普遍,还细致地了解到吸烟者身体遭受烟害出现的病症,初步意识到吸烟对家人有伤害;教师则通过调查表反馈的信息,了解到学生家长中受烟害影响较大的典型案例。教学中,当学生充分了解吸烟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后,教师从调查表中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烟时刻在侵害着亲人的身体,我们该怎么办?有了课前真实的调查,面对真实的案例,学生的道德认知得到提升,从而产生了劝家人戒烟的想法,从而为后续学习“劝戒”的环节打下了感情基础。

课前“真调查”的开展,让学生经历了自主学习、自主体悟、自主提升的过程,实现了道德认知的自主构建。

二、创设真情境,促进儿童自然生发道德情感

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道德情感的产生是自身经历与情绪的结合,而这种结合必须在同时发生的过程中完成。品德课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道德成长。而情境创设能够将儿童的真实生活链接到品德课堂,让儿童在生活情境中体验、认识、感悟和行动。由此,激活儿童的生活世界,促进儿童自然生发道德情感。

以《说说他们的难处》(《品德与社会》苏教·中图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课时为例,为了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痛苦,激发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尊重之情,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人物来自真实的生活,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是一个真实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经历了真实的体验、真切的感悟和真情的交流,自然生发了对张闫同学的敬佩、理解和尊重的道德情感。

三、经历真实践,促进儿童自觉磨练道德意志

实践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性质。它决定了课程设计与实施必须注重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引导儿童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实现社会性发展。所谓社会性发展,即个体品德社会化和社会道德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它既要有社会正向价值的传递,又要求儿童通过自主建构,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形成完整的道德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须经历真实践,在道德冲突中不断磨练道德意志。

仍以《不与烟酒交朋友》第一课时为例,为了让学生学会“劝戒”的方法,教师组织学生经历了这样的实践过程:邀请一位吸烟的家长亲临课堂参与互动。当家长说明自己吸烟时间长已成习惯时,学生借助自己的道德认知,向家长宣传吸烟对自己、家人和环境的危害;当家长表示吸烟有瘾难戒除时,学生纷纷向家长推荐戒烟产品和戒烟方法;当家长提出因应酬需要而为难时,学生告诉家长应该用自己的真情感化对方,或借机远离应酬环境……在学生与家长的互动过程中,教师随机总结,并用PPT呈现劝戒方法:说清危害法、推荐新产品法、婉言谢绝法、借机远离法等等。

这样的学习用真实践替代了说教,并建立在丰富的道德认知基础之上。经历了真实践的儿童具有稳定的道德情感,并在矛盾冲突中不断磨练道德意志,学会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四、落实真开放,促进儿童自发养成道德行为

品德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空间须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社区扩展;课程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然而,常态课堂鲜见课后延伸的导行策略,即便有课后导行要求,也很少得到落实和反馈。由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变是品德教学的目标,但不是终极目标。只有让道德行为成为一种道德习惯,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每一天,我们的德育才是有效的。这就需要品德课堂向儿童生活延伸和开放,真正落实课程的开放性,促进知行统一,引导儿童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

在《我从哪里来》(《品德与生活》苏教·中图版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教学中,当学生充分体验和感悟到妈妈孕育自己的艰辛之后,自然生发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教师顺势给每个学生发放了一张“幸福账单”(见下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愿转化为行动,并请爸爸妈妈给予及时性评价。学期结束,班级举行了一次“晒晒我的幸福账单”活动,比一比谁的幸福指数高。孩子们积极行动,并和爸爸妈妈一起用照片、图画等形式记录自己的行动。这样的课堂延伸活动和开放性评价,让品德课堂走进了儿童生活,真正落实了开放性。

道德教育是人的一种价值建构,是个体对德育影响的不断感受、积淀,进而重组经验,生成新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它发生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活动中。品德课教师唯有关注儿童个体的生命世界,将促进儿童道德的自我构建作为教学的应然追求,才能以真德育促进儿童的真成长。

(作者单位:扬州育才实验学校

江苏扬州 225001)

在道德教育中构建和谐的人格 篇12

(一) 教育环境因素

教师的不良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是学生学习做人的一面镜子, 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 其人格表现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 有的甚至会产生一生的影响。所以如果教师的人格不完善, 那么必将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是不利的。

不当的教育方法导致学生不和谐人格的形成。教育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都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 浮躁短视。在大学中表现为教育中的功利和实用的价值观, 教育方法过于简单, 使得置身于激烈竞争中的大学生出现种种人格问题, 逐渐发展成人格障碍。

(二) 大学生自身因素

人格因素主要是指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由于体力、智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带来的限制, 从而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甚至自杀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此外, 大学生面临一个新的学习或生活环境时, 部分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会表现出一定的适应不良, 且心理比较脆弱, 适应能力较差, 这些都会导致不良人格的形成。

二、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群体是高素质人才, 理应承担起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 然而如今的就业压力、生活中的矛盾、情感、学业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势必对当前的社会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 也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在新时代背景的要求下, 国家必须认识到培养大学生和谐人格的重要性。

(一) 和谐的人格是构造文明校园的基本条件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 思想教育工作既是人进行的工作, 也是进行人的工作, “人进行的工作”, 表明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其中包括树立高尚的人格;“进行人的工作”, 表明教育者要注意发挥受教育者的能动性, 其中包括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人格的理解和尊重, 才会受到理想的效果, 对精神文明建设, 对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收效, 同样有着重大的作用。

(二) 和谐人格是一个人完美人生的关键

在一定意义上说, 和谐人格作为个体生命独立、理性、自主、自觉的存在方式, 使个人的理想、信念、勇气和毅力成为可能。和谐的人格品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是否具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善处人际关系、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有坚定的意志品质, 正确地对待挫折与成功, 所有这些都是和谐人格的具体体现。

(三) 和谐的人格是大学生融入社会的前题

当前的时代是充满竞争的社会, 不仅仅是人才的竞争, 而是一个广义的各个方面的竞争, 其中也包括一个人良好的人格, 即具有完美的个性、良好的道德、现代的意识、健康的心态、强烈的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基本素质。和谐人格的发展程度是衡量大学生是否合格的客观尺度, 且具有终极意义, 在特定的社会时期可以不受其他因素的左右。健全人格取材于社会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需要大学生具备获取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判断市场的能力, 分析、实践、创造的能力, 对现代文化、现代科学技术的把握和驾驭能力, 也需要大学生对自己、他人、社会具有某种真诚的态度和倾向性, 对一定社会的道德关系、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有着爱憎分明的情绪反应和情感态度。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和谐的人格。

三、在修德修能中铸造大学生和谐的人格

高校德育工作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行为、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谐的人格品质的大学生, 促进其全面发展。高校应将道德教育工作与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有效的道德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促使形成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和谐人格。

(一) 让大学生在感性的审美化教育中体悟灵魂净化

和谐人格首先是一种健康人格, 同时也更为强调影响人格整体构成的各因素之间的协调、平衡、统一关系。道德教育的任务并非仅仅教给学生理性的道德认知, 而要把关注的焦点更多地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认知、内化到人格中, 并践履于行动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今天的教育家面临着一件使人着迷的任务:发现如何在理性训练与感情奔放之间求得和谐和平衡。”审美化道德教育, 即是在道德教育中融入美育理念与美育手段 (如文学、艺术形式) , 用审美形态来教育、启发受教育者, 使受教育者自觉地追求美好的事物, 产生审美意象, 通过情感的陶冶, 使思想、品德潜移默化地得到净化。审美化道德教育能使人们的感性与理性、个性与社会性、情感与理智和谐一致, 使知、情、意三者在求真、修善、悟美的基点上达到有机的统一, 成就和谐人格。审美化道德教育要借鉴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对诗歌教育的重视, 改变当今大学生因长期浸润在教育的理性话语中而理性人格过分发达的现状。

(二) 利用心理咨询辅导调理身心和谐

高校道德教育应发挥其应有的心理建构功能,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宽容态度、坚强意志、健康心态等。通过道德教育把培育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意向渗透在高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中, 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构建健康和谐的人格。除了各种潜隐的心理建构工作外, 塑造和谐人格不能忽略心理咨询制度的建立。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聘请心理学家担任心理咨询顾问, 心理专家可以利用专业技术, 启发学生的自我意识, 促进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 可以为学生选择专业、未来发展规划和求职提供咨询帮助以及提供相应的学习和训练计划。在培育大学生和谐人格的过程中, 对于积极的、健康的心理, 要旗帜鲜明地予以肯定、积极的扶持和热情的宣传;对于消极、不当的心理, 应予以指导和纠正。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建构工作使高校的道德教育工作更加科学化, 形成良好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系统, 进一步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和谐人格。

(三) 让周围世界都成为道德教育中和谐人格的卖场

上一篇:技术应用方式下一篇:财政投资